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系统频率特性分析
线性系统的频率分析法
对于非线性系统中的周期信号,可以通过傅里叶级数展开进行分析,以 了解系统在不同频率下的行为。
03
非线性控制策略
基于非线性系统的频率响应,可以设计非线性控制器,以实现系统的稳
定性和性能要求。
基于频率分析法的控制策略设计
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频率分析法的控制策略设计,首先需要确定控制目标,然后根据系统模型和性能要求 ,设计合适的控制器。
以对数尺度绘制频率响应函数的幅度和相位与频 率的关系曲线,便于观察系统在不同频率范围内 的性能变化。
Nyquist图
以极坐标形式绘制频率响应函数的极点和零点分 布,用于判断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动态响应特性。
3
Nichols图
以极坐标形式绘制系统的开环和闭环频率响应函 数,用于分析系统的开环和闭环性能。
系统稳定性分析
03 频率响应函数
CHAPTER
频率响应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定义
稳定性
频率响应函数是线性系统对正弦输入 信号的稳态输出与输入的比值,表示 系统在不同频率下的性能特性。
通过判断频率响应函数的极点和零点 分布,可以确定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动 态响应特性。
性质
频率响应函数具有复数形式,包括幅度 和相位两部分,分别表示系统对不同频 率信号的放大或缩小以及相位移动。
线性系统的研究方法
01
02
03
频域分析法
通过将系统函数进行傅里 叶变换,将时域问题转化 为频域问题,从而在频域 内分析系统的频率特性。
时域分析法
通过对方程进行数值积分 或解析求解,直接在时域 内分析系统的动态响应特 性。
状态空间分析法
通过建立系统的状态方程 和输出方程,在状态空间 内分析系统的动态行为和 稳定性。
控制工程基础课件第六章 频率特性分析
G
j
arctan
1
n 2
n2
当=0时,G j 1,G j 0;
当=n时,G j 2,G j 90; 当=时,G j ,G j 180。
二阶微分环节的极坐标图也于阻尼比有关,对应不同的 ξ值,形成一簇坐标曲线,不论ξ值如何,当ω=0时,极 坐标曲线从(1,0)点开始,在ω=∞时指向无穷远处。
第6章 频率特性分析
本章介绍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方法。该方法是通 过控制系统对正弦函数的稳态响应来分析系统性能的。
频率特性不仅能反映系统的稳态性能,也可用来 研究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
6.2 频率响应与频率特性
一、频率特性的概念
1、频率响应:是系统对正弦输入的稳态响应。
2、频率特性:给线性系统输入某一频率的正弦波,
1 1 jT
G j 1 U jV
1 jT
1
1 T 22
j T 1 T 22
A e j
实频特性为U 虚频特性为V
1; 1+T 2 2
T。 1+T 2 2
幅频特性为A 1 ;
1 T 22
相频特性为 G j arctanT
特殊点:
当=0时,G j 1,G j 0; 当=1/T时,G j 1 ,G j 45;
取拉氏变换为: Xi s
A
s2
2
电路的输出为: X0 s G s Xi s 上式取拉氏反变换并整理得
1A Ts 1 s2 2
x0 t
AT 1 T2
e t/T
2
A sin t arctan T
1 T2 2
x0 t
AT 1 T2
e t/T
2
A sin t arctan T
四、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其中: A()Ac (j) 幅频特性
A
() (j) 相频特性
RC网络频率特性的物理意义:
1 A()
0.707
频带宽度
b
01 2 3 4 5
TTTT T
() 0
相角迟后
90
01 2 3 4 5
TTTT T
对稳定的线性系统,其频率特性如下:
设: (s)C R ((s s))b a 0 0 ssm n b a 1 1 s sm n 1 1 .... a .b .m n 1 1 s s a b n m
微分环节: s 惯性环节: 1/(Ts1) 一阶微分环节: Ts1
振荡环节: 1 /s (2/ n 2 2s/ n 1 )0 , 1
二阶微分环节: s2/n22 s/n 1 ,01
例如:G(s)s(0.5s K 1()ss( 21 )2s5) 由上述的5个环节组成。
A()1/ ()900
db 60 40 20 0 900
[20]
0.1
1
j
0
幅相曲线
对数频率特性曲线
L()2l0g A()
20lg () 900
10
3)微分环节: s 由 G(s)s
A() ()900
db 60 40 20 0 90 0 00
uc
ur
ur Asi nt c u c
设初值为0, 对上式拉氏变换,设A=1,得:
Uc(s)RC 1s1Ur(s) s1/1T/Ts2 2
RC网络
TRC
s1x/Tsy2sz2 (xy)s2( s (z1 /T y)/T s(2) s x 2 )2z/T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转折频率:
n 1 T
+20dB/dec
2 2
L( ) 20 lg 1 T
20 0 -20
1 T
• 低频段:T 1时,
G ( j ) j T 1 1 2T 2 e j arctanT
0
幅相曲线:
Im
∞
ω=0
1 Re
A( ) 1 T 幅频特性:
2
2
( ) arctanT 相频特性:
伯德图:
1)对数幅频图
A( ) 1 2T 2
L(ω)/dB
L( ) 20 lg
20dB/dec
ω
( )
90 0 0.1 1 10
2)对数相频图
( ) G( j ) 90
ω
微分环节的对数坐标图
(4)惯性环节
1 传递函数: G ( s ) Ts 1
频率特性: G ( j )
1 1 j T j T 1 1 2 T 2 1 e j arctanT 1 2T 2 1 幅频特性: A( ) 1 2T 2
1 G( s ) Ts 1
解: 将s=jω代入,求得频率特性为:
1 G( j ) G( s ) s j jT 1 1 T j 2 2 2 2 1 T 1 T
1 1 2T 2
11
e j arctanT
2 2T 22 1 1 T ( ) G( j ) arctan T 相频特性: T 虚频特性: Q( ) Im[ G ( j )] 1 2T 2
R(s) C(s)
G(s)
结论: 稳定的系统,在正弦信号作用下其稳态 输出也是同频率的正弦信号,但振幅和相 位不同。
第四章系统的频率特性分析
第四章 频率特性分析4.1 什么是频率特性?解 对于线性定常系统,若输入为谐波函数,则其稳态输出一定是同频率的谐波函数,将输出的幅值与输入的幅值之比定义为系统的幅频特性;将输出的相位于输入的相位之差定义为系统的相频特性。
将系统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统称为系统的频率特性。
4.2 什么叫机械系统的动柔度,动刚度和静刚度?解 若机械系统的输入为力,输出为位移(变形),则机械系统的频率特性就是机械系统的动柔度;机械系统的频率特性的倒数就是机械系统的动刚度;当0=w 时,系统频率特性的倒数为系统的静刚度。
4.3已知机械系统在输入力作用下变形的传递函数为 12+s (mm/kg),求系统的动刚度,动柔度和静刚度。
解 根据动刚度和动柔度的定义有 动柔度()()()12+====jw jw s s G jw G jw λ mm/kg 动刚度 )(jw K =)(1jw G =21+jw kg/mm 静刚度 ()()5.0021010==+====K w jw w jw G w jw kg/mm4.4若系统输入为不同频率w 的正弦函数Asinwt,其稳态输出相应为Bsin(wt+ϕ).求该系统的频率特性。
解:由频率特性的定义有 G (jw )=AB e jw。
4.5已知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
t x =1-1.8te 4-+0.8te9-,试求系统的幅辐频特性与相频特性。
解:先求系统的传递函数,由已知条件有)(。
t x =1-1.8te 4-+0.8te9-(t 0≥))(S X i =s 1)(。
S X =s 1-1.841+s +0.891+s )(S G =)()(。
S X S X =()()9436++s s )(jw G =jw s s G =)(=()()jw jw ++9436)(w A =)(jw G =22811636ww +•+)(w ϕ=0-arctan 4w -arctan 9w =-arctan 4w -arctan 9w4.6 由质量、弹簧、阻尼器组成的机械系统如图所示。
自动控制理论_哈尔滨工业大学_5 第5章线性系统的频率分析_(5.1.1) 5.1频率特性的概念
如果线性定常系统的输入r(t)和输出c(t)存在傅里叶变换, 频率特性也是输入信号的傅氏变换和输出信号的傅氏变换之比。
G(
j
)
C( R(
j) j)
其中 R( j) r(t)e jtdt C( j) c(t)e jtdt
经过傅氏反变换
c(t)
U1m
1
1 j
sin(t
1
1
j
)
上式表明: 对于正弦输入,其输入的稳态响应仍然是一个同 频率正弦信号。但幅值降低,相角滞后。
输入输出为正弦函数时,可以表示成复数形式,设输入为 Xej0,输出为Yejφ,则输出输入之复数比为:
Ye j Xe j0
Y X
e j
A()e j ()
后于输入的角
度为:
φ=
B A
360o
②该角度与ω有
关系 ,为φ(ω)
③该角度与初始
角度无关 。
二、频率特性的定义
例:如图所示电气网络的传递函数为
U2 (s) 1 Cs 1 1
U1(s) R 1 Cs RCs 1 s 1
若输入为正弦信号: u1 U1m sin t
其拉氏变换为:
1
2
G( j)R( j)e jtd
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为:
g (t )
1
2
G( j)e jt d
本节小结
1. 控制系统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2. 频率特性与传递函数的关系。
频率特性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可以方便地用实验方法测定, 并用于系统的分析和建模。
频率特性主要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
线性系统的频率分析
jw
A()
k
()21 (2)21)
Re -1 -0.5
5.3 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
开环频率特性(极坐标图)2
() a ta n () a ta n (2)
G(j) k j(2j1)
A()
k
(2)2 1)
()900atan(2)
Im
jw Re
5.3 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
开环频率特性(极坐标图)3
终点: .G k(j )0 1800
相频特性 () 1 8 0 0 a ta n T a ta n
5.3 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
画出下列开环频率特性(极坐标图)7
Gk
(s)
(s 1) (s 2)
相频特性 (线性分度)
12
3
4
5 6 7 8 9 10
l g 0 0.301 0.477 0.602 0.699 … 0.903 … 1
十倍频程
十倍频程
124 一倍频程
8 10
100
5.1.2 频率特性的定义
例如:画出积分环节 1/s的bode图
G(j) 1 1ej900 j
L ( )
十倍频程
问题:求图示系统在 r(t)=2sin2t 作用下的稳定输 出和稳态误差。
R(s) E(s) 1
C(s)
s1
G(s)s12,r02,21n G (j)2j21 2212 450
css(t)
2sin(2t450) 2
ess(t)r(t) css(t)2sin2 t2 2sin (2 t4 5 0)
5.1.2 频率特性的定义
Im
S平面 -1/T
jw Re
G( j) 100 0
自动控制原理第5章_线性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分析法
5. 2控制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的对数频率特性
5.2.2 系统伯德图的绘制
开环对数幅频渐近特性曲线的绘制步骤: (1)把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化为标准形式,即化为典型环节的传递函
数乘积,分析它的组成环节; (2)确定一阶环节、二阶环节的转折频率,由小到大将各转折频率
标注在半对数坐标图的频率轴上; (3)绘制低频段渐近特性线; (4)以低频段为起始段,从它开始每到一个转折频率,折线发生转
开环极点的个数。
5. 4 频域稳定判据与系统稳定性
5.4.4 控制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开环频率特性 G( j)H( j)在剪切频率 c处所对应的相角与 180 之差称为相角裕度,记为 ,按下式计算
(c ) (180 ) 180 (c )
开环频率特性 G( j)H的( 相j)角等于 时所1对80应的角频率称为相
闭环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当 由 0 时0,开 环奈奎斯 特曲线逆时针方向包围( )点 周1, j。0 是具P有2 正实部P 的开 环极点的个数。 需注意,若开环传递函数含有 v 个积分环节,所谓 由 0 0 ,指的 是由 0 0 0 ,此时奈 奎斯特曲线需顺时针增补 v 角度的无穷大半径的圆弧。
5. 4 频域稳定判据与系统稳定性
5.4.1 奈奎斯特稳定判据
若闭环系统在[ s]右半平面上有 个P开环极点,当 从 变化到
时,奈奎斯特曲线 G( j对)H点( j) 的包围1周, j数0 为 ( 为逆时N针,
为顺N 时 0针),则系统N<在0[ ]右半平面上的闭环极点s的个数为 。
折,斜率变化规律取决于该转折频率对应的典型环节的种类; (5)如有必要,可对上述折线渐近线加以修正,一般在转折频率处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五章(第一次课)
autocumt@
18
中国矿业大学信电学院 常俊林
ω =1
1 12 + 2 2 e
(− tg
−1 1 2
)j
= 0 . 45 e
− 26 .6 o
c ss (t ) = 2 ⋅ 0 .45 sin t + 30 o − 26 .6 o = 0 .9 sin t + 3 .4 o
autocumt@ 13
(
)
(
)
中国矿业大学信电学院 常俊林
c(t ) = b1e
− s1t
+ ... + bn e
− sn t
+c1e
− jωt
+ c2e
jωt
css (t ) = c1e
− jωt
+ c2 e
jωt
其中: 其中
c1 = C ( s)( s + jω ) s = − jω
Aω = G ( s) ⋅ ( s + j ω ) s = − jω ( s + jω )( s − jω )
[ a (ω ) c (ω ) + b (ω ) d (ω )] + j[ b (ω ) c (ω ) − a (ω ) d (ω )] = c 2 (ω ) + d 2 (ω )
autocumt@ 9 中国矿业大学信电学院 常俊林
5-1 频率特性
b(ω )c(ω ) − a(ω )d (ω ) ϕ (ω ) = arctg a(ω )c(ω ) + b(ω )d (ω )
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控制原理
r (t ) = 2 sin(t + 30 )
线性系统的频率特性
线性系统的频率特性一、实验原理我们讨论的确定性输入信号作用下的集总参数线性非时变系统,又简称线性非时变系统。
线性非时变系统的基本特性是其次性、叠加性、时不变性、微分性以及因果性。
线性非时变系统的分析,是对系统的数学模型的求解,可分为时间域方法和变换域方法。
这里主要讨论以频率特性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傅里叶变换以频率为独立变量。
设输入信号为()in v t ,其频谱为()in V j ω;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为()h t ,系统的频率特性为()H j ω;输出信号为()out v t ,其频谱为()out V j ω,则时间域中输入与输出的关系为 ()()()out in v t v t h t =*频率域中输入与输出的关系为()()()out in V j V j H j ωωω=*时间域方法和变换域方法并没有本质区别,两种方法都是将输入信号分解为某种基本单元,在这些基本单元的作用下求得系统的响应,然后再叠加。
变换域方法可以将时域分析中的微分、积分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将卷积积分变换为乘法;在信号处理时,将输入时间信号用一组变换系数(谱线)来表示,根据信号占有的频带与系统通带间的关系来分析信号传输,判别信号中带有特征性的分量,比时域法更简便和直接。
二、实验方法简述1、输入信号的选取这里输入信号选取周期矩形信号,并且要求Kτ不为整数。
这是因为周期矩形信号具有丰富的谐波分量,可通过观察系统的输入、输出波形的谐波的变化,分析系统滤波特性。
周期矩形信号可以分解为直流分量和许多谐波分量,由于测量频率点的数目有限,因此需要排除谐波幅度为零的频率点,周期矩形信号谐波幅度为零的频率点是K TτΩ,其中K=1、2、3……。
2、线性系统的系统函数幅度频率特性分析通过傅里叶变换将信号由时域变换为频域来观察研究,用波特计研究当输入交流信号时高通电路与低通电路不同的过滤特性,研究输入方波信号时输出的频域响应。
1)低通网络的系统函数的频率特性为()()()out in RV j L H j R V j j Lωωωω==+2)高通网络的系统函数的频率特性为()()1()out in V j j H j V j j RL ωωωωω==+三、实验方法1、 用傅里叶分析法,画出周期s T μ200=脉冲宽度s μτ60=脉冲幅度V V p 5= 方波的频谱。
第四章系统的频率特性分析
第四章系统的频率特性分析第四章系统的频率特性分析时间响应分析:主要用于分析线性系统的过渡过程,以时间t为独立变量,通过阶跃或脉冲输入作用下系统的瞬态时间响应来研究系统的性能;依据的数学模型为G(s)频率特性分析:以频率ω为独立变量,通过分析不同的谐波输入时系统的稳态响应来研究系统的性能;依据的数学模型为G(jω)频域分析的基本思想:把系统输入看成由许多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组成,输出就是系统对不同频率信号响应的总和。
4.1频率特性概述1.频率响应与频率特性(1)频率响应:线性定常系统对谐波输入的稳态响应。
(frequencyresponse)对稳定的线性定常系统输入一谐波信号xi(t)=Xisin?t稳态输出(频率响应):xo(t)=Xo(?)sin[ωt+?(ω)]【例】设系统的传递函数为输入谐波信号xi(t)=Xisin?t 则稳态输出(频率响应)与输入信号的幅值成正比与输入同频率,相位不同进行laplace逆变换,整理得同频率?幅值比A(?)相位差?(?)ω的非线性函数(揭示了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输入:xi(t)=Xisinωt稳态输出(频率响应):xo(t)=XiA(?)sin[ωt+?(ω)]幅频特性:稳态输出与输入谐波的幅值比相频特性:稳态输出与输入谐波的相位差?(?)[s]A(?)?(?)(2)频率特性:对系统频率响应特性的描述(frequencycharacteristic)频率特性定义为ω的复变函数,幅值为A(?),相位为?(?)。
输入谐波函数xi(t)=Xisin?t,其拉式变换为2.频率特性与传递函数的关系设系统的微分方程为:则系统的传递函数为:则由数学推导可得出系统的稳态响应为根据频率特性定义,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分别为故G(j?)=?G(j?)?ej?G(j?)就是系统的频率特性如例1,系统的传递函数为所以3.频率特性的求法(1)频率响应→频率特性稳态输出(频率响应)故系统的频率特性为或表示为(2)传递函数→频率特性将传递函数G(s)中的s换成jω,得到频率特性G(jω)。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_自动控制原理
X G(-j )X d 1 G(s) 2 (s j ) S -j 2 2j s X G(j )X d 2 G(s) 2 (s - j ) S j 2 2j s G(j ) | G(j ) | e j G(-j ) | G(-j ) | e - j | G(j ) || G(-j ) |
第五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 §1 频率响应及其描述
一.频率特性 1.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a.RC网络
右图所示的RC 网络的微分方程为
0 T dU dt U 0 U i
R UI C U0
式中
T RC 则
U 0 (S) U i (S)
1 TS 1
设 U i Asin t U 0 (S)
说明: 1.在稳态求出的输出信号 与输入信号的幅值比是 的非 线性函数, 称为幅频特性 Y/X | j ) | 2.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 相位差是的非线性函数 ,称 为相频特性 .它描述在稳态情况下 ,当系统输入不同频率 的谐波信号时 , 其相位产生超前 ( 0 )或滞后( 0 )的 特性. 3.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总 称为频率特性 , 记为 G(j ) G(j ) e jG(j ) 4.频率特性的求取 G(j ) G(s) s j
X(t) xsint Y(S)
B( s ) x ( s s1 )( s s2 ) ( s sn ) (s j )(s - j ) d1 d2 c1 cn s j s j s s1 s sn
y(t) d1e - jt d 2e jt c1e s1t c n e sn t 对于稳定系统 ,由于极点S1 , S2 , , Sn都有负实部 , 所以当t 时 y ss ( t ) d1e jt d 2e jt
第五章频率特性分析法
146第5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与校正时域分析法具有直观、准确的优点。
如果描述系统的微分方程是一阶或二阶的,求解后可利用时域指标直接评估系统的性能。
然而实际系统往往都是高阶的,要建立和求解高阶系统的微分方程比较困难。
而且,按照给定的时域指标设计高阶系统也不是容易实现事。
本章介绍的频域分析法,可以弥补时域分析法的不足。
频域法是基于频率特性或频率响应对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的一种图解方法,故又称为频率响应法。
频率法的优点较多。
首先,只要求出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就可以判断闭环系统是否稳定。
其次,由系统的频率特性所确定的频域指标与系统的时域指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而系统的频率特性又很容易和它的结构、参数联系起来。
因而可以根据频率特性曲线的形状去选择系统的结构和参数,使之满足时域指标的要求。
此外,频率特性不但可由微分方程或传递函数求得,而且还可以用实验方法求得。
这对于某些难以用机理分析方法建立微分方程或传递函数的元件(或系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频率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也是经典控制理论中的重点内容。
5.1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5.1.1 频率特性的定义为了说明什么是频率特性,先看一个R -C 电路,如图5-1所示。
设电路的输入、输出电压分别为()r u t 和()c u t ,电路的传递函数为 ()1()()1c r U s G s U s Ts ==+ 式中,RC T =为电路的时间常数。
若给电路输人一个振幅为X 、频率为ω的正弦信号 即: ()sin r u t X t ω= (5-1) 当初始条件为0时,输出电压的拉氏变换为图5-1 R C -电路1472211()()11c r X U s U s Ts Ts s ωω==⋅+++ 对上式取拉氏反变换,得出输出时域解为()22()arctan 1t T c XT u t e t T T ωωωω-=+-+ 上式右端第一项是瞬态分量,第二项是稳态分量。
第5章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重点与难点一、基本概念1.频率特性的
·145·第5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重点与难点一、基本概念 1. 频率特性的定义设某稳定的线性定常系统,在正弦信号作用下,系统输出的稳态分量为同频率的正弦函数,其振幅与输入正弦信号的振幅之比)(ωA 称为幅频特性,其相位与输入正弦信号的相位之差)(ωϕ称为相频特性。
系统频率特性与传递函数之间有着以下重要关系:ωωj s s G j G ==|)()(2. 频率特性的几何表示用曲线来表示系统的频率特性,常使用以下几种方法:(1)幅相频率特性曲线:又称奈奎斯特(Nyquist )曲线或极坐标图。
它是以ω为参变量,以复平面上的矢量表示)(ωj G 的一种方法。
(2)对数频率特性曲线:又称伯德(Bode )图。
这种方法用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横坐标为ω,按常用对数lg ω分度。
对数相频特性的纵坐标表示)(ωϕ,单位为“°”(度)。
而对数幅频特性的纵坐标为)(lg 20)(ωωA L =,单位为dB 。
(3)对数幅相频率特性曲线:又称尼柯尔斯曲线。
该方法以ω为参变量,)(ωϕ为横坐标,)(ωL 为纵坐标。
3. 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及最小相位系统 (1)惯性环节:惯性环节的传递函数为11)(+=Ts s G 其频率特性 11)()(+===j T s G j G j s ωωω·146·对数幅频特性 2211lg20)(ωωT L +=(5.1)其渐近线为⎩⎨⎧≥-<=1 )lg(2010)(ωωωωT T T L a (5.2) 在ωT =1处,渐近线与实际幅频特性曲线相差最大,为3dB 。
对数相频特性)(arctg )(ωωϕT -= (5.3)其渐近线为⎪⎩⎪⎨⎧≥︒-<≤+<=10 90101.0 )lg(1.0 0)(ωωωωωϕT T T b a T a (5.4)当ωT =0.1时,有b a b a -=+=1.0lg 0 (5.5)当ωT =10时,有b a b a +=+=︒-10lg 90 (5.6)由式(5.5)、式(5.6)得︒=︒-=45 45b a因此:⎪⎩⎪⎨⎧≥︒-<≤︒-<=10 90101.0 )10lg(451.0 0)(ωωωωωϕT T T T a (5.7)(2)振荡环节:振荡环节的传递函数为10 121)(22<<++=ξξTs S T s G·147·其频率特性)1(21|)()(22ωωξωωT j Ts s G j G j s -+=== 对数幅频特性2222224)1(lg 20)(ωξωωT T L +--= (5.8)其渐近线为⎩⎨⎧≥-<=1)lg(4010)(ωωωωT T T L a (5.9) 当707.0<ξ时,在221ξω-=T 处渐近线与实际幅频特性曲线相差最大,为2121lg20ξξ-。
4.1系统的频率特性分析
U m s2 2
因而输出为: X ( s ) G ( s ) X ( s ) o i
1 U m Ts 1 s 2 2
一. 频率响应与频率特性
1 U m X o ( s) G ( s) X i ( s) Ts 1 s 2 2
输入 xi (t ) U m sin t 引起的响应为:
1
1
90
(3)惯性环节
传递函数: G ( s )
1 Ts 1
频率特性: G ( j )
1 jT 1
G ( j ) U ( ) V ( )
| G ( j ) | 1 T 2 2 1
1 T 1
2 2
j
T T 2 2 1
G ( j ) arctan(T )
得
幅频特性=组成系统的各典型环节的幅频特性之乘积。 相频特性=组成系统的各典型环节的相频特性之代数和。
示例2:
K 已知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G ( s ) 2 s (T1s 1)(T2 s 1)
试绘制其Nyquist图。
xos (t ) Um 1 T 2 2 sin(t arctan T )
• 幅频特性:稳态输出与输入谐波的幅值比。 Um 1 A( ) / Um 1 T 2 2 1 T 2 2 • 相频特性:稳态输出与输入谐波的相位差。
( ) arctan T
典型环节的Nyquist图
(1)比例环节 (2)积分环节 (3)微分环节 (4)惯性环节 (5)一阶微分环节 (6)振荡环节 (7)延时环节
(1)比例环节
G ( s) K 传递函数: G ( j ) K 频率特性:
信号与系统中的线性系统特性分析
信号与系统中的线性系统特性分析一、引言在信号与系统的研究中,线性系统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线性系统具有许多特性,包括线性性质、时域特性和频域特性等。
本文将详细分析线性系统的特性,包括线性性质、时域特性和频域特性。
二、线性性质线性性质是线性系统最基本的特性之一。
线性系统满足两个重要的性质,即线性叠加性和齐次性。
线性叠加性表明线性系统对输入信号的加权和具有相应的输出信号的加权和关系。
齐次性表示线性系统对于输入信号的缩放会导致输出信号的缩放。
三、时域特性时域特性是描述线性系统在时域上的行为。
常见的时域特性包括冲击响应、单位阶跃响应和频率响应等。
冲击响应是指当输入信号为单位冲激函数时,线性系统的输出信号。
单位阶跃响应是指当输入信号为单位阶跃函数时,线性系统的输出信号。
频率响应是指线性系统对不同频率的输入信号的响应。
四、频域特性频域特性是描述线性系统在频域上的行为。
常见的频域特性包括频率响应、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等。
频率响应是指线性系统对不同频率的输入信号的响应。
幅频特性是指频率响应的振幅随频率变化的特性。
相频特性是指频率响应的相位随频率变化的特性。
五、线性系统的稳定性线性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系统对于输入信号的响应是否有界。
稳定性是判断线性系统是否能够长时间运行的重要指标。
常见的稳定性分析方法有极点分析法和BIBO稳定性分析法等。
六、应用举例线性系统的特性分析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音频处理中,对音频信号的增强、滤波和降噪等处理都需要对线性系统的特性进行分析和设计。
在通信系统中,传输信道可以被看作是线性系统,对通信信号的传输特性进行分析可以优化通信系统的性能。
七、总结本文详细分析了信号与系统中线性系统的特性,包括线性性质、时域特性和频域特性等。
线性系统在信号与系统的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线性系统特性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设计信号与系统。
理解线性系统的特性对于工程领域中的信号处理、通信系统设计以及控制系统分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线性系统频率特性分析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掌握系统频率特性的内涵,深刻理解系统频率特性的物理意义,掌握分析系统频率特性的方法。
学会利用Matlab软件在计算机上分析系统的频率特性,利用用频率特性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并掌握在频率域对系统进行校正的方法。
课程设计要求课程设计前要充分准备,复习系统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分析系统频率特性的方法;熟悉Matlab软件的编程。
课程设计过程中认真编写程序,掌握利用Matlab软件编程对系统进行频率特性分析的方法以及利用频率特性分析系统稳定性的方法。
课程设计后期要按照要求按编组完成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注意事项由于实验室计算机数量较少,不能保证每人一台,故本课程设计编组进行,2-3名同学为一组,组内每一个同学都要积极参与到本组的课程设计中,分工协作。
程序的编写要规范,要基本符合软件工程的要求,加强注释,增强软件的可读性。
课程设计内容1 利用Matlab软件分析系统的频率特性;2 分析系统的稳定性;3 用频域法对简单系统进行校正;4 Simulink系统仿真分析。
课程设计简要操作步骤1 复习系统频特性的相关知识,熟悉Matlab软件;2分析系统的频率特性,包括一阶系统、二阶系统以及简单的用于系统校正的电路网络系统;3 利用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分析系统的稳定性,观测系统开环增益变化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4 利用频域法对简单系统进行校正,改善系统的性能。
5利用Matlab软件对简单系统进行仿真分析。
6 总结课程设计内容,撰写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心得体会本次实习使我第一次亲身感受了所学知识与实际的应用,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让我们大开眼界,也算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一个初审吧!这次对信号系统实训对于我们以后学习、找工作也真是受益菲浅。
在短短的一个星期中,让理性回到感性的重新认识,也让我们初步的认识了这个社会,对于以后做人所应把握的方向也有所启发。
我会把这此实习作为我人生的起点,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不断要求自己,完善自己,让自己做的更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信号与系统系别:工程技术系专业班级:电信0901 学号: 0912070107/17/36 姓名:乔智 /曹永昌/蒲亮亮课程题目:线性系统频率特性分析完成日期: 2011.12.12 指导老师:周争光2011年12月12日课程设计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掌握系统频率特性的内涵,深刻理解系统频率特性的物理意义,掌握分析系统频率特性的方法。
学会利用Matlab软件在计算机上分析系统的频率特性,利用用频率特性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并掌握在频率域对系统进行校正的方法。
课程设计要求课程设计前要充分准备,复习系统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分析系统频率特性的方法;熟悉Matlab软件的编程。
课程设计过程中认真编写程序,掌握利用Matlab软件编程对系统进行频率特性分析的方法以及利用频率特性分析系统稳定性的方法。
课程设计后期要按照要求按编组完成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注意事项由于实验室计算机数量较少,不能保证每人一台,故本课程设计编组进行,2-3名同学为一组,组内每一个同学都要积极参与到本组的课程设计中,分工协作。
程序的编写要规范,要基本符合软件工程的要求,加强注释,增强软件的可读性。
课程设计内容1 利用Matlab软件分析系统的频率特性;2 分析系统的稳定性;3 用频域法对简单系统进行校正;4 Simulink系统仿真分析。
课程设计简要操作步骤1 复习系统频特性的相关知识,熟悉Matlab软件;2分析系统的频率特性,包括一阶系统、二阶系统以及简单的用于系统校正的电路网络系统;3 利用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分析系统的稳定性,观测系统开环增益变化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4 利用频域法对简单系统进行校正,改善系统的性能。
5利用Matlab软件对简单系统进行仿真分析。
6 总结课程设计内容,撰写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心得体会本次实习使我第一次亲身感受了所学知识与实际的应用,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让我们大开眼界,也算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一个初审吧!这次对信号系统实训对于我们以后学习、找工作也真是受益菲浅。
在短短的一个星期中,让理性回到感性的重新认识,也让我们初步的认识了这个社会,对于以后做人所应把握的方向也有所启发。
我会把这此实习作为我人生的起点,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不断要求自己,完善自己,让自己做的更好。
课程设计评语及成绩评语成绩指导教师(签名)周争光2010年6月日系统频域特性分析目录第一节系统频率特性一般概念 (5)1.1系统频率特性的定义 (5)1.2系统频率特性的物理意义 (5)1.3系统频率特性的产生 (5)1.4系统频率特性的工程应用 (5)第二节系统频率分析 (6)1.1一阶系统 (6)(1)模型 (6)(2)频率特性公式 (6)(3)绘图、分析 (6)1.2二阶系统 (10)(1)模型 (10)(2)频率特性公式 (10)(3)绘图及分析 (11)第三节利用频率特性分析系统稳定性 (15)1.1系统开环模型 (15)1.2系统稳定性判据 (15)1.3系统稳定裕度 (15)1.相角裕度γ (15)2.幅值裕度h (16)3.举例:系统开环增益变化时对系统稳定性影响 (17)第四节系统频域校正 (18)1.1无源超前校正网络 (18)1.2无源滞后校正网络 (19)1.3无源滞后—超前网络 (21)第五节小结 (22)第六节参考文献 (23)系统频域特性分析第一节系统频率特性一般概念1.1系统频率特性的定义定义:定义谐波输入下,输出响应中与输入同频率的谐波分量与谐波输入的幅值之比A(ω)为幅频特性,相位之差为ϕ(ω)相频特性,并称其指数表达式G(jω)= A(ω)e j)(ωϕ为系统的频率特性。
1.2系统频率特性的物理意义物理意义:对于一阶系统和二阶系统,频率性能指标和时域性能指标有确定的对应关系;对于高阶系统,可建立近似的对应关系。
稳定系统的频率特性等于输出和输入的傅氏变换之比。
1.3系统频率特性的产生产生:频率特性可以运用分析法和实验方法获得(如传递函数G(s)、微分方程、冲击响应h(t)、传输算子H(p)等)并可用多种形式的曲线表示(如幅相频率特性曲线、对数频率特性曲线、对数幅相曲线等)。
1.4系统频率特性的工程应用系统的频率特性反应正弦信号作用下系统的响应性能,分析系统的频率特性可以得出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以及分析系统的稳定性第二节 系统频率分析 1.1一阶系统由于开环传递函数的分子和分母多项式的系数皆为实数,因此系统开环零极点或为实数或为共轭复数。
根据开环零极点可将分子和分母多项式分解因式,在将因式分类,即得典型环节。
典型环节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最小相位环节,一类为非最小相位环节。
非最小相位环节和与之对应的最小相位环节的区别在于开环零极点的位置。
费最小相位环节对应于s 右半平面的开环零点或极点,而最小相位开环对应s 右半平面的开环零点或极点。
(1)模型对形如一阶最小相位惯性环节1/(Ts+1)(T>0)的系统称为一阶系统。
(2)频率特性公式设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为i G (j ω)= i A (ω))(ωϕij e则系统开环频率特性 G(j ω)H(j ω)=[∏=Ni i A 1)(ω]])([1∑=Ni i j eωϕ系统开环幅频特性和开环相频特性 A(ω)=∏=Ni iA 1)(ω, ϕ(ω)=∑=Ni i1)(ωϕ对于开环对数幅频特性 L(ω)=20lgA(ω)=∑=Ni A 1)(lg 20ω=∑=Ni i L 1)(ω(3)绘图、分析由惯性环节的传递函数和频率特性的定义,取ω∈(0,+∞),可以绘制惯性环节的幅相曲线和对数频率特性曲线,分别如图(1)和图(2)%%惯性环节的幅相特性曲线 clc;clear all ;close all ; w=0:0.01:100; T=input('T='); s=j*w;Gs1=1./(T*s+1); Aw1=real(Gs1); fuw1=imag(Gs1); Gs2=1./(1-T*s); Aw2=real(Gs2); fuw2=imag(Gs2); plot(Aw1,fuw1,Aw2,fuw2) grid on0.10.20.30.40.50.60.70.80.91-0.5-0.4-0.3-0.2-0.100.10.20.30.40.5惯性环节幅相曲线分析:系统开环传递频率特性表现为组成开环系统的诸典型环节频率特性的合成%%惯性环节的幅相特性曲线clc;clear all ;close all ; w=0:0.01:2*pi; T=2;Gjw=1./(1+T*w*j); Aw=abs(Gjw);Lw=20*log10(Aw);fuw=(180/pi)*angle(Gjw); subplot(2,1,1) semilogx(w,Lw) grid onsubplot(2,1,2) semilogx(w,fuw)grid on10-210-110101-30-20-100惯性环节的副频特性曲线10-210-110101-100-50惯性环节的相频特性曲线分析:系统开环对数频率特性,则表现为诸典型环节对数频率特性叠加Φ(s )= 121s W 1 =1W2 =5W2 =101.2二阶系统(1)模型最小相位震荡环节121)(22++=nnsss G ωξω式中mn T K=ω——自然频率(K 为开环增益,T 为机电时间常数)KT m 21=ξ——阻尼比(2)频率特性公式二阶微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1G (s )=(s/ω)2+2ζ(s/ωn )+1(2)二阶微分环节的频率特性1A (ω)=2222224)1(nn ωωξωω+- L (ω)= 20lgA(ω)ϕ(ω)= -arctan ⎪⎪⎪⎪⎪⎭⎫⎝⎛-2212n n ωωωωξ=⎪⎪⎪⎪⎪⎪⎪⎪⎪⎪⎪⎭⎫⎝⎛⎪⎪⎪⎪⎪⎭⎫ ⎝⎛--︒---12tan arc 18012arctan 2222n n n n ωωωωξωωωωξ ︒=0)0(ϕ,︒-=∞180)(ϕ,故相频特性曲线从0°单调减至-180°。
当n ωω=时,︒-=90)(n ωϕ由上式得A (n ω)=1/ξ2,表明震荡环节与虚轴的交点为ξ21j-。
(3)绘图及分析%振荡环节的幅相特性曲线 clc;clear all ;close all ; w=0:0.1:2*pi; wn=1; kc=0.1;Gjw=1./((j*w).^2/((wn)^2)+2*kc*((j*w)/wn)+1); Aw=abs(Gjw); Lw=20*log10(Aw); fuw=(180/pi)*angle(Gjw); subplot(2,1,1) semilogx(w,Lw);title('二阶系统的幅频特性曲线') grid onsubplot(2,1,2) semilogx(w,fuw)title('二阶系统的幅相特性曲线') grid on10-110101-40-2020二阶微分环节的幅频特性10-110101-200-150-100-500二阶微分环节的幅相特性根据对震荡环节的对数频率曲线,当0<ξ<22,且),(r 0ωω∈时,A (ω)单调增;),(∞∈r ωω时,A (ω)单调减。
不同阻尼比ξ情况下,震荡环节的幅相曲线和对数频率特性曲线不同。
Φ(s )=10051002++s sW 1 =3W2 =7W3 =10W4=10表现不同的分布。
第三节 利用频率特性分析系统稳定性 1.1系统开环模型G(S)H(S)=∏=Ni i s G 1)(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的典型环节分解可将开环系统表示为若干个典型环节的串联形式1.2系统稳定性判据控制系统的闭环稳定性是系统分析和设计所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和对数频率稳定判据时常用的两种频域稳定判据。
频域稳定判据的特点是根据开环系统频率特性曲线判定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奈氏判据 反馈控制系统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半闭合曲线ΓGH 不穿过(-1,j0)点,且逆时针包围临界点(-1,j0)点的圈数R 等于开环传递函数的正实部极点数P 。
R=2N=2(N + - N -)Z=P – R = P - 2N对数频率稳定判据:设P 为开环系统正实部的极点数,反馈控制系统的充分必要条件是ψ(ωc )≠(2k+1)π;k=0,1, 2,…和L (w )>0时,Γψ 曲线穿越(2k+1)π线的次数N= N + - N - Z= P – 2N = 01.3系统稳定裕度频域的的相对稳定裕度常用相角裕度γ和幅值裕度h 来度量1.相角裕度γ设ωc 为系统的截止频率A (ωc )=)()(c H c G ωω2.幅值裕度h设x ω为系统的穿越频率,则系统在x ω处的相角ϕ(x ω)=)()(x x j H j G ωω∠=(2k+1)π; k=0;3;2;1±±± 定义幅值裕度为h=xx j H j G ωω()(1幅值裕度h 的含义是,对于闭环稳定系统,如果系统开环幅频特性再增大h 倍,则系统将处于临界稳定状态,复平面中γ和h 的表示如图 % 稳定裕度的分析 例题5-14 w=0:0.01:1000; s=j*w; K1=1; K2=5; K3=20;G1=K1./(s.*(s+1).*(0.1*s+1)); G2=K2./(s.*(s+1).*(0.1*s+1)); G3=K3./(s.*(s+1).*(0.1*s+1));subplot(2,1,1)L1=20*log(abs(G1)); semilogx(w,L1); hold on;L2=20*log(abs(G2)); semilogx(w,L2,'r'); hold on;L3=20*log(abs(G3)); semilogx(w,L3,'g');legend('K=1','K=5','K=20');grid ontitle('幅频曲线'); xlabel('w');ylabel('L(w)/dB'); grid on;subplot(2,1,2)b=(180/pi)*(-atan(w)-atan(0.1*w)-pi/2); semilogx(w,b);grid ontitle('相频曲线'); xlabel('w');ylabel('\alpha(w) /°'); grid on;10-210-110101102103-400-2000200w L (w )/d B幅频曲线K=1K=5K=2010-210-110101102103-300-200-1000相频曲线wα(w ) /°分析:由图表明,减小开环增益k ,可以增大系统的相角裕度,但k 的减小会使系统的稳态误差变大为了使系统具有良好的过渡过程,通常要求相角裕度达到3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