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流行性乙型脑炎监测方案
乙脑检测标准
乙脑的检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流行病学资料:乙脑的流行与蚊类关系密切,因此,在流行季节或流行地区,有蚊叮咬史是诊断乙脑的重要依据。
2. 临床特点:起病急,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阳性等。
3. 实验室检查:血象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脑脊液检查呈无菌性脑膜炎改变。
对乙脑诊断主要是依赖血清和脑脊液中的抗体检查,病原分离等。
发病4~7天就可进行血清学检查,特异性IgM抗体阳性可确诊。
另外,如恢复期血清中抗体乙脑病毒IgG抗体或中和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大于4倍升高者,或急性期抗乙脑病毒IgM/IgG抗体阴性而恢复期阳性者,或检测到乙脑病毒抗原、特异性核酸者,均可确诊。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咨询专业医生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全国流行性脑膜炎监测方案
全国流行性脑膜炎监测方案一、方案背景近年来,我国流行性脑膜炎疫情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为加强对流行性脑膜炎的监测和防控,提高我国流行性脑膜炎防治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二、监测目的1.了解全国流行性脑膜炎疫情动态,掌握疫情变化趋势。
2.分析流行性脑膜炎病原体变异情况,为疫苗研发和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3.提高医疗机构对流行性脑膜炎的早期识别、报告和诊疗能力。
4.评估防控措施效果,为制定和完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三、监测对象与内容1.监测对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
2.监测内容:(1)病例监测:医疗机构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应及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病例报告应包括患者基本信息、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等。
(2)病原学监测: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报告的病例进行病原学检测,分析病原体变异情况。
(3)流行病学监测: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
四、监测方法与流程1.病例监测:(1)医疗机构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时,通过国家传染病报告系统进行报告。
(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报告的病例进行审核,对符合病例定义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2.病原学监测:(1)医疗机构采集病例的血液、脑脊液等样本,送至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实验室检测。
(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送检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反馈给医疗机构。
3.流行病学监测:(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报告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病例的暴露史、传播途径等。
(2)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疫情进行汇总分析,定期发布疫情简报。
五、监测数据收集与报告1.病例监测数据:医疗机构通过国家传染病报告系统报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报告数据进行审核、汇总和分析。
2.病原学监测数据: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记录、汇总和分析。
3.流行病学监测数据: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进行记录、汇总和分析。
乙脑监测
• 若脑脊液或第1份血液标本乙脑特异性抗体IgM为阳性,则不采第2份血
标本检测
• 市级疾控机构开展乙脑抗体检测(包括血液和脑脊液)
• 收到标本5个工作日内出具监测结果
• 脑脊液和第一份血标本阴性病例标本:
1、待省级抽查复核 2、第1份血与第2份血液开展IgG抗体检测 所有完成检测的标本均送至省级实验室开展病原学检测
注意: 包括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 包括现住址是当地的病例,也要包括当地报其他地区的病例。 每天早上10点将更新后新的一览表发给我
谢 谢!
病例订正
• 结果录入:哪一级检测哪一级负责录入,及时录入并订正 • 病例分类:
• 确诊病例 • 疑似病例
• 临床诊断病例
• 排除病例
乙脑病例诊断
无血液及脑脊液标 本 血液或脑脊液标本 IgM抗体阳性
疑似乙脑病例
血液或脑脊液标本 IgM抗体均阴性
脑脊液常规
疑似病例
确诊病例
采集恢复期血液
病毒性脑炎表现
• 1、1个月内未接种过乙脑疫苗者,血或脑脊液中抗乙脑病毒IgM抗体阳性。 • 2、恢复期血清中抗乙脑病毒IgG抗体或乙脑病毒中和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升 高者,或急性期抗乙脑病毒IgM / IgG抗体阴性,恢复期阳性者。 • 3、在组织、血液或其它体液中通过直接免疫荧光或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到乙脑 病毒抗原或特异性核酸。
• 4、脑脊液、脑组织及血清中分离出乙脑病毒。
病例报告
传染病法定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 医疗机构还应负责乙脑病例出院、转诊或死亡等转归情况的报告,县级疾病预防控
制机构负责乙脑病例转归的核实。
如发现在1周内,同一乡镇、街道等发生5 例及以上乙脑病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
中国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数量、死亡人数、治疗及防控措施
中国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数量、死亡人数、治疗及防控措施一、流行性乙型脑炎概况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染病。
临床以高热、惊厥、意识障碍、呼吸衰竭、惊厥、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等症状为特征。
二、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数量及死亡情况2020年中国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数量为288例,相比2019年减少了128例;死亡人数为9例,相比2019年减少了4例。
2020年中国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率为0.0205/10万,死亡率为0.0006/10万;2019年中国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率为0.0298/10万,死亡率为0.0009/10万。
三、流行性乙型脑炎防控措施预防应采取以防蚊、灭蚊及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措施。
四、流行性乙型脑炎治疗方法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积极的对症、支持治疗,及预防并发症。
重点是处理好高热、抽搐和呼吸衰竭。
(一)、一般治疗病室应安静,对病人要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刺激。
注意口腔及皮肤的清洁,防止发生褥疮。
注意精神、意识、体温、呼吸、脉搏、血压以及瞳孔的变化。
给足够的营养及维生素。
(二)、对症、支持治疗1、降温物理降温及药物相结合,减少氧耗,防止惊厥。
2、镇惊镇静剂使用原则: ①宜早用;②肌肉松弛后即停;③掌握剂量, 注意给药时间。
常用安定、水合氯醛等。
3、解除呼吸道阻塞吸痰、给予雾化吸入、必要时气管切开。
4、防止中枢性呼吸衰竭持续吸氧、甘露醇脱水、酚妥拉明静注改善微循环。
5、注射干扰素、胸腺素、特异性转移因子等药物。
6、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物理治疗及功能锻炼。
2024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2024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____年流行性乙型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JE)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一、前言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一种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该病多发于亚洲地区,特别是农村和农耕地区。
在____年,我们面临的是一个新的疫情爆发,因此我们需要制定一套有效的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以便快速、高效地应对这一疫情。
二、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防控措施1. 预警系统建设建立一个科学、准确的流行性乙型脑炎预警系统,包括监测病例报告、病媒生态监测和病毒监测等。
通过预警系统,可以及时捕捉疫情发生的信号,从而提前采取措施进行防控。
2. 公众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媒体渠道,进行流行性乙型脑炎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重点宣传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以及疫苗接种的重要性。
3. 病媒生态调查与防控加强蚊虫的病媒生态调查,掌握蚊虫种类、密度和分布情况。
在高风险地区进行病媒蚊虫的灭蚊工作,采取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三结合的方法,对病媒蚊虫进行有效控制。
4. 疫苗接种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之一。
加强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的推广和接种工作,覆盖人群包括高风险人群和特定职业人群等。
建立健全疫苗接种宣传与监测系统,确保疫苗接种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5. 病例监测与报告建立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例监测与报告机制,及时收集、分析和报告病例相关信息。
确保病例的及时诊断和隔离治疗,以避免疫情的扩散。
6. 病区隔离与控制对已经发生疫情的病区进行隔离与控制措施,包括封控、封堵疫情来源、禁止人员流动等。
加强对病区人员的排查和隔离管理,避免疫情的蔓延。
7. 医疗救治措施加强医疗救治队伍的建设,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应对能力。
提前储备医疗物资和药品,确保及时的救治和供应。
三、疫情应急处置的具体步骤1. 紧急召集工作组当收到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报告后,立即紧急召集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工作人员,组成疫情应急工作组。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乙型脑炎防控监测及报告分析 ppt课件
(Weekly Epidemiological Record. No.40, 2002, pp. 331-339) WHO position paper
疾病负担
幸存者有11-19%遗留后遗症,病死率约5~15%。 婴儿发病水平最高。 引起的侵袭性疾病有脑膜炎、菌血症和肺炎。
各国间发病和血清群分布差异大,且不断变化。
流脑
概述 监测方案
全国流脑发病数据分析
我省流脑发病数据分析
乙脑
监测方案 全国乙脑发病数据分析
•存在问题及建议
监测方案—定义
▲疑似病例:
流 脑
发热、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增 加;或脑脊液外观呈浑浊米汤样或脓样,白细胞数明显增高,并以多核细胞 增高为主,糖及氯化物明显减少,蛋白含量升高;颅内压力增高。
病原—脑膜炎奈瑟菌
主要有A、B、C、X、Y、Z、 W135等12个血清群 A,B,C,Y,W135可引起爆发, A 群最常见 病例 90% 为 A 、 B 、 C , Y 和 W135部分地区增加 欧洲和拉丁美洲,B、C群是
致病的主要血清群
亚洲和非洲 A群是致病的主 要血清群
疾病基本特征
经呼吸道飞沫传播,携带者为主要传染源。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乙型脑炎防控监 测及报告分析
流脑
概述 监测方案
全国流脑发病数据分析
我省流脑发病数据分析
乙脑
监测方案 全国乙脑发病数据分析
•存在问题及建议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 neisseria meningitidis)感染引起的的以脑脊髓膜炎和菌血症为主的呼吸道传 染病,严格意义上应称其为脑膜炎球菌病(meningococcal disease)。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流行性乙型脑炎等4种传染病监测方案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流行性乙型脑炎等4种传染病监测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卫生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6.05.19•【文号】卫办疾控[2006]93号•【施行日期】2006.05.1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传染病防控正文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流行性乙型脑炎等4种传染病监测方案的通知(卫办疾控[2006]9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加强我国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做好针对脊髓灰质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风病等4种传染病的常规监测,我部组织专家制定了《全国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方案》、《全国流行性乙型脑炎监测方案》、《全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监测方案》、《全国麻风病监测方案(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二○○六年五月十九日附件1:全国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方案为进一步落实《2003-2010年全国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行动计划》,更好地发挥急性弛缓性麻痹(以下简称AFP)监测系统的作用,特制定本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的1.及时发现输入性脊灰野病毒,采取措施防止病毒传播,保持无脊灰状态。
2.及时发现脊灰疫苗衍生病毒(以下简称VDPV)及其循环,采取措施控制病毒进一步传播。
3.评价免疫工作质量,发现薄弱环节。
4.监测脊灰病毒变异情况,为调整疫苗免疫策略提供依据。
二、监测内容(一)监测病例定义1.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所有15岁以下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灰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
AFP病例的诊断要点:急性起病、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常见的AFP病例包括以下疾病:(1)脊髓灰质炎;(2)格林巴利综合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GBS);(3)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4)多神经病(药物性多神经病,有毒物质引起的多神经病、原因不明性多神经病);(5)神经根炎;(6)外伤性神经炎(包括臀肌药物注射后引发的神经炎);(7)单神经炎;(8)神经丛炎;(9)周期性麻痹(包括低钾性麻痹、高钾性麻痹、正常钾性麻痹);(10)肌病(包括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中毒性、原因不明性肌病);(11)急性多发性肌炎;(12)肉毒中毒;(13)四肢瘫、截瘫和单瘫(原因不明);(14)短暂性肢体麻痹。
全国乙脑监测实施方案
全国乙脑监测实施方案为了全面掌握乙脑病毒感染的疫情动态,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部署要求,制定了全国乙脑监测实施方案。
一、监测范围。
本次乙脑监测范围包括全国各地的城乡居民、特定人群和动物。
对于城乡居民,重点监测对象为儿童和老年人群,特定人群包括从事水产养殖、水产捕捞、水产加工和水产销售等相关行业的人员,动物监测范围包括家禽、水产养殖动物等。
二、监测内容。
1. 对于城乡居民,主要开展乙脑病毒感染的监测工作,包括疫情监测、病例监测、病原体监测等内容。
疫情监测主要通过定点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乙脑病毒感染疫情进行监测和分析;病例监测主要通过对疑似病例的排查和诊断,及时发现和报告病例;病原体监测主要通过对病毒的分离鉴定和基因序列分析,掌握病毒的变异情况和传播途径。
2. 对于特定人群,主要开展职业暴露监测和健康状况监测。
职业暴露监测主要通过对从事相关行业的人员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和控制职业暴露风险;健康状况监测主要通过对特定人群的健康状况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干预患者。
3. 对于动物,主要开展动物疫情监测和病原体监测。
动物疫情监测主要通过对家禽和水产养殖动物的疫情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病原体监测主要通过对动物病原体的监测和鉴定,掌握病原体的变异情况和传播途径。
三、监测方法。
1. 对于城乡居民,采用定点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网络监测方式,建立健全的监测系统和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和实时监测。
2. 对于特定人群,采用职业卫生监测和健康体检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健康档案和职业暴露档案,实现健康监测和风险评估。
3. 对于动物,采用动物疫情监测点和兽医卫生监测站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动物疫情监测网络,实现动物疫情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四、监测评估。
本次乙脑监测实施方案将建立健全的监测评估体系,包括监测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报告,及时发布监测结果和风险评估报告,为政府决策和公众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流行性乙型脑炎“三关”的监护和治疗
流行性乙型脑炎“三关”的监护和治疗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三关”监护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染病。
发病急,来势凶,变化快。
重症者伴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
病死率高达20~50%。
高热,抽搐及呼吸衰竭(三关),是危及病人生命的三种主要症状,并且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必须及时给予处理,否则会危及生命。
现将我院2006年(7~9月份)~2007年(7~9月份)收治的110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三关”监护和治疗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般资料110例乙型脑炎均来自农村。
其中男性68例,女性42例,年龄最小为9月,最大14岁,10岁以下的94例,占85.45%,11岁~14岁的16例,占14.55%。
轻型16例,普通型38例,重型34例,极重型22例。
1.2 诊断标准①流行性病学资料,夏秋季节发病,农村儿童;②发病急,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为主,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阳性。
③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脑脊液呈无菌性脑炎样改变。
血清乙脑特异性lgm 抗体阳性(重庆市疾控中心派专家宋采血检查所得结论)。
2 监护项目和临床意义2.1 体温110例乙脑患者100%发热,多为稽留热,体温高热达39℃~40℃,重者高达40℃以上,一般持续7~10天。
若高热持续过久体内调节功能失常,则成为患儿健康的威胁。
①高热使各种营养素的代谢增高,氧的耗量也大大增加。
体温每升高1℃,基础代谢率增高13%。
高热时还会影响消化功能,可能引起婴幼儿腹泻,脱水,而进一步发生代谢障碍。
②由于高热氧消耗增加,需要加速散热。
因而心搏加快(体温每升高1℃心搏加快约15次/分)表皮血管扩张,故心血管负担加大。
③高热可使大脑皮质过度兴奋(烦躁,高热惊厥等)或高度抑制(谵妄、昏睡、昏迷等)尤其婴幼儿多见;④高热时消化道分泌物减少,消化道活动降低,胃肠运动缓慢,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秘等症状。
全国流行性乙型脑炎监测方案
附件2:全国流行性乙型脑炎监测方案一、概述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 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由蚊虫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乙脑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高,是威胁人群特别是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夏秋季为发病高峰季节,流行地区分布与媒介蚊虫分布密切相关,我国是乙脑高流行区, 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期全国曾发生大流行,70年代以后随着大范围接种乙脑疫苗,乙脑发病率明显下降,近年来维持在较低的发病水平。
近几年全国乙脑报告病例数每年在5000~10000例之间,但局部地区时有暴发或流行。
为落实《流行性乙型脑炎预防控制工作指导意见》的防控措施,及时发现和掌握疫情动态,科学地预测、预警乙脑发病趋势,加强乙脑监测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二、监测目的(一)掌握我国乙脑流行病学特征,了解疫情趋势。
(二)掌握乙脑疫苗接种情况和人群免疫水平。
(三)及时发现乙脑疫情,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控制疫情蔓延,降低发病率。
三、监测病例定义(一)疑似病例蚊虫叮咬季节在乙脑流行地区居住或于发病前25天内曾到过乙脑流行地区,急性起病,发热、头痛、呕吐、嗜睡,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症状和体征的病例。
(二)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同时实验室脑脊液检测呈非化脓性炎症改变,颅内压增高,脑脊液外观清亮,白细胞增高,多在(50~500)×106/L,早期以多核细胞增高为主,后期以单核细胞增高为主,蛋白轻度增高,糖与氯化物正常。
(三)确诊病例疑似或临床诊断基础上,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测结果符合下述任一项的病例:1、1个月内未接种过乙脑疫苗者,血或脑脊液中抗乙脑病毒IgM抗体阳性。
2、恢复期血清中抗乙脑病毒IgG抗体或乙脑病毒中和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升高者,或急性期抗乙脑病毒IgM / IgG抗体阴性,恢复期阳性者。
3、在组织、血液或其它体液中通过直接免疫荧光或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到乙29脑病毒抗原或特异性核酸。
4、脑脊液、脑组织及血清中分离出乙脑病毒。
全国乙脑监测方案
全国乙脑监测方案一、疾病背景介绍乙型脑炎(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常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该病的发病率较高,病情严重,可以导致死亡或永久性残疾。
乙脑对儿童和成年人皆有威胁,但以儿童为主。
目前,虽然有乙脑疫苗可供接种,但一些地区或是贫困地区的疫苗普及率仍然不高,因此乙脑的监测工作仍然十分必要。
二、监测目标该方案的监测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疫情监测:及时掌握乙脑的发病情况和流行趋势,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2.病例监测:收集乙脑病例的信息,包括患者年龄、性别、症状、住址等,分析病例的特点和分布情况。
3.病毒监测:对乙脑病例中的病毒进行分离和鉴定,监测病毒的变异情况并进行分型分析。
4.应急监测:在乙脑疫情暴发或流行区域进行紧急监测,及早发现病例并进行处理。
三、监测方法1.病例报告:医疗机构应对乙脑病例进行报告,包括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并及时上报相关信息。
2.病例调查:对病例进行详细的调查,包括患者病史、发病情况、就诊信息等,并将信息录入疫情监测系统。
3.病毒分离:对患者样本(如脑脊液)进行病毒分离和扩增,提取病毒RNA进行病毒学研究,并将结果录入数据库。
4.流行病学调查:对乙脑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包括病例的地理分布、年龄分布、季节分布等,探索其传播规律。
5.定期监测:定期对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乙脑病毒的监测,包括人群中的无症状感染者和病毒携带者。
四、监测机构和责任分工1.国家卫生部门负责制定全国乙脑监测的相关政策和指导方针,并组织全国范围内的乙脑监测工作。
同时,建立乙脑病例和病毒的数据库,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2.各地卫生部门负责组织本地乙脑监测工作,指导医疗机构进行乙脑病例的报告和调查,并及时上报相关信息。
3.医疗机构应建立乙脑监测的工作机制,配备专门的监测人员,负责病例的报告、调查和样本的采集。
4.疾控中心负责对乙脑病毒进行分离和鉴定,负责地方乙脑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并及时报告相关情况。
全国流行性脑膜炎监测方案
全国流行性脑膜炎监测方案附件3:全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监测方案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Nm)通过呼吸道传播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在我国一直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传染病。
建国以来曾发生3次全国性大流行。
自1985年开展大规模A群流脑疫苗接种后,发病率持续下降,未再出现全国性大流行,近几年来发病率控制在0.2/10万左右的较低水平。
但近年一些省份出现流脑的局部暴发疫情,病死率呈上升趋势,尤其在部分省份发现C群引起的病例增多,个别省份C群已成为主要流行菌群,流脑的威胁不容忽视,出现较大范围流行的危险依然存在。
为及时掌握流脑疫情动态,了解流脑菌群分布特征与变迁趋势,有效控制流脑的暴发流行,保障群众身体健康,特制定流脑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的1、及时发现病例,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控制疫情蔓延;2、掌握我国流脑菌群分布特征、变迁趋势和发病趋势,完善流脑预测、预警机制;3、掌握流脑疫苗接种情况和人群免疫水平,识别高危地区和高危人群,加强预防控制工作;4、掌握我国流脑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监测病例定义1、疑似病例:流脑流行季节,出现发热、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等症状者,实验室检查末梢血象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增加;或脑脊液外观呈浑浊米汤样或脓样,白细胞数明显增高,并以多核细胞增高为主,糖及氯化物明显减少,蛋白含量升高;颅内压力增高。
以上病例作为流脑疑似病例报告。
2、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皮肤、粘膜出现瘀点或瘀斑者为临床诊断病例。
3、确诊病例:疑似或临床诊断基础上,具有下述任一项者作为确诊病例:(1)病原学:瘀点(斑)组织液、脑脊液涂片,可见革兰阴性肾形双球菌;或脑脊液或血液培养脑膜炎奈瑟菌阳性;或检测到脑膜炎奈瑟菌特异性核酸片断。
(2)免疫学:急性期脑脊液、血液检测到Nm群特异性多糖抗原;或恢复期血清流脑特异性抗体效价较急性期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三、监测内容(一)流行病学监测481、病例发现与报告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对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的要求,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和检疫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
上海市流行性乙型脑炎监测方案
上海市流行性乙型脑炎监测方案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亦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
临床表现主要为高热、意识障碍、抽搐、脑膜刺激症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或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
病人和猪为乙脑的主要传染源,三带喙库蚊为乙脑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乙脑病毒通常在蚊-猪-蚊之间循环传播。
各年龄组人群普遍易感,多发于儿童。
乙脑的防制主要以采取免疫接种乙脑疫苗以及灭蚊、防蚊为主导的措施。
我国是乙脑高流行区, 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期全国曾发生大流行,70年代以后随着大范围接种乙脑疫苗,乙脑发病率明显下降,近年来维持在较低的发病水平。
近几年全国乙脑报告病例数每年在5000~10000例之间,但局部地区时有暴发或流行。
本市乙脑发病特征与全国情况相似,曾在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大流行,后疫情逐年下降尤其随着大范围接种乙脑疫苗,乙脑发病率明显下降,目前本市乙脑发病率基本上维持在1/ 10万以内,根据近年来本市乙脑的流行特征分析显示成人发病呈上升趋势;儿童以外来流动人员中未接受免疫接种者为主;乙脑发病有明显的季节特征,病例主要集中在7-9月份,其中7月下旬-8月上旬为发病高峰;发病呈高度散发,多表现为一户或一村发病一例。
为加强本市乙脑的监测与防制工作,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有效地保护本市市民身体健康,根据国家乙脑监测与防制要求,结合本市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方案。
一、监测目的(一)收集本市乙脑发病情况和相关的流行病学资料,掌握本市乙脑发病规律、特征和发展趋势。
(二)通过对健康人群、宿主动物和媒介蚊虫的监测,掌握健康人群和宿主动物的感染情况以及蚊虫的带毒状况。
(三)制定防治策略并落实相应措施,评价预防控制的效果。
二、监测网络构成及职责(一)监测病例定义1.疑似病例:具备①加②a或②b。
①流行病学在乙脑流行地区居住,在蚊虫叮咬季节发病或发病前25d 内在蚊虫叮咬季节到过乙脑流行地区旅行。
流脑监测工作方案
流脑监测工作方案一、背景介绍近年来,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疫情呈现上升趋势,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及时有效地进行流脑监测,制定本工作方案,以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二、监测目标本监测工作的目标是早期发现和控制流脑疫情,减少疫情的扩散和传播。
具体目标如下:1. 提前预警:通过监测流感样病例的增加趋势、流感病毒的变异情况等指标,提前发现并预警流脑疫情的爆发。
2. 及时响应:通过快速建立应急响应机制,迅速采取应对措施,控制疫情的蔓延。
3. 减少感染:通过流脑疫苗接种、加强宣传教育等措施,减少人群的感染风险。
三、监测方法1. 流行病学调查:通过对流脑病例的收集、统计和分析,了解疫情的时空分布特征,为后续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 病原学分析:对患者的脑脊液、咽拭子等样本进行检测,分离和鉴定流脑病原菌的种类和变异情况。
3. 传染源调查:对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特别是住在同一居住地或就学单位的人群进行排查和监测,以控制疫情的传播。
四、监测措施1. 建立监测网络:建立省、市、县三级的流脑疫情监测网络,确保信息的畅通和数据的精确性。
2. 提高病例报告率:加强对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的流脑病例上报和报告的培训和指导,提高病例报告率。
3. 强化实验室监测能力:提高实验室专业人员的技能和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加快流脑病原菌的检测速度和准确性。
4. 加强信息发布:及时向公众发布流脑监测工作的最新进展和相关预防知识,引导公众正确应对疫情。
五、流脑疫苗接种1. 推广宣传:通过多种途径,包括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向公众普及流脑疫苗的知识和接种的重要性。
2. 指定接种点:在各级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专门的流脑疫苗接种点,提供方便快捷的接种服务。
3. 接种对象:优先推荐高风险人群,如儿童、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等接种流脑疫苗。
4. 接种提醒:通过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提醒已注册接种人员接种时机和地点。
乙脑监测实施方案
乙脑监测实施方案乙脑是一种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为了及时发现和控制乙脑疫情,制定科学有效的乙脑监测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乙脑监测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一、监测对象乙脑监测的对象包括患者、病原学患者、病原学阳性人群以及病原学阴性人群等。
通过对这些对象的监测,可以全面了解乙脑的传播情况和流行趋势,为疫情的控制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二、监测内容乙脑监测内容主要包括临床监测、病原学监测和病媒监测。
临床监测主要是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观察和记录,以及对病例的报告和分析;病原学监测主要是对病原体的分离、鉴定和流行病学调查;病媒监测主要是对蚊、蜱等传播媒介的密度和分布进行监测。
三、监测方法1. 临床监测方法:对患者进行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及时发现和报告疑似病例。
2. 病原学监测方法:采集患者的血清标本、脑脊液标本等,进行病原学检测和鉴定,分析病毒株的分布和变异情况。
3. 病媒监测方法:采用人工捕获、诱集和室内饲养等方法,监测传播媒介的密度和种群结构,及时采取防控措施。
四、监测频率乙脑监测的频率应根据疫情的流行程度和传播风险来确定。
在疫情高发期,监测频率应增加,加强对疫情的动态监测和预警;在疫情低发期,可以适当减少监测频率,但不能放松对疫情的监测和控制。
五、监测流程乙脑监测流程主要包括监测对象的确定、监测内容的收集、监测方法的实施、监测数据的分析和报告。
在监测流程中,各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执行,确保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六、监测结果分析监测结果分析是乙脑监测工作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疫情的变化趋势和传播规律,为疫情的控制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还可以评估监测工作的效果,及时调整监测方案和措施。
七、监测报告和应对措施监测报告是乙脑监测工作的总结和反馈,应包括监测结果、疫情分析、问题和建议等内容。
根据监测报告,制定相应的疫情应对措施,加强对疫情的监测和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的传播和危害。
全国流行性脑膜炎监测方案
全国流行性脑膜炎监测方案附件3:全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监测方案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Nm)通过呼吸道传播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在我国一直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传染病。
建国以来曾发生3次全国性大流行。
自1985年开展大规模A群流脑疫苗接种后,发病率持续下降,未再出现全国性大流行,近几年来发病率控制在0.2/10万左右的较低水平。
但近年一些省份出现流脑的局部暴发疫情,病死率呈上升趋势,尤其在部分省份发现C群引起的病例增多,个别省份C群已成为主要流行菌群,流脑的威胁不容忽视,出现较大范围流行的危险依然存在。
为及时掌握流脑疫情动态,了解流脑菌群分布特征与变迁趋势,有效控制流脑的暴发流行,保障群众身体健康,特制定流脑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的1、及时发现病例,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控制疫情蔓延;2、掌握我国流脑菌群分布特征、变迁趋势和发病趋势,完善流脑预测、预警机制;3、掌握流脑疫苗接种情况和人群免疫水平,识别高危地区和高危人群,加强预防控制工作;4、掌握我国流脑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监测病例定义1、疑似病例:流脑流行季节,出现发热、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等症状者,实验室检查末梢血象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增加;或脑脊液外观呈浑浊米汤样或脓样,白细胞数明显增高,并以多核细胞增高为主,糖及氯化物明显减少,蛋白含量升高;颅内压力增高。
以上病例作为流脑疑似病例报告。
2、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皮肤、粘膜出现瘀点或瘀斑者为临床诊断病例。
3、确诊病例:疑似或临床诊断基础上,具有下述任一项者作为确诊病例:(1)病原学:瘀点(斑)组织液、脑脊液涂片,可见革兰阴性肾形双球菌;或脑脊液或血液培养脑膜炎奈瑟菌阳性;或检测到脑膜炎奈瑟菌特异性核酸片断。
(2)免疫学:急性期脑脊液、血液检测到Nm群特异性多糖抗原;或恢复期血清流脑特异性抗体效价较急性期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三、监测内容(一)流行病学监测481、病例发现与报告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对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的要求,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和检疫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全国流行性乙型脑炎监测方案一、概述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 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由蚊虫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乙脑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高,是威胁人群特别是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夏秋季为发病高峰季节,流行地区分布与媒介蚊虫分布密切相关,我国是乙脑高流行区, 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期全国曾发生大流行,70年代以后随着大范围接种乙脑疫苗,乙脑发病率明显下降,近年来维持在较低的发病水平。
近几年全国乙脑报告病例数每年在5000~10000例之间,但局部地区时有暴发或流行。
为落实《流行性乙型脑炎预防控制工作指导意见》的防控措施,及时发现和掌握疫情动态,科学地预测、预警乙脑发病趋势,加强乙脑监测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二、监测目的(一)掌握我国乙脑流行病学特征,了解疫情趋势。
(二)掌握乙脑疫苗接种情况和人群免疫水平。
(三)及时发现乙脑疫情,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控制疫情蔓延,降低发病率。
三、监测病例定义(一)疑似病例蚊虫叮咬季节在乙脑流行地区居住或于发病前25天内曾到过乙脑流行地区,急性起病,发热、头痛、呕吐、嗜睡,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症状和体征的病例。
(二)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同时实验室脑脊液检测呈非化脓性炎症改变,颅内压增高,脑脊液外观清亮,白细胞增高,多在(50~500)×106/L,早期以多核细胞增高为主,后期以单核细胞增高为主,蛋白轻度增高,糖与氯化物正常。
(三)确诊病例疑似或临床诊断基础上,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测结果符合下述任一项的病例:1、1个月内未接种过乙脑疫苗者,血或脑脊液中抗乙脑病毒IgM抗体阳性。
2、恢复期血清中抗乙脑病毒IgG抗体或乙脑病毒中和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升高者,或急性期抗乙脑病毒IgM / IgG抗体阴性,恢复期阳性者。
3、在组织、血液或其它体液中通过直接免疫荧光或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到乙29脑病毒抗原或特异性核酸。
4、脑脊液、脑组织及血清中分离出乙脑病毒。
(四)排除病例脑脊液呈非病毒性脑炎表现、或血清学实验阴性、或能够证实为其它疾病的疑似病例应排除乙脑诊断。
病例诊断流程见附图1。
四、监测内容与方法(一)流行病学监测1、病例报告传染病法定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乙脑病例或疑似病例,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等规定进行报告。
已经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应按照网络直报要求尽快报告;对尚不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应采取最快的方式进行快速报告,城市必须在12小时以内,农村必须在24小时以内报至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同时应认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及时寄出。
责任报告单位或责任报告人在病例确诊、排除或死亡后,应于24小时内报出订正报告或死亡报告。
各类医疗机构还应负责乙脑病例出院、转诊或死亡等转归情况的报告,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乙脑病例转归的核实。
如发现在1周内,同一乡镇、街道等发生5 例及以上乙脑病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时,应按《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报告。
2、病例调查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在接到报告后48小时内对乙脑病例或疑似病例开展个案调查(附表1),详细填写病例个案调查表,内容包括病例基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疫苗接种史等。
乙脑病例个案调查表于调查后及时录入数据库,并通过网络上报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对传染病报告卡内容进行核实与订正,使乙脑个案调查与传染病报告卡内容基本信息一致。
6个月后进行病例随访调查,填写并录入原个案调查表,原始个案调查表由开展调查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保存备查。
当出现乙脑暴发疫情时,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在接到疫情报告后及时(12小时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疫情进行核实、确定疫情波及范围,及时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实施相关控制措施,疫情处理完毕后3天内写出调查处理报告并逐级上报;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也要派人指导或参与处理疫30情。
3、主动监测和主动搜索在蚊虫叮咬季节,乙脑流行地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结合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工作,对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开展乙脑病例的主动监测,到相关科室(传染病科门诊和内科或神经内科病房、儿科、病案室等)查阅门诊日志、出入院记录或病案,并记录监测结果。
如发现漏报病例,应及时追踪并补报。
本年度出现乙脑病例的地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对病例所在地医疗机构开展病例搜索,必要时开展社区病例主动搜索,并记录搜索情况。
(二)疫苗接种率监测开展乙脑疫苗常规接种、应急接种和群体性预防接种监测,将接种疫苗种类、接种对象和范围、接种人数等情况,填写附表4,逐级上报。
定期将结果(附表4)电子版上报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三)实验室监测实验室监测包括病原学监测、免疫水平监测等内容。
标本运输和检测工作要严格遵守《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的规定。
1、医疗机构内标本采集和检测医疗机构发现乙脑病例或疑似病例时,按《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例标本采集指南》(附件)要采集、保存病人脑脊液、血液标本。
脑脊液:发病1周内采集1~2ml脑脊液,进行病毒培养分离、抗体检测和核酸检测。
血液:抽取病人全血2~4ml,进行抗体测定、病原培养分离、核酸检测。
要求在发病1周内采集第1份血液标本,发病3~4周后采集第2份血液标本2ml;若第1份血液标本/脑脊液标本实验室病原学检测阳性或乙脑特异性抗体IgM为阳性,可不采集第2份血液标本。
医疗机构要采集2份脑脊液和血液标本,其中1份供自行检测用,另1份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检测。
不能进行上述检测的医疗机构只需采集1份标本。
门诊及病房采集的标本应转送本院检验科或化验室妥善保存,并立即报告辖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联系转运标本。
检验科或化验室收集血液标本后,分离血清,保存血清标本。
脑脊液、血清标本要求低温(-20℃以下)保存。
标本要冷藏运送,同时要符合实验室生物安全和相关运输管理有关要求,流程见附图2。
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标本检测31(1)病例标本检测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医疗机构报告后,当天到医疗机构收集标本并填写标本送检表(附表2 ),具备血清学检测能力的市级或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并达到省或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质量控制标准,对血清标本可进行血清学检测工作(5个工作日内完成),但脑脊液标本直接运送至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检测。
不具备检测能力的,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直接将血清标本和脑脊液标本运送至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检测,并报告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将检测结果及时反馈送检医疗机构。
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病例标本后,要进行登记,并及时完成病毒分离、血清学检验,有条件省份开展核酸检测。
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完成检测后28天内将阳性分离物和省级检测阴性脑脊液标本及送检表,送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检验结果要及时逐级反馈至送检的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阳性分离物的鉴定,并对送检的阴性标本检测。
收到标本后,40天内完成阳性分离物的鉴定并反馈结果,每季度将相关毒株序列分析结果反馈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及时将检测结果填入个案调查表,并录入数据库,通过网络直报。
同时及时逐级反馈检测结果,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检测结果后,应及时将结果反馈送检的医疗机构,流程见附图3。
(2)健康人群免疫水平监测乙脑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的省份应按《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开展健康人群免疫水平监测工作。
其他省份根据本省近3年平均发病水平、人口、地理分布特点、气候、经济条件、以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设备、人力资源等综合因素,可选择1~2个县开展健康人群免疫水平监测。
确定监测县后,每年于3月底前上报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备案。
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开展人群免疫水平监测。
开展监测的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协助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集人群血液标本。
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受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委托的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血清学检测。
检测完成后,每年1月底前将结果(附表3)电子版上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在每年4~5月份乙脑流行季节前(流行季节出现较早或终年流行的地区可根据当地情况而定)和11月下旬乙脑流行季节后(可根据当地情况而定)各采血1次。
监测对象按年龄分组(<1岁、1~2岁、3~4岁、5~6岁、7~14岁、15~19岁、≥2032岁)随机选择,每个年龄组采集30~50人份血液;采样时详细询问、记录乙脑疫苗接种及其它相关情况,填写附表3;每份标本不少于2ml,血清分离后在-20℃以下低温保存及时冷藏运送至实验室。
为开展乙脑的综合监测研究工作,设立国家级监测点,进行媒介、宿主动物等监测。
国家级监测点工作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组织实施(方案另行下发)。
五、各级职责(一)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全国乙脑监测工作提供技术指导,组织对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指导和参与地方重大疫情调查处理;负责全国监测数据的收集、整理,定期对监测系统的数据进行分析、反馈,为制定和完善乙脑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负责乙脑诊断试剂的研制、推荐,为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国家级监测点提供相应的血清学诊断、检测试剂,开展乙脑病毒的分型鉴定;对乙脑监测系统进行督导、评价。
2、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全省乙脑监测、系统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
收集、分析全省监测资料,为制定和完善本省乙脑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指导基层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参与本省疫情调查处理;组织疫苗接种率监测和健康人群免疫水平监测;开展血清学和病原学实验室检测。
对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和人员培训,并进行督导和业务考核;指导医疗机构开展乙脑监测相关工作。
3、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具体实施乙脑监测工作,负责监测资料的收集、汇总分析、反馈及上报; 对监测工作及疫情报告进行督导;对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供业务指导,开展人员培训和业务考核,现场指导和参与乙脑疫情的调查处理; 组织开展疫苗接种率监测、健康人群免疫水平监测;开展血清学检测等工作。
指导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乙脑监测相关工作。
4、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报告的乙脑病例或疑似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和主动搜索,负责病例标本的收集、运送工作,收集、汇总、分析监测资料,并按时上报。
具体开展医疗机构乙脑病例主动监测和疫苗接种率监测,协助开展健康人群免疫水平监测等工作。
培训指导医疗机构和辖区内从事疾病预防控制相关工作人员。
(二)医疗机构负责病例报告、登记、核对,标本采集,协助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和标本转运,对33医护人员进行乙脑监测相关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