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共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教案)-《中华民族大团结》(初中)优质教学课件和教案
第8课 共同繁荣文学艺术(教案)-《中华民族大团结》(初中)优质教学课件和教案
第8课共同繁荣文学艺术(教案)-《中华民族大团结》(初中)优质教学课件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历史背景及其意义。
2.能够理解“中华民族大团结”对于文学艺术的发展的贡献。
3.能够运用书面表达的方式表达对“中华民族大团结”主题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1.了解“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历史背景及其意义。
2.能够理解“中华民族大团结”对于文学艺术的发展的贡献。
【教学方法】1.课堂授课法。
2.学生小组合作解析文本的方法。
3.学生小组展示作品的方法。
4.学生个人写作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谈一谈“团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引出《中华民族大团结》的主题,并展示相关图片。
3.让学生发表关于“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初步理解和感受。
二、讲授(15分钟)1.介绍“中华民族大团结”在历史上的背景和意义。
2.讲解“中华民族大团结”对于文学艺术的发展的贡献。
3.讲解“中华民族大团结”成为文学艺术主题的意义。
三、小组合作解析文本(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解析一篇与“中华民族大团结”相关的文本,然后小组讨论总结文本中所展现的“中华民族大团结”的主题和元素。
四、学生小组展示作品(20分钟)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为全班介绍他们的解析文本成果,把解析文本的主题和元素呈现给全班。
五、个人写作(20分钟)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用一篇文章表达对“中华民族大团结”主题的理解。
文章的题目可以是自己想出来的,但内容必须围绕“中华民族大团结”主题展开。
同时,教师在学生完成作业后进行评分,督促学生进行复议。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写作业,要求学生按照自己对“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理解并在课堂下完,交给教师统一评分。
【课后反思】1.此次课堂,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组织学生合作解析文本,培养了学生的协作能力;3.组织学生小组展示作品,展示了每个小组的不同风格;4.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写作,了解学生对于“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理解。
《中国民族大团结》优秀教案(完整版)1
《中国民族大团结》优秀教案(完整版)1中国民族大团结优秀教案(完整版)一、教案背景这个教案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民族大团结的重要性和意义而设计的。
通过本课,学生将了解民族大团结的内涵和历史背景,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团结意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民族大团结的概念和内涵;2. 掌握中国民族大团结的历史背景和实践意义;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团结意识;4. 发展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课时:了解民族大团结1. 引入: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民族大团结的概念和内涵,以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历史事件和现实情况,让学生理解民族大团结的必要性和意义。
4. 总结与提问: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开展互动问答环节,巩固学生的理解。
第二课时:探索历史背景1. 回顾:通过复上节课研究的内容,提醒学生民族大团结的重要性。
2. 研究资料分析: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历史文献和资料,了解民族大团结在中国历史上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3. 小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索民族大团结在历史中的具体表现和作用。
4. 分享与反思:鼓励学生归纳总结小组讨论的结果,并进行分享和反思。
第三课时:培养爱国情感和民族团结意识1. 情感引导:通过视频、音乐等多媒体形式,引导学生产生对祖国和民族的深厚情感。
2. 认识多元文化:通过展示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尊重和欣赏多元文化的态度。
3. 体验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民族文化传统活动,增强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和合作能力。
4. 总结与反思:对活动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民族团结意识。
第四课时:发展合作与沟通能力1. 合作游戏: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游戏,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协作能力。
2. 角色扮演: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关于民族团结的情景模拟演练,锻炼他们的表达和理解能力。
3. 讨论与分享: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在角色扮演中的感受和体会。
《中华民族大团结》高质量教案(详尽版)
《中华民族大团结》高质量教案(详尽版)目标本教案的目标是促进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团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教学内容1. 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介绍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包括语言、服饰、饮食、建筑等方面的特点,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
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介绍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包括语言、服饰、饮食、建筑等方面的特点,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
2.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介绍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价值观,如尊老敬老、孝道、礼仪等,通过故事和实例引导学生研究和传承这些传统价值观。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介绍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价值观,如尊老敬老、孝道、礼仪等,通过故事和实例引导学生学习和传承这些传统价值观。
3. 中华民族的历史:讲述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重点介绍中华民族在抵御外来侵略和追求民族独立、发展的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中华民族的历史:讲述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重点介绍中华民族在抵御外来侵略和追求民族独立、发展的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4. 中华民族的团结意识: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通过小组活动和合作项目,让学生体验团结的力量,学会与他人合作、互助和分享。
中华民族的团结意识: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通过小组活动和合作项目,让学生体验团结的力量,学会与他人合作、互助和分享。
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述和解读教材内容,向学生传授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优秀传统。
讲授法:通过讲述和解读教材内容,向学生传授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优秀传统。
2.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交流,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交流,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主题班会 ppt课件
ppt课件
5
同学们,我们在春节和元宵节当中一定 参与过一些中华传统文化的活动吧,让 我们一起看看都有些什么活动吧!
ppt课件
6
ppt课件
7
ppt课件
8
ppt课件
9
ppt课件
10
ppt课件
11
ppt课件
12
ppt课件
13
同学们,在这两个节日中,你们参 加了什么中国传统文化活动呢?
ppt课件
ppt课件 4
中国入座之礼
传统社会礼仪秩序井然,坐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 尊者上坐,卑者末坐。 室内座次以东向为尊,即贵客坐西席上,主人一般 在东席上作陪。年长者可安排在南向的位置,即北 席。陪酒的晚辈一般在北向的位置,即南席。 入坐规矩:饮食时人体尽量靠近食案,非饮食时, 身体尽量靠后,所谓“虚坐尽后”。有贵客光临, 应立刻起身致意。
ppt课件 16
唐朝胡服:由隋入唐,中国 古代服装发展到全盛时期, 政治稳定,经济的发达,生 产和纺织技术的进步,对外 交往的频繁等促使服饰空前 繁荣,服装款式、色彩、图 案等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崭新 局面,这一时期的女子服饰 ,是中国服装中最为精彩的 篇章,其冠服之丰美华丽, 妆饰之奇异纷繁,令人目不 暇接。
ppt课件 21
绘画:中国画 ,清明上河图。 书法 :金文—篆文—隶书—楷书—行笔—草书—硬 笔书法。 音乐:中国民族音乐,中国戏曲,传统民歌 。 舞蹈:古代舞蹈,周朝雅乐 ,大舞 ,小舞 ,汉朝 乐府 ,唐朝乐舞 ,现代舞蹈,彩带舞,武功,扇 子舞 。 戏曲:京剧,评剧,越剧 ,粤剧,花鼓戏 ,湖南 花鼓戏 。 曲艺 :相声 ,歌仔戏 ,皮影戏,布袋戏 ,南曲 , 高甲戏 。 戏曲影视:中国电影,中国电影史,中国电视,中 国电视史。
第4课 共同开发建设祖国(教案)-《中华民族大团结》(初中)优质教学课件和教案
第4课共同开发建设祖国(教案)-《中华民族大团结》(初中)优质教学课件和教案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中华民族大团结的重要性和历史背景。
2. 学生能够理解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内涵,体会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
3. 学生能够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学习,积极参与国家的建设和发展。
教学重点:1. 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概念和历史背景。
2. 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内涵和意义。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理解和体会中华民族大团结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
2. 如何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和演示。
2. 学生小组合作和讨论。
3. 观看相关视频和音频资料。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课程,鼓励学生发言。
1. 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课程的主题和目标。
2.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他们对于祖国的建设和发展的看法和观点。
Step 2 教师讲解和演示。
1. 教师介绍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概念和起源。
2. 教师向学生阐述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内涵和实际意义。
3. 教师展示相关视频和音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历史和现实背景。
Step 3 学生小组合作和讨论。
1. 教师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具体实现方式和策略。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理论思维能力,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Step 4 家庭作业和课后反思。
1. 教师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继续深入了解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相关知识和历史背景。
2. 学生在家里对于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和总结。
3. 学生在下次课堂上分享他们的反思和总结,让其他同学也了解到他们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教学评价: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大团结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够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华民族大团结》知识点提纲(供初中使用)
中华民族大团结知识点提纲第一单元伟大的中华民族第一课爱我中华一、中华民族的伟大之处体现在哪些方面?P21.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2.中华民族有壮美的山河3.中华民族有灿烂的文化4.中华民族有多元一体的优势二、怎样理解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的优势?P5各民族丰富的多元特色,融合于大一统国家,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重要优势,使中华民族成为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伟大民族。
第二课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一、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
各族人民通过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一体格局。
P10二、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1.中华民族的起源和早期发展2.古代中华民族的发展3.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发展三、古代各时期我国各民族是如何交融发展的?1.秦汉时期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时期。
2.魏晋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并立,各民族不断迁徙、相互交融。
3.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繁荣发展,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杂居、通婚,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
4.辽宋夏金元时期,各民族在更大范围交融。
5.明清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渐趋稳定。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华民族有哪些新发展?形成和发展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第三课中华民族精神一、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P19二、爱国主义是中华儿女最自然、最朴素的情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新、民族魂,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P19三、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领域有丰富的表现。
(举例)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等。
第二单元共同铸就美好国家第四课共同开发建设祖国一、简要说说我国各族人民是如何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P301.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域。
九年级思品第九课第一框《我们的共同理想》课件
针对上面这些问题,在党的十六大报告 中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到2020 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 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党的十八大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的宏伟目标: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全 面 小 康
人民民主不断扩大
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 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第一框
我们的共同理想
道县六中 何志祥
2016年2月
【教学目标】
2.认识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
3.正确理解现在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 不平衡的小康。 4.认识和谐社会的特征。 5.结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和谐社会的要求, 树立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于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需 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和谐社会,人人共享;促进和谐,人人 有责。
• ●总结梳理 整合提高
•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什么是 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认识到了现在的“小 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 小康;知道和谐社会的特征;理解了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及和谐社会的要求, 增强了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知识拓展:“小康社会”的提出及发展过程
“小康社会”,发端于邓小平同志对“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一 雄心壮志的现实思考。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它的内涵和意义不 断得到丰富和发展。起初,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侧重于解决温饱问题。而到 了1997年,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提前实现翻两番的情况下,党中央不失时机 地提出了“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宽裕”的历史任务。 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 任务。此后,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丰富 内涵,提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 水平的小康社会。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 针对性。比如,报告提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 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使用“人均”一词, 表明我们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心。再比如,报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这 是我们党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基础上,首次提出 生态文明,表明我们党更加重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更加突出全面小康社会 的自然与环境内涵。
《中华民族大团结》优秀教案(完整版)1
《中华民族大团结》优秀教案(完整版)1中华民族大团结优秀教案(完整版)引言本教案旨在通过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传统,促进国家的繁荣与发展。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包括课堂讨论、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大团结的重要性和内涵,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教学目标- 了解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含义和历史背景- 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化的文化传统和宝贵财富-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培养学生的宽容和接纳不同文化的能力- 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教学内容1. 团结的意义和重要性- 通过展示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团结事迹,向学生传递团结的力量和意义-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团结经历和感受2. 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 介绍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传统,如民间艺术、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等-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所属文化的特色,并与其他学生交流分享3. 团队合作活动- 安排小组活动,引导学生协作完成任务,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发挥个人特长,为团队作出贡献4. 角色扮演- 设计角色扮演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在团结中发挥各自优势的重要性5. 社会实践- 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结意识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介绍中华民族的团结精神和多元文化。
2. 讲授:向学生介绍团结的意义和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传统。
3. 小组活动:安排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完成任务,并分享自己的团结经历。
4. 角色扮演:设计角色扮演情景,让学生体验在团结中发挥各自优势的重要性。
5. 教师点评: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强调团结的重要性和多元文化的宝贵财富。
6.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结意识。
7. 总结: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并展望团结对中华民族的未来意义。
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协作情况和表现- 收集学生对团结意义和多元文化的理解及思考- 评估学生在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拓展阅读- 《中华民族的团结与发展》- 《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传统》以上为《中华民族大团结》优秀教案(完整版)的内容安排,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团结意识,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传统,为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做出贡献。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促进民族团结课件19(共31张PPT)
(泼水节、摔跤、唱山歌等)
我国是统一 的多民族国家
分布特点
大杂居、小聚居、相
互交错的民族分布特点;
1.我国的民族大家庭:(识记)
①民族概况: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分布特点:以汉族为主体,大杂居、小聚居、相互
交错
③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④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泼水节、摔跤、唱山歌等)
A.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贫支持力度
为什么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①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各民族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
我们要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
④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①各民族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
民族平等
同等的社会地位
享有平等的权利,履行平等义务
民族团结
①民族概况
②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
③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④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 繁荣
民族共同繁荣
经济方面
民生方面 文化方面
一起练一练
1. 陕西援藏20年来,先后有七批211名干部赴阿里地区履行使命,10亿
元资金强力扶助,160多个项目改善民生。这说明我省( ) ①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5)
2.你知道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是哪个省吗? (云南省)
3.你知道除汉族外,人口在百万以上的民族还有哪些吗? (满、壮、回、维吾尔、彝、土家族、蒙古族、藏
族、苗族等)
4、你知道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哪个吗?
(壮族人口最多,有1600多万人)
5、你能说出几个少数民族的节日或传统的体育项目或风俗习惯吗?
弘扬中国传统美德PPT课件
2021
爱国故事
杨振宇献身抗日
民族抗日英雄杨靖宇曾担任“南满抗日联军” 司令,从1934年一直到1940年沙场献身为止。在
艰苦征战的六年中,他身先士卒地在白山黑水、
林海雪原里打击日寇。面对敌人的重兵围剿,杨
靖宇率部顽强战斗,使敌人坐卧不安,惶惶不可
终日。日酋对他又怕又恨,调集重兵围困。有人
劝杨靖宇投降,他斩钉截铁地说:“不,我有我
2021
弘扬中国传统美德
2021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
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 同时也是一个举世闻名的 礼仪之邦。中华传统美德 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 历史、文化凝炼而成的社 会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 几千年灿烂历史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它要求我们 重视自身修养,同时又具 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乐 观进取精神。可以说,中 华传统美德早已深深熔铸 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 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 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 族精神之中。
还是, 像这样——
2021
【又来了!泰媒曝中国游客洗手盆洗脚】3月12日, 泰国经理报发表一篇“又来了!无素质的中国游 客在皮皮岛卫生间洗手台洗脚”,文中报道称: 甲米皮皮岛景区工作人员遇到数名中国女游客在 洗手台洗脚洗鞋。景区负责人表示,这种行为非 常不合适,为避免再发生,将贴出告示提醒。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主题班会ppt课件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发源于中国,是华人地区以及东亚各国 的传统节日,该节日来自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日本在明 治维新后改为阳历7月7日)。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 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所以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 2006年5月20日,七夕被中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七夕节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载体,表达的是已婚男女之间不离不弃、白头偕 老”的情感,恪守的是双方对爱的承诺。随着时间演变,七夕现已成为中国情人 节。
九.4 班主题班会
壹
(一)、你好,传统文化 1、了解传统文化
的内涵: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诗、词、曲、赋、 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 蹴鞠,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 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 清明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七夕节、八月十五中 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历法在 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 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 成部分。接下来我们看看大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到 底有多少?
2019/9/8
灯谜
5.谜题:元旦元宵捷报频传 (打一成语) 谜底:节节胜利 6.谜题:高台对映月分明 (打字一) 谜底:昙 7.谜题:层云隐去月当头 (打字一) 谜底:屑谜底: 8.谜题:十五日 (打字一) 谜底:胖 9.谜题:白糖梅子真稀奇 (打一食物) 谜底:元宵 10.谜题:赶制元宵闲不住 (五字口语) 谜底:忙得团团转
《元日》
小饼如嚼月
江上冰销岸青 青
知识大乱头
• 16七月中旬被称为什么。 • 17.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是什么日子, • 18.人们常说的吃年夜饭是什么节日。 • 19.春节吃什么东西。 • 20.人们常说的压岁钱中岁是哪个字的谐音。
中华民族大团结(供初中使用)教案
中华民族大团结(供初中使用)教案《中华民族大团结》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中华民族的构成和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掌握各民族的独特文化和风俗习惯。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资料收集、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和风俗习惯,树立民族团结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
各民族的文化特色和贡献。
2. 教学难点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及如何促进民族团结。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 分钟)播放一段展示各民族风采的视频,如《爱我中华》MV,提问学生视频中展示了哪些民族,引导学生思考中华民族的特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中华民族大团结。
(二)讲授新课(30 分钟)1. 中华民族的构成(8 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各民族的人口数量和分布地图,介绍56 个民族的名称和主要分布地区。
讲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即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
2. 各民族的文化特色(12 分钟)分组展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民族,通过图片、文字、实物等形式展示该民族的服饰、饮食、建筑、节日等文化特色。
小组汇报:各小组派代表上台汇报展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
3. 民族团结的重要性(10 分钟)案例分析:展示一些因民族矛盾引发的社会问题的案例,如民族冲突、地区不稳定等,引导学生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危害。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讨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促进民族团结。
(三)课堂小结(5 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中华民族的构成、各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 强调中华民族大团结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使命,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民族团结的理念。
初中民族大团结课件ppt
04
民族大团结的未来展望
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01
02
03
地区发展不平衡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 在经济、文化、教育等方 面存在较大差异,影响民 族间的交流与融会。
民族文化差异
各民族拥有特殊的语言、 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 在相互理解和尊重方面存 在一定难度。
民族关系复杂
历史上遗留的民族矛盾和 冲突,以及现实中的利益 纷争,对民族团结产生一 定负面影响。
中国各民族都有着自己特殊的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如服饰、饮食、节庆等。
这些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民族团结互助的精神 纽带。
尊重和保护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对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03
民族大团结的实践与成绩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践与成绩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 基本政治制度,它保证了少数民 族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各民族之
THANKS
感谢观看
民族大团结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展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 信和魅力。
增强国家竞争力
各民族的团结与合作能够汇聚强大的 力量,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 争力。
02
我国各民族的基本情况
汉族的基本情况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人口众 多,散布广泛。
汉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 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传承者。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 程中,各民族之间形 成了特殊的文化、风 俗和习惯。
民族大团结的意义
加强民族间的了解与沟通,促 进民族间的相互尊重与包容。
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增强 民族凝聚力。
推动各民族共同发展与进步,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民族大团结的重要性
第9课 共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课件)-《中华民族大团结》(初中)优质教学课件
一.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所谓“信”,即诚信,意思是对 自己的承诺过的事情负责任。儒家把 诚信作为人的基本道德,孔子说与人 交往要“言而有信”,治理国家要 “敬事而信”。君子应当言行一致, 诚实笃信。
一.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中华传统美德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取向
➢ 在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上,强调热 爱祖国,提倡“精忠报国”
民族 情感
民族 气节
中华传统美德凝结着中 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优 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 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良 好的民族礼仪,是中华文化 的核心与精髓。
讨论交流
阅读教材P77页,我国各民族传统美德中都有崇尚和合、追求团结的理念,特别崇尚民 族之间的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从下面的谚语中选取一句,说一说它的含义。
藏族谚语
二.中华传统美德是各民族优良传统的结晶
努力学习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汉族古语
远飞的雄鹰见得多, 勤学的人们懂得多。
彝族谚语
二.中华传统美德是各民族优良传统的结晶
努力学习
刀不断要生锈, 人不学要落后。
回族谚语
与其积撒满箱子的金银, 不如积攒满肚子的学问。
蒙古族谚语
探究分享
阅读教材P78-79页。搜集资料,谈一谈新时代各地还倡导哪些文明新风。
二. 中华传统美德是各民族优良传统的结晶
二.中华传统美德是各民族优良传统的结晶
我国各民族的优秀道德规范具 有高度一致性, 敬业乐群、扶正 扬善、扶危济困、见文勇为、诚 实守信、好学上进、孝老爱亲、 勤劳节俭、和谐包容等中华传统 美德,为各民族所普遍尊崇。
敬业乐群
和谐包容
扶正扬善
勤劳节俭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促进民族团结PPT精品课件
(3)使用白描手法描绘景物时,要求作者用简笔作粗线条勾画,组成生动的画面。
2.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的措施
经济
民生
文化
******
经济 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 方面 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①加大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的扶贫支持力度。 ②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 ③实施兴边富民行动。 ④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 同繁荣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
在我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 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有多大差异,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 等的一员,具有 同等社会地位 。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各领 域享有 平等的权利 ,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 。
逐步缩小发展差距; 父母——特别是母亲对子女的那种天然、无私、不掺杂任何私欲与杂质的爱,是世界上最崇高、最动人的感情之一。朱自清的《背影》不知打动过多少读者的心,一首《鲁冰花》
不知曾叫多少人潸然泪下,这都是源于这种朴素而圣洁的感情。本文就是一篇以母爱和真情而感人肺腑,具有情感深度的优秀散文。 气吞山河破秦乱,勇抵万夫力拔山。破釜沉舟诛秦王,火烧阿房为红颜。顶天男儿重情义,鸿门一宴放虎还。中原之战势难回,乌江河畔舞剑叹。欲以神力挽狂澜,一代霸王难胜 天。饮剑乌江别爱姬,天下之势已归汉。成败自有后人评,宁死不屈志不凡。生亦人杰死亦雄,霸王英名万世传!提及项羽,脑中便出现,千年前的古沙场上旌旌战旗猎猎作响, 霸王英姿飒爽、金戈铁马的样子;便想到,霸王豪气万丈中的刻骨柔情;便看到,鸿门宴的磊落与遗憾,也看到了乌江之畔那最心痛的一幕。他,楚霸王项羽,给中国的历史留下
第9课 共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教学课件
子》第三十三章
有了错误就马上改正。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 明、和谐,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层 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反映了我国谋 求全面进步的基本标准,是新时代各族人民价值观的“最大 公约数”。
我不愿意别人欺负我,我也不 ______________。 我不愿意______________ ,我也不谈论别人的隐私。 我不愿意______________ ,我也不______________。
二、中华传统美德是各民族优良传统的结晶
在崇尚人格修养的文化精神浸润下,中华民族产生了一代代品 行高洁的人士。他们的伟大人格始终是后人前进的路标。
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美德是强大的文化基因, 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事业中,传统美德永远是我们不断奋进的精神 动力。
思考:新时代的青少年应怎样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第9课 共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自强像荣誉一样,是一个无滩的岛屿。 ——拿破仑
自强为天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 ——康有为
一、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屹 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所形成 的代代传承的美德,深深熔铸在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之中。 不懈追求节、讲究诚信等。
明志就是确立志向。在向理想彼岸的远航中,只有不 畏艰险、不断进取的人才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明志是 为激流勇进的人生注入的第一推动力。
传统美德宣传画
请列举一些你知道的中华传统美德
1.孔子的仁爱思想; 2.苏式牧羊; 3.胡服骑射; 4.杜环侍老 5.时代楷模其美多吉; 6.送邮途中的王顺友; 7.感动中国人物......
中学主题班会《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精品教学课件PPT优秀课件
谨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Hale Waihona Puke 中华五千年,美德代代传。 先辈树榜样,后人记心田。 从小立大志,爱国要当先。 学习要勤奋,惜时分秒间。 做人明道理,对己要求严。 敬师孝父母,礼貌要周全。 诚实讲友爱,助人心中甜。 生活须俭朴,不比吃和穿。 人人齐努力,争当好少年。
《弟子规》 总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入则孝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信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主题班会PPT课件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中国五千年历史流 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并得到不断创新 发展,有益于下一代的优秀道德遗产。概括起来 就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优良的民族精 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 的民族习惯的总和。它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形” 与“魂” 。它也是我国人民两千多年来处理人 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 结晶。
第7页/共11页
第8页/共11页
第9页/共11页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名言警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弇列传》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报任安书》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增广贤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第1页/共11页
忠、孝、诚、信、礼、义、廉、耻 忠——尽己报国的责任 孝——生生不息的爱心 诚——求真务实的品质 信——立身兴业的基点 礼——人际文明的规范 义——人间正道的向导 廉——清白正气的根基 耻——人之为人的底线
第2页/共11页
第3页/共11页
第4页/共11页
第5页/共11页
第6页/共11页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古辞《日,万事成蹉跎。
——文嘉《明日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绅《悯农》 第10页/共11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11页/共11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共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教案)-《中华民族大团结》(初中)优质教学课件和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环节为听说读写,是第九课的第一部分,重点是让学生
了解和了解中国传统美德的概念和内容,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和民族自豪感。
本课时所使用的教材为《中华民族大团结》。
通过
对教材的学习和理解,学生将掌握以下内容:
1.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意义与价值。
2.中华传统美德的概念。
3.中华传统美德的具体内容。
4.学会积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概念、价值和意义。
2.认识中华传统美德的概念和内容。
3.掌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具体涵义。
技能目标:
1.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表达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认识。
2.学会在生活中积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情感目标:
1.能够增强爱国教育意识,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发扬民族精神。
2.凝聚民族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美德的概念与内容。
2.引导学生理解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意义和价值。
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2.如何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实践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四、教学准备:
黑板、粉笔、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5min)
首先,老师对课题进行简要介绍,然后以学生的实际生活需求为切入点,引入“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话题,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概念,提高学生对传统美德的认识。
环节二:讲解传统美德的概念与发扬(10min)
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传统美德,简要分析其内涵。
2.具体讲解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如:
(1)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尊重师长等。
3.让学生思考如何积极发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环节三:讲解中华民族大团结以及国情(20min)
1.通过图片和文字等多种方式,向学生介绍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意义和价值。
2.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背景及现状,以及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发展。
3.让学生思考中华民族大团结对我们的意义和历史价值。
环节四:讨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具体内容(15min)
1.让学生分小组,自由讨论他们所了解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
内容及其含义。
2.汇总每个小组的讨论结果,并进行讲解。
环节五:知识的巩固(10min)
通过有趣的小游戏方法,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传统美德,同时帮助他们积极发扬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环节六:作业布置(5min)
1.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解学习的内容,并听取家长的意见。
2.请学生通过网络或其他方式寻找与本课时主题相关的素材,
以展开思考和交流。
3.让学生画一幅图画,展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神。
六、教学评价
本节课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针对班级实际情况,采用多
种教学手段,教学效果显著,达到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