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课题3 离子(一) 学讲稿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4-3离子1教案
第四单元
1课时
一、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知道许多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基本具备用微观理论去分析物质的技能和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课题学习内容包括“核外电子的排布”和“离子的形成”,从电子排布规律、特点到阴、阳离子的行成,构成知识的一体化。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2)、了解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
(3)、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认识离子构成物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增强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2)运用图片、多媒体等方法,把离子形成的抽象变直观,提高学习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了解物质构成的奥妙中,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2)、树立正确的唯物主义观点
四、教学策略设计:
图片、影视、讨论、交流、分析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导学活动学生自主学习活动
[情景引入] [导入新课]
[创意绘画]
投影“原子构成”的示意图
原子的核外电子是怎样排布的?它
们排布有规律吗?
一、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1、第一层最多排2个电子
2、第二层最多排8个电子
3、最外层最多排8个电子
同学们能根据课本第68页表4-2
的
讨论、交流
猜想、阅读、讨论、
交流、概括
学得新知识
联想、自由创意画
图
六、课后反思:
1、教学特色:采用多媒体动画和联想、讨论、竟赛等方法.
2、改进方面:除多媒体外,最好增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模型去分析电子
得失.。
离子讲学稿
课题3 离子讲学稿主备人:柯富志审订人:丁昌义研讨时间:2011、10、8学习目标:1、认识原子的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规律。
2、能说出原子的化学性质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3、了解不同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规律。
4、初步认识离子的形成。
重难点: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什么是离子。
教学过程;自学导读:1、核外电子运动有什么规律?2、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各部分表示什么意思?3、什么是相对稳定结构?4、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目有什么特点?5、什么叫离子?离子是如何形成的?师生互动:1、原子中的电子的分层排布(1)、在多电子原子核中,核外电子的能量是不同的。
能量的电子运动区域的离核较近,能量的电子运动区域的离核较远。
我们把这些区域形象地称为电子层,核外电子就是在不同的电子层内运动,通常把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电子层运动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也叫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2)、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最少的有______层,最多有_____层。
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_____个。
(只有一层的不超过_____个)(3)、说出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各部分的意义:①小圆圈和和圆圈内的数字表示②弧线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弧线上的数字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_____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2、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排布特点观察核内质子数为1—20号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特点:(见第二页)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
(3)元素的性质,尤其是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原子的。
3、认识离子离子是,分为和。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比如水是由构成的;铁是由构成的,氦气是由构成的;氯化钠是由构成的。
归纳小结:离子与原子的区别课堂练习:1、右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层,第二层上有个电子,最外层有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这种原子容易电子。
第四单元课题3 离子(曾文忠)PPT课件
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⑴ 先 排 内 层, 后排 外 层。
⑵ 第 一 层 上 最 多 排2 个 电 子。 ⑶ 第 二 层 上 最 多 排8 个 电 子。 ⑷ 最 外 层 上 最 多 排8 个 电 子 。
原子的结构
可用原子结
构示意图简明地表示。
二、 原 子 结 构 示 意 图
1、画 法 : 画 圆 圈 ,标 核 电, 弧线呈扇面,数字一条线。
原子 结构 稳定 结构
不稳 定 结构
不稳定 结构
变化 趋势
稳定
易失 电子 易得 电子
化学 性质 稳定
活泼
活泼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1、原子核上的质子数决 定着元素的种类。是区 分不同元素的依据。
2、原子最外层上的电 子数决定着元素的化学 性质。ຫໍສະໝຸດ 硼+5Be
32
硅
+14 2 9 3
Si
钠 +11 5 6 Na
+8 2 6
氧O
+11 2 8 1
钠 Na
2、表示意义:以氧原子结构示意为例
+8 2 6
⑴ 弧 线 表 示 电 子 层,
⑵ “2” 表 示 第 一 层 上 排 有 两 个 电 子。 ⑶“6” 表 示 第 二 层 上 排 有6 个 电 子。 ⑷ +8 表 示 原 子 核 内 有8 个 质 子 。
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和原子
氢原子的核外电子运动情况
电子不像行星绕太阳旋转有固定 的轨道,但有经常出现的区域,科 学家把这样的区域称为电子层。
一、核 外 电 子 的排布
核外电子的运动又称为核外电 子的分层排布
电子层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 符号 K L M N O P Q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 课题3离子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播放动画】原子形成稳定结构的过程【讨论】原子得失电子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介绍)离子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补充)带电的原子团也叫离子【引导提问】离子是怎样形成的?离子可以分成哪几类?如何区分?如何表示离子?(介绍)离子符号的书写:先写元素或原子团符号,然后在符号右上方先标电荷数值(数值为“1”时省略),后标“+”“-”号。
[提问]2Mg2+中数字“2”表示何意义?[归纳]元素符号右上方的数字:一个离子带的电荷数。
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离子的个数。
【提供信息】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
【课件演示]动画:氯化钠的形成(提问)你从中可获得什么信息?(介绍)离子化合物(不带电)[议一议]原子和离子的比较[点拨]带电的原子团这类离子在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变。
[想一想]元素、分子、原子、离子、物质间的关系。
[归纳]明确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三种。
阅读P79关系图【巩固练习】1.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的是()2.下面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①A~E共表示四种元素;②表示原子的粒子是 (填序号,下同);③表示阴离子的粒于是;④表示阳离子的粒子是;⑤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⑥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的粒子是。
3.画出钠原子和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示请回答:(1)由于它们的原子核内思考口答:钠原子失一个电子,氯原子得一个电子画图观看答:电子数变了、带电了…叙述定义学生活动准确理解定义讨论交流写钠离子、氯离子的符号口答观看答:离子可以构成物质[小结]1.区别:①原子结构一般不稳定(稀有气体除外);而离子结构稳定;②原子不显电性,离子带电;③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变,离子可能变;④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离子用离子符号表示。
2.联系①都能构成物质,保持物质化学性质;②用图示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阅读练习练习作、分析、归纳、表达能力,设计意图使思维上升学会归纳整理学会归纳整理加深对稳定结构的认识学会通过结构示意图区分原子和离子相同;所以它们都属于钠元素。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课题4.3离子》精品教案
课题3 离子教课设计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1. 初步认识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认识原子构造的表示方法;会认1—18 号元素的原子构造表示图。
2.认识原子构造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3.认识离子的形成过程,认识离子是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认识原子与离子之间的差别与联系。
过程与方法1.经过互相议论、沟通,提升概括和获守信息的能力。
2.运用多媒体、课文插图等协助手段,察看核外电子的排布状况以及演示离子的形成过程,化抽象为直观,加强认识水平。
b5E2RGbCAP感情态度价值观1.初步领会物质组成的神秘,培育想象力和剖析推理能力。
2.初步形成“物质的粒子性”。
教课要点1.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及其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2.离子的形成及离子符号的书写。
教课难点1.核外电子分层运动想象表象的形成。
2.离子符号的书写。
教课方法:解说法,议论法教课器具:多媒体教课过程一、引入:问题激疑我们每日喝的水由什么粒子组成?温度计里的金属汞如何组成?那么食盐的主要成分氯化钠又由什么粒子组成呢?我们今日学习完课题 3《离子》就能回答这个问题。
那么,离子那是如何的一种粒子呢?其实,离子和我们前方学习的原子的关系特别亲密。
回想一下,原子的构造是如何的? p1EanqFDPw学生回答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问题激疑一个原子只有一个原子核,但电子数可就不必定了。
如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但如钠原子核外就有 11 个电子,这 11 个电子在很大的空间内绕着原子核在做高速的运动,这么多的电子绕核运动有什么规律吗? DXDiTa9E3d二、新授:投影:行星环绕太阳运行图片视频:核外电子的分层运动问题:行星环绕太阳运动与核外电子的运动有何不一样?学生:行星绕太阳旋转有固定的轨道,而核外电子的运动没有固定的轨道。
师解说:行星绕太阳旋转有固定的轨道,而核外电子的运动没有固定的轨道。
但核外电子的运动也有自己的特色,即有常常出现的地区,科学家把电子常常出现的地区称为电子层。
初中化学离子说课稿
初中化学离子说课稿篇一:离子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课题3《离子》第一课时。
《化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能力。
下面我将对这节课进行具体分析和阐述。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特点和作用:离子是初中化学课程中要求达到了解水平的基础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为学生从微观的角度探究宏观物质变化的奥秘打开一扇窗口;使学生对物质的微观构成有一个大体轮廓。
2.学生分析:对已进入初三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均已初步形成,在课堂上他们厌倦教师的单独说教灌输,希望教师能创设便于他们自主学习的环境,给他们发表自己见解和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
3.我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初步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步。
了解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
(2)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3)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1)通过相互讨论、交流,提高归纳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2)通过游戏、课文插图等辅助手段,演示离子的形成过程,化抽象为直观,增强认识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学习的兴趣。
(2)唤起学生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
教学重点:离子的形成。
教学难点: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二、教法与学法:我根据重点和难点和学生的特点设计了几个教学环节,采用了体验探究、自主探究、自主合作等学习方法,基于电子多媒体的强大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来实现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的形成,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程序:我利用电子多媒体的强大教学功能与九年级化学《离子》一课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如何在教学程序解决上述问题,形成自主探究、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提高科学素养,如何突破重难点加以具体的阐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示范教案(第四单元课题3 离子)
课题3 离子课题分析本课题包括核外电子的排布和离子的形成两部分内容。
在第3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许多物质是由原子、分子构成的,本课题介绍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另一种微粒。
离子的形成是本课题的核心,是教学重点。
为了说明离子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就必须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和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结构的特征与其化学性质的关系,为教学作一个铺垫。
因此教材编写了第一段“核外电子的排布”。
第一段教材要讲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它有不同于宏观物体运动的规律,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此学生对电子层的理解有一定困难,这是教学的难点,但不是教学的重点。
此处只要求学生对核外电子分层排布有一个初步了解就可以了。
至于原子结构示意图,仅仅作为原子结构的一种表达手段,教学上不作要求,习题上也不要求会画。
教学建议如下:1.教学力求直观。
方法是采用电教手段和生动的比喻,此外要充分利用书上的插图,让学生仔细观察,细心体会所学概念的含义。
2.掌握分寸。
课程标准对于本课题的内容要求不高,只要能形成初步观念就可以了,所以教学上不必深究。
课时分配:1课时整体设计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2)了解离子的形成,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3)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想象、猜想——探索证明——归纳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2)观察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归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3)探究分析NaCl的形成过程,了解离子的形成,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逐步培养学生的微观想象能力和推导思维的方法;(2)唤起学生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
教学重点离子的形成过程、核外电子排布教学难点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离子的形成过程,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教具准备一些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教学过程知识回顾分子、原子的概念及特征。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说课稿 离子说课稿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说课稿离子说课稿
《离子》第二课时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特点和作用
《离子》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的第四单元课题三。
本课题包括核外电子的排布和离子的形成两部分内容,教学分两课时完成。
离子的形成是本课题的核心,是初中化学课程中要求达到了解水平的基础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为学生从微观的角度探究宏观物质变化的奥秘打开一扇窗口;为学生后面学习酸碱盐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认识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从而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探究宏观物质变化的能力。
(2)学习方法与过程:学习“探究、交流”的学习方式。
能在特定情景下,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探究的学习精神;唤起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
初步。
课件初三化学4单元课题3-离子
离子的形成
总结词
离子的形成主要有两种方式,分别是原子得失电子和分子得 失电子。
详细描述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可以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同样地, 分子也可以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离子的形成是化学反应 中的重要过程,它影响着物质的导电性和化根据得失电子的数量,可以将离子分为单电荷离子和多电荷离子。
离子化合价
• 总结词:离子化合价是指离子在化合物中所表现出的化合价态,由离子的电荷数和其在化合物中的位置决定。 离子的化合价是化学键合中离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 详细描述:在化学中,化合价是一种表示原子或原子团在化合物中相互结合的关系。对于离子来说,其化合价由离子的电荷数和在化合物中的位置决定。例如,钠离子(Na+)的化合 价为+1,氯离子(Cl-)的化合价为-1。离子的化合价是化学键合中离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反映了离子之间相互吸引和排斥的平衡状态。了解离子的化合价对于理解化合物的组成 、性质和反应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离子的化合价也是化学键合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对于理解离子键的形成和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03 离子的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01
02
03
食盐
食盐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 是人体必需的元素,对维 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具有 重要作用。
食品添加剂
许多食品添加剂如味精、 糖精等是以离子形式存在 的,可以提高食品的口感 和保存性。
医疗保健
一些离子如钙离子、镁离 子等在医疗保健方面有广 泛应用,如钙镁片补充人 体所需的钙和镁。
VS
详细描述
电解法是通过电解待测溶液,根据电解过 程中产生的气体或沉淀来判断是否存在特 定离子。例如,电解稀硫酸溶液会产生氢 气和氧气,而电解氯化钠溶液会产生氯气 和氢气。通过观察产生的气体或沉淀可以 判断是否存在相应的离子。
第四单元课题3离子
第四单元课题3 离子【教学课型】:新课◆课程目标导航:【教学课题】:离子【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涵义。
3)了解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4)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2、过程和方法:通过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想象和描述以及原子和离子的比较,增强学生归纳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空间的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事物之间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初步学会科学抽象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1、离子、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结构紧密相关2、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教学难点】:离子的形成;【教学工具】:投影片、核外电子排布的动画演示录像片、“氯化钠形成”的动画课件【教学方法】:学生阅读、教师引导、总结归纳◆课前预习1.原子中电子在核外是如何进行排布的2.不同类元素原子中电子在核外的排布特点对元素的化学性质有何影响3.原子核外电子如果进行得失则会形成什么粒子,如何表示◆教学情景导入同学们都知道,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原子核的体积很小,仅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电子在核外的空间里作高速的运动。
那么,电子是怎样排布在核外空间的呢?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比较简单,氧原子核外有8个电子,这8个电子是怎样排布的,又是怎样运动的呢?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过渡:本节课我们学习课题3离子板书:课题3 离子学生猜想:请你发挥你的想像猜想这些电子如何运动?学生交流:向你的同学说一说你想像中核外电子如何运动?探究证明:播放核外电子排布的动画演示录像片提问反思:1.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是否相同?2.是否都在同一区域运动?3.电子能量与运动区域有何关系?讲解:同学们讨论上述问题。
教师进行总结:电子层是用来描述运动的电子离核远近的区域不同。
课题3离子说课稿
(1).问题讨论:展示课件2-3: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使学生体会到核外电子的确是分层排 布的。同时找出哪些属于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并分析它们最外层电子数和结构有什么规 律?为探究离子的形成打下基础。
(2).探究新知:对照课件2-4,评价学生回答情况,使学生理解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 布,特别是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目有着密切关系。
四、教学程序:
(1)、创设情景、复旧导新:
1.复习旧知:观看课件1:漫游原子世界,加深学生对原子结构的理解。
2.引入新课:根据课件1中电子的运动情况,请学生思考:核外电子是如何运动的?它们能否挣脱原子 核的吸引等问题?很自然的导入新课。
(2)、猜想交流、探究新知:
1.探究核外电子的排布
(1).猜想假设:根据课件1提供的感性认识,各小组猜测核外电子运动情况,并相互交流。为突破教 学难点找准一个切入口。
子有什么不同?②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哪些?哪些物质由分子构成?哪些物质由原子构成?哪些物质由离子构 成?
(设计意图:此时提出问题,学生有话可说。让学生参与科学探究,不仅使生硬的化学概念变得栩栩如 生、易于理解。同时也使学生对化学学习,尤其是微观领域的学习产生了渴望之情。)
(三)、拓展思维、展示个性:
1.(我会填)右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原子的
(2)从学习方法与过程方面,要求学生学会“猜想交流、探究新知”的学习方式。能在创设情景下,积 极主动的从事各种化学活动且探究新知,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3)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探索、 勇于探究的学习精神;唤起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
离子说课稿
离子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课选自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课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离子第一课时。
第四单元教材是“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教材对于学生十分重要,它既是今后学习的理论基础,又是必不可少的化学学习工具,学习离子的知识,是为了进一步学习化合价和化学式打基础,是初中能否学好化学的第一道“分水岭”。
2、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我设置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涵义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想像,猜想——探索证明——归纳和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增强学生归纳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空间想像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学习的兴趣;初步体会物质构成的奥秘,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教学重点: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4、教学难点: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涵义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不同于宏观物体运动的规律,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此学生对电子层的了解有一定困难。
三、说教法探究教学法、讲解法、指导阅读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四、说学法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阅读法、列表法、归纳法等。
五、说教学程序情境导入:教师朗读科普小论文《漫游原子世界》,要求学生根据内容在草稿纸上画出原子的构成。
(欣赏科普小论文《漫游原子世界》,以轻松活泼的形式、生动形象的语言巩固了原子结构知识,同时提出“核外电子是如何运动的”“电子能否挣脱原子核的吸引”等问题,自然引入了本课的学习。
)(教师)引入新课:100多种元素的原子中,除氢原子核外只一个电子,运动情况比较简单外,其它原子核外都有多个电子,这些电子在原子核外是如何运动的呢?(请学生画简图表示)它们能否挣脱原子核的吸引力呢?(为下节课作辅垫)(引导)学生猜想:请发挥你的想像猜想,这些电子如何运动?(引导)学生交流:向你的同学说一说你想像中核外电子如何运动?(引导学生查找)探究证明:请学生阅读课本78页图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课题三离子(一)
【教学目标】 1.会认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 知道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自主预习】
1.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核外电子是运动的。
我们把电子离核远近的不同的运动区域叫做,能量最低,离核最的叫第层;能量稍高,离核稍的叫第层。
由往依次类推,分别叫做“第三、四、五、六、七层”
2.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代表圈内数字代表、正号代表.弧线代表、弧线上数字代表.
3..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有密切的关系。
如果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其化学性质可能。
化学上把最外层是
1.原子结构中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最密切的是()。
A.电子层数
B.质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中子数
2.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则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
A.6
B.8
C.16
D.2
3.据中央电视台对云南澄江抚仙湖湖底古城考古的现场报道,科学家曾通过测
定古生物遗骸中的碳14原子含量来推断古城年代。
碳14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
所示,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4,下列关于碳14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6
B.核外有两个电子层,第一层有4个电子
C.核外电子数为6
D.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4.研究发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请根据下列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找出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一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如图是钠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钠原子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A.质子数是11 B.最外层电子数为1
C .核外有3个电子层
D .核外电子总数为10
6.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依据图中的信息得到的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 .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4
B .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 .该元素一个原子的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
D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7.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元素知识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下表包含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完成以下填空:
(1)1869年,科学家 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2)请画出17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该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
(3)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Mg 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2个电子
(4)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原子序数为6的碳原子和原子序数为14的硅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为4,则常温下硅的化学性质 (选琐“活泼”、“不活泼”)。
【课堂小结】
1.核外电子层:核外电子是在不同的电子层运动的,人这种现象叫做核外电子的 。
现在发现核外电子层最少有1层,最多有7层,最外层的电子数不超过 个,只有1层的不超过 个。
4.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 电子数目有密切的关系。
5.稀有气体元素:如氖、氨等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个),由于它们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呈现“化学惰性”,所以,最外层具有8个电子和只有一个层且具有2个电子数的结构,属于 结构。
6.金属元素:如钠、镁、铝等,最外层电子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 电子,趋向达到相对稳定结构,属于 结构。
7.非金属元素:如氧、氯、硫、磷等,最外层电子一般多于4个(或等于4,小于8),在化学反应中易 电子,趋向达到相对稳定结构,属于 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