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多余人”形象发展
浅析俄国文学史中的多余人现象
浅析俄国文学史中“多余人”现象19世纪前半叶,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们塑造了一批独特的文学形象,即“多余人”。
这是关于俄罗斯贵族青年知识分子的群像。
这些人既不与贵族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不能跳出贵族圈子与人民结合,终日空虚彷徨、无所事事,最终成为了社会上的“多余人”。
其主要代表有普希金的长诗《叶甫盖尼·奥涅金》里的奥涅金;赫尔岑小说《谁之罪》里的别尔托夫;莱蒙托夫小说《当代英雄》里的毕巧林;屠格涅夫小说《罗亭》中的罗亭;冈察洛夫小说《奥勃洛摩夫》里的奥勃洛摩夫等等。
这些人虽然出现于不同的社会时期,但他们具有明显的共同特征:出身大多为名门豪族,文化教养程度高,头脑聪明且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
当时的俄国国情让他们看出了现实生活中的缺陷与弊病,也了解到农奴制下的种种不平与罪恶,他们能隐约嗅到时代潮涌的气息。
但这些超前且聪明的人脱离群众,远离革命,性格软弱,既不甘心沉沦到底,又无力与本阶级决裂,所以只能用忧郁彷徨的态度对待生活。
这些时代的“多余人”在生活中找不到适当的位置,在社会上无所作为,在现实社会中感到沉闷压抑,在精神上焦躁不安又忧郁彷徨。
这一切都决定了他们一生当中必然无所事事、毫无作为、空虚无聊,成为“既非孔雀,又非乌鸦”的中间人物。
俄国杰出的文学批评家赫尔岑在评论普希金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时明确地提出了“多余人”这一概念,并指出:“‘多余人’的特殊性不仅仅在于他永远不会站在政府一面,还在于他永远也不会站在普通老百姓这一面…”。
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评论“多余人”这一形象:“…这些人常常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和巨大的精神力量,本可大展才华,但却很少作为,或者根本无所事事……”。
这些头脑清晰、精力充沛的俄罗斯青年为何要患上“俄罗斯忧郁症”?这些有才华的知识分子何以成为无所事事的“多余人”?挖掘他们悲剧人生形成的根本原因,了解“多余人”形象对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是相当必要的。
简析俄国文学中三个_多余的人_形象
争 的 能 力 终 于 一 事 无 成 消 沉 苦 闷 仿 徨 一 生 普 希 金 通 过 这 一 典 型 形 象 的塑 造 实 质 上 是 猛
,
烈地 批 判 了 形 成 这 种 性 格 的上 流 社 会 和 专 制 农 奴 制 深 切 地 表 达 了 那 个 时 代 的俄 国 青 年 的 思
想 苦 闷 探 索和 觉 醒 不 幸和 悲 剧
,
念 的束缚 他 自视 清 高 不 愿 与 贵族 社会 中 那 些 绅 士 淑 女 交往 但 他 又 跟 广 大 人 民 群 众 相 距 十
,
、
万八千里
“
。
总 之 他 不 满 意 社 会 不满意 他 人 不 满 意 自 己
, , , , ,
。
活着 没 有 目 的 没 有 工 作
,
,
一 直 活 到 二 十六 岁
承 德 民族 师 专 学 报
年增刊
简 析 俄 国 文 学 中三 个 多 余 的 人 形 象
李耕 耘
俄 国 批 判 现 实 主 义 文 学 产 生 形 成 于 十 九 世 纪 三 四 十年代
, ,
、 。
“
”
普希金 是 它 的创 始 人 果 戈理
,
。
为 之 奠定 了基 础 大 批 作 家 继 承 了他 俩 的 传统 使 批 判 现 实 主 义 成 为 文 坛 主 流
,
“
”
。
族 青 年 军 官 聪 明 勇 敢 能 批 判 地 看 待 上 流 社 会 渴 望 不 平 凡 的事 业 但 又 不 了 解 它 到 底 是 什
, , ,
、
么 因 而 日 益 感 到 生 活 无 目的 心 灵 非 常 空 虚 为 了 摆 脱 精 神 上 的 苦 闷 他 在 无 谓 的 猎 奇 和 冒 险
俄国文学史上多余人的发展变化
俄国文学史上多余人的发展变化19世纪前半叶,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笔下诞生了一系列独特的文学形象,即“多余人”。
【解释一下多余人】纵观“多余人”这一形象的历史画卷就会发现,从早期的奥涅金、毕巧林,到中期的罗亭再到最后一个“多余人”奥博洛摩夫,19世纪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的产生及其形象脉络逐渐变得丰满清晰。
而他们也都在各自所处的不同时代中绽放出了不一样的烟火,留存下了属于他们独特的时代印记。
一、觉醒中的奥涅金和毕巧林被视为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的是普希金在《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塑造的主人公“奥涅金”。
奥涅金与莱蒙托夫在《当代英雄》中塑造出的经典人物形象“毕巧林”一同被视为早期“多余人”的典型形象代表。
在他们的身上体现出了身处于俄国社会大变革到来前夕的贵族知识分子们鲜明的觉醒意识。
奥涅金1、背景1812年俄罗斯爆发卫国战争,贵族知识分子看到了西欧先进社会制度和发达的生产力,对俄国社会现状产生了不满情绪,努力寻求新的发展道路。
但是他们的思想无法在当时的政治制度下得到肯定也无法获得大多数人的理解与支持,他们崇尚的启蒙思想在当时农奴制根深蒂固的俄国只能变成毫无意义的空想,无力与社会总体的大环境相抗衡。
普希金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了《叶甫盖尼·奥涅金》这一部极具思想性的小说,塑造了奥涅金这一有着丰富时代内蕴的“多余人”鼻祖形象。
2、特征奥涅金生活在19世纪20年代俄国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从小接受脱离民族文化传统的贵族式教育,成年后终日衣着光鲜徘徊于宴会舞会各种美女之中,卫国战争的开始激发了俄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由西欧传入俄国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也在奥涅金的心中留下了痕迹,他逐渐厌倦了奢靡的贵族生活方式,在黑暗中觉醒尝试摆脱城市的喧嚣,毅然去了乡下,但他本身从未想过真正的体验社会底层的生活,最终仍然成为了上层社会的归顺者并且屈从于本阶级的道德原则导致了朋友的死。
奥涅金试图将自己从这样一个腐朽落寞的贵族社会中解脱出来但却终究因为当时沙皇制度依旧顽固,而他的阶级局限致使使所有尝试都变得苍白无力。
俄罗斯文学中多余人的形象
多余人赫尔岑在《往事与随想》中提出。
“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
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
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疾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
他们既不愿站在政府的一边,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不能和人民站在一起,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
他们很是心仪西方的自由思想,他们也很不满俄国的现状,又无能为力改变这种现状,然而他们又是大贵族和权势者的代表人物,不可能与底层人民相结合以改变俄国的现状。
多余人的形象包括普希金笔下的叶甫盖尼?奥涅金、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赫尔岑笔下的别尔托夫、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摩夫等。
最早是在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里的主人公“奥涅金”身上体现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多余人”的鼻祖,而这一形象真正的广为流传是在屠格涅夫1850年发表的中篇小说《多余人日记》之后才更加深入人心的。
之后又有赫尔岑《谁的罪过》中“别尔托夫”,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的“皮却林”,屠格涅夫《罗亭》中的“罗亭”,冈察洛夫《奥博洛莫夫》中“奥博洛莫夫”等。
浅析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几位“多余人”形象:“多余人”一词源自19世纪的俄罗斯文坛,是对当时一种文学典型的命名。
他们属于贵族知识分子,但既不满足于自己的上流社会,又不能跳出这种生活的小圈子与人民结合,所以在他人看来就成了社会上“多余”的人。
“多余人”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多数出身于没落的名门望族,素受文化教养,不为官职钱财所利诱;也能看出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弊病和缺陷,在反动专制和农奴制下深感窒息。
他们虽有变革现实的抱负,但缺少实践。
他们生活空虚,性格软弱,没有向贵族社会抗争的勇气,只是用忧郁、彷徨的态度对待生活,在社会上无所作为。
所以,我国高校的大部分《外国文学史》教材中说,了解“多余人”形象,“有助于人民认识沙俄专制制度的罪恶,也能帮助读者洞察到贵族青年知识分子身上的严重缺陷。
俄罗斯文学中的
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1.所谓“多余人”指的是什么?2.刻画“多余人”形象的主要作品。
3.俄罗斯文学中“多余人”的意义。
“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
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
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嫉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
他们既不愿站在政府的一边,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不能和人民站在一起,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
他们很是心仪西方的自由思想,他们也很不满俄国的现状,又无能为力改变这种现状,然而他们又是大贵族和权势者的代表人物,不可能与底层人民相结合以改变俄国的现状。
在俄罗斯文学中,多余人这一说法最早出现在1850年屠格涅夫的作品《多余人日记》中,作品写的是主人公丘尔卡图林生活中一事无成,爱情失意,疾病缠身,到了死亡临近的时候,他只能沉湎于对着日记自我倾诉自己的苦恼(即他只是生活在自己内心世界的人,一个脱离实际生活的人,所以他成为实际生活里的“多余人”)屠格涅夫是一个对现实生活观察非常敏锐的现实主义作家,俄国社会中这种“多余人”的现象是早已存在的,文学创作里也有所反映。
(多余人的形象有普希金笔下的《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叶甫盖尼·奥涅金、莱蒙托夫笔下的《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笔下《罗亭》中的的罗亭等。
),但是在屠格涅夫之前,文学界还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社会典型,屠格涅夫小说发表后的第二年,俄国革命民主主义作家赫尔岑在《俄国革命思想的发展》这篇文章中第一次使用“多余人”这个概念来评价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这个形象:奥涅金是一个无所事事的人,因为他从来没有什么事要去忙,这是一个在他所安身立命的环境中多余的人,他并不具有从这种环境中脱身出来的一种坚毅性格的必要力量。
从这之后“多余人”就成为俄罗斯文学中的一个经典型的形象了。
普希金的诗体小说——《叶普盖尼·奥涅金》,这部诗体小说写是当时的现实的社会生活。
简述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现象
简述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现象“多余人”出现在俄国历史舞台上不是刹那间的现象,它的发展和演变也是一个历史过程。
从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到莱蒙托夫塑造的“当代英雄”毕巧林,再到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再到冈察洛夫作品中的“睡神”奥勃洛摩夫,“多余人”的形象逐渐充实鲜明起来。
(1)聪明的废物——奥涅金普希金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里的主人公“奥涅金”是19世纪20年代俄国进步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多余人”的鼻祖。
奥涅金具有所有“多余人”的共性,即聪明,博学有才华;生活在上流社会过着奢侈空虚的生活;厌恶自己的生活圈子却不得不依赖于它;有理想却缺乏实干精神、坚强的毅力;精神苦闷不知所措,最终迷失自我。
他也具有自己的个性,即他对新生活充满了憧憬,厌恶旧有的社会体制,表现出了强烈的叛*逆精神。
但他没有任何实际工作能力,没有毅力,事事不能坚持到底,内心非常痛苦,性格也更加阴郁、孤僻,被称为“聪明的废*物”。
(2)当代英雄——毕巧林莱蒙托夫小说《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是俄国19世纪30年代的“多余人”形象。
此时的俄国正处在农奴制最黑暗最反*动的年代,统治者的残*暴让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革命的前途黑暗渺茫。
与第一代的代表奥涅金相比,除了拥有“多余人”的共性,毕巧林更狂热,更玩世不恭,更损人利已,更具有破坏性,表现得更加孤独、更加忧郁。
“狂热好动”与“人格分裂”是毕巧林的两大个性。
他是一个极端的冷热矛盾结合体。
一方面渴望生活,具有丰富的感情与奔放的激情,另一方面又对生活和人类丧失信心,往往激情与冷漠并存,显得喜怒无常。
他年轻聪明富有激情,具有深刻的洞察力,也因此对社会看的更透彻,心灰意冷的更彻底,可又止不住幻想,幻想过后又是更大的失望。
所以毕巧林的玩世不恭、碌碌无为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已是一个拥有高度自觉的自我意识的个体,一个冷静地怀疑着、分析着、求索着的个体。
浅议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
浅议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多余人”形象是俄国文学十分重要且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学现象。
从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奥涅金,到格里鲍耶多夫《聪明误》中的恰茨基,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罗亭》中的罗亭,一直到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中的奥勃罗莫夫,“多余人”形象几乎贯穿了整个十九世纪俄国文学。
本文结合十九世纪时代背景和社会现状对这一形象加以探讨。
标签:“多余人”;普希金;格里鲍耶多夫;莱蒙托夫;屠格涅夫;冈察洛夫;时代背景。
“多余人”形象是俄国文学中十分重要且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学现象,其主要特征是:出身上流社会并受到良好教育,却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持怀疑主义世界观。
他们一面明显感受到自己在受教育程度和道德上的优越性,一面持有社会消极心理,言行不一。
从历史发展角度看,这些怀疑论者是社会进步的潜在推动者,他们对时代的觉察,使其具有领导社会改革的可能性,在某种程度上也预示着变革。
这一类人生活不幸,是处于与之成长的社会制度及生活方式的冲突中的矛盾体。
俄国历史发展也证明了,“多余人”的存在并非偶然,而是与社会现状紧密联系。
“多余人”不幸的原因在于:首先,他们要么完全不自知其生活的社会现状及改革的急迫性,要么不愿或根本无法接受现状或改革;其次,他们对周围的一切变化过于敏感,自我保护的本能导致其无力果断采取行动以改变现状。
他们专注于自我剖析,擅长在日记、自白、书信中体现自我;然而他们不幸的根源就在于自知身处泥淖却心怀理想,内心在理想与现实中斗争。
他们是一个独特复杂的群体,并非天之骄子,却本性自私,质疑一切,内向而偏激,因此注定成为陈腐旧制度的牺牲品。
一言以蔽之,“多余人”貌似与社会水火不容,实则离不开这样的社会。
(一)俄国自彼得一世改革之后,从西欧国家引进上流教育,然而这与俄国当时的社会现状严重不相符,矛盾日益激化。
十二月党人起义后尼古拉集团的残暴统治更是愈演愈烈。
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就是诞生于这一时期。
俄国文学中“多余人”的形象分析
摘要:19世纪前半叶,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塑造了一批独特的文学形象,即“多余人”。
奥涅金、毕巧林、罗亭和奥勃洛摩夫是这一系列形象的典型代表。
作为社会现实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多余人”现象的发展和演变也是一个历史过程,有其必然的发展规律。
“多余人”作为一个人物系列,反映了不同时代的不同社会环境,具有很强的社会现实意义。
然而,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很大的共性。
本文着重分析“多余人”形象共同特征以及他们的发展变化规律。
关键词:多余人共同特征发展与演化现实意义正文:19世纪上半叶,西欧各先进国家已经进入资本主义,而俄国封建农奴制内部,新的资本主义已经萌生,同时,农民起义、暴动风起云涌,专制的危机已渐露倪端,农奴制度的崩溃已不可逆转,1812年反抗拿破仑侵略的卫国战争取得胜利,民族意识普遍觉醒,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对专职农奴制的不满和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在这种情势下,贵族青年中开始出现政治上的分化:一部分人渴望为祖国做一番事业,要求改变现存制度,这些人就是十二月党人;另一部分人仍然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企图永久保持贵族特权地位;而第三种人则是贵族青年中的一部分人,他们感到时代的风暴即将来临,不甘心和贵族阶级一道灭亡,但阶级的局限又使他们没有勇气与能力去参加革命斗争,也看不见社会发展的前景,因此终日彷徨苦闷、焦躁不安,即染上了当时人们所说的“时代的忧郁病”,这一类人也即我们所谓的“多余人”。
“多余人”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屠格涅夫的《多余人日记》中,后来被俄罗斯文学界和批评界用来称谓具有类似奥涅金的性格气质和历史命运的那一部分贵族知识分子。
“多余人”之多余是指贵族知识分子相对于当时社会生活的关系而言,他们具有思考能力,智慧过人,但却无法脱离他们委身于其中的社会现实并采取行动,或者,按照赫尔岑所说,他在其安身立命的环境中时“多余的人”,他并不具有从这种环境中脱身出来的一种坚毅的性格的必要力量,他们收到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启蒙,善于独立思考,对社会、生活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都试图发现生活的真理和寻找内心的和谐与自由,但是屡屡受挫,以至于无法适应现实生活而被现实生活拒之门外。
俄国“多余人”形象发展
“多余人”的秘密在他的时代里(19世纪俄国)
奥涅金
年代 20年代 贵族革命家 成长时期
毕巧林
30年代 农奴制最黑暗 最反动时期
罗亭
40年代 民主力量逐 渐兴起
奥勃洛摩夫
50年代 农奴制度崩溃 前夕
时代特征
毕巧林比奥涅金表现出了更 多的贵族阶级的劣根性 比较
罗亭在精神世界上高于前两者,能够用自己
热情洋溢的语言激励人们去追求崇高的理想 奥勃洛摩夫是“多余人”的终结,他是一个完全无用的人
总结
“多余人”是封建制度崩败时期,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尚未发展时期,贵 族同农民对抗日益尖锐时期的产物。 “多余人”的人物特点是时代与社会 背景 的反映,“多余人”的演变 过程则是按时代的发展 轨迹变得日渐丰满和生动
谢谢观看
多 余 人 的 形 象
叶甫盖尼· 奥涅金 毕巧林 罗亭
奥勃洛摩夫
充满激情、骚动不安的奥涅金
徒有聪明才智、在社会上找不到 自己的位置、在爱情中也遭失败的 一 位既被排斥于贵族社会之外,又不被 劳动人民所接受,不被理解的 “聪明的废物”
多 余 人 的 形 象
叶甫盖尼· 奥涅金 毕巧林 罗亭
奥勃洛摩夫
多 余 人 的 形 象
叶甫盖尼· 奥涅金 毕巧林 罗亭
奥勃洛摩夫
平卧不起的废物—奥勃洛摩夫
(地主知识分子)奥勃洛摩 夫养尊处优,视劳动与公职 为不堪忍受的重负。尽管他 设想了庞大的行动计划,却 无力完成任何事情,最后只 能躺在沙发上混日失实际活动能力 的极端懒惰的 “寄生虫”
忧郁、悲观、矛盾、孤愤的毕巧林
(进步贵族青年)一个鄙视功名富贵, 不趋炎附势,努力探索着新的人生道路, 矛盾和冲突的共同体的“怪人”
多 余 人 的 形 象
奥涅金“多余人人格形象”
《叶甫盖尼.奥涅金》“多余人”形象分析俄国最伟大的诗人普希金开创了“多余人”的先河。
他的代表作《叶普盖尼·奥涅金》的主人公是“多余人”中的典型。
“多余人”是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作品中贵族知识分子的形象,主要产生于二十至五十年代的俄国贵族革命时期。
在当时,一些受过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具有较高天赋和才华的贵族知识分子,既不满上流社会的腐败,愤世嫉俗,又无力与资产阶级决裂;既有朦胧的追求,希望有所作为,又脱离人民,远离革命。
结果,在碌碌无为中,虚度一生,成为“多余人”。
奥涅金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
奥涅金对上流社会空虚无聊的生活感到厌倦和腻烦,他按照法律规定成了伯父遗产的唯一继承人。
宁静的乡村生活暂时使他摆脱了城市的喧嚣和烦恼,他着手改革,废除沉重的徭役制,但单调乏味的乡间生活又使奥涅金陷入苦闷忧郁之中。
邻村来了一位刚从德国留学回来的青年诗人连斯基,两人性格迥异,共同的兴趣使他们成了朋友。
连斯基正在与拉林家的小女儿奥尔加热恋。
在连斯基再三催促下,奥涅金拜访拉林家,结识了奥尔加的姐姐达吉亚娜。
奥涅金的出现搅乱了她的芳心,她主动地写信给奥涅金,表白了自己的爱慕之心。
奥涅金知道他并不爱她,不想欺骗和玩弄对方的感情,便拒绝了达吉亚娜的一片情意。
由于拒绝了达吉亚娜,他想出国旅游,异国他乡的风情并没有驱散他心头的苦闷和失望,他终于返回彼得堡。
这时达吉亚娜已经嫁给一位将军,成了社交界的名人。
奥涅金在一次舞会上见到了达吉亚娜,他明白自己爱着她,但达吉亚娜承认自己内心仍然保持着对奥涅金真诚的爱,可她已经嫁人,因而将一辈子忠于丈夫。
奥涅金那躁动不安的挣脱,和无力摆脱旧习惯的苦痛所形成的性格是俄国一代青年精神的写照。
奥涅金是俄国“多余人”的代表人物。
奥涅金生活在封建势力、贵族势力以及反动宗教力量的共同压制下,周围的清规戒律束缚着他的思想。
他在这种崩溃中失去了固有的依托,忍受着幻灭的痛苦和对未来的恐惧,他深感绝望。
试析俄国文学中“多余人”形象与中国现代文学“零余者
试析俄国文学中“多余人”形象与中国现代文学“零余者俄国多余人是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中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
他们生活在贵族阶级趋向没落的时期,在反动的专制政体和农奴制下感到窒息,不愿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但因为远离人民,无法摆脱贵族立场,缺乏生活目的,不能有所作为。
正如赫而岑所说的:“永远不会站在政府方面”,同时也“永远不能站到人民方面”,只能作为一个社会的“多余人”。
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里的奥涅金;赫而岑《谁的罪过》里的别尔托夫;莱蒙托夫《当代英雄》里的毕乔林;屠格涅夫《罗亭》里的罗亭;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里的奥勃洛摩夫等,都是“多余人”的代表。
普希金的代表作《叶甫盖尼?奥涅金》小说是用诗体写成的,是一个重大的创新。
它的发表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确立的标志。
奥涅金的形象是俄国封建社会贵族青年的一种典型,他虽然受过资产阶级思想的启蒙,不满于贵族社会的庸碌,自视清高,和周围的人格格不入,但贵族的生活方式又使他灵魂空虚,毫无能力,无所作为,成了社会的“多余人”。
这样,奥涅金就成为俄国文学中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
小说通过这一形象,塑造了二十年代贵族青年的典型,反映了当时贵族青年的苦闷、彷徨和追求。
在揭露和批判贵族社会的腐败和丑恶方面具有相当的力量。
奥涅金也因此在俄国多余人形象系列中成为最重要的,最具色彩的,最有代表性的多余人形象。
在其他多余人形象中,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的毕乔林,在二三十年代曾是贵族社会里的佼佼者,是一个对上流社会强烈不满的贵族青年。
可是他摆脱不了贵族生活,没有理想,玩世不恭,感到苦闷绝望;他时时进行自我心理分析,既否定一切,也蔑视自己,因而也成为社会的“多余人”。
还有屠格涅夫《罗亭》里的罗亭,也是多余人形象,他能言善辩,热情宣传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在四十年代黑暗统治时,起过进步作用。
但到五十年代需要行动的时候,“多余人”只是一些语言多于行动的人,已经担负不起改革现实的任务了。
如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里的奥勃洛摩夫,尽管他“有黄金般的心灵”,但他只不过是一个剥削阶级寄生虫的典型。
浅谈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
浅谈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多余人”形象,是于十九世纪的前期,伴随着俄国社会结构转变以及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不断发展而诞生的一种俄国文学中的典型的人物形象。
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
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
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嫉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
他们既不愿站在政府的一边,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不能和人民站在一起,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
他们很是心仪西方的自由思想,他们也很不满俄国的现状,又无能为力改变这种现状,然而他们又是大贵族和权势者的代表人物,不可能与底层人民相结合以改变俄国的现状。
最终只能在极度的空虚和愤懑之中迎来属于自己的悲剧人生。
“多余人”形象的诞生,是与俄国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分不开的。
农奴制度下的封建俄国与来自西方的自由民主的社会思想的强烈对抗,促使了一批受到良好教育的贵族青年对于社会现状的反思。
他们希望社会向着自由民主的形态发展,却又不愿意失去自己所拥有的荣华富贵。
多余人的形象包括普希金笔下的叶甫盖尼·奥涅金、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赫尔岑笔下的别尔托夫、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摩夫等。
“多余人”形象的诞生,标志着俄国近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开端,标志着创作风格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的转型。
俄国文学中“多余人”的家族性性格的形成、发展和最终走向毁灭的过程,完整而具体的展现了俄国解放运动中贵族革命时期的社会面貌,反应了居于革命领导地位的贵族知识分子的精神变迁,着重提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病源,谴责了那个使得本来有希望“有为”的青年知识分子最终变得碌碌无为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环境。
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多余人”形象的巨大魅力,不仅仅体现于自身形象所蕴含的广泛的社会意义,还来自于形象所包含的复杂而又深邃的哲学意义和美学内涵,揭示了旧社会体制内部深重的矛盾与危机。
浅析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
关键词:俄 国 多余人
历史进程
从 普 希 金 笔 下 的 奥 涅 金 开 始 , 经 历 了毕 巧 林 、罗 亭 , 到 奥 勃 洛 摩 夫 ,构 成 了俄 国 文 学 特 有 的 多 余 人 形 象 系 列 。
黑 暗 的时 期 。
莱 蒙 托 夫 笔 下 的 毕 巧 林 , 是 个 出身 于 富 庶 世 家 ,在 彼
他 们 都 是一 些封 建 贵 族 ,他 们痛 恨 贵族 社会 的虚伪 与 庸 得 堡 长 大 的 贵 族 军 官 。他 少 年 英 俊 , 聪 颖 热 情 ,具 有 不 达
俗 , 对 现 实 怀 着 极 大 的 轻 蔑 和 不 满 , 表 现 出 一 定 的 叛 逆 目的 誓 不 罢 休 的 坚 强 意 志 和 敏 锐 的观 察 力 。 然 而 ,他 的 所 性 , 但 又 无 力 与 本 阶 级 决 裂 , 挣 脱 不 掉 这 个 社 会 旧势 力 的 作 所 为 和 他 的 才 智 全 然 不 符 。 毕 巧 林 一 进 入 青 年 期 就 在 上 桎 梏 。赫 尔 岑 说 他 们 “ 永 远 不 会 站 在 政府 方 面 ,也 永 远 不 能 流 社 会 消 谴 度 日, 但 不 久 他 开 始 感 到 烦 闷 ,调 到 高 加 索 几 站 到人 民方 面 ” ,只 能做 社 会 的 “ 多余 人 ” 。多 余 人 形 象 在 乎 使 他 快 活 起 来 , 然 而 战 斗 的 生 活 也 不 能 长 久 地 吸 引他 , 1 9 世 纪 俄 国 文 学 史 上 经 历 了2 0 年 代 、3 O 年 代 、4 O 年代 、5 O 他 比 以前 还 要 厌 倦 生 活 。 于 是 他 通 过 寻 求 冒险 刺 激 来 暂 时 消 除 压 迫 着 他 的 忧 郁 。毕 巧 林 自 己也 知 道 这 些 行 为 是 错 误
举例说明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的特点和意义
举例说明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的特点和意义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是一个重要的艺术构成,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通过对这个形象的描绘和刻画,作家们表达了许多深刻的意义和思考。
这篇文章将以揭示俄国文学中多余人形象的特点和意义为主线,通过举例分析,探讨多余人形象在文学作品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表达的内涵。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多余人形象的特点。
多余人形象常常指的是社会中边缘化的群体,他们在社会中无法找到自己的地位和意义。
他们可能是生活在贫困中的底层人民,也可能是受到排挤的知识分子,亦或是身份不明的流浪汉等等。
他们通常没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源,生活状态困顿、孤独寂寞。
他们的存在常常被社会所遗忘,他们的命运往往是孤独和无望的。
在《罪与罚》这部作品中,陀思妥耶夫斯基展现了一个典型的多余人形象:主人公罗迪昂·罗斯托夫。
罗迪昂原本是一个有前途的学生,但因为贫困和所谓的“多疑症”,孤立自闭,最终陷入了犯罪的漩涡。
他在社会中既不被接纳,也无法接触到像样的工作机会,成为社会的边缘人物。
罗迪昂的命运代表了社会对于多余人的冷漠和漠视,也揭示了社会对于弱势群体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和帮助。
多余人形象在《钦差大臣》这部作品中也得到了充分的描绘。
作品中的多余人形象是主人公切尔里科夫,他是一个没有工作、没有家庭、没有地位的人,整日过着游手好闲的生活。
切尔里科夫经常在街上漫无目的地游荡,成为社会中不被重视的存在。
切尔里科夫的形象让人们看到了社会中许多被边缘化的人们,他们没有奋斗的目标,没有充实的生活,他们只是一个多余的存在。
多余人形象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揭示社会中的不公平和边缘化现象,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这样的形象的刻画,提醒人们对于社会中边缘群体的关注和关怀。
多余人形象是作家们对社会中虚弱群体的关怀和呼唤,是对人们共情和同理心的唤起。
通过揭示多余人的命运,作家们希望唤起社会对于这些人的关注,改变社会对于边缘群体的态度和偏见,使他们获得应有的尊重和帮助。
“多余人”形象的发展及其现实意义
“多余人”形象的发展及其现实意义“多余人”形象的发展及其现实意义摘要:19前半叶,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塑造了一批独特的文学形象,即“多余人”。
奥涅金、毕巧林、罗亭和奥勃洛摩夫是这一系列形象的典型代表。
作为社会现实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多余人”现象的发展和演变也是一个历史过程,有其必然的发展规律。
“多余人”形象具有很强的社会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其发展规律的同时,着重阐述“多余人”形象的社会现实意义。
关键词:多余人;发展与演化;现实意义一、“多余人”及其典型特征19世纪上半叶,西欧各先进国家已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而俄国封建农奴制内部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已经萌生,同时,农民起义、暴动风起云涌,专制政体的危机已渐露端倪,农奴制度的崩溃已不可避免。
1812年反抗拿破仑侵略的卫国战取得胜利,大大促进了俄罗斯民族意识的觉醒,有文化、有头脑的人开始放眼世界反省自身;同时,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启蒙主义思想以及国内激烈的阶级斗争的影响和推动下,俄国解放运动的贵族革命形势出现了,由此引发了贵族青年深刻的阶级分化:他们之中的绝大部分,隐约感觉到时代的潮涌、社会的变动,既不满现实,厌恶当局,又脱离群众,远离革命;既不甘心沉沦到底,又无力与本阶级决裂,因而在生活中找不到适当的位置,在现实社会中感到沉闷压抑,精神上焦躁不安又忧郁彷徨,这也决定了他们一生当中必然无所事事、毫无作为、空虚而又无聊。
这类人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被称为“多余人”。
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唯物主义哲学家、杰出的文学批评家赫尔岑(А.И.Герцен)在评论普希金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ЕвгенийОнегин”)时,明确的提出了“多余人”这一概念,并指出:“‘多余人’的特殊性不仅仅在于他永远不会站在政府一面,还在于他永远也不会站在普通老百姓这一面…” [1]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В.Г.Белинский)在谈到“多余人”这一形象时,认为:“…这些人常常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和巨大的精神力量,本可大展才华,但却很少作为,或者根本无所事事,……”,[2]“多余人”作为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社会环境下的产物,具有一些相似或相近的特征:他们大多出身贵族阶级,有着良好的教养和聪明的头脑,大多数人接受过西欧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最初活跃在上流社会,很快便厌倦了那里空虚乏味的生活,想寻求有意义的新生活,然而,他们53脱离人民大众,又不了解俄国的社会实际情况,陈腐的贵族教育既没有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更没有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毅力,几经挣扎,最终还是一事无成,成为毫无用处的“多余人”;同时,激烈的内心矛盾与冲突、沉重的精神痛苦与郁闷也是这类人的一个显著特点。
_多余人_爱情中的俄罗斯女性形象
第24卷 第4期Vol.24 No.4平 原 大 学 学 报J OU RNAL OF PIN GYUAN UN IV ERSIT Y2007年08月 Aug.2007“多余人”爱情中的俄罗斯女性形象3杜 荣(平原大学师范学院,河南新乡453003) 摘 要:19世纪俄文学家在塑造俄罗斯文学中“多余人”形象时,“多余人”在爱情矛盾冲突中的性格特征是塑造其形象的一个重要手段。
当“多余人”在爱情生活中退缩、消极应对,甚至逃避时,俄罗斯女性对爱情追求的坚强决心和果敢行动也愈发与“多余人”形成鲜明的对比,凸现了俄罗斯女性的光辉形象,体现了作家的道德理想及时代对“新人”的期待和呼唤。
关键词:俄罗斯文学;多余人;爱情;俄罗斯女性中图分类号:I512.4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944(2007)04-0036-04 “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画廊中一类独特的形象系列。
它反映了19世纪在俄国贵族革命时期的俄国贵族知识分子思想发展与命运,“多余人”的含义是:他们聪明,受的是欧洲教育,生活在贵族走向没落时期,他们出生于贵族又不满于贵族且寄生于贵族。
在反动专制政体和农奴制下感到窒息,不仅同官方,而且同人民都格格不入,因而精神空虚,玩世不恭,悲观失望,无所作为,在生活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而成为“多余人”。
在塑造“多余人”形象时,作家们都把描写“多余人”在爱情矛盾冲突中的性格特征作为塑造其形象的一个重要手段。
如果我们系统地观察分析“多余人”的爱情,就不难发现其中两组形象的鲜明对比:当“多余人”在爱情生活中不断退缩、消极应对,甚至逃避时,俄罗斯的女性们,无论是少女还是少妇,对爱情追求的坚强决心和果敢行动都是“多余人”望尘莫及的。
“多余人”忧郁怯懦,俄罗斯女性坚强伟大;“多余人”夸夸其谈,俄罗斯女性脚踏实地;“多余人”无所作为,俄罗斯女性追求执着。
本文将从这个对比角度,整体上展示“多余人”爱情发展轨迹中的俄罗斯女性的光辉形象,并对揭示“多余人”爱情中的俄罗斯女性形象塑造的重大意义作一阐述。
“多余人”是怎样一步步走向死亡的?
“多余人”是怎样一步步走向死亡的?“多余人”是怎样一步步走向死亡的?——浅谈俄罗斯文学中“多余人”的嬗变内容摘要:“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典型形象,是俄罗斯近代民族文化的崛起与西方文化发生剧烈撞击与冲突的产物。
这一形象出现在当时诸多优秀作家的作品中。
从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
赫尔岑笔下的别而托夫,到莱蒙托夫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和拉浦列茨基、再到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摩夫,多余人经历了一系列的嬗变与蜕化,最终走向了死亡。
“多余人”形象的灭亡,象征了俄国农奴制必将退出历史舞台的命运,同时也预示了新的生活必将来临的时代趋势。
关键字:俄国文学、多余人、生存价值、嬗变“多余人”示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
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但不为官职钱财所利诱,接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
他们虽然有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
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只能在愤世嫉俗中白白的自己的才华,他们看出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弊病与缺陷,在反动专制和农奴制下深感窒息,所以他们不愿站在政府一边,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但又不能跳出这种生活的小圈子与人民结合。
他们很是心仪西方的自由思想,想改变俄国的现状进行变革,但是却缺少实践。
他们生活空虚,性格软弱,没有向贵族社会抗争的勇气,只是用忧郁、彷徨的态度对待生活,在社会上无所作为。
按照赫尔岑所说,他们在其所安身立命的环境中是“多余的人,他们并不具有从这种环境中脱身出来的一种坚毅性格的必要力量。
”所以在他人看来就成了社会上“多余”的人。
普希金《叶浦盖尼.奥涅金》里的奥涅金;赫尔岑,《谁的罪过》里的别尔托夫;莱蒙托夫《当代英雄》里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罗亭》里的罗亭、《贵族之家》里的拉浦列茨基;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里的奥勃洛摩夫等等,都是“多余人”的代表。
“多余人”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屠格涅夫的《多余人日记》中,后来被俄罗斯文学界和批评界用来称谓具有类似奥涅金的性格、气质和历史命运的那一部分知识分子,但是“多余人”这一组特殊的形象群体又是怎样产生的呢?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又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呢?最后“多余人”这一形象又是怎样在历史的长河中渐渐消失的呢?在本文中我将会给大家做出详细的阐述。
俄国多余人形象特征
论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的共同特征和发展演变摘要:文学与时代密切相联, 这是俄罗斯文学的传统。
这一传统到了十九世纪俄国作家手中更推向了高潮。
这一时期的俄国文学真实地记载了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全过程, 并且塑造出了不同时期的典型形象系列。
其中“多余人”的形象是这一时期的一个独特的形象系列, 他充分体现了贵族革命阶段贵族知识分子的特点。
这组形象的出现, 是世界文学中特有的现象, 也是俄国社会生活的必然反映。
关键词: 俄国文学“多余人”贵族知识分子“多余人”是俄国近现代文学史上一类特有的文学典型。
从普希金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里的主人公奥涅金开始, 以后又有莱蒙托夫长篇小说《当代英雄》里的主人公毕巧林,赫尔岑的长篇小说《谁之罪?》里的别尔托夫,屠格涅夫著名小说《罗亭》里的主人公罗亭及冈察洛夫的小说名篇《奥勃洛摩夫》里的主人公奥勃洛摩夫等等, 这些著名的文学人物全是“多余人”形象的代表。
作为19 世纪俄国贵族革命时期的产物, 在“多余人”系列画廊中, 这些人物形象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与连续的发展轨迹。
一、“多余人”“多余人”诞生于19 世纪前半期的俄国。
当时, 西欧各先进国家, 已进入资本主义胜利确立的时代, 而俄国封建农奴制内部, 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萌生。
同时, 农民暴动风起云涌, 农奴制度的崩溃在所难免, 专制政体的危机已渐露端倪。
1812 年反抗拿破仑侵略的卫国战争取得胜利, 大大促进了俄罗斯民族意识的觉醒, 有文化、有头脑的人开始放眼世界、反省自身。
同时, 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启蒙主义思想以及国内激烈的阶级斗争的影响和推动下, 俄国解放运动的贵族革命形势出现了, 由此引发了贵族青年深刻的阶级分化: 极少数最先进的爱国的仁人志士, 迫切要求彻底改革农奴制度, 强烈渴望改变祖国和民族的落后状况; 他们开展秘密的革命活动, 甚至公开站出来同强大的沙皇专制政权进行英勇的斗争, 其最杰出的代表就是著名的“十二月党人”, 以及被列宁称为“革命家”的赫尔岑等。
普希金作品中“多余人”形象研究文献综述
一.普希金作品中“多余人”形象研究俄罗斯19世纪的伟大作家普希金创作了很多优秀作品,而他的作品中关于“多余人”形象特征的概括也被诸多研究者所接受。
文章将从普希金的几部作品中去分析,探讨“多余人”形象是怎样产生的,又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
关键词:多余人;普希金;俘虏;阿乐哥;奥涅金一、“多余人”的出现及其特征(一)“多余人”的出现普希金开创了“多余人”的先河,最为典型的“多余人”形象就是他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叶普盖尼·奥涅金》中的主人公。
此外,在奥涅金这一成熟形象诞生前,普希金在自己浪漫主义长诗《高加索的俘虏》及《茨冈》中也出现了“多余人” 形象。
1850年,屠格涅夫发表了中篇小说《多余人日记》,小说中的细腻描写使得“多余人” 这一形象真正的广为流传。
还有赫尔岑《谁的罪过》中“别尔托夫”,屠格涅夫《罗亭》中的“罗亭”等等。
总之,“多余人”那种暴躁和不安,又无法挣脱这个社会,长期处于苦闷中所形成的性格就成了俄国一代青年精神的写照。
(二)“多余人”的特征“多余人”这种人物类型,他们产生背景大致是相似的,在新旧文化撞击下,人们不得不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命运,寻求出路却不得。
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不满足于社会现实,渴望有所作为又找不到正确的方向,没有行动的勇气,长期在苦闷中生活,因此就成为了“多余人”。
所谓的“多余人”面临的困难就是“对异质文化或完全认同,或是完全抗衡,或是认同后复归,完成两种文化的融合,而多余人就是在两种文化之间,找不到位置的人物形象表达。
”他们虽然出身于贵族,却厌恶上流社会,他们带着怀疑的眼光看待这个社会,尽管感受到空虚,又无法摆脱自身所处的困境,很少采取行动。
“多余人”感受到周围环境的压抑,他们渴望自由,积极地寻找出路,但是又缺乏理想和追求,个人愿望也就无法满足,因此陷入苦闷之中。
他们渴望有所作为,也实行过某些改良和变革,但是遇到困难就泄气了,开始疏远人民,最终一事无成。
二、《高加索的俘虏》中的“俘虏” 19世纪初,俄国社会动荡不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
叶甫盖尼·奥涅金
余
人
毕巧林
的
形
罗亭
象
奥勃洛摩夫
平卧不起的废物—奥勃洛摩夫
(地主知识分子)奥勃洛摩 夫养尊处优,视劳动与公职 为不堪忍受的重负。尽管他 设想了庞大的行动计划,却 无力完成任何事情,最后只 能躺在沙发上混日子,成为 一个彻头彻尾的懒汉和废物 一个完全丧失实际活动能力 的极端懒惰的 “寄生虫”
俄国史上“多余人”形象的演变
杨海华 李涓 莫秋英 林月翔 陈斯敏 黄绮婷
“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 分子的一种典型。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在优 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他们虽有高尚的 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 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疾 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他们既不愿站在政府的 一边,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不能和人民站在一起, 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他们很是心仪西方的自 由思想,他们也很不满俄国的现状,又无能 为力改变这种现状,然而他们又是 大贵族和权势者的代表人物, 不可能与底层人民相结合以 改变俄国的现状。
奥勃洛摩夫是“多余人”的终结,他是一个完全无用的人
总结
“多余人”是封建制度崩败时期,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尚未发展时期,贵 族同农民对抗日益尖锐时期的产物。 “多余人”的人物特点是时代与社会 背景 的反映,“多余人”的演变 过程则是按时代的发展 轨迹变得日渐丰满和生动
谢谢观看
(进步贵族青年)一个鄙视功名富贵, 不趋炎附势,努力探索着新的人生道路, 矛盾和冲突的共同体的“怪人”
多
叶甫盖尼·奥涅金
余
人
毕巧林
的
形
罗亭
象
奥勃洛摩夫
充满时代热情,为民主革命摇旗呐喊过的罗亭
(进步贵族知识分子 )有过人的 天赋才智,与玩弄权术、贪图安 逸无缘,常为思考和讨论社会、 人生、哲学问题热血沸腾。但却 无能为力,不侏儒”。
多
叶甫盖尼·奥涅金
余
人
毕巧林
的
形
罗亭
象
奥勃洛摩夫
充满激情、骚动不安的奥涅金
徒有聪明才智、在社会上找不到 自己的位置、在爱情中也遭失败的 一 位既被排斥于贵族社会之外,又不被 劳动人民所接受,不被理解的 “聪明的废物”
多
叶甫盖尼·奥涅金
余
人
毕巧林
的
形
罗亭
象
奥勃洛摩夫
忧郁、悲观、矛盾、孤愤的毕巧林
“多余人”的秘密在他的时代里(19世纪俄国)
奥涅金
毕巧林
罗亭
奥勃洛摩夫
年代 时代特征
比较
20年代
贵族革命家 成长时期
30年代
农奴制最黑暗 最反动时期
40年代
民主力量逐 渐兴起
50年代
农奴制度崩溃 前夕
毕巧林比奥涅金表现出了更 多的贵族阶级的劣根性
罗亭在精神世界上高于前两者,能够用自己 热情洋溢的语言激励人们去追求崇高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