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系博士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土木工程博士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博士培养方案
研究方向英文名称
1
0814 消防工程
2
08140501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081422 土木工程材料
执行开始--终年级:
--
制订二级单位:
土木建筑学院
一、学科概况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统称。它既指工程建设的对象, 即建造在地下、 地上或水中的各种工程设施, 也指所应用的材料、 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 设计、 施工、 保养、 维修等技术活动。土木工程的根本任务是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技术服务; 以人为本, 为人们营造安全、 舒适、 便捷、 环保、 节能、 经济、 美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生活和工作环境质量的要求。
岩土工程专家刘宝琛院士是随机介质理论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依据她创立的理论, 解决了岩土开挖引起的岩( 土) 层移动和变形预计计算的难题, 突破了国外设计规范规定建筑物下不能进行岩土开挖和矿产开采的限定, 打破了外国专家划定的禁区,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率先提出了岩石断裂韧度测试新方法, 被国际断裂韧度测试方法建议委员会采纳; 以她为首的岩土工程学术梯队, 解决了浅埋隧道施工对环境影响、 桩基托换、 既有桥梁基础承载力评估、 深基坑支护等多项工程难题; 主持编制了三部地方岩土工程建筑法规; 研究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粘土固化浆液及固化剂、 网格式加筋土挡士墙, 分别获得了国家创造专利, 而且在多项工程中获显著社会经济效益。 刘院士指导的博士生杨小礼撰写的博士论文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评为 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工程管理专家孙永福院士是原铁道部副部长、 党组副书记、 国务院青藏铁路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 多年来组织建设了京九、 大秦、 宝中、 南昆铁路和衡广、 兰新、 浙赣铁路复线等多条铁路干线的建设, 特别是在青藏铁路建设中, 解决了高原冻土层施工、 生态脆弱、 高原缺氧下施工人员的健康保障等重大工程难题, 作出了突出成绩。撰著有《铁路建设管理论集》, 主编了《中国铁路建设史》、 以及《衡广复线》、 《京九铁路》等工程总结, 近期发表了《青藏铁路建设管理创新与实践》、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工程的研究与实践》、 《运用系统原理建设京九铁路的成功实践》、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铁路建设》、 《对铁路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思考》和《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运输体系》等十多篇论文。

土木工程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代码:0814,授工学学位)一、培养目标1.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严谨、求实、创新、进取的科学态度和作风以及独立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的能力;2.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3.在本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二、本学科设置如下研究方向1.新型数值方法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2.地基处理理论与应用;3.地震和风荷载下结构隔震减震(振)和智能控制;4.混凝土结构与组合结构理论与应用;5.大跨度结构与高层结构;6.新型材料与高性能混凝土;7.工程结构健康诊断与补强修复技术;8.结构防火防雷理论和技术;9.大跨桥梁结构分析和设计理论;10.隧道抗震分析和设计理论;11.道路工程;12.交通工程。

三、学习年限本学科、专业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5年。

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4-6年。

四、学分要求已获硕士学位博士生总学分要求≥29学分。

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总学分要求≥53学分。

以同等学力报考博士生按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要求培养,符合课程免修规定的,可申请免修。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六、本学科对博士研究生培养提出的具体要求1.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组成以博士生导师为组长的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负责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和考核工作。

2.对跨一级学科课程的限定(1)跨一级学科课指本一级学科外的研究生课程,且必须跟班听课并同堂参加考试。

(2)所选的跨一级学科课程不得与硕士期间所修的课程相同。

3.论文选题报告,通过开题得1学分。

选题报告应包括的内容为:(1)课题的来源、意义;(2)课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3)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技术方案;(4)理论与实践方面预计的创造性成果;(5)预期成果;(6)主要参考文献。

4.论文中期报告博士生撰写博士学位论文前,要向博士生指导小组或有关学者、专家报告研究工作成果,听取质疑与商讨改进意见,待创造性研究成果获得认同后,方可撰写论文。

0814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3)

0814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3)

0814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3)土木工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3级研究生开始使用)一、专业学科、学制、学习方式一级学科名称:土木工程(代码: 0814 )二级学科名称:岩土工程(代码: 081401 )二级学科名称:结构工程(代码: 081402 )二级学科名称: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代码: 081405 )二级学科名称:桥梁与隧道工程(代码: 081406 )学制:三年学习方式:全日制二、本学科情况介绍土木工程学科带头人周福霖院士,现任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兼任联合国工发组织(UNIDO)隔震技术顾问、国际地震工程学会(IAEE)单位成员代表、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学会(IABSE) 成员、国际减震学会(ASSISi)主席、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常务理事和结构减震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工程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等国内外多个学术团体领导职务。

曾主持过中国国家科学基金项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项目、中美科技合作项目、联合国工发组织(UNIDO)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项目等多项,先后出版专著、编制规程、获得专利、发表论文百多篇(部、项),曾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建设部劳动模范、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广东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南粤创新奖、省优秀教师等多个奖励和荣誉。

曾设计建成中国首幢采用叠层橡胶支座的隔震住宅楼,被联合国工发组织顾问评价为“世界隔震技术发展第三个里程碑”。

曾主持设计世界建筑面积最大的房屋隔震工程,建成中国首座铁路隔震桥和首座公路隔震桥,为建立中国隔震、消能和减震控制的理论体系和设计计算方法,以及推向工程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土木工程学科有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教学科研实力强的师资队伍,现有院士1人、正高职称34人、副高职称44人、博士57人。

土木工程学科拥有一级学科硕士点和一级学科博士点,学科依托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等4个广东省重点学科,通过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研究平台的建设,形成了综合实力雄厚、部分学科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学科群,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广泛应用的研究成果,为华南地区乃至我国土木工程的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博士培养方案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博士培养方案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博士培养方案(包括硕博连读培养方案)目录力学 (2)岩土工程 (7)环境岩土工程 (9)结构工程 (12)市政工程 (17)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21)桥梁与隧道工程 (26)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 (31)地下工程 (36)道路与铁道工程 (40)城市轨道工程 (40)力学(专业代码:0801授予工学博士学位)一、培养目标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身心健康。

2.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3.能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

二、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简介本培养方案按一级学科制定,包括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工程力学等二级学科的专业内容。

本学科具有硕士、博士以及学科授权,可在“力学”博士后流动站接收博士后研究人员。

主要研究方向:1.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弹性问题中具有物理特征的本构关系,塑性问题的合理推广;连续介质力学中物理量的新描述方法和不变性表示;大变形问题的余能原理,以及用基面力对其他能量原理的描述;适用于有限元计算的弹性大变形理论。

2.工程力学中的计算机方法国防、航天、铁路等重大工程的结构受力分析、数值模拟和可靠性设计,计算力学在现代工程中的应用及计算方法。

3.复杂介质和结构的波动力学及应用应力波传播理论及其应用;冲击载荷作用下材料结构的变形及其破坏过程的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多孔、多相非均匀介质动态变形破坏过程的有效计算方法;多孔、多相非均匀介质动态变形破坏和流动耦合的运动规律,从细观层次出发的材料动力学研究;非线性振动理论及应用;工程结构的动力学分析与优化设计。

4.材料破坏细观机理及强度分析方法材料变形和破坏过程中细观结构演化损伤及实时观测方法和技术;宏微观材料破坏机理及强度分析。

土木工程博士培养方案样本

土木工程博士培养方案样本

应构成检查组,对论文进展状况、存在问题、与预期进度差距等进行检查考核。

解决研究生论文工作中遇到困难。

对综合能力较差,论文工作进展缓慢,投入时间和精力局限性研究生提出警告,或按学籍管理规定进行学籍解决。

十一、刊登学术论文博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必要在SCI、EI、ISTP等检索系统刊物源上刊登与学位论文关于学术论文至少3篇,方可申请授予博士学位。

刊登文章应以中南大学为第一签名单位,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

未达规定者,可准予毕业,但必要达到以上规定后来,才干申请授予博士学位。

对从起入学博士研究生刊登学术论文规定为:至少须在本学科领域SCI、EI检索源期刊上刊登论文3篇并被SCI、EI检索1篇;或者在CSCD核心库期刊上刊登论文4篇;或者在被SCI、EI检索国外期刊上刊登论文1篇。

对从起入学土木工程规划与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刊登学术论文规定可参照人文社会科学类、管理类学科规定,即:至少须在本学科领域SCI、EI、SSCI、A&HCI检索期刊以及国内核心期刊(CSCD 或CSSCI核心库期刊)上刊登论文3篇;或者在被SCI、EI、SSCI、A&HCI检索且影响因子不不大于或等于0.5国外期刊上刊登论文1篇。

对于被《新华文摘》、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论文等同在国内核心期刊(CSCD或CSSCI核心库期刊)上刊登论文1篇。

同一篇论文被多次转载只计入1篇。

十二、学位论文答辩学位论文工作是对研究生科学研究能力进行全面训练重要环节,是培养研究生应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重要方式,也是研究生创新意识体现过程。

勉励研究生在学位论文中,用自己动手所做科学实验获取数据作为学位论文重要论据。

学位论文优劣是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水平体现,论文必要观点对的、条理清晰、论据可靠、论证充分、推理严谨、逻辑性强、文字通顺;应能反映出论文撰写者已经掌握了本学科坚实辽阔基本理论和系统进一步专门知识,具备了独立从事科研工作或专门技术工作能力,达到了博士生培养目的规定。

土木工程培养方案(3篇)

土木工程培养方案(3篇)

第1篇一、培养目标土木工程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基本素质:1.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2. 掌握土木工程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3. 具备从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咨询等工作能力;4. 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5. 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为我国土木工程事业贡献力量。

二、培养规格1. 学科知识:毕业生应系统掌握土木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力学、材料科学、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给排水工程、建筑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等。

2. 实践能力: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实践能力:-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 具备一定的实验、测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熟练使用相关软件进行设计、绘图和计算;- 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能够阅读和翻译专业文献。

3. 社会适应能力: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社会适应能力:- 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为我国土木工程事业贡献力量;-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 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

三、课程设置1. 通识教育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大学英语、大学物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应用基础等。

2. 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土力学、流体力学、结构力学、建筑材料、建筑识图与构造、工程测量、工程经济与管理等。

3. 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土木工程材料、地基与基础、房屋建筑学、桥梁工程、道路工程、给排水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等。

4. 专业选修课程:主要包括建筑美学、建筑法规与政策、建筑环境与设备、城市园林工程、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土木工程制图与CAD等。

土木博士培养方案-石家庄铁道大学研究生学院

土木博士培养方案-石家庄铁道大学研究生学院

石家庄铁道大学土木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14 授予工学博士学位)一、培养目标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身心健康。

2.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够在在科学研究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具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

3.能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并具有一定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二、研究方向本培养方案适用于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下的各专业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容如下:1.工程结构安全监测与灾变控制主要针对野外恶劣环境条件下工程结构长期实时监测、实时诊断和预测预报、灾变理论与控制等关键科学技术问题,进行结构健康监测与诊断评估理论、健康监测系统研究与设计、结构健康监测信息处理、工程结构灾变理论与控制研究,结构健康监测与安全评估体系的构建等方面的研究。

2.隧道围岩稳定性理论及控制技术主要研究围岩与支护结构体系相互作用机理,高地应力和地下水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机理;高地应力、软弱围岩隧道支护设计原理和方法等围岩稳定性理论;隧道体系空间极限位移、位移速率与形态规律,隧道体系稳定性位移评价方法;隧道施工过程力学与隧道体系位移控制安全施工技术;隧道结构耐久性及运营安全风险控制理论等。

3.地基变形控制与特殊土路基主要研究高速铁路、重载铁路及多年冻土路基的变形控制与稳定性控制机理和技术,研究沉降变形的计算方法、监测手段和信息化控制技术;揭示冻土路基温度场的季节变化及长期演化规律,研究开发多年冻土的保护技术、季节性冻土的冻胀融沉防控技术。

4.结构力学行为与状态评估主要研究混凝土结构的界面断裂及少筋混凝土构件的断裂损伤机理、建筑钢结构中半刚性节点的受力性能和减震耗能机理、钢桥栓焊连接细节的疲劳损伤机理、既有钢桥的状态评估,及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受力性能和工作机理。

土木-博士培养方案-最终

土木-博士培养方案-最终

土木工程学科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814一、适用二级学科及专业■岩土工程(081401)■结构工程(081402)■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081405)■桥梁与隧道工程(081406)■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081421)■现代结构理论(081420)■建筑智能信息技术(081422)二、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悉本学科的前沿研究和发展趋势,具有突出的创新能力、开阔的专业视野、良好的团队精神,能独立胜任科学研究、高等教育和重大工程技术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1.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良好的敬业精神和科学道德,品行端正、身心健康;2.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悉本学科的前沿研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科研工作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3.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端正严谨的学风,善于钻研,勇于探索和创新,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较强的学术交流能力,毕业后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高等教育工作或承担重大技术工作。

三、主要研究方向(1)地基基础与支挡结构(9)工程结构健康检测与智能控制(2)特殊土与环境岩土工程(10)古建筑保护及抗震(3)钢结构(11)现代砌体结构和木结构(4)大跨空间结构(12)桥梁工程及其抗风抗震(5)混凝土结构及抗震(13)隧道与地下工程(6)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与混合结构(14)路基路面工程(7)工程结构耐久性及可靠性(15)土木工程建造和管理(8)工程结构隔振减震(16)建筑智能信息模型与控制技术四、学习年限博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为3—5年。

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1学年,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2年。

对部分提前完成培养方案的研究生,可按照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达不到毕业要求者,按照《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毕业、结业与肄业实施细则(试行)》文件要求(西建大〔2010〕277号)执行。

土木工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完整版)

土木工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完整版)

XXXXXXX大学土木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14 授予工学博士学位)一、培养目标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身心健康。

2.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够在在科学研究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具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

3.能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并具有一定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二、研究方向本培养方案适用于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下的各专业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容如下:1.工程结构安全监测与灾变控制主要针对野外恶劣环境条件下工程结构长期实时监测、实时诊断和预测预报、灾变理论与控制等关键科学技术问题,进行结构健康监测与诊断评估理论、健康监测系统研究与设计、结构健康监测信息处理、工程结构灾变理论与控制研究,结构健康监测与安全评估体系的构建等方面的研究。

2.隧道围岩稳定性理论及控制技术主要研究围岩与支护结构体系相互作用机理,高地应力和地下水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机理;高地应力、软弱围岩隧道支护设计原理和方法等围岩稳定性理论;隧道体系空间极限位移、位移速率与形态规律,隧道体系稳定性位移评价方法;隧道施工过程力学与隧道体系位移控制安全施工技术;隧道结构耐久性及运营安全风险控制理论等。

3.地基变形控制与特殊土路基主要研究高速铁路、重载铁路及多年冻土路基的变形控制与稳定性控制机理和技术,研究沉降变形的计算方法、监测手段和信息化控制技术;揭示冻土路基温度场的季节变化及长期演化规律,研究开发多年冻土的保护技术、季节性冻土的冻胀融沉防控技术。

4.结构力学行为与状态评估主要研究混凝土结构的界面断裂及少筋混凝土构件的断裂损伤机理、建筑钢结构中半刚性节点的受力性能和减震耗能机理、钢桥栓焊连接细节的疲劳损伤机理、既有钢桥的状态评估,及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受力性能和工作机理。

土木工程博士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博士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博士培养方案引言土木工程是一门涉及设计、建造和维护土地和水源基础设施的学科。

培养土木工程博士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具备深入研究土木工程领域的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

本文档将介绍土木工程博士培养方案的具体内容。

培养目标土木工程博士培养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的博士研究生:1.掌握扎实的土木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2.具备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3.能够进行创新性的科学研究,解决土木工程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4.具备批判性思维和科学研究的分析能力;5.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培养方案1. 课程学习土木工程博士研究生需要修读一定的课程来巩固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

课程学习一般包括以下内容:•必修课程:包括土木工程的基础理论、高级研究方法和专业课程等;•选修课程:根据个人研究方向和兴趣选择相关的选修课程。

2. 科研项目博士研究生需要参与土木工程相关的科研项目,积累科研经验和能力。

科研项目可以包括以下内容:•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协助导师进行科研工作,参与项目进展;•自主科研项目:根据个人研究兴趣和导师的指导,开展独立的科研项目。

3. 学术交流博士研究生需要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包括学术会议、研讨会和学术论坛等。

学术交流的目的是增强学术合作能力和扩展学术视野。

•参加学术会议:主动提交论文并参加相关学术会议,与其他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参与研讨会和学术论坛:积极参与学术研讨会和学术论坛,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与其他研究生交流。

4. 学位论文博士研究生需要完成一篇符合学术规范和学位要求的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的撰写一般包括以下步骤:•选题和立项:选择合适的研究课题并获得导师的指导和立项审批;•文献综述: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全面的文献综述;•研究设计和实施:根据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方法,进行研究设计和实验实施;•结果分析和讨论: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得出科学结论;•论文撰写和修改:按照学术规范和学位要求,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和修改;•学位论文答辩:完成学位论文后,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代码:0814 学科专业名称:土木工程一、研究方向1.岩土工程与地下结构2.岩石与环境地质工程3.大跨空间与高层结构4.钢结构、木结构与组合结构 5.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与预应力结构6.桥梁结构与海洋平台结构7.土木工程施工与结构诊治、改造技术8.地震工程与风工程 9.重大工程安全防护与城市防灾减灾 10.高性能混凝土、智能材料与结构对学术活动的要求: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应在土木工程一级学科范围内参加5次以上学术研讨活动,并且在学术研讨活动中做至少2次学术报告,其中至少一次使用外文,介绍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阶段性进展,记1学分;参加学术活动应有书面记录,做学术报告应有书面材料,并交导师签字认可;博士生在申请学位前,将经导师签字的书面记录及学术报告书面材料交学院研究生教学秘书保管,并记相应学分。

院(系)审核意见:分评委员会审批意见:(教授委员会)签字:签字:日期:日期:博士生培养方案格式学科专业代码:080104 学科专业名称:工程力学一、研究方向1. 结构振动、冲击与控制2.结构损伤、可靠度与健康监测3.计算结构力学与计算流体力学4. 土木工程智能材料与结构系统5. 土木工程结构与系统设计理论二、课程设置对学术活动的要求: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应在土木工程一级学科范围内参加5次以上学术研讨活动,并且在学术研讨活动中做至少2次学术报告,其中至少一次使用外文,介绍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阶段性进展,记1学分;参加学术活动应有书面记录,做学术报告应有书面材料,并交导师签字认可;博士生在申请学位前,将经导师签字的书面记录及学术报告书面材料交学院研究生教学秘书保管,并记相应学分。

院(系)审核意见:分评委员会审批意见:(教授委员会)签字:签字:日期:日期:硕博(本博)连读生培养方案格式学科专业代码:学科专业名称:土木工程一、研究方向1.岩土工程与地下结构2.岩石与环境地质工程3.大跨空间与高层结构4.钢结构、木结构与组合结构 5.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与预应力结构6.桥梁结构与海洋平台结构7.土木工程施工与结构诊治、改造技术8.地震工程与风工程 9.重大工程安全防护与城市防灾减灾 10.高性能混凝土、智能材料与结构二、课程设置对学术活动的要求: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应在土木工程一级学科范围内参加5次以上学术研讨活动,并且在学术研讨活动中做至少2次学术报告,其中至少一次使用外文,介绍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阶段性进展,记1学分;参加学术活动应有书面记录,做学术报告应有书面材料,并交导师签字认可;博士生在申请学位前,将经导师签字的书面记录及学术报告书面材料交学院研究生教学秘书保管,并记相应学分。

大学土木工程博士培养方案

大学土木工程博士培养方案

大学土木工程博士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土木工程博士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和专业知识、系统的土木工程学科知识结构和较高的创新能力,具有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土木工程科技人才。

培养深入了解国内外土木工程领域发展现状,具有批判性、创新性思维,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和实践操作技能,有能力从事高层次研究、教学和工程实践工作的复合型土木工程博士专业人才。

二、培养要求(一)学术素质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和专业知识,对土木工程领域有全面深入的理解和认识,能够熟练掌握土木工程领域内的核心理论和方法,具有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科研创新具有批判性、创新性思维,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够独立设计并完成一定规模的科研项目,具备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申请专利和撰写学术著作的能力。

(三)专业技能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和实践操作技能,能够在土木工程领域内进行复杂的工程实践和研究工作,具备领导和组织科研项目的能力。

(四)国际视野具有一定的国际交流和合作能力,熟悉国外土木工程领域的发展情况,对国际学术前沿和最新科技动态有一定的了解和关注。

三、培养体系(一)学制土木工程博士学位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延伸和拓展,学制一般为3-4年。

(二)课程设置1. 必修课程:土木工程前沿进展、土木工程设计理论、土木工程材料、结构力学、地基基础、岩土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工程造价、QS、工程项目管理、工程伦理学等。

2. 选修课程:计算力学、土动力学、水文学、岩土工程动力学、环境工程设计、智能结构、高性能混凝土、革命性建筑材料、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等。

(三)研究方向1. 结构工程2. 土木工程材料3. 地下与岩土工程4. 隧道与地下工程5. 桥梁与交通工程6. 水利工程7. 环境与市政工程8. 工程管理与经济(四)科研导师博士生导师队伍具有一定的国内外学术影响力,能够指导开展前沿科研工作,提供良好的学术指导和研究环境。

土木工程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培养目标:通过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培养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广泛的专业知识、良好的科学研究道德和科研素质,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高级工程技术开发的能力。

2.培养内容:培养博士研究生系统学习土木工程学的核心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国内外土木工程学研究的前沿动态和国家科技发展战略,掌握国内外工程项目管理理论和实践,熟悉大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以及相关的工程经济、工程管理等交叉学科知识。

二、培养模式1.学制:博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到五年。

2.课程教学:博士研究生需完成一定的学分要求,其中包括学科必修课、学科选修课和学术交流课。

3.学术导师:每位博士研究生将被指定一位学术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

学术导师应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丰富的科研经验,能够指导学生完成科研项目并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4.研究生交流:鼓励博士研究生积极参加学术交流、研讨会、国际学术会议等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拓宽学术视野,增加学术合作和交流机会。

三、培养计划1.基础阶段(1年):在基础课程学习阶段,学生将学习土木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包括土木工程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和地基基础工程等。

此外,学生还将接受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论文写作等学术培训。

2.专业课程阶段(1年):在专业课程学习阶段,学生将学习土木工程学的高级理论和专业课程,包括结构工程、岩土工程、桥梁工程、公路与铁路工程等。

此外,学生还将深入学习相关的交叉学科课程,如工程经济学、工程管理学等。

3.科研论文阶段(2年):学生将在导师指导下,选择合适的科研方向,并开始进行科研项目,撰写博士论文。

期间,学生需要积极参与科研工作,包括实验研究、数据分析和学术讨论等。

4.学位论文答辩:学生须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答辩由一定专家组成,对学生的学术研究成果和论文质量进行评审和评价。

5.学术交流和合作:学生将积极参加学术交流和合作活动,增加与国内外学者的交流机会,扩展自己的学术影响力。

土木工程系博士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系博士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系博士培养方案土木工程(2015年7月修订)一、适用学科、专业: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工学门类,学科代码:0814),含以下六个研究方向:●结构工程●岩土工程●市政交通●抗震抗爆工程●土木工程信息技术●土木工程材料二、学制年限直博生和提前攻博生4-5年,普博生一般为3-4年,在职博士生可适当延长。

三、培养环节博士生培养包括课程学习,资格考试,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论文工作,最终学术报告,论文答辩等环节。

1、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博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查阅文献资料,深入调查研究,确定具体课题。

研究课题应具有理论和实际工程意义。

阅读不少于30篇与学位论文有关,且反映所研究内容最新状况的文献,其中50%应为外文文献,提交文献综述报告。

针对学位论文的研究目的、技术路线和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和计划、工作特色及难点、预期成果及可能的创新点等提交选题报告。

选题报告会应在二级(或一级)学科范围内相对集中、公开地进行,并以博士生导师为主的不少于3名教授(含导师)参加,并吸收有关教师和研究生参加。

跨学科的论文选题应聘请相关学科的导师参加。

若学位论文课题有重大变动,应重新作选题报告,以保证课题的前沿性和创新性。

评审通过的选题报告,应以书面形式交系研究生业务办备案。

论文选题可由学生自己选题,也可结合指导教师的科研任务进行。

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结合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和学术专长,从事交叉学科课题研究的学生应申请联合指导教师,学生应选择指导教师熟悉的研究领域从事学位论文工作。

选题报告时间由指导教师自行决定,但距离申请答辩的日期不少于12个月。

2、资格考试资格考试在课程学习结束后进行,一般定于每年的10月底。

由系统一安排。

按照土木工程学位分委员会《关于博士生资格考试规定》实施。

3、论文工作论文工作成果应能反映研究生的科学研究和开发能力,所获成果应在所研究的领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前沿性。

论文实际工作时间应不少于24个月。

4、最终学术报告在博士论文工作基本完成后,正式答辩前3个月进行。

土木水利工程博士培养方案

土木水利工程博士培养方案

土木水利工程博士培养方案第一部分:总论一、培养目标土木水利工程博士生培养旨在培养掌握土木工程、水利工程领域相关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较高工程实践能力、较强科学研究能力、良好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以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土木水利工程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二、培养目标1. 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2. 具备深刻的专业学识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能够独立从事土木水利工程领域教学和科学研究,具有较强的工程设计和技术管理能力;3. 具备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对土木水利工程领域的前沿问题和重要工程问题能够提出新的见解和解决方案;4. 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5. 具备较高的思维品质和实践能力,能够在跨学科领域和学术界、工程界和管理界从事创新性研究和运用先进技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第二部分:培养规格与要求1. 专业要求土木水利工程博士生应当系统掌握该领域相关的专业理论、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具备系统工程和工程管理、岩土工程、混凝土工程、桥梁工程、道路工程、隧道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工程、水利工程结构工程、水利工程环境工程等专业知识以及土木水利工程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2. 培养周期培养周期为3-5年,本科学历者需5-7年,硕士学位者需3-5年。

3. 培养方式采用导师制和学院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博士生拟定选定导师后,应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双方共同商定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4. 课程设置博士研究生应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课题选取相关的专业课程,提供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工程力学、水文学、水资源学、结构工程、环境工程等专业课程,其课程设置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

5. 课程学分要求博士研究生课程学分不得低于20学分,其中专业课不低于15学分,公共课不低于5学分。

第三部分:培养环节与流程1. 学位课程学习博士研究生应根据导师和学院研究所制定的课程安排,选择合适的课程进行学习。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博士培养方案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博士培养方案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博士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要求: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团结协作,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本门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较好地掌握与本学科相关的跨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掌握一门及以上外国语;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科学研究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

3.身心健康。

二、主要研究方向1.岩土工程(1)爆破理论及应用(2)工程爆破与岩石破碎(3)岩土力学与巷道加固技术(4)冻土工程(6)深基坑与边坡工程(7)岩石爆破与围岩控制技术(8)边坡与地基加固技术与设计理论(9)边破稳定性分析与控制2.结构工程(1)地下结构设计理论与支护技术(2)新型支护材料与结构(3)新型建筑结构及其应用(4)工程结构抗爆炸性能理论与应用(5)钢结构计算理论与设计(6)工程结构检测与加固技术(7)高强度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8)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9)工程结构加固与改造技术(10)新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与结构体系研究(11)岩土工程测试与反分析3.市政工程(2)城市固废处理和处置理论与技术(3)地下结构的破坏机理及加固措施研究(4)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置与综合利用研究(5)市政基础工程4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1)防护工程(2)地下工程防灾减灾(3)深部岩爆过程及防治对策(4)爆炸理论与爆炸防治(5)地下结构的地震破坏机理及抗震措施研究(6)隧道结构地震破坏机理及应对措施研究(7)岩土工程边坡稳定分析理论与方法(8)工程结构损伤识别和破坏机理5.桥梁与隧道工程(1)桥梁结构性能评价方法及检测加固新技术(2)桥梁加固理论与技术(3)隧道施工理论与技术(4)深部隧道工程稳定性(5)隧道工程特殊施工技术(6)隧道工程的环境影响。

土木工程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计划书

土木工程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计划书

土木工程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计划书全文共2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土木工程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计划书120xx年xx月xx日,xx博士学习生活。

万事开头难,但是,我也懂得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为了给博士学习生活开好头,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增强学术研究能力,特此制定本学习计划。

本计划共分为两个层次:总计划和总目标;周计划和周目标。

总计划和总目标明确了本学期学习和生活的总体“轮廓”,周计划和周目标则明确了以周为单位的分目标,指出了具体的执行策略。

另外,制定控制的策略和方法,以确保计划和目标的实现。

一、总计划和总目标1、课程和学习目标以经济学前沿和高等数学为学习重点,以计量经济学等课程为依托,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再次对方法论等课程进行学习,并尝试用计量方法进行学术文章的写作。

(可以用计量方法完成经济学前沿课程的科研训练。

)具体要求如下:经济学前沿课程完成大部分文献的阅读,明确大部分文献内涵主旨,了解经济学理论的脉络,通过科研训练掌握计量等研究方法。

高等数学课程完成老师课程要求的作业,并利用课余时间做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尝试将所学知识与经济学前沿和计量课程中涉及的数学方法结合起来。

计量经济学依据英文教材和课件完成曾卫红老师双语教学的计量经济学学习,利用计量完成经济学前沿中的科研任务。

重点学习计量方法的应用。

管理理论前沿主要是确保每节课都能够听懂,并能够根据老师所讲内容提出两到三个学术问题,把握与不同领域老师的沟通和交流的机会。

通过该课程拓宽学术视野,了解其他学术领域的研究现状,学习研究方法的使用策略和技巧。

2、科研目标科研能力重在训练,通过不断的试错和尝试来积累经验。

主要的目标包括:扭转思维方式;掌握研究方法和技巧;理顺科技管理领域的文献脉络,发现并总结可能的研究问题;进行科技论文的写作。

具体措施如下:扭转思维方式通过阅读文献、参与课程学习、进行科研文献写作、与同学老师沟通交流等方式不断将发散式的思维方式转变成以问题为中心,以条件为基础的科研研究的思维方式上来。

土木工程博士工程型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博士工程型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培养方案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博士工程型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西南交通大学二〇一一年三月目录前言 (1)(一)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的专业特色 (1)(二)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指导思想 (3)(三)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 (4)(四)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 (4)(五)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学制及可授予学位 (5)(六)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毕业标准 (5)一、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 (7)(一)土木工程专业博士工程型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 (7)(二)能力知识体系 (9)二、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实现矩阵 (16)(一)能力实现矩阵表 (16)(二)土木工程专业能力培养矩阵的基本结构 (25)三、土木工程专业博士工程型卓越工程师课程体系与教学计划 (27)四、土木工程专业博士工程型卓越工程师课程教学要求 (29)五、卓越工程师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 (36)(一)企业学习阶段的培养目标 (36)(二)土木工程专业博士工程型卓越工程师企业学习阶段的培养标准37(三)培养体系和模式 (40)(四)“博士工程型卓越工程师”企业学习阶段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42(五)企业学习阶段考核方式及评分标准 (43)(六)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实施保障措施 (43)(七)卓越工程师计划中的工程型教学人才培养具体计划 (46)前言(一)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的专业特色西南交通大学及土木工程专业的发展概况西南交通大学创建于1896年,曾先后定名为“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唐山交通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等,是我国近代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也是首批进入“211工程”建设和设有研究生院的全国重点高校。

1896年,西南交通大学的前身山海关铁路官学堂诞生时仅设有土木工程系,于1897年春在天津招收了第一届学生20名,这是我国高校成立最早的土木工程系,西南交大是中国近代土木工程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发祥地。

土木专业博士计划书

土木专业博士计划书

土木专业博士计划书主题方向土木工程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专业领域。

我想在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并进行相关科研工作,主要成果将应用于提高道路建设质量和工程安全水平。

我拟定的博士论文研究主题为“对某类道路施工质量和使用效果的影响研究”。

研究意义技术在我国某类道路施工中的应用尚属新的尝试。

通过系统论与实证研究,能够掌握其在不同条件下对道路质量和使用效果的影响规律,为后续广泛应用提供依据。

同时,研究成果还可以为我国相关标准的修改与完善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促进该技术在我国道路建设工程中的应用普及与发展。

研究方法1. 通过大量文献资料回顾分析技术在国内外道路工程中的应用现状与问题。

2. 在实验室尺度对技术在不同条件下对某类道路材料性能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

3. 在拟定的某条试验道路段开展全面监测,掌握其在实际施工条件下对道路质量与使用效果的影响。

4.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量化分析,找出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得出影响规律。

5. 在此基础上,提出技术在我国某类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建议。

预期成果通过系统论研究与现场试验,预期可以掌握技术对某类道路质量与使用效果的影响规律。

研究结论能够为该技术在我国道路工程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提高我国相关行业的技术水平。

如果研究工作顺利完成,将以学术论文和报告的形式发表研究成果。

人员配备与研究条件本人将在导师教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

预计利用大学土木工程系配备的先进实验室设备以及拟定在市某段试验道路开展实地监测与调研工作。

同时,也将与有关企业和机构展开互动合作,共同开展部分研究工作。

相信在这样良好的条件支持下,研究工作能够顺利完成。

以上就是我拟定的博士论文研究计划书。

该研究计划将紧密结合我国某类道路工程的实际情况,力求在推进技术创新的同时,也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取得较好的科研成果。

同时也希望能够在学习研究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相关专业技术能力和研究水平。

恭候指导老师的批阅意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木工程系博士培养方案土木工程(2015年7月修订)一、适用学科、专业: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工学门类,学科代码:0814),含以下六个研究方向:●结构工程●岩土工程●市政交通●抗震抗爆工程●土木工程信息技术●土木工程材料二、学制年限直博生和提前攻博生4-5年,普博生一般为3-4年,在职博士生可适当延长。

三、培养环节博士生培养包括课程学习,资格考试,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论文工作,最终学术报告,论文答辩等环节。

1、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博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查阅文献资料,深入调查研究,确定具体课题。

研究课题应具有理论和实际工程意义。

阅读不少于30篇与学位论文有关,且反映所研究内容最新状况的文献,其中50%应为外文文献,提交文献综述报告。

针对学位论文的研究目的、技术路线和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和计划、工作特色及难点、预期成果及可能的创新点等提交选题报告。

选题报告会应在二级(或一级)学科范围内相对集中、公开地进行,并以博士生导师为主的不少于3名教授(含导师)参加,并吸收有关教师和研究生参加。

跨学科的论文选题应聘请相关学科的导师参加。

若学位论文课题有重大变动,应重新作选题报告,以保证课题的前沿性和创新性。

评审通过的选题报告,应以书面形式交系研究生业务办备案。

论文选题可由学生自己选题,也可结合指导教师的科研任务进行。

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结合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和学术专长,从事交叉学科课题研究的学生应申请联合指导教师,学生应选择指导教师熟悉的研究领域从事学位论文工作。

选题报告时间由指导教师自行决定,但距离申请答辩的日期不少于12个月。

2、资格考试资格考试在课程学习结束后进行,一般定于每年的10月底。

由系统一安排。

按照土木工程学位分委员会《关于博士生资格考试规定》实施。

3、论文工作论文工作成果应能反映研究生的科学研究和开发能力,所获成果应在所研究的领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前沿性。

论文实际工作时间应不少于24个月。

4、最终学术报告在博士论文工作基本完成后,正式答辩前3个月进行。

最终学术报告会应由5名教授职称的教师(含导师)参加。

不通过者应在3个月后重新进行最终学术报告。

5、论文答辩自选题报告起12个月后、最终学术报告3个月后,方可申请答辩。

论文应于答辩前2个月交评阅人(提交论文后方可领取评阅意见表)。

评阅意见应密封后交答辩秘书。

答辩后应根据评阅和答辩意见修改论文,由参加答辩的学位分委会委员和导师负责签字后,上交修改后论文存档(未按要求修改论文,不得报学位分委会)。

答辩委员会应至少有一名非本研究方向的学位分委会委员参加。

6、发表论文1)工学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时提交的学术论文应与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密切相关,与学位论文内容无关的学术论文不能作为符合“发表论文基本要求”的论文。

2)工学博士研究生在申请博士学位时,“论文发表基本要求”:至少在SCI收录的期刊上发表1篇论文,并在EI(或CSCD)收录的期刊上发表1篇论文。

3)研究生发表的学术论文作者署名单位必须是“清华大学”4)以上期刊、集刊的增刊不计。

7、其他学术活动博士生应积极参加校、院(系)和研究所的学术活动,要求在校期间参加学术活动的次数不少于30次,每次应及时填写“学术活动记录”(网上下载),并由学术活动的主持人当场签字确认,其他人不得代签或补签。

每次报告均应有500字以上的小结,且需经讲座负责教师和导师签字后交系研究生学术助理保存,申请答辩前交土木工程系研究生业务办公室记载成绩。

1)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应及时填写“学术活动记录”,并由学术活动的主持人当场签字确认,其他人不得代签或补签。

学术活动由各研究所教学副所长负责考核。

2)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至少参加一次全国性或国际学术会议,并在会议上宣读自己的学术论文。

在论文工作期间每学期至少在二级学科范围内作一次学术报告。

鼓励博士研究生参与国际学术活动和国际交流。

8、社会实践具体要求参见《清华大学博士生必修环节社会实践管理办法》。

四、学分要求1、直博生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

鼓励选修学术与职业素养,以加强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

说明:除公共必修学分和必修环节外,其它课程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科方向要求和研究课题需要安排选课计划,其中研究生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程不少于7门。

2、普博生总学分不少于16学分。

五、课程设置1、直博生课程(1)公共必修课程(5学分)●自然辩证法概论(60680021)1学分(考试)●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学分(考试)●博士生英语或其他语种(90640012)2学分(考试)(2)学科专业课程(≥19学分)A、基础理论课(≥4学分)●应用随机过程(60420094)4学分(考试)●基础泛函分析(60420144)4学分(考试)●高等数值分析(60420024)4学分(考试)B、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程(≥15学分, 且其中包含至少2学分跨二级学科的课程)●弹塑性力学(70030023)3学分(考试)●有限元及变分法基础(70030033)3学分(考试)●结构动力学(70030043)3学分(考试)●钢筋混凝土原理(70030103)3学分(考试)●钢结构稳定理论及应用(70030122)2学分(考试)●土力学理论及数值方法(70030212)2学分(考试)●交通经济学(70030133)3学分(考试)●交通流理论与应用(70030073)3学分(考试)●交通规划理论(70030053)3学分(考试)●智能交通系统基本理论与应用(80030293)3学分(考试)●交通管理理论与方法(80030553)3学分(考试)●水泥基材料化学与物理(90030024)4学分(考试)●水泥基复合材料断裂力学(70030223)3学分(考试)●工程结构耐久性与状态评估()3学分(考试)●地基处理与复合地基(80030592)2学分(考试)●能量原理及其应用(70030243)3学分(考试)●钢筋混凝土有限元(80030063)3学分(考试)●钢结构的断裂与疲劳分析(80030072)2学分(考试)●壳体和空间结构计算(80030082)2学分(考试)●抗震工程概论(80030092)2学分(考试)●结构抗震与减震原理(80030252)2学分(考试)●结构抗震实验方法(80030272)2学分(考试)●钢-混凝土组合结构(80030543)3学分(考试)●建筑工程防火理论和方法(80030322)2学分(考试)●大跨及高层结构体系(80030112)2学分(考试)●灾害学()2学分(考试)●土木与建筑工程CAE ()2学分(考试)●高等结构动力学(80030602)2学分(考试)●求积元法与应用(80030341)1学分(考试)●高等实验土力学(80030332)2学分(考试)●系统可靠性理论与工程(80030183)3学分(考试)●面向对象设计方法(80030042)2学分(考试)●混凝土结构的抗火性能及其计算(80030312)2学分(考试)●结构试验方法与实践()1学分(考试)●工程领域学科前沿讲座(69998012)2学分(考试)●GPS卫星导航定位原理及应用()3学分(考试)●混凝土材料与工程新进展(80030142)2学分(考试)●建筑材料的耐久性(80030222)2学分(考试)●建筑材料物理化学(70030203)3学分(考试)●颗粒材料力学理论与实践(80030562)2学分(考试)●地球空间信息学基础(80030572)2学分(考试)●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70030183)3学分(考试)●误差理论与测量数据处理(70030232)2学分(考试)●遥感技术原理及应用(80030033)3学分(考试)●纤维复合材料工程结构理论(80030582)2学分(考试)●土木工程结构体系()1学分(考查)●科技论文写作与交流(60030012)2学分(考试)●城市历史与理论(70000142)2学分(考试)●导师指定的其他研究生课程(3)必修环节(5学分)●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99990041)1学分(考查)●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99990032)2学分(考查)●资格考试(99990061)1学分(考试)●社会实践(69990041)1学分(考查)(4)学术与职业素养课程(1学分)●学术规范与土木水利工程伦理B(必修)(70040331)1学分(考查)(留学生替代课:60250101)更多学术与职业素养课程,请查阅《2015—2016学年研究生学术与职业素养课程介绍》2、普博生课程(1)公共必修课程(4学分,考试)●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学分(考试)●博士生英语(或其他语种)(90640012)2学分(考试)(2)学科专业课程(≥6学分,且一门为跨二级学科专业课程)●数学类学位课(不少于1门)●跨二级学科专业课程(不少于1门)●导师推荐的其它课程(3)必修环节(5学分)●资格考试(99990061)1学分(考试)●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99990032)2学分(考查)●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99990041)1学分(考查)●社会实践(69990041)1学分(考查)(4)学术与职业素养课程(1学分)●学术规范与土木水利工程伦理B(必修)(70040331)1学分(考查)更多学术与职业素养课程,请查阅《2015—2016学年研究生学术与职业素养课程介绍》备注:1、凡非土木工程专业跨学科录取的博士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选择两门或两门以上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和两门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的主干专业基础或专业课程作为选修课程。

但本科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入研究生阶段的总学分。

2、导师可根据培养计划和课题研究需要,指定与研究课题有关的非土木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作为选修课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