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二章第一节动与静教案1新版沪科版

合集下载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第1节动与静教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第1节动与静教案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单元备课(一)单元教材分析本章涉及机械运动的描述与探究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主要包括运动、静止、参照物、运动的相对性、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等基本物理概念和知识,以及长度、时间、速度的测量等基本物理实验方法和技能。

本章分为四节。

第一节“动与静”主要内容包括运动的世界、运动的描述。

主要讲述不同的运动形式以及人类文化中描述运动的不同方式,从而引出科学描述运动的方法。

第二节为“长度与时间表的测量”,包括测量单位、测量方法和测量活动三个小节。

主要内容为长度的估测、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间的估测,用停表或手表测时间等;并通过“信息窗”、“交流与讨论”等栏目介绍测量的方法及测量的误差。

第三节“快与慢”介绍速度的基本概念及研究物体运动速度的方法。

主要包括速度、路程与时间的关系,速度的测量方法,匀速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及研究方法。

第四节“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主要内容为探究物体作直线运动速度的变化情况。

本章中,学生将学习到第一个物理公式——v=s/t。

良好的开端是今后学习物理的基础,因而一开始就必须加强规范化的训练,告诉学生,v=s/t,它不仅仅是一个数学演算,它反映了一个物理规律,是今后学习物理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

本章教学的重点是描述物体运动和静止的方法以及速度的概念。

教学难点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以及速度单位的换算。

在本章教学中,所有探究的实验,一定要引导学生首先明确探究的目的,然后设计探究的方法(方案),最后再让学生去探究,切不可把探究性实验做成验证性实验。

否则,就违背了课标要求。

本章中涉及的基本概念较多,得出概念的方法并不相同,如速度的概念是用比较法得出的,匀速运动的概念是用理想化方法得出的。

在教学中,要注意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并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二)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运动的世界,能举例说明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与运动的关系.知道科学描述物体的运动、静止;知道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2、通过观察、实验了解时间与长度测量的初步知识,知道时间与长度的常用单位,并会熟练地进行换算。

(新版)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2.1动与静教案

(新版)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2.1动与静教案

第一节动与静本节内容描述的是自然界的机械运动,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能举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和自然界中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能结合实际选择合适的参照物描述物体的运动。

本节内容是运动学最基础的课程,是学习后续知识的基础,在各类考试中,尤其是各地历年中考中重点考查的是参照物的选择和物体运动情况的判断。

本节主要内容包括运动的世界和运动的描述,主要讲述不同的运动形式及人类文化中描述运动的不同方式,从而引出科学描述运动的方法。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机械运动的概念及研究机械运动时对参照物的选择,教学难点是结合具体问题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和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所选的参照物。

教学中不提倡单纯的说教,提倡运用多媒体手段,多视角向学生展示运动的世界。

引导学生积极、大胆参与教学活动。

如启发、引导学生收集描述运动的文字、诗歌、音乐、绘画等作品并进行交流。

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一些小实验,理解有关运动、静止、参照物、运动的相对性等物理概念。

学习本节知识时,可通过日常生活观察到的运动和静止的现象,在老师指导下结合身边的一些物品做一些与运动有关的小实验,进行分析与思考,来理解机械运动、参照物的概念、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知识与技能1.知道机械运动、参照物的概念,会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举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过程与方法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体验并认识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描述同一物体时,它的运动情况不同,掌握物体机械运动的相对性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通过课外的拓展学习了解运动的有关知识,感受科技进步带来的精彩纷呈的特技运动效果。

重点什么是机械运动以及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物。

难点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因为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是可以不同的。

多媒体播放设备、机械运动演示课件等。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2.1动与静 教案设计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2.1动与静 教案设计

八年级第二章运动的世界第一节:动与静教学案教学目标:一,知道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运动的世界,能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与运动的关系。

二,了解人们以多种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

三,知道机械运动,参照物的选择,如何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四,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教学过程:一,让学生观看图片星系的运动,太阳系的运动,地球的运动及地球板块的运动,生活中的运动等,知道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运动的世界。

世界处于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并且运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二,你能举出那些在生活中熟悉的运动吗?飞翔的小鸟、飞驰的汽车、流动的空气,人在跑步、钟的指针转动……三,、运动的描述(1)诗人,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赞美运动。

(2)画家用形态和色彩描绘运动。

(3)音乐家用旋律和节奏、歌词来表现节奏。

(4)那么物理学中,我们怎么来描述运动呢?例(1)汽车在公路上行驶。

(2)月亮升起来了。

(3)月亮在云层里穿行。

四,三个概念:1. 运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2.参照物:把事先选定的另一个物体,也就是被选作标准物体叫做参照物3.静止: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改变称为静止。

五,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的三个过程:1,选择参照物。

2,确定被研究的物体。

3,判断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是否发生改变。

六,例题讲解:例1、描述一位乘电梯上述的乘客的运动。

如果选择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的。

如果选择电梯的轿厢为参照物,乘客是()的。

例2、下列说法中各是以什么作参照物的。

1.坐在船上的乘客是静止的。

2.“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例题3、“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我坐在奔驰的车里,静靠在椅背上,欣赏着窗外的景物,只见路旁的树木急速的向后退去……”请写出上文中的描述各选择了什么作为参照物?红日升起();车奔驰();“我”静靠();树后退:()七,交流与讨论:1. 为什么行人说乘客运动得“真快”,而司机却说乘客“没动”乘客到底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2. 同步通信卫星是静止的,是以___为参照物,是运动的是以___为参照物。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二章第一节动与静教案1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二章第一节动与静教案1新版沪科版

动与静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术:(1)明白什么是机械运动;(2)明白得参照物的概念;(3)明白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进程与方式:(1)通过观看自然、生活现象体会到世界是运动的;(2)通过观看和判定来感受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视频等激发学生关注自然,崇尚科学和关于自然科学的探讨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运动的概念、参照物的选取和运动静止的判定教学难点:1.参照物的正确选取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明白得课前预备:PPT课件教学进程:新课导入:让学生举出一些以为运动的例子。

(上学的学生、下班的工人、飞翔的小鸟、游动的金鱼、奔驰的汽车、奔跑的骏马、流动的空气乃至地壳运动等等)师:除上面举的例子,还有什么东西在运动呢?(展现图片宇宙星系并说明:大爆炸形成的成千上亿个星系,科学家通过观测发觉,许多星系正远离咱们而去。

)(展现flash:八大行星绕着太阳转,地球公转,地球自转)师:同窗们明白地震时如何产生的吗?生:大陆板块的彼此挤压。

(展现图片:大陆板块彼此挤压)师:庞大的喜马拉雅山脉确实是由于大陆板块的彼此挤压所产生的,说明咱们脚下的土地也是在运动着的。

(展现图片:兔子、马在跳动)师:动物也在运动当中,那么呢?(展现图片:跑步、游泳)师:百米赛跑的世界记录是谁制造的呢?取得过北京奥运会8枚金牌的游泳健将又是谁呢?生:博尔特、菲尔普斯!师:下面请观赏一下视频。

推动新课:运动的世界:利用多媒体视频展现《运动的世界》,自然界的人,动物乃至植物等等都在运动,让学生体会到咱们生活的宇宙不时刻刻都在运动,咱们就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

运动的描述:师:世界处在运动当中,而人们又是如何来描述那个运动着的世界的呢?(1)诗人用优美的语言和意境描述运动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登鹳鹊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城楼.诗人通过诗句表达了关于山川河流的运动的赞美。

(2)音乐家用旋律和节拍描述运动学生通过曲子的旋律体会细水长流的感觉。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第1节《动与静》教案1(新版)沪科版(1)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第1节《动与静》教案1(新版)沪科版(1)

一、动与静【教学目标】1、能举例说明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与运动的关系。

2、知道如何科学描述物体的运动、静止;知道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重点难点】1、什么是机械运动?参照物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课时】1课时【教具】电脑多媒体、玩具汽车【教法】启发、讲解、讨论【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观看录像,大家可以提出什么结论呢?物体的运动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二.进行新课1.运动的世界日出日落、月盈月亏、星移斗转,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

冬去春来、风起云涌、潮涨潮落,我们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

请看图2-1—图2-3请举出一些你认为运动的例子。

(学生举例,让学生积极参与并了解他们眼中的运动是什么)2、运动的描述人们用不同的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1)诗人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赞美运动;如:(学生举例)“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2)画家用形态和色彩描绘运动看图2-4(3)音乐家用旋律和节奏表现运动。

请听我国非常著名的一首古筝曲(“高山流水”)。

听一段后让学生谈有什么感受?是一首什么曲子。

问:科学家是用什么来描述运动呢?(也就是物理学中如何描述运动呢?)看课本上“交流与讨论”学生活动5分钟。

提问:他们在下楼,可为什么妈妈会说下楼时要站着不动呢?告诉学生科学家用特定的概念、数学工具及实验方法来描述与研究运动。

●什么是运动和静止?(1)我们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这个问题(2)设疑提问讨论a)李明背着书包向学校走去。

李明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b)小王骑自行车上街。

自行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小王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c)正在行驶的汽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汽车上的坐椅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3)分析书包对李明位置不变李明对学校位置改变小王对自行车位置不变静止自行车对树木位置改变运动坐椅对汽车位置不变汽车对电线杆位置改变物体物体物体物体(4)概括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motion)。

2.1动与静教案(沪科版八年级全册)

2.1动与静教案(沪科版八年级全册)

2.1动与静教案(沪科版八年级全册)教案:2.1动与静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观察、实践的过程中理解动与静的概念。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物体在运动和静止时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动与静的概念,能够区分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并能够运用到生活中。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与静的概念,知道物体在运动和静止时的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动与静的概念,物体在运动和静止时的特点。

难点:如何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以及运用动与静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模型、图片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等。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PPT中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2. 讲解:讲解动与静的概念,解释物体在运动和静止时的特点。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物体在运动和静止时的特点。

4. 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并分享各自的观点。

6. 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动与静的问题。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动与静的概念,物体在运动和静止时的特点。

难点:如何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以及运用动与静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掌握了动与静的概念,是否能够正确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是否能够运用到生活中。

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拓展延伸: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判断它们是运动还是静止,并尝试解释原因。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这节课时,我注重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希望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深刻理解动与静的概念。

我选择的实例都是贴近生活的,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第二章第一节动与静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第二章第一节动与静

教案: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第二章第一节动与静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材,第二章第一节“动与静”。

本节课主要介绍运动的相对性,内容包括:1. 运动的定义和特点2. 静止的定义和特点3. 相对性的概念和运动的相对性原理4. 运动和静止的判断方法5. 实际情景中的应用实例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运动的定义和特点,能够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2. 让学生理解静止的定义和特点,能够判断物体的静止状态。

3. 让学生掌握相对性的概念和运动的相对性原理,能够运用运动的相对性解释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运动的定义和特点,静止的定义和特点,运动的相对性原理。

难点:运动的相对性原理的应用,实际情景中运动和静止的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视频播放设备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盒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实际情景,例如在公交车上的乘客看到窗外的景物,引发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思考。

2. 讲解:讲解运动的定义和特点,静止的定义和特点,运动的相对性原理。

通过PPT展示相关知识点,并用黑板板书重点内容。

3. 例题讲解: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运动的相对性原理进行解答。

例如,一个乘客在公交车上看到路边的树木向后退,要求学生解释原因。

4. 随堂练习:给出一些判断题,让学生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例如,判断一辆停在路边的汽车是运动还是静止。

5. 应用实例:让学生举例说明运动的相对性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进行分享和讨论。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运动的定义和特点运动:物体位置随时间发生变化特点:速度、方向、加速度静止的定义和特点静止:物体位置不随时间发生变化特点:速度为零、方向不变、加速度为零运动的相对性原理相对性原理:物体的运动状态取决于观察者的运动状态七、作业设计a) 一辆行驶的汽车b) 一架停在机场的飞机c) 一颗从树上落下的苹果问题:一个乘客在公交车上看到窗外的景物向后退,为什么?答案:因为乘客和公交车都在向前运动,所以相对于乘客来说,窗外的景物看起来向后退。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第二章 第一节 动与静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第二章 第一节 动与静

教案: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第二章第一节动与静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材第二章第一节《动与静》。

2. 详细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原理,掌握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理解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视频播放设备。

2. 学具:笔记本、课本、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坐在公交车上的乘客看到窗外的景物不断后退,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2. 新课导入:介绍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概念,解释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3.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如行驶的汽车、旋转的地球等,让学生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 判断方法讲解:讲解如何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如选择参照物、观察物体的位置变化等。

5. 随堂练习: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动与静2. 板书内容: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的方法:选择参照物、观察位置变化。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解释为什么会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 答案:太阳:运动月亮:运动地球:运动教室里的桌子:静止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是因为我们观察物体的参照物不同,所以判断结果也会不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但在教学中,可能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原理讲解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强化。

2.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研究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航天、交通运输等。

2.1动与静教案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2.1动与静教案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第一节动与静教学目标1.知道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运动的世界。

2.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3.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教学重、难点1.重点(1)机械运动的概念。

(2)参照物及物体相对运动,相对静止的判断。

2.难点(1)参照物的概念。

(2)物体相对运动、相对静止的判断。

(3)根据教材内容收集资料制作课件。

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课件、绘画。

教学过程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地球卫星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又称对地静止卫星,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一周时间相等,卫星在轨道上绕行速度约为,人们用天文望远镜仰望卫星,看到他仿佛挂在太空静止不动,卫星虽然绕地心运动,但是地球上的人们却觉得他静止不动。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到底动没动?一、运动的世界PPT展示运动的飞机,候鸟、豹子、运动员图片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的世界里,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大到天体,小到分子、原子,一切物体都在不停运动......科学家是用特定的概念,数学工具及实验方法来描述与研究运动。

(1)机械运动。

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

自然界中的物体运动有多种形式,机械运动只研究与物体位置变化有关的问题。

参照物1.诗人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赞美运动。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画家用形态和色彩描绘运动。

3.音乐家用旋律和节奏、歌词来表现节奏。

那么物理学中,我们怎么来描述运动呢?观看PPT(1)汽车在公路上行驶。

(2)月亮升起来了。

(3)月亮在云层里穿行。

一、判断物体运动的标准研究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要选择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二、参照物的选择原则1.不能选研究对象本身为参照物。

2.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

3.一旦被选定的参照物假定是静止的。

4.通常选择地面作为参照物。

观看PPT下列说法中各是以什么作参照物的。

1.坐在船上的乘客是静止的。

2.“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2.1 动与静 教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2.1 动与静  教案

动与静【教学目标】1.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的世界里,能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与运动的关系。

2.了解人们以多种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如诗歌、绘画、音乐、词汇等),能说出一些常用的描述运动诗句和词语。

3.知道如何科学描述物体的运动与静止;知道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教学重难点】1.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的世界里,能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与运动的关系。

2.了解人们以多种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如诗歌、绘画、音乐、词汇等),能说出一些常用的描述运动诗句和词语。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多媒体展示:飞舞的萤虫、奔驰的骏马、刺破夜空的流星、角逐的足球健儿、地球、地球上的树木等。

二、讲授新课:1.运动的世界。

引导:观察图2-1、2-2、2-3三幅图,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1)我们生活的世界是运动的静止的?(2)有没有哪位同学认为有静止的物体?2.运动的描述。

过渡:既然我们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人们是如何描述运动的?不同的人描述:(1)音乐家;用录音机播放《流水》乐曲。

(2)画家:观看图2-5;哪一位同学能画一个具有动感的画面?提出问题:科学家是如何描述运动的呢?小实验:(1)学生A不动,学生B从A面前走过。

我们说B同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2)学生A不动,学生B不动,同学们说B同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3)学生A与学生B了一起运动,且速度相同,同学们说B同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同学们想一想:要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必须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在本次实验中它是谁?3.课本讨论与交流:想一想:小明为什么说花花静止不动,又说花花运动,这说明了运动与静止具有怎样的关系?想一想:在生活生产中,人们又是怎样巧妙利用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为我们服务?三、课堂小结:总结本节内容。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2.1动与静教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2.1动与静教案

教案: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2.1动与静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第2章的第1节,主题为“动与静”。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学习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理解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并掌握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的方法。

2. 学习参照物的概念,并理解参照物在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中的作用。

3. 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知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并学会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的方法。

2. 通过学习参照物,让学生理解参照物在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中的作用,并学会选择合适的参照物。

3. 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的选择。

2. 教学重点: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的方法,参照物在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桌子、椅子等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状态,引导学生思考运动和静止的定义。

2. 知识讲解:讲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介绍参照物的概念,并讲解如何选择参照物。

3.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参照物。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状态。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运动和静止相对性参照物选择方法七、作业设计1. 判断下列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状态,并说明理由:(1)教室里的桌子(2)停在路边的汽车(3)飞翔的鸟儿答案:(1)静止,以地面为参照物,桌子与地面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2)静止,以地面为参照物,汽车与地面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3)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鸟儿与地面之间的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

2. 选择合适的参照物,判断下列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状态,并说明理由:(1)坐在火车上的乘客(2)地球绕太阳转答案:(1)以火车为参照物,乘客与火车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乘客是静止的。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教案:2.1动与静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教案:2.1动与静

教案: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2.1动与静一、教学内容1. 静止与运动的相对性: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理解静止与运动是相对的,关键在于选取合适的参照物。

2. 参照物的选择:讲解如何选择参照物,以及不同的参照物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3. 运动的判断:教授如何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以及运动状态的改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静止与运动是相对的,掌握参照物的选择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提高物理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静止与运动的相对性,参照物的选择。

2. 教学重点:运动的判断,以及运动状态的改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幻灯片、视频播放设备。

2. 学具:笔记本、三角板、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判断它们的运动状态。

引导学生发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在不同的参照物下可能会有所不同。

2. 讲解静止与运动的相对性:通过PPT展示相关实例,讲解静止与运动是相对的,关键在于选取合适的参照物。

3. 讲解参照物的选择:讲解如何选择参照物,以及不同的参照物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4. 运动的判断:教授如何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以及运动状态的改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判断给定物体的运动状态,并解释原因。

6. 例题讲解:通过PPT展示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六、板书设计1. 静止与运动的相对性2. 参照物的选择3. 运动的判断七、作业设计(1)一辆停在路边的汽车;(2)教室里悬挂的钟表;(3)书桌上的文具盒。

(1)坐在教室里的学生;(2)地球绕太阳转动的运动。

答案:1. (1)静止;(2)静止;(3)静止。

2. (1)运动;(2)运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理解静止与运动是相对的,关键在于选取合适的参照物。

在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提高了学生的物理素养。

2018年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2章 第1节 动与静教案 (新版)沪科版

2018年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2章 第1节 动与静教案 (新版)沪科版

第一节动与静【学习目标】1.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的世界里,能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与运动的关系。

2.了解人们以多种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如诗歌、绘画、音乐、词汇等),能说出一些常用的描述运动的诗句和词语。

3.知道如何科学描述物体的运动与静止;知道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行为提示: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用双色笔将行为动词标出来。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方法指导:参照物的选择一般来说有几个原则:第一是任意性原则,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第二是排己性原则,不能选判断的对象作为参照物;第三是假定静止原则,如果我们选择运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的话就假定其不动,而是我们要判断的对象在动。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多媒体展示图片或视频——春风拂柳、夏雨悠悠、秋风落叶、冬雪纷纷;蝴蝶飞舞、鹰击长空、列车飞驶、万马奔腾……导入语: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学生:它们都在运动)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动与静。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板块一机械运动自主阅读教材P13~14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1.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

2.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B )A.运动员百米冲刺B.爱因斯坦思考问题C.列车在飞速奔跑 D.中国歼—20正在起飞知识板块二参照物自主阅读教材P15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3.描述物体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被选为参照物的物体我们认为它是静止的;如果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有相对位置变化,则说物体是运动的,反之就是静止的。

4.放学路上,小明和小红沿人行道步行,一辆汽车从身旁疾驰而过,如图所示。

司机对乘客说“你没动”是选定了车为参照物;小红说“真快”是选定了树为参照物。

知识链接:地球同步卫星即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又称对地静止卫星,是运行在地球同步轨道上的人造卫星,卫星的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运行轨道为位于地球赤道平面上的圆形轨道、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相等。

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二章 运动的世界 第一节 动与静》教案_6

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二章 运动的世界  第一节 动与静》教案_6
A.“孙悟空”B.平台C.飘动的白云和烟雾D.地面
5.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高空驾机飞行时,在脸旁抓到一颗德国子弹.据你判断,这颗子弹是从法国飞机的哪个方向射来的()
A.前方B.后方C.侧方D.下方
方法:有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讨论后教师引导得出正确结论,对准确率高的学生予以表扬。
教师点拨:小明以树为参照物,花花对树的位置发生了改变。也可以说花花对院墙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4.)什么是机械运动呢?
现有同学们讨论辩论,老师注意他们不同的见解,然后举例说明: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这里被用来作为判断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称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五.布置作业:
1.课本作业2.练习册
教师个人备课:
练习
反馈
1.“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竹排江中游”是以参照物,“青山两岸走”以为参照物.地球同步卫星相对于是静止,相对于是运动的.
2、如图1-1所示,表示游戏“谁在动”中的两个情景,坐在石块上的小孩先用手蒙着眼睛,松开手后,她发现编号和小朋友发生了机械运动.
三、展示环节:
1、预习交流:学生交流、师生交流预习中遇到的问题,逐个解决或共同探讨遇到的问题。
2、确定目标:根据交流情况、学生理解掌握的情况,确定展示目标。
3、分组合作:各个小组根据展示目标设计展示方案。
4、展示提升:
一.运动的世界
让学生用生动的语言解说图2-1、2-2、2-3,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运动的世界。
二、预习环节:
方法:学生快速阅读本章教材后,然后进行小组交流讨论,明确学习目标,完成预习提纲中的内容,确定正确结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与静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
(2)理解参照物的概念;
(3)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自然、生活现象体会到世界是运动的;
(2)通过观察和判断来感受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视频等激发学生关注自然,崇尚科学以及对于自然科学的探索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运动的概念、参照物的选取和运动静止的判断
教学难点:1.参照物的正确选取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
课前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让学生举出一些认为运动的例子。

(上学的学生、下班的工人、飞翔的小鸟、游动的金鱼、飞驰的汽车、奔跑的骏马、流动的空气甚至地壳运动等等)
师:除了上面举的例子,还有什么东西在运动呢?(展示图片宇宙星系并解释:大爆炸形成的成千上亿个星系,科学家通过观测发现,许多星系正远离我们而去。

)(展示flash:八大行星绕着太阳转,地球公转,地球自转)
师:同学们知道地震时怎样产生的吗?
生:大陆板块的相互挤压。

(展示图片:大陆板块相互挤压)
师: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就是由于大陆板块的相互挤压所产生的,说明我们脚下的土地也是在运动着的。

(展示图片:兔子、马在跳动)
师:动物也在运动当中,那么呢?
(展示图片:跑步、游泳)
师:百米赛跑的世界记录是谁创造的呢?获得过北京奥运会8枚金牌的游泳健将又是谁呢?
生:博尔特、菲尔普斯!
师:下面请观赏一下视频。

推进新课:
运动的世界:
利用多媒体视频展示《运动的世界》,自然界的人,动物甚至植物等等都在运动,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生活的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我们就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

运动的描述:
师:世界处在运动之中,而人们又是怎样来描述这个运动着的世界的呢?
(1)诗人用优美的语言和意境描述运动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登鹳鹊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城楼.
诗人通过诗句表达了对于山川河流的运动的赞美。

(2)音乐家用旋律和节奏描述运动
学生通过曲子的旋律体会细水长流的感觉。

(3)画家用形态和色彩描述运动
(展示梵高的《星夜》)
师:诗人、音乐家、画家,分别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运动,那么科学家呢?物理学中又是怎样来描述物体的运动的呢?
师:科学家用特定的概念、数学工具及实验方法来描述与研究运动。

师:在物理学中,我们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展示flash:红球靠近白球,并标注红球的起始位置和末位置)
师:可以看到,相对于白球来说,红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我们可以说红球相对于白球运动了。

而这边的白球便是我们所选定的参照物。

生:(观察并体会)
师:事先被选定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下面请看一段视频。

【视频:参照物】通过参照物的几个实际例子进行分析和讲解。

师: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出参照物的选择对于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参照物其实就是我们事先假定不动的物体。

而静止则是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

(展示flash:空中加油机的加油过程)
生:(观察并思考,分析)
师:(与学生一起总结)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如果选择云作为参照物,即事先假定云是不动的,则加油机和战斗机都在运动,如果选择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与加油机的距离也就是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战斗机是静止的,选择战斗机为参照物则加油机是静止的。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师:下面请观察老师的运动。

(拿着书从讲台走到教室后头)并提出问题:以黑板为参照物,和以书为参照物老师的运动情况相同吗?
生:思考并回答:不同,以黑板为参照物老师是运动的,因为老师与黑板的位置发生了变化,选择书为参照物,老师是静止的,因为老师与书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师:(展示flash:滑雪运动)
教练要求运动员从斜坡做下滑运动时以地面或树为参照物;
教练要求运动员在滑雪板上保持不动又是以滑雪板为参照物。

师:(展示flash:列车中的女孩,窗外景物在后退,女孩对面坐着一位老人)对该flash 进行分析,指出以什么为参照物女孩是运动的,以什么为参照物女孩是静止的。

并指出若以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可忽略不提。

师:那么生活中人们又是怎样运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来为我们服务的呢?
(展示图片:同步卫星)介绍同步卫星的同步的含义,并指出相对于地面来说,同步卫星是静止的。

【视频:两辆列车并行行驶,警察从另一辆车上面搭救乘客】
提出问题:为什么警察能救到人?他们又是利用什么原理?
生:(思考讨论,指出以警车为参照物,公车是静止的)
巩固练习:
1.一位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飞机在向上运动,直升飞机相对地面的运动是 [ ]
A.一定上升 B.一定下降
C.一定静止 D.无法判定
2.乘客坐在“女王”号游轮中,游轮沿长江顺流行驶,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 ]
A.江岸的码头 B.游轮的船舱
C.迎面驶来的汽艇 D.油轮上奔跑的小孩
3:诗句“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前一句以______为参照物。

后一句以_____为参照物。

4:“月在云中穿梭,云从月旁擦过。

”前一句是以____为参照物,后一句是以____为参照物。

5、某同学在公路旁由东向西行走,一辆汽车从它后面向西疾驰而过,则这个同学相对于汽车的运动情况是()
A、静止的
B、由东向西运动
C、由西向东运动
D、无法判断
6、如图2-1所示,由于风的缘故,河岸上的旗帜如图飘扬。

在河面上的两艘船上旗帜如图状态,则关于两条船的运动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
A、乙船肯定是向左运动的
B、甲船肯定是静止的
C、甲船肯定是向右运动的
D、乙船肯定是静止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