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2.1 性质活泼的氧气教案 (新版)沪教版

合集下载

性质活泼的氧气-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性质活泼的氧气-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性质活泼的氧气-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氧气的产生、性质和用途;
2.掌握测定氧气质量的方法和氧气在实验室和工业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数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氧气的性质和应用。

教学难点:测定氧气质量的方法和氧气在实验室和工业中的应用。

三、课前准备
1.熟悉教材中对氧气性质和应用的内容;
2.准备好实验中常用的检验氧气的试剂,如硫酸钾、碘化钾、白磷等;
3.准备好实验器材和材料,如氧气产生装置、实验室秤、气压计等。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氧气的产生
1.铁粉和氢氧化钠产生氢气,把氢气和硫酸钾反应产生氧气。

2.测量产生氧气的质量,使用试剂检验氧气,观察氧气的物理性质。

第二步氧气的性质
1.分析氧气的性质,说明其为灭火、氧化和腐蚀的强氧化剂。

2.介绍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和氧气与其他元素的化合物。

第三步氧气的应用
1.介绍氧气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如燃烧、焊接、氧化和氧气疗法等。

2.分析氧气应用的优点和缺点,探究氧气在生产和工业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第四步氧气的检验
1.探究氧气的检验方法,如硝酸银试剂、碘化钾试剂和白磷试剂等。

2.进行氧气的检验实验,练习学生在实验中观察、测量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
1.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发现氧气性质和应用的规律性。

2.加强氧气的应用方面,特别是在安全和环保方面的讲解。

3.学生参加实验时,要注意安全,学生观察数据的方法和处理方法要规范化。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2章 第1节《性质活泼的氧气》氧气的制取和性质教案 (新版)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2章 第1节《性质活泼的氧气》氧气的制取和性质教案 (新版)沪教版

《性质活泼的氧气》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化学性质呢?演示实验:1、木炭的燃烧2、蜡烛的燃烧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问题讨论: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瓶中产生了什么气体?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何集气瓶底要放少量的沙子(或水)?讲解:硫在氧气中燃烧1.将硫粉放在燃烧匙中加热至燃烧。

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将燃着的硫粉伸入集气瓶中。

现象: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提问:这种刺激性气味是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对空气会造成严重污染。

烟花、爆竹中的火药是由木炭、硫磺等物质组成的,为什么在市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结论: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可知,物质在纯氧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得更剧烈,由此可见: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演示实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瓶中。

提问:为什么带火星的木条会再次燃烧起来?问题讨论:如何证明一集气瓶中装的是氧气?回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此气体为氧气。

提问:这些实验说明氧气具有什么性质?是不是所有的有氧气参加的反应都会发光,都很剧烈?介绍:氧化反应、缓慢氧化。

过渡:我们说一种物质的性质决定了他的用途,那么,氧气有哪些用途?二、氧气的用途1.供给呼吸2.支持燃烧(助燃)加热课标与中考考试说明的对照 课标中考考试说明1.初步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2.知道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重要作用。

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B )2.催化剂.(A )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氧气的制法是中考的考点,将分为2个课时上。

第1课时学习氧气的工业制法和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第2课时学习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和了解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分解过氧化氢和加热氯酸钾都有用到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学情 分析 在第1章的学习中学生已知道了加热碳酸氢铵、加热“铜绿”的实验操作方法,为本节加热高门酸钾作铺垫,而在上一节的学习中,学生知道了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向上排空气法),氧气不易溶于水(排水法),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检验氧气),为氧气的收集方法和检验方法埋下了伏笔。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1《性质活泼的氧气》参考教案1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1《性质活泼的氧气》参考教案1

第1节性质活泼的氧气【学习目标】1.知道氧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氧气能和多种物质发生氧化反响,初步了解氧气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了解工业上如何制取氧气。

3.认识自然界氧气的产生和消耗的途径。

【教学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和实验室制法。

【教学难点】氧化反响与化合反响、分解反响的区别。

【教学手段】实验为主,讨论分析【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用具】铁架台、试管、三角瓶、带导管的橡皮塞、水槽、集气瓶、药匙、长颈漏斗、酒精灯、玻璃片、火柴、双氧水、二氧化锰、高锰酸钾、棉花。

【教学流程】前提测评→探究实验→学生讨论→教师讲解→尝试归纳和练习。

【第1课时】氧气的性质【请你尝试】1.以下物质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是( )①木炭;②红磷;③硫磺;④铁丝;⑤铝箔A.①②③B.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②③④⑤2.以下实验需在瓶底放适量水和垫上一层薄砂的是( )3.以下反响不属于化合反响的是( )点燃A.Mg+O2MgO点燃B.Fe+O2Fe3O4点燃C.P+O2P2O5点燃D.石蜡+O2H2O+CO24.物质都有两面性,即有益和有害。

请你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各举一例氧气对人类有益和有害的实例。

对人类有益的实例是:;对人类有害的实例是:。

5.请你举例说明“氧气绝不溶于水〞的说法是错误。

你的例子是:。

6.用表达式写出以下化学反响的原理:①军事工业上用点燃磷生产烟雾弹的原理:。

②军事工业上点燃镁粉来制照明弹的原理:。

③灯泡中放适量的红磷来延长灯泡使用寿命的原理:。

【板书设计】第1节性质活泼的氧气【第1课时】一、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气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点燃1.C+O2CO2点燃2.S+O2SO2点燃3.Mg+O 2MgO点燃 4.Fe+O 2 Fe 3O 4 点燃5.Al+O 2 Al 2O 3 点燃6.P+O 2 P 2O 5 点燃7.石蜡+O 2 CO 2+H 2O 三、化学反响的类型1.化合反响2.氧化反响 四、氧气用途:1.支持燃烧2.供应呼吸【第2课时】氧气的制取【教学流程】前提测评→探究实验→学生讨论→尝试归纳→尝试练习【请你尝试】1.以下物质燃烧会发出蓝紫色火焰的是( )2.以下气体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是( )3.以下物质在氧气燃烧后,倒入适量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A.木炭B.硫磺C.二氧化碳D.二氧化硫4.工业上采用方法制取氧气,依据的原理是:。

九年级化学全册 2.1 性质活泼的氧气(第3课时)教案 (新版)沪教版【精品】.doc

九年级化学全册 2.1 性质活泼的氧气(第3课时)教案 (新版)沪教版【精品】.doc
[演示实验]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演示几种气密性检查的方法:
1.2—13的装置气密性 检查;
2.图2—14的装置气密性检查:①加水,②打气,③抽气
三、课堂小结
(师 生共同完成)
四、作业布置
课后练习
教学反思
固 体与液体接触就反应需进行固液分离,以控制反应的进程,则选用分液漏斗、锥形瓶等
[教 师讲解]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1.步骤:检密→装药→加热→收集→移管→熄灯
2.收集方法: 通常用排水法
3.注意事项:
①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②导气管伸入大试管内不不能太长
③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④实验完毕后,要先将导气管移出水槽,再熄灭酒精灯








二、师生互动:
[创设问题]
在实验室中用以上药品来制取氧气,就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会对反应装置提出哪些要求呢?
[师生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并完成下列表格:
反应物状态
反应条件
仪器、装置选择
高锰酸钾
固体
加热
盛少量固体需加热
的仪器——(试管、
酒精灯等)
双 氧水和二氧化锰
固体+液体
无须加热,接触既迅速反应
性质活泼的氧气
课时安排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习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原理、装置和操作。
2.了解两套装置的区别。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较,体会观察与归纳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验室获得氧气的装置和操作
2.两套装置的区别
教学资源
实验 室获得氧气的装置(两套)及相应的药品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上 2.1 性质活泼的氧气 教案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上 2.1 性质活泼的氧气 教案

《性质活泼的氧气》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理念在第一章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基础上,本课侧重介绍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重点介绍木炭、蜡烛及铁丝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以及氧气的用途。

九年级的学生己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事物的认识正处于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时期,实验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好方法。

因此,在本课题中,我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学生在第一章的学习中已经做过镁条、红磷等在氧气中反应的实验,为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本节重点做木炭、蜡烛、铁丝与氧气反应的实验,重点说明氧气能与身边很多物质发生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由此也可在一定意义上反应氧气的活泼程度;教材的重点放在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由学生自己归纳出反应现象及对比物质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的剧烈,进而引出物质发生反应的剧烈程度与物质间的接触面积(浓度)有关的事实。

通过练习,使学生能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使学生学以致用,“做中学,学中会,会中乐”。

二、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1)知道空气中各组成气体的体积分数,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

(2)知道木炭、蜡烛、铁丝等常见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3)能通过对氧气性质的学习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1)体验和学习利用控制实验条件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会运用控制实验条件探究物质间的反应。

(2)学习通过对实验现象进行筛选、对比、归纳、分析、进行信息处理,获取科学结论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五彩纷呈的化学现象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实践、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3)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有趣的实验与老师的点拨中轻松掌握化学知识,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难点:(1)做木炭、蜡烛、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的注意事项。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2.1 性质活泼的氧气 教案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2.1  性质活泼的氧气 教案

《性质活泼的氧气》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教材分成: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和氧气的用途三部分。

这三部分应以氧气的化学性质为中心,因为物质的用途主要决定于物质的性质。

氧气是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系统地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

为以后探索别的物质如氢气、二氧化碳等做铺垫,教给学生认识物质性质的程序。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氧气主要物理性质2.观察和描述木炭、铁丝、蜡烛、硫磺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3.了解氧气的主要用途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懂得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用途又体现性质的辨证关系。

【过程与方法】体会实验中的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三、重点和难点【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难点】通过实验来探究氧气化学性质及对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

四、教学用品【仪器】集气瓶、燃烧匙、酒精灯、火柴、镊子【药品】木炭、石灰水、氧气、铁丝、蜡烛、硫磺五、教学方法教学对象为我校初三(4)班的学生,班级纪律好、思维活跃,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但由于接触化学时间较短,自我管理和调控能力还不够,学习中需要教师管理和引导,因此据本节课特点,结合教法和学生实际,我采用以下方法来指导学生学习。

1. 探究学习: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氧气化学性质及对其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2.自主学习:指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对教材的阅读,从中归纳出氧气的用途,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

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3.合作学习: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在合作中获得新知。

4.习题竞赛法:这符合初中生争强好胜、集体感和荣誉感强的特点。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1性质活泼的氧气 教案设计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1性质活泼的氧气 教案设计

第一节性质活泼的氧气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氧气的存在、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2、了解氧化反应的概念,知道氧化反应分为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二、教学重难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2、氧化反应的概念。

三、教学内容氧气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体都离不开氧气,人类的生产活动也需要氧气。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氮气少,但地球上的动植物都不离不开氧气,物质的燃烧也需要消耗氧气。

通常情况下,空气中氧气不会大幅度减少,这是因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气,弥补了自然界中氧气的消耗,使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几乎保持恒定。

这就是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一、认识氧气的性质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气味的气体,密度稍大于空气。

氧气不易溶于水,在通常状况下,1 L水中大约能溶解30 mL氧气。

水中的生物就是依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生存的。

氧气有三态变化。

在1.01×105 Pa、-183℃时,氧气变为淡蓝色的液体;在-218.4℃时,变为淡蓝色的雪花状固体。

吸入生物体内的氧气能和体内许多物质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释放出能量,保证生命活动的需要。

通过观察和思考实验现象就可以发现,空气中的氧气可以和很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阅读上面的三段,归纳氧气的物理性质。

氧气的物理性质:问题讨论:有什么事实能证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氧气?答:复习:什么叫做化学性质?答:氧气的化学性质。

观察视频所放的3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木炭的燃烧:用坩埚钳夹住木炭,在空气中点燃后,再将点燃的木炭放入燃烧匙,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在螺旋状的细铁丝末端系上火柴梗,用坩埚钳夹住铁丝并点燃末端的火柴梗,待火柴梗即将燃尽时,将它们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九年级化学全册《2.1性质活泼的氧气(第1课时)》教案(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2.1性质活泼的氧气(第1课时)》教案(沪教版)

性质活泼的氧气教学过程:【情景创设】运动会场上燃烧的火炬,火箭的发射,潜水员带着氧气瓶在潜水,抢救危急病人,光合作用,腐烂的葡萄,引导学生回答:氧气是我们身边熟悉的物质,它跟世间万物如影随形,你对它有哪些了解呢?氧气可供给呼吸,氧气可支持燃烧,氧气能使物品腐烂,氧气能发射火箭……化学上要系统研究某种物质一般都有一个程序,即先研究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再通过性质研究它的用途,然后还要研究它的制法。

今天,我们学习氧气也是从这三个方面来学习。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旧知回顾】:化学性质是指。

物理性质是指,如物质的等。

【新知导学】:1.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三态的转变。

一个大气压下,温度时氧气变为色的体;温度时,氧气变为色的状体。

2.氧气的化学性质。

许多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

在某些条件下,物质与氧气反应比较,如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通常比在空气中;某些在空气中不易燃烧的物质在中却可以燃烧。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一)认识氧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____色____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_____,氧气______溶于水,液态氧为________色,固态氧为_______色。

2. 化学性质活动与探究:观察并思考,完成下列内容:(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现象: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光,放出,生成的气体能使。

文字表达式:。

问题思考:如何证明集气瓶中的气体是氧气?(2)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现象: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火焰;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色火焰,放出,生成一种有气味的气体。

文字表达式:。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现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四射,放出;生成色固体。

文字表达式:。

实验思考:①将铁线绕成状;其目的是,在铁丝的末端系上,其目的是。

②实验前需在集气瓶底铺或加,其原因是:。

(4)磷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现象:产生浓厚的烟,放出,生成一种色固体。

文字表达式:。

(5)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现象:发出光,放出,集气瓶内壁有,生成的气体能使。

(新)沪教版化学《性质活泼的氧气》公开课(教案)word版

(新)沪教版化学《性质活泼的氧气》公开课(教案)word版

2.1性质活泼的氧气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氧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2.观察和描述木炭、蜡烛、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3.了解氧气的主要用途,氧气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木炭、蜡烛、铁丝等在氧气中的燃烧〕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学会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学方法。

初步形成“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的化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及木炭、蜡烛、铁丝等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

课前准备仪器:坩埚钳、集气瓶、燃烧匙、磨砂玻璃等。

药品:木炭、蜡烛、铁丝、水、火柴梗、氧气等。

教学过程【情景引入】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4%,二氧化碳约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0.03%。

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气体是哪一种?我们是怎样用实验来确定空气中它的含量的呢?答案要点:氧气;红磷的燃烧实验。

【教师引导】结合前面的问题,再让学生观察一瓶纯氧气,阅读课本,查看课本插图,让学生总结出氧气的物理性质〔学生抢答〕。

一、认识氧气的性质1.氧气的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气味、密度比空气稍大、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把氧气加压降温后可以先变成淡蓝色的液体,再降温可变成淡蓝色的雪花状固体。

【问题讨论】〔1〕平地和高原〔高山〕上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有哪些差异?〔2〕冷开水是否适合养金鱼?【过渡】学习了氧气的物理性质,接下来我们要通过实验探究来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

【教师设疑】大家都知道,很多物质可以在空气中燃烧,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你能举几个例子?答案要点:蜡烛燃烧、红磷在氧气中燃烧。

燃烧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瓶壁有水雾,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交流讨论】〔1〕为什么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答案要点:物质燃烧是否旺盛与氧气的浓度和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时机〕大小有关,接触面积大,氧气浓度高,则燃烧更旺。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1 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 沪教教案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1 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 沪教教案
经过实验探究,不仅掌握了氧气的化学性质,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方法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为以后更好地利用实验探究自然科学知识打下基础。
4、小结归纳,知识升华
本节课通过对氧气化学性质、氧气化学性质有关的实验现象和本节知识的小结和归纳、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准确语言描述和归纳概括能力。
5、质疑释疑,探索创新
(2)问题2: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还有哪些物质能在氧气中燃烧呢?我们可以怎样进行这些实验?实验过程中我们应注意观察什么?
(3)实验探究:以硫粉为例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实验、得出结论并完成下表第一栏:
反应物
反应条件
反应现象
生成物
反应表达式
空气中
氧气中
硫燃烧
木炭燃烧
铁燃烧
接着完成木炭燃烧实验和铁燃烧实验,而后由学生自主完成表格,教师进行指导。
3、实验探究,认识化学性质
演示实验时引导学生想到(或观察到),这些物质在空气(或纯氧)中预热(或点燃)前并不跟氧气发生反应;点燃后再观察它在空气中能否持续燃烧,以及燃烧时的现象;继而观察它们在纯氧中燃烧现象,最后才是对生成物的检验。
(1)问题1:如何检验一瓶气体是不是氧气?
让学生查找资料,动手实验,观察记录现象,得出结论,并学会准确描述的语言表达能力。
组织学生讨论与交流:(1)物质在空气中和纯氧气中燃烧的剧烈程度为什么不同?今天学习的氧气的性质和它的用途之间有什么联系?为什么木炭要自上而下缓慢的伸入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2)集气瓶中放有少量水的原因?
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使学生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且从理论高度认识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同时作为本节课的小结,使学生从感性材料上升到理论知识,使学生得到意义的构建。使学生懂得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用途又体现性质的辨证关系。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1 性质活泼的氧气 教案设计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1 性质活泼的氧气 教案设计

课题:第二章第一节性质活泼的氧气学科:化学教学对象:初三课时:1课时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属于上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物质”第一节“性质活泼的氧气”第一课时。

氧气是维持生命不可或缺的物质,也是参与化学反应最多的物质之一,所以有关氧气的知识九年级学生必须掌握的化学基础知识。

同时它也是学生继续学习第四单元中《燃烧与灭火》和第七单元中《金属性质》时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在教材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而且本节是教材第一次对一种气体物质进行系统研究,由此也提示了对物质进行探究的一些思路和方法,这些方法和思路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也会有指导和启示作用。

因为这些思路和方法是蕴含在探究过程之中的,所以我们必须注重探究过程,认真完成和灵活调度教材安排的探究活动,从探究过程中抽取这些思路和方法,帮助学生尽快形成学习化学物质知识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回忆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进一步了解空气的组成,熟记空气的主要成分和体积分数通过联想与观察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中的相关现象,认识氧气主要的物理性质2、过程与方法:通过相应的活动探究会描述木炭、铁丝、蜡烛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学会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方法通过氧气的性质实验,知道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5.根据所学知识能说出氧气的主要用途,认识氧气与人类的密切关系6.通过动手完成实验探究活动,进一步学习实验操作和养成合作学习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本节内容教材的设计符合逻辑性,在教学过程中,从生活经验入手,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再引入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最后由氧气的性质总结氧气的用途。

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重点和难点进行突破。

(1)、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探究的机会。

(2)、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

(3)、采用学生小组实验探究的方法,通过课前学案导学,课堂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来解决问题,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沪教版化学九年《性质活泼的氧气》word教案1

沪教版化学九年《性质活泼的氧气》word教案1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观看能力、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及分析试验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爱好,激发求知欲
学法
实验,观看,归纳
中考
考点
1.判定物质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及对产物的描述是否正确
2.氧气的性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3.给出氧气的某些用途,判定其中表达了氧气的什么性质
4.从多种物质的用途中分析归纳出氧气的用途




阅读教材 自主完成
1.氧气的物理性质:它是一种色味的体,密度,溶于水。
2. 氧气的化学性质:
实验一: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将木炭加热至红,放入集气瓶中,(现象)。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现象),说明在此过程中生成了气体,请写出此反应的表达式
7.检验集气瓶中的气体是不是氧气时,应,
检验集气瓶是否收集满氧气时,应。
8.动植物的呼吸和食物的腐败都属于氧化。
这类变化和燃烧的共同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
9.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回答问题:
(1)铁丝燃烧。
为了防止熔化物溅落下来使集气瓶炸裂,应当在瓶内。
(2)木炭燃烧
(3)红磷燃烧
5.硫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要紧依据是()
A.发光B.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C.发热D.硫减少了
6.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用线段连接相关想象和物质。
硫 有浓厚的白烟,放热
蜡烛 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热
铁丝 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热
红磷 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
镁带 白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放热
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B.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2015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2.1 性质活泼的氧气教案 (新版)沪教版

2015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2.1 性质活泼的氧气教案 (新版)沪教版
②体会使用分液漏斗的优点——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和结束,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可以随时添加液体.
③分液漏斗可以代替长颈漏斗,但其下端应插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但在本实验中不可代替)
2、操作步骤:
a连接装置;b检查装置气密性;c先加固体,后加液体;d把集气瓶装满水;e等气泡均匀连续 冒出后,再收集气
⑵催化剂具有“专一性”。在不同的化学反应中,催化剂也不同。并不是所有反应均可用同一种物质做催化剂。
⑶同一反应可用不同的物质做催化剂,如:双氧水制取氧气既可以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也可以用氯化铁、氧化铁等做催化剂。
⑷催化剂只能改变物质的反应速率,不能增加或减少生成物的质量。
⑸催化剂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而是反应条件。
反思:①催化剂参与了化学反应吗?
②催化剂有“专一性”吗?
③催化剂增加或减少生成物的质量质量吗?
讨论小结:
⑴催化剂概念的要点可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指催化剂能改变其他化学反应速率。这里“改变”应理解为加快和减慢。“二不变”是指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但催化剂参与了化学反应,生成中间载体,中间载体继续反应又生成了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还是在变化的。
过氧化氢水+氧气
H2O2H2O O2
2、发生装置:认识仪器名称
注意点:(1)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2)铁夹夹在距试管口1/3处;(3)导管稍露出橡皮塞,在导管口放一团棉花。
3、收集装置: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
4、检验:带火星的木条。如何验满?
巩固练习:
3、化学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自制氧气,有同学从家里拿来了洗脸盆并盛了半盆自来水,用罐头瓶(带玻璃片)装满水倒放入脸盆中准备收集气体,还有同学从化工试剂商店买来了高锰酸钾作原料。由于自带仪器不够用,又有同学准备从学校化学实验室借用一些仪器。问:

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上册 2.1《性质活泼的氧气》教案设计

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上册 2.1《性质活泼的氧气》教案设计

《性质活泼的氧气》教学设计(沪教版)一、总体教学设计意图将新课程理念融入到教材中,营造了“民主和揩,交流沟通、探索创新”的教学氛围,构建了“创设情境→(魔法实验)→引出课题→自主探究(魔法揭秘)→得出结论(对比总结)→自主展示→归纳总结(我观察,我发现)→自主拓展→自主评价”的“三动四自主”教学模式,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变复杂为简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了一个充满活力和生机的课堂。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知识与技能: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实验认识探究问题方法。

②实验对比在化学学习中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了解化学与社会生活实际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②辩证评价思想。

重、难点: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难点: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方法:1.通过实验认识探究问题方法。

2.通过对比讨论得到结论。

3.通过观察得出结论。

四、教学程序设计观看视频:液氧及液氧的助燃对于人类每时每刻都不能离开的氧气,你了解多少呢?引入新课一、魔法师,就是我引导学生进行魔法试验<引>同学们,喜欢魔术吗?魔法课堂欢迎你,通过本课的学习,魔法师,就是你。

<引>那些同学真的有魔法吗?你能知道其中的奥秘吗?那神奇的气体到底是什么?二、魔法大揭秘和学生一起根据现象揭秘魔法所蕴含的科学知识三、比一比对前面的实验进行比较,得出氧气具有助燃性,联系生活,讲解缓慢氧化四、我观察,我发现1、引导学生观察一瓶氧气和相应的图片2、指导学生进行讨论总结出氧气的物理性质五、想一想,理一理引导学生讨论与交流。

氧气的用途六、诗歌赏析1、投影诗歌2、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总结本课的内容七、辩证评价1、引导学生讨论缓慢氧化的利与弊2、总结任何物质都有利与弊八、练一练指导学生完成练习请同学们完成四个魔法实验(1)魔法一:带火星的木条(2)魔法二:加热的木炭(3)魔法三:燃烧的石蜡(4)魔法四:加热的细铁丝活动与探究一:1、分组实验:邀请四位学生完成实验2、见证的奇迹:(1)(2)(3)(4)活动与探究二:1、学生先描述现象,教师解释。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设计:2.1性质活泼的氧气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设计:2.1性质活泼的氧气

性质活泼的氧气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色、态、味、密度、熔点、沸点、水溶性等)。

2、使学生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观察和描述木炭、硫、铁,红磷,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3、了解氧气的主要用途,氧气与人类的关系密切。

教学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其现象的描述教学难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实验法教学进程一、激趣导入生发自信为什么一定要通过实验才能知道空气中存在着氧气?(比如小白鼠的缺氧实验)而不是用肉眼去看?氧气是无色、没有气味的气体,这是氧气的什么性质?红磷能在氧气中燃烧,这又是氧气的什么性质?二、自主合作彰显自信1、探究(一):【阅读实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1.将木炭加热至红,放入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白光。

2.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

【提问】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瓶中产生了什么气体?【回答】二氧化碳【结论】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请写出此反应的表达式。

成的红色的氧化铁。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请写出此反应的表达式。

探究(二):【阅读实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这瓶氧气与前几瓶有何不同?瓶底铺少量的沙子(或少量水也可以),思考为什么?将铁丝加热至红伸入集气瓶中。

描述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提问】为何集气瓶底要放少量的沙子(或水)?生成黑色固体的温度很高,掉到集气瓶底会怎样?【讨论】会引起集气瓶炸裂。

【回答】防止集气瓶炸裂。

【结论】此黑色固体的名称是四氧化三铁,而不是我们前面所说的铁缓慢氧化生成的红色的氧化铁。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请写出此反应的表达式。

3、探究(三)【阅读实验】蜡烛在氧气中燃烧1.将小半截蜡烛放在燃烧匙中,在酒精灯中点燃2.把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

现象:剧烈燃烧,蜡烛很快就燃烧完了,集气瓶内壁有小水珠。

3.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

现象:石灰水变浑浊。

【提问】集气瓶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了什么?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瓶中产生了什么气体?【回答】有水珠说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能使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氧化锰
)
B.氧气 D.水蒸气
㈡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
(填“高”或“低”)导致
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 。
O2
过氧化氢
H2O2 H2O 2、发生装置:认识仪器名称 注意点:(1)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2)铁夹夹在距试管口 1/3 处;
水 + 氧气 O2
(3)导管稍露出橡皮塞,在导管口放一团棉花。 3、收集装置: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4、检验:带火星的木条。如何验满? 巩固练习: 3、化学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自制氧气,有同学从家里拿来了洗脸盆并盛了半盆自来 水,用罐头瓶(带玻璃片)装满水倒放入脸盆中准备收集气体,还有同学从化工试剂商店买 来了高锰酸钾作原料。由于自带仪器不够用, 又有同学准备从学校化学实验室借用一些仪器。 问: ①还需借用的仪器有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检验收集的气体是 O2 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操作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装药品,(如何装入药品,不要紧堆) (3)固定好仪器,将集气瓶装满水,不留有气泡,倒立于水槽中 (4)点燃酒精灯加热(先均匀加热,再集中加热:由近管口药品向管底移) (5)收集(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再收集) ( 6)收集完气体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把导管离开水槽) (7)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 流造成试管破裂)。 可简化为:查-装-定-点-收-离-熄。 谐音记忆为:茶-庄-定-点-收-利-息 巩固练习: 4、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有:①固定装置、②装入药品、③加热、④检查装置的 气密性、⑤用排水法收集。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①④⑤ C.④②①③⑤ D.④①②⑤③ 反思与评估: ①水槽中的水变紫红色? ②实验开始不久,试管破裂? ③实验中收不到气体? ④排 水法收完气体后试管破裂? 总 结: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布置作业:
教学目标
葡萄糖+氧气 绿色植物的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作用:二氧化碳+水
光叶绿素
巩固练习:1、二百多年前,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经反复实验证明:植物在阳光下能 使空气变“好”,因为植物能释放出“活命空气”,这里的“活命空气”是指( A.氮气 C.二氧化碳 讨论归纳: 1、过程:空气(除尘、除二氧化碳、除水蒸气) →液态空气 →氮气→液态氧 2、贮存:贮存在蓝色钢瓶中 巩固练习:2、课堂上老师做了一个实验:将液态空气倒人一只烧杯中,发现立即冒出 大量气泡,把一根燃着的小木条置于烧杯口,小木条火焰熄灭;过一会儿再把燃着的小木条 置于烧杯口,此时小木条火焰不但没有熄灭,反而燃烧更旺。 据此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液氮比液氧的沸点 来。 (2)“过一会儿, 小木条不但没有熄灭, 反而燃烧更旺”, 其原因是 ㈢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实验探究: 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讨论并板书 1、原理:高锰酸钾 +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KMnO4 K2MnO4 MnO2
交流讨论:为什么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 (提示: 物质燃烧是否旺盛与氧气的浓度和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机会) 大小有关) ,
接触面积大,氧气浓度高,则燃烧更旺。) 问题情景: 前面我们做过实验:在空气中燃烧镁条、灼烧铜丝。你知道他们分别生成了什么?写出 文字表达式。 教师讲解: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许多物质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 (举例说明剧烈的氧化反应 和缓慢的氧化反应) 巩固练习: 2、化学反应的程度与反应物的浓度之间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某实验小组各取等质量的 木炭和等质量的硫分别在容积相同的集气瓶中燃烧。记录如下: 实验 A ②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③硫在空气中燃烧 B ④硫在氧气中燃烧 ④________ ②_ ________ ③微弱的淡蓝色 火焰 实验步骤 ①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①木炭红热 实验现象 产生的气体都能 使澄清石灰水变 浑浊 产生的气体都有 刺激性气味 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_
问题引入:空气中两种主要成分是什么?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哪一种? 学生交流:你对它了解多少?在空气中会不会耗尽? 教师引导: 结合前面的问题讨论,再让学生观察一瓶纯氧气,阅读课本,查看课本插图,让学生 总结出氧气的物理性质(学生抢答)。 一、认识氧气的性质 物理性质:色、态、味、密度、水溶性、三态变化。 问题讨论:1、平地和高原(高山)上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有哪些差异? 2、冷开水是否适宜养金鱼? 巩固练习: 1. 兴趣小组的同学围绕氧气物理性质展开 讨论, 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 ) A.小红认为: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小洁认为:因为氧气易溶于水,所以水中才会有鱼类生存 C.小强认为:氧气能够供给呼吸,所以可以用于急病人 D.小娟认为:液态氧气是淡蓝色的,而固态氧气是白色雪花状的 问题情景:大家知道,很多物质可以在空气中燃烧,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你能否举 几例来说明?(少量硫磺在氧气中燃烧) 教师设疑:可燃物在纯氧中燃烧更旺,那么铁丝能不能在氧气中燃烧呢? 实验控究:完成“实验与探究”内容,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名称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你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已经知道了氧气有多种重要的用途,你能把它的用途与 性质联系起来吗? 2、你还能举出哪些例子来说明“性质决定用途”这一重要化学思想吗? 本课总结: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布置作业:
教 后 记


第 1 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


实验探究


第 2 课时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 2、 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检验及操 作 注意事项。 过程与方法: 1、 初步学会用实验方法获取信息,分析和解决一些问题; 2、 善于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已的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新课引入:氧气的用途很广,因此必须研究制取氧气的方法。 板 书:三、氧气的获得 ㈠自然界中氧气的获得 实验室制取氧气; 书写和记忆相对复杂的物质化学式、文字表达式。
性质活泼的氧气
课 题 第 1 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 课 型 实验探究 课 时 第 1 课时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 学习观察和描述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并从中归纳氧气的化学性质 特点; 3、了解氧化反应和缓慢氧化的概念; 教学目标 4、了解氧气的主要用途,理解氧气和人类的密切关系; 过程与方法: 1、体会实验中的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2、培养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氧气的化学性质; 初次书写和记忆相对复杂的物质化学式、文字表达式。 实验仪器
_______
通过 A、B 两组对比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出的规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气的用途 阅 读: 交流讨论:氧气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氧气的用途。 小 结:1、供给呼吸(一般情况和特殊条件下的呼吸); 2、支持燃烧获得热量; 讨 3、利用它与一些物质反应制备某些物质。(炼钢) 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