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式太极拳行工须知空松圆活 郝少如

合集下载

郝少如谈"空松圆活"

郝少如谈"空松圆活"

手交 换位 置 。
由 此 势 我 们 看 出 ,上 肢 不 但 有 以 肩 为轴的 上 升
下 落 运 动 , 同 时 还 有 臂 的 内外 旋 转 和 肘 的 屈 伸 运 动 及 手 的 左 右 位 移 和 左 右 1 0度 以 内 角 度 的 位 置 变 8 换 ,全 是 由腰 胯 的左 右 侧 移 和 左 右 转 动 带动 形成

空 与 松
太极 拳运 动 不可 只讲
“ ”而 片面 地追 求 大松 松 “ ” 也 无 法 进 入 太 松
和 物 质 运 动 的 统 一 , 而 不 能 使 意 识 成 为 物 质 运 动 以 外 的幻 想 。 因此 “ ” 必有 空 “ ”,欲 松 “ ” 必 有 松
特 松 。 没 有 “ ” 的 存 在 ,再 空
21. 02 6
经典
郝 少如谈 “ 空松 圆活"
太 极 拳 练 到 较 高 级 的 阶 段 时 , 身 体 会 产 生 悬 空 极 拳 的 高 级 阶 段 。 要 使 身 体 的 肌 肉 、 骨 节 松 开 还 比 较 容 易 ,但要 达到 “ ” 的 境 界 则 很 难 。 因 此 , 必 空
( ) 后 ( ) 合 劲 的 形成 ,完 全 是 由腰 的拉 转 、 左 上 右 下 提 沉 引 导 出来 的 ,舍 此 不 能 出 整 劲 。
3. 手 势 云
掌 : 重 心 前 移 至 左 脚 , 右 脚 跟 离 地 ; 随 身 体 左 转
( 北 偏东 )带右腿 上步 转 抱 ”状 态 。
左 分 鬃 有 三 次 转 腰 、 两 次 送 腰 、 一 次 沉 腰 裆 的
( 东偏 南 ) 向 ,两 手 成
“ 合
云 手 势 ( 单 鞭 定 势 ) 拉 腰 坐 身 于 右 腿 ,左 脚 接

太极文萃之八

太极文萃之八

E-12太极文萃之八2008年9月21日目录郝月如太极拳著录 (2)郝少如先生图解太极拳起承开合要领 (10)太极老六路练法 (11)太极拳松功十法纲要 (15)太极拳“裆”部的运行轨迹 (17)太极拳讲稿 (19)太极功夫,三层九段论 (48)习武练功养生八法 (60)王选杰先生说站桩 (63)郝月如太极拳著录作者:郝月如郝文桂,字月如,是郝为真的儿子,郝少如的父亲,由武禹襄算起是武式太极拳的第四代。

郝月如少从其父学武,又在李亦畬的蒙馆学文,功夫深厚,文字通畅,其所著数篇短文,讨论太极拳比较具体。

需要注意的是郝月如认为「偏沉则随」不对,其实「偏沉则随」是王宗岳《太极拳论》的最精要内容,合乎太极原则,是对的。

另要注意郝氏常用的「托起」、「上抽」等词,都不是用力的。

现把郝月如的各篇要论附录如下,原文载于郝少如着《武式太极拳》﹕郝月如着《身法要点》太极拳身法主要有:涵胸、拔背、裹裆、护肫、提顶、吊裆、松肩、沉肘、腾挪闪战、尾闾正中、气沉丹田、虚实分清共十三条。

1. 何谓涵胸?曰﹕心以上为胸。

胸不可挺,要往下松,两肩微向前合,谓之涵胸。

能涵胸广才能以心行气。

2. 何谓拔背?曰﹕两肩中间脊骨处,似有鼓起之意,两肩要灵活,不可低头,谓之拔背。

3. 何谓裹裆?曰﹕两膝着力,有内向之意,两腿如一条腿,能分虚,谓之裹裆。

4. 何谓护肫?曰﹕两胁微敛,取下收前合之势,内中感觉松快,谓之护肫。

5. 何谓提顶?曰﹕头颈正直,不低不昂,神贯于顶,提挚全身,谓之提顶。

6. 何谓吊裆?曰﹕两股用力,臀部前送,小腹有上翻之势,谓之吊裆。

7何谓松肩?曰﹕以意将两肩松开,气向下沉,意中加一静字,谓之松肩。

8. 何谓沉肘?曰﹕以意运气,行于两肘,手腕要能灵活,肘尖常有下垂之意,谓之沉肘。

9. 何谓腾挪?曰﹕有动之意而未动,即预动之势,谓之腾挪。

10. 何谓闪战?曰﹕身、手、腰、腿相顺相随,一气呵成,向外发出,劲如发箭,迅若雷电,一往无敌,谓之闪战。

武式太极拳内功心法精要一一郝月如

武式太极拳内功心法精要一一郝月如

武式太极拳内功心法精要一一郝月如太极拳不在样式而在气势,不在外面而在内。

平日行功走架,须研究揣摩空松圆活之道,要神气鼓荡,全身好似气球,气势贵腾挪,身体有如悬空。

两手无论高低屈伸,一前一后,一左一右,皆能灵活自如。

两腿不论前进后退,左右旋转,虚实变换,无不随意所欲。

日久功深,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之境。

明白原理,练熟身法,善于用意,巧于运气,到此地步,一举一动,皆能合度,无所谓不对。

习太极拳者必先求尾闾正中。

正中者,脊骨根对脸之中间也。

迈左步,左胯微向左上抽,用右胯托起左胯;迈右步,右胯微向右上抽,用左胯托起右胯;则尾闾自然正中。

能正中,则能八面支撑;能八面支撑,则能旋转自如,无不得力。

次则步法虚实分清:虚非全然无力,内中要有腾挪,即预动之势也;实非全然占煞,内中要贯注精神,即上提之意也。

切记两足在前弓后蹬时不要全然占煞,应该分清一虚一实,否则即成双重之病。

两肩须要松开,不用丝毫之力,用力则不能舍己从人,引进落空。

沉肘即肘尖常向下沉之意。

前膊和两股注意内中要有腾挪之势,无腾挪则不灵活,不灵活则无圆活之趣。

又须护肫,肫不护则竖尾无力,便一身无主宰矣。

又须养气,气以直养而无害,即沉于丹田,涵养无伤之谓也。

又须蓄劲,劲以曲蓄而有余,并须蓄敛于脊骨之内。

吸为合为蓄,呼为开为发。

盖吸则自然提得起,亦拿得人起;呼则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

此是以意运气,非以力使气,是即太极拳呼吸之道也(此中所说“呼吸”,专指太极拳的“开、合、蓄、发”而言,与吾人平常呼吸不同,请读者不要误会)。

太极拳之为技也,极精微巧妙,非特力大手快也。

夫力大手快者,先天自然赋有,又何须学焉。

是故欲学斯技者,宜先从涵胸、拔背、裹裆、护腕、提顶、吊裆、松肩、沉肘、虚实分清求之。

这些对了,再求敛气,气敛脊骨,注于腰间。

然后再求腾挪。

腾挪者,即精气神也。

精气神贯注于两脚、两腿、两手、两膊前节之间。

彼挨我何处,我注意何处,周身无一寸无精气神,无一寸非太极,而后再求进退旋转之法。

武式太极拳的历史人物特点

武式太极拳的历史人物特点

武式太极拳的历史|人物|特点武式太极拳起源于清朝咸丰年间,由河北永年人武禹襄所创。

至今大约有130年的历史。

后由武禹襄之甥李亦畬进一步完善,由郝家一直传承下来。

那么这一派太极拳有着怎样的历史,经历了哪些人的不断发展,又有着怎样的特点呢?就让小编来告诉你吧!武式太极拳的历史武派太极拳兴起于清咸丰年间,始祖武禹襄及其传人李亦畬、李启轩昆仲均系望族儒生,罕于课徒,至第三世郝为真始广传于世,故旧时多称之为“郝架”、“郝派太极拳”;又因其拳势强调虚实开合,民间习称“开合架”或“开合太极拳”。

解放后多称“武式太极拳”。

海外为了在译音上有别于吴式太极拳,多译成“武(郝)派太极拳”。

始祖武禹襄,名河清,号廉泉,以字行,生于清嘉庆十七年(1812),卒于光绪六年(1880),直隶省广平府永年县人。

廪贡生,候选训导,赠封中宪大夫,兵部郎中加二级。

武氏自明初从山西移民至此,到武禹襄已是第七代,为永年四大望族之一。

其曾祖父讳静远,曾充卫千总。

其祖父讳大勇,武生。

其父名武烈,庠生。

禹襄昆季三人,长兄澄清(1800一1887),咸丰二年壬子科进士,官河南省舞阳县知县;仲兄汝清(l803一I887),道光二十年庚子科进士,官刑部四川司员外郎。

兄弟三人,学兼文武、瞻材亮迹,并声于世,世称“三武”。

咸丰初,吕贤基奉旨督办团练,肃书币邀禹察参赞戎机,以母老不能远离辞谢。

后来尚书毛昶熙、河南巡抚郑元善又皆礼聘,均婉言谢绝。

惟以上事慈母,下课子孙。

究心太极拳术为事。

约道光十余年间永年南关人杨露蝉(名福魁,1799-1872杨式太极拳始祖)返里授拳,禹襄与之友好,得以知其拳技梗概。

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出师北征,李开芳部已抵湖北。

禹襄奉母命往河南省舞阳县省兄,经永年太和堂店东介绍,绕道温县赵堡镇从拳师陈清平(1795一l868)问技,深得奥妙。

其兄澄清于舞阳县北舞渡盐店获清初山西人王宗岳《太极拳谱》,转赠禹襄。

禹襄返里后,远法王宗岳,近师陈清平,以儒家学说为指导,参以兵家奇正虚实之道,医家经络气血之说,养生家吐纳导引之功,技击家蓄发提放之巧,经多年专心研习,并多与力大精武艺者相搏,以验技巧,故其术尤为精到。

武式太极拳的走架打手

武式太极拳的走架打手

武式太极拳的走架打手(郝月如)(总则)太极拳不在样式而气势,不在外面而在内,平日行功走架,须研究揣摩空松圆活之道,要神气鼓荡,全身好似气球,气势贵腾挪,身体有如悬空。

两手无论高低曲伸,一前一后,一左一右,皆能灵活自如。

两腿不论前进后退,左右旋转,虚实变换,无不随意所欲。

日久功深,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境。

明白原理,练熟身法,善于用意,巧于运气,到此地步,一举一动,皆能合度,无所谓不对。

(身法)习太极拳者先求尾闾正中,正中者,脊骨根对脸之中间也。

迈左步,左胯微向左上抽,用右胯托起左胯;迈右步,右胯微向右上抽,用左胯托起右胯,则尾闾自然正中;能正中,即能八面支撑;能八面支撑,则能旋转自如,无不得力。

次则步法虚实分清。

虚非全然无力,内中要有腾挪,即预动之势也。

实非全然占煞,内中要贯注精神,即上提之意也。

切记两足成双重之病。

两肩须要松开,不用丝毫之力,用力则不能舍已从人,引进落空。

沉肘即肘尖常向下沉之意。

前膊和两股注意内中要有腾挪之势,无腾挪则不灵活,不灵活则无圆活之趣。

又须护臀,臀不护则竖尾无力,便一身无主宰矣。

又须养气,气以直养而无害,即沉于丹田,涵养无伤之谓也。

又须蓄劲,劲以曲蓄而有余,并须蓄敛于脊骨之内。

吸为合为蓄,呼为开为发。

盖吸则自然提得起,亦挚得人起;呼则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

此是以意运气,非以力使气,是即太极拳呼吸之道也。

(练习法)太极拳之技也,极精微巧妙,非恃力大手快也。

夫力大手快者,先天自然赋有,又何须学焉。

是故欲学斯技者宜:先从涵胸、拔背、裹裆、护肫、提顶、吊裆、松肩、沉肘、虚实分清求之。

这些对了,再求敛气,气敛脊骨,注于腰间。

然后再求腾挪。

腾挪者,即精气神也。

精气神贯注于两脚、两腿、两手、两膊前节之间。

彼挨我何我,我注意何处,周身无一寸精气神,无一寸非太极,而后再求进退旋转之法。

旋转枢纽在于腰隙。

能旋转自如,丝毫不乱,再求动静之术,静则无,无中生有,即有意也。

意无定向,要八面支撑。

武式太极拳行工须知空松圆活---郝少如

武式太极拳行工须知空松圆活---郝少如

平日行工走架,必须认真细心地揣摩“空”与“松”的意境。欲使肌肉骨节松开,思想上则要有“空”意;欲空时,思想上则要有“松”意。这样练久之后,才能达到“空”与“松”的对立统一。迈出了这一步,才有希望踏上太极拳高级阶段的阶梯。
很多初习者练拳,未尝举手思想先紧张,随之肌肉骨节也紧张了起来,继而感到周身僵硬、行动不便。要使动作不紧张,首先要从思想上做到舒松自然,时刻不忘用意不用力的原则,做到心静体舒。久而久之便能达?quot;空"而意向上升,"松"而气向下沉,肌肉与骨骼有分离之感。接下来便可以求达“圆活”之趣了。
2、圆与活
练习太极拳要达到活的境地,气势必先圆满。至圆才能至活;圆是活的基础,所谓“圆则活,方则滞。”要踏进圆活的境地,则必须掌握“气势”和“八面支撑”。
气势是由人体内在的功夫所决定的。气势的大小,是衡量一个人太极拳功夫深浅的重要标志,气势愈大则功夫愈深,即所谓“太极拳不在样式而在气势,不在外面而在内。”习者平日里进行行工实践,对于气势的追求是不可忽视的。而追求气势的基础条件,便是驾驭“空”、“松”的能力;圆活是离不开“空”、“松”这个先决条件的。如果习者的肌肉骨节还未达到一定程度的“空”、“松”要求,“圆活”也就无从企及。而达到了“圆活”的要求,“空”“松”才能极尽其妙。
根据四字之间的关系,以下分为“空与松”和“圆与活”两个方面来展述。
1、空与松
太极拳运动不可只讲“松”,片面地追求大松特松。没有“空”的存在,再松也无法进入太极拳的高级阶段。要使身体的肌肉、骨节松开还比较容易,但要达到“空”的境界却很难。因此,必须在“空”字上下功夫。
在太极拳运动中,“空”与“松”必须分清,但又不可舍弃任何一方,这两者之间既是互相对立的,又是互相依赖、共同作用的。如果一味地追求“松”;而没有“空”的依存,必然会产生“丢”、“塌”、“散”的弊病,这样松的结果无法产生巧妙的作用,是太极拳运动的一忌。反之,如果一味地追求空而没有松的有机配合,又必然导致空而无物,即只有主观上的幻觉,而没有客观上的变化,这样的运动也无所作为。习练太极拳必须求达于意识和物质运动的统一,而不能使意识成为物质运动以外的幻想。因此“空”必有“松”,欲“松”必有“空”,达到二者间有机的结合,才能实现行气运劲的目的。单一地求松或求空,都违背太极拳运动辩证法的原则。

武式太极拳名家郝少如太极拳讲课笔记

武式太极拳名家郝少如太极拳讲课笔记

涵胸有左右两胸。两胸是在锁骨以下二、三寸处,亦即肋骨微含包围两胸往下沉,从锁骨到心不可弯曲,均勿含心。拔背是大椎要拔高,两者同时进行,即一个动另一个要相应动,先空后松,用松肩垂肘来帮助涵胸。拔背要互不破坏,与此同时后肋及扇骨往下插,这叫做”气贴背”,背后的机关很多,不可忽视。松肩垂肘要求两处关节松脱开来,再配上含胸、拔背,然后才能布于两膊,开于手指。因为放松才能贯气,气贯于手指,一定走膊的里半边,这样是为了有劲、有敏感性。
再就”开合”来说,合是收,开是放。
1.要合中有开即外形在合时,有放松,又有意念放出而不丢,这就是合中寓开。
2.开中有全,就是手脚开大,意念放远而放松,内中有含蓄,就是开中寓合。
3.开中寓开,就是在形的放大中再求放松沉气,就是开中寓开。
4.合之再合,即在外形合拢时,内中再紧凑含蓄,便是合之再合。
拳可以不放在身上,动作全在静中产生,不静则不专心。此外八条线都要存在,方能自身有主,推向前面时要顾到后面,也要顾到左右两面,方能立身中正,八不依靠。
(四)招式
略谈一招一式,如白鹅亮翅的手法,两膊做成丁字形,左手先一竖,右手一横,在这两膊中就包括着刚柔、空松。并在臂、肘、肱、腕、手的每一寸或数寸间,包涵着棚、捋、挤、按等用法。又如下势的退步,在收前脚的同时,也附带有刚(骨)的拔高,和柔(肉)的下降,一升一降,两者同时进行,不可有先后、参差,拳可以不放在身上,所有动作,全在心静中产生。心不静则不专心,拳便散乱,一散乱便身不由主,欲要自身有主,必须保持八条线都存在,一举动就要照顾四面八方。因此,打拳不能离开意识,以意领拳,拳才能不放在身上,从而最后达到忘形。
(来源: 1980年第四季度徐汇体协 作者:卞锦祺)太极拳从无极开始,无极是思想准备,思想集中后(不可分散),分阴阳即是太极,阴阳是交换相济的,一个身体半身是虚的,半身是实的。例如:虚实各有五十斤,虚的是气,实的是劲,虚的五十斤气交给实的,则实的就成为了一百斤,这样讲虚的半边岂不是空无所有了呢?不是,而是与此同时实的半边也有五十斤劲交给虚的,虚的也就有了一百斤的气。

武式太极拳“气贴脊背”练习入门

武式太极拳“气贴脊背”练习入门

武式太极拳“气贴脊背”练习入门武式太极拳“气贴脊背”练习入门编者按:“气贴脊背”,据说是佛道两界追求的至高境界,秘而不宣,致使该绝技不甚流传。

自从武禹襄创立了武式太极拳,才将这个顶级的功夫流传出来,造福武林。

“气贴脊背”训练,各派练法各异,然武派练法更加切实可行,以身法带动内动,意识之引导外动,就可以练出这门顶尖功夫。

其练法,实属武派之精华。

武式太极拳身法主要有:涵胸、拔背、裹裆、护肫、提顶、吊裆、松肩、沉肘、腾挪、闪战、尾闾正中、气沉丹田、虚实分清等,共十三条。

“气贴背身法”,是武式太极拳的另外一种重要特色,外界了解不多,比较神秘。

它是武式太极十三条身法之外的另外一种身法。

这里搜集了郝少如先辈以前在讲课的时候的一些学员的笔记,有关于“气贴背身法”的描述,有删节并整理,供参考。

笔者无意间得到该秘籍,苦练不已,甚以为妙!不敢私藏,特毫无保留,原文发布,并作了简单注释,以飨好友。

练习太极拳不能不讲究身法,武式太极拳身法即:涵胸、拔背、裹裆、护肫、提顶、吊裆、松肩、沉肘、腾挪、闪战、尾闾正中、气沉丹田、虚实分清等,共十三条。

初学者可以先练前八法:涵胸、拔背、松肩、垂肘、提顶、吊裆、气沉丹田、护肫等等。

身法即常讲的所谓“内形”,“内形”要与“外形”拳架统一,要求做到将精、气、神寓于拳架之中,还要做到有知觉,这样才能达到太极拳的意境。

身法就是对各个动作的组织活动的总称,如涵胸、拔背等,身法也是组织的一种方法。

各种身法各有一定的用处,目的是节节贯穿,不顶不丢。

节节贯串,为的是能通达全身,使全身通气,也是为了劲整。

涵胸要点是左右“两胸”的涵胸。

“两胸”是指在锁骨以下二、三寸处部位,亦即肋骨微含包围“两胸”往下沉。

从锁骨到“心”不可弯曲,均勿“含心”。

“拔背”是大椎要拔高(编者按:大椎拔高与肌肉松而下沉,自身必然产生一种高大的感觉,这是自己判断自己的动作是否合乎要求的一种判断办法),两者同时进行,即一个动另一个要相应动,先空后松,用松肩垂肘来帮助涵胸。

太极拳放松如剥洋葱:层层剥开是虚空

太极拳放松如剥洋葱:层层剥开是虚空

太极拳放松如剥洋葱:层层剥开是虚空?何谓松?松是指修为的方法,是身心于规矩之中的自然放松,目的就是要消除拙力、去掉僵劲。

要想松就要按照规矩用劲,以意贯穿于动作过程之中。

练拳时松,关节是开启的,肌肉软组织是舒展的,皮肤的毛孔是随呼吸和动作的开展而开放的,精神是安逸的。

有些人练松不成反变为懈,懈时关节是闭合的,肌肉软组织是萎缩的。

皮肤腠理(腠理一词源于传统中医,指皮肤的纹理和皮下肌肉之间的空隙)紧张,精神萎靡不振。

懈是人之自然本能,其表现是上下瘫成一堆。

腰懈则身瘫,胯懈则身倾,膝懈则立不定。

做到松而不懈,这是练功的关键。

练松并不是一点力气都不用。

试想如果连一点力气都不用了,还能走架和推手吗?练太极拳时身体的放松,实质上是在意识的控制下尽量少用拙力。

在动作过程中,如果只用一分的力量就够的话,就决不用一分半的力量,这就是太极拳巧劲省力的学问。

放松其实只是一种通向高功夫、高境界的方法和途径,并非最终目的,而是达到目的的必要手段。

那么练太极拳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在松的过程中不断壮大内气和不断增长灵性,通过放松结合其他多方面的训练,锻炼出一种刚柔相济、轻沉兼备、松活弹抖的螺旋式的整体劲。

要想练好太极拳,就必须深刻理解放松用意的重要性,要体悟“松为太极拳术之灵魂”这句话精髓所在。

然而,松也有几大种类和层次第一是松静。

即锻炼一种放松的心态,这也是放松的人手点。

武式太极拳一代宗师武禹襄公日:“先在心,后在身。

”心静无为是实现松的前提和保证。

练太极拳首先要心静,只有神经中枢(大脑)松静,思想集中,心平气和,才可以开始动作。

太极名家蒋家骏先生说:“未随出势,先将脑筋静下来,摒除杂念,身心放松,去掉拘束……练拳时先松心,后松身,心身俱松之后,其意气便可自然地沉到丹田了。

”全身肌肉、韧带、骨骼以及各个脏器的放松程度,是受大脑神经兴奋程度影响的。

练功时,大脑越入静,神经兴奋程度就越低。

骨肉就越松,血液流动就越好。

太极名家郝少如:太极拳虚实转换之...

太极名家郝少如:太极拳虚实转换之...

太极名家郝少如:太极拳虚实转换之...太极拳的转换,即为阴阳虚实之间的互相转化,有其独到之法。

习者若能把握住它的法则,就等于在太极拳艺难以逾越的鸿沟上架起了一座桥梁。

阴阳虚实之间的分清和转换,关键之处在两个腰眼之间。

转换时,命意源头在腰隙。

向左转时,左腰眼微向上抽,用右腰眼托起左腰眼,而左胸须虚空;向右转时,右腰眼微向上抽,用左腰眼托起右腰眼,而右胸须虚空。

迈左步时,左腰眼微向上抽,用右腰眼托起左腰眼,而右腿实股须精神贯注,左腿则气势腾挪;迈右步时,右腰眼微向上抽,用左腰眼托起右腰眼,而左腿实股须精神贯注,右腿则气势腾挪。

退左步时,左腰眼微向上抽,用右腰眼托起左腰眼,而右腿实股须精神贯注,左腿则气势腾挪;退右步时,右腰眼微向上抽,用左腰眼托起右腰眼,而左腿实股须精神贯注,右腿则气势腾挪。

两个腰眼总须一上一下,一虚一实,以实托虚,虚与实又要相吸相依。

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共同作用,乃能互相转换。

虚可以转换为实,实可以转换为虚。

须切记“劲由内换”的原则,虚实的变化全在内而不在外,由内才能及外。

在内则能转换而不露形迹,达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境地。

形随意动。

步随身换,由内及外。

猜您喜欢以下内容阅读:•明师指点 | 郝少如:太极拳精髓“引进落空,借力打人”•我比较喜欢的郝少如太极拳讲课笔记,都是干货!每次看都有体会!•回忆郝少如老师八期讲授太极拳的内容,面面俱到!•看武式太极拳大师郝少如如何讲太极拳的“空与松”“圆与活”•【第655期】卞锦祺回忆郝少如老师80年讲授太极拳的心法,真东西!•郝少如 | 武式太极拳中的意念•【第139期】郝少如先生图解太极拳起承开合要领。

郝少如太极拳论

郝少如太极拳论

郝少如太极拳论一、走架与打手之间的辩证关系太极拳的走架与打手之间存在着密切相联的关系。

太极拳能否达于“人不知我,我独知人,人为我制,我不为人制“的奇妙境地,关键在于能否做到知己知彼。

平曰练习走架,是为了求得知己的功夫。

平日练习打手,是为了求得知人的功夫。

能知己,然后才能知彼。

要获得太极拳艺,就必须先从练习走架开始。

待掌握了一定的太极拳运动原则.有了一定的运动基础后,才能进行打手的练习。

与人打手,紧要全在对自己的安排与变化。

走架即是练习安排自己的本领,练习打手即是求得因敌变化的本领。

平曰走架的正确与否,对于打手的成败是至关重要的。

打手的成功建筑在走架的基础之上.所以习者必须严肃认真地对待走架基本功的练习,先将安排自己的本领学会,然后再学习知人的本领打手。

忽视了走架的作用。

就无法获得太极拳的精妙艺术。

走架的目的在于运用,所以平日行工走架时,就要当做正在与人打手。

而打手又离不开走架的基本原则,因此在打手时要当做仍在走架。

所谓“无人则当若有人,有人则当若无人;走架即是打手,打手即是走架,两者理惟一贯”。

通过走架能使打手运用太极拳的理法,练习打手又能促进走架功夫的提高,反过来再增强打手技艺……如此往复循环,使太极拳艺不断提高,所以走架与打手之间的关系又是相辅相成的。

太极拳艺必须依靠走架与打手间相辅相成、密切相联的关系的存在才能获得,二者缺一不可。

习者必须明白原理,按照规律,用心钻研,功到则会事成。

由初练渐至熟练,由艺粗渐至艺精。

功用一日,技精一日。

能精者,还能再精,永无止境。

二、引进落空,借力打人太极者,打手不用先天赋有之力和快手,而是从彼处去借是用意。

借者,既省力而又不伤气。

太极拳是一门最讲究省力打人的艺术,所谓“借力打人”是也。

因为太极拳是一门艺术,而不是单纯的技术,所以借力打人也即是太极拳艺最本质的特点。

借力者,是以后天有关太极拳之力学去获得。

先天的自然之能有限,并有盛衰之年;后天之巧则取之不尽,而用之不竭,乃艺命无穷也。

武式太极拳的武式歌诀

武式太极拳的武式歌诀

武式太极拳的武式歌诀武式太极拳为我国传统太极拳五大流派之一,其理法原理丰富完整又邃密细腻,"以求太极(内形)为主,走内劲,以意行气,练精、气、神三者合一"。

其技艺特点是"因敌变化、借力打人",用意气的变换来支配外形的运动,强调走内劲而不露外形,达到人为我制,而我不为人制的神奇境界。

下面是店铺专门为您整理好的:武式太极拳的武式歌诀。

武式歌诀第一阶段,练好桩功、打好基础常用的有:(一)无极桩:类似拳架中的预备式,要求两足平分与肩同宽,两膝微曲,两臂弯曲,轻轻向胸前平举,两掌高与乳平,掌心相对略偏向下,形如捧球,双目向前平视,头宜正直,虚领顶劲,松肩沉时,含胸拔背,尾闾中正,胸宽腹实,气沉丹田,举身放松,自然安舒,聚精会神,屏除杂念,自然呼吸,要点是:1、要“心静体松”,李亦畲先生在《五字决》中首先提出的就是“心静”,并说:“心不静则不专,一举手前后左右全无定向,故要心静”。

初学走架最不宜做到心静,所以要先通过站无极桩来锻练这一功夫。

初学拳的人大都容易紧张,故要求“体松”。

精神、关节、肌肉处处放松,为日后练拳走架,打好基础。

2、要足与肩宽,因两“涌泉穴”在人足下,两“肩井穴”在人肩头,站桩时足与肩宽,两“涌泉穴二)太极桩:分左右两式,姿势类似“懒扎衣”的起低,承重力越大,通过这一锻练”和两“肩井穴”上下向衡,才能气机上升,运行与身,好像打井要打在泉眼上似的,否则是打不出水的。

通过无极桩的锻炼,求得心静神敛,气聚体松,然后在练拳架,自然就较容易了。

(二)太极桩:分左右两式,姿势类似“懒扎衣”的起势两手一前一后,前虚后实,身体要求同无极桩,练习这一桩功,由于屈膝蹲身,腿部承重较大,蹲的越低,承重力越大,通过这一锻炼,可增加腿部的力量,但开始不宜蹲身过低,以免造成突臀弯腰,上身前倾等弊病,应当循序渐进,逐渐放低身势。

太极桩先练定势,再练动势,先按定势太极桩站好,如系左势,则左手左脚左前,右手右脚在后,成左虚右实步,两手从胸前落下回收,经右腰胯处再往前往上,复至胸前恢复原状,其往复路线如划一竖圈,同时,下肢坐腿松胯转腰,两腿由前虚后实,变为前弓后蹬。

武氏太极拳的动作要领

武氏太极拳的动作要领

武氏太极拳的动作要领推荐文章太极拳招式晨起一动作让男人精力强盛热度:陈式太极拳65式动作要领热度:武当13式太极拳动作要领热度:武式太极拳的招式与动作要领热度:太极拳的动作特点热度:武式太极拳为我国传统太极拳五大流派之一,是武禹襄先生在陈式太极拳及赵堡太极拳的基础上,根据练功方面的感悟而创编的拳式小巧紧凑,集强身、防身、修身为一体,更适合文人修炼的太极拳。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武氏太极拳动作要领。

欢迎阅读!武氏太极拳的动作要领要领一、手型武氏太极拳的基本手型分为掌、拳、勾三种。

1、掌武氏太极拳掌的要求是,五指自然伸展,互不靠拢,但也不要太开,以手掌宽为度,大拇指自然松弛,虎口自然圆开,掌心不要太凹或太张,以自然舒适为度。

食指领劲,用意不用力。

掌形成瓦棱状。

2、拳武氏太极拳的握法是四指并拢,一起向内卷屈,手指肚贴于掌心,大拇指扣住中指,腕部不可外仰或内勾。

拳握的不宜紧或太松,应以自然握实为度。

3、勾武氏太极拳的勾手的做法是指尖朝下,轻轻捏合在一起,手心圆空,手向内勾,腕部自然凸起,但不要用力。

要领二、步型武氏太极拳的基本步型分为开立步、弓步、虚实步、侧弓步、仆步、独立步、跟步、实转步、扣步九种。

1、开立步武氏太极拳开立步的基本要求是:两脚平行站立,距离与肩同宽,脚尖朝前,两个肩井穴与两个涌泉穴成两条直线;百会穴与会阴穴成一条直线,两腿微屈,不要用力。

2、弓步武氏太极拳的弓步具体要求是:先坐实一腿,另一腿向前迈出,先以脚跟着地,随着重心向前移使全脚踏实,弓腿之膝不可超过脚尖,蹬腿的脚掌和脚跟要全部着地,腿也不可蹬的太直。

凡弓步,都要以弓腿为实,蹬腿为虚。

3、虚实步武氏太极拳虚实步的基本要求是:虚实分清,实步为全脚掌着地,全身坐实,承担体重的70%。

虚步为脚尖或脚跟着地,承担体重的30%。

拳论云:"实非全然站煞,实中有虚。

虚非全然无力,虚中有实。

"4、侧弓步武氏太极拳侧弓步的基本要求是:先坐实一腿,另一腿向前外侧迈出,先以脚跟着地,脚尖向外撇,随着重心前移使全脚踏实,两脚成丁八字,前腿弓,后腿蹬,成侧弓步。

郝少如《武式太极拳》评析新锐太极史论

郝少如《武式太极拳》评析新锐太极史论

郝少如《武式太极拳》评析新锐太极史论所谓“武氏拳,郝家传。

”意为武禹襄所创太极拳得益于郝为真、郝月如、郝少如三代人的大力推广,才逐渐的流传开来。

因此,由郝少如担纲编纂《武式太极拳》一书,实至名归。

他的这本图书无论从技术层面,还是理论方面,无疑非常突出。

可以说:所有各派太极拳都能够从中汲取营养。

“漾太极”,杨志英带您走近郝少如和他的《武式太极拳》——一、编著者简介郝孟修(1908——1983),字少如。

河北省永年广府人。

出身太极拳世家,得祖父为真、父亲月如精心传授,艺理俱佳。

青年时便在永年国术馆任教。

1930年,随父南下。

不久,独闯上海滩,往来于常州、上海等地传艺。

1933年冬,至上海新亚制药厂教授太极拳。

次年春,又被私立上海中学聘为教练。

同时,还在上海达丰染织公司教拳。

1937年,定居上海,创建郝派太极拳社。

1961年4月,应聘至上海体育宫教拳,广收门徒,桃李满门,曾编著出版《武式太极拳》一书。

“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冲击,但仍然练拳不辍,潜心探索拳理,整理古谱,续写《武式太极拳》一书。

有一女,名文瑛。

为人低调,习太极拳,定居西安。

胞侄长春、外甥胡金山可承其艺。

主要弟子如吴上千、浦公达、刘积顺、罗基宏、邵康年、卞锦祺、黄辛西、屠彭年、吴声远、葛楚臣、叶兆雄、韩兢奋、杨德高、施雪琴(女)、郑正之、王慕吟等。

(附图为郝少如与顾留馨合影,后站立者为罗基宏)二、《武式太极拳》简介郝少如编著《武式太极拳》一书起步最晚,但成书速度快,在五大流派太极拳著作中其编纂过程极富戏剧性。

该书编著之所以起步晚,富有戏剧性,是因为搭乘末班车而后加入其中。

编写太极拳丛书,初为四式,分成四组编写杨式、吴式、孙式、陈式图书。

后来,顾留馨发现郝少如人才难得,而且珍藏有“郝和本”,便力主增加“武式”,由此形成了“五大流派太极拳”。

郝氏写作速度之所以快,得益于他是一位艺理精深的太极拳大家。

他高风亮节,不以“郝式”而自居,尊称“武式”,其宽广的胸襟为后世树立了榜样。

武式太极拳的身法心法手法和步法

武式太极拳的身法心法手法和步法

武式太极拳的身法|心法|手法和步法武式太极拳为我国传统太极拳五大流派之一,其理法原理丰富完整又邃密细腻,“以求太极(内形)为主,走内劲,以意行气,练精、气、神三者合一”。

下面将介绍武式太极拳的身法、心法、手法和步法,希望大家喜欢!武式太极拳身法武式太极拳身法练习的法则是“涵胸、拔背、裹裆、护肫、提顶、吊裆、松肩、沉肘、腾挪、闪战、尾闾正中、气沉丹田、虚实分明”。

当练习者学会架式后,这些法则怎样才能上身,就成了研究的重要课题。

武式太极拳创始人武禹襄早在《太极拳解》中说明:“先在心,后在身”。

武禹襄胞兄武秋瀛在《打手论》中指出:“心知才能身知,身知胜于心知”。

也就是说以上的身法练习法则,必须心理先能明白,然后方可逐渐练到身上。

武式太极拳第二代传人李亦畲用虚实图将涵胸、拔背身法形象地在“胸”字上用一弧线来描绘。

也就是说只要能正确的掌握了涵胸,那么自然就可拔背。

他还在《走架打手行工要言》里说身法怎样才能上身。

“一动势先问自己,周身合上数项不合?少有不合,即速改换,走架所以要慢,不要快”。

武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郝为真概括“练太极拳有三层意思,出层练习身体如在水中,两足踏地,周身与手足动作如有水之阻力”。

使动作缓慢优雅,细心体会身法要领。

武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郝月如在《身法要点》一文中对涵胸、拔背解释为:“何谓涵胸?曰:心以上为胸,胸不可挺,要往下松,两肩微向前合,谓之涵胸。

能涵胸,才能以心行气。

何谓拔背?曰:两肩中间脊骨处,似有鼓起之意,两肩要灵活,不可低头,谓之拔背”。

武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郝少如在《武式太极拳》一书中的《节序兴例及身法要领图解》中,用图的方式注明,在“胸“字上画一弧线说明为涵胸,在弧线上方向上画一箭头为拔背,该图较李亦畲《虚实图》更为直观,使人易懂,并在图下有身法要领注释:“涵胸,心以上为胸,胸既不可挺,亦不可凹,而要往下松,两肩胛微向前合,谓之涵胸。

能涵胸者,才能以心行气。

拔背:由腰际(命门处)一分为二,意往上拔,至两肩中间的脊骨处,似有鼓起之意,两肩胛要领活,不可低头,谓之拔背”。

太极拳练习,从 “重浊” 到 “轻灵”

太极拳练习,从 “重浊” 到 “轻灵”

太极拳练习,从“重浊”到“轻灵”练习太极拳有三个层次,开始就像是在水底下练,然后就像在水中央练,最后像是在水面上练。

这是郝为真前辈练习太极拳的体会。

这句话实际是表达了练习太极拳由实到虚的修炼过程。

在开始的时候,练习太极拳是重和实的,随着功夫的增长,动作会变得轻灵,最后则好像在空气中练拳了。

在水底练拳,脚扎在水底,身体运行时有水的阻力,这表明身体的轻灵度还没有达到最高水平;进一步练习,好像在水中央练拳了,脚不是扎在水底了,水的阻力也小了,这表明练拳的轻灵度提高了;到了第三层,就浮到了水面上;没有水的阻力;身体就极其虚灵了。

因此,太极拳在走架时,要求做到空、松、圆、活。

郝为真说的练拳体会,实际就是要求做到空、松、圆、活。

如何做到空、松、圆、活呢?这就要求走架时要从重、大向轻、灵的方向练习。

也就是开始练习时要沉稳重大,随着功夫的增长逐渐变得轻灵圆活。

这三层意境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经历的,这只是郝为真老前辈自己的体会。

其实,每个人练拳都有自己的体会,比如中国台湾的郑曼青老人,他练拳的感觉是像”陆地行舟”,这是在空气中锻炼自己轻灵劲的功夫。

这些练拳的体会其实都是一种从重浊到轻灵的感受。

练拳讲究“落地生根”,这其实也是一种比喻,也就是练拳要注重脚下的稳定。

太极拳拳论中讲:“迈步如猫行…迈步如临深渊。

”这也是一种比喻,是讲步法的轻灵。

要做到“迈步如猫行”,得做到两点:第一要轻,第二要沉稳。

所谓沉稳,就是扎实,也就是脚下要有根。

如果脚下没有根,那就是漂浮,也就不会有步法轻灵了;如果脚下过于滞重,也是做不到”迈步如猫行”的。

所以,我们要求练拳要做到“举步轻如鸿毛,落步重如泰山”。

这就要求在步法转换上一定要到位,不能落步以后,再去转动脚掌的位置、角度来调整身形上的不协调。

这也就是所谓的“落地生根”。

所以,我们练习太极拳,要做到轻灵稳健,就必须在步型、步法上下功夫,一定要规范标准,要根据自己的身高、体型,找到适合自己的步幅、步宽。

郝少如先生图解太极拳要领

郝少如先生图解太极拳要领

郝少如先生图解太极拳要领含胸:心以上为胸。

胸不可挺,要往下松,两肩前合,谓之含胸。

能含胸,才能以心行气。

拔背:两肩中间脊骨处,似有鼓起之意,两肩要灵活,不可低头,谓之拔背。

裹裆:两膝着力,有向内之意,两腿如一条腿,能分虚实,谓之裹档。

护肫:两胁微敛,快,谓之护肫。

提顶:头颈正直,身,谓之提顶。

吊档:两股用力,谓之吊档。

取下收前合之势,内中感觉松不低不昂,神贯于顶,提挈全臀部前送,小腹有上翻之势。

松肩:以意将两肩松开,气向下沉,意中加一“静”字,谓之松肩。

沉肘:肘尖常有下垂之意,谓之沉肘。

腾挪:有动之意而未动,即预动之势,谓之滕挪。

尾闾正中:两股有力,臀部前收,脊骨根向前托起丹田(小腹),谓之尾闾正中。

气沉丹田:能做到尾闾正中、吊裆,就能以意送气,达于腹部、含胸、护肫、松肩、不使上浮,谓之气沉丹田。

虚实分清:虚非完全无力,着地实点要有腾挪之势。

腾挪者,即虚脚与胸有相吸相系之意,否则便成偏沉。

实非全然站煞,精神贯于实股,支柱全身,要有上提之意。

如虚实不分,便成双重。

腰脊敛气:以意将气下沉贴于背,由两肩收于脊骨,敛于腰脊,注于腰间,使腰能成为主宰,谓之腰脊敛气。

胯松直:两胯不可倾斜,用力,以意将两胯松开竖直,力,谓之胯要松直。

不可左右凸出,也不可能使气向下沉而两腿得屈膝;两腿要分清虚实,不至站煞,做到开中寓合,合中寓开,两腿就不可有蹬直之形,腿总要有弯屈之形,谓之屈膝。

两手意向上升:是指两手竖掌,掌根有下沉之势,而手指有拔长之意,才能行气于指,谓之意向上升。

PS:本平台收录的各武术前辈及武友的言论,只为个人学习,因个别图文资料来源(作者)不清晰而未署名,望见谅。

尊重原创作者版权,期望各友留言点评告知。

温馨提示:网络文章要结合自身的体证,是否适合自己,要辩证的看,不盲从。

祝各位武运昌盛!。

郝少如太极八讲

郝少如太极八讲

郝少如太极八讲郝少如太极八讲(四)启、承、开、合略谈一招一式,如白鹅亮翅的手法,两膊做成丁字形,左手先一竖,右手一横,在这两膊中就包括着刚柔、空松。

并在臂、肘、肱、腕、手的每一寸或数寸间,包涵着棚、捋、挤、按等用法。

又如下势的退步,在收前脚的同时,也附带有刚(骨)的拔高,和柔(肉)的下降,一升一降,两者同时进行,不可有先后、参差,拳可以不放在身上,所有动作,全在心静中产生。

心不静则不专心,拳便散乱,一散乱便身不由主,欲要自身有主,必须保持八条线都存在,一举动就要照顾四面八方。

因此,打拳不能离开意识,以意领拳,拳才能不放在身上,从而最后达到忘形。

启:启是启、承、开、合一个节序的开端。

启,就是起势,也就是拳的开头。

一起势即要有聚。

聚,就是各个身法的组合搓和成一个整体,不可那先那后。

但聚是有些“尚气”的,这不妨事,因为它同时在心静和腹部放大(气沉丹田),一起进行。

这样一静一松就成为“空”(关节脱开),一空便和“尚气”相抵消。

因此,可以使气沉丹田即存在着聚。

聚,包括身聚神聚。

要做到聚,切不可散。

在练拳运动中,不要刚不离柔,柔不离刚。

刚代表精神,先把精神掌握好,由分开、统一、再分开。

刚是先动,同时必须保持柔的跟动。

打拳时不可时起时伏。

时升时降,像波浪形,必须保持一定的高低水平线,还要保持空、松。

一开始练拳,便保持立身中正安祥,两膊两腿都要保持一定的弧度。

搂膝打掌,后腿不可蹬直,两上膊不可伸直,为了符合”动宜曲蓄而有余”的要求。

做身法总是要受意念的支配,没有它便做不成功,所以在身法之外,的确还存在着意念这个东西。

比如身前要竖起一根直线,从头到脚在垂直线中产生横的一寸一根,和两寸间距的一根根前伸线,从上到下,都是同一个尺寸,上中下都是一个枰,犹如身前竖着有刺的屏风。

又如,眼视前面远方目标时,而自己的身、手、腰、腿也要完全一致地向着这个目标发去等等,都是在用意念,这是属于虚的一面。

那么实的一面又是什么呢?实的不言而喻就是拳法,拳的势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式太极拳行工须知空松圆活郝少如太极拳练到较高级的阶段时,身体会产生悬空般的高大之感,全身好似一个庞大的气球。

有了这种感觉,便可达到行气自如、活似车轮的境界。

欲达此境界,必须先研究揣摩“空松圆活”。

“空松圆活”虽只有四个字,然而要真正理解个中含义并准确地体现它,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四个字一字有着一字之法,一字有着一字之用,四字之间又是互相联系的,连贯起来就有妙趣。

习者要按其道而行之,一字一问,悉心体验,施之于身。

根据四字之间的关系,以下分为“空与松”和“圆与活”两个方面来展述。

1·空与松太极拳运动不可只讲“松”,片面地追求大松特松。

没有“空”的存在,再松也无法进入太极拳的高级阶段。

要使身体的肌肉、骨节松开还比较容易,但要达到“空”的境界却很难。

因此,必须在“空”字上下功夫。

在太极拳运动中,“空”与“松”必须分清,但又不可舍弃任何一方,这两者之间既是互相对立的,又是互相依赖、共同作用的。

如果一味地追求“松”;而没有“空”的依存,必然会产生“丢”、“塌”、“散”的弊病,这样松的结果无法产生巧妙的作用,是太极拳运动的一忌。

反之,如果一味地追求空而没有松的有机配合,又必然导致空而无物,即只有主观上的幻觉,而没有客观上的变化,这样的运动也无所作为。

习练太极拳必须求达于意识和物质运动的统一,而不能使意识成为物质运动以外的幻想。

因此“空”必有“松”,欲“松”必有“空”,达到二者间有机的结合,才能实现行气运劲的目的。

单一地求松或求空,都违背太极拳运动辩证法的原则。

平日行工走架,必须认真细心地揣摩“空”与“松”的意境。

欲使肌肉骨节松开,思想上则要有“空”意;欲空时,思想上则要有“松”意。

这样练久之后,才能达到“空”与“松”的对立统一。

迈出了这一步,才有希望踏上太极拳高级阶段的阶梯。

很多初习者练拳,未尝举手思想先紧张,随之肌肉骨节也紧张了起来,继而感到周身僵硬、行动不便。

要使动作不紧张,首先要从思想上做到舒松自然,时刻不忘用意不用力的原则,做到心静体舒。

久而久之便能达?quot;空"而意向上升,"松"而气向下沉,肌肉与骨骼有分离之感。

接下来便可以求达“圆活”之趣了。

2·圆与活练习太极拳要达到活的境地,气势必先圆满。

至圆才能至活;圆是活的基础,所谓“圆则活,方则滞。

”要踏进圆活的境地,则必须掌握“气势”和“八面支撑”。

气势是由人体内在的功夫所决定的。

气势的大小,是衡量一个人太极拳功夫深浅的重要标志,气势愈大则功夫愈深,即所谓“太极拳不在样式而在气势,不在外面而在内。

”习者平日里进行行工实践,对于气势的追求是不可忽视的。

而追求气势的基础条件,便是驾驭“空”、“松”的能力;圆活是离不开“空”、“松”这个先决条件的。

如果习者的肌肉骨节还未达到一定程度的“空”、“松”要求,“圆活”也就无从企及。

而达到了“圆活”的要求,“空”“松”才能极尽其妙。

既然气势要求圆满无缺,那就必然要限定一个范围,而不可任其漫无边际地散失。

有范围,就必然有其中心和边缘。

习者在平日行工时,就要设想一个能够听从意念支配的、以腰为中心的气势范围。

在运动中,时时刻刻都要尊重这个范围,一举一动既不可超越其边缘,又不可不及其边缘。

这样气势便能趋于无角无棱、没有缺陷的饱满境地。

气势的边缘离中心愈远,则气势愈大。

气势要由精神来支撑。

精神能支撑八面,气势才饱满而不萎屈;反过来,气势又须包围精神,才能使精神不外漏。

达此要求,气势便臻圆满,神气始能鼓荡。

在精神支撑八面时,必须以腰为中心,用意产生八条线去向八个方向支撑;八条线必须线线相等,气势才能圆满。

如果这八条线长短不齐,气势便会出现凹凸。

所以,习者在求达精神支撑八面的同时,又必须使之八面相等。

习者平日行工走架,必须重视气势和八面支撑的关系。

起初未能领悟而不能由己,须悉心体认,日久便能施之于身。

开,是气势的放大,必须以腰为中心向八面推动;合,是气势的缩小,必须以腰为中心收缩这八条线。

无论是气势的放大还是缩小,气势的边缘永远是被动的。

主动在腰,腰为主宰。

掌握了上述要领,气势便无散漫之病,不论前进后退,左转右旋,一举一动,周身气势圆满而不失气球之理。

与此同时,两手在一举一动之际,与两胸之间也就有了圆动之势。

有圆,必有活。

活的动力在内而不在外,外随内动,劲无断续。

动者,为气转动,而非形之动。

周身成为一家,气自然能遍及身躯,于是能八面转换而旋转自如,我意欲往何处,气即能行往何处,意气自然能达到物来顺应的境界。

至此,不论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向上向下,屈伸开合,一举动气便能运行转换自如,而活就在其中了,所“气如车轮,活似车轮。

”武式太极拳行工须知意与力郝少如太极拳要求“用意不用力”,无论是走架还是打手,每一举动都必须用意来指挥,以意去求其精微巧妙,切不可用力。

然而什么是意?怎样用意?为什么要用意不用力?“力”指的是什么?这些问题习者一定要弄明白。

所谓“意”,是指习者的思维器官,对于太极拳的理论原则及其具体的行工实践要求进行思想活动后,所产生的认识结果在思想意识中的反映而形成的意识要求。

习者有了这种意识要求后,在行工实践时则必然会以这种意识要求去求达感性的认识,使自身的运动按照太极拳的理法要求进行。

习者在这种运动过程中的感觉、思维和想象等等各种心态活动的总和,统称为“用意”。

当太极拳的理法要求作为在行工实践中所要取得感性认识的结果,预先在习者的头脑中形成了意识观念时,习者在行工实践的活动中必然会以这种意识观念来支配自己的行动。

所以,当这种意识观念的活动由习者的思想器官通过高级神经系统发生作用时。

就会使人体的随意机能实现习者的意识要求。

太极拳能够通过人的意识要求对随意机能产生作用,使人体进行极其精微复杂的运动,这是人类特有的意识对人体所具有高级能动作用的结果。

所谓“用意不用力”之力,指的就是没有这种意识参与的运动结果。

这种力没有意气虚实之分,用力过程简单而缺乏变化,且容易暴露自己的意向,使对方有机可乘。

太极拳之所以提出用意不用力的原则,就是要通过人的意识的正确活动,将先天自然用能的习惯转变为精微巧妙的内劲,诚然对于初习者来说,由于对太极拳的理法尚不能正确的理解,意识还不能发挥其巧妙的能动作用,因而身不能由己,于是意气跟不灵,行动不听使唤。

这些现象在初习太极拳的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

只要习者弄清原理,明白规矩,循于原则,一举一动善于用意,不断地研究揣摩,就能不断地提高意识对随意机能的支配能力,由“用力”渐至“用意”。

久练之后,自然能达到意到、气到、形到,所谓“意、气、神”三者的统一。

熟能生巧,日久功深,那时周身节节处处皆能听从自己的意识指挥,以至达到说有即有、说无即无、随心所欲的境界。

习练武式太极拳的三个阶段郝少如练习武式太极拳必须严格地以太极拳的原理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

在实践中,逐步把握太极拳的运动规律,“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习练太极拳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学习拳架。

俗语说:“高楼万丈平地起”。

习练太极拳就像盖高楼,基固方能楼高。

学习拳架,是练习太极拳的第一阶段。

初学拳架时,恰如初学写字一样,一笔一画要规规矩矩。

要着重把握动作姿势的端正、准确,掌握整套架子的动作姿势、运行路线和方向。

在力求每一个动作姿势端正的基础上提高熟练程度,身体力求基本中正,将走架的基础打好。

切忌拳架还未学就,便急于求其精妙,这种跳序而进的治学方法,必将欲速而不达,且极易步入歧途。

第二阶段,学习身法。

在练熟拳架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身法的练习。

因为身法是内形的基础,是练好太极拳的关键一环,所以它是武式太极拳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法则。

如果脱离了身法的基础,获得太极拳艺便成了一句空话。

然而,要掌握好身法绝不可能一蹴而就,应先选择最基础的一两条身法进行练习,待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再循序渐进地逐步增加,直至全部掌握并将它们联成一体。

在身体中正的基础上,身法应从求尾闾正中练起,将含胸、拔背、裹档、护肫、提顶、吊裆、松肩、沉肘和虚实分清等法则,一个一个地逐渐掌握。

然后再求腰脊敛气,使气注于腰间。

脊骨之气能够注于腰间,一身便有了主宰。

一身能有主宰,身、手、步法才能联成一体。

能联成一体,全身的肌肉骨骼才能达于灵活协调,进而再求掌握行气运劲的本领。

第三阶段:学习内劲。

太极拳艺的精湛,全在于恰到好处地运用人体力学。

这种力学的产生,关键不在外面而在内,必须由内在的变化而产生奇妙的内劲。

平日行功走架,一举一动必须由内及外,求得内外的相合统一。

学习运用内劲,必须先学习掌握意气的变化和运用,实现以意行气,以气运身,用内形来指挥外形,使内外相互结合。

平日行功走架,须研究揣摩空松圆活之道,气势须求饱满,神气鼓荡,并在八面支撑上下功夫。

周身须求节节贯串,无有断续之处,才能达于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

意气先要能分得开,然后才谈得到能以意行气。

气须存养涵蓄不便上浮,而腹尤须松开,脊骨之气必须通过脊骨根朝前运动,由丹田往上翻之,气势始能腾然。

达此境界,就能以意行气,以气运劲而遍及周身。

一举一动由意动,始而气动,既而形动,练成意、气、拳三者合一。

由外形至内形,由气粗至气精,渐至周身若气球一般,不论前进后退、左转右旋,皆无有凹凸。

到此地步,内外合一而无内无外,无粗无精,说有即有,说无即无,浑然皆忘;一举一动自然已到臻圆融妙的境地,而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学习李亦畲《虚实开合图》的体会吴文翰清季王宗岳先生《太极拳论》的学术思想源于宋儒周敦颐(1017年~1073年)之《太极图说》,以阴阳为体,以刚柔为用,尚未脱离周氏《太极图说》之用语。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实践体会之不同,武派太极拳创始人武禹襄先生(1812年。

1880年)在《十三势说略》中率先提出“虚实须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的虚实说。

其传人李亦禽(1832年~1892年)在《五字诀》中进而强调“一身之劲练成一家,分清虚实”,要“开合有致,虚实清楚”。

于是虚实开合的相应变换就成为武派太极拳的技术核心,深化了王宗岳《太极拳论》中阴阳刚柔变化之理,为众多太极拳家所采用,进一步丰富了太极拳的理论宝库。

为了形象地说明“一身之劲练成一家,分清虚实”和“开合有致,虚实清楚”,李亦畲先生晚年还亲手绘制两幅《虚实开合图》,并写了说明,在武派太极传人中广为流传,深为人们珍视。

我也将它编入拙作《武派太极拳体用全书》之中。

因两图画的内容比较含蓄,一般读者不易理解,常有拳友问我图中含意。

为此不揣浅陋,仅据1935年出版的《李氏太极拳谱》所载《左虚右实之图》和《右虚左实之图》及说明文字,谈谈个人学习的肤浅体会,供研究者参考。

李亦畲先生图中所绘拳势,因为不是肖像画,也不似后来的摄影拳照,乍看近似单鞭,但从具体细节分析实为懒扎衣,一为左懒扎衣(左手右足在前),一为右懒扎衣(右手右足在前),因懒扎衣是母势,道理弄通后,可举一反三,有助于对其他拳势虚实开合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