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佛经中译美学的渊源及其嬗变_陈红

合集下载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摘要】中国古代佛经翻译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从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对这一话题进行探讨。

在我们探讨了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重要性以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在我们深入分析了佛经翻译的历史背景、翻译方法、传播与影响,以及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地位。

在我们总结了中国古代佛经翻译对世界佛教文化的贡献以及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地位。

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佛经翻译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关键词】中国古代佛经翻译、译场、重要性、影响、历史背景、翻译方法、传播、影响、传承、中外文化交流、地位、世界佛教文化、贡献、文化传统、结论。

1. 引言1.1 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重要性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重要性在中国古代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翻译家们的努力,佛经被翻译成了汉语,从而使得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和理解佛教的教义。

这不仅有助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也促进了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古代佛经翻译不仅对于佛教本身的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也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演变起到了推动作用。

通过翻译佛经,中国人民得以接触到不同文化的思想,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多样化和开放性。

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传承了佛教文化,也拓展了中国文化的视野,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1.2 佛经翻译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佛经翻译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

通过对佛经的翻译传播,中国文化得以吸收和融合了印度文化的精华,使得佛教在中国扎根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佛经翻译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宗教信仰上,更体现在哲学、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

佛经中融入了许多印度哲学思想,开拓了中国人的思维和视野,影响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世界观。

佛经翻译也推动了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促进了文化的交融与交流。

佛经翻译的影响不仅局限于中国本土,还影响了周边国家和地区,对东亚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1. 引言1.1 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重要性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佛教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佛经作为佛教经典的核心内容,对于佛教信徒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精神支撑作用。

通过对佛经的翻译传播,可以促进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帮助更多人了解佛教教义,获得心灵上的慰藉与启发。

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佛经的翻译工作也逐渐展开,中国学者通过翻译佛经不仅吸收了印度佛教文化的精髓,也将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思想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佛学文化。

这种文化交流和融合不仅拓展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思维视野,也促进了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鉴,对于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具有深远的意义。

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宣扬佛教教义,传播佛法智慧,更在于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

通过对佛经翻译的研究和传承,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珍视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也可以为当代文化交流和互鉴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1.2 译场在中国的发展译场在中国的发展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过程。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多元文化交汇的地区,各种外来文化都在这里汇聚交融。

在佛经翻译的过程中,译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译场不仅是翻译工作的场所,更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平台。

译场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单一翻译为主,到后来的多方合作共同翻译,再到如今的专业团队翻译,译场逐渐走向成熟。

不同历史时期的译场,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文化特点和发展状况。

在中国的佛经翻译中,译场不仅局限于翻译工作本身,还涉及到文化对接、学术交流等方面。

译场的发展不仅促进了汉地与外域文化的融合,也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在今天,译场仍然在中国文化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译场的作用和地位更加凸显,为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平台。

2. 正文2.1 佛经翻译的历史背景佛教传入中国后,为了使当地人能够理解佛教教义,开始了对佛经的翻译工作。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摘要:佛经翻译作为中国翻译历史的起源,被人誉为“千年译经”,具有悠久的历史。

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经制度的建立对于中国翻译理论的完善以及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基于此,本文对古代佛经翻译、佛经译经及其对中国翻译理论的影响进行了以下简要分析,旨在增加人们对于佛经翻译与译经的了解程度,以推动我国翻译理论的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古代;佛经翻译;佛经译经;翻译理论;影响前言:佛经翻译是以佛经本为载体,通过对佛经本中的经文内容翻译,以达到传播佛经理念,福音惠及更多群众,以争取更多信仰佛经之人皈依佛门。

佛经译经的方式无意识中促进了中国古代翻译学的兴起。

中国历史上最早流传的翻译作品为战国时期的《越女求爱歌》,指最早被记载在册的翻译作品,但是,真正见过的人甚少,因此,《越女求爱歌》仅流于传说之中。

1佛经翻译相关学者将中国翻译史总结出四个发展阶段:其一,两汉时期到北宋时期,属于我国翻译史上的第一次发展高潮,展开了对佛经翻译的热潮;其二,为明末清初,在洋务运动的影响下,外国很多作品开始流入中国古代,并且当时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如徐光启与意大利传教士开始了对《几何原本》一书的翻译,《几何原本》属于自然科学类书籍,自此开始了大量的各种类型书籍的翻译,并且掀起了影响不小的翻译热潮;“五四运动”前后属于中国翻译的第三次高潮,翻译的主要内容为文史哲理等方面,涉及到的范围更加广泛。

而第四次高潮,而是近现代的翻译高潮被学者归纳为改革开放初期,对外贸易以及多元文化的流入,为佛经翻译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此时期的翻译活动可谓是如火如荼,不仅是名著文学著作的翻译,还有相关资源内容的翻译,不仅为中国翻譯理论的完善起到了推进作用,更加促进了各国之间的往来以及文化互通。

无论从哪个时代开始划分,将翻译分为几个不同的高潮发展时期,佛经翻译就是三千年以来中国翻译历史的起源,起到引导与基石的重要作用,对于我国中国翻译理论的影响不容忽视。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中国古代佛经翻译是一项重要的文化事业,对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佛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的宗教信仰,自从东汉时期传入中国后,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接受。

佛教经典是佛教教义的重要载体,包含了佛陀所教的重要道理与思想。

佛经最初是以梵文写成的,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为了更好地传承佛教教义,中国的佛教徒们开始将佛经翻译成中文。

中国古代的佛经翻译与译场可以追溯到东汉末年,当时已经有人开始将佛经进行汉译。

真正规模化的佛经翻译工作发生在隋唐时期,这一时期被称为佛经翻译的鼎盛时期。

隋唐时期,佛教在中国逐渐盛行,佛经的翻译也成为了一种时尚。

当时的翻译家们通晓佛教教义与梵文,他们不仅翻译佛经,还编纂了许多佛教经典注解与释义。

佛经翻译的译场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到佛教及其他方面的文化交流。

在佛经翻译的过程中,有很多的译者参与他们是一些学识渊博的僧人,也有一些文人士人。

在佛经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要同梵文经典进行对照,同时要尽可能地将佛教教义传达给汉地民众。

佛经翻译的结果是丰富了中国古代的文化与思想。

从佛经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佛陀的教义与思想,对于世间的人生、世界观与价值观都有重要的启示。

佛经的翻译也为中国古代的文人们提供了大量的文化素材,不少的古代文人都曾经有过涉猎佛经的经历,从佛经中得到了启发与滋养。

除了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外,佛经翻译也推动了中国的文化交流与互动。

通过佛经的翻译,中国古代与印度、中亚等地的文化交流得到了极大的促进。

佛经的翻译使得佛教在中国得到了更好的传播与发展,促进了中国与佛教文化的深入融合,同时也为中国与印度、中亚等地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桥梁。

中国古代的佛经翻译与译场是一项重要的文化事业,对于佛教的传播与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佛经翻译的结果丰富了中国古代的文化与思想,推动了中国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与互动。

佛经翻译的成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我们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与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简述佛经翻译中“译场”的发展及作用

简述佛经翻译中“译场”的发展及作用

简述佛经翻译中“译场”的发展及作用佛经对于佛教信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佛经的翻译对于佛教的传播和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佛经的翻译过程中,译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简述佛经翻译中“译场”的发展及作用。

佛经的译场发展早期佛经的传播主要是以口头传承为主,没有文字的记录。

随着佛教的发展,佛经开始被记载于类似于竹帛和絮状箋子的物质上。

但由于当时的书写技术尚不发达,佛经的记载大多不规范,难于阅读和理解。

为此,佛经的书写和传播面临巨大的困难。

在这种背景下,佛经的翻译出现了。

佛经最早的翻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的西域,当时的佛经翻译主要是由印度的僧人和外国的学者进行的。

随着佛教的传播,佛经的翻译逐渐扩散到中亚、东南亚等地区,并出现了不同的流派和版本。

在佛经翻译的逐渐发展过程中,译场逐渐形成并得以完善。

译场是指由翻译家、学者、视察官、文书、校勘人员、赞助人等组成的文化场域。

译场涉及的范围广泛,包括佛教学、语言学、文学、哲学、文化等多个方面。

在佛经的翻译过程中,译场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传统上,佛经的翻译需要几个人配合完成,包括主翻译、辅助翻译、视察官、写作人等。

这些人员之间的协作关系和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决定了佛经翻译的质量和准确性。

1. 提高翻译的准确性佛经是高度晦涩的经文,其内容十分庞杂,难以理解。

为了确保翻译的准确性,译场需要有对佛教学、语言学等方面的专业人士,这些人需要对佛经的语言、写法、偏旁等方面都非常熟悉。

通过这些专业人士的协助和指导,翻译家可以更加准确地理解佛经的内容,从而保证佛经的翻译质量。

2. 保证翻译的完整性佛经繁复的内容和语言特点使得其翻译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

译场在翻译过程中的协助和指导可以帮助翻译家更好地理解佛经的内容,把握佛经的核心要义,因此可以减少翻译遗漏和不完整的情况的发生,保证翻译的完整性。

3. 维护佛教文化的传承佛经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经的翻译也是佛教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佛经翻译与中国古代文学之嬗变

佛经翻译与中国古代文学之嬗变

佛经翻译 与中国古代 文学之嬗 变
张 久 全
( 南师 范学 院 外语 系, 淮 安徽 淮南 2 2 0 ) 3 0 1
【 要 1 佛 经 翻 译 对 中 国 古 代 文 学 的 影 响 是 全 方 位 和 跨 时 空 的 。它 不 仅 给 中 国 古 代 文 学 带 采 了 新 摘
文 体 、 词 汇 、 题 材 和 新 意 境 , 且 拓 宽 了 中 国 古 代 文 学 中诗 歌 、 说 和 戏 曲 的 创 作 思 想 。 其 提 供 了 新 新 而 小 为
中实 现 了嬗变 。 二 、 经翻 译与 文学 新文体 、 词汇 佛 新
词 汇 库 增 加 了大 量 的新 词 。 语 云 :世 间好 语 佛 说 俗 “
尽 。 佛 经 不 仅 义 理 幽 深 . 经 中 的 词 语 典 故 更 是 优 ” 佛
佛 经 的 传 人 为 中 国 古 代 文 学 带 来 了 新 文 体 、 美 动 人 。 统 计 . 教 传 人 中 国后 , 为 中 国 增 添 了 新 据 佛 共 词 汇 。 末 和 两 晋 的 翻 译 家 多 采 用 直 译 法 , 辩 而 不 三 万 五 千 多 个 新 词 汇 . 不 仅 丰 富 了 中 国 的 文 学 内 汉 “ 华 , 而不 野 ” 质 踊。 他 们 对 于 所 谓 的 术 语 不 太 经 意 , 涵 。 且 拓 宽 了 人 们 的 思 维 空 间 , 其 扩 充 了 许 多 而 尤 翻译 时或随 意创 造一 词或 用音译 。 初纯 属权 宜之 寓 意深 远 的词汇 。汉语 从 汉译佛 经 中借来 的词 , 当 最
翻 译 对 中 国 古 代 文 学 产 生 了 潜 移 默 化 的 影 响 . 中 熟 悉 佛 理 , 们 用 汉 语 解 释 佛 经 , 造 了 许 多 汉 化 而 他 创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佛教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宗教文化,它的传入中国可以追溯到汉代,但佛教在中国确立并影响深远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佛经作为佛教的重要经典,在中国古代也有了相当丰富的翻译传统,这其中既有许多值得钦佩的翻译士,也有很多有意思的译场现象。

佛经翻译始于东汉,那时翻译典籍的主要手段是词翻字,很多原文并没有译名,只是给出了“音译”,例如梵文中的阿弥陀佛在汉译为阿美特余佛。

这种翻译方法并不足以传达原典的内涵,所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玄奘以及隋唐时期的玄奘、玄奘等人采用了更为深入的翻译方法,即意译。

意译方法开启了佛经翻译的新时代。

玄奘出生在汉代末年,他具有丰富的佛教修养和深厚的学识,对梵文有相当的了解。

玄奘进行了长达17年的传梵法会和翻译工作,翻译了大量佛经,并且注解详细、通俗易懂,使得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更具有感受性,同时也影响了中国古代对佛教的理解。

玄奘的翻译方法不仅在翻译层面上进行了创新,译场方面也有了新的发展。

在玄奘之前,佛经的翻译大多是由民间的声教或地方豪族进行,没有一个规范的组织机构。

玄奘在翻译佛典的还创办了翻译官,确立了一套严谨的翻译制度,使得佛经翻译进入了规范化和专业化的阶段。

这也为日后的佛经翻译和研究工作打下了基础。

玄奘的翻译并不是完美无缺的,由于他对梵文的理解和翻译方法的限制,一些佛经的翻译内容成为了后人争议的焦点。

因为佛教经典本身的涵义不同,翻译又存在于不同学派之间,所以佛经的翻译历程充满了争议和讨论。

除了玄奘之外,唐宋以后有一位重要的佛经翻译家,即贞观之治时开元年间僧人玄奘,他翻译了大量的佛经,并进行了详细的注释。

玄奘的翻译风格注重文理结合,力求准确传达梵文原意,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与玄奘相比,玄奘的翻译更加严密详尽,对原文的理解更为深刻,因此玄奘的翻译也备受佛教学术界的推崇。

在中国古代佛经的翻译过程中,有一些有意思的译场现象。

其一是宋元时期中日佛经的翻译比较兴盛。

简述佛经翻译中“译场”的发展及作用

简述佛经翻译中“译场”的发展及作用

简述佛经翻译中“译场”的发展及作用佛经是佛教的根本经典,记录了佛陀的教导和教义。

自佛经传入中国以来,就出现了佛经翻译的活动。

在佛经翻译中,译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进行翻译活动的地点和环境。

译场的发展和作用对于佛经的传播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佛经翻译中“译场”的发展及其作用进行简要的介绍。

让我们从佛经翻译的历史背景说起。

佛经最早传入中国是在汉代,那时的中国已经有了一定规模的佛教信徒,对印度佛教经典的需求逐渐增加。

为了满足这种需求,一些中国的佛教徒开始学习梵文,尝试翻译佛经。

随着时间的推移,佛经翻译在中国逐渐形成了规模庞大的活动,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轨迹和特点。

这一过程中,译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于译场的发展,最早的佛经翻译活动是在寺庙中进行的。

寺庙是中国佛教信仰的中心,也是学习梵文和进行佛经翻译的重要场所。

在这样的环境下,学者们可以进行深入的学习和讨论,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随着佛经的翻译活动逐渐扩大,一些特定的地点也成为了重要的译场,比如洛阳、长安等城市。

这些地方因为有着丰富的人才和资源,成为了佛经翻译的重要基地。

在这些地方,不仅有寺庙和学者,还有大量的文化积淀和信息交流,有利于佛经的翻译和传播。

译场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译场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支持。

在寺庙和一些重要的城市中,有大量的经籍和学者,他们可以相互学习和交流,共同提高翻译的水平和质量。

译场也有助于佛经的传播和推广。

在这些地方,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和赞助,有利于佛经的翻译和出版。

这些地方也是佛教信徒的聚集地,对于传播佛教教义和理念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译场也有助于保护佛教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在这些环境下,佛教的文化传统能够得到更好的维护和传承,有助于形成中国独特的佛教文化。

随着佛经翻译活动的不断发展,译场也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和国际化的特点。

在唐代,中国的佛经翻译活动已经涉及到了印度、西域和中亚等地域,并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专家。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佛教源远流长,不仅对东方文化有深远的影响,也在其传播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产生了丰富的翻译与译场活动。

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亦是其中之一,这个活动不仅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和翻译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所涉及的内容和意义。

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是怎样的呢?佛教是源于印度的一种宗教,其经典语言为梵语,而中国古代佛经翻译正是将印度佛教经典翻译成汉语文献的活动。

这一活动始于东汉初年,兴盛于魏晋南北朝,直到唐代后期。

佛经翻译涉及经师、译师、官员等多个群体,经师们通过亲自前往印度求法,译师们则通过翻译、编辑、校勘完成佛经的翻译工作。

官员们也为佛经翻译提供了政治、财力的支持,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佛经翻译的译场。

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之所以重要,一方面是因为佛教经典的传入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经典的传入不仅为中国佛教注入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也为中国佛教的诞生、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理论基础。

通过佛经翻译,中国佛教早期形成了一系列的教派、宗法、教规和教义,为中国佛教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和翻译事业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佛经翻译中无论是关于语言、文学、哲学等方面都有较为精湛的成就,这既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为中国翻译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佛经翻译的过程中,译师们在学习、借鉴、吸收外来文化的也对中国文化进行了传统的评价和反思。

佛经翻译既丰富了中国古代文献的内容,也为中国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提供了重要的渠道。

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在翻译史上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国古代佛经翻译是佛教文化传播史上的重要事件,它对翻译活动的规模、质量、作用及对后世的影响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佛经翻译以译经来成就自身,以自身成就佛教,以佛教成就国家,可谓无愧于中国古代文献翻译的光辉历程。

佛经翻译理论与中古文学、美学思想.doc

佛经翻译理论与中古文学、美学思想.doc

佛经翻译理论与中古文学、美学思想一中古时期的佛经翻译既是一种宗教经典的翻译,又是哲学理论的翻译,同时还是一种文学的翻译。

佛经翻译可以作为文学翻译来看,这不仅仅是指它翻译了一些文学故事,而且还指它的语言翻译本身也是一种文学意义上的翻译。

作为文学,佛经翻译自然逐渐为中国文学所吸收,并被融进中国文学中去,成为了中国文学的一部分。

而随着佛经翻译的发展所建立起来的佛经翻译理论,则多是从文学角度去讨论翻译的,它与中古时期的文学、美学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本身也成为了中古时期文学、美学理论的一部分。

佛经翻译理论与中古文学、美学理论的密切关系,首先表现在它的理论概念、范畴就是从传统的文学、美学理论中借用或引发出来的。

这最早可追溯到三国时的译经僧人支谦。

他的《法句经序》就借用孔子、老子的文学、美学观来阐述其对翻译的看法:仆(指支谦)从受此五百本,请其同道竺将炎为译。

将炎虽善天竺语,未备晓汉。

其所传言,或得胡语,或以义出音,近于质直。

(重点号为引者所加,下同)仆初嫌其辞不雅。

维袛难曰:“佛言依其义不用饰,取其法不以严。

其传经者,当令易晓,勿失厥义,是则为善。

”座中咸曰:“老氏称‘美言不信,信言不美。

’仲尼亦云‘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明圣人意深无极。

今传胡义,实宜径达。

”是以自受译人口,因循本旨,不加文饰……(《出三藏记集经序》卷七,金陵刻经处本)这里所出现的雅与达、信与美、言与意、文与质等概念及范畴都是出自先秦时期的传统文艺观与美学观。

支谦的祖籍是月氏人,而父亲在汉灵帝之世已来到中国,他也出生在中国,其实他早已汉化。

他对中国学问相当精通,传载他避乱江南时,曾在孙权门下被拜为博士,并辅导东宫。

他的翻译也更受中国老、庄的影响,在名词概念上常拿老、庄词语与佛教大乘经典词语相牵合。

因此,在阐述翻译观点时,自然也沿用中国传统的孔、老之言。

自他以后的译人在谈翻译时几乎都沿袭他所开创的传统。

如道安《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序》在评价前人的出经时说:“前人出经,支谶、世高,审得胡本难系者也;叉罗、支越(指支谦),凿之巧者也。

佛经翻译影响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学

佛经翻译影响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学

2019年第4期(总第276期)No.4,2019Total No.276 THE NORTHERN FORUM佛经翻译影响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学闫艳(长安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610064)[摘要]佛经翻译与文学影响关系分为佛经翻译文学与佛经翻译影响文学两种”文章主要研究后者”从影响结果上来看,它又可分为民间文学影响与作家文学影响两种”民间文学影响有民间讲唱和民间道教文学。

作家文学影响则有小说、散文、诗歌等三个方面所受到的影响”[关键词]佛经翻译;影响文学;汉魏晋南北朝;民间文学;作家文学[中图分类号]1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3541(2019)64-0636-09 The Literature in Wei,Jin and North-south DynastiesUnder the Influence of Translation of Buddhist ScrinturroYAN Yan(S c O oc I oO Foreign Lanauaaes,CUana'an University,XU an710264,Chita) Abstraci:The relatiou betueex Uanslatiou ot Buddhist scriptures and literature can bc0X0©/into too catevories—Buddhist scriptures translation literature and tUc influe/ce/literature by Buddhist translation.Thir tUesir focuses ot tUc latteu From tUc view ot influe/ce/results,Uanslatiou ot Buddhist scriptures influe/ce/too Cinds lanele/folp literature and writer literature.The influe/ca to folp literature hat foil sinaina as welt as foil Taoist literature.Writers literature appeared novels,prose,poetra by tUc impact.Key wordt:The Uanslatiou ot Buddhist scriptures;Influe/ce/literature;Wei,Jin and NoUO&south Dyesties;foil literature; writers literature佛经翻译影响下的中国文学,也被称作佛经影响文学翻文学,是文学的究。

浅谈中国佛经翻译史中译者本身的转变

浅谈中国佛经翻译史中译者本身的转变

浅谈中国佛经翻译史中译者本身的转变作者:张旭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64期【摘要】在中国2000多年的翻译史中,佛经翻译占有着极其重要的成分。

同时作为翻译的主体——译者,在翻译中本应有着较高的地位,但在当时社会却有些出入。

在我国翻译中,对译者本身的研究相较其他内容而言明显有些不足。

同时在佛经翻译中,中外译者的数量比例随着时间发展而产生着较明显的变化,本土译者的影响力逐步显现。

在本文中,笔者试图以其变化,从时间和译者数量的方面入手,浅析其对译者本身的影响。

【关键词】译者,翻译主体,佛经翻译一、引言在佛经翻译中,中外译者的数量以及比例随着时间发展而产生着明显的变化。

在我国翻译中,对译者本身的研究相较其他内容而言明显有些不足。

译者的身份从一开始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而不管是中国翻译史,还是西方翻译史中来看,译者的隐身是无法避免的,但随着时间的变化,各种各样的翻译理论逐渐出现,这对当时的佛经翻译有着很大的改善。

我们能较为清楚地看出在中国佛经翻译史中一开始出明显的本土译者少,外来译者多的情况,而这种情况随着时间的发展,其影响力却开始由本土译者所把握,直到佛经翻译的衰落。

二、中国古代佛经翻译概述中国佛经翻译始于东汉末年,从南北朝至唐达至巅峰,接着到北宋逐渐式微衰弱。

根据我国的翻译历史,大多数人都认为佛经汉译的开端是由公元2世纪的伊朗僧人安世高开始的。

众所周知,在我国翻译史中一共有五位从事佛经翻译的大师,分别是玄奘、祖籍印度的鸠摩罗什、来自印度的真谛和不空。

其中只有玄奘是属于汉人,而其他大师都属于外籍,外来译者的数量明显比本土译者要多。

三、中外译者的转变对译者的本身改变根据佛经翻译史文献的记载,在东汉到西晋时期,所有参与佛经翻译的高僧分别有来自天竺(今印度)的迦叶摩腾、竺佛朔、竺大力、维祗难、竺律炎、昙柯迦罗、畺良娄至、竺叔兰,来自安息的安世高、安玄、昙谛、安法贤、安法钦等等包括其他非本土地区的共30位外籍高僧在这个时期作为其主体部分,而本土译者几乎没有出现,几乎完全由外国译者占据。

简述佛经翻译中“译场”的发展及作用

简述佛经翻译中“译场”的发展及作用

简述佛经翻译中“译场”的发展及作用
佛经翻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至1世纪的汉朝,当时的翻译主要集中在西
北地区。

随着时间的推移,佛教传播到中国各地,经文也随之翻译。

在翻译过程中,译场
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译场是指翻译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交环境,其中包括翻译家、译员、出版者、学者等。

在它的发展过程中,译场中不同角色的作用也不同。

最初,由于佛教传入中国的文化背景
的差异,翻译家主要是来自中亚的外籍僧人,而中国学者的参与非常有限,这导致了早期
的翻译存在一定的误解和偏差。

随着翻译的不断深入和佛学在中国的影响日益增强,中国
学者开始积极参与翻译工作,他们对原文的理解比外籍僧人更深入,对翻译的准确性也更
为重视。

此外,译员的出现使得翻译工作更加便利和高效。

译场的发展促进了佛经翻译的进步。

在译场中,翻译家通过互相讨论、辩论、比较、
复制等方式相互学习,不断提高翻译水平。

此外,翻译家还会将自己的译作提交给其他人
审查,以便发现翻译存在的问题和错误。

这种相互协作和学习的氛围促进了佛经翻译的进
步和发展。

译场在佛经翻译中的作用也非常重要。

它创造了一个学术氛围,让翻译家们在相互交
流和讨论中不断提高,同时也保证了翻译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此外,译场还有助于佛教思
想在中国的传播,通过翻译传播佛教,吸引更多的人学习佛教。

中国佛教美术中汉译佛经的体现研究论文

中国佛教美术中汉译佛经的体现研究论文

中国佛教美术中汉译佛经的体现研究论文中国佛教美术中汉译佛经的体现研究论文中国佛教美术中汉译佛经的体现研究全文如下:我国自两汉时期就开始了对佛经的译制工作,佛经的译制先后历经了古译、旧译以及新译三个阶段,最终在玄奘和鸠摩罗什等佛经译制高僧的努力下分别在东晋时期和唐代达到了译经的高峰期。

自宋代以后佛经的翻译开始出现低迷期,与此同时佛教美术的创作以及其固有的地位也开始呈现出下降趋势。

佛教美术与汉译佛经关系最密切的时期也体现在东汉至中唐。

在这一时期,很多本土高僧创作的佛经相继问世。

这些佛经虽然不是梵文译制而来,但其中包含的美术思想正是汉译佛经带来的佛教美术新思潮,其中涉及的美术自然也是佛教美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佛教美术理论概述在佛教的理念中,物质世界的本性为空,一切有形的存在都是因缘和合。

佛教美术的诞生好似缘起,其本质为性空。

色即是空,但又不能完全离色,所以在佛教中,就给表现形色的美术赋予了一定的宗教特质,对于宗教给人们构建的精神世界,是非宗教美术所难以企及的境界。

对于佛教美术,其创作上要切合佛教的教义,与教义相配合,受佛教内涵的约束,其技法和内容同普通的美术作品有所不同。

佛教美术的题材主要囊括了佛教的众神以及佛经典故等。

其技法虽然受到佛教的制约但基本的美术规律仍旧不变。

从审美上来讲,佛教造像的审美主要是菩萨低眉式和金刚努目式,前者表现庄严和慈悲,后者表现以丑为美,两种审美即对比鲜明又相互弥补。

二、汉译佛经对我国佛教美术的影响汉译佛经对我国的佛教美术有着多个层面的影响,这些影响使得我国的佛教美术的思想、形式、传播途径等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为我国佛教美术的发展提供了新参考,对我国的佛教美术乃至美术界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在我国佛教美术思潮的影响在印度很早就已经有开窟绘像以及造像的佛教传播技艺。

佛教比较重视禅修,禅修需要相对安静的环境,以帮助人更好的思考。

为了强化禅修的功力,就在打坐的洞壁上画上佛像或者典故等来帮助禅修。

从佛经看翻译的文与质

从佛经看翻译的文与质
第三,文质之论就是中国早期的翻译美学。“质派”义理明 晰,文字允正,辨而不华,质而不野,要求以质直求真,以朴拙 作为译文的美学标准。“文派”则认为翻译应当‘辞旨雅’,行 文要清丽欣畅,以经达义旨为原则。”可见,早期的佛经翻译者 就已经注意到了内容与形式的问题,提出了内容真和形式美的论 题。如果我们从翻译美学的角度进一步阐释佛经翻译中的文质之 争,或许会得到更多的启示。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5年7月 第16卷第3期
在《老子》81章中。有18章提到“言”,有10章提到另一个与 “言”关系密切的词——“名”。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 可名为大。(第34章)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第47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第56章) 这些引文中的“名”可解作“命名为”,而“言”可解作“叫 做”、说,意为对概念进行界定或者讲话。然而,有些地方的“名” 与“言”的内涵就值得推敲了。如《老子》第1章就提出: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质派和文派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在此基础上,慧远为佛经翻译 提出了一个既不失朴直又不失藻蔚的圆满调和的设想,即文质兼 备。慧远说:“若以文应质,则疑者众。以质应文,则悦之者 寡。”“令质文有体,义无所越”,既反对“文过其意”,又反 对“理胜其辞”。在陈福康的《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中,慧远的 这一观点又称作“厥中论”,厥中也就是折中的意思。这同儒家 的“中庸”哲学思想和“中和”的美学观有暗合之处,同孔子的 “文质彬彬”也交相互映,这是一种积极的折中。无论是对佛经 翻译的实践还是理论都具有指导意义。慧远之后的佛经翻译者在 文质论上再无突出建树。而他的厥中之论后来被中国历史上最伟 大的译经大师玄奘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三、文质概念不等同于直译意译概念
翻译学的名与实

浅析佛经翻译史上的_文_质_之争

浅析佛经翻译史上的_文_质_之争

周刊2008年第23期摘要:中国古代翻译史上的“文”“质”之争,历史悠久,影响深远。

本文通过对“文”“质”之争产生原因的阐述,对其派别和特点作了初步的探讨。

分析了中国翻译史上不同时期、不同译者在翻译佛经时对直译和意译两种译法的取舍和偏好,阐述了佛经翻译的变化和发展,并指出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灵活应用这两种方法将有助于更好地表达原作的精髓。

关键词:佛经翻译史倾向“文”“质”之争直译意译一、引言翻译是不同民族之间进行交流的重要媒介之一,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多次的翻译高潮,涌现出许多优秀的翻译理论家,翻译事业不断发展壮大。

而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作为中国翻译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起自汉魏,盛于隋唐,续至宋元,有深远的影响,很值得挖掘与探索。

初期的佛经翻译常用“文”与“质”作为衡量译文的标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成为“文”、“质”之争的内在辩题。

在当时称为“质直”和“文饰”两种倾向,实际上就是今天所说的“直译”与“意译”。

自东汉至唐宋这一时期佛经翻译理论主要是就直译(质)还是意译(文)的问题展开了论战。

二、“文”“质”之争形成的原因佛经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盛行为佛经翻译的实践奠定了基础,从而引发了理论上的“文”“质”之争。

佛教在中国文化史上源远流长,早在公元65年前就传入中国。

统治阶级为巩固其统治地位,总是想方设法利用宗教来压制劳动人民。

所以佛经一经传入,便首先在统治阶级中传播开来,并逐步取得了合法地位。

而佛教徒们为宣传其宗教教义,必然要输入印度的佛经经典。

这样,佛经翻译也开始逐步发展起来,理论上的交锋也随之兴起。

因此,倘使没有大量的佛经翻译实践活动,也不会有最初理论上的“文”“质”之争了。

译学理论的发展、译者们自身观念逐渐宽泛及其所受影响、其掌握语言学知识的多少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翻译观,从而形成了翻译主张的不同。

譬如释道安自身所处时代属于佛经翻译的草创阶段,主张直译带有其必然性;当时符秦译场的主持人赵政也是采用直译法;主张意译的鸠摩罗什本人精通佛学,又晓汉语,再得到众多名僧的协助,因此所译经论的质量,文美意达,言精旨近;主张直译意译相结合的一代宗师玄奘处于一个佛经翻译的高潮阶段,这一时期各方面的翻译见解比较成熟,又由于他本人学力的深厚和对于华梵语文的通彻,所以能够熟练而巧妙地对待原本,使译文能言文达旨。

简述佛经翻译中“译场”的发展及作用

简述佛经翻译中“译场”的发展及作用

简述佛经翻译中“译场”的发展及作用佛经是东方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受到人们的崇敬和尊重。

佛经原文是用梵文写成的,而且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传了几千年,所以对于普通人来说并不容易理解。

翻译佛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而“译场”作为翻译的一个重要概念,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译场”一词最初由法国文化哲学家费尔南德·布拉松(Fernand Braudel)提出,指的是在文化交换和文化传播过程中所形成的一个特定的翻译环境。

在佛经翻译中,“译场”指的是佛经翻译所形成的社会、文化、历史和语言环境。

在这个环境中,翻译家们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如语言障碍、文化差异、历史背景等等。

佛经最早是在印度兴起的,梵文是最早的佛经语言。

第一个译场主要是在印度。

最著名的佛经译场是古印度的菩提迦耶,这座城市曾是佛教的发源地和繁荣地。

在这里,翻译家们通过对梵文经典的翻译工作,使佛经得以向外传播,成为了佛教文化的重要传播渠道。

在中国汉传佛教的发展中,翻译家们也在中国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译场,他们将佛经译入汉语,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产生了不少经典的汉译佛经。

在佛经翻译的历史长河中,译场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译场为翻译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文化和语言环境。

比如在印度,由于佛教文化的繁荣和梵文的流行,译场为翻译家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语言素材,使他们得以确切理解和准确翻译佛经原文。

译场也为翻译家提供了一个特定的历史背景。

比如在中国,译场是在中国汉传佛教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这一译场为翻译家提供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历史机遇和条件,使他们能够将佛经翻译成符合中国人文化需求的作品。

译场也为翻译家提供了一个文化传播的平台。

在佛经的翻译过程中,翻译家们不仅要将佛经翻译成当地语言,还要将佛教文化传播到当地社会,这就需要一个特定的文化传播平台。

比如在印度,译场就成为了佛经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为佛教在印度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从美学角度看中国佛经翻译史

从美学角度看中国佛经翻译史

从美学角度看中国佛经翻译史
苟寒梅
【期刊名称】《疯狂英语(教师版)》
【年(卷),期】2012(000)003
【摘要】中国佛经翻译史绵延上千年,是中国翻译史的开始,并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美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佛经翻译史就是一部中国的美学史,译事不易,是因为对美的追求无止尽.佛经的翻译包含了人类对音韵、文字、智慧、感官之美的不懈追求.【总页数】3页(P164-166)
【作者】苟寒梅
【作者单位】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重庆40003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9
【相关文献】
1.从佛经翻译史看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 [J], 高晨霞
2.从我国佛经翻译史看文化对翻译的影响 [J], 盛文辉;林莉红
3.文质彬彬——从中国古代佛经翻译批评看佛经翻译的审美理想 [J], 王福美;
4.佛经翻译史三题——读陈寅恪《金明馆丛稿》札记 [J], 潘文国;
5.佛经翻译史三题——读陈寅恪《金明馆丛稿》札记 [J], 潘文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佛教信徒们对教义有了较深的理解 , 使得佛经 译者们得以在更高的层次上追求译文的语言及形 式 , 从而在译文质量上与佛教教义深髓相和谐 , 佛 经中译显示出以 “信 ”为主的特征 。
作者通过其作品想要达到的效果和作用 ”[ 4] 228 。 翻译的本质具有 3种特征 :(1)注重形式转
换 , 或者说 “为了区别不同风格 , 我们必须从形式 关系去寻找特征 ”[ 5] , 即用不同的 翻译风格区分 不同文体的原文 ;(2)强调译文的受众 , 译文接受 者是翻译过程的考虑要素 ;(3)注重翻译目的 , 不 同的翻译目的必然选择不同的翻译方法 , 在一定 程度上 , “翻译目的决定一切 ”[ 4] 84 。 原文文体 、翻 译受众 、译者目的是影响人们认识翻译本质的核 心因素 , 也是影响翻译美学思想的本质因素 。
(一 )前期 :后汉至南北朝 1.原文文体 。佛经是一种艰涩难懂的严肃宗 教文体 , 由于文化背景与思维习惯的不同 , 佛经文 体与当时的汉文体差异较大 , 翻译起来难免有取 舍之虑 。由于梵文与汉语之间存在语言形式 、表 征样式以及文体上的差异 , 翻译的文本必然会在 语序 、表述 、文体等方面出现差异 , 造成语言形式 和信息的缺失[ 6] 24 。 道安把未能按原文语言形式 翻译的 自由调 整的 翻译斥 之为 “掺 了水的 葡萄
教专用名词 ”[ 1] 42 。 翻译标准出 现了在与原文等 值前提下 , 不拘泥于原文 , “以实出华 ”的思潮 。
2.翻译受众 。佛教的早期接受者以统治阶层 为主 , 而中期的教徒从知识分子到寻常百姓 , 追随 者众 。 为使众多文化程度不高的信徒理解佛经深 刻的哲理 , 客观上要求译文更加符合汉语的表述 特点 。 从传播和吟诵的角度来说 , 佛经译文既要 适合本土受众的思维模式 , 又要易记易懂 。 慧远 说 :“以 文 应 质 则 疑 者 众 , 以 质 应 文 则 悦 者 寡 。”[ 1] 57虽然这一时 期的翻译强调 “质 ”的重要 性 , 但已开始注重 “文 ”的翻译策略 , 突破了前一 时期 “信言不美 , 美言不信 ”的翻译理念 。
正奇变的文体 , 参酌梵文钩锁连环的方式 , 创成一
任何翻译都是译者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为实现
种精严凝重的风格 , 用来表达特别著重结构的瑜 伽学说 , 恰 恰调和 ”[ 1] 65 。 可见 , 玄 奘对 “音译 ”、
某种目的而从事人文活动的结果 。 中国的佛经翻 译在原文文体方面 , 历经了从虚化至忠实 、至与本
一 、对翻译本质的认识
不同学者对翻译的本质有不同的理解 。从符 号论角度看 “翻 译是许多语言活动中的一种 , 它 是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一种语言形式下的内容重 新表现出来的语言实践活动 ”[ 2] 。 从传播论视角 看 ,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化承载的意义 转换到 另一 种语言 文化中 的跨 语言 、跨文化 的交 际活 动 ”, “翻译的本质是释义 , 是意义的转换 ”[ 3] 。 从 功能论视角看 , 翻译是以原文与译文等值为前提 的形式转换过程 , “就是译文要在读者中 产生原
同时 , 佛教也通过不断发展其教义来适应当 时的社会 。 统治阶级为疆域之争 、权利巩固而大 开杀戮 , 需要一种教义赎救杀戮者的罪孽 。 而更 广大的佛教信徒目睹农民起义屡遭镇压 , 经历战 乱困苦 , 需要一种精神支柱 , 从而接受佛教安于现 状 、寄托来世的说教 。译文中出现了较多地结合 当时的时代背景 、生活现实的诠释和教义 。 中期 的佛经中译呈现出偏 “文 ”偏 “雅 ”的翻译倾向 。
“意译 ” 、“直译 ”的翻译策略及标准均有所思考和 土文化的调和 ;在翻译受众的考量方面 , 经过了从
涉及 , 这归功于其极高的佛学与语言造诣 。 2.翻译受众 。此时是佛教的全盛期 , 也是儒
统治阶层 、至兼顾民众接纳 、至加入译者主张的三 方和谐 ;翻译目的也体现在从偏 “质 ”的直 译 、至
这一时期 , 统治阶级为借助佛教的力量加强 统治 , 对佛教大多加以支持 , 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 佛经的翻译 , 其中包括翻译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选
(二 )中期 :南北朝至隋 1.原文文体 。 此时出现了既懂梵语又懂汉语 的译者 , 其中不少是外来译者 , 对佛经的理解及目 的语的把握 , 使得他们能够用相对地道的汉语阐 释出佛经的博大精深 , 追求原文的文体美 , 开始对 早期的翻译策略进行反思 。如中国佛教四大译经 家之一 的鸠摩 罗什说 到 :“天 竺国 俗 , 甚重文 藻 … …但改梵为秦 , 失其藻蔚 , 虽得大意 , 殊隔文体 , 有似嚼饭与人 , 非徒失味 , 乃令呕秽也 。”[ 6] 32早期 译者往往把佛教的思想用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和语 言来嫁接 , 佛经里出现了许多的玄学名词 , “罗什 译经则完全摒弃 `格义 ' , 付出不少心血去创立佛
陈 红 , 等 论佛经中译美学的渊源及其嬗变
67
对早期偏 “质 ”及中期偏 “文 ”翻译策略的得失有 本土受众的审美需求为重要参考点 , 译文中出现
较为客观的认识和反思 。 如四大佛经翻译家之一 较多本土文化元素 。 但为在竞争环境下生存 , 译
的玄奘就提出了 “五不翻 ”原则 :(1)秘密故 ;(2)
3.译者目的 。在 “不依国王 , 则法事难立 ”的 君权社会[ 1] 46 , 一方面 , 统治阶层为维护其地位和 权利 , 排解内忧外患 , 欲使民安民平的诉求在佛教 的教化功能中得到满足 。 另一方面 , 佛经译者为 促进佛教发展 , 并借助佛教传播壮大自我 , 必须借 助君权把佛经教义和中国社会情境相和谐 , 间接 达到译文得以传 播 、信仰得以至众的翻 译目的 。 由于译经者在翻译理论和 方法上都处于 开创时
融 。在等级特征显著的历史背景下 , 佛经译者为 使翻译行为得到认可 , 译文得以生存和传播 , 进而 把 “儒典之格言 ”同 “释教之明训 ”等量齐观 , 把佛 教的 “幽远 ”当做周礼名教的补充 , 希望当权者以 孝慈仁德训世育物 。 这实质上是把儒佛思想融合 在一起的重要 尝试 ① 。 佛经 译者 在论 证翻译 重 “质 ”之缘由时 , 也用 “美言不信 , 信言不美 ” , “书 不尽言 , 言不尽意 ”来为自己佐证 。
教 、道教全面发展的时期 。 统治阶层特别注重对 “偏文轻质 ” 、至 “文质互为 ”的翻译方法论选择 ,
民众意识形态的控制 , 对各类宗教并无偏袒 , 鼓励 美学思想得以不断丰富和完善 。
各持己说 。 这个时期的佛教教义兼容并蓄 , 融入 了地道的中国哲学 , 赢得更多信徒 。又由于此时
[ 参 考 文 献 ]
DO2I00:910年.1313117月/j .cnki 第 11卷 第 6期
.jdskxb
.2009.06.004 江 苏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
JournalofJiangsu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
论佛经中译美学的渊源及其嬗变
酒 ”, 可见此时的翻译美学主流取向是尚 “质 ”的 。 2.翻译受众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 6世纪到公
元前 5世纪的古印度 , 其教义与中国古代先哲思 想有诸多相通之处 , 加之当时国人对先贤思想奉 为天理 , 而宗教的教化功能亦为统治阶级所向往 , 所以佛教 “便首先在统治阶级中传播开来 ”[ 1] 18 , 并开始与孔子的儒家思想 和老子的玄学 思想相
我国的翻译活动源远流长 , “翻译佛经 , 确凿 可考应自东汉桓帝时安世高译出的 《明度五十校 计经 》始 ”[ 1] 17 。 始于 汉朝的 “文 ” “质 ”之 争可以 看作中国翻译美学的前奏 , 翻译策略选择的争辩 贯穿了此后长达两千年的翻译活动 。 然而 , 对翻 译美学的研究 , 多从中国文化和哲学中寻找美学 的思想根源 , 忽视了现代语言学视角的阐释 。 本 文从原文文体 、翻译受众和翻译目的 3个方面来 考察佛经中译美学的渊源及其嬗变 。 选择外文中 译作为翻译美学考察视角 , 一是因为外文中译反 映了译者对汉语的理解 、运用及美学思考 ;再者我 国历史上 4次大的翻译浪潮均为外文中译 , 其间 涌现出众多翻译大家 , 其翻译思想学术价值颇高 , 为外文中译美学思想的系统研究奠定了基石 。
含多意故 ;(3)无此故 ;(4)顺古故 , 常存梵音 ;(5) 生善故 , 如 “般若 ”尊重 , “智慧 ”轻浅 [ 1] 66 。 此外 ,
者们不断挖掘佛教理论渊源 , 以 “信 ”为主 , 构建 佛经知识体系和话语形态 , 呈现翻译美学思想文 质互为 、多元并重的实践范式 。
在文体风格方面 , “他还运用了六代以来 那种偶
择和取舍 。 译者一方面为其统治阶层政治需要服 务 , 投其所好 ;另一方面为使广大百姓了解 、接受 、 信仰佛教 , 在修辞和文体上选择当时风行的美学 范式 以优美 、华丽的修辞和骈体文为审美主 流 , 采取上口易记 、富有旋律的文体和语言形式 。 这两方面的社会因素都在某种程度上促使这个时 期的佛经中译呈现出 “偏文 ” “轻质 ”的取向 。
二 、不同历史时期的佛经翻译美学思想
就时间先后来说 , 我国的佛经中 译 “大体可 以分成三个时期 :一 、前期 , 时间大概是后汉至南 北朝 。 二 、中期 , 时间大概是自南北朝至隋 。 三 、 后期 , 时间是隋以后 ”[ 1] 21 。 本文借用季羡林先生 的时段划分阐述佛经中译的翻译美学思想 。
(三 )后期 :隋以后 1.原文文体 。此时既是我国佛教 鼎盛时期 , 也是佛经中译的巅峰时期 。翻译活动多由对梵语 和汉语都有着很深造诣的中国佛教家进行 。他们 为在忠实于原文文体与弘扬宗旨之间求得平衡 ,
①任继愈 :《中国佛教史 》(第 1 卷 ),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1985年 。
Nov.200 9 Vol.11 No.6
陈 红 1 , 包通法2
(1.江苏大学 外国语学院, 江苏பைடு நூலகம்镇江 212013;2.江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 , 江苏 无锡 2141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