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五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的第四章内容,本章主要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以及能对分数进行简单的运算和比较。
这一章节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运算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简单的分数运算,对于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以及分数的运算和比较,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能对分数进行简单的运算和比较。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分数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分数的简单运算和比较。
2.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如何运用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板书、教具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和心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疑问和困难,进行讲解和辅导,确保学生掌握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
5.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巩固所学内容。
6.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加深对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理解。
最新人教五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最新人教五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一节: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5-46页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学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事情。
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生活动中感觉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获得成功、兴趣、愉悦的情感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难点:认识单位“1”,知道许多的物体也可以看作一个整体。
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数的产生:1、请一个学生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说一说用“米”作单位,测量结果能不能用整数表示。
2、在古代,人们就已经遇到了这样的问题,请看课本第45页上面的插图(教师用一根打了结的绳子演示古人测量的情况)。
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平均分配一些东西,也常常人遇到不能用整数表示的情况。
比如,看课本第45页下面的插图。
两个小朋友平分一个橘子、一块月饼、一块饼干,每人分到的能用整数表示吗?4、小结:正是这样的实际需要,产生了分数。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的测量提出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分数产生的必要性,为理解分数的意义做好准备。
二、教学分数的意义1、以前,我们已经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你能举例说明的含义吗?2、看教材第46页的插图,说一说每个图下的分别是:(1)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2)平均分成了几份?(3)怎样表示这样的一份?3、如果把改成,请再说说它的具体含义。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逐步板书:341把4根香蕉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根是这把香蕉总根数的,三41414341414把一个图形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是,三份是。
根是。
把一盘面包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盘面包的,三份是。
4、概括分数的意义。
(1)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分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约分的意义及方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约分的意义及方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主要讲述了分数的意义、性质以及约分的意义和方法。
本章内容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掌握分数运算的关键,对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数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丰富的练习,使学生掌握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学会约分的意义及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分数基础,对分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有所了解。
但学生在约分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对约分的意义及方法认识不足。
此外,学生在分数运算过程中,容易忽视分数的性质,导致运算错误。
因此,在教学本章内容时,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约分的意义及方法,提高分数运算的准确性。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能够灵活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掌握约分的意义及方法,能够正确进行约分运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深入理解。
2.约分的意义及方法的掌握。
3.分数运算中分数性质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约分的意义及方法。
3.练习法:通过丰富多样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算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直观的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2.练习题:准备适量、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分数模型、卡片等道具,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分水果、分享食物等,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通过课件展示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分数的奥秘。
同时,强调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年级数学最新人教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目标:1、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2、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假分数的另外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理解并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不同分母的分数化成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4、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意义,能够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通分和约分,能比较分数的大小。
教学重难点:1、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不同分母的分数化成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意义,能够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通分和约分,能比较分数的大小。
教法与学法:1、教学时,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归纳概括,以发挥形象思维和生活体验对于抽象思维的支持作用。
2、教学中,在加强直观教学的同时,还要重视在学生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有实例、图示加以概括,建构知识的内涵。
3、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让学生在比较、迁移、推理的过程中牢固掌握知识。
课时安排:17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时间:2015年月日教学内容:分数的意义(教材第45-46页)教学目标:1、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2、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意义。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正方形纸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提问:(1)把6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的几个?(3个)(2)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的几个?(每人分得这个苹果的21) 2、以21为例,说说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揭示课题: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在测量 、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得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数的产生及意义”(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预习新知。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最终5篇)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最终5篇)第一篇: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科书第46页内容。
教学目标:1、利用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培养质疑和验证科学知识的能力。
2、理解分数的意义,单位“1”的含义,认识分数单位及组成。
3、经历认识分数意义的过程,渗透比较、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认识分数单位。
学具准备:圆片、正方形或长方形纸片,一条线段,一套茶杯图,一盘面包图,一堆糖图。
教具准备:课件、彩色磁钉。
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激趣导入。
1、师:(出示课件)先来考考大家的观察力,估一估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你是怎么想的?2、师:这是我们三年级学过的知识,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探究的意义师:同学们,关于分数你还想知道什么?有了问题,就有了目标,相信大家会更加努力。
这节课我们就从四分之一开始探究师:想不想亲自动手表示?为了活动的的顺利进行请看温馨提示:谁来给大家读一读?下面请以组为单位每人选择一种材料,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下面开始吧!同学们完成的可真快,下面请完成最快的这个小组来先来给大家汇报,下面请做好听的准备,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是怎样表示,先商量一下你们的汇报顺序。
小组汇报:生1:把小圆片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可以用表示。
师:同意吗?展示学生作品,和他一样用小圆片的同学,请举起你们的小圆片,你发现了什么不同?生2: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也可以用。
师:你们也是这么想的?展示学生作品。
生3:把4个小磁铁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
在分之前你是把谁看作一个整体?4个小磁铁可以看做一个整体吗?老师指导集合圈,这样看起来是不是就更像一个整体了,这明明是一个小磁铁为什么也可以用表示?这一个小磁铁是谁的?生4、把一盘面包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也可以用。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是本学期的重点内容。
这一单元主要包括分数的定义、分数的比较、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等。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入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对于分数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但在具体的运算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分数的意义,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分数的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方法,能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的定义,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方法。
2.难点:分数的乘除法运算,以及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引导发现法:通过问题的引导,让学生主动发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合作交流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在讨论中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分数的运算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黑板、粉笔、课件等。
2.学具准备:练习本、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分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分数的定义,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分数的运算方法。
4.巩固(10分钟)进行分数的乘除法运算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分数的运算方法。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主要讲述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这一章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概念,掌握分数的运算方法,以及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简单的运算方法,但是对于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能还不太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
2.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能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理解。
2.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探究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通过探究活动,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分数的运算方法,以及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2.教学用具(如分数模型、卡片等)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我会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分数的概念:“如果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5份,你吃了2份,那么你吃了这个苹果的几分之几?”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出分数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我会用PPT课件呈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通过分数模型的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同时,我会讲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让学生明白分数就是除法的一种表现形式。
操练(10分钟)我会让学生进行一些分数的运算练习,如分数的加减乘除。
通过这些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运算方法。
巩固(10分钟)我会用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的知识解决。
如:“一个篮子里有5个苹果,小明拿走了3个,小明拿走了篮子里苹果的几分之几?”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巩固分数的知识。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与性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与性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与性质,主要内容包括分数的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对于新的学习内容有一定的接受能力。
但是,分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对于学生来说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情境和操作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同分母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的意义和运算方法的掌握。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推导和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通过操作活动和小组合作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和运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分割工具和练习纸。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情境,比如分蛋糕,引出分数的概念,让学生感知到分数的实际意义。
2.呈现(10分钟)通过讲解和示例,呈现同分母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分数知识进行解决,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分数的拓展活动,比如自己设计一些分数的运算题目,或者用分数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加深对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理解。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相关的家庭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所学内容进行板书,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通用14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通用14篇)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有效的数学活动,使学生理解真分数、假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区分真假分数。
过程与方法:通过有效的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体验探究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理解真分数与假分数的意义与特点,能正确区分真分数和假分数。
教、学具准备:课件、水彩笔、纸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和分数交朋友。
那么哪些事物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呢?你能说说吗?(一张纸、一条线段、一个圆、一堆苹果都可以平均分,从而产生分数。
)这些我们就把它叫做单位“1”。
(板书:单位“1”)二、探究新知(一)动手操作,收集分数。
(提供操作材料:三张纸。
)1、任意折一个分数。
师:下面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
请问这张纸能看作单位“1”吗?那么下面就请同学们拿出水彩笔,通过折和涂用这张纸表示出一个你喜欢的分数。
学生折分数然后汇报(并贴上黑板)。
2、让学生说分数大家折。
同学们刚才表示出了自己喜欢的分数,下面有谁来说一个分数让大家来折一折。
(1)学生说出真分数如:折3/4。
学生折后展示。
师:你们是怎样表示这个分数的?(把一张纸平均分成x份,涂了这样的x 份。
)师:请问把谁看作单位“1”?分数单位是多少?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观察发现,得出结论:比一张纸小。
即比单位“1”小。
再加上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能把这张纸占满?(再让学生出分数折,如果出的分数是真分数,就让学生想,然后说说,不折。
)(2)学生说出假分数如:折“4/4”。
学生折后展示。
师:说出这个分数的意义?它的分数单位?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几个1/4?正好是一张纸。
即等于单位“1”。
如:“5/4”。
师:谁来说一说5/4是什么意思?你们能把它表示出来吗?分小组讨论解决这个问题。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应用)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分数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3.能够运用分数的相关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2.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三、教学内容1.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分数的概念•什么是分数?•分数的意义是什么?(2)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分数的约分与通分2. 分数的基本性质应用(1)分数的实际意义•如何用分数表示实际问题?•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实际问题中如何运用分数的性质解决问题?•分数性质在商业和工程中的应用四、教学过程1.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讲解•介绍分数的基本概念和意义•讲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如大小比较、运算法则等2. 分数的基本性质应用的实例讲解•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实际意义•解析实际问题中如何运用分数的性质解决3. 分组讨论和练习•小组讨论分数的应用问题•练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应用题目4. 课堂检测与总结•组织课堂检测,检验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展望下节课内容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分数的基本性质应用为主线,通过讲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的分数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问题进行讲解和练习,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能够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够熟练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一、本章学习目标:1.复习并掌握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2.学会运用分数的基本运算法则。
二、课前准备:1.复习上节课相关内容。
2.准备教学所需的教辅资料和学生练习册。
三、教学内容及重难点分析:1.分数的基本概念:–分数的定义;–分子、分母的含义;–分数的大小比较。
2.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表示方法;–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分数的约分与通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分数的意义及性质,能灵活运用分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难点:理解分数与小数的关系,掌握分数的约分与通分方法。
五、教学过程安排:1.复习导入(5分钟):–复习上节课内容,帮助学生回顾分数的基本概念。
2.新知讲解(15分钟):–讲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重点介绍分数的表示方法和分数与小数的关系。
3.分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练习题,互相合作解决问题。
4.练习巩固(15分钟):–布置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分数概念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5.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习重点和难点。
六、课后作业安排:1.完成课堂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思考如何用分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七、板书设计:•分数的基本概念•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分数的约分与通分方法八、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内容主要是对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进行复习,通过讲解和练习,学生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互动合作,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以上是本章教学计划的大致安排,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
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步骤和方式,确保教学内容的质量和效果。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分数的意义和产生第1课时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总第 23 课时【教学内容】分数的产生和分数的意义(教材第45~4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操作使学生知道分数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2.在正确认识单位“1”的基础上,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应用分数解决有关的问题。
3.通过操作,分析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分析,类比、迁移的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
【重点难点】1.理解单位“1”及分数的意义。
2.理解“整体”的含义,明确“1”在这里的作用。
【教学准备】图片,投影,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提问:(1)把6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人分得几个?(3个)(2)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人分得这个苹果的多少?2.指定一名学生用1米长的直尺量一量,黑板的长度是多少米?(比3米长,比4米短)3.揭示课题。
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在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分数,什么叫分数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数的产生和分数的意义”。
二、新课讲授1.引导学生回忆,我们已经学过,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例如:(1)出示月饼图提问: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2)出示正方形图提问:把这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1份是它的几分之几?这样的3份呢?(3)出示线段图提问: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1份是这条线段的几分之几?这样的2份、3份呢?2.进一步认识单位“1”。
以上都是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看作一个整体,我们也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如一批玩具,一个班的学生等。
(1)出示教材第46页的香蕉图提问:把4根香蕉平均分成4份,一根香蕉是这个物体的几分之几?(2)出示教材第46页的面包图提问:把8个面包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一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表示什么?3.揭示分数的意义。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应用)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应用)教案一. 教材分析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本章主要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分数表示的是整体的一部分,分数的分子表示部分的数量,分母表示整体被分成了几份。
同时,学生还能够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如分数的相等、比较大小、通分、约分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
但是,对于分数的概念和性质,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情境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可能对分数的运算规律还不够熟悉,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难点:分数的运算规律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2.学具:练习本、文具等。
3.教学资源:教材、教学课件、练习题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情境,如分蛋糕、分水果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式表示蛋糕或水果的一部分。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引出分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分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如分数的相等、比较大小、通分、约分等。
同时,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动画,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分数的运算练习,如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等。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应用)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应用)教案一. 教材分析《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的第四章内容,主要讲述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及其应用。
本章内容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对分数已有初步的认识,但分数的性质和与除法的关系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高度。
本章内容不仅要求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还要能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能够理解和接受新的概念。
但是,对于分数的性质和与除法的关系,由于涉及到抽象的数学概念,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引导,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逐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性质和与除法的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能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使学生感到自己能够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发现分数的性质和与除法的关系。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学具:学生作业本、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分蛋糕、分配物品等,让学生感受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让学生初步理解分数的概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4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5课时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5课时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主要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概念、比较分数的大小、分数的加减法等基本知识。
本课时将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为后续的分数运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数知识,对分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分数性质方面的认识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需要激发,以便更好地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够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简单的分数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的基本性质。
2.教学难点:理解和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数运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相关内容。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分数卡片、实物等,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生活情境,如分蛋糕,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分数有什么基本性质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是否会发生变化?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分数的基本性质。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4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5课时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5课时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旨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
第5课时“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通过学习,学生能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数的化简和比较。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简单运算,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在理解和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方面,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耐心引导,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数的化简和比较。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数的化简和比较。
2.教学难点:理解和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2.实例讲解法: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数的化简和比较。
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精美的教学PPT,展示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相关内容。
2.实例材料:准备一些具体的实例,用于讲解和练习。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分数,如超市商品的折扣、运动员的得分等,引导学生关注分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通过PPT呈现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初步感知分数的基本性质。
然后,教师通过具体的实例,讲解和展示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应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集体备课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集体备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了分数的概念、分数的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等。
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及运算法则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中的比例关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基础。
但在学习分数时,很多学生可能会对分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学会分数的比较,掌握同分母分数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分数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的概念,分数的比较,同分母分数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分数的概念的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分蛋糕、分水果等,引出分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讲解:讲解分数的概念,分数的比较,同分母分数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3.实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的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4.课堂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算能力。
5.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学习。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与性质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与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分数的基本概念和意义•能够准确地读写和比较分数•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理解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二、教学重点•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三、教学内容1.分数的基本概念–什么是分数–分数的意义2.分数的读写与比较–分数的读法–分数的比较方法3.分数的加减运算–分数的加法规则–分数的减法规则4.分数的乘除运算–分数的乘法规则–分数的除法规则5.分数的应用–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四、教学过程1.分数的基本概念–学生通过实际例子理解分数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讨论分数的含义和用途2.分数的读写与比较–给出几组分数让学生练习读写和比较–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方法和策略3.分数的加减运算–讲解分数的加减法规则,带领学生进行练习–拓展练习,巩固加减法运算技巧4.分数的乘除运算–讨论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规则,进行示范演练–让学生自主练习,发现规律,总结方法5.分数的应用–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分享解题过程并展示解决方案五、教学评估•日常练习,包括课堂练习和作业•课堂讨论及互动表现•案例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展开,通过实际例子和练习让学生逐步掌握分数的基本知识和运算方法。
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注重巩固知识点和弥补不足,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掌握分数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以上就是本次教学计划,希望能够为学生带来有效的学习体验和提高数学能力。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主要介绍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
这一章节在分数知识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对分数概念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通过学习假分数化成带分数,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意义,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对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掌握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意义和作用。
2.让学生掌握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
2.带分数与假分数之间的转化。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必要性。
2.采用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发现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3.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巩固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情境材料,如图片、故事等,用于导入新课。
2.准备PPT,用于呈现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和示例。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情境材料,引出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必要性。
例如,讲述一个分物品的故事,物品总量是假分数,需要平均分给若干人,这时就可以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以便于计算每个人分到的数量。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呈现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和步骤,以及具体的示例。
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发现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规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练习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互相交换练习题,互相检查和纠正错误。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应用)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应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主要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本章内容包括分数的比较、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以及分数的乘方等。
本章内容在小学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为学生深入学习初中数学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分数的理解和运用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分数的概念,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分数的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运算。
2.难点:分数的乘方,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计各种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接触和理解分数。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分数的性质和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分数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练习题:准备适量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实物道具,如苹果、糖果等,用于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分苹果、分糖果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表示这些问题。
学生可以提出用分数来表示,从而引入分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如分数的比较、加减法、乘除法等。
同时,教师用实物道具进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一节: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5-46页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学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事情。
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生活动中感觉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获得成功、兴趣、愉悦的情感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难点:认识单位“1”,知道许多的物体也可以看作一个整体。
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数的产生:1、请一个学生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说一说用“米”作单位,测量结果能不能用整数表示。
2、在古代,人们就已经遇到了这样的问题,请看课本第45页上面的插图(教师用一根打了结的绳子演示古人测量的情况)。
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平均分配一些东西,也常常人遇到不能用整数表示的情况。
比如,看课本第45页下面的插图。
两个小朋友平分一个橘子、一块月饼、一块饼干,每人分到的能用整数表示吗?4、小结:正是这样的实际需要,产生了分数。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的测量提出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分数产生的必要性,为理解分数的意义做好准备。
二、教学分数的意义1、以前,我们已经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你能举例说明41的含义吗? 2、看教材第46页的插图,说一说每个图下的41分别是: (1)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2)平均分成了几份? (3)怎样表示这样的一份?3、如果把41改成43,请再说说它的具体含义。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逐步板书:把一个图形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是41,三份是43。
把4根香蕉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根是这把香蕉总根数的41,三根是43。
把一盘面包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盘面包的41,三份是43。
4、概括分数的意义。
(1)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分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2)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3)请说出上面三个例子中的单位“1”分别指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把板书中的“一个整体”分别改成“单位1” (4)你能说出分子、分母的含义吗?同桌两人议一议。
老师采纳或修正学生的回答,加以板书:41 43……分子:表示有这样的的几份 ……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 (5)以43为例,说一说分数的书写顺序及其含义①先写分数线,表示平均分;②再写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 ③ 最后写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几份。
设计意图:从具体的四分之一入手,得到它的具体含义,由此推出分数的意义,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过程,便于学生理解。
三、完成“做一做”1、学生完成教材第46页做一做(填写在教材上)2、交流、核对答案。
要求完整地说,如:一堆糖,平均分成3份,每份( )颗,2份是这堆糖的()()。
设计意图:边讲边练,对学生掌握的情况及时反馈,把知识落到实处。
四、教学分数单位:1、自然数的单位是几?7里面有几个1?26呢?2、43的分数单位是什么?它有几个这样的单位?3、引出分数单位的概念: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4、说出上面“做一做”中几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它们分别有几个这样的单位。
5、指出:分数单位是由分母决定的,分母是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整数的计数单位入手,自然地过渡到分数的计数单位。
从而引出概念,便于学生较好地理解知识。
五、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一第1~3题。
2、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
3、交流经验:先找准单位“1”,再看平均分成了几份,然后确定直线上这一点用几分之几表示。
六、师生共同小结1、本节课,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说说你的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概括,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七、布置作业教材第47页练习十一第2~4题。
板书设计第二节:分数与除法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9-50页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经历探索分数与除法关系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创设探究活动情境,促进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研究性学习的经验,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会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与除尘的内在联系和区别。
教学设计:一、讲授新课1、复习旧知,启动研究问题(出示题组)师:(出示圆形纸片)用表示饼,把6把饼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张饼? 生:6÷3=2(张)。
师:如果把1张饼平均分给2 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张饼? 生:1÷2=0.5(张)。
师:如果把1张饼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张饼? 生1:1÷3≈0.3(张)。
生2:0.3333……师:结果除了用循环小数,还可以用什么表示? 生:31(张)。
师:你们是怎样得到的?(学生表述,教师用电脑演示)生:第人分得1张饼的31,就是31张饼。
师:大家观察这组算式,两个数相除,商可能是什么数? 6÷3=2(张) 1÷2=0.5(张) 1÷3=31(张)生:可能是整数,可能是小数,当结果除不尽时,还可以用分数表示。
师:那么会不会任意两个数相除,商都可以用分数表示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2、自主探索,研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提出问题,合作探究。
师:如果把3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吃,每个吃多少张饼呢?怎样列式? 生:3÷4=师:每个人手里都有3张圆纸片,以小组为单位,亲自分一分,看看结果是多少。
(小组合作,老师巡视) (2)交流汇报。
组1:我们把每张饼平均分成4份,一共分成了12分,每人吃了3份,就吃了123张。
师:谁有问题?生:我觉得应该是43张。
师:现在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答案,哪个结果正确呢?继续发表意见。
生1:他们组的和我们是相同的,把每张饼平均分成4份,一共分成12份,每个吃3份,这些是相同的,但每人分得的饼不是123张,应该是43张。
生2:123张,他们组是不是把12份看成了单位“1”了?生3:他们把12个41看作单位“1”了吧?也就是把3张饼看作单位“1”,可现在每份是1张饼的41,3份是1张饼的43,所以是43张。
生4:我们组认为把3张饼平均分成12份,那一小份是41张,每人分得3份,就是3个41张,应该是43张。
师:现在大家的意见统一了,每人分得几张?(生答43张)。
组1:我们明白了,把每人分得的3分拼起来就是1张饼的43,就是43张。
师:还有更简单的分法吗?组2:我们把3张饼摞起来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1份,就是43张。
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①每人分了这3张饼的几分之几? ②3张饼的41就是多少张饼?③怎么看出是43张?(还得一张一张地摆) ④3张饼的41展开后就是1张饼的几分之几?师:还有不同的分法吗?组3:我们组有的同学是先分两张饼,每张饼平均分成2份,再把第三张饼平均分成4份,合起来每人就是43张。
(学生评价) 师小结:(出示课件)①把3张饼一张一张地分,每人每次分得41张饼,分了3次,共分得3个41张,就是43张;②也可以把3张饼摞起来一块分,每个人都分得了3张的41,就是43张。
3(张)】【板书3÷4=43、借助学具,深化研究。
a、如果把2张饼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应该分得多少张?b、如果把3张饼平均分给5个人,每人应该分得多少张?师:请各小组任选一个问题加以研究。
学生交流汇报师:刚才大家研究了分饼的问题,如果不借助学具,你能说出7÷8的7)结果吗?(生答:8二、观察版式,概括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师:大家观察这些算式,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把你的发现向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生1:分数的分子,相当一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
被除数。
师:被除数÷除数=除数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那么a÷b可以写成什么形式?大家还需要补充什么?(生答:b≠0)师:刚才大家的发现就是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三、教学例31、出示例3.2、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并列出算式。
3、利用除法与分数的关系得出结果。
77÷10=107。
答:鹅的只数是鸭的1020÷10=2(倍)鸡的只数是鸭的2倍。
四、布置作业教材第51页练习十二第1—4题。
板书设计第3节:真分数和假分数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3-54页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感受数形结合思想。
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掌握把假分数转化为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掌握它们的特点。
教学难点:掌握把假分数转化为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
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分数的有关知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分数的内容。
(出示)师:用分数怎样表示每幅图中的阴影部分? 生:31,43,65,44,47,511,816二、探究交流师:观察以上各个分数,如果让你给它们分类,你认为可以分成几类?你的分类标准是什么?先在小组里交流一下想法。
学生讨论、交流。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分类情况与大家交流一下?生1:我们把这些分数分成了三类。
第一类是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31,43,65,第二类是分子等于分母的分数44,第三类是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数47,511,816。
生2:我们是把这些分数分成了两类。
第一类是分子是分母的倍数的分数44,816,第二类是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的分数47,511,31,43,65,。
师:还有不同的分法吗?生3:我们和第一组同学的分法差不多,我们也是分成了三类。
第一类是比1小的分数31,43,65,第二类是等于1的分数44,第三类是比1大的分数47,511,816。
生4:其实他们组和第一组同学的分法是一样的。
因为分子比分母小,那分数就小于1,分子等于分母,那分数就等于1,分比比分母大,那分数就大于1.设计意图:通过先让学生看图写分数,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标准分类,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
这样既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差异,又体现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师:你能再解释一下为什么分子比分母小,分数就小于1;分子等于分母,分数就等于1,分子比分母大,分数就大于1吗?生4:分子比分母小也就是被除数比除数小,所以商就小于1,分子等于分母也就是被除数等于除数,所以商就等于1;分子比分母大也就是被除数比除数大,所以商就大于1.师:这个同学是通过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来解释的,行不行? 生:行生5、我是从分数的意义上想的,因为分子比分母小,说明它分的份数多,取的份数少,也就是只取了一部分,所以它就小于1,而分子等于分母,说明它分了多少份就取了多少份,所以它就等于1;分子比分母大,说明它不但取了所有的分数而且还另外取了一些,所以它就大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