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三《琵琶行》PPT课件
《琵琶行》ppt课件29张
译:夜晚我到浔阳江头送别客人,枫树、 芦荻被秋风吹 得发出飒飒声响。我和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 酒杯想要饮酒却无助兴的音乐。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 要分别,临别时茫茫江水中浸着一轮冷月。
思考:“主人下马客在船”此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互文
译:主人和客人都下了马,登上船。
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古文中对它 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合而见义。”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互 辞形式: 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 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时间地点 故事人物
写作缘由 名字由来
奠定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2.正文分为几段?每段讲了什么内容?尝试自己概括一下。 ① 江头送客秋瑟瑟 ② 江上聆听琵琶曲 ③ 歌女倾诉身世苦 ④ 同病相怜伤迁谪 ⑤ 重闻琵琶青衫湿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必
沦
曾
落
年老色衰
人
贬谪放逐
相
识
沉沦憔悴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 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译:被我的话所感动她站立了好久,回身坐下再转紧琴弦拨出 急声。凄凄切切不似刚才奏过的单调,在座的人重听都掩面哭 泣不停。要问在座之中谁流的眼泪最多?江州司马的青衫已被 泪水浸湿!
写作背景
白居易任左拾遗官职后,由于得罪了官僚及皇帝,43岁被改职任 太子左赞善大夫,次年由于上书皇帝,言辞急切,被加上越职奏事的 罪名,先被贬为江州刺史,又被贬为江州司马,《琵琶行》就写于第 二年秋天。诗人正是借琵琶女的遭遇,共鸣自身天涯沦落的不幸。
《琵琶行》ppt课件29张
目录•琵琶行背景与作者简介•诗歌内容解读与赏析•琵琶女形象塑造及其意义•音乐元素在《琵琶行》中运用•艺术特色及审美价值探讨•知识拓展:唐代其他著名诗人作品欣赏琵琶行背景与作者简介0102 03唐代盛世背景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盛世,创造了著名的唐文化,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
唐代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唐代音乐文化唐代是中国古代音乐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创造了著名的唐乐,成为了中国音乐的代表之一。
唐代时期,琵琶等乐器在音乐演奏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唐代诗歌文化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创造了著名的唐诗,成为了中国诗歌的代表之一。
唐代时期,诗歌创作达到了巅峰,出现了很多优秀的诗人和作品。
唐代社会文化背景白居易生平及成就白居易的生平01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
他的诗歌作品以清新自然、明快流畅而著称,被誉为“诗魔”。
白居易的文学成就02白居易的诗歌作品数量巨大,题材广泛,从政治、历史、人生到自然风景等都有涉及。
他的诗歌风格独特,语言简练生动,形象鲜明,感情真挚,深受后人喜爱。
白居易与琵琶行03琵琶行是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卓越的艺术成就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琵琶行创作背景创作时间《琵琶行》创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年)秋,白居易四十五岁,任江州司马。
白居易在元和十年以前先是任左拾遗,后又任左赞善大夫。
元和十年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哗。
创作地点彼时的长安城因藩镇势力已成“国中之国”,多次酿成皇室内争和宦官专权等恶果。
作者因上疏急请追捕刺杀武元衡凶手,被贬为江州司马。
诗中的“倡女”即为白居易自己,“商人”则为唐宪宗,“京城弟”指的是当时把持朝政的宦官和藩镇势力。
创作心境白居易借琵琶女的遭遇与彼此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思考,表达了对当政者的不满与愤懑。
这首诗不仅在唐代广为流传,也在后世的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琵琶行(并序)》PPT课件29张
琵琶女扣弦、揉弦、顺手下拨弦、反手回拨弦的动作熟练,技艺精湛。
√D.“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情景交融。不仅与开头“月”“夜”“船”
相呼应,而且烘托了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巧以及演奏的愉悦气氛,同时也给读者 留下了回味的空间。
• 进入本诗的主体内容,写与琵琶女相见及听她演奏的情景。 • 惨淡的心情峰回路转,“寻声暗问”-“欲语迟”-“移船相见”-“重开宴”-“千呼万唤”-
“始出来”-“半遮面”,这一系列的动作行为,展现出了欲相见的急迫与琵琶女的羞怯
第一次演奏:
浔阳江头夜送客, 环境描写: 枫叶荻花秋瑟瑟。 渲染萧瑟凄凉气氛, 奠定基调。 主人下马客在船, (互文) 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 “惨”饱含离愁、沦落之意 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 主人忘归客不发。 侧面烘托琵琶女的技艺高超
乐府:乐府本是汉武帝刘彻开始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 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训练乐工;另外,还有一 项任务就是采集民歌,供统治阶级“观风俗”。后来其 含义有了变化,指一种合乐的诗歌,即“乐府诗”,简 称“乐府”。乐府诗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意义:狭义的指 汉以下入乐的诗,它包括文人创作的和采自民间的;广 义的包括词曲和没有入乐而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 诗体裁的作品。《琵琶行》属于后者。
注意诗中描摹音乐的手法: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第 二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一、大量运用比喻。
次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琵琶行》课件(共40张PPT)
同是天涯沦落人
琵琶女
白居易
京倡
京官
怨
恨
商妇
琵琶声
谪官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 同忆京城,天涯人对天涯人; • 同叹年华付流水,苦情人对苦情人; • 同感处境悲凉,断肠人对断肠人; • 同滴辛酸泪,流泪人对流泪人; • 同泄音乐情,知音人对知音人; • 同望天涯明月,寂寞人对寂寞人……
问题(6)“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时。”诗人 白居易为何在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前泪洒青衫呢?
唐宪宗元和十年,跟拥兵割据的藩镇吴元济 勾结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长安城顿 时一片混乱。白居易当时任东宫赞善大夫,是个
陪侍太子的闲职不能过问朝政,但他压抑 不住自己的愤怒,上书请求缉捕凶手,终 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洲司马。
对于这次遭贬,诗人既感伤有愤慨。到江 洲后一年的生活更使他感受到世态炎凉。 他有满腔的怨愤无处倾诉,到江洲的第二 年就创作了这篇著名的长诗。
第一段结尾“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 月。”月朦胧,水渺茫。离愁无法排解,苦闷难以消 除。既道出了诗人的心情,烘托了悲凉的气氛,也奠 定了全诗悲凉感伤的情感基调。
第二段的最后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 白”,为之陶醉,曲罢,此时的月亮不再“茫茫”,它 是那样的“白”,白得清澈,白得爽朗,白得多情。乐 曲声停,但又似乎没停,如丝如缕,如泣如诉,萦绕在 诗人的耳畔,点染了当时的环境气氛,说明当时船上的 人们都沉浸在余音绕梁的境界中,衬托了乐曲强烈的艺 术魅力。
总之,诗人不但写出了琵琶女音乐技艺的高超,而且通过
乐曲的变化,表达出演奏者内心情感的起伏变化(也和诗人的情。正如诗人所云:“我闻琵琶已叹息。”悲愤的曲调,令 普天下伤心人闻声一哭!
《琵琶行》课件(共30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ppt
五、诗歌细品
第一段:江头送客惨将别
点明了地点、时间、 事件和环境
夜送客,
环境描写,渲染悲凉的气氛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情景交融
离愁,沦落
和朋友即将分别,秋风萧瑟,饯饮 不酣,沉浸在一种悲伤的氛围中。
第二段:江上聆听琵琶曲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侧面描写 急切、惊异 声 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描写细腻
二、知人论世
白居易
中唐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二十九岁中进士,官至左拾遗(谏官) 。 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屡上书针砭时弊。 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卖炭翁》等为代表的 “讽喻诗”, 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 由于得罪了唐宪宗和官僚集团,被贬为江州司马。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情感共鸣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女的身世
相同点
诗人的遭遇
年轻时 才貌双绝,春风得意
沦落
如今 年长色衰,门前冷落
被贬前 才华横溢,位列高官 如今 冷落浔阳,孤独失意
风物情——一枝一叶总关情
以下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1、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叙述了江边送客时的环境。秋夜的江水、枫叶、狄花,构成萧 瑟的意境,令人顿感秋凉袭身,传达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凄凉 愁惨的心情,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 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琵琶女出场
第二段:江上聆听琵琶曲
琵琶女弹奏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 。 调音 掩抑 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必修三:《琵琶行》(课件) (共23张PPT)
结合具体诗句 体会诗中描写音乐 的比喻、通感、侧 面烘托的手法。
制作13
2018年上学期
古人描写音乐美的词语和句子:
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论语· 述而》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列子· 汤问》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唐· 杜甫 《赠花卿》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13 2018年上学期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13 2018年上学期
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碾碎了多少前朝旧 事,却留下了几多人间佳话。如今,当我们重 拾取那些诗句的时候,手心里依然残留着大唐 的袅袅余香。 抖落岁月的尘土,轻启含香的书页,多少 缠绵悱恻的深情,多少风花雪月的故事,多少 暗香盈袖的妩媚,多少欲语还羞的娇柔,此刻, 都化为心底最深的感动,温柔绵长。风流才子 春秋梦,佳人醉卧楼台中。读大唐诗歌,就能 让你接受身心的洗礼。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13
2018年上学期
一、文本赏析
思考:
音乐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 梁,全诗写音乐,写了琵琶女的几次弹 奏?请找出具体的诗句,并用简洁的语 言概括每次的弹奏。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13 2018年上学期
第一次: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第二次:转轴拨弦三两声……唯见江心秋月白。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13 2018年上学期
听颖师弹琴 韩愈 昵昵儿女语, 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 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 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 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 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 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 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 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 无以冰炭置我肠!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 《琵琶行》课件 (27张PPT)
讲解第三段
• 1、整顿衣裳起敛容 整理,古今异义词; • 2、名属教坊第一部 第一流 • 3、妆成每被秋娘妒 常常 • 4、秋月春风等闲度 随随便便、轻易 • 5、暮去朝来颜色故 • 颜色:容颜,古今异义词; • 故:衰老
第三段鉴赏
这一段可以分成两个层次, 一层:写以前的奢华生 活。 二层:写现在的寂寞日 子。 第二层是叙事重点。
解题
《琵琶行》也叫《琵琶引》。
行——古诗的一种体裁。宋王灼 《碧鸡漫志》卷一:“古诗或名曰乐 府,谓诗之可歌也。故乐府中有歌有 谣,有吟有引,有行有曲。” 歌、行、 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 代诗歌的一种体裁,采用五言、七言、 杂言的古体。
序:交代故事的时间、地点和创作缘由。
走近作者
文学常识填空 《琵琶行》作者白居易,字 乐天 ,号香山居士。 在文学上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 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 良传统,和元稹积极倡新导乐府 运动。著有《白 氏长庆集》,其中《琵琶行《》长和恨歌》 是我国 文学史上著名的长篇叙事诗。
气太壮,胸中多是
非”。
以闲适诗和 感伤诗为主。 感伤诗: 《长恨歌》 《琵琶行》
闲适诗: 《赋得古原 草送别》
问题展示——“小序” 重点字词
• 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贬官,降职
• 委身为贾人妇
嫁 商人
• 使快弹数曲
畅快
• 曲罢悯然
忧郁的样子
• 予出官二年
京城外调
• 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这 / 这 / 才
白居易生平与诗作
时期
生活特点
前期
仕途一帆风顺,始
(从入仕到贬 终抱着“为民请 江州司马以前) 命”“兼济天下”
语文必修三课件《琵琶行》(共51张PPT)
诗的体裁。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
很浓的长篇 叙事 诗。
白居易(772—846)
字 乐天 ,号 香山居士 , 下邽(今陕西渭南)人, 生于河南新郑。是杜甫 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 的 、文学 现实主义诗人 家、新乐府运动的倡导 者。
白居易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 者,主张“ 文章合为时而著 ,
歌诗合为事而作。” 《新乐府》(10首) 政治讽喻诗 《秦中吟》(50首) 《卖炭翁》 《长恨歌》 代表作 长篇叙事诗 《琵琶行》
江州司马青衫湿: 形→动,被打湿。
商人重利轻别离: 形→动,看重,轻视。
【疏通文意】
1、诗前小序有什么作用?
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 故事概况
奠定了 凄切 的感情基调。
【整体感知】
1、整体把握全诗,概括全诗及每段内 容。
叙事诗,主要叙述了诗人与一飘泊 江湖的长安歌伎邂逅相遇,并被其琴 声和凄苦身世感动的故事。表达了 诗人“谪居卧病”的凄凉心境。
1、音乐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梁, 全诗几次写到琵琶声?各用什么写法?
第一次(暗写): “忽闻水上琵琶声” (略写) “主人忘归客不发” (侧面烘托)
第二次(明写): 转轴拨弦„„四弦一声如裂帛”(直接、详写) 别有幽愁暗恨生…… 东船西舫悄无言……(侧面描写)
第三次(明写): “却坐促弦弦转急”(直接、略写) “凄凄不似„„江州司马青衫湿”(侧面烘托)
写作技巧总结
2、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相结合。 4、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抒情色彩浓厚。
5、结构严谨,一明一暗,两条线索运行。
1、大量运用比喻,化抽象无形为具体可感。
3、巧用叠词,使音节悦耳动听富有节奏感。
高 山 流 水 遇 知 音
主
旨
高一语文必修三白居易《琵琶行》PPT课件
其乐融融
失意落寞
.
16
琵琶女
白居易 知音
京城名倡
昔
京城显官
同相
名动京师
是逢
天何
今 商妇(怨)
谪官(恨)
涯必 沦曾
漂沦憔悴
落相 人识
(主旨句)
.
17
为什么仅仅是一首曲子、一段音乐 就可以使两个凭水相逢、素昧平生的人互 诉衷肠、心灵相通而成为知音呢?
音乐之美
明确目标 1、在诵读中品味音乐之美。
2、赏析诗歌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
选自《白氏长庆集》。 “行” :古诗一种体裁。与“歌”、“行”、 “引”等并称“歌行体”。《琵琶行》原作《琵琶 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 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 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是一种 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 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
24
.
(772--846)
3
生于大历七年,卒于会昌六年。11岁起,因战乱颠沛流 离五六年。29岁中进士。31岁与元稹结交。38岁,与元稹 、李绅等倡导“新乐府运动” 。44岁,上疏请急捕刺杀宰 相武元衡的凶手,被贬江州司马。 75岁病逝,葬于洛阳龙 门香山琵琶峰,李商隐为其撰写墓志。
.
4
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 讽喻、闲适、感伤、杂律。
艳压群芳
人 生
艺压京城
京城名倡
前 期
人妒人捧
年年欢笑
.
14
年老色衰
人 门前冷落
生
商妇 怨
后 委身商人
期
独守空船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6课《琵琶行》教学课件(共19张PPT)
第三曲:重闻琵琶青衫湿
场景
特点
手法
• 却坐、促弦、转急 • 凄凄(不似向前声)
• 皆掩泣
凄凉 以人衬声 悲伤 以乐衬声
描写琵琶女的演奏技艺时,运用了哪些手法?
• 正面描写:描写其演奏过程
1.运用比喻、通感、博喻
A 形容乐声急骤粗重 C 形容乐声清脆圆润 E 形容乐声低回不畅 G 形容乐声激越雄壮
B 形容乐声急切清细 D 形容乐声宛转流利 F 形容乐声低沉停顿 H 形容乐声戛然而止
——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 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将事物的特征或事物的内涵从 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出来,加强语意,增添气势。
2.描摹声音 嘈嘈、切切、间关等 更增添了语言的音乐感 3。.叙议结合,妙语点睛、曲中带情
谁解风物情
诗歌中往往少不了风物的描写,同样,本诗前后贯 穿了几处风物的描写,这些风物起什么作用呢?
•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获花秋瑟瑟渲染凄凉愁惨的感情
• 别时茫茫江浸月
渲染离愁别绪
• 唯见江心秋月白
寂静,烘托了音乐效果
• 绕船明月江水寒
琵琶女冷落凄凉的心情
• 黄芦苦竹绕宅生,杜鹃啼血猿哀鸣 诗人被贬后孤独悲凉
收拨、划 一声 、 裂帛
清脆尖利
实
直接描写 间接描写
写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以人衬声
总体特点:雄浑、激昂、大气 以景托声
余音绕梁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用寂然无声的环境,衬托演奏的效果。乐声已停, 然而余音绕梁,人们还沉浸在音乐创造的氛围之中, 悄无言的寂静实则是充满感情的时刻,听众如痴如 醉的神情从侧面烘托出琵琶女技艺的高超绝妙。诗 人创造这个画面,有着极其感人的艺术魅力。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琵琶行》PPT教学课件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人。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贞元 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后迁任左袷遗、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815年),宰相武元衡遇 刺身亡,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因越职言事被贬为江州司马,历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 刑部尚书等。会昌六年(846年)去世,赠尚书右仆射,谥号文。白居易诗文俱佳,主张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与元稹并 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有 《白氏长庆集》传世。被后人称为“诗王”“诗魔”。
人教版人:XXX
二、谁识青衫泪
齐读三四两节
• 一个“本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京”,都是从繁华的京城来到遥远偏僻的江州。 • 一个是名满京都的名艺人,一个是才华横溢的大诗人,都是出类拔萃的人才。 • 一个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一个因直言敢谏而遭贬谪,都有由荣至衰的不幸遭遇。都同样怀着满腹的“幽愁暗
恨”,过着冷落凄凉的寂寞生活。 • 一个独守空船,借乐诉怨;一个送客江头,有酒无乐。一个善弹,一个善听,演绎出一出千古传诵的知音故事。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PPT教学课件
琵琶行
授课人:XXX
目录
Contents 一、谁识琵琶声
二、谁识青衫泪
三、互动交流
一、谁识琵琶声
《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长篇叙事诗。诗叙事与抒情紧密结合,塑造出完整鲜明的人物形象;语言流 转匀称,优美和谐,特别是描绘琵琶的演奏,比喻贴切,化虚为实,呈现出鲜明的音乐形象。
二、谁识青衫泪
学习第三段“江中听诉身世苦”,听朗读,用第三人称的口吻叙述琵琶女的身世。 她年轻时色艺超群,红极一时,门庭若市,欢乐奢华、醉生梦死,等到年老色衰, 门前冷落,只好委身贾人,独守空船、孤苦伤感。 作者用对比衬托的手法塑造了琵琶女这样一个封建社会中被玩弄、被侮辱的妇女的 典型形象,对世人的重色轻才和商人重利寡情提出了控诉。听完了琵琶女的诉苦, 作者生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 既同为沦落人,两人在身世上有哪些共同点呢?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6《琵琶行》课 件 (共20张PPT)
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不 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 斗熨过,无一处不服帖;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 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 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 不禁暗暗叫绝。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 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 恍如由傲来峰西南,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 壁千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 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 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 那王小玉唱到 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起千回百转的 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山腰里盘旋穿插, 顷刻之间,周匝数遍。
总结:描写音乐的方法和角度
1、运用新颖精妙的比喻化抽象为形 象具体。 2、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 3、运用叠词。
• 思考:诗人为什么会同从未谋面琵琶女的产生 心灵上的共鸣呢?自主归纳出诗人和琵琶女的 生活经历,找出他们情感的交汇点。 以
琵琶女
前
现
在
色艺双绝 众星捧月
年长色衰 独守空船
诗
人
交汇点
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 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 约有两三分钟之久,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 出。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 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火光,纵横散乱。这 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那弹弦子的 亦全用轮指,忽大忽小,同它那声音相和相合, 有如花坞春晓,百鸟乱鸣。耳朵忙不过来,不晓 得听那一声的为是。正在撩乱之际,忽听霍然一 声,人弦俱寂。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 《明湖居听书》
方法:侧面烘托琵 琶女技艺的高超
第二次演奏:江心聆听琵琶曲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件·6 琵琶行(共29张PPT)
有关背景
•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6月3日,在 河北拥兵自重的藩镇李师道、王承宗派 遣刺客刺杀主张用武力平息叛乱的宰相 武元衡,白居易首先上书,请求朝廷缉 捕凶犯,以雪国耻。没想到却遭到了一 些朝臣的嫉恨。白居易当时是太子左赞 善大夫,已经离开了谏官的位置。那些 人说他不该越职言事,并诬称白居易写 过“新井”和“赏花”的诗(其实是子 虚乌有),不顾忌他母亲是因看花坠井 而死的,大逆不道。
整体感知
• 理清诗歌思路 •从音乐的角度,可划分为 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送客闻琴。 •第二部分:第二段到第四段,应邀弹琴。 •第三部分:第五段,感言弹琴。
整体感知
• 理清诗歌思路
按诗的内容,划分为五个段落。可 按故事的“ 发端-发展-高潮-结局 ” 的思路考虑。
整体感知
第一段,写送客闻琵琶之声
有关背景
• 其中真实的原因是,白居易在此前任左 拾遗、翰林学士期间,屡向皇帝上书言 事,剖析朝政,还写了大量讽刺社会政 治的诗歌,像《卖炭翁》等,得罪了很 多权贵。这一次政治打击在白居易的一 生中是最为沉重的。从此,他虽然也不 失关心国计民生的赤子之心,但干预政 治的热情却大大减退。只有了解这一政 治背景,才能理解这首诗中诗人所表现 出的压抑和苦闷。
整体感知
第四段,写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 第五段,写琵琶女繁管急弦、凄 切哀婉的演奏,写全场的人听乐 而动容,写诗人泪洒青衫,无限 伤感
合作探究
白居易在谈诗歌创作时说:“事物牵于外,情感动于内,随 感遇而形于咏叹。”你怎样理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 必曾相识”两句诗的意蕴?
提示:找出这两句诗的所在段落,结 合段落上下文以及整篇文章来思考
整体感知
第三段,叙写琵琶女的身世 第一句有什么作用 以“沉吟放拨”两句肖像描写作为过渡,然 后转入琵琶女“自言”的情境中。
琵琶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件(共29张PPT)
• 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 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 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 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 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 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那知他于那极 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 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傲来峰〕 和后面的“扇子崖”“南天门”都是泰山上的名胜。 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千仞,以 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 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 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
重点词语:1.左迁:贬官,降职。
2.明年:第二年
3.倡女:歌女
4.铮铮然:拟声词,常形容金、玉等物的 撞击声。此指琵琶乐声铿锵有力。
5.委身:托身,此处指嫁。 6.贾人:商人 7.悯然:忧郁的样子 8.漂沦: 漂泊沦落 8.出官:(京官)外调 9.恬然:淡泊宁静的样子 10.因为长句:因此创作这首七言诗
前奏(技术娴熟,心情复杂) ——欢乐曲(指法多变,乐音清脆)——过渡 ——沉思曲(乐音低沉,滞涩压抑) ——悲愤曲(激越雄壮,慷慨悲愤) ——尾声(余韵无穷,感人至深)
品读探究 2. 白居易描写音乐时运用了哪些方法?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 一:大量运用比喻。
今日作业(3、17)
1、自主默写。在小条本上默写《琵琶行》 第四、五自然段,发送到“家校本”里。 2、落实第四、五自然段重点词语的意义。 3、复习《琵琶行》,18日随堂检测。
用悄寂无声的环境描写来衬托演奏的 效果。乐音已停,然而余音饶梁,经久不 息,人们还久久沉醉在音乐创造的氛围中。 “悄无言”的寂静,实则是充满了 感情的时刻,听众的忘情和如痴 如醉的神情,从侧面烘托出琵琶 女技艺的高超绝妙。
《琵琶行》完整版ppt课件
诗中展现了爱情的无奈与痛苦, 白居易与琵琶女因身份差异无法 走到一起,反映了封建礼教对爱
情的束缚。
诗中强调了爱情的坚贞与执着, 即使面临分离,白居易与琵琶女 依然坚守爱情,展现了人性的光
辉。
人生哲理思考
诗中通过白居易的遭遇,反映了人生 的无常与苦难,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 深刻思考。
诗中通过琵琶女的形象,表达了人生 中的美好与善良,体现了作者对人生 的热爱与追求。
外貌描写
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琵琶 女的容貌、服饰,展现其 美丽动人、华贵典雅的形 象。
弹奏技艺
详细描写琵琶女的弹奏技 巧,如手指的灵活度、音 色的变化等,突出其高超 的音乐才华。
情感表达
通过琵琶女的弹奏和言行 举止,展现其内心的喜怒 哀乐,塑造一个情感丰富 、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
诗人自我形象展现
怀才不遇
诗人以琵琶女的遭遇为引子,倾诉自己政 治上的失意和生活中的苦闷,情感真挚动 人。
象征手法
语言艺术
通过对琵琶这一乐器的描绘,象征了诗人 内心的激荡和不平,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 求和向往。
运用生动的词汇、形象的比喻和富有节奏 感的韵律,使诗歌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 和审美价值。
03
人物形象塑造及其特点
琵琶女形象塑造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全文概述及结构分析
01
02
03
引言部分
简要介绍《琵琶行》的作 者、创作背景及诗歌体裁 。
主体部分
按照诗歌内容,分为若干 小节,逐节进行概述与结 构分析。
结尾部分
总结全文,点明主题,呼 应引言。
关键语句解读与赏析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01
运用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琵琶演奏的高超技艺和音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小序提供了什么信息?
简要地概括了全诗的内容,交代了写诗 的时间、背景、缘由,并确立了诗歌凄切伤 怀的情感基调。
背景: 秋夜 送别 人物: 琵琶女 诗人 事件: 奏曲 自叙身世 作诗
19
浏览课文,思考下列两个问题:
1、本诗描写了琵琶女弹奏的精妙的乐曲,请问 在诗中琵琶女一共弹奏了几次?用文中的诗句回 答听者的感受、反应是什么?
6
《长恨歌》节选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
8
解题
1、关于歌、行、引: 《琵琶行》 原作《琵琶引》。歌、行、引是 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是一种具 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后成为 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 叙事诗。
9
10
检查预习。听读课文,完成练习。
1.注意下列字形字音:
dí
sè
荻花 瑟瑟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知音或音乐优美
2
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雅士,一个山野樵 夫,是音乐将他们联系了起来,于是世上便流 传着知音的佳话;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 ,一个天涯歌女,又是音乐让他们共同演绎了 一首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在那个不朽的夜晚 ,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冷的月光 ,飘飞的荻花,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 故事。
2、文章最后写道:“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 青衫湿。”请问是什么使与弹奏者本不是同一阶 层的白居易产生如此深切的共鸣而老泪纵横呢?
20
文中一共描写了三次弹奏
第一次:“主人忘归客不发” ——惊异(暗写、略写)
第二次:“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醉(明写、详写)
第三次:“满座重闻皆掩泣”、“江州司马青衫湿” ——伤悲(暗写、略写)
5
在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 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 义传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也是继杜甫 之后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白居易善叙述,语言浅易明畅,作品以通俗流 丽著称。《琵琶行》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长 篇叙事诗,与《长恨歌》一起均是白居易的代 表作品。
xián 拨弦
yì mǒ
yè
掩抑 抹 幽咽
ní cháng sè zhà bèng bó fǎng
霓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冷涩 乍
迸
帛
舫
11
2、下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C)
A、铮铮(zhēng)琵琶(pípa) 浔阳(xún) B、悯然(mǐn) 憔悴(cuì) 霓裳(ní) C、徙(xǐ) 迁谪(zhé) 虾蟆(xiá mɑ) D、红绡(xiāo) 荻花(dí) 拨捻(niǎn)
21
第一次演奏:
浔阳江头夜送客, 环境描写:
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
渲染悲凉气氛,奠定全诗基调
举酒欲饮无管弦。 (互 文)
醉不成欢惨将别, “惨”!(离愁、沦落)
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 主人忘归客不发。
侧面烘托:音乐的美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7
一生留诗歌3000多首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3
琵琶行 (并序)
白居易
作者简介
白居易,中唐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二 十九岁中进士,官至左拾遗(谏官 )。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屡次上 书针砭时弊。写下了《新乐府》 、《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 ,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 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
由于得罪了唐宪宗和官僚集团, 被贬为江州司马。
12
3、拼音全对的一组是( C )
A迸发(bèn) 六幺(yāo) 阑(lán)干 B湓(pén)江 商贾(jiǎ) 银篦(bì) C嘈杂(cáo) 钿头(diàn) 呕哑(ǒu yā) D嘲哳(zhāo zhé) 船舫(fǎng)
13
4、找出通假字 曲终收拨当心画 家在虾蟆陵下住
画通划 虾通蛤
14
5、古今异义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古:本文表两个词: “于是创作” 今:表示原因的连词。
整顿衣裳起敛容
古:整理;今:使紊乱的变为整齐;使不健全 的(组织、纪律、作风等)健全起来。
暮去朝来颜色故
古:神态、容颜; 今:色彩
15
老大嫁作商人妇
古:年龄大 今:排行第一的人
又闻此语重唧唧
古:叹息声 今:低声交谈,也指自语或虫鸣。
凄凄不似向前声
古:从前;今:往前走
16
6、词类活用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名词作状语,在晚上) 商人重利轻离别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重、 以……为轻)
17
2、 小序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jùn)司马。明 年秋,送客湓浦(pén pǔ)口,闻舟中夜弹琵 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 长安倡(chān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 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ɡǔ)人妇。遂命酒 ,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 ,今漂沦憔悴,转徙(xǐ)于江湖间。予出官 二年,恬(tián)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 觉有迁谪(zhé)意。因为(wéi)长句,歌以 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高 山 流 水
1
春秋时,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 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 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 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 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 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 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 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 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 ,无边的大海。”伯牙兴奋极了,激动地说:“知音 !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就是钟子期。从 此二人成了非常好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