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轴对称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7.1《轴对称》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7.1《轴对称》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7.1《轴对称》教案一、教学目的1.了解轴对称的概念和特点。

2.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绘制方法和判断标准。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1. 理解轴对称的含义; 2. 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绘制方法。

难点: 1. 判断轴对称图形的对称性。

三、教学准备1.教材《数学》四年级下册。

2.黑板、彩色粉笔/白板标记笔。

3.轴对称图形卡片。

4.学生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出示轴对称图形卡片,让学生观察,并问:“你们觉得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轴对称的现象。

2. 学习轴对称的概念1.讲解轴对称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可以通过某条直线旋转180°后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具有轴对称性。

2.分析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并让学生举例说明。

3.让学生在纸上绘制一些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它们的轴对称线。

3. 练习轴对称图形的绘制1.教师示范如何绘制轴对称图形,鼓励学生模仿。

2.学生分组练习绘制不同的轴对称图形,并相互交流。

3.纠正学生在绘制过程中的错误,强化正确的绘制方法。

4. 判断轴对称图形的对称性1.出示一些轴对称和非轴对称图形,请学生判断它们的对称性,并解释理由。

2.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自主判断图形的对称性,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5. 课堂作业布置练习册上关于轴对称的练习题,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并及时纠正错误。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轴对称的理解更加深入,绘制轴对称图形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实例练习巩固学生的轴对称知识,提高他们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朿能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七单元《轴对称》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七单元《轴对称》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七单元《轴对称》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轴对称》是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编写的一篇教科书。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轴对称的概念,学会寻找轴对称图形,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思考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思考能力,他们对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轴对称的定义以及如何寻找轴对称图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轴对称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轴对称的概念,学会寻找轴对称图形。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思考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轴对称的概念。

2.如何寻找轴对称图形。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导入——实践操作——讲解分析——巩固拓展——总结归纳”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轴对称的图形,如剪纸、图片等。

2.准备一些非轴对称的图形,以便进行比较。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轴对称的图形,如剪纸、图片等,让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图形都是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的,从而引出轴对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非轴对称的图形,让学生判断它们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发现非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进一步理解轴对称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如教室、房屋、树木等。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找到轴对称图形,并说明它们的特征。

4.巩固(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有关轴对称的问题,如:“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个图形一定是轴对称图形吗?”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得出结论。

四下图形的运动轴对称教案

四下图形的运动轴对称教案

四下图形的运动-轴对称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及特征。

2. 学会寻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并运用轴对称知识进行设计和创作。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学会用折叠、剪切等方法创作轴对称图形。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兴趣,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及特征。

2. 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1. 轴对称图形的寻找和创作。

2. 轴对称图形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轴对称图形的相关图片和案例。

2. 剪刀、彩纸等制作工具。

学生准备:1. 铅笔、橡皮、彩笔等绘画工具。

2. 剪刀、彩纸等制作工具。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如衣服、剪刀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轴对称图形,教师总结并板书。

环节二:探究轴对称图形的特征1. 教师发放剪刀和彩纸,引导学生尝试制作轴对称图形。

2.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观察和思考,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展示制作成果,共同讨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环节三:寻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1. 教师提出任务:寻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并拍摄照片或绘制图案。

2. 学生分组进行寻找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展示作品,共同分享寻找和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环节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特征。

2. 学生尝试运用轴对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轴对称图案、制作轴对称手工作品等。

3.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创新和优秀表现。

五、课后作业:1. 绘制一幅家庭成员的轴对称图形,并写一段介绍文字。

2. 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拍摄照片或绘制图案,分享给同学和老师。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特征的理解程度。

人教版四年级下小学数学教案:《轴对称》

人教版四年级下小学数学教案:《轴对称》

四年级下小学数学教案:《轴对称》人教版四年级下小学数学教案:《轴对称》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四年级下小学数学教案:《轴对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熟悉的对称物体和直观图形的探讨和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认识轴对称图形,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能够概括出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使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得到发展。

2.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难点】1.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概括出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特征。

3.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4.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设计】1.设计思想:找准学生学习新知的“最近发展区”,在大背景下认识轴对称图形。

同时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

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感知。

2.教材分析(1)轴对称图形是图形运动教学的进一步深入。

轴对称主要是体会轴对称图形不仅仅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两半。

通过数一数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概括出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连线垂直于对称轴,从而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从经验上升到理论。

教学设计主要是联系学生亲身体验,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探究新知。

此节内容的学习将为以后学习画轴对称图形,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做好铺垫。

(2)分析本课内容的组成部分:学生会判断轴对称图形;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认识到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轴对称》(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 人教版

《轴对称》(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  人教版

教案:《轴对称》课程:四年级下册数学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轴对称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描述轴对称图形。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 轴对称的概念和特征。

2. 识别和描述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1. 轴对称的判断和运用。

2. 轴对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和讲解。

2. 轴对称图形的教具或图片。

3. 学生用纸和彩笔,用于绘制轴对称图形。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入轴对称的概念,通过展示一些轴对称图形,让学生观察并发现它们的共同特点。

2. 引导学生讨论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如对称轴、对称点等。

二、讲解1. 讲解轴对称的概念,强调对称轴的作用和对称点的位置。

2. 通过示例,展示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3. 引导学生思考轴对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剪纸、建筑设计等。

三、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判断轴对称图形的练习题。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找出对称轴和对称点。

3.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解题方法和思路。

四、创作1. 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轴对称图形进行创作。

2. 学生可以使用纸和彩笔,绘制出自己设计的轴对称图形。

3.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出独特而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五、展示和评价1.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解释创作的思路和过程。

2. 引导学生互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和欣赏之处。

3.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和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和努力。

六、总结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回顾轴对称的概念和特征。

2. 强调轴对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造力。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发现轴对称的例子,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讲解、练习、创作和展示等环节,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轴对称的概念和特征。

通过实际操作和创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四下图形的运动-轴对称教案

四下图形的运动-轴对称教案

四下图形的运动-轴对称教案第一章:认识轴对称1.1 引入概念:什么是轴对称1.2 实例讲解:展示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如剪纸、衣服设计等1.3 学生动手:剪出一个自己设计的轴对称图形第二章:轴对称图形的性质2.1 引入问题:轴对称图形有哪些特殊的性质?2.2 理论讲解: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及性质2.3 实例分析:通过实际图形,讲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2.4 学生练习: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并分析其性质第三章:轴对称图形的绘制3.1 引入问题:如何绘制一个轴对称图形?3.2 方法讲解:轴对称图形的绘制方法及技巧3.3 学生动手:独立绘制一个轴对称图形第四章:轴对称图形在实际应用中的举例4.1 引入问题:轴对称图形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4.2 实例讲解:展示轴对称图形在建筑设计、服装设计等领域的应用4.3 学生思考:举例说明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第五章:轴对称图形的创新设计5.1 引入问题:如何发挥创意,设计出独特的轴对称图形?5.2 创意讲解:展示创新轴对称图形的思路和方法5.3 学生动手:设计一个具有创意的轴对称图形第六章:轴对称与几何图形的结合6.1 引入问题:轴对称如何与其他几何图形结合?6.2 实例讲解:展示轴对称与三角形、正方形等几何图形的结合实例6.3 学生动手:尝试将轴对称与不同几何图形结合,创作新的图形第七章:轴对称在数学中的应用7.1 引入问题:轴对称在数学中有什么应用?7.2 理论讲解:介绍轴对称在数学中的运用,如对称轴的性质、对称点的坐标等7.3 实例分析:通过实际问题,讲解轴对称在数学解题中的作用7.4 学生练习:运用轴对称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第八章:轴对称与坐标系8.1 引入问题:轴对称如何在坐标系中表现?8.2 理论讲解:介绍坐标系中轴对称的表示方法及性质8.3 实例分析:通过实际图形,讲解轴对称在坐标系中的应用8.4 学生练习:在坐标系中找出轴对称图形,并分析其性质第九章:轴对称与变换9.1 引入问题:轴对称如何进行图形变换?9.2 理论讲解:介绍轴对称图形变换的方法及规律9.3 实例分析:通过实际图形,讲解轴对称变换在设计中的应用9.4 学生动手:运用轴对称变换方法,创作新的图形第十章:轴对称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10.1 引入问题:轴对称如何在艺术创作中发挥作用?10.2 实例讲解:展示轴对称在绘画、雕塑等艺术领域的应用10.3 学生思考:举例说明轴对称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认识轴对称二、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补充说明:通过具体的图形实例来讲解轴对称的性质,让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来加深理解和应用。

《轴对称》(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轴对称》(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轴对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发现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审美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轴对称图形的概念2. 轴对称图形的性质3. 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性质2. 教学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如剪纸、建筑等,引导学生发现轴对称的美,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轴对称图形的概念通过展示一些轴对称图形,如等腰三角形、矩形、正方形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形的特点,总结出轴对称图形的定义。

(2)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让学生分组讨论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如对称轴、对称点等,然后进行汇报,教师总结。

3. 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折纸、画图等方式,自己动手制作轴对称图形,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4. 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如衣服、昆虫、建筑等,引导学生发现轴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

5. 总结与拓展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总结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性质以及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同时,布置一些拓展性的作业,如寻找更多的轴对称现象,设计轴对称图形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后通过作业、小测验等方式,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兴趣和认识。

3. 通过学生的作品,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以及审美意识的形成。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3.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性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审美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下图形的运动--轴对称教案【优质】

四下图形的运动--轴对称教案【优质】

图形的运动——轴对称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82—85页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2.经历观察分析、欣赏想象、操作发现等数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其空间观念。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索、交流反思的意识,体会轴对称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广泛存在性,感受对称的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

教学重点:能识别轴对称图形并能确定它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外一半。

教学难点: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展示学生课前的剪纸作品,教师演示剪纸,让学生说说剪出来的图形有什么特点?一、复习导入1.回忆有关对称的知识出示新二下老教材二上轴对称图形内容。

2.归纳轴对称图形概念。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二、新知探究(一)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1.出示课本82面图片。

(1)他们是不是轴对称图形?(2)画出他们的对称轴。

(3)反馈(4)你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2.反馈课前作业(1)贴脸谱(2)画基本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二)教学例12.出示P82的例题1小树图(1)它是个轴对称图形么?为什么?(2)画出它的对称轴,看一看,数一数,你发现了什么?(为了便于交流,给线段的端点标上字母)(3)小组交流。

(4)汇报:如点A与点A′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1小格,B与B′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2小格。

(复习距离)3.小结:轴对称图形每一组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性质)4.提问:对称点只有5组么?(结合课件演示,引导学生发现有无数组的对称点组成了对称的线段,围成了对称的图形,这五组对称点正好在线段的端点,找到这些关键点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5.(课件隐去对称轴右边的图形)是:现在请你把这个轴对称图形补充完整,你有什么好方法吗?(描点)6.为什么确定了这5个点,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边也画出来了呢?(课件演示)A、E两点确定,AE间有无数个点,便连成了线段AE,A′E′两点确定了,A′E′间有无数个点,便连成了线段A′E′,只要找到两个端点的对称点,把它们连接起来,得到的线段一定与原线段对称。

四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轴对称》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轴对称》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轴对称》教学设计《四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轴对称》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轴对称创意作品集——四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轴对称》【项目概要】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

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因此我们要注重数学生活化,向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他们感觉到学习知识的有用性和有效性,并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世上有一种美,便是对称之美!在许许多多中国的文化国粹中,我们都能看到对称元素的摄入,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建筑也都是对称的,有一种雄伟端庄的美。

赵州桥、英国塔桥、法国埃菲尔铁塔的设计给我们一种美的享受。

想去探究这神奇美丽的领域,想动手创作美吗?【项目目标】知识目标:1.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用“折叠”“重合”这样的词语准确地描述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2. 会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掌握画图的方法和步骤:先画出几个关键点的对应点,再连线。

学科能力:1.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分析、欣赏想象、操作发现、动手创作等数学活动过程,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其空间观念,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2.学生在探究、动手创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审美观念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3.通过观察,动手实践、合作探究,提高利用轴对称的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1.合作与探究素养: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对称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深化对轴对称性质的理解,进而培养合作与探究的意识,同时体会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

2.信息素养:能够上网查找相关信息——轴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轴对称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轴对称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轴对称教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轴对称教材分析本课教材先呈现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轴对称图形,通过画出它们的对称轴,唤起学生已有的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生活经验,观察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复习关于轴对称图形的知识,并通过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活动,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从而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探索新知识,感受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例1是借助方格图,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数一数的活动,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探索轴对称图形的对应点与对称轴之间的关系——轴对称图形上两个对称点到对称轴的方格数(距离)相等,加深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

例2是在方格纸上,让学生根据对称轴探索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的方法,也就是在方格纸上补全五角星。

例2是利用例1的知识解决问题。

即先找到图上每条线段的端点,再借助对称轴,找到这些点的对称点,最后依次连接各个对称点,也可以画出一个对应点就连一条线,最后顺次连成图形,从而得到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通过补全轴对称图形,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两个对称点到对称轴的方格数(即距离)相等。

在此基础上,通过小精灵的提问,帮助学生梳理补全的过程,总结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步骤和方法。

学情分析二年级时,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知道将一张纸对折后画一画、剪一剪得到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本课的教学要充分调动、利用学生的已有认知经验,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用“折叠”“重合”这样的词语准确地描述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着重从“对称轴的认识、不同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情况区分、利用对称轴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这些方面来展开教学。

采用直观教具辅助,以引导发现为主,再利用设疑激趣法、讨论法等新型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全过程地参与教学的每一环节。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四下-图形的运动--轴对称教案

四下-图形的运动--轴对称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7.图形的运动(二)第一课时:轴对称图形古巷镇枫二小学陈国扬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轴对称,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

能找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用自己的方法创造出轴对称图形。

2.过程与方法:在探索图形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观察、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图形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感受数学创新活动本身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建立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2.能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事物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探索某些轴对称图形的对称性。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本相关附页一、复习导入回忆有关对称的知识二、讲授新课1,出示课本82面轴对称图片,让学生指出图片的对称轴。

2,归纳对称轴、轴对称图形概念。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3,教学例1出示P82的例题1松树图案(1)它是个轴对称图形么?为什么?(2)画出它的对称轴,看一看,数一数,你发现了什么?(3)学生动手画,同桌交流。

(4)学生汇报交流。

(5)总结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步骤。

(6)小结: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4,动手做一做。

课本P84第一、二题,P85第五题5,拓展延伸:生活中的数学。

6,总结。

三、布置作业作业:预习课本83页例2;第84页“做一做”第3题、剪出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板书设计:一、轴对称图形对称轴轴对称图形画轴对称图形方法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轴对称(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轴对称(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教案:轴对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能够识别和创造轴对称图形。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轴对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轴对称图形的概念2. 轴对称图形的性质3. 轴对称图形的识别和创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性质2. 教学难点:轴对称图形的识别和创造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如剪纸、建筑等,引发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轴对称图形的概念通过展示一些轴对称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它们的共同特征,从而引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2)轴对称图形的性质通过对轴对称图形的观察和操作,引导学生发现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如对称轴、对称点等。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通过折叠、剪纸等方式,亲身体验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和性质。

4.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性质。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性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识别和创造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指导和练习。

六、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发展情况。

七、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2. 折叠、剪纸等操作材料3. 课后练习题八、教学时间1课时九、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和性质。

2. 在实践操作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亲身体验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和性质。

3. 在巩固练习环节,注意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 在课后作业环节,布置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下图形的运动轴对称教案

四下图形的运动轴对称教案

四下图形的运动-轴对称教案第一章:认识轴对称1.1 学习目标:了解轴对称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学会寻找和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1.2 教学内容:轴对称的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轴对称的性质: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上的任何一点到图形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对称轴将图形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部分。

1.3 教学活动: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如剪刀、飞机、蝴蝶等,引导学生发现轴对称的存在。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找出一个轴对称图形,并确定其对称轴。

教师演示如何找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1.4 作业:学生回家后,寻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其对称轴。

第二章:轴对称图形的画法2.1 学习目标:学会使用尺子和圆规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能够自主创造出新的轴对称图形。

2.2 教学内容:轴对称图形的画法步骤:1. 画出对称轴。

2. 在对称轴的一侧画出图形的一半。

3. 将图形沿对称轴折叠,确保两部分完全重合。

4. 用尺子和圆规画出另一半图形。

2.3 教学活动: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尺子和圆规画出轴对称图形,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学生分组合作,互相帮助画出不同的轴对称图形。

2.4 作业:学生回家后,尝试独立画出两个相同的轴对称图形,并标出其对称轴。

第三章: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与应用3.1 学习目标: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学会利用轴对称图形进行创意设计。

3.2 教学内容: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对称轴上的任何一点到图形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对称轴将图形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部分。

轴对称图形的应用:如设计图案、解决几何问题等。

3.3 教学活动:学生通过实际操作,验证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教师展示如何利用轴对称图形进行创意设计,如制作剪纸、设计图案等。

3.4 作业:学生回家后,尝试利用轴对称图形设计一个简单的图案。

四下图形的运动轴对称教案

四下图形的运动轴对称教案

四下图形的运动-轴对称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及特征。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图形对称的过程。

2. 培养学生利用对称轴对图形进行变换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2.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及特征。

2. 利用对称轴对图形进行变换的方法。

难点:1. 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确定。

2. 利用对称轴对复杂图形进行变换。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轴对称图形的相关图片或实物。

2. 剪刀、彩纸等制作材料。

学生准备:1. 笔记本、彩笔等记录工具。

2. 剪刀、彩纸等制作材料。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1. 教师展示一些轴对称的实物,如剪刀、扇子等,引导学生观察。

环节二:探究轴对称图形的特征1. 教师发放图形卡片,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其对称轴。

环节三:动手实践1.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彩纸、剪刀等材料,制作自己喜欢的轴对称图形。

2. 学生展示制作成果,教师评价并给予建议。

环节四:拓展与应用1. 教师提出一些有关轴对称图形的问题,如: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五、课后作业1. 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拍摄照片或绘制图案,下节课分享。

2. 请家长协助,利用家庭物品制作一个轴对称图形,下节课展示。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并识别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对称轴对图形进行变换。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体验图形对称的过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审美观念,形成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疑惑及时解答。

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四年级下册数学轴对称教案3篇

四年级下册数学轴对称教案3篇

四年级下册数学轴对称教案3篇四年级下册数学轴对称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数的产生,认识自然数。

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十亿”“百亿”“千亿”,掌握整数数位顺序表,认识十进制计数法。

2.在经历数的产生过程中,感受“一一对应”的思想和“实践第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使学生了解古老的数学文化,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数的产生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意义和十进位值制的价值。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数的产生(一)导入1.师:我们身边有很多数,找一找。

(人数、男生数、女生数、年龄、身高、体2.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可是数的产生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二)了解古代计数方法1.师:你知道远古时代的人是以什么为生吗(打猎)对,他们以打猎为生,每次捕到猎物或捞到鱼需要知道捕获的数量,他们也需要数数,记录数的多少,但和那时的方法和现在不同,你知道他们用的是什么方法吗(摆石子、刻痕、结绳计数)2.课件出示:图片师:比如,出去放牧时,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小石子,一共出去了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回来时,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如果回来的羊的只数和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

在木头上刻道来计捕鱼的条数的道理也是一样。

刻道计数和结绳计数也是如此。

3.课件出示:师:这是我国挖掘出来的“甲骨文”上的“数”字,这个字就源于结绳记事。

4.师:大家想,随着人们捕猎技术的进步,捕猎工具的发展,打到的猎物就会越来越多,相应的计数时,摆的石子就会越来越多,还是很不方便。

怎么办【设计意图:通过介绍数的产生,感受“一一对应”的思想,体会古代计数方法的不便,产生对数字的需求。

】(三)符号记数1.师: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渐出现了数词。

以后又随着文字的发展,逐渐发明了一些记数的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

2.通过介绍古埃及人记数符号,揭示计数法就是表示计数单位的个数,体会没有位值带来的不便。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轴对称》教案4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轴对称》教案4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轴对称》教案4一. 教材分析《轴对称》是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轴对称的概念,掌握寻找对称轴的方法,并能运用轴对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学习,学生能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通过对生活中对称现象的接触,他们对轴对称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如何用数学的眼光去寻找和判断对称轴,以及如何运用轴对称解决问题,是他们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掌握的。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轴对称的概念,能寻找和判断对称轴。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创新能力。

3.让学生能运用轴对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轴对称的概念,掌握寻找对称轴的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寻找和判断对称轴,以及运用轴对称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观察教学法和操作教学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对称现象,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总结,掌握轴对称的概念和运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生活中的对称图片,如剪纸、蝴蝶、树叶等。

2.准备对称轴的模型或教具。

3.准备练习题和拓展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对称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图片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存在一条对称轴,使图片两部分对称。

2.呈现(10分钟)介绍轴对称的概念,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轴对称,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轴对称。

同时,展示如何寻找对称轴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操作,每组找出一些图形的对称轴,并互相交流分享。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并给予表扬和鼓励。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他们是否掌握了轴对称的概念和寻找对称轴的方法。

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及时纠正错误,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运用轴对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对称的剪纸、制作对称的树叶标本等。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1 图形的运动--轴对称18-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1 图形的运动--轴对称18-人教版
教学方法
1.通过师生共同找出轴对称图形的两个特点,训练学生观察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2.通过讨论及问题探究,利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完成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片,说说你的发现。
(由此引出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定义)
2、为以上轴对称图形找到对称轴。
孩子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利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来补全轴对称图形,说说你有什么收获?
学科
数学
年级/册
四年级(下)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第七单元 《图形的运动——轴对称》
教学目标
利用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称图形的特点完成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找出轴对称图形的特点:1、关键点和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2、关键点和对应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具有一定的难度。
难点分析
找出轴对称图形的两个特点后不能应用到作图中。
3、导入:
今天我们就利用这部分知识,继续研究轴对称,板书课题。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自主探究,掌握新知
1、课件出示:例1
(1)看一看,数一数,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点A到对称轴的距离是3格,点A’到对称轴的距离也是3格。)
(2)你还能找出这样类似相对应的点吗?
(学生找出点B和B’到对称轴的距离都相等)
2、课件出示:例2
(1)下面,我们就根据这些重要的发现,补全这个轴对称图形。
首先我们要找到这个图的关键点,接着找出它的对应点,最后依次连线。
(2)总结方法:1、找关键点 2、找对应点 3、顺次连线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第七单元 轴对称(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第七单元 轴对称(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第七单元轴对称(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能够识别出常见的轴对称图形。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3. 引导学生运用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特征。

2. 轴对称图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确定。

2. 轴对称图形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常见的轴对称图形,如树叶、飞机、蝴蝶等。

2. 学生准备白纸、剪刀、彩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些常见的轴对称图形,如树叶、飞机、蝴蝶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发现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入课题:“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特征。

”二、新课1. 教师出示一些轴对称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能找出这些图形的对称轴吗?”2. 学生尝试找出对称轴,教师总结并讲解:“对称轴是轴对称图形的中心线,将图形分为两个完全相同的部分。

”3. 教师出示一些非轴对称图形,引导学生判断是否为轴对称图形,并说明理由。

4.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数学活动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教师总结并讲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是对称轴两侧的图形完全相同。

”三、巩固1. 教师出示一些轴对称图形,引导学生找出对称轴,并说明理由。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特征。

四、应用1.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解决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五、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特征和应用。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让学生了解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特征,并能够运用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轴对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轴对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轴对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轴对称的定义;
2.了解轴对称的性质;
3.会绘制具有轴对称性的图形。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轴对称的定义和性质;
2.教学难点:轴对称的图形绘制。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轴对称的知识;
2.学生准备:有针对轴对称的初步认识。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
1.教师出示一张半径相等的两个圆,让学生试着将它们对折,问学生,这两个圆是否能对折重合?原因是什么?
2.引出轴对称的概念、基本属性,让学生对轴对称形象化地进行理解。

2. 新知讲解
1.通过PPT,讲解轴对称的定义和性质,重点讲解轴对称性的重要意义。

2.让学生通过练习,加深理解。

3. 案例分析
以生活中的一些轴对称的图形为例进行分析。

1. 比如,对称图案的水果,手表,作为例子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进行判断。

2. 让学生分别找到家里、学校或城市里的轴对称图形,描述一下它的特点。

4. 练习课
1.教师设置多种轴对称图形的练习,让学生通过模拟练习,掌握图形绘制方法。

2.反复练习,加深理解。

5. 总结归纳
结合前面教学内容,让学生思考: 1. 轴对称是什么? 2. 轴对称有哪些基本属
性和性质? 3. 轴对称的图形如何绘制?
五、作业布置
让学生练习轴对称的基本练习,并画出自己喜欢的轴对称图形。

六、教学评价
1.学生能够准确描述轴对称的定义,掌握轴对称基本技能;
2.学生能够自主展示轴对称图形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3.学生的轴对称图形绘制能力明显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轴对称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先呈现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轴对称图形,通过画出它们的对称轴,唤起学生已有的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生活经验,观察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复习关于轴对称图形的知识,并通过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活动,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从而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探索新知识,感受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例1是借助方格图,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数一数的活动,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探索轴对称图形的对应点与对称轴之间的关系——轴对称图形上两个对称点到对称轴的方格数(距离)相等,加深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

例2是在方格纸上,让学生根据对称轴探索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的方法,也就是在方格纸上补全五角星。

例2是利用例1的知识解决问题。

即先找到图上每条线段的端点,再借助对称轴,找到这些点的对称点,最后依次连接各个对称点,也可以画出一个对应点就连一条线,最后顺次连成图形,从而得到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通过补全轴对称图形,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两个对称点到对称轴的方格数(即距离)相等。

在此基础上,通过小精灵的提问,帮助学生梳理补全的过程,总结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步骤和方法。

学情分析
二年级时,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知道将一张纸对折后画一画、剪一剪得到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本课的教学要充分调动、利用学生的已有认知经验,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用“折叠”“重合”这样的词语准确地描述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着重从“对称轴的认识、不同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情况区分、利用对称轴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这些方面来展开教学。

采用直观教具辅助,以引导发现为主,再利用设疑激趣法、讨论法等新型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全过程地参与教学的每一环节。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用“折叠”“重合”这样的词语准确地描述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识别轴对称图形并能确定它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2、体会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存在性,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欣赏想象、操作发现等数学活动过程,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其空间观念,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文化。

重点:能识别轴对称图形并能确定它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难点: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准备:磁贴多个;长方形纸条;剪刀;4个信封:①各种三角形②各种四边形③正几边形④五角星、五瓣花和紫荆花图形。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复习旧知。

1、欣赏、感受轴对称在生活中所创造出的美。

课件出示。

师: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建筑都是对称的,有一种雄伟端庄的美。

上课前,老师想带大家去各地看一看,好不好?让我们出发吧!对于赵州桥的设计你感受到对称美了吗?这些图片给了我们一种美的享受,那就是对称美。

暂时欣赏到这里,接下来我们开始上课了,大家准备好了吗?
2、师:二年级时,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和探索轴对称图形,相信大家会有更多的收获。

揭题并读题:轴对称图形
3、课件出示:
a、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对称轴在哪儿?有什么方法来验证这个图形确实是轴对称图形?引:对折。

观察课件的对折效果。

你有什么发现吗?引:对称轴两边的图形完全重合了。

板书(对折完全重合)
b、这些都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请用虚线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画对称轴两头都要露出一点。

师生共同完成前6幅图。

剩下生独立完成,可以相互交流,师巡视。

c、反馈、交流。

4、师:敢不敢来挑战一下呢?
第一关课件:师板贴图形,完成挑战任务:
普通平行四边形1个、菱形1个、长方形1个、五角星1个。

判断:这些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说出有几条对称轴。

根据反馈情况逐一标注。

五瓣花和紫荆花图形。

5、第二关课件:正几边形的对称轴。

6、师小结:在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时,我们一定要认真仔细。

课件表扬。

接下来我们继续来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新知识。

二、探索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第82页例1:有方格图的小树图案
看一看、数一数,你发现了什么?
(1)学生自主探究。

除了对折,你还能怎样判断它是轴对称图形?大家想想办法。

引: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2)汇报交流。

课件动态演示证实学生的发现。

先找出2组关键性对称点:A——A’ B——B’
明确:点A与点A’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3小格;
点B与点B’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2小格;
再让学生在书本第82页上找找其他的对称点 C——C’ D——D’E——E’,照样子说,同桌互说。

每一组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都相等,对称点连线垂直于对称轴。

(5)师小结。

数学上可以利用数方格的方法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三、实践探究,深化认识。

课件出示第83页例2。

1、自学例2,先想想怎样画得又快又好?学生想对策,再观察课件演示画的过程。

2、汇报。

汇报预设:
(1)因为轴对称图形对折后能重合,所以对称轴左右两边的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应该相等。

(2)画图时,只要找到左边图形中几个转折位置的关键点的对称点,再仿照左边的样子顺次连起来就行了。

3、尝试作图。

提醒学生:要充分利用方格纸的特点,用尺子规范作图,并注意保持画面干净整洁。

4、展示反馈:两种画法
(1)画出一个对称点就连一条线,最后顺次连成图形。

(2)画出所有的对称点,最后连线。

5、再归纳操作步骤:找关键点——描对称点——连线。

师:还有其他的对称点吗?(引导发现其实有无数个对称点。

)要想把图画得既准确又节约时间,我们只要找到转弯处的关键点即可画出另一半。

所以在动手画之前,先想好画图的步骤和方法,这就叫胸有成竹。

6、完成“做一做”。

(1)试一试,画出该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2)说一说,轴对称图形有哪些特点?
(3)作业本第61页第3题:如果对称轴是横着的,你还会画吗?
四、数学游戏,拓展思维。

1、下棋:下满为止获胜,如何取胜。

自己先下,第一颗棋子下在正中间,然后对方下在哪里,你就跟着下在哪里。

2、师取出一张长方形纸连续对折三次,让学生跟着一起折,然后大家一起画半只蝴蝶。

猜一猜剪好打开是什么图案?
学生尝试剪,有两种情况:(1)4只完整的蝴蝶。

(2)三只完整的蝴蝶和两个半只的蝴蝶。

说说为什么会这样?复原后加以理解。

如果对折4次、5次、6次、7次呢?剪好打开是几只蝴蝶呢?
找找规律,课后去研究研究,相信你一定会有收获的!
你们想考考老师吗?给大家两次出题机会,对折10次以内老师可以快速地告诉你答案,谁先问?
五、总结
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欣赏生活中的对称图形,再次感受对称美,学好知识,创造更多的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