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堵器联合覆膜支架和弹簧圈治疗胸腔内锁骨下动脉瘤

合集下载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临床观察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临床观察
a n e u r y s ms .M e t h o d s S i x t y - t h r e e p a t i e n t s wi t h 6 3 c o mp l e x i n t r a c r a n i a l a n e u r y s ms u n d e r we n t e n d o v a s c u l a r s t e n t i n g p l u s
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 , 术 后 即 刻脑 血 管 造影 评估 栓 塞 效 果 , 术后 6 个月脑血管造影评估疗效 。结果
栓 塞 治 疗 术 后 即刻 造 影 显 示 3 8例 动 脉 瘤 达 完 全 栓 塞 , 1 3例栓 塞 程 度 达 9 5 , 7例 为 9 O , 3 例为 8 O , 2例 < 8 O ; 术中

48 8 ・
中华 实 用 诊 断 与 治 疗 杂 志
2 0 1 5年 5月 第 2 9卷 第 5期
J C h i n P r a c t D i a g n Th e r ,Ma y .2 0 1 5 ,Vo 1 .2 9 ,No .5

论 著 ・
支 架 辅 助 弹 簧 圈栓 塞 治 疗 颅 内复 杂 动 脉 瘤 临床 观 察
r e s u l t s ,a n d r e — e x a mi n e d b y a n g i o g r a p h y 6 mo n t h s a f t e r o p e r a t i o n . Re s u l t s Amo n g 6 3 p a t i e n t s ,t o t a l e mb o l i z a t i o n o f
王承 恩 , 孙成建, 张 伟 , 杨莉 莉 , 李学 达

探讨血管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护理

探讨血管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护理

行血 管内支架辅助 弹簧 圈治疗 的颅 内宽颈动脉瘤 患者 3 0 例作 为研 究对象 ,按 照随机分 配原则分 为治疗组和对 照组 ,每组 为 1 5例 。对于治疗组患者 实施 全面优质护理 ,而对于对照组患者 实施常规护理 ,对 比两组 患者 的手术成功率 以及并发症 生率 。 结果:治疗组 患者成功率达到 了 9 3 %, 而对照组成功率仅 有 8 0 %,治疗组显著 高于对照组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O . 0 5 ) ;
治疗 颅 内宽颈 动脉 瘤 的护理 ,对我 院收 治 的患者进 行分 组研 究 , 院指 导 。嘱咐 患者注 意休 息 ,保 持 良好 的心态 。养成 良好 的饮 食
现汇 报如 下。 1资 料与方法 1 . 1临床资料
习惯 , 保证 大便通 畅。 在 术后 3 ~6 月后对全脑 血管造 影进行 复查 , 了解 患者 是否 发生 血管狭 窄 、支架 移位等 不 良现象 ,在 半年 内禁 止参 加剧 烈 的运 动 。指导 对血压 进行 自 我 检测 ,控制 血 压。未 来 1 . 3统计 学方法 本次试 验 采集 的数据 主要利 用 S P S S 2 0 . 0统计 学软件 进 行分
护理 研 究
探讨血管 内支架辅助 弹簧 圈治疗颅 内宽颈 动脉瘤 的护理
马素萍 杨 晨 章 丽 香
7 5 3 2 0 0 宁夏石嘴 山市第一人 民医院神经外科
【 摘
要】 目的 :探 讨血管 内支架辅 助弹簧 圈治疗颅 内宽颈动脉 瘤的护理 。方 法 : 将2 0 1 2年 5月至 2 0 1 4年 1 2月在我 院进
本次研 究对象 主要为 2 0 1 2 年 5月至 2 0 1 4年 1 2月在我 院进行 路 防止 出现血管 狭窄 ,持续进行 抗凝治疗 。

弹簧圈栓塞手术步骤-概念解析以及定义

弹簧圈栓塞手术步骤-概念解析以及定义

弹簧圈栓塞手术步骤-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弹簧圈栓塞手术是一种常见的介入性治疗方法,用于治疗血管瘤、血管畸形以及其他血管相关疾病。

该手术通过在异常血管内部放置弹簧圈栓塞器,阻塞血流,达到治疗的效果。

弹簧圈栓塞手术是一项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透过导丝将栓塞器送至目标位置,通过放置弹簧圈栓塞器来阻塞异常血管的血流。

栓塞器通常由经过特殊设计的金属丝制成,可以在血管内部成型固定,以达到栓塞的目的。

这种手术方法不需要进行开放手术,仅需进行小切口或穿刺,大大减少了患者的术后疼痛和恢复时间。

弹簧圈栓塞手术的步骤相对简单明了。

首先,在手术前会进行详细的术前检查,包括影像学检查和病史了解,确保手术方案的准确性。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会使用透视设备引导栓塞器的定位,确保栓塞器能正确放置在异常血管内部。

栓塞器放置完成后,医生会再次进行透视检查,确认手术效果和位置是否准确。

最后,医生会检查血流动力学变化,确保手术成功。

整个手术过程通常持续时间较短,对患者来说是一种相对较为轻微的介入手术。

总之,弹簧圈栓塞手术是一种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可用于治疗多种血管相关疾病。

它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以及恢复快速的优点。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每位患者的病情不同,手术方案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

在进行手术前,医生需要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和准备,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安全。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编写:文章结构部分主要介绍了文章的组织结构和内容安排,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整篇文章的内容。

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首先,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目的和总结四个部分。

概述是对整篇文章的一个简要介绍,让读者对弹簧圈栓塞手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文章结构部分则给出了整篇文章的大纲,明确了文章的各个部分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目的部分阐述了撰写本文的目的和意义,介绍了本文的主要贡献。

最后,总结部分对整篇文章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并提出了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覆膜支架封闭左锁骨下动脉治疗胸主动脉瘤的临床疗效

覆膜支架封闭左锁骨下动脉治疗胸主动脉瘤的临床疗效

不 良预后有预测价值,有助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二级预防
策略的调整。 本研 究不足 :由于样本量较小 ,随访时间较短 ,无法对 同

组患者进行 首发 A MI 和再发 A MI 的观察;检 出 AS R例数较
板药物 的敏感性 下降。血 小板计数是 A MI 患者 发生 AR的主要 影响因素 ,高浓度血 小板 是血栓 形成 的基础状态 ,上调 的 P选
危 险性更高 ,A R对 A MI 预后的影响更显著 。多因素分析结果
显示 ,A R 分别是 C H D 和 AMI 患者发生心肌梗死 的独 立危 险 因素,A R 与高血压、糖 尿病 同为 C H D 发生 A MI的独立危 险
因素,但 A R 的危险性最大,A R对 A MI 再发心肌梗死的影响 作用 更为显著 。C H D和 A MI 患者 存在 A R,削弱 了阿司匹林 抗
临床 医学 中心 第 二军 医大 学上 海长 海医 院胸 心外科 ( 徐志云 ) 通讯 作者 :王 学 宁,E m a i l : w a n g x u e n i n g2 0 0 4 @1 2 6 . t o m
_
中华 临床 医 师杂志 r 电子 版) 2 0 1 3年 9月 第 7 卷第 1 7期
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使 心血 管事件的二级预 防效果相对 于 AS
是C HD 患 者 发 生 A R 的主 要 影 响 因 素 , 结 果 与 以往 研 究 不 同 的 的 患 者 降低 ,提 示 对 A R 的 早 期 判 断对 C H D 患者和 A MI 患 者
原因可能是样 本选择标准和样本量较 小有 关,也提 示 C H D 与 A R可能有 多种共 同的相关 因素 ; 对 比A MI 患者 AR和 NA R组 资料 ,糖尿病 、血小板计 数与 A MI 患者 A R有关 ,胰岛素抵 抗 的存在可 上调 P 2 Y。 :受体功能,增加血小板活动度,对 抗血 小

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患者的护理配合

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患者的护理配合

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患者的护理配合摘要:脑动脉瘤为常见脑血管异常扩张导致的瘤状病变,0.2%~7.9%的患者会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增加了病残病死率[1]。

据报道[2],脑动脉瘤病残率高达50%左右,病死率仅次于脑梗死与高血压脑出血,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目前弹簧圈栓塞治疗仍为脑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手段。

但单纯应用弹簧圈栓塞介入治疗,难以致密栓塞宽颈动脉瘤等复杂的脑动脉瘤,且复发率高,存在一定局限性。

有学者指出[3],当血流能够通过的支架网孔面积与支架金属网格所围成的菱形面积之比值小于0.6时,可使流经支架进入动脉瘤的血流衰减,促进血栓形成,减少预后复发。

[关键词]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颅内动脉瘤,患者护理配合颅内动脉瘤是脑动脉局部血管异常导致的脑血管瘤样突起,因血流冲击、动脉壁薄弱引起,确诊后需尽早采取手术治疗,防止颅内动脉瘤破裂,威胁患者术后生命。

本次研究选取78例行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探究重症护理配合效果,具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采取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颅内动脉瘤,均接受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符合手术治疗相关指征,签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肝肾等器官病变、凝血功能障碍等严重手术禁忌症、精神疾病、认知功能障碍。

根据患者手术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39例。

常规组中男女患者比例19:20,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50.12±5.70)岁,Hunt-Hess分级:Ⅳ级、V级分别有28例、11例;干预组中男女患者比例18:21,年龄26-71岁,平均年龄(50.10±5.60)岁,Hunt-Hess分级:Ⅳ级、V级分别有27例、12例;两组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所有患者择期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术后对常规组患者施加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基础护理,病房环境护理,调节适应温湿度,保持空气流通,保持绝对卧床休息1天,适当抬高床头,促进静脉回流,防止脑水肿,针对患者心理需求施加个性化心理疏导,缓解负面情绪。

封堵器联合覆膜支架和弹簧圈治疗胸腔内锁骨下动脉瘤

封堵器联合覆膜支架和弹簧圈治疗胸腔内锁骨下动脉瘤

鉴别 尤 其重 要 : 详 细 询 问病 史 , ① 本组 1 2例 患者 中 有 7例 以右上 腹 隐痛 不适就 诊 , 次 C 多 T复 查 , 月 数 来病 灶无 明显进展 , 示 良性可 能 。② 临床 检验 , 提 炎 性 假瘤 HB A s g多 为 阴性 , F A P正 常或 轻 度 升 高 , 肝
维普资讯
介入放 射学杂 志 20 年 4 08 月第 l 卷第 4 7 期 J n r n R do 20 , . t v t ai 0 8 V 1 7 lee l 1
在 介入 治疗 过程 中 , 与少 动脉 血供 的恶 性肿 瘤
l e[]JCi ahl 9 6 , 9: 6 i rJ. l P to,18 3 7 l一78 v n 6.
teleaueJ . ac r 90, 5 5 3—19 . h irtr[]C ne,19 6 :1 8 t 5 0 [] K ehRH, rad M,N u n If mma r su ou o 5 rc E hrtD emanH.n a l ty p edtm r o
o t e i e : f h lv r Mo p o o e n d y o h t me su i s n d r h l g a c t p oo r y t d e a
赵 塘 , 张玉春
【 要】 目的 摘
值 。方 法
探讨 用 封 堵 器 联 合 覆 膜 支 架 和 弹簧 圈治 疗 临 近 主 动脉 弓 的锁 骨 下 假 性 动 脉瘤 的价
左锁 骨下 动 脉
经 左 侧肱 动 脉 通路 将 室 间 隔 封 堵器 植 于 锁 骨 下动 脉起 始 段 , 堵 动 脉瘤 人 口 ; 股 动 脉通 路 植 封 经

弹簧圈再栓塞或覆膜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瘤复发

弹簧圈再栓塞或覆膜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瘤复发
w t e c i n r c v t d se t. M e h d A t tl o 9 a in s wi 0 nr ca il a e r s e e i r — ol g o o e e tn s h i to s oa f 2 1 p t t e t 3 5 i ta rn a n u y ms w r h t a e t ea h b e c i .a d 4 ( 8 9 )o 2 p t n s w t n u y ms i h n e n lc r t r r r td wi d tc a l ol e h s n 2 .% 1 f 1 a i t i a e r s n t e i t r a a oi at y 4 e h d e h d a r c r n n u s u i g t e fl w u e id o h ssu y r c re ta e r s n 3 ai n s a e u r t e r m d rn h o l — p p r .F rt i t d ,31 e u n n u y ms i p t t e a y o o 1 e
N uoa ioy h it Af ie epe SH si l h g a J T n nvr t,S ag a 2 0 3 errdo g ,T eS h f l tdP o l opt ,S a h i t o gU i sy h nhi 0 2 3, l x ia a n ∞ ei
2 l 患 者 9 例
共 3 5枚 颅 内动 脉 瘤 行 可 脱卸 弹簧 圈治 疗 。 0 随访 期 间 ,4 12例 颅 内动 脉 瘤 中有 4 例 (89 ) 脉 瘤 复 发 。 1 2. 动 %
6个 月 内有 脑 血 管造 影 随访 的 3 l例共 3 枚 复 发 动 脉瘤 纳 入本 研 究 ,其 中 2 1 0例 行 可 脱 卸 弹簧 圈再 栓 塞

弹簧圈栓塞治疗脑动脉瘤:材料、安全性效果

弹簧圈栓塞治疗脑动脉瘤:材料、安全性效果

LnZ . pigr ge oi t no ee rl n u s maei n e ui uc me . h n g o7 z i n c e gY ni y i JS r i mb lai r rba e r m: tr l dsc ryo t n n z o f c a y aa t o s Z o g u u h Go g h n a j u u Ln h a gK n f 2 1 ;41 ) 1 73 8 . i u n a gu 0 01 (7: 7 —1 0 c 3 [t : ww.r r a ht:e .gcf m ht / p/ w c e. t / nz lkc 】 t c p/ e
摘 要 目的 :汇 总 分 析 弹 簧 圈 栓 塞 治疗 脑动 脉 瘤 的 临床 效 果 。
方法 :由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 1 9 /0 8P b d数据 ( t :w 9 02 0 u Me ht / ww.c i l nhg vPu Me p/ n b nm.i o / b d)及万方数据库(t :ww ht / w. p/ wa fn d t.o c ) 关 弹 簧 圈 栓 塞 治 疗 脑动 脉 瘤 的研 究 ,英 文 检 索 词 为 “ n u m o ri,s r gr gi ev nin l na g aac m n有 a e  ̄s f an pi i tre t a b n n n o tea y mb l m”,中文检索词为 “ h rp ,e oi s 脑动脉瘤 ,栓塞 ,弹簧圈,血管 内治疗”。排除重复性研 究。计 算机初检得到 5 4 篇 文 献 , 根 据纳 入 标 准 保 留 1 4篇 进 一 步 归 纳 总 结 。 结果:纳入的 1 4篇文献显示 ,栓塞前需行企脑血管造影 了解颅 内循环 情况 ,并测量 动脉瘤颈 、瘤体大 小。微导管到位后 , 般不行超选择造 影,以避免动脉瘤破裂。选择合适 的导管 、导丝 至关重要 。要选择与动脉瘤大小相当直径的弹簧圈,放置 时要尽可能使其沿着动脉瘤的壁盘旋缠绕。形成 初步 “ 筐架 ”,以利于其他弹簧 圈在 “ 筐架”中盘旋 。尽量做到弹簧圈在动 脉瘤 内致密填塞 ,以免动脉瘤复发。最后一个弹簧圈不宜过 长,避免难 以完全填入 。弹簧 圈在解脱前均应造影证实其在动脉 瘤 内,确 保 载 瘤 动 脉 通 畅 。操 作 过 程 要 轻 柔 , 导丝 、导 管 前 进 一 段 路 程 后 要 注 意 轻 轻 回 撤 少 许 , 以卸 掉 因所 过 弯 曲较 多 而 产 生 的 张力 , 防止 产 生 “ 忽 前 跃 ”现 象 , 导致 刺 破动 脉 瘤 。 疏 结 论 :弹 簧 圈血 管 内栓 塞 是 治 疗 脑 动 脉 瘤 较 理 想 的 方 法 , 具 有 微创 、 安全 可靠 、效 果确 切 的特 点 。 关 键 词 :脑 动 脉 瘤 ;介 入 ;弹 簧 圈 ; 栓 塞 ; 生 物 材 料

胸主动脉覆膜支架并左锁骨下动脉烟囱术疗效分析

胸主动脉覆膜支架并左锁骨下动脉烟囱术疗效分析
U i rt, e ig1 0 2 , hm n esy B in 0 0 9 C it v i j
C r s o dn to : AN i - n E m i: u l nu @1 6c i or p n i a h r HU G L a j , — al h c i j n 2 . n e g u nu mg a o
2 1 年 4月 收 治 的 支 架 近 端锚 定 区 不 足 的 1 01 5例 胸 主 动 脉 病 变 患 者 ( B型 夹 层 6例 , 性 动 脉瘤 1 , 假 例 动 脉 瘤 4例 , 透 性 溃 疡 4例 )其 中 1 穿 , 3例病 变 距 左 锁 骨 下 动 脉 锚 定 区小 于 1 i, 大 于 1 l。采 用 5ml 2例 l 5in n 胸 主动 脉 覆 膜 支架 并 左 锁 骨 下 动 脉 烟 囱术 治 疗 , 观察 脑 及 上 肢 缺 血 并 发症 发 生 情 况 。 后 评 价 内 漏 、 锁 术 左 骨 下 动 脉 显 影 等 结 果 。结果 l 5例 患 者 均 成功 地 在 主 动 脉 内植 入 覆 膜 支架 1 ,} 左 锁 骨 下动 脉 植 入 枚 l住 J “ 囱” 架 1 , 后 患 者 均 未 出 现神 经 系 统 并 发症 及 左 上 肢 严 重 缺 血症 状 。术 后 5d~3个 月 复 查 , 烟 支 枚 术 主 动 脉 覆 膜 支 架 形 态 良好 , 发 现 I 内漏 ,娴 囱” 架 内血 流 通 畅 。 论 未 型 “ 支 结 胸 主动 脉 搜 膜 支 架植 入 术 中近
【 b tat O jcie T i ush t tg s o temaae e t fnu i et rx l nh r g A s c】 bet ods s tesaei r h ngm n sfc n poi coi r v c r e f oi i ma a n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11例疗效分析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11例疗效分析
1 例。31 个月复查造影随访 , .2 动脉瘤获致密栓塞 9 例均未见复发 , 瘤颈残 留 1 l 个月复查时瘤颈显影 明显减淡 , 例 2 瘤体显影 2 1 个月复查时瘤腔消失 。结论 例 2 支架辅助弹簧 圈栓塞颅 内宽颈动脉瘤 能保持载瘤动脉通畅 , 颈 瘤
栓塞致密 , 操作过程不复杂 , 安全性高 。即刻栓 塞结果及 1 个月 随访造影结果满意。 2
te t n f d . e k d i t c a i 1 n u y m s M e h d T e ci i a aa o p t n swi 2 wi e n c e - r ame t e n c e r rn a e r s . o wi n a a to s h l c l t f1 a i t n d 1 e t 1 d — ek di h n ta r n a n u y m s e tdwi o i e e t n o l r n l z dr to p c i ey ic u ig o u r p u e n r c a il e r s ae t c mb n d s n dc i we ea a y e e s e t l, n l d n f n u t r da — a r t h t a s r v 3 e r s sa d 9 r p u e n u y ms 1 tn swe e u e n l dn fn u o o m n n ep ie9 Re u t Al t e u y m n u t r d a e r s . 2 se t r s d i c u ig o e r f r 3 a d e tr r . s l s s l h se t wee s c e su l e l y d Ofal n u ys r a e t tn o i a in wi o l, o lt b i r t n tn s r u c s f l d p o e . l a e r mst td wi se t n c mb n t t c i c mp ee o l e a o y e h i o h s t i h n u y m s h e e 9 c s s a e r s n c e i u l n 1c s n t ea e r s wa c iv di a e , n u y m e k r sd a a ea d tmo iu l ai n i a e . tc a u a n i u r s a i t 2 c s s An io g - v z o n lto d a t lt lt e ae o l a o s o c re a e Al a e r s a e n f l we p f r 1 n h . ai n a n i a ee l td c mp i t n c u r d i 1 c s . l n u y msh d b e o l n p r ci n o d u 2 mo t s o F l w. p o g o r m h we o r c n l ai n i u f1 n u y m s 1n c t o t s g n t g ai n h d o l u f n i g a s o d n e a ai t 9o t 2a e r s . e k wi c n r t e t a n to a o a z o n o h a a s i r v d 2p r y v s a a e ys c v t r ia p a e . n l so I i a s id t s e s n o i e t mp o e . at iu l n u m a i we ed s p e r d Co cu i n t ss t f u et t t mb n dwi l y i e o h e c h c i o te t d . e k d i ta r n a n u y mswh c y p o e t ep r n r r . ese th sg o o l n e o l t a en c e r c a il e r s , ih ma r t c a e t t y T tn a o d c mp i c , s r wi n a h t ae h a

LVIS支架置入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34例分析

LVIS支架置入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34例分析
3山 东大 学齐鲁 医院)
摘要 : 目的 探讨 L V I S支架置入辅助 弹簧 圈栓塞 治疗颅 内动脉瘤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方法 采用 L V I S支架
置入辅助弹簧 圈栓塞 治疗 3 2例颅 内动脉瘤患者 。结 果
本组 患者共 有 4 1个颅 内动脉瘤 , 其中 3 4个动脉 瘤运 用
山东 医药 2 0 1 7年第 5 7卷第 1 1 期

临床 研 究 ・
L V I S支 架 置 人 辅 助 弹簧 圈栓 塞 治 疗 颅 内动 脉瘤 3 4例 分 析
徐 广 建 , 吴 红 星 ,刘伟 , 冯冠 军。 。 王 东海 , 杨 小 朋。
( 1 石 河 子 大学 医学 院 , 新 疆石 河子 8 3 2 0 0 0 ; 2新 疆 维吾 尔 自治 区人 民 医院 ;
动脉 瘤 ) , 疗效 满 意 。现报告 如 下 。 1 资料 与 方法
近 端 与远端 直径 , 为 支 架 的 正 确选 择 提 供 依 据 ( 一 般 要求 完全 释放 支架 后支 架两 端各 超过 动脉 瘤瘤 径 边缘 7 mm) , 另外 根 据 载瘤 动 脉 与 瘤径 的角 度 关 系
好者 ( G O S评分 4~ 5分 ) 2 8例 , 良好率 8 7 . 5 % 。术 中及术 后随访 时未见支 架 内血栓形成 、 支 架释放 处 内膜 过度增
生及 出血发生 。结论 L V I S支架置入辅助弹簧 圈栓塞治疗颅 内动脉瘤安全有效 。 关键词 : 颅内动脉瘤 ; L V I S支架置入术 ; 有效性 ; 安全性

通过 6 F动脉鞘 在超 滑 泥鳅 导丝 导引 下置 入 目标 动 脉 进行 脑 动脉 造影 ( 先行 责 任 侧脑 动脉 造 影 ) , 脑 动 脉 造影 明确 后 行 3 D — D S A成 像 , 选 取 合适 工 作 角 度

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原理

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原理

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原理
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是一种介入性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治疗脑动脉瘤。

该术式的原理是通过在动脉瘤内部放置一些金属弹簧圈来堵塞血管,防止血液在动脉瘤内积聚,从而减少动脉瘤破裂的风险。

弹簧圈是由一种特殊的合金制成,可以被压缩成细小的圆环,然后通过导丝经过血管插管进入脑动脉瘤内进行放置。

在放置过程中,医生会利用X射线和造影剂来定位弹簧圈的位置和大小,确保其能够完全覆盖动脉瘤的口部。

弹簧圈的放置可以使动脉瘤内的血液凝固,形成血栓,从而完全隔离动脉瘤与血管系统之间的血流。

随着时间的推移,血栓会逐渐形成,将动脉瘤内部填满,并逐渐变为纤维化组织,从而消失。

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是一种微创的介入性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等优点。

但是,术后需定期复查,以确保弹簧圈的稳定性和疗效。

同时,患者也需要注意术后的生活护理和康复训练,以尽快恢复健康。

- 1 -。

封堵器联合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参考模板

封堵器联合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参考模板

封堵器联合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作者:赵珺张玉顺徐志云梅举【关键词】动脉瘤, 夹层·腔内治疗·覆膜支架·封堵器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thoracic aortic dissection, TAD)传统的手术疗法创伤大,并发症发生率高,近年有逐渐被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repair,EVR)取代的趋势[1-2]。

EVR经表浅动脉(常用股动脉)将覆膜支架(stent-graft,SG)以输送器送到内膜撕裂口处,封闭裂口,从而消除夹层破裂的危险,具有微创、操作简单、患者恢复快和手术风险小的优点[3]。

通常认为裂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端>1.5 cm时操作比较安全,小于该距离将增加手术风险,如支架因缺少支撑区域而不稳定、隔离面积不足而内漏等。

为使距离<1.5 cm的这部分病例能够获得EVR治疗,目前临床设计了很多手术方式,如:将覆膜支架前推,遮蔽左锁骨下开口,再附加颈部各种旁路手术或直接应用带分支的覆膜支架等[4]。

本研究尝试应用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封堵器联合SG植入的方法治疗该类患者8例,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5年11月—2007年5月,对8例Stanford B型TAD(瘤颈短于1 cm)患者行PDA封堵器联合覆膜支架植入术,其中7例裂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1 cm以内,1例右锁骨下动脉迷走发自左锁骨下动脉远段,裂口位于该迷走动脉开口远侧1 cm以内。

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3~77岁,平均年龄50岁。

1.2 术前评估术前行CTA或MRA检查,在断面片寻找“双腔连通征”,定位裂口位置,观察夹层累及的范围并测量主动脉弓和锁骨下动脉开口处胸主动脉直径、左锁骨下动脉(迷走右锁骨下动脉)直径等;在三维重建片观察夹层整体形态、累及范围、真假腔关系、弓上分支形态和位置、双侧椎动脉形态位置等。

覆膜支架置入胸主动脉时封闭左锁骨下动脉的术后护理

覆膜支架置入胸主动脉时封闭左锁骨下动脉的术后护理

覆膜支架置入胸主动脉时封闭左锁骨下动脉的术后护理摘要】目的总结覆膜支架置入胸主动脉时封闭左锁骨下动脉的术后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

方法回顾我院应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43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护理措施及效果。

结果所有病员均获得满意疗效,病员满意度100%。

结论术后护理观察尤为重要。

制定完善的护理计划,做到并发症的“早期发现,早期处理”,能有效的降低危害,提高病人满意度。

【关键词】覆膜支架左锁骨下动脉护理腔内覆膜支架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越来越受到关注。

较传统胸主动脉瘤切除并人工血管移植术,其创伤、风险及病死率均大大降低。

但为了固定覆膜支架,术中常常会累及左锁骨下动脉(left subclavian artery,LSA)开口,术后如果出现难以耐受的缺血症状及体征,而需要行LSA与左颈总动脉转流术。

我院在2005年7月-2011年7月间,应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43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其中有32例部分或完全封闭了LSA)均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将术后的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43例中男32例、女11例,年龄42-75岁(平均64±1岁)。

均有慢性高血压史。

表现为突发、持续性胸背或腰部撕裂样剧痛,阵发性加重。

入院后,所有的病例均胸部X-ray摄片,心胸部CT, MRI及超声心动图明确诊断为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DeBakey Ⅲ型),并且LSA距离夹层动脉瘤的原发破口距离小于1.5cm,需要封闭或部分封闭LSA。

2 手术方法2.1支架的选择支架直径较支架放置部位主动脉内径宽15-20%。

支架长度15-20cm。

2.2置入过程手术在导管室进行,常规动脉压、心电图、血氧持续监测,先经左肱动脉插管行主动脉造影,在基础加局麻下,常规行股动脉切开,穿刺放人导丝,按0.8mg/kg静脉注人肝素,将导丝逆行送人升主动脉。

造影有夹层存在时,必须确认导丝位于真腔。

在透视监视下,将支架送放器循导丝送至病变部位,将带膜支架缓慢释放,退出送放器和导丝。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术后护理体会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术后护理体会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术后护理体会
汪海岚;李艳梅
【期刊名称】《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3(013)006
【摘要】目的探讨宽颈动脉瘤介入治疗时应用支架辅助弹簧圈进行栓塞的术后护理.方法 27例颅内宽颈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患者均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方法,并实施相关护理措施,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27例介入手术术后患者,2例手术12h后发生脑血管痉挛,其中1例致大面积梗塞而死亡,1例瘤体再次破裂,其余患者均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结论血管内支架植入避免弹簧圈弹出的治疗技术使以前无法介入治疗的颅内宽颈动脉瘤有可能得到根治,有效的术后护理配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
【总页数】3页(P73-75)
【作者】汪海岚;李艳梅
【作者单位】泰州市人民医院介入科,江苏泰州225300;泰州市人民医院介入科,江苏泰州225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6
【相关文献】
1.颅内宽颈动脉瘤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并发极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1例的呼吸道护理 [J], 季翠玲
2.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8例围术期护理体会 [J], 贾悦;张艳秋;束玲玲
3.Enterprise支架及Solitair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疗效对比[J], 王颍超;侯国欣;韩文豪;刘磊;张博
4.Lvis支架与Enterpris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效果对比 [J], 易田康
5.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与电解可脱卸弹簧圈栓塞在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分析 [J], 郑达理;杨建雄;林立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胸腹主动脉瘤治疗方法选择---开放手术、杂交手术、腔内治疗(全文)

胸腹主动脉瘤治疗方法选择---开放手术、杂交手术、腔内治疗(全文)

胸腹主动脉瘤治疗方法选择---开放手术、杂交手术、腔内治疗(全文)目的探讨胸腹主动脉瘤的治疗方法及适应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总医院2006.6-2013.3收治的11例患者临床资料,分别采取开放手术、杂交手术或腔内治疗。

开放手术6例(Debakey 法3例、Cowford法2例、非常规手术(主动脉假性动脉瘤切除、补片修补、腹主动脉人造血管端侧吻合、人造血管与右肾动脉吻合)1例、杂交手术(内脏动脉去分支化后行EVAR)3例、腔内手术2例(开窗支架1例、局部封堵远端夹层破口1例)。

结果全组无术中死亡病例。

开放手术组中术后胸腹腔大出血1例、截瘫1例、肾功能不全1例、肾衰1例、呼衰及霉菌血症1例,并发症发生率83.3%。

随访3-7年,均存活。

杂交手术组术后肾功能衰竭2例,并发症发生率66.7%,2例均无力承担血液透析费用自动出院后死亡,1例随访6月,正常存活。

腔内治疗组无重要器官功能不全等严重并发症。

随访3月-2年动脉瘤均消失、无内漏等并发症、各内脏动脉通畅。

结论三种治疗手段目前呈共存状态。

开放手术治疗需要患者具备较好的全身情况、对患者的损伤大、手术并发症多。

杂交手术较开放手术创伤有所减小,但对于瘤体巨大者术中暴露内脏动脉可能更困难且存在术后移植物扭曲、闭塞等远期问题。

由于腔内治疗具有的巨大的微创优势,随着新型器材的出现,腔内治疗必将成为TAAA的首选治疗手段。

关键词胸腹主动脉瘤开放手术杂交手术腔内治疗胸腹主动脉瘤(Thoraco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TAAA)是指累及腹腔干、肠系膜上和肾动脉等内脏动脉的腹主动脉和/或胸主动脉的动脉瘤样扩张性疾病。

其治疗意义在于缓解压迫症状和防止动脉瘤破裂。

TAAA的修复手术的死亡率、截瘫率和其他并发症率均高,是血管外科最具挑战性的手术。

尽管外科技术不断发展,采用了多种保护措施,但传统经胸腹联合切口治疗胸腹主动脉瘤的高等风险性仍持续存在。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肖建英;华莎
【期刊名称】《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年(卷),期】2014(19)10
【摘要】目的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要点。

方法 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复杂颅内动脉瘤146例,针对手术相关并发症,采取准确的评估,密切观察,早期护理干预。

结果术中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5例病人中,4例康复出院,1例死亡。

2例血栓栓塞、2例支架移位、5例脑血管痉挛、2例穿刺部位出血症状均得以控制,康复出院。

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的有效管理,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改善患者的预后。

【总页数】2页(P621-622)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栓塞;弹簧圈;支架;并发症;护理
【作者】肖建英;华莎
【作者单位】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神经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9;R473.6
【相关文献】
1.观察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在颅内复杂动脉瘤中的治疗效果 [J], 张光润
2.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效果观察 [J], 张士永;毛更生
3.颅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栓塞手术配合及护理 [J], 唐新华;曲虹
4.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与电解可脱卸弹簧圈栓塞在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分析 [J], 郑达理;杨建雄;林立超
5.Enterprise支架与Solitair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疗效分析[J], 余天垒;于耀宇;李延良;赵建伍;唐铸;裴美娟;刘璘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颅内复杂动脉瘤术中护理体会

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颅内复杂动脉瘤术中护理体会

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颅内复杂动脉瘤术中护理体会李娜;张岚【期刊名称】《转化医学电子杂志》【年(卷),期】2016(003)007【摘要】AIM: To summarize the nursing care of Neuroform combined with coil emboliz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omplicated intracranial aneurysm. METHODS: A total of 15 patients with complicated intracranial aneurysm admitted into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bei University from May 2006 to Novem⁃ber 2007 were selected as study objects, treated by Neuroform combined with coil embolization technique. The nurses in the catheter room should be familiar with the operation process and common complications. RESULTS:Except for 1 case of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the other 14 cases recovered well. CONCLU⁃SION:High quality of care and close observation of patients�vital signs change are critical to successful operation.%目的:总结应用Neuroform自膨式支架结合电解弹簧圈栓塞颅内复杂动脉瘤的术中护理。

支架和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大脑后动脉大型动脉瘤一例

支架和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大脑后动脉大型动脉瘤一例

支架和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大脑后动脉大型动脉瘤一例钟书;张鹏;何川;凌锋【期刊名称】《中国脑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3(010)002【摘要】患者男,50岁。

2012年7月2日因偶有头晕,在当地医院接受头部MRI和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显示有颅内动脉瘤(图la,1b),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

为进一步诊治,于2012年7月13日收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年,一直服用缬沙坦80mg,1次/d,控制血压为125~140/70~85mmHg。

入院体检:血压136/80mmHg,意识清楚,语言流利,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正常,颈软,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征阴性。

采用国际视力表检测显示左眼视力1.5,【总页数】2页(P95-96)【作者】钟书;张鹏;何川;凌锋【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530021;100053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100053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100053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支架或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对颈内动脉宽颈后交通动脉瘤的疗效 [J], 范红星;张素平;何锐;邓婉青;杜德坤;邓志国2.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大脑中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假性动脉瘤一例 [J], 李广文; 孙玉杰; 刘彤晖; 张勇3.微导管辅助弹簧圈栓塞与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分析 [J], 范凯威;李雷;廖智睿4.微导管辅助弹簧圈栓塞与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分析 [J], 范凯威;李雷;廖智睿5.比较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和Solitair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J], 马修尧;任超;刘彬;王强;杨锡兰;向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覆膜支架封闭左锁骨下动脉治疗胸主动脉瘤的临床疗效

覆膜支架封闭左锁骨下动脉治疗胸主动脉瘤的临床疗效

覆膜支架封闭左锁骨下动脉治疗胸主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膜支架封闭左锁骨下动脉治疗胸主动脉瘤的临床效果。

方法以2014年10月到2015年8月到我院收治的22例胸主动脉瘤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均覆膜支架封闭左锁骨下动脉治疗,随访8到12个月,了解本组患者临床疗效。

结果本组患者的覆膜支架均成功植入;术后左上肢平均动脉压出现不同程度降低;有19例患者的左上桡动脉脉搏有所减弱,但是运动感觉未受到限制;术后均随访6到12个月,未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出现2例左上肢轻度缺血及轻度萎缩;17例患者在出院6个月后进行CTA复查,显示剖开被全面封闭,假腔内有血栓出现,但未出现支架内漏及移位情况,整体治疗效果良好。

结论在胸主动脉瘤的临床治疗中,采取覆膜支架封闭左锁骨下动脉治疗法是有效可行的,但要积极做好术前各项准备,并强化远期疗效观察。

【关键词】覆膜支架;左锁骨下动脉;胸主动脉瘤胸主动脉瘤(TAA)是临床上死亡率相对较高的血管疾病,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进步和人口老龄化加快,该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医疗技术的日益成熟及广泛应用,使胸主动脉瘤的临床治疗方法不断变化。

以往临床上以开放式手术治疗为主,但是存在较大创伤,并发症易发生,且有较高死亡率[1]。

伴随腔内治疗术的微创、安全、有效等特点在临床上日益被认可和应用,实施腔内治疗的病例不断增加[2]。

本文主要对22例胸主动脉瘤患者的覆膜支架封闭左锁骨下动脉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报告正文如下。

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以2014年10月到2015年8月到我院收治的22例胸主动脉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其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34到72岁,平均(57.2±13.5)岁;主动脉夹层12例,主动脉穿透性溃疡2例,假性动脉瘤8例;合并高血压15例,糖尿病3例,冠心病2例。

临床表现主要是发热、可闻血管杂音及咯血等。

2.方法2.1 临床检查本组患者在术前均进行螺旋CT增强扫描和三维重建了明确胸主动脉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8・-——
介入放射学杂志2008年4月第17卷第4期J/nterventRadiol2008,V01.17,No.4viathelefthumomlarterytoblockthereflux.ResultsTheorificeandtheoutletoftheleftsubclayainpseudo—
aneurysmwerebethsealedthoroughlywithoutendoleak,brainaccidentorarmischemicsymptoms.
ConclusionsThetri-interventionalmethodutilizingtheoccluder,coveredsteut-graft,andthecoilsinthe
treatmentofthepseudo—-aneurysmattheproximalsegmentofthesubclavainarteryhasthebenefitsofmini-
invasion,thoroughsealing。

stableframestructure,and
assureshighsecurity.(JInterventRadiol,2008,17:
277-280)
【Keywords】Subclavianartery;Aneurysm/pseudo-;Aorta/thoracic;Stent—graft;Occiuder;Coils
位于胸腔内的锁骨下动脉起始段的假性动脉瘤治疗较困难。

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开胸切除置换人造血管或直接结扎之。

由于主动脉弓上动脉、静脉、神经等纵横交错,对手术操作影响较大,而且并发症率和手术风险较高111。

目前血管腔内覆膜支架(stent—graft)治疗动脉瘤的方法所显示出的微创优势使该法在外周动脉瘤的治疗方面应用13渐广泛㈣。

但对于部分距离主动脉或分支动脉很近的外周动脉瘤,例如距离小于1cm,如直接应用SG,将因为没有足够长度的瘤颈而导致无法达到彻底隔绝的效果。

我们尝试采用覆膜支架、用于先天性心脏病的封堵器(occluder)加弹簧钢圈(coils)的“三介入法”治疗位于起始段锁骨下动脉瘤,获得满意的疗效,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男,42岁。

因胸部不适体检发现左锁骨下动脉假性动脉瘤。

CTA示瘤体内径2.8cm,外径4.5cm,长度4cm,近端瘤颈长度小于0.5cm,内径约9mm,存在附壁血栓。

远端流出道内径3mm。

瘤体外壁压迫左颈总动脉。

锁骨下动脉开口处主动脉弓内径约28ram(图1)。

根据测定数据,选用腰径10mill、顶帽直径14mm的用于室间隔缺损的封堵器(上海形状记忆金属有限公司)l枚、直径8mill弹簧钢圈(COOK公司)l对、34mm×98mm覆膜支架(Medtronic公司)1套。

辅助材料包括超滑导丝、猪尾导管、动脉鞘、超硬导丝等。

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纵行切口4cm,游离股总动脉2cm,吊带牵引备用。

穿刺右肘部肱动脉,Seldinger技术置6F动脉鞘,0.035英寸/150cm超滑导丝交换5F猪尾导管进入升主动脉,连接高压注射器行主动脉弓部造影,确认瘤体位置、形态、流人流出道情况(图2)。

经猪尾导管交换0.035英寸/260cm超硬导丝,撤除导管和动脉鞘,导引封堵器的输送器(9F)进入主动脉弓,经输送器送人封堵器,推出前端顶帽,后撤卡于锁骨下动脉开口,即瘤入口,再后撤输送器使后端顶帽展开,保持末端与推送导丝仍连接。

经股动脉穿刺引入超滑导丝,配合5F猪尾导管至主动脉弓,高压造影显示封堵器未能彻底封闭进入锁骨下动脉血流。

交换超硬导丝,送入携载覆膜支架的输送器,支架覆膜前缘定位于右颈总动脉左侧延长线(封堵器顶帽右侧边缘),释放覆膜支架。

再次造影显示完全封闭左锁骨下动脉流人道。

断开与封堵器连接的导丝,保留输送器外鞘,送入5F椎动脉导管至动脉瘤流出道,手推造影显示流出道有反流血进入瘤腔。

以直径8mm弹簧钢圈2枚置于流出道,再次造影表明无血流进入瘤腔。

撤除导管、压迫上肢穿刺处15min,加压包扎;缝合股动脉开121及手术切口。

3种介入手术操作步骤均成功,封堵器准确定
a左锁骨下动脉增CTAI垒|像bCT示动脉瘤实际大小超过二三维重建图像
图l左锁骨下动脉假性动脉瘤
介入放射学杂志2008年4月第17卷第4期JInterventR趔i!!型!!y丛17,No.4
_DSA示锁骨下动脉起始段假b封堵器释放后造影,无法彻性动脉瘤底封闭入口c植入覆膜支架后瘤腔不再显d远端出口植入钢圈栓塞影
图2假性动脉瘤治疗经过
位锁骨下动脉开口;覆膜支架成功释放定位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两者契合紧密。

弹簧钢圈定位于动脉瘤流出道,椎动脉血流保持开放、通畅。

各种器械在操作过程中未发生机械故障。

造影显示:首先置人封堵器后,由于近段瘤颈不规则,肥厚且存在附壁血栓,封堵器与流人道契合不紧密,瘤腔继续显影。

置入覆膜支架后假性动脉瘤流人道被完全隔绝,瘤腔未再显影。

远段流出道植入弹簧钢圈后被完全封闭,瘤腔不显影,表明动脉瘤被彻底隔绝。

2讨论
位于胸腔内锁骨下动脉瘤常规手术比较困难,尤其对于较大的锁骨下动脉起始段的动脉瘤,往往需要大范围开胸手术并在体外循环下进行,术野解剖结构复杂,手术操作难度大。

随着血管腔内治疗和介入技术的日益推广,各种部位的动脉瘤几乎都可通过微创的腔内治疗完成。

对于锁骨下动脉起始段的动脉瘤如能采用腔内疗法,其“性价比”可能更高。

通常意义的动脉瘤覆膜支架隔绝术要求瘤体两端的主干动脉必须有足够的瘤颈。

对于外周动脉瘤,两端瘤颈长度不小于10mm即可。

如瘤颈小于该长度,不仅隔绝不完全,锚定也不会稳固,容易造成移位。

本例近端瘤体已经靠近主动脉弓,近端瘤颈长度不足,不适合采用通常的腔内覆膜支架植入法。

大型腹膜支架植入主动脉弓直接封堵锁骨下动脉开口的方法适用于部分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但本例动脉瘤流人道不平滑,锁骨下动脉开口距左颈总动脉开口也较近,仅不足5mm。

因而预计难以达到满意的隔绝效果。

用于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封堵器疗法和血管栓塞治疗的弹簧钢圈疗法已经临床成功应用多年,对阻断血流有良好的效果。

本例尝试组合该三种介人材料用于本例特殊位置的动脉瘤,可称做“三介入法”。

下面简要分析其原理及应用注意事项。

2.1三介入法的原理和优点
通常用于房室间隔缺损的封堵器结构呈“空竹”状,由短圆柱形“腰”和两端的盘状“顶帽”构成,多由细金属丝网状编织而成,内部缝固多层隔断血流的薄膜。

一般封堵干直径10mm以内或顶帽直径20mm以内均可缩装于内径8~9F的输送器,可顺利经过成人的肱动脉到达主动脉弓。

本例近端瘤颈长度较短,瘤腔与主动脉弓的关系与左右心室相似,故适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

植入后,两端顶帽分别位于主动脉弓和瘤腔内,与封堵室间隔缺损的原理相同。

但由于开口处主动脉弓的管壁呈拱形而不是室间隔的平面形,故单独以封堵器无法彻底封闭血流,待后续覆膜支架植入后,以支架的张力将顶帽紧密贴附于主动脉壁,支架的覆膜同时也扩大了封闭面积。

本法消除了植入器材与血管解剖结构形态不完全匹配(结合不紧密)所导致的I型内漏,因而可以达到满意疗效,不易发生内漏,且具有通用性。

封堵器本身也可以用做覆膜支架的定位标记,其显影比位于锁骨下动脉内的导管更清晰,位置更准确,有利于覆膜支架的准确定位和释放。

用于栓塞血管的弹簧圈防止了逆向反流血进入瘤腔,达到了彻底隔绝动脉瘤的效果。

2.2并发症及防治
左椎动脉是左锁骨下动脉最重要的分支,供应大脑后部、延髓、脑桥的血液。

术中封闭锁骨下动脉开口的同时可造成椎动脉的急性缺血。

目前通常认为,如果左侧椎动脉是优势供血动脉,急性闭塞后将引起其供血范围的急性缺血,导致严重的临床后果,应进行颈部转流手术15]。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多次
直接封闭左锁骨下动脉开口,仅部分病例进行了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