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S教育与科学课程改革
例谈HPS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中的应用
•彳?抬各f----------------------------教学设计与案例202丨年第2期(x)例谈HPS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中的应用江苏省泰兴市第三高级中学(225400) 符凯摘要以“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一节为例,充分利用生物学科学史资源,探讨HPS教学模式 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中的应用,并指出应用该模式时,应注意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充实科学史资源 和利用学生的认知冲突。
关键词HPS教学模式;生物学教学;科学探究能力文章编号 1005 -2259(2021 )2x-0052 -021HPS教学模式介绍HPS(history philosophy and sociology of science)教学模式是由英国学者奥斯本和孟克依据建构主义 教学观提出的把科学哲学和科学史融人科学教学的 一种模式。
HPS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包括演示现象、引出观点、学习历史、设计实验、呈现科学观念、完成 检验和总结评价[1]。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科学史 资源,结合HPS教学模式,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好 奇心,使其通过模拟科学家的探究过程,重走探究之 路,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2 HPS教学模式的应用——以“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一节为例2. 1呈现现象,创设情境,确定探究主题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摩尔根及其同事的工作,激 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必须使其处于真实的历 史情境下,因此,教师需要充分搜集相关的历史背景 材料,使科学史材料更全面、丰满。
材料1黑腹果蝇是遗传学家最常用的一种实 验材料,体长3 ~4mm,约两周繁殖一代,容易饲养。
另外,黑腹果蝇只含有4对染色体,并且有许多易辨 认的可遗传性状。
材料2 1910年5月,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利用一只变异产生的白眼雄果蝇与红眼雌果蝇杂交,F,共得到1237只红眼果蝇。
让F,中红眼雌、雄果蝇杂 交得到的F2中含有1011只红眼雄果绳,782只白眼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资助2018 N O.B-a/2018/02/290雄果蝇,2奶9只红眼雌果蝇。
遗传定律HPS教学中促进学生科学精神养成的课程资源开发
遗传定律HPS教学中促进学生科学精神养成的课程资源开发闫白洋(上海市行知中学上海201999)摘要本文开发了遗传定律HPS教学中促进学生科学精神养成的课程资源,包括遗传定律发现过程中蕴含的求实和实证精神、怀疑和批判精神、继承和创新精神、互助和协作精神、不怕失败和执着等科学精神,实践了课程资源科学精神的培养策略,为一线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HPS科学精神遗传定律科学精神是科学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⑴。
相比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目前#科学教育中科学精神的培养普遍缺失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histore,philosophy and sociolo/y of science,简称HPS)不仅蕴含着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还蕴含着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体现了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因此,HPS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有着重要的价值。
要有效地实施科学精神教育,教师必须能正确把握科学精神的本质,理解科学精神演化的历史进程。
本文以遗传定律的HPS教学为例,挖掘遗传定律发现历程中的科学精神,为促进学生科学精神的养成提供参考。
1遗传定律HPS教学中的科学精神1.1遗传定律HPS教学中的求实和实证精神任何科学工作,必须立足于客观依据$1854年夏天,孟德尔(Gregor Johann Mendel)从34株不同品种的豌豆中挑选了22株进行实验研究$1856年到1863年,孟德尔种植和检测了28000棵豌豆,分析了7对性状。
1865年,孟德尔关于豌豆的实验结果,在布隆自然史学会会议上得到了讨论,并发表于1866年的学术会刊上。
之后,孟德尔花了5年时间,试图通过杂交山柳菊去验证遗传定律$1870年,孟德尔发表论文提到没有验证出豌豆中的遗传规律。
在整个过程中,可以看出孟德尔的发现均基于客观的实验数据,并不断地去求实和验证$19世纪90年代,荷兰生物学家德佛里斯(Hu/o de Vnes)对具有黑白标志的罂粟进行了一系列杂交实验,观察到了3:1比例,并在15个物种中观察到了分离定律现象。
HPS教育_一种新的科学教育范式
小教研究2011.5~6如表所示。
摘自《教育导刊》/曹飞文H PS 教育———一种新的科学教育范式HPS 这一范式的教学程序包括“6个环节”:①提出问题。
教师上课伊始,就给学生演示某一自然现象。
学生通过观察现象,发现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为什么植物的茎具有向旋旋光性?一开始就向学生揭示以往科学家在历史上进行研究的一个现象,这既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又能促使学生利用科学史资源进行探究。
②引出观念。
教师启发学生就这一自然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
为了促使学生提出各种不同的观点,可采用“头脑风暴法”,即通过发散性思维产生的各种方法,促使学生各抒己见、标新立异。
③学习历史。
介绍早期科学家关于某一现象的思想与实例,作为学生研究的参照系;举例说明当时其他科学家的不同观念;引导学生讨论或探索这些观念产生的背景和条件,使学生了解科学认识的历史(时代)制约性。
④设计实验。
教师将学生分组,要求学生从多种观点(或观念)中选择某种观点,设计实验进行检验。
这一环节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一环节可使学生认识到:对同一自然现象可能有不同的解释,可以用实验方法检验这些观点或假设。
⑤呈现科学观念和实验检验。
由教师讲解当代的科学观念,即介绍教科书对某一自然现象的解释,从而为学生观念转变提供契机和可能。
这一环节还需要学生对自己的观念和解释进行实验检验,由实验现象的观察、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最终得出结论,形成科学观念,即实现由原有的错误观念向科学观念的转变。
⑥总结与评价。
通过总结与评价,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科学的探究本质、历史上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和科学观念。
摘自《教育科学研究》/袁维新文《科学》课堂教学活动如何体现探究性学习一、探究学习的源头活水———生活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关键是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情感。
因此,设计教学活动时要从学生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发现科学。
将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探究科学现象的导火线,让学生从生活中的小事,步入科学探究活动的轨道,激起探究科学的情感。
HPS教育的历史考察:科学元勘融入科学教育的历程
HP S教 育 是 H s r 、P i sp y& Sco g f i oy hl o h t o oi oy o l Sine的英文 缩 写 ,中文 译 为 “ 学 史 、科 学 哲 学 cec 科 与科 学社 会学 ” 0世 纪 中后 期 ,科 学 的 社 会 功 能 。2 被 极 大放 大 ,科 学 及 其 技 术 应 用 以及 由此 带 来 的社 会伦理问题急需 正确的审视与反思 ,传统科 学教育 遭 遇 危 机 。 以 美 国为 首 的 西 方 发 达 国 家 相 继 推 行 HP S教育 理念 ,让公 众 通 过 学 习科 学 史 、科 学 哲 学 与科 学社 会 学 来 发 展 科 学 教 育 ,理 解 科 学 本 质 、促 进 科 学 传 播 。分 析 HP S教 育 的 发 展 历 程 与 社 会 变 迁 ,有利 于增 加 我们 对这 一新 兴学 科 的 了解 。 1 科 学 元勘 引入 科 学教 育 的四段 历 程 “ 科学 元勘 ” ( ce c tde ) 一 个 以 “ S ineSu is ¨ 是 科 学 ” 为研 究对 象 的 学科 群 。科 学 是 什 么 ?可 以从 不 同的层 次 、不 同角度 去 阐释 ,如科 学家 的科学 实 践 、 科 学 史 、科 学 哲 学 、科 学 社 会 学 、科 学 修 辞 学 、科
2 年 2 o 第o 期
s d }{ R 。。 2 。 h i。 T 。 。 蕊。 。
d i1 .9 9 ji n 10 7 9 . 0 2 .4 o:0 3 6/.s . 00— 6 5 2 1.0 0 3 s 1
H S教育 的历 史考察 :科 学元勘融入科 学教育的历程 P
张 晶
( 长安 大学政 治与 由萌 芽与诞 生发展 成为科学教育的核心 经历 了四 个主要 阶段 :马 赫从 历 史与哲 学角度 来 “ P 理解 科 学本质 ” ,萨顿使科 学史以学科身份步入科 学教 育 ,库恩将 “ 学史与科 学哲 学”作 为共存体 纳入科 学教 育 , 科 建构论 学者增加并强调科 学社会 学对科学教 育的意 义。在历 史、哲 学与社会 学情境 中理 解科 学,有 利 于科 学及 科 学研 究事业走向 民主与公众 参与。 关键词 :H S教 育 ;科学 史;科 学哲 学;科 学社 会学 ;科学教育 P 中图分类号 :G 0— 9 4 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7 9 (0 1 0— 19— 0 0— 6 5 2 1 )2 0 7 0 4
STS的概念整理
HPS教学模式二、HPS教学模式1、定义:HPS(history,philosophy and sociology of science)将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的内容引入中小学科学教育中,以期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造力的教学模式。
也称“大科学课程”模式。
它不是将某些学科知识内容的简单相加,而是从社会、历史、哲学等角度对自然科学内容的重新编排。
如编排中学物理学内容,应使学生们不仅可以学习物理学的概念、公式、命题、定理等原来分科物理学课程的内容,而且,可以是学生学到有关科学史、科学社会、科学哲学等方面的内容,认识到物理学的发展也受到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的影响。
认识到自然科学知识并不仅仅靠积累得来的,是不断变化、不断更新的。
建立“开发式”的知识观和“完整的”自然科学体系。
2、HPS模式的理论基础总结科学教育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建构注意理论,提出把HPS内容融入科学教育。
HPS教育模式实施的基本前提:所学的内容必须是科学史上某一为科学家曾经研究的自然现象,如落体变化、植物的向光性、食物的消化等。
3、HPS的教学程序1、演示现象2、引出概念3、学习历史4、设计实验5、呈示科学观念和实验检验6、总结与评价4、模式的特征[1]将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的学习和当前的学科概念与理论的学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2]教学过程是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的提高。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改革学生主动学习与建构。
[4]尊重科学,但不迷信科学。
科学家也回犯错误。
[5]通过教学活动,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念。
三种探究性科学教学的形式A 特别开设的课程题目比较广泛,设计的知识综合性强,多以研究课题的形式出现,教学活动包括课内和课外,时间通常需要数周。
从学生对子课题的确定、开题报告的撰写、到研究方法的选择、数据处理、研究结果的汇报、评价等过程教师起着十分重要的组织、协调、指导和支持作用。
HPS教育理念下提升高中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物理教学研究
02
跨学科融合
将科学教育与历史、哲学、社会学等学科相融合,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综合素质。
hps教育理念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引入历史背景和哲学问题,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提高探究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创新思维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假设,培养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研究内容
本研究采用总分总的结构,首先介绍HPS教育理念和科学探究能力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然后对高中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物理教学方法和策略,并通过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进行验证和优化,最后总结研究成果和不足之处。
研究结构
02
hps教育理念概述
背景
科学教育的现状和问题,以及国际教育改革趋势的推动,促使hps教育理念的产生和发展。
定义
hps教育理念是一种融合历史、哲学和科学的多学科教育理念,旨在提高学生对科学本质和科学过程的理解。
hps教育理念的产生与发展
03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
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hps教育理念的核心思想
01
科学探究
强调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VS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详细描述
电磁感应现象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观察、分析和解释电磁感应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总结词
案例一:电磁感应现象的教学实践
结合生活实例,加深学生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
牛顿运动定律是物理学的基础理论,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为什么要在科学课程中讲科学史——STS和HPS教育
科 学课 程 通 常 指 自然 科 学 领 域 里 的物 理 、 化
中的伟 大发 现和重 要理 论 的建 立过 程 , 无 一 不 曲折
且充满争议 , 无一不体现 了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对 人 类文 明的双重影 响 。
科 学争论 、 科 学 知 识 的 不 确定 性 和 可 变 性 、 甚 至科学 丑 闻不 能否 定科 学本 身 , 反 而有 助于 对科 学
8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 0 1 6 年第 5 期
第2 6 卷
培 训 课 堂
为 什么要在科学课程 中讲科学史
— —
S TS和 HP S教 育
铭
华 中师 范大学 生命 科 学 学院( 4 3 0 0 7 9 ) 张
这两 年 , 我 们分期 在 本杂 志 中介 绍历 史 上 的科 学 家和科 学实 验 , 讲 述一 些科学 史上 的小 故 事 。为 什 么要 在科学 课程 中讲科 学史 呢 ?
学社会学等学科为基础 , 在学科融合的基础上进行 理 论综 合 , 形 成对 科 学 、 技 术 与 社会 之 间相 互 关 系
的新 的认 识 和理解 的交叉 学科 。而 HP S教 育最 初 是 指科 学史 ( Hi s t o r y ) 、 科学哲 学 ( P h i l o s o p h y ) 和科
学 教学 ( S c i e n c e t e a c h i n g ) , 后 来 HP S教 育 逐 步 演
自然 的过程也 是人 文精 神 的形 成过 程 。 科 学课 中讲 历史 还 可 以从 对 科 学原 理 的历 史 认识 过 程 中 , 更 深 入和准 确地 理解 科学 知识 。科学 课 程和 科学教 育不 仅是学 习科 学知 识 , 更 要 理 解科 学 的本 质 。通 过 了解科学 概念 的形 成 和演 变过 程 , 可 以使 我们认 识 科 学 的不确 定 性 、 真理 的相 对 性 。 从 科学 发现 的背 后 了解各 种认 识论 的形 成 和 冲突 , 从 而建 立科 学 的价 值 观 , 培 育 科 学精 神 , 而 科 学精
HPS教育及对我国科学教育改革的启示
HPS教育及对我国科学教育改革的启示来源:西南大学科学教育研究中心作者:王艳丽编辑作者:王慧君副教授王桂秀单位:河南科技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文章来源: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摘要: HPS教育是近年来在西方比较有影响的一种科学教育观。
HPS教育理论、HPS课程以及HPS课程的实施对我国当前的科学教育改革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文章内容:国际上对科学教育已达成普遍共识,促进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培养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养是科学教育的历史使命。
科学教育如何才能提高质量,完成提高国民科学素养的历史使命,是一个全球化的课题。
在西方有一种教育思想正在悄然形成,并初具规模,对科学教育改革产生了较大影响,这就是HPS教育。
H (History of Science)指科学史, P ( Philosophy of Science)指科学哲学, S ( Sociology of Science)指科学社会学, HPS教育旨在于扩展科学教育的视野和科学教育的内容,提倡从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科学史学等多个视角来筛选、编排科学教育内容,以期使科学教育能真正地、有效地、全面地提高国民的科学素养。
HPS教育对我国科学教育改革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本文将从HPS教育的内涵、HPS教育在科学教育中的作用和HPS教育对我国科学教育改革的启示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一、HPS教育的内涵起初, HPS是“科学史和科学哲学”(History andPhilosophy of Science)的英文缩写词,但近年来随着科学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它与科学教育的密切关系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科学教育专家又把科学社会学纳入到HPS中,于是HPS就变成了“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History, Philosophy and Sociology of Science)的缩写词了。
HPS教育基本思想就在于:坚信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对科学教育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只有这些学科的有机融合,才能使科学教育变得更有效。
HPS教育与大学教育改革
关键词 :HP S教 育 ;大 学教 育 ;教 育改 革
中图分 类 号 :G 4 62 文 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17 6 1—1 1 ( 0 0 1— 0 7— 6 6 0 2 1 )0 0 8 0
目 ,一种新 的科学教育范式——H s 前 P 教育正 在悄然形 成。H S教育 是对 “ P 科学史 ( io f Hs r o ty
8 8
袁维新 :HP S教育 与大学 教 育改革
校的科学教育中应包括科学史 内容 ,借以阐明科学 探究的不同侧面 、科学的人文侧面以及科学在各种
文化 发展 中的作用 。学 习科学 史 ,可 以认 识 到科学 发展 的历史 动态 画面 ,历史 地把握 科学 的本 质 ,深 刻地 理解科 学与人 的存 在之 间 的关 系 以及科 学 的发
内容 ,提倡从科学史 、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视角 理解科学 ,筛选 、编排科学教育内容 ,以期使科学
nn) 出版 了 《 at 关于科学的理解》专著 ,他在书 中 提出为使学生深刻地理解科学事业和科学家 ,应在
教育能真正地 、有效地 、全面地提高 国民的科学素
养。H S P 教育对我国大学教育改革具有很好的借鉴 意义 ,本文主要从 H S教育 的 内容 、H S教 育在 P P 大学教育中的作用和 H S教育对我 国大学教 育改 P 革 的启 示几 个方 面加 以论 述 。
普菲尔 ( .E k p r L . l f )扩展 了科南特 的科学案例 oe 史法的思想 ,编写 了 《 科学 史 事例》 ,经过 实践
后 ,又在 总结 经验 的基础 上进 行 了修 改 ,在 国际上 产生 了重 要影 响 。 …
学语境中重新理解科学,形成对科学本质的多维透
HPS科学教育思想的起源及其历史沿革
HPS科学教育思想的起源及其历史沿革HPS(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科学史与科学哲学)教育思想,指的是将科学领域的历史与哲学知识融合到科学教育中,既帮助学生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进程,又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知识的产生机制。
它的起源可追溯到19世纪末,其中包括一系列学者的构想和实践,下面将对此进行梳理和回顾。
一、起源19世纪末,科学研究经历了一次革命,从传统的实证主义发展到了新实证主义,后者提倡将历史和哲学融入科学研究中,使科学发展更为系统和完整。
此后,科学史和科学哲学作为独立的学科不断发展起来,成为了研究科学本质和科学历史的重要工具。
20世纪初,科学研究形式不断变化,科学教育开始重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思想,从而引起了对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关注。
此时,HPS教育思想逐渐形成,由于它的价值逐渐被认识和认可,HPS教育思想开始扎根于各个教育机构中。
二、历史沿革(一)20世纪初——20世纪40年代20世纪初,HPS教育思想逐渐流行于欧洲和美国,成为高校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20年代,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等著名哲学家成为HPS教育思想推广的倡导者。
他们认为,科学的发展过程与社会、历史、哲学都有关联,只有通过它们的综合解析,才能真正理解科学的本质。
20世纪30年代,莫里斯·舒弗勒(Morris Shapira)等学者从历史和哲学角度重视科学方法,认为科学的历史和哲学因素是制定科学方法和科学价值观的基础,因此,将HPS教育思想引入科学教育可以提高科学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20世纪40年代,因二战的爆发造成对人类的巨大威胁,科学贡献变得更加明显,因而HPS教育思想退出了高校教学范畴,成为了一种普及的科普教育思想,致力于普及科学思想,加深人们对科学的理解和认识。
HPS与科学教学的回顾与反思
本 质 理 解 的 作 用 也 日渐 得 到 重 视 , 在 理 解 上 存 但
在 误 区与 偏差 。如科 学 课 程标 准 中在 “ 程性 质 课 与 价值 ” “ 程 的基 本理 念 ”两部 分 中提 出 了科 、课
学 本 质 的 教 育 ,但 在 内 容 标 准 中 没 有 单 独 陈 述 ,
现 的 科 学 史 与 科 学 哲 学 ,进 而 对 比 我 国 当 时 的 初 、 中 物 理 教 学 大 纲 , 出存 在 的 差 距 。之 后 科 高 提 学 教 育界 一 直 在 努 力 寻求 将 科 学史 引 入 科 学 教 育 。 学 哲学 与科 学社 会 学 的 内容 也 成 为基 础 科 科
/
,
、
1
一
, 。。
、|
一
,
|
:
- _
0
,
、
“
、
:
一
, 一一 /
¨ 、 1 、
。 、
学 史 的 教 育 价 值 得 到 重 视 。1 9 9 7年 刘 兵 分 析 家 科 学 教 育 标 准 》中 所 体 26 与 国
基 础 是 科 学 哲 学 、 学 史 与 科 学 社 会 学 , 们 为 科 它 提 升 学生 科 学本 质 提供 了途 径 ,即结 合科 学 史 、 科 学 哲 学 进 行 科 学 教 学 _。 丁 邦 平 从 科 学 教 育 史 8 ] 的 角 度 探 讨 了 HP S的 来 源 ,分 析 了 HP S为 国 际 科 学 教 育 界 关 注 的 原 因 , 合 国 际 上 HP 结 S相 关 的 课 程 改 革 的 经 验 教 训 , 绍 了 西 方 关 于 HP 介 S融 人 科 学 教 育 的 两 种 模 式 , 而 指 出 HP 进 S融 入 科 学 课 程 与教 学 是 培 养 学 生 理 解 科 学 本 质 的 一 条 重
“HPS教育”理念下科学史融入科学教学对促进科学本质理解的研究
“HPS教育”理念下科学史融入科学教学对促进科学本质理解的研究发布时间:2022-07-29T03:06:04.97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2年2月总第400期作者:魏婕[导读] 科学没有也不应该有一个准确概念,因为科学本质来源于科学探究的方式,科学在逐步发展,科学的思考方式也在不断变化,这种概念也在随之不断变化。
重庆市沙坪坝区森林实验小学校400030摘要:为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本研究借鉴前人的理论基础,将科学史融入科学课程与教学中,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科学史与科学课程融合的方法与模式。
关键词:HPS教育科学史科学教学科学本质一、科学本质与“HPS教育”教育1.科学本质。
科学的本质至今都没有明确的定义。
但李德曼(Norman G. Lederman)提出,科学没有也不应该有一个准确概念,因为科学本质来源于科学探究的方式,科学在逐步发展,科学的思考方式也在不断变化,这种概念也在随之不断变化。
为了便于研究,我国学者林陈涌将科学本质划分为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事业三个维度。
具体内涵如下:科学方法的本质:科学方法可以应用到社会上,但它也未必是万灵丹,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因为并不是任何问题都有答案或解决方法;而且科学是理论蕴含的工作,所以科学方法不是绝对客观的,而是具有主观性、独特性、适用性、多样性和创造性。
科学知识的本质:科学知识的定律、学说和观念是有层次分级的结构,而且科学知识是人类创造力的产品,同时,科学知识具有暂时的适存性。
科学事业的本质:科学研究的目标是能够解释一些自然现象,而且科学共同体对于科学界极具影响力,同时社会与科学之间是相互作用的。
2.HPS教育。
1994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通过了《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其中“科学的历史与本质”部分明确了要将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的教育贯穿在从小学到高中的教育过程中。
我国学者张红霞、郁波通过对覆盖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1737位小学科学教师科学素养的问卷调查和分析后,认为影响科学教师教学行为的第一因素是对科学本质的理解,而这是成功进行科学教育改革的关键。
HPS教育理念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的初步实践——以人教版必修1为例
HPS教育理念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的初步实践——以人教版必修1为例一、引言在当今社会,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的优秀人才已成为各个领域的共同需求。
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
HPS(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教育理念,即科学史与科学哲学教育理念,被广泛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中,旨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历史、哲学和社会背景有深刻理解的能力。
本文将以人教版必修1作为实践对象,探讨HPS教育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初步实践。
二、HPS教育理念概述HPS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对科学思维方式的理解和运用,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科学知识的生成过程和历史背景,从而增强对科学真理的认识和科学方法的运用能力。
HPS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为目标,通过了解科学史的发展和科学哲学的思考,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促进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激发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人教版必修1中HPS教育理念的应用1. HPS教育理念在知识呈现中的应用人教版必修1在化学知识的呈现中,注重融入历史和哲学的元素。
例如,在介绍化学元素周期表时,教材详细讲解了元素周期表的历史演变以及发现者的贡献,并引导学生思考元素周期规律背后的原理和意义。
这样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培养他们对科学史的兴趣。
2. HPS教育理念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实验是化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人教版必修1中,实验教学也深受HPS教育理念的启发。
实验环节中,教材不仅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操作,还会引导学生探究实验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和实验方法的设计过程。
通过实验实践,学生能够亲自体验科学的探索过程,了解科学的不确定性和偶然性,培养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3. HPS教育理念在课堂互动中的应用人教版必修1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学生的参与和思考。
教材引入了一些案例分析、问题引导和讨论题,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HPS教学模式在发展初中生高阶思维能力中的作用研究
(一)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是将HPS教学模式运用到科学教学中,发展学生高阶思维。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首先,研究HPS教学模式中各环节的要素以及各环节之间的关系。
其次,研究HPS教学模式各环节与发展学生高阶思维之间关系。将HPS教学模式运用到科学教学中例如《牛顿第一定律》和《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中,探寻高阶思维发展的途径。
虽然本节课的内容简单,但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也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不同时期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是怎样的?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他们的观点学生是否赞同?有何依据?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个科学分析、评价、论证、质疑的过程,能够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
基于此我们可以尝试引入HPS教育。将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融入到科学教学中来。科学史展现出科学发展进化的特性,是真理与谬误的博弈;科学哲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怀疑和批判精神,提高学生的高阶思维。科学社会学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领悟到科学技术的人文精神。HPS教学模式是将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融入到科学教学中所形成的稳定模式。将此模式运用到科学教学中,从高阶思维的发生、维持、促进和实现四个方面来揭示高阶思维的生成机制。
高阶思维
依据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高阶思维通常是指发生在分析、评价和创造等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认知能力。其中,分析是指学生能够识别信息和思想的构成要素,并建立元素之间的关系,包括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评价是指基于内在与外在的明确标准,作出符合客观事实的判断,包括问题解决能力和决策能力。创造是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全方位加工已分解的各要素,并按要求将其重新整合,以创造出原创产品,包括创造性思维和反思性思维。
最后,总出HPS教学模式发展学生高阶思维中的作用和应用策略。
HPS教学模式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HPS教学模式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使用HPS教学模式来改变传统化学实验教学的模式。
很多教师和学生反馈,使用HPS教学可以让实验课程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思维能力。
本文将从HPS教学模式的定义和特点、化学实验教学应用HPS教学模式的必要性、HPS教学模式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HPS教学模式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效果以及HPS教学模式在优化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等角度进行探讨。
一、HPS教学模式的定义和特点HPS(History,Philosophy and Sociology of Science)教学模式是一种将科学史、哲学和社会学知识贯穿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
HPS教学模式的目标是使学生通过了解科学的发展历程、科学思想和社会背景,来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方法。
通过这种教学方法的引导,学生将更加深入地了解科学的内涵和科学方法的应用。
HPS教学模式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强调科学和现实的联系。
HPS教学不是为了简单地追溯科学的历史发展,而是以探究科学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规律为核心,增强学生对科学范畴的理解和掌握。
2.强调科学的多元思考。
HPS教学会围绕一个科学问题或概念来展开,学生通过了解不同学派、学科领域的观点和证据,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也能从多重视角来思考和评价科学。
3.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批判精神。
HPS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考方式和规律,鼓励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运用科学思想和方法,同时对科学现象和文献持批判态度。
二、化学实验教学应用HPS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一门实验性科学,化学实验教学需要通过多种实验手段,来让学生对化学概念和理论进行实际应用。
然而,传统的实验教学往往只重视实验的操作技能,而忽略了对科学思维的培养和历史、哲学和社会的背景分析。
因此,将HPS教学模式应用于化学实验教学领域可以弥补传统实验教学中的不足。
浅析数学教学中关于hps教育模式的探索
浅析数学教学中关于HPS教育模式的探索郑亚妮 王炎蓉咸阳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摘要:HPS教育其实就是从科学史、科学哲学史、科学社会学的视觉来理解科学,对科学教育的内容进行重新筛选及编排。
HPS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对科学学科的人文性、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数学教学中采用HPS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文就我国数学教学采用HPS教育的教育理念的借鉴意义作了阐述,就HPS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具体实施方法进作了探讨与分析,希望能够为数学教育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数学教学;HPS教育模式;研究HPS教育指的是“科学史教育History of Science”、“科学哲学教育Philosophy of Science”、“科学社会学教育Sociology of Science”,实现科学教育活动与三者结合,HPS教育的核心内容即强调从科学史、科学哲学与科学社会学视角来解读和理解科学,HPS教育作为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对于数学教育行业中HPS教育理念有较为深远的影响,数学教学中采用HPS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数学教学中采取用HPS教育模式的意义HPS教育主要为了提升学生的多元化科学素养,因此,HPS课程教育其实对提高大学生科学素养起到重要作用。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科学文化必修课,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性课程。
当前,在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过度关注重视学员计算能力与应用能力的培养,而对学生数学科学精神的培养及对创新能力的塑造重视还不够。
对此,有效的解决方法是,引进HPS教育模式,这在国际上已较为成熟。
HPS教育理念影响深远,对于适应时代发展对数学科学人才的需求能够较好适应,在数学教学中采用HPS教育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HPS教育理论在数学的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应该被重视。
其对科学素养的重视能让学习者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认识科学的本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体现科学本质的科学教学——基于HPS的视角
体现科学本质的科学教学——基于HPS的视角导言科学作为一种精确而系统的知识体系,通过观察、试验和推理等方法,不息揭示自然界的规律,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进步。
而科学教学作为科学的传承和应用的重要环节,要求将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精神传递给同砚,培育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以历史哲学社会(HPS)的视角,探讨体现科学本质的科学教学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HPS及其在科学教学中的意义HPS即历史哲学社会,是探究科学进步和科学知识体系的学科领域。
HPS通过对科学历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等方面的探究,援助同砚理解科学进步的历史背景、科学理论的建立过程以及科学与社会的互动干系。
将HPS引入科学教学中,有助于同砚深度了解科学的本质,培育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
1.1 援助同砚理解科学的历史背景科学的进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每一个科学理论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进步过程。
通过HPS的视角,老师可以向同砚介绍科学理论的历史背景,如达尔文的进化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援助同砚理解科学思想的起源和演进,以及科学理论的进步是符合人类熟识规律的必定结果。
1.2 培育同砚的科学思维科学思维是科学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
科学思维强调观察、试验、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和推理等重要的科学活动过程。
通过HPS的视角,老师可以引导同砚沉思科学问题的形成和解决过程,培育同砚的观察力、试验设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育他们主动沉思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引导同砚熟识科学与社会的互动干系科学与社会的互动干系是科学进步的重要因素。
科学知识的应用和社会影响是科学价值的体现。
通过HPS的视角,老师可以引导同砚沉思科学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如科学对经济进步、环境保卫、医疗健康等方面的影响。
同时,老师还可以让同砚了解科学的价值裁定和伦理问题,引导他们沉思科学应用的限制和义务。
二、体现科学本质的科学教学方法为了体现科学的本质和培育同砚的科学素养,科学教学需要接受一些特定的方法。
基于hps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科学本质观的实践
05
பைடு நூலகம்结论与展望
基于HPS教育理念培养科学本质观的教学成果
01 02
提高学生科学本质观的理解
通过HPS教育理念的教学实践,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科学的本质,认 识到科学不仅是一种知识体系,更是一种探究自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 精神。
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HPS教育理念强调科学探究过程,通过实践活动和案例分析,学生能够 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提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科学实践能力的提高程度
实验操作能力提高
通过实践操作课程,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得到提高,能够熟练完 成基本实验操作并处理实验数据。
问题解决能力提升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问题解决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 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通过HPS教育理念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提高,能够在 学习和实践中提出新的观点和想法。
活动四:科学传播与交流
目标:通过科学传播与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传播能 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本质观。
实施步骤
1. 学生分组,选择一个科学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学习。
2. 每组学生制作一份关于所选主题的科学海报或展板, 用于向其他同学进行科学传播。
3. 学生团队进行口头报告和答辩,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 的研究成果和学习心得。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教师 对HPS教育理念的认识和实施能力, 确保教学实践的质量。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 案,提高教学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03
实践活动设计
活动一:观察与实验
HPS模式在高中生命科学单元教学中的实践
HPS 模式在高中生命科学单元教学中的实践金子明(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上海201600)摘要:HPS 教学是高中生命科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模式,但诸多教师在实践中往往只采用科学史中的某个实验片段,使得HPS 在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方面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而在单元教学中,运用HPS 组织课堂教学不仅是《课程标准》的要求,也便于设置连续的科学史情境,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以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文章尝试基于HPS 模式,立足教材重构教学顺序,在“生命的延续”单元教学进行实践,并以“连锁和交换定律”一课为例进行课例介绍。
关键词:HPS ;高中生命科学;单元教学HPS 是科学史(History of Science )、科学哲学(Philosophy of Science )、科学社会学(Sociology of Sci⁃ence )英文单词的缩写①,即在学科教学中,合理运用学科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的相关内容来组织教学活动。
在高中生命科学教学中,教师经常将科学史作为教学情境,但笔者发现,诸多教师在基于HPS 的教学实践中往往只是采用科学史中的某个或某些实验片段,将挖掘实验内在的科学思维作为重点,但对科学家进行实验的背景和实验之间的关系很少关注,对知识或规律的来龙去脉往往点到为止,使得HPS 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贡献不明显。
笔者试图通过HPS 与单元教学设计结合,将科学史连点成线贯穿于单元教学中,提升HPS 的教学效果,并以沪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生命的延续”单元为例进行了实践。
一、高中生命科学单元教学中运用HPS 模式的意义HPS 模式最早由奥地利科学史家马赫于19世纪末期提出,他认为“任何科学教育都不能忽视科学的历史与哲学”②,因其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逐渐成为科学教育的优秀范式,被教育工作者广泛采用。
1.运用HPS 组织课堂教学是《课程标准》的要求《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实施建议中提到,要“注重生物科学史和科学本质的学习”,“学习生物科学史能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思路和作者简介:金子明,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二级教师,主要从事生物课程与教学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科学课程发展的角度看 前面提到的西方科学 教育专家编写出了不少贯穿科学史或科学哲学思想的 科学课程 其中著名的课程和教材有科南特编写的 哈 佛实验科学案例研究 1957 施瓦布主编的 BCSC 生物课程 1963 克劳普福编写的 中学科学案例 史 1969 卢瑟福等主编的 哈佛设计物理学
8
比较教育研究
2000 年第 6 期
R.H.Emlis 对科学哲学和科学教学作了全面评述 他说 除了一些例外 科学哲学家对于科学教育问 题表现出明显兴趣的并不多 [13]达西尔则在 1985 年 发表的一篇题为 科学教育与科学哲学 25 年互不 相干的发展 的论文中也指出 西方国家在科学课程 改革中由于有关学科之间缺乏交流而失去了良好的合 作机会 从而也失去了为科学课程改革提供坚实的理 论基础的机会
在美国 杜威同样表达了科学教育对人的启蒙的
希望 科学教育的独特作用不在于获得尽可能多的科
学知识 而在于它可以改变人的自然倾向 达到了这
一目的 则表明学生掌握了科学本质或具有科学精
神 在 民主主义与教育 一书中 杜威写道 我
们过早地接受 他人 意见和断言的倾向 我们对推
迟判断的厌恶情绪 表明我们自然倾向于中断检验的
2000 年第 6 期
比较教育研究
HPS 教 育 与 科 学 课 程 改 革
丁邦平∗ 首都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 北京 100089
[内容提要]科学史 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 HPS 在科学教育中的作用 是当前国际科学教育界 十分关注的一个科学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 这个问题之所以重要 就因为它关系到科学教育中的一个 关键问题 如何改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培养其科学精神 提高其科学素养 本文首先从科学教 育史的角度探讨了这个问题的来龙去脉 其次分析了当前国际科学教育界关注它的原因 最后考察了 以往课程改革在这方面的经验教训
science studies 的三个分支学科 它们共同担负 起阐述科学的本质 提高科学教育质量的使命
很久以前 一些著名科学家和教育家就倡导在科 学教育中进行科学史 科学本质或科学方法的教学 但这个问题重新受到国际科学教育界的高度重视 并 以 HPS 教育的形式再次进入科学课程中 则是近年 来的事 当前 科学教育学者们关注科学史 科学哲
1970 等等 这些课程都体现了西方自由传统的 精神和原则 然而 尽管它们都是有益的尝试 但愿 意使用它们的教师却并不多 正如克劳普福说的 这 些课程在科学教育大地上留下的痕迹并不多 [14]
学和科学社会学对科学教育的作用与以往迥然的不同 之处 首先体现在其国际性上 80 年代末期成立的 国际科学史 科学哲学与科学教学研究小组 迄今已 举办了三次 HPS 与科学教学的国际会议 1992 年创 办 的 国 际 学 术 刊 物 科 学 与 教 育 Science Education 专门刊登科学史 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 与科学教育有关的论文 据统计 在 1988 1998 年 期间 以科学史 科学哲学和科学教学为主题在学术 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计有 300 余篇 1988 1992 年期 间 有关的学术期刊出了 6 次专刊探讨这个主题 [2] 由此可见 HPS 教育已成为国际科学教育研究中一 个前沿性课题
于概念结构 正是通过这种概念结构我们才能够提
出有效的问题 通过有效的问题 我们才知道应当寻
找什么资料 做什么实验取得这些资料 一旦得到资
料 这种概念结构就会告诉我们如何解释它们 如何
处置它们才能获得知识 最后 知识本身还是以概念
所提供的术语来形成的 [10]
此外 这种把科学本质等同于概念和知识结构的
关于科学的本质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用不同 的术语来表达 并且受到不同学科理论的支持 科学 教育中对科学本质的执着追求 经受了依据教育学 哲学和心理学所作的批评 并继续不断地传授关于科 学和科学研究的本质的假设 这种探讨自 19 世纪科 学进入学校课程时起就不曾间断过 [4]19 世纪末 当 英 国 科 学 教 育 家 化 学 家 阿 姆 斯 特 朗 H. E. Armstrong 大力倡导科学教育时 就曾强调要使学 生理解科学的本质 不过 在他看来 科学的本质主 要体现于科学方法之中
工作 不仅如此 他还是一个热情洋溢的人 对自己
独特的工作满怀信心 [8]
以上几段引文从不同侧面说明了两点 1 上述
7
2000 年第 6 期
比较教育研究
各国教育家对科学教育中的科学本质问题都是极为关
注的 从科学进入学校课程以来 它就是科学教学始
终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 2 科学教育仅仅强调传授
科学知识和发展学生的一般能力 如我国长期以来所
19 世纪末期 德国哲学家兼科学家马赫 E.
Mach 也对学生明确提出了理解科学本质的要求
他说 每一个年轻学生都要切身感受一些数学和科
学的发现 并达到其最终的逻辑结果 这种学习材料
自然主要与科学名著选读联系起来 这样 教师就可
以使少数有影响的 简明易懂的 科学 思想在学生
头脑里生根 使其深思熟虑 [5]
关于科学本质的主张
鲁宾逊认为 在苏联人造卫星上天以后 美国学
校里 充满着科学工具以及包装精美的实验练习材
料 让学生积极进行实验活动并给他们提供充分的阅
读材料 不再有啥问题 [11]他的博士论文的出发
点在于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 学生在进行了这些
活动 阅读并讨论了所读的材料后 是否真正提高了
他们对 科学的理解
国际科学教育改革为何都强调 HPS 教育呢 它 对提高科学教学质量有何助益呢 要回答这些问题 还得从科学教育史谈起
二 关于科学本质教学的历史回顾
在国际科学教育文献中 科学精神 scientific spirit 一词并不常见 这似乎有点奇怪 是否在现代 科学兴起的西方国家不注重科学精神呢 答案当然是 否定的 其实 西方学者对 科学精神 的理解大都 蕴涵于 科学的本质 nature of science 这一术语 中 澳大利亚科学哲学家马修斯 M ﹒R﹒Matthews 在下面一段引文中虽然也提到 科学精神 一词 但 仍把它囊括在科学本质的论述之中 他写道 科学 的本质很久以来就是理科教师和课程专家们所关心的 问题 自 19 世纪初期科学开始在学校课程中取得一 席之地以来 人们一直希望学生不仅要懂得科学 而 且要通过内化科学精神和懂得与欣赏科学的本质 使 科学教学对文化品质和个人生活产生有益的影响 显 然 要实现人们这一合理的 长期存在的期望 必须 依靠教师和课程专家们理解科学方法和认识论 即一 些科学本质的知识 [3]
过程 我们满足于肤浅的和急功近利的应用 科学
是对这些自然倾向及其所带来的恶习的防卫 它是
人为的 即获得的艺术 而不是自发的 是习得的
而不是天生的 这一事实表明 科学在教育上具有独
特的 极为重要的地位 [6]
差不多在杜威发表 民主主义与教育 的同时
英国政府在一份题为 教育中的自然科学 的报告 即
汤姆逊报告 中 更为明确地提出在科学教学中应当
学方法教学的书 在他看来 一个成功的理科教师应
当是这样的人 他知道自己的本门学科 读了大
量其他学科方面的书籍 知道如何教学 能够流
畅地表达 擅长操作 精于逻辑 具有哲学家
的气质 熟悉科学史 能够与一群孩子一起坐下来
给他们讲解关于天才科学家 如伽利略 牛顿 法
拉第和达尔文 的观察和判断误差 他们的生活和
倡导的那样 是很不全面的 科学教育要真正起到
教育 的作用 而不仅仅是训练的作用 从根本
上提高科学教育的质量 就不能不让学生深入理解科
学的本质 亦即注重科学精神的教育
但是 对科学本质的追求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因为人们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不仅有不同的观点 而且
在不断深化
例如 60 年代初期 美国科学基金会 NSF
80 年代末以来 对 HPS 教育的关注也反映在一 些国家科学课程与教学改革中 美国的 2061 计划
1989 科学素养的基准 1993 和 国家科学 教 育 标 准 1996 加 拿 大 一 些 省 的 科 学 课 程
1991 英国国家课程中科学课程部分 1988 荷
∗ 作者简介 丁邦平 1960-
进行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教学 报告指出 需要
把科学的主要成就及其取得这些成就的方法引进到教
学中 应当要有更多的科学精神而不是干巴巴的事
实 其方法是开设科学史课程
科学史和科学
哲学知识应当成为每个中学理科教师智慧的一部
分 [7]
此外还值得一提的是 70 年前 英国一位名叫
维斯特威 Westaway 的皇家督学写了一本论述科
恩 T.S.Kuhn 在库恩之后 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研 究融为一体 变得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正如拉卡托
斯所言 没有哲学的科学史是盲目的 没有历史的
科学哲学则是空洞的 [12]
但是 即使在 60 年代科学课程现代化的 黄金
时期 同时关注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学者也寥寥无
几 布鲁纳 施瓦布 鲁宾逊 克劳普福 L. Klopfer.
思想也可以在鲁宾逊 J.T.Robinson 的研究中发现
鲁宾逊响应布鲁纳和其他学者的号召 把科学课程和
教学建立在对科学本质的根本理解上 他认识到要想
吃羊肉就要先抓到羊 要想教科学的本质 就必须首
先弄清楚什么是科学的本质 他在斯坦福大学完成的
博士论文中研究了具有哲学素养的科学家的著作 尤
其是马基诺 H﹒Margenau 的著作 目的在于丰富
2 科学本质的内容能
够被确定 以便为选择和组织纳入科学课答他自己提出的这两个问题时
也把 科学本质 与 科学结构 当作一回事了 这
在当时以逻辑经验主义为主流的科学哲学家中普遍如
此 不过 科学史在鲁宾逊的书中是找不到的 他在
探讨科学本质时完全不提及科学史 因此 他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