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三节

合集下载

《教育学教程》第四章第三节

《教育学教程》第四章第三节

第三节师⽣关系⼀、什么是师⽣关系师⽣关系是教育过程中⼈与⼈的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是教师与学⽣在教育过程中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中介⽽形成的⼀种最基本、最主要的⼈际关系,也是⼀定社会政治、经济、道德等关系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与体现。

千百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证明,良好的师⽣关系,有利于调动师⽣双⽅的积极性、⽣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形成轻松愉快、⽣动活泼的教学⽓氛;有利于提⾼教学信息传输的效度和速度;是有效地进⾏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

我国的师⽣关系是以培养全⾯发展的新⼈为根本⽬标的。

这是⼀种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新型师⽣关系,其明显的特征是教育民主、尊师爱⽣、教学相长。

这种师⽣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关系在教学过程中的反映,是符合教育、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的。

⼆、师⽣关系的类型师⽣关系并不是⼀种单⼀的关系形式,⽽是⼀个由多层⾯关系所构成的关系体系。

具体来说,它是由以下⼏种层⾯的关系⽽构成的。

(⼀)师⽣之间的⼯作关系师⽣之间的⼯作关系是教师和学⽣为完成⼀定的教育任务⽽产⽣的关系。

这种关系具有⼯具性的⽬的,即它是以教育活动为纽带服务于⼀定的教学任务,是不以教师和学⽣的主观态度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师⽣之间良好的⼯作关系主要表现为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的教学⽬标上的协调⼀致。

在师⽣关系中,⼯作关系是师⽣关系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师⽣之间⼀种合理化的结合关系,师⽣之间的良好⼯作关系的建⽴,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育⽔平和素质修养。

具有较⾼教育⽔平和良好素质修养的教师,能够有效地控制整个教育过程,并充分调动学⽣的主动参与意识,使学⽣⾃觉地、主动地参与到整个教育过程之中,为达到共同的教学⽬标⽽努⼒。

(⼆)师⽣之间的⼼理关系⼼理关系是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实际交往⽽形成和建⽴的⼈际情感关系。

这种关系使师⽣摆脱了既定的“教师”和“学⽣”⾓⾊的束缚,把师⽣双⽅联结在⼀定的情感氛围和体验中,实现⼈格、精神和情感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第四章第三节填砾

第四章第三节填砾

1.海带止水 由于海带具有柔软、遇水膨胀、压缩后对水气不渗透等性
能。因此,多用于松散地层与较稳固的隔水层处的临时止水中。 海带止水的最主要优点:起拔套管时,海带容易被破坏,
因而减少了起拔套管的阻力。 2.桐油石灰止水
桐油石灰混合物。具有良好的粘性、塑性及不渗水性。桐 油和石灰的重量比称油灰比,随着油灰比值的增加,其粘性和 塑性也随之增加,但干涸时间也延长。一般油灰比为1∶3~ 1∶5。
止水的方式方法很多,概括起来可分为: 临时止水 永久止水。
一、临时止水
在一个钻孔中,对两个以上的目的层(含水层)仅进 行水文地质试验与测试时,或该目的层取完资料后并无保 存钻孔必要时,在目的层之间采用的临时性止水方法。
临时止水材料除要求可靠性、不污染地下水外,还应 有利于套管的起拔。
常用的止水材料有:海带、桐油石灰、橡胶制品等。
3.食盐扩散检查法
利用食盐溶液与淡水电阻率 不同,人为地在某一含水层加入 食盐。用电测法来测定两含水层 的电阻率变化,判定止水质量。
第五节 洗井
一、洗井的意义及其基本原理
当前所采用的钻井方法,都会对钻孔周围的含水层产生 不同程度的损害。常规回转钻进时,若采用泥浆作为循环介质, 堵塞尤为严重。
清除井壁上的泥皮,并把深入到含水层中的泥浆抽吸出 来,恢复含水层的孔隙;进而抽洗出含水层中一部分细小颗粒, 扩大含水层的孔隙而形成一个人工过滤层。这个高渗透率的人 工过滤层的形成工作过程,叫做洗井。
此外,还有酸化洗井和综合洗井。
谢谢
三、填砾方法
1.静水填砾法
填砾时,井孔中的冲洗液处于相对 静止状态,故称静水填砾法,此法适用 于浅井和稳定的含水层。
填砾时,应均匀地由井管四周填入 (见图3-1-75),填入的速度不宜太快, 以防砾料中途堵塞而出现“塔桥”现象。 当投入部分砾料后,由于砾粒下降,形 成井管内外压力差,迫使井管内的泥浆 外溢,此时填砾速度可稍快一些。

第4章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4章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学习目标 1.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异同。

2.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和特点。

3.简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生活的意义。

素养要求 1.生命观念:认同生物膜的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

2.科学思维:推测影响各种跨膜运输方式的环境因素,并能作出合理解释。

一、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被动运输:物质进出细胞时,顺浓度梯度的扩散。

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图示甲乙条件不需要载体蛋白,不消耗能量需要载体蛋白,不消耗能量实例水、O2、CO2等葡萄糖等物质的顺浓度梯度运输运输方向高浓度一侧→低浓度一侧2.主动运输(1)物质运输方向:从低浓度一侧→高浓度一侧。

(2)基本条件①细胞膜上相应载体蛋白的协助。

②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3)实例:K+进红细胞;Na+出红细胞。

(4)生理意义: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1)水分子和气体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脂肪酸进出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2)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与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可能不同()(3)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都不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4)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协助扩散的速率与膜两侧的浓度差成正比()答案(1)×(2)√(3)×(4)√1.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有何特点?提示具有特异性:不同物质的载体蛋白不同,不同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具有饱和性:当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达到饱和时,细胞吸收该物质的速率不再随物质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2.从主动运输的条件角度分析,与主动运输有直接关系的细胞器有哪些?提示线粒体(提供能量),核糖体(提供载体蛋白)。

二、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1.浓度差(1)图甲:可代表浓度差对自由扩散速率的影响。

(2)图乙:可代表浓度差对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速率的影响,Q点后运输速率不再增加的原因是载体蛋白的数量有限。

2.O2浓度(1)图甲代表的物质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

第四章 第3节 牛顿第二定律

第四章  第3节  牛顿第二定律
(1)求车厢运动的加速度并说明车厢的运动情况; (2)求悬线对球的拉力。 [思路点拨]
确定研 究对象

受力 分析
→求合力→
利用F= ma列方程

求加 速度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解析] 方法一:合成法 (1)小球和车厢相对静止,它们的加速度相 同。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如
结束
图所示,小球所受合力 F 合=mgtan 37°,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小球的加速度为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1.(2018·全国卷Ⅰ)如图,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
上端放有物块 P,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
的力 F 作用在 P 上,使其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 x
表示 P 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在弹簧恢复原长前,下列
表示 F 和 x 之间关系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首页
上一页
(2)力与速度无因果关系: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可以同向,
可以反向。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同向时,物体做加速运动,
反向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3)两个加速度公式的区别
a=ΔΔvt 是加速度的定义式,是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a
与 v、Δv、Δt 均无关;a=mF是加速度的决定式:加速度由物体 受到的合外力和质量决定。
a=Fm合=gtan 37°=34g=7.5 m/s2, 加速度方向水平向右。
车厢的加速度与小球相同,车厢做的是向右的匀加速运动
或向左的匀减速运动。
(2)由图可知,悬线对球的拉力大小为
F=cosm3g7°=12.5 N。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方法二:正交分解法

第四章 第3节 光的波粒二象性

第四章  第3节  光的波粒二象性

解析:光既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大量的光子波动性比 较明显,个别光子的粒子性比较明显,故 A 正确;在光的波 粒二象性中,频率越大的光其粒子性越显著,频率越小的光其 波动性越显著,故 B 正确;光在传播时往往表现出波动性, 光在跟物质相互作用时往往表现出粒子性,故 C 正确;光的 波粒二象性是指光有时表现为波动性,有时表现为粒子性,二 者是统一的,故 D 错误。 答案: D
2.下面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出波动性,个别光子产 生的效果往往显示出粒子性 B.频率越大的光其粒子性越显著,频率越小的光其波动 性越显著 C.光在传播时往往表现出波动性,光在跟物质相互作用 时往往表现出粒子性 D.光不可能同时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
对康普顿效应的理解
[例 1] 康普顿研究 X 射线经物质散射的实验,进一步证 实了爱因斯坦的光子概念。康普顿让一束 X 射线投射到一块 石墨上发生散射,测定不同散射方向上 X 射线的波长情况。 结果在散射的各个方向上测到了波长比原来更长的 X 射线。 这种改变波长的散射实验被称为康普顿效应。试用光子的概念 和能量守恒的概念解释这种波长变长的现象。
磁波 份 光 子 既有波动性又 组成的 有粒子性
2.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
实验基础
表现说明Βιβλιοθήκη 1.光是一种概率波,即 1.光的波动性是光子 光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 本身的一种属性,不
光的波 干涉和 可能性大小(概率)可用 是光子之间相互作
动性 衍射
波动规律来描述。
用产生的。
2.足够能量的光在传播 2.光的波动性不同 时,表现出波的性质。 于宏观观念的波。
光的粒 子性
光电效 应、康普
顿效应

第四章 第三节 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

第四章 第三节 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

(2)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
_____. 相等 (3) 判定定理: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_______ _____上. 垂直平
分线
考点一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命题角度❶
(5年2考)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例1 (2017·昌乐一模)在正方形网格中,网格线的
交点称为格点.如图是3×3的正方形网格,已知A, B是两格点,在网格中找一点C,使得△ABC为等腰直 角三角形,则这样的点C有( A.6个 B.7个 ) D.9个
第三节 等腰三角形与 直角三角形
知识点一 等腰三角形 1.等腰三角形:有_______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两条边
2.等腰三角形性质 (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底边 的___________. 垂直平分线 (2)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___、底边上的中线及顶角的_____ 高 平分 ___重合. 线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_____. (3) 相等
则BC的长为____________.
17
【分析】 首先由旋转变换的性质得CD=CB,运用勾股定理 求出AB的长度;再次运用勾股定理列出关于CB的方程,求 出CB即可.
【自主解答】 由题意得CD=CB, 在Rt△ABD中,AB=
2 2 BD AD 在Rt△ACD中,由勾股定理得AC2+AD2=DC2,
12.如图,在△ABC中,∠ACB=90°,分别以点A和点B为 圆心,以相同的长(大于 1 AB)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M
2 D,交BC于点E.若AC=3,AB= 和点N,作直线MN交AB于点
5,则DE=____ 15 .
8
,AD=
考点三 例4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第四章第3节-定位误差分析

第四章第3节-定位误差分析


通过以上计算,可得出如下结论: ⑴即定位误差随工件误差的增大而增大; ⑵与V形块夹角 ą有关,随ą增大而减小,但 定位稳定性变差,故一般取ą =90゜;
⑶∆dw与工序尺寸标注方式有关,本例中∆dw1
> ∆dw3 > ∆dw2 。
三.保证加工精度的条件
采用夹具加工时的误差计算不等式:
分析: 1)对轴线尺寸l,定位基准和设计 基准为左端面,调刀基准为心轴 台阶端面,三者重合, △dw1=0
2)对槽深尺寸H,设计基准为外圆 的下母线,定位基准为内孔轴线, 定位基准和设计基准不重合,其联系尺寸为外圆半径和外圆轴线与内孔轴线的同 轴度误差T(e),与H的方向相同, △jb2=0.016/2+0.015=0.023mm 又工件内孔为定位基准,定位心轴轴线为调刀基准,内孔与心轴为间隙配合,因 调整螺母时心轴和内孔在任意边接触,此时: △jw2=△D+△d+△=0.021+0.013+0.007=0.041mm 因此,△dw2=△jb2+△jw2=0.064mm>0.10/3,定位不合理
(1)要求保证上 母线到加工面
的尺寸,即设
计基准为B:
尺寸H1的定位误差为:
d 1 dw1 1 2 sin 2
d1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B1 B2 AB2 AB1 AO2 O2 B2 AO1 O1 B1 d d d d d d 1 2 2 1 1 2 1 1 2 2sin 2 2sin 2 sin 2 2 2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 设计基准和定位基 准都体现在工件上, 而调刀基准却是由 夹具定位元件的定 位工作面来体现。

第四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

第四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

成果展示10
10:下图中,M是平面镜,各光路图正确的是:
( D)
成果展示11
11:身高为1.70米的同学距平面镜 1米,那么他在 平面镜中的像高为 1.70 米;若他向远离平面镜 的方向移动,则他在平面镜中的像将 不变 。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成果展示12
填空题
12: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_光_的__反_射__而形成。 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______虚_像。 若小明同学身高1.5m,他站在大衣柜的穿 衣镜前1.2m,他在镜中的像高__1._5__m;像 与他相距__1_.2__m;若他逐渐远离穿衣镜, 那么镜中的像大小将___不_变___。
如图所示: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应是图中
的哪一个?
( )C
A
B
C
D
成果展示3
3:小丑在平面镜中的像,图中正确的是( A )
A:
B:
C:
D:
成果展示4
4: 从平面镜内看到一只 钟面上的指针位置如图 所示,此时时间是()。
A 、7:25 B 、6:35 C、5:25 D、4:35
答案: (D)
成果展示5
温故知新1 生活中光生活中的光的反反射射
光的反射主要名词:
1、反射面、入射光线、反射光线 2、入射点O: 入射光线在镜子上的投射点
3、法线ON: 过入射点O与镜面垂直的直线 4、入射角i :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 法线
5、反射角r :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
入射角
入射光线
i
反射角
r 反射光线
反射面(镜面)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 射定律。
温故知新4
因此放在阳光中的白纸和平面镜, 只有在一定角度才能看见平面镜反射的 光。而在任何角度都能看见白纸。

第4章 第3节 留存收益

第4章  第3节 留存收益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任意盈余公积
借: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 同时, 借: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借:盈余公积 贷:股本(或实收资本)
借:盈余公积 贷:应付股利
对所有者权益影响 不影响所有者权益的总额变动
不影响所有者权益的总额变动 不影响所有者权益的总额变动 使所有者权益减少、负债增加
二 留存收益的账务处理
(一)利润分配
留存收益是指企业从历年实现的利润中提取或形成的留存于企业的内部积累。
可供分配 的利润
=
当年净 利润
+
年初未分配利润 (-年初未弥补亏损)
+
其他 转入
可供分配的 利润分配顺序
(1)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2)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3)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二 留存收益的账务处理
第三节 留存收益
本节框架
一、留存收益概述 二、留存收益账务处理
一 留存收益概述
1、概念
留存收益是指企业从历年实现的利润中提取或形成的留存于企业的内部积累。
2、分类
留存收益
盈余公积
内容: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 用途:弥补亏损、转增资本、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等
未分配利润
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按照有关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积累资金。 未分配利润是企业实现的净利润经过弥补亏损、提取盈余公积和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后留在 企业的、历年结存的利润。
二 留存收益的账务处理
利润分配核算
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 — 提取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 — 未分配利润
提取盈余公积
结转已分的
结转净利润
本年利润
应付股利 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 宣告现金股利

第四章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四章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10.下列哪一项与矿质离子的吸收没有联系
A.核糖体 C.细胞膜上的蛋白质 B.线粒体 D.高尔基体
11.下图中的哪一条曲线能说明红细胞膜运输葡 萄糖的速度与血浆中葡萄糖的浓度之间的关系
12.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所示的细胞膜模型称为______。 (2)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 ]_____(填图中字母及 名称);D代表____。
运 输 速 率
浓度差
2、 右图表示的是一个
细胞内
动物细胞内外不同离子的 相对浓度。分析图表提供 的信息,结合本章所学知 识,回答问题:
细胞外 离子浓度/mmol· L-1
150
1.哪种离子通过主动运输 100 +和Mg2+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的。 1.K 进入细胞? 2.哪种离子通过主动运输 50 排出细胞? 2.Na+和Cl-是通过主动运输排出细胞的。 3.你是如何作出以上判断 的? Na+ K+ Mg+ 3. 因为以上四种离子细胞膜内外的浓度差较大, 细胞只有通过主动运输才能维持这种状况。
A.酒精进入胃粘膜细胞
B.二氧化碳由静脉血进入肺泡 C.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 D.水分子进入细胞
5.关于细胞膜的组成、结构、功能之间的关系, 逻辑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⑴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分子组成⑵膜具有流动 性⑶膜具有选择透过性⑷膜内蛋白质和磷脂分子
大都是运动的⑸主动运输得以正常进行。
2.主动运输一定是逆浓度梯度吗?
主动运输的本质在于是否需 要载体蛋白和是否需要消耗能量, 而不在于浓度差。是否采用主动运 输取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逆 浓度不是主动运输的本质特征,只 不过大部分时候我们所看到的逆浓 度运输都是主动运输而已。

第四章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第四章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一.乡村和城市
这是城市
这 是 乡 村
世界上的人们居住在不同的地方,有些人住在乡村, 有些人住在城市。 我们把人们的这些集中居住地——乡村和城市统称为聚落。 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目前,全世界 大约有一半的人居住在城市。
乡村聚落有农村、牧村、渔村、林 场等不同类型,居住在这些地方的 人们分别从事耕作、放牧、捕鱼、 伐木等生产活动。城市聚落的居民, 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由于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不同的类型的聚 落所呈现出的景观有较大的差异
活动
• 1.乡村景观和城市景观的主要差异:
乡村多农田,果树和池塘;乡村人口、车辆都 比较少; 乡村道路很多都是水泥路,交通不畅通。
城市都是高楼林立,有很多大型的商场, 学校、医院的分布都比较多。 道路纵横交错,车辆、人口都很多
二.聚落与环境
水源充足(井、 泉、湖滨、河畔 等地)
土壤利(交通沿 线和交汇处,沿海 港口等地)
自然资源丰 富 (林、渔、 矿)等地

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 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世界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很大,各 民族的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宗教 信仰等不同,聚落在长期发展过程 中,往往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格。 在世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聚落的 建筑外貌、建筑材料等因环境而异。
三.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聚落也在 不断地发生变化。世界上多数聚落都在增 长:占地面积越来越大,建筑物越来越多, 道路越来越完善。聚落的发展为人们提供 了更好地居住环境。 • 聚落的某些变化也给人类留下了很多遗憾。 例如,在乡村,昔日特色鲜明的民居正逐 步消失;有文化特色的传统民居越来越少。

第四章-第三节-学习的基本理论

第四章-第三节-学习的基本理论
三、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是个体通过与环境中的其他个 体或群体间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各种行为、获 得有关事件之间的各种关系的认识及获得有 效地进行某种活动的知识经验等的学习方式。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是人类进行社会学 习的一种典型方式。
第三节 学习的基本理论
三、社会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又称模仿学习、替代学习 或范例学习,是指观察别人(榜样)的 行为方式及其行为后果(受奖或受罚) 而学会某种行为 ✓观察学习效率高、错误率低 ✓观察学习是一种间接的学习
幼儿教育心理学
第三节 学习的基本理论
一、联结学习理论 二、认知学习理论 三、社会学习理论
第三节 学习的基本理论
一、联结学习理论
(一)经典性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指一个不诱发反应的中性
刺激(条件刺激)与一个能诱发反应的刺激 (无条件刺激)相匹配(一次或多次),致使 中性刺激最终能诱发同类反应的过程,这就是 条件反射的建立。
的主要机制。我们平时常用的触景生情、睹物 思人、一见钟情、爱屋及乌、谈虎色变、惊弓 之鸟等都是对经典条件作用引起的各种情绪反 应的生动描述。
第三节 学习的基本理论
一、联结学习理论
(一)经典性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的泛化:如狗对铃声产生
唾液分泌反应后,对近似铃声的声音也会产生 反应。“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便是泛化 的最好例证。
第三节 学习的基本理论
小雄的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情境:在晚饭的餐桌边,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正兴致勃 勃地边吃饭、边聊天。此时,
行为:小雄从饭桌边椅子上溜开,四处游荡。
即时后果:父母、姐姐立即放下碗筷,追逐小雄,拽他 回桌边吃饭。
长期后果:父母与姐姐的注意与追逐满足了小雄受到关 注的需要,进而维护和增强了小雄离开饭桌的行为。

第四章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差异

第四章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差异
一、降水概述
1、概念 2、降雨等级的划分
3、降水量的测定:雨量器
降雨 24小时降水 等级 量(mm) 小雨 中雨 大雨 <10.0
降雨状况 雨滴下降清晰可辨;地面全湿, 但无积水或积水形成很慢。
雨滴下降连续成线,雨滴四溅, 10.0-24.9 可闻雨声;地面积水形成较快。 雨滴下降模糊成片,四溅很高, 25.0-49.9 雨声激烈;地面积水形成很快。 雨如倾盆,雨声猛烈,开窗说话 时,声音受雨声干扰而听不清楚; 50-99.9 积水形成特别快,下水道往往来 不及排泄,常有外溢现象。
地形 (5)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
风坡降水少 (6)降水的极值:世界雨极---乞拉朋齐
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阿塔卡马沙漠(Atacama Desert),是南美洲西
海岸中部的沙漠地区,在安第斯山脉和太平洋之间 南北绵延约600英里(近1000公里),总面积约为 70,000平方英里(181,300平方公里),主体位于 智利境内,也有部分位于秘鲁、玻利维亚和阿根廷。 介于南纬18°~28°之间,南北长约1100公里, 从沿海到东部山麓宽100多公里。在副热带高气压 带下沉气流、离岸风和秘鲁寒流综合影响下,使本 区成为世界最干燥的地区之一,且在大陆西岸热带 干旱气候类型中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形成了沿海、 纵向狭长的沙漠带。
三.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1)全年多雨区——赤道附近地带; (2)全年少雨区——干旱的沙漠地区、两极地区; (3)夏季多雨区——南、北纬30 。 ~40 。 附近的大 陆东岸(还有没有其它地区?) (4)冬季多雨区——南、北纬30 。 ~40 。 附近的大 陆西岸 (5)常年湿润区——南、北纬40 。 ~60 。 的大陆西 岸;
暴雨

化工原理第四章第三节

化工原理第四章第三节

体的热导率较小,该层热阻较大,温 度差较大,即温度梯度较大。 过渡区 对流和热传导共同作用,在该层内温度
变化较缓慢。
湍流主体 热阻很小,温度梯度很小,各处的温度 基本相同。
2020/3/25
对流传热是集对流和热传导于一体的综合现象。 对流传热的热阻主要集中在层流底层。减薄层流底层的厚 度是强化对流传热的主要途径。
度与饱和蒸汽温度的算术平均值,即TS TW 2
冷凝液沿壁面流动的横截面积为S,则流动当量直径为
de
4S
Π-壁面的润湿周边长度,m,垂直管,Π =πd0,
垂直板,Π为板的宽度。
2020/3/25
冷凝液的液膜沿壁面流动的Re表达式为
Re deu 4lT
r
2020/3/25
3)影响冷凝传热的因素 a) 蒸汽中不凝气体含量的影响
1)蒸汽冷凝的方式 a) 膜状冷凝:若冷凝液能够浸润壁面,在壁面上形成一完
整的液膜
b)滴状冷凝:若冷凝液体不能润湿壁面,由于表面张力的作 用,冷凝液在壁面上形成许多液滴,并沿壁面 落下
2020/3/25
2020/3/25
2)膜状冷凝的传热系数
a)蒸汽在水平管外膜状冷凝
由于管径较小,液膜通常呈层流流动
'
1 1.77
di R
5)流体在非圆形管中作强制对流
对于非圆形管内对流传热系数的计算,前面有关的经
验式都适用,只要将特征尺寸由圆管内径改为当量直径。
传热当量直径de
4
流体流动截面积 传热周边长度
计算结果欠准确,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实验求得常用
的非圆型管道的对流传热系数的关联式。
2020/3/25
套管环隙中的对流传热,用水和空气做实验,所得的 关联式为:

物理化学 第四章 第三节 完全互溶双液体系

物理化学 第四章 第三节 完全互溶双液体系

(2)若组分A原为缔合分子,在形成溶液 过程中A的缔合体发生解离,使A分子个数 增多,从而蒸气压增加,产生正偏差。
(3)如果二组分混合后A-B分子间能形成结合 较弱的化合物或者氢键,这就会A分子个数减 少,从而蒸气压减小,产生负偏差。 一般说来,凡是组分A发生正或负偏差,则 组分B亦发生相同类型的偏差。 当正负偏差较小时,溶液的总蒸气 压还介于两个纯组分蒸气压之间(见下图)。
在T-X图上P恒定,
f

ƒ* = K-Φ+1=1-2+1=0
即P恒定时,恒沸点的温度和组成都固定不变.
2 .恒沸物的沸点和组成随外压改变--恒沸物 不是化合物,而是混合物 同上, K=2-0-1=1 当外压P不恒定,则 f = K-Φ+2=1-2+2=1 f 不为零,则恒沸点可随外压改变而移动,这表 明恒沸物的沸点和组成可随外压改变而改变, 所以恒沸物不是化合物而是混合物.
pB p xB yB p p
若纯液体B比纯液体A易挥发,亦即pB*> pA*,则
y y
因为: 所以: 则
A B
XA XB
xA + xB=1
yA + yB=1 <
1 xB xB
1 yB yB
xB < yB
结论说明,在相同温度下有较高蒸气压的易挥发 组分B,在气相中的浓度要大于在液相中的浓度, 对于有较低蒸气压的难挥发组分A则相反,这个规 律称为柯诺瓦洛夫(konowalov)第一定律
物系点--表示体系的温度、压力及 总组成在相图中的状态点称为物系 点。 相点--表示某个相状态(如相态,组 成,T,P等)的点称为相点。
当体系处于单相区 时,体系的总组成与 该相的组成是相同的 (即物系点与相点重合 为一点D);当物系点出 现在两相区时,体系 呈两相平衡形成两个 相点,它们的组成可 由通过物系点O的水 平连结线在气、液二 线上的交点决定(如上 图M、N点所示)。

第四章 第三节

第四章 第三节
12345
4.下列关于中国南海诸岛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南海诸岛包括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 ②我 国人民在南海活动已有1 000多年历史 ③中国对南海诸岛 拥有领土主权 ④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 岛及周围海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我国人民在南海活动已有2 000多年历史。
2.海洋强国战略
战略布局
具体内容
加强陆海统筹建设,将滨海开发向海洋延伸,发展海洋产业,振兴海洋经 坚持陆海
济,构建海运大通道。统筹陆海资源配置、规划布局、环境整治和灾害防 统筹发展
治、开发强度与利用时序,统筹近岸开发与远海空间拓展
提高海洋开发能力,科学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和空间布局,提高海洋经济对 推动海洋
一国的内水。 海峡以及其他位于
④沿海国对于进入其内水的外国船舶行使属地管辖权,但通 领海以内的水域
常仅在其利益受到损害时才强制执行其法律,对于纯属船舶
内部的事务,一般由船旗国管辖
(2)领海
范围
海洋权益
是邻接陆地领土和内水的一带海域。沿 海国主权及于其领海上空及其海床和底 土,它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不超过 12海里
按《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和《日本投降书》等规定,钓鱼岛作为台湾的 附属岛屿应与台湾一并归还中国。但20世纪50年代,美国擅自将钓鱼岛纳入其托 管范围,70年代美国将钓鱼岛“施政权”“归还”日本。
1.从地理的角度分析,钓鱼岛是我国固有领土。
答案 钓鱼岛位于我国东海大陆架上,距离大陆和台湾岛都比冲绳岛近,是我国大 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而与冲绳群岛之间有冲绳海槽相隔,没有地质上的关联;钓 鱼岛距离台湾省最近,而距离琉球群岛中的冲绳岛很远,钓鱼岛与我国的联系更密 切,钓鱼岛是我国固有领土。

第四章第三节

第四章第三节
+ - - - -
0.5 mol +2e ===Cu,转移 0.5 mol 电子,则生成 m(Cu)= ×64 2
- -
g· mol 1=16 g。⑤甲中相当于电解水,故 NaOH 的浓度增大,pH 变大;乙中阴极为 Cu2+放电,阳极为 OH-放电,所以 H+增多, 故 pH 减小;丙中为电解水,对于 K2SO4 而言,其 pH 几乎不变。 (2)铜全部析出后,可以继续电解水。
阳极: 2Cl--2e-===Cl2↑


电解 总反应: 2NaCl(熔融)=====2Na+Cl2↑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活页规范训练
【慎思1】 电解质溶液导电与金属导电过程一样吗?
提示
不一样,金属导电是因为金属中存在自由电子,是
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是物理过程,而电解质溶液是 靠溶液中的自由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并在两极发生氧化还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活页规范训练
答案
(1)①正
②4OH -4e ===2H2O+O2↑


③水减少
的质量为:100
10.00% ≈4.5 g× 1- 10.47%
g,生成 O2 的体积为:
4.5 g 1 - × ×22.4 L· mol 1=2.8 L ④16 18 g· -1 2 mol ⑤碱性增大,因为电解后,水量减少,溶液中 NaOH 浓度增 大 酸性增大, 因为阳极上 OH-生成 O2, 溶液中 H+浓度增加 酸 碱性大小没有变化,因为 K 2SO4 是强酸强碱盐,浓度增加不影响 溶液的酸碱性 (2)能继续进行, 因为 CuSO4 溶液已转变为 H2SO4 溶液,反应也就变为水的电解反应
自主探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寒潮[学习目标] 1.了解寒潮的概念及寒潮发生的原因。

2.理解寒潮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一、寒潮及其发生的原因1.概念冬半年强冷空气入侵造成的剧烈降温现象,并伴有大风、冻害、雨雪等天气。

2.标准中国××局规定,当冷空气过境后,凡气温在24小时内下降10℃以上,并且在这一天内,最低气温又在5℃以下即为寒潮。

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很大,因此各地寒潮标准不一样。

3.成因冬半年强冷气团从高纬地区向低纬地区移动形成。

二、寒潮的危害和防治措施1.多发季节:我国寒潮多发生在冬春两季。

2.危害3.影响范围我国受影响范围很大,从北到南,会影响几个甚至十几个省区,而且伴随多种并发灾害。

4.防治措施⎩⎪⎨⎪⎧ 发布准确的信息和警报对农作物和牧区的牲畜采取措施,做好防寒 准备海上船只及时回港思考1.寒潮一定会带来雨雪天气吗?答案寒潮发生时,能否降下雨雪,关键要看暖气团中的水汽含量,若水汽充沛,则会产生雨雪天气;若暖气团非常干燥,则不会形成雨雪,会产生大风、冻害,甚至沙尘天气。

2.同一强度的寒潮在不同地区造成的危害是否相等?答案不相等。

同一强度的寒潮灾害虽然产生的自然异变相同,但由于寒潮灾害发生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不同,即承灾体的密度不同,因此灾害产生的危害并不相同。

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水平高,抗灾能力弱的地区,危害更大。

探究点寒潮自然灾害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防灾、减灾已成为人们研究的主要课题。

(1)侵入我国的寒潮有几条路径?简述寒潮发生的原因。

(2)据图分析寒潮主要影响我国哪些地区?哪些地区受寒潮影响小,或不受寒潮影响,为什么?(3)寒潮会给人类经济活动带来什么影响?答案(1)侵入我国的寒潮绝大多数源自北冰洋的深厚寒冷空气,其路径主要有北(东路)、西北(中路)、西(西路)三条。

高纬度因为接受太阳热量少,气温低;干冷空气堆积形成密度大的冷气团;冷空气堆积到一定程度,当强冷空气从高纬向低纬移动时,就形成了寒潮。

(2)寒潮对我国的影响范围大,主要影响西北、东北、华北地区。

因地势高或地形阻挡,青藏高原受寒潮影响小,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基本不受寒潮影响;海南岛位于热带,距寒潮源地较远,受寒潮影响很小。

(3)强烈的降温会使农作物遭受冻害;大风能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破坏牧场;严重的大雪会造成通讯、输电线路中断,交通受阻等。

1.寒潮的形成2.寒潮的利弊寒潮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很大。

读下图,回答问题。

(1)指出图示区域柑橘冻害分布特点,分析甲地无冻害的原因。

(2)除了冻害,寒潮还会带来什么危害?(3)寒潮天气不仅能造成危害,也有许多益处,请简要说明。

答案(1)冻害程度随纬度升高(或大致由西南向东北)而加重。

甲地受周围山地阻挡,冷空气不易入侵。

(2)大风能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破坏牧场;严重的大雪会造成通讯、输电线路中断、交通受阻等。

(3)有助于地表热量交换,保持生态平衡和物种的繁茂;带来大量雨雪,缓解冬季旱情;雪水中含有大量氮化物,可为土壤施肥;带来的低温可杀死土壤中的害虫;带来的风力资源,有利于风力发电。

解析第(1)题,据图例的分布状况可知冻害随纬度升高而更加严重。

由经纬度位置推出甲位于四川盆地,周围高山阻挡了寒潮的侵入,故无冻害。

第(2)题,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除了冻害之外寒潮还会带来大风、雪灾等,会影响海上船只通讯、通电、交通等。

第(3)题,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可知寒潮有以下益处:带来风力资源、解除旱灾、杀灭害虫等。

1.下列关于寒潮的天气现象、成因和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凡是造成大幅度降温的天气现象,都叫寒潮B.寒潮是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反气旋形成的C.是蒙古、西伯利亚的强大冷高压南下形成的D.寒潮能影响我国除青藏高原以外的所有地区答案C解析寒潮天气对最低气温有一定要求,它主要是由北半球强大的冷高压南下形成的。

2.寒潮灾害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强冷空气快速地由高纬度向低纬度移动B.强冷空气快速地由低纬度向高纬度移动C.较强的暖空气快速地由低纬度向高纬度移动D.较强的暖空气快速地由高纬度向低纬度移动答案A解析寒潮的产生与强冷空气的集聚与快速移动有关。

3.关于寒潮灾害的主要危害的说法,你认为合理的是()A.其影响的范围较小,只会对我国北方的少数几个省份造成较大的影响B.其对我国影响最大的季节是夏季C.春季我国气候较干燥,所以在春季不会受到此种气象灾害的影响D.此种气象灾害在春秋两季对农作物的影响最大答案D解析寒潮对我国的影响非常大,影响的范围很广,从北向南,常常会影响我国几个甚至十几个省份。

寒潮多发生在冬春两季,而以初春、深秋的寒潮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为严重,因为春季正是作物发芽的季节,而秋季正是作物收获的季节。

4.预防寒潮的首要工作是()A.发布准确的寒潮信息和警报B.随时做好防寒准备C.海上的船只在寒潮来临时及时回港D.为牲畜提前准备饲料答案A解析只有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信息和警报,人们才能采取一些具体措施,减轻或避免寒潮带来的危害。

5.2019年2月28日到3月1日陕西自北向南出现一次寒潮天气过程。

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西路寒潮源地是北冰洋,先后途经________盆地、河西走廊、________高原东侧南下。

(2)中路源地是C区域一带,从D________湖西侧南下,先后经我国内蒙古高原、________山脉、________高原、华北平原,到达我国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

(3)说明我国A、B地形区受寒潮影响较小的原因。

(4)寒潮在什么季节对我国农作物危害最大?哪些措施可以减轻寒潮危害?(5)下图表示“寒潮—大风—雪灾、沙尘暴”灾害链。

读图并将下列选项填在与图中序号相应的空格内。

A.雪灾B.低温C.生物冻害D.大气污染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答案(1)准噶尔青藏(2)贝加尔阴山黄土(3)A为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冬季风无力爬上高原,故不能对其产生影响;B为云贵高原,由于重重山岭对冷空气的阻挡作用,受寒潮影响很小。

(4)春、秋季(初春、秋末)。

加强气象监测预报,做好防寒准备工作;人造烟雾增加大气逆辐射。

(5)A D B C解析第(1)(2)题,根据图中寒潮经过的地形区分析。

第(3)题,主要从高原、山地等地形对冬季风的阻挡作用进行阐释说明。

第(4)题,春(秋)季为农作物生长(收获)期,寒潮的突然到来,会造成急剧降温,产生冻害;加强监测和预报,采取一些保温措施,可减轻寒潮危害。

第(5)题,通过图中“农牧区雪灾”可逆向推理,确定①为雪灾;分析“沙尘暴”的影响,可判定②为大气污染;低温是形成生物冻害的原因,进而可确定③为低温,④为生物冻害。

1.下列季节中发生的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是()A.秋季和春季B.冬季和春季C.秋季和冬季D.春末和秋末答案A解析春季是农作物的生长季节,秋季是农作物的收获季节,这两个季节受寒潮的影响造成农作物减产明显。

2.我国寒潮标准不一致的原因是()A.寒潮源地不同B.产生寒潮的天气系统不同C.国家缺乏统一管理D.南北气候差异大答案D解析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很大,因此,寒潮的标准各地不一。

寒潮是一种灾害性天气,会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

侵入我国的寒潮主要来自西伯利亚和北冰洋地区。

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反映寒潮过境后的气压变化曲线的是()A.aB.bC.cD.d4.寒潮若发生在春秋季,给华北地区带来的天气有()①大风降温天气②扬沙、沙暴天气③暴雨洪涝天气④干旱天气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答案 3.B 4.A解析第3题,寒潮是冷锋过境,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第4题,寒潮无论冬季还是春秋季发生都会带来大风降温天气,而春秋季的华北地区,由于空气干燥,降水很少,又有沙源,往往产生沙尘天气,不会产生暴雨现象。

干旱是由于降水少、用水量大造成的,不是寒潮造成的。

唐朝边塞诗人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据此回答5~6题。

5.形成诗中描述的景观的天气系统是()6.“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原因是()A.这里位于寒潮的源地B.纬度位置高,气候严寒,距寒潮源地近C.受夏季风影响强,水汽充足D.是我国年太阳辐射量最少的地区答案 5.A 6.B解析第5题,从诗中可知该地有寒潮过境,产生了大风雪,能形成寒潮的天气系统应是冷锋。

B为暖锋,C为气旋,D为高压脊。

第6题,古称内蒙古、蒙古一带为胡地,由于该地区所处纬度位置高,气温低,距离寒潮源地较近,所以这里受寒潮的影响时间早且强度大;这里受夏季风的影响较弱;我国年太阳辐射量最少的地区是四川盆地。

7.下列四幅示意图中,反映北半球寒潮源地近地面气流状况的是()答案C解析北半球寒潮源地为冷高压,属于反气旋,四选项中表示北半球反气旋的为C。

8.“瑞雪兆丰年”这句农谚反映出的寒潮的益处是()A.高低纬热量交换B.缓解冬季旱情C.抑制有机质分解,保持肥力D.保持物种的繁茂答案B解析寒潮有弊也有利,冬季寒潮带来的大雪可以为越冬作物提供水源,缓解冬季的旱情。

9.下图为“1969~2019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值线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2)当地菜农在寒潮来之前,常采用浇水的方法来防御寒潮对蔬菜的冻害,其中的原理是什么?答案(1)由西北向东南递减;盆地多于东西两侧的山地和高原(最高值出现在盆地北部地区,最低值出现在太行山以东地区)。

影响因素:纬度位置,地形。

(2)水的热容量大,可降低地表温度的下降速度和变化幅度,减轻冻害。

(如答出增加空气湿度,增强大气逆辐射,水汽凝结释放热量等也可)解析第(1)题,根据1969年~2019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值线分布特点,可知从西北向东南递减,盆地多于两侧的高原和山地,图中寒潮发生总次数等值线在高原和山地的数值小,且从西北向东南递减,因而可知纬度位置和地形是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第(2)题,水的热容量大,降温慢,浇水可增加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强大气逆辐射,提高地表温度,减轻冻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