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的森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雨后的森林
《雨后的森林》说课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S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四课《雨后的森林》的第一课时。
课文是一首轻松活泼的小诗,作者通过描写雨后森林中的蘑菇、木耳、红果、葡萄向读者描绘出了一幅色彩艳丽的雨后森林的图画。
本单元的课文短小精美,朗朗上口,四篇课文都讲一个“爱”字。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不但要扎扎实实地落实识字这个重要的任务,还要让学生感悟大自然的美丽从而树立环保意识。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编排特点,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9个会认字、5个会写字,学习新笔画“横撇”。
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通过朗读感悟雨后森林的美。
3、引导学生发现雨后森林或草地上事物有什么变化。
三、说学情
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注意力较难集中,多数学生没有去过森林,但是应该在电视等媒体上领略过森林的风光,因此,识字环节是否能牢牢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学生是否能感悟雨后森林的美好将是我在本课教学中应该考虑的问题。
四、说重难点
考虑到新课标的要求、文本的特点和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定的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识字写字、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的第一句。
难点是使学生真正入境、动情,从而感悟雨后森林的美好。
五、说教法
由于一年级的孩子注意力较难集中,因此我将在识字环节采用多种游戏形式寓教于乐,同时在课文教学中采用“以读带讲”的教学方
法,借助多媒体等教学辅助手段为学生创设情境,从而达到学生真正入境、动情的效果。
六、说学法
我们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儿童诗,根据本课的文本特点,我将引导学生以读为本、读中想象、读中感悟,让孩子们在饱含着各种情感的“读”中体会语言的优美,触摸生机勃勃的雨后森林。
七、说教学过程
为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2、统领全文,夯实基础
3、读文感悟,个性赏读
4、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因此课堂伊始我利用多媒体带学生领略大森林的风光,当学生沉浸在大森林之美当中时,一场雨来了,雨后的森林是什么样的呢?想去看一看吗?此时,学生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迫切的想知道雨后的森林与之前所看到的森林有何不同,从而达到课始趣生的效果,也由此自然的引出课题《雨后的森林》
2、统领全文,夯实基础
由于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小,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因此,在识字环节中,我打破以往枯燥的识字教学环节,采用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小老师领读学习生字,抢读生字,开火车组词学生字,装扮大森林贴字卡学生字、加一加、减一减等方法记字形等
多种识字方法进行识字,从而达到识字环节的“趣与实”。
在写字的教学环节,我将重点指导“水”和“雨”两个字,两个字的教学方法也有不同,水字我将借助多媒体演示笔顺,教师范写的方法。
而雨字由老师写,同学认真看,说说哪笔最重要的方法,学生不但扎实的学会写字,也养成仔细观察、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3、探究文本、读中感悟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扫清字词障碍之后我设计了律动环节,让学生随着《小雨沙沙》这首动听的儿歌唱起来,跳起来,律动契合本课主题也有利于接下来教学的顺利进行。
随着同学们坐下来,仿佛一场雨刚刚结束,此时我以引读的形式自然的引入课文的教学:一场雨刚刚离去,树叶变得清脆欲滴,他们仿佛再说,雨停了,雨停了,花儿在雨后更加娇艳,他们仿佛在高兴的说:雨停了,雨停了!小动物们从家里走出来,看到蓝湛湛的天空,绿茵茵的树木,美丽的彩虹,鲜艳的花朵都兴奋的叫起来:雨停了,雨停了,这样,学生自然而然的走进了雨后的森林这首美丽的小诗,初步体会了雨后森林之美。
雨停了,一切都变得生机勃勃,让我们翻开书,看看课文里都写了什么?我根据学生的回答,将卡片逐一贴到黑板上。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学习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由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那句读给大家听?当学生读到“蘑菇撑开小伞”一句时,我采用跟老师比赛读,带表情读、想象画面读等多种朗读方法,感受蘑菇的可爱。
小蘑菇真可爱,那小木耳呢?自然的引入“木耳爬满老树“一句,你从爬满两个字体会到了什么?通过多媒体展示画面,学生体会到木耳的多,从而用声音传递情感,重读“爬满”二字,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悟木耳的多。
有的学生可能喜欢“红果枕着绿叶”一句,在这一句的教学中,我请同学们做一做“枕”的动作,初步体会拟人修辞方法的生动形象,同时感受带动作朗读也是一种朗读的好方法。
秉着“教扶放”的原则,对于最后一句,我请同学们运用自己喜欢的朗读方法美美的读一读,此时,有的学生想象画面朗读,有的学生带动作读,有的同学微笑着读,从而感受葡萄的晶莹透亮、惹人喜爱。
此时,我出示一组图片,雨停了,森林里的蘑菇探出头来撑开小伞,油光肥厚的木耳挂满了老树,圆圆的红果枕着绿叶,亮晶晶的葡萄滴着水珠,雨后的森林是一幅色彩艳丽的图画,雨后的森林是一首
清凉精美的儿歌,让我们一起读课文的第一句,去触摸生机勃勃的雨后森林。
学生此时眼中有物、心中有情,定会读得更美,这也正达到了“课行、意浓”的效果。
而接下来伴着音乐的背诵环节也将本课的教学推向高潮。
4、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课文中描写了雨后森林中的蘑菇、木耳、红果、葡萄。
雨后的森林里还会有些什么?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在播放一组图片后,我请同学们也来当当小诗人,为这首诗歌补写上几句。
此时,孩子的眼睛里折射出的画面,比诗更丰富更多彩。
这正是课已尽,意犹存。
从而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八、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简洁美观,富有创新。
与讲课有机结合,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