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导学案及答案初一_七年级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 “贞观之治” 导学案
第2课“贞观之治”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唐朝建立、唐太宗用人与纳谏、“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等主要内容。
2.通过了解隋末农民起义,唐朝的建立,唐太宗即位和善于用人、纳谏等内容,培养和提高客观、全面、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认识“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统治比较清明的历史时期,它为唐代的强盛和中华文明辉煌灿烂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习重难点重点:“贞观之治”难点:唐太宗的评价。
◆热点聚焦金秋礼泉果香飘,九嵕山上松柏翠。
9月23日,2012年大唐贞观文化朝圣大典暨昭陵祭祖仪式在礼泉县九嵕山唐昭陵北司马门祭祀广场举行。
市委常委、统战部长马俊民,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曹兴魏,市政协副主席李忠贤等出席。
中华世界李氏宗亲联合会、晋、湘、鄂以及韩国等国内外地区的李氏宗亲代表300余人参加。
唐王朝的文化、军事、艺术等成就在中国古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李世民是大唐贞观文化开创者,他提出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民富国强的社会理想,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昭陵是一代圣君李世民的寝陵,也是世界最大的皇家陵园,周围约2万公顷,拥有皇亲国戚、忠良大臣陪葬墓209座,规模堪称陕西关中“唐十八陵”之最。
据了解,近年来,礼泉县依托文物资源优势和优美自然风光,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文物旅游,并使之逐渐成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支柱产业。
此次大唐贞观文化朝圣活动由敬奏祭乐、祭奠敬香、献爵奠酒、敬献花篮、行跪拜礼、放飞巨龙等环节组成,主要目的是为了弘扬“贞观文化”,促进海内外华人合作与交流,激发全民族凝聚力和爱国热情。
◆新课导入1.唐朝的建立(1)隋朝灭亡:618年_______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2)唐朝建立:618年,________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________即是唐高祖。
2.“贞观之治”(1)原因:________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勤于政事;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要求大臣廉洁奉公。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学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整理唐太宗的统治措施,培养学生的概括整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在当时的世界上声名显赫。
学习重难点•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开元盛世学习过程:预习提纲: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1、唐朝的建立:年,建立唐朝,定都。
2、唐太宗:年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3、贞观之治:1)、出现原因:(1)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2)用人唯贤,虚心纳谏,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3)国家统一安定,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
2)、治国措施。
政治上: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虚心纳谏,知人善任。
重用魏征,房玄龄和杜如晦等人。
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军事上:发兵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4、结果: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历史上称之为“”。
二、女皇武则天1、历史地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国号为。
2、统治措施:(1)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2)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3)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3.统治局面: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后来“”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三、开元盛世1.统治思想:(1)稳定政局,励精图治。
(2)重用贤能,任用为相。
2.改革措施:(1)整顿______,裁减冗员。
(2)发展经济,改革______。
(3)注重 ,编修经籍。
3.统治局面: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进人鼎盛时期,史称“”。
1、教师展示学生自学成果:(用投影仪或提问学生或教师用课件展示答案)(1')2、学生巩固基础:明确上述知识点后,让学生通过诵读、默想、互问等方式熟练记忆上述知识点(4')3、基础巩固题。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导学案(含答案)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导学案【温故知新】1.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2.隋炀帝时期,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开通了3.隋朝时期,创立的某项制度,成为历朝历代的选官标准,这个制度是4.618年,在江都被杀死,标志着隋朝的灭亡。
【学习目标】1.了解唐朝建立基本史实。
理解并记住“贞观之治”这一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
2.了解开元年间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
识记唐玄宗时期盛世经济繁荣的表现,包括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的繁荣等。
3.知道曲辕犁、筒车是唐朝先进的农业工具。
【重点难点】重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形成的原因。
难点:如何帮助对学生正确的评价唐太宗。
【自主学习】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1、____年,在太原起兵反隋的_____,建立唐朝,定都______,他就是_____。
2、626年,____即位,次年改年号为______,他就是________。
3、唐太宗吸取______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任用敢于直言的______,他被成为唐太宗的一面____。
任命善于谋略的_______,敢于决断的______,人称_______。
4、贞观时期推行了一系列革新的措施:(1)在政治上:①进一步完善______,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制定_____,减省刑罚;②增加_____,鼓励士人报考,______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③严格考查______。
(2)在经济上,减轻_____,鼓励_______。
(3)先后击败________,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二、女皇武则天1、______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国号为_______,她统治时期大力发展科举制度,创立_______,选拔人才;继续推行贞观以________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为后来________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她得统治被称为______,______。
三、开元盛世1、_____是武则天的孙子。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学案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导学案)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学习目标】1.了解唐朝建立基本史实。
理解并记住“贞观之治”这一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
2.了解开元年间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
识记唐玄宗时期盛世经济繁荣的表现,包括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的繁荣等。
3.知道曲辕犁、筒车是唐朝先进的农业工具。
【自主学习】●知识梳理(将学习内容在书中画线和标记)一、自主预习、自我检测(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1.唐朝的建立:(1)建立: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
(2)发展: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国号为“”。
2.“贞观之治”:唐太宗统治期间。
(1)治国措施用人上虚心纳谏,重用;广纳贤才,重用房玄龄、杜如晦等政治上完善;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军事上发兵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2)盛世局面: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历史上称之为“”。
(二)女皇武则天1.历史地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称帝,改国号为。
2.统治措施(1)打击敌对的。
(2)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制度。
(3)继续推行贞观之治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3.统治局面: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后来“”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三)“开元盛世”1.统治措施(1)重用贤能,任用、宋璟为相。
(2)实行改革: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2.统治局面: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进入鼎盛时期,史称“”。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你怎么评价唐太宗?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以史为镜,可知兴亡;以人为镜,可知得失。
人教2016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导学案(有答案)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标要求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知道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了解唐太宗即位和善于用人、纳谏等内容,培养和提高客观、全面、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培养和提高梳理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对“贞观之治”原因的分析,认识“贞观之治”的实质,逐步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了解唐朝开元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包括“开元之治”、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的繁荣等主要史实。
过程与方法探讨“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围绕唐太宗用人和纳谏及实质等问题开展讨论,最终对唐太宗这一重要的历史人物和“贞观之治”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做出自己的评价;通过概括开元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利用实物模型、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唐太宗知人善任,从谏如流,调整统治政策与民休息,遂成“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统治比较好的历史时期,它为唐朝的强盛和中华文明辉煌灿烂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使学生认识到唐玄宗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经济生产水平居于当时世界先进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体会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以及对历史杰出人物的人格品质的感悟。
重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难点:对武则天和唐玄宗统治的认识评价。
情景导入展示旧金山唐人街图片。
师:唐人街是华人在其他国家城市地区聚居的地区。
唐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强盛的朝代。
由于唐朝对海外的巨大影响,外国将中国或与中国有关的物事称之为“唐”。
不仅以“唐”作为“中国”之地的代称,而且称中国人为“唐人”。
海外的华侨华人聚居的地方便称为“唐人街”。
大唐盛世的局面如何形成?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统治情况如何?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导学案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导学案一、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学习目标1.识记唐太宗李世民德为政特点——知人善任、虚心纳谏等。
2.知道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等)。
◆ 重难点重点:唐太宗和贞观之治。
难点:贞观之治局面出现得原因。
二、知识概览图 唐太宗李世民:626年即皇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627~649)知人善任:房玄龄、杜如晦、马周 虚心纳谏:魏徵评价: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帝王,史称他的统治为“贞观之治”三、新课导引贞观初年,唐太宗在洛阳修建一座宫殿。
大臣张玄素上书极力反对,说天下刚刚平定,就大修宫殿,劳民伤财,恐怕您还不如亡国之群隋炀帝。
唐太宗一时接受不了,生气地问:“你说我不如隋炀帝,那么比历史上的暴君桀、纣如何?”张玄不经意从容地说:“若是这座宫殿修成,您和桀、纣也差不多了。
”唐太宗听后十分震动,终于接纳了张玄素的意见,还奖励了他。
事后唐太宗对人说:“唯唯诺诺的人再多,也不如一个能说出逆耳之言的忠臣。
”〔思考讨论〕 唐太宗为什么能虚心听取臣下的意见?在他统治时期,唐朝呈现了什么样的社会局面?如何评价唐太宗?四、教材精华知识点1 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前的事迹唐太宗李世民,早年助父亲李渊起兵太原,统一全国,身经百战,屡建奇功。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的政绩。
626年,李世民皇们,次年,改年号为贞观(627~649年)。
他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的教训,意识到“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他经常告诫臣下:“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变小能覆舟。
”贞观年间,群臣居安思危,重视农业,轻徭薄赋,精简机构,加强国防,改善民族关系,开放对外交流,为唐代的盛世奠定了基础。
知识点2 唐太宗奠定贞观之治的两大基石——知人善任、虚心纳谏知人善任唐太宗深知“为政之要,唯在得人”,即位之前,就收罗了不少文武人才。
他用人不计资历和名望,不计亲疏恩怨,凡有治国安邦之才,都委以重任,尽量做到唯才是举。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导学案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目标】1.记住唐太宗的姓名和年号。
知道“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和主要措施;认识“贞观之治”的历史地位,其为唐朝前期盛世奠定了基础,并感受唐太宗善于纳谏、重视人才的优秀政治品质。
2.了解女皇武则天的相关史实。
结合唐太宗与唐玄宗的统治,明确历史上封建盛世局面的出现是几代皇帝连续宽松政策和几代劳动人民艰辛努力的结果。
3.知道唐玄宗的姓名和年号。
“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和主要措施,认识“开元盛世”的历史地位,其是唐朝达到全盛的标志。
4.通过对比分析“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共同措施,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唐朝的建立:在隋末农民大起义中,原隋朝官僚李渊乘机起兵反隋。
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随后平定全国,统一天下。
二、“贞观之治”——奠定唐朝前期盛世的基础1.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627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唐太宗。
2.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为了巩固统治,其推行了一系列革新的措施:①政治上:A.(唐太宗开放的政治胸怀)虚心纳谏,广纳贤才。
大臣魏征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著名宰相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人称“房谋杜断”。
B.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
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
C.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D.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②经济上:减轻人们的徭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促进了封建经济的繁荣。
③军事上: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控制。
3.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史称“贞观之治”。
三、一代女皇武则天1.武则天是唐朝第三个皇帝唐高宗的皇后,因唐高宗体弱多病,其逐渐掌握了实权,晚年称帝(690年),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注:清朝末期的慈禧不算女皇帝。
)2.武则天统治时期: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继续推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出现了神探狄仁杰等一批优秀人才。
七年历史下学案:第2课导学案
学习内容: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导学案
学与教随笔
☆归纳复学【总结反思,新知串联成树图】
一、唐王朝的建立
时间:618年
隋朝的灭亡亡国之君:隋炀帝
原因:暴政
时间:618年
唐朝的建立建立者:李渊
都城:长安
玄武门之变。
(3)为什么唐太宗看到隋帝国在农民战争中崩溃,会受到极大的震撼?
请同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参考第9页第一、二自然段和唐太宗的话回答。
(4)唐太宗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都做了哪些改革?
实行了一系列开明政策和措施。
政治方面,
一是任用贤良,虚怀纳谏。
二是发挥国家机关的效能。
三是大兴学校,发展科举。
经济方面,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推动了“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
法律上,修改法令,编写《唐律疏义》。
因而唐太宗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四、检测与反馈:
1、A2、B3、B4、D5、A
7、材料分析题:
(1)材料一是哪一位帝王经常告诫臣下的话?材料二是他在哪一位大臣病逝后说的?
唐太宗。魏征。
(2)鉴于以上认识,该帝王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以避免“覆舟”?
唐太宗慑于隋末农民起义的威力,吸取隋亡的教训,任贤,纳谏,进一步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整顿吏治发挥国家机关的效能,大兴学校发展科举。(这些开明政策和措施,促成了政治清明,经济初步繁荣,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升平的"贞观之治"―中国封建时代最著名的"治世"。所以说他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唐朝建立以后,为统一全国,先后进行了六次大的战役。这六个战役李世民就指挥了四个,全部取得了胜利,为唐朝立下了赫赫战功。)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下第二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导学案及答案
唐太宗
“贞观之治”
武则天
社会经济 持续发展
唐玄宗
“开元盛世”
【要点●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统治措施之比较】
皇帝
唐 太 宗
武 则 天 唐 玄 宗
措施 (1)广纳贤才,知人善任(2)完善三 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 程序: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 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断成 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 政绩;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 鼓励发展农 业生产 (1)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2)大力 发展科举制, 创立殿试制度天(3)继续推 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 施,重视发展生产 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实行 了一系列改革: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 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答:唐太宗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强大,从隋朝速亡中吸取了深刻的教训。 (2)从史料二可以看出,经过唐太宗的治理,唐朝出现了哪一治世局面? 唐大 宗纳贤才,他重用的有名的大臣有谁? (列举两例即可) 答:“贞观之治”。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 【简历“看”女皇】
简
历
姓名:武媚娘、武则天等 生活年月: 624--705 年 曾任职业:才人、尼姑、昭仪、 皇后、、皇太后、皇帝 尊号:圣神皇帝、则天大圣皇帝 历史贡献: (3)请你依据所学知识,把上面人物简历补充完整。请用一句话简要评价--下简 历中的历史人物。 答:历史贡献:她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 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 发展生产;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 和开拓,这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评价: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颇有政治才能,为唐朝社会经济、文 化的继续发展作出了贡献。(言之有理即可) 【诗歌“品”玄宗】 忆昔 杜甫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导学案【学习目标】1.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培养和提高梳理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能力。
2.认识“贞观之治”的实质,感悟盛唐雄风的深刻内涵。
【自主学习】一、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1、______年,唐高祖的第二个儿子________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为______,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_________。
2、纳谏:唐太宗虚心纳谏,并能_________。
他鼓励臣下直言,______敢于直言,前后上谏二百多次,被唐太宗比喻为_________。
3、用人:他选贤用能,知人善任,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贞观新政1、原因:(1)唐太宗的善于用人和虚心纳谏。
(2)唐太宗认真吸取____________的经验教训。
(3)采取一系列革新措施。
2、措施(新政内容):(1)政治上:沿袭和完善隋代的_____________制。
三省中,________替皇帝起草政令,________负责审核,最后交由_________执行。
_______下设有六部,分管具体政务。
(2)经济上:改革赋役制度,减少_______________,规定_____________的方式代替服役,使__________逐渐松弛。
(3)法律上:唐朝在_____的基础上,多次修订法令 。
(4)文化上:进一步完善隋朝创立的科举制。
唐朝科举分_______和_______两大类。
3、新政结果: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________,经济___________,国力______,被誉为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1.材料一魏征 唐太宗 你知道材料中唐太宗的话有什么深刻含义吗?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观点?你能举出两个是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载舟”和“覆舟”的例子吗?材料二太宗后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持三镜,以防己过。
历史七年级华东师大版第二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学案正式版
历史七年级华东师大版第二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学案正式版文档资料可直接使用,可编辑,欢迎下载1.记住唐太宗李世民的主要政绩;2、知道"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和表现3.评价历史人物唐太宗【学习重点】唐太宗和贞观之治;【学习难点】1.分析“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2.如何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唐太宗;一、课前预习1、唐太宗非常善于纳谏,他常说:“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被唐太宗作为一面镜子的大臣是()A、魏征B、长孙无忌C、房玄龄D、杜如晦2、“据唐太宗死后三年的统计,户口增加到380户。
贞观时期平均每年增长近七万户,是唐代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
”这一现象说明了()A、大臣廉洁奉公B、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C、生产发展,人民生活安逸D、人口多,粮食少,连年出现灾荒二、课堂研讨(一)重点研讨阅读下列材料上(唐太宗)与群臣论盗,或(有人)请重法禁之。
上哂(讽刺)之曰:“民之所以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按用重法邪?”请回答:1、材料反映了唐太宗的什么政策?2、唐太宗采用这种政策的原因是什么?根本目的何在?(二)深化提高阅读下列材料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庶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请回答1、唐太宗为什么要说这些话?2、为此他采取了哪些巩固政权的斗争?3、他在智力国家方面取得了什么政绩?(三)达标测试1.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原因,错误的叙述是()A、唐太宗把地方州、郡、县三级改为州、县二级B、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C、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政治比较清明D、农民占有一定土地,生产时间有所保证2、唐太宗虚心纳谏的根本目的是()A、避免君主个人失误B、巩固统治C、学习前贤D、为后世树立榜样3、下列事迹不属于唐太宗的是()A、重视农业B、创立科举C、善于纳谏D、精简机构4、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所说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中的“唐宗”是指()A、隋炀帝B、唐太宗C、唐高宗D、唐玄宗三、课后巩固1.评价唐太宗:2.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太宗)“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导学案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唐朝建立者、玄武门之变2.会分析贞观之治形成原因;列举“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主要内容;能评价唐太宗与唐玄宗3.深刻体会关注民生、重用人才、完善制度,国家得以长治久安;能认识大唐盛世的历史地位,提高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学习重点:“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学习难点:对唐太宗、唐玄宗的评价。
唐朝兴盛的原因。
二、课前预习(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1、建立:年,称帝,建立唐朝,定都,他就是唐高祖。
2、发展:626年,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
3、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唐太宗吸取速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大臣敢于直言进谏;广纳人才,知人善用,房玄龄、杜如晦都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被称为“房谋杜断”。
4、唐太宗的治国措施:①用人:虚心纳谏,广纳贤才②政治:完善,制定法律,减省刑法;增加科举考试科目,严格考查官吏政绩。
③经济:减轻人民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④军事:发兵击败东、西突厥,加强对西域的统治。
5、盛世局面: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强盛,文教昌盛,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史称“”。
(二)女皇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又称“贞观遗风”)1、地位: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称帝,改国号为。
2、统治措施:①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②大力发展科举制度,创立制度和武举。
③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农业生产。
3、影响:武则天统治时期经济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后来“”局面的出现奠定基础。
(三)开元盛世:1、原因:即位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得到贤相、的辅助,实施改革。
2、唐玄宗改革措施:①政治: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整顿吏治,裁减冗员;②经济:发展经济,改革税制;③文化:注重,编修经籍。
3、盛世局面:统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进入鼎盛时期,史称“”。
人教版七年级(下)历史导学案及答案--第一单元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学习目标】1.了解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登基称帝的史实2.识记“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和表现3.理解武则天的统治对“开元盛世”的奠基作用【学习重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学习难点】对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进行正确、全面的评价【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
2.626年,即位。
次年改年号为“”,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3.(1)政治上进一步完善;制定,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
(2)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生产。
4.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
5.武则天统治时期,打击敌对的;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制度。
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
6.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
为后来“”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7.唐玄宗重用贤能,在贤相和宋璟的辅佐下,实行改革。
8.整顿,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9.唐玄宗在位前期年号为“”,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二、合作探究想一想,盛世局面的的表现都有哪些?“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三、练习巩固1.这一年,中国历史上又一次朝代更替,告别了短暂的隋朝,赢来了繁盛的唐朝,这一年是()A.581年B.589年C.618年D.626年2.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里“唐宗”指的是()A.唐太宗B.唐高宗C.唐中宗D.唐玄宗3.在唐太宗统治时期有一位大臣,前后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是著名的谏臣。
以至于在他死后,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我现在失去了一面镜子啊。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课导学案(附答案)
⼈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课导学案(附答案)第2课“贞观之治”⼀、唐朝的建⽴618年,李渊建⽴唐朝,定都长安。
李渊就是唐⾼祖。
⼆、唐太宗“贞观之治”1、主要内容措施:①吸取隋亡历史经验教训,重视⼈民群众的⼒量。
②重视发展⽣产,开垦荒地、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③崇尚节俭,节制享受欲望。
④合并州县,整顿吏治。
⑤任⽤贤才、虚⼼纳谏:“房谋杜断”—房⽞龄和杜如晦;魏征为著名谏⾂。
⑥⼤兴学校,发展科举。
2、效果评价: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逐步加强,成为世界上的强国,我国的封建制度发展到顶峰。
3.秦亡汉兴,隋亡唐兴有什么共同之处?答:秦隋:都完成了统⼀后很快灭亡;都是因为统治者的残暴⽆道,整治⿊暗;都爆发了⼤规模的农民起义。
汉唐:统治者都吸取了前朝的教训,出现了繁荣的局⾯;都轻徭薄赋,整顿吏治,任⽤贤良;都成为影响当时世界的⼤国。
三、⼥皇武则天1、我国历史上唯⼀的⼥皇帝。
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2、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唐太宗发展农业⽣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社会经济进⼀步发展,国⼒不断增强。
⼈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本课考点精练⼀、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唐太宗的政治主张的有()A、皇帝要勤于政事B、⼤⾂要廉洁奉公C、政府要轻徭薄赋D、君⾂要讲⽓派2、我们今天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的⼥皇帝B、她临朝处政,开创殿试C、她重⽤⼈才,奖励农业⽣产D、她在“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之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3、“⾈所以⽐⼈君,⽔所以⽐黎庶,⽔能载⾈,亦能覆⾈。
”说出此话的皇帝是()A、汉⾼祖B、汉光武帝C、唐⾼祖D、唐太宗4、前后向唐太宗进谏⼆百多次的著名谏⾂是 ( )A、房⽞龄B、杜如晦C、魏征D、姚崇5、你可知道隋炀帝是在何时被部将所杀死的吗? ( )A、589年B、618年C、907年D、1840年6、唐太宗与汉⽂帝有哪些共同之处()①提倡节俭,节制欲望②轻徭薄赋③曾经免除⽥租④励精图治,出现盛世局⾯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7、被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统治者是()A、李渊B、李世民C、武则天D、李隆基8、以下著名⼤⾂中,是武则天提拔起来的是()A、长孙⽆忌B、魏征C、房⽞龄D、姚崇9、《沁园春·雪》中提到了“唐宗宋祖”,这⾥的“唐宗”指的是()A、唐⾼宜B、唐太宗C、武则天D、唐⽞宗10、唐太宗⾰除“民少吏多”弊政的直接⽬的是()A、加强对全国的统治B、减轻⼈民的负担C、改善君民关系D、促进农业⽣产发展⼆、材料分析题:材料⼀:⾈所以⽐⼈君,⽔所以⽐黎庶,⽔能载⾈,亦能覆⾈。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第2课《“贞观之治”》.docx
《“贞观之治”》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唐朝建立、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理解并记住“贞观之治”这一盛世局而出现的原因。
2.初步掌握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对唐太宗和武则天进行简单的评价。
3.认识唐太宗作为我国古代杰岀的政治家所发挥的作用,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我们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历史启迪。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一)隋亡唐建Z谜1 •隋朝灭亡的原因、吋间。
2.唐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二)盛世开创之谜1.贞观是谁的年号。
2.唐太宗的治国思想。
3.“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从经济、政治、用人三方面概括)。
4.贞观之治的表现。
(三)“无字碑”之谜1.武则天的政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而?2.用一句话来概括对武则天统治的评价。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探究盛世之因读史使人明智,舟所以比人君,请同学们仔细体会唐太宗的话,回答问题。
水所以比黎庶。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1)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2)这句话说明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他能认识到此问题? (3)这句话体现了他具有什么治国思想?(-)感受盛世之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初期,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材料二“(经过唐太宗统治后)天下大稔。
……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1)说说上述两则材料的大概含义。
(2)造成上述两则材料所反映的不同社会现象的原因是什么?(3)通过对上述两则材料不同现象及其原因的探究,谈谈你的认识。
三、巩I占I检测1.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孟宪实,在《百家讲坛》作了“太宗继位” “魏征进谏” “以民为本”等系列讲座。
由此推知他所讲的主题是()A.“开皇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2.温家宝说:“国Z命在人心,解决人民的怨气,实现人民的愿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
” “国之命在人心”之内涵与下列哪一思想一致()A.“有教无类,因材施教”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知彼知己,百战不殆”D.“水能载舟,亦能覆舟”3.在唐太宗统治时期,有一位大臣前后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是著名的谏臣。
第2课 “贞观之治”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学科导学案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2课“贞观之治”执笔:审核:审批:授课人:授课时间:班级:姓名:小组:学案编号:课题:第2课“贞观之治”课型:新课课时:1课时学习目标:1、记住“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及表现,武则天统治的作用。
2、通过对唐太宗分析评价,提高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3、正确认识杰出人物对加速或延缓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重点: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
难点:分析“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如何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学习过程:一、自学学习:㈠、复习反馈1. 年,______夺取______政权,建立隋朝,定都______;_____年,隋灭______,南北重新统一。
2.从605年起,_______开通了大运河,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运河以______为中心,北达_______,南至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你是一名隋朝的运粮官,要从余杭押运一批粮食到涿郡?,请简述你的航线。
㈡、阅读教材7页,第一标题“唐朝的建立”,完成练习:1、隋朝的灭亡:①原因:隋炀帝统治后期,无道,终于导致。
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陷于。
②灭亡情况:隋帝在被杀死,灭亡。
2、唐朝的建立:年,反隋的贵族,进入,建立。
就是唐。
3、唐太宗即位:为李渊次子,曾被封为,唐高祖退位以后,传位于就是唐,年号。
㈢、阅读教材8页-9页,第二标题“贞观之治”,完成练习:1、唐太宗开明的治国思想(贞观之治的原因):①教训,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②政府要,发展;③皇帝要,善听;④大臣要,统治。
2、唐太宗治国的政策和措施:①经济:重视,减轻,同时注意“”。
②政治:下令,革除“”的弊政,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
③注意和。
3、治世局面的形成:①政治,②经济,③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参考答案)
【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了解唐朝建立,唐太宗即位和善于用人、纳谏等内容,提高客观、全面、正确评价历
史人物的能力。
2.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提高梳理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能力。
【自主学习】请你认真阅读教材8--10页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一、唐王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最后兼并各割据势力,全国又归于统一。
二、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
1.626年,唐高祖的第二个儿子李世民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为贞
观,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唐太宗。
2.唐太宗鼓励臣下直言, 魏征敢于直言,前后上谏二百多次,被
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三、贞观新政(请你认真阅读教材10--11页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出现原因:
(1)唐太宗的善于用人和虚心纳谏。
(2)唐太宗认真吸取隋朝灭亡的经验教训。
(3)采取一系列革新措施。
2.革新措施(新政内容):
(1)经济上;改革赋役制度,减少百姓服劳役天数,规定可用交纳实物的方式代替服役,
使人身束缚逐渐松弛。
(2)政治上: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制。
三省中,中书省替皇帝起草政令,
(3)法律上:唐朝在《隋律》的基础上,多次修订法令,删繁就简,化重为轻。
《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
3.新政结果: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
“贞观之治”。
【共同探究】
1.唐太宗说:“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
(1)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所谓天子,就是当他信守道义时人民就会推选他为主人,不信守 道义时人民就会抛弃他,这话真不错啊。
“有道”:就是实行仁政,不大肆搜刮百姓。
(2)唐太宗的这个认识和隋朝的灭亡有何关系?
唐太宗经历了隋朝的灭亡,认识到隋朝正是由于实行暴政才被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所推翻,
所以才得出了这样的认识。
(3)为此唐太宗又是怎么做的?
虚心纳谏,善于用人,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具体措施:
经济上;改革赋役制度,减少百姓服劳役天数,规定可用交纳实物的方式代替服役,使
人身束缚逐渐松弛。
政治上: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制。
三省中,中书省替皇帝起草政令,门下省负
法律上:唐朝在《隋律》的基础上,多次修订法令,删繁就简,化重为轻。
《唐律疏议》 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
)
2.有的历史学家认为,唐初之盛“皆时会(形势)为之,非尽由于人力也”。
试从“时会”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
冠;……以人为镜,可
以知得失 嗨
和“人力”两方面分析“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时会(形势):隋末农民起义为唐初社会发展扫除了障碍,隋朝的灭亡提供了深刻的教训,为贞观之治的出现奠定基础;隋朝的一系列制度创新为唐朝所继承等。
人力:唐太宗顺应形势,调整政策,任贤纳谏,促成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
【归纳整理】
1.把下面的三省六部制示意图填好, 2.你能列表的方式归纳贞观新政出现的原 并说出三省的运行机制: 因、措施和结果吗?
【拓展练习】 1.(浙江台州)“以史为镜,可以知更替”,唐太宗吸取了隋亡的教训,励精图治, 在位期间出现了清明的统治时期,史称“ ”。
( ) A .贞观之治 B .开皇之治 C .文景之治 D .光武中兴 2.(重庆)“贞观之治”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盛世之一。
当时,经济发展、政治清明、
人民安居乐业。
贞观年间在位的皇帝是( )
A .唐高祖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3.(广东东莞)唐元和年间(806年——820年),主管财政的宰相奏请减少内外官
俸,诏书下达后被大臣崔祐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祐的意见。
崔祐所属的机构是( )
A .中书省
B .门下省
C .尚书省
D .吏部
4.(浙江杭州)我国著名史学家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讲到:“汉宰
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
”这里的委员制是指(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D .三省六部制 注意:要给学生讲明什么是领袖制:基本上是一人说了算。
什么是委员会制:集体讨论,分工合作,相互牵制和制约。
5.(广东汕头)“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下面有关“贞观之
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重视纳谏
B .吸取隋亡教训
C .轻徭薄赋
D .任用杨坚为相
6.(四川成都)唐太宗时,某地发生灾荒。
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中书令,秉承皇帝 的旨意起草了一份救灾计划,接下来你应该交给( )
A .尚书省裁决
B .门下省审议
C .尚书省执行
D .门下省执行
7.(上)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
明得失。
朕常宝此三镜,以防已过。
今魏子殂逝,遂亡一镜矣” 原因 ①唐太宗的善于用人和虚心纳谏
②唐太宗认真吸取隋朝灭亡的经验教训 ③采取一系列革新措施
措施 ①经济上;
改革赋役制度,减少百姓服劳役天数,规定可用交纳实物的方式代替服役,使 人身束缚逐渐松弛
③法律上:唐朝在《隋律》的基础上,多次修订法令,删繁就简,化重为轻。
《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
结果
唐太宗统治期间,
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
观之治”。
皇帝 中书省 尚书省 门下省 吏 工 刑 兵 礼部
户部
(1)材料中的“上”“魏子”指的是谁?唐太宗、魏征
(2)材料中提到的“三镜”指的是什么?铜镜、历史的经验教训、贤臣
(3)为何他会感到“今魏子殂逝,遂亡一镜矣”?
因为魏征敢于直言,前后上谏二百多次,经常提醒唐太宗要吸取隋亡的教
训,居安思危、慎始慎终。
8.请你简单评价一下唐太宗。
根据教材可以这样来评价:
唐太宗李世民在唐王朝的建立和统一战争中功勋卓著。
他即位后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善于用人和纳谏。
并且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他统治的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下面的供参考:
安定国内形势,恢复发展生产,巩固并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与其他国家的交往,繁荣学术和文化,是唐太宗作为一个皇帝的主要功业。
而在太宗与大臣论治过程中,所形成的政治思想和君臣一体的政治局面,更是一笔宝贵的历史遗产,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历代政治家多把唐太宗作为自己效法的楷模,把贞观之治作为自己追求的政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