华东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综合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初一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初一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初一下册历史复习提纲一、复习目标1.回顾课本内容,整理重要知识点2.掌握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及其发展过程3.对历史人物、地理位置等有一定的了解4.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便于回顾和巩固知识点二、历史事件1.秦朝的建立与统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秦始皇的政治、经济、文化措施-兵马俑的发现与意义2.西汉的兴起与繁荣-汉高祖刘邦的政策-汉武帝的与内外扩张-西汉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科技发展3.东汉与三国时期-汉光武帝的政策-郭嘉、诸葛亮等重要人物-三国鼎立的形成与发展-三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变化4.北魏、南朝与隋朝-北魏的建立、统治和民族融合-南朝宋、南梁、南陈的建立与发展-隋朝杨坚的政策和统一中国5.唐朝的辉煌-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成就-玄武门之变及其影响-唐朝的科技发展和对外关系6.五代十国与宋朝的建立-五代时期的动乱与分裂-阮、后、刘、杨四姓的统治-宋朝的建立和政治、经济、文化发展7.南宋和元朝的兴起-钓鱼城之战与南宋的建立-元朝的建立和统治-蒙古族的历史及对中国的影响8.明朝的建立与发展-明朝的统治者及其政策-明朝的疆域扩展与国际关系-明朝的文化、科技及其对世界的影响9.清朝的建立与后期的动荡-满清的入关及其政治制度-乾隆时期的疆域扩张与-鸦片战争及其他不平等条约十、历史人物1.夏商周周文化中的重要人物2.秦始皇、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孙权、刘备、曹操等人物3.北魏的拓跋氏、尉迟姓和司马姓的重要人物4.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元太祖成吉思汗、明太祖朱元璋等人物十一、地理位置1.中国各个朝代的疆域变化及其地理位置2.郑和下西洋的航线和目的地3.中亚和西亚的地理位置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三、复习方法1.复习历史事件时,按发生的时间顺序进行回顾2.对于关键的人物、政策等,分别做一个小结4.培养记忆和归纳整理的能力,进行知识点的回顾和巩固四、复习技巧1.将重要的知识点记在笔记本上,方便日后回顾和复习2.制作复习卡片,将知识点分成不同的类别,方便归类和记忆3.利用配图和图表等形式进行记忆,提高复习效果4.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将复习时间分配到不同的知识点上,避免盲目复习。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一)唐太宗与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李渊在太原起兵,618年攻占长安,建立唐朝。

二、贞观之治:人物:唐太宗措施:吸取隋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轻傜薄赋,发展生产;任用贤才(房玄龄谋杜如晦断);善于纳谏(魏征)。

表现: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三、女皇武则天: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武则天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

其统治时期有“贞观遗风”之称。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二)灿烂的宋元文化1、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

2、活字印刷术:北宋时毕升发明。

它经济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欧洲的活字印刷,比我国晚约四百年。

3、指南针:战国的“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南宋时海外贸易发达,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

4、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主要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

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5、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6、沈括:北宋时期的科学家。

成就有《梦溪笔谈》、创制“十二气历”。

7、郭守敬:元朝时的著名天文学家和水利专家,成就有《授时历》和主持开凿通惠河。

8、《资治通鉴》:作者北宋的司马光,体例是编年体通史。

内容的时间跨度从战国到五代。

9、词:宋朝的主要文学形式。

著名的词人有:苏轼、李清照和辛弃疾。

其中:北宋苏轼词气势豪迈,雄健奔放;两宋之交李清照词风格委婉,清新自然;南宋辛弃疾词经常倾吐对山河分裂的悲伤。

10、元曲:元杂剧和散曲组成。

元杂剧作家最有名的是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

11、绘画:北宋张择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图》;元代最著名的画家是赵孟頫,他的作品被称为“神品”(《秋郊饮马图》)。

七年级历史下册_复习提纲_华东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_复习提纲_华东师大版

历史七(下)复习提纲第1课统一国家的重建1、第一单元主要学习隋、唐两个朝代,这两个朝代历史的整体特点是2、581年建立隋朝;589年隋灭,重建全国局面。

3、中国著名的南北大运河开凿于朝,大运河的开凿目的:。

大运河以为中心,南起(今),北至(今),全长多千米,分为,,,四段(由南向北)大运河开通后的作用:大运河在今天仍然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

(要求会画大运河的简图,会填大运河的示意图)4、导致隋的灭亡的皇帝是,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隋朝与中国历史上的朝非常的相似,他们的灭亡都与有关。

5、唐朝的建立:618年建立,都城。

6、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指(决策)、(审议)、(执行)。

六部是吏礼兵刑户工,隶属于管辖。

(会画填三省六部制的简图)7、科举制是朝开创的,朝完善的一项制度,是通过的制度,改变了之前通过方式选拔官员的方式。

唐代的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的科目是和两科,做高官一般要通过科,比较好考的是科。

科举制在中国一共实行了年,废除。

科举制实行后,积极的影响是。

(知道《登科后》诗、夸唐太宗的诗以及唐太宗的名言都与科举制相关)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1、李世民就是,626年即皇位,改年号为,他开创的中国历史上的盛世被称为。

2、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有(1)唐太宗吸取教训,重视的力量,不过分压榨百姓。

与之相关的名言是。

(2)唐太宗还能做到知人善任,如任用了著名的谏臣,与唐太宗任用贤臣相关的名言是。

(3)唐太宗还能做到善于纳谏,一生先后进谏200多次的著名谏臣是。

与之相关的名言是。

(4)唐太宗还重视改善民族关系,如他在位期间,把嫁给吐蕃的,加强了汉藏两族人民的友好关系。

(5)唐太宗还注重对外,如他在位期间,著名的僧人到天竺求取真经,是当时中国主动出去学习外国先进文化的典范。

3、记录唐太宗贞观之治时期君臣论政情况的一本史书是。

第3课从武周政治到开元盛世1、唐太宗之后,唐朝的大权落到了唐高宗的皇后手里,后来她又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改国号为。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下册历史复习提纲(全册)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下册历史复习提纲(全册)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历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中国的远古人类1杂的﹑高级的生物,人类是由一种古猿进化而来的;明白的道理:科学的发现是以事实为依据,以奉献为代价的。

2、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在云南省元谋县发现)3、北京人:时间:距今约70——20万年,是遗留人类化石残骸最多的人类。

P4-6地点: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发现的。

北京人特征;a、北京人能直立行走b、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c、使用天然火,d、过着群居的生活 f、北京人上肢的进化比头部快,因为手直接从事劳动。

第2课原始农耕文化一、北方农耕文化 P8-9时间:约距今8000年前后地点:黄河中下游地区代表:西安半坡遗址条件:气候温暖、土地肥沃,适宜粟、黍等旱地作物的生长标志:这一地区的原始先民学会了喂养家畜和种植庄稼,开始步入原始农耕文化特点:已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白菜、芥菜,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住半地穴式房子;制彩陶;饲养猪、狗等家畜,打猎捕二、南方农耕文化 P10-11时间:距今约七千年地点:长江中下游地区代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条件:土地肥沃、气候湿润,适宜水稻的种植特点:已使用磨制石器,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住干栏式房子,挖水井,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会制造陶器。

三、新石器时代:南、北方先民已会制作磨制石器和陶器。

考古学上称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为“新石器时代”。

四、原始聚落1、原因:农耕文明以后,早期人类慢慢的向适宜耕作的山前、低地迁移。

随着谋生方式的变化,他们告别原先居住的洞穴,搭建住所,形成原始聚落。

2、概况:a、当时北方气候干燥,人们居住的一般是半地穴式的房屋。

b、南方地势低洼,气候潮湿炎热,房屋多采用干栏式建筑。

第3课中华民族的祖先一、.文化遗址满天星斗自距今8000~9000年以来,先民的足迹遍布祖国东西南北;今4000~5000年前后,出现以“城堡”为中心的聚落群。

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华东版]

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华东版]

七年级历史(华东版)复习提纲(下)1、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589年,隋朝灭掉陈朝统一南北。

3、隋朝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4、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和沟通五大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5、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6、618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7、隋唐时期开创三省六部制,三省分别是中书、门下、尚书省,中书省分管决策,门下省主管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

六部指吏、礼、兵、刑、户、工部。

8、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由隋代开创,经唐代完善,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9、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作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所以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10、我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则天,她690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历史将她统治的时期称为“武周政治”,这为唐代中期的繁荣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11、唐玄宗统治时期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但到了玄宗统治后期,他怠于政事,淫于酒色,出现天宝危机,唐朝由盛转衰。

12、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唐朝政府才采取了“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的政策,建立了许多“羁糜州”,体现了一国多制的精神和唐朝政治开明的特色。

13、7世纪时,吐蕃杰出的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14、唐朝时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15、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宅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

16、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荣的城市之一。

17、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

他西行取经,回国后专心翻译佛经,还写成《大唐西域记》。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总结提纲(华东师大)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总结提纲(华东师大)

第一课统一国家的重建1、南北朝时期,南北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大融合,为全国的重新统一准备了条件。

2、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

3、589年隋灭陈,重建全国大统一的局面。

4、开凿大运河的原因:①为了加强对南方的政治控制,②便利江南粮食,布帛的北运。

5、大运河的路线:以洛阳为中心,南起余杭,北至涿郡,全长2000多米。

6、开凿大运河的作用:大运河的开凿,沟通了南北交通,促进了运河沿线经济和商业城镇的发展。

7、618年,隋炀帝被部下杀死,隋亡。

同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以长安为都城。

8、三省六部制: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

吏礼兵刑户工六部。

9、由隋代开创,经唐代完善的科举制是一种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

清末,科举制被废除。

秦汉以来,官员的选拔主要选用推举的方式。

10、科举取士不重家世门第,取决与考试,意在抑制门阀,为广大庶族子弟的参政广开门路。

11、科举制的作用:①用人之权收归中央,②扩大了政治统治的基础,③使胁迫中央集权统治的离心因素难以产生。

第二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1、贞观之治: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帝王,在位20余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物价低廉,社会呈现出安定的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为政宽容,对外开放和国力强盛的时期。

2、评价唐太宗(见教材)。

第三课从武周政治到开元盛世1、690年,武氏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后人把武氏临朝到代唐称帝的20余年统治,称为武周政治。

2、712年,唐玄宗即位,为稳定朝廷政局,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整治措施,重用贤人,整顿军队,提倡节俭,重视生产。

经唐初近百年的发展和积累,到玄宗开元年间,赋役宽平,刑罚轻省,社会经济呈现出繁荣的景象,达到前所未有的极盛时期,后人赞誉为开元盛世。

第四课唐代的边疆各族1、唐朝国力强盛,先进的政治制度和繁荣的社会经济,使边地民族慕风向化,中原王朝则开放、宽容,更显容纳百川的自信和气魄。

七下历史复习提纲

七下历史复习提纲

七下历史复习提纲一、古代文明的兴起与发展1.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文明•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文明特点•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旧石器时代的人类进化与发展2. 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文明•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文明特点•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新石器时代的人类进化与发展3. 早期农业文明的兴起•早期农业文明的特点和条件•早期农业文明的典型代表•早期农业文明的发展与影响二、古代中国的初步形成1.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特点•夏、商、周三代的君权制度•夏、商、周三代的官制与社会组织2. 周朝的分封制度•周朝的分封制度的出现背景•周朝的分封制度的内容•周朝的分封制度的影响3. 春秋时期的政治变革•春秋时期的政治变革背景•春秋时期的政治变革的内容•春秋时期的政治变革的影响三、古代中国的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1. 秦朝的统一•秦朝的统一背景•秦朝的统一过程•秦朝的统一对中国历史的影响2. 汉朝的兴起与发展•汉朝的兴起背景•汉朝的兴起过程•汉朝的兴起对中国历史的影响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变革•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变革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变革的内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变革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四、世界古代文明的发展1. 埃及文明的兴起与发展•埃及文明的兴起背景•埃及文明的社会组织和政治制度•埃及文明的科技与文化成就2. 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发展•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发展背景•印度河流域文明的社会组织和政治制度•印度河流域文明的科技与文化成就3.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形成•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形成背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社会组织和政治制度•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科技与文化成就以上是对七下历史复习提纲的概括,更详细的内容可以根据提纲展开,以帮助复习七下历史知识。

初一下册历史复习提纲(优质5篇)

初一下册历史复习提纲(优质5篇)

初一下册历史复习提纲(优质5篇)1.初一下册历史复习提纲第1篇一、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唐高祖)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二、贞观之治:(“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1、治国思想:吸取隋朝速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

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房玄龄、杜如晦、魏征---被唐太宗比喻为镜子)2、唐太宗治国措施:①政治:完善三生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完善科举制度(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官吏政绩。

②经济:减轻人民的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③军事: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3、唐太宗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巩固统治。

4、贞观之治: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史称“贞观之治”。

5、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够承载船行走,也能够把船掀翻。

]唐太宗亲眼目睹隋朝的覆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体现了唐太宗重视君民关系的治国思想.三、武则天的统治: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1、措施:①政治上: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②经济上: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生产。

2、影响: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四、开元盛世(“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统治措施:①政治上:重用贤能,整顿吏治,裁减冗员;②经济上:发展经济,改革税制;③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时期都出现了繁荣盛世局面,共同原因:国家统一安定,统治者勤于政事,重用人才,重视发展农业,重视吏治等。

启示:政治清明稳定,社会就会发展,否则社会经济就会遭到破坏。

统治者怎样做才能使国家富强?要爱惜百姓、提倡节俭、注重经济发展、重用人才、保持社会安定等。

初一级下学期历史教学工作计划2.初一下册历史复习提纲第2篇一、带着情感教学,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好的学习习惯,能让我们在复习七年级历史中游刃有余、事半功倍;店铺为大家整理了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欢迎大家阅读!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一)1、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1)时间、地点、内容──见课本。

(2)第一届政协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在当时起到了的作用。

(3)第一届政协会议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的原因:①《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曾经激励了无数中华儿女奋起抗日。

②以这首歌曲为国歌,能够时刻激励中国人民居安思危,继承传统,奋发图强。

2、开国大典:(时间、主要仪式)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影响:(1)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结束,开始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2)开辟了历史新纪元。

从此中国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结束。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

(3)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争取斗争胜利的信心。

4、西藏和平解放:(1)时间:1951年。

(2)历史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5、抗美援朝:(1)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原因:①美国侵略朝鲜,轰炸中国边境城市,侵犯了中国主权,严重威胁着中国安全;②美国派太平洋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公然干涉中国内政。

③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请求中国出兵援助,中朝唇齿相依,唇亡齿寒。

(2)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①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②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③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的英勇奋斗。

(3)抗美援朝的历史意义: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为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和平环境,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

证明西方侵略者靠武力征服中国的时代过去了,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为保卫祖国而抵抗帝国主义者的决心和信心。

(4)抗美援朝中的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

①英雄们的主要事迹(见课本。

【华东版】七年级历史(下)期末复习要点

【华东版】七年级历史(下)期末复习要点

【华东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要点班级姓名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隋朝“大运河”的开凿Array目的:为了加强对南方的政治控制,便利江南粮食、布帛的北运。

路线:以洛阳为中心,南起余杭(今杭州),北至涿郡(今北京),全长2000多千米。

作用:①积极:大运河的开凿,沟通了南北交通,促进了运河沿线经济和商业城镇的发展,对巩固统一有积极作用;②消极:征发劳役过重过急,造成的社会后果也十分严重。

2、隋唐政治新格局:①三省六部制三省: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

尚书省下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②科举制: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

时间:由隋代开创,经唐代完善,清末废除。

作用或影响:用人之权收归中央;扩大了政治统治的基础;官员任用的开放与高度流动,使威胁中央集权统治的离心因素难以产生。

3、举出隋朝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性质的历史事件三例。

隋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事件:开凿大运河、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主要原因:隋炀帝的暴政(骄奢淫逸,滥用民力)4、对“唐太宗与贞观之治”的评价: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帝王。

他知人善任、虚心纳谏;在位20余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物价低廉,社会呈现出安定的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这是中国古代历史设;要维护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

第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1、辽、宋、西夏、金政权简表2、辽、宋、西夏、金的和议①北宋与辽的和议:1005年北宋与辽订立《澶渊之盟》;②北宋与西夏的和议:1044年宋夏和议,此后宋、辽、西夏形成三角鼎立,时战时和的复杂政治格局。

③南宋与金的和议(绍兴和议):1141年,南宋和金订立,此后形成南北对峙的基本格局。

3、岳飞抗金①郾城大捷:岳家军重创金军主力,并收回许多失地。

②结局:赵构和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4、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分为哪三个阶段?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那些?第一阶段:从东汉末年到东晋初期 第二阶段:从唐代中叶到五代时期 第三阶段:从北宋末年到南宋初期 定局:到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已成定局。

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华东师大历史七(下)复习提纲※政治※※文学艺术※第一课统一国家的重建一、隋朝的重建与统一1、统一条件(背景):南北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大融合为全国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2、隋朝的建立和统一:建立时间: 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统一时间:589年隋灭陈,重建全国大一统局面。

3、京杭大运河的开凿:一目(的)二(作)用三点四段五河流)目的:为了加强对南方的政治控制,便利江南粮食、布帛的北运。

路线: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起余杭,北至涿郡,全长2000多千米,分为四河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连接了五大河流(海河、黄河、淮水、长江、钱塘江)。

积极作用:大运河的开凿,沟通了南北交通,促进了运河沿线经济和商业城镇的发展,对巩固统一有积极作用。

消极后果:但当时征发劳役过重过急,造成的社会后果也十分严重。

4、隋的覆灭:根本原因是隋炀帝的暴政。

隋炀帝骄奢淫逸,滥用民力。

暴政具体表现:如营建洛阳、开凿运河、三游江都、三次远征高丽等, 618年隋朝灭亡。

5、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唐高祖)建立,都城长安。

6、隋唐政治新格局:①三省六部制三省指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

六部是吏部、礼部、兵部、刑部、户部、工部。

②科举制:隋唐以前、秦汉以来,官员的选拔采用“推举”的方式内容: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

特点:不重家世门第,一律取决于考试,目的:抑制门阀,为大批庶族人才参政广开门路。

隋代(隋文帝)开创,唐代完善,清末废除。

作用:科举制实行后,用人之权收归中央,扩大了政治统治的基础;官员任用的开放与高度流动,也使威胁中央集权统治的离心因素难以产生。

第二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一、唐太宗李世民:626年即皇位,改年号为贞观,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帝王。

二、贞观之治:1、治国措施:1、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君臣居安思危,重视农业,轻徭薄赋,精简机构,加强国防,改善民族关系,开放对外交流。

作用:为唐代的盛世奠定了基础。

七年级下册历史华东师大办期末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历史华东师大办期末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一、填空题:1、杨坚建立隋朝,定都--------- 。

-------年,隋朝重新统一南北。

2、隋统一后,为了加强对南方的政治控制,便利江南粮食、布帛的北运,开通隋朝大运河,它以-------为中心,北达------(今北京),南至------,全长------千里[注意课本第4页的地图]。

它的开凿,沟通了南北交通,促进了运河沿线经济和商业城镇的发展,对巩固统一有积极作用。

但当时征发劳役过重过急,引发起义。

3、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史称“---------。

唐玄宗统治前期,经济繁荣,封建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史称“开元盛世”。

4-----------由隋朝开创,经唐、宋完善的一种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

--------年清政府停止科举考试。

5、武则天自立为帝,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后人把她20余年的统治称为“-------------- ”。

6、“唐三彩”是-------代新创的釉彩陶,以------、---------、-------为主色。

7、唐朝统治边远民族的地方行政制度,当时称为--------州”。

8、----------是藏族祖先,---------和-----------的联姻,加强了汉藏的联系。

9、唐玄宗时,派-----------东渡日本。

唐朝高僧玄奘著有《-------------》,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等地历史的重要书籍。

10、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安史之乱(-----------年)。

----------------------------五个朝代,合称五代。

11、------------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

12、----------是北宋著名的抗辽将领,-------------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

13、南宋以后,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经济重心--------移。

14、我国--------------时期交子< /U>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的纸币是会子。

七年级历史下册 复习提纲 华东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复习提纲 华东师大版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考纲知识点一、大运河的开凿(七下P3-4)“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将杜之转输,其为利耶博哉!”隋朝隋炀帝时开凿的大运河是隋朝对后世最重要的贡献。

1、目的: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开凿时间:605-610年。

3、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开凿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两千多公里。

(沿途经过江苏的扬州、常州、无锡、苏州)4、作用: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5、地位: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评价大运河的开凿:大运河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

同时运河的通航也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

但隋炀帝滥用民力,也造成百姓的困苦。

总的看来,大运河的开凿,是隋对中国历史的重大贡献。

二、“贞观之治”(七下P7)“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有所发展,国力逐渐强盛,因为唐太宗的年号为贞观,故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是:①政治上,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善于用人和纳谏,沿用和发展隋朝的三省六部制;②文化上,发展科举,重视教育;③经济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房玄龄、杜如晦、魏征)三、“开元盛世”(七下P10)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比较稳定,经济繁荣发展,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中国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唐玄宗这一时期的年号叫开元,史称“开元盛世”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是:唐玄宗统治前期①任用贤能②整顿吏治③重视农业生产④统一安定的社会环境及劳动人民的安居乐业四、科举制:隋创立,唐完善。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足影响尽白头。

”“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1、含义: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二、知识归纳1、比较秦朝和隋朝:三、系统总结3、比较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他们有哪些共同点,哪些不同点?你对哪位皇帝评分最高?答:他们的共同点:(1)富有才干;(2)英武果断;(3)勇于创新。

不同点:(1)秦始皇统治手段过于严厉,比较残暴。

(2)汉武帝也有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的一面,虽有巩固国防、开疆拓土之功,但耗用民力过度给社会带来危害,好在尚能悬崖勒马。

(3)唐太宗则统治开明、宽容一些,能虚心地纳谏,容易听进意见,对民族关系的处理,主张“华夷一家”,尤为可嘉。

4、复习: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请你用史实证明此论断:答:(1)三国时期:孙权派将军卫温等率领船队到达台湾(当时称夷洲),开始了大陆与台湾的大规模交往。

(2)隋朝:朱宽率领船队到达台湾(当时称琉球)(3)元朝:在澎湖设立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4)清朝:郑成功收复被荷兰殖民者占领的台湾;康熙时,台湾归于清朝版图,清政府设立台湾府,属福建省管辖。

5、比较秦汉与隋唐的官员选拔方式,列举它们的不同点,联系现实生活,你认为,推举与考试,哪种方式更容易得到人才?更能体现公平竞争的精神?答:秦汉与隋唐官员选拔方式的不同点:秦汉时期是推举,隋唐时期是考试。

推举往往要对被推举者长期观察或考核,如果推举人大公无私,严格遵照推举标准,认真考核人士,那么,推举方式确能获得贤能之士。

反之,如果推举人徇私舞弊,不严守选举标准,那么推举方式就容易产生弊端。

考试方式看重选拔者的学识,学识能力的考核,可以制订合理的考核评判标准,可以建立考试制度,更能体现公开、公平的选举精神。

但是。

如果考试内容不切实际或考核评判标准过于死板,那么,即便做到公开、公平,也不能获得真正的人才。

华东师范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资料

华东师范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资料

华东师范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资料从武周政治到开元盛世1、武周政治:1称帝条件:①高宗体弱多病,为武则天代为视政提供了机会。

②主观上,武则天个人具备政治才能。

2称帝690年,武则天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

3统治措施:①任用酷吏,滥杀无辜,崇信佛教。

②继续推行贞观以来的基本国策:1、坚持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压迫,保卫边防安全。

2、重视农业和水利建设。

3、大力推行并发展科举制。

4、善于纳谏和破格用人。

4、意义:“上承贞观,下启开元”,为唐朝中期的繁荣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2、开元盛世1、唐玄宗生平:生于685年,卒于762年,712年即位,在位期间,先后用了三个年号:先天712、开元713—741、天宝742—755。

2、统治措施:前期:重用贤人,整顿军队,提倡节俭,重视生产。

“赋役宽平,刑罚清省”,社会经济呈现出繁荣景象,达到前所未有的极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明君,会做皇帝后期:怠于政事,淫于酒色,信用小人。

导致唐朝由盛转衰,天宝危机,安史之乱。

昏君,不会做皇帝元朝的统一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元朝的建立1铁木真:1162—1227,统一了蒙古,1206年蒙古各部推举铁木真做全蒙古的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1227年他在攻灭西夏的前夕病死,其子孙继续向西向南扩张,兵锋最远到达欧洲多瑙河流域,建立了地跨欧亚的蒙古大汗国,他被毛泽东喻为“一代天骄。

”2元朝的建立和统一①1270年忽必烈即蒙古大汗位。

②1271年忽必烈正式定国号为“大元” ③1272年定都大都今北京④1276年元军占领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⑤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流亡政权,统一了全国。

3文天祥抗元:①抗元的正义性:反对蒙古的掠夺和虐杀,是正义的。

②元朝统一的进步性:结束了中国长期分裂的局面,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③文天祥的精神:大义凛然、坚贞不屈和高风亮节等,值得继承和发扬。

二、元朝的民族政策1、政策:民族分化政策,把全国各族人分为不同的等级。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DOC)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DOC)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一、基础知识1、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

隋文帝实行了改革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制。

2、618年,李渊(唐高祖)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隋朝时李春主持修赵州桥,它是我国最古老的石拱桥。

3、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4、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出现“贞观之治”(23年);唐朝中期唐玄宗(李隆基)统治时,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29年)。

5、唐太宗派大臣护送文成公主入藏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成亲。

他们为促进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拉萨大昭寺有她的塑像。

唐中宗时,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进一步密切了唐蕃的友好关系。

6、唐朝初年著名僧人玄奘西游天竺取经,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7、隋唐时期,最杰出的医药学家是孙思邈,其名著《千金方》对我国的医药学发展影响巨大。

后人尊称孙思邈为“药王”。

8、唐朝最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

李白被称为“诗仙”,他的不朽名作有《蜀道难》和《望庐山瀑布》等;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名作有《三吏》、《三别》等作品;白居易的著名作品有《长恨歌》和《琵琶行》。

9、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金刚经》;在隋唐时期开凿的敦煌莫高窟,是石窟艺术的典型代表。

10、唐朝灭亡后的50多年里,中原地区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总称五代。

11、1115,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定都会宁。

1127年,金灭亡北宋;1127年,赵构建立南宋,定都临安。

12、我国古代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第一个全国统一的封建王朝是元朝,第二个是清朝。

13、火药用于制造武器,始于唐朝末年;司南制成于战国时期,指南针制成于唐朝,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14、词是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兴起了晚唐。

宋朝时,词的创作达到高峰,出现了许多著名词人和词作。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下册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古代疆域的变化、农业与手工业、商业与手工业的发展、中国古代城市与市场的变迁、大运河与各大运输线、中国古代科技与书籍的发展、中国古代教育制度、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中国古代文化交流与交通、以及中外交通运输的比较等。

一、中国古代疆域的变化1.西周时的疆域、著名战役与变化2.春秋战国时期的疆域变化3.秦朝和汉朝的疆域巩固与扩展4.其他朝代的疆域变化二、农业与手工业1.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与成就2.农耕文化的传播3.农耕手艺的改进与技术革新4.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与成就三、商业与手工业的发展1.商业的起源与发展2.秦汉时期的商业繁荣3.商业活动的组织与发展4.商业关系与商业道德四、中国古代城市与市场的变迁1.中国古代城市的起源与发展2.唐宋时期的城市与市场繁荣3.城市特点与市场规模的扩大4.城市与市场的功能与影响五、大运河与各大运输线1.大运河的修建与发展2.大运河的重要性与功能3.其他重要运输线的建设与发展4.运输线对经济与社会的影响六、中国古代科技与书籍的发展1.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与影响2.中国古代书籍的发展与出版3.科技与书籍对社会文明的促进七、中国古代教育制度1.中国古代教育的起源与发展2.古代教育的体制与内容3.儒学与科学的并重八、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1.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概述2.四大发明的意义与影响3.科技对农业、手工业与商业的促进作用4.中国古代科技的传播与交流九、中国古代文化交流与交通3.文化交流与物品贸易的影响十、中外交通运输的比较1.中国与西方的交通运输发展对比2.中外交通运输的相互学习与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东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综合复习提纲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隋唐更替1、统一条件:南北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大融合为全国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2、隋的建立和统一: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灭陈,结束自东晋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重建全国大一统。

3、科举制:隋文帝首创,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1905年被废除。

目的:选拔人才,巩固统治。

作用:用人之权收归中央,扩大了政治统治的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

4、大运河的开凿:目的:为了加强对南方的政治控制,便利江南粮食、布帛的北运。

路线:以洛阳为中心,南起余杭,北至涿郡,从北向南依次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全长2000多千米,沟通了五大水系(海河、黄河、长江、淮水、钱塘江)。

作用:大运河的开凿,沟通了南北交通,促进了运河沿线经济和商业城镇的发展,对巩固统一有积极作用。

但当时征发劳役过重过急,造成的社会后果也十分严重。

4、隋的覆灭:隋炀帝骄奢淫逸,滥用民力。

如营建洛阳、开凿运河、三游江都、三次远征高丽等,劳役、兵役扰的天下骚动,民不聊生,最终导致农民大起义和隋朝的灭亡。

5、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建立,都城长安。

6、隋唐政治新格局:三省六部制:三省指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

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第二课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1、唐太宗李世民:早年助李渊起兵太原,统一全国,身经百战,屡建奇功;626年即皇位,改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帝王。

2、贞观之治:(1)、原因: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

内容:用人上:知人善任,虚心纳谏经济上:重视农业,轻徭薄赋政治上:精简机构,加强国防外交上:改善民族关系,对外开放交流。

(2)、表现:贞观年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物价低廉,社会呈现出安定的局面,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为政宽容、对外开放和国力强盛的时期,史称“贞观之治”。

(3)、意义:为唐代的盛世奠定了基础。

3、武周政治: 690年,武则天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

统治措施: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创立武举殿试,善于纳谏和破格用人。

意义:“上承贞观,下启开元”,为唐朝中期的繁荣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4、开元盛世(1)、唐玄宗712年即位,在位期间,先后用了三个年号:先天(712)、开元(713—741)、天宝(742—755)。

(2)、统治措施:前期:法制上:宽松简约,审慎处罚政治上:整顿吏治,重用贤人,经济上:轻徭薄赋,重视生产。

开元年间,社会经济呈现出繁荣景象,达到前所未有的极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明君,会做皇帝)后期:怠于政事,淫于酒色,信用小人。

导致唐朝由盛转衰,天宝危机,安史之乱。

(昏君,不会做皇帝)第三课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1、唐代民族政策:“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的开明政策。

2、文成公主入藏(1)吐蕃是藏族的祖先,生活在我国的青藏高原。

七世纪,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做了赞普(君主),统一了青藏高原,建都逻些(今拉萨)。

(2)641年,唐太宗派大臣护送文成公主入藏,唐高宗时册封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

(3)意义:文成公主入藏,对加强汉藏两族的联系,发展藏族经济作出了很大贡献。

3、玄奘西行:(1)时间:唐太宗时期。

(2)目的:前往天竺(印度)求取佛经。

(3)地位:法相宗创始人(4)著作:《大唐西域记》(5)作用:促进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加强了中西文化交流。

4、遣唐使:概念:日本对赴唐使者的称呼。

作用:对中日文化的交流作出了巨大功绩。

三、中日交往5、鉴真东渡(1)生平:(688—763),唐玄宗时期东渡日本(2)目的:传播佛学(3)东渡概况::六次东渡,被尊为律宗初祖,被日本人民誉为“天平之甍”。

(4)意义:传播了唐朝文化,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6、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启示?(1)一个国家在确保主权独立的前提下,只有实行对外开放,鼓励交流,才会进步。

(2)只有强盛才有辐射力和吸引力,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与仰慕.第四课盛唐气象1、盛唐气象的表现:(1)经济繁荣。

农业上:江东出现曲辕犁和筒车;手工业上:彩陶唐三彩制作精巧。

商业上:商人众多,商业兴盛,商业都市繁荣;唐都长安分为宫城、皇城、外郭城三部分。

地位: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荣的城市之一,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还是一个开放性的国际大都会。

(2)社会开放:胡汉交融,中西互通,社会风气开放自由。

(3)诗歌兴盛:唐代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期,出现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高适等著名诗人。

2、盛唐气象出现的原因?(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2)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负担。

(3)人民的辛勤劳动。

(4)统治者的励精图治。

3、盛唐气象的出现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意义?(1)大力发展经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

(3)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学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扩大对外贸易,加强国际间合作与交流。

第五课唐的衰亡与五代十国1、安史之乱(1)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唐玄宗后期的政治腐败。

(2)时间:755-763年(3)概况: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以“清君侧”之名自范阳(今北京)起兵叛乱,迅速南下攻占洛阳,玄宗西逃成都,太子李亨即帝位组织唐军反击安史叛军,战争持续8年,最终安史之乱被平定,但唐朝国力大减。

(4)影响: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2、唐的衰亡(1)原因: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唐末农民大起义(2)唐的灭亡:907年,农民军首领朱温废唐自立,建立后梁,唐朝灭亡。

3、五代十国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后蜀,南北汉;南平南唐曾为伴;吴越、吴、楚、闽十国;格局混战乱中原。

第七、八课辽、宋、西夏、金的对立1、辽、宋、西夏、金政权简表2、辽朝实行南北面官制,即“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治汉人”。

3、北宋:①建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政权,建立北宋。

②统治措施:限制武将权力,重文轻武;增设官员,分解权力,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消除地方分裂因素,加强中央集权,如杯酒释兵权。

③宋与辽的和战:1005年北宋与辽订立《澶渊之盟》,此后双方保持了百余年的和平友好关系。

④宋与西夏的和战:1044年宋夏和议,此后宋、辽、西夏形成三角鼎立,时战时和的复杂政治格局。

4、南宋建立和岳飞抗金①岳飞抗金:正义性,受到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②绍兴和议:1141年,南宋和金订立,此后形成南北对峙的基本格局;在相对和平的形势下,北方经济得以恢复,南方社会经济更有长足的发展。

第九课经济重心的南移1、南方经济发展的条件①南方战乱较少,有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

②北方人口南迁(劳动力和技术)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暖湿润2、南方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表现表第十课、元朝的大一统(1)铁木真:(1162—1227),统一了蒙古,1206年蒙古各部推举铁木真做全蒙古的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1227年他在攻灭西夏的前夕病死,其子孙继续向西向南扩张,兵锋最远到达欧洲多瑙河流域,建立了地跨欧亚的蒙古大汗国,他被毛泽东喻为“一代天骄。

”(2)元朝的建立和统一①1270年忽必烈即蒙古大汗位。

②1271年忽必烈正式定国号为“大元”③1272年定都大都(今北京)④1276年元军占领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⑤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流亡政权,统一了全国。

(3)文天祥抗元:①抗元的正义性:反对蒙古的掠夺和虐杀,是正义的。

②元朝统一的进步性:结束了中国长期分裂的局面,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③文天祥的精神:大义凛然、坚贞不屈和高风亮节等,值得继承和发扬。

二、元朝的民族政策1、政策:民族分化政策,把全国各族人分为不同的等级。

2、目的:为了维护蒙古族的特权,强化统治。

3、后果:加深了民族矛盾,激起了各族人民的不断反抗和起义,促使元朝统治走向崩溃。

三、元朝的制度1、经济:改革蒙古旧制,重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

2、政治:①中央:设立中书省,同时管理大都及周围地区②地方:设立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

③西藏是特别行政区,由宣政院管理,从此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④元朝后期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

四、元朝的对外交往①大都:是元朝的政治中心,同时是世界性的商业大都市②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纪》③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

第十一课宋元时期的商业都市与市民生活宋代城市的发展:1、名城、中心城:开封、杭州、苏州、武昌2、规模:城镇数量增加、城镇人口增长特点:突破坊、市界限,突破时间限制,出现“鬼市”(夜市)二、宋代市民的衣食住行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北宋开封的城市风貌,是当时城市生活的百科全书式的艺三、市民娱乐活动的发展1、市民文化生活的趋势:商业化、通俗化、大众化2、娱乐中心:瓦舍(瓦肆)、勾栏3、主要的娱乐活动:说唱、舞蹈、杂技、戏剧主要的体育活动:武术、相扑、球类(蹴鞠)、水上运动传统节日:除夕、春节、元宵、中秋第十二课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1、印刷术:唐代初年,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北宋中期,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意义:大大提升了字体印刷的速度,促进知识文化的广泛传播和社会的进步。

2、指南针:(1)战国时我国用天然磁石制成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2)北宋时发明了用人工磁化方法,用磁针制成多种形式的指南针,北宋末年,已把指南针用于航海,南宋以后,不论阴晴,都使用指南针来导航。

约12世纪末(南宋时)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意义:为后来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3、火药: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代的文献已明确记载了火药的性能及其制作方法;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主要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

13世纪,火药传到阿拉伯地区,14世纪,再传到欧洲。

4、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意义:四大发明对人类在文化、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对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也是我国成为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第14课,明朝的君主专制一,明朝的建立:时间:1368年;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都城:应天(南京)。

二,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1、改革行政机构,加强中央集权中央:废除丞相(中国历史上长期延续的宰相制度由此终结),设内阁,撤中书省;地方:废除行中书省,权分三司。

2、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西厂,加强对臣民的监视。

3、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钳制士人思想。

4、明请两朝的专制统治第15课远航西洋与巩固海防一、郑和下西洋1、倭寇:日本的武士2、戚继光抗击倭寇:“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家军”3、评价: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民族英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