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过贾谊宅》赏析

合集下载

诗词鉴赏-七言律诗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精品

诗词鉴赏-七言律诗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精品

七言律诗: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七言律诗就是指七言八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诗歌,简称七律。

其格律严密,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

下面是长沙过贾谊宅唐代刘长卿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译文贾谊被贬在此地居住三年,可悲遭遇千万代令人伤情。

我在秋草中寻觅人迹不在,寒林里空见夕阳缓缓斜倾。

汉文帝重才恩德尚且淡薄,湘江水无意凭吊有谁知情?寂寞冷落深山里落叶纷纷,可怜你不知因何天涯飘零?注释贾谊西汉文帝时政治家、文学家。

后被贬为长沙王太傅,长沙有其故址。

谪宦贬官。

栖迟淹留。

像鸟儿那样的敛翅歇息,飞不起来。

楚客流落在楚地的客居,指贾谊。

长沙旧属楚地,故有此称。

一作楚国。

独一作渐。

汉文指汉文帝。

摇落处一作正摇落。

创作背景此诗的内容,与作者的迁谪生涯有关。

刘长卿刚而犯上,两遭迁谪。

诗当作于诗人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诗人只身来到长沙贾谊的故居。

类似的遭遇,使刘长卿伤今怀古,感慨万千,而吟咏出这首律诗。

赏析这是一篇堪称唐诗精品的七律。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三年谪宦,只落得万古留悲,上下句意钩连相生,呼应紧凑,给人以抑郁沉重的悲凉之感。

此字,点出了贾谊宅。

栖迟,像鸟儿那样的敛翅歇息,飞不起来,这种生活本就是惊惶不安的,用以暗喻贾谊的侘傺失意,是恰切的。

楚客,流落在楚地的客居,标举贾谊的身份。

一个悲字,直贯篇末,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不仅切合贾谊的一生,也暗寓了刘长卿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颔联是围绕题中的过字展开描写的。

秋草,寒林,人去,日斜,渲染出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色,而在这样的氛围中,诗人还要去独寻,一种景仰向慕、寂寞兴叹的心情,油然而生。

寒林日斜,不仅是眼前所见,也是贾谊当时的实际处境,也正是李唐王朝危殆形势的写照。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原文、赏析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原文、赏析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出自唐代刘长卿的《长沙过贾谊宅》
原文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刘长卿(约726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

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

玄宗天宝年间进士。

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

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

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创作背景:此诗的内容,与作者的迁谪生涯有关。

刘长卿“刚而犯上,两遭迁谪”。

诗当作于诗人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诗人只身来到长沙贾谊的故居。

类似的遭遇,使刘长卿伤今怀古,感慨万千,而吟咏出这首律诗。

译文
贾谊被贬在此地居住三年,可悲遭遇千万代令人伤情。

第 1 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我司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长沙过贾谊宅》翻译、背景、主题思想

《长沙过贾谊宅》翻译、背景、主题思想

《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赏析【部编版九上】
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
【原诗】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译文】
贾谊被贬在此地居住三年,可悲遭遇千万代令人伤情。

我在秋草中寻觅人迹不在,寒林里空见夕阳缓缓斜倾。

汉文帝重才恩德尚且淡薄,湘江水无意凭吊有谁知情?寂寞冷落深山里落叶纷纷,可怜你不知因何天涯飘零?
【作者】
刘长卿(709-约780),字文房,河间人,今属河北。

天宝年间登进士第,肃宗时为长洲尉,摄海盐令,因事下狱,贬为藩洲南巴尉(今广东电白)。

后为转运使判官、淮西转运留后。

被诬,贬睦洲(今浙江建德)司马,迁随刺史,死于任上。

世称刘随州。

有《刘随州集》。

【背景】
刘长卿“刚而犯上,而遭迁谪”(高仲武《中兴间气集》)。

第一次迁谪在唐肃宗至德三年(758)春天,由苏州长洲县尉被贬为潘州南巴(今广东茂名南)县尉;第二次在唐代宗大历八年(773)至十二年间的一个深秋,因被诬陷,由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贬为睦州(浙江建德)司马。

【主旨】
此诗通过对汉代文学家贾谊不幸遭遇的凭吊和痛惜,抒发了诗人自己被贬的悲愤与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情绪。

古代诗歌赏析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代诗歌赏析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长沙过贾谊宅
(唐)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19.首联中的“_______”字,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颔联中“秋草”“寒林”等营造了_______的氛围。

20.作者在这首诗中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19.悲凉(凄清,悲寂)
20.(1)借古伤今(借典故抒情)。

全诗借贾谊被贬,暗寓作者迁谪之悲,微露讽世之意。

(2)借景抒情。

借对“秋草”“寒林”“日斜”等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的孤寂。

(3)直抒胸臆。

首联“留”“悲”,尾联“怜君”,直接抒发了被贬的愤懑与悲凉。

译文:
贾谊被贬在此地居住三年,可悲遭遇千万代令人伤情。

我在秋草中寻觅人迹不在,寒林里空见夕阳缓缓斜倾。

汉文帝重才恩德尚且淡薄,湘江水无意凭吊有谁知情?
寂寞冷落深山里落叶纷纷,可怜你不知因何天涯飘零?。

长沙过贾谊宅拼音朗诵

长沙过贾谊宅拼音朗诵

长沙过贾谊宅拼音朗诵长沙过贾谊宅全文(原文):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长沙过贾谊宅全文翻译(译文):你被贬于此寂寞地住了三载,万古留下你可居楚地的悲哀。

踏着秋草独自寻觅你的足迹,只有黯淡的斜阳映照着翰林。

为何明君却独对你恩疏情薄,湘水无情怎知我对你的深情?江山已经冷落草木已经凋零,可怜你究竟何故被贬此地呢!长沙过贾谊宅字词句解释(意思):贾谊:西汉文帝时政治家、文学家。

后被贬为长沙王太傅,长沙有其故址。

谪宦:贬官。

栖迟:淹留。

像鸟儿那样的敛翅歇息,飞不起来。

楚客:流落在楚地的客居,指贾谊。

长沙旧属楚地,故有此称。

一作“楚国”。

独:一作“渐”。

汉文:指汉文帝。

摇落处:一作“正摇落”。

长沙过贾谊宅全文拼音版(注音版):sān nián zhé huàn cǐ qī chí ,wàn gǔ wéi liú chǔ kè bēi 。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qiū cǎo dú xún rén qù hòu ,hán lín kōng jiàn rì xié shí 。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hàn wén yǒu dào ēn yóu bó ,xiāng shuǐ wú qíng diào qǐ zhī 。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jì jì jiāng shān yáo luò chù ,lián jūn hé shì dào tiān yá 。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长沙过贾谊宅①刘长卿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①贾谊:西汉文帝时政治家、文学家,后被贬为长沙王太傅,长沙有其故址。

此诗是诗人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所做。

18.颔联渲染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

(2分)19.结合全诗,分析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

(4分) 18.诗人独自寻觅在斜阳之下的荒草寒林间,四野无人,渲染出一片萧条冷落、荒寒孤寂的日暮秋景图。

19.答案:表达了诗人对贾谊的同情,对汉文帝的指责,对自身孤独寂寞处境的感叹,以及对当今统治者的不满。

分析:一个“悲”字,直贯篇末,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不仅切合贾谊的一生,也暗寓了刘长卿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

诗人还要去“独寻”,一种景仰向慕、寂寞兴叹的心情,油然而生。

号称“有道”的汉文帝,对贾谊尚且这样薄恩,那么,当时昏聩无能的唐代宗,对刘长卿当然更谈不上什么恩遇了;刘长卿的一贬再贬,沉沦坎坷,也就是必然的了。

后来者的心曲,恨不起古人于地下来倾听,当世更没有人能理解。

诗人由衷地在寻求知音,那种抑郁无诉的心境,刻画得十分动情,十分真切。

“君”,既指代贾谊,也指代刘长卿自己;“怜君”,不仅是怜人,更是怜己。

“何事到天涯”,可见二人原本不应该放逐到天涯。

这里的弦外音是:我和您都是无罪的呵,为什么要受到这样严厉的惩罚!这是对强加在他们身上的不合理现实的强烈控诉。

赏析似是作者赴潘州(今广东茂名市)贬所,路过长沙时所作。

首联写贾谊三所谪官,落得“万古”留悲。

明写贾衣,暗寓自身迁谪。

颔联写古宅萧条冷落的景色,“秋草”、“寒林”、“人去”、“日斜”,一派黯然气象。

部编版 语文 九年级 上 课外古诗词《月夜忆舍弟》《长沙过贾谊宅》 诗词解读赏析

部编版 语文 九年级 上  课外古诗词《月夜忆舍弟》《长沙过贾谊宅》 诗词解读赏析

月夜忆舍弟【作者】杜甫【朝代】唐译文对照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

这年九月,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

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

【译文】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注释】舍弟:谦称自己的弟弟。

戍鼓:戍楼上的更鼓。

戍,驻防。

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边秋: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地,边塞的秋天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弟兄分散,家园无存,互相间都无从得知死生的消息。

长:一直,老是。

达:到。

况乃:何况是。

未休兵:战争还没有结束。

【赏析】意境赏析在古典诗歌中,思亲怀友是常见的题材,这类作品要力避平庸,不落俗套,单凭作者生活体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表现手法上匠心独运。

杜甫正是在对这类常见题材的处理中,显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诗一起即突兀不平。

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

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

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

“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

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

颔联点题。

“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

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

“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

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诗词翻译及赏析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诗词翻译及赏析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诗词翻译及赏析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诗词翻译及赏析《长沙过贾谊宅》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创作的怀古诗。

此诗通过对汉代文学家贾谊不幸遭遇的凭吊和痛惜,抒发了诗人自己被贬的悲愤与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情绪。

全诗意境悲凉,真挚感人,堪称唐人七律中的精品。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诗词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唐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思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注释】:①谪宦:官吏被贬职流放。

②栖迟:居留。

③楚客:指贾谊,也指后来游楚的人。

④寒林:秋天的树林。

⑤汉文:指汉文帝。

⑥有道:英明有才干。

⑦思犹薄:指汉文帝始终不重用贾谊。

⑧ 湘水:湘江,流经湖南。

⑨寂寂:寂寞冷清。

⑩摇落:指秋寒叶落。

【译文】:栖息长沙贬谪三年,千秋万代,您留给了楚地游客无穷的哀怨。

野草蔓生的故宅,难寻您当年踪迹;夕晖斜照的'树林,只见秋色寒烟。

汉文帝号称有道,还这么寡恩屈才;湘江水悠悠无情,怎理解凭吊情怀!草木凋零,江山寂寞,叹息您为何流落天涯?【赏析】:诗是作者赴潘州贬所,路过长沙时所作。

首联明写贾谊,暗喻自身贬谪。

颔联写古宅萧条冷落的景色,一派黯然景象。

颈联写贾谊见疏,当年凭吊屈原,隐约联系自己而今凭吊贾谊。

尾联抒发自己放逐天涯的哀婉叹喟。

全诗语言含蓄蕴藉,感情哀楚动人,运典无痕,议论有致。

诗人联系与贾谊遭贬的共同的遭遇,心理上更使眼中的景色充满凄凉寥落之情。

满腹牢骚,对历来有才人多遭不幸感慨系之,更是将自己和贾谊融为一体。

创作背景此诗的内容,与作者的迁谪生涯有关。

刘长卿“刚而犯上,两遭迁谪”。

第一次迁谪在唐肃宗至德三年(758)春天,由苏州长洲县尉被贬为潘州南巴县尉;第二次在唐代宗大历八年(773)至大历十二年(777)间的一个深秋,因被诬陷,由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贬为睦州司马。

从诗中所描写的深秋景象来看,此诗当作于诗人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那时正是秋冬之交,与诗中节令恰相符合。

《长沙过贾谊宅》历年中考阅读真题(解析版)九年级语文诗词知识梳理及真题训练(部编版)

《长沙过贾谊宅》历年中考阅读真题(解析版)九年级语文诗词知识梳理及真题训练(部编版)

《长沙过贾谊宅》历年中考阅读鉴赏真题及答案解析【2020年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中考模拟语文试题】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下列对于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悲”字,奠定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既切合贾谊,也暗寓刘长卿被贬谪的悲苦命运,给人以抑郁沉重的悲凉之感。

B.颔联写了诗人独自寻觅在斜阳之下的荒草寒林间,四野无人,描绘了一幅萧条冷落、荒寒孤寂的日暮秋景图。

C.颈联借用贾谊《吊屈原赋》的典故,用湘水无情地日夜流逝,抒发诗人对前贤的深切凭吊和自己内心的无限愤懑之情。

D.尾联暮色沉沉,江山寂寥,秋风吹过,黄叶飘零,既写秋景五彩缤纷,也衬托出自己柳暗花明、欢快愉悦的心境。

【答案】1.这首诗通过对汉代文学家贾谊不幸遭遇的凭吊和痛惜,抒发了诗人自己被贬的悲愤与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情绪。

2.D【解析】1.考查对诗人情感的把握。

把握诗人情感,需结合诗歌内容、诗人的生平经历、诗歌的写作背景进行分析。

《长沙过贾谊宅》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创作的一首怀古诗。

此诗的内容,与作者的迁谪生涯有关。

刘长卿“刚而犯上,两遭迁谪”。

第一次迁谪在公元758年春天,由苏州长洲县尉被贬为潘州南巴县尉;第二次在公元773年至777年(大历十二年)间的一个深秋,因被诬陷,由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贬为睦州司马。

在一个深秋的傍晚,诗人只身来到长沙贾谊的故居。

贾谊,是汉文帝时著名的政论家,因被权贵中伤,出为长沙王太傅三年。

后虽被召回京城,但不得大用,抑郁而死。

类似的遭遇,使刘长卿伤今怀古,感慨万千,而吟咏出这首律诗。

据此可知此诗通过对汉代文学家贾谊不幸遭遇的凭吊和痛惜,抒发了诗人自己被贬的悲愤与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情绪。

2.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

D.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尾联出句刻画了作者独立风中的形象。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鉴赏阅读试题答案与赏析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鉴赏阅读试题答案与赏析

长卿《过贾谊宅》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长卿《过贾谊宅》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过贾谊宅①长卿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①贾谊:西汉文帝时政治家、文学家,后被贬为王太傅,有其故址。

此诗是诗人第二次迁谪来到的时候所做。

18.颔联渲染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

(2分)19.结合全诗,分析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

(4分) 18.诗人独自寻觅在斜阳之下的荒草寒林间,四野无人,渲染出一片萧条冷落、荒寒孤寂的日暮秋景图。

19.答案:表达了诗人对贾谊的同情,对汉文帝的指责,对自身孤独寂寞处境的感叹,以及对当今统治者的不满。

分析:一个“悲”字,直贯篇末,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不仅切合贾谊的一生,也暗寓了长卿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

诗人还要去“独寻”,一种景仰向慕、寂寞兴叹的心情,油然而生。

号称“有道”的汉文帝,对贾谊尚且这样薄恩,那么,当时昏聩无能的唐代宗,对长卿当然更谈不上什么恩遇了;长卿的一贬再贬,沉沦坎坷,也就是必然的了。

后来者的心曲,恨不起古人于地下来倾听,当世更没有人能理解。

诗人由衷地在寻求知音,那种抑郁无诉的心境,刻画得十分动情,十分真切。

“君”,既指代贾谊,也指代长卿自己;“怜君”,不仅是怜人,更是怜己。

“何事到天涯”,可见二人原本不应该放逐到天涯。

这里的弦外音是:我和您都是无罪的呵,为什么要受到这样严厉的惩罚!这是对强加在他们身上的不合理现实的强烈控诉。

赏析似是作者赴州(今市)贬所,路过时所作。

首联写贾谊三所谪官,落得“万古”留悲。

明写贾衣,暗寓自身迁谪。

颔联写古宅萧条冷落的景色,“秋草”、“寒林”、“人去”、“日斜”,一派黯然气象。

颈联写贾谊见疏,当年凭吊屈子。

隐约联系自己而今赁吊贾谊。

尾联写宅前徘徊,暮色更浓,秋色更深,抒发放逐天涯的哀惋叹喟。

全诗虽是吊古,实在伤今,借怜贾以自怜。

语方含蓄蕴藉,感情哀楚动人。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阅读答案(合集12篇)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阅读答案(合集12篇)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阅读答案(合集12篇)篇1: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阅读答案刘长卿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思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注:作者因遭诬陷被贬瞳州司马,本诗写于赴任途中。

诗人因公务南至湘中,瞻仰贾谊故宅写下此诗;此前,才华横溢的诗人曾因“刚而犯上”被贬。

②栖迟:淹留。

③楚客:指贾谊。

贾谊曾被汉文帝重用,后被疏远,任长沙王太傅。

阅读训练(1)本诗颔联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试作简析。

(2)试分析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3.下列对作品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3分)A.首联写贾谊被贬长沙三年,有志不伸,心境悲凉,奠定了全诗抑郁沉重的感情基调。

B.颔联写诗人步入贾谊故宅所见之景,渲染了寂寥的氛围,为下文抒发感慨做了铺垫。

C.颈联写贾谊当年在湘水凭吊屈原,如今,诗人又来到长沙凭吊贾谊;此乃万古同悲。

D.尾联感叹唐王朝风雨飘摇时却贬谪无罪的“我”,以直抒胸臆手法发出了愤怒的质问。

4.将本诗与课本上左思《咏史》比较,任选一角度,简要赏析两诗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4分5、颔联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请简要分析。

(4分)6、这首诗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4分)参考答案(1)颔联通过对“人去后”、“日斜时”的“秋草”、“寒林”等景物的描写,渲染了长沙贾谊故宅的萧条、冷落、寂寥的氛围,烘托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为下文抒发感慨做铺垫。

(2)本诗借古伤今,借贾谊被逐长沙之事,表现自己无罪被贬的悲愤和痛苦,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健行了强烈的控诉。

3.D4.都运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刘诗借贾谊屈原的被贬暗示自己的遭遇;左诗借西汉旧事,表达了对西晋门阀制度的不满。

本诗①借景抒情(赏析颔联)②拟人、反问(赏析颈链、尾联)③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等)。

左诗①比喻:用“松”“苗”比喻有才华的寒门子弟与平庸的世家子弟;②对比:两种人不同身份和不同命运的对照。

《长沙过贾谊宅》赏析(含翻译)

《长沙过贾谊宅》赏析(含翻译)

长沙过贾谊宅⑴三年谪宦此栖迟⑵,万古惟留楚客悲⑶。

秋草独寻人去后⑷,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⑸,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⑹,怜君何事到天涯![1]注释⑴贾谊:西汉文帝时政治家、文学家。

后被贬为长沙王太傅,长沙有其故址。

⑵谪宦:贬官。

栖迟:淹留。

⑶楚客:指贾谊。

长沙旧属楚地,故有此称。

一作“楚国”。

⑷独:一作“渐”。

⑸汉文:指汉文帝。

⑹摇落处:一作“正摇落”。

作品译文贾谊被贬在此地居住三年,可悲遭遇千万代令人伤情。

我在秋草中寻觅人迹不在,寒林里空见夕阳缓缓斜倾。

汉文帝重才恩德尚且淡薄,湘江水无意凭吊有谁知情?寂寞冷落深山里落叶纷纷,可怜你不知因何天涯飘零?作品鉴赏这是一篇堪称唐诗精品的七律。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三年谪宦”,只落得“万古”留悲,上下句意钩连相生,呼应紧凑,给人以抑郁沉重的悲凉之感。

“此”字,点出了“贾谊宅”。

“栖迟”,像鸟儿那样的敛翅歇息,飞不起来,这种生活本就是惊惶不安的,用以暗喻贾谊的侘傺失意,是恰切的。

“楚客”,流落在楚地的客居,标举贾谊的身份。

一个“悲”字,直贯篇末,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不仅切合贾谊的一生,也暗寓了刘长卿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颔联是围绕题中的“过”字展开描写的。

“秋草”,“寒林”,“人去”,“日斜”,渲染出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色,而在这样的氛围中,诗人还要去“独寻”,一种景仰向慕、寂寞兴叹的心情,油然而生。

寒林日斜,不仅是眼前所见,也是贾谊当时的实际处境,也正是李唐王朝危殆形势的写照。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颈联从贾谊的见疏,隐隐联系到自己。

出句要注意一个“有道”,一个“犹”字。

号称“有道”的汉文帝,对贾谊尚且这样薄恩,那么,当时昏聩无能的唐代宗,对刘长卿当然更谈不上什么恩遇了;刘长卿的一贬再贬,沉沦坎坷,也就是必然的了。

这就是所谓“言外之意”。

诗人将暗讽的笔触曲折地指向当今皇上,手法是相当高妙的。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翻译及赏析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翻译及赏析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翻译及赏析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翻译及赏析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思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诗文解释】
被贬职在这里居住了三年,但留给楚客的悲伤却是长久的。

独自在秋草中寻找人迹,寒林中只看见夕阳西斜。

汉文帝虽然是位有道明君还刻薄寡恩,湘水无情,凭吊又有谁能知道?寂寥的江山中树叶纷纷落下,可怜你不知为了什么事到这遥远的地方来?
【词语解释】
栖迟:居留。

楚客:指贾谊。

【诗文赏析】
刘长卿“刚而犯上,两遭迁谪”.从这首诗所描写的`深秋景象来看,诗当作于第二次迁谪由苏州长洲县尉被贬来到长沙的时候。

诗人被贬途中,寻访贾宅,想到贾谊的遭遇联想自己的身世,抒发了感慨与郁闷。

这首诗吊古伤今,写景抒情,含蓄蕴藉,曲折警人。

长沙过贾谊宅赏析讲解

长沙过贾谊宅赏析讲解

长沙过贾谊宅赏析讲解长沙,嘿,真是个好地方。

说起贾谊宅,那可是个充满历史韵味的地方。

贾谊是谁呢?哎,大家可能都知道,他是个很牛的思想家、政治家。

人称“离骚王”,简直是个传奇人物。

在这个热闹的长沙,他的宅子就像一颗明珠,静静地闪耀着。

去过的人,谁没在那儿感受到一丝历史的厚重呢?我第一次踏进贾谊宅,心里就跟打了鸡血似的,兴奋得很。

一进大门,哇,真是眼前一亮!那里的建筑风格古朴又典雅,像是穿越回了古代。

青砖黛瓦,一道道走廊蜿蜒而行,仿佛每一步都能听见历史在耳边低语。

你看那些石雕,简直就是艺术品,个个栩栩如生,感觉它们在讲述着自己的故事。

走在这样的环境里,真是让人心旷神怡,感觉自己像个穿越者,忽然有点想唱“我在古代等你”的感觉。

然后,贾谊的生平故事就像电影一样在脑海里放映。

他年轻的时候,才华横溢,但也经历了不少风风雨雨。

他不怕困难,勇敢追梦,心里想着“为国为民”。

这份情怀,简直让人感动到想落泪。

想想自己,生活中遇到点小挫折就唉声叹气的,真是自愧不如。

贾谊宅的每一处都透着他的智慧和坚持,仿佛在告诉我们,活着就要有目标,不能当咸鱼。

往里走,还有一片花园,满是绿树成荫。

树下有几张石凳,坐在那里喝杯茶,真是个惬意的时光。

想象一下,贾谊在这里写文章、品茶聊天,肯定是个风流倜傥的人物。

花园里的花儿也是争奇斗艳,五颜六色的,让人忍不住想拍个照发个朋友圈。

嘿,别以为我在卖弄,真的是被那里的美给吸引住了。

这里不仅是个旅游景点,还是个文化的熔炉。

各种活动在这里举行,文艺展览、书法比赛,简直是文青的天堂。

那种氛围,绝对让人有种“我也要来写首诗”的冲动。

跟朋友一起来,大家围坐在一起,讨论历史,聊聊天,轻松得像是在家里一样。

还记得我那次去,恰好遇到一场古筝演奏,清脆的音色在空气中荡漾,像是把我带到了一个仙境。

不过,贾谊宅最吸引我的,还是那种浓厚的人文气息。

每一个角落都透露着他的故事,仿佛在和我说话。

有人说,历史就像一面镜子,可以照出过去的辉煌与悲伤。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的意思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的意思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的意思“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出自唐朝诗人刘长卿的古诗作品《长沙过贾谊宅》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注释】
1、日斜时:太阳西下,意指黄昏
【翻译】
贾谊被贬在此地居住三年,可悲遭遇千万代令人伤情。

我在秋草中寻觅人迹不在,寒林里空见夕阳缓缓斜倾。

汉文帝重才恩德尚且淡薄,湘江水无意凭吊有谁知情?寂寞冷落深山里落叶纷纷,可怜你不知因何天涯飘零?
【赏析】
这是一篇堪称唐诗精品的七律。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三年谪宦”,只落得“万古”留悲,上下句意钩连相生,呼应紧凑,给人以抑郁沉重的悲凉之感。

“此”字,点出了“贾谊宅”。

“栖迟”,这种生活本就是惊惶不安的,用以暗喻贾谊的侘傺失意,是恰切的。

“楚客”,标举贾谊的身份。

一个“悲”字,直贯篇末,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不仅切合贾
谊的一生,也暗寓了刘长卿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颔联是围绕题中的“过”字展开描写的。

“秋草”,“寒林”,“人去”,“日斜”,渲染出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色,而在这样的氛围中,诗人还要去“独寻”,一种景仰向慕、寂寞兴叹的心情,油然而生。

寒林日斜,不仅是眼前所见,也是贾谊当时的实际处境,也正是李唐王朝危殆形势的写照。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阅读训练及答案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阅读训练及答案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阅读训练及答案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阅读训练及答案引导语:《长沙过贾谊宅》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创作的一首怀古诗。

全诗意境悲凉,真挚感人,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下这首诗的阅读训练题。

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思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注:作者因遭诬陷被贬瞳州司马,本诗写于赴任途中。

诗人因公务南至湘中,瞻仰贾谊故宅写下此诗;此前,才华横溢的诗人曾因“刚而犯上”被贬。

②栖迟:淹留。

③楚客:指贾谊。

贾谊曾被汉文帝重用,后被疏远,任长沙王太傅。

阅读训练(1)本诗颔联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试作简析。

(2)试分析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3.下列对作品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3分)A.首联写贾谊被贬长沙三年,有志不伸,心境悲凉,奠定了全诗抑郁沉重的感情基调。

B.颔联写诗人步入贾谊故宅所见之景,渲染了寂寥的氛围,为下文抒发感慨做了铺垫。

C.颈联写贾谊当年在湘水凭吊屈原,如今,诗人又来到长沙凭吊贾谊;此乃万古同悲。

D.尾联感叹唐王朝风雨飘摇时却贬谪无罪的“我”,以直抒胸臆手法发出了愤怒的质问。

4.将本诗与课本上左思《咏史》比较,任选一角度,简要赏析两诗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4分5、颔联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请简要分析。

(4分)6、这首诗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4分)参考答案(1)颔联通过对“人去后”、“日斜时”的“秋草”、“寒林”等景物的描写,渲染了长沙贾谊故宅的萧条、冷落、寂寥的氛围,烘托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为下文抒发感慨做铺垫。

(2)本诗借古伤今,借贾谊被逐长沙之事,表现自己无罪被贬的悲愤和痛苦,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健行了强烈的控诉。

3.D4.都运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刘诗借贾谊屈原的被贬暗示自己的遭遇;左诗借西汉旧事,表达了对西晋门阀制度的不满。

本诗①借景抒情(赏析颔联)②拟人、反问(赏析颈链、尾联)③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等)。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阅读练习及答案
第四篇:《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
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思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注:作者因遭诬陷被贬瞳州司马, 本诗写于赴任途中。诗人因公务南至湘中,瞻仰贾谊故宅写下此诗; 此前,才华横溢的诗人曾因“刚而犯上”被贬。②栖迟: 淹留。③楚客:指贾谊。贾谊曾被汉文帝重用,后被疏远,任长沙王 太傅。(1)本诗颔联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试作简析。(2)试分析本诗 所表达的思想情感。3.下列对作品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3 分)A.首联写贾谊被贬长沙三年,有志不伸,心境悲凉,奠定了全 诗抑郁沉重的感情基调。B.颔联写诗人步入贾谊故宅所见之景,渲 染了寂寥的氛围,为下文抒发感慨做了铺垫。C.颈联写贾谊当年在 湘水凭吊屈原,如今,诗人又来到长沙凭吊贾谊;此乃万古同悲。D.尾 联感叹唐王朝风雨飘摇时却贬谪无罪的“我”,以直抒胸 臆手法发出了愤怒的质问。4.将本诗与课本上左思《咏史》比较, 任选一角度,简要赏析两诗表现手法上的异同。(4 分 5、颔联渲染了 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请简要分析。(4 分)6、这首诗流露了诗人怎样 的情感?请简要概括。(4 分)参考答案&nbsp(; 1)颔联通过对“ 人 去 后 ”、 “日 斜 时 ”的 “秋 草 ”、 “寒林”等景物的描写,渲染了长沙贾谊故宅的萧条、冷 落、寂寥的氛围,烘托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为下文抒发感慨做 铺垫。(2)本诗借古伤今,借贾谊被逐长沙之事,表现自己无罪被贬 的悲愤和痛苦,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健行了强烈的控诉。3.D4.都运 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刘诗借贾谊屈原的被贬暗示自己的遭遇;左诗 借西汉旧事,表达了对西晋门阀制度的不满。本诗①借景抒情(赏析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长沙过贾谊宅 赏析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长沙过贾谊宅 赏析

长沙过贾谊宅赏析刘长卿1.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刘长卿(709-约780),字文房,河间(今属河北)人。

天宝间登进士第,肃宗时为长洲(今属江苏)尉,摄海盐令,因事下狱,贬为潘州南巴尉(今广东电白)。

后为转运使判官、淮西转运留后。

被诬,贬睦州(今浙江建德)司马,迁随州刺史,死于任上。

世称刘随州,有《刘随州集》。

刘长卿的诗多写个人穷愁不遇,为大历诗风主要代表,与钱起并称“钱刘”。

善写五律以“五言长城”自负,宋范希文《对床夜语》说“李杜之后,五言当学刘长卿、郎士元”。

此诗作于诗人被贬经过长沙之时。

2.基本解读这首诗写诗人经过长沙贾谊旧宅时的悲凉心情,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情怀。

(主旨)如鸟儿那样敛翅歇息。

这里比喻贾谊惊惶不安、佗傺[佗傺:tuóchì失意]失意的谪宦生涯。

三年谪宦生涯,换来的只是“万古”留悲,多么凄楚沉重的遭遇!以一“悲”字,定下全篇忧郁凄怆的基调,切合贾谊的一生,更能让人联想到刘长卿自己贬谪的悲苦命运。

颔联“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写贾谊故宅萧条冷落的景象。

“秋草”、“寒林”、“人去”、“日斜”,均是令人伤感的意象,渲染了贾谊宅的环境凄清。

如此凄清的环境,诗人还要去“独寻”,正是诗人与贾谊有共同悲苦命运而引发的共鸣。

“寒林”和“日斜”,既是诗人眼前所见,也是贾谊当时的处境。

“空见”,感慨如贾谊这样治国贤才已再不可见,表达了诗人无可奈何的痛苦和怅惘心情。

这两句还化用了贾谊《鵩[fú]鸟赋》中的句子:“庚子日斜兮,鵩集余舍”、“野鸟入室兮,主人将去”。

贾谊在长沙时,看到古人认为不祥的鵩鸟,深感自己之不幸。

颈联“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以双关手法写出贾谊和自己多舛[chuǎn差错]的命运。

“有道”的中兴之主汉文帝尚不能重用才华横溢的贾谊,那么,昏聩无能的唐代宗,又怎能重用诗人自己呢?诗人被一贬再贬,沉沦落魂看起来也就是必然的了。

这里一语双关,将暗讽的笔触对准当今皇上,巧妙含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徐竹心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这是一篇堪称唐诗精品的七律。

诗的内容,与作者的迁谪生涯有关。

刘长卿“刚而犯上,而遭迁谪”(高仲武《中兴间气集》)。

第一次迁谪在唐肃宗至德三年(758)春天,由苏州长洲县尉被贬为潘州南巴(今广东茂名南)县尉;第二次在唐代宗大历八年(773)至十二年间的一个深秋,因被诬陷,由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贬为睦州(浙江建德)司马。

从这首诗所描写的深秋景象来看,诗当作于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那时正是秋冬之交,与诗中节令恰相符合。

在一个深秋的傍晚,诗人只身来到长沙贾谊的故居。

贾谊,是汉文帝时著名的政论家,因被权贵中伤,出为长沙王太傅三年。

后虽被召回京城,但不得大用,抑郁而死。

类似的遭遇,使刘长卿伤今怀古,感慨万千,而吟哦出这首律诗。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三年谪宦”,只落得“万古”留悲,上下句意钩连相生,呼应紧凑,给人以抑郁沉重的悲凉之感。

“此”字,点出了“贾谊宅”。

“栖迟”,象鸟儿那样的敛翅歇息,飞不起来,这种生活本就是惊惶不安的,用以暗喻贾谊的侘傺失意,是恰切的。

“楚客”,流落在楚地的客子,标举贾谊的身分。

一个“悲”字,直贯篇末,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不仅切合贾谊的一生,也暗寓了刘长卿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颔联是围绕题中的“过”字展开描写的。

“秋草”,“寒林”,“人去”,“日斜”,渲染出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色,而在这样的氛围中,诗人还要去“独寻”,一种景仰向慕、寂寞兴叹的心情,油然而生。

寒林日斜,不仅是眼前所见,也是贾谊当时的实际处境,也正是李唐王朝危殆形势的写照。

益以“空见”二字,更进一层地把哲人其萎,回天乏术、无可奈何的痛苦和怅惘,抒写得沁人心脾。

这两句诗还化用了贾谊《鵩鸟赋》的句子。

贾谊在长沙时,看到古人以为不祥的鵩鸟,深感自己的不幸,因而在赋中发出了“庚子日斜兮,鵩集余舍”、“野鸟入室兮,主人将去”的感喟。

刘长卿借用其字面,创造了“人去后”、“日斜时”的倍觉黯然的气氛。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颈联从贾谊的见疏,隐隐联系到自己。

出句要注意一个“有道”,一个“犹”字。

号称“有道”的汉文帝,对贾谊尚且这样薄恩,那么,当时昏聩无能的唐代宗,对刘长卿当然更谈不上什么恩遇了;刘长卿的一贬再贬,沉沦坎坷,也就是必然的了。

这就是所谓“言外之意”。

诗人将暗讽的笔触曲折地指向当今皇上,手法是相当高妙的。

接着,笔锋一转,写出了这一联的对句“湘水无情吊岂知”。

这也是颇得含蓄之妙的。

湘水无情,流去了多少年光。

楚国的屈原哪能知道上百年后,贾谊会来到湘水之滨吊念自己(贾谊写有《吊屈原赋》);西汉的贾谊更想不到近千年后的刘长卿又会迎着萧瑟的秋风来凭
吊自己的遗址。

后来者的心曲,恨不起古人于地下来倾听,当世更有谁能理解呢!诗人由衷地在寻求知音,那种抑郁无诉、徒呼负负的心境,刻画得如此动情,如此真切。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读此尾联的出句,好象刘长卿就站在我们面前。

他在宅前徘徊,暮色更浓了,江山更趋寂静。

一阵秋风掠过,黄叶纷纷飘落,在枯草上乱舞。

这幅荒村日暮图,不正是刘长卿活动的典型环境?它象征着当时国家的衰败局势,与第四句的“日斜时”映衬照应,加重了诗篇的时代气息和感情色彩。

“君”,既指代贾谊,也指代刘长卿自己:“怜君”,不仅是怜人,更是怜己。

“何事到天涯”,可见二人原本不应该放逐到天涯。

这里的弦外音是:我和您都是无罪的呵,为什么要受到这样严厉的惩罚!这是对强加在他们身上的不合理现实的强烈控诉。

读着这故为设问的结尾,仿佛看到了诗人抑制不住的泪水,听到了诗人一声声伤心哀惋的叹喟。

这首怀古诗表面上咏的是古人古事,实际上还是着眼于今人今事,字里行间处处有诗人的自我在,但这些又写得不那么露,而是很讲究含蓄蕴藉的,诗人善于把自己的身世际遇、悲愁感兴,巧妙地结合到诗歌的形象中去。

于曲折处微露讽世之意,给人以警醒的感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