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 导学案
《秋天》教案(优秀4篇)
《秋天》教案(优秀4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作者给大家整理的4篇《秋天》教案,希望可以启发您对于秋天教案的写作思路。
《秋天》教案篇一【设计理念】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是花草树木变换的季节。
在小朋友的周围,都悄悄的发生着变化,为了让幼儿进一步认识秋天,了解秋天的主要特征,以及秋季的气候、植物的变化,欣赏秋天的美陶冶幼儿的审美情趣,我们预设了"娃娃玩秋"的主题活动。
在"娃娃玩秋"的主题活动中,通过各种动手操作、外出参观、感性操作、音乐表演等活动让幼儿感知秋天的季节特征,观察各种植物的变化。
了解秋季人们如何收获,乐意参加各种收获活动,体验丰收的喜悦;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从此激发了幼儿积极探索、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设计思路】根据孩子们的需要和实际情况,组织了本次主题活动"娃娃玩秋"。
结合《纲要》,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我确定本次活动的目标是:1、通过自身感受、观察、锻炼、及各种游戏活动,让幼儿知道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美丽的季节,感受秋天的丰富性。
2、体验劳动的快乐,激发幼儿热爱劳动的情感。
3、学习用剪、切、拼、贴等技能,大胆创造作品,感受用树叶做游戏的乐趣。
4、组织幼儿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活动一:水稻丰收(综合)活动目标:1、了解水稻的生长过程及水稻各部分的名称用处。
2、体验劳动的快乐,激发幼儿热爱劳动的情感。
活动准备:参观前的准备工作。
活动过程:1、组织幼儿到户外参观水稻,了解其生长过程。
提问:(1)这是什么?(2)水稻小时候是怎么样的?现在又变成什么样了呢?(3)秋天到了,农民伯伯在稻田里忙什么?2、出示一撮完整的水稻,向幼儿介绍水稻各部分的名称和用处。
稻谷进行加工变成大米,大米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粮食,稻草除了做燃料,还可以做手工、做草玩具等等,草根留在田里还能当肥料。
秋天导学案 教师版
《秋天》导学案教师版编:潘倩审:傅逢胜一、【学习目标】回顾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探究《秋天》中主人公菲利浦的性格,分析其性格的复杂性及形成性格的背景。
二、温故知新看望[德国]海·格兰特上午最后一节课刚开始,有人从外头喊:“培德〃莱默斯,你妈妈来看你来了!”妈妈来了!培德全身的血往上涌,耳根都红了。
他把数学本子收到一块儿,然后磕磕绊绊地离开了教室。
她在接待室里,坐在最前排的一把椅子上。
满脸皱纹、瘦瘦小小的妈妈穿着一件旧式大衣,灰色的头发上是一条黑头巾。
身边是那只古老的笨重的方格纹手提包——这种手提包现在只有粗壮结实的农民才提着它出门。
“培德,儿子!”他感觉到了妈妈长了茧子的手握住了自己的手,闻到了她那只有过节才穿的衣服上的樟脑丸味儿。
他的心在感动和压抑之间犹豫。
为什么她偏要在今天,在上课的日子里来!在这儿,大家都会看见她!那些有钱的、傲慢的男孩子们,他们的父母,都是开着小汽车到寄宿学校来,把礼物、钱随便那么一撒。
“校长说,你可以带我去看看你的房间,你今天不用上课了。
真好,不是吗?”上帝,她已经去过校长那儿了!就穿这件不像样子的大衣!他抹了抹潮湿的额头,带着愤愤的果断,抓起那个古老的方格纹手提包。
他快速地几乎是跑着上楼梯,走进那间小小的双人房间。
“那就是我的床。
那边,靠窗子的,是齐姆森的。
他爸爸是工厂主,富得要命,一辆汽车就像我们房间那么大!”妈妈打开那个方格纹手提包。
“我带来了几件新衬衣,培德。
是柔软的好料子做的,颜色也是时下流行的。
这是一块蛋糕,你最喜爱吃的,里面放了好多葡萄干呢!现在就吃一小块吧!”她温存地笑着,愉快地走到他面前。
但是,他不耐烦地拒绝了。
“现在不吃,妈妈,就要下课了,一会儿所有的人就都涌到这里来。
别让他们看到你。
”“怎么……”她那张被太阳晒黑的脸孔,一下子涨红了。
在拉上手提包时,她的手微微颤抖着。
“是这样。
好吧,那我还是走吧。
”但这时过道里已经有了响声,齐姆森走进了房间里。
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1《秋天》(导学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1《秋天》(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学习课文《秋天》,通过导学案的学习,我们将达到以下
目标: -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 掌握关键词汇,加深对语文意义的理解;- 通过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对季节变化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 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提高语文鉴赏能力。
二、学习内容
1.课文导入
–请大家闭上眼睛,想想自己在秋天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
–为什么秋天的天空是那样的湛蓝?
2.课文学习
–阅读课文《秋天》,了解故事情节;
–标记关键词汇,试着理解词语的意义;
–回答问题:故事中的小虫子为什么要问松鼠;
–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其中的情感色彩。
3.课文拓展
–通过导学案中的练习题,检验对课文的掌握程度;
–回答问题:秋天是什么样的季节?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
三、学习任务
1.预习课文内容,熟记关键词汇;
2.参与课堂讨论,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3.完成导学案中的练习题,巩固对课文的理解。
四、课后反思
•回家后,写一篇100字以上的读后感,谈谈你对《秋天》这篇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对《秋天》这篇课文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培养
了对语文的热爱和鉴赏能力。
希望大家能够持续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
《秋天到了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
《秋天到了》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秋天到了》这首诗歌的内容和主题;2. 掌握诗歌中的重要词汇和表达方式;3. 能够运用诗歌中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秋天的感受和看法。
二、导学内容:1. 诗歌欣赏:阅读《秋天到了》这首诗歌,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2. 重点词汇:秋天、叶子、风、凉爽、落叶、收获;3. 诗歌赏析:分析诗歌中表达的主题和情感;4. 创作练习:写一篇关于秋天的短文,表达自己对秋天的感受和看法。
三、导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音乐或视频等多种形式引入秋天这个话题,引起学生对秋天的兴趣和好奇心;2. 进修:阅读《秋天到了》这首诗歌,指挥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诠释生词和短语的意思;3. 分析:让学生分组讨论诗歌中的主题和情感,引导他们思考诗歌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4. 练习:让学生自由发挥,写一篇关于秋天的短文,表达自己对秋天的感受和看法;5. 总结:通过小组展示和讨论,总结诗歌中的主题和情感,稳固进修效果。
四、课后作业:1. 完成写作练习:写一篇关于秋天的短文,表达自己对秋天的感受和看法;2. 复习《秋天到了》这首诗歌,准备口头或书面的诗歌朗诵。
五、拓展延伸:1. 邀请学生带来自己喜欢的秋天的图片或诗歌,进行分享和交流;2. 组织秋游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秋天的美好。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学生们会对《秋天到了》这首诗歌有更深入的理解,也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对秋天的奇特感受和看法。
希望学生们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秋天的美好与魅力,也能够培养自己的审美情感和表达能力。
愿我们在诗歌的海洋中共同感受秋天的韵味,共同度过一个充实而美好的进修时光!。
人教七年级第十四课《秋天》导学案
14、秋天何其芳第一课时(预习+展示)学习目标:有感情朗读全诗,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流程:一、诗歌导入,引秋二、朗读感知,诵秋1、示范读(注意朗读时的语速、语调、字音、节奏)一遍、二遍(划节奏)2、指名一生读3、生评4、组内自由读5、检测朗读(小组PK读)6、全班齐读(饱含感情)7、课中检测反馈(1)填空:诗人何其芳,现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本诗选自《》。
2、注音:丁丁.()肥硕.()栖.息()鳊.鱼()乌桕.()归泊.()寥.阔()枯涸.()清洌.()梦寐.()三、再读课文,品秋(一)读内容(小组合作探究)1、全诗三小节,呈现三幅诗情画意的图画,试着给它们取上整齐、漂亮的名字,并找出依据(文中的词语)2、三幅画间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二)展示合作成果(分组、分内容、分画面展示)四、归纳拓展,赞秋1、归纳小结2、拓展赞秋:仿歌曲《春天在哪里》,根据诗歌《秋天》改写《秋天在哪里》。
附:《春天在哪里》的歌词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嘀哩哩嘀哩嘀哩哩嘀哩哩嘀哩哩嘀哩哩嘀哩嘀哩哩嘀哩哩嘀哩哩。
春天在青翠的山林里,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湖水的倒影里,映出红的花呀,映出绿的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嘀哩哩嘀哩嘀哩哩嘀哩哩嘀哩哩嘀哩哩嘀哩嘀哩哩嘀哩哩嘀哩哩。
春天在湖水的倒影里,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眼睛里,看见红的花呀,看见绿的草。
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嘀哩哩嘀哩嘀哩哩嘀哩哩嘀哩哩嘀哩哩嘀哩嘀哩哩嘀哩哩嘀哩哩。
春天在小朋友眼睛里,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第二课时(展示课)学习目标:1、品味诗歌优美语言,体会诗歌意境。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关心身边事物的感情。
3、培养诗歌的改写,仿写的能力。
流程:一、检查改写,唱秋1、各小组合作,再板书(温馨提示:紧扣课文内容)《秋天在哪里》例句(第一节的改写):秋天在哪里呀,秋天在哪里?秋天在那欢天笑语的农家里,飘满了稻香呀,堆满了瓜果,还有那伐木的丁丁丁……(第二节的改写):秋天在哪里呀,秋天在哪里?秋天在那(第三节的改写):秋天在哪里呀,秋天在哪里?秋天在2、各小组互相修改,再唱秋二、探究精读——悟秋1、你觉得诗中哪儿写的最美?(提示:可从感官角度展示秋天的立体美;可从修辞角度体现秋天的意境美:可扣住语句中的重点词韵律美等)2、先小组合作,再展示(可分组、分段完成)。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领悟文中蕴涵着的平凡而伟大的母爱。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领会朴实的语蕴涵的丰富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母亲对儿子伟大无私的爱。
教学关键:理解重点词句,体会思想感情。
创新实践训练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师:“母亲”是那么亲切的字眼儿,提起母亲我们总有说不完的话。
谁愿意说说你的母亲?生:答师:老师从你们的话语中,体会到了妈妈你们的爱,同时也感受到了你们对妈妈的一片深情。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再一次来感受博大的母爱吧!师板书课题:10、秋天的怀念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学习这篇课文,你想知道什么?生:想知道课文主要讲的什么?生:文中的母是怎样的人?师:轻声自读课文,寻找答案。
生边读边想然后回答生:课文讲述了一位母亲,身患重病,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坚强的活下去。
师:课文的母亲是怎样的人呢?生:对儿子的照顾无微不无至。
生:对儿子体贴关心。
生:坚强乐观。
生:母亲非常爱我。
三、理解内容,感受母爱的伟大师:母爱是伟大的,从课文中的哪些句子体现出来呢?把这些让你感到的句子找出来,并说说让你感到的理由。
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书,然后回答。
生:让我最感到的地方是“我发脾气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文中的“我”双腿瘫痪,经常发脾气,这时母亲却耐心的安慰我,鼓励我坚强的活下去。
生:“我”却一直不知道……母亲重病缠身,自己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却不告诉儿子,不想给儿子增添痛苦,这位母亲多么伟大而无私啊!生:母亲进来了……母亲已知道自己重病,她想最后带儿子去北海看菊花,好让独生子喜起对生活的勇气,儿子的快乐就是她的快乐。
生: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我那个生病的儿子……母亲临终前,仍然惦记我和妹妹,我们是他心中唯一的牵挂。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册)
3.在游戏中巩固对生字词的掌握。
(1)认读不带拼音的生字。注意重点字的字音:“了”为轻声,“片”是三拼音节。
(2)读准词语,注意“一会儿”中的儿化音。
4.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读准字音,读通带有生字的句子。
5.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正确停顿。
为了加强学生对生字“船”的识记,可以适当出示几幅“船”的图片,例如:轮船、帆船的图片,帮助学生扩词,巩固识记“船”。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用时:17分钟)
(3)了:可以用数笔画的方法来识记。组词:好了、来了。
(4)“树、叶”:认识偏旁“木、口”,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木+又+寸=树”“口+十=叶
(5)借助图片识记“片”。(6)大:运用字理法来识记。象形字,像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含“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
(7)飞:运用想象的方法来识记。想象鸟儿张开翅膀飞翔的样子。组词:飞来、飞机。
(2)仔细观察“了”字,注意其起笔和收笔的位置。在练习本上书写。
(3)先描后写,注意书写要点。
3.在写好“了”的基础上写“子”,注意最后一笔横从横中线上写起,略向上倾斜。
1.“了”和“子”有联系,教师可以提示学生注意这些。
2.注意强调“了、子”下部的“弯钩”不能写“驼背”了。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用时:2分钟)
3.注意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一”的不同读音。
4.指导说话时,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一会儿……一会 儿……”表示变化快。
5.在指导第三自然段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好感叹句,表达出对秋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三、示范讲解,指导写字(用时:10分钟)
《秋天》导学案(修改)
《秋天》导学案主备人:劳富彦一、检查预习1、给画线的字注音丁丁()背篓()肥硕()栖()息青鳊()鱼乌桕()归泊()寥()阔清洌()枯涸()梦寐()2、注释肥硕:枯涸:栖息:清冽:寥阔:梦寐:3、文学常识填空:何其芳,原名。
现代、。
代表作有诗集《》,散文集《》,文艺论文集《》,小说戏剧集《》,著名诗作有《》、《》。
二、学习目标:1、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了解诗人及其作品。
2、有感情朗读全诗,感知诗歌内容,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诗歌的意境。
3、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三、自主学习:1、“导读提示”上说这首诗写的是“乡村秋景图”,你们能从诗中找出作者都描绘了乡村秋天哪些特有的景物吗?2、在诗中,何其芳的《秋天》通过描绘三幅图画为我们展示了秋天的美,你能用一句简洁的话为每幅图拟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吗?3、试着在课文内容上标出每个小节的中心句。
4、作者抓住了最能体现乡村秋天景色的事物来刻画秋天,所有这些画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四、合作探究:找出下面你最喜欢的语句,说说喜欢的原因?(任选一句分析)请仿照例子,结合画线词语品析下面诗句。
例: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品析:“满披”形象生动,“飘”字贴切传神。
伐木声与清晨、露珠等意象构成了一幅清净润泽的声像画面。
)1、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2、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3、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4、芦篷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5、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五、拓展延伸(对比阅读) 秋景[美国] 狄金森晨曦比往日更柔婉,毛栗变得褐色可爱;浆果的面颊多么丰满,玫瑰在郊外盛开。
枫树扎着华丽的丝巾,田野披上艳红的轻纱。
我不愿显得古板,也佩戴了一枚胸花。
注释:晨曦(xī),清晨讨论探究:两位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共同之处。
六、课末总结全诗通过描写幽谷、农舍、、牧羊女,描绘了一幅的乡村秋景图,营造了一种即来自人世又远离尘俗的清清、清甜、清柔的秋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和之情。
《秋天》导学案
《秋天》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词语:栖息、寥廓、枯涸、清冽、梦寐。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秋天》。
3.品味本诗意境,赏析本诗美句,理解文中描绘的几幅画面。
4.学会品味优美的语言。
能以“秋天”为题,学写一首小诗。
学习过程一、作者简介何其芳(1912——1977),原名何永芳,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
,出生于四川万州一个守旧的大家庭。
著有散文集《画梦录》。
代表诗集《预言》《夜歌和白天的歌》。
本文选自何其芳早年创作的诗集《预言》(1931-1933),作者写这首诗时才是20岁左右的大学生。
他将视野投向乡野,投向普通人的活动场景,表现其明朗纯净的诗意诗风。
二、初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1、给加点字注音(1) 丁丁..()(2)肥硕.( ):(3)栖.息( ):(4)寥.廓( ):(5)枯涸.( ):(6)清冽.( ):(7)梦寐.( ):2、把握节奏。
震落了/ 清晨/满披着的 / 露珠,伐木声 / 丁丁地 / 飘出幽谷。
放下 /饱食过稻香的 / 镰刀,用背篓/ 来装 / 竹篱间/肥硕的 /瓜果。
秋天 / 栖息在 / 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 / 撒下 / 圆圆的网,收起 / 青鳊鱼似的 / 乌桕叶的影子。
芦篷上 / 满载着 / 白霜,轻轻/摇着 / 归泊的 /小桨。
秋天 / 游戏在 / 渔船上。
草野 / 在蟋蟀声中 / 更寥廓了。
溪水 / 因枯涸见石 / 更清冽了。
牛背上的笛声 / 何处去了,那满流着 / 夏夜的/香与热的 / 笛孔?秋天 / 梦寐在 / 牧羊女的眼里三、再读:(自由朗读),整体感知1、文章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地点,季节)2、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四、三读:品味情感,读出重音和情感解读文本:(小组合作)1、诗中刻画了几幅图画? 给它们命上漂亮的名字。
(师生品读第一小节)2、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找同学读,教师评,男女生赛读,齐读,读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五、看提示,背诵全诗六、课后作业以“秋天”为题,学写一首小诗。
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导学案 《美丽的秋天》 全国通用
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导学案《美丽的秋天》全国通用前言本导学案为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导学案,主题为《美丽的秋天》。
本导学案是针对一年级学生推出的,旨在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发现、感受和探索秋天的魅力,增强他们对自然环境、生活和节令的认识。
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发现和感受秋天的魅力,增强他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2.培养学生观察、细心、耐心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3.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和社交能力,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自尊心。
活动内容活动一:秋天采风活动活动步骤:1.让学生分成小组,分别去校园内外采集秋天的落叶、树枝、碎石、花瓣等自然物品;2.带学生到校园内外自然景观,观察树叶变色和坠落的情况,让他们感受秋天的变化;3.回到教室,带领学生将采集来的自然物品分类、整理,制作成栩栩如生的秋天拼贴画。
活动目的:通过采风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秋天的美丽,提高他们对自然的认知水平和感受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二:秋天美食制作活动步骤: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一名代表,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一道秋季美食,如拌凉菜、南瓜粥、糖炒栗子等;2.将制作好的美食进行品尝,评选最佳口感的美食。
活动目的:通过制作美食活动,让学生感受秋天的丰收,了解秋天食材的特点和美食制作的过程,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活动三:秋天运动会活动步骤:1.在校内设置跑步、跳绳、投掷等多项比赛项目;2.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参加比赛;3.比赛结束后,进行颁奖典礼,表彰获得好成绩的学生。
活动目的:通过运动会活动,让学生体验秋季运动的乐趣,强身健体,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活动总结通过上述三项活动的组合,学生将全面感受到秋天的魅力和美好,增强他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感受能力,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和团队荣誉感。
这将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塑造积极向上、阳光向上的生活态度、学习态度和生存态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信心,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秋天》预习单导学案
第四单元课文
学生预习单设计
课
题
课文1.秋天
课前预习熟读
课文
1.我已经读了()遍课文,我能把课文读得(达标请打“√”)
正确()流利()有感情()
2.本文共有()个生字,我会读出来。
预习
字词
1.给下列生字注音。
秋()气()树()叶()
片()飞()会()个()
2.描一描,写一写,并口头组词。
内容
感知
1.本文通过对秋天、、、的描写,
描绘出一幅优美的秋天图景,展现出作者对秋天的之情。
2.照样子,写句子。
例:天空那么蓝,那么高。
小草那么,那么。
西瓜那么,那么。
阅读
质疑
预习完,我(有没有)地方不明白。
有的话请划出来,上课的时候认真听,举手问老师。
拓展
延伸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叶子为什么会从树上飘落下来以及大雁为什么飞行时呈“一”字或“人”字。
14.《秋天 》王锐
14《秋天》导学案主备课人:于集中心学校王锐时间:2014.11.21学习目标1、会读、会写、会解释文中的生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学会赏析诗中优美的句子;3、学会发现、欣赏身边的美,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导入新课在许多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是忧伤的,哀婉的,让人顿生惆怅,杜甫诗云:“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也有一些喜秋颂秋的诗篇,如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大家还知道哪些写秋的诗歌吗?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何其芳的《秋天》到底是悲秋,还是喜秋呢?预习提纲一、基础知识1、查资料,了解作者;2、朗读课文,完成课堂检测1。
二、能力提升3、说秋说说你对秋的理解(从色彩、感受等方面来谈);4、诵秋有感情地朗读《秋天》(有能力的可以背诵);5、品秋(1)诗中描绘了几幅生动鲜明的画面?请你为每幅画面拟一个小标题。
你喜欢哪一幅画面,简单说说理由。
(2)这首诗用词准确、生动传神,如“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句中“满披”形象生动,“飘”字贴切传神。
你觉得文中还有哪些词用的好,找出来说说你的理解。
三、拓展延伸6、绘秋根据自己对秋天的认识,也以“秋天”为题,写一首诗或者画一幅画;课堂检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丁丁.肥硕.栖.息廖.阔枯涸.清洌.梦寐.2、《秋天》选自,作者,四川万县(现在重庆万州)人。
现代、。
3、为什么说本诗所描绘的是一幅乡村秋景图?4、仿写句子秋天是什么颜色?谷子说:秋天是黄色的,我就是叫秋风吹黄的。
高粱说:,。
棉花说:,。
墨菊说:秋是黑色的,我开放的花朵就是证明。
松柏说:秋和夏没什么区别,都像我一样青翠。
5、请写出你所知道的有关秋天的诗句。
快乐回收站:......。
《秋天》(导学案)
在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观察活动的开展都比较顺利,孩子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很好。但在实验操作环节,我发现有些孩子对秋天的景象观察不够仔细,导致他们的记录不够详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加强对孩子们的引导,让他们学会如何去细致地观察事物。
2.思维发展与提升: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审美鉴赏与创造:让学生感悟课文描绘的秋天美景,学会欣赏大自然,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力。
4.文化理解与传承:通过学习课文,了解秋天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培养文化传承意识。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视美好时光的情感态度,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秋天的特征、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以及秋天在文化中的意义。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秋天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去发现和感受秋天的美。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秋天》(导学案)
一、教学内容
《秋天》(导学案)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秋天》一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词语学习: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多义词和短语,如“凉爽”、“丰收”、“硕果”等。
2.课文阅读: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二年级秋天导学案
二年级秋天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让学生能够观察并描述秋天的景色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引导学生了解秋天的季节特征,如天气变化、农作物成熟等。
3、通过学习秋天相关的诗歌和故事,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喜爱之情,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秋天的景色和特点。
(2)认识秋天的农作物和果实。
2、难点(1)理解秋天的气候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2)感受秋天的美好,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学习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自然景象,如树叶的颜色变化、天气的转变等。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秋天的特点和自己在秋天的经历,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阅读法:推荐有关秋天的诗歌和故事,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秋天的魅力。
四、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秋天的图片或视频,如金黄的稻田、飘落的枫叶、成熟的果实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是什么季节?你们从哪里看出来的?”(二)新课讲授1、秋天的景色(1)让学生回忆自己在秋天里看到的景色,鼓励他们用词语来形容,如“凉爽”“金黄”“丰收”等。
(2)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比如树叶从绿色变成了黄色、红色,风变得更凉了等。
2、秋天的天气(1)讲解秋天的天气特点,如温度逐渐降低、早晚温差较大、雨水减少等。
(2)提问学生:“秋天的天气变化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我们应该怎样适应?”3、秋天的农作物和果实(1)展示秋天的农作物和果实的图片,如玉米、高粱、苹果、梨子等,让学生认识它们。
(2)介绍这些农作物和果实的生长过程和营养价值,培养学生珍惜粮食的意识。
4、秋天的活动(1)讨论在秋天可以进行的活动,如秋游、放风筝、采摘果实等。
(2)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秋天最喜欢的活动,并说说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1、让学生画一幅自己心目中的秋天,并在旁边写上描述的话语。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制作秋天的手工,如枫叶书签、玉米粘贴画等。
(四)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如秋天的景色、天气、农作物和果实、活动等,再次强调秋天的特点和美好。
《凉爽的秋天导学案》
《凉爽的秋天》导学案
导学目标:
1. 了解秋天的特点和气候变化。
2. 掌握描述秋天景色的词汇和句型。
3. 能够用所学知识描述自己喜欢的秋天景色。
导学内容:
一、秋天的特点和气候变化
秋天是一年中的一个季节,通常指从每年9月到11月。
在这个季节里,气温逐渐降低,白天和晚上的温差也会变大。
树叶开始变黄,红,褐色,逐渐落叶,大地被落叶覆盖。
此外,秋天的风也会变得凉爽起来,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
二、描述秋天景色的词汇和句型
1. 秋天的颜色:黄色的树叶、红色的枫叶、褐色的落叶
2. 秋天的气息:清新的空气、干燥的气候、凉爽的风
3. 秋天的声音:树叶沙沙作响、风声呼啸、小鸟鸣叫
三、用所学知识描述自己喜欢的秋天景色
1. 我喜欢秋天的气候,清爽的空气让人感到舒适。
2. 我喜欢秋天的颜色,黄色的树叶和红色的枫叶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3. 我喜欢秋天的声音,树叶在风中沙沙作响,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歌唱。
导学活动:
1. 观看秋天的图片和视频,讨论秋天的特点和景色。
2. 制作秋天的手工作品,如秋天的树叶拼贴画。
3. 用所学知识描述自己喜欢的秋天景色,写一篇短文或绘画作品。
拓展阅读:
阅读《秋天的故事》等相关故事书籍,了解秋天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导学总结:
通过本次导学,我们了解了秋天的特点和气候变化,掌握了描述秋天景色的词汇和句型,能够用所学知识描述自己喜欢的秋天景色。
希望同砚们在平时生活中多观察秋天的景色,感受秋天的美好。
《走进秋天》(导学案)2022-2023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
走进秋天(导学案)活动背景随着时间的推移,气温逐渐降低,天气也逐渐凉爽了起来,这是一个极好的时节——秋天。
秋天是令人欣喜的季节,接下来我将向大家介绍有关秋天的一些信息和活动。
活动目标1.了解秋天的意义和特点2.探究各种文化活动和自然景观3.通过实践活动感受、理解秋天的美和价值活动流程第一课时•介绍秋天及其特征秋天是夏天逝去后,季节的又一个转变。
它是在第三季度的时候,大概是在8月底,9月和10月初。
秋天的颜色和气息都与春天和夏天大不相同,天空变得更蓝,白云更白,阳光更明媚,夜晚的月也比较圆和明亮。
•分析季节转换我们的星球地球的不断公转和自转,由于地球自转轴倾斜的原因,导致了北半球在不同时间地球接受阳光的程度也不同,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季节。
由此产生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更替。
第二课时•了解各种文化节日秋天作为一个在传统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季节,在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的文化节日。
例如,重阳节、万圣节和感恩节。
•跟随老师展开文化活动我们可以通过制作重阳糕点、制作南瓜灯笼等活动,来了解各个传统节日的特点,增强文化认同。
第三课时•观察自然景观秋天也是一个自然景观非常宜人的季节,到处都是变色的树叶、大片的草地和放牛的牧场。
在这个季节里,我们还能看到许多动物来储存它们在冬季需要的食物,例如松鼠和老鼠。
有些鸟类还会开始从寒冷的北方移动到温暖的南方。
•走进自然中感受美景我们可以前往公园、山上等自然必景地观察秋天的美景,领教自然的神奇之处,培养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第四课时•体验独特的美食秋天还是一季丰收的时节,我们可以品尝到各种美味的食物,例如苹果、南瓜、核桃等。
这些食物不仅仅美味,还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
•体验丰富的美食文化我们可以自己动手制作传统秋季美食,品尝不同地区的美味佳肴,领略不同文化魅力。
第五课时•总结活动通过探索秋天的特征、文化、自然景观和美食,我们更好地了解了秋天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实践活动,我们深入理解了秋天的本质,也增强了自己的探究精神和对自然的感恩之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天》导学案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扫清字词障碍,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过程与方法:结合作者感情,揣摩一些词语与句子的精妙;学习作者多角度写景的手法,并用于指导自己的写作实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自然、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学习重点反复吟诵,感悟诗句含义,体味诗歌清远、闲静的意境美。
学习难点揣摩诗歌的清丽的意象和质朴晓畅、情景交融的特色。
学习方法 诵读法质疑法反馈练习法
知识链接:何其芳:(1912~1977)现代诗人、散文家、评论家。
早期诗作艺术精致,色彩绚丽,以清新柔婉见长。
参加革命后诗歌变为平易朴实,乐观豪放。
主要作品:诗集《预言》、《夜歌》,散文集《画梦录》、《还乡杂记》等。
一引秋自主研学丁丁肥硕青鳊鱼栖息乌桕
枯涸清冽梦寐寥阔(给下划线的字注音)二读秋
1、自由朗读课文,有感情地读给你的学习伙伴听(挑感受最深的语句或章节进行诵读;准确流畅,感情真挚,把握节奏;圈点批注你的感悟)。
2、听录音范读,划出朗读节奏;小组展示,有感情诵读你喜欢的句子和段落,看哪个小组最优秀。
3、在圈点勾画和批注的基础上,探寻文章的优美之处,采撷精妙。
三赏秋小组合作,交流展示
1、从诗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它有什么特点?
2、从诗的内容上看,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全诗分为三个小节,一个小节就是一幅画。
画面描绘了怎样的图景,画面中的人物是谁,在干什么,心情怎样,试一试,给每一幅画拟一个合适的标题。
四写秋
选取三幅图景中你最喜欢的画面,结合自己的感受,想象每幅画面中的环境,人物的身
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来。
如果能从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角度描绘,一定会
更生动形象。
(5分钟)
示例: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来到一家农舍前,远远望去,稻田里一夜间没有了随风翻腾的金黄稻浪,只有一簇簇直立的稻草束。
搁在屋前的镰刀似乎更加锃亮;院坝里堆满了金色的稻谷,仿佛一座金色的小山。
屋后的竹篱上,满是肥硕的瓜果,主人背篓的绳深深扣进肩上的肉里,可他粘满汗水的脸上却泛起幸福的笑影。
五品秋拓展延伸(一)我认为诗中最妙的词是我认为诗中最美的句式是
我认为诗中最妙的修辞是我认为诗中最妙的写法是
最能引发我联想的句子是
(二)秋天是一首诗,秋天是秋天是秋天是
秋天很美,美在
(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
碧云天,黄叶地 ----范仲淹
郁达夫《故都的秋》恋恋青衫《寂寞秋日》林语堂《秋天的况味》
梁小斌《我热爱秋天的风光》艾青《秋》海子《秋》
(四)作业:
1、将自己创作的秋天的作品和搜集来的关于秋天的诗歌、散文制成一张小报。
2、以散文笔调,改写徐志摩的诗《雪花的快乐》。
3、小练笔——《我是雨》。
根据《秋天》一诗,以雨的眼光见证每一个场景,以雨的口吻创造性地描述每一幅画面。
堂堂总结:本节课我的表现(优、良中)我的收获是:
我的困惑与问题: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动学习,为自己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