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灵宝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中语文《琵琶行》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 2.6琵琶行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 2.6琵琶行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6 琵琶行(并序)●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1.进一步了解白居易及其作品。

了解歌行体的特点。

熟记名句,丰富积累。

2.体会诗人感情,鉴赏诗歌意境,品味音乐描写艺术,训练朗读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诵读、感悟、理解、鉴赏、比较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好音乐的向往与热爱,领会作者情感里的人性美。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体会描摹音乐的妙处,进而领会作者的感情。

理会“同是天涯沦落人”之“同”。

●解决办法1.反复诵读,增强感性认识。

2.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学生活动学生重点阅读琵琶音乐声调由低到高再到低的抑扬疾徐变化的全过程,领略品评作者形象化的表现手法,体味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步骤一、预习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中认真阅读诗前小序,并与诗对照,把彼此对应的部分找出来,例如序文中第二句(“明年秋……铮铮然有京都声”)跟诗的第一段对应;第六句(“予出官二年……有迁谪意”)跟诗的第四段对应。

由此了解故事的梗概,这对整体感知这首诗是十分必要的,必须切实完成。

二、导入一位盲人将要离开人世时,对别人说:“我多想看看阳光及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啊!”人们请来莫扎特,莫扎特用小提琴拉了一首曲子,盲人流下了眼泪,说:“我看见了!我看见了!我看见了阳光、鲜花、小鸟、河流。

”盲人带着喜悦满足的神情离开了人世。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听了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后,老泪纵横,说自己“触摸到了俄罗斯民族的灵魂”。

美妙的音乐能引起不同经历、不同心境的人共鸣。

《琵琶行》中琵琶女的深沉演奏就使一代诗人白居易潸然泪下。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体会琵琶女的高超技艺,欣赏作者化琴声为美妙诗句的非凡本领,探究作者泪湿青衫的原因。

三、诵读请六位同学依次朗读序文和全诗,每人读一段,并正音;然后放课文磁带(最好是配乐朗读),或者教师有感情地朗读或背诵全诗(如此范读有替代讲解、创造课堂良好氛围、帮助学生记诵等作用)。

可根据实际情况作诵读指导——诵读这首诗要注意诗中的叙事脉络和诗人的体验。

《琵琶行》三步学案(学生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

《琵琶行》三步学案(学生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

《琵琶行》三步学案(学生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琵琶行》三步学案(学生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1《琵琶行》三步学案(学生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琵琶行》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篇五言乐府长篇叙事诗。

该诗以优美的词句唱出了楼台梧柳,宫商角徽的广陵风光,讴歌了才情卓越、音律超群的弹琴女子王昭君的传奇故事。

这样一篇富有历史文化内涵、音乐美感、艺术欣赏价值的名篇,对于我们高一的学生来说,不仅具有较高的价值传承意义,同时也是必修三中的重要篇目,需要我们认真学习。

下面,我们老师为我们梳理出了《琵琶行》的三步学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一、课前预习在课前,我们可以先通过阅读课文的主体内容,了解一下《琵琶行》的历史背景和故事经过。

然后,根据教材要求,完成预习笔记,阅读课文并回答一些问题:1、《琵琶行》的作者是谁?诗歌类型是什么?2、本文的历史背景是怎样的?女主角是谁?她遭遇了什么?3、文中所描绘的广陵风光是怎样的?满足了怎样的审美情趣?4、故事中最后的情感是怎样的?画面描写能够形象地表现出人物内心的转变吗?5、本文有哪些感人至深的语句?为什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二、课堂探究在课堂上,老师将为我们深入剖析《琵琶行》的内容,并引导我们探究诗歌结构、语言运用和意蕴内涵。

为了让我们更好地掌握教材,老师还会组织相关的学习活动,例如小组讨论、互动答题、语言运用练习等,使我们对于教材的学习效果更佳。

1、通过阅读教材,我们可以发现《琵琶行》整篇诗歌的结构布局是由六首单阕构成的,每首单阕之间没有明显的关联。

而每首单阕之内论题明确,结构严谨,从底层语言组织到整体诗歌结构都是十分精妙的。

2、语言运用方面,贯穿全文的是平淡而富有韵律的七字句和五字句,句与句之间有排比、对偶、直接点题等修辞的运用。

3、《琵琶行》的内涵丰富,既有对女性才情的赞美,也有对琴艺的崇尚,更有对自由、悲怆、豁达等情感的描绘。

我们需要仔细体会其中的美感和文化价值。

《琵琶行》第三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

《琵琶行》第三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

《琵琶行》第三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琵琶行》第三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1《琵琶行》第三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学习《琵琶行》第三课时的内容,学生能够理解“长恨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并理解其中的意象手法和修辞手法。

(2)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读文本,感悟文本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琵琶行》第三课时的内容,使学生领悟爱国、爱民、爱美之情,体会诗词的人文精神和历史渊源。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形成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热爱祖国,弘扬正义、友善、包容、温情的情感与价值取向。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学习并理解《琵琶行》第三课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及意象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2)领悟诗词的人文精神和历史渊源。

2. 教学难点(1)解读《长恨歌》中的多种意象和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文化寓意。

(2)领悟爱国、爱民、爱美之情,并体会文本中的人文精神和历史渊源。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我将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包括讨论、阅读、赏析、解读、分析、归纳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体验、领悟,从而不断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 阅读和细读《琵琶行》第三课中《长恨歌》部分的诗句,并让学生尝试理解和回答问题:(1)什么是“长恨歌”?(2)为什么这首歌是唐朝女性李白一生中重要的代表作之一?(3)《长恨歌》的主题是什么?(4)《长恨歌》通过哪些意象和修辞手法,展现了什么文化意义?等等。

2. 分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对课文进行分析和解读,并总结出文本的意境及其文化内涵,学生应该能够分析出文本使用的具有历史渊源的文化符号,如唐朝帝王、宫殿、后宫等。

3. 教师进行讲解,给出自己对文本的见解,并对学生的相关问题进行解答和点拨。

4. 自由问答环节。

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文本,就如《长恨歌》中的文化符号和意象,和历史和人物的知识作为主题等方面进行探究,让学生可以自由发挥,任意提问。

高中语文 第6课《琵琶行(并序)》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 第6课《琵琶行(并序)》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琵琶行》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白居易的诗歌创作及贡献。

2.理解《琵琶行》的内容和诗人深沉的感情。

3. 了解和掌握描摹音乐的手法。

4.背诵诗歌。

【解题及作者介绍】《阳光课堂》P27《琵琶行》原作《琵琶引》。

白居易还有《长恨歌》。

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

明朝胡震亨《唐吉癸签》说,“歌”是曲的总称,“行”是“衍其事而歌之”,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自主学习任务】一、确定字音,完成《阳光课堂》P27(一)。

二、学生各自朗读,诵读诗歌,感受诗歌的内容和诗人的情感。

三、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诗歌小序,总结本段知识。

简析诗前小序:1.注意几个字词: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左迁,贬官。

明年:第二年。

今指今年下一年。

委身:托身。

嫁的意思。

命酒:叫(手下人)摆酒。

命,叫;酒,名词作动词。

因:于是;为:作,写。

命:命名,取名。

2.小序有何作用?(1)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2)概述琵琶女身世;(3)点明写作动机;(4)定下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琵琶行》自主学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琵琶行》的内容和诗人深沉的感情【自主学习任务】1.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诗歌,总结诗歌的内容和诗人的感情。

(一)完成《阳光课堂》P27 (二)(三)(四)(五)(二)简析诗歌的内容:分别从诗人和琵琶女的角度概括各个诗节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诗人:浔江送客闻琵琶琵琶女:孤寂月夜弹琵琶其中:“枫叶荻花秋瑟瑟”为环境描写,渲染悲凉气氛,奠定全诗基调。

“主人下马客在船”为互文。

第二节琵琶女:月夜弹奏琵琶曲诗人:江心聆听琵琶曲第三节:琵琶女:江心自叙身世苦少年:本居京城色艺绝老大:门前冷落守空船第四节昔日:才高位显居京城如今:谪居浔阳处境艰诗人:同病相怜感慨多第五节诗人:重闻琵琶青衫湿琵琶女:却坐促弦弦转急感情在“满座皆泣”中达到高潮。

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语文《琵琶行(并序)》教案3(精品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语文《琵琶行(并序)》教案3(精品教学设计)

琵琶行(并序)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品味诗歌意境,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领悟作者的艺术特色,学习描写音乐的方法。

3,理清全文脉络,分析本诗的结构特点。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透过人物的行动、语言,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2,学习用比喻描写声音变化的写法,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

德育目标认识当时社会的黑暗凶残,领悟作者关注现实、同情和尊重受害的下层妇女的崇高精神教学重点1,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2,引导学生从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中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3,背诵诗歌的第二段。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音乐的描写以及时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听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

教学方法诵读法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反复诵读,正音释意后了解故事概况2鉴赏诗歌的结构和主旨。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在烟波浩淼的历史长河中我们记住了不少人,也遗忘了不少人。

当我们提到让我们引以为豪的唐朝时可能想到的首先是那时的才子佳人。

那么有这样一位才子,在他死后,当时的皇帝唐宣宗李忱写了这样一首诗悼念他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请问:你们知道他写的是谁吗?对这就是白居易。

为什么?因为,他有两篇传世名作一首叫作《长恨歌》,一首叫作《琵琶行》。

今天我们就来翻开这一篇文学奇葩,让我们循声而去!二,解题1,白居易简介2,白居易诗歌理论(1)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为指导思想。

综合儒、释、道三家思想(2)他把诗歌比作果树,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3)他继承了《诗经》的比兴美刺的传统诗论,说:“文章合为时而作,歌诗合为事而作”(同上)强调诗歌批评社会政治的功能。

3,作品类别讽谕——《卖炭翁》闲适——人生何所欲, 所欲唯两端.中人爱富贵, 高士慕神仙.(归田三首)感伤——《长恨歌》、《琵琶行》杂律——《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高中语文教材必修3《琵琶行》学案

高中语文教材必修3《琵琶行》学案

琵笆行创设情境:学习任务:欣赏音乐描写。

(一)自主检测——基础题一、诵读第二节,理解内容:调弦校音,情随声出(序曲)演奏名曲,倾诉悲情(总写)珠落玉盘,急切愉悦(第一乐段)演奏琵琶曲幽咽凝绝,幽愁暗恨(第二乐段)铁骑突出,激越雄壮(第三乐段)曲终收拨,戛然而止(曲终)江心月白,余韵无穷(魅力)二、师生共同分析、欣赏: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来描摹音乐?这些手法有何好处?1、比喻(找出比喻句并分析各比喻句描摹出了音乐的什么特点?并分析比喻描写的好处。

)附:[奥地利]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对音乐作品的一切富有幻想力的描写、性格刻画和解释性的说明,都是比喻性的。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这里写乐曲旋律的变化是:()A.由舒徐流畅——逐渐沉咽——间歇停顿——激越雄壮B.由激越雄壮——逐渐沉咽——间歇停顿——舒徐流畅C.由舒徐流畅——间歇停顿——逐渐沉咽——激越雄壮D.由激越雄壮——舒徐流畅——间歇停顿——逐渐沉咽--好处: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变成形象可感的实体。

2、叠词和联绵词:叠词:弦弦、声声、续续、嘈嘈、切切联绵词:间关(叠韵)、幽咽(双声)--使音节悦耳动听3、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①正面描摹: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②侧面烘托: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写听众的反映,突出了琵琶曲感人的艺术效果。

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语文琵琶行并序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语文琵琶行并序导学案

第6课琵琶行并序教学课时建议: 1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重要的文言知识;2.从叙事诗的角度理清情节;3.通过“月”的意象分析意境,体味作者的感情预习案Ⅰ教材助读1、走进作者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中唐时期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

青年时期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

读书时期特别刻苦以至于舌上生疮。

少年就以诗成,曾以《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到京城拜望大诗人顾况,深得赞赏。

29岁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左拾遗、刑部尚书。

白居易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写下了不少揭露现实黑暗、反映劳动人民痛苦的诗篇,即他所称的“讽喻诗”,对后世颇有影响。

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

他一生作诗很多,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

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卖炭翁》等极为有名。

2、了解背景琵琶行》原作《琵琶引》。

白居易还有《长恨歌》。

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

明朝胡震亨《唐吉癸签》说,“歌”是曲的总称,“行”是“衍其事而歌之”,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3、整体感知(1)这首长诗(叙事诗)当中,诗人一共塑造了几个形象?(2)这首长诗当中,诗人是用哪一个诗句将这两个形象连接在一起的?Ⅱ预习自测1.下列词语中加粗体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A.湓浦口(pén)憔悴(jiāo)六玄(yāo)B.铮铮然(zhēng)贾人(jiǎ)荻花(dí)C.虾蟆陵(há)嘈杂(cáo)钿头(diàn)D.江浸月(jīn)呕哑(yā)嘲哳(zhā)2.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使快弹数曲快:赶快。

《琵琶行(并序)》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3

《琵琶行(并序)》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3

《<琵琶行>之音乐艺术》教学设计《<琵琶行>之音乐艺术》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琵琶行》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个单元学习唐代诗歌,学习本单元,要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入诗歌的意境,感受古代社会生活与古人的情感世界,领略古人的独特审美情趣;要注意联系不同时期不同创作背景和不同创作风格的解读,注意在朗读背诵中提高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旨趣的感悟能力。

《琵琶行》可谓是音乐诗中的“千古绝唱”,它最大的艺术特点是用极富音乐性的语言摹写音乐形象,同时,也通过音乐向我们演绎了一段高山流水般的知音故事;通篇体现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因此本节课致力于音乐语言的鉴赏,欣赏其中的音乐艺术。

二、教学设计思路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并根据“诱思探究教学”理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交流探究,迁移运用,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全面动起来,即“动眼看——动耳听——动情读——动脑思——动口议——动笔写”。

教学思路:通过“创设情境,整体感知→自主思考,交流探究→赏乐仿写,应用提高”,使学生由感性认识达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再到迁移运用的第二次飞跃,从而全面透彻的理解文本,并学以致用。

三、教学方法:1、诵读体悟法:“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

”手感、乐感的形成离不开“观”和“操”的实践,语感的培养自然也离不开“读”这种最基本的实践方式。

吟诵、美读是训练语感的好方法,让学生反复朗读其中的精彩片断,文章的精妙之处自然了然于心,语感能力从而得到加强。

2、情境教学法:借助多媒体播放琵琶乐曲创设情境,播放配乐朗诵诗,导其入境。

引导学生进入文学作品所描绘的气象万千的境界,感知作家所描绘的画面、人物、情调或气氛、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相融合,加深对诗文的理解。

3、比较阅读法:比较阅读法是有效的语文阅读方法之一。

它能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语文 第6课 琵琶行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 第6课 琵琶行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琵琶行》解读与探究预习提示白居易在朝廷任左拾遗、翰林学士期间,屡次向皇帝上书言事,剖析朝政,揭露官吏腐败,还写了大量的讽刺社会政治的诗歌,像《卖炭翁》等,因而得罪了很多权贵大臣。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跟拥兵割据的藩镇吴元济有勾结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长安城顿时一片混乱。

白居易当时任东宫赞善大夫,是个陪侍太子的闲职,不能过问朝政,但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上书请求缉捕凶手。

当朝权贵便抓住这个把柄肆意攻击,又诬陷他不顾母亲看花坠井而死,竟然写了“新井”和“赏花”的诗,终以越职言事和“大逆不道”的罪名将其贬为江州司马。

五年后,宪宗去世,穆宗即位,才被调回长安。

《琵琶行》即是他被遣江州时所作。

这首诗记叙诗人谪居江州时,月夜送客江边,巧遇琵琶女一事。

诗中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一个是琵琶女的形象,另一个是诗人自己的形象。

前者为主,后者为宾。

琵琶女年轻时色艺双绝,名噪教坊,富贵子弟争着献宠,生活中充满了欢乐;然而这是以色取悦于人换来的,其中未尝不含着悲苦。

待到年长色衰,又值社会发生动乱,“门前冷落鞍马稀”,身怀绝技的瑟琶女,不得已“嫁作商人妇”,“转徙于江湖间”,过着凄清孤独的生活。

这个形象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众多才艺高超的艺人被侮辱、被损害、被埋没的“不得志”的悲惨命运。

诗人的自我形象,着重表现他的“天涯沦落”之恨。

诗的开头写秋夜浔阳江头的萧瑟景象和饯别宴上的“醉不成欢”,都暗示了这种心情。

琵琶女的演奏不仅道尽了她本人心中的“无限事”,其实也勾起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

听了琵琶女的自叙身世,他的“恨”终于奔涌而出,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个主题。

然后尽情地倾诉他“谪居卧病”、怀才不遇之时凄凉、郁闷的心情。

诗的结句“江州司马青衫湿”,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形象说明。

江州司马之泪,是同情琵琶女沦落之泪,也是伤感自己遭贬之泪。

《琵琶行》是我国诗坛上享有盛誉的一篇名作,特别对音乐的描写,备受称颂。

高中语文琵琶行(并序)教案10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琵琶行(并序)教案10 新人教版必修3

琵琶行【教学目标】1. 欣赏作者用语言文字来表现音乐形象的艺术技巧。

2. 体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内涵。

3. 初步学习这种以文字表现音乐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感受作者通过文字表现音乐形象的技巧手法。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对音乐的描写以及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听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互动设计1] 课前欣赏放一段《高山流水》的古曲,让学生在明快的节奏中感知音乐中的“高山”“流水”,先进入音乐欣赏的氛围。

[互动设计2] 播放视频《高山流水》: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伯牙的人擅长弹琴、作曲,他在汉阳江口弹琴时碰到子期在岸边细细倾听,并赞叹不绝。

伯牙十分惊叹,这样一位樵夫打扮的人,怎么会欣赏我的琴声呢?他请子期上船,并问他:你喜欢听我弹琴,我现在弹一曲,请你说出曲子内容。

说罢,伯牙弹了起来。

子期听后说:妙极了!你弹出来的琴声像巍峨的高山一样,像流动的江水一样。

伯牙惊叹不已。

从此,他们成了知心朋友,后人因此用“高山流水”来称呼知音。

被贬浔阳的白居易在落魄失意之时也偶遇了一位知己,他被一位流落此地的琵琶女精湛技艺所折服,共同的遭遇使得两人在琴声中相互理解,产生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

著名的《琵琶行》由此写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互动设计3] 教学目标有关美感与文学的文章以前我们学到过几篇,但用文字来细致具体的描写音乐的文章我们很少接触,学习这种技巧是重点。

据此,我们本课的鉴赏目标有以下三个:(投影显示)1. 欣赏作者用语言文字来表现音乐形象的艺术技巧。

2. 体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内涵。

3. 初步学习这种以文字表现音乐的写作手法。

(明确目标,学习主体有充分准备,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供了可能。

)二、整体感知[互动设计4] 诵读感悟1.文言知识归纳言:感斯人言话,名词凡六百一十六言字,名词自言本是京城女说,动词数:使快弹数曲几,表不确定的数目,数词一曲红绡不知数数量,名词语:琵琶声停欲语迟说话,回答,动词今夜闻君琵琶语曲,名词为:因为长句写,创作,动词wéi初为《霓裳》后《六幺》弹奏,动词wéi为君翻作《琵琶行》替、给,介词wèi轻:轻拢慢捻轻轻,形容词商人重利轻别离轻视,动词泣:满座重闻皆掩泣哭泣,动词座中泣下谁最多眼泪,名词古今异义词因为:古:两个词,于是创作。

高中语文(琵琶行(并序))学案2 新人教版必修3 学案

高中语文(琵琶行(并序))学案2 新人教版必修3 学案

琵琶行并序读书做人白居易是中唐时期最负盛名的诗人,他的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据说白居易自幼聪慧过人,传说始生就会说话,能认识“之”“无”二字,五六岁就能懂得声韵,十五岁就能做诗作赋。

十七八岁时,曾一次携带着自己作的诗文到长安,特意拜访当时的名士顾况,顾况见他年轻,起初瞧不起他,一眼觑见卷上的名字“居易”二字,便戏笑他说:“居易、居易,长安米价昂贵,恐怕居住下来大不容易。

”可是当他翻阅白居易的诗卷,第一篇正是《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当他读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时,顿时吃惊,非常欣赏称赞,慌忙改口说:“有才如此,能作这样的诗真是难得,那就在长安居易不难了。

”于是设宴款待,多方宣扬,白居易的声名大振。

此后他考取了进士,先后任翰林学士、左拾遗等职。

白居易为人耿直,诗也每每揭露现实,触犯了掌权的宦官和大官僚,后来被罗织罪名,降职远调,到江州(今某某某某)去当了个司马。

心情抑郁的他在一次送友时偶遇一个漂泊江湖的老年歌女,听她诉说可悲身世,对她十分同情;再联想到自己的遭遇,产生无限感慨。

回来以后,写下了著名的叙事长诗《琵琶行》。

后来白居易又几次回到京城,做过几任朝廷大官。

但是当时的朝政十分混乱,像白居易这样正直的人不可能有什么作为。

他把他全部精力倾注到诗歌创作中去。

他的一生一共写了二千八百多首诗,成为我国文学宝库里的一份十分珍贵的遗产。

“居长安”已是不“易”,要居在人们心里,更是不易呀!只有才气还不行,要用正直的心来写诗,才会不朽。

共同成长合作共赢杜甫诗云:“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白居易的《琵琶行》就是这样一首流芳百世的名篇,特别是作者运用无声的语言,描写琵琶乐曲的音乐形象,是这首诗的精髓所在。

诗中写音乐由快速到缓慢,到细弱,到无声,到突然而起的疾风暴雨,再到最后一划,戛然而止,诗人在这里用了一系列的生动比喻,使比较抽象的音乐形象一下子变成了视觉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琵琶行》学案
【学习重点】
1.赏析诗中的音乐描写。

2.把握诗歌中的艺术形象,理解诗歌的主题。

一、课前热身:
1、文学常识:
白居易,时期著名诗人,字,晚年号。

在文学上白居易主张“,”,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的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是的倡导者,与并称“元白”。

从内容上看,《琵琶行》是我国古典诗词中的代表作之一;他的另一代表作叙述了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

初中学过他的作品。

2、注音:
钿()头银篦( ) 水浆迸()湓浦()铮铮然()迁谪()贾人()沾湿()转徙()荻花()捻()
霓裳()()六幺()呕哑嘲哳()()()()
幽咽()铁骑()红绡()渚()清名属教坊( ) 间关( ) 虾蟆陵()敛容( ) 琵琶()()
幽咽()裂帛()
3、古今异义:
明年秋(古:,今:)
因为长句(古:,今:)
铁骑突出刀枪鸣(古:,今:)
曲终收拨当心画(古:,今:)
整顿衣裳起敛容(古:,今:)
客去朝来颜色故(古:,今:)
老大嫁作商人归(古:,今:)
呕哑嘲哳难为听(古:,今:)
凄凄不似向前声(古:,今:)
秋月春风等闲度(古:,今:)
又闻此语重唧唧(古:,今:)
4、词类活用: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 遂命酒( )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 商人重利轻别离( )
5、特殊句式:
使快弹数曲( ) 感斯人言( )
送客湓浦口( ) 血色罗裙翻酒污( )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
转徙于江湖间( )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
6、白居易诗歌诵读:
①《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初中)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②《观刈麦》(唐,白居易)(初中)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二、整体感知:
(一)分析人物命运:
1、白居易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琵琶行》?
2、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在叙事中充满着丰富的感情。

请根据叙事文章的特点概括每段内容,并说明白居易是怎样将琵琶女的身世和自己的身世联系在一起的?
第二课时
(二)欣赏千古绝唱的音乐描写:
1、文中描写音乐的诗句有哪些?
2.演奏过程分为几个层次?
来描摹音乐?这些手法有何好处?)
(1)白居易对音乐的描绘可谓绝唱,大量的使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你能找出几处呢?(找出比喻句并分析比喻描摹出了音乐的什么特点及描写的好处。


(2)运用的对比(有声和无声)、动静结合的方法:(找出并分析作用)
(3)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找出并分析作用)
4.琵琶女奏出怎样的情绪变化?
三、延伸拓展:
(一)诗歌鉴赏
1、比较阅读白居易诗《夜闻歌者,时自京城谪浔阳宿于鄂州》与《琵琶行》:
夜闻歌者,时自京城谪浔阳宿于鄂州
白居易
夜泊鹦鹉洲,秋江月澄澈。

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

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

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

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

夜泪似真珠,双双堕明月。

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
一问一沾襟,低眉终不说。

问题:比较两诗在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上的异同点
白居易名句: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唐.白居易《放言》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白居易《长恨歌》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唐.白居易《琵琶行》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唐.白居易《琵琶行》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唐.白居易《忆江南》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唐.白居易《琵琶行》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唐.白居易《长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唐.白居易《长恨歌》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唐.白居易《琵琶行》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唐.白居易《琵琶行》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唐.白居易《暮江吟》板桥路
---白居易
梁苑城西二十里,一渠春水柳千条。

若为此路今重过,十五年前旧板桥。

曾共玉颜桥上别,不知消息到今朝。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ān)。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