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章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教案 鲁科版
初中生物《消化和吸收》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消化和吸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课本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图的分析,总结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
2、通过演示实验,观察分析,认识胆汁在脂肪消化中的作用。
3、通过观察小肠结构,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1、通过对课本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图的分析,总结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
2、通过对小肠结构的观察,分析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通过对课本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图的分析,列表总结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
四、教法、学法:综合运用学案指导、问题指导、小组合作、实验演示等方法,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明确目标:导课:食物照片:民以食为天,我们每天会吃大量的食物。
今天,我们要在深入思考一下:这些食物在进入我们体内之后会经历一个怎样的过程呢?还有,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物质怎样才会转化为我们自己的物质?学习了这节课的内容以后,请你来讲解一下!带着这一任务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旅程——消化和吸收㈡展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1、能说出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在消化系统中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2、理解小肠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
㈠食物的消化我们已经知道了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必须先经消化,转变成小分子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
营养物质在哪些部位被消化,消化的过程怎样,大家自主完成导学案学习任务一。
★ 创设情境,自主学习自学指导:认真观察课本35-36 页图,仔细阅读旁边的文字解释。
并根据图中信息,完成导学案中食物的消化部分问题。
1、消化腺分泌什么消化液?流入消化道什么部位起作用?哪个部位消化液是最多的?说明哪个部位起主要的消化作用?2、消化液中都含有什么消化酶?可以消化什么营养物质?3、口腔、胃、小肠中发生了什么消化过程?自学展示:学生展示自学内容,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胃液、肠液、胰液、胆汁作用是什么?教师讲解:胃液、肠液、胰液都能把食物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它们都含有消化酶,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在一定温度下能帮助食物分解成小分子物质。
1. 2 消化和吸收学案(鲁科版八年级上)
初步消化)小肠——小肠的起始部分是。
通过蠕动促进消化并吸收营养物质,将食物推入大肠_______,通过蠕动,将食物残渣推向肛门分泌唾液,其中的能初步消化淀粉——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和其中含有蛋白酶可以初步消化——分泌,其中含有消化、和的酶——分泌,其中含有消化、和的酶,进入十二指肠的大腺体肝脏(最大消化腺)—分泌,不含,对脂肪能起作用。
1脏分泌的_________,储藏在_________中,胆汁经导管流入__________。
胰腺分泌的_________,通过导管流入_________。
小肠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消化液,含多种消化_____,所以是________和________的主要场所。
2、食物中的______、______和______都是分子大、结构复杂的有机物,进入消化系统后,逐步分解成简单的物质才能被人体______,这个过程叫做______。
①没有消化酶的消化液是,只能乳化。
②消化液中,只能消化淀粉(糖类),只能消化蛋白质,只能乳化脂肪,和能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
③口腔只能初步消化,胃只能初步消化。
小肠能消化④淀粉在被分解为,最后在小肠内被分解为蛋白质最后在小肠内被分解为脂肪最后在小肠内被分解为⑤营养物质被吸收后最终进入。
4第七大类营养素是。
平衡膳食宝塔从对底层到顶依次是、、、和、。
早、中和晚餐的能量比是。
练习1.合理膳食是指()A.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因该多吃B.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应该多吃C.应以肉类、蔬菜、水果为主D.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合适,互相搭配2.膳食中不搭配蔬菜水果会造成身体缺乏()A.蛋白质和淀粉B.蛋白质和脂肪C.淀粉和维生素D.维生素和无机盐3下列结构中,既不参与消化,又不参与吸收的器官是(),只有消化没有吸收功能的是();既有消化又有吸收功能的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 A、口腔 B、咽 C、胃D、小肠E、食道F、大肠4下列叙述中,哪一项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无关?()A、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襞B、小肠长约5-6米C、小肠内有多种消化酶D、小肠内表面有小肠绒毛5不参与淀粉的消化,但参与蛋白质消化的消化液的()A、肠液B、胰液C、胃液D、唾液6现有A、B、C三支试管,其内分别加入淀粉、鸡蛋清、植物油。
初中生物消化和吸收教案
初中生物消化和吸收教案教学内容:消化和吸收教学目标:1.了解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理解消化和吸收的过程3.掌握消化和吸收的关键概念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消化和吸收的过程难点:理解消化系统中各器官的功能教学准备:1.教材《初中生物》2.实验材料:小饼干、盐水、碘酒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用盐水、饼干等物品来引入新课,引发学生对消化和吸收的兴趣。
二、概念解释(10分钟)教师向学生解释消化和吸收的定义,以及消化系统中各器官的功能。
三、消化和吸收的过程(15分钟)教师用图表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消化和吸收的过程,让学生了解食物在人体内是如何被分解和吸收的。
四、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消化和吸收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情况,向同学们分享自己的见解。
五、实验操作(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碘酒在物质中的变化,从而更直观地了解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六、概念巩固(10分钟)教师进行概念巩固讲解,复习消化和吸收的关键概念,确保学生掌握。
七、课堂检测(5分钟)教师进行简单的课堂检测,检查学生对于消化和吸收的理解程度。
八、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消化和吸收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课后进行相关知识的复习。
九、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消化和吸收的理解。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消化和吸收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实验操作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了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实验案例,深化学生对消化和吸收的理解。
初中生物消化和吸收的教案
初中生物消化和吸收的教案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了解消化和吸收的过程,掌握相关知识点并能够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教学重点:1. 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 消化和吸收的过程教学难点:1. 消化过程中关键酶的作用2. 吸收过程中的细胞结构和功能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消化系统模型或图片3. 实验器材:试管、盖玻片、面包、盐水、消化酶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对消化和吸收的基本认识。
二、学习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5分钟)1. 展示消化系统模型或图片,介绍人体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和功能。
2. 讲解消化系统中重要的器官如口腔、食道、胃、小肠等的作用。
三、学习消化和吸收的过程(15分钟)1. 讲解消化和吸收的过程,包括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
2. 示范实验:在试管中放入面包,加入盐水和消化酶,观察其反应过程。
四、消化和吸收的关键酶和细胞(15分钟)1. 讲解消化系统中的重要酶及其作用,如唾液中的淀粉酶。
2. 讲解肠道中的细胞结构和功能,包括微绒毛和肠壁上的细胞。
五、小结与讨论(10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消化和吸收在人体中的重要性。
2. 对学生提问,让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巩固学习成果。
六、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消化和吸收的小作文,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消化和吸收的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相关的知识点。
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生物《消化和吸收2》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消化和吸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课本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图的分析,总结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
2、通过观察小肠结构,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1、通过对课本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图的分析,总结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
2、通过对小肠结构的观察,分析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通过对课本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图的分析,列表总结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
教学过程:导入:根据一家三口对话的图片,让学生回答母亲的话有道理吗?为什么?引出消化和吸收的概念,同时让学生明白完成消化和吸收功能的结构是消化系统。
㈠食物的消化我们已经知道了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必须先经消化,转变成小分子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
营养物质在哪些部位被消化,消化的过程怎样,大家自主完成导学案学习任务一。
★ 创设情境,自主学习自学指导:认真观察课本35-36 页图,仔细阅读旁边的文字解释。
并根据图中信息,完成导学案中食物的消化部分问题。
1、消化腺分泌什么消化液?流入消化道什么部位起作用?哪个部位消化液是最多的?说明哪个部位起主要的消化作用?2、消化液中都含有什么消化酶?可以消化什么营养物质?3、口腔、胃、小肠中发生了什么消化过程?自学展示:学生展示自学内容,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小结:学生自主完成学案中有关食物消化的小结部分表格。
分析出淀粉、蛋白质、脂肪初步消化和最终消化的部位、参与消化液及产物。
当堂练习:解读曲线学生分析判断三种物质的消化曲线,并回答相关问题。
讲解释疑:胆汁对花生油作用演示实验关于肝脏这一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让学生一起说出它产生的消化液是胆汁,胆汁中无消化酶。
那么胆汁的作用呢?㈡营养物质的吸收出示图片,分析:消化道的哪些部位有吸收作用?吸收的主要场所在哪里?小肠为什么是吸收的主要场所,我们就从小肠的结构特点上找一找原因。
★ 创设情境,自主学习自学指导:认真阅读课本37 页资料分析中的内容,将学案中的营养物质的吸收部分补充完整。
消化与吸收教学教案
消化与吸收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 理解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运输和分解过程3. 理解各种营养物质在肠道中的吸收过程教学重点:1. 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 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运输和分解过程3. 营养物质在肠道中的吸收过程教学难点:1. 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分解过程2. 营养物质在肠道中的吸收过程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2. 消化系统的模型或图表3. 相关视频或动画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相关视频或动画,引导学生了解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二、讲解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5分钟)1. 介绍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和其功能2. 通过图表或模型展示消化系统的结构三、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运输和分解过程(20分钟)1. 讲解食物在口腔、食道、胃和小肠中的运输过程2. 介绍消化液的作用和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分解过程3. 结合图表或动画进行示范和解释四、营养物质在肠道中的吸收过程(20分钟)1. 介绍小肠中的吸收器官和其功能2. 讲解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在肠道中的吸收过程3. 结合图表或动画进行示范和解释五、小结与讨论(10分钟)1. 对整个消化与吸收过程进行总结2. 学生提问和讨论,解答疑惑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消化与吸收过程的理解。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生动形象的示范和解释,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3.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完整版)第二节消化和吸收教案
(完整版)第二节消化和吸收教案第二节消化和吸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概述食物的消化过程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3)说出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2、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团体合作能力、思维能力。
(2)通过探究实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学习,向学生渗透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素养。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有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消化系统的组成”,主要介绍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为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做铺垫;第二部分主要讲述食物的消化过程,通过学生实验:了解口腔对淀粉的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作用,通过分析与讨论:了解胃对蛋白质的消化作用,通过演示实验:了解胆汁对脂肪的消化作用,最后,总结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第三部分是营养物质的吸收。
教学重点:(1)三大营养物质(淀粉、脂肪、蛋白质)的消化过程(2)小肠内壁的结构特点与功能相适应教学难点:(1)小肠的结构与功能(2)探究实验的操作过程的控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举出生活中可见的例子:有些人经常吃一些营养含量高的食物也吃不胖,有些人天天粗茶淡饭都胖,是什么原因?【教师活动】出示PPT,学生观察图片,引导学生阅读资料,产生疑问并自己能提出问题:1 食物有哪些营养成分?2 食物是通过哪些器官消化的?3 消化后的营养物质最终到了哪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学生活动】根据以掌握的知识自己试图找到答案,即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经过消化道消化后,最终进入血液,成为组成人体的一部分。
【教师活动】食物是怎样被消化和吸收的?【板书】第二节消化和吸收(二)探究过程I【教师活动】想要了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应该先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板书】一、消化系统的组成出示消化系统图示。
学生辨认各器官的名称及位置,通过预习说明各部分的生理功能。
二节消化和吸收教案
二节消化和吸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消化的概念和过程,知道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
2. 使学生掌握吸收的原理,了解吸收的主要场所和过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 消化的过程和方式3. 吸收的原理和主要场所4. 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5.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作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的过程和方式,吸收的原理和主要场所,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2. 教学难点:消化和吸收的详细过程及其生理机制。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 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3. 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实验器材:模型、图示、实验材料等3. 教学卡片:营养物质的作用和食物来源4. 小组讨论:消化和吸收的小故事或实例教案内容请参考下文: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消化系统的图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消化系统?它由哪些器官组成?二、教学内容与活动(20分钟)1. 消化过程和方式(5分钟)1.1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消化过程的图像,引导学生了解消化的过程。
1.2 学生观察图像,教师讲解:消化过程包括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机械消化是通过口腔、食管、胃等器官的运动将食物磨碎,化学消化是通过消化液中的酶将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小分子物质。
2. 吸收的原理和主要场所(5分钟)2.1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吸收过程的图像,引导学生了解吸收的原理。
2.2 学生观察图像,教师讲解:吸收是指消化后的营养物质通过小肠壁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场所。
3. 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5分钟)3.1 学生分组讨论: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如何被吸收?4.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作用(5分钟)4.1 教师分发教学卡片,引导学生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其作用。
初中生物消化和吸收教案及反思
初中生物消化和吸收教案及反思主题:消化和吸收学科:生物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了解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了解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3. 掌握消化和吸收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 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教学难点:1. 消化和吸收的关系。
2. 消化系统在人体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1. 课堂讲解。
2. 实验演示。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举例子引入消化和吸收的概念。
2. 讲解:介绍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讲解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3. 实验演示:进行模拟消化实验,让学生了解消化和吸收的具体过程。
4.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消化和吸收的重要性。
5. 总结: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强调消化和吸收在人体中的作用。
作业:1. 完成消化和吸收相关的练习题目。
2. 思考并写下消化和吸收对健康的影响。
【反思范本】在本次教学中,我认为我做得好的地方是引入和讲解环节让学生容易理解消化和吸收的概念。
通过举例子和实验演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我也认为在引导学生讨论和总结环节做得不错,能够帮助学生思考消化和吸收的重要性。
然而,我也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我在讨论和总结环节应该更加引导学生思考和发表自己的看法,让他们更主动地参与讨论。
其次,我应该更多地使用具体的案例和实践操作,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总的来说,本次教学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且也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加改进,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操作,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教案 鲁科版
《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教案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2、能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3、通过资料分析,说出小肠的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明确小肠是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4、尝试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曲线图
(二)能力目标:
1、运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进一步学会设置变量,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并得出合理的结论的能力。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己营养方面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2、分析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明确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三、教学难点:
1、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2、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四、教学方法:
新课程问题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平台互动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
五、课前准备:
1、预习卡片、“人体的消化和吸收”的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
2、探究“唾液的作用”有关的仪器和材料。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七、教学流程
提出问题导入新课→设计实施探究实验→汇报探究结果→讨论探究收获→设问练习→简结转新。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教案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第一课时施金华教学目标:1.消化系统的组成以及各个消化器官的作用。
2.通过观察消化系统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3.实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
教学重点:消化系统的组成,以及各部分功能作用。
教学难点:消化系统的运作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创设情景:1.不吃饭有没有力气参加体育活动?2.吃了饭却拉肚子,是否有力气进行活动?3.怎样才有力气?学生思考回答,从回答中感受:生命活动中的力气来自于消化系统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板书:第二节消化和吸收二、什么是消化?通过回顾上节内容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需要经过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
从中总结出消化的定义。
三、消化系统的组成1.消化道①创设情景:一块饼干进入人体后的去向如何?学生回答,对消化道有个初步的理解。
②学生活动:观察课本P32图IV-21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并思考饼干进入人体后正确的去向。
③师生互动:观察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图,深入认识消化道的各个器官④学生活动:归纳并记忆消化道的组成2.消化腺①质疑:是不是只由消化道就可以独立完成消化呢?(学生思考、回答)②学生活动:阅读书本P32图IV-21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认识各个消化腺,并识记各个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
③师生互动:观察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图,深化学生对消化腺的认识④归纳消化腺的组成⑤学生活动:“看谁记得牢”——消化道、消化腺的组成以及各个消化腺所分泌的消化液四、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1.提出问题:消化道起始于哪里?(空腔)这里有什么结构,各发挥着怎样的作用?2.师生一起通过实验设计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3.思考:口腔中有什么物质使淀粉的性质发生了变化?除了唾液中有唾液淀粉酶,其他的消化液中有酶吗?4.通过小故事“西瓜子一天历险记”让学生加深食物的消化过程。
学生回答,师生互动。
五、小结及巩固练习。
(完整版)《消化和吸收》教案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2.概述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消化系统的模型,培养学生对直观教具的观察能力.2.通过对“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的设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设计实验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重点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其生理功能.难点食物的化学性消化.教材分析作变生物圈中的一员,人类要不断地从生物圈中获取物质和能量,以进行各项生命活,本章教材就围绕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进行了阐述,并对膳食的合理性和安全性进行了介绍。
学情分析:本节内容主要介绍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学生知道人体各段消化道的吸收能力不同,不同部位吸收的物质不同,明确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能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提前把步骤方法看明白,然后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在完成实验任务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突破方法七年级的学生对外界事物都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而且消化系统和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学生平时接触也较多,都比较感兴趣,但对于其结构和生理功能却不太了解,涉及复杂的化学反应,对没有化学基础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无法解释.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入手,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法及学法指导首先复习上节课知识,由营养物质逐步过渡到如何消化吸收进入人体.导入新课时,通过联想引入,这样导入能使学生所学知识有一定的求知欲望.由消化系统的组成入手,渐进式了解消化道、消化腺及各自的生理功能,同时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逢适应的的生物学观点.建构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然后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先自主学习,自主实验及探究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和归纳形成统一认识.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模型.书中所涉及的实验器材和材料学生准备:收集动物的小肠.教学过程:多媒体出示复习问题结合教材进入概括习消化系统.出示模型和消化系统构成图,明晰几个问题:1.依次说出食物进入人体后所经过的消化器官的名称.2.指出自己的胃、小肠、肝脏的位置.3.找出最膨大和最长的消化器官各是谁?归纳:食物进入消化系统的过程识记:消化腺及功能消化道与消化腺的联系归纳重点分析讨论:胃阅读书中材料自学研读小肠归纳小肠的特点及作用演示实验:胆汁对脂肪的乳化作用播放胆汁乳化视频讨论:胆汁对油起了什么作用?这种作用有何意义?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场所读书总结出三在营养素分解的最终产物是什么?消化系统小总结过渡:食物进行消化,那么是在什么场所吸收的呢?观察书中或多媒体图片知营养物质的吸收部位.总结出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场所.进行实验并读书知小肠结构与消化和吸收的功能是如何相适应的?分组实验观察小肠的结构.讨论:观察到了什么结构?这些结构对于营养物质的吸收有什么意义?小总结: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板书设计:第二节消化和吸收一. 消化系统的组成1.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2.消化腺:唾液腺肝脏胰腺胃腺肠腺二.食物的消化淀粉→麦芽糖→葡萄糖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蛋白质→氨基酸三.营养物质的吸收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场所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食物营养成分的种类和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消化和吸收的过程.经过上一学期生物课的学习,学生对探究实验的基本方法有了初步认识和了解.因为消化酶对食物的消化作用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难点.之所以是重点,是因为没有酶就没有食物的化学性消化;之所以是难点,是因为酶对食物的消化作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对学生来讲十分抽象.本节课通过实验,并结合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对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有了直观的认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结构和功能是互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学生对实验有浓厚的兴趣,反应热烈,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这也是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因为学生没有学习化学知识,所以理解起一些化学反应有一定难度,所以学生真正完全掌握,还需一定的时间.本节课内容多,难度大,时间把握就比较难,这是本节课很大的不足.我认为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时刻关注学生的行为,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探究能力、自学能力.并且自己也应细研教材,不断创新,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讲解详略得当.附:参考答案练一练:1.口腔 2.不是 3.胃 4.小肠 5.B课时反馈:1.D 2.C 3.D 4.C 5.C 6.消化道消化腺 7.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8.唾液腺肝脏胰腺胃腺肠腺。
《消化和吸收》教案
《消化和吸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消化的概念和过程,知道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
2. 让学生理解吸收的含义和过程,了解营养物质的吸收途径。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他们对生命科学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消化和吸收的概念。
2. 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及其功能。
3. 营养物质的吸收途径。
4. 消化和吸收过程中的一些生理现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消化和吸收的概念,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及其功能,营养物质的吸收途径。
难点:消化和吸收过程中的生理现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 利用图片、模型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3. 设计实验和动手操作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消化和吸收的现象。
4. 组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消化和吸收的概念。
2. 讲解:介绍消化和吸收的概念,讲解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及其功能,阐述营养物质的吸收途径。
3. 直观教学:展示图片、模型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4. 实验与观察:设计实验和动手操作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消化和吸收的现象。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察和思考,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消化和吸收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消化系统器官功能和营养物质吸收途径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对观察到的消化和吸收现象的描述和分析能力。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情况,以及他们对消化和吸收过程中生理现象的理解。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观察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
八年级生物 消化和吸收鲁科版
消化和吸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2.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能力目标1.运用实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2.尝试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曲线图。
3.分析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说出小肠的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教学重点1.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2.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与消化吸收的关系。
●教学难点1.运用实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2.尝试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曲线图。
3.分析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说出小肠的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教学方法探究法、分析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实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所需实验用品:试管、消毒棉球、镊子、大烧杯、温度计、碘液。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挂图或消化和吸收的动态演示课件。
2.学生准备:馒头,收集消化与吸收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师:当我们细细咀嚼馒头时,常常感到略有甜味,这是为什么?做出假设:在口腔中,馒头中的淀粉转变成了能使人感到甜味的糖。
实验探究:1.在口腔中淀粉是否转变成能使人感到甜味的糖?2.如果以上假设正确,是什么原因使淀粉转化成了这种糖?(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还是唾液的作用。
)3.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起了什么作用?[讲授新课]请同学们设计一组实验,探究以上问题。
背景资料:淀粉遇碘变蓝。
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糊精、麦芽糖和少量葡萄糖的混合物。
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滴加碘液,溶液不会变蓝。
口腔的温度大约是37 ℃。
提供的实验用品:(每组6人)试管4个试管架1个滴管2个玻璃棒1个烧杯1个馒头块馒头碎屑蒸馏水唾液碘液探究方案:请填表说明以下问题:每支试管内各加入了什么物质?是否充分搅拌?是否进行37 ℃的水浴?水浴多长时间?采用什么方法鉴别管内液体所含物质的种类?并预测检验结果。
(注意:用玻璃棒搅拌时动作要轻,以免捅破试管)分析结果,回答问题:师:在口腔中淀粉是否能转变成能使人感到有甜味的糖?你从哪个试管得出的此结论。
二节消化和吸收教案
二节消化和吸收教案教学对象:八年级教学目标:1. 了解消化的概念、过程和消化系统的组成。
2. 掌握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3.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重点:1. 消化和吸收的概念。
2. 消化系统的组成。
3.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教学难点:1.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2. 营养物质的吸收。
教学准备:1. 教材《生物》八年级上册。
2. PPT课件。
3. 教学挂图。
4. 实物模型。
教学过程:第一节:消化和消化系统一、导入新课1. 利用PPT课件展示食物在口腔、胃、小肠中的消化过程。
2. 引导学生思考: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是如何进行的?二、自主学习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消化的概念、过程和消化系统的组成。
三、课堂讲解1. 教师讲解消化的概念、过程和消化系统的组成。
四、课堂练习1. 学生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
2. 教师点评答案,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课堂小结2. 教师点评并补充。
第二节: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一、导入新课1. 利用PPT课件展示食物在口腔、胃、小肠中的消化过程。
2. 引导学生思考:食物在消化过程中是如何被分解的?二、自主学习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三、课堂讲解1. 教师讲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四、课堂练习1. 学生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
2. 教师点评答案,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课堂小结2. 教师点评并补充。
六、营养物质的吸收一、导入新课1. 利用PPT课件展示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2. 引导学生思考:营养物质是如何被吸收的?二、自主学习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三、课堂讲解1. 教师讲解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四、课堂练习1. 学生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
2. 教师点评答案,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课堂小结2. 教师点评并补充。
七、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实例分析一、导入新课1. 利用PPT课件展示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实例。
2.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实例是如何展示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的?二、自主学习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实例中的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第一课时消化
教学目标:
1.知识: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理解消化酶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能力:通过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淀粉的化学性消化过程以及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难点:淀粉的化学性消化过程以及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酶的作用
课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有关实验。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后反思:
消化酶对食物的消化作用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难点。
之所以是重点,是因为没有酶就没有食物的化学性消化;之所以是难点,是因为酶对食物的消化作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对学生来讲十分抽象。
本节课运用实验和演示制作的计算机课件两种方法来加深学生对酶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我对课本上原有的实验进行了改进,不仅用碘液检验淀粉是否存在,还增加了用尿糖试纸检测麦芽糖的有无及多少。
让学生通过实验自己得出:淀粉只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才能变成麦芽糖,从而认识到酶的重要性。
又通过用尿糖试纸分别检测“经过牙齿咀嚼和舌的搅拌的馒头”和“未经牙齿咀嚼和舌的搅拌的馒头”在人工口腔内产生的麦芽糖的多少,证明了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可以使馒头中更多的淀粉变成麦芽糖,从而认识到物理性消化对化
学性消化的促进作用,理解了吃饭时细嚼慢咽的必要性。
在学生通过实验知道了淀粉经过淀粉酶的作用变成了麦芽糖之后,我又利用制作的动画课件示意了淀粉在酶的作用下逐步分解成葡萄糖的整个过程,使这一看不见的、难以理解的化学性变化形象化、明朗化,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最后,还利用计算机课件示意了蛋白质、脂肪的化学性消化。
虽然这节课基本上做到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但仍有一些地方值得改进,如课后练习题的处理、“淀粉变成了甜甜的糖”的说法等。
本节课的背景资料
1.检测淀粉的存在:可使用碘液——淀粉遇碘变蓝。
2.检测麦芽糖的存在和含量的多少:可使用尿糖试纸。
麦芽糖可使尿糖试纸变色,且麦芽糖的浓度不同,试纸改变的颜色也不同。
尿糖试纸使用方法
(1)将试纸浸入液体中,湿透约1秒钟后取出。
3.尿糖试纸说明(见下图)
【典型例题】
1.血液中没有()
A.氨基酸
B.脂肪酸
C.麦芽糖
D.维生素
【答案】C。
【分析】而麦芽糖则不能被吸收,必需再消化成葡萄糖才能被吸收,所以血液中没有麦芽糖。
2.小明患了急性肠胃炎,腹泻严重,这时进行治疗的方案有以下几种,请选择()A.口服葡萄糖B.口服生理盐水 C.静脉注射生理盐水D.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答案】C
【分析】由于小明患了急性肠胃炎,所以体内丢失了大量的水和无机盐,但由于胃肠功能失调,所以不能口服,应该通过注射生理盐水来补充体内的水和无机盐。
3.试管中有一些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置于37℃温水中,一小时后植物油不见了。
配制的消化液可能是()
A.唾液、胃液、肠液B,胃液、唾液、胆汁 C,胰液、肠液、胆汁 D,肠液、胰液、唾液
【答案】C
【分析】植物油的成分是脂肪,该题实际上是考查脂肪的消化。
乳化脂肪的消化液是胆汁,只起乳化作用(物理变化,将大分子脂肪变为脂肪微粒),胰液中有胰脂肪酶,肠液中有肠脂肪酶。
4.三个试管内有相同量的鲜牛肉,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置于37℃温水中,分别加入不同的消化液,消化最快的一组是()
A.胃液、肠液 B,胰液、胃液 C,胰液、肠液 D,唾液、胰液【答案】C
【分析】鲜牛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所以此题实际上是考查学生蛋白质的消化,唾液内无蛋白酶,胃液内有胃蛋白酶,但要注意胃液呈酸性,只有胰液和肠液的生存环境相同,而且,胰液中有胰蛋白酶,肠液中有肠肽酶,能将蛋白质完全消化成氨基酸。
【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1.细嚼馒头,口腔内感觉有甜味,这是由于()
A.牙齿咀嚼的缘故 B.舌搅拌的缘故 C.口腔分泌消化酶的缘故D.与以上三条都有关
2.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A.口腔B.胃C.小肠D.大肠3.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
A.唾
B.胃液C胆汁 D.肠液 0 4.在消化道中能消化蛋白质的消化酶来自()①唾液腺②胃腺③肝脏④肠腺⑤胰腺
A.①②③ B.②④⑤ C. ③④⑤ D.①③⑤
5.各类营养物质在人体消化道内开始被消化的顺序是:()①蛋白质②淀粉③脂类④无机盐⑤纤维素
A.①②③ B.①③⑤ C. ③②①D.②①③二、判断题 1.胆汁是由胆囊分泌的。
()
2.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
()
3.小肠是食物最主要的消化场所,大肠是营养物质最主要的吸收场所()三、填空题
1.肝脏有病的人怕吃油腻食物,这主要是因为分泌不足。
3.能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这三种有机物的消化液是
4.消化系统是由和组成的。
5.牙齿的咀嚼能将大块食物磨碎成小块,这样有利于消化的主要道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