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一积雨辋川庄作教案2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教案:第二单元《积雨辋川庄作》《旅夜书怀》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教案:第二单元《积雨辋川庄作》《旅夜书怀》教案
赏析技巧是重点,规范语言是难点
教学手段运用
教学资源选择
学案
教学过程
环节
学生要解决的问题或任务
教师如何教
学生如何学
吟诵
比赛
选两名水平较高的学生诵读
评价指导
自己跟着吟诵,评价别人
交代
目标 自主Leabharlann 学习1、交代目标,赏析技巧
2、将每一幅画面的技巧写在书上
巡视,让B档学生发布
将所学全部运用起来,思路要开阔
阅读
明确
科目:教师:授课时间:第周星期年月日
单元(章节)课题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本节课题
积雨辋川,旅夜书怀
三维目标
1、练习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鉴赏方法,通过演练固定方法,形成能力
2、巩固诗歌鉴赏的步骤与方法,赏析诗歌技巧,做到心中有数
3、进一步体会语言组织的方法,力求表述中规中矩
提炼的课题
赏析的套路
教学重难点
阅读赏析指导验证
强调语言表述的精准
完善自己所学
品读
再读诗歌,体会情感,背诵一节
课堂检测内容
学案
拓展
理解
预习内容布置
完成背诵,“课后练习”

高中语文《积雨辋川庄作》优秀教案

高中语文《积雨辋川庄作》优秀教案

《积雨辋川庄作》主备人:个案:《积雨辋川庄作》导学卡一、鉴赏拓展(一)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2008天津卷】山居即事王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 这首诗描写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营造恬静优美的意境,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3题。

汉江临泛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都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1.三、四两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江水的流长邈远和两岸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的特点。

2.颈联中哪两个词用得极妙?找出来并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浮”和“动”。

“浮”表面上写城郭在水面上飘动,实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动”表面上写天空在摇荡,实言波涛汹涌,浪拍云天。

(意思对即可)3.从整首诗看,作者流露出的感情是怎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教案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教案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并背诵《积雨辋川庄作》。

2.分析并掌握诗中的意象、意境及表现手法。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诗歌的意象、意境。

2.诗歌的表现手法。

3.诗歌的背诵。

三、教学难点1.诗歌意象的把握。

2.诗歌意境的感悟。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简介王维及其山水田园诗风格。

2.引导学生关注《积雨辋川庄作》这首诗。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积雨辋川庄作》,初步感知诗歌意象。

三、课堂讲解1.教师逐句解析《积雨辋川庄作》,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意象。

2.分析诗中的表现手法,如拟人、对偶等。

四、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诗歌意境。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积雨辋川庄作》的意象和意境。

2.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表现手法。

二、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诗中的表现手法,如拟人、对偶等。

2.分析诗中的情感表达。

三、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诗歌的情感表达。

四、诗歌背诵1.学生自主背诵《积雨辋川庄作》。

2.教师检查背诵情况,给予评价。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积雨辋川庄作》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情感表达。

二、课堂讲解1.教师深入讲解诗中的情感表达。

2.分析诗歌的情感变化。

三、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诗歌的情感变化。

四、实践活动1.学生仿写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歌。

2.教师点评学生作品,给予鼓励和建议。

第四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积雨辋川庄作》的意象、意境、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审美价值。

二、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诗歌的审美价值。

2.分析诗歌的审美特点。

三、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诗歌的审美价值。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悟。

五、作业布置1.背诵《积雨辋川庄作》。

2.仿写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歌。

六、教学反思1.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2.学生反馈学习情况,教师调整教学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积雨辋川庄作》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感受到诗歌的情感表达,培养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情感。

高中语文《积雨辋川庄作》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积雨辋川庄作》教学设计

《积雨辋川庄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王维及写作背景。

2.让学生读懂诗歌。

教学重点: 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把握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的丰富情感。

教学方法:诵读法和讨论探究法教学课时: 1 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活动1.自读全诗,给生字词注音。

2.内容梳理(结合注解,梳通大意)(二)学习新课活动一:读(范读、自读、齐读)——明确感情基调(提示:结合写作背景思考)写作背景:唐代“安史之乱”后,社会急剧变化,朝政混乱,王维厌倦官场生活,不再积极出仕,而是亦官亦隐。

他隐居在辋川,信奉佛教,寻访山林,怡然自得。

活动二:品(自读)——品诗意(请结合注解,用自己的话把诗句内容说出来)明确:久雨不停,林野潮湿,烟火难升;烧好饭菜,送给村东耕耘的人。

白鹭飞翔在雨后广阔迷茫的水田上,浓浓树阴里黄鹂在唱着悦耳动听的歌。

我已经静惯了,于静坐中看那木槿花朝开暮落,叹朝露人生;雨后散步,在松树下歇息,信手采摘一些野菜。

我已与世无争,海鸥又何必起此疑心呢?活动三:悟(自读,交流)——悟诗情1.请分享你最喜欢的诗句(明确情感和手法)(1)首联“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中哪个字用得最好?请简要分析。

步骤:①指出该词在句中的意思。

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答案点拨:①“迟”字用得最好,在诗中是“迟缓”之意。

②久雨不停。

丛林上面静谧宁和,炊烟袅袅升起。

③诗人视野所及,先写空林烟火,一个“迟”字,既写出了阴雨天炊烟缓缓升起之状,也写出了诗人心中闲散安逸的情怀。

再写农家早炊、饷田以至田头野餐,展现一系列人物的活动画面,秩序井然而富有生活气息,农家村妇田夫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

(2)“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一联,白鹭雪白,黄鹂金黄,色彩差异明显;白鹭飞翔,黄鹂啼鸣,一取其动态,一取其声音。

在背景上,“漠漠”,写出了水田一望无际,苍茫一片;“阴阴”,描绘夏日林木茂盛,境界清幽,自近而远,富有立体感;这样,碧空中白鹭高飞,绿树与黄鹂相衬,高低和谐,极具层次感;如一幅画展现在读者面前。

【县级公开课】《积雨辋川庄作》教案

【县级公开课】《积雨辋川庄作》教案

《积雨辋川庄作》教案课题名称:积雨辋川庄作教材内容分析:《积雨辋川庄作》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收集的一首诗,它是王维的一首山水田园诗。

这节课要让学生基本理解《积雨辋川庄作》的思想内容,也要让他们学会分析诗歌意境的方法。

学习者特征分析:诗歌鉴赏是高度凝练的文言文,学生虽然接触过诗歌和文言文,能基本读懂诗歌意思,但真正地深入鉴赏诗歌还是有一定的困难。

相对其他的边塞诗和怀古诗而言,王维的具有佛性空灵的诗歌比较容易理解,能很大程度激起学生的兴趣。

教学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简单了解作家生平、作品风格和创造背景。

2、背诵这首诗,赏析并积累名句。

(二)、过程与方法1、熟读诗歌,疏通大意。

2、学生合作赏析,感受诗人情感。

3、教师引导并做小结,师生互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诗人晚年的生活态度。

2、感受诗人对田家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1、把握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

2、品味诗歌意境,把握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1、把握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在学习本诗作的基础上,结合高考考点进行解题训练,通过合作探究、课外延伸展开教学。

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朗诵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回顾以前所学的王维的诗歌,如《鸟鸣涧》《鹿柴》《山居秋暝》二、释题、了解作者释题:由学生参考课下注解自行解题。

王维:通过师生共同回顾所学知识,把王维的介绍交给学生完成。

三、朗诵感知1、学生自读。

2、教师有感情的范读。

3、齐读。

四、诗歌内容分析“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首联写田家生活,是诗人山上静观所见:正是连雨时节,天阴地湿,空气潮润,静谧的丛林上空,炊烟缓缓升起来,山下农家正烧火做饭呢。

女人家蒸藜炊黍,把饭菜准备好,便提携着送往东菑——东面田头,男人们一清早就去那里劳作了。

再写农家早炊、饷田以至田头野餐,展现一系列人物的活动画面,秩序井然而富有生活气息,使人想见农妇田夫那怡然自乐的心情。

积雨辋川庄作教案

积雨辋川庄作教案

积雨辋川庄作教案一.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王维的生平和创作成就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基本读懂诗歌和诗歌的鉴赏技巧过程与方法目标:以教材为例子,让学生获得鉴赏诗歌的方法和能力,培养学生的欣赏个性,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审美能力和艺术趣味,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熟读诗歌,疏通大意。

学生合作赏析,感受诗人情感。

教师引导并做小结,师生互动。

情感与价值目标: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把握《王维诗四首》的形象,让学生得到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精神的陶冶和审美的愉悦。

了解诗人晚年的生活态度。

感受诗人对田家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把握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

品味诗歌意境,把握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对王维晚年诗歌佛家思想的了解。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二、教学设想:选修课中的诗词鉴赏应区别于必修课中的诗词教学,不能再以单篇诗词为单位组织教学,而应该根据选修教材的编排体例与特点组织教学,例如基本阅读课以一个作家为一课,教学时每一节课都应以教材所选每一位作家的几篇作品为单位,从整体上去把握一个作家及其作品的形象、语言、艺术技巧和思想感情等。

选修课应更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要有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那么王维《积雨辋川庄作》就应该“扶”着学生去感受合作探究,三、教学方法选择:诵读法、方法点拨法、自主感受法、合作探究法四、教学手段利用:印发相关资料,多媒体教学平台等。

五、课时安排:第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回顾以前学生所学王维的诗歌导入。

二.释题作者通过师生共同回顾所学知识,把王维的介绍交给学生完成,重点让学生知道其诗“诗中有画”的特点。

王维,字摩诘,太原祁人。

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出身世代官僚地主之家。

其母崔氏奉佛三十余载。

佛经《维摩诘经》,是智者维摩诘居士与弟子讲学之书。

王维的名和字取于此。

王维后半生之避世与佛教有关。

他是在盛唐时代文化全面腾飞的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和艺术家。

《积雨辋川庄作》课程教学设计

《积雨辋川庄作》课程教学设计

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积雨辋川庄作》教学设计1、学情分析诗歌鉴赏是高度凝练的文言文,学生虽然接触过诗歌和文言文,能基本读懂诗歌意思,但真正地深入鉴赏诗歌还是有一定的困难。

相对其他的边塞诗和怀古诗而言,王维的具有佛性空灵的诗歌比较容易理解,能很大程度激起学生的兴趣。

2、学习内容分析《积雨辋川庄作》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收集的一首诗,它是王维的一首山水田园诗。

这节课要让学生基本理解《积雨辋川庄作》的思想内容,也要让他们学会分析诗歌意境的方法。

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王维的人生经历和思想。

②听录音,欣赏富于文采的诗歌。

③品味《积雨辋川庄作》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2)过程与方法①学生自己诵读、比较,掌握《积雨辋川庄作》等山水田园诗主要内容、特点。

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鉴赏的诗歌意境,教师作点拨、补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热爱山水田园和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

4、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的重点:掌握《积雨辋川庄作》等山水田园诗意境鉴赏的方法。

教学的难点:品味《积雨辋川庄作》等山水田园诗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5、教学流程图猜谜语 导入新课 展示学习目标 初步感知,了解作者进一步感知 听录音,朗读明确意象,意境 讨论思想感情知识拓展和练习讨论、交流6、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猜谜语-打一人物)①他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之一。

②他少年时便负有才气,17岁写下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千古传诵的佳句,21岁时高中状元。

③苏轼曾称他的诗是“诗中有画”,称他的画是“画中有诗”。

(2)知人论世看王维王维(701-761),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作品有《王右丞集》。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之一,与孟浩然齐名,世称“王孟”,他多才多艺,诗歌之外,兼善音乐、书法、绘画等,尤以绘画见长,其诗能融音乐、绘画之理,营造出诗情画意相结合的完美意境。

晚年无心仕途,虽为朝廷命官,却常隐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

《积雨辋川庄作》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积雨辋川庄作》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积雨辋川庄作》教学设计刘智俊设计概说:本教学设计以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为基础,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为目的。

既以学生为主体,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把知识的教学与能力的教学相互结合起来。

把有效的语言和思维训练结合起来。

本设计,教师尝试在教学内容处理以及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面做出优化决策。

教师讲授环节,关注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和认知倾向,力求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挖掘学生潜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的接受学习。

学生探究环节,注重探究的逻辑顺序,引导他们认真揣摩内涵丰富、表现手法集中、具有特色的词语和诗句,以期学生能否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教学重点:1.读懂全诗内容;2.读透全诗基本意蕴。

教学难点:1.理解关键词句;2.感受全诗大体意韵。

课前准备:1.背诵全诗;2.翻译全诗。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检查背诵。

高一时我们学过王维的《山居秋暝》这首诗,还能背出来吗?(齐背)《山居秋暝》是王维写自己很喜欢隐居在辋川山庄的生活,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他写辋川山庄生活的另外一首诗,板书课题,齐读题,抽查两名学生背诵。

二.指导读懂诗句,理解关键词句。

1、检查翻译,抽查语文基本功上中下学生各1人。

2、组织全班学生评析3人翻译,评优劣,讲理由,教师指出本诗字句理解难点:(1)首联主语的省略:第一句登高眺望的是诗人自己,第二句吹藜蒸黍是妇女,在东菑的耕耘的是男人。

(2)颔联和颈联语序的调整:按照我们现在的语法,颔联顺序应该是——白鹭在漠漠水田上飞,黄鹂在阴阴夏木中啭。

颈联顺序应该是——为了习静,我在山中观朝槿;颔为了清斋,我在松下折露葵。

(3)尾联中几个词语的理解:①“何事”:有两种理解,第一种是“何事”之前省略介词“以”,翻译为“因为什么事情”,即可理解为“为什么”;第二章理解是“怎么,哪里”。

到底哪一种理解更好呢,等一下探究诗意时再做深入研讨。

②“罢”:停止(让座),不再(让座)。

③“更”,此处应念第四声,可理解为“竟然,还是”。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教案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教案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教案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教案积雨辋川庄作是唐代文学家王维的一首诗,以描写辋川庄园的美景为主题。

本教案旨在通过教授这首诗,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王维的艺术风格和主题表达。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诗,学生将能够:1. 理解诗歌的主题与意境;2. 分析诗歌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诗歌主题和意境的理解;2. 分析并理解诗歌的修辞手法;3. 培养学生对文学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诗歌意象的多重寓意;2. 分析并理解诗歌的修辞手法。

【课前准备】1. 阅读和熟悉《积雨辋川庄作》一诗;2. 准备白板、教材等教学辅助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堂课所学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以便过渡到本课的主题。

二、新课呈现(10分钟)1. 将《积雨辋川庄作》一诗呈现在屏幕上或手写在黑板上,供学生观看。

2. 鼓励学生阅读诗歌,理解其表面含义。

三、诗歌分析(20分钟)1. 针对《积雨辋川庄作》一诗,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解读。

2. 分析诗歌的意象、主题和情感表达。

3. 引导学生讨论诗歌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借代等。

四、群体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两个问题进行讨论。

2. 每个小组派代表或志愿者汇报讨论结果。

五、学生表演(15分钟)1.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进行表演或朗诵。

2. 鼓励学生通过表演展示对诗歌意境和情感的理解。

六、思维拓展(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一些拓展性问题,以深入理解和鉴赏王维的作品。

2. 提出与王维的其他作品相关的问题,以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

七、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强调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2. 通过提问巩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课后作业】1.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积雨辋川庄作》的读后感,重点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积雨辋川庄作》教学设计

《积雨辋川庄作》教学设计

《积雨辋川庄作》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积雨辋川庄作》一、教学目标1.了解《积雨辋川庄作》的作者、背景和写作时代;2.理解《积雨辋川庄作》的内容和主题;3.分析《积雨辋川庄作》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4.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评意识,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积雨辋川庄作》的内容和主题;2.分析《积雨辋川庄作》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三、教学难点1.分析《积雨辋川庄作》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2.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评意识。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文言诗鉴赏知识,并与本课要学的《积雨辋川庄作》进行对比,引起学生的兴趣。

2.新课呈现(20分钟)通过展示《积雨辋川庄作》的全文或选段,让学生快速阅读,并找出文中的关键词、意象和表现手法。

3.课文分析(30分钟)(2)了解内容和主题(3)分析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4.文学鉴赏与批评(30分钟)(1)指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通过阅读和分析《积雨辋川庄作》,让学生体会其中的美感和意境,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引导学生进行文学批评让学生根据对《积雨辋川庄作》的理解和鉴赏,提出自己的文学批评观点,并进行互相讨论和交流。

5.拓展延伸(20分钟)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积雨辋川庄作》所描绘的地方和历史背景,进一步拓展对该作品的理解和认识。

6.课堂总结(10分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积雨辋川庄作》的关键词、主题、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并对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评意识进行总结和评价。

五、教学体会。

《积雨辋川庄作》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整理_1

《积雨辋川庄作》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整理_1

《积雨辋川庄作》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整理《积雨辋川庄作》教案Ⅰ、三维目标:(一)、学问与技能1、简洁了解作家生平、作品风格和制造背景。

2、背诵这首诗,赏析并积累名句。

(二)、过程与方法1、熟读诗歌,疏通大意。

2、同学合作赏析,感受诗人情感。

3、老师引导并做小结,师生互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诗人晚年的生活态度。

2、感受诗人对田家生活的喜爱。

Ⅰ、教学重点:1、把握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

2、品尝诗歌意境,把握思想内容。

Ⅰ、教学难点:1、对王维晚年诗歌佛家思想的了解。

2、进一步培育同学的诗歌鉴赏力量。

Ⅰ、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回顾以前同学所学王维的诗歌导入。

二、释题(同学对比解释了解)王维:通过师生共同回顾所学学问,把王维的介绍交给同学完成,重点让同学知道其诗“诗中有画”的特点。

三、朗诵感知1、同学自读。

2、老师有感情的范读。

3、同学合作对比解释了解诗歌内容。

4、齐读。

四、合作探究1、让同学谈谈自己喜爱的诗句,并说明理由,老师可适时给以引导。

2、老师做进一步简洁分析。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首联写田家生活,是诗人山上静观所见:正是连雨季节,天阴地湿,空气潮润,静谧的丛林上空,炊烟缓缓升起来,山下农家正烧火做饭呢。

女人家蒸藜炊黍,把饭菜预备好,便提携着送往东菑--东面田头,男人们一清早就去那里劳作了。

诗人视野所及,先写空林烟火,一个“迟”字,不仅把阴雨天的炊烟写得非常真实传神,而且透露了诗人闲散安逸的心境;再写农家早炊、饷田以至田头野餐,呈现一系列人物的活动画面,秩序井然而富有生活气息,使人想见农妇田夫那怡然自乐的心情。

颔联写自然景色,同样是诗人静观所得:“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看吧,广漠空蒙、布满积水的平畴上,白鹭翩翩起飞,意态是那样闲静潇洒;听啊,远近凹凸,蔚然深秀的密林中,黄鹂相互唱和,歌喉是那样甜蜜愉快。

辋川之夏,百鸟飞鸣,诗人只选了形态和习性迥然不同的黄鹂、白鹭,联系着它们各自的背景加以描绘:洁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在视觉上自有颜色浓淡的差异;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则取动态,一则取声音;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描状夏木茂密,境界幽深。

积雨辋川庄作教案

积雨辋川庄作教案

积雨辋川庄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积雨辋川庄作》这首诗;(2)了解作者王维的生平和创作背景;(3)分析并掌握诗歌中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2)体会诗人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的人生境界;(3)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培养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解释和翻译;2. 诗歌中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3. 诗人的思想感情和创作背景。

三、教学难点1. 诗歌的深层含义和主旨;2. 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 导入新课:简介诗人王维及其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积雨辋川庄作》的写作背景。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解决字词解释和翻译问题,理解诗歌的基本意思。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探讨诗人的思想感情。

4. 成果展示: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成果展示,分享对本诗的理解和感悟。

5.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成果进行点评,总结诗歌的特点和魅力,引导学生进一步欣赏古典诗歌。

6. 课后作业:(1)背诵《积雨辋川庄作》;(2)写一篇关于《积雨辋川庄作》的感悟文章。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六、教学内容1. 回顾《积雨辋川庄作》的诗意和艺术特色;2. 分析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创作风格;3. 引导学生了解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1. 复习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复习《积雨辋川庄作》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诗歌的美学特征。

2. 拓展学习:介绍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创作风格,分析其诗歌中的意境和审美追求。

《积雨辋川庄作》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

《积雨辋川庄作》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

《积雨辋川庄作》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积雨辋川庄作》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1《积雨辋川庄作》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言文鲁迅的文学思想和文学批评,理解鲁迅对现实主义的价值和语言表达的重要性。

2、赏析鲁迅文言文《积雨辋川庄作》的文学特点,理解文中的主题和内涵。

3、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加强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

二、教学内容1、文学背景介绍:介绍鲁迅文学思想和文学创作,以及文人雅士的士人文化。

2、《积雨辋川庄作》的赏析:从文学艺术、意象、主题、氛围等方面分析文本。

3、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通过积极思考和讨论,在文言文阅读过程中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和写作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和自主学习,鼓励自己学习和思考的过程。

2、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积极思考自己的观点。

3、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例如:影像资料、音乐、艺术图片等多媒体手段,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鲁迅的文学创作思想。

四、教学策略1、与学生讲解鲁迅文学思想和文学批评,以及文人雅士的士人文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积雨辋川庄作》。

2、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文本,理解鲁迅对现实主义的价值和语言表达的重要性,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创造出一个欢快、轻松的课堂气氛,使得学生更容易地了解和习得文言文。

五、教学效果1、学生将了解到鲁迅文学思想和文学批评,理解鲁迅对现实主义的价值和语言表达的重要性。

2、学生将更加深入地理解鲁迅写作的艺术特点,培养出强烈的文学鉴赏意识和审美感受,并从中汲取写作技巧。

3、通过课堂阅读文言文文本,提高学生读书能力和表达能力,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得到提高。

六、总结反思本次教案采用了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以及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达到了预期目的。

同时,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动机不同,需对学生有个别的辅导,提高教学制度。

此次教学中,也有一些学生在课程完成后表现不佳的情况,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让他们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本次文言文教学以鲁迅的《积雨辋川庄作》为例,采用了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

积雨辋川庄作教案

积雨辋川庄作教案

积雨辋川庄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积雨辋川庄作》这首诗;(2)了解作者王维的生平和创作背景;(3)分析并掌握诗中的意境、意象和表现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2)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对古典诗歌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诗文背诵与理解;2. 分析诗中的意境、意象和表现手法。

三、教学难点1. 诗中生僻字词的理解;2. 诗歌意境的感悟。

四、教学准备1. 教师课件;2. 相关参考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王维及其创作背景;(2)引导学生欣赏诗题“积雨辋川庄作”,激发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大意;(2)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意象和意境。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境、意象和表现手法;(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解析诗题“积雨辋川庄作”;(2)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3)讲解诗中的生僻字词。

5. 背诵与欣赏(1)组织学生进行诗歌背诵;(2)引导学生欣赏诗中的意境美。

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强调诗歌欣赏的方法和技巧。

7. 作业布置(1)背诵《积雨辋川庄作》;(2)课后阅读相关诗歌,提高文学素养。

六、教学拓展1. 对比欣赏:王维的其他山水田园诗,如《山居秋暝》、《鸟鸣涧》等,体会其诗歌风格;2. 延伸阅读:介绍唐代其他山水田园诗人,如孟浩然、李白等,拓展学生知识面。

七、课堂互动1. 提问:请同学们分享一下,在学习《积雨辋川庄作》这首诗的过程中,自己有哪些收获和感悟?2. 讨论:如何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古典诗歌?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背诵作业和课后阅读情况的完成质量。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教案2篇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教案2篇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教案2篇王维《积雨辋川庄作》教案2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王维《积雨辋川庄作》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教案1知识技能目标:1、了解王维的生平和诗歌风格特点。

2、领悟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分析两诗的艺术表现手法。

过程方法目标:增强赏析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王维诗中的闲情逸致,领略王维“诗中有画”的绘画美。

教学重点:学会“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鉴赏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王维诗中的禅意。

教学过程:一、导入:唐朝是诗歌的天堂,天才诗人层出不穷,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李贺是鬼才”之说;又有“诗仙诗圣诗魔诗鬼诗豪诗佛”之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诗鬼李贺、诗豪刘禹锡、诗佛王维)。

其中王维称为诗佛,可见他的诗别有一番禅意。

二、王维概况(知人论世)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王维亦官亦隐,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

擅画人物、丛竹、山水。

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不仅是公认的诗佛,也是文人画的南山之宗(钱钟书称他为“盛唐画坛第一把交椅”),并且精通音律。

是少有的全才。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

唐代山水田园派的另一代表人物是孟浩然。

三、王维《积雨辋川庄作》自主赏析1、解题辋川庄,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中,是王维隐居之地。

在这首七律中,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描写,创造了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

2、学生自读(2分钟),扫清文字障碍,注音:蒸藜(lí) 炊黍(shǔ) 饷(xiǎng) 东菑(zī)啭(zhuàn) 黄鹂(lí) 朝槿(jǐn)3、自己翻译理解这首诗。

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教案诗歌之部第二单元作品积雨辋川庄作(2)

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教案诗歌之部第二单元作品积雨辋川庄作(2)

情景交融诗中有画《积雨辋川庄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王维山水田园诗歌风格特点,赏析并积累名句。

过程与方法: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把握意象所营造的意境,领悟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王维诗中的闲情逸致,领略王维“诗中有画”的绘画美。

体味诗中的意境,理解诗人与世无争,自甘寂寞的心境。

【教学重点】掌握山水田园诗意境鉴赏的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诵读感受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诗文活动:诗文游戏活动的形式。

二.新课导入:一提到唐诗,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李白杜甫两位大诗人,殊不知,除这二位之外,王维也是盛唐诗歌的另一大宗。

如果说李白的诗歌有任侠使气的布衣风采,杜甫的诗有忠君忧民的官绅底韵,那么王维的诗,才真正是寄情山水体味人性的诗人本色。

三.课前预习检查:知人论世用关键词的方式介绍王维(四个关键词:诗佛终南捷径诗中有画王右丞)通过师生共同回顾所学知识,把王维的介绍交给学生完成,重点让学生知道其诗“诗中有画”的特点。

王维(约692~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

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出身世代官僚地主之家。

其母崔氏奉佛三十余载。

佛经《维摩诘经》,是智者维摩诘居士与弟子讲学之书。

王维的名和字取于此。

王维后半生之避世与佛教有关。

他是在盛唐时代文化全面腾飞的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和艺术家。

开元进士。

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

显然,王维的人生历程,可以“安史之乱”分为两个时期。

王维诗歌的风格、情调,前后期也明显不同。

在前期,王维怀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不少诗篇意气风发、豪气干云。

在《不遇咏》里,他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是:“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

”在王维前期的诗里,他或写少年的豪迈,或写大将的英武,或叙征戍之苦,或写凯旋之乐,无不准确地表现出那个特定时代里人们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一积雨辋川庄作教案2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一积雨辋川庄作教案2

【积雨辋川庄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王维诗歌风格特点,赏析并积累名句。

2、过程与方法:把握意象所营造的意境,领悟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王维诗中的闲情逸致,领略王维“诗中有画”的绘画美。

二、教学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

三、教学难点:把握景、境、情是如何有机地融合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四、教学过程:背景音乐《高山流水》(一)、通过师生共同回顾所学知识,重点让学生知道其诗“诗中有画”的特点。

(二)、朗诵感知1、学生自读。

2、正音,积累字词。

3、齐读——听录音——齐读(读出诗歌节奏和感情)(三)、研习活动:1、自读诗歌,试找出诗中用到的意象。

诗中的意象有:积雨,空林,烟火,藜、黍(蒸藜炊黍的农妇),东菑,水田,白鹭,夏木,黄鹂,山,朝槿,松,露葵,野老, 席,海鸥。

2 、王维用这些意象构设出什么画面?每一句诗其实就是一幅画,试概括出来。

(体会王维诗作“诗中有画”的特点)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方法点拨:透过意象本身,领悟“象”中之意诗中的“景”或“物” ,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景物,它们往往承载着诗人强烈的主观色彩,蕴含着丰富的意旨,寄托着诗人复杂的情感,暗示着深刻的哲理,其客观之“象”与主观之“意”共同构成了极富美感的“意象”。

而一系列相关意象的组合,就构成具有特定意义的意境(壮阔、开阔、深邃、闲适恬静、清幽、清新、自然、幽美、优美、淡雅、安谧、平和······),诗人借此来渲染烘托自己的思想感情。

描写了久雨中的辋川山水田园的优美风光,反映了诗人对农村充满生机和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和赞美,抒发了诗人淡泊宁静的情怀。

(四)、齐读并背诵本诗,积累名句。

(五)、鉴赏拓展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2008【天津卷】山居即事王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积雨辋川庄作教案

积雨辋川庄作教案

《积雨辋川庄作》教案知识技能目标:1、了解王维的生平和诗歌风格特点。

2、领悟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分析两诗的艺术表现手法。

过程方法目标:增强赏析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王维诗中的闲情逸致,领略王维“诗中有画”的绘画美。

教学重点:学会“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鉴赏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王维诗中的禅意。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王维概况(知人论世)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

擅画人物、丛竹、山水。

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

三、王维《积雨辋川庄作》自主赏析1、解题辋川庄,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中,是王维隐居之地。

在这首七律中,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描写,创造了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

2、学生自读(2分钟),扫清文字障碍,提出不懂读音。

老师再根据学生的疑难解答。

3、给学生五分钟时间自己翻译理解这首诗。

翻译时注意借助自己的想象和联想,不理解之处,小组讨论。

疑难之处可以举手请教老师。

老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再次解答。

4、提问让学生主动发言自己的翻译内容。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点评。

5、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黑板提示:通过反复的诵读,紧紧抓住诗歌所描绘的特定景物,细致地品赏诗歌中饱含诗人情感的关键词句,进而准确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

)6、把握诗歌中的艺术手法——情景交融、寓禅理于写景叙事中、用典明志。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首联写田家生活。

正是连雨时节,天阴地湿,空气潮润,静谧的丛林上空,炊烟缓缓升起来,山下农家正烧火做饭呢。

女人家蒸藜炊黍,把饭菜准备好,便提携着送往东面田头,男人们一清早就去那里劳作了。

(先写空林烟火,一个“迟”字,不仅把阴雨天的炊烟写得十分真切传神,而且透露了诗人闲散安逸的心境;再写农家早炊、饷田以至田头野餐,展现一系列人物的活动画面,秩序井然而富有生活气息,使人想见农妇田夫那怡然自乐的心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积雨辋川庄作】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王维诗歌风格特点,赏析并积累名句。

2、过程与方法:把握意象所营造的意境,领悟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王维诗中的闲情逸致,领略王维“诗中有画”的绘画美。

二、教学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

三、教学难点:把握景、境、情是如何有机地融合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四、教学过程:
背景音乐《高山流水》
(一)、通过师生共同回顾所学知识,重点让学生知道其诗“诗中有画”的特点。

(二)、朗诵感知
1、学生自读。

2、正音,积累字词。

3、齐读——听录音——齐读(读出诗歌节奏和感情)
(三)、研习活动:
1、自读诗歌,试找出诗中用到的意象。

诗中的意象有:
积雨,空林,烟火,藜、黍(蒸藜炊黍的农妇),东菑,水田,白鹭,夏木,黄鹂,山,朝槿,松,露葵,野老, 席,海鸥。

2 、王维用这些意象构设出什么画面?每一句诗其实就是一幅画,试概括出来。

(体会王维诗作“诗中有画”的特点)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方法点拨:透过意象本身,领悟“象”中之意
诗中的“景”或“物” ,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景物,它们往往承载着诗人强烈的主观色彩,蕴含着丰富的意旨,寄托着诗人复杂的情感,暗示着深刻的哲理,其客观之“象”与主观之“意”共同构成了极富美感的“意象”。

而一系列相关意象的组合,就构成具有特定意义的意境(壮阔、开阔、深邃、闲适恬静、清幽、清新、自然、幽美、优美、淡雅、安谧、平和······),诗人借此来渲染烘托自己的思想感情。

描写了久雨中的辋川山水田园的优美风光,反映了诗人对农村充
满生机和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和赞美,抒发了诗人淡泊宁静的情怀。

(四)、齐读并背诵本诗,积累名句。

(五)、鉴赏拓展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2008【天津卷】
山居即事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答案: 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营造恬静优美的意境,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六)、总结:“诗中有画”鉴赏规律
(1)抓住主要景物的特征;
(2)想象诗歌意境;
(3)品位诗人的思想感情。

(七)作业:用今天所学到的分析诗歌意境的方法预习王维的另外三首诗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