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物分析-第七章
第七章 化学毒物的生殖毒性
外源性化学物对雄性和雌性生殖功 能或能力以及对后代产生的雄性生殖细胞的发生过程:
二、外源性化学物的雄性生殖毒性: (一)对睾丸生精细胞的影响: 毛棉籽油 长期更严重的影响是对生殖系 统的损害。实验研究表明,大鼠食用含毛棉籽 油的饲料4个月左右,睾丸明显缩小,精细胞 显著减少甚至消失,子宫缩小,内膜及腺体萎 缩,卵巢轻度萎缩,肾实质细胞有轻度浮肿。 成年男子服用毛棉籽油的提取物棉酚40天,每 天60-70毫克,短期内精子全部被杀死;女子 则可导致闭经或子宫萎缩。故育龄青年不宜长 期食用。
(四)体外试验 支持细胞和睾丸间质细胞体外分离培养,测 定其酶活性变化和激素含量。
(五)激素检测: FSH ; LH ; 雄激素 ;
(六)显性致死试验:观察雌性动物早期胚胎死 亡情况 (七)遗传毒性试验 (八)病理检查
睾丸活检
第二节 雌性生殖毒性
一、雌性生殖细胞的发生过程
二、外源化学物的雌性生殖毒性: (一)对卵细胞的影响: 镉 卵母细胞核膜扩张、核仁凝聚、内质 网肿胀、染色体数目异常。 CS2 损害性腺和胚胎、卵母细胞染色体畸 变。 (二)对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可改变血液中激素的浓度
第七章复习题: 生殖毒性;显性致死试验;致畸物;致畸试验 1、雄性生殖毒性的检测方法有哪些? 2、何为致畸指数,如何判断致畸强度?
睾丸结构图
(三)对性功能和生殖功能的影响: 性功能和生殖功能均下降
三、雄性生殖毒性的检测方法:
(一)精子生成分析 1、精子计数 2、精子形态观察 3、精子状态分析试验
(二)精子穿透试验
(三)睾丸中标志酶活性的测定 1、随精子成熟达高峰: 透明质酸酶; 山梨醇脱氢酶; 2、随精子成熟而降低: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苹果酸脱氢酶;
毒理学 第七章-致突变
单体型——45,x 41
减数分裂中染色体不分离
a 同源染色体不分离;b 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
42
21三体导致先天愚型(Down氏综合征) Down综合征与母亲年龄 43
2.多倍体 (euploid)
正常是2n 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为单位成倍增加, 如形成三倍体(triploid): 3n为69条染色体 四倍体(tetroploid)等: 4n为92条染色体。
50
2. 平面大分子嵌入DNA链
以非共价结合(静电吸附)形式嵌入DNA 的碱基之间,造成碱基对的缺失或者额外碱基 对的增加,引起移码突变
a:臂内倒位
b:臂间倒位
31
染色体倒位可能会导致自然流产、不 孕不育、畸胎等不良妊娠结局
32
4) 易位(translocation)
一个染色体片段的位置改变了 染色体发生断裂,断裂片段接到非同源染色体上
相互易位
33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人第22号染色体和第 14号染色体易位
34
缺失 重复 倒位 易位
鸟嘌呤(G)6位氧(O6)上的烷化,不与胞嘧啶(C)配 对,而是与胸腺嘧啶(T)配对。烷化剂引起的DNA碱基 对的改变G:C-A:T
鸟嘌呤脱落,留下无嘌呤或无嘧啶(AP)位点,其他碱 基配上,引起突变
49
碱基脱落
鸟嘌呤甲基化后脱落,留下AP位点
鸟嘌呤N7位烷化作用的后果有( ) A鸟嘌呤脱落 B脱嘌呤 C作用碱基缺失 D移码突变 E以上都是
错义突变:突变后引起氨基酸序列改变 无义突变:突变成终止密码子,使肽链合
成提前终止(UAG,UAA,UGA) 同义突变:突变后不引起氨基酸序列改变
第七章__化学毒物致突变作用(1)
能引起妊娠的人或试验动物产生畸胎的外源化学物称为致畸 物。它通过胎盘直接作用于发育的胚胎和胎儿而产生后果。通过
动物试验和体外致畸试验方法,可检测外源化学物能否引起胚胎
毒性或后代畸形。
第一节
一、基本概念
概
述
生物在世代繁衍中存在着遗传与变异,它是普遍存在于生物界
的生命现象。在亲子之间或子代个体之间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这
而涉及两条染色单体,称为染色体型畸变(chromosome-type
aberration)。
染色体结构异常的类型:
(1)缺失(deletion):染色体上丢失了一个片段。
(2)重复(duplication):在一套染色体里,一个染色体片段出现 不止一次。 (3)倒位(inversion):一个染色体片段被颠倒了,如颠倒的片段 包括着丝点,称为臂间倒位(pericentric inversion);如不包 括着丝点则称为臂内倒位(paracentric inversion)。
酸,形成双螺旋结构。基因
(gene)是DNA分子中最小的完整功能单位基因的基本作用在于决 定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即每个基因决定一条多肽链或者说一个基 因决定一种酶。基因是生物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细胞或生物体的 一套完整单体的遗传物质称基因组(genome)。 2.染色质与染色体 在间期细胞的细胞核中,通过光镜可见一种能被碱性染料着 色的物质,即染色质(chromatin)。它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 及少量的RNA组成,形似串珠状的复合体。
每个子细胞各具有与亲代细胞完全相同的染色体。
减数分裂(meiosis)指通过两个细胞周期使染色体数目减少一
半的细胞分裂方式。它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其细胞核分裂两
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经过分裂后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变 成单倍体(haploid)。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 7 部分:钙及其化合物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7部分:钙及其化合物1 范围GBZ/T 300的本部分规定了工作场所空气中钙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氰氨化钙的溶剂洗脱-氨基亚铁氰化钠分光光度法。
本部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气溶胶态钙及其化合物(包括氧化钙和氰氨化钙等)浓度的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 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T 210.4 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4部分: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的测定方法3 钙及其化合物的基本信息钙及其化合物的基本信息见表1。
表1 钙及其化合物的基本信息4 钙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4.1 原理空气中气溶胶态钙及其化合物(包括氧化钙和氰氨化钙等)用微孔滤膜采集,消解后,用乙炔-空气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在422.7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进行定量。
4.2 仪器4.2.1 微孔滤膜,孔径0.8μm。
4.2.2 大采样夹,滤料直径为37mm或40mm。
4.2.3 小采样夹,滤料直径为25mm。
4.2.4 空气采样器,流量范围0L/min~2L/min和0L/min~10L/min。
4.2.5 烧杯,50mL。
4.2.6 控温电热器。
4.2.7 具塞刻度试管,10mL。
4.2.8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具乙炔-空气火焰燃烧器和钙空心阴极灯。
4.2.9 电子天平,感量0.001g。
4.3 试剂4.3.1 实验用水为去离子水,试剂和酸为优级纯。
4.3.2 消解液:1体积高氯酸(ρ20=1.67g/mL)与9体积硝酸(ρ20=1.42g/mL)混合。
4.3.3 盐酸溶液,1%(体积分数)。
4.3.4 铯溶液,10g/L:1.47g硝酸铯或1.27g氯化铯溶于水,稀释至100mL。
4.3.5 镧溶液,10g/L:3.12g硝酸镧[La(NO3)3·6H2O]溶于水,稀释至100mL。
《动物毒理学》课件:第七章 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二、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的内容
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文献调研了解受试物的基本资料
• 产品概述 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定量分析方法、
成分和杂质、原料和中间体
• 使用情况 剂量、途径、效益、健康影响 • 受试样品 选用人畜实际接触和应用的固定产品,
不用纯品,以反映实际接触的情况
• 实验动物 多用大鼠
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的阶段划分
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任选一项
• DNA修复合成试验
备选遗传毒性试验
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 体外细胞转化试验 小鼠淋巴瘤试验 DNA合成抑制试验 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实验
结果判定
▪ 3项为阳性 无论蓄积毒性如何,表示可能 致癌性 一般应放弃
▪ 2项为阳性 强蓄积性 应放弃 弱蓄积性 专家评议,权衡利弊
第一阶段 急性毒性试验 第二阶段 蓄积毒性和致突变试验 第三阶段 亚慢性毒性试验和代谢试验 第四阶段 慢性毒性试验和致癌试验
第一阶段 急性毒性试验
▪ 目的
➢了解受试物毒性强度、性质和可能的靶器
官
➢为选择进一步毒性试验的剂量和毒性判定
指标提供依据
试验项目
• 测定经口LD50
➢7 d 喂养试验 ➢动物皮肤、粘膜试验 ➢吸入、刺激阈浓度试验 ➢联合急性毒性试验
▪ 第一阶段 急性毒性试验 ▪ 第二阶段 蓄积毒性和致突变试验 ▪ 第三阶段 亚慢性毒性试验和代谢试验 ▪ 第四阶段 慢性毒性和致癌试验
三、安全性评价中应注意的问题
▪ 实验设计的科学性
▪ 试验方法标准化
良好实验室规范(GLP)
标准操作程序(SOP)
▪ 熟悉毒理学试验方法的特点 ➢毒理学实验的数据
结果判定
▪ 1项为阳性 选择2项备选致突变试验 2项备选为阳性 无论蓄积性如何 应放弃 1项备选为阳性 强蓄积性 应放弃 弱蓄积性 进入第三阶段
第七章化学毒物的生殖毒性
③功能缺陷(functional deficiency)
包括器官系统、生化、免疫等功能的变化。 功能缺陷往往要在出生后经过相当时间才 能诊断。如听力或视力异常、行为发育迟 缓等。
④结构异常(structural abnormality)
指胎儿形态结构异常,即畸形。
致畸性(teratogenicity)是指化学物在胚胎发育 期间引起永久的结构与功能异常的性质。
致畸物(teratogen)是指出生前接触,诱发永久 的结构与功能异常的物质。(能引起妊娠 的人或试验动物产生畸胎的外源化学物)
胚胎毒性作用及表现:
胚胎毒性作用:指外源化学物对母 体子宫内发育的胚胎或胎儿产生的 毒性作用
表现:胚胎死亡、生长发育迟缓、 胎儿先天缺陷和畸形、功能发育不 全
有关致畸物的几个问题:
1、影响致畸作用的因素
致畸作用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敏 感期、遗传类型、剂量和母体毒性等。
大多数器官又都有其对致畸作用的特殊敏感 期,即“靶窗(target windows)”。
2、 确认人类致畸物的标准
Wilson提出的确认人类新的致畸物的标准如 下:
(1) 一种特殊的缺陷或几种缺陷并发(综合征) 的频率突然增加。
(2) 缺陷的增加与某种已知的环境改变,如 一种新药的广泛使用巧合。
(3) 已知在妊娠的特殊阶段接触环境的改变, 产生有特征性缺陷的综合征。
(4) 缺少妊娠时引起特征性缺陷婴儿产生的 其他普通因子。
确认的人类致畸物见表8-6。
表8-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知的人类致畸物
电离辐射 放射治疗 放射性碘 原子武器
感染 风疹 巨细胞病毒感染 单纯性疱疹 梅毒 弓形体病 代谢失调 克汀病 糖尿病 苯丙酮酸尿 男性化肿瘤 高温
第七章化学毒物的生殖毒性食品毒理学
在胚胎或胎仔发育期间对胚胎或胎仔具有损害作用,并使 其死亡。
一、基本概念
畸形、畸胎和致畸物 畸形(malformation):器官形态的异常。 畸胎(terate):具有畸形的胚胎或胎仔。 致畸物或致畸原(teratogen):凡在一定剂量下,能通过母
体对胚胎或胎儿正常发育过程造成干扰,使子代出生后具有畸形
三、发育毒性的表现
1、生长迟缓。 2、致畸作用 3、功能不全或异常 4、胚胎或胎仔致死作用
四、发育毒性三阶段试验
五、外源化学物发育毒性的评价
传统常规致畸试验
动物选择 剂量分组 动物交配处理 胎仔检查
结果评定
致畸物以及发育毒性作用物危险度评定
五、外源化学物发育毒性的评价
的化合物。
致畸试验:评定外源化学物是否具有致畸作用的试验。
一、基本概念
畸形与变异
在胚胎或胎儿出现器官形态结构异常称
为畸形。
机体的形态结构或生理功能,在同一物
种的子代与亲代之间或子代的个体之间
,有时出现不完全相同的现象,即为变
异。
二、发育毒性机制
1、干扰基因表达 2、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畸变 3损伤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翻译 4、细胞凋亡 5、干扰细胞-细胞交互作用 6、通过胎盘毒性引起发育毒理 7、干扰母体稳态 8、内分泌干扰作用
第二节 雌性生殖毒性
一、雌性生殖细胞的生成过程 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卵子 二、外源化学物的雌性生殖毒性表现 1、对卵细胞的影响 2、对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3、其它毒性作用 如对子代造成畸形、死胎、功能发育不全等。
三、雌性生殖毒性的检测方法 1、体外试验 对外源化学物作用的雌性生殖部位进行相应的 检测。如下丘脑 GnRH的合成与分泌对应激素 检测;FSH、LH及甾体的受体进行分析。 2、动物试验观测 ①发情周期的观察 ②排卵的观察 ③雌性激素检测 ④病理组织学检查
毒物分析
8. 精神药品: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够产生依赖性的
药品。
9. 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三种中毒情况为化学性毒物中毒、有毒动植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
毒。
10. 细菌性食物中毒和化学性毒物中毒的区别
细菌性食物中毒
子间的化学键断裂,生成各种质量数低于分子离子的碎片离子,由此产生的质谱峰称为
碎片离子峰。
10. 色谱图:是由检测器输出的电信号强度对时间作图所绘制的曲线。
11. 容量因子:在一定温度下,组分在两组之间的分配达到平衡时,其在两相之中的绝对量
之比。
12. 比移值:是溶质移动距离与 流动相移动距离之比,即
而呈激发态,这时电子所占的轨道叫π*、σ*反键轨道。
3. 发色团:生色团,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含有π-π*、或n-π*跃迁的基团能在紫外-
可见光区产生吸收,这些原子团称为声色团。
4. 荧光:物质的分子在温室时基本上处于电子能级的基态,当吸收了一定波长的紫外光能
之后,基态电子跃迁到第一激发态,激发态的分子停留较短时间后(约10-8秒,称作
电泳分离法及其它分离法
第三章 分析方法概述
1. 定性分析:目的是确定检材中所含毒物的性质,即检材是否为某种毒物或者是否含有某
种毒物。
2. 定量分析:目的在于确定检材中某种毒物的含量,通常称之为含量测定或简称测定。定
量分析必须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
3. 纯度:是指经分离净化后所得试样中杂质含量的多少,杂质越低,纯度越高,纯度和回
剧烈呕吐与腹泻
汞、蓖麻、抗凝血杀鼠剂、百草枯、斑蝥
化学毒物的生殖毒性
完整的生殖发育过程细分为如下阶段。
A阶段 交配前到受孕:检查成年雄性和雌性生殖功能, 配子的发育与成熟,交配行为,受精。
B阶段 受孕到着床:检查成年雌性生殖功能,胚胎着 床前发育、着床。
C阶段 着床到硬腭闭合:检查成年雌性生殖功能,胎 体发育,主要器官形成。
D阶段 硬腭闭合到妊娠结束:检查成年雌性生殖功能、 胎体的发育与生长,器官的发育与生长。
人是第3~8周(又称胚期)。这期的特点是细胞移动 和组合,形成器官原基,四肢和颜面形成等。这时期 特别容易诱发器官结构的缺陷,即结构畸形,故又称 敏感期;也可能引起胚胎死亡。
啮齿类胚胎死亡后被吸收,称为吸收胎 (resorption),在人则以流产告终,人的胚 胎约50%死亡。
畸形的发生取决于化学毒物的性质、剂量 以及给予的时间。在胚胎期中不同日给予致畸 物会诱发不同器官畸形,因为不同器官的敏感 期有差别,过早或过迟反而不引起畸形。
(二)精子穿透试验:
(三)睾丸中标志酶活性的测定:
一类为透明质酸酶、山梨醇脱氢酶(SDH)、乳 酸脱氢酶同工酶x(LDH-x)、5-核苷酸酶、α磷酸甘油脱氢酶等,在精母细胞和精细胞中 首先出现,其含量和活性随精子的形成、成 熟而达到高峰。
另一类为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 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异柠檬酸脱氢酶、γ谷氨酰转肽酶、尿苷二磷酸酶、鸟氨酸脱羧 酶等,在睾丸足细胞、间质细胞或精原细胞 内含量最高,其含量和活性在性成熟前达到 高峰,并随精母细胞、精细胞和精子的形成、 成熟而降低。
4、发育毒性(development toxicity):化学毒物 在着床前胚泡、器官形成,胎儿和新生儿各发 育阶段干扰正常发育过程,称为发育毒性。
不同的化学毒物作用于不同发育阶段。过早或过迟接
法医学14 第七章中毒20170316
1、中毒机制
早期抑制 大脑皮层
兴奋期
抑制皮层 下中枢、小脑
共济失调
皮层下中枢兴奋 豪言壮语
出现冲动言行
胡言乱语
舌硬、步态不稳 易摔跌
抑制脑干
昏睡期 低头不语
抑制状态 昏睡(迷)
2、尸检所见
消化道刺激征象,所有器官充血、水肿。 体腔散发出酒味。 身上可有多处擦伤或挫伤,甚至有脑外伤。 有的可见气管被呕吐物堵塞。昏迷时间较长者,
往往合并支气管肺炎。 慢性酒精中毒者,全身营养不良。主要病变为明
显脂肪肝或肝硬变。
fatty degeneration in hepatic cells
hepatocirrhosis
检材采取
血液:周围静脉(如股静脉)采血。 烧死尸体:深部血(心脏)。
尿液
注意:死后组织腐败过程中亦可产生一定量的乙醇,所以 尸体内酒精含量测定必须及时进行。如果尿中检出乙醇, 为生前进入的证据。
两种有机磷农药,氰化氢与丙烯晴 (3)协同作用(synergistic effect):1+1〉2
四氯化碳和乙醇 (4)增毒作用(potentiation):1+0>1
四氯化碳和异丙醇 拮抗作用(antagonistic effect)1+1<2 阿托品与吗啡、毛果芸香碱、有机磷
5、毒物在环境中的相互作用
中毒症状
急性吗啡中毒症状为中枢神经系统深度抑制 呼吸深度抑制,发绀、呼吸慢而浅 脉搏微弱不规则 血压下降 体温下降、四肢冰凉等 瞳孔缩小至针尖大小是吗啡中毒的特征之一,
终末期瞳孔又常散大。
尸检所见
急性吗啡中毒致死者,仅为一般窒息征象,不一 定能见到瞳孔缩小。
慢性吗啡中毒死者身体消瘦、贫血。 体表可见新旧不一的注射痕迹 经鼻吸毒者可造成鼻中隔穿孔。 不管进入途径如何,血液、尿液、胆汁都是最好
第7章一般毒性作用及其实验与评鉴方法
第7章⼀般毒性作⽤及其实验与评鉴⽅法第六章⼀般毒性作⽤及其试验与评价⽅法⼀般毒性作⽤:是指毒物对动物机体产⽣的综合毒性效应,也称基本毒性作⽤根据接触毒物的时间长短可将产⽣的毒性作⽤分为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和慢性毒性。
第⼀节急性毒性作⽤及其试验与评价⽅法⼀、急性毒性试验的概念急性毒性试验是指动物机体⼀次或24h内多次接触受试物后在短期内所产⽜的毒性效应及反应。
观察内容⼀般包括⾏为变化、外观改变以及致死效应。
观察时间⼀般为7d,观察范围可为7~28d(迟发毒性效应)。
凡经⼝或经注射给毒,“⼀次”的含义是指瞬间将受试物输⼊试验动物体内;若经呼吸或⽪肤给毒,“⼀次”则指在⼀个特定的时间内,使试验动物持续接受受试物的过程。
“24h内多次接触受试物”的概念是指当受试物毒性很低,⼀次接触还不能达到充分了解该受试物的毒性作⽤,或⼀次不能导⼊设计剂量的受试物时,需在24h内分次染毒。
⼆、急性毒性试验的⽬的(1)测定和计算出受试物的致死量及其他急性毒试参数,主要获得受试物对某种实验动物以某种接触途径的LD50值;(2)了解受试物对动物机体的急性毒性特征,靶器官和剂量⼀反应关系;(3)研究受试物在动物体内的动⼒学变化规律;(4)为下⼀步的亚慢性、慢性毒性试验及其他毒理学试验的剂量设计和观察指标选择提供依据。
三、急性毒性试验⽅法1.实验动物的选择和要求(1)品种、品系的选择实验动物选择的原则是以哺乳动物为主,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动物,包括啮齿类(rodentspecies)和⾮啮齿类(nonrodenl species),其中⾄少有⼀种⾮啮齿类动物。
啮齿类多选⽤⼩⿏和⼤⿏,⾮啮齿类常选⽤⽝或猴。
(2)性别和年龄或体重的要求对于实验动物的性别⼀般要求雌雄(早6)各半。
如果试验仅为某些特殊试验研究⽬标,也可选⽤单⼀性别。
如致畸试验可仅选雌性动物,对精⼦毒性试验可仅选雄性动物。
急性毒性试验通常要求刚成年的动物。
⼀般按体重选购,通常要求⼩⿏18~25g、⼤⿏180~240g、豚⿏.200~250g、家兔2~2.5kg、猫1.5~2kg、⽝4~6kg(⽝⼀般为1岁左右)。
第七章 化妆品中的毒物与防治
如可使人体过敏、可刺激皮肤粘膜,甚 至有些化学物质是可让人生病,以致诱发癌 症等。在化妆品中最常见的化学毒物为汞是 香料,其次为色素和防腐杀菌剂,它们被称 之化妆品的“三害”。比例为香料占50.6 %,色素占43.9%,防腐杀菌剂占4.9%。
③ 要防止过敏反应在使用一种新的产品前, 要先做皮肤试验,无发红发痒等反应时再用。 一旦发现化妆品对白己皮肤有不良反应,应 立即停用 ④ 应根据气候使用不同类型的化妆品 寒冷 干燥的冬天宜用含油性大的化妆品,春夏秋 宜用水分大的化妆品
⑤ 少女要选用专用化妆品 一般不要使用 香水、香粉、口红等美容化妆品 ⑥ 化妆品避免吃进体内 化妆品只供外用, 避免吃进体内。为慎重起见,最好在饮食前 擦去口红,以免随食物进入体内
④不要混合使用香水 不同品牌、不同系列、 不同类型的香水,不要混合使用,以免掩盖 不同香水的特点和产生不良气味 ⑤忌吃辛辣刺激食物 大蒜、葱、辣椒等刺 激性食物,食后会产生体臭,影响香水的使 用效果
使用口红注意事项 很多女性即使不化妆,也会涂口红。因 此,口红是最多女性使用的化妆品。 口红的主要成分是羊毛脂、蜡质和染料, 由于羊毛脂成分复杂,容易引起过敏反应, 如嘴唇粘膜干裂、剥落,有时感到嘴唇发痒 或轻微疼痛等
化妆品中的重金属杀手 砷、汞、铅
化妆品中过量的汞、铅、砷、铬等有害物可以 通过皮肤吸收,暂时抑制了色素沉着,但时间 一长,反而加速色斑形成,如汞吸收会出现褐 色斑块,铅吸收会使皮肤呈暗灰色,严重者还 可能造成全身中毒反应。过去有一种叫做“白 降汞”的祛斑剂,因副作用太大,早已禁用了。
毒物分析
法医毒物分析重点内容提要第一章绪论毒物:进入生物体后通过化学或物理化学作用能损害生命正常活动,引发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乃至造成死亡的化学物质。
中毒:生物体受到一定量的毒物作用而引起的功能性和器质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或死亡。
作用途径快慢排名:心脏血管注射,呼吸道吸入,腹腔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口服毒品的特征:1,毒害性:一定条件下可引起急慢性中毒,产生严重症状或死亡。
2,依赖性3,管制性4,非法性(是区别毒品与麻醉药品的重要因素)药物滥用:非医疗目的、不正常的连续大量使用有依赖性的药物。
毒物分析:是以分析化学尤其是现代仪器分析技术为基础,以能损害生命正常活动的毒物为对象并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判定的一门应用学科。
法医毒物分析:属于突发性毒物分析,主要对涉及或怀疑涉及有毒物引起的伤害或死亡事(案)件中的有关物质进行分析鉴定。
相比于毒物分析:1,突发性2,法律性法医毒物分析的任务:1,提供侦破案件的线索2,提供科学客观的法律依据。
质量控制包括的环节:人鸡胸的患侧疗法。
人,机,料,法,环,测。
1,人员2,设施与环境3,仪器与设备4,标准操作步骤5,试剂与材料6,?第二章检材及检材处理体外检材:未经过体内吸收,分布,代谢等过程的检材。
(胃内容物属于体外检材)检材处理的必要性:1,去除内源性杂质2,减少对检测的干扰3,降低仪器损耗检材处理的大致步骤:分离,净化,富集,定容液液萃取法(LLE):利用待测物在互不相容的两种溶剂中溶解度不同差异,使待测物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之中。
萃取原则:少量多次分配比:当溶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种溶剂中溶解分配达到平衡时,两相中该溶质的的浓度比成为分配比。
液固提取法(固相萃取技术,SPE):利用待测毒物与杂质在柱中固定相和洗脱液之间吸附或分配作用或不同组分分子大小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离。
包括:1,正相固相萃取2,反相固相萃取3,离子交换固相萃取反相固相萃取:原理:固定相为非极性,洗脱液为中等极性或极性;分离时,由于生物检材中的内源性物质的极性往往较大,故适用于将非极性毒物分离出来。
第七章毒物的特殊毒性作用
生殖毒性
生殖毒性指外来化合物对生殖过程的损害 作用。
对雄性生殖系统的直接影响
外源化学物对雄性 生殖系统的损害
对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对卵巢的直接影响
外源化学物对雌性 生殖系统的损害
对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12
发育毒性
发育毒性是指在到达成年之前诱发的任何 有害影响,包括在胚胎期和胎儿期诱发或 显示的影响,以及出生后诱发或显示的影 响,即对出生前的胚胎﹑胎儿以及出生后 的幼子的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6
突变的不良后果
1 生殖细胞突变的不良后果 2 体细胞突变的不良后果
7
致突变物的检测方法及评价
(一)试验配套和遗传学终点
(二)核心标准试验组中各种试验方法 1 鼠伤寒沙门氏菌营养缺陷型回复突变试验 2 显性致死试验 3 微核试验
8
(三) 其他可供选择的方法 1 染色体畸变分析 2 姐妹染色单体交换 3 小鼠淋巴瘤试验 4 程序外DNA合成试验 5 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 6 精子畸形试验
23
(二) 动物体内致癌试验 1 短期致癌试验 (1) 小鼠肺肿瘤诱发试验 (2) 小鼠皮肤肿瘤试验 (3) 雌性大鼠乳腺癌诱发试验 (4) 大鼠肝异变灶诱变试验
24
(二) 动物体内致癌试验
短期致癌试验
小鼠肺肿瘤诱发试验 小鼠皮肤肿瘤试验 雌性大鼠乳腺癌诱发试验 大鼠肝异变灶诱变试验
19
化学致癌作用机理
化学致癌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 引发阶段 引发作用是不可逆的,是累积
性的。引发剂本身有致癌性,大多数是致 癌物,其作用的靶主要是原癌基因和肿瘤 抑制基因。 2 促癌阶段 促癌剂单独使用不具致癌性 3 催癌阶段
毒物分析第七章
2012-4-13
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药分/分析教研室
7
1.5、可卡因
⑴、可卡因的理化性质及临床应用 可卡因(cocaine)是古柯叶中所含的主要生物碱, 可卡因(cocaine)是古柯叶中所含的主要生物碱,又名古柯碱。它是一种古老 的局部麻醉药。 化学名:苯甲酰甲基芽子碱,白色结晶性,难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含有 可卡因的毒品有古柯膏和可卡因。 ⑵、药理和毒理 可卡因是成瘾性毒品,是一种精神依赖性药物,可阻断神经纤维冲动的产生和 传递。它最重要的作用是对中枢神经的刺激作用,可卡因中毒后,首先感到欣快、 舒适或有飘飘然的感觉,随后会出现情绪不安、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出现 脉搏加快、血压增高导致呼吸和循环系统衰竭而死亡。
2012-4-13
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药分/分析教研室
8
⑴、可卡因的检测
1、硫酸钴实验 硫酸钴与可卡因反应生成蓝色化合物;在盐酸存在下蓝色转为粉红色。 2、GC 可卡因在中性的条件下可以用氯仿迅速从生物体液中萃取出来,在PH大于8 可卡因在中性的条件下可以用氯仿迅速从生物体液中萃取出来,在PH大于8时 可以使用大多数溶剂作为萃取剂。 3、GC3、GC-MS 离子源和进样器温度分别为250℃和260℃,He流速1.0mL/min;质量选择检测器 离子源和进样器温度分别为250℃和260℃,He流速1.0mL/min;质量选择检测器 70eV;电子放大器电压400V。 70eV;电子放大器电压400V。 4、TLC 如果检测限在2 /L以上可以使用本法检测。 如果检测限在2㎎/L以上可以使用本法检测。 5、HPLC 紫外吸收检测波长采用232-235,流动相一般采用甲醇或乙腈和PH2紫外吸收检测波长采用232-235,流动相一般采用甲醇或乙腈和PH2-3的缓冲液。
毒物分析大纲
法医毒物分析教学大纲第一章绪论掌握:毒物和毒物分析的概念和范畴;检材的合理采取及储存;毒物分析结果的含义及影响因素。
熟悉:毒物的分类和体内过程:法医毒物分析的任务和特点;法医毒物分析工作程序。
了解:法医毒物分析发展简史和发展趋势。
第二章检材及检材处理掌握:体内检材和体外检材的特点。
熟悉:检材处理的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
了解:检材处理的必要性;分离效率和验证第三章分析方法概述掌握: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目的及对方法的要求;预试验、类别试验、确证试验、回收试验、空白试验、已知对照试验的含义。
熟悉:形态学鉴定、动物试验、免疫分析、理化分析及仪器分析各种分析方法的基本原则、特点和适用性。
了解:分析方法验证的主要项目和意义。
第四章仪器分析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定性定量依据及特点和适用性。
熟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的常用固定相、流动相及检测器(检测方式);常用色/质;联用方式及优点。
了解:红外光谱法、荧光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发射)光谱法的基本原理及适用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的基本过程。
第五章气体毒物和挥发性毒物掌握:检材采取及保存要求;一氧化碳、乙醇、甲醇、氰化物的中毒特点、常用检测方法的原理和适用性。
熟悉:蒸馏法、扩散法、顶空法及驱气法等分离方法的原理、方法及特点;碳氧血红蛋白饱和度的含义。
了解:硫化氢、氯仿、煤酚、苯胺等其他常见气体毒物和挥发性毒物的来源、中毒特点等。
第六章医用合成药物掌握:安眠镇静药和麻醉药的中毒和检验特点;检材采取;与分离检测有关的理化性质;液-液萃取法、液-固萃取法、改良stas-otto法、直接提取法、沉淀蛋白法、水解法等常用分离净化方法的原理与应用。
熟悉:安眠镇静药和麻醉药中常用的药物品种、来源、常用制剂、性状、体内过程;常用分析手段及实用意义。
第七章 工业毒物物证分析
气相色谱法分析—氧化碳:顶空气相色谱/热传导检测 器法(HS—GC/TCD)是目前较先进和成熟的检测技术,能 适用于腐败检血的检测。使用气相色谱仪,配自动顶空进
样器和TCD检测器,60~80目5A分子筛填充柱。吸取待测血
样0.5ml,加0.5ml25%乳酸释放并混匀,供顶空分析。也可
使用80~100目Porapak Q填充柱,利用镍触媒技术,以镍为
3.毒性 氢氰酸及其盐对人和动物有剧毒,其毒性是由于氰离子能 迅速和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阻止氧化酶的氧化还原 作用正常进行,使呼吸链电子传递中断,细胞呼吸停止,造 成细胞内窒息而死亡。 氢氰酸及其盐中毒时氰离子血浓度约为50μg/100ml,致 死血浓度在100μg/100ml以上。 氢氰酸:空气中浓度达0.2~0.5mg/100L时,能立即致人 死亡。浓度为0.12~0.5mg/100L时,吸入0.5~1小时可致 命。口服致死量为0.05~0.1g。 氰化钾和氰化钠:口服致死量为0.5~0.25g 苦杏仁:成人服40~60粒,小儿服10~20粒可引起中毒死 亡。
中毒表现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以中枢神经系统受损
为主。最初,前额发紧,轻度头痛,进而恶心、呕吐、
剧烈头痛、四肢无力、共济失调,虽意识尚存,但已不
能离开中毒环境。以后意识丧失,大小便失禁,脉搏、 呼吸加快,有时出现间歇性抽搐,最后昏迷、呼吸衰竭 而死。有时昏迷持续达数日,经急救后虽清醒,但留下 严重后遗症,如轻瘫、感官能紊乱或精神紊乱。
中毒表现
轻度、中度中毒出现眼部刺激症状,如流泪、
视物模糊.刺痛等,出现呼吸系统症状,如呛咳、胸闷、呼
吸困难等,有头痛、头晕、意识模糊等神经系统症状及恶心、
呕样因呼吸麻痹而迅速死亡。
(二)硫化氢的检验 检材处理 因为尸体腐败过程中产生硫化氢,所以检验硫 化氢的检材必须是新鲜的。取肺等脏器及心血为检材,中毒 后经较长时间后死亡者尿中亦含硫化氢。化氢易挥发损失, 检验应及时进行。检材需要保存时应严密包装,低温处保存。 1.气相色谱法 取检材1ml(g)臵于顶空瓶中,加入10%酒石酸lml,密封, 臵60℃水浴中加热30分钟,抽取25μl液上气体进样分析。 2.可见分光光度法 硫离子有多种可见分光光度测定法,其中最重要、 应用最多的是次亚甲蓝法。酸性条件下,硫化氢、对二甲氨 基苯胺及铁离子反应生成的次亚甲蓝在670nm有最大吸收峰。 测量反应后溶液该波长吸光度可进行硫离子的定量分 析。
毒物分析的方法
对分析结果的判断
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1.是否发生中毒? 2.如系中毒何种毒物中毒?
3.进入体内毒物的量是否足以引起中毒或死亡?
4.毒物是何时、以何种途径进入体内?
5.死亡方式(自杀、他杀、意外或其它)?
鉴定书的基本要求
鉴定书应当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1.序言 2.检验 3.结论
常见毒物中毒检验
口腔麻木流涎剧烈头痛继而胸闷心悸口腔麻木流涎剧烈头痛继而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眼球突出头痛加剧症状可持续呼吸困难眼球突出头痛加剧症状可持续101030m30m食用含腈甙植物症状常出现在食后食用含腈甙植物症状常出现在食后336h6h中毒轻的有呕吐头晕嗜睡重的出现昏迷痉毒轻的有呕吐头晕嗜睡重的出现昏迷痉挛并能引起死亡挛并能引起死亡3536血液鲜红色尸斑鲜红色肌肉鲜红色体腔有苦杏仁气味胃粘膜腐蚀出血如苦杏仁中毒胃内容有未消化的苦杏仁颗粒37口服中毒者的胃内容呕吐物及剩余食物心血及肝肾肺注射途径
(二)毒理作用
1 .甲醇的氧化产物(甲醛、甲酸)比其本身的
毒性大,故潜伏期长,约12小时。
2 .甲醛的毒性:比甲醇的毒性大 30倍,选择性
作用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和视神经,引起视觉障
碍。
3 .甲酸的毒性:比甲醇的毒性大 6 倍,引起酸中 毒;抑制含铁酶(递氧功能),使得需要大量氧
的视网膜细胞受损。
毒物分析的方法
检验鉴定步骤 1.现场救治或送医院急救,并详 一般情况 1. 1.案情调查 细记录现场情况 2.中毒发生经过 2.现场勘察 2. 3.死亡者,观察尸体位置和姿态, 中毒者既往的健康情况 检查衣着和尸表 3.中毒症状分析 4.中毒者近期的思想情绪有无异 3. 剩余食物、药物,指纹 1. 尸体衣着检查 昏迷 4. 尸体检验 常 —— 酒精、催眠镇静剂、安定或一氧化碳中毒 5.检材采取 2. 4. 呕吐物或排泄物及其位置 尸体外表检查 5. 集体食物中毒 瞳孔缩小、肌纤维颤动、多汗、口吐白沫 —— 有机 磷农药中毒 6. 毒物分析及其结果评价 5. 遗书、信件、日记 3. 中毒尸体解剖 口服 ——胃、肠及其内容物 6. 怀疑农药中毒 ※注意与疾病相鉴别 7. 综合分析作出鉴定结论 阳性或强阳性 —— 中毒死 6. 集体中毒事件 经一定时间死亡 —— 肝、肾、血、尿 7. 疑为医源性药物中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法贩卖形态:粉末、片剂、胶囊、注射用液体。
4、氯氨酮
(Ketamine )俗称“K粉”。
化学名:2-氯苯-2-甲基胺环己酮,白色结晶性粉末或无 色溶液,无臭,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醚。
常用其盐酸盐,分子量为274.19。
λ max =269 、276 nm。
静脉麻醉药:选择性阻断痛觉传导。用于小手术、辅 助麻醉。静脉或肌肉注射后很快出现意识模糊,如入梦 境,但仍可睁眼,肌张力增加呈木僵状,对周围环境不 再敏感,而痛觉却完全消失,意识和感觉分离。静脉注 射1分钟开始起作用,能维持约10分钟常用动物麻醉药。 滥用氯胺酮导致神志不清,重则可以使中枢神经麻痹, 甚至死亡。
流动相:甲醇-NaH2PO4 缓冲液(15∶85);
流速:1 mL/min;
柱温:25 ℃;
检测波长:215 nm
(五)、气-质联用法
(3)色谱条件: 色谱柱:毛细管柱 HP-1MS
柱温:110℃保留1min,以25℃/min程序升温至280℃,保
留102min;
柱压:76kPa保留1min,以95kPa/min升压至140k
三、苯丙胺类毒品分析
(一)显色法
乙醛——亚硝基铁氰化钠试验
没食子酸试验
(二) IR法
(三)薄层层析法
(四)高效液相色谱法
(五)气相色谱法
(六)放射免疫法
(一)显色法 1、乙醛——亚硝基铁氰化钠试验 样品
20%的 Na2CO3溶液 50%乙醛乙醇液 深蓝色,可能含甲基苯丙胺或 MDMA 和其他仲胺类 慢慢出现粉色再转为樱桃红色,可能含苯丙胺等伯胺类 此实验可用来区别伯胺和仲胺。 1%亚硝基铁氰化钠
温度:
40℃
检测器:254nm
(2)系统二: 色谱柱:spherisorb SW(125mm×5mm×5μm) 流动相:甲醇-硝酸铵缓冲液(90∶10)
流速:2.0mL/min
温度:室温
检测器:254nm
(3)系统三 色谱柱:D iamon silC18 柱(150mm ×4.6mm ,5μm)
2、没食子酸试验
取少量单一苯丙胺类衍生物样品置于白色点滴板上,加 1滴试剂 M(M:1g没食子酸溶在20mL浓硫酸中,临用 时现配),如出现亮至暗绿色可能含有 MDA、MDMA、
MMDA。可用于鉴别含有亚甲基二氧基环结构化合物。
(二)、液相色谱法检验 1样品配制
饱和甲基苯丙胺水溶液对石蕊试纸呈碱性。
分左、右消旋光学异构体,右旋的甲基苯丙胺比左旋的甲基苯
丙胺药效高几倍。
对中枢神经系统极强刺激作用,产生强烈生理兴奋。 使用冰毒者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听到音乐就跳舞 并不自主摇头,其衍生物是摇头丸的主要成分。 精神依赖性很强,一使用即可上瘾,很难戒断。 大量消耗体力和降低免疫功能,严重损害心脏、大脑组 织甚至致死。
第七章 麻黄素、冰毒类毒物分析
一、苯丙胺类毒品
1、麻黄素
又名麻黄碱、2-甲氨基-1-苯丙醇。是从麻黄草植物中提 取或合成的生物碱。 立体异构体,分为有左旋麻黄素和右旋伪麻黄素 。 左旋麻黄素溶于水、乙醇,不溶于乙醚、氯仿。
右旋伪麻黄素无味,溶于乙醇、乙醚
药理作用 麻黄素兴奋α 和β 肾上腺素受体而产生拟交感 作用,收缩皮肤和粘膜血管、弛缓支气管平滑
(1)标准样品。直接用甲醇溶解定容,配制成浓度为1
mg/mL~5 mg/mL甲醇溶液。 (2)待检样品。 药片粉末,用甲醇充分溶解、离心,配成1mg/mL~
5 mg/mL溶液.
血浆、尿液或组织:
2液相条件 (1)系统一: 色谱柱:RP-C18(250mm×4mm×5μm) 流动相:乙腈∶1%乙酸氨水溶液∶25%二乙胺水溶液 (40∶45∶15),再用氨水和乙酸调pH=8~9 流速: 1.5 mL/min
Pa,保留103min; 载气:氦气, 流速:53mL/min
(六)、放射免疫分析法 方法: 采用碳化二亚胺法制备甲基苯丙胺半抗原, 免疫兔,使其产生相应的抗体与标记抗原组成试 剂盒
二、麻黄素毒物分析 ( 一 )、 显色反应(快检) (二)、薄层层析法 (三)、红外光谱法
( 一 )、显色反应(快检)
乙醚 少量可疑物在试管或 1%硫酸铜水溶液 紫兰色 白色反应板孔中
醚层紫红色 水层兰色
结论:可疑物中有麻黄素或伪麻黄素
(二)、薄层层析法: 1、标准溶液:麻黄碱、伪麻黄碱皆制成5mg/ml乙 醇液 2、样品溶液:用乙醇提取检材,制成约1mg/ml的
肌、缓慢和持久的升高血压、兴奋中枢等作用.
伪麻黄碱的血管收缩、弛缓平滑肌和升高血压
作用较弱而中枢作用较强。
是制造毒品冰毒的原料。
2、苯丙胺 (又名安非他命,Amphetamine) 临床用于抗焦虑、治疗精神抑郁症和发作性睡眠病。
过量或反复使用将导致疲乏、头痛、中枢抑制和兴奋失调
以及精神症状。
孕妇可引起胎儿心脏缺损、畸形足、兔唇和大血管异位。
具有较强的成瘾性。 制造冰毒的原料。
3、冰毒 又名甲基苯丙胺,去氧麻黄素。 以苯丙胺或麻黄素为原料合成。
甲基苯丙胺游离状态为无色油状液体,具有氨臭,微溶于水, 溶于乙醇、乙醚和氯仿 ,沸点214℃ ,将甲基苯丙胺加热到200℃ ~400℃时,有98%的挥发。 盐酸甲基苯丙胺纯品为白色结晶粉末,熔点172℃~174℃,溶 于乙醇、氯仿和水,水溶液pH 值5~6,几乎不溶于乙醚。
溶液
3、薄层板:高效硅胶板; 4、展开剂:
①环己烷∶丙酮∶氨水(7∶2∶1)
②乙酸乙酯∶甲醇∶25%氨水(85∶10∶5)
③环己烷∶甲苯∶二乙胺(80∶15∶5)
5、显色剂:①碘化铋钾试剂 ②碘铂酸钾试剂:改良碘化铋钾 斑点颜色:橙色
(三)、IR法 微量固体试样 红外扫描 与标准图 谱比对
结果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