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张恨水小说中的灰姑娘叙事——以《啼笑因缘》为例

合集下载

张恨水言情名作名作中女性命运探析

张恨水言情名作名作中女性命运探析

张恨水言情名作名作中女性命运探析【摘要】张恨水虽生在"五四"时期,但他与进步思潮保持着相当的距离,这反映于他的小说中,表现在女主人公的塑造上与主流作家明显不同:他的笔下出现得最多的是市民女性,这些女性迥然相异于现代知识女性或革命女性。

在她们身上,传统性大于现代性、旧大于新、驯服性大于叛逆性。

《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这三部小说中的女性大致可分为三类:驯服型、寄生型和叛逆型。

女主人公们差不多都有相同的命运:或死或疯,或遭抛弃,或出走,都落得悲剧的下场。

本文试图探究造成这些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源,分析潜藏在作者思想深处的文化意识。

【关键词】女性形象;女性命运;超越与拘囿;目录引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张恨水其人及其作品 3(一)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3)(二)主要作品............................................................................................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探析女人命运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女性形象........................................................................................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探究命运根源.......................................................................................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论析作者思想意识结论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

谢辞错误!未定义书签。

引言张恨水20~30年代初所写的言情小说《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姻缘》,通过恋爱悲剧反映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现实。

后者更是风靡一时,它将言情内容与传奇成分读为一体,在传统章回体式中融入西洋小说技法,吸引了各个层次的广大读者。

论张恨水小说的戏曲叙事

论张恨水小说的戏曲叙事
23
第36卷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暗伏全书四大关目,即贾府之败、元妃之死、甄宝玉送玉、黛玉之死。又如第二十九回贾母 在清虚观打醮拈戏,分别为《白蛇记》《满床笏》《南柯梦》,这三出戏则寓示贾家由兴到盛 再到衰的三个阶段。可见,穿插在小说叙事中的戏曲文本往往是作家有意识选择的,所选戏 曲文本与小说文本构成某种互文性,戏曲文本起到暗示、映照小说文本的作用。
DOI:10.16217/ki.szxbsk.2019.04.003
论张恨水小说的戏曲叙事
黄静
(安徽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
摘 要:张恨水将戏曲元素融入小说创作中,形成多元的戏曲叙事,具体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戏曲文
本内容介入小说叙事,如戏曲穿插 , 即类似“戏中戏”的结构来暗示情节发展及人物命运,运用戏曲 唱词来揭示人物性格及心理;二是借鉴戏曲文本创作的某些技巧,如运用巧合、误会以及“自报家 门”“余韵”等来组织小说;三是借鉴戏曲舞台的演出特征,如运用表演及舞台的写意性来虚写情节, 运用道具、小动作来揭示人物情感及心理。戏曲叙事不仅使张恨水小说充满浓郁的戏曲文化魅力,同 时也为现代小说融合、转换传统戏曲资源提供了一种借鉴。
张恨水对戏曲曲目非常熟悉,在小说中他经常运用“戏中戏”来暗示情节及人物命运。 小说《天河配》的题目即来自于传统戏曲,这一题目已暗示了主人公当红女伶白桂英与王玉 和的婚姻悲剧。在现实的经济压力下,在白母的始终反对下,在各种误会的隔阂中,昔日恩 爱夫妻终分隔两地。小说最后,打开分手信见到玉和的白桂英正要登台演唱《天河配》,戏 中人物与戏外人物同样伤心欲绝,戏里戏外都呈现出悲剧氛围。这里,戏曲文本与小说叙事 构成了情节及气氛上的映照。小说最初在上海《晨报副刊》连载时名为《欢喜冤家》,1944 年出版单行本时改名《天河配》,“以便更切合戏剧气氛”[2] 自序。此外,《啼笑因缘》第十九 回,何丽娜邀请樊家树看戏,两出戏分别为《审头刺汤》与《能仁寺》。《审头刺汤》为京剧 《一捧雪》中的一折,讲述明嘉靖年间,汤勤贪恋太仆寺卿莫怀古小妾雪艳的美貌,以怨报 德,以“一捧雪”杯为由陷害曾举荐过他的莫怀古。莫怀古被下令就地斩首,由于莫仆莫成 的相貌与莫怀古相似,莫成挺身代死。汤勤验人头为假,而陆炳坚持是真。后陆炳看破汤勤 本意,将雪艳断给汤勤为妾,汤勤才不追究人头真假一事。陆炳授意雪艳刺汤,洞房中汤勤 被灌醉,雪艳刺死汤勤后自尽。这折戏中,莫怀古主仆相貌相似与何丽娜、沈凤喜相貌相似 构成一种对应,而雪艳嫁与汤勤为妾再刺汤的情节同样与关秀姑佯装答应嫁给刘德柱再寻机 刺死他的情节大体一致,不同的是秀姑的刺杀是一种主动的行为而非他人授意,且在刺杀成 功后也未选择自杀,使这一形象更具积极色彩。另外,《能仁寺》又名《悦来店》,情节取自 《儿女英雄传》。该剧主要讲述安公子被恶僧绑缚欲杀,何玉凤出手相救,杀死寺中余党,救 出安公子及被抢农家女张金凤后并代安、张二人做媒。何玉凤这一形象明显影射关秀姑,二 人都是武功高强、具有侠义精神的侠女,也都具有成人之美的豁达与大度。樊、何二人台下 看戏,台上正演出何玉凤“举着刀和安公子张金凤作媒”[3]249,这其实是暗示秀姑后来有意 撮合樊、何的行为。可见,张恨水让樊、何二人看这两出戏是有用意的,两出戏恰好与秀姑 的刺杀、撮合等行为呼应,而在两人看戏之时,另一边同时发生秀姑的刺杀事件。“戏中戏” 的叙事模式与小说构成一种互文关系,不仅预叙小说的情节走向,也增强了小说的表现力度。

现当代沈凤喜悲剧形象解析

现当代沈凤喜悲剧形象解析

现当代沈凤喜悲剧形象解析关键词:沈凤喜女性悲剧摘要:本文以张恨水小说《啼笑因缘》为细读文本,分析了主人公沈凤喜的人物形象,并从性格悲剧、男权社会、男权话语三方面解析了沈凤喜悲剧形象的成因。

《啼笑因缘》是张恨水的代表作之一,同时也代表了当时社会言情小说的最高水平。

沈凤喜是《啼笑因缘》的女主人公,她在张恨水所有小说人物形象塑造中具有典型意义,她的人生悲剧既是她自身爱慕虚荣的小市民性格造成的,同时也是男权社会里的无数女性悲剧的缩影,亦是男性话语下的一种女性悲剧的表达。

下面笔者主要从这三个方面对沈凤喜的悲剧形象进行分析。

一、沈凤喜的性格悲剧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曾说过: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

也就是说,性格与生俱来伴随一个人的终身,永远不可摆脱,如同命运一样不可摆脱;性格决定了一个人在此生此世的命运。

在沈凤喜的身上即体现了这种性格悲剧。

沈凤喜出生下层,本是在天桥唱大鼓的。

凤喜的性格是多层次的,她纯情浪漫又沾染了不少小市民习气。

在沈凤喜出场之时,作者把她作为一种理想的女性之美来描写,她不像旧式女子关秀姑那样老实,又不像新潮女性何丽娜那样放纵,朴素中透着活泼,纯真中又含灵动。

就如张爱玲在《童言无忌》中说的:张恨水的理想可以代表一般人的理想。

他喜欢一个女人清清爽爽穿件蓝布罩衫,于罩衫下微微露出红绸旗袍,天真老实中带点诱惑性。

沈凤喜与樊家树初次在先农坛相会时,通过对她“绞手帕”、“数砖头”的“小动作”描写,突出了她那样一种天真可爱、清纯娇憨同时又带一点妩媚的神气。

但渐渐地,她的小市民习气便暴露出来了:虚荣贪利、肤浅、意志薄弱,不是一个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贞烈女子。

沈凤喜和樊家树从相识到相爱,几乎都是建立在金钱之上的,或者说是建立在樊家树的慷慨解囊的空间里的,可以说他们的爱情从一开始便是不纯粹的。

车晓勤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动机理论)分析樊沈之间的爱情实质,他认为“导致樊家树沈凤喜之间爱情悲剧的原因,就在于他俩对爱情的需求不同,樊家树迷恋的是沈凤喜的朴实、清秀的自然美,而沈凤喜及其家人惊喜的是樊家树慷慨解囊的金钱,一个爱自然美,一个爱臭铜钱”①。

试论《啼笑因缘》的情节创构

试论《啼笑因缘》的情节创构
水 先 生创 造 出的 一个 啼笑 之 “ 谜” , 一个 百年 难 遇
的“ 啼笑 因缘现象” , 值得深入系统地探究。 就这一 问题 ,许多学者 已从 内因和外因等多方面做过深 入剖析 , 建言颇多。 本文试从《 啼笑因缘》 的情节创 构特色上再作解读 。
笔者认为 , 《 啼笑 因缘》 的成功 , 固然有多方 面 原 因,但最重要 的还是小说本身所独有 的情节魅 力。 大家知道 , 情 节是传统小说 的构架 中心 , 是最 重要 的叙事载体 。 张恨水在《 我的小说过程》 中说 : “ 鉴于《 春 明外史 》 、 《 金粉世家》 之千头万绪 , 时时 记挂着顾此失彼 , 因之我做《 啼笑 因缘》 , 就少用角 儿登场 , 仍重于情节的变化。 ” ⑦可见 , 《 啼笑 因缘》

5 ・
主动而热烈地追求 , 并且为沈将来的前途考虑 , 把 连想也不敢想 的说大鼓 书的沈凤喜送 到学校读 书 ,并尽力改变她及其全家人的生活条件 ,应该 说, 二人走进婚姻 的殿堂当是顺理成章的事 了。 然 而, 二人正热恋之际 , 樊家树 的母亲病 了 , 樊需 回 杭州探望 。 恰在此时 , 出现 变 故 , 于是 由叔 叔 沈 三 玄引 出军 阀刘 德 柱 。 军 阀刘德 柱 竞横 刀夺 爱 , 情 节 突起波澜 ,将读者的预期彻底 打破。在这种情况 下, 沈凤喜是什么态度 ? 樊家树又是什 么态度 ? 最 后结果怎样? 可谓悬念丛生 , 引人人胜 。 次看“ 樊何 线” : 何丽娜 大胆 主动地追求樊家树 。 从世俗的观 点来看 , 何丽娜的各方面条件与沈凤喜比, 根本不 是一个档次 , 但樊家树就是不喜欢何丽娜 , 有时迫 于“ 媒人 ” 表叔表嫂 的面子 , 只是应付。 但何丽娜不 放弃 , 并一直努力改造 自己, 抢抓机遇主动示爱。 读者最不看好 的“ 樊何” 一对 , 最后恰 恰是最有可 能走 到一起 的一对 ; 而当初最看好 的“ 樊沈” 这一 对, 最后恰恰是不可能走到一起 的一对 。 情爱故事 便在 这种 情 节 流变 中妙 趣横 生 。 再看 “ 樊关线” : 关 秀姑 , 本是樊家树最先在天桥结识的 , 樊家树对她 颇有好感 。 可三天后 , 父女二人悄然搬走了。 至于为 什么搬走 , 一直是个谜 , 留下悬念 。 后来 , 当樊与沈 决裂后 , 樊家树与关秀姑在中央公 园见面时 , 樊家 树反省过去, 关秀姑听了又悄然动容 、 浮想联翩。 关 秀姑此番默想又给读者设下一谜 ,使情节再生波 澜, 而作者却始终未让关氏父女这一爱的表 白当着 樊家树的面说 出来……情节发展 ,可谓一波三折 , 读者便在这流变中享受着情绪的“ 颠覆之美” 。 其次 , 在情节的具体叙写组织上 , 多种艺术手 段并用 , 摇曳生姿 , 散发着灵动丰盈 的艺术韵味。 主要有 : 一, 巧合与误会 。 张恨水 深谙 “ 无 巧不成 书” 之小说家法 , 设计 沈凤喜与何丽娜的长相 , 几 乎一模 一样 , 这就为情节的发展准备 了笑料 , 为 当 事人和相关人的误会 以及因误会产生的种种理不 清的矛盾 ,留下 了啼笑皆非 的空间与难 以预料的 结果 。 如: 由于沈与何长相酷似 , 让樊家树表兄表 嫂一直误 以为“ 樊何恋爱在线” , 谁也不点破 , 为情 节 错误 的发展 创 造 了条件 , 让 是 曹 禺的《 雷雨》 , 不是郭 沫 若 的《 女神 》 、 《 蔡 文姬 》 , 而是 张恨水 的《 啼笑 因 缘》 ” ① 。 这部小说为什么会创下现代文学中的最高 卖点 , 产生如此震撼 的轰动效应 ? 为什么现在读来 仍是那么扣人心弦 、 魅力 四射 ? 这些疑 问, 反 过来 又告诉 了我们这样一个事实 : 《 啼笑 因缘》是张恨

张恨水-啼笑因缘读后感

张恨水-啼笑因缘读后感

《啼笑因缘》读后感《啼笑因缘》是张恨水的代表作之一,小说描写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青年人情感和恋爱的故事。

杭州富家子弟樊家树来北京读书,而围绕着樊家树,有三个女孩子分别喜欢上了这位有为青年。

她们分别是平民女子、唱大鼓书的艺人沈凤喜,部长的千金何丽娜和一位走江湖卖艺的侠女关秀姑。

就是在这一男三女之间发生了一连串的故事,演绎了一场啼笑皆非的爱情故事。

“欲除烦恼须成佛,各有因缘莫羡人”,“因缘”就是佛家用语;佛家的“无我”思想、“万事皆空”思想,她悟得很透彻:“世上绝没有‘我’,因此‘我’生出来,不是‘我’作主,‘我’死了也不是‘我’作主,怎样会有一个‘我’?从前没有‘我’,将来也没有‘我’这个‘我’,就算现在有一个‘我’,‘我’又老留不住,哪里能算‘我7呢?"“世上一切事情,都把它当作假的,就看透了”,“不但你我的交情是假的,连你我的身子都是假的”;用缘分来解释聚散离合,认为有缘就能相聚,缘分有多少相聚的时间就有多少,一旦缘尽就会离散。

佛教对因缘作如此解释:因,指引生结果之直接内在原因;缘,指由外来相助之间接原因。

简言之,即产生结果的一切原因总称为因缘。

张恨水正是此意。

《啼笑因缘》的现代意义及人物形象透析诞生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啼笑因缘》,刊载后不久便成为家户喻晓、妇孺皆知的读物,成为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街头小巷的谈资。

而作者张很水也因此被赞誉为“现在通俗小说大师”。

究其风行之原因不外乎有两点:其一,作者张恨水细腻传神的写作手法和引人入胜的叙事方式;其二,即其根本原因。

从时代背景来说,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是一个军阀统治时期,社会政治剧烈动乱,中外文化激烈碰撞。

当时的人们普遍感到不安甚至苦闷,而生活于同样时期的《啼笑因缘》中的故事,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人们的共鸣,并且故事的悲剧性引起了人们强烈的审美感受和深入思考,同时小说中对平等自由思想的接受和对传统文化精华的保留符合市民们的普遍要求。

《啼笑因缘》不仅为当时的人所喜爱,直至今天仍广受大众欢送。

从《啼笑因缘》看张恨水的女性观

从《啼笑因缘》看张恨水的女性观
物 身上 , 充分 体 现 了张 恨 水 的女 性 观 。
关键词 : 《 啼 笑 因缘 》 ; 女性形 象; 张恨 水 ; 女 性观
中 图分 类 号 : I 2 0 7 . 4 2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3 — 1 9 9 9 ( 2 0 1 4 ) 1 2 — 0 0 9 8 — 0 4
《 啼 笑 因 缘 》是 张恨 水 在 一 次 散 步 中找 到 的灵
感, “ 他从 天 桥往 西北 方 向逛 过 去 ,走 到快 进 南 下洼
梳着 覆 发 , 长发 齐 边 , 由稀 稀 的 发 网里 , 露 出 白皮 肤 来 , 身上 穿 着 旧蓝竹 布 长衫 , 倒 也 干净 整 齐 。” [ 3 樊
在 钟 楼下 , 这 里从 前 是个 乱 坟堆 , 他惊 奇地 发 现 这僻 静 荒 凉 的所 在 ,还有 一 个并 不 好 看 的姑娘 在打 着 鼓
唱 曲儿 , 听众 稀疏 , 曲调 凄凉 。钟鼓 楼 的台阶 上 , 坐着

家树 对 她 爱 怜 有 加 , 以金 钱 照 拂 她 , 以 爱 惜感 动她 , 送她 去上 学 , 满 足她 所有 虚荣 的小愿 望 。但 沈凤 喜是 命 运 的妥协 者 , 在 金钱 面前 格 外 的驯 服 , 当她 在刘 将 军那 里 获得 更 多 的利 益 时 , 她 在 家人 的怂 恿下 , 舍 弃 了樊家树 。再见 樊家 树 , 她 本可 以有 第二 次选择 的机 会, 但 她 已经 深 陷荣 华 富贵 中不 能 自拔 , 她 单 纯 的 以 为一 张 四千 元 的支 票 就可 以 与樊 家 树 撇 清 关 系 , 却 不 料 引来 刘将 军 的疑 心 , 以毒打 和 恐 吓令 她 崩溃 , 她

啼笑因缘

啼笑因缘

啼笑因缘《啼笑因缘》故事梗概杭州青年樊家树是富家公子,那年去北京求学,邂逅了在胡同唱大鼓书的穷苦姑娘沈凤喜。

凤喜的贫穷和年轻单纯美丽让家树生出无限爱恋。

遂感慨解囊,支助她们母女离开了大鼓书生涯,并供凤喜进了女子学校念书。

两人的爱情也一帆风顺,如胶似漆。

眼看幸福就要降临在二人的身上,家树因母病重回了南边,几个月之后,凤喜却经不住钱财的诱惑,一半自愿一半被迫地做了军阀刘将军的姨太,从此她开始了炼狱般的生活。

面对将军的霸道蹂躏,思念家树的心情日益加深,最后身体衰竭颠疯而亡。

在咽气的最后时刻,家树正好来到她身边,总算见了日思夜想的爱人最后一面。

抱着凤喜灯草一般轻渺的身体,家树的泪成串地掉,悲呛地哭道:早知如此,当初还不如让你唱一辈子大鼓书啊!家树的这一声呼喊,叫人眼泪夺眶而出。

如果当时不是家树,凤喜不会念书,不会有心要跟随刘将军这样的人。

即使唱一辈子大鼓书也自由自在,也许还会得到一份朴实的爱情,过正常人的生活。

可因和家树的相遇,改变了她的一切。

这样一份美好的缘啊,却因当时的社会状况毁掉了,最终有缘无份而离散。

凤喜最后背叛了家树,她的结局似乎是应得的。

然而她的遭遇令人同情,令人不忍责难。

沈凤喜:开始时纯真烂漫,但还是有点小虚荣,从她向家树不断索要财物中可以看出。

当然,期间她的小女儿家心性自然是讨人喜欢的。

而后,在与雅琴的交往中,她的虚荣心性进一步展现出来,对一个自小生长于穷苦家庭中的少女来说,这个可以理解,但从家树对她及她家里人的情义上来讲,完全是自私自利过河拆桥的行为!在讲到后面她被刘德柱抢去这段,因有关家父女的搭救,本可以逃离火坑,但她却想着自己若跟他十年八载的准能捞它个几十万。

再就是她给家树的4000支票,以金钱买断情义,何等的虚伪!所以,后面她的悲惨下场完全是咎由自取,不值得可怜!樊家树:天性善良温厚,没有当时一般公子哥挥霍嚣张跋扈的不良习性!用钱方面,懂得体谅家里,能体会到底层人民生活的疾苦,思想比较开明,不介意所谓的门第观念,特别是在关家父女的事情上尽心尽力,是当世社会比较有觉悟的一批人。

关于《啼笑因缘》读后感

关于《啼笑因缘》读后感

关于《啼笑因缘》读后感《啼笑因缘》描绘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富家子弟樊家树与三个不同地位的女子的错综情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啼笑因缘》读后感,欢迎借鉴参考。

《啼笑因缘》读后感一接触张恨水还是很多年前初看那部风靡一时的《金粉世家》,阅读他的文学作品还是始于最近看的《啼笑因缘》。

看这本书的初衷很简单,就因为它是经典。

近来对文学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加之又学了语文这门课,读经典的愿望就更加强烈了。

正如书中所说:文学的经典,经典于老式的故事和老式话语下的不老精神,气若游丝却耐人寻味,甚或勾人心魄。

《啼笑因缘》描绘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富家子弟樊家树与三个不同地位的女子的错综情感。

樊家树是个接受新思想的知识青年,具有扶贫济弱的正义感,同时对人体贴入微,自然引起三个女子的倾心。

樊家树和沈凤喜产生过真正的爱情,就当时的社会背景来说,他们身份地位的差距注定这段爱情的悲剧结局。

凤喜是一个处于社会底层唱大鼓书的女子,后来背叛家树与刘将军结婚,从某种程度上也折射出她对金钱与地位的爱慕,倘若樊家树是一个落魄的穷书生那结果又将怎样呢?至于关秀姑,有很多时候对樊家树的感情都是单方面的,后以姐弟了结了这段感情倒还算圆满。

何丽娜作为小说的主人公之一,最终与樊家树走到一起。

尽管何丽娜是一个西式生活的富家女,和家树的性情、生活方式大有不同,但自从他们见面我便觉得他们才是最适合的一对。

不知道为什么这样想,或许是像现实中的有些爱情一样不需要理由。

经历种种曲折,樊家树与何丽娜倒也算是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时所有的命运悲剧都积淀为他们对生活的深度思考。

樊家树悲剧式生活中的惬意爱情让人啼笑皆非,更会让他自己啼笑皆非。

对于这样的爱情我们就更加难以定论了,不由得是我想起了这句话:缘分天注定。

《啼笑因缘》读后感二矛盾说:在近三十年来,运用章回体而能善为扬弃,使用章回体延续了新生命的,应当推张恨水先生。

张恨水可以称得上中国现代通俗小说史上的集大成作家,在我读完他的其中一部代表长篇小说《啼笑因缘》后感慨万分。

徘徊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论《金粉世家》、《啼笑因缘》中的女性形象--毕业论文

徘徊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论《金粉世家》、《啼笑因缘》中的女性形象--毕业论文

【标题】徘徊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论《金粉世家》、《啼笑因缘》中的女性形象【作者】展辉【关键词】《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女性形象反抗力传统现代【指导老师】袁联波【专业】中文【正文】张恨水的小说在20世纪30、40年代风行一时,并引起了文学界的激烈论争。

论争的焦点大致包括:张恨水小说的雅俗定位问题;如何看待他的保守思想和章回体小说题材;张恨水是否属于鸳鸯蝴蝶派等问题。

这些论争不仅仅涉及小说本身的问题,而且触及到文学制度、文学类型、作家群体之间的权力斗争问题。

从这些论争可以看到,文学作品的意义不仅仅是由作品的思想内容决定的,文学作品也承载了各种权力的斗争。

文学作品不是一个封闭的的系统,它的意义是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地研究与创新。

除了以上论争焦点,张恨水小说还有两个突出的矛盾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研究,那就是他对传统和现代的矛盾态度,以及他对女性人物的矛盾态度。

而这两个矛盾又是相互交织地呈现在小说中的。

张恨水在“迷恋骸骨”和“追随时代”二者之间孤芳自赏地徘徊着,构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世界。

本文以其代表作品《金粉世家》和《啼笑因缘》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主要女性形象,从而了解张恨水对传统与现代的矛盾态度。

《金粉世家》1927年开始在《世界日报》上连载,前有“楔子”后有尾声,中间120回,深得当时读者,尤其是感情细腻的女性读者喜爱。

《啼笑因缘》1930年起在《新闻报》的副刊“快活林”连载,极大地促进了报纸的销售。

小说连载后引起了读者的热烈回应,而文学界对两部小说则是褒贬不一。

对于《金粉世家》很多人提出质疑,认为其只是仿作,只是民国时期的《红楼梦》。

而《啼笑因缘》则更引起了论争。

夏征农在1935年著文分析了《啼笑因缘》风行一时的原因,认为小说不过迎合了有产小市民阶层的趣味,就社会意义和艺术来说,均是失败的。

○1而严独鹤和张有鸾等则非常赞赏小说的艺术技巧。

1980,范伯群从思想内容和协作技巧等方面肯定了小说的价值。

范伯群的研究,对重新评价张恨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做出了一定贡献。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啼笑因缘读后感1500字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啼笑因缘读后感1500字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啼笑因缘读后感1500字本书采用一男三女的爱情模式为故事的核心结构,通过旅居北京的杭州青年樊家树与天桥卖唱姑娘沈凤喜的恋爱悲剧,反映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黑暗、动乱的一个社会侧面。

它不仅在旧派章回小说的老读者群众,引起强烈反响;而且还使当时的新文艺界惊异不止,甚至还讨论过《啼笑因缘》何以有如此大的魅力,流传得如何广泛。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啼笑因缘读后感诚如作者所言,我也认为家树没有和三人之中任一结合才算圆满。

首先我很喜欢何丽娜,做人一个真字很难得,不做作,勇敢追求所喜所爱,情商高,很欣赏她得知家树的经历后洒脱离去,不纠缠。

难过吗?着实难过。

可无论对伯和夫妇还是任何人没有抱怨过原委以及家树不好。

就我看来,这姑娘身上有很多闪光点,我自认为家树配不上她,看到文章结尾真真为她捏把汗,不希望她与家树结连理。

家树可能从头至尾对她的那点点好感只是来自于与凤喜长相的相似,即使在疯的疯走的走的情况下与何丽娜在一起了,也不会长久吧?倘若真在一起何丽娜的苦日子恐怕还在后头,况且男人不爱她也就罢了,家树是个耳根子软的,心绪也不稳定,又乐善好施,但他的助人和关寿峰又完全不同,这就如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有隐患。

另外我觉得家树不喜何丽娜是因为骨子里带点大男子主义,他渴望的是乖巧听话的女子,他希望他可以用他的经历金钱为他看中的女子安排生活安排一切,掌控对方的生活吧,但是何丽娜家境比他要好,他从一开始本能的排斥,概括其为奢侈,更多可能是觉得不好掌控吧。

其实何丽娜是真的爱他,能看出一直愿意为了家树改变自己,奈何有些人第一眼定性了的,后面也就很难再改变了。

再说关家父女,实乃为侠客,知恩图报,你给他七分他们可能还会觉得欠你三分,秀姑是喜欢家树的,可她的这种喜欢更添加了一种侠骨之风,她看的通透,知道家树不喜欢她,或者说没那么喜欢她,她便成全家树,即便生命犯险,这算是一种无畏的爱吧?我爱你是希望你好,你幸福了我也算是修成正果了吧。

《啼笑因缘》第三人称限知叙事浅论

《啼笑因缘》第三人称限知叙事浅论

《啼笑因缘》限知叙事浅论刘彬(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云南昆明 650031)摘要:张恨水的《啼笑因缘》通过第三人称限知叙事的叙述,向人们介绍了几个主要人物恋爱婚姻的悲欢离合,了解了樊家树的双重人格和三个女子的单一性格,进而了解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感。

关键词:张恨水;《啼笑因缘》;限知叙事通俗小说大家张恨水的《啼笑因缘》讲述了一男三女在恋爱婚姻中的悲欢离合,是通过第三人称的限知叙事叙述的。

限知叙事是叙事学(narratology)的一种形式,“即对叙事作品主要是小说进行结构进行分析。

”【1】一般来说,限知叙事常常是采取的是第三人称的限知叙事,叙述者以他或她知道的事情为重点,进行裁剪、嫁接、组合,使叙述前后连贯,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感。

这篇小说就是以樊家树、沈凤喜、何丽娜和关秀姑为四个人物限知叙事者,讲述了他们的双重和单一的性格特征以及社会的情况。

一樊家树:双重人格简单地说来,所谓的双重是指两层或者是指两方面的东西。

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也可以指个人的道德品质或者是人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

双重人格的人有进步的一面,也有落后的一面,两个方面交织在一起,会一起人们对他们做出不同的评价。

樊家树是小说中的重要人物,在很大意义上,他是小说的男主人公。

我们知道他是双重人格是从沈凤喜、关秀姑和何丽娜的限知叙事人物讲述时得知的,她们三个人本身就是小说的人物,成了完整的人物角色,对樊家树有很深的洞察力,这样的叙述会促进读者思考,相信叙事者的描述的真实可靠性。

在这三个女性限知叙事者看来,樊家树是一个“半新半旧”【2】的双重人格的人物。

这里的“新”是指进步的价值观,“旧”是指落后的价值观。

樊家树出生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中,比较富有。

他受到了很好的新式教育,接受了很多的五四新思想,他很会欣赏风景,讨厌乡下人的那种升官发财的梦想。

他意识到个性解放、人格独立和自主婚姻的重要性。

但是,在他身上,时时流露出传统文化的名士意识,读书当官,即使家境很好,也比较羡慕更高层次的生活,有一种依恋感和归宿感。

张恨水《啼笑姻缘》中的人性悲剧研究

张恨水《啼笑姻缘》中的人性悲剧研究

张恨水《啼笑姻缘》中的人性悲剧研究张恨水在其《啼笑姻缘》中刻画了许多人性悲剧,这些悲剧在小说中展现出来,让人深入思考人生和人类本身。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小说中的人性悲剧,包括情感的悲剧、社会的悲剧和命运的悲剧。

首先,小说中的情感悲剧体现在许多角色的事件和遭遇中。

在《啼笑姻缘》中,有许多夫妻、情侣之间的故事,这些故事中的悲剧是由于情感的纠葛和波折导致的。

例如,小说中的宋佳音和许仙,在爱情的路上遇到了许多困难,在许多时刻失去了信仰。

他们曾因误会而错过了彼此,这也体现出了彼此之间缺乏沟通和信任的问题,最终导致了两人悲剧性的结局。

此外,夫妻之间的情感也经常被探讨。

例如,韩狄丽的丈夫李建设选择了离婚,这种情感的破裂也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小说中的这些情感悲剧强调了人性中孤独、相互隔阂和情感不稳定的问题。

其次,小说中的社会悲剧也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小说中的很多故事都充满了社会不公和人际关系复杂的味道。

例如,宋光弼的父亲被解职后失去了地位,他的孩子被迫辍学走上了不法之路。

而小赵和陈云雁的事业都受到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限制和压迫,即便他们拥有高尚的理想和人格,但仍然不能为自己和自己的家庭赢得同情和尊重。

这些故事深入地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弱者的歧视,虽然这种歧视是错的,但他们仍然无法得到平等的机会,最终导致了社会的悲剧。

最后,小说中的人性悲剧还表现在命运的无常上。

小说中有众多角色都不幸命运多舛,无法摆脱命运的束缚而追求自由。

例如,杨新才与胡寄饶虽然是在从革命中认识的,但是杨新才的抗日战场上被杀,而胡寄饶则被迫婚姻,最终沉沦于糜烂之中;同样,田广梅和刘胜利也都有不幸的遭遇,田广梅被逼自杀,刘胜利也失去了爱情和生命……小说中的命运无常,不论是好是坏,都能让人结束后悔自己的决定,因为人们没有足够的能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也无法抵挡外界的变化。

总的来说,张恨水的《啼笑姻缘》是一个充满了人性悲剧的小说。

这些悲剧从情感、社会与命运间诠释着人性的缺陷和无常。

啼笑非缘—浅论《啼笑因缘》中的三个女性形象

啼笑非缘—浅论《啼笑因缘》中的三个女性形象

啼笑非缘——浅论《啼笑因缘》中的三个女性形象摘要:从沈凤喜的悲剧、何丽娜的沉沦、关秀姑的超脱等角度浅要分析《啼笑因缘》中张恨水塑造的三个女性形象。

关键词:啼笑因缘;三个女性形象20世纪30年代,通俗文学大家张恨水以一部《啼笑因缘》轰动当时文坛。

小说描写了主人公樊家树和沈凤喜、何丽娜、关秀姑三位女子的恋爱纠葛,情节曲折离奇,富有传奇色彩。

书中栩栩如生的女子形象吸引了读者,三位女主人公,性格分明,各有特点:凤喜妩媚,丽娜痴情,秀姑侠义。

作者生动描绘并成功塑造了三个典型女性形象。

一、《啼笑因缘》中的三个女性形象《啼笑因缘》沿袭了传统言情小说的“一男三女”的多角恋爱模式,故事可概括为旧式唱戏女子沈凤喜和旧式侠义习武女子关秀姑,以及新式权贵小姐何丽娜同时爱上了表面新式骨子里旧式的学生公子樊家树,而樊家树本人犹疑暧昧的态度和软弱不能决断的性格也使得他不断地徘徊在这三个女子之间,并由此而生出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命运转折。

虽然小说中三个女性的故事都是围绕樊家树展开的,但作者对女性的刻画都比较细致,三个女性的特点尤值得读者回味。

首先,从三个女性的名字上就可以找到一些切合各自身份的细节:“凤喜”具有市民俗态,暗合贫女身份;“丽娜”有明显的欧化气息,时髦,符合富女的身份做派;“秀姑”则具有民间野气,含有侠女气息。

此外,《啼笑因缘》中的三个女性的特点,作者借主人公樊家树之口也有过概括:凤喜是小儿女的态度居多,有些天真烂漫;何丽娜又不然,交际场中出入惯了,世故很深;关秀姑则是另一种女儿家的态度,只是合则留,不合则去的样子。

沈凤喜、何丽娜、关秀姑三个女性都是以樊家树为主轴的恋爱者,但因为每个人的生活环境、所受教育以及自身性格的不同,表现、言行也大相径底,又各有各的不同:沈凤喜的天真与虚荣,何丽娜的痴情与新潮,关秀姑的善良而侠义。

张恨水先生谈及对人物的想法时,在答读者问的时候就有说道,关秀姑并不打算将她配于人,沈凤喜和何丽娜是对比,樊家树是这三个女子的线头,看似三者都心仪樊家树,但其实只有关秀姑超脱了,何丽娜沉沦了,沈凤喜可悲了。

作为文化事件的《啼笑因缘》———兼论“张恨水现象”的生成

作为文化事件的《啼笑因缘》———兼论“张恨水现象”的生成

收稿日期:2023-08-28基金项目:2022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张恨水电影批评的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2B0085)。

作者简介:李婕,文学博士,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青年导演,研究方向:电影文学。

①梳理相关文献可发现,学界多从小说视角来考察20世纪30年代的“《啼笑因缘》热”所引发的“张恨水现象”,如一些研究张恨水生平传记的书籍提到20世纪30年代的“张恨水热”现象时,主要从小说《啼笑因缘》的大热这一层面进行说明;相关研究论文主要有石娟的《〈啼笑因缘〉缘何轰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2期,第183-198页)、刘爱英的《“张恨水言情小说热”溯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第81-85页)等文章,这些研究者探究“张恨水现象”的视角也基本聚焦于小说《啼笑因缘》;汤哲生的《比翼双飞:1921—1931年中国的通俗小说与商业电影》(《文艺研究》2012年第3期,第81-88页)一文则是学界少有的能从小说与电影双重视角考察20世纪30年代的“《啼笑因缘》热”现象的研究文献,但其研究多注重《火烧红莲寺》,对《啼笑因缘》的挖掘还略显不够,相关领域研究有待学界拓展。

作为文化事件的《啼笑因缘》———兼论“张恨水现象”的生成李 婕/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 410081摘 要:20世纪30年代,小说《啼笑因缘》的成功迅速扩展至颇具吸引力的大众传媒电影中。

影视改编引发影视公司的争夺战,在社会上掀起巨大舆论风潮,爆发相关真假电影版权的“双胞案”,由此形成《啼笑因缘》在文化界引发的文化事件。

这场文化事件不只是作家个人意志的产物,也是报刊编辑、作者与读者等多重力量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在不同媒介的立体互动作用之下,《啼笑因缘》不断被重塑,引发讨论热潮,推进“张恨水现象”的生成。

关键词:《啼笑因缘》;电影改编;文化事件;“张恨水现象”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44X(2024)03-0030-08国际DOI编码:10.15958/j.cnki.gdxbysb.2024.03.004 作为“中国现代通俗小说史上的集大成作家”[1],张恨水的小说《啼笑因缘》自20世纪30年代初问世后,一度热销,引起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张恨水小说作品中的女性观分析

张恨水小说作品中的女性观分析

文学评论·现当代文学张恨水小说作品中的女性观分析陈格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摘 要:张恨水是我国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作家,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塑造了多种类型的女性形象,寄托了自己的女性观。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啼笑因缘》,这部作品中女性代表了所处社会的典型,是社会的一个写真,饱含了张恨水对社会各类女性的认识。

为此,文章以《啼笑因缘》为例,具体分析张恨水小说作品中的女性观以及女性观背后张恨水个人的人生思想。

关键词:张恨水;《啼笑因缘》;女性观;人生理想作者简介:陈格,海南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6-020-02在母系社会结束之后,人类社会步入了长期的男权主义时代,在这个大时代中人类社会文化和智慧发展都是按照男性价值标准形成的。

男女之间的不平等导致女性逐渐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失去了自己的话语权。

随着近几年,女性主义研究热潮的兴起,女性主义重新被人们挖掘出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通过以往各类文学作品分析不同时代下的女性形象以及女性形象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联。

对于女性形象和女性观的分析大多是女性作家从自身身份出发,并以一种激愤、同情的态度来写女性的感受。

而文章另辟蹊径,从男性角度来进行女性形象和女性观的分析。

文章以擅长书写女性的张恨水为例,对其小说中的女性观进行分析,了解其人生思想,从而为现代女性主义研究提供参考。

一、张恨水小说《啼笑因缘》中的女性观分析(一)遵守社会礼教、没有自我的疯癫女人——沈凤喜《啼笑因缘》中沈凤喜是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一名女性角色,她有着传统女性固有的纯真、脆弱、虚荣。

樊家树是欢喜沈凤喜的,一方面她是符合封建传统理念的、具有古典美的小家碧玉的女性,具有当时社会一致认可的女性气质;另一方面沈凤喜拥有封建社会女性的 特质,处于始终仰望男人、寄养于男人的位置上,满足了当时封建社会男人控制女人的变态思想。

张恨水言情名作中女性命运探析——以《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为例

张恨水言情名作中女性命运探析——以《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为例



文任 彤冢
在 《 春明外史》、 《 金粉世家》和 《 啼笑因缘 》中,众多女性形象大致可分为三类 :驯服型、寄生型和叛逆型 。驯服型女性屈服于命运的 安排 ,她们安于现状.不会 为改变命运产生过丝毫的焦虑。梨云身为妓 女,她并没有改变 自己这一 身份 的意识。即使身染沉疴 ,她首先想到的 不是积极住院治疗,而是死后杨杏 园能为她收尸 。沈凤喜在金钱 面前显得格外驯服 ,她对樊家树不无真感情 ,但他们之间是靠金钱这根链条连
深处的文化意识 。
关键词 :女性形象 女性命运 超越 与拘囿 作为现代 通俗小说 大家 ,张恨水与鲁迅、茅 盾、老舍 、巴金、曹禺等新文学作家都经历 了 “ 五四”时期 ,但那时他却与进步思潮保持着相 当的距离 ,长时间游 走于新文学阵营之外,成为新文学的 “ 异教徒 ”。当新文学作家们致力于 “ 为人生 ”的写作,以笔为 “ 投枪 ”、 “ 匕首”,
猛 烈攻击封建制度时 ,张恨水却仍拘囿在叙 写缠绵悱恻的儿女故事的小天地里 ,为迎合市民多作应约之作 。他小说中的女性大都很传统 ,带有 更 多的世俗倾向 。在她们身上 ,驯服性远远大于叛逆性;在她们当中,寄生者远远多于 自食其力者 。故笔者将她们归为三类 :驯服型、寄生型 、
叛逆型 。
在张恨水 最负盛名 的言情小说中,爱慕虚荣 、追逐金钱或甘为奴隶、委曲求全 的本性是造成女主人公们悲剧命运的主要原因。这与张恨水 思想深处 的文化意识有 关,他既拘囿于传统 的 “ 才子佳人 ”模式,表现出把玩 女性 、仇视新女性、否定女性解放 的一面;同时,他又能超越 “ 鸳 鸯蝴蝶派 ”的作家们,流露出平等观念 、平 民化倾 向和女性 自立 自强的端倪 。然而,这种女性意识在 张恨水创作中还相当薄弱,过于拘泥于传 统 女性 的塑造,注定了他笔 下的女性改变不了悲剧命运 。

论张恨水小说中的寒门女性形象

论张恨水小说中的寒门女性形象

一、寒门女性的形象构成(一)分布的均匀性张恨水的言情小说中,寒门女性是不可或缺的一类人物形象。

其小说中女性人物的悲剧命运往往由于极端妥协或贪慕虚荣所造成,这些女性“具有一般市民女性的所有弱点,具有强烈的虚荣心,而正是这种虚荣心把她们一步步引导到人生的悲境。

”[1]109寒门女性往往会因为自身的软弱性与社会的复杂性最终陷入悲剧。

张恨水并不滞留于描述同一阶级的故事,时常呈现出多阶级复杂交错的状态,使得寒门女性形象均匀分布在每部小说中。

《金粉世家》中女主人公冷清秋生于平民家庭,本是独立坚强具有新意识的女性,但在纨绔子弟金燕西的穷追猛打中败下阵来,她的浪漫与理想最终都在婚变中破灭。

《春明外史》中的梨云,逃离不了妓女的身份,钟爱于她的杨杏园也没有办法解救她。

而《啼笑因缘》的女主人公沈凤喜,在叔父沈三玄的蛊惑之下陷入金钱的牢笼,最终在军阀刘德柱的拷打下走向疯癫。

这些寒门女性大多以屈服者的形象出现,或屈服于社会,或屈服于男人。

屈服导致自我独立性的丧失,一旦外部条件发生变化便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促使小说整体的情节发生转变。

这种对小说情节发展与结构的影响也使得寒门女性形象的分布呈现均匀性特征。

以《啼笑因缘》为例,小说中主要出现了两个举足轻重的寒门女性形象,沈凤喜和关秀姑,两个女性形象随着自我人生轨迹的发展始终互相映衬,身世相似的她们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心理状态。

她们之间的某种交集就是为凸显人物个体命运的迥异,而她们的存在又是一种受到压迫的存在,寒门女性在性别与阶级上是弱小的,如果在小说中大量出现,这种形象便会集中起来,削弱对其弱小的体现,同时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众多人物之间社会地位与资源分配的对比。

张恨水为达到小说人物设置的平衡性,对寒门女性形象的使用非常考究,甚至人物先行,让情节随人物而改变,这种设置造成了张恨水小说模式的同质化。

(二)形象特征的多样性寒门女性虽然时常出现,但依旧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

张恨水之所以被老舍盛赞为“国内唯一妇孺皆知的老作家”[2],与其在小说中刻画人物的能力不无关系,即使模式同质化,依旧会在人物塑造上给人带来强烈的新鲜感与亲近感。

《啼笑因缘》第三人称限知叙事浅论

《啼笑因缘》第三人称限知叙事浅论

《啼笑因缘》第三人称限知叙事浅论《啼笑因缘》限知叙事浅论刘彬(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云南昆明 650031)摘要:张恨水的《啼笑因缘》通过第三人称限知叙事的叙述,向人们介绍了几个主要人物恋爱婚姻的悲欢离合,了解了樊家树的双重人格和三个女子的单一性格,进而了解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感。

关键词:张恨水;《啼笑因缘》;限知叙事通俗小说大家张恨水的《啼笑因缘》讲述了一男三女在恋爱婚姻中的悲欢离合,是通过第三人称的限知叙事叙述的。

限知叙事是叙事学(narratology)的一种形式,“即对叙事作品主要是小说进行结构进行分析。

”【1】一般来说,限知叙事常常是采取的是第三人称的限知叙事,叙述者以他或她知道的事情为重点,进行裁剪、嫁接、组合,使叙述前后连贯,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感。

这篇小说就是以樊家树、沈凤喜、何丽娜和关秀姑为四个人物限知叙事者,讲述了他们的双重和单一的性格特征以及社会的情况。

一樊家树:双重人格简单地说来,所谓的双重是指两层或者是指两方面的东西。

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也可以指个人的道德品质或者是人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

双重人格的人有进步的一面,也有落后的一面,两个方面交织在一起,会一起人们对他们做出不同的评价。

樊家树是小说中的重要人物,在很大意义上,他是小说的男主人公。

我们知道他是双重人格是从沈凤喜、关秀姑和何丽娜的限知叙事人物讲述时得知的,她们三个人本身就是小说的人物,成了完整的人物角色,对樊家树有很深的洞察力,这样的叙述会促进读者思考,相信叙事者的描述的真实可靠性。

在这三个女性限知叙事者看来,樊家树是一个“半新半旧”【2】的双重人格的人物。

这里的“新”是指进步的价值观,“旧”是指落后的价值观。

樊家树出生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中,比较富有。

他受到了很好的新式教育,接受了很多的五四新思想,他很会欣赏风景,讨厌乡下人的那种升官发财的梦想。

他意识到个性解放、人格独立和自主婚姻的重要性。

略论张恨水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略论张恨水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略论张恨水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姜友芝【摘要】张恨水是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大师,他塑造了众多生动的人物形象,几乎每一部小说中至少都有一个突出而鲜明的女性形象。

本文主要通过对张恨水小说中女性形象类型,塑造女性形象的艺术手法,女性形象身上寄托了张恨水的人生思想等三个方面来分析张恨水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探究张恨水笔下的女性形象所蕴藏的深层文化内涵,反观张恨水的人生价值立场和人文关怀。

%Zhang Hen - shui, a masters of modem Chinese popular literature, created many vivid characters. In almost every novel there is at least one prominent and distinct woman character. This paper, through the woman characters in his novels, the artistic methods of creating women characters, and the Zhang's thoughts of life finding susstanee in the women characters to analyze the women characters in his novels, to explore the cultural content hidden in the women characters, and to view Zhang's position of life value and humane care.【期刊名称】《兵团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21)006【总页数】5页(P48-52)【关键词】女性形象;艺术手法;爱情婚姻观;正直清高的人格;悲悯情怀【作者】姜友芝【作者单位】池州学院中文系,安徽池州24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6.7张恨水是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大师,一生创作作品无数,仅小说一项就有一百一十多部,其中以“社会为经,言情为纬”的社会言情小说《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影响最大。

张恨水笔下女性形象分析

张恨水笔下女性形象分析

张恨水笔下女性形象分析引言张恨水,原名张心远。

“恨水”这一笔名取自南唐后主李煜的“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一句。

张恨水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个通俗文学大师,是二三十年代国内最走红的作家之一,“他是国内唯一的妇孺皆知的老作家”。

《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和《啼笑因缘》这些在当时风靡全国的小说皆是张恨水的代表作品。

他五十几年的写作生涯中,创造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说,以作品多产出名,总字数近三千万言的数字,堪称著作等身。

在他大量的小说创作中,各式各样的女性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在众多女性当中,有《金粉世家》中的白秀珠及《啼笑因缘》中的何丽娜这样出身于富贵之家的时尚小姐,也有《金粉世家》中冷清秋这样饱读诗书的平民女性,有《啼笑因缘》中关秀姑这样充满侠气的传奇女子,也有《金粉世家》中白莲花姐妹这样出身低微的风月场女子。

并且张恨水笔下的女性往往和婚恋联系在一起,或是婚恋的当事人,或是婚恋的旁观者。

爱情与婚姻是张恨水作品的重要主题之一。

在张恨水的长篇小说中,他着力塑造各种阶层各种类型各种年龄的女性形象,关注她们的日常生活、婚姻和恋爱,从各个方面或直白或隐晦的描述她们的社会境遇。

“张恨水的小说向读者展示了一幅独特的男权社会的女性命运图。

”我们知道,作家的作品与作家本身是有着密切联系的。

张恨水笔下的女性形象,或多或少带着作家自身对女性的认知、期待以及作家自身的婚姻观念、作家身处时代的社会影响。

在这里,我以《金粉世家》和《啼笑因缘》为例,浅析张恨水笔下的女性形象,以了解女性的生存状态。

一、张恨水笔下的“红颜”形象张恨水少年时便熟读《红楼梦》,《红楼梦》对张恨水的创作影响不可谓不深刻。

早在40年代,有人就称誉《金粉世家》是“民国红楼梦”。

如同《红楼梦》中出场的众多女性人物一样,张恨水很擅长女性的刻画,在《金粉世家》和《啼笑因缘》中塑造了大量身份性格各异的“红颜”。

如同曹雪芹借贾宝玉之口说出的年轻女孩儿是珍珠,光滑美丽惹人喜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她是一个有独立人格 的女性形象 。 达 西先生 出身地 主家庭 , 拥有豪华 的庄 园 , 但是 面对这样一位条件 非常优越 的男性 的求婚 ,伊丽莎 白并没有 为之所
收 稿 日期 :2 0 1 5 03 - - 0 6 作 者 简 介 :程 维 ( 1 9 9 l 一) ,女 ,安 徽 灵 璧 人 。 安 徽 大 学 文 学 院 学 生 , 在 读 研 究 生 , 研 究 方 向 : 中国现 当代文学 。
2 3 0 0 迎的 民间故 事之一 ,灰姑娘题材 备受作 家们的青昧 ,许 多作 家不 自觉
地将灰姑娘题材 融入到 自己的文 学创作 中,逐 渐形成 了灰姑娘 叙事模式 。张恨水是 中国现代 文学史上 著
名的通俗小说家,他的代表作 《 啼笑因缘》不仅带有明显的灰姑娘 色彩,而且具有鲜明的反灰姑娘叙事
简奥斯汀是灰姑娘文学的代表作家她十分擅长塑造灰姑娘类型的女性形象这类女性的家庭一般处于尴尬的中下层社会但是她们自尊自爱凭借自己的智慧和独特的性格俘获了处于上流社会的男主人公的心最终获得了美好的姻缘
第2 4 卷
第7 期
牡丹江大学学报
J o u r n a 1 o f M u d a n j i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家, 老舍赞誉张恨水是 “ 国内唯一的妇孺皆知的老 作家” 。范伯群在评价张恨水在 中国现代小说史上 的意义时说 :“ 正 因张恨水在通俗 文学 中有 如此崇
相爱慕 , 最终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 而她 的后母和姐
姐也收到 了惩罚。
灰姑娘题材备受作 家们 的青 睐 , 许多作家不 自 觉地将灰姑娘题材融入到 自己的文学创作 中, 逐渐
白・ 班 内特风趣 幽默 ,聪明可爱 ,吸引 了风度翩翩 的绅士 达西先生 。 伊丽莎 白出身 乡绅家庭 , 嫁妆也 十分微薄 ,但是她并不为 了金钱 出卖 自己的婚姻 ,
魅力,她们的命运又不全然与灰姑娘相似。


灰姑娘模式及其代表作品
灰姑娘故事在世界范 围内广为流传 , 是非常受 欢迎的 民间故事 。 灰姑娘童话的主要情节是 : 灰姑 娘 自幼丧母 ,经常被后母和后母带来 的姐姐虐待 , 但是她非常美丽善 良, 她在仙女教母 的帮助下 , 有 幸得到华丽 的服装参加王子举办 的舞会 , 与王子互
倾 向。张恨 水用灰姑娘 情节来演绎 民国的 爱情故 事,从 这些民 国灰姑 娘的 爱情故 事中可以品味 出张恨 水
自己对 爱情和人 生的体验 和理 想。
关键词 :张恨水 ;灰姑娘 ; 《 啼笑 因缘 》
中图分类号 :I R 4 6 . 4 文献标识码 :A
张恨水 是 中国现代文 学史上 著名 的通 俗小说
中 的冷清秋 , 《 啼笑 因缘 》中的沈风 喜 ,她们 都具 有灰姑娘 的某种特征 。 但是她们都具有独特的个人
层社会 , 但是她们 自 尊自 爱, 凭借 自己的智慧和独
特 的性格俘获 了处于上流社会 的男 主人公的心 , 最
终获得 了美好 的姻缘 。 简・ 奥斯 汀的 《 傲慢与偏见 》 就是灰姑娘文学 中的代表作 , 小说 的女 主角伊丽莎
心, 是樊家树对她产生爱情 的一个先决条件 。 灰姑 娘 的爱情 中容貌的确 占有很大 比重 。 冷清秋的容貌 也是 打动金燕西 的重要 因素 。《 漂亮女人 》中的薇
作有 《 春 明外史 》 《 金粉世家 》和 《 啼笑 因缘 》等 。 在 阅读这些深受大众喜爱的著 作时 , 读者不难发现
灰姑 娘情节 时常在 张恨水 的作 品 中闪现 。尤 其是
姑娘文学 的代表作家 , 她十分擅长塑造灰姑娘类 型
的女性形象 , 这类女性 的家庭一般处于尴尬的中下
《 金粉世 家 》和 《 啼笑 因缘 》 ,这两部 影响巨大的 作品更带有 明显 的灰姑娘色彩 。例如 《 金粉世家 》
灰 姑娘类 型 的女主 角 已经不再 是被动接受 王子爱 情 的女性 了 , 她们拥有独立的人格 , 凭借着 自己的
真诚和智 慧 , 获得 了与男主角平起平坐的地位 。 灰
姑娘和王子的童话故事 也在简 ・ 奥斯 汀的笔下有 了
沈凤喜尽管衣着十分寒酸 , 但是她给人感觉的却是 十分 聪 明伶 俐 的,更重要 的是她独 有 的那 种清雅 媚人 的姿态吸引了异性 的 目光 。 沈凤喜 这种清 雅媚人 的容貌令 樊家树一见倾
l 1 9
动, 直到后来她消除 了对 达西先 生的偏见 ,以及意 识 到 自己对达西先生真正产 生了爱慕之情 , 才接受
恨水笔下的沈凤喜生长在贫困的家庭 , 尽管她和母 亲都可以依靠女工维持温饱 , 但是因为好赌酗酒 的 叔叔的拖累 , 只有抛头露面在天桥 上唱大鼓 书, 经
受风吹 E l 晒。 但 是沈凤喜无疑是美丽的 , 她天 真无
高的地位 , 所 以有的研究 者提出了 ‘ 双峰对峙 ’ 说。
即在纯文学作家 中, 鲁迅是高峰 ; 在通俗文学作家 中,张恨水是 高峰。 ”” 张恨水一生著作颇丰 ,代表
形成 了灰姑娘叙事模式。在他们 的笔下 , 女 主人公

般都是灰姑娘的化身 , 她们的家庭 贫寒 , 生活 中
充满坎坷和磨难 , 但是她们有着善 良的心灵 和坚 强 的品格 , 赢得 了各方面条件都十分优越的男主人公 的爱情 ,最后获得 了美满 的结局 。简 ・ 奥斯 汀是 灰
他的求婚 。 伊丽莎 白和达西先生最后获得 了美好的
爱情 , 步人 了婚姻的殿堂 , 他们也成 为世界文学史
上公认 的灰姑娘 和王子 。在简 ・ 奥斯汀 的作 品中,
邪 的眼神 和清雅妩 媚 的表情,使得 樊家树 一看就 觉得 “ 她是个聪 明的女郎。虽然十分寒素,自有一
种清媚态度,可以引动看的人 ” 。 ” ’ 在樊家树 看来 ,
V o 1 . 2 4 N o . 7
J u1 . 2O 1 5
2 0 1 5 年 7月
文章编号 :1 0 0 8 . 8 7 1 7( 2 0 1 5 )0 7 - 0 1 1 9 - 0 3
论 张恨水 小说 中的灰姑 娘叙 事
— —
以《 啼笑 因缘 》为例
程 维 ( 安徽大学文学院 , 安徽 合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