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流行病学基础知识

流行病学基础知识

要点三
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流 行病学
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来挖掘疾病数据 中的隐藏信息和规律,为疾病的预警 、监测和决策提供支持。
流行病学在应对全球公共卫生挑战中的作用
01
监测和预警
02
病因研究和控制
03
效果评估和改进
流行病学通过对疾病监测和预警系统 的建立和维护,及时发现和识别公共 卫生事件,为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提供 依据。
断、治疗和预后。
社会学
流行病学与社会学相互交叉, 前者关注疾病的社会影响因素 和预防控制策略,后者研究社
会的结构、功能和变迁。
精准流行病学的发展与应用
要点一
基于生物标志物的精 准流行病学
利用生物标志物来评估疾病风险、诊 断疾病、预测预后和评估干预措施的 效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要点二
基于遗传学的精准流 行病学
利用基因组学技术来识别疾病易感基 因、药物反应基因和环境反应基因, 为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
疾病可按病因、病理生理过程进行分类,健康状态可分为健康、亚健康、疾病等。
疾病与健康状态相关因素
包括环境、生活方式、遗传等多方面因素。
疾病分布与流行病学研究
疾病分布
研究疾病在不同人群、地区、 时间等分布特点。
描述性流行病学
通过描述疾病的分布情况,分 析其特征和影响因素。
分析性流行病学
研究疾病的危险因素,探讨病 因和疾病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

病因与危险因素
病因
危险因素
指引起疾病的各种原因,包括致病因子、环 境因素、遗传因素等。
指增加发病风险的因素,如吸烟、饮酒、饮 食等。
病因模型
预防策略
提出病因作用的基本模型,如多病因模型、 网络模型等。

流行病学考点总结

流行病学考点总结

一、名解研究疾病(包括伤害)和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借以制订和评价预防、防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科学。

追踪观察一定时间,比较两组或各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异,以验证暴露因素与某疾病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强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是按照疾病状态将研究对象分为病例和对照,分别追溯其既往 (发病前)所研究因素的暴露情况,并进行比较,以推测疾病与暴露之间有无关联及关联强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

将研究人群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将研究者所控制的措施给予试验人群后,随访并比较两组人群的结果,以判断措施的效果。

某病在某地区人群中呈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病例在人群中散在发生或零星出现,病例之间无明显联系。

某地区某病在某时间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一般发病率水平的时候称为流行。

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的人群中,短时间内突然出现许多临床症状相似病例的现象。

由于社会因素而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病率显著地高于其他地区,这种情况与地区自然条件无关。

: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而使一些疾病只在这些地区存在。

:是指某些传染病可在某一地区长期存在,这些疾病的病原体不依靠人而能独立地在自然界的野生动物中传播,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染给人。

是指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临床表现、病原体种类及宿主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的现象。

:指研究对象(人)曾经接触某因素,或者具备某些特征,或者处于某种状态。

:是反映暴露与发病 (死亡) 关联强度的指标,为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的危险是非暴露组的多少倍。

:是暴露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相差的绝对值,说明危险特异地归因于暴露因素的程度。

:即要求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上与病例保持一致,目的是对两组进行比较,排出这些因素或特征的干扰。

就病例对照研究而言,病例组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的暴露比值之比。

但观察者和资料收集分析者知道。

研究对象和观察者都不知道分组情况,也不知道研究对象的处理措施。

病的阳性者和可疑阳性者,指定就医,以便进一步诊断和治疗的一种方法。

流行病知识点总结

流行病知识点总结

流行病知识点总结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在特定人群中发生的规律和分布的科学。

它涉及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传播途径、风险因素等方面的研究内容。

了解流行病学的知识对于防控疾病、保护人民健康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总结一下流行病学的一些基础知识点。

第一、什么是流行病?流行病是指某一时间段内某一地区内某一种或几种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的不寻常的高发生率。

流行病的发生可以是由某一致病原体引起,也可以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

流行病学将疾病的流行划分为流行、暴发和流行的不同类型。

第二、流行病常见的传播方式1. 空气传播:疾病通过飞沫、气溶胶等途径在空气中传播。

2. 接触传播:传染病通过直接接触患者或患者的分泌物体液、排泄物等而传播。

3. 食物、水传播:传染病通过食物或水传播。

4. 虫媒传播:某些传染病通过昆虫或其他无脊椎动物叮咬传播。

5. 物品传播:某些病原体可以在物品表面存活一段时间,通过接触而传播。

第三、流行病学的基本指标1. 发病率:在特定时期内某一地区、某一种人群中新发病例的发生率。

2. 死亡率:在特定时期内某一地区、某一种人群中因某一疾病死亡的人数与该地区、该人群的总人口数之比。

3. 潜伏期:某些疾病患者感染病原体后,到出现症状或体征的时间间隔。

4. 疾病传播速度:疾病在人群中的传播速度和途径。

第四、流行病的预防和控制1. 疫苗接种:对于一些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如麻疹、流感等,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疾病的传播。

2. 卫生管控:加强环境卫生、个人卫生的管理,减少病原体的传播途径。

3. 消毒和隔离:对于病原体容易在环境中存活的疾病,可以通过消毒和隔离来控制疾病的传播。

4. 健康教育:加强公众对于健康的认识,提高对于传染病的防治意识,对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有着积极的作用。

第五、流行病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1. 疾病的早期发现:通过分析人群的发病率变化,可以及早发现疾病的暴发情况。

2. 疫情预警:通过监测疾病的流行趋势,可以提前预警,采取控制措施,阻断疾病的传播。

流行病学重点知识总结

流行病学重点知识总结

流行病学重点知识总结一、什么是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是一门研究人群中某些健康问题的科学,主要关注疾病的发生、传播和控制。

其目标是了解人群中不同因素与健康问题之间的关系,以便预防和控制这些问题。

二、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1. 疫情:指某种疾病在某个时间段内在某个地区或人群中发生的情况。

2. 发病率:指在一定时间内,某个特定人群中新发生该种疾病的人数与该特定人群总数之比。

3. 患病率:指在一定时间内,某个特定人群中患有该种疾病的人数与该特定人群总数之比。

4. 死亡率:指在一定时间内,某个特定人群中死于该种疾病的人数与该特定人群总数之比。

5. 确诊率:指在一定时间内,被确诊为某种疾病的患者数量与所有可能患有该种疾病的患者总数之比。

6. 爆发:指某种疾病在某个地区或人群中,发生了比平常更多的情况。

三、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1. 横断面调查:通过对某个时间点或时间段内的人群进行调查,来了解该人群中某种健康问题的现状。

2. 纵向研究:通过对同一群体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多次观察,来了解该群体中某种健康问题的变化趋势。

3. 病例对照研究:通过比较患有某种疾病的患者和没有患有该种疾病的对照组,来探究该种疾病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

4. 队列研究:选择一组无特定健康问题的人群,并进行长期跟踪观察,以了解他们在未来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及其相关因素。

四、流行病学中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1. 描述性统计分析:主要用于描述数据集中每个变量在不同取值下出现频率和比例等基本特征。

2. 探索性统计分析:主要用于探索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通过绘制散点图、箱线图等图形来检查数据的分布情况。

3. 推断性统计分析:主要用于从样本中推断总体的特征,通过假设检验、置信区间等方法来判断样本统计量是否能够代表总体参数。

五、流行病学中常见的偏倚类型1. 选择偏倚:指研究对象的选择不具有代表性,导致结果不可靠。

2. 信息偏倚:指收集到的数据存在误差或缺失,导致结果不准确。

流行病学知识点总结

流行病学知识点总结
六、筛检
筛检是运用快速、简便的试验、检查或其他方法,将健康人群中那些可能有病或缺陷、但表面健康的个体,同那些可能无病者鉴别开来。
1、筛检的目的
早期发现疾病,以便早期治疗,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发现高危人群,以便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降低疾病的发病率。
2、筛检试验的评价指标
真实性:包括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等。
2、地区分布
国家和地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水平、卫生条件、生活习惯等差异会导致疾病分布的不同。
城乡分布:城市和农村在环境、人口密度、卫生设施等方面的差异会影响疾病的发生。
3、时间分布
短期波动:短期内疾病发病频率的突然升高或降低,可能与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等有关。
季节性:某些疾病在特定季节高发,如呼吸道传染病在冬春季多发。
1、人群分布
年龄:不同年龄组的人群对疾病的易感性和抵抗力不同,某些疾病有特定的年龄发病高峰。
性别:一些疾病在性别上存在差异,可能与生理结构、生活方式、职业等因素有关。
职业:某些职业暴露于特定的危险因素,导致特定职业人群易患某些疾病。
种族和民族:遗传因素、生活环境和文化习俗等可能影响疾病在不同种族和民族中的分布。
充分病因:指有该因素存在,必定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促成病因:指某因素的存在只是增加疾病发生的概率,但不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必要因素。
2、病因推断的原则
关联的时间顺序:病因必须发生在疾病之前。
关联的强度:关联强度越大,因果关系的可能性越大。
关联的一致性:不同的研究在不同的人群、地区和时间中得到相同的结果。
关联的特异性:病因与疾病之间有明确的对应关系。
选择患有某病的患者作为病例组,未患该病的个体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人群在过去暴露于某因素的情况。

流行病学重点总结

流行病学重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一、定义1.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和评价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流行病学定义的诠释研究内容的三个层次,任务的三个层次,研究的基本方法。

二、流行病学的原理和应用1.基本原理①疾病与健康在人群中分布的原理;②疾病的发病过程;③人与环境的关系(疾病的生态学);④病因论;⑤病因推断的原则;⑥疾病防制的原则和策略;⑦疾病发展的数学模型。

2.实际应用①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②疾病的监测;③疾病病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④疾病的自然史;⑤疾病预防的效果评价。

三、流行病学研究方法1.流行病学观察是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描述性研究和分析性研究。

其特点是在观察时不施加任何人为因素,也不改变体内外环境的任何条件。

2.流行病学实验又称现场流行病学实验,主要是在人群中进行。

可分为人群现场实验、临床实验和社区实验三种。

其特征是需要人为地控制某些处理因素,故又称为干预性研究。

3.理论流行病学研究又称数学流行病学。

理论流行病学研究即用流行病学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建立数学模型或公式,显示疾病流行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进行流行病学理论研究。

四、流行病学的特征1.群体特征2.对比的特征3.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征4.社会医学特征5.预防为主的特征6.发展的特征第二章疾病的分布疾病分布的概念:流行病学研究可通过观察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发展和消退,描述疾病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中的频率与分布的现象,这就是疾病的分布。

研究疾病分布的意义:为阐明病因以及疾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机理提供线索;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为合理的卫生资源配置和疾病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一、疾病频率测量指标(一)发病指标1.发病率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2.罹患率疾病在一个较短时间内发生的频率,也是人群新病例数出现频率的指标。

3.患病率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在被调查人口中某病现有病例(包括新旧病例)的频率。

流行病学知识点(修改).

流行病学知识点(修改).

流行病学知识点一、绪论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流行病学研究内容的三个层次:包括疾病、伤害、和健康流行病学任务的三个阶段: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疾病与健康在人群中的分布、疾病的发病过程、人与环境的关系病因的推断原则、疾病防制的原则和策略、疾病发展的数学模型二、疾病的分布疾病的分布是指疾病的人群现象,是描述疾病事件(发病、患病、死亡等)在什么时间发生(时间)在什么地区发生(空间)在哪些人群中发生(人间)及发生多少的现象。

在流行病学中简称“三间分布”发病指标发病率: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

发病率=(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时期暴露人口数)×K分子一定期间内的新发病人数分母指观察地区内可能发生该病的人群,多用该地区该时间内的平均人口实际工作中:①该年6月30日24时或7月1日0时人口代替②年初人口数加年终人口数除以2 K=100%,1000/千,或10000/万患病指标患病率:某特定时间内一定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比例某一时点一定人口中现患某病新旧病例数时点患病率= ———————————————×K K=100%,1000/千,或10000/万该时点人口数(被观察人数)某观察期间一定人口中现患某病的新旧病例数期间患病率= ————————————————×K同期的平均人口数(被观察人数)患病率与发病率、病程的关系当流出量(死亡和恢复)一定时,水源流入量(发病率)上升时,则患病率上升。

若流入量(发病率)下降时,则患病率下降。

当流入量(发病率)一定时,而流出量上升(如死亡增加或痊愈及康复增快)时,则(患病率)下降。

患病率取决于两个因素,即发病率和病程当某地某病的发病率和该病的病程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稳定时,患病率、发病率和病程三者之间的关系:患病率(P)=发病率(I)×病程(D)1、对于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采取针对病因的措施后,在评价其预防效果时应采用哪种指标最合适(B)A 死亡率B 发病率C 患病率D 病死率E 罹患率2、一个地区通过首次高血压普查,可计算出当地的(B)A 高血压发病率B 高血压患病率C 高血压罹患率D 高血压死亡率3、下列哪些因素与患病率的变化无关(C)A 发病率的升高或下降B 病死率的升高或下降C 人口总数自然增加或减少D 治疗水平的提高或降低三、描述性研究描述性研究:是通过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三间分布情况,找出某些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间的关系,提供病因线索。

流行病学重点总结

流行病学重点总结

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新发生的频率。

常用来描述疾病的分布、探讨发病因素、提出病因假设和评价防制措施效果。

与发病率同样是测量新发病例的频率指标。

普通用于衡量小范围内、短期内的发病频率,观察时间通常以月、周、日或者一个流行期为单位,多用于描述食物中毒、职业中毒及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亦称现患率或者流行率,指在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总数所占的比例。

患病率=发病率×病程。

指在受检查的人群中,某病现有感染人数所占比率,通常用百分率(%)表示。

也称二代发病率,指在一定观察期内,某种传染病在家庭易感接触者中的二代病例的百分率。

自原发病例浮现后,在该病的最短至最长潜伏期之间发生的病例称为续发病例,即二代病例。

继发率=易感接触者中的续发病例数/易感接触者总数×100%。

计算续发率要掌握的资料有:原发病的发病时间、接触者中易感者人数、观察期内的二代病例数。

指某人群在一定时期内,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是测量人群死亡危(wei)险最常用的指标,其份子为死亡人数,分母为该人群年平均人口数。

死于所有原因的死亡率是一种未经过调整的死亡率,所以通常被称为粗死亡率 ( crude death rate) ,是衡量人群因病伤死亡危(wei)险大小的指标,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文化、卫生水平的综合反映。

按疾病的种类、年龄、性别、职业、种族等分类计算的死亡率称为死亡专率( specific death rate),常用于探讨疾病的病因和评价防制措施。

表示在一定期间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

通常用于描述病程较短的疾病。

指患某种疾病的人(或者接受某种治疗措施的病人),经 n年的随访,到随访结束时仍存活的病例数占观察病例总数的比例。

是指某病某年龄组人群死亡者的期望寿命与实际死亡年龄之差的总和,即死亡造成的寿命损失。

PYLL 是测量人群疾病负担常用的指标,也是评价人群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标。

流行病学知识点总结完全版

流行病学知识点总结完全版

流行病学知识点总结完全版一、流行病学基本概念1. 流行病学的定义和任务流行病学(Epidemiology)是一门研究人群中疾病的发生、分布、传播规律及相关因素的科学。

其主要任务是揭示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规律,研究疾病的危险因素、病因、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传播规律,为预防控制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2. 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和分布规律,疾病的危险因素和病因,疾病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以及人群特征、环境因素等。

3.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流行病学主要采用观察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观察性研究包括横断面研究、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等;实验性研究包括随机对照试验、干预试验等。

4. 流行病学的应用领域流行病学广泛应用于疾病预防、疾病控制、公共卫生政策制定、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评价等领域。

二、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1. 流行病学的基本指标疾病的发病率(incidence):指在一定时间内某一疾病新发病例的数量,通常用每10万人年作为单位。

疾病的患病率(prevalence):指在特定时间点或时间段内某一疾病或危险因素存在的状况,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死亡率(mortality rate):指一定时间内某一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与总人口的比例,通常用每10万人年作为单位。

病死率(case-fatality rate):指某一疾病发病者中死亡的比例,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生存率(survival rate):指在特定时间内患病者存活下来的比例,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2. 流行病学三要素流行病学研究中有三个基本要素,分别是宿主(host)、病原体(agent)和环境(environment)。

三要素之间相互作用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宿主:指可能成为某种疾病的发病对象,包括人、动物或植物等。

病原体:指导致疾病的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

环境:指影响宿主和病原体相互作用的外部条件,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活环境等。

流行病学重点知识总结

流行病学重点知识总结

流行病学重点流行病学重点第一章绪论1.流行病学的定义:是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借以制订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2.流行病学的基本内涵:1)研究对象是人群,不只是个体2)研究内容包括疾病外,还包括伤害、健康状态及其它相关的卫生事件3)研究的起点是疾病和健康状态的分布,重点是疾病和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4)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3.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2)实验性研究:临床试验、现场试验、社区干预和整群随机试验、类试验3)理论性研究4.流行病学的重要观点:群体的观点、对比的观点、概率论的观点、社会医学的观点、多病因论的观点5.流行病学的应用:a)描述疾病与健康状态分布特点;即“三间分布”。

人群疾病与健康规律b)探讨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

如“少女阴道腺癌”与己烯雌酚。

c)疾病预防与控制以及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制定及评价。

d)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e)完整揭示疾病自然史f)用于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决策和评价第一章疾病的分布1.疾病分布:指疾病的人群表现、人群现象,也即以疾病的频率为指标,描述疾病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和不同时间的发病、死亡和患病水平等。

2.发病指标的应用:1)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可能发生某病的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出现的频率。

应用:常用来描述疾病的分布、探讨发病因素、提出病因假设和评价防疫措施效果。

2)罹患率:表示在较短的疾病流行期间,暴露人群中新病例发生的频率应用:能够根据特定人群的暴露水平较精确地测量发病概率,常用于食物中毒、职业中毒及传染病的爆发流行调查。

流行病学重点3)患病率:某特定时间内,特定人群中,某病的现患(新、旧)病例数所占比例(与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

应用:描述病程长的慢性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可通过横断面调查进行。

流行病学复习知识点

流行病学复习知识点

流行病学知识点整理第一章绪论流行病学: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Distribution of disease in special population and its determination to control) 定义的诠释:①研究内容的三个层次疾病、伤害和健康②任务的三个阶段和三个范畴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③工作深度三个范畴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病学方法、实验流行病学方法④研究的三种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数理法⑤三大要素原理、方法和应用一、流行病学的原理和应用1.基本原理①疾病与健康在人群中分布的原理;②疾病的发病过程;③人与环境的关系(疾病的生态学);④病因论;⑤病因推断的原则;⑥疾病防制的原则和策略;⑦疾病发展的数学模型。

2.实际应用①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②疾病的监测;③疾病病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④疾病的自然史;⑤疾病预防的效果评价。

二、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一)观察法是不对研究对象施加任何实验措施,只观察人群在自然状态下疾病、健康状态及相关因素的分布特征。

1.描述性研究应用流行病学的宏观思维方式和分布理论观察人群中健康相关状态或事件的分布规律,进而提出病因线索或假说,或提出有效的防制措施。

2.分析性研究应用对比的思维方式对疾病病因假设进行检验或对可疑的病因或危险因素进行研究。

(1)病例对照研究(2)队列研究(二)实验法通过比较人为地给予和不给予某因素的两类人群中相关效应的发生率来验证实验因素与效应之间的因果关系。

(三)数理法对某些疾病的流行过程基本了解的基础上,将流行病学调查所得到的该病发生或流行的主要因素的数据,建立有关的数学模型进行理论研究,探讨疾病流行的动力学;同时也可用疾病流行趋势的预测和疾病控制对策与措施的评价。

三、流行病学的特征1.群体特征2.对比的特征3.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征4.社会医学特征5.预防为主的特征6.发展的特征第二章 疾病的分布及描述性研究第一节 疾病的分布疾病分布:流行病学研究可通过观察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发展和消退,描述疾病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中的频率与分布的现象,这就是疾病的分布。

流行病学知识点

流行病学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1.流行病学:指争论疾病〔包括损害〕和安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借以制订和评价预防、掌握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安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科学。

2.理论流行病学(数学流行病学)利用流行病学调查所得到的数据,建立有关的数学模型或用电子计算机仿真,从理论上争论疾病发生、进展和转归的规律。

3.暴露:争论对象接触过某种欲争论的物质、具备某种待争论的状态或特征。

4.个体疾病的自然史:疾病在个体中由临床前期、临床期和临床后期的自然发生进展过程。

5.疾病的分布:以疾病的频率为指标,描述疾病在不同的地区、时间和人群的分布现象,简称疾病的“三间”分布。

6.发病率:指肯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某病病例消灭的频率。

7.患病率:指某特定时间内,肯定人群中某病旧病例所占的比例。

8.死亡率:指某人群在肯定期间内,死于全部缘由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9.病死率:表示肯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

10.散发:某病在某地区人群中呈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病例在人群中散在发生或零星消灭,病例之间无明显联系。

11.流行:某地区、某病在某时间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散发发病率水平。

12.爆发: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的人群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很多临床病症相像的病人。

13.地方性: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一些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病常在某一地区呈现发病率增高或只在该地区存在。

14.地方病:局限于某些特定地区发生或流行的疾病,或是在某些特定地区常常发生并长期相对稳定的疾病。

15.长期趋势: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临床表现、病原体种类及宿主等随着人类生活条件的转变、医疗技术的进步、自然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显著变化。

16.移民流行病学:通过比较移民人群、移居地当地人群和原居住地人群的某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差异,分析该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关系。

17.描述性争论:利用已有的资料或特别调查的资料,描述疾病或安康状况在不同时间、地点或人群中的分布特点,为进一步开展分析流行病学争论供给病因或流行因素的线索。

流行病学知识点

流行病学知识点

流⾏病学知识点流⾏病学知识点第⼀章绪论1、流⾏病学的定义:(1)概念:流⾏病学是研究疾病(包括伤害)和健康状态在⼈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借以制订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科学。

(2)该定义的基本内涵:1)它的研究对象是⼈群,是研究所关注的具有某种特征的⼈群2)他的研究内容不仅是研究各种疾病(包括伤害),⽽且研究健康状态3) 他的研究⽅法重点是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4)他的研究⽬的落实在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2、流⾏病学的研究⽅法(1)流⾏病学研究的基本内容由⼈群、暴露和疾病组成(2)根据是否有⼈为的⼲预,流⾏病学研究⽅法分为实验流⾏病学和观察流⾏病学3、流⾏病学的⽤途:(1)研究⼈群健康,疾病消长以及疾病特征变化的规律(2)对社区和⼈群健康做出诊断(3)⽤于卫⽣决策和评价(4)揭⽰疾病完整的⾃然史(5)利⽤流⾏病学⽅法探讨原因不明疾病的病因(6)疾病预防(7)疾病诊断、治疗与预防⽅法或措施的效果评价第⼆章疾病的分布⼀、疾病分布的意义:认识疾病的基本流⾏特征;诊断和治疗决策依据;提供病因线索;确定卫⽣服务重点;制定疾病防治策略决策的科学依据⼆、主要疾病频率测量指标的概念及⽤途1、发病指标:(1)发病率:在⼀定时期内,特定⼈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途: 1)描述疾病的分布 2)提出病因假设 3)评价防治措施效果(2)罹患率:在某⼀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途:⽤于描述局部地区疾病的爆发、⾷物中毒、传染病、职业中毒等(3)患病率:(亦称现患率或流⾏率)在特定时间内,⼀定⼈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所占的⽐例⽤途: 1)描述病程较长的慢性病流⾏情况2)评价疾病对⼈群健康的影响程度3)为医疗设施规划、估计医院床位周转、卫⽣设施及⼈⼒的需要量等提供科学依据(4)感染率:在受检⼈群中某病现有感染者⼈数所占的⽐例⽤途: 1)评价⼈群健康状况2)研究传染病或寄⽣⾍病的感染情况、流⾏势态和分析防治⼯作效果3)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5)续发率:(亦称SAR或家庭⼆代发病率)在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途: 1)反映传染病传染⼒强弱的指标2)分析传染病流⾏因素3)评价卫⽣防疫措施的效果2、死亡指标:(1)死亡率:某⼈群在⼀定时期内死于所有原因的⼈数在该⼈群中所占的⽐例⽤途:1)衡量某⼀时期,⼀个地区⼈⼝死亡危险性⼤⼩2)反映⼀个地区不同时期⼈群的健康状况和卫⽣保健⼯作⽔平(婴⼉死亡率)3)为该地区卫⽣保健⼯作的需求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4)对于⾼致死性疾病,可以替代发病率探讨5)评价防治措施(2)病死率:⼀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中因该病⽽死亡者的⽐例⽤途:1)表明疾病的严重程度2)反映诊治能⼒等医疗⽔平3)多⽤于急性病,较少⽤于慢性病(3)⽣存率:(亦称存活率)指接受某种治疗的病⼈或某病患者中,经若⼲年随访(通常为1、3、5、10年)后,尚存活的病⼈数所占的⽐例⽤途:1)反映疾病的危害程度2)评价某种治疗的远期疗效三、散发、暴发、流⾏的概念(1)散发:发病率呈历年的⼀般⽔平(⼩于2倍),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明显联系,散在发⽣(2)暴发:在⼀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很多相同的病⼈(3)流⾏: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平。

知识点总结—流行病

知识点总结—流行病

: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

发病率 = 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 /同时期暴露人口数*K通常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

该指标适用于局部地区疾病的暴发。

:也称现患率或流行率,是指某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比例:是指在某个时间内能检查的整体人群样本中,某病现有感染者人数所占的比例。

可分为现状感染率和新发感染率。

: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死于某病的频率。

:表示一定期间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所占的比例。

龄之差的总和,即死亡所造成的寿命损失。

是指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寿命年, 包括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 YLL )和残疾所致的健康寿命损失年( YLD )。

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散在发生。

: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

:是指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水平。

系的描述。

(总体) 均为抽样方法。

然后再从每一层内进行单纯随机抽样,组成一个样本。

种方法称整群抽样。

将以上抽样方法结合使用,其在大型流行病学调查中常用。

追踪是总体中每个对象被抽到的概率相等。

研究对象的调查。

其各自的结局,比较不同亚组之间结局频率的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子与结局之间有无因果关系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

:研究对象接触过某种待研究的物质、具备某种待研究的特征或行为则无论其发病强度大小和观察时间长短,均可用观察开始时的人口数作分母,以整个观察期内的发病人数为分子,计算某病的累积发病率。

以及各种原因造成失访,每个观察对象随访的时间不同,用总人数为单位计算率是不合理的。

此时可以人时为单位计算率,即以观察人数乘以观察时间。

用人时为单位计算的率带有瞬间频率性质,与积累发病率相区别而称为发病密度。

较的人群组中分布不均,可以歪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真正联系的因素。

:当研究对象数目较少,结局事件的发生率较低时,无论观察的时间长或短,都不宜直接计算率,而是以全人口发病率作为标准,算出该观察人群的理论发病人数,即预期发病人数,再求观察人群实际发病人数与此预期发病人数之比,得到标化发病比。

流行病学考点汇总

流行病学考点汇总

第一章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健康相关状态和事件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一)研究对象:人群(具有某特征)(二)研究范围:健康状态及相关事件(三)研究的起点和重点:分布、影响因素(四)目的:制定策略和措施 (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重要观点预防为主特征群体特征对比特征概率和数理统计学的特征社会心理(生态学)的特征多病因论特征发展的特征第二章 疾病的分布疾病的分布时间、空间、人间疾病分布的指标3. 死亡指标:死亡率、病死率、生存率 (4. 残疾失能指标:潜在减寿年数、伤残调整寿命年发病指标1、发病率:新发病例出现的频率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发病率= ———————————————— x K同时期暴露人口数K=100%,1000/千,或 10000/万应用(1)描述疾病分布(2)提出病因假说,探索可能的病因(3)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2、罹患率2. 患病指标:患病率、感染率 1. 发病指标:发病率、罹患率、二代发病率 区分病死、死亡)定义: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

观察时间可以日、周、旬、月为单位。

特定期间内某病新发病例数罹患率= ———————————————— x K观察期初的暴露人口数 (精确计数)应用:局部地区疾病的暴发食物中毒传染病职业中毒等暴发3、续发率(二代发病率)定义:指在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

公式潜伏期内易感接触者中发病人数续发率=——————————————×100%易感接触者总人数应用(1)反映传染病传染力强弱的指标(2)分析传染病流行因素(3)评价卫生防疫措施的效果患病指标1、患病率(现患率或流行率)定义 某特定时间内一定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比例。

时点患病率、期间患病率应用(1)病程较长的慢性病流行情况(2)反映人群对某一疾病的疾病负担程度(3)为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科学的依据患病率与发病率、病程的关系患病率取决于两个因素,即发病率和病程当某地某病的发病率和该病的病程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稳定时,患 病率、发病率和病程三者之间的关系:患病率(P ) ≈发病率(I ) ×病程(D)患病率升高的因素: (发病率升高、死亡率降低)病程延长、未治愈者寿命延长、健康者迁出新病例增加、病例迁入、易感者迁入、报告率提高、诊断水平提高 降低的因素:病程缩短、病死率增高、新病例减少、健康者迁入、病例迁出、治愈 率提高------------------------------------------------------------------------------------ 与致病因子的强弱有关 新旧病例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患病率 发病率 与致病因子的强弱和病程有关 用于横断面研究 一般用于慢性病用于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用于急性病,也用于慢性病 疾病发生的频率和强度2、感染率定义:某个时间内能检查的整个人口样本中,某病现有感染者人数所占的比例。

流行病学知识点

流行病学知识点

流行病学知识点流行病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在人群中传播与分布的科学。

通过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控制进行研究,流行病学为人们提供了有效的预防、控制和干预疾病的策略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的研究设计,以及其在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1. 流行病学概述流行病学的定义: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控制的科学。

其研究对象包括疾病在人群中的传播规律、疾病的影响因素、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等。

2. 流行病学研究设计2.1. 纵向研究纵向研究是指对同一人群进行长期的追踪观察,其中包括队列研究和临床试验两种设计。

队列研究是通过定义暴露组和非暴露组,观察暴露因素与疾病发生的关系。

临床试验则是通过随机分配给予干预措施来观察其对疾病的影响。

2.2. 横断面研究横断面研究是一种对特定时点或一段时间内的人群进行观察和研究的设计。

通过调查和测量数据,可以了解人群中的疾病发生率、患病率和危险因素的分布情况。

3. 流行病学指标3.1. 发病率和患病率发病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某一特定疾病在人群中新发生的病例数与人口总数之比。

患病率是指在给定时间点或一段时间内,人群中患有某种特定疾病的比例。

3.2. 相对危险度和绝对危险度相对危险度是指某个因素与某种疾病之间的关系。

绝对危险度则是指某个因素导致某种疾病的实际风险大小。

4. 流行病学研究应用4.1. 公共卫生流行病学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

通过研究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危险因素,可以制定有效的预防策略和控制措施,推动公众健康的改善。

4.2. 临床医学流行病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可帮助医生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进展规律,辅助临床决策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高疾病的预测和诊断能力。

5. 流行病学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5.1. 疫情调查流行病学可以帮助及时发现和确认疾病的爆发,并进行病例调查和溯源研究,控制疫情的扩散。

5.2. 风险评估流行病学可以通过对病原体传播途径和影响因素的研究,对疫情的风险进行评估,为制定应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流行病学知识点

流行病学知识点

流行病学知识点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分布和传播规律的科学,它通过调查与分析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情况,揭示疾病的发病原因、传播方式和控制方法。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流行病学的知识点。

一、疾病流行规律流行病学研究的首要任务是了解疾病在人群中的流行规律。

根据疾病在人群中传播速度和范围的不同,流行病学将疾病分为流行病、流行病和地方性病。

流行病是指一段时间内某一特定地区或人群中出现的大样本疾病,如SARS、甲型H1N1流感等;流行病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出现的疾病,如非典型肺炎;地方性病是指在局部地区、某些群体或特定地理环境中出现的疾病,如地方性颈癌。

二、疾病的传播方式疾病的传播方式是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疾病的传播方式包括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

直接传播是指病原体直接从感染者传播给易感者,如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间接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介质传播给易感者,如空气传播、水传播、食物传播等。

了解疾病的传播方式有助于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有效控制疾病的传播。

三、疫情的监测与预警流行病学通过疫情的监测和预警,及时有效地掌握疫情的动态,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防止疫情的扩散和流行。

疫情监测是指对疾病在人群中发生的情况进行定期监测和报告;疫情预警是指在发现异常情况或初期疫情爆发时,及时发出警报,引起重视,采取果断措施。

通过疫情监测和预警,可以有效地降低疫情的风险,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四、防控措施与策略在疾病流行过程中,流行病学研究发挥着重要作用。

根据疾病的传播规律和特点,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和策略,有效控制疾病的传播和流行。

防控措施包括传染病报告、隔离检疫、疫苗接种、个人防护、卫生教育等;防控策略包括群体免疫、药物治疗、疾病干预、公共卫生政策等。

只有通过科学、系统的流行病学研究和有效的防控措施,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疾病的流行,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

总之,流行病学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卫生科学,它对疾病的流行规律、传播方式、监测预警和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研究,为控制疾病的传播和流行提供科学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行病学知识点总结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疾病的发生和分布规律的科学。

在医学、公共卫生和防疫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篇文章将介绍流行病学的常用概念、常见研究设计和常见的流行病学方法。

一、常见流行病学概念
1. 疫情:是指某一区域或某一时期内出现的疾病大规模暴发或流行。

2. 流行病学调查:是根据一定的调查方法和技术,对流行病学问题进行系统的调查和研究的过程。

3. 暴发:是指相对于平时来说某种疾病在一段时间或一定的区域内快速、突然发生,且人数较多的现象。

4. 流行病学研究设计:包括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实验性流行病学研究和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

5. 预防措施:是指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通过采取相应的干
预措施来防止疾病的暴发和流行。

二、常见流行病学研究设计
1. 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研究对某种疾病的描述和分类,包括
人群的特征、疾病的发生和分布情况等。

例如对某地区某一时间
段内发生的疾病的种类、人群的年龄和性别分布等的描述和分析。

2. 实验性流行病学研究:为了验证某一干预措施对某种疾病的
有效性,通过实验性方法研究其效果,如药物的疗效试验、疫苗
的效果试验等。

3. 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研究疾病的发生和分布与各种可能因
素的关系,探究某一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如吸烟与肺癌之间的关系、高血压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等。

三、常见流行病学方法
1. 人群调查方法:研究某一疾病在人群中的特征和分布。

包括
交叉调查、纵向调查和横向调查等。

2. 病例对照研究法:研究某一疾病与接触到的因素之间的关系,通过患者和非患者之间的比较来确定各种因素与疾病的关系。

3. 回顾性研究法:研究某一疾病发生的早期病例和非病例之间
的比较,从而找出疾病可能的危险因素。

4. 前瞻性研究法:研究一定的人群在未来某一段时间内可能发
生的疾病,以找出疾病的危险因素和预测疾病的发生。

总之,流行病学研究对人类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掌握流行病
学知识,有利于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从而提高人民健
康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