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先进集装箱码头管理模式的借鉴作用
国内外港口物流园区功能的比较与借鉴
随着港口物流功能的不断完善,港口保税区、临港工业区以及自由港的发展,港口作为国际物流系统中的重要节点发展成为具有涵盖供应链物流所有环节特点的综合服务体系。
物流园区的形式及概念起源于日本,是多种物流设施和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通过在空间集中布局所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功能的物流集结区域。
经过多年的发展,港口物流的服务功能日益扩大和完善。
一、国(境)外物流园区1. 鹿特丹港口物流园区目前,鹿特丹港已经先后建成了3个港口物流园区。
对于港口物流园区的定位,鹿特丹港务当局的观点是:港口物流园区是拥有完善的设施,可以为物流特别是配送活动提供一站式服务的物流园区,园区应邻近港口集装箱码头和多式联运设施,并采用最先进的信息和通讯技术。
依托这些物流园区的建设,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鹿特丹港的物流服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经上述3个物流园区处理的货物已经占到了全港集装箱吞吐量的7%左右。
2. 新加坡港口物流园区近年来,为满足货主日益增长的物流需求,PSA(新加坡港务集团)围绕港口先后建立了4个物流园区。
其中,位于港区内的Keppel物流园区建成于1993年,紧邻Keppel集装箱码头.以国际集装箱货物为主要服务对象。
为集约利用土地资源,Keppel物流园区主要由现代化的仓库构成。
Keppel物流园区占地面积约23公顷,其中仓库面积11.3万m2,与Keppel集装箱码头之间有立交桥相连,其他配套设施主要包括办公楼、停车场、集装箱堆场等。
在内部,开发商将整个仓库分成了45个单元提供给不同的物流服务商,每个单元的面积从1000m2至5100m2不等,仓库的高度最高达到了14.6m。
Keppel物流园区享有自由贸易区政策,其主要服务对象是集装箱班轮公司、国际国内大型货物代理、本国大型IT企业等。
目前,Keppel物流园区每年处理的集装箱箱量达到了27万TEU左右。
主要的服务包括:拼箱、拆箱、存储、配送、检验、再包装、物流管理等。
智慧港口科技创新案例
智慧港口科技创新案例智慧港口科技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领域,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为港口运营提供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的解决方案。
下面列举了十个智慧港口科技创新案例,以展示智慧港口科技的应用和发展。
1. 智能集装箱追踪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将集装箱与传感器相连,实时追踪集装箱的位置、温度、湿度等信息。
这样一来,港口可以更准确地掌握集装箱的状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提高运输效率。
2. 无人机巡检系统通过无人机进行港口设施的巡检,可以高效地检查港口设备的状况,发现潜在问题,及时修复。
这样不仅提高了港口设施的维护效率,还减少了人工巡检的工作量。
3. 智能堆场管理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对港口堆场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系统可以自动识别、定位集装箱,帮助港口工作人员更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的集装箱,提高港口作业效率。
4. 自动化码头设备利用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实现港口码头的自动化作业。
例如,自动化起重机可以自动进行装卸货物,减少人工操作,提高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5. 大数据分析与预测通过收集港口运营的大量数据,运用数据分析和预测算法,可以帮助港口管理者更好地了解港口运营情况,优化资源配置,预测未来的运营需求,提高港口运营效率。
6. 智能安检系统利用人脸识别、X光扫描等技术,实现港口安检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这样可以提高安检的准确性和效率,减少人工操作,为港口的安全运营提供保障。
7. 智能航道导航系统利用卫星导航系统和智能算法,实现对船舶航道的实时监控和导航。
系统可以提供船舶位置、航线规划等信息,帮助船舶准确、安全地进出港口。
8. 货物追踪与溯源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和区块链技术,实现货物的追踪和溯源。
港口可以通过系统追踪货物的流向和状态,确保货物的安全运输,同时也可以提供给客户货物的溯源信息,增加货物的可信度。
9. 智能船舶调度系统通过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和智能算法,实现对船舶的自动调度和优化。
系统可以根据船舶的实时位置、船舶类型等信息,合理安排船舶的停靠和离港时间,提高港口的作业效率。
典型港口物流模式分析
典型港口物流模式分析港口物流是指利用港口作为物资装卸、仓储、运输和分配的基地,通过各种物流系统和设施,进行货物、信息和资金流的集散、交换、转运和调度的一种综合性物流活动。
典型的港口物流模式有以下几种:1.集装箱码头模式:集装箱码头是现代港口物流的主要形式之一、在这种模式下,港口通过建设专门的集装箱码头设施和配套的物流设施,实现集装箱货物的装卸、堆存、运输和配送等环节的高效、快速和安全。
这种模式适用于大批量集装箱货物的集散和转运,能够提高货物流动的速度和效率。
2.港口物流园区模式:港口物流园区是在港口周边建设的集物流、仓储、配送、企业服务和相关产业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
通过在港口物流园区内设立物流配送中心、仓库、加工厂等,实现货物的集中配送和集中处理,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
这种模式适用于港口周边物流需求较大、产业链较长的区域。
3.港口经济特区模式:港口经济特区是建立在港口周边的经济特区,通过扩大港口经济功能和提供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企业在港口经济特区内设立物流仓储、加工制造、贸易物流和相关服务企业等,实现港口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这种模式适用于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的港口,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吸引外资。
4.港口物流公路枢纽模式:港口物流公路枢纽是通过港口和公路交通节点的结合,实现货物的多式联运和跨境物流的快速通道。
在这种模式下,港口物流公路枢纽通过建设货运站、货运市场和配套设施,提供多式联运服务和物流信息服务,将港口和内陆的物流需求有效连接起来,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
这种模式适用于港口和内陆物流需求频繁的地区。
以上是典型的港口物流模式分析,不同的港口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物流模式,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实现港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全世界自动化码头
目前全世界自动化码头自动化码头是指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来实现货物装卸、堆垛和运输等工作的码头。
它通过自动化系统和机械设备的集成,提高了货物处理效率,减少了人力成本,降低了人为错误的风险,并且能够实现24小时不间断的操作。
一、自动化码头的优势1. 提高效率:自动化码头采用智能化设备和系统,能够实现高效的货物装卸和堆垛操作,大大缩短了作业时间,提高了作业效率。
2. 降低成本:自动化码头减少了人力投入,降低了人工成本,并且减少了人为错误的风险,进一步降低了运营成本。
3. 提升安全性:自动化码头减少了人工操作的风险,避免了人为错误导致的事故和损失,提高了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4. 实现24小时不间断操作:自动化码头能够实现全天候、全年无休的货物装卸和堆垛操作,提高了作业的灵便性和效率。
二、自动化码头的关键技术和设备1. AGV(自动导引车):AGV是一种能够自主行驶的无人驾驶车辆,可用于在码头内部搬运货物,实现自动化的物流运输。
2. 机器人:机器人在自动化码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代替人工完成货物的装卸、堆垛和分类等工作。
3. 自动化堆垛机:自动化堆垛机能够根据预设的程序,自动将货物从集装箱或者货架上取下,并进行堆垛或者装车操作。
4. 自动化输送系统:自动化输送系统包括输送带、滚筒输送机、提升机等设备,用于将货物从一个地点运送到另一个地点,实现自动化的物流流程。
5. 轨道系统:轨道系统用于指导和控制AGV和机器人的行驶路径,确保它们能够准确、高效地完成货物搬运任务。
三、全球自动化码头的发展现状1. 欧洲:欧洲是全球自动化码头的率先地区之一。
例如,位于荷兰鹿特丹的鹿特丹港口采用了自动化码头技术,实现了高效的货物装卸和堆垛操作。
2. 亚洲:亚洲地区也在积极推动自动化码头的发展。
例如,中国的上海港和深圳港等大型港口也采用了自动化码头技术,提高了货物处理效率。
3. 北美:北美地区的一些港口也开始引入自动化码头技术,以提高作业效率和降低成本。
港口集装箱码头自动化管理研究
港口集装箱码头自动化管理研究港口是现代物流运输网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集装箱码头是港口运营中最关键的节点之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和贸易量的逐年增长,港口集装箱码头的自动化管理也日益受到重视。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港口集装箱码头的运营效率和安全性,降低劳动成本,提升服务质量。
因此,对港口集装箱码头自动化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港口集装箱码头自动化管理的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程度的加深,我国港口业务量不断增长,集装箱货物的运输量也在不断增加。
传统的人工操作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大规模货物的快速处理需求,自动化管理成为港口发展的必然选择。
港口集装箱码头自动化管理的引入,可以提高港口的装卸效率,降低装卸成本,改善服务质量,提升港口竞争力。
二、港口集装箱码头自动化管理的发展现状目前,国内外一些大型港口已经开始引入自动化技术,实现了集装箱码头的自动化管控。
自动化管理系统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了集装箱的自动化识别、定位、运输和堆垛,极大地提高了港口的运作效率和安全性。
然而,在我国,尚存在一些中小型港口仍然采用传统的人工操作方式,存在着装卸效率低、安全性差、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亟需加快推进自动化管理的进程。
三、港口集装箱码头自动化管理的优势1. 提高效率:自动化管理可以实现集装箱的快速、高效处理,大大节约了时间和人力成本。
2. 提升安全性:自动化管理系统具有高度的精准度和灵活性,能够有效避免人为操作错误导致的事故风险。
3. 降低成本:自动化管理系统可以减少人力成本和运营成本,提高了港口的盈利能力。
4. 改善服务质量:自动化管理系统提高了货物的处理速度和准确性,提升了港口的服务水平,增强了客户满意度。
四、港口集装箱码头自动化管理存在的挑战1. 技术难题:自动化管理系统需要依托先进的技术手段,涉及软硬件设备的研发和整合,技术门槛较高。
2. 投资高昂: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引入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包括设备更新、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投入较大。
中国港口码头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2017-2023年中国港口码头行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报告编号:596938市场价:纸介版7800元电子版8000元纸质+电子版8200元优惠价:¥7500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在线阅读:/yjbg/yshy/qt/20170526/596938.html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韩文等其他语言版本报告,请咨询客服。
2017-2023年中国港口码头行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产业现状随着船舶大型化、专业化、集装箱化的发展,港口大型化、深水化、专业化、装备现代化的趋势明显。
港口作业区纷纷转向自然条件更具优势的海港、深水港。
老港港区原有港口功能难以适应现代物流运输的需求。
早期位于城市中心区域的港口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其传统功能逐步收缩。
城市发展对土地资源及滨水地区空间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导致占据水际岸线资源的老港区与城市规划发展战略不一致。
需要按城市发展需要对港口功能、性质、布局规划进行重新定位思考,进行城市化改造。
市场容量2015年,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12亿吨,同比增长517%,2015年港口生产增势平稳。
其中外贸完成35亿吨,增长59%,增幅比2015年同期回落38个百分点;内贸完成77亿吨,增长43%,增幅比2015年同期回落43个百分点。
目前全世界自动化码头
目前全世界自动化码头自动化码头是指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实现货物装卸、堆存、运输等环节的自动化操作的码头。
它采用自动化设备和系统,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货物的快速、高效、安全地处理和管理。
全球范围内,自动化码头已经成为港口发展的重要趋势,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推动自动化码头的建设。
一、自动化码头的优势1. 提高效率:自动化码头采用先进的设备和系统,能够实现货物的快速处理和转运,大大提高了装卸效率。
相比传统的人工操作,自动化码头能够减少人力资源的投入,降低劳动成本。
2. 提高安全性:自动化码头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操作,减少了人为因素对操作的影响,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
同时,自动化设备还能够监测和预警潜在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保障货物的安全。
3. 降低环境污染:自动化码头采用电动设备替代传统的燃油设备,减少了燃油的使用,降低了碳排放和空气污染。
此外,自动化码头还能够通过智能调度系统,优化船舶和车辆的行驶路线,减少了交通拥堵和排放。
4. 提升竞争力:自动化码头的高效、安全、环保等优势,能够吸引更多的船舶和货物流向该港口,提升港口的吞吐量和业务规模。
同时,自动化码头还能够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增强港口的竞争力。
二、全球自动化码头发展现状1. 欧洲:欧洲是全球自动化码头建设最为成熟的地区之一。
例如,荷兰鹿特丹港是全球最大的自动化码头之一,采用了先进的自动化装卸设备和智能调度系统,实现了高效、安全的货物处理。
此外,德国、比利时等国家也在积极推进自动化码头的建设。
2. 亚洲:亚洲地区的自动化码头建设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例如,中国的上海港、深圳港等大型港口都在推进自动化码头的建设。
韩国的釜山港、新加坡的新加坡港等也是亚洲地区自动化码头建设的典范。
3. 北美:北美地区的自动化码头建设相对较晚,但也在逐步发展。
例如,美国的洛杉矶港和长滩港正在引进自动化设备和系统,提升港口的装卸效率和安全性。
智慧港口典型案例
智慧港口典型案例
作为全球贸易的重要枢纽,港口的发展一直以来备受关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慧港口逐渐成为了行业发展的趋势。
智慧港口是指在港口的各个环节中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港口的运作效率、降低成本、提供更好的服务,并且能够实现信息化、智能化的管理和运营。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典型的智慧港口案例。
1. 上海洋山深水港
上海洋山深水港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岛,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自动化码头之一。
该码头采用了大量的自动化设备,包括自动化堆垛机、AGV无人驾驶车、智能化集卡等。
通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上海洋山深水港实现了高效、安全、智能的运作方式,大大提高了码头的吞吐量和服务质量。
2. 韩国釜山新港
韩国釜山新港是一座采用了大量智能化设备和技术的港口。
该港口配备了自动化堆垛机、AGV无人驾驶车、智能化集卡等设备,并且在码头上安装了大量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实现了全面的信息化管理。
通过智能化技术的运用,釜山新港实现了更高效、更安全、更环保的运营方式,成为韩国港口行业的领头羊。
3. 美国南加州港口
美国南加州港口是美国最繁忙的港口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集装箱港口。
该港口采用了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包括自动化堆垛机、AGV
无人驾驶车、智能化集卡等。
通过智能化设备的应用,南加州港口实现了更高效、更准确的运营方式,提高了货物的流转速度和服务质量,为全球贸易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以上是几个典型的智慧港口案例,它们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了港口的运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成为了行业发展的典范。
我国国内外主要港口物流发展的模式及启示
我国国内外主要港口物流发展的模式及启示摘要:随着国内外现代物流业的兴起与不断发展,港口城市——这一海陆空多种运输方式相结合的交汇点,港口物流的核心地位与交通枢纽关系越来越突出。
本文将针对国内外一些主要港口物流的发展状况和模式进行分析,从中得出对我国港口物流发展有利的启示。
关键词:国内外主要港口物流发展模式一、引言港口物流主要是指各国的港口中心城市充分利用其自身的口岸优势,用先进的软件、硬件管理作为依托,对周边物流活动的辐射能力进行强化,突出港口的特征,充分发展具有涵盖物流产业链环节特点的港口综合服务体系。
港口物流是一种特殊的、综合性的物流体系,是物流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迄今为止,世界港口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时代:第一代从事海运货物的装卸、仓储、转运等,也就是货物的“运输中心”。
第二代除了从事货物的仓储与装卸外,还增加了一些商业活动、工业活动,被称为“运输中心+服务中心”。
第三代港口为了适应国际经济、贸易及物流的发展,使得港口逐渐向着国际物流的方向发展,被称为“国际物流中心”。
进入21世纪以来,港口作为对外贸易及进出口货物的集散中心,港口物流正伴随着迅速膨胀的国际贸易而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为规模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国港口物流必须及时进行改进和发展,才能迎接全新的挑战,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才能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力。
二、国外主要港口物理的发展模式分析目前,世界上大部分港口正处于第二代发展阶段,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大型港口在逐渐向第三代港口迈进。
目前,世界上吞吐量比较大的港口,如:新加坡、鹿特丹港、安特卫普港等,在港口物流的建设上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成为世界主要的贸易港口和交易枢纽。
(一)因港口而兴起的新加坡新加坡这个城市国家,是因港口而兴起的。
新加坡地理位置优越,处于国际海运洲际航线上,是全球海运的中心港口,新加坡的集装箱年吞吐量位居世界第二。
新时期的新加坡正朝着海、陆、空、仓储一体化的全方位、综合型的物流中心发展。
国外多式联运型物流园区发展对我国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国外多式联运型物流园区发展对我国的经验借鉴与启示摘要:目前多式联运的研究多集中在运输层中实现运输线路的最短路径研究、算法研究、实现多种运输方式的组合优化研究、实现区域物流基地、中转节点的选址研究,多式联运仅仅是几种运输方式的简单组合,在整条供应链的前端和末端未能进行有效的资源及信息的整合匹配,在多种运输方式转换时未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常常出现长时间的等待及运力不匹配现象,同时由于承运商间标准的不统一,出现多种运输单据的交接转换,大大延长了运输的时间,既浪费了资源又增加了人力、物力及运输成本。
因此,在多式联运的运输模式中,如何实现多种运输方式之间的高效转换衔接,降低整个运输过程的时间,成为制约多式联运发展的难题。
关键词:国外多式联运型;物流园区发展;我国的经验借鉴与启示引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现代物流业也开始朝着高科技、现代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同时,电子数据交换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先进的技术被应用到物流管理领域。
集装箱多式联运一体化信息系统就是在此背景下出现的物流管理系统,在该系统的作用下能够实现一站式的物流管理服务,在保障物流管理顺利进行的同时降低物流管理的成本消耗。
1多式联运概念多式联运是多种运输方式参与的联合运输组织形式。
集装箱多式联运,是利用集装箱装载货物进行多式联运的运输组织方式,也就是说将集装箱视为基础运输单位,然后从整体角度出发,根据所需将各种运输方式进行组合,以此构成一体化货物运输,由各运输区段的承运人共同努力予以完成货物的全程运输。
显然,这是一种将实现货物整体运输最优化效益作为目标的新型联运组织形式,为客户提供了兼具经济、快捷、便利的运输服务。
2国外多式联运型物流园区发展经验在欧洲,物流园区得到普遍认同和广泛发展,很多国家都成立了物流园区协会,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了“欧洲物流园区联合会”。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园区发展模式是德国和荷兰。
德国货运村模式。
德国境内只有不到40家货运村(即物流园区),构成了一个快速、有效的物流运输网络。
国外港口管理模式分析及我国港口管理模式的探讨(全文)
国外港口治理模式分析及我国港口治理模式的探讨XX:1001-828X(20XX)05-0-01经过这么多年的进展,国外的港口治理模式已经日渐完善,并且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治理模式。
本文通过对美国港口、荷兰鹿特丹港和日本港口的不同治理模式进行分析和探讨,最后从以上的各种各样的港口治理模式分析中,得出在港口治理模式中地主港模式是最为理想的治理模式。
同时,ZG在进入21世纪后,为了适应港口事业的快速进展,港口的经营模式必须进行改革。
我们可以通过借鉴国外港口模式的经营经验,对我国现今的港口经营模式进行改革。
一、各国的港口治理模式1.美国各大港口的治理模式。
在美国,港口岸线的所有资源都是属于联邦政府的。
而港口的开发和治理是由联邦政府下放到州政府进行开发和治理或者再由州政府下放到郡、市进行治理。
在美国的港口治理中,一般会采纳三种治理模式。
第一种是地主模式;第二种是自营模式;第三种是和两者结合的混合模式。
其中最突出、最有效的治理模式就是地主港治理模式。
在1921年时,纽约的港口就实施了地主港治理模式。
这种经营治理模式最有特色的地方是纽约的港务局要实现自给自足,不需要政府的补助,但是同样也不需要向政府纳税。
纽约的港务局在港口沿岸进行开发,建立了机场、铁路等等来增加收入。
同时它还把港口的设施以租赁方式租给一些有实力的私营公司进行治理,这样就会保证港口的稳定的收入。
2.荷兰的鹿特丹港治理模式。
荷兰的鹿特丹港是采纳市政委员会与港务局相结合的治理模式。
但是市政委员是掌握主权治理的,它拥有法令权、任命权、财务预算权等权力。
而港务局只是其下属机构,负责港口的开发和平常的治理工作。
不过他们都会与企业相互合作,把一些码头长期出租企业,从而保证港口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
3.日本的港口治理模式。
日本的港口治理模式是由政府与私人企业共同治理的。
日本政府在在保留对港口的所有权的基础上,强调企业的自主经营,同时严格要求港口治理机制绝不能阻碍企业的日常经营。
集装箱码头货物安全保证措施
集装箱码头货物安全保证措施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集装箱码头成为了货物装卸和转运的重要枢纽。
然而,由于货物的集中、密集以及复杂的国际环境,集装箱码头的安全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针对集装箱码头的货物安全保证措施展开详细阐述,以期为加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一、前期信息收集:在货物运输到达码头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信息收集。
这包括了货物的详细信息、货物所有权的合法性以及收货人的身份验证等。
通过与托运人、货代公司和相关机构的沟通,可以筛选出可能存在安全风险的货物和人员。
二、加强装卸作业的安全管控:1. 码头装卸作业区域的安全设施:码头应配备完善的安全设施,包括视频监控、警示标识、防火设备等。
这些设施可以提供对装卸作业过程的全方位监控和干预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2. 装卸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对于从事装卸作业的人员,应进行全面的安全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安全操作规程、紧急疏散预案、危险物品处理等。
通过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能力,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对装卸作业安全的影响。
3. 装卸设备的安全维护:码头装卸作业需要使用各种机械设备,如起重机、叉车等。
这些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合格的设备能够提高作业效率的同时降低事故风险。
三、严格控制集装箱的出入:1. 可信源验证:在集装箱进入和离开码头的过程中,要对货物进行可信源验证。
通过对货物来源的验证,可以排除来自非法渠道的货物,减少安全风险。
2. 集装箱安全密封:对于进出货物的集装箱,应在装卸过程中进行严格的安全密封。
这样可以预防货物被窃取或擅自打开,同时也方便后续货物的跟踪和溯源。
四、加强安全监控和风险防范:1. 视频监控系统:在码头进行安装覆盖范围广泛的视频监控系统,以及时发现和报告异常情况。
监控系统应具备高画质、广角和夜视功能,有助于提高监控效果。
2. 人员和货物的安全检查:在货物进出码头的过程中,应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包括人员和货物的检查。
国外多式联运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多式联运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国外多式联运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财经学院国本0802 乔文静 0713080213摘要:国际多式联运是一种以实现货物整体运输最优化效益为目标的联运组织形式,因此受到了国际航运界的普遍重视,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飞速发展。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开展集装箱运输业务以来,我国多式联运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在很多方面仍然存在着问题。
借鉴美国、加拿大两国多式联运发展的先进经验,提出我国发展多式联运的建议和启示。
关键词:多式联运集装箱运输问题对策目前,国际大港集装箱多式联运所占比重都比较高,如德国汉堡港铁路集输运比重达30%,荷兰鹿特丹港铁路集输运比重达13%,而我国港口多式联运的比重仅有2%左右,发展空间很大。
作为世界上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之一,我国的集装箱多式联运必将成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物流服务需求的关键。
针对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落后的现状,有必要借鉴他国先进的经验,改善我国多式联运的发展策略。
一、我国多式联运的发展现状(一)组织形式⒈国际铁路联运我国的国际铁路联运主要指与俄罗斯、蒙古、朝鲜、越南等国之间进出口货物的铁路运输,其中包含过境陆路口岸操作(如换装、报关、结算和最终发运等)。
⒉ 国际海铁联运我国外贸集装箱的国际海铁联运主要分海上运输、海运口岸操作和国内铁路运输等3 个阶段。
海上货物运输遵守全球性海运规则,由国际海商法协会进行指导,国内铁路运输则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和《铁路货物运输规程》进行规制。
⒊大陆桥过境运输大陆桥过境运输主要指日本、韩国、俄罗斯、蒙古和越南等国从我国过境的进出口货物运输,例如日本与哈萨克斯坦之间过境我国的货物运输,包括海运段、国内铁路段和中亚地区铁路段等3个阶段。
过境运输有一定的复杂性。
(二)主要线路目前,我国开辟的多式联运线路已到达欧洲、美洲和非洲港口及内陆城市,主要包括从我国往返日本、美国及非洲、西欧、澳洲等国家和地区的海运线路,经蒙古或俄罗斯至伊朗和往返西北欧各国的西伯利亚大陆桥运输线,以及东起我国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途经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和荷兰等国的新亚欧大陆桥。
港口建设中的技术创新与应用案例分析
港口建设中的技术创新与应用案例分析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港口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枢纽,其建设和发展至关重要。
技术创新在港口建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不仅提高了港口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还增强了港口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本文将通过对几个典型案例的分析,深入探讨港口建设中的技术创新及应用。
一、自动化码头技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自动化码头已成为港口建设的一大趋势。
以某国际知名港口为例,该港口采用了全自动化的集装箱装卸系统。
在岸边装卸环节,自动化桥吊通过高精度的定位和智能控制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抓取和放置集装箱。
这些桥吊具备自主感知和决策能力,能够根据船舶的装载情况和集装箱的位置进行优化操作,大大提高了装卸效率。
在堆场作业中,无人驾驶的自动化轨道吊和自动导引车(AGV)相互配合,实现了集装箱的高效搬运和堆存。
AGV 能够根据预设的路径和任务指令,自主行驶并完成集装箱的运输,避免了人工操作中的误差和延误。
自动化码头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港口的作业效率,还降低了人力成本和劳动强度。
同时,由于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作业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二、绿色能源技术在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港口建设也积极引入绿色能源技术。
某沿海港口大规模应用了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系统。
在港口的建筑物和堆场设施上,安装了大量的太阳能光伏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港口的照明、通信和部分设备供电。
此外,港口还建设了多个风力发电机组,利用当地丰富的风能资源发电。
通过采用绿色能源技术,港口减少了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同时,这也为港口节省了能源成本,提升了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形象。
三、智能物流管理系统港口作为物流链中的重要环节,智能物流管理系统的应用至关重要。
某大型港口开发并应用了一套先进的智能物流管理系统。
该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对货物、车辆和船舶的实时跟踪和监控。
港口工作人员可以随时了解货物的位置、状态和运输进度,从而进行精准的调度和管理。
智慧港口案例
智慧港口案例智慧港口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对港口的各项运营管理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港口运营的高效、安全、智能化管理。
智慧港口的建设不仅可以提升港口的运营效率,还可以改善港口环境,提升港口服务水平,为港口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个智慧港口案例,以期为大家深入了解智慧港口的建设和运营管理提供参考。
案例一,某国际知名港口的智慧化改造。
某国际知名港口位于亚洲东部,是当地重要的物流枢纽,也是连接世界各地贸易的重要通道。
为了适应日益增长的货运需求,该港口决定进行智慧化改造,以提升港口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首先,该港口引入了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对港口内的集装箱、货物、车辆等进行智能化管理。
通过在集装箱、货物和车辆上安装传感器,实现对货物位置、温度、湿度等信息的实时监测和管理,大大提高了货物运输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其次,该港口建设了智能化的码头设施,包括自动化装卸设备、智能巡检机器人等。
这些设施可以实现对货物的快速装卸和巡检,大大缩短了货物在港口内的停留时间,提高了港口的吞吐效率。
另外,该港口还实施了智能化的船舶调度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对船舶的动态调度和路径规划,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船舶的停靠效率,减少了等待时间和排队拥堵现象。
此外,该港口还引入了智能化的环境监测系统,对港口周边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保障了港口运营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通过以上的智慧化改造,该港口的运营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货物吞吐量大幅增加,服务水平和安全性也得到了有效提升,成为当地乃至全球范围内的一颗璀璨明珠。
总结。
智慧港口的建设和运营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对港口的各个环节进行智能化改造。
通过以上案例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智慧港口的建设不仅可以提升港口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还可以改善港口环境,提高港口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慧港口将在未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全球物流运输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作运营码头方案
合作运营码头方案一、前言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国对港口和码头的需求越来越大,码头的运营管理也变得日益复杂。
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服务水平,在这个背景下,合作运营码头成为了一个不错的选择。
通过合作运营,各方可以各自发挥优势,共同发展,实现共赢局面。
二、合作运营码头的意义1. 开发码头潜力:合作运营码头可以有效整合各方资源,提高综合效益,最大限度地开发码头潜力,带动周边经济。
2. 提高运营效率:通过合作运营,可以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提高码头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3. 降低成本:合作运营可以通过资源共享、成本分摊等方式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竞争力。
4. 推动产业升级:合作运营可以促进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与优化升级,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5. 促进国际合作交流:通过合作运营,可以促进国际合作交流,推动国际海运物流体系的整合与发展。
三、合作运营模式1. 政府与企业合作政府作为码头的管理者和监管者,可以与企业合作,共同经营码头。
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企业则负责具体运营管理。
2. 企业间合作多个企业联合运营码头,共同出资建设、管理和运营。
各方可以依据自身优势,做出合理分工,提高效率。
3. 国际合作国际合作运营码头是一个常见的模式,不同国家的企业可以共同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共同分享利润。
这种模式有助于提高国际间的合作交流水平。
四、合作运营的条件1. 拥有运营管理经验合作方应具备一定的运营管理经验,对于海洋经济和港口码头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能够为码头的运营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2. 拥有资金实力合作运营需要有一定的资金投入,合作方应有足够的资金实力,能够为码头的建设和运营提供保障。
3. 具备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合作方应具备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能够为码头的运营管理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提高效率。
4. 具备良好的信誉和口碑合作方应具备良好的信誉和口碑,有能力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打造一个良好的合作平台。
全球典型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对比
全球典型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对比全球典型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对比作者:李勋李强赵德成来源:《集装箱化》2014年第12期目前,全球建成和在建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共32个,其中:欧洲地区有10个,亚洲地区有15个,北美地区有4个,澳洲地区有3个。
不同地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根据当地特点和码头需求采用不同装卸工艺和设备配置等。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分布于欧洲、亚洲、美洲地区的6个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异同点,总结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经验,以期为未来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提供借鉴。
1 全球典型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介绍1.1 英国伦敦门户码头伦敦门户码头(见图1)由迪拜环球港务集团投资开发,坐落于伦敦港以东约处,规划岸线长,码头前沿水深,共有泊位6个,设计年集装箱吞吐量360万TEU。
该码头建设共分五期工程项目,一期项目包括3个泊位,岸线长,设计配置12台岸桥、28辆跨运车和40台自动化轨道吊。
该码头1号泊位已于2013年11月开港作业第一艘集装箱船舶。
图1 伦敦门户码头总平面伦敦门户码头采用“双40英尺岸桥+跨运车+自动化轨道吊”作业工艺。
双40英尺岸桥实施岸边船舶作业(见图2),其起重能力,起升高度,外伸距,后侧外伸臂下设6条宽的作业车道。
海侧水平运输采用“堆一过二”跨运车,起重能力。
堆场垂直于岸线设计,最长箱区可设36个标准箱位(长约);每块堆场配置2台起重能力为的自动化轨道吊,采用全自动化作业方式,不支持双箱作业;堆场陆侧采用集卡倒车作业工艺(见图3)。
图2 伦敦门户码头岸边作业图3 伦敦门户码头堆场陆侧集卡作业伦敦门户码头一期项目共建40个堆场,其中包括2个冷藏箱区,共设置冷箱位564个。
根据预测,伦敦门户码头一期项目的集装箱业务情况为:空箱占50%,重箱占50%;40英尺集装箱占75%,20英尺集装箱占25%;中转箱量占10%,铁路集装箱量占35%,陆路集装箱量占55%。
1.2 荷兰鹿特丹港Euromax码头Euromax码头是欧洲集装箱码头公司(Europe Container Teminals,ECT)旗下三个码头之一,隶属于和记黄埔港口集团,位于鹿特丹港以西约处,码头岸线长,总面积84万m2,目前。
国外绿色港口经验借鉴2800字
国外绿色港口经验借鉴2800字跨国物流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港口的快速发展并且引起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我国必须在达成生态文明的目标下建设新一代的绿色港口。
本文通过分析国外绿色港口,包括美国长滩港、日本东京港、澳大利亚悉尼港三大世界代表性港区的绿色港口发展模式,总结国外绿色港口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对中国绿色港口发展的建议。
绿色港口港口建设结论建议一、绿色港口的内涵绿色港口是一种将绿色发展与传统港口相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港口,主要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合理利用港口资源、减少港口排放、合理布局港口出发,结合经济发展与科学可持续发展,基于我国国情,最终做到发展与保护协调统一。
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绿色港口,我国绿色港口的发展尚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
另外,我国还不能全面的理解绿色港口的定义,认为绿色港口就是绿化港口。
我国幅员辽阔、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环境污染严重,大力发展绿色港口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借鉴国外绿色港口的先进经验,对于建设我国的绿色港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国外相关理论研究国外发达国家对绿色港口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他们的研究涉及绿色港口政策法规、绿色港口定义、绿色港口环境承载力、绿色港口评价指标体系、绿色港口竞争力等多个方面。
Andrew Stojanovic(2006)指出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和港口制度规章是绿色港口建设的重要保障,国家政府部门和港口相关管理部门要尽职尽责,为绿色港口的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Karim A.Abood(2007)认为应该建立绿色港口评价指标体系,建绿色港口的建设状况量化成数据,以便于港口时刻掌握本身绿色港口发展的动态,找出建设中的不足,不断不的改进和完善,相关监督管理机构也可以建立考核评价制度,来督促绿色港口建设工作又好又快的进行。
Bart W.Wiegmans和ErikLouw(2011)指出,当代港口发展面临着港口规模盲目扩张,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多重的压力,严重制约了港口的绿色发展,引发人们对于港口环境承载力的高度关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先进集装箱码头管理模式的借鉴作用根据厦门港海天、象屿、海沧三个国际集装箱码头2002年度集装箱吞吐量规模以及嵩屿港区400万标箱的建设计划,我们选择相应规模的世界先进集装箱码头,将其业已成熟的管理模式与经验介绍给厦门,特别是将我们近年来在帮助中国大陆主要集装箱码头引进这些世界先进码头的管理、进行流程再造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分享出来,希望对厦门地方政府、港口管理当局、码头投资与运营方等有所帮助。
一、世界先进集装箱码头的管理模式一个成功运营的集装箱码头需要具备三项要素,即训练有素的员工、先进的设备,和一套码头自动化管理系统。
通过对这三种资源要素的最佳配置,从而为客户、投资方和地方政府与社会带来各项收益。
不同的码头各有特色,如何优化操作流程并确定自己的管理模式?特别对于近年来中国大陆不少集装箱码头,业务规模在短时间内急速扩大造成对原有操作流程与管理架构的冲击问题,在以下的范例中,我们采取了流程重新定义和分步多层次培训的方式,成功地帮助他们从管理的瓶颈解脱出来,使码头的业务发展得到持续可靠的支援。
比利时HNN码头公司,在安特卫普拥有五个集装箱码头,2001年的呑吐量为350万标箱,占全港集装箱呑吐量的75%,其中一个最大的码头吞吐量大130万标箱。
作为管理流程重新定义和分步多层次培训方法最早的实践者,HNN依靠先进的码头自动化管理工具所带来的高质量服务、低廉的费率和与世界其他港口的良好衔接,使安特卫普名列全球十大集装箱港口。
成立于1980年的国内某大港TC码头公司由港务局控股,是中国大陆首批国际集装箱专业码头和上市企业。
TC拥有四个万吨级集装箱舶位、12台集装箱岸边专用装卸桥和36台堆场专用装卸桥,公司员工总数为1000余人,实际参与码头运作的有600多人。
TC码头公司于2001年开始引进安特卫普HNN码头的管理模式和COSMOS集装箱码头管理系统,经过比利时港口管理专家历时四个月从集卡入闸等每一操作流程的测算开始,直至定义出整个管理流程与模式,确立新的管理架构。
其后经过三轮分步骤分层次的全员培训,包括在安特卫普港码头模拟操作培训教室的实践和在本港安装码头管理软件标准程序,由比利时工程师辅导操作等方式,成功推进了世界先进码头管理模式在中国的一个移植与本地化。
2002年TC码头成功地实现了集装箱吞吐箱量突破100万标箱的跨越性增长,产生良好的经营效益,员工都以自己在TC工作为荣。
TC码头公司成功移植世界先进码头管理模式的关键因素在于决策层明晰的思路和兼备审时度势的气魄与谨慎的工作作风。
投资方及码头的决策层很清楚对于年吞吐量目标超过100万标箱的大型国际集装箱码头,必须引进世界先进的码头管理模式以及相应的咨询服务与码头信息管理系统;投资方广开资金投入来源,在引进世界先进管理模式的预算方面投入大手笔;决策层对流程重组与系统切换前后的各项指标精打细算,直至深入安特卫普码头作业现场亲手测算每一作业环节耗费的时间、每一岗位的员工数量以及拟引进码头管理软件的操作情况。
此外,无论对于业务规模与增长速度同TC码头相当类似的南方大港CW码头,还是设计规模设计规模超过年吞吐量300万标箱的北方大港QM码头,都选择引进国外大型集装箱码头的先进管理经验与系统。
从安特卫普港多年来输出先进码头管理技术到全球50多个国际集装箱码头的实践,特别凭借来自新加坡港从七十年代15万标箱到1400万标箱成长全过程的亲历者的专业经验,我们一致的建议也是引进管理。
世界先进集装箱码头管理模式的内涵有三,首先在于管理思想的先进性——以数据为管理对象而不是机器或者人员;其次在于实现技术的先进性——运用最先进的IT科技,实现操作标准化和自动化,对数据的采集、存储、加工和运用有效的管理;第三在于业务流程的先进性——以价值创造为导向。
对于目前中国大陆的发展环境,要成功地借鉴世界先进集装箱码头管理模式,首先必须从对业务流程的精炼和优化入手。
二、如何规范与优化码头管理流程。
对于中国许多发展中的码头,吞吐量的快速增长同时也带来了码头管理的难度和混乱程度的悄然增加,虽然管理者们纷纷采取措施来改善这种局面,但是令人困惑的是,混乱总是有增无减,很多码头的操作部经理几乎都成了现场经理。
那么混乱的根源在哪里呢?在于原有的管理尤其是流程管理不能适应这样大的业务量。
国内码头的许多现有作业流程和操作模式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是为了满足当时的业务发展需求而制定的,因此不能够满足新的业务量的需要。
码头公司必须系统化的分析并改善其业务流程以适应新的市场竞争。
依据我们的经验,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步骤来规范与优化码头管理流程:第一,业务流程分析与业务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简称BPR)。
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流程优化的过程。
良好的业务流程是结构化的、是可测量的、是有明确输出目标的、是创造价值的。
流程的分析与再造就是通过分析公司现有流程的弊端,去除不能创造价值、目标不明确的流程,将一些效率低下或是可以协同的流程整合,化繁为简,用先进的管理思想、数学模型、运筹学的理论来创造出更优的流程体系以达到降低成本,增加效率的目的。
集装箱运输是以高效,便捷的特点得以发展。
中国大陆集装箱码头的管理方式大多数是从件杂货码头发展过来,以人脑管理生产,随意度高而可靠性低。
要提高效率,必须依靠科学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规范化管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作为企业自身,由于惯性思维、视野的局限性以及内部的利益制衡,很难真正从内部发起一项全局性的变革,而流程再造对于一个企业正是这样一场全局性的变革。
因此,正确的做法是邀请具有丰富码头管理经验的国际专业咨询公司来做这项工作,才能保证数据和结果的客观性、前赡性及权威性。
第二,BPR伴随的是引进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
流程的优化和信息系统的提升是密不可分的。
一方面,优化了的流程需要更快捷更准确的各方面的动态信息,同时也要借助信息系统的数学模型计算各种最优的方案以及自动的发送各种指令;另一方面信息系统的提升有助于流程的进一步优化,先进的信息系统本身是凝聚了许多码头的先进管理思想和经验。
引进一套优秀的管理软件不仅仅是引进管理软件本身,更重要的是引进一整套先进的管理理念。
第三,全员培训。
优化的运作流程和引进管理软件之后,码头的操作人员新流程的贯彻者和管理软件的使用者,为了使新旧系统的顺利过渡,必须对员工进行分步骤、多层次的全员培训。
专业咨询公司及系统供应商的工程师将承担这方面的主要工作。
三、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先进的流程管理先进的流程管理模式必须通过码头自动化管理计算机系统,先进的集装箱码头管理系统主要是通过强大稳定的数据库,各种数据的实时传输,科学严密的数学逻辑来准确控制和操作各种设备的每一个动作以及每一个集装箱从到达到离开的全过程。
码头自动化管理计算机系统包括:集装箱码头管理系统、船舶配载系统、堆场管理系统、设备控制系统、EDI系统、电子闸(大门摄像)系统、场站管理系统、财务计费系统、网上查询系统等。
(参见附件)有关信息系统是自行开发还是外部采购的选择,从战略层面来考虑,一般是只有以下条件都符合的情况下才选择自行开发系统:1、市场上还没有同类型的系统,2、公司有业界最先进的管理思想,3、公司有强大的技术力量,4、公司有足够的规模经济来分摊开发的成本,5、市场的竞争允许公司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开发。
针对国内码头公司面临的情况,许多码头公司都很难符合上述的一到两项。
一套先进的码头管理系统往往凝聚了巨大的劳动和经验,码头公司自行开发系统将付出同样的工作量和时间成本。
比如一个有100个开发人员的码头公司要付出4-5年的时间来开发一个系统。
四、管理引进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业务流程的再造与信息系统的重建将改变企业的管理结构与资源配置。
企业管理模式的改变,就是根椐企业已有模式结合先进管理思想和手段改变其中的部分或全部业务流程。
在BPR过程中,中国企业领导层最关心的可能是人事变动和操作效率的问题。
TCT码头的领导层很清楚占企业一定比例的部分员工无论业务流程再造与否都无法适应现代化大型集装箱码头的运作,必须分流;部分员工的工作岗位在流程再造后仍然保留;另一部分员工的工作岗位在流程再造将消失,这些员工通过培训可以转换到流程再造产生的新岗位。
码头规模的扩大与物流服务的延伸同时将提供大量的工作机会。
码头公司管理结构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源自细致入微的流程测量与专业的流程重新定义,及其与码头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应用,不同管理模式之间的码头之间难有可比性,简单的抄袭并无作用。
附件:码头自动化管理计算机系统的构成集装箱码头管理系统是码头计算机管理体系的核心系统,它监控码头上每个集装箱的操作,如海关的放行,进出闸、堆放顺序、集装箱追踪、运作报告和通讯联系等。
船舶配载系统确定每个岸吊最佳的操作顺序,保证在堆场上最少移箱,优化船只的装卸,记录预配信息,船舶稳定系数,以及装船集装箱在堆场位置,目的地和重量。
堆场管理系统确定集装箱码头操作的规则和参数,并根据所定义的规则,比如最小的移动距离,按照重量,目的地或运输方式分组,系统自动给定在集装箱在堆场的最优位置。
在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堆场面积,分散工作量,提高堆存密度和堆存率方面,各大集装箱码头的都有一套很成熟的操作模式,但是这个问题也是困扰业务快速发展中码头特别是像厦门港各集装箱码头堆场都比较狭小的情况。
通过堆场管理系统的进行PA设置将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设备控制系统使得集装箱流最优化,系统借助无线网络,实现手持终端、机载终端与上述集装箱码头管理核心系统的实时通讯,保证集装箱场位的高度准确;同时还将从堆场管理系统中读取资料,获得参数后系统自动进行任务分配和任务排列,体现了高度的智能化管理。
例如一个简单的移场动作,系统将自动分解成多步来完成,自动派发指令给不同的龙门吊和拖车来完成,最终由龙吊司机通过无线终端进行确认,省时省力。
EDI系统支持多种数据格式,比如和船公司、船代之间的数据交换、和海关之间的数据交换等等。
电子闸(大门摄像)系统可以在通过车辆在每小时20公里车速的状态下自动识别车牌号、箱号(一个40尺柜或两个20尺柜)和对箱体进行拍照,做为历史资料保存备案,供不时之需。
可以对残损箱进行监控,精确度达到毫米级。
一个通道每天可以通过2000辆车此外,场站管理可以控制操作货运站上装拆箱,财务计费系统则根据码头和客户的合同及关税协议,从集装箱码头管理系统中读取数据自动生成相关单据。
客户还可以通过WEB页面进行查询集装箱动态。
信息来源:中国物流与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