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快农业高职院校发展的思考
高职院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职院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而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渠道,高职院校在国家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然而,与其它类型的大学相比,高职院校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本文将讨论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课程设置单一化当前,高职院校普遍采取了类似“专业+通识教育”模式的课程设置。
这种模式下,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时,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其它领域的知识。
导致他们在面对实际工作中可能缺乏综合素养和全局观念。
解决此问题的对策之一是引入跨学科教学模式。
通过多学科融合和交叉训练,在专业知识基础上增加相关专业和通识教育知识的学习,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解决问题能力。
同时鼓励师资队伍多元化,并与外界企事业单位建立紧密联系,使学生能够参与实践教育,增强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
二、就业压力大高职院校毕业生要面对的首要问题是就业。
考虑到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才,同行竞争激烈。
许多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发现自己与用人单位期望不符,导致找工作时间延长或者就业岗位脱离其所学专业等情况出现。
为解决就业问题,一方面需要加强学生的职业适应性培训。
提供个性化的发展规划指导和职业咨询服务,帮助学生了解各行各业的需求并进行职前培训。
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与企事业单位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积极加强产教融合,在课程设置和实习环节上更加贴近用人需求。
三、师资队伍结构不完善在高职院校中,一些教师缺乏工作经验或行业背景知识不足。
这种情况下,他们可能无法对学生提供最新领域的知识和实践经验。
此外,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普遍老化,年轻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代沟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鼓励有工作背景或行业实践经验的专家参与到教学中来,引入“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即行业专业人士和理论研究者相结合,在课程设计、内训安排等方面互为补充。
同时,高职院校应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到这个领域从事教育工作。
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与对策——以岳阳县为例
大影 响力的专业带头人及综 合素质较 高的骨干教 师 ,
用 制 度 设 计 促 使 他 们 到 三 一集 团各 事 业 部 实 习 ,熟 悉
企 业 , 向双 师 型 教 育 1 作 者转 变 。 同时 在 双 师 型 中增 二 加 素 质 培 育 师 成 分 ,成 为集 理 论 教 师 、实 训 教 师 、素
生 ,农 业 职 业 教 育 陷 人 了 困境 。作 为一 名 农 村 职业 教 育 l 作 者 不得 不 引起 一 番沉 重 的思 考 。 T
~
、
农 业 职 业 教 育 陷 入 困 境 的 原 因
第 一 ,教 育 观 念 问题 。 地 方 政 府 及 教 育 部 门 ,特 别是 农 村 学 生家 长 普 遍 存 在 “ 普 教 、轻 职 教 ,重 升 重 学 、轻就 业 ,重 城 市 、轻 农 村 ,重 T 商 、轻 农 牧 ” 的 思想 倾 向 ,职业 教 育 在 我 罔处 于 “ 次等 教 育 ” 的地 位 。 社 会 将 就读 职校 视 为学 生 中考 、高 考 失 利 后 的 无 奈 选 择 。正 因为歧 视 职 业教 育 和 农 业 的传 统 观 念根 深 蒂 固 ,
2 0. 01
在高 等 职 业 教 育 中 ,实践 环 节 对 学 生 创 新 能 力 的 培 养 有 特 殊 的 意 义 。 l 工 学 院 坚 持 “ E学 结 合 ” 一一 “ 企 合 作 ”,依 托 一 资 源 优 势 ,一 半 以 上 课 程 进 校 行一 体 化 教 学 ,在 一 体 化 教 学 中 ,最 大 限度 地 利 用 了 i一 集 团 的 资源 优 势 。顺 利 实 施 基 于 事 业 部 真 实 工 作 过程 , 以项 目为 导 向 、 以任 务 为 驱 动 、以教 学 情 境 推 动 的一 体 化 教 学 改 革 。在 一 体 化 教 学 中 阐 释理 论 、锻 炼 动 手 能 力 , 以实 现 学 生 “ 距 离 上 岗 ” 在 实 践 中 零 。 锻 炼 学 生 ,培 养 学 生 的 创 新 意识 ,提 高学 生 的创 新 能
涉农类高职院校为农服务能力建设的探析
涉农类高职院校为农服务能力建设的探析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业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和发展机遇。
作为农业人才的培养地,涉农类高职院校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需要为农服务能力建设贡献力量。
本文将从涉农类高职院校的功能定位、服务能力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方面展开探讨,探析其为农服务能力建设所承担的责任和作用。
一、涉农类高职院校的功能定位涉农类高职院校是指专门培养与农业相关专业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其办学特色是紧密结合农业生产实践和市场需求,培养适应农村发展和农业现代化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在农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涉农类高职院校的功能定位更加突出,不仅需要培养具备良好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营能力的专业人才,还需要积极参与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工作,为农服务能力建设贡献力量,发挥自身的教育优势和专业特长。
二、服务能力建设的现状涉农类高职院校为农服务能力建设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人才培养方面。
涉农类高职院校不断完善农业相关专业的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积极引进新颖的教学内容和技术手段,培养出一大批在农业生产、农村管理和乡村振兴领域有能力的专业人才。
2. 科研成果转化方面。
涉农类高职院校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通过与地方农业企业和基层农村合作,将科研成果与实际生产相结合,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3. 社会服务方面。
涉农类高职院校积极参与当地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制定,承担农业技术培训、农业科技示范和科普宣传工作,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促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4. 人才输送方面。
涉农类高职院校为地方农业企业和基层农村输送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填补了农村人才短缺的空白,提高了农业产业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教学与实践脱节。
一些涉农类高职院校教学内容与实际农业生产存在脱节现象,导致学生毕业后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
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应加强与地方农业企业和基层农村的合作,开展实地教学和实习实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高职院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高职院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展望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为社会输送了大量实用型人才。
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并积极寻求解决之道,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和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高职院校发展存在的问题1、教育资源不均衡部分高职院校在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实训基地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优秀教师的缺乏导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一些教师缺乏实践经验,难以传授实用的技能。
教学设施更新缓慢,无法满足现代职业教育的需求,特别是在一些新兴专业领域,实训设备短缺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2、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一些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未能充分调研市场需求,盲目跟风开设热门专业,导致专业同质化严重。
同时,对传统专业的改造升级不够及时,使得部分专业的课程内容陈旧,无法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的更新换代,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
3、校企合作深度不够尽管校企合作已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模式,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合作层次浅、合作稳定性差等问题。
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往往只是提供一些简单的实习岗位,而在课程开发、师资培养、技术研发等方面的合作较少。
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和保障措施,校企合作容易流于形式,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4、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高部分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
同时,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不够到位,使得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5、社会认可度不高长期以来,社会对职业教育存在一定的偏见,认为高职院校的学历层次低,毕业生就业前景不好。
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的招生和发展,也导致了学生和家长对职业教育的选择意愿不强。
二、高职院校发展的展望1、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政府应加大对高职院校的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农业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发展报告
农业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发展报告一、引言农业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农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报告旨在全面分析农业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发展的现状、问题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与发展建议,为提升农业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提供参考。
二、教学质量评估教学质量是衡量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核心要素。
近年来,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在教学质量评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挑战。
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教材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等现象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为提高教学质量,应加强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对接,更新教材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三、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检验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
在农业高等职业教育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包括知识技能、实践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
然而,现有的评价体系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如过于注重知识技能评价、缺乏行业企业参与等。
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强化行业企业参与,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评价。
四、实践教学环节评价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农业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实践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等问题。
为提升实践教学环节质量,应加大实践教学资源投入,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师资队伍建设状况师资队伍是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
目前,农业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如教师数量不足、教师结构不合理、教师实践能力欠缺等。
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应加大教师引进力度,优化教师结构,加强教师培训和研修,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同时,应积极探索“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鼓励教师参与行业企业实践,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行业影响力。
高职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职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
而高职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培养乡村人才、促进乡村发展的重要环节,也逐渐受到社会关注。
高职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阻碍了其发展。
本文将就高职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研究。
一、问题分析1.教育资源不均衡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仍然过于集中于大城市,而农村地区高校数量较少,教学资源严重不足。
这导致了农村地区的高职教育服务水平无法满足需求,难以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效的人才支撑。
2.就业环境不够完善由于乡村地区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就业岗位相对较少,高职毕业生在就业方面面临很大的压力。
加之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大部分高职毕业生会选择到城市就业,这也导致了乡村地区的人才外流问题。
3.教学水平不高由于乡村地区教育资源匮乏,高职学校在农村地区招收的教师和教学条件均较为受限,这导致了教学水平相对较低,无法为乡村地区提供优质的高职教育服务。
4.就业观念问题在乡村地区,许多学生和家长对高职教育存在着偏见,认为高职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前景较差,影响了学生对高职教育的选择,这也成为了高职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障碍。
二、对策研究1.加大教育资源投入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高职教育资源的投入,加大对农村高职学校的资金扶持和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乡村地区的高职教育服务水平,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撑。
2.加强产教融合高职学校应该积极与当地企业和乡村社区合作,开展实践教学和实习工作,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与乡村产业接轨,增加就业机会,同时也能够促进当地产业发展。
4.加强宣传引导政府、高职学校和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加强对高职教育的宣传和引导,改变人们对高职教育的偏见,向学生和家长介绍高职教育的优势和就业前景,鼓励更多的学生选择就读高职学校,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更多人才支持。
5.拓展就业渠道政府应该大力支持农村地区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吸引更多的高职毕业生留在乡村地区就业,促进人才流动,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更多的动力。
乡村振兴战略下新时代高职院校发展探究
乡村振兴战略下新时代高职院校发展探究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新时代中实施的一项重要战略,旨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社会生活水平。
高职院校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力量,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究乡村振兴战略下新时代高职院校发展的关键问题。
高职院校应积极适应乡村振兴的需求,培养适应农村发展的专业人才。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是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高职院校应紧密结合地方农村发展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开设适应农村经济需求的专业课程。
可以加强农村科技、农村经济管理等专业的培养,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乡村发展提供服务。
高职院校应加强与地方企业、组织的合作,开展实践教学。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各方面的支持与合作,高职院校应积极与地方企业、农村合作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通过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使学生更加贴近实际工作环境,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实践教学也可以为地方企业提供一流的技术人才和技术支持,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高职院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
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是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各方人才的支持和配合,高职院校要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培训和引进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高职院校还应注重提高师资队伍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高职院校应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和创业人才,高职院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
通过开设相关的创新创业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实践中去。
高职院校还可以加强与创业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经验。
高职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职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高职学历教育是指在高等教育层次中开设的为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
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下,高职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本文将从高职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角度,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人才培养不足当前,虽然国家高度重视高职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一方面是由于师资力量的匮乏,另一方面是由于学校教育体制机制的不完善,致使学生在校期间缺乏与实际生产生活相结合的实践机会。
2. 就业市场不适应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乡村地区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高职院校所培养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并不被外界广泛认可。
一方面是由于高职教育在学生培养方面仍存在着瓶颈,另一方面是由于乡村用人单位对高职学历的认可度较低。
3. 人才流失现象明显在当前形势下,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毕业后都会选择留在城市就业,这导致了农村乡村地区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
导致了乡村振兴所需的人才资源无法充分得到利用,影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
4. 院校与企业合作不足在当前的高职教育中,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并不够完善,致使学校的教学方法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
导致学生毕业后很难适应实际就业市场的需求,也给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带来了困难。
二、对策研究1. 加强师资力量建设高职院校应当加强对师资力量的建设,在加大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的也应当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2. 拓宽实践机会在学校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应当通过与实际生产生活相结合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更多地接触实际生产,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3. 推动乡村就业机会高职院校应当与各乡村用人单位加强联系,推动乡村就业机会的出现,提高外界对高职学历的认可度。
湖南农业高职教育思考——以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要 达 到 这 些 规 划 目标 , 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 担 当实 用 技 术 大的农业类高职院校 ,湖南生物机 电职业技术学 院应主动适
人 才培 养的湖南农业高职教育责无旁贷 。据 统计 ,湖南省现 应社会转 型, 深入分析当前经济 的发展趋势 , 准确把握职业教 有农业科技 人才 3 6 . 7 万 人, 占全省人才总量的 1 2 . 9 %, 每万农 育发展的宏观背景 、 国际形势 , 科学研判 高等职业教育面 临的 村 劳动力人 口中农业科 技人才仅有 9 7人 。这里 的农 业科 技 新问题 , 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 人才包 括科 技示范带头人、 创业能手、 种养能手 、 农机 能手 、 农 3 . 1明确农业商职教育 定位和人才培养 目标定位
从事农业 高职教育 的不少教师 长期服务农业、 农村 , 他 们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实践锻炼 , 己自然形成一支 以解决 “ 三农”问题为己任 的人才
加 农 民收 入 , 推 进 新农 村 建 设 , 使 湖 南 农 业 对 全 国 的贡 献 越 来 既是专家、 教授 , 又是农艺师 、 园艺师 、 畜牧兽 医师 , 通过多年 作为全省农业类专业最多、 学生规模最大 、 农 业 办 学 特 色 队 伍 。他 们 长期 活 跃 在 “ 三 湘 四水 ” , 成 了农 民的 良师 益 友 , 是
湖 南农业高职教育思考
以湖南生物机 电职业技 术学院为例
口 朱 巽 单武雄 刘鹤翔 姚季 伦
4 2 1 0 0 2 )
( 湖南生物机 电职业技术 学院高职研 究所 摘
湖 南 ・长沙
要: 科技兴农是促 进湖南农 业发展 的有效途径 , 科技兴农 , 教育先行 。作为全省农业类专业最多、 学生规模
湖南农业高职教育思考
湖南农业高职教育思考摘要:科技兴农是促进湖南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科技兴农,教育先行。
作为全省农业类专业最多、学生规模最大、农业办学特色最明显的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应明确服务“三农”的办学定位,对接湖南现代农业建设,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提升服务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现代农业高职教育思考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8-185-02现代农业是以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标志的农业,不仅是改变农业与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出路,也是保障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
湖南是农业大省,素有“鱼米之乡”和“湖广熟,天下足”之美誉。
随着湖南“四化两型”建设的大力推进,巩固农村基础地位,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新农村建设,使湖南农业对全国的贡献越来越大。
作为全省农业类专业最多、学生规模最大、农业办学特色最明显的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现代农业建设中应如何发挥更大作用,值得深思。
1 湖南现代农业的人才需求分析湖南正在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需要一支数量充足,质量过硬的农业技术人才队伍。
湖南省“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指出,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培训科技示范带头人、创业能手、种养能手、农机能手、农村经纪人和专业合作组织领办人100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00万人;培训新型农民50万、培训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2.5万人、农民企业家和致富带头人等2.5万人;到2015年,湖南农业科技人才增加到7万人左右,农村实用人才达到300万人;到2020年,农业科技人才增加到10万人,农村实用人才达到500万人。
要达到这些规划目标,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担当实用技术人才培养的湖南农业高职教育责无旁贷。
据统计,湖南省现有农业科技人才36.7万人,占全省人才总量的12.9%,每万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农业科技人才仅有97人。
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基于江苏的思考
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发展 的问题 与对策
— —
基 于江 苏 的 思考
朱 其 志 , 大存 , 海 燕 , 小华 臧 董 张
( 苏畜牧 兽 医职 业技 术学 院 , 苏 泰 州 2 5 0 ) 江 江 2 3 0
[ 要 ] 业现 代化 需要 更 多的高素 质技 能型 农业 专 门人 才 , 离不 开 高等农 业 职业教 育的健 摘 农 这
[ 基金项 目] 0 1 2 1 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 “ 基于实训基地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研究 ”2 lJJ 3 6 (O 1SG 3 ) [ 作者简 介] 朱其 志(9 6 , , 1 8-)男 江苏畜牧兽 医职业技术学 院高职教育研究所 助教 ; 研究方 向 : 高职教育 , 心理教育 。臧大存(9 3 ) 16一 ,
提 供 人 才 支 撑
大 力 发 展 职 业 教育 已成 为我 国振 兴 经 济 、 增
强 实力 的 战略 选择 。作 为农 业 大 省 、 高教 大省 , 江
苏的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在“ 三农 ” 经济发展和高等 教 育事业 中 占有重要 地位 。“ 十二 五 ” 间 , 期 江苏 明
确提出“ 坚持 走 中国特 色 、 江苏 特点 农业 现代 化 道
男, 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 院副院长 , 博士 , 教授 ; 研究方向 : 高职教育 , 品科学 。 食 董海燕 (9 2 )女 , 17 一 , 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
育研究所副研究员 ; 研究方向 : 职教育 , 高 教育质量控制。张小华 (9 0 )男 , 17 一 , 江苏 畜牧兽 医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副所长 , 副教授 ; 研 究方 向: 高职教育 , 药物分析。
江西农业高职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经营水平 不高 。要改 变这种局 面 , 急切需 要 高素质 的专 业技 术人才 , 特别是具 有 实践 能力 和 职 业技 能 的农 业 高职 “ 双能
逐 年减 少 , 二产 业稳 中有 进 , 三产 业 已经 出现 了发展 的 第 第 好 势头 。产 业结构 的调整必然 带来就 业结 构 的变化 , 引发 劳 动 力的合理 流动 , 这样才能 保证经济 的持 续发展 和社 会 的基
本稳 定 。但 江西 的产 业结构调 整较慢 , 没有带 来就 业结 构 并 的合理变化 。以 20 年为例 , 06 第一产业 产值仅 占三大产业 总
维普资讯
安 徽 农 业 科 学 ,ora o A hi .c.0 83 (9 :39—82 Ju lf nu n A Si20 ,6 1 )81 32
责 任 编辑
庆珞
责任校对
况 玲玲
江 西农 业 高职 教 育 的现 状 与 思考
柳雪芳 (饶 业 术 院江 上 30 上 职 技 学 ,西 饶3l) 49
需求
江西省三 大产业生产 总值 、 业 人员数 及其 构成 情况 从
见表 1 。表 1 表明 , 改革开放 以来 , 尤其 是近 l , 0年 江西 的经
济有 了较大 的发展 , 内生产 总值 持续 增 长 , 济结 构 和产 国 经
业结构 也有一定 的 变化 。第 一产 业在 国内生 产 总值 的 比例
注: 数据来源于《 江西省统计年鉴 一20) 07 。 )
关于推动涉农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
关于推动涉农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村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学习的需求日益增长。
因此,推动涉农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势在必行。
本文将提出一些建议,以提高乡村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首先,加大涉农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
政府应该加大对乡村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教学设施。
同时,还可以鼓励社会力量和企业参与到乡村职业教育中,通过捐赠、赞助和合作等方式来支持农村学校的发展。
另外,还可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培训乡村教师的职业技能和教育管理能力。
其次,优化涉农职业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针对农村的实际需要和就业需求,调整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增设与农业农村发展相关的专业课程,如现代农业技术、农产品加工和农村经营管理等。
此外,还应该将职业教育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参与农田实习、农产品加工和农村社区服务等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第三,加强涉农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提高农村教师的职业素质和教学能力,需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和发展的投入。
可以通过举办教师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指导和讲座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
同时,还可以加大对优秀乡村教师的激励和奖励,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农村职业教育事业。
第四,完善涉农职业教育的评估机制和质量监控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对乡村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学生就业率等指标进行定期评估和监测。
同时,加强对乡村职业教育的质量监督和管理,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保证教育质量的稳定和提升。
最后,加强产学研结合,促进农业科技与涉农职业教育的融合。
政府可以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与农业企业、合作社等农村经济组织开展合作研究和技术创新。
通过建立农业科研和技术开发基地,为乡村职业教育提供先进的教学资源和实践平台,提高涉农职业教育的科技含量,培育更多农业科技人才。
综上所述,推动涉农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和企业的共同努力。
关于推动涉农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
关于推动涉农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关于推动涉农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民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推动涉农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
涉农职业教育的发展不仅可以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还能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本文将结合我个人的观点和理解,就推动涉农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出一些建议。
一、加大对涉农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要推动涉农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政府需要加大对其的支持力度。
加大财政投入,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这包括增加涉农职业教育的经费来源,扩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提高教师待遇和培训经费。
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落实专门面向涉农职业教育的优惠政策,如税收优惠、贷款支持等,鼓励更多的教育机构、企业和个人参与到涉农职业教育中来。
二、完善涉农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涉农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是保证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应该根据农村产业发展的需求,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和设置涉农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
注重培养学生具备实践操作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等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对农村经济的适应能力和创造力。
还可以引入现代农业技术、绿色农业思想等前沿知识,培养学生对农业科技的敏感度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推动乡村经济的升级。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培训教师是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优秀的教师队伍才能够带来高质量的教育。
要加强涉农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和培训。
政府可以采取措施,吸引优秀的教师到农村从事职业教育工作,提高教师的待遇和职业发展前景,同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培养计划,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还可以引入校企合作机制,加强教师与企业的联系,提高教师对产业需求的了解,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四、加强与企业的对接和合作加强涉农职业教育与企业的对接和合作,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
应该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机制,加强与农村产业发展相关的企业的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活动。
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定位及改革发展的趋势
浅谈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定位及改革发展的趋势作为承载“三农”发展的农业基础建设,农民个体素质的提高、职业技能的发展以及农民的脱贫致富,无不与农村教育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
正确认识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思考“三农”问题,一直是各级党委政府首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农民在有限的土地上产出的农产品很难增值,农民“增产不增收”的问题突现。
许多农民在贫困农村就业不充分的状况下,改变生活状况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务工。
转移过程中,如何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水平,使其融入城市生活状态,是摆在贫困县中职教育面前的大事,因此,研究目前农村中职教育在转移中的定位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虽然国家提出了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要面向农村进城务工者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的号召,但由于种种原因,贫困县大部分农民子女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一旦有体力劳动能力,小学毕业或初中阶段就辍学到沿海城市务工。
未外出务工或外出一两年后回到家中从事简单农业生产的劳动者,也不愿到职校就读,农村中职学校招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其主要矛盾是:一方面是贫困县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对职业技能和文化教育的强烈需求,另一方面是贫困县中职学校的门庭冷落。
究竟是中职教育本身不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无力在转移农村劳动力过程中提供应有的帮助?还是其原有体制问题和社会观念问题的制约?若为后者,又如何为贫困县中职学校定位?如何改革现有中职学校的不合理运行机制,以满足广大农村进城务工者对职业技能和文化教育的强烈需求,从而为转移农村劳动力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作为一名农村职业教育工作者在思索着上述问题的同时,有幸以政协委员的身份参加政协那坡县委员会组织的贫困大石山区、边境乡村农民增收问题的专题调研,现将本县中职教育发展状况和与广大农民真情交谈所得到的第一手材料进行归纳总结,浅谈些关于上述问题的一些认识,以期为中职教育尽绵薄之力。
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
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摘要】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在发展中面临着挑战和问题,如教育资源不足、师资力量不足、教学内容滞后等。
农业职业教育也有其发展的机遇和前景,如农业现代化需求增加、农村劳动力需求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和问题,我们应该加强政府支持、提升师资队伍素质、更新教学内容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和建议。
重视农业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不仅是为了解决农业生产的需要,更是为了促进我国农业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展望未来,农业职业教育有望逐步提升,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新的力量。
【关键词】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对策思考、挑战、问题、原因、机遇、前景、应对措施、建议、重要性、可持续发展、展望未来。
1. 引言1.1 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近年来,我国农业职业教育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如急需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师资队伍建设不足、就业形势不明朗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也制约了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
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当前农业职业教育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讨发展的机遇与前景,并提出应对措施和建议,以促进我国农业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也要认识到农业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加大对其的重视和支持,为未来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不懈努力和改革创新,我们相信我国的农业职业教育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2. 正文2.1 目前我国农业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当前我国农业职业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
农业职业教育与实际生产需求之间存在较大鸿沟,教育内容与实际用人单位要求之间存在不匹配的情况。
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之间缺乏有效对接机制,学生毕业后往往面临就业不畅、职业素质不高等问题。
农业职业教育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缺乏真正具有实践经验和行业背景的教师。
很多教师缺乏更新知识和技能的动力,也缺乏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农业职业教育的教学设施和设备更新换代缓慢,无法与农业生产的发展需求相匹配,学生无法获得最新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
乡村振兴战略视阈下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解决举措
乡村振兴战略视阈下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解决举措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当前的重要国家战略,旨在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实现城乡发展的协调和统一。
高职教育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渠道,也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在乡村振兴战略视阈下,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提出解决举措。
一、存在的问题1. 乡村高职教育资源短缺。
目前,高职院校多集中在城市,乡村地区高职院校规模小、数量少,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设施落后,教学条件还需要进一步改善。
2. 乡村高职毕业生就业压力大。
乡村地区产业结构单一,缺乏吸纳高职毕业生的岗位,使得大量高职毕业生难以就业,影响了他们的发展前景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
3. 乡村高职教育与乡村实际需求脱节。
目前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和专业设置与乡村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使得乡村高职毕业生往往无法胜任乡村实际工作,这也间接导致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困难。
4. 乡村高职教育师资力量不足。
乡村地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普遍存在断层和老化现象,缺乏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无法满足乡村高职教育的教学需求。
二、解决举措1. 加大对乡村高职教育资源的投入力度。
政府要加大对乡村高职院校的经费支持,改善乡村高职院校的教学条件和设施,提高其教学水平和竞争力,确保乡村高职教育资源的充足和均衡。
2. 联合乡村企业,推动产教融合。
政府可以通过资金扶持、税收减免等政策手段,鼓励高职院校与当地乡村企业开展产教融合,加强实践教学和校企合作,使得高职毕业生更好地适应乡村实际职业需求。
3. 调整乡村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
从乡村振兴战略的需求出发,调整乡村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加强对农业、农村经济管理、乡村建设等相关专业的培养,提高乡村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4. 加强乡村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项目、提高薪酬待遇等方式,吸引更多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到乡村高职院校任教,提高乡村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新形势下涉农类高职院校招生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新形势下涉农类高职院校招生困境及其对策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结构的调整,农村地区对农业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涉农类高职院校应运而生。
近年来涉农类高职院校招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招生人数不断下降,学校发展陷入困境。
本文将对新形势下涉农类高职院校招生困境及其对策进行探讨。
1. 就业形势不明朗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变和大规模农村人口外出务工,农村地区对农业专业人才的需求有所下降。
许多家庭更加倾向于让孩子接受普通高中教育,以求在城市获取更好的就业机会。
这使得农村地区的涉农类高职院校面临招生难题。
2. 教育资源不足相比于城市的高等教育资源丰富,农村地区的高职院校往往教学条件较为欠缺,这给学生和家长在学校选择上造成了一定的犹豫,从而导致招生人数不断下降。
3. 形象和地位问题涉农类高职院校的地位和声誉相对较低,很多人对农村地区的高职院校还存在一些刻板印象,认为这些学校教学质量不高,就业前景不好,这也是影响招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对策研究1. 拓宽就业渠道针对涉农类高职院校的学生,学校应该与当地农业企业和合作社紧密合作,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可以引导学生创业,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提高就业竞争力。
2. 加强课程建设学校可以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需求,加强相关课程的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实用的知识和技能,增加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可以开设与现代农业经营管理、农业科技推广等相关的课程,引导学生走上农业科技推广的道路。
3. 提高教育质量学校应加大对师资力量的输送,吸引更多优秀的农业专业人才加入教学团队,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与农业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引入先进的农业科技,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学校可以通过与当地农业企业合作举办技能培训班、实习实践基地等形式,增加学生与企业的互动机会,推动产学研合作,提高学生的就业机会。
5. 宣传校园文化学校可以通过宣传校园文化和学校风貌,树立学校的良好形象,扩大学校的知名度,提高学校的吸引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站在职业教育发展新的起点上,以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发展为例探讨农业高职院校发展,包括确定发展方向、明确发展思路、确立发展战略与目标、制定发展举措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发展方向;战略;内涵;质量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0-0334-02农业高职院校大多办学历史长,校园校貌陈旧,实验实习设施设备老化,转型发展较为困难。
鲁昕部长在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2015年年会上谈到:高等职业教育肩负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引领职业教育发展的双重使命,当前正进入到一个新的更高起点的发展阶段,高职院校要把主要精力和资源配置聚焦到内涵建设和办出特色上,凝心聚力,进一步推动高职教育创新发展。
农业高职院校如何站在职业教育发展新的起点上,把握历史机遇,加快发展步伐,值得思考。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具有百余年办学历史的涉农高职院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万余人,开设农林、制造、车辆、财经、商贸、食品、人文、电子信息八大类共40个专业,重点建设现代种植、现代养殖、农业装备3个专业群。
1 确定发展方向农业高职院校的发展方向应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结合国家乃至世界发展战略而确定,主要包括内涵发展、转型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等。
1.1 内涵发展内涵发展是科学发展第一要务。
从20世纪末开始,一直到“十五”期间,地方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总体上走的是一条外延拓展的路子,这个时期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强有力引擎的推动下,高职院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成为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生力军[1]。
但进入“十三五”以后,职业教育主要任务在于服务发展、促进就业,职业院校必须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坚持立德树人,推进专业、课程和教材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管理信息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服务以《中国制造2025》为代表的国家战略的技术技能人才。
1.2 转型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肩负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引领职业教育发展的双重使命,当前正进入到一个新的更高起点的发展阶段。
农业高职院校只有顺势而为,实现转型发展,才能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当前转型发展之路在于加大开放式办学力度,湖南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内部各职业院校之间必须携手共进、合作共赢、开放沟通、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配合“一带一路”等战略,为周边国家培养培训熟悉中华传统文化、当地经济发展亟需的技术技能人才,扩大国际影响力。
1.3 特色发展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去年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中央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在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面前,高职院校只有坚持特色发展,发扬办学特色,加强内涵建设,增强核心竞争力,才能使自己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2]。
农业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在于服务“三农”,只有坚定服务“三农”的办学定位,在专业(群)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始终坚持走服务“三农”的特色发展之路,才能抢占未来职业教育发展制高点。
1.4 创新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提出:“坚持以示范建设引领发展,鼓励支持地方建设一批办学定位准确、专业特色鲜明、社会服务能力强、综合办学水平领先、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契合度高、行业优势突出的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幅提升技术创新服务能力、实质性扩大国际交流合作、培养杰出技术技能人才,增强专业教师和毕业生在行业企业的影响力,提升学校对产业发展的贡献度,争创国际先进水平”,这就为农业高职院校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
2 明确发展思路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以人为本育人才、以质立校谋发展、以严治校强管理、以实作风创特色”的发展指导思想指引下,明确了“依托行业、对接产业、办好专业、融入企业、服务就业”的发展思路。
2.1 依托行业长期以来,各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积极参与举办职业教育,认真指导职业学校办学,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行业也是连接教育与产业的桥梁和纽带,在促进产教结合,密切教育与产业的联系,确保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教育内容、培养规格、人才供给适应产业发展实际需求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是湖南省农委主管的学校,农业办学特色鲜明,应逐步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质量行业评价制度,健全职业教育教学行业指导制度和工作机制,加强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建立行业指导例会制度,经常性地开展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与行业、企业的对话交流;要将应当或适宜由行业承担的工作,通过授权、委托等方式交给行业承担,并给予相应的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要在农业行指委的指导下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
2.2 对接产业职业教育坚持贴近地方产业,积极主动与行业、企业合作,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培养了千余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学校办学实力在于对产业发展的贡献度,特别是对区域支柱产业人才需求的满足程度。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省内涉农专业最全、规模最大的农业类高职学院,肩负农业产业转型发展的人才培养重任,要注重发挥自身优势,紧贴市场、紧贴产业、紧贴职业设置和调整专业;要围绕“互联网+”行动、《中国制造2025》等要求,满足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的实际需要,积极规划、建设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相关专业。
2.3 办好专业专业是高职院校赖以生存的土壤,关系到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高低和办学的社会影响力,办好专业对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高职教育应根据行业、地区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来设置和调整专业。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长期的农业特色办学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专业优势,但声誉高的专业较少,当前办好专业的主要任务就是按照湖南省卓越职院建设标准,紧紧围绕特色专业群建设,完善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调整优化专业布局,形成对接产业、引领产业、以专业群为核心的特色专业体系,把学院重点建设的现代种植、现代养殖、农业装备3个专业群建成为省内相关产业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中心、重要的技术技能积累基地。
2.4 融入企业职业教育的根本出路在于贴近产业、融入企业。
融入企业就是要创新校企合作形式,做深度融合的文章,特别是要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职业教育融入企业主要内容包括:校园文化建设要融入企业、人才培养定位要融入企业、课程改革要融入企业、实践环节与生产对接要融入企业、“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要融入企业。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应加强与湖南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成员企业的深度合作,加强现代农业应用技术的传承应用研发能力,提高技术服务的附加值。
2.5 服务就业就业事关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大局,国家高度重视,坚持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积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商事制度改革,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推进高职院校更好更快发展,离不开切实做好学生就业服务工作。
农业高职院校应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毕业生就业服务部门的职责和功能,建立科学、有效的毕业生就业后信息反馈制度;充分发挥校友会立交桥的作用,充分挖掘校友单位对人才的潜在需求;要为应届毕业生提供丰富、便捷、高效的就业服务信息,搭建区域间、学校间、校企间求职信息共享通道,保障就业信息的真实性和及时性;应积极出台扶持政策,引导毕业生有序流动、自主创业。
3 确立发展战略与目标高职院校的发展是在确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追求下实现的。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集思广益,确立了学院发展战略与奋斗目标。
其发展战略是开放办校、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特色强校、改革活校、从严治校。
奋斗目标是建设一流职院、打造一流队伍、培育一流作风、建立一流机制、争创一流业绩。
4 制定发展举措面对国内外新形势、新规律、新特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使命和新要求,需要职业教育转方式、调结构、强内涵、重管理、求实效,以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3]。
加快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发展,应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4.1 做好专业发展定位专业发展定位的准确性,关系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构建和有效实施,直接影响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订,最终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类型以及学院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发展定位应树立大农业观,坚持专业链融入大农业产业链,做精第一产业链,做强第二产业的相关专业,做活第三产业的相关专业,打造构建现代农业产业集群。
4.2 加强内涵建设内涵建设旨在推进高职院校的科学定位,发挥办学特色,满足社会对优质职业教育的需求。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内涵建设建议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一是改善办学条件。
借学院争创湖南省卓越高职院校之机,加快超级杂交水稻示范与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新增校园面积2.4万m2;新建教学实训综合楼、学生公寓等,新增建筑面积3.0万m2;进一步提质改造校园环境,完善教学、学生生活等配套设施;加强以“和?实”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实现校园建筑、人文景观和校园文化的有机融合;建设高速顺畅、安全可靠的生态型智慧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数字资源在满足本校师生泛在学习和融合创新需要的同时,向合作院校、合作企业、社区开放,实现教育流程再造和智能化管理。
二是优化专业结构。
根据湖南省“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从以生产为主向生产与加工、流通、服务各环节的全程联动和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转变”的发展战略,主动停办金融保险、物业管理、国土、应用电子技术、工业设计等与农业产业无关或不适应产业发展的专业10个,新增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休闲农业、宠物养护与训导、物流管理等适应产业调整与升级的专业8个,形成对接现代农业的“种、养、加、机、贸”五大专业体系,覆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市场,重点对接规模化、机械化及“名、优、特、新”生产,特色农产品加工,农资及农产品流通和农业生产技术服务等高端领域。
三是提升师资水平。
近3年,每年安排教师培训专项经费300万元,完成教师教育教学、素质提升学习培训400人,下企业锻炼1 200人,境外学习培训100人,学历提升50人,增加专兼职教师编制100人。
在牵头组建的2个职教集团与2个校企联盟内部成员之间建立人才交流互聘制度,完善兼职教师“四个层次”和专职教师“五个层次”的梯队培养体系设计,校企共同考核认定“双师”教师资格。
四是加大资金投入。
为了做好湖南省卓越职业院校建设项目,依照“积极吸纳社会、企业资金,省财政进行引导和推动”的原则,多渠道筹措项目建设资金5 00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投入1 000万元,行业企业投入3 000万元,学院自筹资金投入1 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