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余人” 形象系列

合集下载

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

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

添加标题
阿Q是一个典型的“多余人”形 象,他生活在社会底层,饱受压 迫和歧视
阿Q的命运悲惨,最终被社会抛 弃,死于非命
巴金笔下的“觉新”
角色:觉新 作品:《家》
性格特点:善良、懦弱、保 守
命运:在家庭和社会的压力 下,逐渐失去自我,成为 “多余人”
社会背景:20世纪初的中 国社会,封建制度逐渐瓦解,
呼吁社会变革:“多余人”形象呼吁人们关注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变革,实现社会进步
对知识分子命运的思考与启示
“多余人”形象反映了知识分子在社会变革中的困境和挣扎
他们追求理想,但又受到现实环境的制约和束缚
“多余人”形象启示我们,知识分子需要保持独立思考,勇于面对现实,追求真 理 他们的命运也启示我们,社会需要为知识分子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机会,以促进社会 的进步和发展。
理想与现实的 冲突:知识分 子追求理想, 但现实往往与 理想相悖,导 致他们陷入困
境。
自我认知的困 惑:知识分子 对自己的身份 和价值产生困 惑,不知道自 己在社会中的 地位和作用。
孤独与绝望: 知识分子在社 会中往往感到 孤独,对自己 的未来感到绝
望。
精神上的迷茫与挣扎
主人公往往具有 较高的文化素养 和思想境界
钱钟书笔下的“方鸿渐”
作品:《围城》 角色:方鸿渐 性格特点:善良、正直、聪明、幽默 命运:在爱情、事业、家庭等方面都遭遇挫折,最终成为“多余人”
04
“多余人”形象的 特征
THEME TEMPLATE
知识分子的困境
社会变革:中 国社会在20世 纪初的剧烈变 革,使得知识 分子面临新的 挑战和困境。
新思想逐渐兴起
影响:觉新的形象反映了当 时社会中许多人的困境和挣 扎,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多余人“多余人”的精神个性

多余人“多余人”的精神个性

多余人“多余人”的精神个性“多余人”是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作品中贵族知识分子的形象,主要产生于二十至五十年代的俄国贵族革命时期。

当时,一些受过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具有较高天赋和才华的贵族知识分子,既不满上流社会的腐败,愤世嫉俗,又无力与本阶级决裂;既有朦胧的追求,希望有所作为,又脱离人民,远离革命,结果,在碌碌无为中虚度一生,成为“既非孔雀,又非乌鸦”的“多余人”。

“多余人”形象主要有普希金《叶夫根尼・奥涅金》中的奥涅金、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的皮却林、屠格涅夫《罗亭》、《贵族之家》中的罗亭和拉夫列斯基、赫尔岑《谁之罪》中的别尔托夫、涅克拉索夫《萨沙》中的阿加林、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中的奥勃洛摩夫等。

这些“多余人”形象不仅是十九世纪前半期俄国文学的中心主人公,而且是世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的重要角色,是世界文学画廊中的珍品。

苦闷忧郁、愤世嫉俗的奥涅金奥涅金患上了不治之症,到如今这种病原因不明,跟英国的Spleen(忧郁症)有点相象,正是所说的俄国式忧郁病。

现在总该查一查病源,不过,他没有自杀倒算万幸。

他不想尝尝子弹的滋味,但是对人生早已是心灰意冷。

跟哈罗德一样忧郁苦闷,无精打采,出入于客厅。

无论是社交界的流言蜚语,还是波士顿或是秋波送情,以及有失礼貌的高声叹息,这一切他都是无动于衷。

……于是,他又无所事事了,内心里感到无限空虚,坐下来汲取别人的智慧,俗话说得好:展卷有益。

架上摆满一排排图书,他读了又读,了无头绪:有的枯燥乏味,有的谎话连篇,有的昧着良心,有的毫无意义,本本都带着受束缚的烙印,古书陈腐,新书更加陈迹。

就象抛弃那些女人一样,从此搁下书,如行丧礼,用黑色塔夫绸蒙上书架,连同上面那些尘封的书籍。

我跟他一样,远离闹市,抛开社交界的缛礼繁文,彼此情投意合,结为至交,我喜欢他的性格超群:常常于无意中陷入幻想,头脑冷静,智慧过人,连他的怪癖也不可模仿。

……我们倾吐积愫,置腹推心,谈得投机,津津有味。

奥涅金多余人形象分析(2)

奥涅金多余人形象分析(2)

奥涅金多余人形象分析(2)奥涅金多余人形象分析所以,奥涅金的形象是可怜的。

他是一个“多余人”形象,生长在贵族社会里,然而又具有强烈的反叛精神,又有伟大的理想,可是又没有出路,心中充满苦闷,最后导致玩世不恭。

这是作者根据当时的社会背景为参照物,将当时社会描写的淋漓尽致。

“多余人”作为一类人物形象,它不仅存在于文学史上,而且存在于生活中,使我们对人性,对命运有了更深的探讨。

“多余人”的命运也更能引起我们的关注。

“多余人”让我们看到这样的人活着的痛苦,让我们不要去做这样的人。

“多余人”让我们从自身出发,更好地思考自己的人生!古今中外,这样的“多余人”很多,他们的形象给了我们借鉴,让我们要脱离一事无成的“多余人”,我们要为自己负责,不要糊糊涂涂的过完一生。

我们要充满活力,有自己的目标,更要注重行动,为自己创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奥涅金多余人形象分析 [篇2]普希金的.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问世以来,主人公奥涅金的争议一直不断。

自从赫尔岑把“多余人”的帽子戴在奥涅金的头上,评论界才处于相对平静的状态。

然而.近年来,随着普希金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多余人”论受到了怀疑。

张铁夫在(近年来我国的普希金研究》一文中作了总结,认为我国文艺界近年来至少存在着以下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奥涅金是19世纪20年代俄-国贵族先进青年的典型,是“一个夭折了的十二月党人的形象”,而不能归入“多余的人”;一种观点认为“多余的人”是一种超阶级的提法,奥涅金形象从许多方面来考察都是一个“中间人物”;第三种观点仍然坚持奥涅金是“多余的人”。

本文力图从这些矛盾的分析中获取对奥涅金形象思想价值的再认识。

这里所说的“思想价值”包括三层含义:其一,奥涅金在其自身封闭状态中的本体价值;其二,奥涅金在其所处社会环境中的社会价值;其三、奥涅金形象对于读者的认识价值。

小说“卷首语”是这样的:“他虚荣心极重,又特别自负,因此无论在谈到自己的好的或坏的行为时都抱着同样冷漠的态度—这也许是他自以为比别人优越所造成的”。

奥涅金多余人形象分析

奥涅金多余人形象分析

奥涅金"多余人"形象分析作者:方钦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专业(05级),北京刊名:跨世纪(学术版)英文刊名:CROSS CENTURY年,卷(期):2008,16(7)被引用次数:0次参考文献(2条)1.普希金.丁鲁叶甫盖尼@奥涅金 19962.朱维之外国文学简编(欧洲部分) 2006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王湘试析"多余人"奥涅金和毕巧林的形象特征-长春大学学报2002,12(4)"多余人"是19世纪前半期俄国文学中的独特现象.奥涅金、毕巧林、罗亭和奥勃洛摩夫虽然都称"多余人",但由于存在的主客观原因不一样,他们本身及在历史上的作用也不同.作为早期出现的"多余人",奥涅金和毕巧林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反抗着他们生存的那个社会,同时他们又无法摆脱他们作为贵族阶级的本性.2.期刊论文赵宪彪再论多余人——《叶甫盖尼·奥涅金》善恶之辨浅谈-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5)<叶甫盖尼·奥涅金>体现了普希金本人善恶之辨的人性辩证法.善良的动机可以产生善的结果,也可能产生恶的结果;恶的动机应该产生恶的结果,也可能产生善的结果.这一切对人物的行动,对情节的展开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爱情是伦理学的古老命题,也是文学的永恒话题,尤其是普希金叙事作品的灵魂之一.奥涅金对达吉雅娜的爱与拒绝是一种理性的爱.奥涅金作为一个"多余人",体现了这一特征.3.期刊论文唐晓.TANG Xiao略论普希金作品中"多余人"形象的演化-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4)俄罗斯文学作品中的"多余人"形象带着俄国社会19世纪的时代烙印而产生,赫尔岑对多余人形象特征的概括已经被诸多研究者认可并接受,之前的许多研究关注的"多余人"是从奥涅金这一成熟的典型开始的.试图从文本分析的角度,对普希金之前的两部长诗<高加索的俘虏>和<茨冈>进行研读,探寻多余人形象的萌生与演化过程.4.期刊论文周吉国为奥涅金和皮乔林一辩-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9(1)传统的外国文学史一般都以"多余人"这个概念把奥涅金、皮乔林、罗亭、奥勃洛摩夫串联起来,把他们视作同类.其实,他们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别,有的甚至是带有根本性的差别.本文主要是把奥涅金、皮乔林与奥勃洛摩夫区别开来.5.期刊论文张皎玲奥涅金:一代贵族青年的肖像-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9(4)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以精湛的现实主义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奥涅金是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开始觉醒而又找不到出路的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6.期刊论文孙保国.SUN Bao-guo析"多余人"奥涅金和毕巧林的形象特质-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9,29(3)19世纪俄国文学中出现了"多余人"形象系列,他们既有一脉相承的共同点,又有各自不同的特质.通过对"多余人"奥涅金和毕巧林的爱情观、友情观以及对待自己痛苦的态度等方面的分析,可以揭示其出现的时代必然性、悲剧性和历史进步性,突显其"多余人"的形象特质.7.学位论文姚靓相似的边缘路上,不相似的心——“多余人”形象奥涅金与方鸿渐比较研究2010在文学发展史上,“多余人”是个独特的文化现象,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具有很强的社会现实意义。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多余人“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

这些形象大多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接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厌倦上流社会的生活,渴望有所作为,他们的出现是社会意识觉醒的一种体现。

但是这一类形象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缺乏行动的能力和勇气,因此在社会上无所适从,结局是悲剧性的。

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成为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摩夫等人都属于这一类典型。

小人物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由普希金开创的一类艺术形象。

他们在社会中官阶卑微,地位低下,生活贫苦,但又逆来顺受,安分守已,性格懦弱,胆小怕事,成为显赫的大人物治下被侮辱、被损害的牺牲者。

普希金以其短篇小说《驿站长》开了俄国文学中描写“小人物”的先河。

随后,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等,都在自己的创作中塑造了“小人物”形象。

批判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是19世纪30年代在法国出现,后在19世纪中后期和20世纪初期的欧美具有极大影响的一种文学思潮。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突出特点就是真实和广阔地反映社会生活,深刻地揭露现实矛盾和批判社会罪恶;同情社会下层的小人物,反映他们的悲惨命运和内心痛苦;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并注意细节的真实。

但不少作家以抽象的人道主义为出发点来批判黑暗现实,难以找到准确变革社会的道路。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各种文学体裁均有佳作,其中尤以长篇小说为最。

优秀作家众多,如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易卜生等。

自然派是俄国19世纪40-50年代形成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别称,奠基人是果戈理,名称由别林斯基提出;自然派的特点是,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批判黑暗腐朽的专制农奴制,描写下层小人物的不幸命运,具有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倾向;果戈理是当时现实主义文学的盟主,自他以后的一系列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赫尔岑、冈察洛夫、涅克拉索夫等都是自然派作家。

新人“新人”指的是19世纪中叶在俄国文学中出现的具有民主主义思想倾向的平民知识分子形象。

简述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现象

简述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现象

简述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现象“多余人”出现在俄国历史舞台上不是刹那间的现象,它的发展和演变也是一个历史过程。

从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到莱蒙托夫塑造的“当代英雄”毕巧林,再到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再到冈察洛夫作品中的“睡神”奥勃洛摩夫,“多余人”的形象逐渐充实鲜明起来。

(1)聪明的废物——奥涅金普希金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里的主人公“奥涅金”是19世纪20年代俄国进步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多余人”的鼻祖。

奥涅金具有所有“多余人”的共性,即聪明,博学有才华;生活在上流社会过着奢侈空虚的生活;厌恶自己的生活圈子却不得不依赖于它;有理想却缺乏实干精神、坚强的毅力;精神苦闷不知所措,最终迷失自我。

他也具有自己的个性,即他对新生活充满了憧憬,厌恶旧有的社会体制,表现出了强烈的叛*逆精神。

但他没有任何实际工作能力,没有毅力,事事不能坚持到底,内心非常痛苦,性格也更加阴郁、孤僻,被称为“聪明的废*物”。

(2)当代英雄——毕巧林莱蒙托夫小说《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是俄国19世纪30年代的“多余人”形象。

此时的俄国正处在农奴制最黑暗最反*动的年代,统治者的残*暴让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革命的前途黑暗渺茫。

与第一代的代表奥涅金相比,除了拥有“多余人”的共性,毕巧林更狂热,更玩世不恭,更损人利已,更具有破坏性,表现得更加孤独、更加忧郁。

“狂热好动”与“人格分裂”是毕巧林的两大个性。

他是一个极端的冷热矛盾结合体。

一方面渴望生活,具有丰富的感情与奔放的激情,另一方面又对生活和人类丧失信心,往往激情与冷漠并存,显得喜怒无常。

他年轻聪明富有激情,具有深刻的洞察力,也因此对社会看的更透彻,心灰意冷的更彻底,可又止不住幻想,幻想过后又是更大的失望。

所以毕巧林的玩世不恭、碌碌无为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已是一个拥有高度自觉的自我意识的个体,一个冷静地怀疑着、分析着、求索着的个体。

奥涅金“多余人”人格形象分析

奥涅金“多余人”人格形象分析

奥涅金“多余人”人格形象分析刘雨天津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09501262内容提要:以叶普盖尼·奥涅金为代表,“多余人”之所以被称为“多余人”,是因为连他们自己都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自认为是“多余”的。

受特定社会环境影响,其人格中,本我和超我强烈冲突,自我渐渐迷失了,只能被动选择各种各样的逃避行为。

关键词:奥涅金多余人精神分析俄罗斯诗人普希金在他的长篇诗体小说《叶普盖尼·奥涅金》中塑造了一个文学史上的典型形象——“多余人”。

这一形象不仅多次出现在俄罗斯文学中,如赫尔岑的小说《谁之罪》里的别里托夫;莱蒙托夫的小说《当代英雄》里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的小说《罗亭》里的罗亭;冈察洛夫的小说《奥勃洛莫夫》里的奥勃洛莫夫等,对其他国家的文学创作亦有一定影响。

日本文学家夏目漱石笔下《后来的事》主人公长井代助、鲁迅《伤逝》的主人公涓生,甚至是《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在这些人物身上,我们都能看到“多余人”的影子。

作为文学史上的典型形象,我们可以从诸多人物形象中总结出“多余人”的共同的特征:出身于没落的名门望族,素受文化教养,不为官职钱财所利诱;也能看出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弊病和缺陷,在反动专制下深感窒息。

他们虽有变革现实的抱负,但缺少实践。

他们生活空虚,性格软弱,没有向贵族社会抗争的勇气,只是用忧郁、彷徨的态度对待生活,在社会上无所作为。

“多余人”形象诞生于现实主义文学,必然是对现实社会生活中“多余人”生存状况的真实记录。

“多余人”大多是悲剧的,可是“多余人”的悲剧是如何诞生的?贵族知识分子们的“多余人”人格,是如何形成的?关于这个问题,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依德提出的人格结构分析理论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答案。

弗洛伊德在其著作《自我与本我》一书中将人格的结构概括为三个方面: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id)是在潜意识型态下的思想,代表思绪的原始程序——人最为原始的、属满足本能冲动的欲望,如饥饿、生气、性欲等;本我为与生俱来的,亦为人格结构的基础。

中俄"多余人"典型形象分析及现实意义

中俄"多余人"典型形象分析及现实意义

最 为典 型 的俄 国 “ 多余 人 ”形 象代表 是 普希 金笔 下的 关系 和尊 卑观 念 ,很显 然他 违反 了封 建等级 制度 ,破 坏 了 第一个 “ 多余 人 ”一 叶 甫根 尼 奥涅 金 。奥 涅 金 出 身贵 族 封建 秩序 。 当然凭借 自己弱 小 的势力根 本无 法使 改变 当时 却 对纸 醉金 迷 的贵族 生活 感到厌 倦 ,他拒 绝 了塔 姬雅娜 的 的传 统思想 。
有时候环境是很难改变的觉得自己并不适合这个地方哪怕是这份事业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很难生活下去显得与周围的环境或者人格格不入这时候的我们更应该相信自己不应该半途而废要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并为之去努力去行动
中俄 “ 多余人 "典型形象 分析及现 实意义
蒿丽晓 河 北 师 范大 学外 国语 学 院
摘 要:在十九世纪的俄国文学史和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学史上都出 现 了 “ 多余人 “ 形象,俄国文学史上 典型的 “ 多余 人”代 表 ,分 别是 普希金 笔 下的叶 甫根尼 奥 涅金 ,莱蒙 托夫笔 下的 毕巧林 等。 中 国文 学史上 典型 的 “ 多余 人 ”代 表 ,分 别 是曹 禺 《 雷雨》 中的周 萍 ,曹雪 芹 《 红 楼梦 》 中的贾 宝玉等 。他们 出身 于贵 族 ,接受过 很好 的教 育 ,他 们 不满 当时的社 会环境 ,却很 少行 动 ,他们 有高 尚的理 想 ,却远 离人 民。他 们是 时代 的 悲剧 ,也 是个 人的 悲剧 ,他 们被 称为 “ 思想上 的 巨人 ,行 动上 的矮 子” 。 关键 词 : 多余 人 ;代 表 ;悲剧
并 没有 什么 结果 ,也 没有 摆脱 苦 闷,无聊 的生活 。他讨 厌 贵 族生 活 ,却摆 脱不 了贵族 所 与生俱 来 的偏 见;他 不想 与 幸福 ,他 的 内心很 苦 闷,很 压抑 。他 的 出生 ,生 活环 境使

郁达夫笔下“零余者”的人物形象分析

郁达夫笔下“零余者”的人物形象分析

郁达夫笔下“零余者"的人物形象分析摘要:零余者又称“多余人”,在大家笔下的零余者更是数不胜数,如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孔乙己、还有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等,但是敢于对零余者的内心大胆剖析的也只有郁达夫了.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大多数为失意落魄的五四知识分子,从他的字里行间里我们能触摸到零余者内心深处的灵魂,倾听他们灵魂深处的呼声。

郁达夫将他们内心的孤独,寂寞,透明,脆弱,敏感,绝望,无助,矛盾,无奈,自叹与自怜都表达的淋漓尽致,这就是郁达夫笔下的一群有着浓厚悲剧色彩的零余者。

总的来说,在郁达夫的笔下,这就是一群悲剧色彩浓厚却内心彷徨不安的可悲人!关键词:多余矛盾无能郁达夫零余者零余者,亦称“多余的人”或“多余人”,是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中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

最早的零余者形象是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主人公奥涅金,而零余者这一称谓的流行,主要是在屠格涅夫的《零余者的日记》出版之后。

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则是一群有心自救却无能为力,最后被社会遗弃的悲剧人物形象,但是他们身上有着人性中真善美的一面,他们都是很真实的,如在《沉沦》中“他”发自心底对真爱的呼唤;如《茑萝行》中的“他”对旧式婚姻的不满的一种表现;他们还是偾世嫉俗,如《杨梅烧酒》中不满当时中国社会而几乎失态的痛骂。

《春风沉醉的晚上》中“他”对女主人公凄惨境遇的同情与怜悯,就是因为他们有着这么美好的一面,他们才会不融于当时的社会,到最后往往都遭到了遗弃背叛,所以他们的悲剧很值得我们去思考。

一、零余者们的内在因素“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形象大多都是情感上那些往往不得志的人。

知识我也不要,名誉我也不要,我只要一个安慰我体谅我的‘心’. 一副白热的心肠!从这一副心肠里生出来的同情!从同情而来的爱情!我所要求的就是爱情!" ①“若有一个美人,能理解我的苦楚,她要我死,我也肯的。

若有一个妇人,无论她是美是丑,能真心真意的爱我,我也愿意为她死的.我所要求的就是异性的爱情!"②《沉沦》中的“他”就是一个在日本留学的中国青年,孤身一人在异国他乡,心境就是很孤独的,而且又是被日本所唾弃的一个国家的人民,所以又在无形之中自卑之心又笼罩在了这个青年身上. “他的早熟的性情,竟把他挤到与世人绝不相容的境地去,世人与他的中间介在的那一道屏障,愈筑愈高了。

多余人不多余——浅析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几位“多余人”形象【初稿】

多余人不多余——浅析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几位“多余人”形象【初稿】

多余人不多余——浅析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几位“多余人”形象【初稿】摘要:“多余人”形象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道美丽的风景。

那一代的作家们眼观世事、心系社会,创作出这样一系列形象:他们中有孤独者魏连殳、怯懦者觉新、精神流浪汉方鸿渐,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这一现象是在时代环境、知识分子自身、俄罗斯文学的多重影响下形成的。

他们蕴含了丰富而深远的社会意义,更包含了深邃的美学意蕴。

关键词:“多余人”;现象;性格;成因;意义一、“多余人”现象文学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前进、逐渐丰富的历史。

中国现代文学中“多余人”现象的发展和演变也是一个历史过程,随着时代的推进,“多余人”形象在逐渐变得鲜明和丰满,“多余”从事业一步步渗入到爱情、婚姻当中,进而表现在他们整个人生。

这些“多余人”生活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和家庭环境下,个性气质和思想观点不尽相同,表现在生活上的行为方式亦是各有各样:(一)孤独者魏连殳魏连殳生活在辛亥革命失败、五四大潮尚未崛起的无比黑暗的年代,这样的时代和社会不能也不会给他这个在新思潮呼唤下觉醒的知识分子提供用武之地。

魏连殳原本是旧传统旧势力的激情反叛者,但是社会把这个善良正直、理想、有抱负的知识分子逼上了绝境,当他面对比新思潮更加庞大的旧势力的压迫时,不得不为了苟活去当封建军阀杜师长的顾问,时常与先前他憎恶的墨客奉承应和,他感到内心的痛苦和无奈,失去了以往和旧势力斗争的独立人格,在现实面前败下阵来,成了“多余之人”,在封建势力高压下走上了绝路。

在政治和经济的双重挤压下,他承担痛苦、折磨和煎熬。

他也曾经用他觉醒的灵魂向中国传统文化和黑暗丑恶的政治势力进行过抵抗,向麻木的中国人发出过启蒙的呼声,但最终他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失去了勇气,成了时代的落伍者。

他缺乏执着于信念的坚强意志,在强大的黑暗势力面前,在个人与社会的冲突中,只能采取消极顺应的形式:调整、缓和与旧势力的矛盾。

这时他难免成为一个失败者,苟且生存。

俄国“多余人”形象发展

俄国“多余人”形象发展

“多余人”的秘密在他的时代里(19世纪俄国)
奥涅金
年代 20年代 贵族革命家 成长时期
毕巧林
30年代 农奴制最黑暗 最反动时期
罗亭
40年代 民主力量逐 渐兴起
奥勃洛摩夫
50年代 农奴制度崩溃 前夕
时代特征
毕巧林比奥涅金表现出了更 多的贵族阶级的劣根性 比较
罗亭在精神世界上高于前两者,能够用自己
热情洋溢的语言激励人们去追求崇高的理想 奥勃洛摩夫是“多余人”的终结,他是一个完全无用的人
总结
“多余人”是封建制度崩败时期,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尚未发展时期,贵 族同农民对抗日益尖锐时期的产物。 “多余人”的人物特点是时代与社会 背景 的反映,“多余人”的演变 过程则是按时代的发展 轨迹变得日渐丰满和生动
谢谢观看
多 余 人 的 形 象
叶甫盖尼· 奥涅金 毕巧林 罗亭
奥勃洛摩夫
充满激情、骚动不安的奥涅金
徒有聪明才智、在社会上找不到 自己的位置、在爱情中也遭失败的 一 位既被排斥于贵族社会之外,又不被 劳动人民所接受,不被理解的 “聪明的废物”
多 余 人 的 形 象
叶甫盖尼· 奥涅金 毕巧林 罗亭
奥勃洛摩夫
多 余 人 的 形 象
叶甫盖尼· 奥涅金 毕巧林 罗亭
奥勃洛摩夫
平卧不起的废物—奥勃洛摩夫
(地主知识分子)奥勃洛摩 夫养尊处优,视劳动与公职 为不堪忍受的重负。尽管他 设想了庞大的行动计划,却 无力完成任何事情,最后只 能躺在沙发上混日失实际活动能力 的极端懒惰的 “寄生虫”
忧郁、悲观、矛盾、孤愤的毕巧林
(进步贵族青年)一个鄙视功名富贵, 不趋炎附势,努力探索着新的人生道路, 矛盾和冲突的共同体的“怪人”
多 余 人 的 形 象

论文多余人开题报告

论文多余人开题报告
尤其是在近几年来,中国文学界对俄国“多余人”形象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不再局限于意识形态的条条框框,会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研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对“多余人”形象的研究越来越重视。赵雪华在《俄罗斯文学中“多余人”形象的新思考》中描写了普希金作品“多余人”性格形成的客观原因,以及作品“多余人”性格形成的主观原因和对“多余人”的重新分类。何云波在湘潭大学学报上发表的《走近普希金读普希金的生活与创作》中分析了普希金多余人性格特点等各个方面。刘云飞恩2005年在花城出版社也发雪华《俄罗斯文学中“多余人”形象的新思考》
《十九世纪俄国文学史纲》
曹萍萍《从普希金多余人形象分析俄罗斯文学中人物特点》
三、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四、院(系)毕业论文领导小组审核意见
领导小组组长签名年月日
Анализ образа лишнего человека в произведениях Пушкина
论文提纲(俄文版)
План Содержание
ГлаваⅠКраткоеизложениеобраза«лишнийчеловек»
1.1Панятиелишнийчеловек
1.2Лишнийчеловекврусскойлитературе
ГлаваⅡАнализ образа лишнего человека в произведениях Пушкина
窗体顶端
ГлаваVКраткое введение«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Пушкин»
窗体底端
Заключение
Литература
«
»
多余人有很多,他们的命运引起我们关注,他们的形象给了我们借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树立正确的目标,对自己负责,充满活力的一生,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多余人小人物

多余人小人物

俄国文学作品中的“多余人”和“小人物”第一个“多余人”形象•普希金《叶普盖尼——奥涅金》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奥涅金。

•奥涅金是俄国第一个多余人形象。

奥是书中的中心人物,他是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俄国进步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这一形象概括了当代贵族青年性格的基本特征。

多余人在俄是较多的,可成一系列,二十年代的奥,三十年代的彼巧林(当代英雄),四十年代罗亭(屠格涅夫),五十年代奥勃罗摩夫(冈察罗夫)。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的前半期,正是俄罗斯民族意识觉醒、爱国主义精神发展,社会革命思潮高涨的时期。

十二月党人的活动是这个时期社会变革的主要内容。

这个时期贵族青年的共同特征是脱离人民,这是由他们的阶级本性决定的。

但是他们的政治态度又不一致。

其中觉醒了的一部分先进分子走上了十二月党人的道路,决心用暴力改变俄国现状。

而大多数庸俗的贵族青年却仍然在上流社会里鬼混。

在这两者之间还有一部分,他们既不象十二月党人那样立志改革,奋起战斗,也不像一般贵族青年那样自甘堕落。

他们有良好的教养,聪明的头脑。

他们想有所作为,但有脱离人民,不了解社会,找不到出路,而且没有毅力和能力,结果一事无成。

第二个“多余人”形象•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中主人公毕巧林的形象。

•小说描写那个时代贵族出身的年轻军官毕巧林在高加索的经历,那么他的思想就不可能不打上那个时代的烙印。

那么,毕巧林到底是怎样一个人?要说清楚这样一个人并不容易。

•这是一个貌似高尚实质卑鄙的利己主义者?还是一个意志坚强,性情勇敢,但好招风惹事的人?是一个精力旺盛但无所事事,终日拈花惹草追逐女性,折磨情人为乐的花花公子?还是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进步的俄罗斯青年人的形象?•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也说明了毕巧林形象的复杂性。

•毕巧林既是社会的产物,同时又与社会对立,不能融入社会。

他是当时青年一代的代表,他们找不到施展抱负的机会,因而进入了“多余人”的行列。

•在毕巧林身上,弱点与激情,魅力并不是黑白分明的,而是相互交织,不可分割,彼此共生融为一体。

叶普盖尼奥涅金形象

叶普盖尼奥涅金形象

分析《叶甫盖尼.奥涅金》“多余人”形象“多余人”是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作品中贵族知识分子的形象,主要产生于二十至五十年代的俄国贵族革命时期。

在当时,一些受过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具有较高天赋和才华的贵族知识分子,既不满上流社会的腐败,愤世嫉俗,又无力与资产阶级决裂;既有朦胧的追求,希望有所作为,又脱离人民,远离革命。

结果,在碌碌无为中,虚度一生,成为“多余人”。

这些“多余人”形象不仅是十九世纪前半期俄国文学的中心主人公,而且是世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的主要角色,是世界文学画廊中的珍品。

奥涅金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

在普希金的文学作品中,他是一个“永远不会站在政府方面”,也“永远不能站在人民方面”。

他的灵魂空虚,缺乏毅力和恒心,也没有实际工作能力,认为是贵族生活养成了他的恶习。

腐朽黑暗的社会使他找不到生活的方向。

简言之,相对于俄国社会的环境而言,他是“多余”的。

然而,我们谁都不敢对我们的生存环境大声宣布“本人必不可少呢”历史的脉搏不会因为某一个人的或缺而停止跳动。

奥涅金的形象是俄国贵族革命时期开始觉醒又找不到出路的贵族和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

一方面,他受到欧洲民主思想的启蒙,具有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品格和气质都高于周围的贵族子弟,同时,他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现实社会看不到出路和希望,所以,他不会与社会反抗,苦闷,彷徨、忧郁、痛苦对生活极端的冷漠。

另一方面,他希望可以改变现状,但又不可能与社会决裂,所以,他不会与社会反抗,对生活态度是消极的逃避。

总之,他既不愿意与贵族同流合污又不能站在农民这一边,成了一事无成的“多余人”,脱离了人民群众。

奥涅金之所以是奥涅金,在于他所产生的“多余感”。

高度发展的智力找不到自己生存于世的理由,上流社会穷奢极欲,又俗不可耐,爱情不过是虚情假意,书本上写满了无聊与欺骗,生活所显示ide虚幻进而使他超越了本身生活,去思索生命的意义,但他找不到答案,他成为了一个怀疑主义者,奥涅金的“多余感”正是根植于其内心深处的怀疑主义,他失去了生命的热情和生存的勇气。

多余人形象

多余人形象
2、忧郁、悲观、矛盾、孤愤的毕巧林(Печорин)莱蒙托夫在《当代英雄》中塑造的毕巧林是第二代“多余人”的形象。与奥涅金相比,他属于更晚的30年代。这个时期是俄国农奴制最黑暗最反动的年代。前期“十二月党人式”的热情和乐观情绪,已被专制统治荡涤干净。在普遍的黑暗中,前途更加渺茫。因此,毕巧林比奥涅金更狂热,更玩世不恭,更损人利已,更具有破坏性,表现得更加孤独、更加忧郁。毕巧林是个叛逆的典型,他的叛逆性表现在:鄙视功名富贵,不趋炎附势,努力探索着新的人生道路,正因为如此,他常常被流放。他还是个矛盾和冲突的综合体,这个被称为“怪人”的人,他的怪诞性格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冷与热的对立矛盾,是冷与热的对立矛盾的统一体。一方面他渴望生活,具有丰富的感情与奔放的激情,另一方面他对生活和人类又丧失了信心,往往在激情迸发的极点上会突然变得冷漠无情,显得变化异常。在毕巧林身上,青春激情的驱动,新的自由民主思想,对美与异性爱的本能追求,这些都使毕巧林充满热情、力量与幻想;而对现实深刻的洞察,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透彻了解,则使他感到既孤独又失望,他试图在交际场中,在战场上,在书本里寻找解脱,其结果都是更大的痛苦与更深的幻灭。可是他又不甘心幻灭,仍然充满着希望和幻想,要去追求,然而追求的结果还是失望、还是幻灭。对
19世纪上半叶,西欧各先进国家已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而俄国封建农奴制内部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已经萌生,同时,农民起义、暴动风起云涌,专制政体的危机已渐露端倪,农奴制度的崩溃已不可避免。1812年反抗拿破仑侵略的卫国战取得胜利,大大促进了俄罗斯民族意识的觉醒,有文化、有头脑的人开始放眼世界反省自身;同时,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启蒙主义思想以及国内激烈的阶级斗争的影响和推动下,俄国解放运动的贵族革命形势出现了,由此引发了贵族青年深刻的阶级分化:他们之中的绝大部分,隐约感觉到时代的潮涌、社会的变动,既不满现实,厌恶当局,又脱离群众,远离革命;既不甘心沉沦到底,又无力与本阶级决裂,因而在生活中找不到适当的位置,在现实社会中感到沉闷压抑,精神上焦躁不安又忧郁彷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嫉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在碌碌无为中虚度一生,成为“既非孔雀,又非乌鸦”的“多余人”。

多余人

多余人

论俄罗斯文学中“多余人”的人物形象在19世纪俄国文坛上,曾出现了一条“辉煌灿烂”的“多余人画廊”。

在这画廊中耸立着许多具有一定“文化”高度的典型。

他们是普希金笔下的叶甫盖尼·奥涅金;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罗亭》中的罗亭;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中的奥勃洛摩夫等。

在这些人的灵魂深处一半蕴藉着先进的民主革命意识,闪烁着为祖国进步而奋斗的思想光芒,迸发着积极寻求真理和人生崇高目标的火花;而另一半则被西方利己主义和怀疑主义的消极思想所侵蚀,他们在情感与理智的悖逆中,形成了二重矛盾的性格和复杂的生命形态:个性意识的觉醒,使他们萌发去寻找精神解放的途径,而自身性格软弱的钳制,又使他们找不到新生活的定位,徘徊、孤独、苦闷。

他们既不满俄国社会现状,愤世嫉俗,但又不愿站在人民一边,精神上无所寄托。

他们一面觉得在鄙俗的上流社会无以容身,但又对上流社会以外的生活同样感到索然无味。

因而到头来尽管不甘心沉沦却又无力超出社会的束缚与羁绊。

他们只能是否定和怀疑的精灵,是一群生活理想的“迷惘者”,努力寻求自我实现,终因不能在生活中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变成了“多余人”。

关于“多余人”这个概念早在普希金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第八章的一种译稿中就出现了,写到奥涅金时有这样的两句:有人远在他们之外,像多余的东西茕茕孑立。

后来俄国评论家赫尔岑给“多余人”下定义说“他们充满高贵的愿望,但羽翼折断,眼睛看到哪里就奔到哪里:他们想隐遁起来,避开生活,这是多余的,没有益处的人。

” 文学反映青年的生活已形成诸多传统的主题,“多余人”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群体。

同创世英雄、寻梦者和毁灭者等类型相比,“多余人”题材更具绵延性、复杂性和普及性。

一、近现代研究“多余人”形象现状一瞥回眸我国对“多余人”形象的研究,首先是从俄国“多余人”形象入手,进而对世界文学之中与俄国“多余人”相类似的典型进行探讨,从狭义到广义的比较研究中萌生出一个新命题,即“多余人之世界性文学现象”。

“多余人”艺术形象分析与研究

“多余人”艺术形象分析与研究

“多余人”艺术形象分析与研究“多余人”是文学、艺术作品中经常出现的特殊形象之一。

他们通常出现在俄罗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文学作品中,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等大师的作品中。

这些人物通常被描绘为聪明、敏感、有才华,但却饱受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本文将从“多余人”艺术形象入手,深入分析这些角色的个性、内心世界、特点等,同时探讨其艺术价值和产生背景。

矛盾性格:他们通常具有复杂的内心世界,既敏感又脆弱,既富有激情又充满痛苦。

他们的行为和决定常常受到内心矛盾的困扰,表现出明显的双重性格。

知识分子形象:这些人物通常是有文化、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追求真理、美和正义,但却往往在现实面前感到无助和困惑。

社会边缘人:他们不属于社会的主流群体,常常被视为局外人或边缘人。

他们与社会格格不入,却又无法彻底脱离社会。

悲剧命运:这些人物的命运通常以悲剧收场,他们的矛盾性格和无助感导致他们无法与周围的人建立和谐的关系,最终常常陷入孤独和绝望。

“多余人”艺术形象在文学、艺术作品中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

他们通常被描绘为具有强烈的内心活动和复杂的情感世界。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罪与罚》中,主角拉斯科尔尼科夫便是一个典型的“多余人”形象。

他具有极高的聪明才智,但却陷入了罪恶与良心的挣扎之中。

作者通过细腻的心理描绘和激烈的情感冲突,展现了一个复杂而真实的“多余人”形象。

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主人公列文也是一个典型的“多余人”形象。

他身处上流社会,却对自己的社会地位感到困惑和不安。

他追求真爱,却陷入伦理与情感的矛盾之中。

作者通过列文的视角,展示了19世纪俄罗斯社会的矛盾和复杂性。

“多余人”艺术形象的产生与特定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

在俄罗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知识分子对于社会现实感到困惑和无助。

这一时期,俄罗斯的文学、艺术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的“多余人”形象,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拉斯科尔尼科夫、托尔斯泰笔下的列文等。

俄国文学中“多余人”的形象分析

俄国文学中“多余人”的形象分析

摘要:19世纪前‎半叶,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塑造了一批‎独特的文学‎形象,即“多余人”。

奥涅金、毕巧林、罗亭和奥勃‎洛摩夫是这‎一系列形象‎的典型代表‎。

作为社会现‎实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多余人”现象的发展‎和演变也是‎一个历史过‎程,有其必然的‎发展规律。

“多余人”作为一个人‎物系列,反映了不同‎时代的不同‎社会环境,具有很强的‎社会现实意‎义。

然而,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很大的共性‎。

本文着重分‎析“多余人”形象共同特‎征以及他们‎的发展变化‎规律。

关键词:多余人共同特征发展与演化‎现实意义正文:19世纪上‎半叶,西欧各先进‎国家已经进‎入资本主义‎,而俄国封建‎农奴制内部‎,新的资本主‎义已经萌生‎,同时,农民起义、暴动风起云‎涌,专制的危机‎已渐露倪端‎,农奴制度的‎崩溃已不可‎逆转,1812年‎反抗拿破仑‎侵略的卫国‎战争取得胜‎利,民族意识普‎遍觉醒,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对‎专职农奴制‎的不满和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在这种情势‎下,贵族青年中‎开始出现政‎治上的分化‎:一部分人渴‎望为祖国做‎一番事业,要求改变现‎存制度,这些人就是‎十二月党人‎;另一部分人‎仍然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企图永久保‎持贵族特权‎地位;而第三种人‎则是贵族青‎年中的一部‎分人,他们感到时‎代的风暴即‎将来临,不甘心和贵‎族阶级一道‎灭亡,但阶级的局‎限又使他们‎没有勇气与‎能力去参加‎革命斗争,也看不见社‎会发展的前‎景,因此终日彷‎徨苦闷、焦躁不安,即染上了当‎时人们所说‎的“时代的忧郁‎病”,这一类人也‎即我们所谓‎的“多余人”。

“多余人”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屠‎格涅夫的《多余人日记‎》中,后来被俄罗‎斯文学界和‎批评界用来‎称谓具有类‎似奥涅金的‎性格气质和‎历史命运的‎那一部分贵‎族知识分子‎。

“多余人”之多余是指‎贵族知识分‎子相对于当‎时社会生活‎的关系而言‎,他们具有思‎考能力,智慧过人,但却无法脱‎离他们委身‎于其中的社‎会现实并采‎取行动,或者,按照赫尔岑‎所说,他在其安身‎立命的环境‎中时“多余的人”,他并不具有‎从这种环境‎中脱身出来‎的一种坚毅‎的性格的必‎要力量,他们收到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启蒙‎,善于独立思‎考,对社会、生活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都试图发现‎生活的真理‎和寻找内心‎的和谐与自‎由,但是屡屡受‎挫,以至于无法‎适应现实生‎活而被现实‎生活拒之门‎外。

浅析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

浅析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

关键词:俄 国 多余人
历史进程
从 普 希 金 笔 下 的 奥 涅 金 开 始 , 经 历 了毕 巧 林 、罗 亭 , 到 奥 勃 洛 摩 夫 ,构 成 了俄 国 文 学 特 有 的 多 余 人 形 象 系 列 。
黑 暗 的时 期 。
莱 蒙 托 夫 笔 下 的 毕 巧 林 , 是 个 出身 于 富 庶 世 家 ,在 彼
他 们 都 是一 些封 建 贵 族 ,他 们痛 恨 贵族 社会 的虚伪 与 庸 得 堡 长 大 的 贵 族 军 官 。他 少 年 英 俊 , 聪 颖 热 情 ,具 有 不 达
俗 , 对 现 实 怀 着 极 大 的 轻 蔑 和 不 满 , 表 现 出 一 定 的 叛 逆 目的 誓 不 罢 休 的 坚 强 意 志 和 敏 锐 的观 察 力 。 然 而 ,他 的 所 性 , 但 又 无 力 与 本 阶 级 决 裂 , 挣 脱 不 掉 这 个 社 会 旧势 力 的 作 所 为 和 他 的 才 智 全 然 不 符 。 毕 巧 林 一 进 入 青 年 期 就 在 上 桎 梏 。赫 尔 岑 说 他 们 “ 永 远 不 会 站 在 政府 方 面 ,也 永 远 不 能 流 社 会 消 谴 度 日, 但 不 久 他 开 始 感 到 烦 闷 ,调 到 高 加 索 几 站 到人 民方 面 ” ,只 能做 社 会 的 “ 多余 人 ” 。多 余 人 形 象 在 乎 使 他 快 活 起 来 , 然 而 战 斗 的 生 活 也 不 能 长 久 地 吸 引他 , 1 9 世 纪 俄 国 文 学 史 上 经 历 了2 0 年 代 、3 O 年 代 、4 O 年代 、5 O 他 比 以前 还 要 厌 倦 生 活 。 于 是 他 通 过 寻 求 冒险 刺 激 来 暂 时 消 除 压 迫 着 他 的 忧 郁 。毕 巧 林 自 己也 知 道 这 些 行 为 是 错 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余人”形象系列
“多余人”最早由赫尔岑在《往事与随想》中提出。

“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

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

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疾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

他们既不愿站在政府的一边,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不能和人民站在一起,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

他们很是心仪西方的自由思想,他们也很不满俄国的现状,又无能为力改变这种现状,然而他们又是大贵族和权势者的代表人物,不可能与底层人民相结合以改变俄国的现状。

多余人的形象包括普希金笔下的叶甫盖尼〃奥涅金、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赫尔岑笔下的别尔托夫、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摩夫等。

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叶甫盖尼〃奥涅金;
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的彼巧林;
屠格涅夫《罗亭》中的罗亭;
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中的奥勃洛摩夫。

百科全书派
“百科全书派”产生于欧洲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代表人物是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狄德罗,他为了近代科学文化知识去启迪人们的头脑。

从1751-1772年间,用20年时间编撰了《科学、艺术和工艺百科全书》工37卷,因为这一巨大的工程集结了一批名流学者,所以称为“百科全书派”。

“百科全书派”的工作总结了几百年来的社会和自然科学的成就,宣传资产阶级思想,全面批判封建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