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珊迪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小珊迪》教案设计

《小珊迪》教案设计

《小珊迪》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小珊迪》。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人物、事件和背景。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性格。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和情感。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阅读兴趣。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友谊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从课文中认识到诚信、勇敢和善良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小珊迪》是一篇描述一个诚实、善良的小女孩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小珊迪用自己的诚实和善良感动了一个冷漠的商人,最终得到了他的帮助和友谊。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课文学习,理解小珊迪的诚实、善良和勇敢的品质。

(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细节描写,理解作者通过这些描写表达的主题。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对新课的学习产生期待。

(2)利用图片或实物,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3.2 自主学习(1)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3.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分析作者的意图。

(2)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3.4 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品质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个类似的短篇故事。

(3)思考并回答:你认为小珊迪的品质对她的人生有哪些积极影响?五、教学评价(1)课后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课后作业,进行互评和教师评价。

(3)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教学资源6.1 课文文本:《小珊迪》全文6.2 图片素材: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如冬天的景象、小女孩等6.3 视频素材: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片段,如冬季的风景、人物情感表现等6.4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等七、教学方法7.1 讲授法: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7.2 互动式教学:教师与学生进行提问和回答,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度7.3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和视频素材,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7.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八、教学步骤8.1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好课文文本、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8.2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对新课的学习产生期待8.3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8.4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分析作者的意图8.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九、教学策略9.1 引发兴趣:通过图片和视频素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9.2 启发思考: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9.3 情境体验: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9.4 情感共鸣: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到人物的喜怒哀乐,培养情感表达能力9.5 互动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提高课堂参与度十、教学反思10.1 课后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进行教学效果评估10.2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是否存在不足之处10.3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10.4 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教学资源和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目标中,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友谊的价值观是重点。

语文《小珊迪》教案

语文《小珊迪》教案

语文《小珊迪》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理解其表达效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汇报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采访等方式,扩展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2)懂得诚实守信、知错就改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理解其表达效果。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和特点。

2. 体会作者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录音带、课件等教学资源。

2. 生字词卡片、练习题等教学用具。

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录音带,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小珊迪》,激发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并运用。

(3)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3. 讨论交流(1)分组讨论:课文中小珊迪的形象特点有哪些?(2)全班汇报:各组讨论成果,引导学生关注小珊迪的善良、诚实等特点。

4. 拓展延伸(1)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采访等方式,了解课文背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结合实际生活,讨论诚实守信、知错就改的重要性。

5. 总结反馈(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2)学生谈收获,对课文内容进行评价。

6. 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个关于小珊迪的小故事。

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合作意识等,给予相应的评价。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关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语文《小珊迪》教案

语文《小珊迪》教案

语文《小珊迪》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理解事物,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人物形象分析: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理解作者通过人物塑造所传达的主题思想。

4. 故事情节理解:通过分析故事情节,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蕴含的美好情感。

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写作、阅读等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会生字词,提高阅读能力。

2. 教学难点: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主题思想。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情感。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进行实际运用。

4. 人物形象分析: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理解作者的主题思想。

5. 故事情节理解:通过分析故事情节,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蕴含的美好情感。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学习态度。

《小珊迪》讲读的教案

《小珊迪》讲读的教案

《小珊迪》讲读的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小珊迪》故事的兴趣。

2. 帮助学生理解故事背景和主要角色。

教学内容:1. 通过图片或视频介绍故事背景,展示小珊迪的生活环境。

2. 简要介绍小珊迪的性格特点和遭遇。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或视频,提问学生对故事背景的认知。

2. 引导学生预测小珊迪的遭遇和故事发展。

第二章:故事梗概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概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包括小珊迪的遭遇和成长过程。

2. 强调故事中的转折点和冲突。

教学活动:1. 通过简短介绍故事梗概,引导学生关注故事的重要情节。

2. 学生阅读故事,边读边做笔记,记录重要事件和感受。

第三章:角色分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及其性格特点。

2.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小珊迪的性格特点,包括她的勇敢、善良和乐观等方面。

2. 引导学生关注其他重要角色的性格特点和作用。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讨论小珊迪的性格特点,分享彼此的看法。

2. 学生分析其他重要角色的性格特点和故事中的作用。

第四章:故事解读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2. 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主题和寓意,如勇气、友谊和成长等。

2. 讨论故事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

教学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2. 各组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和讨论。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总结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2. 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思考和创作。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总结故事的主要内容和自己的感受。

2. 鼓励学生进行拓展思考,如设想小珊迪的未来等。

教学活动:1.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总结,讨论故事对自己的启发。

2. 学生进行拓展思考和创作,如写一篇关于小珊迪未来的故事。

第六章:文学元素分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识别故事中的文学元素。

《小珊迪》教案设计

《小珊迪》教案设计

《小珊迪》教案设计1.《小珊迪》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及多音字“薄”的读音,拓展积累一些形容人的品质方面的词汇;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通过抓重点词句研读体会,感受小珊迪善良、诚信的品质;3、能运用自段段意归并法概括课文第二、三段的段意;4、培养学生善于倾听、表达与交流的语文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教学准备】根据教学过程的设计制作幻灯片课件【教学课时】 3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研读1、导入。

师:是啊,一个多么可怜、多么善良的孩子!为了那一盒小小的火柴,为了那四个需要找还的便士,他被马车轧断双腿,不幸地死了!这个时候,你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呢?2、师:我也在想,假如他不要急于把那四个便士找还给人家,那就不会被马车轧断双腿,就不会死去了。

他难道不需要那些钱吗?学生仔细默读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珊迪非常需要钱?划出有关句子认真体会。

3、组织全班交流。

从课文以下地方可以体会到小珊迪十分需要钱:①“身上只穿一件又薄又破的单衣,瘦瘦的小脸冻得发青,一双小脚又红又肿”②“我可以一便士卖给你们两盒”③“为了使他不再纠缠,我打算卖盒”④“啊,请您现在就买吧,先生,我饿极了”⑤“我给了他一先令,他转身就跑”⑥“他俩是孤儿,父母早就死了”⑦“可怜的小珊迪躺在一张破床上”⑧“我的两条腿全断了,就要死的”⑨“小利比,我可怜的弟弟!我死了,你怎么办呢?谁来照顾你呢?”3、师:是啊,正像大家刚才体会的那样,其实小珊迪非常需要钱!他需要钱买面包充饥,他需要钱买衣服御寒,他需要钱找个躲风避雨的地方,他需要钱治自己的双腿,他需要钱照顾可怜的弟弟,他需要钱去上学,去玩,去过正常孩子那样的幸福生活,……他真的太需要钱了!这样一个需要钱的孩子,当他被马车撞断双腿,当他的帽子找不到了,火柴找不到了,有七个便士也找不到了的时候,他的心里会怎样想呢?4、学生完成随堂练笔(cai呈现):一辆马车把小珊迪撞倒,从他身上轧了过去。

《小珊迪》的教案

《小珊迪》的教案

《小珊迪》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小珊迪》的故事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人物描写、情节发展等分析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2)懂得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小珊迪》的故事内容。

(2)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1)学会生字词并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通过人物描写、情节发展等分析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三、教学准备:1. 教材:《小珊迪》文本。

2.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多媒体展示《小珊迪》的插图,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

(2)邀请学生简要介绍他们所知道的小珊迪。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小珊迪》文本,理解故事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 生字词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文本中的生字词。

(2)学生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巩固生字词。

4. 分析人物形象:(1)学生讨论小珊迪的人物形象特点。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人物描写、情节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

5. 主题思想探讨:(1)学生谈谈对故事主题思想的理解。

(2)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方面进行探讨。

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1)熟读《小珊迪》文本,巩固生字词。

(2)以“我眼中的小珊迪”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2. 课堂作业:(1)完成练习题,检测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2)绘制小珊迪的人物形象图。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故事情节,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 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体验故事情感。

小学五年级上册《小珊迪》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上册《小珊迪》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上册《小珊迪》教学设计小学五年级上册《小珊迪》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了解珊迪的悲惨遭遇,激发学生的同情感,教育学生学习珊迪善良、诚实的品质。

2、继续学习抓住主要内容,归纳段落大意。

3、学会生字新词,并会用“诚恳”、“目不转睛”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继续学习抓住主要内容,归纳段落大意。

教学难点:理解句子的含义。

教学过程:3课时一、导语入境;这节课我们继续关注“小珊迪”的命运,要通过珊迪的悲惨遭遇,激发起我们的同情感,学习珊迪的美好品质。

课文分哪三段?请三人分段读课文。

二、学习第一段:1、默读第1自然段,思考:站在“我”面前的小男孩什么样?2、读句子,谈体会;(投影1)小男孩身上只穿一件又薄又破的单衣,瘦瘦的小脸冻得发青,一双赤脚又红又肿。

(“只”什么意思?小珊迪的生活处境如何?)(“只”是仅有,惟一的意思,看出小珊迪饥寒交迫,生活无指望,贫穷,艰难。

)3、带着对小男孩的同情读读这一段。

轻声读,指名读。

4、这个穷苦的孩子卖火柴时说了些什么?指名读2--7自然段。

再读小珊迪的四次话,体会“请求”、“乞求”时孤苦无援,可怜辛酸的困境。

5、“我”是怎样做的呢?指名读第8自然段。

6、读句子,谈体会。

(投影2)等了很久也不见他回来,我猜想可能上当了。

但是当我想到孩子那诚恳的面容,想到他那使人信任的表情,我断定他不是那种人。

(“猜想”、“断定”是什么意思?“我”为什么断定他不是那种人?)(议:“猜想”":猜测,估计。

“我”根据他面容诚恳真诚,表情使人信任,断定他不是骗人的。

)7、小组分角色读一读。

8、这一段的段落大意是什么?(“我”花一先令买了两盒火柴,可是卖火柴的小男孩没有把找的零钱送回来。

)三、学习第二段:1、小珊迪到底是哪种人呢?指名读。

思考:“我”从小利比的话中知道了什么?“我”接过那四便士时,心里会怎样想?(“我”知道珊迪身受重伤,帽子、火柴、另几个便士全丢了,面临死亡,可他还让弟弟把保存的四个便士还给“我”,“我”为他的诚实守信感动,没想到小男孩有这样美好的心灵;同时“我”为他的悲惨命运担忧,他的遭遇撞击着“我”的心灵。

小学语文《小珊迪》教案

小学语文《小珊迪》教案

小学语文《小珊迪》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和事件,分析其性格特点和道德品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和情感。

(3)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2)教育学生诚实守信、勇于承担责任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和事件,理解其性格特点和道德品质。

2. 教学难点:(1)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和情感。

(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勇于承担责任的品质。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共鸣,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的人物描写素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

(2)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小珊迪是个怎样的孩子?她的品质特点有哪些?2. 自主学习:(1)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指导。

3. 分析讨论:(1)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分析小珊迪的性格特点和道德品质。

(2)分组讨论,每组选出一个典型事例,进行分析。

4. 情感教育:(1)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自己在生活中是否能做到诚实守信、勇于承担责任。

(2)分享自己的经历,互相启发,共同成长。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小珊迪的品质特点,并对学生提出要求:要向小珊迪学习,做一个诚实守信、勇于承担责任的好孩子。

小珊迪教案精选六篇

小珊迪教案精选六篇

小珊迪教案小珊迪教案「篇一」【设计意图】萨特曾说过这么一句话,“阅读就是自由的梦”。

也许这句话太诗意,但可以肯定阅读是一种生命活动,是一种感悟,一种体验。

同时,《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同时,学习需要有信心、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主要体现在:1 、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2 、及时、多层次、多角度地鼓励学生,树立学生的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一、教学目标1 、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请求”、“乞求”、“纠缠”)。

2 、让学生主动参与、入情入境,在读演中体验、感悟小珊迪的诚实守信。

二、教学过程1 、做数学题,激趣。

师:我们来做几道数学题, 1 元=()角 1 角=()分,这些都是人民币的单位。

像英镑、先令、便士是英国钱币的单位, 1先令=()便士。

生: 1 先令等于 12 便士。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呀?生:书上说,那位先生给小珊迪 1 先令,买火柴需 1 便士+丢了 7 便士+归还的 4 便士,等于 12 便士。

师:你真会读书,读得真仔细。

请大家猜猜, 1 便士大概等于多少分?生: 10 分左右吧。

师: 1 便士还比我们人民币 1 角少一点,大概只有七八分。

现在,我们有些人对于 1角钱不屑一顾,如果地上有一角钱,也不去捡起它,认为太少了,没用。

但小珊迪为了 1便士在寒冷的冬天里苦苦哀求,后来还被马车轧断了双腿。

(板书:小珊迪)【意图】一堂语文课前做数学题,让学生有一种新鲜、奇怪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也弄清了先令和便士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 、读演中感悟、体验小珊迪的品质。

师:小珊迪是怎样苦苦哀求?请大家从 1 — 8 节中找出有关句子,想尽办法读好它。

(生读)师:谁来读读小珊迪第一次哀求。

(生读)师:你为什么这样读?生:因为他又冷又饿,希望能有一便士买吃的,很可怜。

小学语文《小珊迪》教案

小学语文《小珊迪》教案

小学语文《小珊迪》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人物关系和事件发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运用想象和联想,让学生感受故事情节的真实性。

(3)学会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深入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2)教育学生诚实守信,做一个有道德品质的人。

(3)引导学生懂得珍惜亲情和友谊,学会感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通过人物描写,深入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涉及的人物关系和事件发展的理解。

(2)通过细节描写,感受人物的情感变化。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所描述的场景。

(2)简介课文作者及其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读课文,感受故事情节。

(2)学生分享学习生字词的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情感。

(2)小组讨论:讨论课文中所涉及的人物关系和事件发展,分享讨论成果。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教学重点。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个类似的温馨故事,并与同学分享。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巩固学习成果。

3.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自我评价,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音乐、角色扮演等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真实的学习情境。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小珊迪》语文优质教案

《小珊迪》语文优质教案

《小珊迪》语文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小珊迪》。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小珊迪的品质。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关系。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3)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培养语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2)学会珍惜亲情和友谊,懂得感恩。

(3)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小珊迪》。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小珊迪的品质。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弱势群体。

(2)分享与小珊迪类似的真实故事,激发学生同情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默读课文,感知故事情节。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对小珊迪的印象。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揭示小珊迪的品质。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互动评价。

4.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从小珊迪的故事中,学会关爱他人,珍惜亲情和友谊。

(2)分享自己的亲情故事,让学生学会感恩。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爱他人,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四、课后作业:1. 朗读并背诵课文《小珊迪》。

2.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小珊迪的故事续写。

3. 观察身边的人,选取一个有爱心的人,写一篇短文介绍其事迹。

五、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1)学生能否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小珊迪》。

(2)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人物形象的把握程度。

(3)学生是否能运用所学知识到实际情景中。

《小珊迪》教案(精选16篇)

《小珊迪》教案(精选16篇)

《小珊迪》教案(精选16篇)《小珊迪》篇1一、教材分析这篇精读课文介绍了靠卖火柴维持生活的孤儿小珊迪,在为"我"换零钱穿过马路时,不幸被马车轧断双腿,临死前托付弟弟还零钱,牵挂着弟弟没人照顾,最后悲惨死去的故事,赞扬了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

选编本文的主要意图是,通过阅读实践,进一步培养学生按叙述顺序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阅读能力;让学生从文中受到感染,学习故事主人公诚实、善良的品质,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的特点,理解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感悟和交流,培养学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的能力。

德育目标:学习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创新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进行想象,培养学生创造心往一处想想象的能力。

三、教学支点重难点:通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中学习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

创新点:1、在小珊迪受伤,七个便士不知去向的时候,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

2.在小珊迪临死时,从他的目光中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

空白点:在文章的结尾处,提供练笔机会,为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留下空白。

四、教学过程一、启读,未成曲调先有情同学们,今天,教师怀着沉重的心情来和大家回顾一段历史,一百多年前的英国,当时,社会上贫富悬殊,许多人的生活是缺衣少食,而那些失去父母的孩子,更是不得不以乞讨或做小买卖为生。

在他们当中,有一个可怜的孩子,为了卖出一盒火柴,而悲惨的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他唯一的亲人。

今天,让我们共同的走近这个可怜的孩子。

二、通读,潜心会文动真情1、请同学们自由读全文。

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读的时候注意自己感觉和心情的变化,同时,请你把让自己心情产生变化的地方做上标记。

(学处自由读全文)2、请把你标记的地方在读两遍,感受一下,为什么产生了变化呢?初步认识(可怜)――知道真相(同情)――悲惨死去(感动)3、把你心情产生变化的地方读人大家,我们用"心"去听,去感受。

《小珊迪》教学教案

《小珊迪》教学教案

《小珊迪》教学教案《小珊迪》教学教案《小珊迪》教学教案1一、教材分析:《小珊迪》是一篇反映19世纪英国儿童生活的短篇小说。

主要写了英国一个卖火柴的小男孩珊迪为了一便士卖掉一盒火柴而苦苦哀求,又为了急着送还先生的零钱而被一辆马车撞伤悲惨死去的故事。

整个故事生动感人,以第一人称叙述,运用对话展开故事的情节。

二、学情分析:这类故事情节性较强的课文,学生感兴趣,能够读懂,并能借助工具书运用以往学过的方法理解课文中关键词语的意思。

例如运用字义理解“孤儿”的意思;查阅字典理解“请求、乞求”的意思,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能揣摩出两者细微的区别。

但对于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即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复述课文,学生还是比较困难的。

尤其本篇教材以对话展开故事情节,如果要学生独立复述比较困难。

教学中教师必须通过抓住文中关键词句的理解和概括帮助学生掌握复述的要点。

三、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本阶段的教学目标及本班实际,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目标一:读准“薄”、“轧”的读音,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纠缠、请求、乞求、孤儿”的意思。

课文中的生字不多,但由于“薄”和“轧”都是多音字,学生还不能正确掌握它们的读音,可以让学生在预习课文时查字典,根据字义选择在具体语境中这两个字的读音,以锻炼学生运用工具书自主识字的能力。

“轧断”的“轧”是“碾、滚压”的.意思,因此要读“yà”;“又薄又破”的“薄”是指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小,与“厚”相对,因此要读“báo”。

本篇课文词语不多,最关键的就是“请求、乞求”这组近义词的理解。

通过这组词语的理解,还能把握文中小珊迪的感情变化。

在教学中,我因势利导,先请学生事先查阅字典辨析这两个词语的不同意思。

再通过联系上下文,学生就能理解到“请求”是比较强烈的要求。

“乞求”是在小珊迪饥寒交迫、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只得屈膝求人的意思,再次让学生通过词语的理解感受当时小珊迪的可怜。

目标二:通过阅读,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能联系上下文体会“我”内心的感受,读懂“我”态度变化的原因。

《小珊迪》教案

《小珊迪》教案

《小珊迪》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珊迪的优秀品质。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品质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学会与人分享自己的感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小珊迪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意识。

(3)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珊迪的优秀品质。

3.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1. 分析小珊迪的优秀品质,引导学生从中受到启示。

2. 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课文相关背景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识,提问学生对小珊迪的了解。

(2)简介小珊迪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默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2)学生分享学习生字词的心得。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分析小珊迪的优秀品质。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2)分析小珊迪的优秀品质,引导学生从中受到启示。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如何尊重他人、关爱他人。

(2)分享自己的感受,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小珊迪的优秀品质。

7.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结合自己的生活,写一篇关于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作文。

8. 板书设计:小珊迪的优秀品质诚实善良勇敢有爱心9.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分析小珊迪的优秀品质,培养了学生的道德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积极引导他们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小珊迪》教案设计

《小珊迪》教案设计

《小珊迪》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小珊迪》的故事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小珊迪的性格特点和行为举止。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故事主题。

(2)学会通过细节描述,描绘人物形象和场景。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2)学会珍惜友谊,尊重他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正确朗读和理解《小珊迪》的故事内容。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分析小珊迪的性格特点和行为举止。

难点:1. 深入理解故事主题,把握人物情感变化。

2. 学会通过细节描述,描绘人物形象和场景。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三、教学准备:1. 教材:《小珊迪》课文文本。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3. 教学资源:相关图片、视频、音频等。

4. 学习工具:笔记本、文具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小珊迪》的封面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简要介绍作者及作品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默读课文,感知故事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生字词的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小珊迪的性格特点和行为举止。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深入分析:(1)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细节描述,描绘人物形象和场景。

(2)分析故事主题,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谈谈对小珊迪的关爱和帮助他人的体会。

(2)分享自己的经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6.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爱他人,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关爱他人的作文。

《小珊迪》的教案设计

《小珊迪》的教案设计

《小珊迪》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故事《小珊迪》的主要内容。

(2)能够分析并欣赏故事中的角色形象和情节安排。

(3)能够运用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进行创意写作。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特点。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2)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培养坚强的意志力。

(3)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阅读兴趣。

二、教学内容2.1 故事背景:介绍作者简·奥斯汀以及她的代表作品《傲慢与偏见》,引导学生了解英国19世纪的文学特点。

2.2 故事梗概:简要介绍《小珊迪》的故事情节,包括主要角色、事件发展和故事结局。

2.3 角色分析:分析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小珊迪的性格特点、动机和成长变化,引导学生理解和关爱小珊迪。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展示《傲慢与偏见》的封面和简介,引导学生对英国19世纪的文学作品产生兴趣。

3.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小珊迪》的故事梗概,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

3.3 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分析故事中的角色形象和情节安排,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3.4 角色扮演:选取几个重要场景,让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表演展示。

四、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评估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2 小组合作: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意写作能力。

4.3 角色扮演:评价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资源5.1 教材:《小珊迪》故事文本。

5.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5.3 表演道具:服装、道具等。

六、教学活动设计6.1 朗读活动:在课堂上安排时间,让学生朗读《小珊迪》的选段,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让学生感受故事的情感氛围。

《小珊迪》的教案设计

《小珊迪》的教案设计

《小珊迪》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小珊迪》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

(2)学会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

(2)学会珍惜友情,懂得感恩。

二、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分析:《小珊迪》是一篇讲述友谊、关爱的故事。

课文通过描写小珊迪与小男孩的相遇、相知、相助,展现了小珊迪的善良、勇敢、无私的品质,也表达了珍惜友情、关爱他人的主题。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分析小珊迪的性格特点,理解课文主题。

(2)教学难点:学会通过人物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学会生字词。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谈论友情的话题。

(2)板书课题《小珊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2)学生通过课后注释和学习工具,自主学习生字词。

3.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小珊迪的性格特点。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师生共同总结。

3.4 品读赏析(1)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描写句子,学会通过人物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

(2)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齐读。

3.5 巩固练习(1)课后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练习题: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

四、教学评价4.1 课堂表现评价:(1)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能力。

(2)学生朗读、表达、思考的能力。

4.2 课后作业评价:(1)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2)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5.1 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内容、生字词、重点句子等。

5.2 学习工具:提供字典、词典等学习工具,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

5.3 课外阅读材料:推荐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阅读面。

《小珊迪》的教案

《小珊迪》的教案

《小珊迪》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形象。

(2)能够分析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3)能够运用汉语拼音正确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故事的主题。

(2)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他人、诚实守信的美好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形象。

(2)分析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3)运用汉语拼音正确朗读课文。

2. 教学难点:(1)理解故事中的情感变化和心理描写。

(2)运用恰当的口语表达方式进行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向学生简要介绍课文《小珊迪》的作者、背景及故事梗概。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形象。

(2)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解决生字词问题。

3. 合作探究:(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2)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和道德观念。

5. 实践环节:(1)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故事中的情景。

(2)学生通过情景模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体会故事中的情感变化。

6.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悟。

四、课后作业1. 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篇关于《小珊迪》的读后感。

2.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故事中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的理解。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

3. 学生在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中的表现。

4. 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珊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小珊迪的悲惨生活,激发同情之心;感悟小珊迪的诚实善良,触动感动之情。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喜欢看穿越剧吗?今天就让我们坐上穿越的火箭,来到一百多年前的英国的爱丁堡。

这座城市里生活着这样一群孩子,(出示课件)他们的童年是在饥饿和寒冷中度过的,这些失去父母的孩子,为了生存,不得不拖着瘦小的身子,给富人们擦地擦皮鞋……让我们共同认识其中的一名孩子,他就是小珊迪。

(师板书课题)让我们共同记住这个名字。

生齐读。

读完题目,你最想从文中知道什么内容?
一.初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课文中向我们介绍了一个怎样的小珊迪?
3.学生自由回答,老师相应板书(可怜、诚实、讲信用……)
二、再读课文,体会可怜
1.默读课文,找一找,看看文中哪些词语和句子让你体会到小珊迪的可怜,把它们画下来。

2.生汇报,师指导。

(1)、你认为珊迪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预设1:可怜。

原因:A、他是个孤儿。

B、身上只穿一件又薄又破的单衣,瘦瘦的小脸冻得发青,一双赤脚冻得通红。

(重点理解又薄又破、瘦瘦的、赤脚)朗读指导:带着对珊迪的同情读出珊迪的可怜。

3.还从哪些地方感悟到小珊迪的可怜?
(1)体会对话描写
先生,请买盒火柴吧!
一个火柴只要1个便士啊!
我可以1个便士卖给你两盒。

请您现在就买吧!先生,我饿极了!我给您去换零钱。

a.指名读,出示对话内容
b.在这段对话中,有没有词语也让你体会到了小珊迪的可怜?c.生说到“请求”时,问:小珊迪在请求着什么?(买火柴)指导读本句话.
d.除了这个“请求”,还有哪个词?(乞求)什么是“乞求”,换个词说说?(生换词练习)小珊迪为什么要乞求?(生:因为他饿极了。

)屏幕上句子中的“请”“请求”“乞求”三个词用红颜色凸现出来。

小男孩饿极了,却连一个便士都得不到,他只有苦苦地哀求,像要饭一样地哀求——(生读,让学生把握“乞求”的语气)
e. 根据“乞”的字形理解乞求的意思。

f.指导朗读对话部分
g.通过这次对话,你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珊迪?
三、由文本展开联想,体会小珊迪的可敬
又从哪里感受到小珊迪的诚实守信呢?
指名回答:
1.我想可能上当了,但是看那孩子那诚恳的面容,想到他那使人信任的神情,我断定他不是那种人。

教师设疑:他不是那种人!请问,他不是哪种人?做换句练习。

指名回答,指名上台板书答案。

(预想的答案如下:坑蒙拐骗、人穷志短、惟利是图、见钱眼开、见利忘义、贪图钱财、不讲信用……)
2.可是小珊迪却真的没有把找回的零钱还给那位先生,究竟发生了什么?带着这样的疑问再去读读课文,找一找答案。

3.汇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生读小利比的话,并出示这段话)4.同学们,展开你的想象,一起和老师回到那个故事中去,小珊迪被马车撞倒了,轧断了双腿,当小珊迪被送回家里后,小利比看见了,怎么说?小珊迪又是怎样嘱咐小利比把四个便士还给那位先生的呢?课文写到这个情节吗?(没有)那让我们展开合理的想象,把这感人的对话补充过来好吗?展开想象,小组合作交流,找伙伴练习小利比、小珊迪的对话。

(要求:看谁设计的对话最合理、最感人。

)(配乐《二泉映月》)
5.指名对话(教师提示语:小珊迪被马车撞倒了,轧断了两条腿,被人抬回了家,躺在床上痛苦地呻吟着,小利比看见了、、、、、)(配乐《二泉映月》)
6.同学们,你们此时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珊迪?(生:诚实、守信。

板书)师过渡:小利比找到那位先生,他对那位先生说——(指名读)
相机指导朗读小利比说的话(第13自然段)
自由读、再指名读、齐读(指导方向:你为什么这样读?或:小利比是这样说的吗?他当时的心情怎样?请大家再去自由练习读一读。

)(齐读提示:可怜的小利比,他就要失去他唯一的亲人,他非常难过、非常悲痛,他对那位先生说——)
7.师:又冻又饿的小珊迪需不需要钱?(需要)太需要了!可他却没留下不属于自己的钱。

受伤的珊迪需不需要钱去救治?需要)太需要了!可他却没忘记让弟弟去送还零钱。

你说他是个怎样的孩子?(诚实)是呀,多诚实的孩子,正因为他的诚实,“我”感动了,“我”去看望了珊迪。

此时此刻,躺在破床上的小珊迪会怎么对“我”说呢?请大家自己读一读14自然段小珊迪说的话,你怎么理解的就怎么读。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相机指导:这是一个躺在病床上的人说的话,这是一个痛苦的人临终前说的话。


8.师:可怜的小珊迪就要死了,他担心的是什么?(弟弟无人照顾)你说他又是个怎样的孩子?(善良)
过渡:可怜的小珊迪,以他的诚实和善良,深深地把我打动了。

9.师有感情地背诵:我握住珊迪的手,对他说:“我会永远照顾小利比的。


a、让我们一起握住珊迪的手,对他说——(生齐读)
b、让我们闭上眼睛把自己放到那个夜晚,我们一起说——(生齐读)
c、此时此刻,我们握住的仅仅是珊迪的手吗?(诚实善良的心)d、师:是的,让我们握住这样的手,这样的心,再一次对小珊迪说——
10.配乐,师有感情地背诵最后两段。

师:作者的心被打动了,人们的心被打动了,凡是读过这个故事的人,谁不受感动呢?齐读最后一段。

四、升华情感,拓展思维
同学们,此时的你,一定有许多话想对小珊迪说,对吗?指名回答。

生齐读:让诚信与我们同行!
小珊迪
可怜可敬
饥饿诚实
寒冷善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