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李清照悼亡词《孤雁儿》: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合集下载

古诗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翻译赏析

古诗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翻译赏析

古诗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翻译赏析《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作者为宋朝诗人李清照。

其古诗全文如下:藤床纸帐朝眠起。

说不尽、无佳思。

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里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

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前言】《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是李清照晚年时期的作品,因为此词有序言,也被后人称为《孤雁儿·并序》。

这首词写于李清照丈夫赵明诚去世之后。

全词以“梅”为线索:相思之情,被梅笛挑起,被梅心惊动;又因折梅无人共赏,无人堪寄而陷入无可排释的绵绵长恨之中。

【注释】①孤雁儿:《孤雁儿》原名《御街行》。

《古今词话》无名氏《御街行》词有“听孤雁声嘹唳”句,故更名《孤雁儿》。

②藤床:藤条编织的床。

纸帐:茧纸做的帐子。

③佳思:好心情。

④沉香:薰香的一种。

玉炉:玉制的香炉或是香炉的代称。

⑤三弄:即“梅花三弄”,古代笛由名,或称“梅花引”。

⑥梅心惊破:指梅花闻笛而心伤。

⑦春情意:喻指当年夫妻情深。

⑧萧萧地:淅淅沥沥。

地,语助词。

⑨吹箫人去:《列仙传》:“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

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

公遂以女妻焉。

”此言其夫赵明诚之去世。

⑩肠断:这里形容因丧夫而悲伤之极。

《世说新语·黜免》:“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缘岸哀号,行百馀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

破视其腹中,肠皆寸寸断。

”【赏析】此词前有小序:“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

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虽云梅词,实际上不过借梅抒怀旧之思。

床、帐、香炉,是一般闺情词的常见意象,此词也从这些物事写起,迤逦写入抒情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这里,床,非合欢之床,而是用藤竹编成的轻便单人床。

帐,亦非芙蓉之帐,而是当时在文人高士中流行的一种特制的用坚韧的茧纸作的帐子。

宋人林洪在《山家清事》的“梅花纸帐”条目中描写道:于独床四周立柱,挂瓶,插梅数枝;床后设板,可靠以清坐;床角安竹书柜,床前置香鼎;床上有大方目顶,用细白楮(纸的代称)作帐罩之。

诗词赏析: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什么意思

诗词赏析: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什么意思

诗词赏析: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什么意思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什么意思?今天折下梅花,找遍人间天上,四处茫茫,没有一人可供寄赠。

《孤雁儿》李清照世人作梅词, 下笔便俗. 予试作一篇, 乃知前言不妄耳.藤床纸帐朝眠起。

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里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

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赏析《孤雁儿》原名《御街行》,出自柳永《乐章集》。

《古今词话》无名氏《御街行》词有“听孤雁声嘹唳”句,故更名《孤雁儿》。

词前有小序:“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

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虽云梅词,实际上不过借梅抒怀旧之思。

上片主要是写景抒情。

床、帐、香炉,是一般闺情词的常见意象,此词也从这些物事写起,迤逦写出主人公孤独、苦闷的内心世界。

这里,床,非合欢之床,而是用藤竹编成的轻便单人床。

帐,亦非芙蓉之帐,而是当时在文人高士中流行的一种特制的用坚韧的茧纸作的帐子。

宋人林洪在《山家清事》的“梅花纸帐”条目中描写道:于独床四周立柱,挂瓶,插梅数枝;床后设板,可靠以清坐;床角安竹书柜,床前置香鼎;床上有大方目顶,用细白楮(纸的代称)作帐罩之。

词咏梅而从纸帐着笔,很可能指的就是“梅花纸帐”。

这种床帐,暗示着清雅而淡泊的生活。

宋朱敦儒《念奴娇》词云:“照我藤床凉似水。

”《鹧鸪天》词又云:“道人还了鸳鸯债,纸帐梅花醉梦闲。

”但是,宿此床帐中的抒情主人公并不甘于淡泊,却深怀“无佳思”的幽怨。

以下写香。

炉寒香断,渲染了一种凄冷的心境。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李清照《醉花阴》)展示的那种朦胧而甜蜜的惆怅已经消失,只有似断仍连的袅袅微香,伴随她绵长、凄清的似水情怀。

沉寂中,是谁家玉笛吹起了梅花三弄?它惊破梅心,预示了春的消息,也吹燃了词人深埋的生命之火!对丈夫的思念。

下片主要是叙事抒情。

充弥天地的只是萧萧的小风疏雨!尽管大自然按照自己的规律,冬尽春来,而生命的春天,却已随“吹箫人去”而永远消逝,这怎不令人珠泪潸潸!“吹箫人”,秦穆公时人萧史,他的箫声能招引凤凰。

【古诗文阅读】李清照《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古诗文阅读】李清照《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古诗文阅读】李清照《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孤雁儿李清照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

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也。

藤床纸帐①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②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③。

【注】①藤床纸帐:据明高濂《遵生八笺》记载,藤制,上有倚圈靠背,后有活动撑脚,便于调节高低。

纸帐,亦名梅花纸帐。

据宋林洪《山家清供》云,其上作大方形帐顶,四周用细白布制成帐罩,中置布单、楮衾、菊枕、蒲褥。

②“吹箫人去”:化用的是秦穆公女弄玉与其夫箫史的故事,见《列仙传》。

1.这首词中梅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4分)2.这首词采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最少指出两种并作具体分析。

(4分)参考答案1.(1)《孤雁儿》明为咏梅,暗为悼亡,寄托了词人自己的凄冷孤苦之情,对于朝廷南迁后不久不幸病故的爱侣赵明诚的深挚感情和凄楚哀思。

2.《孤雁儿》①以哀景衬哀情,突出了环境的凄冷与心境之痛苦。

②“伴我情怀如水”一句,用比喻手法,把悲苦之情变成具体可感的形象。

③衬托,以雨催泪,以雨衬泪,写感情的变化。

④用典,两处用典,点明怀念丈夫的主旨,表达了深重的哀思。

(或答借景抒情等均可给分)参考译文初春的早晨在藤床纸帐这样清雅的环境中醒来,却有一种说不尽的伤感与思念。

此时室内唯有时断时续的香烟以及香烟灭了的玉炉相伴,我的情绪如水一样凄凉孤寂。

《梅花三弄》的笛曲吹开了枝头的梅花,春天虽然来临了,却引起了我无限的幽恨。

门外细雨潇潇下个不停,门内伊人枯坐,泪下千行。

明诚既逝,人去楼空,纵有梅花好景,又有谁与自己倚阑同赏呢?今天折下梅花,找遍人间天上,四处茫茫,没有一人可供寄赠。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李清照《孤雁儿并序》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李清照《孤雁儿并序》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李清照《孤雁儿并序》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孤雁儿并序》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

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①藤床纸帐朝眠起。

②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③笛里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④小风疏雨萧萧地。

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⑤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注释】①此词调名一作《御街行》,词前无序。

②藤床:藤制的床。

元陶宗仪《说郛》卷十九、清陈元龙《格致镜原》卷五十三引沈括《忘怀录》有倚床:“如今倚床,但两向施档,齐高。

令曲尺上平若臂,倚左档则右档可几臂,倚右档则左档可几臂,左右互倚,令人不倦。

仍可左右蟠足蟠膝,或枕档角倚眠,无不便适。

其度坐方二尺,足高一尺八寸,档高一尺五寸,木制藤绷,或竹为之。

又云,尺寸随人所便增损。

”此处藤床或即指此倚床。

纸帐:宋林洪《山家清事》梅花纸帐条:“法用独床,傍植四黑漆柱,各挂以半锡瓶,插梅数枝,后设黑漆板,约二尺,自地及顶,欲靠以清坐,左右设横木一,可挂衣。

角安斑竹书贮一,藏书三四,挂白麈一。

上作大方目顶,用细白楮衾作帐罩之。

前安小?床,于左植绿漆小荷叶一,置香鼎,燃紫藤香。

中只用布单、楮衾、菊枕、蒲褥”。

此处纸帐或即指此梅花纸帐。

③断续:一作“烟断”。

玉炉:《花间集》毛熙震《清平乐》词:“玉炉烟断香微。

”④笛里三弄:《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出都,尚在渚下。

旧闻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识。

遇桓于岸上过,王在船中,客有识之者云:‘是桓子野。

’王便令人与相闻云:‘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

’桓时已贵显,素闻王名,即便回,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

客主不交一言。

”梅心惊破:汉横吹曲有《梅花落》,为笛中曲。

⑤吹箫人去:《列仙传》:“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

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

公遂以女妻焉。

日教弄玉作凤鸣。

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

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不下数年,一旦皆随凤凰飞去。

孤雁儿李清照阅读答案鉴赏

孤雁儿李清照阅读答案鉴赏
此时室内唯有时断时续的香烟以及香烟灭了的玉炉相伴。“伴我情怀如水”一句,把悲苦之情变成具体可感的形象。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游春意。”以汉代横吹曲中的《梅花落》照应咏梅的命题,让人联想到园中的梅花,好象一声笛曲,催绽万树梅花,带来春天的消息。然“梅心惊破”一语更奇,不仅说明词人在语言的运用上有所发展,而且显示出她在感情上曾被激起一刹那的波澜,然而意思很含蓄。闻笛怀人,因梅思春,在她词中是不止一次用过。这是一歇拍,词从这一句开始自然地过渡到下片,上片主要写自己的凄冷孤苦,下片则着重写对爱侣赵明成的思念。
孤雁儿李清照阅读答案鉴赏
孤雁儿李清照阅读答案鉴赏
李清照
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也。
藤床纸帐①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②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③。
【注】①藤床纸帐:据明高濂《遵生八笺》记载,藤制,上有倚圈靠背,后有活动撑脚,便于调节高低。纸帐,亦名梅花纸帐。据宋林洪《山家清供》云,其上作大方形帐顶,四周用细白布制成帐罩,中置布单、楮衾、菊枕、蒲褥。②“吹箫人去”:化用的是秦穆公女弄玉与其夫箫史的故事,见《列仙传》。
孤雁儿李清照阅读答案鉴赏
这首词明为咏梅,暗为悼亡,寄托了词人对于朝廷南迁后不久不幸病故的爱侣赵明诚的深挚感情和凄楚哀思。全词以景衬情,将环境描写与心理刻画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婉的意境,取得了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词调原名《御街行》,后变格为《孤雁亡》,专写离别悼亡等悲伤之情。词人取后者,盖以自况。
1.这首词中梅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4分)
2.这首词采用了多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现手法,请最少指出两种并作具体分析。(4分)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原文、赏析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原文、赏析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
原文
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

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

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创作背景:这首词明为咏梅,实为悼亡,寄托了词人对于朝廷南
第 1 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我司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李清照《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原文+赏析

李清照《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原文+赏析

李清照《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原文+赏析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箫箫地,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其序为: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

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也。

此序何其狂哉,世上惟有易安足言此!【译文】初春的早晨在藤床纸帐这样清雅的环境中醒来,却有一种说不尽的伤感与思念。

此时室内唯有时断时续的香烟以及香烟灭了的玉炉相伴,我的情绪如水一样凄凉孤寂。

《梅花三弄》的笛曲吹开了枝头的梅花,春天虽然来临了,却引起了我无限的幽恨。

门外细雨潇潇下个不停,门内伊人枯坐,泪下千行。

明诚既逝,人去楼空,纵有梅花好景,又有谁与自己倚阑同赏呢?今天折下梅花,找遍人间天上,四处茫茫,没有一人可供寄赠。

【解释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藤床”,一种用藤条绷在木框上制成的床,轻便舒适。

“纸帐”,用藤皮茧纸制成的帐子,稀布为顶,取其透气。

主人公躺在藤床纸帐里,早上睡醒起来,情绪即不大好,心中说不尽的郁闷忧愁。

床、帐、香炉,是一般闺情词的常见意象,词人也从这些物事写起,并直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说:“大抵起句便见所咏之意,不可泛入闲事,方入主意。

”此词正是这样,一开篇即奠定了忧愁的基调。

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屋内是这样的沉寂,时间也好像静止了一样,主人公倍感孤寂,四顾室内,只见玉炉中的沉香早已熄灭,无心再续。

不光是那残灰、寒炉,就连空气似乎都是冷冰冰的,惟有它们,陪伴着主人公如水一样冰凉的情怀。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弄”,小曲。

这里指汉乐府横吹曲词中的《梅花落》。

此乐曲的主调反复出现三次,故称“梅花三弄”。

“梅心”,指梅花的蓓蕾。

此时情怀正自凄凉,突然间传来悠扬凄怨的笛声。

这《梅花落》的曲子,断断续续,如怨如诉,听来惹人无限伤心。

于是情不自禁地走到室外,突然间惊讶地发现,一个人在屋子里闷了这么久,原来室外竟有如许春色,那枝头的梅花早在不知不觉间开放了。

《孤雁》原文及翻译赏析

《孤雁》原文及翻译赏析

《孤雁》原文及翻译赏析《孤雁》原文及翻译赏析《孤雁》原文及翻译赏析1解连环·孤雁宋朝张炎楚江空晚。

怅离群万里,恍然惊散。

自顾影、欲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

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

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

谁怜旅愁荏苒。

谩长门夜悄,锦筝弹怨。

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

暮雨相呼,怕蓦地、玉关重见。

未羞他、双燕归来,画帘半卷。

《解连环·孤雁》译文在空阔的楚江夜晚,我痛心突然被惊散后,自己已脱离雁群万里之远。

顾影自怜,想到飞下寒塘,只见地面一片眼前草枯沙净,江水平阔伸向遥远天边。

孤单一只的我无法排成字形,只能寄去相思情意的一点。

还生怕这样徘徊迁延会耽误北地吞毡嚼雪的故人,传达他们眷念故园的心愿。

有谁会可怜我长途飞行的艰难?让我想起深夜孤居长门宫的皇后,锦筝弹着心中无限的幽怨。

料想自己的伴侣还栖宿在芦花中,他们是否正惦念我在春前,会转程从旧路飞回北边。

我仿佛听到他们在暮雨中声声呼唤,只怕在边塞突然相见。

这样当双燕归来后栖息于画帘半卷的房檐,我也不会羞惭。

《解连环·孤雁》注释楚:泛指南方。

恍(huǎng)然:失意貌。

自顾影:对自己的孤独表示怜异之意。

自顾影:顾影自怜,对自己的孤单表示怜惜。

下寒塘:崔涂《孤雁》诗:“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写不成书:雁飞行时行列整齐如字,孤雁而不成字,只像笔画中的“一点”,故云。

这里还暗用了苏武雁足传书的故事。

因循:迟延。

残毡拥雪:用苏武事。

苏武被匈奴强留,毡毛合雪而吞食,幸免于死。

这里喻指困于元统治下有气节的南宋人物。

荏苒(rěnrǎn):形容愁苦连绵不绝。

谩:漫,徒然的意思。

长门:汉宫名,汉武帝时,陈皇后被打入长门冷宫。

这里用长门宫的寂寞冷落来形容孤雁的凄凉哀怨。

锦筝:筝的美称。

古筝有十二或十三弦,斜列如雁行,称雁筝,其声凄清哀怨,故又称哀筝。

《晋书·桓伊传》“抚哀筝而歌怨诗”。

蓦地:忽然。

玉关:玉门关,这里泛指北方。

《孤雁儿》阅读附答案

《孤雁儿》阅读附答案

《孤雁儿》阅读附答案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词,完成8、9题。

孤雁儿①李清照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游春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注】《孤雁儿》写于李清照晚年,赵明诚去世以后。

鹧鸪天﹒暮春黄升沈水香销梦半醒。

斜阳恰照竹间亭,戏临小草书团扇,自拣残花插净瓶。

莺宛转,燕丁宁。

晴波不动晚山青。

玉人只怨春归去,不道槐云绿满庭。

8.你认为《鹧鸪天﹒暮春》上片的“自拣残花插净瓶”一句中哪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分析(5分)。

9.两词中的女主人公都充满了愁思,但心境不同,请结合语句进行分析(6分)。

【考点】词【试题解析】1.本题考查炼字型诗歌训练。

炼字型练习有必定的答题模式,第一步先解释该字的含义,第二步结合诗句理解大意,第三步明确该字在该句中起到的作用。

本诗中“自拣残花插净瓶”很明显应该是“残”字用得好。

“残”是“残败”之意。

词人挑拣了残败的花枝来插净瓶,花儿残败,映照得人的面容也凋残了,一个“残”字暗含了词人青春易逝的感慨。

2.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作者情感的能力。

分析诗人情感要逐句分析。

两首词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

结合诗词以后的注解,李清照的词是在赵明诚去世以后写的,所以从“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可以看出词人思念亡夫内心的孤苦。

《鹧鸪天﹒暮春》中通过“玉人只怨春归去”表达的是女主人公在暮春时节惜春的失落和青春流逝的落寞。

【答案】8.“残”用得好。

表面上写花“残败”,并借花“残败”写“春残”,实则写出女主人公的青春将“残”,女主人公把花插到花瓶里,特意拣取的是快要凋谢的花朵,掩藏的是红颜衰老、芳颜易逝的内心感叹,淋漓尽致地抒写了女主人公青春伤感情绪。

9.《孤雁儿》中含蓄地写出了对亡夫的思念之情:“梅心惊破”,《梅花三弄》的笛曲吹开了枝头的梅花,春季尽管来临了,却引发了我无限的幽恨,个人悲欢已见笔底;词末三句写出寻寻觅觅之形及怅然若失之感,表达自己的孤独寂寞,借梅花寄托对亡夫的悼念之情。

《孤雁儿》阅读附答案

《孤雁儿》阅读附答案
努力学习,报效父母
有时穿入花枝过,无限蜂儿作队飞。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8.这两首诗的第一句都描写了柳絮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5 分)
9.第二首诗中的“有时穿入花枝过,无限蜂儿作队飞”历来为人称道,请赏
析其泊不定、轻薄浮躁的特点。(2 分)②
努力学习,报效父母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首词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结合诗词之后的注解,李清照的词是在赵明诚去 世之后写的,所以从“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 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可以看出词人思念亡夫内 心的孤苦。《鹧鸪天﹒暮春》中通过“玉人只怨春归去”表达的是女主人公在暮 春时节惜春的失落和青春流逝的落寞。 【答案】8.“残”用得好。表面上写花“残败”,并借花“残败”写“春残”,实则 写出女主人公的青春将“残”,女主人公把花插到花瓶里,特意拣取的是快要 凋谢的花朵,掩藏的是红颜衰老、芳颜易逝的内心感叹,淋漓尽致地抒写了 女主人公青春伤感情绪。 9.《孤雁儿》中含蓄地写出了对亡夫的思念之情:“梅心惊破”,《梅花三 弄》的笛曲吹开了枝头的梅花,春天虽然来临了,却引起了我无限的幽恨, 个人悲欢已见笔底;词末三句写出寻寻觅觅之形及怅然若失之感,表达自己 的孤独寂寞,借梅花寄托对亡夫的悼念之情。《鹧鸪天﹒暮春》主要是表达女 主人公青春被禁锢的失落与寂寞。词的上片,写女主人公春昼梦醒的无聊之 状,表现女主人公的寂寞情怀、惜花心事。下片进一层写景抒情,表现了女 主人公留春无计、怨春不语的失落心境。 白鹤观 戴复古 荒径行如错,蟠松看转奇。鸟声人静处,山色雨晴时。 赊得溪翁酒,闲寻道士棋。个中有佳趣,莫怪下山迟。 【注】戴复古,南宋着名江湖派诗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 南塘石屏山,山上有白鹤观。 8.诗人一路寻访获得了哪些“佳趣”?请简要概括。(5 分)

古代诗歌赏析李清照《孤雁儿》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代诗歌赏析李清照《孤雁儿》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孤雁儿李清照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

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也。

藤床纸帐①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②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③,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注】①“藤床纸帐”:“藤床”,藤制,上有倚圈靠背,后有活动撑脚,便于调节高低;“纸帐”,亦名梅花纸帐。

②“吹箫人去”:出自《列仙传》,写秦穆公女弄玉与其夫箫史的故事。

③“一枝折得”:陆凯当年思念远在长安的友人范晔,曾折下梅赋诗以赠。

13.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A. 从这首词的小序看,词人似乎在咏梅;然实为悼亡,寄托了词人对于朝廷南迁后不久不幸病故的丈夫赵明诚深切思念。

B. 词一开篇就写主人公躺在藤床纸帐里,早上醒来,心中有说不尽的忧愁,从而奠定了全词感伤的基调。

C. “沉香断续”二句,写词人只有玉炉相伴,玉炉中的沉香早已熄灭,而词人无心再续,心情如水一样平静。

D. “梅心惊破”句,赋无情之物以知春的灵性,词人用一“惊”字,将梅花开放时的形态和神情都活现出来。

14. 词的下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1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诗文中频频出现“烟”的意象,如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描写村落炊烟随风飘升,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开头“________________”一句形容大海上烟波渺茫。

(2)杜甫《登高》中,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景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先写“________________”,以美女衬英雄;再写“________________”,以曹军惨败来突出周瑜英气勃发的形象。

李清照《孤雁儿》阅读答案及赏析

李清照《孤雁儿》阅读答案及赏析

李清照《孤雁儿》阅读答案及赏析李清照《孤雁儿》阅读答案及赏析孤雁儿李清照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

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也。

藤床纸帐①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②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③。

注:①藤床纸帐:据明高濂《遵生八笺》记载,藤制,上有倚圈靠背,后有活动撑脚,便于调节高低。

纸帐,亦名梅花纸帐。

据宋林洪《山家清供》云,其上作大方形帐顶,四周用细白布制成帐罩,中置布单、衾、菊枕、蒲褥。

②“吹箫人去”:化用的是秦穆公女弄玉与其夫箫史的故事,见《列仙传》。

(1)这首词中梅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

(4分)(2)这首词采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最少指出两种并作具体分。

(4分)【参考答案】(1)《孤雁儿》明为咏梅,暗为悼亡,寄托了词人自己的凄冷孤苦之情,对于朝廷南迁后不久不幸病故的爱侣赵明诚的深挚感情和凄楚哀思。

(2)《孤雁儿》①以哀景衬哀情,突出了环境的凄冷与心境之痛苦。

②“伴我情怀如水”一句,用比喻手法,把悲苦之情变成具体可感的形象。

③衬托,以雨催泪,以雨衬泪,写感情的变化。

④用典,两处用典,点明怀念丈夫的主旨,表达了深重的哀思。

(或答借景抒情等均可给分)【白话译文】初春的早晨在藤床纸帐这样清雅的环境中醒来,却有一种说不尽的伤感与思念。

此时室内唯有时断时续的香烟以及香烟灭了的玉炉相伴,我的情绪如水一样凄凉孤寂。

《梅花三弄》的笛曲吹开了枝头的梅花,春天虽然来临了,却引起了我无限的幽恨。

门外细雨潇潇下个不停,门内伊人枯坐,泪下千行。

明诚既逝,人去楼空,纵有梅花好景,又有谁与自己倚阑同赏呢?今天折下梅花,找遍人间天上,四处茫茫,没有一人可供寄赠。

【作品赏】这首词明为咏梅,暗为悼亡,寄托了词人对于朝廷南迁后不久不幸病故的爱侣赵明诚的深挚感情和凄楚哀思。

全词以景衬情,将环境描写与心理刻画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婉的`意境,取得了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孤雁儿·世人作梅诗》的阅读答案及赏析

《孤雁儿·世人作梅诗》的阅读答案及赏析

《孤雁儿·世人作梅诗》的阅读答案及赏析《孤雁儿·世人作梅诗》的阅读答案及赏析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

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注]①北宋朝廷南迁后,李清照丈夫赵明诚在移官湖州途中不幸病故,这首词即为悼亡之作。

1.上篇“沈香断续玉炉寒”中的“玉炉”因何而“寒”?“寒”字有何深意?(4分)2.“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一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表达了此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参考答案1.由于心情不好而无情绪添香,致使香消炉“寒”;(2分)一个“寒”字,深化了对内心情绪的刻画,突出了环境的凄冷(炉寒)与心境之痛苦(心寒)。

(2分)2.运用了对比的艺术手法,一边是小风疏雨,一边是泪下千行,痛苦之深,使泪水多于雨水;(2分)表达了词人对丈夫赵明诚的深挚感情和凄楚哀思。

(2分)赏析:《孤雁儿·世人作梅诗》是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古词,明为写景,实则是表达对宋室南渡、国破家亡的感伤以及病故的爱侣赵明诚的思念,是一首著名的悼亡诗。

明为这首词咏梅暗为暗为悼亡,寄托了词人对于朝廷南迁后不久不幸病故的爱侣赵明诚的深挚感情和凄楚哀思。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开门见山,倾诉寡居之苦。

藤床,乃今之藤躺椅。

据明高濂《遵生八笺》记载,藤制,上有倚圈靠背,后有活动撑脚,便于调节高低。

纸帐,亦名梅花纸帐。

据宋林洪《山家清供》云,其上作大方形帐顶,四周用细白布制成帐罩,中置布单、楮衾、菊枕、蒲褥。

宋人词作中,这种陈设大都表现凄凉慵怠情景。

朱敦儒《念奴娇》云:“照我藤床凉似水。

”意境相似,写一榻横陈,日高方起,心情孤寂无聊“沉香断续玉炉寒”,使人想起词人《醉花阴》中的“瑞胸销金兽”。

然而这一“寒”字,更突出了环境的凄冷与心境之痛苦。

《孤雁儿—————李清照》及赏析—阅读题答案

《孤雁儿—————李清照》及赏析—阅读题答案

《孤雁儿—————李清照》及赏析—阅读题答案孤雁儿李清照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

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也。

藤床纸帐①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②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③。

注:①藤床纸帐:据明高濂《遵生八笺》记载,藤制,上有倚圈靠背,后有活动撑脚,便于调整高低。

纸帐,亦名梅花纸帐。

据宋林洪《山家清供》云,其上作大方形帐顶,四周用细白布制成帐罩,中置布单、楮衾、菊枕、蒲褥。

②吹箫人去:化用的是秦穆公女弄玉与其夫箫史的故事,见《列仙传》。

〔1〕这首词中梅花的形象寄予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4分〕〔2〕这首词采纳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最少指出两种并作详细分析。

〔4分〕参考答案:14、〔1〕《孤雁儿》明为咏梅,暗为悼亡,寄予了词人自己的凄冷孤苦之情,对于朝廷南迁后不久不幸病故的爱侣赵明诚的深挚感情和凄楚哀思。

〔2〕《孤雁儿》①以哀景衬哀情,突出了环境的凄冷与心境之痛楚。

②伴我情怀如水一句,用比方手法,把悲苦之情变成详细可感的形象。

③衬托,以雨催泪,以雨衬泪,写感情的改变。

④用典,两处用典,点明怀念丈夫的主旨,表达了深重的哀思。

(或答借景抒情等均可给分) 【白话译文】初春的早晨在藤床纸帐这样清雅的环境中醒来,却有一种说不尽的伤感与思念。

此时室内唯有时断时续的香烟以及香烟灭了的玉炉相伴,我的心情如水一样凄凉孤寂。

《梅花三弄》的笛曲吹开了枝头的梅花,春天虽然来临了,却引起了我无限的幽恨。

门外细雨潇潇下个不停,门内伊人枯坐,泪下千行。

明诚既逝,人去楼空,纵有梅花好景,又有谁与自己倚阑同赏呢?今日折下梅花,找遍人间天上,四处茫茫,没有一人可供寄赠。

【作品赏析】这首词明为咏梅,暗为悼亡,寄予了词人对于朝廷南迁后不久不幸病故的爱侣赵明诚的深挚感情和凄楚哀思。

全词以景衬情,将环境描写与心理刻画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婉的意境,取得了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古词《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作者李清照)原文全文、诗意赏析及意思翻译

古词《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作者李清照)原文全文、诗意赏析及意思翻译

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李清照[宋代]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

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标签咏物、梅花、悼亡译文初春的早晨在藤床纸帐这样清雅的环境中醒来,却有一种说不尽的伤感与思念。

此时室内唯有时断时续的香烟以及香烟灭了的玉炉相伴,我的情绪如水一样凄凉孤寂。

《梅花三弄》的笛曲吹开了枝头的梅花,春天虽然来临了,却引起了我无限的幽恨。

门外细雨潇潇下个不停,门内伊人枯坐,泪下千行。

明诚既逝,人去楼空,纵有梅花好景,又有谁与自己倚阑同赏呢?今天折下梅花,找遍人间天上,四处茫茫,没有一人可供寄赠。

注释藤床:藤条编织的床。

纸帐:茧纸做的帐子。

佳思:好心情。

沉香:薰香的一种。

玉炉:玉制的香炉或是香炉的代称。

三弄:即“梅花三弄”,古代笛由名,或称“梅花引”。

梅心惊破:指梅花闻笛而心伤。

春情意:喻指当年夫妻情深。

萧萧地:淅淅沥沥。

地,语助词。

吹箫人去:此言其夫赵明诚之去世。

肠断:这里形容因丧夫而悲伤之极。

一枝折得三句:化用陆凯《赠范晔》诗意。

折梅相送,丈夫故去,所以说没人堪寄。

赏析“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游春意。

”以汉代横吹曲中的《梅花落》照应咏梅的命题,让人联想到园中的梅花,好像一声笛曲,催绽万树梅花,带来春天的消息。

然“梅心惊破”一语更奇,不仅说明词人语言的运用上有所发展,而且显示出她感情上曾被激起一刹那的波澜,然而意思很含蓄。

闻笛怀人,因梅思春,她词中是不止一次用过。

这是一歇拍,词从这一句开始自然地过渡到下片,上片主要写自己的凄冷孤苦,下片则着重写对爱侣赵明诚的思念。

下阕正面抒写悼亡之情,词境由晴而雨,跌宕之中意脉相续。

“小风”句,将外境与内境融为一体。

门外细雨潇潇,下个不停;门内伊人枯坐,泪下千行。

以雨催泪,以雨衬泪,写感情的变化,层次鲜明,步步开掘,愈写愈深刻;但为什么“无佳思”,为什么“情怀如水”和泪下千行,却没有言明。

《孤雁儿世人作梅诗》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孤雁儿世人作梅诗》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全词以景衬情,将环境描写与心理刻画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婉的意境。

写于丈夫赵明诚去世之后。

孤雁儿·世人作梅诗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

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纸帐朝眠起。

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

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注释】①孤雁儿:《孤雁儿》原名《御街行》。

《古今词话》无名氏《御街行》词有“听孤雁声嘹唳”句,故更名《孤雁儿》。

②藤床:藤条编织的床。

纸帐:茧纸做的帐子。

③佳思:好心情。

④沉香:薰香的一种。

玉炉:玉制的香炉或是香炉的代称。

⑤三弄:即“梅花三弄”,古代笛由名,或称“梅花引”。

⑥梅心惊破:指梅花闻笛而心伤。

⑦春情意:喻指当年夫妻情深。

⑧萧萧地:淅淅沥沥。

地,语助词。

⑨吹箫人去:《列仙传》:“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

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

公遂以女妻焉。

”此言其夫赵明诚之去世。

⑩肠断:这里形容因丧夫而悲伤之极。

《世说新语·黜免》:“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缘岸哀号,行百馀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

破视其腹中,肠皆寸寸断。

”⑪一枝折得三句:化用陆凯《赠范晔》诗意。

折梅相送,丈夫故去,所以说没人堪寄。

【诗词阅读及答案】《孤雁儿 世人作梅诗 李清照》阅读附答案

【诗词阅读及答案】《孤雁儿 世人作梅诗 李清照》阅读附答案

【诗词阅读及答案】《孤雁儿世人作梅诗李清照》阅读附答案
孤雁儿世人作梅诗① 李清照
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

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声三弄,梅心
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注]①北宋朝廷南迁后,李清照丈夫赵明诚在移官湖州途中不幸病故,这首词即为悼
亡之作。

13.上篇“沈香断续玉炉寒”中的“玉炉”因何而“寒”?“寒”字有何深意?(4分)
14.“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一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表达了此人
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3.由于心情不好而无情绪添香,致使香消炉“寒”;(2分)一个“寒”字,深化
了对内心情绪的刻画,突出了环境的凄冷(炉寒)与心境之痛苦(心寒)。

(2分)
14.运用了对比的艺术手法,一边是小风疏雨,一边是泪下千行,痛苦之深,使泪水
多于雨水;(2分)表达了词人对丈夫赵明诚的深挚感情和凄楚哀思。

(2分)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最新)

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最新)

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原文: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宋代:李清照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

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译文: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初春的早晨在藤床纸帐这样清雅的环境中醒来,却有一种说不尽的伤感与思念。

沉香燃尽了没有再往香炉中添续,香炉的温度也就凉了,我的情绪也如水一样凄凉孤寂。

《梅花三弄》的笛曲吹开了枝头的梅花,春天虽然来临了,却引起了我无限的幽恨。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门外细雨潇潇下个不停,门内伊人枯坐,泪下千行。

明诚既逝,人去楼空,纵有梅花好景,又有谁与自己倚阑同赏呢?今天折下梅花,寻遍人间天上,竟无一人可供寄赠。

注释:藤(téng)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沉香断续玉炉(lú)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藤床:藤条编织的床。

纸帐:茧纸做的帐子。

佳思:好心情。

沉香:薰香的一种。

玉炉:玉制的香炉或是香炉的代称。

三弄:即“梅花三弄”,古代笛由名,或称“梅花引”。

梅心惊破:指梅花闻笛而心伤。

春情意:喻指当年夫妻情深。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yǐ)。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萧萧地:淅淅沥沥。

地,语助词。

吹箫人去:此言其夫赵明诚之去世。

肠断:这里形容因丧夫而悲伤之极。

一枝折得三句:化用陆凯《赠范晔》诗意。

折梅相送,丈夫故去,所以说没人堪寄。

赏析:“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以汉代横吹曲中的《梅花落》照应咏梅的命题,让人联想到园中的梅花,好像一声笛曲,催绽万树梅花,带来春天的消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详解李清照悼亡词《孤雁儿》: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
堪寄
《孤雁儿》词牌名,是南宋李清照创作的词,这首词明为咏梅,暗为悼亡,寄托了词人对于朝廷南迁后不久不幸病故的爱侣赵明诚的深挚感情和凄楚哀思。

全词以景衬情,将环境描写与心理刻画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婉的意境,取得了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词调原名《御街行》,后变格为《孤雁亡》,专写离别悼亡等悲伤之情。

词人取后者,盖以自况。

《孤雁儿》
其序为: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

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也。

(此序何其狂哉,世上惟有易安足言此!)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初春的早晨在藤床纸帐这样清雅的环境中醒来,却有一种说不尽的伤感与思念。

此时室内唯有时断时续的香烟以及香烟灭了的玉炉相伴,我的情绪如水一样凄凉孤寂。

《梅花三弄》的笛曲吹开了枝头的梅花,春天虽然来临了,却引起了我无限的幽恨。

门外细雨潇潇下个不停,门内伊人枯坐,泪下千行。

明诚既逝,人去楼空,纵有梅花好景,又有谁与自己倚阑同赏呢?今天折下梅花,找遍人间天上,四处茫茫,没有一人可供寄赠。

诗词解释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藤床”,一种用藤条绷在木框上制成的床,轻便舒适。

“纸帐”,用藤皮茧纸制成的帐子,稀布为顶,取其透气。

主人公躺在藤床纸帐里,早上睡醒起来,情绪即不大好,心中说不尽的郁闷忧愁。

床、帐、香炉,是一般闺情词的常见意象,词人也从这些物事写起,并直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说:“大抵起句便
见所咏之意,不可泛入闲事,方入主意。

”此词正是这样,一开篇即奠定了忧愁的基调。

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屋内是这样的沉寂,时间也好像静止了一样,主人公倍感孤寂,四顾室内,只见玉炉中的沉香早已熄灭,无心再续。

不光是那残灰、寒炉,就连空气似乎都是冷冰冰的,惟有它们,陪伴着主人公如水一样冰凉的情怀。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弄”,小曲。

这里指汉乐府横吹曲词中的《梅花落》。

此乐曲的主调反复出现三次,故称“梅花三弄”。

“梅心”,指梅花的蓓蕾。

此时情怀正自凄凉,突然间传来悠扬凄怨的笛声。

这《梅花落》的曲子,断断续续,如怨如诉,听来惹人无限伤心。

于是情不自禁地走到室外,突然间惊讶地发现,一个人在屋子里闷了这么久,原来室外竟有如许春色,那枝头的梅花早在不知不觉间开放了。

“梅心”句,是拟人法。

词人灵心善感,赋无情之物以知春的灵性,在她的笔下,笛声催开梅花,梅花也因为听到了笛声而醒悟到春天已经到来,惊讶地绽放了自己的花朵。

词人着一“惊”字,就将梅花开放的形状和神情都活现出来了。

笛声悠扬,梅花竞放,给人间带来了多么浓郁的春天气息啊!这与室内沉香断续,玉炉生寒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可主人公的心情是否就此变得和这盎然的春意一样富有生机了呢?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
虽然春意盎然,然而天气有变,送来了微风细雨。

稀疏的春雨潇潇地下着,渐渐地打湿了一切,梅花因而更加滋润美丽,但主人公忧郁的心情并没有因之改变,反而被催下了千行清泪。

“又”字是接续“无佳思”说的。

原本意绪寥落,了无佳思,情怀如水,如今又是小风疏雨,更加令人感伤。

这种内心的悲苦之情,就这样一步一步加深。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主人公如水情怀,究竟为何,至此方才道明。

“吹箫人”,喻知音者。

这一典故出自《列仙传》。

秦穆公时,有个人名叫萧史,善吹
箫,箫声能将孔雀、白鹤吸引到院子里来。

穆公有个女儿,叫弄玉,喜欢萧史,穆公就把弄玉嫁给了他。

萧史天天教弄玉吹箫,模仿凤的叫声。

几年后,弄玉果然能吹出凤的鸣声,因此引来许多凤凰。

穆公于是建了一座凤凰台,萧史夫妇就住在这台上。

又过了几年,有一天,萧史弄玉随着凤凰飞升而去,双双成仙。

清照在这里以萧史喻指赵明诚。

“吹萧人去”,即是说赵明诚已去世。

当年二人伉俪情深,诗文唱和,互为知音,如今丈夫已经离世,有谁能和她一同凭栏观赏盛开的梅花呢?沉思前事,不禁泪下如雨,肝肠寸断。

“玉楼”,是对小楼的美称。

萧史弄玉双双仙去的美丽传说,既暗示了她曾有过的夫唱妇随的幸福生活,又以“人去楼空”,倾诉了昔日欢乐已成梦幻的刻骨哀思。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院内梅花开得正好,此时顺手摘来一枝,可是转念一想,又寄与何人?人间已经无法找到可寄之人,天上更是渺茫难寻。

南朝陆凯《赠范晔》诗云:“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词人也想折梅寄远,但却已无人可寄!结句情思无限,正面落笔于梅花,深切地表达了对亡夫赵明诚的深厚感情和极其沉痛的悼念。

刘熙载在《词概》中说:“收句非绕回即宕开,其妙在言虽止而意无尽。


作品鉴赏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开门见山,倾诉寡居之苦。

藤床,乃今之藤躺椅。

据明高濂《遵生八笺》记载,藤制,上有倚圈靠背,后有活动撑脚,便于调节高低。

纸帐,亦名梅花纸帐。

据宋林洪《山家清供》云,其上作大方形帐顶,四周用细白布制成帐罩,中置布单、楮衾、菊枕、蒲褥。

在宋人词作中,这种陈设大都表现凄凉慵怠情景。

朱敦儒《念奴娇》云:“照我藤床凉似水。

”意境相似,写一榻横陈,日高方起,心情孤寂无聊“沉香断续玉炉寒”,使人想起词“销金兽”。

然而着一“寒”字,更突出了环境的凄冷与心境之痛苦。

此时室内唯有时断时续的香烟以及香烟灭了的玉炉相伴。

“伴我
情怀如水”一句,把悲苦之情变成具体可感的形象。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游春意。

”以汉代横吹曲中的《梅花落》照应咏梅的命题,让人联想到园中的梅花,好象一声笛曲,催绽万树梅花,带来春天的消息。

然“梅心惊破”一语更奇,不仅说明词人在语言的运用上有所发展,而且显示出她在感情上曾被激起一刹那的波澜,然而意思很含蓄。

闻笛怀人,因梅思春,在她词中是不止一次用过。

这是一歇拍,词从这一句开始自然地过渡到下片,上片主要写自己的凄冷孤苦,下片则着重写对爱侣赵明成的思念。

下阕正面抒写悼亡之情,词境由晴而雨,跌宕之中意脉相续。

“小风”句,将外境与内境融为一体。

门外细雨潇潇,下个不停;门内伊人枯坐,泪下千行。

以雨催泪,以雨衬泪,写感情的变化,层次鲜明,步步开掘,愈写愈深刻;但为什么“无佳思”,为什么“情怀如水”和泪下千行,却没有言明。

直至“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才点明怀念丈夫的主旨。

“吹箫人去”用的是秦穆公女弄玉与其夫箫史的典故,见《列仙传》。

这里的“吹箫人”是说箫史,比拟赵明诚。

明诚既逝,人去楼空,纵有梅花好景,又有谁与她倚阑同赏呢?词人回想当年循城远览,踏雪寻梅的情景,心中不由怆然感伤。

结尾三句化用陆凯赠梅与范晔的故事,表达了深重的哀思。

陆凯当年思念远在长安的友人范晔,曾折下梅花赋诗以赠。

可是词人今天折下梅花,找遍人间天上,四处茫茫,没有一人可供寄赠。

其中“人间天上”一语,写尽了寻觅苦;“没个人堪寄”,写尽了怅然若失之伤。

全词至此,戛然而止,而一曲哀音,却缭绕不绝。

这首词妙在化用典故,婉若已出;咏梅悼亡,浑然一体;口语入词,以俗写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