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例说古诗中的以声写静
例说古诗中的“以声写静”古人很早就发现要表现环境的幽静,最好用声音来表现。
这就是诗词中常用的一个技巧,以声写静。
以声写静是一种描写手段,从修辞学上分析,则叫反衬。
陶渊明在他的《《归园田居》中写到:“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写狗吠和鸡鸣,正是要表现农村生活的宁静。
王维在他的《鹿柴》中曾经写到“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在他的《过李楫宅》中曾写到“客来深巷中,犬吠寒林下”,还有他的《秋夜独坐怀内弟崔兴宗》中的“夜静群动息,蟪蛄声悠悠”,还有他在《山居秋暝》一诗中所写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以及他在《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中对山鸟的描写都运用的是这种手法。
唐人王籍的《入耶若溪》中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是以声写静的典型诗句。
孟浩然在他的《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一诗中写道:“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此处对于泉水的描写就属于以声写静。
李白曾经在他的诗中大量运用以声写静的手法,比如他的《蜀道难》中的“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就运用了以声写静的手法。
他又在他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中写到“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写犬吠,也是为了表现道士生活环境的幽静。
杜甫在他的《蜀相》中所写的“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写黄鹂的叫声也是以声写静。
大家都知道韩愈的“推敲”的典故。
韩愈之所以认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要好于“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就是他认为敲的声音更大,更能突出夜晚的寂静。
宋词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蒋捷的《虞美人·听雨》中的“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就是通过雨滴台阶的声音表现寂寥的。
李清照在他的《声声慢》中运用了与蒋捷类似的手法来写环境的寂寥幽静: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宋代词人陈克在他的《《菩萨蛮》中写道:“玉钩双语燕,宝甃杨花转。
几处簸钱声,绿窗春睡轻”,这其中也运用了以声写静的手法。
辛弃疾在他的《清平乐》:中所写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暮春回故山草堂(谷口春残黄鸟稀)》阅读答案
《暮春回故山草堂(谷口春残黄鸟稀)》阅读答案篇一:六年级下册古诗文练习及答案1、的作者是(鲁迅)节选自(),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代表作有()()()()()等。
刻画了一个(见多识广、机智勇敢、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形象。
2、作者是(魏巍)。
原名(红杨树)作者回忆了和老师相处的七件事(假装发怒、教跳舞、观察蜜蜂、教读诗、模仿写字、排除纠纷、梦里寻师),其中(模仿写字、梦里寻师)说明学生爱老师。
3、的作者是(冰心),原名(谢婉莹)。
文中刻画了一个(镇定、勇敢、乐观)的小姑娘的形象。
4、的作者是李白,这首诗表现了李白(豪放不羁的个性)。
5、〈〈黄果树听瀑〉〉作者是(杨国民),课文应用(移步换景)的顺序写的,文中中抓住了瀑布的(声音和形态)来写。
黄果树瀑布是我同最大的瀑布,它位于贵州省。
徐霞客是这样描绘黄果树瀑布的(一溪悬捣,万练飞空,溪上石如莲叶下覆,中剜三门,水由叶上漫顶而下)6、的作者是(刘禹锡),在这首诗中诗人看到了(杨柳青青江水平),听到了(闻郎江是唱歌声)应用双关的手法写出了少女期盼又难耐的复杂的心理的诗句是(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我们还学过他的诗(这首诗中应用比喻的手法的是(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7、的作者是(唐代杜牧)他和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
诗中写自然景观的诗句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写人文景观的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作者描绘了(千里江南明媚可爱的春光的同时),还慨叹了(南朝的覆灭)流露出(对南北朝时盛行佛教的讽刺),寄托了(讽喻之情)。
8、(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潘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9(凡尔赛宫)中法国著名的宫殿,进化论的奠基人是(达尔文)。
10、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这篇文章的中心句(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实,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译文及赏析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译文及赏析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李白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译文】隐隐的犬吠声夹杂在淙淙的流水声中,桃花带着几点露珠。
树林深处,常见到麋鹿出没。
正午时来到溪边却听不见山寺的钟声。
绿色的野竹划破了青色的云气,白色的瀑布高挂在碧绿的山峰。
没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我不由自主地靠着几株古松犯愁。
【注释】⑴戴天山:在四川昌隆县北五十里,青年时期的李白曾经在此山中的大明寺读书。
不遇:没有遇到⑵吠:狗叫。
⑶带露浓:挂满了露珠。
⑷树深:树丛深处。
⑸青霭:青色的云气。
⑹倚:靠。
【赏析】此诗是李白二十岁以前的作品,风格清丽,充满着年轻人的朝气与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
全诗八句,前六句写往“访”,重在写景,景色优美;末两句写“不遇”,重在抒情,情致婉转。
首联两句展现出一派桃源景象。
首句写所闻,泉水淙淙,犬吠隐隐;次句写所见,桃花带露,浓艳耀目。
诗人正是缘溪而行,穿林进山的。
这是入山的第一程,宜人景色,使人留连忘返,且让人联想到道士居住此中,如处世外桃源,超尘拔俗。
第二句中“带露浓”三字,除了为桃花增色外,还点出了入山的时间是在早晨,与下一联中的“溪午”相映照。
颔联“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是诗人进山的第二程。
诗人在林间小道上行进,常常见到出没的麋鹿;林深路长,来到溪边时,已是正午,是道院该打钟的时候了,却听不到钟声。
这两句极写山中之幽静,暗示道士已经外出。
鹿性喜静,常在林木深处活动。
既然“时见鹿”,可见其幽静。
正午时分,钟声杳然,唯有溪声清晰可闻,这就更显出周围的宁静。
环境清幽,原是方外本色,与首联所写的桃源景象正好衔接。
这两句景语又含蓄地叙事:以“时见鹿”反衬不见人;以“不闻钟”暗示道院无人。
“不闻钟”与题中“不遇”遥相呼应。
颈联“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是诗人进山的第三程。
从上一联“不闻钟”,可以想见诗人距离道院尚有一段距离。
描写狗叫烦人的诗
描写狗叫烦人的诗
1 深巷寒犬,吠声如豹。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唐代:王维
2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口技》清代:林嗣环
3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代:刘长卿
4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唐代:李白
5 河水倾泼丈余,鸡鸣犬吠满城中。
——《地震》清代:蒲松龄
6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桃源行》唐代:王维
7 吠犬杂鸣鸡,灯火荧荧归路迷。
——《南乡子·秋暮村居》清代:纳兰性德
8 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
——《晚春田园杂兴》宋代:范成大
9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桃花源诗》魏晋:陶渊明
10 柳濛烟梨雪参差,犬吠柴荆,燕语茅茨。
——《蟾宫曲·寒食新野道中》元代:卢挚。
李白十首诗译文
早发白帝城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赶赴被贬谪的地方。
行至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惊喜交加,随即乘舟东下江陵,所以诗题一作《早发白帝城》。
〔注解〕早晨才辞别了五彩云霞映照中的白帝城,一天时间就回到了千里之遥的江陵。
只听见两岸山间猿啼的声音连续不停,轻快的小舟已经从重重叠叠的高山峻岭中的江面驶过了。
夜宿山寺――唐•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山上寺院的高楼多么高,人在楼上一伸手就可以摘天上的星星。
我不敢大声说话,恐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赏析〕《夜宿山寺》是李白的一首纪游写景短诗。
首句正面描绘寺楼的峻峭挺拔、高耸入云。
发端一个“ 危”字,倍显突兀醒目,与“高”字在同句中的巧妙组合,就确切、生动、形象地将山寺屹立山巅、雄视寰宇的非凡气势淋漓尽致地描摹出来了。
次句以极其夸张的技法来烘托山寺之高耸云霄。
字字将读者的审美视线引向星汉灿烂的夜空,非但没有“高处不胜寒”的感慨,反给人旷阔感,以星夜的美丽引起人们对高耸入云的“危楼”的向往。
三、四句“不敢”写出了作者夜临“危楼”时的心理状态,从诗人“不敢”与深“怕”的心理中,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到“山寺”与“天上人”的相距之近,这样,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
诗人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描绘了山寺的高耸,给人以丰富的联想。
山上的这座楼好像有一百尺高,站在楼山就可以用手摘下月亮和星星。
我不敢在这儿大声说话,恐怕惊动了天上的仙人,全诗语言朴素自然,却十分生动形象。
这里,诗人发挥大胆想象,渲染山寺之奇高,从而将一座几乎不可想象的宏伟建筑展现在我们面前。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泉水淙淙,犬吠隐隐,桃花带露,浓艳耀目。
在林间小道上行进,常常见到出没的麋鹿,林深路长,来到溪边时,已是正午,是道院该打钟的时候了,却听不到钟声。
来到道院前所见的情景是道士不在,唯见融入青苍山色的绿竹与挂上碧峰的飞瀑而已。
诗仙李白的故事(通用14篇)
诗仙李白的故事(通用14篇)唐玄宗开元年间,在历史上被称为盛唐时期。
这时期也是诗歌创作的鼎盛之期。
在这时期,出现了一位浪漫主义的大诗人李白,一位现实主义的大诗人杜甫,他们是辉映诗坛的两颗巨星。
下面我们一起来阅读诗仙李白的故事。
欢迎大家阅读!诗仙李白的故事篇1李白,字太白,原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
隋朝末年,全家迁到西域的碎叶(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北部),李白就出生在那里。
五岁那年,他又随父亲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所以他又号青莲居士。
李白少年时便显露才华,“十岁通诗书”,“十五好剑术”,“三十成文章(三十岁时以诗文知名天下)”。
二十五岁那年,李白离开四川,顺长江东下,先到达江陵,拜访了一位八十高龄的道士司马承祯。
司马承祯曾受到武则天和睿宗、玄宗三朝皇帝的接见,在当时名气很大。
司马承祯见了李白,对他大为赞赏。
李白很高兴,回去后就写了篇《大鹏赋》,把自己比作气概抱负不凡的大鹏。
《大鹏赋》很快传开,李白的名气也更大了。
公元734年,李白到了襄阳,拜见了荆州刺史韩朝宗。
韩朝宗因喜欢奖掖提拔人才而闻名,所以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生不愿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韩朝宗对李白自然是称赏备至,而李白写的自我推荐信《与韩荆州书》也成了一篇著名的散文佳作。
名满四海的李白,在公元742年(天宝元年)终于奉诏来到京都长安。
当时任秘书少监的老诗人贺知章得知李白到了长安,亲自到旅舍去看望李白。
他读了李白大约在十年前写的《蜀道难》后,赞叹道:“这是一个从天上贬谪下来的仙人啊!”从此“谪仙”这个称号不胫而走,李白也被人们称作“谪仙”、“诗仙”。
李白进宫后,唐玄宗很高兴,封他为翰林供奉。
据说,唐玄宗当时曾亲自走下台阶迎接李白,还亲手为李白调制羹汤。
出于信任,他还让李白参加了起草诏书的工作。
唐玄宗对李白,只是希望他成为一个宫廷诗人,为太平盛世作些诗文点缀。
但李白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初进宫廷时,他对政治了解不多,因此奉命写了不少歌颂升平的诗,不久他的思想就起了变化。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出自唐代李白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露浓一作:雨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1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赏析此是李白二十岁以前的作品,风格清丽,
充满着年轻人的朝气与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
全诗八句,前六句写往“访”,重在写景,景色优美;末两句写“不遇”,重
在抒情,情致婉转。
首联两句展现出一派桃源景象。
首句写所闻,泉水淙淙,犬吠隐隐;次句写所见,桃花带露,浓艳耀目。
诗人正是缘溪而行,穿林进山的。
这是入山的第一程,宜人景色,使人留连忘返,且让人联想到道士居住此中,如处世外桃源,超尘拔俗。
第二句中“带露浓”三字,除了为桃花增色外,还点出了
入山的时间是在早晨,与下一联中的“溪午”相映照。
颔联“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是诗人进山的第二程。
诗人在林间小道
上行进,常常见到出没的麋鹿;林深路长,来到溪边时,已是正午,是道院该打钟的时候了,却听不到钟声。
这两句极写山中之幽静,暗示道士已经外出。
鹿性喜静,常在林木深处活动。
既然“时见鹿”,可见其幽静。
正午时分,。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的意思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的意思
释义:无人明知道士去处。
只好依仗古松,派遣万端愁思。
出自《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早年在戴天山读书时所作的五律。
此诗主要写作者上戴天山的所闻所见,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的访问道士不遇图,通篇着意于写景,真实自然,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道士世外桃源的优美生活境界。
原文如下: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译文如下:
水流清澈,回荡隐约犬吠;桃花繁盛,满带浓艳露水。
树林深幽,野鹿时隐时现。
正午静寂,钟声却未听到。
野竹分开青雾直穿蓝天,飞瀑挂在碧绿山峰之上。
无人明知道士去处。
只好依仗古松,派遣万端愁思。
飞花令——主题【露】带露的诗词
飞花令——主题【露】
1.草色多寒露,虫声似故乡。
2.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3.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4.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5.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6.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7.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8.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9.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10.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
11.小绿间长红,露蕊烟丛。
12.吴姬缓舞留君醉,随意青枫白露寒。
13.相思黄叶落,白露湿青苔。
14.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15.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16.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17.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18.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19.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20.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21.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22.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
2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形容11月份的美好诗词
形容11月份的美好诗词
形容11月份的美好诗词如下:
1、《酬乐天咏老见示》唐·刘禹锡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2、《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唐·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3、《南陵别儿童入京》唐·李白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4、《渔歌子·晓风清》五代·顾夐
晓风清,幽沼绿,倚栏凝望珍禽浴。
画帘垂,翠屏曲,满袖荷香馥郁。
好摅怀,堪寓目,身闲心静平生足。
酒杯深,光影促,名利无心较逐。
描写桃花源的诗句
描写桃花源的诗句描写桃花源的诗句 1、况是青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
2、春⽔迷天,桃花浪、⼏番风恶。
3、⼀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齐。
4、⽝吠⽔声中,桃花带露浓。
5、洞门⾼阁霭馀辉,桃李阴阴柳絮飞。
6、桃红复含宿⾬,柳绿更带朝烟。
7、记得别伊时,桃花柳万丝。
8、桃花尽⽇随流⽔,洞在清溪何处边。
9、桃花流⽔窅然去,别有天地⾮⼈间。
10、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
11、武陵川径⼊幽遐,中有鸡⽝秦⼈家。
先时见者为谁耶?源⽔今流桃复花。
12、吴兴才⼈怨春风,桃花满陌千⾥红。
13、⼩桃⽆主⾃开花,烟草茫茫带晓鸦。
14、犹有桃花流⽔上,⽆辞⽵叶醉尊前。
15、天上碧桃和露种,⽇边红杏倚云栽。
16、春来遍是桃花⽔,不辨仙源何处寻。
17、野店桃花红粉姿,陌头杨柳绿烟丝。
18、⼭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是⼈家。
19、绝壁相欹是洞门,昔⼈从此⼊仙源。
数株花下逢珠翠,半曲歌中⽼⼦孙。
别后⾃疑园吏梦,归来谁信钓翁⾔。
⼭前空有⽆情⽔,犹绕当时碧树村。
20、柳叶乱飘千尺⾬,桃花斜带⼀路烟。
21、桃花落。
闲池阁。
⼭盟虽在,锦书难托。
22、⼭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楼。
23、西塞⼭前⽩鹭飞,桃花流⽔鳜鱼肥。
24、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杂树,芳华鲜美,落英缤纷。
25、短短桃花临⽔岸,轻轻柳絮点⼈⾐。
26、风急桃花也似愁,点点飞红⾬。
27、柳下桃蹊,乱分春⾊到⼈家。
28、昔⽇狂秦事可嗟,直驱鸡⽝⼊桃花。
⾄今不出烟溪⼝,万古潺湲⼆⽔斜。
29、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30、双飞燕⼦⼏时回?夹岸桃花蘸⽔开。
31、桃花春⽔渌,⽔上鸳鸯浴。
32、露暗烟浓草⾊新,⼀翻流⽔满溪春。
可怜渔⽗重来访,只见桃花不见⼈。
33、烟⽔茫茫,千⾥斜阳暮。
⼭⽆数。
乱红如⾬。
34、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流。
35、春风桃李花开⽇,秋⾬梧桐叶落时。
36、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喜笑东风。
家不宁 狗乱叫 诗词
家不宁狗乱叫诗词有:
1.深巷寒犬,吠声如豹。
——唐代·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2.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清代·林
嗣环《口技》
3.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唐代·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
人》
4.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唐代·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5.犬吠村边路,鸡鸣隔溪山。
——唐代·白居易《村行》
6.吠犬声中岁月深,桃花流水逐年新。
——宋代·释宝印《颂古三
首(其一)》
7.犬吠寒林日暮钟,草堂诗思有渔翁。
——宋代·陈造《东阳道上》
8.萧条人吏疏,扰扰戒不还。
始有竹间静,入门但闻犬。
——唐
代·陆畅《还村》
9.门外尘飞暑气新,一帘松柏碧参天。
——清代·姚鼐《山行》
10.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唐代·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
遇》。
桃花源经典诗句
桃花源经典诗句桃花源经典诗句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肯定对各类诗句都很熟悉吧,诗句是诗的句子,泛指诗作。
你知道什么样的诗句才能算得上是好的诗句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桃花源经典诗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桃花源经典诗句11、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2、春水迷天,桃花浪、几番风恶。
3、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4、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5、洞门高阁霭馀辉,桃李阴阴柳絮飞。
6、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7、记得别伊时,桃花柳万丝。
8、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9、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10、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
11、武陵川径入幽遐,中有鸡犬秦人家。
先时见者为谁耶?源水今流桃复花。
12、吴兴才人怨春风,桃花满陌千里红。
13、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晓鸦。
14、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
15、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16、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17、野店桃花红粉姿,陌头杨柳绿烟丝。
18、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19、绝壁相欹是洞门,昔人从此入仙源。
数株花下逢珠翠,半曲歌中老子孙。
别后自疑园吏梦,归来谁信钓翁言。
山前空有无情水,犹绕当时碧树村。
20、柳叶乱飘千尺雨,桃花斜带一路烟。
21、桃花落。
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22、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
23、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24、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华鲜美,落英缤纷。
25、短短桃花临水岸,轻轻柳絮点人衣。
26、风急桃花也似愁,点点飞红雨。
27、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28、昔日狂秦事可嗟,直驱鸡犬入桃花。
至今不出烟溪口,万古潺湲二水斜。
29、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30、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31、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
32、露暗烟浓草色新,一翻流水满溪春。
可怜渔父重来访,只见桃花不见人。
33、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
关于狗的诗句
关于狗的诗句
1.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3.此行无弟子,白犬自相随。
——贾岛《送道者》
4.旧犬喜我归,低徊入衣裾。
——杜甫《草堂》
5.寒花催酒熟,山犬喜人归。
——钱起《送元评事归山居》
6.黄犬往复还,赤鸡鸣且啄。
——刘禹锡《插田歌》
7.荒径已风急,独行唯犬随。
——梅尧臣《田人夜归》
8.犬喜人归迎野路,鹊营巢稳占低枝。
——陆游《舍北行饭》
9.随人黄犬搀前去,走到溪边忽自回。
——杨万里《桑茶坑道中》
10.犬吠穿篱出,鸥眠起水惊。
——陈与义《晓发杉木》
11.白云将犬去,芳草任人归。
——刘长卿《湘中纪行十首·洞山阳》
12.犬眠花影地,牛牧雨声坡。
——吕徽之《春景》
13.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
——李白《别匡山》
14.犬迎曾宿客,鸦护落巢儿。
——杜甫《重过何氏五首》
15.鸢饱凌风飞,犬暖向日眠。
——白居易《犬鸢》。
狗的诗句古诗唯美
狗的诗句古诗唯美有:
1.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莫学捕鸠鸽,莫学打鸡狗。
(唐·卢仝《寄男抱孙》)
3.旧犬喜我归,低徊入衣裾。
(唐·杜甫《草堂》)
4.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唐·杜甫《新婚别》)
5.虽沾巾覆形,不及贵门犬。
(唐·于濆《山村叟》)
6.随人黄犬搀前去,走到溪桥忽自归。
(南宋·范成大)
7.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唐·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8.犬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
9.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咏雪》)
10.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汉乐府《十五从军征》)。
李白学道
李白学道 李白 学道是认真的, 很虔诚, 也很辛苦 (他在《游太山六首》其四里说自己曾 “清斋三千日, 裂素写道经”) , 但却乐此不疲。
匡山 (戴天山) 道士既是隐者, 与禽兽为伍, 则会像禽兽一样形影不定, 来去无踪。
大约在唐玄宗开元七年 (公 元 719 年) , 李白 19 岁时, 屡访某道士 (不知是不是东岩子) 不得, 遂写下 《访 戴天山道士不遇》一首以自嘲: 犬吠水声中, 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 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 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 愁倚两三松。
《李诗直解》 (清乾隆时刻印, 编者不明) 卷五解说是诗云:“山境之奇致 如此, 今羽士只在此山中, 但云深不知所在耳。
今我徘徊不遇, 愁倚两三松, 亦 无聊之极矣。
”但无聊中的学道者李白却得以以闲适的心境去重新认识眼前的大 自然——他心目中的仙山, 仅寥寥几笔, 便将匡山的犬吠、水声、深树、青霭以 及带露桃花、林中小鹿、碧峰飞泉与野竹、两三松等这些庄老自然主义的, 属于 “小国寡民”或“至德之世”的景致, 展现得可闻可见, 如画如梦。
蜀地道家之气甚重, 崇山峻岭间多道观羽士 , 令李白目不睱给而引以为骄 傲并自美曰:“蜀国多仙山” ( 《登峨眉山》 ) 。
他在天宝九载 (公元 750 年) 所 作《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诗里开篇就写道: 家本紫云山, 道风未沦落。
况怀丹丘志, 冲赏归寂寞。
…… 按王琦《李太白集辑注》里的解释, 紫云山在匡山之南, 在昌隆县西南 40 里处。
那里峰峦环秀, 古木葱笼, 常有紫气盘礴于上。
山里有仙人青龙洞、露香 台、 白云洞、 帝舜洞、 桃溪源、 天生桥等仙人驻地, “有道宫建其中, 名崇仙观。
观中有黄箓宝宫”。
李白对紫云山自是深怀朝圣敬意, 不时造访道宫, 混迹于诸 道士中。
他所谓的“丹丘志”乃求仙学道之志。
丹丘, 为上古神话中的羽人结集 之地。
李白友人元丹丘 (即元林宗) 即以此为名。
李白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李白铁杵磨成针的故事李白铁杵磨成针的故事李白的铁杵磨成针励志人物配图李白中国的著名诗人,不过,其实李白年幼时是非常贪玩的。
不仅读书不用功,而且还会逃学,一天,他又趁先生不注意,偷偷溜回了家。
在回家的路上,他看见一名白发苍苍的奶奶,手中拿着一根铁杵,正在一块大石头上来回地磨。
李白觉得非常奇怪,就上前去询问:“奶奶,你为什么要磨这个啊?”老奶奶回答说:“我想要将它磨成一根针啊!”李白又问:“这么大的铁杵,得需要多少时间才可以磨成针呢?”老奶奶说:“只要坚持不断地磨,就会越来越细。
只要下了功夫,那么铁棒也可以磨成针啊!”李白听后恍然大悟,觉得老奶奶的话非常有道理。
学习不正是这样吗?只要天天认真学习,就会不断地进步。
自那以后,他再也不逃课了。
不管老师留多少功课,他总是很认真地按时完成它。
最终,李白成为我国唐代最伟大的诗人。
李白,字太白,是我国唐代伟大诗人,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骄傲,被称为“诗仙”。
他出生于公元701年,出生地碎叶(古城名,今属俄罗斯),祖上是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人。
公元705年,李白的一家从碎叶城搬到了西蜀绵州彰明(今四川北部江油县)。
李白的父亲及其一家,原来住在西域,用的都是胡人的名字。
搬到西蜀之后,便要恢复祖上的李姓。
但叫什么名字呢?正好这时,乡亲们都来看望他们一家,热情地对他们说:“欢迎你们这远方来的客人!”一句话,使李白的父亲受到启发,遂取名为客。
所以,李白的父亲从此便叫李客。
至于李白的名字,据传说他的母亲生他那天,梦见了太白金星,所以为他起名李白,字太白。
李白小的时候,天资过人。
未来西蜀之前,随胡人习性,喜欢让大人把他抱上马去,还学射箭,并且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骑射技巧,当时不喜读书。
来西蜀定居之后,他父亲李客才开始教他念书。
当时西蜀的孩子开始念书时,都是先读“六甲”。
“六甲”就是“六十甲子”。
即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时,用以表示年、月、日、时的次序。
因此李客教儿子念书的时候,也从念“六甲”开始。
精选描写狗的古诗
描写狗的古诗精选描写狗的古诗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
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描写狗的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描写狗的古诗 1将犬去,芳草任人归。
——唐刘长卿《湘中纪行十首》之《洞山阳》遪邅西旅狗,蹙额北方奚。
——唐李贺《送秦光禄北征》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此行无弟子,白犬自相随。
——唐贾岛《送道者》斗鸡走狗家世事,抱来皆佩黄金鱼。
——唐秦韬玉《贵公子行》狗吠何喧喧,有吏来在门。
——汉《刺巴郡守诗》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寒花催酒熟,山犬喜人归。
——唐钱起《送元评事归山居》荒径已风急,独行唯犬随。
——北宋梅尧臣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咏雪》黄犬往复还,赤鸡鸣且啄。
——唐刘禹锡《插田歌》鸡鸣将狗盗,论德不论勋。
——唐宋之问《过函谷关》鸡犬暮声合,城池秋霁空。
——唐储光羲《新丰作贻殷四校书》旧犬喜我归,低徊入衣裾。
——唐杜甫《草堂》可嗟猎犬壮复壮,不堪兔绝良弓丧。
——北宋苏拯《猎犬行》可怜白犬子,闲吠远行人。
——唐姚合《哭砚山孙道士》孔圣犹闻伤凤麟,董龙更是何鸡狗!——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礼节乃相去,憔悴如刍狗。
——唐李贺《赠陈商》猎犬今盈群,狐兔依旧多。
——宋苏拯《猎犬行》莫学捕鸠鸽,莫学打鸡狗。
——唐卢仝《寄男抱孙》琴书随弟子,鸡犬在邻家。
——唐于鹄《寻李逸人旧居》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
——唐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犬喜人归迎野路,鹊营巢稳占低枝。
——宋陆游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唐杜甫《新婚别》虽沾巾覆形,不及贵门犬。
——唐于濆《山村叟》随人黄犬搀前去,走到溪桥忽自归。
——南宋范成大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唐杜甫《可叹》屠狗犹拼弦下命,将军偏惜镜中头。
——现代郁达夫《过岳坟有感时事》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李白诗词《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原文译文赏析
【导语】此诗是李⽩⼆⼗岁以前的作品,风格清丽,充满着年轻⼈的朝⽓与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
下⾯是分享的李⽩诗词《访戴天⼭道⼠不遇》原⽂译⽂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 《访戴天⼭道⼠不遇》 唐代:李⽩ ⽝吠⽔声中,桃花带露浓。
(露浓⼀作:⾬浓) 树深时见⿅,溪午不闻钟。
野⽵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译⽂】 隐隐的⽝吠声夹杂在淙淙的流⽔声中,桃花繁盛带着点点露⽔。
树林深处,野⿅时隐时现,正午时来到溪边却听不见⼭寺的钟声。
绿⾊的野⽵划破了青⾊的云⽓,飞瀑⾼挂在碧绿的⼭峰。
没有⼈知道道⼠的去向,只好依靠⼏棵古松,派遣万端愁思。
【注释】 戴天⼭:在四川昌隆县北五⼗⾥,青年时期的李⽩曾经在此⼭中的⼤明寺读书。
不遇:没有遇到 吠:狗叫。
带露浓:挂满了露珠。
树深:树丛深处。
青霭:青⾊的云⽓。
倚:靠。
【赏析】 此诗是李⽩⼆⼗岁以前的作品,风格清丽,充满着年轻⼈的朝⽓与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
全诗⼋句,前六句写往“访”,重在写景,景⾊优美;末两句写“不遇”,重在抒情,情致婉转。
“⽝吠⽔声中,桃花带露浓。
”⾸联是说,隐隐的⽝吠声夹杂在淙淙的流⽔声中,桃花带着⼏点露珠。
诗的开头两句展现出⼀派桃源景象。
⾸句写所闻,泉⽔淙淙,⽝吠隐隐;次句写所见,桃花带露,浓艳耀⽬。
诗⼈正是缘溪⽽⾏,穿林进⼭的。
这是⼊⼭的第⼀程。
宜⼈景⾊,使⼈流连忘返,且让⼈想到道⼠居住此中,正如处世外桃源,超尘拔俗。
第⼆句中“带露浓”三个字,除了为桃花增⾊外,还点出了⼊⼭的时间是早晨,与下⼀联中的“溪午”相映照。
“树深时见⿅,溪午不闻钟。
”颔联是说,树林深处,常见到麋⿅出没。
正午时来到溪边却听不到⼭寺的钟声。
颔联写的是你是诗⼈进⼭的第⼆程。
诗⼈在林间⼩道上⾏⾛,常常见到出没的麋⿅;林深路长,来到溪边时,已是正午,是道院该打钟的时候了,却听不到钟声。
这两句极写⼭中之幽静,暗⽰道⼠已经外出。
⿅性喜静,常在林⽊深处活动。
李白讴歌祖国大好山河的诗作有
李白讴歌祖国大好山河的诗作有1、《关山月》唐代: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2、《独坐敬亭山》唐代: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3、《登太白峰》唐代:李白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
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4、《登峨眉山》唐代:李白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5、《焦山望寥山》唐代:李白石壁望松寥,宛然在碧霄。
安得五彩虹,驾天作长桥。
仙人如爱我,举手来相招。
6、《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清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7、《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8、《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9、《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0、《寻雍尊师隐居》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计年。
拨云见古道,倚树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11、《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出自唐代李白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露浓一作:雨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赏析一
此诗是李白二十岁以前的作品,风格清丽,充满着年轻人的朝气与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
全诗八句,前六句写往“访”,重在写景,景色优美;末两句写“不遇”,重在抒情,情致婉转。
首联两句展现出一派桃源景象。
首句写所闻,泉水淙淙,犬吠隐隐;次句写所见,桃花带露,浓艳耀目。
诗人正是缘溪而行,穿林进山的。
这是入山的第一程,宜人景色,使人留连忘返,且让人联想到道士居住此中,如处世外桃源,超尘拔俗。
第二句中“带露浓”三字,除了为桃花增色外,还点出了入山的时间是在早晨,与下一联中的“溪午”相映照。
颔联“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是诗人进山的第二程。
诗人在林间小道上行进,常常见到出没的麋鹿;林深路长,来到溪边时,已是正午,是道院该打钟的时候了,却听不到钟声。
这两句极写山中之幽静,暗示道士已经外出。
鹿性喜静,常在林木深处活动。
既然“时见鹿”,可见其幽静。
正午时分,钟声杳然,唯有溪声清晰可闻,这就更显出周围的宁静。
环境清幽,原是方外本色,与首联所写的桃源景象正好衔接。
这两句景语又含蓄地叙事:以“时见鹿”反衬不见人;以“不闻钟”暗示道院无人。
“不闻钟”与题中“不遇”遥相呼应。
颈联“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是诗人进山的第三程。
从上一联“不闻钟”,可以想见诗人距离道院尚有一段距离。
这一联写来到道院前所见的情景—道士不在,唯见融入青苍山色的绿竹与挂上碧峰的飞瀑而已。
诗人用笔巧妙而又细腻:
“野竹”句用一个“分”字,描画野竹青霭两种近似的色调汇成一片绿色;“飞泉”句用一个“挂”字,显示白色飞泉与青碧山峰相映成趣。
由于道士不在,诗人百无聊赖,才游目四顾,细细品味起眼前的景色来。
所以,这两句写景,既可以看出道院这一片净土的淡泊与高洁,又可以体味到诗人造访不遇爽然若失的情怀。
尾联两句“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诗人通过问讯的方式,从侧面写出“不遇”的事实,又以倚松再三的动作寄写“不遇”的惆怅,用笔略带迂回,感情亦随势流转,久久不绝。
这其中的苦思、探索,更能给人启示,也更能让人深刻理解诗人的其他诗作。
此作的构思并不复杂,它写诗人的所闻所见,都是为了突出访道士不遇的主题。
全诗辞句平易自然,纯用白描,景美情深。
当然,并不是说李白这首诗已经写得尽善尽美了。
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后期比较成熟的诗作,都写得十分洒脱、酣畅、飘逸、雄浑,字里行间,充满着一股豪气。
而他这首诗,在这方面的特点还不够明显,还不够浓郁。
这说明此作还带有他早期作品的痕迹。
创作背景
根据清代黄锡珪《李太白年谱》,李白在十八、九岁时,曾隐居在大匡山(戴天山)大明寺中读书,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的访问道士不遇图,通篇着意于写景,真实自然,并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道士世外桃源的优美生活境界。
赏析二
这首诗是李白早年的作品。
李白早年在戴天山大明寺读书。
后来,李白因坐永王李璘事入狱,流放夜郎,遇赦,漂泊浔阳、金陵、宣城、历阳等地。
杜甫在成都于肃宗上元二年(761),因"近无李白消息",写了一首《不见》诗怀念李白,担心他在外会闯祸,盼他早日归还"匡山"故乡。
诗曰:"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次年,李白便死于安徽当涂。
李白早年即富有才华,他在大匡山读书时,就描绘了这样一幅色彩鲜明的访问道士不遇图。
道士姓名,不得而知。
通篇着意于写景,真实自然,并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道士世外桃源的优美生活境界。
全诗分为三个层次,前四句为一个层次,五、六两句为二个层次,最后两句为一个层次。
前四句是写诗人拜访道士途中听耳闻目睹。
诗人沿着小溪而行,沿路两旁。
桃花盛开,花瓣上挂满露珠。
这说明诗人一大早,就出门而行。
小溪流水淙淙,与狗吠之声,响成一片,形成了一种别有情趣的乐章。
道士的处所,路程还不近呢。
诗人从早走到中午时分,尚且没有听见道士敲钟的声音,只见树丛的深处,不时有麋鹿出没。
这两句的妙处,暗示道士不在道院,为最后两句设下伏笔。
以上四句。
把道士远离人间闹市的那种清新幽静的环境,逼真地摹写出来。
前两句写狗吠声声,溪水淙淙,桃花含露,是诗人早上的所见听闻。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两句,是写中午时分的耳闻目睹。
时间不同,地点各异,诗人所描写的见闻,也各不相同。
在这里,时间和空间感。
异常清晰。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两句,是写道士处所的近景,野竹参天,与青气融为一体,从碧绿的山峰间飞流直下的瀑布,形成了一种优美壮观的奇境。
飞、挂二字,是写瀑布飞流直下的动的画面。
"野竹分青霭"的"分"字,表面是写野竹参天,把空中的青色云气隔开,实则是说翠竹参天,与青色的云气相接,浑为一体。
形成天竹一色的奇景。
竹前冠一"野"字,是说翠竹是自然长成,并非人工培植,因而更觉可喜可爱。
"霭"前冠一"青"字,与竹色协调,融为一色。
"飞泉挂碧峰",颇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具有引入入胜,令人留连忘返的艺术魅力。
最后两句,方才点明"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的诗题。
人们都会有这样的常识:大凡去访亲探友,不能相遇,就会令人焦躁不安。
李白去拜访道士,道士不在道院,又无人知道去向、怎能不使他十分着急呢?尽管道士不在,诗人并没有立即返回,他远道而来,总想能见到道士,同他畅谈一番。
"愁倚两三松",写得极其生动形象,写诗人等待道士回来,倚靠遍了道士门前的两三棵松树,而道士仍然未回。
"愁"字,颇能传神,把诗人着急的神态。
刻画得清晰可见,历历在目。
"无人知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