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第五章:薪酬管理(7)

合集下载

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总复习资料(第五章薪酬管理)

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总复习资料(第五章薪酬管理)
趋中趋势分析
简单平均法:要先剔除异常数值,再进行计算
加权平均法:不同企业的工资数据将会被赋予不同的权重,权重的大小取决于每家企业在同类岗位上工作的员工人数.
中位数法:最大特点是可以剔除最大值和最小值对于平均工资的影响,但它准确性低,只能显示市场平均概况。
离散分析
百分位法:将某种岗位的所有薪酬调查数据从低到高排列,划分为10组。(用于企业工资水平的战略定位,揭示本企业工资水平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地位)
1、员工工资增长的规模和频率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
(1)个人的绩效评价等级;(2)个人在工资浮动范围中的位置,即员工个人的实际工资与市场工资之间(或在企业内部的平均工资水平)的比较比率.
2、在员工的绩效等级一定的情况下,企业要先考虑员工工资的市场比率范围,再决定其工资增长的幅度.
(1)绩效工资制的基础缺乏公平性
-—经验判断法、基本点数换算法、交叉岗位换算法
管理性岗位
分级方法与生产性岗位基本相似,方法步骤如下:
(1)精简组织架构,对岗位进行科学的设计和改进
(2)对管理岗位进行科学的横向分类
(3)评价要素的项目分档要多,岗级数目也应多于直接生产岗位的岗级数目(一般为1.4~2。6倍)
(4)划岗归级后,进行统一列等
(2)确定调查的岗位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选择典型性岗位进行调查。
可比性原则:被调查岗位在时间和空间多个维度的可比性。—-除了核对岗位名称外,还有看岗位描述内容,对各种信息作出必要的筛选和确认.
(3)确定调查的数据
(薪酬调查的组成部分)
既要调查货币性薪酬,如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劳动分红等;也要调查非货币性薪酬,如住房、培训、社会保险、商业保险等。同时要注意调查数据的动态性,既要掌握当年当季,也要掌握企业同类岗位过去三年的数据.

2023年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教材薪酬管理课后习题答案

2023年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教材薪酬管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五章薪酬管理课后习题一、简述薪酬旳含义和形式, 制定薪酬战略旳意义及薪酬战略与薪酬制定旳关系。

答: 1.含义: (1)从广义角度, 薪酬是指员工作为劳动关系中旳一方, 从用人单位——企业所得到旳多种回报, 包括物质旳和精神旳、货币旳和非货币旳。

(2)从一般意义上, 薪酬是指劳动者付出自己旳体力和脑力劳动之后, 从企业一方所获得旳货币收入, 以及多种详细旳服务和福利之和。

2.形式: (1)从广义上说, 企业员工旳薪酬范围很广, 既包括直接旳货币收益, 也包括间接旳非货币收益、有关性收益, 如职业安全、个人地位、晋升机会、富于挑战性旳工作等。

货币收益是员工薪酬中旳重要部分, 即直接以现金形式支付旳工资(如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奖励工资等)。

此外, 企业还通过福利和服务。

如养老金、医疗保险、带薪休假等形式, 使员工获得一定旳非货币性薪酬。

企业设计员工旳薪酬分派方案时, 可采用多种不一样旳形式。

(2)薪酬重要包括四种形式: 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短期和长期旳鼓励工资、员工福利保险和服务。

3.意义: (1)从总体发展战略看——我们该经营什么产品, 提供什么服务。

(2)从业务部门层面看——我们应当怎样赢得和保持竞争优势, 我们怎样才能从中获胜。

(3)从人类资源管理职能部门层面看——我们应当怎样构建包括薪酬在内旳整体性人类资源, 有力地支持和协助企业赢得并保持竞争旳优势。

(4)薪酬战略旳中心任务是: 确立科学旳薪酬管理体系, 制定对旳旳薪酬政策, 采用有效旳薪酬方略, 支持和协助企业赢得并保持人力资源竞争旳优势。

4.关系: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诸多成功旳企业灵活地运用整体性薪酬战略旳思想, 设计出适合于企业内部与外部、主管与客观环境条件旳薪酬管理政策和方略旳支持体系, 承受了周围环境中来自社会、竞争对手、劳动力市场以及法律法规等各方面旳压力, 实现了经营战略目旳, 赢得并保持了竞争优势。

(2)企业薪酬战略旳基本前提是: 薪酬制度体系必须服从并服务于企业经营战略, 并与企业发展总方向和总目旳亲密旳结合起来。

新版教材第五章《薪酬管理》

新版教材第五章《薪酬管理》

(二)基本原则:
对外竞争性
对内公平性
对员工激励性
对成本控制性
(三)内容 1、企业薪酬制度的设计与完善。(见附件)
薪酬策略设计、薪酬体系设计、薪酬水平设计、薪酬结构设计
2、薪酬日常管理。
薪酬成本管理循环:
薪酬预算
薪酬支付
薪酬调整
□宏观薪酬水平,即企业工资总额,体现企业总体人工成本。 公式:工资总额=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 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管理方法: 1)确定工资总额需考虑的因素:企业支付能力、员工的生活费用、市 场薪酬水平、员工现有薪酬状况 2)计算工资总额的三种方法: a、工资总额=薪酬比率×销售额(或利润),其中的薪酬比率,可使用 企业过去的实际薪酬总额费用率,也可参考本行业一般水平确定。按 这种计算方式,企业的薪酬总额主要随企业销售额的变化而变化。 b、盈亏平衡点算法。所谓盈亏平衡点,是指企业的销售额正好与企业 的总成本相等,没有盈利。也就企业处于既不盈利、又不亏损的状态 。通过盈亏平衡点计算的薪酬总额,一般是企业所允许的最高薪酬成 本。 c、工资总额占附加值比例
直接形式:
货币形式
基本工资
绩效工资
其他工资
特殊津贴Biblioteka 薪酬非货币形式间接形式:
其他补贴
社会保险
员工福利
表彰嘉奖
荣誉称号
奖章授勋
□薪资的概念:薪资即薪金、工资的简称。 薪金:通常是以较长的时间为单位计算员工的劳动报酬,如月薪、年薪。 工资:通常以工时或完成产品的件数计算员工应当获得的劳动报酬。如计时、计 件工资。 □其他概念: 报酬:员工完成任务后,所获得的一切有形和无形的待遇。 收入:员工所获得的全部报酬,包括薪资、奖金、津贴和加班费等项目的总和。 薪给:分为工资和薪金两种形式。 奖励:员工超额劳动的报酬,如红利、佣金、利润分享等。 福利:公司为每个员工提供的福利项目,如带薪年假、各种保险等。 分配: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对新创造出来的产品或价值即国民收入的分配,包括初 次分配、再分配。

人力资源管理三级第五章薪酬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三级第五章薪酬管理

第五章薪酬管理1.简述企业薪酬的概念及其演变以及影响薪酬水平的因素,薪酬管理的目标、内容和基本原则;企业薪酬的概念及其演变(1)薪酬泛指员工获得的一切形式的报酬,包括薪资、福利和保险等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报酬;表现形式:精神的物质的、有形的无形的、货币的与非货币的、内在外在的等;薪酬的基本形式:货币形式:直接形式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其他工资和特殊津贴;间接形式包括其他补贴、社会保险、员工福利;非货币形式:表彰嘉奖、荣誉称号、奖章授勋;(2)薪资的概念:薪金薪水、工资的简称;薪金通常是以较长的时间为单位计算员工的劳动报酬,如月薪、年薪;工资通常是以工时或完成产品的件数计算员工应当获得的劳动报酬;计时计件;(3)与薪酬有关的其他概念报酬:一切有形或无形的待遇;收入:员工所获得的全部报酬,包括薪资、奖金、津贴、加班费等项目的总和;薪给:工资和薪金两种形式;奖励:员工超额劳动的报酬,如红利、佣金、利润分享等;福利:公司为每个员工提供的福利项目,如带薪年假、各种保险等;分配: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对新创造出来的产品或价值即国民收入的分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4)薪酬的实质:组织对员工的贡献包括员工的态度、行为和业绩等所给予的各种回报;包括外部回报和颞部回报;影响薪酬水平的因素(1)影响员工个人薪酬水平的因素:劳动绩效、职务或岗位、综合素质与技能、工作条件、年龄与工龄;(2)影响企业整体薪酬水平的因素:生活费用与物价水平、企业工资支付能力、地区和行业工资水平、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产品的需求弹性、工会的力量、企业的薪酬策略;薪酬管理的目标(1)保证薪酬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竞争性,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2)对各类员工的贡献给予充分肯定,使员工及时地得到相应的回报;(3)合理控制企业人工成本,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增强企业产品的竞争力;(4)通过薪酬激励机制的确立,将企业与员工长期、中短期经济利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促进公司与员工结成利益关系共同体,谋求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薪酬管理的内容:薪酬制度设计和薪酬日常管理;(1)企业薪酬制度设计与完善:最基础的工作;薪酬策略设计、薪酬体系设计、薪酬水平设计、薪酬结构设计等;关键在于选择与企业总体发展战略以及实际情况相适应的薪酬制度;(2)薪酬日常管理:由薪酬预算、薪酬支付、薪酬调整组成的基本循环,可称为薪酬成本管理循环;密切关注薪酬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薪酬策略、水平、结构、体系;企业薪酬水平的两个层次:宏观上即企业工资总额的额度,反映了企业总体的人工成本状况;工资总额=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支付的工资;微观上即企业员工个体的薪酬额度:按照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大小确定;薪酬管理的基本原则:给员工传递信息的渠道,企业价值观的实现;(1)对外具有竞争力原则;(2)对内具有公正性原则;对岗不对人;(3)对员工具有激励性原则;适当拉开差距;(4)对成本具有控制性原则;考虑自身财务实力和实际支付能力;2.简述薪酬体系的含义和薪酬体系设计的基本要求,以及薪酬体系设计前期准备工作的具体内容;薪酬体系的含义(1)狭义的薪酬体系:薪酬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的各个构成要素形成的有机统一体,基本模式包括基本工资、津贴、奖金、福利、保险等形式;(2)广义的薪酬体系:涉及企业薪酬策略、薪酬制度、薪酬管理的方方面面;是人力资源部门根据企业最高管理层的方针拟定的,它强调的是相对于同规模的竞争性企业来讲其薪酬支付的标准和差异;通行的类型有岗位薪酬体系、技能薪酬体系和绩效薪酬体系三种;薪酬体系设计的基本要求(1)薪酬体系设计要体现薪酬的基本职能补偿职能:保证劳动力消耗与劳动力生产费用支出的补偿;激励职能:影响员工积极性的调动,典型表现是奖金的运用;调节职能:引导劳动者合理流动,平衡人力资源结构;效益职能:一个劳动者所创造的劳动成功总是大于他的薪酬收入,剩余部分就是薪酬经济效益;对企业来说,这是一种劳动投入;统计监督职能:可以反映出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量和消费量的大小;(2)薪酬体系设计要体现劳动的基本形态:各有优势和不足;潜在劳动:可能的贡献;蕴涵在个体身上的劳动能力;流动劳动:现实的付出;是指人力资源个体在工作岗位上的活动是已经付出的;凝固劳动:实现的价值;指劳动付出后的成果,如产量、销售额,是具体表现;薪酬体系设计前期准备工作的具体内容(一)明确企业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企业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影响着企业对薪酬作用、意义的认知,通过薪酬形式向全体员工传递何种信息和指引,同时薪酬也反映企业对员工特征、本性和价值的认知程度;(二)明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的目标和要求薪酬管理原则的制定应以企业战略为导向;要掌握企业战略规划的以下内容:(1)企业的战略目标,即企业在行业中的角色定位、财务目标、产品市场定位;(2)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应具备的和已具备的关键成功因素;(3)具体实现战略的计划和措施;(4)对企业实现战略有重要驱动力的资源,明确实现企业战略时需要的核心竞争力;(5)根据企业战略,确定激励员工具备企业需要的核心竞争力的方法论;确定员工实现战略、激励员工产生最大绩效的方法论;(三)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员工特点:影响企业薪酬管理;(四)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切实合理确定企业员工的薪酬水平;(五)明确掌握企业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关系:供大于求则低,供小于求则高;(六)明确掌握竞争对手的人工成本状况:成本收益比较,了解对手;3.简述企业岗位、技能、能力和绩效薪酬体系设计的程序和方法;岗位薪酬体系设计的程序和方法:以岗位评价为基础;8个步骤(1)环境分析;薪酬设计的前提和基础、复杂而重要;内外部环境;首要步骤;(2)确定薪酬策略;有关薪酬分配的原则、标准、薪酬总体水平的政策和策略;(3)岗位分析;全面了解某一特定工作的任务、责任、权限、任职资格、工作流程等相关信息,并对其进行详细说明与规范的过程,最基础的活动之一;(4)岗位评价;通过工作分析在获取相关岗位信息的基础上,对不同岗位工作的难易程度、职权大小、任职资格高低、工作环境优劣、创造价值多少等进行比较,确定其相对价值的过程;(5)岗位等级划分;岗位等级划分确定薪酬等级;(6)市场薪酬调查;收集、分析市场薪酬信息和员工关于薪酬分配的意见、建议,来确定或调整企业的整体薪酬水平、薪酬结构、各具体岗位的薪酬水平;(7)确定薪酬结构与水平;薪酬结构是薪酬体系的骨架,薪酬水平是指组织整体平均薪酬水平,包括各部门、各岗位薪酬在市场薪酬中的位置;(8)实施与反馈;制度化、标准化为企业薪酬管理制度,通过实施实现薪酬的战略及目标;实施前进行必要的宣传,注重和员工沟通,征求意见,做好准备;技能薪酬体系设计的程序和方法:知识和技术的深度和广度不同;设计程序如同岗位薪酬体系的设计过程,但是它是以技能为分析、评价对象,结果是得出对应不同薪酬水平的技能等级;技能分析的基本内容:(1)技能单元;技能分析的基本元素,是最小的分析单元,是对特定工作的具体说明;技能单元描述和职位描述相一致,工作任务描述是技能分析的第一步;(2)技能模块;从事某项具体任务所需要的技术和知识;技能模块的本质是对技能单元进行分组,是技能薪酬设计的基础,是区别于岗位薪酬的显着特征;包括技能等级模块和技能组合模块两种;(3)技能种类;反映了一个工作群所有活动或者一个过程中各步骤的有关技能模块的集合,本质上是对技能模块进行的分组;多种技能模块组成一个技能种类;技能薪酬设计中,首先划分技能种类,再对所有工作任务进行详尽描述,然后根据不同种类所要建立的技能结构形式设计不同的技能模块;绩效薪酬体系设计的程序和方法:高激励薪酬,员工工作绩效的具体表现;设计程序如同岗位薪酬体系的设计过程,但是它是以工作绩效为分析、评价对象,根据绩效完成程度决定薪酬的高低;绩效薪酬体系的核心内容在于绩效评估;绩效评估是一个系统的工作过程,包括评估内容、评估标准、模式选择、结果的运用等;4.简述企业薪酬管理制度的概念和种类,起草单项薪酬制度、岗位工资或能力工资制度以及奖金制度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企业薪酬管理制度的概念和种类薪酬管理制度的实质是薪酬体系的制度化产物,它是让员工和雇主都满意的有关薪酬体系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法、薪酬水平、薪酬支付方式、支付方法等内容的规定性说明;薪酬制度包括薪酬战略、薪酬体系薪酬组合、薪酬结构比重、薪酬政策、薪酬水平、薪酬管理;现代企业的薪酬制度应该是由基本工资分配制度、补充工资分配制度和福利制度有机结合的薪酬体系;横向分类:各种单项薪酬制度的组合,包括工资制度最基本的制度、奖励制度、福利制度间接补偿、津贴制度额外劳动消耗或特殊原因;起草单项薪酬制度的基本程序(1)准确标明制度的名称,如工资构成制度、奖金制度、劳动分红制度;(2)明确确定单项工资制度的作用对象和范围;(3)明确工资支付与计算标准;(4)涵盖该项工资管理的所有工作内容,如支付原则、等级划分、过渡办法等;起草岗位工资或能力工资制度的基本程序(1)根据员工工资结构中岗位工资或能力工资所占比例和工资总额,确定岗位工资总额或能力工资总额;(2)根据企业战略等确定岗位工资或能力工资的分配原则;(3)岗位分析与评价或对员工进行能力评价;(4)根据岗位能力评价结果确定工资等级数量以及划分等级;(5)工资调查与结果分析;(6)了解企业财务支付能力;(7)根据企业工资策略确定各工资等级的等中点,即确定每个工资等级在所有工资标准中的中点所对应的标准;(8)确定每个工资等级之间的工资差距;(9)确定每个工资等级的工资幅度,即每个工资等级对应多个工资标准,工资幅度是指各等级的最高工资标准与最低工资标准之间的幅度;(10)确定工资等级之间的重叠部分的大小;(11)确定具体计算办法;起草奖金制度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奖金制度的制定程序:(1)按照企业经营计划的实际完成情况确定奖金总额;(2)根据企业战略、企业文化等确定奖金分配原则;(3)确定奖金发放对象及范围;(4)确定个人奖金计算办法;奖金设计方法:注意事项如下:(1)佣金的设计:比例要适当;不要轻易改变比例;兑付要及时;(2)超时奖的设计:尽量鼓励员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明确规定何时算超时,何时不算超时;明确规定哪一类岗位有超时奖,哪一类岗位没有超时奖;允许在一段时间内,由于完成特殊任务而支付超时奖;(3)绩效奖的设计:绩效标准要明确、合理;达到某一绩效标准后的奖金要一致;以递增方法设立奖金,鼓励员工不断提高绩效;(4)建议奖的设计:只要是出于达到组织目标的动机,都应该获奖;奖金的金额应该较低,而获奖的面要宽;如果建议重复,原则上只奖励第一个提此建议者;如果建议被采纳,除建议奖外,还可以给予其他奖金;(5)特殊贡献奖的设计:制定标准时要有可操作性;为企业增加的金额要大;要明确规定只有在他人或平时无法完成的情况下,该员工却完成时才能获奖;受奖人数较少,金额较大;颁奖时要大力宣传,使受奖人和其他人均受鼓励;(6)节约奖的设计:奖励真节约,而非假节约;明确规定指标来确定是否降低了成本;降低的成本可以通过累计而获奖;(7)超利润奖的设计:只奖励与超额完成利润指标有关的人员;根据每个员工对超额完成利润指标的贡献大小发放奖金,切忌平均主义;明确规定超出部分多少百分相比作为奖金,一旦决定后,不要轻易改变,否则挫伤员工积极性;5.简述工作岗位评价的概念、功能、原则和方法;工作岗位评价的概念在岗位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方法对企业所设岗位需承担的责任大小、工作强度、难易程度、所需资格条件等进行评价、并利用评价结果对企业中各种岗位的相对价值作出评定,以此作为薪酬管理的重要依据;特点:以岗位为评价队形;是对企业各类具体劳动的抽象化、定量化过程;需要运用多种技术和方法;工作岗位评价的功能(1)为实现薪酬管理的内部公平公正提供依据;(2)量化岗位的综合特征;(3)横向比较岗位的价值;(4)为企事业单位岗位归级列等奠定了基础;工作岗位评价的原则(1)系统原则;岗位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由若干个子系统构成;(2)实用性原则;从企业生产和管理实际出发,选择能促进企业生产和管理工作发展的因素作为评价因素;评价结果能直接应用于企业劳动管理实践中;(3)标准化原则;表现在评价指标的统一性、各评价指标的统一评价标准、评价技术方法的统一规定和数据处理的统一程序等方面;(4)能级对应原则;相应的管理内容和管理者分配到相应的级别中去;管理三角形: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操作层;工作岗位评价的方法主要步骤,已考到(1)组建岗位评价委员会;(2)制定、讨论、通过岗位评价体系;(3)制定岗位评价表,评价委员人手一份;(4)评委会集体讨论岗位清单,并充分交流岗位信息;(5)集体讨论:按照评价要素及其分级定义,逐一要素确定每个岗位的等级;(6)代表性岗位试评,交流试评信息;(7)评委打点:每一评价委员格局岗位说明书和日常观察掌握的岗位信息,按照岗位评价标准体系,逐一要素对岗位进行评价,并得出每一岗位评价总点数;(8)制定岗位评价汇总表,汇总各位评价委员的评价结果,求出每一岗位算术平均数;(9)根据汇总计算的平均岗位点数,按升值顺序排列;(10)根据评价点数情况,确定岗位等级数目,并确定岗位等级划分点数幅度表;(11)根据岗位等级点数幅度表,划岗归级,作为岗位初评岗位等级序列表;(12)将初评岗位等级序列表反馈评价委员,对有争议的岗位进行复评;(13)将复评结果汇总,形成岗位等级序列表,岗位评价委员会工作结束;(14)将岗位等级序列表提交工资改革决策委员会讨论通过,确定最终的岗位等级序列表;6.简述岗位评价系统的概念,岗位评价指标的设计和各种岗位评价,以及岗位评价结果误差调整的方法;岗位评价系统的概念:从属于企业劳动管理系统和企业管理大系统;由以下几个子系统构成:岗位评价指标:岗位责任、工作技能、心理、强度、环境——岗位评价五要素;岗位评价标准:分级标准、量化标准、方法标准;岗位评价技术方法:排列法、分类法、评分法和因素比较法四种;岗位评价结果的加工和分析:重要环节,数据的加工整理;岗位评价指标的具体构成:22个指标;(1)劳动责任要素:质量责任、产量责任、看管责任、安全责任、消耗责任、管理责任;评定指标(2)劳动技能要素:技术知识要求、操作复杂程度、看管设备复杂程度、品种质量难易程度、处理预防事故复杂程度;评定指标(3)劳动强度要素:体力劳动强度、工时利用率、劳动姿势、劳动紧张程度、工作轮班制;测评指标(4)劳动环境要素:粉尘危害程度、高温危害程度、辐射热危害程度、噪声危害程度、其他有害因素危害程度;测评指标(5)社会心理要素:主要采用人员流向标;评定指标岗位评价指标的设计一岗位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设定岗位评价标准是根据岗位调查、分析与设计以及初步试点的结果,在系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由专家组对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各类评价指标的衡量尺度以及岗位测量、评比的方法等所作的统一规定;包括分级、量化、方法标准;(1)劳动责任、劳动技能要素所属岗位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质量、产量、看管、安全、消耗、管理责任指标分级标准、知识经验要求、操作复杂程度、看管设备复杂程度、产品质量难易程度、处理预防事故复杂程度分级标准,分级数目一般控制在5-9个为宜,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岗位评价结果的区分度;(2) 劳动强度、劳动环境和社会心理要素所属岗位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工时利用率分级标准、劳动姿势分级标准、劳动紧张程度分级标准、工作轮班制分级标准、粉尘危害程度分级标准、高温危害作业危害程度分级标准、噪声危害程度分级程度、辐射热危害程度分级标准、其他有害因素危害程度分级标准高处、井下、露天作业、社会心理评价指标人心向往;二岗位评价指标量化标准制定岗位评价指标分级标准确定之后,需要从企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岗位评价指标的量化标准;评价指标的量化标准通常由计分、权重和误差调整等三项基础标准组成;计分标准的制定:单一计分和多种综合计分两类标准;(1)单一指标节分标准的制定:自然数法和系数法;自然数法计分可以是每个评定等级只设定一个自然数,也可以是每个评定等级有多个自然数可供选择,多个自然数的选择可以是百分制或非百分制的组距分组法; 例如:初中文化水平:1、60以下、9以下;高中:2、60-69、9-11;系数法相乘法计分可分为函数法和常数法2种;函数法借用模糊数学中隶属度函数的概念,按评价指标分级标准进行计分;例如等级H 、G---D;常数法是在评价要素分值X 之前设定常数a,将其乘积作为评定的结果ax;上述计分方法可采用直接计分由评定人员直接打分或间接计分评定人员只判定等级,分值最后统一由专门人员进行汇总,以减少个人因素的干扰的形式;自然数法和系数法的根本区别在于:自然数法是一次性获得测评的绝对数值,系数法获得的只是相对数值,还需要指派给该要素指标的分值相乘,得到绝对数值;(2)多种要素综合计分标准的制定该标准的制定方法是其测评尺度建立等距水平或建设具有等距水平基础之上;具体包括简单相加法、系数相乘法、连乘积法和百分比系数法;简单相加法:将单一要素指标的自然数分值相加计分的方法;∑==ni Ei E 1 式中,E 为各要素评定总分,Ei 是各个要素所属指标的得分;系数相乘法:将单一要素指标的系数与指派的分值相乘,然后合计出总分的方法;∑==ni PiXi E 1 式中,Pi 是第i 要素指标的函数系数,Xi 是第i 要素指标的分值;连乘积法:在单一要素指标计分的基础上,将各个要素指标分值相乘,得出总分;百分比系数法:从系数法中派生,以百分数分别表示评价要素的总体结构以及每个指标的分值,计分时,先将构成各个要素的指标得分,与对应的百分比系数相乘,合计出本要素项目的得分再将各个要素的得分,与总体的结构百分比系数相乘,累计得出评价总分;∑==n i PiXi E 1 ∑==ni Xi 1%100 式中,Pi 是各要素指标测评得分,Xi 是个要素指标百分比系数;各要素得分的计算公式:∑=PijXij Pi ∑==ni Xij 1%100,式中,Pij 是各要素评价指标的初次评分,Xij 是各要素评价指标的百分比系数;(三)评价指标权重标准的制定:是指各类权重系数的设计;概率加权法;(1)先对各项指标的等级系数相对权数的概率a ij 进行推断,如指标Ei 的最高权数的概率为,4级权数的概率为,依次类推,求出各个指标各个等级的概率;(2)将各等级的相权数A i 与对应的概率指相乘,汇总出概率权数X i ,计算公式为∑==ni ij Aia Xi 1;(3)用各测定指标分值绝对权数Pi 乘以各自概率权数Xi,即可求出要素总分;∑==ni PiXi E 1;各种岗位评价的方法(一)排列法:简单排列法和选择排列法;简单排列法:排序法,一种最简单的岗位评定方法,由评定人员凭借自己的工作经验主观地进行判断,根据岗位的相对价值按高低次序进行排列;通过现场写实观察或凭借一些相关的岗位信息进行相互比较;具体步骤如下:(1)由有关人员组成评定小组,并做好各项准备工作;(2)了解情况,收集有关岗位方面的资料、数据;(3)评定人员实现确定评判标准,对本企事业单位同类岗位的重要性逐一作出评判,最重要的排在第一位,再将较重要的、一般性的岗位逐级往下排列;(4)将经过所有评定人员评定的每个岗位结果加以汇总,得到序号和;然后将序号和除以参加评定的人数,得到每一岗位的平均排序数;最后,根据平均排序数的大小,评定出岗位的相对价值,按照由大到小或者由小到大的顺序作出排列;选择排列法:交替排列法,简单排列法的进一步推广;(1)按照岗位相对价值的衡量指标,如岗位责任程度,从几个岗位中选出最突出的岗位,将其代码写在排序表第一的位置,同时选出最差的岗位,写在最后;(2)由于相对价值最高和最低的岗位已经被列入排序表第一和最后的位置,故从剩下的几个岗位中挑选出相对价值最高和最低者,写入排序表,以此类推;相对于简单排列法,提高了岗位间的整体的对比性,但依然没有拜托评价人员主观意识和自身专业水平的制约和影响;。

人力资源管理三级考试历年真题第五章薪酬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三级考试历年真题第五章薪酬管理

第五章薪酬管理一、单项选择题1.( )泛指员工获得的一切形式的报酬。

(2007年5月三级真题)A.薪酬B.给付C.收入D.分配2.( )是指以较长的时间为单位计算员工的劳动报酬,国内常使用“薪水”一词。

(2007年1 1月三级真题)A.薪酬B.工资c.薪资D.薪金3.( )是指员工完成任务后,所获得的一切有形和无形的待遇。

(2008年5月三级真题)A.报酬B.奖励C.薪金D.工资4.外部薪酬包括直接薪酬和间接薪酬,间接薪酬又称( )。

(2007年5月三级真题)A.福利B.工资C.薪资D.薪金5.下列各项中,( )属于外部回报的奖励方式。

A.奖金B.欣赏和认可C.发展机会D.具有挑战性的工作6.下列不属于间接薪酬形式的是( )。

A.岗位津贴B.其他补贴C.社会保险D.员工福利7.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2004年6月三级真题)A.薪酬实质上是一种交易或交换B.薪酬不包括实物性的报酬C.薪酬应体现效率与公平的原则D.薪酬应服从市场交换规律8.根据员工的实际贡献支付报酬,并适当拉开差距,使业绩好的员工得到鼓励,业绩差的员工,努力去改进业绩,这体现了薪酬管理的( )原则。

(2004年11月三级真题)A.竞争力B.激励性C.公正性D.经济性9.影响企业整体薪酬水平的因素不包括( )。

(2007年11月三级真题)A.产品的需求弹性B.工会的力量C.企业的薪酬策略D.职务或岗位10.影响员工个人薪酬水平的因素不包括( )。

(2007年5月三级真题)A.劳动绩效B.工会的力量C.工作条件D.员工的技能11.以下哪项不属于企业员工薪酬管理的基本目标?( )A.保证薪酬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竞争性,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B.对各类员工的贡献给予充分肯定,使员工及时得到相应的回报c.合理控制企业人工成本,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增强企业产品的竞争力D.加强员工的管理,确保劳动出勤率12.当员工的薪酬与其工作价值大体相当,可认为该企业的薪酬管理做到了( )。

薪酬工资福利管理制度(7篇)

薪酬工资福利管理制度(7篇)

薪酬工资福利管理制度(7篇)薪酬工资福利治理制度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提高工作效率,使员工能够与公司一同成长,并共享公司进展所带来的收益,特制订本方法。

其次条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公司试用期完毕正式聘用员工。

公司高层治理人员薪酬不属于本方法范围。

公司参谋及特聘人员、临时人员,视实际另行商定或参考本方法确定。

第三条支付原则:本方法表达以下安排原则:1、以效益为中心的原则。

导入市场劳动价值理念,建立起同行业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制度。

2、有效鼓励的原则。

强化岗位劳动要素,以岗定薪,岗变薪变,表达岗位责任、任职力量、劳动条件、岗位业绩与收入相对统一,表达内部的公正。

3、坚持严考核、硬兑现的原则。

薪酬安排以绩效考核为依据。

其次章薪酬体系与构造第四条薪酬内容与构造1、本方法中所指的薪酬主要是指经济性的酬劳,包括固定工资、绩效工资、津贴、年终奖金、福利等。

2、员工工资采纳岗位绩效工资制,即以员工的教育程度,所从事工作或岗位的职责大小、劳动强度、智能要求、岗位业绩为根底来确定员工的工资水平,其额度是结合公司经营治理目标实现状况和市场行情等因素为依据来确定。

员工工资=固定工资+绩效工资+津贴3、薪酬内容与构造释义:(一)员工工资:(1)为公司与员工最终合约确定的月工资收入,并按肯定比例分为固定工资、绩效工资、津贴(参见员工工资比例表)。

(2)员工工资依照公司员工职类共划分为4个序列,各职类、各岗位的工资调整范围详见附表一《员工工资列表》;一样层级、一样岗位的员工工资级别可以不同,可在相应的调整范围内晋升或降级。

Ⅰ.治理序列:涉及各部门中层经理级(含副职、代理职)员工;Ⅱ.技术及工程专业序列:涉及工程、选购、装饰、造价、设计等各类员工,依照《员工工资列表》主管及以上级标精确定工资级别;Ⅲ.营销序列:涉及营销体系相关职能部门各类员工,销售部经理、楼面主管、一线营销人员根据《营销部薪酬鼓励治理方法》执行,营销部其他人员在未出台新规定之前依本方法执行,并参照职能及业务帮助序列工资比例标准;Ⅳ.职能及业务帮助序列:涉及财务、人力资源、行政、后勤、工程开发等各类员工。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复习资料第五章(第三版)薪酬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复习资料第五章(第三版)薪酬管理

2014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复习资料(第三版新教材)第五章薪酬管理一、薪酬的概念和实质是什么?答:1、概念:薪酬泛指员工获得的一切形式的报酬,包括薪资、福利和保险等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报酬。

薪资即薪金、工资的简称。

薪酬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精神的与物质的;有形的与无形的,货币的与非货币的,内在的与外在的。

与薪酬相关的其他概念包括:薪金(salary)通常是以较长的时间为单位计算员工的劳动报酬,如月薪、年薪,我们国内常使用“薪水”一词。

工资(wages)通常以工时或完成产品的件数计算员工应当获得的劳动报酬.如计时工资(小时、日、周工资)或计件工资。

(1)报酬.员工完成任务后,所获得的一切有形和无形的待遇。

(2)收入。

员工所获得的全部报酬,包括薪资、奖金、津贴和加班费等项目的总和。

(3)薪给.薪给分为工资和薪金两种形式。

(4)奖励。

员工超额劳动的报酬,如红利、佣金、利润分享等。

(5)福利.公司为每个员工提供的福利项目,如带薪年假、各种保险等。

(6)分配。

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对新创造出来的产品或价值即国民收入的分配,分为初次分配,再分配。

2。

薪酬的实质:从广义上来说,薪酬包括工资、奖金、休假等外部回报,也包括参与决策、承担更大的责任等内部回报。

外部回报是指员工因为雇佣关系从自身以外所得到的各种形式的回报,也称外部薪酬。

外部薪酬包括直接薪酬和间接薪酬。

内部回报指员工自身心理上感受到的回报,主要体现为一些社会和心理方面的回报.员工薪酬实质上是一种交换或交易,作为一种交换或交易,它必须服从市场的交换或交易规律,否则,这种交换关系不可能长久地持续下去,即使持续,双方也不可能满意。

二、薪酬管理的基本目标、基本原则和内容是什么?答:一、企业薪酬管理的基本目标1.保证薪酬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竞争性,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

2.对各类员工的贡献给予充分肯定,使员工及时地得到相应的回报.3.合理控制企业人工成本,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增强企业产品的竞争力.4.通过薪酬激励机制的确立,将企业与员工长期、中短期经济利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促进公司与员工结成利益关系共同体,谋求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师第5章薪酬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师第5章薪酬管理
• ·从广义上讲:薪酬包括工资、奖金、休假等外部回报, 也包括参与决策、承担更大责任等内部回报。
• 外部回报——是指员工因为雇佣关系从自身以外所得到的 各种形式的回报,也称外部报酬,包括直接薪酬和间接薪 酬。间接薪酬即福利,包括各种保险、非工作日工资、额 外的津贴和其他服务。
• 内部回报——指员工自身心上感受到的回报。 • ·薪酬是组织对员工的贡献包括员工态度、行为和业绩等
PPT文档演模板
人力资源管理师第5章薪酬管理
四、薪酬管理的基本目标(P212)
• 薪酬管理是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如何将薪酬作为 人力资本一项有效的管理工具对人力资本进行开 发,最终促进企业发展。对象是人力资本,因此 要充分考虑占有人力资本的劳动者的特性与规律。
1.保证薪酬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竞争性,吸引优秀 人才;(是吸引人才的条件之一,当薪酬到达一定程度之后,将选择其他形式的回报)
PPT文档演模板
人力资源管理师第5章薪酬管理
第二单元薪酬管理制度的制定程序
一、最低工资、最长工作时间(P216) 二、单项工资管理制度制定的工作程序(P217) 三、常用工资管理制度制定的基本程序(P217)
PPT文档演模板
人力资源管理师第5章薪酬管理
最低工资(P216) •广西
《劳动法》——“国家施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同时也明确规定制定最低工资的方法:
(二)奖金制度的制定程序:
1、按照企业经营计划的实际完成情况确定奖金总额 2、依据企业战略和企业文化等确定奖金分配原则 3、确定奖金发放对象和范围 4、确定个人奖金计算办法
PPT文档演模板
人力资源管理师第5章薪酬管理
第三单元 工资奖金制度的调整
一、工资奖金调整的几种方式(P218)

第五章薪酬管理

第五章薪酬管理

绩效考评不能与薪酬制度结合,毫无意义!
对外公平-市场调查/总薪酬;对内公平-岗位评价/基本薪酬;对员工公平/绩效薪酬
涉及薪酬设计的案例分析题,可以作为参考和发挥
当代靠人推动和挖掘企业发展方向与经营战略,思维和地位作用的转变。

边际理论只考虑了需求角度,而均衡理论,考虑了供给和需求两方面作用的结果。

高工资、高效率、高压力
跟随、领先、滞后、混合,是指的工资薪酬水平。

王石—内部动力
上山型-重结果-销售人员;下山型-重过程-开发人员;平路型—过程和结果并重—管理人员如人事,行政等等
特殊人群薪酬的分配难点
技能重点5单元特殊群体的薪资制度设计。

第五章 薪酬管理课后答案

第五章  薪酬管理课后答案

第五章薪酬管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答案略)二、简答题1. 参考答案:薪酬调查的作用如下:(1)为企业调整员工的薪酬水平提供依据。

(2)为企业调整员工的薪酬制度奠定依据。

(3)有助于掌握薪酬管理的新变化和新趋势。

(4) 有利于控制劳动力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2.参考答案:工作岗位横向分类的原则如下:(1)岗位分类的层次宜少不宜多。

(2)直接生产人员岗位的分类应根据企业的劳动分工与协作的性质与特点来确定;而管理人员岗位的分类则应以它们具体的职能来划分。

(3)大类、小类的数目多少与划分的粗细程度有关,在分类的粗细方面,应以实用为第一原则。

3.参考答案:管理性岗位纵向分级的方法如下大多数企业单位设置的管理岗位没有经过科学的设计,岗位设置庞杂混乱,因人设岗的现象比较严重,给管理人员岗位归级带来极大困难。

在总结国内外岗位分析和分类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分级思路和建议:(1)精简企业组织结构,加强定编定岗定员管理,对企业岗位进行科学的设计和改进。

(2)对管理岗位进行科学的横向分类。

在将管理人员岗位划分为若干中或小类的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分类管理的原则,将企业单位管理岗位划分为管理类、技术类、事务类等多个中类之后,再细分为若干小类,并在每一职系建立相应的岗位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

(3)为了有效地完成管理岗位划岗归级的任务,评价要素的项目分档要多,岗级数目也应多于直接生产岗位的岗级数目(一般为1.4~2.6倍)。

(4)在对管理岗位划岗归级后,应对管理岗位岗级进行统一列等,从而建立管理类、技术类以及事务类等管理岗级之间对应的关系。

4.参考答案:企业工资制度的主要类型包括:(1)岗位工资制,包括:岗位等级工资制,如一岗一薪制、一岗多薪制;岗位薪点工资制。

(2)技能工资制,包括:技术工资、能力工资。

(3)绩效工资制,包括:计件工资、佣金制。

(4)组合工资制,即上述工资制度中的若干项组合在一起的工资制度。

三、计算题1.按平均月工资按由低到高的顺序进行排列:被调查企业平均月工资排序(由高到低)FBCDEAGHI5 6005 2005 2004 8004 3003 9003 9003 5003 2001234567892.各点处的工资水平分别为:25%点处:3 90050%点处:4 30075%点处:5 200四、案例分析题参考答案:1.策略A公司新的薪酬制度应以提高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力,扩大公司产品市场份额为宗旨,要充分体现公司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和薪酬分配制度的竞争性、激励性作用。

第五章 薪酬管理 多选题

第五章 薪酬管理  多选题

第五章薪酬管理多选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薪酬策略要体现企业的价值观(正确答案)B.物价上涨会提高员工对薪酬的期望值(正确答案)C.工作岗位价值往往和员工的绩效奖金密切相关D.竞争激烈的行业比垄断型行业更有能力提高员工薪酬E.以投资促进发展的公司的薪酬水平一般高于市场的平均水平(正确答案)2.从广义上说,企业员工的薪酬范围很广,包括( )。

A.直接的货币收益(正确答案)B.间接的非货币收益(正确答案)C.相关性收益(正确答案)D.物质奖励E.红包3.以间接形式支付的工资,如职业安全、个人地位、晋升机会、富于挑战性的工作等,属于( )。

A.货币收益B.非货币收益(正确答案)C.相关性收益(正确答案)D.个人收益E.组织收益4.非货币性薪酬包括( )。

A.养老金(正确答案)B.医疗保险(正确答案)C.带薪休假(正确答案)D.房屋补贴E.教育补贴5.薪酬的形式包括( )。

A.特殊工资B.基本工资(正确答案)C.绩效工资(正确答案)D.激励工资(正确答案)E.员工福利(正确答案)6.薪酬主要包括( )形式。

A.基本工资(正确答案)B.绩效工资(正确答案)C.短期和长期的激励工资(正确答案)D.员工福利保险(正确答案)E.员工服务7.激励工资按照其具体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哪种工资形式( )。

A.短期激励工资(正确答案)B.绩效管理为员工培训提供依据C.绩效管理为人员配置提供依据D.绩效管理为企业战略规划提供依据E.长期激励工资(正确答案)8.激励工资也和业绩直接挂钩,它可以与( )。

A.员工的个人业绩挂钩(正确答案)B.员工的团队的业绩挂钩(正确答案)C.整个企业的业绩挂钩(正确答案)D.个人、团队业绩挂钩(正确答案)E.个人、团队、企业为一体的业绩挂钩(正确答案)9.以下属于薪酬战略中心任务的是( )。

A.提高员工薪酬待遇B.制定正确的薪酬政策(正确答案)C.采取有效的薪酬策略(正确答案)D.企业赢得并保持人力资源竞争的优势(正确答案)E.确立科学的薪酬管理体系(正确答案)10.在长期激励工资制度中,我国的国有企业也开始推行了()等长期激励的薪酬制度,取得一定的成果和经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期股制度的设计[知识要求]一、期股的含义 P382期股是指企业出资者同经营者协商确定股票价格,在任期内由经营者以各种方式(如个人出资、贷款、奖金转化等)获取适当比例的本企业股份,在兑现之前,只有分红等部分权利,股票将在中长期兑现的一种激励方式。

二、期股的特点 P3821.期股是当期(签约时或任期初始)的购买行为,股票权益在未来兑现。

2.期股既可以出资购买得到,也可以通过赠与、奖励等方式获得。

3.经营者被授予期股后,在到期前是不能转让或兑现的,因此,期股既有激励作用,又有约束作用。

三、股票期权与期股的区别P3821.购买时间不同。

期股是当期(签约时或任期初始)的购买行为,股票权益在未来兑现。

而期权则是未来的购买行为,购买之时即是权益兑现之日,可以“即买即卖”。

2.获取方式不同。

期股既可以出资购买得到,也可以通过赠与、奖励等方式获得,而期权在行权时必须通过出资购买才能获得。

3.约束机制不同。

经营者在被授予期股后,个人已支付了一定数量的资金,但在到期前只有分红权,没有转让权和变现权,因此,期股既有激励作用,又有约束作用,是一把“双刃剑”;而期权则是获得了一种购买股票的权利,如果行权时股价下跌,经营者可以放弃行权,个人利益不受任何损失,因此,期权只有激励作用,而没有约束作用。

4.适用范围不同。

期股适用于所有企业,期权只适用于上市公司。

[能力要求]期股设计,实际就是制订期股计划的过程。

期股计划的内容一般包括:确定期股激励的适用范围、对象和主体;期股股份的形成方式及获取方式;期股的红利和期股的兑现;终止服务的处理;期股购买价格等。

根据我国企业期股试点取得的初步经验来看,有S、B、J三种模式,可供各地实行期股的企业参考。

一、经营者期股的政策含义和原则 P383例如,在实行B模式某地区的有关规定中明确指出,经营者期股是指企业出资者同经营者商定的任期内由经营者按既定价格获取适当比例的股份,收益延期兑现,并享有相应权利和义务的一种激励方法。

经营者期股试点应该坚持按比例有偿认购的原则,坚持经营者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相结合,经营者责权利相结合,经营者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相结合,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管人与管资产相结合,大胆探索与稳妥操作相结合。

二、期股的适用范围P383从我国各地的试点情况看,期股激励试点的范围,S模式和B模式限定在:经改制的国有资产控股企业以及国有独资企业。

而J模式则限定在:已改制的国有独资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同时,S、B、J三种模式都明确地规定:企业进行经营者期股试点,经企业出资人或公司股东会同意。

三、期股激励的对象P383例如,S模式和B模式规定:期股激励的对象主要是董事长和总裁、经理。

董事长和总裁、总经理各自承担的责任必须以合约形式明确规定。

而J模式规定:期股激励的对象范围较宽,可以是企业的经营者群体。

经营者群体的范围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可以考虑吸收关键岗位人员,如关键技术人才、市场营销骨干等人员参加。

四、期股激励的主体P383例如,B模式规定:对董事长激励的主体是公司股东会或出资人;S模式规定:对国资授权经营公司董事长的激励主体为出资方;对国资授权经营公司所属国有独资企业董事长的激励主体为国资授权经营公司;对国有资产控股企业董事长的激励主体为股东会或出资方。

而S、B、J三种模式均规定:对经理期股激励的主体是公司董事会。

五、期股的形成P383期股的形成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1.在企业改制的基础上,调整原有股本结构,建立新的股本结构,形成经营者的期股。

2.通过企业股权转让形成经营者的期股。

3.企业增资扩股中形成经营者的期股。

4.企业经营者业绩延期兑现转换的股份。

六、经营者期股的获取方式和数量P384对经营者期股的获取方式和数量,上述的三种模式各不相同。

例如,S模式规定:国有资产控股企业经营者期股的获取方式主要包括:在一定期限内,经营者用现金,或用分期付款、贴息、低息贷款,以约定价格购买的股份;经营者岗位股份(干股);经营者获取特别奖励的股份。

国有独资企业,可给予经营者相当于年薪总额一定比例的特别奖励,但必须延期兑现,任期中,每年可以10%~30%的比例兑现,直至全部兑现完为止。

实施期股激励时,经营者可以一定数额的个人资产作为抵押。

抵押资产数额根据企业经评估的净资产规模确定。

再如,J模式在规定期股的获取方式的同时,还规定了不同获取方式在期股中的比例:企业经营者以现金认购公司股份,不得低于其应持全部股份的40%;企业经营者经批准,并提供担保或抵押贷款认购公司股份,贷款金额不得超过其应持公司股份的30%;贷款期限最长为3年;其余部分为公司送股、经营者业绩转换的股份和获奖的岗位股。

经营者的期股在没有成为实股时没有所有权,只有分红权。

对岗位股,经营者享有分红权,离岗后由出资人收回。

而B模式,则首先规定了经营者群体获得股权的方式和持股数量的比例,即经过出资人或董事会同意,公司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应通过以现金投入获得股权的形式形成经营者持股。

其中,董事长、经理的持股比例占经营者群体持股总额的10%以上。

对经营者,B模式不仅规定了持股的出资额,而且规定了期股的数量。

期股的获取方式是经营者根据与出资人签订的期股认购协议,以既定的价格认购,分期补人。

经营者持股的出资额一般不得少于10万元。

经营者所持期股份额一般以其出资额的1—4倍确定。

从上述三种模式的期股获取方式可见,期股的获得是以现金购买一定的股份或以一定的财产抵押为前提条件的;期股限额也是与购买股份的出资额或抵押财产的多少成比例的。

七、经营者期股红利兑现及用途P384例如,S模式规定:经营者期股每年所获红利,一部分兑现后归经营者本人;一部分用于归还购买期股、分期付款、贴息和低息贷款;一部分应按契约规定,在企业增资扩股时,转为经营者投入的股本金。

B模式规定:经营者的期股每年所获红利,要按协议规定全部用于补入所认购的期股。

J模式规定:期股每年所获红利,首先用于归还购买期股的贷款及利息。

八、期股变现或终止服务的处理P384期股变现,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变现的条件,二是变现的价格。

对此,S模式规定:经营者在该企业任期届满,其业绩指标经考核认定达到契约规定的水平,若不再续聘,可按契约规定,按其拥有的期股,一般应按当时的每股净资产变现(在特殊情况下,应经资产评估),也可保留适当比例的股份在企业,按年度正常分红。

上市公司经营者可按当时的股票市场价格变现。

经营者任期未满而主动要求离开时,其拥有的期股变现要按契约规定扣减。

当经营者在合同期内违约离开企业时,其拥有期股中用现金购买的部分按原购买价变现,如果原购买价格高于当时的净资产值,则按当时的净资产值变现;用分期付款、贴息贷款和低息贷款获得的股份,要按双方签订的契约规定扣减。

第四单元员工持股制度的设计[知识要求]一、员工持股制度的产生和发展P3851.员工持股制度的产生员工持股制度(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ESOP)是由企业员工拥有本企业产权的一种股份制形式。

员工持股制度起源于美国。

2.员工持股制度的发展二、员工持股计划的原则P386在实践中,尽管企业的做法不尽相同,但其基本原则是:1.广泛参与原则。

即要求公司员工广泛参与,至少要求70%的员工参与。

2. 有限原则。

即限制每个员工所得股票的数量。

3.按劳分配原则。

凡付出劳动的员工就应获得收入,如同投入资本,就能获得利润一样。

此外,企业一般还规定,新员工必须要认购企业的股份,初始股份通常与其工资水平相适应,且必须在规定的认购期购买。

三、员工持股的分类P386根据实行员工持股的动因,员工持股可以分为两类。

(一)福利分配型员工持股这类员工持股一般是一种福利或奖励,如向优秀员工赠股、年终赠股代替年终奖金、利润分享采用股票形式支付、员工股票期权、企业贷款为员工购股等。

它的主要特点是一种福利并分配赠与,因此往往不需要个人作出长期决策。

福利性质的员工持股一般也没有集中运用员工的投票权,即参与权。

福利性员工持股与其他福利没有本质的区别,而企业提供这些福利的目的是吸引员工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福利分配型员工持股的主要形式和做法如下:1.年终分享利润以股票形式发放。

这种情况在英国比较普遍。

根据1978年财政法,很多企业实行一种以分配股票为形式的利润分享计划。

2.美国的员工持股计划(ESOP)。

即以大部分美国公司为代表实施的员工持股计划,它是指公司有计划地组织员工购买本企业股份,使员工分享企业一定比例的财产所有权,以此来促使员工更加主动、勤奋地工作,并使员工获得资本收入。

目前,发达国家的员工持股制度多数属于这一类。

ESOP 的主要形式有两种:一种是非借贷型,又称非杠杆化的ESOP,属于一种传统型的员工福利计划,即从公司利润中拿出一部分资金(通过公司章程规定的程序)购买本公司股票或直接由公司提供一部分股票作为员工劳动报酬,分到员工名下。

另一种是由公司担保,从银行借款购买本公司股票分到个人名下。

这种杠杆化的、纳税抵免型的ESOP,可以发挥出更多的功能,成为ESOP发展的重点。

不论哪一种,都无须个人出资。

3.按月、按季或年终时向员工赠送股票或期权。

赠送股票或期权,过去主要是针对经理和高层管理者,目前这一做法已经逐步扩大到普通员工。

4.向员工提供购买企业股票的权限和优惠。

德国企业内部员工股的形式有多种:一是员工沉默股份,这种股票只参加分红,不承担企业风险,赢利时参加分红与普通股同息,亏损清算时退回本金,没有表决权;二是员工优先股,红利是固定的,亏损清算时不退还本金,也没有表决权;三是企业内部利润分配权,企业对一个3~5年期限的利润分配权规定一个价格,员工可以决定购买与否,分配权期限内参加企业利润分配,期满后自行作废,没有对应的资本。

5.储蓄换取购买股票的权利。

如果员工提前离开企业,也就丧失了购买股票的权利,但不影响储蓄本身。

(二)风险交易型员工持股这种类型的员工持股一般需要个人有所付出,是劳资交易行为,需要员工作出长期性决策。

这种员工持股具有明显的新制度资源引入性,而缺少短期获利的意向性,员工具有投票权和参与管理权。

如果制度引入失败或无效,则需要员工承担投资和工资降低的双重风险。

风险交易型员工持股一般建立有员工持股会,以集中个人投资的意愿并行使权利。

风险交易型员工持股可分为三种情况:1.日本模式。

主要是稳定经营的企业和发展壮大中的企业,员工出钱或由企业扣缴工资、奖金购买企业股票,或者得到稳定的红利,或者可以在股市上增值变现。

因此,员工愿意购买。

2.美国模式。

主要是为拯救本企业而动员员工持股的公司,即经营不景气、濒临倒闭的公司,其内部员工通过员工人股计划购买本企业部分或全部股份,以拯救公司,保住自己的职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