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和中国经济改革的对比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度和中国经济改革的对比分析

摘要:中国与印度两国的经济改革在改革的背景、基本思路、主要内容、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问题等方面具有相似之处。但在改革的动因与执行力、突破口、对外开放的侧重点、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点等方面明显不同。两国经济改革的对比,启示我们在改革中,要推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协调发展,在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中提升改革效果。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改革发展之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关键词: 中国印度经济改革比较启示

中国与印度是世界上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都是发展中的大国。近年来随着两国经济改革的推进,发展速度很快,经济规模大增,与俄罗斯、巴西,南非一起被国际社会称为“金砖五国”,在当今世界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已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两国的发展与经济改革密切相关,中国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印度自1991年经济改革以来也取得了重要成就。2011年是印度经济改革20周年,对比两国的经济改革对于两国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与印度经济改革的相似之处

中国与印度的具体国情不同,但两国在经济改革的背景、基本思路、主要内容、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问题等方面具有较多相似之处。

1.经济改革的背景相似

改革的背景,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就是在什么样的前提下开始进

行改革的。中国和印度都是世界人口大国,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前两国的经济发展大体在同一水平。

从宏观角度来看,中印两国都以计划经济为主要的经济发展方式。中国以指令性计划经济为主,印度则以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相结合的方式为主。可以说,两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当时苏联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因而中国和印度的改革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对苏联发展方式的自觉反思。

从微观的角度来看,中印两国一直试图实行赶超战略。但在经济改革之前,两国的企业普遍没有自生能力,因而很难实现赶超。发展中国家由于资本比较稀缺、劳动力相对比较丰富而廉价。因此,对各个企业而言,在从事的产业、生产的产品以及工艺技术结构的选择上,应主要选择劳动密集型而不是资本密集型。但两国分别在政府的扶持下建立了很多重工业企业,这些企业基本上是资本密集型企业,不具备自生能力。总之,在经济改革之前,两国在发展基础与发展方式、宏观体制与为微观运行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2.经济改革的基本思路相似

根据国际经验,一国的经济改革或转轨,主要有“渐进式”和“激进式”两种思路。渐进式改革由于实施的改革方案比较“温和”,开始时阻力成本会比较小,但随着改革的推进,其阻力成本会不断增加;而激进式改革采取的改革方案偏向于“一步到位”,开始阶段阻力成本会比较大,但随着改革的推进,阻力成本会逐步下降。

20世纪末,东欧和前苏联的一些国家依照“华盛顿共识”选择

了“激进式”的改革思路。而中国和印度等则选择了在原有政治制度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实施“渐进式”改革。两国在改革基本思路方面趋于一致。其共同特征在于,在保持政治稳定的前提下,为逐步解决广大企业没有自生能力的问题,通过市场经济的手段,逐步培育具有自生能力的企业,以此来带动国民经济向符合比较优势的方向发展,并最终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增长。而从微观企业机制转变角度来看,中国与印度的改革都通过放松对私营经济的管制,引入市场经济的竞争性机制使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感到竞争压力,以此诱导具有自生能力的私营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同时国家通过各种政策和措施拆除各种贸易壁垒、开放市场、引进外资,帮助企业解决自生能力的问题。

3.经济改革的主要内容相似

从改革的主要内容来看,中印两国在以下几方面具有相似性。

其一,都推行市场化改革。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印度通过取消许可证,扩大企业自主经营权逐步取消价格管制,增强市场机制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加快经济自由化和市场化改革步伐。

其二,都鼓励发展私营经济。中国通过探索,逐步把非公有制经济定位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印度逐步扩大私营经济的经营范围,并将私营部门的组织管理逐步融入国有部门的组织管理之中。

其三,都重视国有企业改革。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从“让权放利”着手,逐步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以“产

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印度为增强国有企业综合竞争实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如减少对国有企业投资,出售国有企业股份,赋予国有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重组甚至关闭部分国有“病态”企业,实施“自愿退休计划”等。

4.改革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问题相似

两国通过改革都取得了很多成就。通过改革,两国逐步完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外贸大幅度增加,吸收外资大幅度增加。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年均经济增长速度在10%左右,GDP从1978年的2307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58786亿美元,规模居世界第二,相当于全球GDP的8.5%,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29727.6亿美元。印度经济改革以来,经济增长速度也很快,年均经济增长速度在7%左右,GDP 从1991 年的1518 亿美元增加到2010 年的16245.52亿美元。印度在对外投资方面发展很快,在投资的产业及投资区位选择方面取得很大成效。经济改革以来,两国也面临一些相似的问题。如失业及贫富差距影响社会稳定并影响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有企业改革及产权改革的深入推进还有不少问题,两国的投资环境也都还有待改善等。

二、中国与印度经济改革的不同之处

虽然中印两国的经济改革具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在改革的动因与执行力、突破口、对外开放的侧重点、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点等方面

则明显不同。

1.改革的动因与改革的执行力不同

中印两国经济改革的动因不同。中国进行改革开放主要是基于国内形势的变化,1978年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而印度进行经济改革的直接原因是迫于国际压力。1991年6月,印度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和国际收支危机,外汇储备严重短缺,国民经济几乎崩溃,拉奥政府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助,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借机向印度施压,在这样的情况下印度进行了经济自由化改革。

中印两国经济改革的执行力也不同。中国与印度的改革都是政府主导型的改革,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中国政府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自我调整过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政局稳定,政府的执行力很强,各级政府能够将改革政策措施较好地贯彻下去。而印度党派众多,各党派在改革政策方面缺乏共识,特别是政局不够稳定,许多政策因政府的更迭难以持续贯彻,改革的执行力相对差一些,特别是中央政府与一些地方政府的矛盾和分歧较大,中央制定的经济改革政策在地方各邦很难得到有效贯彻。

2.改革的突破口不同

中印两国的国家制度不同,在经济体制方面也有着很大差异。中国改革开放之前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体制,而印度经济改革之前的经济体制却是一种计划与政府管制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国家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差别决定了两国在经济改革道路的选择上会有所不同。两国选择的改革突破口明显不同,中国的经济改革首先选择的是农业,在农村首先进行。在农村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