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政策解读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政策解读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政府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致力于打造美丽中国。
本文将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相关政策进行解读。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1.1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经济实现了巨大的增长,但同时也面临着环境问题的严重挑战。
过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如果不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将对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
1.2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生态文明建设是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它使经济和环境两者可以相互促进,实现良性循环。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是领土上的建设,更是一种社会文明和思想观念的转变。
只有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政策2.1 生态保护和修复政策中国政府提出了生态保护和修复的政策,通过加大对自然保护区的投入和管理,保护珍稀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同时,通过开展森林植被恢复工程,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推动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
2.2 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政策为了减少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政策。
例如,提升工业企业节能技术和设备水平,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2.3 生态文明教育与公众参与政策为了加强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参与度,中国政府实施了生态文明教育和公众参与政策。
通过推动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心,鼓励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行动。
此外,政府还加强对环境治理成果的宣传和公开,增加透明度,促进公众监督。
三、建设美丽中国的可持续性挑战尽管中国政府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1、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创造性地回答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问题所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马克思主义认为。
“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因此,人类应该像对待自己的身体一样对待自然界,高度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与优化,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统筹当前发展与为来发展的需要,既关注经济指标,又关注资源环境指标,既积极实现当前的目标,又为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
其中,经济建设是基础,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先导,社会建设是归宿,生态文明建设是前提。
3、传统工业化道路的主流意识:征服大自然、榨取大自然、单向度地向大自然索取,结果带来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问题。
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特征和任务我国探索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历史过程。
党的十六大报告正式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显著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
胡锦涛同志在2005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在全社会大力进行生态文明教育。
从此,生态文明这一重大理念成为党和国家的意志。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1、生态文明的内涵: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
浅谈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l谈 大力推进 生态文明建设
闰 红
f 黑龙 江省 林 甸县委 党校 , 黑龙 江 林 句 1 6 6 3 0 0 )
摘 要: “ 生 态文明” 这个理念 的提 出, 是 继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 物质 文明、 精神文明 、 政 治文明和社会 文明” 之后 的第五个文明 , 它是 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文 明体 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 分。首先分析 了生 态文明的基本 内涵 ; 其次, 论述 了大力推进 生态文明建设 的必要 } 生; 最后, 提 出了大力推进 生态文 明建设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 生 态文 明 ; 建设 ; 经济 发展
1生 态 文 明 的含 义 杯, 用完之后把它扔 到垃圾箱里就变成垃圾 , 把它放到生产车间里 , 生态文 明是指人类遵循 人 、 自然 、 社会 和谐 发展这一客观 规律 就变成 了原 材料 ,从 末端处理到废物利用这是一种循 环的利用方 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 的总和 ; 是指人与 自然 、 人 与人 、 人与社会 式 。 产 品的循环 : 从一次寿命到多次寿命 , 一个企业 生产一个产品 , 和谐共生 、 良性循环 、 全面发展 、 持续繁荣为基本宗 旨的文化伦理形 不允许你只生产完产品以后 ,产 品流通到社会上 以后没有 回收 , 要 态。 这个概念之所以在学界备受推崇 , 不在于概念 的前半部 , 而在它 强 调产 品具 有耐用性 , 一旦产品坏了 , 你必须拿 到你的企业重新修 再卖给社会 , 产 品是多次使用。服 务的循环 : 这是公 用的一种理 的后半 部 , 生态文 明涉及到的几个和谐才是生态文 明的重点 , 三个 好 , 和谐 , 人与 自然 、 人与人 、 人与社会 , 人们说生态文明建设表 面上是 念 ,我不再 占有它 ,而是享有它 的服务 ,是一种循环 经济新 的理 处 理人和 自然 的关系 , 人和 自然不和谐才会 引发环 境问题 , 其 实更 念 。 重 要的是指它背后 的人与人 的和谐人 与社会 的和谐 , 如果说 , 人与 3 . 2强化政策法律监管 人不和谐 , 人与社会不和谐 , 那么 , 永远也达不 到我们所说 的生态文 这种有效支撑体现在第一个方 面就是加强立法 。立法到位了环 境 执法 也 就 更 到 位 。 明的文化伦理形态。 2大 力推 进 生 态 文 明 建设 的重 大 意 义 我们 要像控制人 口、 保护耕 地一样 , 实行最严厉 的环境保护 制 2 . 1 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 的重大举措 度。 凡是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 , 一律受到严惩 。 我们都知道新 即使像随地吐痰 , 乱穿马路这种行 为都会 环境问题表 明上看是人和 自然 的不 和谐 , 但其实背后却是人与 加坡的法律非常 的严格 , 人之间的不和谐 . 这种矛盾冲突来 自自然环境承载力 的有 限性与人 受到处罚 的, 所 以在新加坡不管是夜里几点钟 , 走在大街上都是 非 类个体追求 自身利益极大化的天然本性 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 一 常的安全。只要法律制度好了是很有威慑力量的。其次我们也要实 个是有限的, 就是 自然环境 的承载力 ;一个是无限的, 就是人类 的 行绿色税收制度 : “ 胡萝 卜 ” 加“ 大棒”既要有严格 的法律又要 有政 你环保 了, 我们就奖励 , 违法 了, 我们就严惩 。 欲望 ,当有 限和无限之间存在矛盾 的时候就会 出现破坏环境问题。 策的引导 , 3 . 3 树 立 生 态 文 明意 识 我们 国家一些高耗能 、高污染 的企业成立所带来 的结局只有三个 :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治理措施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治理措施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为了达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必须采取综合治理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以下是几种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治理措施。
1. 强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执行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政府应加大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同时加强对环境违法行为的监督和执法,严惩违法者,确保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
2. 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环境监测和评估是科学决策的基础。
政府应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和评估体系,定期监测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同时,加强环境评估,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估,避免环境破坏和生态灾害的发生。
3. 推行生态补偿机制生态补偿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建立健全的生态补偿机制,通过经济手段,向生态环境提供公共服务的单位或个人进行补偿。
同时,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生态补偿活动,推动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相协调。
4. 加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应加强土地管理,制定严格的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划定农村和城市用地界限,保护好耕地和生态用地。
同时,加强土地整治,治理土地污染,提高土地的质量和效益。
5. 推进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要义。
政府应加大对资源的保护力度,鼓励和支持企业采用节约型、环保型的技术和设备,降低资源的消耗。
同时,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提高资源的回收利用率,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6. 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工作环境教育和宣传工作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加大对环境保护知识的普及力度,加强环境教育的培训和课程设置。
同时,加强媒体的宣传报道,引导公众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行为习惯。
以上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些综合治理措施。
只有通过综合治理,才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保护和改善我们的环境,为后代留下绿水青山的美丽家园。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了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被提出,并被列入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不遗余力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本文将分别从生态保护、绿色发展、节约资源和环境治理四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
一、生态保护生态保护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首要任务。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力度。
加强对重要生态系统、生态功能区和生态脆弱区的保护,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的全面实施。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生态资源的保护,建立完善的生态保护制度,加大对违法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和路径之一。
我们需要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加快绿色技术和绿色产业的推广应用。
鼓励企业进行节能减排,推动资源高效利用,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同时,要加强环境保护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引导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三、节约资源资源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重要基础。
我们要推动资源的节约利用,加强对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一方面,要加强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推进绿色低碳生产方式。
另一方面,要加强资源的保护,完善资源管理制度,防止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通过节约资源的方式,实现经济的绿色发展,并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环境治理环境治理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重要环节。
我们要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提高环境质量。
加大对大气、水体和土壤等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推进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确保环境污染治理的效果。
同时,加强环境治理的法律法规建设,提高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通过环境治理,实现生态环境的质量改善,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美丽中国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美丽中国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
构建美丽中国已经成为我们的共同责任和使命。
本文将探讨如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为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而努力。
一、加强环境保护,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环境保护,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我们应该加强对污染物的排放控制,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确保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个人都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们还要积极推动生态修复工作,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
可以采取植树造林、湿地保护、水土保持等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地的生态问题,为美丽中国的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双赢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既要实现经济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
我们应该鼓励和支持绿色技术和绿色产业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可以通过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清洁能源等措施,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同时,我们还要积极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可以通过建立废弃物回收处理系统,推动资源的再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三、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提升公众环保意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公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我们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通过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可以在学校开展环保教育课程,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可以在社区组织环保宣传活动,提高居民对环境问题的了解和重视程度。
同时,政府和媒体也应该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力度,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
四、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挑战生态环境问题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国际合作来解决。
我们应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全球性环境问题。
如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
如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更有力的举措,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
首先,加强教育宣传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
要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就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进行广泛的教育宣传。
学校应当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媒体要发挥舆论引导作用,通过生动的报道和案例分析,让公众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社区可以组织各类环保活动,如垃圾分类宣传、环保志愿者行动等,让居民亲身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同时,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是关键。
我们需要建立健全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让违法者付出沉重的代价。
政策方面,要制定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政策、税收政策和金融政策等。
例如,对环保产业给予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鼓励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对高污染、高耗能企业提高税收,限制其发展。
科技创新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
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我们需要不断研发和应用新技术。
比如,发展清洁能源技术,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逐步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广节能减排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工业生产中的能耗和污染;加强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让受损的生态系统得到恢复和重建。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核心。
过去那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我们必须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如生态农业、生态旅游、节能环保产业等,既能创造经济效益,又能保护生态环境。
同时,要引导企业走绿色发展之路,推行清洁生产,加强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至关重要。
对于已经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修复。
比如,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培育,推进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增加森林覆盖率;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治理,改善水环境质量;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和整治,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十八大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课件
Hale Waihona Puke 目录•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 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案例 • 生态文明建设的挑战与对策 • 生态文明建设的未来展望
01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
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全球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 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日益严重,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 成了巨大的威胁。
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减少环 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护 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的生 活质量。
推动社会进步
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推动社 会文明进步,提高公众的 环保意识和文明素质,促 进社会和谐稳定。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目标
01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即在满足当代人的需
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的需求。
03
04
05
1. 垃圾分类政策:上海 市政府制定了垃圾分类 政策,将生活垃圾分为 可回收物、有害垃圾、 湿垃圾和干垃圾等几类 ,鼓励市民分类投放垃 圾。
2. 资源回收利用:上海 市政府积极推广资源回 收利用技术,将可回收 物和有害垃圾进行专业 处理和再利用,实现了 废弃物的减量化和资源 化利用。
3. 环保宣传教育:上海 市政府加强环保宣传教 育,提高市民的环保意 识和参与度,推动垃圾 分类和资源回收工作的 顺利开展。
协同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相互 促进,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 发展的经济体系,实现经济发
展和生态文明水平双提升。
优化结构
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绿色产业发展 ,促进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 服务业的协调发展。
创新驱动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1、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创造性地回答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问题所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马克思主义认为。
“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因此,人类应该像对待自己的身体一样对待自然界,高度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与优化,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统筹当前发展与为来发展的需要,既关注经济指标,又关注资源环境指标,既积极实现当前的目标,又为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
其中,经济建设是基础,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先导,社会建设是归宿,生态文明建设是前提。
3、传统工业化道路的主流意识:征服大自然、榨取大自然、单向度地向大自然索取,结果带来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问题。
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特征和任务我国探索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历史过程。
党的十六大报告正式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显著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
胡锦涛同志在2005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在全社会大力进行生态文明教育。
从此,生态文明这一重大理念成为党和国家的意志。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1、生态文明的内涵: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
申论范文:“红线”与“红利”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申论范文:“红线”与“红利”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申论范文:“红线”与“红利”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并将之列入国家发展规划之中。
本文将从“红线”和“红利”两个方面,阐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及措施。
一、“红线”是生态文明的底线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首先需要确立生态文明建设的底线,即“红线”。
所谓“红线”,指的是在特定区域内,对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设定的界限。
这种设定倡导合理规划,避免资源过度开采和环境恶化。
保护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要条件。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保护生态红线是一项重要举措,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建立合理的生态环境监测和预警体系。
通过科技手段,对生态红线内的生态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警,提前采取措施防止生态环境的恶化。
其次,严格管理地方性的生态保护地。
将生态红线内的岛屿、湿地、森林等自然生态保护地合理划定,并加强管理、保护和监控。
禁止随意扰乱生态平衡的行为,让野生动物和植物能够有更好的生存环境。
再次,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
在制定经济发展计划时,必须充分考虑生态红线的保护要求,确保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
同时,鼓励和支持生态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加强公众参与和宣传教育。
通过加强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保知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公众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二、“红利”是生态文明的动力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还需要充分发挥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红利”,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同推进。
首先,生态文明带来了绿色发展的机遇。
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培育绿色产业和绿色就业,从而提供更多的机会和空间为经济增长。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摘要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新提法解读】①建设生态文明。
继十七大报告之后,十八大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
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
②美丽中国。
十八大报告指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是顺应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期待,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建设美丽中国就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命题点全搜索】1.全球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谋求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的共识。
2.尊重自然的核心是保护环境。
3.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
4.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的战略选择,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推进和谐社会。
5.中学生应树立节约资源和环保意识,养成低碳生活习惯,为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贡献。
【全角度命题】1.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表明了什么?(1)我国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4)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5)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为什么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1)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
论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丽中国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独立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一论述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的高度重视,同时也证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对我们国家的迫切性与可行性。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单止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融,而是经济、政治、人文、生态等多方面相互协调和发展。
现在人们盲目追求微观上的和谐发展,却忽视了宏观世界的发展现状。
灰霾天气频密且大范围地来袭我国,各地区出现的极端洪涝和旱涝灾害,无一不警醒国人——我们的祖国生态环境正日趋严峻地变化着!“推进生态文明”已然是国人迫在眉睫的精神文明建设任务。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政策: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生态文明建设具体可分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和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四大措施。
(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
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试论大力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对策
试论大力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对策
大力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对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生态文明立法,制定和修订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促使企业和个人更加重视环境保护。
2. 推动绿色发展:加大环保投入,鼓励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产品推广,推动传统产业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升级,建设绿色产业链,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强化生态保护:加强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实施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加强对有毒化学物质、重金属等的监管,防止环境污染。
4. 加强环境治理: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整治力度,推动高污染高能耗企业淘汰出局,建立健全环境监管体系,加大对环境污染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强环境污染的监测和治理。
5. 推动生态文明教育: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环境保护能力,培养绿色意识、低碳生活方式,倡导环保
行为,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6. 促进国际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分享环保技术和经验,推动全球环保治理体系的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合作和交流。
这些对策的实施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形成多方合力,才能实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美丽中国 永续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构成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 而且在第八部分专题论述 了生
态文明 , 对建设美丽 中国 , 实现 中华 民族永续发展 , 走 向生
改革开放初期 , 作为人 口众多 、 与发达国家差距显著 、
态文明新 时代作 了最好 的顶层设计。 生态文 明是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的重要 内容, 是 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 和 实践创新的成果 , 建设生态文 明是共产 党人的庄严承诺 和 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结合十八大精神的学习 , 本文就什 么是生态文 明 、 为什 么要建设生 态文 明, 以及建设 生态文 明的总体要求 和重点任务做一家之言。
十八大 报告将生 态文明建设提 到前所未有 的战 略高 度, 不仅与经济建设 、 政治建设 、 文化建设 、 社会 建设一起
展大会 , 发 表了《 可持续发展 执行计划》 , 要求 落实可 持续
发展 。2 0 1 2 年的里约 峰会通过 了《 我们憧憬的未来》 , 达成
可持续发展 的政治承诺 。
一
人 民生 活水 平相对低 下的发展 中大国 , 发 展经济 , 摆脱 贫
困是我们 党和国家 的主要 目标和百姓 的迫切心愿。随着经
济的快速增长 ,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代价开始显露出来 。
2 0世纪 9 0年代我国政府开始关注经济 、社会 与环境协调
发展 问题 , 1 9 9 4 年中国出台《 中国 2 1 世纪议程— —中国人 口、 资源 、 环境发展 白皮书》 , 1 9 9 6 年在九五计划 中, 提 出了
国特 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 的总体布局 , 而且 在第 八部分专
题 阐述 了生态文明。
生态文 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 同时 , 改善和优
如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如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和地球未来的重要任务。
在当今时代,面对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诸多挑战,我们必须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首先,加强环保教育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通过教育,可以让人们从小就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明白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学校应当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课程体系,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运作原理、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危害,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环保行动。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通过各种渠道,如电视、网络、公益广告等,广泛传播环保知识和理念,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只有当每个人都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才能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完善法律法规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制定更加严格、明确、具有可操作性的环保法律法规,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
对于污染企业,不能仅仅是罚款了事,还应责令其限期整改,甚至关停。
同时,要建立健全环境监督机制,加强对企业和个人的环境行为的监管,确保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
此外,还应当鼓励公众参与环境监督,设立举报奖励制度,让违法排污等行为无处遁形。
科技创新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
在资源利用方面,我们需要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和应用,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逐步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
同时,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节能减排。
在污染治理方面,研发更加高效、环保的污染治理技术,如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等,提高环境质量。
此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环境监测和管理平台,实现对环境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处理,为环境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优化产业结构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
要加快淘汰那些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产业,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
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例如,在农业领域,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发展有机农业;在工业领域,促进产业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产业附加值和资源利用率。
结合实际谈谈为什么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结合实际谈谈为什么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开放大学终结性考试结合实际谈谈为什么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试题] 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 尊重自然。
到了近代,随着工业化的到来,我们经历了一个向自然界进军. 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过程,给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了很大的破坏,遭到了自然的报复。
面对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结合实际,结合实际谈谈为什么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100 分)参考答案: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增强生态危机意识,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
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崛起必须有良好的自然生态作保障。
随着生态问题的日趋严峻,生存与生态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联系紧密。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支撑和根本保障。
(二)建设生态文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选择。
90多年来,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发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
第一次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第二次是在党的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曾经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口号。
这两次理论上的飞跃,都是为了解决时代面临的突出问题。
在这两大理论成果的指导下,我们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建设生态文明是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现象分严峻,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突出,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合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大力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浅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按照绿色发展理念,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保护优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1.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自然界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人类则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目的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人类归根到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在开发自然利用自然中,人类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人类的行为方式必须符合自然规律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古今中外,这方面的事例很多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写道,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对此,他深刻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在我国,现在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渭河流域太行山脉也曾是森林遍布山清水秀,地宜耕植水草便畜由于毁林开荒滥砍乱伐,这些地方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蔓延,湮没了盛极一时的丝绸之路楼兰古城因屯垦开荒盲目灌溉,导致孔雀河改道而衰落这些深刻教训,一定要认真吸取中华文明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孔子说: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吕氏春秋中说: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这些关于对自然要取之以时取之有度的思想,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的经典诗句,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治家格言,都蕴含着质朴睿智的自然观,至今仍给人以深刻警示和启迪中华传统文明的滋养,为当代中国开启了尊重自然面向未来的智慧之门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们就把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进入新世纪,又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明显的短板各类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等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环境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环境问题日益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老百姓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保护生态环境关系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不损害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底线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保护生态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必须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大力度,攻坚克难,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作为基本方针,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把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作为基本动力,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把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作为工作方式,切实把工作抓紧抓好,使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2.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指出: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切实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推进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快速发展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强调可持续发展,重视加强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工作但也有一些地方一些领域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以无节制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导致能源资源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比如,能源资源约束强化,石油等重要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快速上升;耕地逼近18亿亩红线,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情况严重;一些地区由于盲目开发过度开发无序开发,已经接近或超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极限;全国一些地区持续遭遇雾霾袭击,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等等这种状况不改变,能源资源将难以支撑生态环境将不堪重负,反过来必然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影响,我国发展的空间和后劲将越来越小****指出: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会付出更大的代价世界上许多国家包括一些发达国家,都走过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发展过程中把生态环境破坏了,搞了一堆没有价值甚至是破坏性的东西再补回去,成本比当初创造的财富还要多上世纪发生在西方国家的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如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等,对生态环境和公众生活造成巨大影响有些国家和地区,像重金属污染区,水被污染了,土壤被污染了,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西方传统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十分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教训极为深刻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建设现代化国家,走欧美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行不通,而应探索走出一条环境保护新路能源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力不强,已成为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发达国家一两百年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3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中集中显现,呈现明显的结构型压缩型复合型特点,老的环境问题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接踵而至走老路,去无节制消耗资源,去不计代价污染环境,难以为继!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要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新发展道路,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环境效益,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3.以系统工程思路抓生态建设大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系统比如,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强调,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要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抓好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任务的落实,切实把能源资源保障好,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牢固树立生态红线观念生态红线,就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这个红线不能突破,一旦突破必将危及生态安全人民生产生活和国家可持续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到了很严重的程度,非采取最严厉的措施不可,不然不仅生态环境恶化的总态势很难从根本上得到扭转,而且我们设想的其他生态环境发展目标也难以实现****强调: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要设定并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对于生态保护红线,全党全国要一体遵行,决不能逾越,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统筹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加快完善主体功能区政策体系,实行差异化绩效考核,推动各地区依据主体功能区定位发展,严格实施环境功能区划,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提高生态服务功能要坚持陆海统筹,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扎实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来自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从资源使用这个源头抓起,把节约资源作为根本之策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大幅提高资源利用综合效益推进能源消费革命,全面推动能源节约,确保国家能源安全,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主动适应气候变化加强水源地保护,推进水循环利用,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严守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要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颗粒物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金属污染和土壤污染综合治理,集中力量优先解决好细颗粒物(PM2.5)饮用水土壤重金属化学品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切实改善环境质量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扩大湖泊湿地面积,维护生物多样性,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推动形成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全球气候治理,中国因素不可或缺中国把应对气候变化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坚持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并重,承诺将于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在推进国内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要深度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谈判积极承担与我国基本国情发展阶段和实际能力相符的国际义务,从全球视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绿色发展转化为新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新优势,为推动世界绿色发展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积极贡献4.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实现这样的变革,必须依靠制度和法治****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都与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法治不完备有关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必须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犹如指挥棒,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是最重要的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要把生态环境放在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的突出位置,如果生态环境指标很差,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表面成绩再好看也不行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资源环境是公共产品,对其造成损害和破坏必须追究责任要建立环保督察工作机制,严格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完善领导干部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坚持依法依规客观公正科学认定权责一致终身追究的原则,针对决策执行监管中的责任,明确各级领导干部责任追究情形强化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要求,对问题突出的地方追究有关单位和个人责任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评估和赔偿制度,落实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必须严肃追责建立健全资源生态环境管理制度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搭好基础性框架,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用途管制为主要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全国统一相互衔接分级管理的空间规划体系;覆盖全面科学规范管理严格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自然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导向,监管统一执法严明多方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更多运用经济杠杆进行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市场体系;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要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通过全面设点全国联网自动预警依法追责,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新格局,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1、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创造性地回答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问题所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马克思主义认为。
“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因此,人类应该像对待自己的身体一样对待自然界,高度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与优化,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统筹当前发展与为来发展的需要,既关注经济指标,又关注资源环境指标,既积极实现当前的目标,又为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
其中,经济建设是基础,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先导,社会建设是归宿,生态文明建设是前提。
3、传统工业化道路的主流意识:征服大自然、榨取大自然、单向度地向大自然索取,结果带来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问题。
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特征和任务我国探索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历史过程。
党的十六大报告正式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显著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
胡锦涛同志在2005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在全社会大力进行生态文明教育。
从此,生态文明这一重大理念成为党和国家的意志。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1、生态文明的内涵: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013年第1期No.12013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Journal of YiLi Prefecture Communist Party Institute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收稿日期]2012-11-26[作者简介]谢伊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党委党校高级讲师。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谢伊苹(农四师党委党校新疆伊宁835000)[内容提要]人类社会正处在由工业文明迈向新文明的转型期,中国的快速发展遭遇了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和代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理念上的一场革命。
十八大政治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要求,要通过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等方面来实现。
转变粗放的发展模式,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需要付出更加持久而艰苦的努力。
[关键词]生态文明观念发展模式转变任务要求[D O I 编码]doi:10.3969/j.issn.1674-6287.2013.01.07[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87(2013)01-0032-03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独篇论述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将生态文明系统化、完整化,并上升到理论高度,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正式拓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这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勇气和政治智慧,展示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博大情怀,开辟了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广阔前景。
一、十八大政治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一)人类社会正处在由工业文明迈向新文明的转型期。
人类的文明已经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时期。
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人类现代化生活,人类进入为时300年工业文明。
充分发挥环境保护主阵地作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在 目标 追求 上 ,努 力建 设美 丽 中 国 。坚 持 节约
资源和保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境 的基本 国策 ,更加积 极地保护生态环
境 ,从 源头上扭转 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为人 民创造 良
人 民群众新 期待 ,进一步丰 富和完 善 中国特色社会 主 义事业 总体 布局的战略部署 ;是党充 分吸纳 中华传 统 文化智 慧并反 思工业文 明与现有发展 模式不足 ,积极 推进人类文 明进程的重大贡献 ;是党 深刻把握 当今世
懈 地努力 ,既要 补上工业 文 明的 “ 必修课 ” ,又要走 好 生态 文明的 “ 跨越路 ” 。
生 态 文 明是 人 类为 保护 和建 设美 好 生态 环境 而
取得 的物质成 果 、精 神成果和制度成果 的总和 ,是人 与 自然 、环 境与 经 济 、人 与 社会 和谐 共 生 的社会 形 态 。生态文 明建设具有鲜 明特征 : 在 价值 观念 上 ,强 调尊 重 自然 、顺 应 自然 、保
大 力推进 生态文 明建设
● 周 生 贤
党 的十八 大 报告 把生 态文 明建设 提 升到 “ 五 位
一
护优先就是 正确 处理发展与保 护的关系 , 自然恢 复为
主就是减 少人 为干预 ,给生态 环境 以 自我修复 、自我
更新 的时 间和空 间。 在 实 现 路 径 上 ,着 力 推 进 绿 色 发 展 、循 环 发
要站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和三走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子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就是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指向积极探索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环保新道路加快推进环境管理战略转型推动形成生态文明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四个方面的部署: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若干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其中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是一大亮点。
报告首次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
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
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
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
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
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
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
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
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
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
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
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
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
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
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
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艰巨、长期、系统的工程,我们要坚持五位一体建设总布局的战略方针,统筹兼顾,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形成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
生态文明建设必将促进全民族生态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
我国环境恶化迟迟不能根本好转,这与人们的生态道德文化缺失有直接关系。
近些年来,我国城乡人民的生态意识、环保观念日益增强,参与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但生态道德文化尚未普遍植根于人民大众。
相当多的人生态道德文化水平低下,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
我国是具有悠久生态道德文化与伦理的国家,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而朴素的生态道德
文化,其中“天人合一”理念就代表了中华民族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精神境界。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果我国率先跨入生态文明社会,不但会使全国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人文、民生面貌为之一新,而且必将大大加快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体现了新的价值取向。
我们在经济发展中,比较注重遵循经济规律,但对自然规律尊重不够,一些地区不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肆意开发,对自然造成伤害,削弱了可持续发展能力。
必须认识到,人类与自然是平等的,人类不是自然的奴隶,人类也不是自然的上帝。
在开发自然、利用自然中,人类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人类的行为方式应该符合自然规律,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在生产力布局、城镇化发展、重大项目建设中都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也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的更新、更高要求。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不单单是做好资源环境方面的工作。
我们既要做好资源环境等方面相对独立的工作,更要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各层面,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领域进行全面转变、深刻变革,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各方面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政策和根本方针。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制定其他各项经济社会政策、编制各类规划、推动各项工作都必须遵循。
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就是要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中,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在环保工作中,把预防为主、源头治理放在首位;在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中,把利用自然力修复生态系统放在首位。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任务和重要内涵。
在经济发展中,要尽可能减少单位产品的资源消耗强度和能源消耗强度,减少污染物排放,减少废弃物产生。
积极发展节能产业,推广高效节能产品。
加快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推动矿产资源和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
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壮大可再生能源规模。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
要努力形成同传统工业文明那种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大量占用自然空间不同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发展方式。
在现代化建设中,要尽可能集中集约利用国土空间,减少对自然生态空间的占用;提高能源资源消耗少、污染排放少的产业以及循环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充分利用节能减排技术和生产工艺进行生产制造;倡导和推行绿色消费、低碳消费、适度消费。
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
生态产品是人民群众重要的消费品、生活必需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说到底就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生态产品的需求。
不能因为我们这一代中国人要过上好日子,就不顾及我们后代的生存和发展。
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也不能影响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这样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全球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搞好生态文明建设,也是我国对地球生态安全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