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边远山村学前儿童就学问题调查思考
浅谈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现状
浅谈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现状边远山区是指位于国家地理边陲的偏远山区,这些地区地理条件较为恶劣,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由于边远山区的特殊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学前教育在这些地区存在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边远山区学前教育的普及程度相对较低。
由于地理条件恶劣、人口分散、交通困难等因素,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机构数量有限,很多地区还没有建立固定的学前教育场所。
根据国家教育统计数据,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覆盖率较低,很多儿童无法获得公平的学前教育资源。
边远山区学前教育的质量亟待提高。
由于教育资源匮乏,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很多地区的教师缺乏专业的学前教育培训和岗位实践经验。
教材和教具的供给也存在问题,许多地区缺乏适合边远山区特点的学前教育教材和教具,无法满足儿童的学前教育需求。
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由于经济欠发达和资源紧缺,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导致教育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
政府部门对于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不足,政策支持力度较小,无法提供有效的保障和支持。
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面临着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的挑战。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边远山区的少数民族儿童比例较高,学前教育中存在着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问题。
在一些地区,农村儿童普遍存在方言使用的习惯,而教师大多数只会普通话,语言障碍成为儿童学习的一大难题。
为了改善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现状,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加大财政投入,增加学前教育的资金来源,保障学前教育资源的供给。
加强对边远山区教师的培训和政策支持,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工作积极性。
应该研发适合边远山区特点的学前教育教材和教具,满足儿童的学习需求。
应该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社会宣传和家长引导,提高家长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现状相对较差,存在着普及率低、质量不高、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
通过政府部门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可以逐步改善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状况,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学前教育环境和机会。
沙河镇偏远山村适龄儿童就近入学难问题的调查与思考调研报告
沙河镇偏远山村适龄儿童就近入学难问题的调查与思考调研报告广元市朝天区沙河镇小学一、问题的提出这些年,国家对农村教育的调整,如撤点并校,以及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民生”工程,如“两免一补”、营养改善计划等,辐射到了中国乡村最偏远的角落。
很多山村孩子都不能在家校3公里距离的范围内就近入学,他们因路程较远或交通不便不得不住校上学,很多父母都外出务工,家里只剩下年迈的祖父母来作为孩子的监护人,监护人每周只能有两天时间和孩子生活在一起,教育孩子的时间太少。
还有部分父母因孩子太小只得租用学校附近民房来专门照管孩子上学。
为此,我们对沙河镇山村孩子就近入学难问题进行了一些了解和调查。
二、调查内容及结果(一)、沙河镇偏远山村的界定沙河镇位于广元市朝天区之南,与利州区接邻,全镇辖九村和场镇机关单位。
全镇仅有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沙河镇小学)和一个村小(白虎村小)教学点,除南华村外其余村组离学校都超过3公里,都属于偏远山村。
根据国家教委《关于制定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标准,义务教育实施和规划统计指标问题的几点意见》规定,学生就近入学的范围是指3公里以内,地方教育局可以当地生源状况和教育资源情况进行统筹分配。
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家校距离在7—11公里的偏远山村主要是唐家村三组、桃园村四组、秦岭村四组、岳家村四组、三湾村七组、金鳌村二组、白虎村六组、望云村五组,共八个村组。
(二)、全镇人口及儿童数量情况沙河镇户籍和常驻人口8335人,0-17周岁儿童1644人,占总人口数的19.7%。
各村儿童数量分别为:南华村(含场镇机关)254人,唐家村172人,桃园村180人,秦岭村129人,岳家村100人,三湾村186人,金鳌村115人,白虎村197人,望云村311人。
其中偏远山村儿童总数1390人,占全镇儿童总数的84.5%。
(三)、适龄儿童入学现状1、入学率:义务教育阶段6-17周岁儿童共有1288人,其中已完成义务教育412人,在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876人。
双河小学偏远山村适龄儿童就近入学难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双河小学偏远山村适龄儿童就近入学难问题的调查与思考关于偏远山村适龄儿童就近入学难问题的调查与思考苍溪县双河乡小学校高飞人们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提高,人们对优生优育的认识更加深入,以及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双河小学的学生生源也随之减少,为整合教育资源,集中管理,教育公平,在上级主管部门的规划下,双河乡区域内就只保留了塔山村小一个一、二年级教学班,塔山、地灵、天灵、榨桠等幼儿园教学点。
其它村的小学教学点已陆续撤并到双河完小。
这场撤并也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如师资、现代教育资源等,但同时也给偏远的地灵、龙固、天寨、玉涧等村的学生带来了诸多隐患与不便之处,通过对双河乡区域内的实地调研,现归纳几点粗浅的分析。
一、基本情况苍溪县双河乡小学校位于广元、阆中、巴中三市交界处,距苍溪县城110余公里,被称为是苍溪的“西藏”。
学校现座落于苍溪县双河乡场,学校共有20个教学班,2个学前教育班,在编教职工39人,其中初中班有6个,学生269人,小学部1 —6年级14个班,学生519人,幼儿班5个,学生200余人。
在校学生中离学校最远的约13公里,为了方便学生就学,一到九年级学生学校提倡在校食宿。
二、偏远山村适龄儿童入学现状1.适龄儿童总数,入学人数,入学比率除双河村、天灵村一至二年级小学生28名适龄儿童目前能就近入学外,离双河场较远的国庆、龙寨、地灵等村的适龄儿童基本上在双河小学入学,塔山村、榨桠村、玉涧村的学生在塔山村小就近入学,天寨村、龙固村的大部分学生在龙山镇小就读,还有部分学生随父母打工在外就读。
适龄儿童都能读书上学,在双河小学就读的入学率为85.5%。
2.入学校点及学段塔山教学点入学学段1-2年级,国庆、天灵、龙寨、地灵等村的一至九年级学生及塔山、玉涧、榨桠村3至9年级学生在双河小学校就读。
3.平均上学单程距离距离学校单程距离平均4.3公里。
4.上学方式及各自所占比例;85%左右的学生步行上学,15%左右的学生由家长骑摩托车接送。
浅谈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现状
浅谈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现状边远山区是指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的山区地区,由于地理和经济条件的限制,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面临着很多问题和困难。
本文将从学前教育的普及率、教育资源和师资队伍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来分析和探讨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现状。
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普及率相对较低。
由于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原因,许多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导致了学前教育服务的覆盖范围较窄。
很多孩子由于无法接受学前教育,就直接进入小学阶段,这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增加了后续教育的难度。
边远山区学前教育资源匮乏。
在边远山区,学前教育资源的供给受到地理环境的限制,没有足够的学前教育机构,而且这些机构往往设施简陋、条件艰苦。
由于边远山区的人口分布稀疏,学前教育机构覆盖范围较小,很多孩子需要长途跋涉才能到达学前教育机构,这给孩子们的学前教育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师资队伍不够强大。
由于地理位置偏远,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机构往往难以吸引优秀的教育人才。
很多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师由于条件的限制,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培训,专业素养和能力相对较低。
而且,边远山区的薪酬水平一般较低,很难吸引到优秀的教育人才到这些地方工作。
针对边远山区学前教育现状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改善和提升学前教育的质量和普及率。
政府应加大对边远山区学前教育的投入,增加学前教育机构的数量和改善教育设施。
可以通过加强与城市学前教育机构的合作,引进城市的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提高边远山区学前教育的水平。
加强对边远山区学前教育机构的培训和支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
还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等手段,推广远程教育,为边远山区的孩子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资源。
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面临着普及率低、教育资源匮乏和师资队伍不强大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应加大投入,改善教育条件,提高师资水平,以提高边远山区学前教育的质量和普及率。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学前教育,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农村幼儿学前教育的现状山区农村学前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农村幼儿学前教育的现状山区农村学前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近年来,随着小学布局调整进程的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广大干部群众对科学知识认识程度的提高,幼儿园或学前班在农村应运而生,大量涌现,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由于多元办学管理和各种制度还不够健全,教育主管部门无力严格管理等原因,当前山区农村学前教育的现状 __,弊大于利,甚至严重影响了幼儿的健康成长。
心理学研究表明,少儿是人生的第一关键时期,这时的心理发育状况往往会影响到一个人今后的性格和情感的形成和发展。
因此,加强对当前山区农村学前教育现状的调研,改进措施,帮助3~4岁的少儿顺利度过“第一危险期”,推动山区农村幼儿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服务于农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一环。
一、山区农村学前教育的基本现状及成因1.班级数量多。
以湖北省郧县为例,村村都办班,甚至个别组也办班。
学前班数量多,可管理不规范,质量难以保障。
2.班级容量不均。
学前班班容量差别悬殊。
个别村组的学前班不足10人,但规模较大的学前班却多达60~70人。
3.学生平均年龄小。
村级学校,为了增加班容量,便降低了入园标准,来者不拒,故此学前班几乎成了“托儿所”。
4.家教不得力。
如今,农村的年轻家长们,把农村的学前班当成了城市的“托儿所”,过早地把还没有入学接受教育的幼儿送到学校,由年老体迈的爷爷奶奶担负起管教孙子孙女的责任。
而农村高龄的老人们自己本身是文盲或半文盲,且大部分缺乏教育孩子的方法。
这样代办式或填鸭式的家庭教育,怎么能保证孩子们健康成长?5.专职教师少。
师范学校择优录取比例还不到30%,幼师专业又不予分配,加之名师进城热和老教师退休热,导致山区农村教师严重缺编,幼师专业紧缺,青年教师不足。
大部分村小和初小则把学前班和一年级的混在一起办“复式班”,孩子们玩没玩好,学也没学到,却养成了一些坏习惯。
6.教学设施差。
就笔者所在的湖北省郧县山区农村来看,学前班或幼儿园无村不有,教学点太多。
而每个村组经费有限,地方政府或中心学校往往顾此失彼,只能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重点学校的学前班。
浅谈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现状
浅谈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现状边远山区是我国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之一,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资源匮乏等原因,该地区的学前教育工作面临着种种挑战。
学前教育又是教育事业的基础,对于儿童的成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注和改善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现状迫在眉睫。
本文将从教育资源、教师队伍、校园环境和家长参与等方面浅谈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现状,并提出一些建议。
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资源非常匮乏。
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该地区的学前教育资源相对集中在县城或镇上,离村庄较远的孩子难以享受到优质的学前教育资源。
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设施简陋,学前教育用品匮乏,教学环境条件艰苦。
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教师队伍质量参差不齐。
一方面,该地区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教育教学水平需要提高;该地区的学前教育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导致无法满足当地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
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校园环境较差。
简陋的教学设施和环境不仅影响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校园安全隐患较多,需要加强安全管理。
边远山区的家长参与度较低。
由于家长的教育观念和知识水平普遍偏低,他们无法发挥应有的教育引导作用。
部分因为经济困难而无法给予孩子更多的家庭教育资源和成长空间。
如何改善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现状?应加大对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投入,提高学前教育资源配置。
政府部门可适时增加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改善学前教育设施条件,提供更多的学前教育用品。
应加强对边远山区学前教育教师的培训和激励。
建立健全教师培训机制,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激发他们的教学热情。
应加大对边远山区学前教育校园环境建设的投入。
改善学前教育校园环境,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提高学前教育教育教学质量。
应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学前教育。
通过开展家长教育活动,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观念,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参与孩子的成长。
在改善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现状的过程中,需要政府部门、教育部门、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
我县边远山村学前儿童就学问题调查思考001
我县边远山村学龄前儿童就学问题的调查与思考为全面了解我县边远偏僻山村学龄前儿童就学状况、存在问题,探寻解决边远偏僻山村学龄前儿童就学问题的措施办法,促进学龄前儿童就学,发展学前教育事业,县妇联组织人员深入开展边远山村学龄前儿童就学情况调研活动。
6月初以来,县妇联调研组人员深入步云、蛟洋、泮境、白砂、珊瑚、官庄等乡镇、村进行走访、调查;组织乡镇妇联全面开展学龄前儿童就学情况调查统计;走访了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及边远山村部分进城就学儿童家长,广泛征求了解解决边远山村学龄前儿童就学问题的建议意见。
现将调查了解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1、全县学龄前儿童入学情况。
我县历来重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口素质。
教育部门扎实抓好义务教育,普及高中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幼教事业。
注重激活民间资本,整合社会资源,吸引民间力量投资创办幼儿园,形成了“以公办为主,公办和民办共同发展”的幼儿教育办学体系,有力推进了我县城市和农村学前三年幼儿教育事业发展。
据教育部门调查统计,2008-2009年学年,全县有幼儿园(班、教学点)209个,其中教育部门办78个(学前班40个),社会力量办54个、与小学复式72个,村办5个,在园幼儿12084人,全县3-5周岁儿童入园率达89.66%,比2000年增加13.76个百分点,比2005年增加3.63个百分点。
学前一年儿童入学率达99%。
全县有幼儿教师543人,其中:公立教师103人,占18.97%;招聘教师20人,占3.68%;代课教师420人,占77.35%。
2、边远山村情况。
为进一步了解边远山村情况,调查组人员先后到了蛟洋乡丰年村、步云乡古炉村、白砂镇扶福村、泮境乡元康村及珊瑚乡彩坑村等进行走访了解。
综合以上了解情况,地处边远山村的行政村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边远山村均未设臵幼儿园(班、教学点)。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及《人口计生法》深入贯彻落实,我县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保持在6‰以下,人口出生率在10‰左右,边远山村的人口相对较少,每年出生的人口就更少。
山区农村学前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与思考
山区农村学前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与思考作者:周林蒲玉梅来源:《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年第27期摘要: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石,质量的优劣关系到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
文章分析了当前山区农村学前儿童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思考。
关键词:农村;学前儿童;教育2010年教育部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重点发展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普及程度,大力提升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教育质量,足以说明发展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然而我国当前农村地区学前儿童的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农村学前儿童教育发展进程中涌现出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山区农村学前儿童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1、农村地区学前儿童教育不受重视,教育经费严重不足。
在偏远的山区农村地区,由于长期以来信息的封闭和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当地人们并没有意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往往出现的现象是,到了入园年龄的儿童还在家里帮着做家事或者被打工的父母接到身边自己看管,等到了上小学的年龄才被送去直接上小学,这种现象在大多数农村都能看到。
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家长的教育观念落后,不重视学前教育。
他们认为幼儿园里根本就不能学到实际的知识,而且花费又大,还不如直接送孩子上小学,这样既能省钱又还放心孩子的安全。
另一方面,国家和地方财政投入于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专项经费较少,并且教育经费的使用情况不够公开透明,许多该用新建幼儿园的经费都严重缩水。
2、农村地区办园条件差,家庭教育条件落后。
在偏远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条件落后,教育资金不足等一系列的原因,导致幼儿园的办园条件差以及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设施不足。
农村地区不少幼儿园是家庭式幼儿园,这些设在农户家里的幼儿园普遍缺乏室外活动场所和大型的活动设备,室内的狭小的空间结构和简陋的设施也很难满足学前儿童发展的需要,并且这些农村幼儿园大多的园舍建筑都不达标,安全措施不到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安全,不利于正常教学活动的进行。
对偏远村小教育的两点思考
对偏远村小教育的两点思考偏远山村的小教育在中国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难题。
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和交通不便,许多偏远山村的小学常常面临着师资不足、教育资源匮乏、学生缺乏学习动力等问题。
这种情况不仅导致了偏远山村学生的学习水平相对较低,也加深了城乡教育差距。
改善偏远山村小教育是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改善偏远山村小教育,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思考和探讨:一、提高师资力量师资不足是偏远山村小教育存在的核心问题之一。
由于交通不便、生活条件落后等原因,偏远山村往往难以吸引优秀的教师前往。
提高师资力量是改善偏远山村小教育的首要任务。
应该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
通过举办培训班、组织集体备课、邀请专家进行指导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第二,可以通过政策的支持,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福利。
增加对偏远山村教师的津贴和补贴,引导更多优秀的教师去偏远山村任教。
还可以加大对教师的职称评定和晋升力度,激励教师积极进取。
可以通过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为偏远山村的教师提供教学资源和教学指导。
利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可以跨越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提高他们的教学效果。
二、改善教育资源为了改善偏远山村教育资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应该适度增加投入,加大对偏远山村教育的支持。
政府可以加大对偏远山村小学的经费投入,用于改善小学的基础设施,购置教学用具和图书等,提升学校的教育资源。
第二,可以通过农村支教等方式,为偏远山村的小学引进外来教育资源。
通过组织公益支教活动,吸引各地的大学生和社会志愿者到偏远山村支教,为学生带去新的教育经验和资源。
可以积极开展校外教育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体验。
通过组织各类活动,比如户外运动、文化交流等,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改善偏远山村小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要加大对偏远山村教育的投入和支持,教育部门要加大对偏远山村小学的培训力度和教育资源的供给,学校要积极调整教育教学策略,教师要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家长要重视子女的教育,学生要努力学习,共同为偏远山村小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浅谈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现状
浅谈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现状【摘要】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面临资源匮乏、师资短缺、家庭教育水平不高、管理机制不完善、社会支持不足等问题。
政府应加强对这些地区学前教育的政策支持,提升师资队伍素质,加强家庭教育的指导和支持。
只有通过政策的支持和教育系统的改革,才能为这些边远山区的孩子提供更好的学前教育环境,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关键词】边远山区、学前教育、资源匮乏、师资队伍、家庭教育、管理机制、社会支持、政策支持、师资素质、家庭教育指导、政策支持。
1. 引言1.1 边远山区教育的特殊性边远山区教育的特殊性体现在很多方面。
边远山区通常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导致学前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在这些地区,很难提供和城市相比具有相同水平的学前教育资源,例如幼儿园设施、教学用具等。
边远山区由于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师资队伍普遍短缺。
这就意味着,即使有幼儿园或学前教育机构,也缺乏经验丰富、专业水平高的教师来保证教育质量。
边远山区的家庭教育水平普遍不高,家长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教育方式往往存在问题。
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和指导,家长们往往无法有效地支持孩子的学前教育。
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管理机制也存在不完善的情况,缺乏有效监管和规范。
边远山区的社会支持力度相对不足,缺少对学前教育的政策支持和社会资源投入。
这些特殊性造成了边远山区学前教育发展面临较大的困难和挑战。
1.2 学前教育在边远山区的重要性在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学前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关键阶段,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边远山区,由于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孩子们通常缺乏良好的学前教育资源,这导致了他们在入学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着诸多困难。
加强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工作,能够帮助孩子们建立良好的学习基础,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学前教育也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社会交往能力、情感管理能力和创造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还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提高他们未来就业的竞争力。
浅谈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现状
浅谈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现状近年来,中国在教育事业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却一直饱受关注。
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经济条件的困难以及人才资源的匮乏,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一直面临诸多挑战。
本文将对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为改善边远山区学前教育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1.地理位置的限制边远山区通常指的是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的山区地带,这些地区通常距离城市比较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
这种地理位置的限制给学前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为很多优质的教育资源无法进入到这些地区,学前教育的师资、教材、教学设施等都存在短缺的问题。
2.经济条件的困难边远山区的经济状况通常较差,居民收入水平低,家庭教育投入少。
这导致了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很多幼儿园或托儿所设施简陋,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很多孩子无法接受到规范的学前教育。
3.人才资源的匮乏边远山区的人才资源相对匮乏,优秀的学前教育教师难以留住,导致这些地区的学前教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教学效果难以达到标准要求。
二、存在的问题1.学前教育资源不足因为地理位置的限制、经济条件的困难以及人才资源的匮乏,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资源一直很紧缺,很多地区没有幼儿园或托儿所,家长无法放心把孩子交给哪里,孩子们也缺乏一个良好的学前教育环境。
由于人才资源的匮乏,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师资力量一直很薄弱,很多地区的学前教育教师并不具备规范的教育背景和教学能力,导致了学前教育的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
3.学前教育的规范化程度低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大多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内容上,缺乏各种形式的更新和创新,无法满足孩子们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也无法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前教育环境。
三、解决方案1.加大对边远山区学前教育资源的投入政府应加大对边远山区学前教育资源的投入,加强对学前教育设施的建设,优先保障幼儿园和托儿所的建设和改造,提高相关设施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条件。
浅谈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现状
浅谈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现状【摘要】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资源匮乏、师资短缺、设施落后、政策支持不足和家庭教育意识薄弱等方面。
这些问题导致了学前教育质量的下降,影响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为了改善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现状,建议加强政策支持,提升师资水平,提高家庭教育意识,同时加大对学前教育资源的投入,改善教育设施,以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享有优质的学前教育服务,为他们的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关键词:边远山区、学前教育、资源匮乏、师资短缺、教学质量、教育设施、政策支持、家庭教育、发展建议、师资水平。
1. 引言1.1 边远山区的教育背景边远山区的教育背景十分复杂和严峻。
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和交通不便,这些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学校数量少,教育设施简陋,教学条件较差,给孩子们接受优质教育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大山深处有人家”,在这些偏远的山区,很多孩子只能在简陋的教室里上课,缺乏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资源。
这些边远山区也面临着严重的师资短缺问题。
由于地处偏远,生活条件艰苦,很多优秀的教师不愿意来这里工作。
这导致了这些地区教育质量的严重下降,孩子们无法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边远山区的教育背景十分艰难,各种困难和问题交织在一起,给孩子们接受优质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加大对这些地区的支持力度,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1.2 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学前教育是儿童教育的重要阶段,对孩子的身心发育和社会适应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边远山区,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学前教育是孩子整个教育生涯的基石,良好的学前教育将为孩子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前教育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起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的社会情感和道德观念。
学前教育还有助于开发孩子的潜能,促进他们的综合发展,提高他们的认知和动手能力。
在边远山区,加强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通过提升学前教育水平,才能真正为孩子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帮助他们走向成功的人生道路。
浅谈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现状
浅谈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现状边远山区是指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的山区地区,这些地区通常面临着许多教育问题,包括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在儿童成长和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于边远山区的儿童来说更加重要。
本文将就边远山区学前教育的现状进行浅谈。
边远山区学前教育资源匮乏。
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边远山区的学校数量往往比城市要少。
而且,这些学校往往面临经费不足和教师匮乏的问题,无法提供高质量的学前教育。
一些边远山区的居民由于交通不便,难以接触到城市的学前教育资源,导致他们的子女无法享受到城市孩子的同等待遇。
边远山区学前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教师数量不足,很多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机构无法招聘到合格的教师。
即使能够到达这些地区的教师,由于地理环境和生活条件的差异,常常面临很多适应困难,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
这导致了学前教育质量的下降,影响了儿童的发展。
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设施滞后。
由于经费不足和地理条件的限制,很多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设施条件相对较差。
有些学校甚至没有适当的场地和建筑,无法提供适合儿童学习和玩耍的环境。
这不仅影响了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也限制了学前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边远山区的家庭教育观念相对落后。
由于长期的地理环境和生活条件的限制,一些边远山区的家庭教育观念相对滞后。
他们对于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了解不够,往往无法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这使得学前教育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影响了儿童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积极采取行动,改善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现状。
政府应加大对边远山区学前教育的支持,增加经费投入,提高学前教育资源的供给。
要加强对边远山区学前教育师资力量的培养和支持,鼓励更多的优秀教师到边远山区执教,并为他们提供适宜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政府和社会应联合起来,改善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设施,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设施。
应注重边远山区家庭教育观念的提升,通过开展家庭教育宣传和培训活动,提高家长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和意识。
浅谈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现状
浅谈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现状1. 引言1.1 背景介绍边远山区是我国的特殊地域,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滞后,文化教育资源匮乏。
在这样的背景下,学前教育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
由于地理条件限制,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幼儿园数量少、条件简陋,教育设施和教育资源都相对不足。
这导致了幼儿教育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影响了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由于经济水平有限,边远山区的教育投入不足,导致学前教育经费紧张,教师待遇低,教育设施缺乏更新维护。
师资队伍也相对短缺,缺乏专业的幼儿教育人才。
加之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统一的教育标准和评估体系,也是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了解边远山区学前教育现状,加强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重视,努力改善边远山区学前教育的状况,提升幼儿教育质量,是当务之急。
部分到此结束。
1.2 问题意识在边远山区,学前教育的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
由于地域偏僻、交通不便等因素的影响,学前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幼儿园的数量较少,教育设施设备不完善。
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政府在教育上的投入有限,导致学前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师资队伍短缺也成为一大问题,缺乏专业的学前教育教师,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了学前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家庭教育与学前教育的脱节也凸显了问题,家长缺乏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缺乏与幼儿园、学校的合作,无法有效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这些问题的存在,凸显了边远山区学前教育现状不容乐观,亟需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以建立完善的学前教育体系,为孩子们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2. 正文2.1 学前教育资源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幼儿园数量不足。
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等原因,很多边远山区的幼儿园数量相对较少,无法满足当地幼儿的入园需求。
许多幼儿甚至需要到较远的地方就读幼儿园,给家长和孩子们带来不便。
其次是教育设施落后。
由于政府投入有限,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设施普遍比较简陋,设备和教学资源匮乏。
山区学前教育问题研究及对策
山区学前教育问题研究及对策一、山区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现状分析1.地域问题对幼儿教育影响较大。
现阶段家长对于孩子的学前教育意识都很强,特别是在山区农村地区,家长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得到良好的学前教育,对优质的学前教育有着迫切的渴望。
对于附近有幼儿园的村子,绝大多数儿童能在幼儿园接受教育。
但离幼儿园较远的地区,仅有很少一部分有条件的儿童能够进入幼儿园。
特别是在山区,因为路途问题,在很大水准上限制了幼儿享受教育资源。
2.幼儿园设施简单,师资薄弱,管理机制不规范。
调研的几家幼儿园基本上只有画笔、画板、拼图、滑梯等最简单的教具,相比城镇幼儿园要远远落后。
近年来,各省市几乎全部撤销了学前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导致幼教组织与管理失去了基本保障,政府对学前教育缺少必要的干预。
师资方面,因为待遇偏低,老师数量少,且很多老师为代课教师,学历较低,教学方式陈旧。
政府投入较少,缺乏规范合理的制度,存有很大的随意性。
基层领导对农村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也存有理解上的不足。
特别是学前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没有固定财政拨款,靠社会力量办学,靠自筹资金,所以农村基层领导往往会把学前教育放在次要的位置,而没有从教育这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3.农村公办幼儿园发展空间萎缩。
近年来,一些地方公办幼儿园被强行改制,农村公办幼儿园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幼儿受教育权受到严重侵害。
另一方面各种社会力量所办的幼儿园、如民办园、私立园、合资园、独资园等发展很快,但因为偏远农村地区经济不发达,家长无法承受高额入园费,所以很多私立幼儿园也不愿在其地区发展。
二、山区地区农村学前教育普及和发展的对策分析从整个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讲,解决偏远地区农村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国家和政府的责任。
因而,对当前山区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必须树立准确的观点,在提升山区农村学前教育数量的同时还要重视质量的提升。
1.增加山区农村学前教育公办资源量。
山区农村地区幼儿入园率较低,其主要原因在于公办学前教育资源匮乏。
浅谈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现状
浅谈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现状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一直是教育界的一个特殊话题。
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资源匮乏等因素,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一直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不断重视和支持,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也在逐渐改善和发展。
本文将就此话题展开一次浅谈,探讨边远山区学前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改善和发展的建议。
1.资源匮乏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由于地理位置偏远,资源匮乏,校舍设施、教学器材、教师队伍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
很多学前教育机构面临着师资力量不足、学前教育资源紧缺等问题,导致学前教育的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2.生活环境不利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受制于当地生活环境,很多孩子生活条件艰苦,家庭经济困难,这也影响了学前教育的发展。
学前教育机构往往缺乏必要的保健设施和保障措施,给孩子们的健康和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3.师资力量不足二、边远山区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在边远山区,由于地理位置和其他条件的限制,很多地方的学前教育资源非常有限,而且分布非常不均衡。
一些地区的学前教育机构设施陈旧、条件艰苦,而另一些地区又缺乏学前教育资源,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资源的匮乏同时存在。
这种资源不均衡严重影响了学前教育的发展。
2.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和资源匮乏等原因,边远山区学前教育的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一些地方的学前教育水平较高,而另一些地方的学前教育水平却偏低,这种差距给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3.教育模式单一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机构往往只有一种教育模式,缺乏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教育手段和方式。
这种单一的教育模式不利于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也影响了学前教育的发展。
1.加大投入力度政府应该加大对边远山区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增加学前教育的资源和资金投入。
在边远山区加大对学前教育的经费支持,提高学前教育的投入水平,改善学前教育机构的条件,提高学前教育的教学质量。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边远山区学前教育教师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偏远山区农村中小学教育问题调查报告
偏远山区农村中小学教育问题调查报告在我曾经就读过的学校进行了一次调查,本次调查主要有三个对象,学生、教师、学校环境,其中重点对象为教师。
一调查目的及方法本次调查目的为调查学生接受更好的教育所面临的困境、教师实施教学中存在的困难还有学校环境的变化。
本人此次调查主要以查阅学校相关资料为主,咨询部分教师和学生为辅,了解偏远农村教师对教育的看法。
二调查基本情况1学生篇首先从学生来看,由于早期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导致现在学生人数逐年递减,三年前初中学生总人数有296人,去年有240人,而今年仅为186人。
所幸的是男女比例基本为1:1,保持了相对的稳定,这说明了农村重男轻女问题基本得到了抑制。
而近年来计划生育政策有所放松,小学人数又逐渐递增起来,目前小学总人数为442人女生有219人。
2教师篇当地学校要求小学师生比例为1:18,初中为1:17,但是现在大多数班级都只是30来人,两个班合成一个又太挤,导致班额人数严重不足,加上地段偏远,导致教师分配数量不足,按班级数量算中学老师满编,小学老师严重缺编,因此小学聘请了7位代课老师。
学校总共只有正式教职工31人,其中一人为教辅。
小学中学专职教师各为15人,前面提到小学为442人,中学人数为186人,小学人数比中学多了两倍有余,而教师数量确实一样,这也是教育改革政策中所存在的漏洞。
从学历来看,小学中有8人为高中文凭,7人为大专文凭,中学有11人为本科文凭,4人为专科文凭。
再来谈谈教师年龄分布问题:小学:35岁以下5人40—46岁2人50岁以上8人中学:35岁以下11人36—40岁1人41—46岁3人这份数据充分说明小学老师年龄分布非常不合理,为什么呢?因为教育局每年分下来的大量年轻老师都往中心学校发展,导致偏远山区中小学教师年龄分布的不合理。
另外一个多年以来的问题是音体美专职教师的稀缺,该校这五年都只分配了一位体育专职教师过来,音乐,美术专职教师一位也没有。
这对偏远山区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极大的弊端与城市学生相比,显然他们在学校得到的更少。
浅谈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现状
浅谈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现状边远山区是指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资源匮乏的地区。
在这样的地方,学前教育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其现状不容乐观。
本文将就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现状进行浅谈,探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边远山区学前教育的基础设施严重不足。
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许多山区幼儿园、托幼机构条件简陋,甚至没有合适的场地和教具。
这给孩子们的健康和安全带来了隐患,也影响了其学前教育的质量。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边远山区学前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学前教育的普及率和质量。
边远山区学前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
在边远山区,老师的待遇和生活环境通常较为艰苦,这样会导致优秀的教育人才流失,也难以吸引优质的教师前来工作。
结果是,山区学前教育中缺乏专业素质高,爱岗敬业的优秀教师,甚至有些幼儿园只能靠大学生志愿者或外地援教老师支撑。
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对边远山区学前教育师资力量的扶持力度,提高教职工的待遇和奖励力度,吸引更多优秀的教育人才前来边远山区从事学前教育工作。
边远山区学前教育的管理水平和监管力度不足。
在一些地区,由于监管不力,学前教育存在一些乱象,如幼儿园不合格、卫生条件差、安全隐患多等问题。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学前教育的质量。
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于边远山区学前教育的管理和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严格把关学前教育的质量和安全,确保孩子们能够在健康、安全的环境下接受优质的学前教育。
边远山区学前教育的家庭教育支持力度不足。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生活环境等原因,很多孩子在家庭教育方面都存在较多的问题,学前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也受限。
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对边远山区家庭教育支持力度,开展相关的家庭教育扶持工作,引导家长科学教育孩子,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现状确实存在诸多问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希望。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努力,加大对边远山区学前教育的支持力度,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学前教育条件,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接受优质的学前教育。
浅谈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现状
浅谈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现状学前教育是指对3至6岁儿童进行全面、系统、有计划的教育,旨在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在边远山区,由于地理环境和资源条件的限制,学前教育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边远山区的教育资源匮乏。
由于交通不便、经济相对落后,这些地区的学前教育资源相对有限。
幼儿园数量不足,质量参差不齐,大部分幼儿园缺乏标准化管理和专业化师资支持。
儿童往往难以接受到良好的学前教育。
师资力量薄弱也是边远山区学前教育的一大问题。
由于经济条件落后,这些地区很少有合格的学前教育师资,很多教师不具备专业知识和教育方法。
边远山区的工资待遇较低,教师的收入水平难以吸引且保留优秀的人才,导致学前教育师资力量薄弱且流动性大。
家庭环境不利于学前教育的发展。
边远山区的家庭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低、经济贫困等问题,缺乏良好的教育观念和对儿童教育的重视。
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学前教育问题缺乏意识和能力,无法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指导。
这一方面使得儿童的学前教育受到限制,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教师的教学难度。
还有,教育设施和教材的缺乏也制约了边远山区学前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由于地理环境复杂、交通不便,边远山区很少有适宜的教育场所和器材设施,无法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
缺乏针对性的教材和教具,也限制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儿童的学习成果。
要改善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现状,首先需要加大政府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边远山区学前教育的资金投入,从而改善学前教育资源的匮乏问题。
政府还需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机制,加强对幼儿园建设和管理的监管力度。
加强师资培养和管理。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更有吸引力的政策,吸引更多合格的师资前往边远山区从事学前教育工作。
加大对边远山区教师的培训力度,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教育能力,以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
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和能力。
政府和学校可以开展一系列的家校合作活动,宣传普及科学的育儿知识和方法,帮助家长了解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提供家庭教育指导。
浅谈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现状
浅谈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现状边远山区是指位于国家西北、西南等边远地区的山区。
这些地区的经济相对落后,教育资源匮乏,学前教育也面临诸多困难。
本文将探讨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学前教育现状1.师资力量不足: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师资力量相对较弱,一些教师缺乏专业技能和经验,这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质量和发展。
2.设施条件较差:学前教育的物质条件也是问题之一。
由于经济原因、交通不便、地理条件等多方面的原因,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场所、设施和用具等均不够完善。
3.教育投入较少:边远山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较薄弱。
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较少,导致学前教育的教学设备、师资力量等条件难以保证。
二、存在的问题1.教育资源不足:边远山区人口分散,教育资源缺乏,大量的教育任务被各种开发带走,导致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首当其冲地受到了影响。
2.经济发展不平衡: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主要由政府投入来支撑,而当地经济的落后和发展不平衡,使得学前教育经费缺乏,难以保证其教学质量。
3.儿童教育意识不足:在边远山区,许多家长还存在“不信教育、不相信学前教育”的观念,使得很多儿童缺乏良好的学前教育环境。
三、改进方案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加学前教育的师资力量和经费投入。
2.提高家长教育意识:家长应该意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积极支持学前教育,以提高儿童的教育质量。
3.开展专业培训: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学前教育教师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能力。
4.加强媒体宣传:加强学前教育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知道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作用,使得社会支持学前教育的发展。
四、结论总之,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从政府、家长、教育机构等多方面进行改善和提高。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联合努力,才能够切实改善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现状,为孩子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县边远山村学龄前儿童就学问题的调查与思考为全面了解我县边远偏僻山村学龄前儿童就学状况、存在问题,探寻解决边远偏僻山村学龄前儿童就学问题的措施办法,促进学龄前儿童就学,发展学前教育事业,县妇联组织人员深入开展边远山村学龄前儿童就学情况调研活动。
6月初以来,县妇联调研组人员深入步云、蛟洋、泮境、白砂、珊瑚、官庄等乡镇、村进行走访、调查;组织乡镇妇联全面开展学龄前儿童就学情况调查统计;走访了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及边远山村部分进城就学儿童家长,广泛征求了解解决边远山村学龄前儿童就学问题的建议意见。
现将调查了解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1、全县学龄前儿童入学情况。
我县历来重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口素质。
教育部门扎实抓好义务教育,普及高中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幼教事业。
注重激活民间资本,整合社会资源,吸引民间力量投资创办幼儿园,形成了“以公办为主,公办和民办共同发展”的幼儿教育办学体系,有力推进了我县城市和农村学前三年幼儿教育事业发展。
据教育部门调查统计,2008-2009年学年,全县有幼儿园(班、教学点)209个,其中教育部门办78个(学前班40个),社会力量办54个、与小学复式72个,村办5个,在园幼儿12084人,全县3-5周岁儿童入园率达89.66%,比2000年增加13.76个百分点,比2005年增加3.63个百分点。
学前一年儿童入学率达99%。
全县有幼儿教师543人,其中:公立教师103人,占18.97%;招聘教师20人,占3.68%;代课教师420人,占77.35%。
2、边远山村情况。
为进一步了解边远山村情况,调查组人员先后到了蛟洋乡丰年村、步云乡古炉村、白砂镇扶福村、泮境乡元康村及珊瑚乡彩坑村等进行走访了解。
综合以上了解情况,地处边远山村的行政村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边远山村均未设臵幼儿园(班、教学点)。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及《人口计生法》深入贯彻落实,我县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保持在6‰以下,人口出生率在10‰左右,边远山村的人口相对较少,每年出生的人口就更少。
全县小学教育布局不断调整,小学教学点不断撤并、减少,山村的幼儿班或教学点也随之被撤掉。
据调查统计,全县331个行政村中有141个行政村未设立幼儿园(班、教学点),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42.09%。
二是居住人口相对较少。
这些村中1000人口以下的有100个,500人口以下的41个。
三是村民居住较分散,自然村落分布较广,相互间的距离较远。
如泮境乡的元康村,分别有元康内村、新军、白石坑等3个自然村,村部设在元康内村,其余2个自然村在它的左侧,自然村之间未通村道,村民往来联系需走1个多小时的路或骑车绕道隔壁的定达村过去。
为此,新军、白石坑自然村的村民到本村的元康内村自然村的路程比去集镇的路程还要远,村小学撤并前,该自然村儿童都到中心校及中心幼儿园就学,元康村小学、幼儿园只有元康内村自然村的学生。
四是交通不便。
由于边远山村的村落分布较广,自然村间的距离远,修建村道成本较高,导致多数自然村间无法通村道,交通极为不便。
3、边远山村学龄前儿童就学状况。
一是边远山村学龄前儿童家长的教育理念不断增强。
儿童学前教育是孩子接受正规教育的第一步,是孩子体验集体生活、树立人生品格的开端,是九年义务教育体系的基础,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广大农民群众对子女接受学前的教育理念不断增强更新,需求日益强烈。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教育理念已成为广大家长的主流思想并付诸行动。
广大家长自觉支持新时期教育改革政策,积极面对教育改革和学校撤并所带来的小孩入学的种种困难,千方百计送子女入学,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二是广大家长对学龄前儿童就学条件要求明显提高。
在调查过程中,除部分家庭条件相对较困难的以外,大部分家长明确表示在选择幼儿园时,他们考虑更多的是幼儿园的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
相比就学远近问题,他们更看重幼儿园(班、点)的师资力量强弱,园内环境好坏及教学玩具设施的配备情况。
三是边远山村学龄前儿童家长送学途径呈现多样化。
受经济、家庭条件及居住地环境的影响,目前,全县边远山村家长送子女入学分就近(即隔壁村)入学、集镇就学、县城就学、县外出务工随带就学等形式。
如蛟洋乡丰年村3-6岁幼儿20人,其中,就近入学即在秋竹、华家幼儿班就学的14人,占总数的70%;龙岩、深圳等外出就学的4人,占20%,城区就学的1人,未上学的1人,占0.5%。
据调查统计,全县学龄前儿童就近(隔壁村)入学的占47.08%;集镇就学的占33.60%;城区及随带外出就学的占19.32%。
同时,在调查中发现,仍有部分边远山村家庭认为小孩还小上学前班无关紧要而未上学。
据调查统计,全县学龄前儿童未上学的占10.86%,其中,因家庭经济原因的占未上学儿童总数的12.09%,学校太远、周边无教学点设臵的占27.05%,认为还小上学前班无关紧要的占60.86%。
二、边远山村学龄前儿童就学存在的问题和困难1、边远山村家长送学成本较高。
由于地处偏僻,村与村、村与集镇相隔较远,边远山村儿童家长无论是送子女隔壁村就近入学,还是送集镇、县城就读,对一般家庭来说都是一种负担。
选择就近入学的,通常是经济生活条件相对较弱的家庭。
由于路途远、交通不便,家长们必须每天早、中、晚接送小孩。
家庭条件相对较好的大都选择送集镇或县城就学。
他们得在集镇或城区租房子,每月需承担300-500元不等的房租费,尤其选择城区及外出务工随带就学的,学费是集镇就学的2-3倍,加上集镇及城区的生活水平较高,水、电等日常生活费用都需花费更多。
以上种种费用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为照顾小孩的日常生活,大多数做母亲的不得不放下农活和家庭事务,专门住在集镇或城区。
由于要接送小孩上学及照顾其日常生活起居,这些母亲们无法参加正常的上下班工作,就业非常困难,家庭经济来源单靠孩子的父亲一人打拼,造成家庭经济生活压力大。
2、极大影响边远山村村民的家庭生产生活。
为了让孩子有一个较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全县有52.92%边远山村儿童被送到集镇或城镇就学。
他们中或举家外出,或由祖父母照看,或由母亲照看,一家分居多处,造成农田无法耕作,长辈无法照顾,家事无法料理,家庭成员间少了相聚时的浓浓亲情和天伦之乐,极大地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家庭生活。
如,珊瑚乡彩坑村一村民,一方面要发展村里的库湾养鱼业,一方面又要照看居住在城区的妻子与小孩,不得不三天两头的奔波在县城与农村家中,给家庭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
3、边远山村集中办学难度较大。
面对边远山村村民为小孩就学所承担的种种困难,设臵边远山村幼儿园(班、教学点)已成为广大村民的急切期盼,也是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急需面对和解决的迫切问题。
然而,要在边远山村中集中创办幼儿园(班、教学点)存在诸多的问题。
一是部分边远山村中学龄前儿童较少,难以成班。
据统计,边远山村中学龄前儿童10人以下的村有33个,占未设教学点行政村的23.4%。
二是自然村落布局分散,难以布点。
在一些边远山村中因各自然村落间相隔距离大,在任何一个自然村落布点都会造成其他自然村落儿童就学的困难。
如,珊瑚乡彩坑村有彩坑及三潭2个自然村,相隔有2公里以上的路程。
金山电站蓄水后,原先设在彩坑自然村的小学被淹,新的小学校址设在二个自然村中间位臵的杭珊公路旁,二个自然村的小孩上学都需经过一段路程,且都要经过金山电站库区或库湾,非常危险。
每天,家长们都提心吊胆地等待小孩放学回家。
撤点并校后,该村的小学生划归珊瑚中心校,幼儿班也被撤并。
目前,全村3-6岁儿童有29人,其中27人在城区就读,2人未上学,18户村民选择在临城镇城南村建房,以解决小孩入学难问题。
三是行政村大小及村民宗族观念因素影响,幼儿教学点设臵难以平衡。
在调查活动中,不少人员反应可在一些行政村相对较集中的地方,可以片为单位,集中设臵教学点。
但在教学点的设臵地点上应考虑到行政村的大小及路程。
一般情况下,较大行政村的村民不会送小孩到小村的教学点就读,而较小村的村民则认为,既然要离开本村去其他村就读,不如送小孩到办学条件较好的集镇或城区就读。
四是边远山村办教学点成本较高,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在调查中,多数家长相比就学困难来说更担心办学质量问题。
五是师资人员难以保证。
在大部分教师均向往县城及大城市的当下,要吸引教师尤其年轻服务边远山村幼教事业,安心于边远山村发展学前教育显得更为困难。
4、乡镇中心幼儿园办学困难多,影响了对边远山村学龄前儿童的接纳能力。
当前,在大部分行政村撤并教学点的情况下,除部分家庭条件较好送小孩进城或外出务工随带就学外,大部分家长选择送中心幼儿园就读。
乡镇中心幼儿园成为接纳边远山村幼儿就学的主要场所。
据教育部门统计,目前,全县农村有幼儿园(班、教学点)203个,在园幼儿10264人,其中有中心幼儿园21所,在园幼儿 2945人,占在园幼儿的28.69%。
中心幼儿园的办学条件、接纳能力也就成为解决边远山村学龄前儿童就学问题的重要途径。
目前,全县中心幼儿园普遍存在以下困难和问题:一是师资力量较薄弱,公办幼儿园无教师等人员编制。
据2008年统计,全县22所中心幼儿园中有班级96个,按每个班2名教师、1名保育员的要求,全县应有192名教师,96个保育员。
实际上,全县中心园中有教师165人,保育员30人,其中公立教师54人,招聘教师18人,其余均为幼儿园自聘人员。
二是设施差,缺乏必要的玩具和教学设施设备。
三是公共财政经费投入少。
近年来,县财政投入主要用在公立教师的工资方面。
乡镇中心幼儿园“以乡镇财政投入为主”的投入机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各行政村幼儿教学点主要以村办为主。
各乡镇中心幼儿园除个别的公立教师工资外,基本上须以生养园,自收自支。
四是办学责任不明确。
部分乡镇对乡镇办幼儿园责任不够明确,对乡镇中心幼儿园“以乡镇财政投入为主”的投入机制不了解,日常资金投入少,管理不到位。
五是园舍紧缺,幼儿园存在班级规模过大的问题。
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二章第十一条“幼儿园规模以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便于管理为原则,不宜过大。
幼儿园每班幼儿人数一般为:小班(三至四周岁)二十五人,中班(四至五周岁)三十人,大班(五周岁至六或七周岁)三十五人,混合班三十人,学前幼儿班不超过四十人。
寄宿制幼儿园每班幼儿人数酌减”的规定,受场地及教师人员紧张的影响,我县各中心幼儿园都存在超员现象。
如,官庄中心幼儿园由于园舍少,班中幼儿严重超过规定的规模。
全园现有大、中、小班3个,共有幼儿190人,其中大班65人、中班74人、小班51人。
三、几点思考与建议1、提高认识,增强发展边远山村学龄前儿童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常言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在人一生的教育序列中,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终身教育的开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