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概论3
环境保护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练习题一、选择题1.环境污染按污染产生的来源来分,分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交通运输污染、生活污染等。
2.造成英国“伦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是烟尘和二氧化碳。
3.中国的环境问题包括生态破坏问题、资源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人口问题。
4.下列属于环境功能的是调节功能。
二、填空题1.当前全球性大气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的超量排放。
2.酸雨通常指PH低于5.6的降水,但现在泛指酸性物质以湿沉降或干沉降的形式从大气转移到地面。
3.环境问题可分为自然环境问题与社会环境问题。
4.环境按环境要素性分成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
5.环境污染特征包括时间效应、范围效应、浓度效应、治理难度效应。
6.多学科交叉、微观、宏观是环境科学的三个特点。
三、判断题1.地球上所有生物总和就是生物圈。
(X)2.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
(√)3.人类活动不会影响生物圈的稳态。
(X)4.臭氧层是在逸散层。
(X)5.环境容量是指环境可以容纳产生的污染物。
(X)第二章练习题一、选择题1.生命系统是指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2.生产者是蘑菇、草。
3.消费者是指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的生物。
4.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5.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
6.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成语,从食物链的角度来分析,正确的含义是生产者-消费者-顶层消费者。
7.再由植物-雷鸟-猛禽组成的食物链中,如果捕捉了全部的猛禽,雷鸟的数量会先升后降。
8.在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是生产者。
二、填空题1.生物多样性包含了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多样性、遗传变异多样性、生态系统)三个层次。
2.生态系统的三大基本功能是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交换。
3.生态平衡失调主要有生物多样性缺失、环境变化两个方面的标志。
4.根据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回答问题:此图中含有5条食物链。
草原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老鼠此图中的各种动物可以统称为消费者1 / 2此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以表示为草-鼠-蛇-鹰三、判断题1.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非生物成分由阳光、大气、水、土壤、营养成分等组成。
环境保护概论pdf
环境保护概论一、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境保护是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严重,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1. 预防为主原则:在环境管理过程中,要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环境预测和预警,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 综合治理原则:针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复杂性,要采取综合治理的方法,从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推进环境保护工作。
3. 科学发展原则:在环境保护过程中,要遵循科学发展的原则,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不断提高环境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环境污染的来源与危害环境污染的来源主要包括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等。
工业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等;农业污染主要来源于农药、化肥等的使用;生活污染主要来源于生活垃圾、污水等。
这些污染源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还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四、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为了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这些法律法规明确了环境保护的目标、任务和措施,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
同时,这些法律法规也规定了企业和个人的环保责任和义务,对于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环境保护技术与方法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环境保护技术与方法。
这些技术与方法包括废水处理技术、废气处理技术、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等。
同时,还需要加强环境监测和预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高环境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六、环保产业发展与政策环保产业是推动环保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为了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环保产业政策和措施。
这些政策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市场准入等。
同时,还需要加强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环保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七、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环境保护概论的课程简介
《环境保护概论》的课程简介(一)《环境保护概论》的课程性质:《环境保护概论》是介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开设本课程目的是使学生除了掌握本专业的专门科学技术知识外,对环境、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环境保护、环境经济等知识有一概貌性了解,进一步认识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危害,掌握环境质量变化的客观规律,培养学生运用生态学基本观点来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使大学生对目前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有个全面清醒的认识,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
(二)《环境保护概论》的课程目标(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环境科学的发展、环境问题的产生演变过程及我国当前存在的环境问题;明确环境科学的特点,人口、粮食、能源等问题的现状,环境与经济的关系;掌握生态学基本知识,了解大气、水体、土壤、噪声及固体废物等环境污染问题。
(三)《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授课计划(包括学时分配):本课程的总学时数为36学时,讲授课程22学时(学生讨论汇报),实验课学时数11学时,计划安排参观相关企业等实习学时数3学时,具体分配如下表: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表(四)教学建议: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
在教学过程中,围绕环境保护相关的理论知识系统地阐述清楚,力求讲深、讲透。
利用多媒体课件丰富教学内容,节省板书时间增加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提倡研究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探求知识的好奇心,鼓励学生以课堂讨论、提问答疑,文献查阅与课外阅读等多种方式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五)考核要求:本课程的考试重点是环境污染问题的相关理论知识。
考试要求分三个层次:掌握、理解、了解。
试卷:(1)按照本课程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利用试题库对学生进行开卷考试。
(2)试卷一律用计算机打印,而且按照学校统一的格式,自己校样后交教研室校对,核对无误后交系里统一印制。
(3)考试结束及评定成绩后,试卷交系教务秘书存档。
成绩评定:(1)成绩评定严格按平时占30%(包括平时成绩+研究性环保小论文);期终成绩占70%。
环境保护概论
环境保护概论在当今社会,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为了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我们需要采取积极的行动来保护环境。
一、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境是我们生存的基础,而环境保护是为了维护这个基础的稳定。
首先,环境保护有助于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自然界的稳定至关重要。
其次,环境保护可以预防和减少污染。
工业活动和生活排放产生的污染物对空气和水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而环境保护可以减少这些污染并改善环境质量。
此外,环境保护还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合理利用。
通过节约能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我们可以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未来世代留下更好的生活条件。
二、环境保护的主要挑战然而,环境保护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加剧,如工业废气和废水的排放、森林砍伐和土地开垦等。
这些活动给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破坏了环境的平衡。
其次,环境污染的范围和程度不断扩大,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此外,全球气候变化也给环境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
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加和生态系统的不稳定,需要我们采取更多的措施来适应和减缓这种变化。
三、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为了应对环境保护的挑战,我们需要采取各种措施来保护环境。
首先,加强环境管理和监测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和严格的环境法规,我们可以及时发现环境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其次,提高公众环境意识也是非常关键的。
只有当公众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主动参与时,我们才能共同推动环境保护的进程。
此外,推广清洁能源和可持续发展也是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
通过采用可再生能源和推动绿色经济发展,我们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并减少环境污染。
四、环境保护的未来展望虽然环境保护面临着许多挑战,但我们有理由对未来保持乐观。
首先,国际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不断提高,各国都在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
环境保护概论(名词解释)
1.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环境围绕人们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有原生自然环境和次生自然环境。
2.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人类在长期生存发展的社会劳动中所形成的,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人类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加工和改造了的自然物质设施和社会结构。
3.环境质量:一般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群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环境评定的一种概念4.环境污染:污染物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迁移、扩散和转化,使环境系统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造成不利影响.5.生态系统:指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由无机环境与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以及分解者(腐生微生物)4部分组成。
6.林德曼能量传输1/10定律:指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从绿色植物开始的能量流动过程中,后一营养级获得的能量约为前一营养级能量的10%,其余90%的能量因呼吸作用或分解作用而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还有小部分未被利用。
7.生态平衡:指生态系统中,通过生物链和其它自然因素来维持的一种平衡状态。
8.生态阈值:任何一个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总是有限的,外部冲击或者内部变化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可能遭到破坏,这个限度被称为生态阈值.9.生物监测:是指利用生物对环境中污染物质的反应,即利用生物在各种污染环境下所发出的各种信息,来判断环境污染状况的一种手段。
10.生态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受或少受破坏与威胁的状态。
11.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12.土地资源:指土地总量中,现在和可预见的将来,能为人们所利用,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土地。
13.生物多样性:指植物、动物、微生物和生态系统的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14.矿产资源:主要指埋藏与地下或分布于地表的、由地质作用所形成的有用矿物或元素,其含量达到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矿产,可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两大类。
第四章 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环境保护概论(第三版) 魏振枢、杨永杰 主编
三、低碳经济的目标
发展 “低碳经济”,实质是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
安排来提高能源效率并逐步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最终实现以更少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支持经济 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一)保障能源安全 (二)应对气候变化 (三)促进经济发展
四、低碳经济实现的途径
(一)提高能效和减少能耗
(二)发展低碳能源并减少排放
(二)清洁生产的内容
清洁生产包括3方面的内容: (1)清洁的能源 (2)清洁的生产过程 (3)清洁的产品
三、清洁生产的实施途径
(一)原材料及能源的有效利用和替代 (二)改革工艺和设备 (三)改进运行操作管理 (四)生产系统内部循环利用
第二节 循环经济
一、循环经济的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给出的定义 是: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 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
提供70万立方米 /年的冷却水, 降 低25%需水量
卡伦堡全镇 居民供热
蒸 汽 供 热
关闭3500座烧 油渣炉子,大大 减少了烟尘排放
硫酸厂
废水生 物处理
⑤
制药厂
蒸汽供热
①
③
Hale Waihona Puke 70万m3水燃煤电厂
粉煤灰 蒸汽供热 除尘脱硫, 工业石膏
脱硫, 产 生稀硫酸
②
炼油厂
火焰气干燥
造路、水 泥厂
石膏板 ④ 生产厂
提高所有的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所有废弃物的排放。
再循环 Recycle
输出端
要求物品完成使用 的功能后重新变成 再生资源。
减量化应放在首位全过程都必须做到 无毒化、无害化
3R可以促进实现3Z的目标
污染物零排放、 物耗能耗零增长、 废弃物零填埋
《环境保护概论》教学大纲
《环境保护概论》教学大纲环境保护概论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环境保护概论课程学分:3学分总学时:48学时(理论课程36学时,实践课程12学时)先修课程:无一、课程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的理解,以及培养学生对于当前环境问题的认识,并提高学生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环境保护概念和意义1.1环境保护的定义和范围1.2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影响1.3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2.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与政策2.1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2.2环境保护政策的发布与实施2.3国际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与政策的概述3.环境污染与环境质量评估3.2环境质量评估的概念和方法3.3环境监测与环境检测技术4.大气环境保护4.1大气环境污染的原因和特点4.2大气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方法4.3大气环境污染治理的案例分析5.水体环境保护5.1水体环境污染的原因和特点5.2水体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方法5.3水体环境污染治理的案例分析6.土壤环境保护6.1土壤环境污染的原因和特点6.2土壤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方法6.3土壤环境污染治理的案例分析7.生态环境保护7.1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7.2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7.3生态环境保护的策略和方法7.4生态环境保护的案例分析8.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8.1环境风险的概念和评估方法8.2环境风险管理的意义和方法8.3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的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课堂讲授,通过PPT、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2.实践教学:实验室实践,实地考察,设计环境监测方案和环境评估报告等。
四、教学评价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实验成绩等;2.期中考试:闭卷考试,涵盖课程理论知识;3.期末考试:闭卷考试,涵盖整个课程的内容;4.实践报告:根据实验和实地考察的结果撰写相关的实践报告,并按时提交。
五、教材及参考资料教材:1.滕国祥.环境保护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24年.参考资料:1.魏长仁,等.环境保护技术与法规.中国环境出版社,2024年.2.孟家森,等.环境保护工程原理.中国环境出版社,2024年.3.李国平,等.环境科学原理与工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24年.。
环境保护概论(PPT33张)
综合防治
(3)规划管理阶(20世纪80年代以
后)
• 1992年6月,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 与发展大会,这标志着世界环境保护工作又迈 上了新的征途:探求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
的协调方法,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可持续 发展。“和平、发展与保护环境是相互依存
和不可分割的”。至此,环境保护工作已从单 纯治理污染扩展到人类发展、社会进步这个更 广阔的范围,“环境与发展”成为世界环境 保护工作的主题。
硝基芳香酚
硝基芳香化合物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和有毒 性,对环境的危害十分严重,在哺乳动物体内易被 转化为致癌性更强的亚硝基和羟氨基化合物。 因此,国际上将所有硝基芳香化合物都定为3 级(其中3级表示危害性/毒性最大的级别)
室内空气环境的关注
室内环境污染 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人们在室内的活动产生的,包括 呼吸、吸烟、烹调使用家用电器等;二是建筑材料、 装修材料和室内家具中所含的挥发性和放射性污染物 向室内不同程度释放。
(3)低剂量常暴露污染物的污染机理 (4)污染物的形态与其产生的生物 健康效应之间的关系。 (5)污染界面动力学。新世纪环境 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和前沿领域 。
目前和将来环境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对水循环变化规律,污水资源化,及水污染控制技术的 进行深入保护概论
Environmentalmonitoringandassessment
2009.8
Contents
1
概
述
2 环境保护的发展 3 环境监测技术发展 4
热点与前景
一 概述 环境保护 1.1 环境保护的意义 • 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越来越多;“CAB”登 记的化学物质已经达到600多万种 • 各种化学物质,物理废弃物向环境当中 • 对生物体的严重伤害。
环境保护概论
环境保护概论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难题。
环境保护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维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本文将从环境问题的现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境保护的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环境问题的现状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首先,大气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引发了许多自然灾害。
其次,水污染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水资源的污染和短缺已经成为制约人类发展的重要因素。
最后,土地资源的破坏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过度的开发和利用,导致了土地的退化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境保护是维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环境保护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
只有保护好环境,才能保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其次,环境保护是维护人类健康的重要保障。
环境污染会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如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癌症等。
最后,环境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只有保护好环境,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环境保护的措施为了保护环境,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
通过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其次,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通过法律手段,规范企业和个人的行为,保护环境。
最后,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
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促进环保行动的开展。
总之,环境保护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加强环境保护,才能保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环境保护概论完整版
3、北京市垃圾处理现状
(二)城市垃圾的资源化处理
1、城市垃圾的分类
2、物资回收
3、热能回收
编辑版pppt
30
城市垃圾
能源
焚烧 热分解
物资
分选技术 堆肥法
电力、沼气 燃烧油、气 纸、金属、玻璃
肥料
城市垃圾的资源化模式
(三)城市垃圾的其他无害化处理 1、填埋 2、堆肥 3、焚烧 (四)北京市垃圾处理对策 1、减量化 2、无害化 3、资源化 4、产业化 (五)两种典型城市垃圾的处理与利用 1、白色污染 2、废旧电池
1、改进热能利用技术,提高发电站效率
2、开发和利用无污染或少污染的新能源
3、废热的利用
4、城市及区域绿化
编辑版pppt
38
第七章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一、土壤污染 二、土壤环境污染的危害 三、土壤污染的治理
编辑版pppt
39
一、土壤污染 (一)土壤及其组成 (二)土壤污染物及土壤自然净化过程
1、土壤污染物: 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致病微生物 2、土壤自然净化过程 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物理化学过程、 生物过程
编辑版pppt
15
二、水体污染及水体自净作用
(一)水体污染(定义、分类) (二)水体富营养化过程 1.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
质污染现象。
2.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造成感官污染;引起水质恶化;减少鱼类活动的空间;
藻类分解的有害物质伤害水生生物;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严重影响鱼类生存
编辑版pppt
32
第
环境噪声的特征与噪声源分类
六
噪声污染及防治
环境噪声的危害 噪声污染控制
第一章概述《环境保护概论(第三版)魏振枢、杨永杰主
第一章 绪论
+5〕日本水俣病事件:图片 +1954年,甲基汞 +6〕日本富山骨痛病事件图片 含有镉等重金属的废水. +7〕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 1958年,石油冶炼产生的废气. +8〕日本米糠油事件 1968年 ,米糠油中混入了多氯联苯
19
第一章 绪论
+ 温室效应、臭氧层耗竭、酸雨、淡水资 源危机、大气污染、能源短缺、森林资 源锐减、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 垃圾围城、海洋污染、有毒化学品污染、 危险废弃物的越境转移等。
21
第一章 绪论
+ 人类排放出的一些污染物, 如制冷剂氟氯烃类化合物、 氮氧化物,受到紫外线的 照射后可被激化形成活性 很强的原子,与臭氧层的 臭氧(O3)作用,使其变 成氧分子(O2),这种作 用连锁般地发生,臭氧迅 速耗减,使臭氧层遭到破 坏。
22
第一章 绪论
+ 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 水称为酸雨。
20
第一章 绪论
+ 大气中的温室气体通过对长波辐射的吸 收而阻止地表热能耗散,从而导致地表 温度增高的现象。
温室气体:二氧化碳(CO2)、甲烷、 氟氯烃、一氧化二氮、低空臭氧等。 由于这些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 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 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造 成“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5
第一章 绪论
+ 城市化对环境影响主要包括 + 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 城市化对水环境的影响 + 城市化对生物环境的影响
6
第一章 绪论
+ 城市化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 (1)城市化改变了下垫面的组成和性质 ,
环境保护概论3
(2)《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
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 与发展会议》。这次会议是根据当时的环境与发展形势需要, 同时为了纪念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20周年而召开的,会议取 得了如下成果。
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他是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 略的人类活动计划。它反映了环境与发展领域的全球共识和最高级别的政治承诺,提 供了全球推进可持续发展的行动准则,涉及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所有领域,提出了21世 纪如何使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行动纲领和行动蓝图。它共计40多万字。整个 文件分4个部分。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其中最有影 响和最有代表性的概念。它改变了人们的传统发展观和思 维方式,国际性可持续发展的组织、会议和出版物向雨后 春笋。已经进行了一些大规模的会议和行动。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
一、关于可持续发展的三次重要国际会议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和《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这 三次联合国会议一般被认为是国际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性质的重要会议。 (1)《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①会议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 两个纲领性文件。
②会议将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 原则。
③各国政府代表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国际文件 及有关国际公约。
至此,可持续发展得到了世界最广泛和最高级别的政 治承诺。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和概念推向行动。
环境保护概论环保概论
环境保护概论电子教案目录
第十章 绿色的未来
第一节 绿色浪潮 第二节 绿色教育 第三节 绿色技术 第四节 绿色产品 第五节 清洁生产 第六节 绿色通行证
由于本书内容涉及领域广泛, 编者水平有限, 疏漏和错误在所难免, 敬请读者和 有关人士批评指正。
编者 200Leabharlann .7环境保护概论电子教案目录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一节 环境概述 第二节 环境问题 第三节 环境科学 第四节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概论电子教案目录
第二章 资源与环境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第三节 能源应用与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概论电子教案前言
本书的特点是: 一、注重实用性和适用性, 在理论体系上不要求完整性, 但有较强 的针对性, 以能力培养为主旨; 二、注重题材的权威性、全面性和合理性; 三、插入 了大量的图片, 形象直观, 可读性强; 四、通过小知识、小资料、典型案例、想一想 小栏目, 引导学生贴近实践, 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 提高自身环境素质。使用 本书进行教学, 以30~40学时为宜。
环境保护概论
电子教案
主编: 王金梅 丁莹
退出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前言 第一章 第二章 第六章 第三章 第七章 第四章 第八章 第五章 第九章 第十章
退出
环境保护概论电子教案前言
前言
本书根据近年来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状况, 比较全面地阐述了有关环境、环境问题 的基本概念、生态平衡基本知识、可持续发展战略、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水污染及其 防治、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利用、噪声及其它物理性污染及其防治、环境管理及绿色 的未来等知识。 旨在使非环境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本书后, 不仅对环境和环境保护有深 刻的认识, 而且能在今后的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自觉地把减少污染及污染控制放在 重要地位, 因此具有相当的实用性。
环境保护概论
环境保护概论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环境保护》是全校性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是为应对我国在21世纪所面临的严峻生态和环境危机问题,配合我国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国策,提高大学生环境意识与素养的一门重要课程。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同学们能够认识当前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紧迫性,提高环境意识,了解环境管理法规,了解环境污染防治的方法。
在自己专业领域自觉渗透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基本要求:1.熟悉地球环境的基本特征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了解人口增长、工业发展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
2.了解当前人类所面临的各种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
3.熟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由来、内涵、特征,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传统发展理论的创新;了解国内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些做法。
4.了解环境保护的主要途径,懂得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基本理念。
第一章环境与环境科学环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人类依赖自然环境才得以生存和发展;同时人类又是环境的利用和改造者,通过社会性生产活动来利用和改造环境,使其更适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广义环境的哲学定义:环境是一个相对于主体而言的客体。
作为一个广泛使用的名词,它的含义是极为丰富的(交通环境、投资环境、社会环境、教学环境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把环境定义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城市和乡村等”。
环境的分类:根据影响人群生活生产活动的因素,环境的构成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部分。
1.自然环境定义: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物质条件,是人们周围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
自然环境的构成包括:(1)物质:空气、水、土壤、动植物等;(2)能量:气温、阳光、引力、磁力等;(3)自然现象:地壳运动、太阳稳定性、水循环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 新的发展观。它的提出是应时代的变迁、社 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世界上第一次 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是1987年由布伦特 布伦特 兰夫人担任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 兰夫人 出来的。
布伦特兰夫人:
格罗·哈莱妙·布伦特兰夫人,是国际著名女政治家。 她曾三度出任挪威首相,也是挪威历史上第一位女 首相。两次担任联合国高级职务(1984年被任命为 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委员会主席,1998年任世界卫生 组织总干事)。 1987年,联合国国际环境和发展委员会主席、挪威 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该委员会撰写的报告《我们共 同的未来》中,第一次使用了“可持续发展”这个 概念,并且将它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 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 可持续发展 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最先 可持续发展( ) 的概念 是在一九七二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 上正式讨论。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我们共同的未来》报 告,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 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1992年6月,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 会”,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 《21世纪议程》等文件。 1992年8月,中国政府编制了《中国21世纪人口、资源、环 境与发展白皮书》(简称《中国21世纪白皮书》),首次把 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
中国为什么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可持续发展──历史的必然 中国21世纪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点:2030 年实现人口数量自然增长率为零;2040年资 源、能源消费速率零增长;2050年实现中国 生态环境退化率零增长。
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模式──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一种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密切结合的 现代农业模式。 生态农业是可持续农业的典范。 可持续农业强调作物轮作,以减少杂草和病虫害, 可持续农业 减少由农业化学品使用而引起的水土资源污染的危 害性,推广对自然、生产、消费者无害的病虫害控 制战略和方法,增加机械和生物的杂草控制及水土 保持措施,增加动物粪便和绿肥的施用,以增加土 壤的营养物质和有机质,选用高效低毒和低残留的 农药等等。
(二)环保事业积极稳步发展
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在上世纪50、60年代开始孕育,70年代,我国的环 保事业在艰难中起步,开始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1 972年6月,我国政 府代表团参加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 环境保护开始摆上国家议事日程。 1973年8月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审议通过了“全面 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 境、造福人民”的环境保护工作32字方针和我国第一个环境保护文件 ――《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提出了防治污染措施必须与 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原则,后来成为 我国第一项环境管理制度,至此,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开始起步。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公平性原则 具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代际公平性,二代间公平性,三是指人与自 然之间的公平性。 2、可持续性原则 是指生态系统受到某种干扰时能保持其生产率的能力。 3、和谐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就是要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4、需求性原则 是要满足所有人的基本需求,向所有人提供实现美好活愿望的机会 。 5、高效性原则 高效性原则不仅是根据其经济生产率来衡量,更重要的是根据人们的基 本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来衡量。 6、阶跃性原则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需求内容和层次将不断增加 和提高,所以可持续发展本身隐含着不断地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的阶 跃性过程。
中国为什么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资源短缺令人忧
我国资源状况:
1)水资源:人均占有淡水资源2330立方米,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 6000多万农民和500万牲畜缺少足够的清洁饮用水。宁夏西海固有个乡叫 喊叫水乡。蚌埠、淮南就在淮河边,在缺水、污染严重时矿泉水、饮料 脱销,真是应了漫画“缺水怎么办”,“喝矿泉水、饮料”。 2)耕地:全国1/3的省、自治区人均耕地不足0.067公顷。 3)能源:供需结构矛盾大,资源短缺,浪费严重,效率不高。 4)生物:森林质量不高,草原过度放牧。 从我国的资源总量来看,淡水供应:不应超过4.5亿人;能源:不应超过 11.5亿人;土地资源不应超过10亿人;生态负荷在7~10亿人。不论从哪 一项看,都已超负荷。
“九五”期间 ,全面展开“三河”(淮河、海河、 辽河)、“三湖”(太湖、滇池、巢湖)水污染防 治,“两控区”(酸雨污染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 控制区)大气污染防治、一市(北京市)、“一海” (渤海)(简称“33211”工程)的污染防治。 “十五”期间,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法律、 自然资源法、环境保护行政法规、环境保护部门规 章和规范性文件、地方性环境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 等。
案例 :北京留民营村的生态农业
2010年“寻找北京最美的乡村”活动评选主题是“共建美丽乡村,共享 美好生活”,评选以“生产美、生活美、环境美、人文美”为标准,通 过网络投票、报纸投票、市民体验投票、专家评选四种方式展开。留民 营村地处长子营镇境内,是我国最早实施生态农业建设和研究的试点, 被誉为“中国生态农业第一村”。 自1982年起,留民营村就在北京市环保所科研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规划并 开展生态农业实验。同时,与农林科学院专家共同制定和实施了生态村 农用林建设规划。在留民营村,沼气串起了循环农业,目前已形成以沼 气为中心,串联农、林、牧、富、鱼的生态系统,形成了种、养、加、 产、供、销一条龙生产体系。为了推广有机农业市场化,成立了北京青 圃园菜蔬有限公司和专业合作社,主要产销有机蔬菜、有机谷物等农副 产品。“留民营”这个品牌已成为北京的著名商标。 2006年,留民营村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捧回了“世界有机种植者”大奖。 有机蔬菜、绿色鸡蛋和安全肉食全部供应“家乐福”、“沃尔玛”等大 型超市。生产企业和谐发展,吸纳劳动力600余人,形成了机械、环保、 食品、旅游制品、玻璃钢制品等行业,产品畅销国内外。
2004年,联合国秘书长 安南 联合国秘书长 安南参观大兴区 大兴区的一个村,他说:“我早就耳闻 大兴区 你们正在想方设法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我向你们保证,联合国系统 与你们站在一起。”这个村就是有“全球环保500佳”之称的留民营生态 全球环保500 全球环保500佳 留民营生态 村。
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参观留民营生态农林中,房在花中”生动形象地反映了留民营村的生态 环境。留民营村三分之二村民户住上了农家别墅,院内花果 飘香,清爽宜人。如今,全村260个农民家庭日常炊事全用 沼气。村内已实现户户通柏油路,管线入地,四季常青,环 境整洁,村内的绿化覆盖率达35%以上。同时,该村的26户 民俗旅游接待户形成了“一户一特色”,院内融入了不同的 民俗元素。生态旅游成为留民营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内外 游客慕名来留民营村,体验“第一生态农业村”的风土人情。 留民营村早在1987年6月就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环 保“五百佳”的称号。近年来,留民营村还先后荣获了“国 际生态安全和谐美村(镇)100强”“全国模范村民委员 会”“全国绿化美化千佳村”“首都绿色村庄”“中国绿色 村庄”“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等称号。
二、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中国为什么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人口压力阻碍发展
中国人口数量太大,人口增长所带来的巨大压力是我国人口 与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根源。人口负担成为中国发展的重 大障碍。 中国人口=前苏联+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 牙+加拿大+罗马尼亚+越南+澳大利亚+荷兰+葡萄牙+比利时+ 瑞士+瑞典(31个国家总人口)
(三)环境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
我国的环保立法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 过程。 1973年,国务院批转《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 的若干规定》,是我国环境保护立法的起点。改革 开放以来,环境立法逐渐建立了由综合法、污染防 治法、资源和生态保护法、防灾减灾法等法律组成 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目前已经形成了以《中华人 民共和国宪法》为基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 保护法》为主体的环境法律体系。
三、中国环境保护状况
(一)污染物排放总量逐步得到控制
环境投资逐渐加大。上世纪80年代初期,全国环保治理投资 每年为25-30亿元,约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0.5%;2007年, 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达3388亿元,约为1981年的135 倍,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2%。 2008年,全国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801亿元,是1981 年的334倍。年末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8106万立方 米,是2000年的3.8倍;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0.2%,比2000 年提高35.9个百分点。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3.3%,提高9.6个 百分点。
1978年,全国人大五届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法》规定,“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 害”。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宪法中对环境保护作出明 确的规定,为我国环境法制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奠定 了基础。 197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使环 境保护工作步入法制轨道,加快了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1983年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正式把环境保 护确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制定了“经济建设、城乡 建设和环境建设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做到经 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方针,明确了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 境管理”的环境保护三大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