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地认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倍的认识》第二课时教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倍的认识》第二课时教案
三、巩固练习。(5分钟)
1.完成教材第50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53页第1题。
3.完成教材第53页第2题。
4.完成教材第53页第3题
谈自己的感受和疑惑的问题。
5.填一填。
第一排:
第二排:
第三排:
第一排有()朵花,第二排有()朵花,第二排的花朵是第一排
的()倍。
第一排有()朵花,第三排有()朵花,第三排的朵数是第一排的()倍。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是学习“倍”的意义的应用与提升,本节课运用转化思想将以前学习的“倍”的意义、除法的意义转化成“倍”的应用,通过动手操作沟通除法与“倍”的认识之间的关系,从而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里面包含几个另一个数,所以用除法计算。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建立“倍”的概念。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并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萝卜卡片、圆形卡片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6分钟)
1.出示课件。
第一排3个红色圆片,第二排4个蓝色圆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2.大家说得很好,我们以前学过两个数的和与相差数的关系。今天我们来学习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教师点评和总结:
5.游戏:我说你摆。要求摆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同桌合作。
二、课件出示教材第51页例题2情境图。
1.仔细观察,收集信息和所求问题。
2.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摆一摆说说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
3.引导学生动手画一画。
画出擦桌椅的人数和扫地人数的倍数关系。
4.列式解答。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14篇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14篇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14篇 作为⼀名⼈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作更加科学化。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是店铺帮⼤家整理的《倍的认识》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1 ⼀、教学⽬标 (⼀)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利⽤旧知迁移,理解“倍”的意义,建⽴“倍”的概念; (⼆)过程与⽅法 在观察、⽐较、变化、抽象中,让学⽣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学习过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操作、推理、迁移及语⾔表达能⼒,发展基本数学素养,培养学⽣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个数是另⼀个⼏倍的含义,初步建⽴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倍”的模型,理解“倍”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图⽚ 四、教学过程 (⼀)复习导⼊,旧知回顾 师: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果飘⾹,蔬菜满仓。

我们⼀起去看看吧。

(课件先后出⽰) 1.先观察再说⼀说。

(1)先出⽰第1幅图(2个辣椒),依次出⽰第2,第3、第4幅图。

问题:先摆了⼏个2?⼜摆⼏个2?现在有⼏个2? (2)出⽰⽟⽶图(3个⼀组) 问题:⼏根⽟⽶为⼀组?有⼏组?可以说是⼏个⼏? (3)出⽰紫薯图(5个⼀组) 2.让学⽣看图表述(⽤“⼏个⼏”)说出图中的物品:4个2、5个3、3个5。

3.思考: (1)5个3,从哪⾥体现出“5”,⼜从哪⾥体现出“3”呢? (2)3个5,从哪⾥体现出“3”,⼜从哪⾥体现出“5”呢? (3)3个5与5个3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利⽤学⽣熟悉的⾷物图⽚,增强了简单情境创设的动感,拉近与学⽣的距离。

通过图⽚复习旧知“⼏个⼏”,与新知“倍”形成知识的对接,做好表⽰“⼏个⼏”的乘法意义和“倍”概念意义的先前储备,为沟通两者的联系做好铺垫。

(⼆)情景创设,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倍”,建⽴“倍”的概念 师:在丰收的季节⾥,勤劳的⼩兔⼦也忙着收获呢,⼀起去看看吧。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9课时 倍的认识(二)-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9课时 倍的认识(二)-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9课时倍的认识(二)-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倍的概念,能够用乘法计算一个数的几倍。

2. 培养学生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倍的认识2. 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3. 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理解倍的概念,能够用乘法计算一个数的几倍。

2. 培养学生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倍的概念,能够用乘法计算一个数的几倍。

2. 培养学生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倍的概念。

2. 新课讲解(1)倍的认识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倍的概念。

例如:小明有2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是小明的2倍,小红有多少个苹果?(2)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引导学生用乘法计算一个数的几倍。

例如:小明有2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是小明的2倍,小红有多少个苹果?用乘法计算:2×2=4,小红有4个苹果。

(3)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倍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小明有3个橘子,小刚的橘子是小明的2倍,小刚有多少个橘子?用乘法计算:3×2=6,小刚有6个橘子。

3. 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讲解和指导。

4.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倍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六、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问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倍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用乘法计算一个数的几倍,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讲解和指导。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中的新课讲解部分详细补充和说明:在新课讲解部分,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如何通过具体例子和实际问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倍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倍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篇一」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他们在生活中很少接触到“倍”,对倍的概念是非常陌生的。

因此我在研究教材之后,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1、知道“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经历倍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初步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2、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创新的意识和自行探究的能力。

基于上述教学思想,在教学工程中我设计了下面一些教学环节。

首先,创设情境,感受倍的含义,建立倍的表象。

通过花丛中的小蜜蜂、蝴蝶的课件展示,让学生初步感知倍的含义,再展示鸽子图让学生说出其倍数关系。

其次,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权利下放,做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己亲自动手摆一摆。

在经历从老师的引导到自己独立完成,从小组合作到自主动手的反复操练的过程,进一步深化对倍的认识。

并在摆学具的过程中让学生说出,一个数的几倍其实就是几个几,求几个几可以用乘法计算,运用知识的迁移,求一个数的几倍也可以用乘法来计算。

最后,设计有针对性,有层次的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在教学中,充分发掘学生在课堂中生成的资源,因势利导,科学评价,适时点拨,及时梳理,使学生的学习得到有效发展。

本节课学生经历了初步感知――动手操作――经历探索――方法类推――知识积累的全过程,让学生真正从不会到学会。

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动手实践,用外显的动作来驱动内在的思维活动,并把外显的操作过程抽象为数学的表达,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学习数学的过程和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篇二」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教学反思《倍的认识》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学生对倍的认识比较陌生,建立倍的表象认识有一定的难度。

本节课的教学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是认识倍,理解倍的意义;二是在此基础上,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解决问题。

倍的认识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倍的认识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倍的认识(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一、课标分析修订后的教材将原来分散在二年级上册和二年级下册的关于“整数倍”的内容在本单元集中编排,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乘法和除法的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

先利用“几个几”引出倍的含义后,再从除法的角度加深对倍的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到倍的本质是两个数量在相互比较,即用其中的一个量作为标准,另一个量包含了几个标准量就是标准量的几倍。

二、教材分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乘除知识以及初步认识了“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倍”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比较抽象的一个概念,也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概念,是进一步学习有关倍数知识的基础,也是学习分数、比例等知识的基础。

本课教学的知识点主要有在建立倍的概念的基础上,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简单实际问题。

由“倍”的含义,自主体会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教材明确指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可以用除法计算”。

三、学生分析倍数关系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数量关系之一。

建立倍的概念,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含义,拓宽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

这一课是在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倍”概念的基础上学习的。

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学生能通过圈一圈,数一数等活动得出一种事物是另一种事物的几倍;并且学生在二年级学过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用除法计算。

本节课重点需要引导学生在练习中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所以用“除法”计算。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解题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根据“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通过画一画、分析、推理、探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的解题策略。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一步增强学生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

《倍的认识第2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倍的认识第2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含义,加深对“倍”的概念的理解,初步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与交流中通过画一画、摆一摆等学习方式,利用多种表征之间的转化,帮助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的解题策略;(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一步增强学生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应用分析推理把“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三、教学准备课件、练习卡四、教学过程(一)围绕“倍”的不同表征,把握教学起点1.复习旧知,感悟标准量与比较量的关系。

(1)说一说。

第一行第二行第一行有()个,第二行有()个,第二行是第一行的()倍。

(2)圈一圈。

有()只,是的( )倍。

师追问:在这几题中,每题中的1份量(标准量)分别是多少个?2.变式运用,深化标准量与比较量的关系我说你摆。

(拿出学具●、☆和△)要求摆出的☆是●的2倍,△是☆的2倍。

师:你是怎么摆的?还能看出谁是谁的几倍?让学生独立完成摆一摆,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注重学生表述中说明谁是1份的数量(标准量)。

【设计意图】通过形象生动图片,渐进式的题型设计,进行旧知回顾,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让学生再次感悟对“倍”概念的理解。

同时在习题中不同的表征方式,进一步帮助学生复习理解对“倍数关系”,引导学生准确地用“倍”来描述两个量的比较结果。

(二)探究在“倍”中求标准量的形式,建立整体框架1.形象感知,在操作和语言表征中逐步抽象方法师:刚才我们看见勤劳的小蜜蜂忙着采蜜。

看看我们班小伙伴们在干什么呢。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必备(15篇)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必备(15篇)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必备(15篇)《倍的认识》教学设计11.知识目标: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会倍的含义,理解“几份”“几个几”和“几倍”的联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有条理的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理解“倍”的意义。

一、创设情境,感知“倍”1.出示主题图,寻找数学信息。

(出示主题图)看屏幕,仔细观察,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有红萝卜,胡萝卜还有白萝卜,生数数量)观察地真仔细!师:刚才他找到了3种萝卜,分别是胡萝卜,胡萝卜有几根?(2根)还找到了红萝卜有6根,白萝卜有10根。

(出示)2.观察数据,发现倍数关系。

师:有这么多关于萝卜的数学信息,比较一下,你能发现这三种萝卜在数量上有什么关系吗?生说“多与少”的关系,倍的关系等,从而引出倍。

师: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倍(揭示课题)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1.初步认识“倍”师:听说过倍吗?仔细观察,看看你能发现红萝卜和胡萝卜之间的倍数关系吗?(生: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师:你能不能摆一摆、圈一圈,让我们一眼看出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生摆,圈红萝卜,数)小结:红萝卜和胡萝卜比,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这样的3个2根(板书),我们就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板书)师:谁还能像他这样完整地说?同桌互说,一起说。

2.进一步感知“倍”。

师:想一想,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找到了红萝卜和胡萝卜之间的倍数关系的?(圈一圈),那你能用这种方法来找一找其他萝卜之间的倍数关系吗(生在练习纸上圈一圈,再填一填,学生汇报,小结)3、想象推理,认识“倍”。

(1)师:(课件出示图)看,现在白萝卜有几个2根呢?轻轻地数一数,有几个2根?(6个)那么我们可以怎么说?(生: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6倍)(2)师:现在呢?(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7倍,出示)(3)师:如果白萝卜有9个2根(一生: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9倍)(4)师:你还能继续接着往下说吗?(如果白萝卜有10个2根,那么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10倍……)(5)师:如果白萝卜有20个2根呢?几倍?(20倍)有50个2根呢?(50倍)100个2根呢?(100倍)(6)师:你有什么发现?(白萝卜有几个2根,那么白萝卜的根数就是胡萝卜的几倍。

倍的认识第二课时

倍的认识第二课时

数学教学案
分钟)1.出示尝试题(要求提示:尝试题要同书上例题相仿,也可选书上例题。


1.自学课本(阅读课本前,教师可预先提一些思考性问题作指导。


思考:1、擦桌椅的人数有几人呢?扫地的有几人?
2、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
2.尝试练习(学生把尝试题再做一遍)
3.学生讨论(好中差三类学生板演,引导学生评讲讨论)
(1)画一画,圈一圈
(2)用除法解决,因为就是求的12里面有几个4?
12÷4=3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和教材关键的地方重点进行讲解)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的解决方法也就是求一个数里有几个
要求提示:(一般选书上“做一做”习题,采用几个学生板演,全班学
生同时练的方式,集中讲评反馈)。

(6分钟)
教材第53页练习十一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订正,交流疑问。

要求提示:一般选择书上课后练习几与本课相关的所有习题,题目一定
要设置分数,学生独立作业,当堂批分,当堂订正。

(课前必须分组,
组内交互批改)(10分钟)
要求提示:学生谈收获,教师重点归纳总结,对学生及时评价。

(2分钟)
今天学什么:解决已知两项求倍数的问题
学会了什么(重点内容)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的解决方法:一个数÷另一个数
学的怎么样:我通过自学和同伴互助学会了本课内容,当堂检测xx分,我感到很开心。

(教师适时评价)。

三年级倍的认识二教案

三年级倍的认识二教案

三年级倍的认识二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倍数的概念,能够用简单的例子理解倍数的含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倍数的概念,能够用简单的例子解释倍数的含义。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倍数的概念,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

1. 教学内容,倍数的概念及相关例题。

2. 教学工具,教学课件、黑板、彩色粉笔、学生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用课件或黑板上展示一些简单的数学题目,如2的倍数有哪些,3的倍数有哪些等,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

2. 讲解概念。

教师向学生介绍倍数的概念,例如2的倍数就是2、4、6、8、10……,3的倍数就是3、6、9、12……,并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倍数的含义。

3. 练习。

让学生在课堂上做一些练习题,如找出4的倍数,找出5的倍数等,加深他们对倍数的理解。

4. 拓展。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拓展题目,如让学生找出某个数的倍数,或者让学生自己出一些倍数的题目。

5. 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再次理清倍数的概念。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倍数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用简单的例子解释倍数的含义。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七、布置作业。

布置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倍数的概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够更加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10篇)

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10篇)

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利用旧知迁移,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让学生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学习过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操作、推理、迁移及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基本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图片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游戏:数字抱抱团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叫“数字抱抱团”,老师想请6名男同学和6名女同学上讲台来。

老师喊到数字几,你们就几个人抱成一团。

不过老师还有一个要求,就是希望台下的同学也参与到游戏当中来,你们要做什么呢?找出游戏当中蕴含的数学知识,能办到吗?生:能。

师:非常好。

游戏开始。

(面向台下学生)同学们发现了什么?生:4个3。

师:2(6个2),4(3个4),6(2个6)。

非常棒,同学们都说到了“几个几”。

2、出示PPT,看图说几个几。

接下来,我们来看这样几组图片(播放幻灯片),谁能快速的说出有几个几?生1:2个2生2:2个4师:非常棒,看来同学们知识掌握得很牢固。

同学们表现这么棒,连小兔子都被吸引来了。

(课件出示第50页主题图)这节课就让我们和小兔子一起来探究关于倍的知识(板书课题:倍的认识)齐读课题二、探究新知,理解概念。

(一)初步认识倍的概念。

1、出示自学提示:自学教材第50页例1(1)数一数胡萝卜、红萝卜、白萝卜各有几根?(2)圈一圈,摆一摆,组内互说红萝卜的根数与胡萝卜的根数有怎样的关系,白萝卜的根数与胡萝卜的根数有怎样的关系?(学具1)(3)完成例1的填空。

倍的认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倍的认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倍的认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能运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 在情景教学中,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动手操作、讨论交流,提高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和动手操作能力。

3. 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能将情景图中的信息转化成数学问题教学难点:能运用倍的知识将问题转化成图形正确解决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课1、复习:12是4的几倍?(1)画图法:我在想:12里面有()个4。

(2)计算法:2、师: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请你圈一圈、填一填。

是的几倍?是的几倍?板书课题: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二、民主导学任务呈现: 出示P51图,(去掉图下方的问题)观察图,同学们在干什么呢?(1)从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擦桌椅的12人,扫地的有4人)你能提一个能用我们昨天学过的知识解决的问题吗?(板书问题)我们一起把这个问题完整的读一读。

(2)你准备用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自学:尝试用各种方法展示交流:1、试一试画图法2、试一试计算法:12÷4=3说说为什么可以用除法求出倍数?师:求擦桌椅的人数(12)是扫地的(4)几倍,就是以扫地的为标准,看擦桌椅的里包含几份扫地的,包含了3份,所以是3倍。

也就是“求12里面有几个4——可以用除法计算再列出算式。

刚才求出的结果正确吗?你如何来证明结果是对的?反过来想:4的3倍是12,正好是擦桌椅的人数。

最后我们答题: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3倍。

三检测导结:1.画一画。

○的个数是☆的2倍○的个数是●的3倍☆☆☆☆---------------------------------------- -----------------------2.☆☆☆☆☆○○○○○○○○○○●●我发现了很多倍数关系,并能写下来。

3.列式计算第三课时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内容:P51-52例题3,练习十一5、6教学目标:1.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能运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3篇】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3篇】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3篇】篇一:《倍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初步理解“倍”的含义,能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初步的观察、比较、推理、迁移、概括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养成善于动脑、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设计:一、课前谈话:师:同学们,老师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

你们去过美丽的海边吗?生:去过。

师:你在海边做过哪些有趣的事情?学生交流自己在海边所做的有趣的事情。

师:你们在海边做的事情真的很有趣。

二、导入新课:师:几位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也来到了美丽的大海边,瞧,他们在干什么?(课件出示情境图)生:他们在捡贝壳。

师:他们分别有什么收获呢?(课件出示三位小朋友的收获)生1:王丁捡了3只扇贝,6只海螺。

生2:李飞捡了2只扇贝,8只海螺。

生3:刘林捡了15只海星,5只螃蟹。

师:我们先来看王丁的收获。

他捡了几只扇贝,几只海螺?生:王丁捡了3只扇贝,6只海螺。

师:扇贝和海螺的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生1:海螺比扇贝多3只。

生2:扇贝比海螺少3只。

生3:海螺的只数是扇贝的2倍。

师:刚才这个同学说到一个倍字。

(板书倍)师总结:是的,同学们,在数量之间除了我们以前学过的多和少的关系外,还有着倍的关系,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对吗?学习了这节课的知识,就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倍的知识。

(板书课题:倍的认识)三、探究新知:1、认识倍师:海螺的只数是扇贝的几倍?(课件出示问题)这里的倍是什么意思?我们一起来研究。

师:海螺与谁比?生:扇贝。

师:扇贝有3只,海螺有几个这样的3只呢?生:2个。

师:怎样能让大家很容易地一眼就能看出海螺有2个3只?你可以在1号答题纸的第一题上圈一圈。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圈的呢?生:我是3只3只的圈。

倍的认识教案-2

倍的认识教案-2

倍的认识教案【精华】倍的认识教案四篇倍的认识教案篇1一、设计说明1、教学内容的地位:《倍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本课承接了二年级对乘除法的学习,并为后续倍的进一步认识做了铺垫。

“倍”在学生生活中应用广泛,因此,本节知识内容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2、学情分析:生活中,学生经常接触相关的概念,所以“倍”的概念对于学生应该并不陌生。

而经过二年级的学习,学生对乘法的应用比较熟练,也了解几个几代表的含义,所以这节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较为简单,只需多加练习,使学生能用自己的话出“倍”的含义,加深对倍的认识。

3、设计理念:根据课程基本理念中“课程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体验和理解、思考与探索……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和《课标》中的教学建议“使学生在获得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机会获得直接经验”的要求,本节课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启发谈话、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

4、基本思路:本节课我直接利用书中学生熟悉的小白兔吃胡萝卜的情景,将胡萝卜直观现实的摆在黑板上,并运用小棒让每人都能动手操作,积极参与。

等学生基本掌握了倍的概念,再让部分学生上台演示检查掌握情况。

为了避免场景过多引发思维混乱,所以直接利用胡萝卜的增减继续学习。

做题练习后,再次用拍手游戏巩固知识,做到寓教于乐。

引导学生进行后,出示最后一道思考题,检验学生是否融会贯通,并为下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50页《倍的认识》例1及做一做和P53-练习十一第1题教材分析:二年级教材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乘、除法的意义及相关计算,为本单元“倍的认识”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而“倍的认识”也是对乘法和除法的拓展应用,进一步为第六单元多位数乘法做了铺垫。

本单元的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因此学好本单元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4篇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4篇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4篇倍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通过数一数、圈一圈、画一画的方式,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倍”的含义。

难点:建立“倍”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生:喜欢)师:老师也很喜欢,你们想知道老师最喜欢什么动物吗?(想)请看,是什么呀(课件出示兔子)(生:兔子)师:对了!它们是可爱的小兔子,你知道兔子爱吃什么吗?(生:萝卜)师:是的。

兔妈妈给小兔子们准备了可多的萝卜,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看这里有几种萝卜?(生:3种,分别是胡萝卜、白萝卜、红萝卜。

板书)师:仔细数数它们分别有几根?生:胡萝卜有2根,白萝卜有6根,红萝卜有12根。

师:你们都看到了吗?(生:看到了)真好!(指着课件的数)根据萝卜的数量,你能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生:胡萝卜比白萝卜少4根。

胡萝卜比红萝卜少10根……师:刚才我们说的多几根少几根是表示两种数量差的关系,一共多少根是表示两种数量和的关系。

把两种数量作比较的时候除了刚才说的两种关系外还有一种新的关系,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这种新的关系“倍”(板书课题:倍的认识)或。

你真不错,都会用倍来说他们之间的关系了。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倍”。

(板书课题:倍的认识)(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研究胡萝卜和白萝卜师:我们首先来研究胡萝卜和白萝卜。

胡萝卜有几根?(生:2根贴)师:白萝卜有几根?(生:6根贴)师:如果我们把2根胡萝卜看作一份的,那么6根白萝卜里几个这样的一份吗?(生:3个这样的一份)师:我们一起来圈一圈,数一数(师边圈生边数:1个、2个、3个)白萝卜有3个这样的一份,也就是3个2根。

北师版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北师版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北师版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倍的认识》是北师版二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数学活动,理解“倍”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以及认识简单的倍数关系。

本章内容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倍的概念、求一个数的几倍、认识简单的倍数关系等。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运算,对数学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在理解“倍”的概念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时,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际操作和数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倍”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倍”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

2.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数学活动,培养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

3.让学生认识简单的倍数关系,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倍”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

2.难点:理解简单的倍数关系,能够灵活运用求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片的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倍”的概念。

2.采用操作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求一个数的几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采用交流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方法,提高学生的交流和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物和图片,用于直观演示。

2.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实物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倍”的概念。

例如,展示3个苹果,然后展示6个苹果,让学生观察和思考,6个苹果是3个苹果的几倍。

2.呈现(10分钟)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例如,展示3个苹果,然后让学生求5个苹果是3个苹果的几倍,引导学生用3个苹果的数量乘以2,得到5个苹果是3个苹果的2倍。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求一个数的几倍。

例如,每组有3个球,让学生求6个球是3个球的几倍,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数球的方式,得到6个球是3个球的2倍。

《倍的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倍的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倍的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正确、清晰地表述“倍”的概念。

2.能够辨认和使用“倍数”的概念。

3.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倍增”的概念。

二、教学内容1.“倍”的概念。

2.“倍数”的概念及其运用。

3.“倍增”的概念及其实际操作。

三、教学重点1.理解“倍”的概念,正确描述“倍数”。

2.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倍增”的概念。

四、教学难点1.能够准确地表述“倍”的概念及四则运算中的应用。

2.能够通过实际物品对比,理解“倍增”的概念。

五、教学准备1.用于演示的教学工具:真实物品、图片或幻灯片。

2.学生使用的教具:工具书、教材、练习册以及其他辅助材料。

六、教学方法讲课法、讨论法、实验法、课堂演示法。

七、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新知识首先,教师需要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倍’吗?”,并向学生解释“倍”的概念及四则运算中的应用。

第二步:引入“倍数”的概念接着,教师会从具体物品出发,引导学生对“倍数”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让学生猜测其他物品的“倍数”。

第三步:引入“倍增”的概念最后,教师会通过实际操作向学生展示“倍增”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倍增”的概念。

第四步:巩固知识在巩固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自主完成“倍增”图表、做题和讨论来巩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八、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课堂表现、小组讨论的质量和口头检验等方式进行评价。

九、教学反思针对学生理解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需要着重展示实物,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倍”的概念和四则运算中的应用。

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入一些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例子来帮助他们理解“倍数”和“倍增”的概念,在巩固知识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调整。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2课《倍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2课《倍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2课《倍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2课《倍的认识》是学生在掌握了乘法口诀和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倍”的概念。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体会“倍”的实际意义,学会用乘法来求一个数的几倍,从而加深对乘法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口诀和表内乘法,对基本的乘法运算有了初步的理解。

但是,对于“倍”的概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例题和实践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思维方式可能还停留在直观形象思维阶段,需要通过具体的物品和图片来帮助理解“倍”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倍”的概念,体会“倍”的实际意义。

2.让学生学会用乘法来求一个数的几倍。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倍”的概念,学会用乘法来求一个数的几倍。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倍”的实际意义,能够运用乘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操作实践法、引导发现法、讨论交流法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中,理解和掌握“倍”的概念。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准备相关的教学用品,如图片、实物等。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乘法口诀和表内乘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出示一些图片,如3个苹果,6个苹果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数量。

引导学生发现,3个苹果是1个苹果的3倍,6个苹果是1个苹果的6倍。

引出“倍”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观察一些实际的例子,如4个苹果,8个苹果等,让学生说出它们的数量,并引导学生发现,4个苹果是1个苹果的4倍,8个苹果是1个苹果的8倍。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倍”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实际的操作,如用小棒来表示一个数的几倍,或者用图片来表示一个数的几倍。

《倍的认识》数学教学设计

《倍的认识》数学教学设计

《倍的认识》数学教学设计《倍的认识》数学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82页例1、例2教学目标:1、初步建立“倍”的意义,能用“倍”的意义叙述两个数的倍数关系;2、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对“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能作出分析、解释,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思考、融会贯通的能力,激发学生求知欲。

教学重难点:理解倍的意义,学会描述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教学过程:比较引入,揭题师:会读这个字吗?(板书:比)生:比师:会比吗?生:会师:比一比,老师左、右手里的铅笔支数,你有什么发现?生:同样多师:左手有3支,右手也有3支,我们就说3和3同样多。

那,再来比一比?生:左手比右手少2支师:还有不同的说法吗?生:右手比左手多2支师:也就是说5比3多,3比5少过渡:我们知道两个数相比,会产生谁多、谁少、同样多的关系,其实,两个数相比,还会产生另一种关系倍(板书:倍),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倍。

(板书:倍的认识)小棒是我们的好朋友,它常常帮助我们学习新的知识。

今天,我们也需要它的帮助。

二、认识“2倍”等,建立概念1、学习“倍”的`意义:(1)、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师:我们先在第一排摆3根小棒生摆,老师把同学们摆的画出来;我们把3根小棒圈起来,看作1份,以3根为1份;我们在第二排摆2份,会吗?生:会,学生摆师:哪位同学上台将它画出来?其余同学画在题单上。

生:画师:小老师,你告诉大家:你在第二排摆了几根小棒?生:6根师:你们在第二排摆了几根小棒?生齐答:6根师:小老师,你为什么在第二排摆6根小棒呢?生:第一排摆3根小棒为1份,第二排摆2份,2_3=6根。

师:我们以3根为1份,摆这样的2份,就是2个3.摆的时候,可以把这2份隔开一点;画的时候,还可一份一份圈起来;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出6里面有几个3?生说:2个3师:板书:6里面有2个3,我们就说6是3的2倍。

生:齐读师:看图会说吗?生:会,教师引导学生看图说一说师:这个2倍是谁和谁比产生的呢?生:6和3比产生的师:6和3比,6里面有2个3,6就是3的2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与式培训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杭后西城小学陈俊霞
二〇一四年十月十七日
第五单元倍的认识
一、教材内容:
义务教育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册第50-55页。

二、单元分析:
“倍的认识”单元内容是在学习了表内乘法口诀和表内除法后出现的学习内容。

一共三个例题,例题1通过让学生用笔圈一圈,数形结合的方式形象的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例题2,是以学生做教室清洁的为情境,根据所给的两个条件,通过画图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的思路。

例3,是引导学生用画图理解的方式,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三、单元目标:
(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四、单元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五、单元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六、单元教学安排:
1、倍的认识(例题1,练习十一1、2)
2、运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例题2,练习十一
3、4)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例题3,练习十一5、6)
3、运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练习课(练习十一7、8、9、10、11)
第二课时运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P51-52例题2,练习十一3、4
教学目标:
1.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能运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 在情景教学中,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动手操作、讨论交流,提高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和动手操作能力。

3. 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能将情景图中的信息转化成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能运用倍的知识将问题转化成图形正确解决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小研究:
“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课前小研究
一、12是4的几倍?
(1)画图法:
我在想:12里面有()个4。

(2)计算法:
我又想到(写一写,再用图把它们画下来):

(1)画图法:
我在想:()里面有()个()。

(2)计算法:
一、导入
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请你圈一圈、填一填。

是的几倍?是的几倍?
板书课题: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
二、新授
1.教学例2:
出示P51图,(去掉图下方的问题)观察图,同学们在干什么呢?
(1)从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擦桌椅的12人,扫地的有4人)你能提一个能用我们昨天学过的知识解决的问题吗?(板书问题)我们一起把这个问题完整的读一读。

(2)你准备用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
试一试画图法
试一试计算法:12÷4=3
说说为什么可以用除法求出倍数?
求擦桌椅的人数(12)是扫地的(4)几倍,就是以扫地的为标准,看擦桌椅的里包含几份扫地的,包含了3份,所以是3倍。

也就是“求12里面有几个4——可以用除法计算再列出算式。

(3)刚才求出的结果正确吗?你如何来证明结果是对的?
反过来想:4的3倍是12,正好是擦桌椅的人数。

最后我们答题: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3倍。

2.练一练:
完成P53-3
(1)要求用画图法和计算法解答,注意回顾与反思
(2)肯定加法与减法问题鼓励从比较倍数关系的角度提出问题。

有余数的或可能比1小的,说明:它们之间虽然不是整数倍,但是也有倍数关系,将来我们会学习用小数或分数来表示它们的倍数关系。

关键要看把谁作为标准来比。

完成P54-4
(1)在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继续巩固对倍的含义的理解。

(2)是开放性的题目,目的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己构造出有倍数关系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来问题的能力。

(四)全课总结,揭示课题
在全课结束之前,通过回顾所学内容,并用一句话来概括学习内容,从而归纳出本节课的课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板书设计:
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12÷4=3
12里面有()个3
第三课时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教学内容:P51-52例题3,练习十一5、6
教学目标:
1.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能运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 在情景教学中,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动手操作、讨论交流,提高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和动手操作能力。

3. 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学会利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并能在实际中运用。

教学难点:理解和运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重点:能将情景图中的信息转化成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能运用倍的知识将问题转化成图形正确解决
2、教学例3:
出示P52图,(去掉图下方的问题)观察图你知道了什么?
(1)知道了军棋的价钱,还知道了军棋和象棋之间的价钱关系,你能提数学问题吗?
(2)要求象棋价钱是多少,你能结合例2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可以画图,也可以算。

画图法:
军棋:
象棋:8元
是军棋的4倍
计算法:象棋的价钱就是求4个8是多少,8×4=32 (3)这个结果为什么正确?
小结:刚才我们经历了看图,将图上的信息转化成数学问题,然后将问题转化成图形来理解并解决,最后验证求出的结果是否正确。

这就是我们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你会用这个方法解决类似问题吗?
3、练一练
(2)完成P54 5、6 学生自己完成,集体订正
(3)以上四题分别和前面的哪个例题是相同的? 三、作业设计 1、
2、1辆小客车可坐9人,8辆这样的小客车可以坐几人?
3、笑笑手里有28支铅笔,聪聪手里有7支铅笔,笑笑的铅笔是聪聪的几倍?
四、板书设计 运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
跳棋:
飞行棋:
9元
?元
是跳棋的5倍
军棋:
8元
是军棋的4倍象棋:
?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