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的常识 (26页)
武术理论知识点
武术理论知识点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实践中,武术不仅是一种技艺的表演形式,更是一种身心调养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武术理论知识点,包括武术的起源、基本理念、训练方法等。
一、武术的起源和发展武术起源于远古时期的战争,是人类为了自卫和生存而形成的一种格斗技巧。
最早的武术形式主要以实战技能为核心,通过不断实践和总结,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武术逐渐发展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融合了哲学、医学、道德伦理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同时,各地域在传承和发展武术过程中,也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风格,使得武术具有了更加多样的表现形式。
二、武术的基本理念1. 技击与无力武术的核心理念是技击,即通过特定的动作和技巧来攻击敌人或保护自己。
然而,真正的高手却能在技击的过程中展现出“无力”的境界。
这里的“无力”并非指没有力量,而是指在技击中保持身心的放松和柔软,从而能够应对各种变化和困难。
2. 内外结合武术注重内外兼修,即修炼外在的技术和内在的气质。
外在的技术包括拳法、腿法、器械等,通过不断练习和磨砺,逐渐掌握技巧和动作的精髓。
而内在的气质则强调修炼内功,包括身体的柔韧性、耐力、意念集中等方面的培养。
通过内外结合的修炼,武术能够使人身心得到全面的提升,不仅能够在实战中发挥出更好的水平,还能够对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素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武术的训练方法1. 基本功训练武术的基本功包括呼吸、站立、姿势、步法等方面的训练。
这些基本功对于后续的技击训练和实战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磨砺,武术学习者能够逐渐掌握正确的姿势和动作,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和柔韧性。
2. 技击训练技击训练是武术学习的核心内容,包括拳法、腿法、器械等方面的技巧练习。
通过与教练或其他学员的对练,能够不断磨砺技术,并且增强自身的实战能力。
技击训练要求学习者具备耐心和毅力,才能在反复练习中逐渐掌握技巧的要领。
武术知识点
武术知识点1.概念: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功法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2.本质:技击性。
起源:远古祖先的生产劳动。
拳种:129种(源流有序,拳里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3.特点:一、动作具有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特点二、动作具有攻防技击含义三、内容丰富具有广泛的适应性4.作用:一、改善和增强体质二、提高防身能力三、磨练意志,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四、丰富文化生活,增进交流5.内容与分类:①功法运动:是以单个动作为主进行练习,以达到健体或增强某方面体能的运动,主要为武术套路和攻防格斗服务(内壮功、外壮功、轻功、柔功)②套路运动:以技击动作为内容,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为依据编成的组合及整套练习(单练、对练和集体演练)③搏斗运动:是两个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斗智,较力、较技的实战攻防格斗(散打、推手、短兵、长兵)6.释“武”字:从戈从止,指持戈作战或武练的意思。
武术一词的历代称谓:春秋战国时期称技击,汉代延明末称武艺,清代称武术,民国称国术,新中国称武术,老外称功夫。
7.抱拳礼的含义:一、左掌四指表示德智体美“四育”齐备,象征高尚情操。
拇指扣回表示不自大不骄傲不以老大自居,右拳表示勇猛习武,左掌掩右拳表示“勇不兹乱,武不犯禁”节制勇武和约束的意图。
二、左掌右拳拢屈,两臂拢成屈圆表示五湖四海天下武林是一家,谦虚团结,以武会友。
三、左掌为文,右掌为武,渴望求知,恭候师友前辈指教。
8.三种手型:拳、掌、勾①拳:动作:四指并拢卷握,拇指紧扣食指第二指节处,拳眼向上为立拳,拳心向下为平拳。
要领:手指紧握,手腕挺直。
部位名称:易犯错误:拳面不平,屈腕。
②掌:动作: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弯曲紧扣于虎口处为柳叶掌,拇指外展为八字掌。
要领:掌指要紧,立掌背伸,小指侧朝前。
部位名称:易犯错误:松指,掌心朝前,掌背外凸。
③勾:动作:屈腕,五指尖捏拢。
要领:指尖捏紧,尽量屈腕。
关于武术的知识
关于武术的知识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独特艺术表现形式。
武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除了作为一种武器使用的技巧,还具有强身健体、提高身体素质、修身养性的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探讨武术的历史、发展、技巧和精神内涵等方面。
武术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战争时期。
在远古时期,
狩猎游牧民族通过武术技能,可以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来。
随
着社会的发展,武术开始融入到国家战争、政治和文化等领域中。
自
唐代开始,武术逐渐发展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并扩展到中国
国外。
在很多国家,武术被看作一种体育运动,加入到国际竞技赛事中,如亚洲运动会、世界武术锦标赛等。
武术包含了丰富的技巧和招式,其中包括拳、剑、刀、枪、棍等。
每一种武器技术都有特定的要求和特点,如刀法弧度大,要求狠辣精准;剑法轻巧灵活,要求掌握节奏和速度;拳法以刚柔相济的技巧为主,要求韧性和平衡性。
除了武器技巧,武术还包含了许多形体、内
功和气功等技能。
这些技能都是通过反复练习和训练,来提高身体素质,提升技能水平。
除了以上技巧和训练,武术还包含了深刻的精神内涵,如道德观念、文化积淀、审美观和人生哲学等。
武术不仅是一种体育活动,更
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通过武术的修炼,人们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和
意志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总之,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源远流长,积淀
深厚,具有丰富多彩的技巧和精神内涵,是一种体育、文化和艺术的
综合体。
人们应该学会欣赏和尊重武术,掌握武术技巧和精神内涵,
从而更好地融入到社会生活中。
武术知识点
17传统的太极拳有:陈式、杨式、吴式、孙式、武式
18马步:挺胸、塌腰、脚跟外蹬
19:挺胸、直腰、踢腿脚尖勾起,绷带成勾起勾落,收髋猛收腹,踢腿过腰后加速,要有寸劲。
20南拳马步:膝盖与脚尖成垂直线,收腹,立腰,脚外缘用劲,使两脚尖正对前方。
21侧踢腿:挺胸直腰、开髋、侧身、猛收腹
3长拳的技法特点: A手要快捷 B眼要明锐 C 身要灵活 D步要稳固
E精要充沛 F气要下沉 G 力要顺达 H功要纯青
I回击合法 J以形喻势
4 长拳的运动特点:撑拔舒展、势要招圆、快速有力、灵活多变、蹿蹦跳跃、闪展腾挪,起伏转折、腿法较多、节奏鲜明、气势磅礴。
1武术:是以攻防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演练和搏斗对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2长拳:是一种姿势舒展,动作灵活快速有力节奏分明,并有蹿蹦跳跃,闪展腾挪,起伏转折和跌扑滚翻等动作与技术的拳术。
3套路动作:是以技击动作为素材,以攻守进退,动静疾缓,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编成的整套练习形式。
7武术流派:是指由于不同的技术特点和风格而形成的武术派别。
8外练:主要指由人体骨骼、关节、肌肉所组成的运动系统,以及由运动系统完成的各种动作。
9内练:常涉及精、气、神的问题。
10回击:武术中的踢、打、摔、拿。
11动作路线:插图中一般用虚线或实线表示该部位下动作进行路线和方向。
填空题
1武术图解包括:运动方向,运动路线,往返路线,叙述顺序,动作名称,要领说明,运动时间,动作术语。
5、武术的科学研究
6、武术教育机构与人才培养
二、 武术推向世界与世界接纳武术: 1、竞技武术国际化的逐步实现
武术基础知识
武术
武术的概念: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功法、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内外三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跨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
四击:踢、打、摔、拿八法:手、眼、身、步、精神、气、力、功
十二型: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鹊站如松立如鸡转如轮折如弓快如风缓如鹰轻如叶重如铁
武术的价值:1、健身价值 2、技击价值 3、观赏价值 4、教育价值 5、经济价值
拳术:是武术运动的主要内容,多指徒手套路。
长拳的技法特点:手要快捷、眼要明锐、身要灵活、步要稳固、精要充沛、气要下沉、力要顺达、功要纯青、四击合法、以形喻势
三节:上肢来说,手是梢节肘是中节肩是根节;下肢来说,脚是梢节膝是中节跨是根节六合:即内外三合是手肘肩脚膝跨六部位协调配合
棍法技法特点:1、换把变招,固把击发 2、兼枪带棒,梢把并用
3、棍如旋风,纵横打一片
4、把法多变,长短兼施
棍法:是以劈抡戳崩扫点撩挂拨云挑绞等棍法配合各种步形步法合成的一种武术套路
长拳:吸收了查、华、炮、红、少林等传统拳种之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拳种,具有姿势舒展、快速有力、动迅静定、节奏鲜明的运动特点。
劲力:是指演练武术时完成技术动作所需力量的表现。
节奏:是演练武术套路时的动作的速度、力量等呈现出的特有的规律性变化。
武术的名族文化特点:1、中国传统文化背景决定了武术套路的产生
2、刚健有为的民族文化精神
3、注重和谐
4、注重神行兼备
5、注重整体的思维方式
6、即重外练又重内练
7、多拳种并存。
武术运动基本知识
武术运动基本知识武术: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动作为素材,按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的相互变化的规律编成套路,或两人斗智较力,形成搏斗。
第一节武术的产生和发展一、武术起源于生产劳动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类为了生存,必须靠群体力量同自然界搏斗。
狩猎中逐渐形成了武术套路中劈、砍、刺的技能,这就是今天武术技术的物质基础。
二、原始社会的出现,促进武术向军事战斗技能发展氏族公社时代的部落战争奴隶社会的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的斗争明朝抗倭英雄戚继光的戚家拳现代军队中特种兵的搏斗术三、强身除病的客观要求使武术成为体育的一种手段原始社会的猿猴舞、雀鸟舞、熊舞等。
《尚书》称之为“百兽舞”。
由之后创的有“五禽戏”、“象形拳”。
(五禽是指:虎、鹿、熊、猿、鸟。
)近代有明末清初由陈王廷所创的太极拳(陈式)为现代人最为热衷的健身方式之一。
四、周秦以来的武术运动商周时期的武舞,庠序中的射御、习舞干戈。
春秋战国后的“角试”。
吴、越时期的制剑术,盛行配剑。
秦汉盛行手搏、击剑等。
唐朝实行武举制。
宋元时期的对练,民间练武活动蓬勃兴起。
明清时期是武术发展时期,流派林立,拳种纷呈。
近代,冷兵器的出现,武术运动着重于强身自卫。
民国时期出现了许多拳社、武士会、体育会等。
新中国武术发展的“五次浪潮”。
第二节武术的形成、内容与分类一、套路运动内容包括拳术、器械、对练、集体表演。
拳术包括长拳、太极拳、南拳、形意拳、八卦拳、通背拳、象形拳等。
长拳中的“四击”指:踢、打、摔、拿。
“拟形喻势”: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鹊、立如鹤、站如松、转如轮、折如弓、轻如叶、重如铁、缓如鹰、快如风。
太极拳的十三势:鹏、捋、挤、按、采、捩、肘、靠、进、退、顾、盼、定。
按时间前后可分为陈、杨、武、吴、孙共五式。
太极拳的基本技法:虚灵顶劲、气沉丹田、含胸拔背、松腰敛臀、圆裆松胯、沉肩坠肘、舒指坐腕、尾闾中正、内宜鼓荡,外示安逸、运动如抽丝,迈部如猫行、往返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动静有常,势势均匀、势势相连,绵绵不断、势要圆,毋使有凸凹、心要静,毋使有杂念、用意不用力。
武术考试知识点总结大全
武术考试知识点总结大全1. 武术概述武术,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武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了中国古代各种武术编排在内的一种独特的身体和精神的训练方式。
武术不仅仅是一种体能的训练方式,更是一种心灵的修炼方式。
2. 武术的分类武术可以分为内家和外家两大门派,内家拳包括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等,注重以柔克刚,坚持柔中有刚的原则。
外家拳包括少林拳、武当剑、峨眉拳等,注重力量和技术的运用。
3. 武术的基本动作武术的基本动作包括站桩、起步、横击、竖击、直击、劈击、反击等。
这些基本动作是武术训练的基础,也是武术技能的核心。
4. 武术的基本原理武术的基本原理包括“以柔克刚”、“外刚内柔”、“心静神宁”等。
这些原理是武术训练和实战中的重要指导,对于提高武术技能和保护自身都具有重要意义。
5. 武术的历史武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各大诸侯国家就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武术体系。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武术逐渐演变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6. 武术的道德修养武术不仅仅是一种技术的训练,更是一种对品德和道德的修养。
武术强调忍让、谦卑、宽容、坚毅等品德和道德的培养,这些品德和道德要求都是武术训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7. 武术的体能训练武术的体能训练包括有氧运动、肌肉力量训练、肌肉耐力训练等,这些训练可以使武术学员的身体得到充分的锻炼,从而提高身体素质和增强抵抗力。
8. 武术的技术训练武术的技术训练包括拳法、剑法、器械法等,这些训练可以使武术学员熟练掌握各种武术技巧,从而在实战中得心应手。
9. 武术的实战训练武术的实战训练是武术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战训练,武术学员可以模拟真实的战斗场景,提高应变能力和战斗技巧。
10. 武术的比赛武术的比赛包括形意拳、太极拳、少林拳等不同的比赛项目,这些比赛可以成为武术学员锻炼的机会,也可以展示自己的武术技能。
11. 武术的保健功效武术有着丰富的保健功效,通过武术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延缓衰老,改善心理素质等。
武术理论知识
武术理论知识(1):武术运动的概述武术的起源及发展武术,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技击动作为素材,遵照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的相互变化的规律编成徒手或器械的各种套路。
武术是一种增强体质、培养意志、训练格斗技能的民族形式的体育运动。
1、武术起源于生产武术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
武术起源于生产和生产劳动。
早在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人们为了生存,用些石器、木棍等打猎、捕鱼,又同野兽相斗,这样,人们逐渐获得了使用武器和格斗技能,它是武术格斗技术的萌芽。
随着原始生产工具的进化,尤其是它的实际效用,为后来的武术技术“劈、刺、砍、扎、等奠定了基础。
人们把生产斗争,阶级斗争中获得的一切知识、技术,不断地加以总结,传授给青年一代。
2、原始战争的出现,促进武术向军事战斗技能发展原始部落战争的实践,使武术在已有了狩猎的格斗和捕杀技能的同时,又有了军事战斗技能的发展,后来的武术运动,其内容就大都近于军事战斗技能而远于狩猎技能了。
3、强身除病的客观要求使武术成为体育的一种手段。
人们为了增强体质,减少疾病,逐渐就有了对体育的要求,在原始社会末期,人们已创造了一种唤作“舞”的运动形式来进行锻炼筋骨,活动关节。
唐、宋朝时,才开始有简朴的武术套路。
例:李白的剑舞。
强身除病的客观要求使武术成为体育的一种手段。
4、解放后武术运动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关怀人民的健康,重视民族体育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一九五六年国家体委把武术列为竞赛项目同时整理出版了《简化太极拳》,《初级长拳》,《初级剑术》,《初级刀术》,《初级枪术》,《初级棍术》等书籍和挂图。
并有了全国武术统编教材。
1982年召开了全国武术会议,1990年将武术列入全运会的竞赛项目。
并多次举办国际武术邀请赛。
从此,国内外武术发展的更快。
武术集体项目的比赛场地为16×14。
武术的特点和作用一、特点1、寓技击与体育之中中国武术的最大特点是:既有相击形式的搏斗运动,更有舞练形式的套路运动,武术是由军事技能发展为搏斗运动的体育项目。
教资武术知识点总结
教资武术知识点总结1.武术基本概念武术是一种中国独特的综合格斗技术,主要包括了拳术、剑术、刀术、棍术等多种技能。
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战争时期,起初是为了战争中的自卫和攻击目的而产生的。
随着民间传承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武术逐渐演变成了一种体育锻炼方式,成为了一种融合了拳法、器械和套路的综合性体育项目,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传统。
2.武术分类武术根据形式不同分为少林武术、太极武术、咏春武术、八卦掌、形意拳等多种不同类型的武术。
其中,少林武术以拳术和器械套路闻名,太极武术则以内家拳和太极剑著称。
无论是少林武术、太极武术还是其他类型的武术,都有着严谨的训练方法和技术要求,学习者必须遵守相关规章制度,掌握基本功,逐步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
3.武术训练内容武术训练主要包括基本动作训练、拳法套路训练、器械套路训练和对练等内容。
基本动作训练包括酣战、基本拳法动作、基本腿法动作、基本步法动作等,是武术训练的基础,必须扎实掌握。
拳法套路训练是按照一定的动作顺序和节奏,模拟实战环境进行的练习,包括少林拳、太极拳、形意拳等多种套路,需要不断的反复练习,提高技能水平。
器械套路训练主要指刀术、枪术、棍术等各种器械的练习,学习者需要熟练掌握器械的使用技巧和套路要领。
对练则是两人之间进行实战对抗的训练方式,需要学习者在实战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应对能力。
4.武术的基本技能武术的基本技能包括内功、外功、拳法、器械、套路等多种技能。
其中,内功是武术学习的基本功,它是指通过特定的呼吸、行气、修炼等方法,使人体的气血得到调和和平衡的一种体能。
外功是指武术技术的基本功,包括基本拳法动作、基本器械动作等,需要学习者通过反复练习,熟练掌握。
拳法是指武术中拳手的技术要领和技巧,需要学习者不断参加实战对练,提高技能水平。
器械是指刀、枪、棍等武术器械的使用技巧,需要学习者熟练掌握使用方法。
套路是武术技法的综合运用,包括起手式、进攻式、防守式、收手式等,需要学习者按部就班,逐步提高技术水平。
武术基本知识简介
5.除集体项目外,任何项目在比赛时均不得配 乐。
6.运动员听到上场比赛的点名和赛后示分时,
应向裁判长行抱拳礼。
(五)评分方法与标准
★ 长拳、太极拳、南拳、剑、刀、枪、棍 的评分方法与标准
●评分裁判员的组成:由评判动作规格的 裁判员三至五名和评判演练水平的裁判 员三至五名组成。
然保留了技击的特性。
(二)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民族风格:既究形体
规范,又求精神传意、内外合一的整体观,是中国武术 的一大特色。所谓内,指心、神、意等心志活动和气息 的运行;所谓外,即手眼身步等形体活动。内与外、形
与神是相互联系统一的整体。
(三)广泛的适应性:武术的练习形式、内容丰富多
样,不同的拳种和器械有不同的动作结构、技术要求、 运动风格和运动量,分别适应人们不同年龄、性别、体 质的需求,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兴趣爱好进行选 择练习。同时,它对场地、器材的要求较低,受时间、 季节限制也很小。较之不少体育运动项目,具有更为广 泛的适应性。
(三)运动员年龄组别
1.成年组:18周岁以上(含18周岁);
2.少年组:12周岁至17周岁;
3.儿童组:不满12周岁。
(四)进场、退场、起势、收势、 套路计时、配乐与礼节
1.运动员听到点名或看到电子显示姓名后,应立 即进场待裁判长示意后,即可走向起势位置。 运动员身体任何部位开始动作即为起势(计时 开始)。集体项目在行进间开始动作者,须事 先向裁判和申明。
① 动作规格扣分
②其他错误扣分
2.演练水平的评定
(1) 裁判员根据运动员现场表现的整套演练水 平,按照各竞赛项目在功力(劲力、协调)、 演练技巧(精神、节奏、风格)、编排(内容、 结构、布局)等方面的标准,整体比较,确定 扣分,从该类分值中减去应扣分数,即为运动 员的演练水平分。
武术知识点
武术知识点
武术,泛指中国常用的国术及有系统的拳术、棍术、刀术等动作,也称技击。
武术的
起源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当时学习武术的人们主要是为了在战争和动乱中存活。
随着农
民的暴动和胡家军队的出现,传统武术被大量应用到内战中,并受到了很大的发展。
自元
代以来,随着武术的发展,传统武术被细化成多种形式,其中有国术、门派和民间武术。
国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中国传统武术形式中的一种,由剑、棍、
刀等武器构成。
由于其节奏和动作要求力量、技巧、精神和韧性兼具,国术在中国拳艺中
占据重要地位,被人们视为中国国粹。
在国术中,不少招式都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并以一种练习来修养秉性。
武术中最重要的概念是“内定”,也称“内力”。
内定(内力)是一种隐藏在肌肉之
中的力量,指的是一种自然而又超越肌肉力量的力量,通常的感受是能够放松身体,以柔
中带刚,达到一种不动中行动的状态。
内定(内力)可以使身体协调,令招式连贯流畅。
和拳击等技击比较起来,武术的竞技项目更具特色。
比赛使用的武器有剑、刀、长枪、空手和鞭子等。
比赛在地面上进行,运动员在舞台上表演精湛的动作,运用武术知识和
技巧,一方得分或一方击中对方规定的部位,即可获得胜利。
比赛在10秒钟内完成,决
出胜者。
武术练习还包括其他要素,比如礼仪道德修养、养生调理和综合教育。
中国武术练习
者应当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要坚持以鞭打自己,以拳打对手的修炼思想,以实现“伤害
对于物,尊重对于人”的智慧修养为基础,在实践练习中既不伤害,又可以保护自己。
武术的知识
武术的知识武术的知识什么是武术武术是我国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特点,带有攻防含义,以拳术、器械、套路形式和实战形式为主的,既能健身自卫,又能养生保健的体育项目。
武术可分为哪几类可分为五大类:1.拳术类、2.器械类、3.对练类、4.实战类、5.集体项目类、什么叫手型,手型有哪几种手型是指练习武术时手的形状变化形式。
主要有拳、掌,勾、指等几种。
什么叫步型,长拳中的步型主要有哪几种步型是指练习武术时静止动作的下肢形状。
长拳中的步型主要有弓步、马步、虚步、仆步、歇步等几种。
什么叫手法,手法有那些要求手法是指练习武术时运用拳、掌、勾、、指技法的总称。
练习时要求手法要轻快。
敏捷、有力。
什么叫步法,步法有那些形式步法是指练习武术下肢移动的方法。
主要有上步、退步、盖步、插步、纵跳步、跃步、击步、垫步等形式。
什么叫腿法,分那几类腿法时指练习武术时运用腿的`技法。
分直摆、屈伸、旋转三类、常见的腿法有踢、弹、踹、蹬、摆、扫等。
什么叫身型,什么叫身法身型是指练习武术时静止动作的姿势,或运动中暂时相对静止的姿势。
身法是指练习武术时躯干部位的变化方法。
身法一般有闪、展、腾、挪、俯、仰、弯、折展、缩、吞、吐、冲、撞、挤、靠等。
什么叫四击,各有那些运动形式和方法四击指武术运动中踢、打、摔、拿四种技击方法。
其各自的运动形式和方法分别是:踢法有蹬、分、摆、弹、缠、扫、挂、点、铲等,打法有冲、撞、挤、靠、崩、劈、挑、砸、撑、插、搂、拦、采、挒、勾、抄等,摔法有揣、滑、倒、爬、拿、捋、捣、钩等,拿法有刁、拿、锁。
扣、封、闭、错、截等。
什么叫八法,它们的要求是什么武术中把手法、眼法、身法、步法、精神、气息、劲力和功夫、八个方面称为八法。
其中手、眼、身法、步法又称为四法,精神、气、力、功夫又称为内四法。
八法的要求是:拳如流星,眼似电;腰如蛇行,步赛钻:精要充沛,气宜沉:力要顺达,功宜纯。
【武术的知识】。
武术小知识
武术小知识武术小知识一、武术拳种知多少?(一)内家拳类:内家拳、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拳等。
(二)长拳类:查拳、华拳、炮拳、洪拳、花拳、少林拳、戳脚、翻子等。
(三)短拳类:绵张短打、绵张拳等。
(四)南拳类:洪家拳、蔡李佛拳、虎鹤双形拳、侠家拳、咏春拳、五祖拳、太祖拳、鹤拳、罗汉拳、武林脱铐拳等。
(五)像形拳类:醉拳、鹰爪拳、猴拳、蛇拳、螳螂拳、鸭拳、地躺拳等。
二、十八般武艺指的是什么?少年儿童们常常会在武侠小说或武打影视中听到用十八般武艺样样齐全来形容武林高手。
那么,十八般武艺指的是什么呢?大家知道,武术发展源远流长。
武术器械也是经历了一个长久的衍变过程,由笨重到灵巧,由简单到复杂,再经过实用、美观、方便三方面的滤选,逐渐形成具有代表性的器械,人们称之为“十八般兵器”,并将使用这些兵器的能力称为“十八般武艺”。
各个朝代对十八般兵器说法不一,互有出入。
现今较为流行的说法是:“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镋、锶、槊、棒、鞭、锏、锤、釽、拐子、流星”。
事实上,中国武术器械绝不止“十八般”,仅少林拳谱上所载兵器就有五十种以上,因此,武术发展到今天,“十八般武艺”只是被用来形容习武之人的能力,而“十八般”兵器也只是被作为武术器械的总称。
三、武术对练是随意乱打吗?少年儿童在看武打片或武术对练表演时,常看到有长枪围人紧扎、大刀向人乱砍、棍子向人猛抽、拳脚向人狠踹的场面或动作,不少孩子常感到害怕,担心这样打会不会打着人?打着人怎么办?其实,无论是电影中的武打场面,还是表演中的对练、对打都是按预先编排好的套路进行的,每一个动作都是运用正确的攻防要求和防守方法进行的实战演练。
它需要对练双方或多方的密切配合,配合越逼真,场面也就越惊险。
可见,武术对练既不是毫无目的的乱打,也不是真拚实斗。
而是经过刻苦训练,严密配合,按实战动作编排出来的。
因此,小朋友们在看武术对打时,既不用感到害怕,也切记不可在没有经过严格训练,没有教练正确指导下随便模仿其中的动作。
学武术的知识点总结
学武术的知识点总结一、武术的基本概念1.武术的含义武术是一种古老的体育运动项目,它是通过各种技术和招式,以及内功修炼,来达到防身、强身健体、提高意志品质的一种综合体育项目。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文化特色。
2.武术的类型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武术可以分为内家拳和外家拳、长拳和短打、器械与空手等不同类型。
每种类型的武术都有其独特的技术特点和内涵。
3.武术的内涵武术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和招式的表演,更重要的是它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涉及到了中国哲学、道德伦理、拳谱、医学、艺术美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因此,学习武术不仅仅是为了掌握一定的技术和招式,更重要的是要领悟其中的哲学意蕴,提高自身的境界和修养。
二、武术的历史1.武术的起源武术起源于古代的战争和军事活动,最早是作为一种战斗技能而存在的。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和平年代的到来,武术逐渐演变成为一种体育项目和民间运动。
2.武术的发展历程在中国古代,武术主要通过家族传承和师徒教学的方式进行传播。
随着时间的推移,武术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不同的流派和门派,例如少林寺、武当山、峨眉山等都是比较有名的武术源流地。
在清朝时期,武术开始与文人墨客结合,形成了一些融合了文化、哲学和武术的综合体育项目,如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等。
3.现代武术的发展20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对武术运动的重视和推广,武术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普及和发展。
建立了一系列的武术学校、培训中心和联赛赛事,推动了武术运动的持续发展。
同时,武术也开始向国际社会传播,成为了一种受到国际认可的体育项目,更多的外国人也开始学习和练习中国武术。
三、武术的技术武术的基本动作包括了站立、步法、腰部运动、手臂运动、腿部运动、身法、呼吸方法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掌握这些基本动作,是学习武术的基础。
2.技巧和招式武术的技巧和招式有很多种,包括了踢、打、摔、擒等各种动作和技术。
每种技巧和招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应用场合,学习者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实践,才能够掌握其中的精髓。
武术文化知识
武术文化知识剑术礼仪一、行礼方式(一)持剑礼并立步,身体自然直立,左手持剑,剑身贴于小臂外侧,右手拇指屈拢成立掌,以掌根附于左腕内侧,掌指向上,双臂撑圆,平屈于体前,腕与肩平,双肘不可扬起,目视前方。
(二)垂剑礼并立步,身体自然直立,右手虎口向上握剑柄,剑尖向下,剑身垂直,剑刃朝左右,左手拇指屈拢成立掌,掌心贴于右手指根,掌指向上,双臂撑圆,平屈于体前,腕与肩平,双肘不可扬起,目视前方。
二、递接剑方式(1)双手托剑递并立步,身体自然直立,左手托护手,右手托剑身,双手平举,使剑平托于胸前,目视接剑者。
(2)双手捧剑递并立步,身体自然直立,双手掌心向上掌指向前,捧住护手平举于体前,剑身垂直,剑刃朝左右,目视接剑者。
(3)单手提剑递并立步,身体自然直立,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捏住剑镡(剑柄的顶端部位),剑尖下垂,剑身直立,剑刃朝左右,直臂举于体前,目视接剑者。
(4)双手接托剑递并立步,身体自然直立,左手掌心向上,平托剑身,右手掌心向下握剑柄,目视递剑者。
(5)单手接捧剑递并立步,身体自然直立,左手靠近护手处,虎口向上握剑柄,目视递剑者。
(6)单手接提剑递并立步,身体自然直立,左手虎口向上,靠近护手握剑柄,目视递剑者。
(7)双手捧接提剑递并立步,身体自然直立,双手掌心向上,掌指向前,捧住护手,平举于体前,目视递剑者。
注:剑术礼仪递接剑方式中:1、(一)、(二)为学习者向长辈或教师递剑方式。
2、(四)、(五)为长辈和教师接学习者递剑的接剑方式。
3、(三)、(六)为同辈之间接、递剑方式。
4、(七)为学习者接长辈和教师递剑的接剑方式。
刀术礼仪一、行礼方式(1)抱刀礼持刀者并立步,身体自然直立,左手抱刀,刀背贴于小臂上,刀刃向上横于胸前,右手拇指屈拢成立掌,以掌根附于左腕内侧,掌指向上,双臂撑圆平屈于体前,腕与肩平,双肘不可扬起,目视前方。
(2)垂刀礼持刀者并立步,身体自然直立,右手虎口向上握刀柄,刀尖向下,刀身垂直,刀刃朝左,左手拇指屈拢成立掌,掌心贴于右手指根,掌指向上,双臂撑圆平屈于体前,腕与肩平,双肘不可扬起,目视前方。
大学武术知识点
大学武术知识点武术是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之一,也是一门独具中国特色的体育运动。
在大学中学习武术,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质素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协作能力。
下面,我们将逐步介绍大学武术的一些知识点。
1.武术的起源与发展:武术起源于古代中国的战争时期,是为了应对战争而形成的一种格斗技巧。
随着时间的推移,武术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体育项目,并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武术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技巧和特点,武术可以分为内家拳和外家拳两大类。
内家拳注重修身养性和内外调和,代表性的有太极拳;外家拳注重力量和速度的发挥,代表性的有少林拳和咏春拳等。
3.武术的训练方法:武术的训练方法主要包括基本功、套路和对练。
基本功包括站桩、跑步、跳绳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力量、灵活性和耐力。
套路是一系列连续动作的组合,通过反复练习来提高学生的技巧和协调能力。
对练则是两人之间的实战演练,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的技巧。
4.武术的精神内涵:武术不仅是一种体育运动,更是一门艺术和哲学。
学习武术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律、坚韧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武术的世界中,学生还能够领悟到太极哲学中的阴阳平衡、以柔克刚的思想等。
5.武术的比赛和表演:大学武术比赛通常包括套路和对练两个项目。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比赛来展示自己的技术和训练成果,同时也可以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和竞争意识。
此外,大学武术表演也是一种常见的形式,可以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展示武术的魅力。
6.武术的培养和传承:为了促进大学武术的培养和传承,学校通常会成立武术协会或社团,提供专业的教学和训练指导。
一些优秀的大学武术运动员还有机会代表学校参加全国性的比赛,并为学校赢得荣誉。
总之,大学武术作为一种传统的体育项目,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训练方法。
学习武术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协作能力。
希望更多的大学生能够参与到武术的学习和实践中,体验其中的乐趣和收获。
武术基础常识
武术基础常识引言: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智慧与勇气的结晶。
作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武道技艺,武术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它不仅是一种防身自卫的技能,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武术的基础常识。
一、起源与发展:武术的起源可追溯到古代的战争。
在古代,武术主要用于战争中的格斗和防身自卫。
随着时间的推移,武术逐渐发展成一种独特的技艺,并融入了哲学思想和道德准则。
武术的发展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勇气。
二、分类与门派:武术可以根据不同的技术和风格进行分类。
在中国,武术通常分为内家和外家两大门派。
内家武术注重内力和内功的修炼,强调以柔克刚,如太极拳、八卦掌等;外家武术则注重力量和技巧的发挥,如少林拳、咏春拳等。
不同的门派有着不同的技法和传承方式,每一派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和特点。
三、基本功与套路:武术的基本功是武术训练的基础,包括站桩、打坐、基本步法、基本招式等。
通过基本功的训练,可以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力量和反应速度。
套路是武术中的拳法动作组合,通过练习套路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培养战斗的意识和技巧。
不同门派有着不同的基本功和套路,每一套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要求。
四、武术哲学与道德准则:武术不仅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修身之道。
武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注重内外修养的平衡。
它追求的是身心合一、力量与柔和的结合,通过修炼武术可以培养出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品质。
在武术中,还有着许多道德准则,如尊师重道、礼仪廉耻等,这些准则不仅适用于武术训练,更是人生的处世之道。
五、武术与健身养生:武术作为一种身体运动形式,对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通过武术的训练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协调性和灵敏度,改善身体机能和延缓衰老。
同时,武术的修炼也可以舒缓压力、提高心理素质,对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
因此,武术不仅可以作为一种防身自卫的技能,更是一种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结语: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武术考试知识点总结归纳
武术考试知识点总结归纳一、武术的起源和发展1.武术的起源:武术起源于古代战争,是古代人民为了自卫和捍卫国家的生存而追求的一种武士修炼功夫的技艺。
它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武术文化。
2.武术的发展:中国武术经过数千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多种不同的流派,例如太极拳、少林拳等。
这些流派反映了中国不同地域和民族的特色,同时也结合了古代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哲学观念。
二、武术的基本概念1.武术的定义:武术是一种体育运动项目,也是一种自卫和战斗的技艺。
它通过强化身体的各项素质,提高人的生理和心理素质,培养人的自信和勇气,从而达到自卫和强身健体的目的。
2.武术的特点:武术具有独特的生命力、情感和审美价值。
它强调身体和心灵的和谐统一,注重根本性、练兵的运动特征、道家和儒家思想、道德和精神建设等。
三、武术的基本功法1.集体操:集体操是武术中最基本的训练方式,主要练习动作的基本功法,包括手、足、哆嗦和侧身动作等。
通过集体操的练习,可以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力量和协调性,同时也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品质和毅力。
2.单独操:单独操是指在集体操的基础上,进行个人的练习。
它主要包括武术动作的练习、拳法和棍法的技巧训练等。
通过单独操的练习,可以加强动作的规范性、准确性和美感,同时也可以提高个人的斗争能力和应变能力。
3.器械操:器械操是武术中另一种重要的训练方式。
它主要通过练习器械的动作和技巧,包括刀、枪、剑、棍等。
通过器械操的练习,可以提高武术技法的熟练度和实战能力。
四、武术的技术和动作1.拳法:拳法是武术中最基本的技术之一。
它包括直拳、背拳、极拳、搏强拳等多种动作和技巧。
通过练习拳法,可以提高身体的柔软度、力量和速度,同时也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品质和勇气。
2.棍法:棍法是武术中使用器械的一种技术。
主要包括直棍、竹棍、编棍、拳棍等。
通过练习棍法,可以提高人的肌肉力量、协调性和控制力,同时也可以提高防御能力和应变能力。
3.剑法:剑法是武术中另一种重要的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武术的常识
篇一:武术理论知识
武术理论知识(1):武术运动的概述
武术的起源及发展
武术,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技击动作为素材,遵照攻守进退、动静
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的相互变化的规律编成徒手或器械的各种套路。
武术是
一种增强体质、培养意志、训练格斗技能的民族形式的体育运动。
1、武术起源于生产
武术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
武术起源于生产和生产劳动。
早在五六十万
年前的旧石器时期,人们为了生存,用些石器、木棍等打猎、捕鱼,又同野兽
相斗,这样,人们逐渐获得了使用武器和格斗技能,它是武术格斗技术的萌芽。
随着原始生产工具的进化,尤其是它的实际效用,为后来的武术技术“劈、刺、砍、扎、等奠定了基础。
人们把生产斗争,阶级斗争中获得的一切知识、技术,不断地加以总结,传授给青年一代。
2、原始战争的出现,促进武术向军事战斗技能发展
原始部落战争的实践,使武术在已有了狩猎的格斗和捕杀技能的同时,又有了
军事战斗技能的发展,后来的武术运动,其内容就大都近于军事战斗技能而远
于狩猎技能了。
3、强身除病的客观要求使武术成为体育的一种手段。
人们为了增强体质,减少疾病,逐渐就有了对体育的要求,在原始社会末期,
人们已创造了一种唤作“舞”的运动形式来进行锻炼筋骨,活动关节。
唐、宋
朝时,才开始有简朴的武术套路。
例:李白的剑舞。
强身除病的客观要求使武
术成为体育的一种手段。
4、解放后武术运动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关怀人民的健康,重视民族体育文化遗产的继
承和发展,一九五六年国家体委把武术列为竞赛项目同时整理出版了《简化太
极拳》,《初级长拳》,《初级剑术》,《初级刀术》,《初级枪术》,《初
级棍术》等书籍和挂图。
并有了全国武术统编教材。
1982年召开了全国武术会议,1990年将武术列入全运会的竞赛项目。
并多次举办国际武术邀请赛。
从此,国内外武术发展的更快。
武术集体项目的比赛场地为16×14。
武术的特点和作用
一、特点
1、寓技击与体育之中
中国武术的最大特点是:既有相击形式的搏斗运动,更有舞练形式的套路运动,武术是由军事技能发展为搏斗运动的体育项目。
武术一直是循着相击的搏斗运
动和舞练的套路运动这两种形式向前发展的。
后来随着岁月的流逝,套路运动
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占有了武术的主要地位,而且内容、形式、流派越来越绚丽
多彩。
通过套路运动的练习,有利于发展人体的速度、力量、灵敏、协调和耐力素质,以及勇猛、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
攻防技击是武术运动的主要特点,即使是
套路运动,在它的动作和练法中,一般也都具有攻防技击的意义。
人们通过武
术的锻炼,不仅能够增强体质,而且能够掌握一些格斗的攻防技术,为国防建
设服务。
2、具有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民族风格
所谓内、指的是心、神、意、气等内在的心志活动和气息运行。
所谓外,指的
是手、眼、身、法、步等外在的形体运动。
这种练功方法,对内能够理脏腑、
理经脉、调精神。
对外能够利关节、强筋骨、壮体魄,使身心得到全面的锻炼。
3、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武术运动不仅锻炼价值高,而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同的拳术和器械有着
不同的动作结构、技术要求、运动风格和运动量。
武术运动不受年龄、性别、
体质、时间、季节、场
地和器材的限制,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条件,选择合适自己的项目进行
锻炼。
二、作用
1、提高素质,健体防身
2、锻炼意志,培养品德
3、竞技观赏,丰富生活
4、交流技艺,增进友谊
武术的内容、分类
(一)拳术:
1、长拳:属外家拳是查、华、炮、洪、戳脚、翻子、少林、六合、燕青拳术的总称。
2、太极拳:陈氏、杨氏、吴氏、武氏、孙氏、简化、四十八式、八十八式、综合竞赛套路等。
3、南拳
4、形意拳
5、八卦掌
6、通臂拳
7、劈挂拳
8、地趟拳
9、象形拳:鹰爪拳、螳螂拳、猴拳、蛇形拳、醉拳等
(二)器械
1、短器械:刀、剑、匕首
2、长器械:枪、棍、朴刀、大刀
3、双器械:双刀、双剑、双匕首、双钩
4、器械:三节棍、九节鞭、绳镖、流星锤
(三)对练: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和器械对练
(四)集体表演:六人以上的徒手和器械的集体表演,允许配乐。
集体表演的特点:队伍整齐、动作协调一致、风格鲜明。
(五)攻防技术:短兵、散打、推手
武术理论知识(2):武术的道德与礼仪
武德,是指"止戈为武,尚武崇德"的精神。
我国古代对"武"的理解是泛指军事行动。
《说文解字》上说要"止戈为武",它的意思是要以武禁暴治乱,止息干戈,而求得安定和平。
"武"的原意并不是叫人们去"穷兵赎武"而称王称霸,恃强凌弱,
怠意杀伤,灭人国家,占人土地,夺人财物,奴役人民。
如果那样做的话,就不是"武",而是"侵略"了,侵略是不配称"武"的。
"武"的含义是正义,如古代周武王讨
伐元道之纣王,死后被溢为"武王";岳飞抗击金兵,死后被封为"岳武穆王飞这种
冠以"武"的都是具有赞美和颂扬意义的美称。
近代以来,人们把练习拳脚、刀、枪技艺称为武术,其目的是为了防身和健身,并不是为了欺侮他人。
我国武术界历来有一个好的传统,那就是尚武崇德。
过去任何一个武术门派中如果出了败类,都要按照本门派中的"家法戒律"历数其罪,毫
不留情地清理门户,以警示那些不守武德而干尽坏事之徒。
古人尚且如此重视武德,我们今天的习武之人更应该继承和发扬武德精神。
具体地说,我们今天练习
武术,其目的主要是健身强体,防身自卫,同时也应具有主持"道义"的责任,比如
说为了伸张正义,就应该做到"路见不平,见义勇为"。
习武之人,应该是道德高尚的人,心胸开扩的人,有正义感的人,明辨是非的人,遵纪守法的人。
为什么要这
么说呢?道
理很简单,如果一个武功高强的人,却不谙事理,粗暴莽撞,遇事说不开,便一时性起,三拳两脚,手起刀落地使人气绝身亡,那将会给个人和社会造成多大的灾难和不幸啊!因此,要求习武的人,都必须充分认识和完全理解武术的正当用途及习武的目的,都必须严格地遵守武德。
一、尊师重道
自古以来,武术界非常重视师承关系,强调“凡习武之徒,必须以贤为师,谦
虚好学,尊敬师长,重阳武德”。
武术正是在这种严格的、特定的师承关系约
束下,在民间广泛传播与发展的。
“尊师”,即尊重师长,一般指晚辈对长辈
的俗称礼仪,从学校和武术界来讲,泛指学生对老师、徒弟对师傅的固定礼节。
“重道”,即尊尚武德、爱好武术与道德修养,泛指人的品格与技能兼修的境界。
二、谨慎择徒
择徒是严格武德的第一关口。
武术界有“未曾学艺先识礼,未曾习武先明德”,“武以观德”等之说。
谨慎择徒作为一种手段,有效地限制了不法之徒跨入武
林大门,保持了武林的纯洁。
三、除恶扬善
武林历来视不讲武德者,视豪门恶棍为不共戴天之仇。
要求习武者主持正道,
扶弱压邪,集中体现在“仁”与“勇”的结合。
保卫国家抵抗侵略,是武德的
最高体现。
四、重义轻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