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看一看(二)导学案 2021-2022学年一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版
看一看(一)(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 (2)
看一看(一)(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图片找出其中的相似性质,并能够对其进行描述。
2.能够学会如何正确观察图片,准确提取信息,加强自身观察、抽象、归纳、思维等能力。
3.能够通过观察更深入地理解一些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如出现相等、不等、交集、并集等概念。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如何准确观察、抽象、归纳图片中的相似性质2.如何通过图片理解数学中的基本概念难点1.如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更深入地理解图片,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2.如何在观察图片时,不受自己的主观意识的影响,保持客观并且准确地提取信息三、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展示一张图片,让学生试着描述图片中的特征和相同之处,激发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进行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并引导他们逐步了解数字世界和数学本质。
2. 学习新知老师针对图片的特征,引入相关的数学概念,如“相似图形”、“交集”、“并集”等,并引导学生探讨其中的联系和差别。
3. 讨论案例老师在课堂上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总结的方式,寻找其相同之处,并学习运用相关的数学知识加深对图片的理解和认识。
4. 分组练习老师安排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尝试用自己的话描述图片的特征,让学生通过交流探讨、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观察、抽象、归纳、思维等能力。
5. 总结归纳老师带领学生总结、归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四、教学反思通过以上教学过程,我认为本次课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收获和体现:1.教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和讨论,学生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观察、抽象、归纳、思维等能力,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数学中的基本概念。
2.学生积极参与、获益匪浅:通过小组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优势,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加深了解和认识。
3.教学方法多样、互动性强:老师不仅采用了导入和讲解等传统方法,也通过小组活动等形式,实现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看一看(一)》导学案教学案_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看一看(一)》导学案教学案_教学设计
项目内容
1.□ ☆ ○ ☆ ☆ ☆ ☆
从左数☆是第()个,☆是第()个。
从右数□是第()个,○是第()个。
2.观察一个物体,你从前后左右看到的图形会是一样的吗?
3.见教材第18页例题。
分析与解答:
从图中看到,小霞坐在兔子后面观察,能看到兔子的两只耳朵,看不到眼睛、鼻子、嘴等,只能看到兔子的后背,那么应该选第()幅图。
4.观察者与被观察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时,观察者所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会发生变化;当物体左右两个侧面形状一样时,观察者看到的两个侧面的方向是()的。
5.下面哪一幅图是淘气看到的?(画“。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 看一看(二)|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看一看(二)|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掌握数字0-9的顺序,并能在0-9之间进行大小比较;2.认识连线图,并准确运用连线图进行问题的分析、解决;3.培养学生观察、分类和判断能力;4.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1.数字0-9的顺序;2.连线图的认识和作用;3.运用连线图分析、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1.运用连线图分析、解决具体问题;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活动1.老师用0-9的数字卡片,将数字分别排列,让学生找出顺序,并在黑板上写出来;2.老师出示数字0-9的卡片,让学生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并在黑板上写下来。
学生活动1.学生根据数字卡片的顺序,说出数字;2.学生将数字卡片按照大小顺序排列。
教学建议学生在完成活动后,老师可提问学生:数字的大小顺序和字母的大小顺序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发现数字大小顺序是由小到大,而字母大小顺序是由A到Z。
讲解新知识教师活动1.老师出示一个“连线图”样板,解释其作用及画法;2.老师用一个具体问题,让学生试着利用连线图来解答。
学生活动1.学生观察老师出示的样板,并尝试自己画出一幅;2.学生利用连线图,解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教学建议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连线图来解答,例如,卖柿子的机会,在某个菜市场卖了第一篮柿子,第二篮柿子又买了第几篮?拓展练习教师活动1.老师出示一些数字和字母的卡片,让学生根据大小顺序连线;2.老师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根据相同特征对图片进行分类。
学生活动1.学生根据卡片上的大小顺序,连接数字和字母;2.学生对图片进行分类。
教学建议老师可以在活动后对学生的活动进行展示,让学生查漏补缺。
作业和小结作业1.画出数字0-9的连线图;2.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字母表。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数字大小顺序和连线图作用的认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类和判断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看一看(二)-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看一看(二)北师大版教案内容如下: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其中的“看一看(二)”章节。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学习利用数数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第二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数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运用数数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图片、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孩子们观察并尝试用数数的方法解决问题,以此来引入今天的课程。
2. 新课讲解:我会详细的讲解数数的方法,并通过例题让孩子们理解和掌握。
3. 课堂练习:我会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数数的方法和实际应用两个部分,我会用清晰的文字和图示,让孩子们一目了然。
七、作业设计作业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巩固数数的方法,一部分是运用数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效果,看看孩子们是否掌握了数数的方法,同时我也会设计一些拓展延伸的内容,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导入环节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它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和接受程度。
新课讲解中的数数方法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需要详细阐述并确保学生理解。
接着,课堂练习的设置需要既有针对性又有趣味性,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板书设计的清晰度以及作业的布置都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环节。
导入环节的设计需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用他们熟悉的事物来引起他们的兴趣。
例如,我可能会准备一些孩子们喜欢的卡通图片,让他们观察图片中的物品,并尝试用数数的方法来描述这些物品的数量。
这样的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让他们意识到数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看一看(二)》(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
看一看(二)(教案)一、课程背景本教案是针对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的一节课的教案,属于一年级下册的“数学专题”系列之一,这一系列的课程旨在让学生认识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促进数学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本节课的主题是“用数学思维破解密码”,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信息安全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密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如何用简单的数学方法破解密码。
二、教学目标1.了解密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能够用数学方法破解简单的密码;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4.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密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首先,老师会向学生介绍密码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明文、密文、加密算法和解密算法等。
然后,老师将给学生举例子,让学生能够区分明文和密文。
最后,老师会向学生介绍几种常见的加密算法和解密算法。
2. 加密算法和解密算法练习在介绍完基本概念和原理后,老师将向学生出示一个加密过的密码,让学生尝试破解。
老师将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数学方法来推断密码,例如通过“逆运算”来推出原始密码。
3. 实践应用在破解密码的练习中,老师将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密码并破解其他同学的密码。
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密码学的原理和应用,并且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1.讲解法:老师通过讲解,向学生介绍密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实践操作法:老师将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破解密码。
3.互动交流法:老师鼓励学生彼此交流并自主设计密码。
五、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老师向学生介绍课程主题,并简要向学生介绍密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2.讲解环节老师通过讲解,向学生深入解释密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加密算法和解密算法。
3.实践环节老师出示加密过的密码,并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尝试破解密码。
同时,老师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密码并破解其他同学的密码,并引导学生总结经验和教训。
看一看(二)-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看一看(二)-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符号。
2.学习认识12以内的数。
3.学习进行数的比较。
4.能够进行1~12以内的加减法计算,并能够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
5.能够进行1~10以内的乘法计算。
教学重难点1.数的认识。
2.小学加减法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内容和进度第一课时:认识数的大小关系教学目标1.认识数的大小关系,了解数比较的符号。
2.掌握比较数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掌握数的大小关系。
教学难点巩固数的大小关系的运用。
教学内容1.认识数的大小。
2.学习大于、小于、等于这些符号的含义。
3.比较数的大小,练习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学方法1.说故事法2.演绎法教学过程1.热身老师用适当的伪题为学生打开思路。
例如:请问三和四的大小关系是什么?2.导入新课从生活中的例子出发,引入新课。
3.演示例题示范比较大小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
4.练习学生进行比较大小的练习。
5.简单应用老师提供简单应用题,让学生将比较大小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6.提出问题老师提出不同格式的比较问题,让学生思考其中的关系。
第二课时:认识1~12的数教学目标1.认识1~12的数,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2.了解数字的基本表示。
教学重点认识1~12的数。
教学难点巩固1~12的数字的运用。
教学内容1.认知介绍简单介绍1~12的数字。
2.数字表示提供1~12的数字表示形式。
3.数之间的关系提供数之间的关系,例如大的数、小的数、中间的数等。
教学方法1.演示法2.练习法教学过程1.热身让学生口算1~12的数字。
2.导入新课从实用性出发,简单介绍1~12的数字。
3.认知巩固学生跟着老师大声读1~12的数字。
4.数字表示老师提供数字表示,让学生熟练掌握数字写法。
5.练习让学生进行数字的基本练习。
6.数之间的关系老师提供不同数字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理解数的大小关系。
第三课时:1~12的加法和减法教学目标1.认识1~12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公式。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 看一看(二) 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 看一看(二)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使用“多少个”、“少”、“多”等词语描述数量。
2.能够理解并掌握“多”、“少”、“等于”符号的含义。
3.能够正确使用“多少个”、“有几个”等问句。
二、教学重点1.理解并掌握“多”、“少”、“等于”符号的含义。
2.正确使用“多少个”、“少”、“多”等词语描述数量。
三、教学难点1.掌握“有几个”等问句的使用方法。
2.正确使用“多少个”、“少”、“多”等词语描述数量。
四、教学过程1. 热身1.通过游戏等方式,检查学生对于数字的理解程度。
2. 导入新知1.学生们看教师展示的两组图案。
图1: 一排桃子,其中5个是红的,3个是黄的。
图2: 一排桃子,其中3个是红的,5个是黄的。
2.让学生比较两组图案的不同之处,并举出一些他们所发现的数量特征。
3.引导学生使用“多”、“少”等词语进行描述,例如“第一排5个桃子是红色的,比第二排多了两个”。
4.向学生介绍“等于”符号并让学生掌握其含义。
3. 讲解和练习1.学生们看一排桃子,教师询问学生“有几个桃子”并让学生回答。
2.教师展示另一排桃子,询问学生两排桃子的数量差异及两排桃子的颜色差异,并引导学生向彼此提问。
3.引导学生使用“多”、“少”等词语描述两排桃子的数量差异。
4.让学生求出两排桃子的总数,并使用“等于”符号进行描述,例如“第一排有5个红桃子,3个黄桃子,一共8个桃子,等于第二排的桃子数量”。
5.配合图片或题目,让学生练习使用“多少个”、“多”、“少”等词语描述数量。
4. 巩固练习1.发放练习册,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关练习。
2.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图片和实物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多”、“少”、“等于”符号的使用方法。
2.引导学生使用“多少个”、“多”、“少”等词语描述数量,加深了学生对于数字和数量的理解。
3.练习环节的设置帮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和掌握所学知识。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看一看(一)》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看一看(一)》教学设计
学生活动2:想一想,做判断
活动2:小霞看到的是哪副图?(画√)
(1)独立思考。
(2)和同桌说一说为什么?说清楚理由。
(3)听同学们的想法,你同意吗?
学生活动4
1、
2、说一说本节课你的收获。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说本节课的收获培养学生总结归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看一看(一)》(学生用)
学生活动1:从不同方向看储钱罐,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1)独立观察,再说一说。
(2)依次观察各个面,主要从形状方面描述储钱罐的其他面的样子。
(3)观察发现: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
学生活动2:小霞看到的是哪副图?(画√)
(1)独立思考。
(2)和同桌说一说为什么?说清楚理由。
(3)听同学们的想法,你同意吗?
学生活动3:2人小组:看一看,说一说
(1)同桌两人一组,观察自己带的实物,说一说站在自己的位置看到了什么?
我在的面,看到了的样子。
(2)听同学们的想法,都看到了什么?
(3)思考:为什么同一个物体,大家看到的形状不同?
我的想法是:。
1、P19:1,2,4题完成在书上。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看一看(二)-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看一看(二)-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读懂描绘平面图形的描述语言。
2.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自己所画的平面图形。
3.能够做出相应的平面图形。
教学内容
1.复习上一节课的知识点。
2.介绍平面图形。
3.讲解图形的描绘语言。
4.练习画图和描述图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上一节课重要的知识点及方法,巩固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点。
2.强调上一节课的学习重点。
二、介绍平面图形
1.让学生观察教室内各种图形,比如黑板、桌子、窗户等,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平面图形。
2.引导学生了解常见的平面图形,如:矩形、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
3.通过图片和实物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平面图形的构成。
三、图形的描绘语言
1.介绍如何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平面图形,如:四个直角的矩形、三个边长相等的三角形。
2.讲解单词的用法,如“直角”、“相等”、“中心”等。
四、练习画图和描述图形
1.让学生在纸上画图,并用描述语言描述自己画的图形。
2.让学生借助描述语言做出相应的平面图形。
教学反思
本课程为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中第二单元的“看一看(二)”,主旨为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平面图形,并能够用语言和图形来表述和描述。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实物和图片让学生较好地理解了平面图形的构成,并引导他们使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描述。
学生们也积极画图和描述图形,并体会到了用语言和图形来表述事物的重要性。
在下一节课中,我将继续巩固学生的知识点,让他们能够更加熟练地表述和描述平面图形。
北师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第2课时 看一看(二)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小鸟在房子的上面,小鸟看到了屋顶,所以小鸟与第三幅图相连,蜗牛在房子的侧面,房子侧面有一扇圆形的窗子,所以与第二幅图相连,而蚂蚁在房子的正面,能看到房门所以与第一幅图相连。
师:淘气和笑笑也遇到了观察物体的难题,我们一起来帮帮他们吧。
我们先观察第一组情境图,笑笑面向壶嘴所以在笑笑的视角上壶嘴是正对着笑笑的所以第一幅图是笑笑看到的,而淘气跟我们视角接近,又是背对着我们,所以方向和我们也一致那他看到的回嘴是向右的所以第三幅图是淘气看到的。
我们再观察情景二,笑笑从上面观察茶壶,能看到整个圆形的壶盖,所以第一幅图是笑笑看到的,淘气正对着壶把手,这时壶把手在他的视角上是一条直线,所以第三幅图是淘气看到的,你做对了吗?同学们,解决了这两道题啊,淘气和笑笑可太高兴了,可是没高兴多久他们又遇到了新的难题,跑来想我们求助了。
通过观察连一连说一说下图这种哪幅是笑笑看到的,哪幅是淘气看到的吧。
我们先观察笑笑显然笑笑正对着数面,所以她看到的是数的正面,而淘气对着书的侧面,也就是书有厚度的一面。
你连对了吗!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观察物体时,面对物体的上面,看到的就是物体上面的样子;面对物体的正面,看到的就是物体正面的样子;面对物体的侧面,看到的就是物体侧面的样子。
想快速找出所观察物品所对应的角度,可以找出观察时此角度独有的物品做参照。
一年级下数学导学案-看一看(二)-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数学导学案-看一看(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进一步理解数的概念,培养数感。
2. 使学生能够正确数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的概念:理解数的含义,能够正确数数。
2. 观察和操作: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的概念,观察和操作,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数的含义,正确数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具:数数卡片,计数器。
2. 学具:学生自备计数器。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出示数数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数的名称。
2.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评并总结。
二、探究与发现1. 教师出示计数器,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计数器的特点。
2.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评并总结。
3. 教师引导学生用计数器进行数数,感受数的顺序。
三、巩固与应用1. 教师出示数数卡片,学生用计数器进行数数。
2. 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评并总结。
二、探究与发现1. 教师出示数数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数的顺序。
2.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评并总结。
3. 教师引导学生用计数器进行数数,感受数的顺序。
三、巩固与应用1. 教师出示数数卡片,学生用计数器进行数数。
2. 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作业布置1. 家长辅助:家长帮助学生用计数器进行数数。
2. 动手操作:学生用计数器进行数数,并记录结果。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数数,理解数的概念。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看一看(二)-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看一看(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图形,了解长方形的基本性质,认识长方形四个顶点的名称。
2.能够通过观察图形,了解正方形的基本性质,认识正方形四个顶点的名称。
3.能够通过数学游戏,巩固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和应用。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正确阅读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形。
2.学生能够正确描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性质。
三、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2.实践教学法;3.合作学习法;4.游戏教学法。
五、教学建议1.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应逐步引导学生,以图形化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形状和性质;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实际生活和游戏,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六、教学内容1. 长方形的基本性质长方形是由两个相等的平行四边形组成的四边形。
长方形的两个相邻边相等,两个对角线相等,中心对称。
2. 长方形的四个顶点的名称长方形的顶点分别为A、B、C、D。
3. 正方形的基本性质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
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相等,中心对称。
4. 正方形的四个顶点的名称正方形的顶点分别为A、B、C、D。
5. 数学游戏游戏名称:方格之旅游戏规则:将大方格分成若干个小方格(大小可以不相同),要求这些小方格中有一个小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
具体要求如下:1.所有的小方格都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2.小正方形边长为1个小方格的宽度。
3.长方形的长度等于3个小正方形的宽度,宽度等于2个小正方形的宽度。
教师可将游戏规则展示给学生,并放置几个示例,让学生自主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知识去尝试解决游戏。
同时,教师可利用游戏情境,引导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七、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正确阅读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形。
2.学生能够正确描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性质。
3.学生能够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一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看一看》北师大版(2023秋)
一、教学内容
《看一看》选自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图形》。本节课主要内容为引导学生观察和识别周围几何图形,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环境中找出隐藏的图形,加强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基础图形的认识。具体内容包括:
1.图形的观察:让学生观察教室和课本中的各种图形,培养观察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看一看》一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观察、分类和组合图形,使学生对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等产生直观的认识,发展空间想象力。
2.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在寻找生活中图形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图形的数量、排列规律等,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意识。
3.增强学生的几何直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几何直观,为学习几何知识奠定基础。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图形的基本概念。图形是由线条和曲线组成的平面形状。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帮助我们理解和描述世界。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在教室中找出不同的图形,以及它们如何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环境。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图形的分类和组合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实物展示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举例:通过观察教室内的物品,如球、魔方、三角板等,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各种图形。
(2)图形的分类:培养学生根据图形的特征进行分类的能力,巩固对各类图形的认识。
举例:将各种图形卡片分发给学生,让他们按照形状进行分类,并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3)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图形,发现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看一看(二)1 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看一看(二)1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数字“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的认读和数形结合。
2.继续学习二维图形的命名、认读、简单刻画和观察,如:正方形、矩形、三角形、圆形等。
3.学习并实践“聪明的用数”思想,尝试用已知信息寻找未知信息。
教学重难点1.数字“零”、“一”、“二”、“三”的认读和数形结合。
2.正方形、矩形、三角形、圆形等二维图形的命名、认读、简单刻画和观察。
教学准备1.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2.图形卡片。
3.直尺、圆规、量角器等。
教学过程1. 温故知新教师张贴图形卡片,让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图形名称和特点,这是为了创设回溯类联系,让学生更加熟悉二维图形。
2. 数字和图形的搭配认读a.展示图形卡片,让学生看并说出图形名称。
b.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形,判断每个图形的边数和角数,数形结合,为图形分配数字。
例如,正方形有4条边、4个角,可以看作是“4”,圆形没有角,可以看做是“0”。
3. 用已知信息寻找未知信息a.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已知的信息,思考如何寻找到未知信息。
例如,“圆的直径是6cm,它的周长是多少?”学生可以通过已知的直径来计算未知的周长,周长=直径×π。
b.加强联系,呈现更复杂的问题。
例如,“菜市场上出售的几何图形蔬菜,面积为多少?”,学生用已知的长度和面积信息计算未知的面积。
4. 练习教师提供图形卡片,要求学生记录图形的名称、边数、角数、数字、还可以在后面画出图形的样子。
5. 课堂小结本节课讲解了数字和图形的搭配认读,学生经过观察各种图形,记住了它们的名字、棱角,也掌握了用数字代表各种形状的方法。
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学生通过已知信息寻找未知信息的思想也有了更深的应用。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数字和二维图形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理解,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更容易记住图形的名称、边数和角数。
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老师需要不断引导学生用已知信息解决未知问题,让学生建立起一种自己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一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2.1 看一看(一) 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2.1 看一看(一)前言一年级下册数学的学习,是在上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导学案旨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套系统的学习方案,帮助学生在“看一看”的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数学概念,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观察与发现1. 教学点:通过观察图片,找出其中的数学元素,如数量、形状、大小等。
2. 教学方法:教师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数学元素。
3.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是否能准确找出图片中的数学元素。
第二部分:思考与讨论1. 教学点:通过讨论,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如加法、减法等。
2. 教学方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然后进行小组讨论。
3.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是否能正确理解数学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第三部分:实践与应用1. 教学点: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如加法、减法等。
2. 教学方法:教师给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计算,然后进行小组讨论。
3.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是否能正确进行计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教师通过图片导入,让学生找出图片中的数学元素。
2. 观察与发现:教师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数学元素。
3. 思考与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然后进行小组讨论。
4. 实践与应用:教师给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计算,然后进行小组讨论。
第二课时1. 复习: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2. 观察与发现:教师展示新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数学元素。
3. 思考与讨论:教师提出新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然后进行小组讨论。
4. 实践与应用:教师给出新的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计算,然后进行小组讨论。
一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2.2 看一看(二) 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2.2 看一看(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以下知识点:1. 认识和理解数字0-10。
2. 学会使用比较符号(>、<、=)来比较数字的大小。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以下内容:1. 认识数字0-10。
2. 比较数字的大小,使用比较符号(>、<、=)。
3. 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数字0-10的概念和比较符号的使用方法。
2. 演示法:教师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数字的大小,帮助学生理解。
3. 练习法:学生通过做一些练习题来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教师通过一些有趣的活动或故事来引起学生对数字的兴趣,例如让学生数一数教室里的物品,或者讲一个与数字有关的故事。
第二步:讲解数字0-10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来讲解数字0-10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每个数字的含义和特点。
第三步:讲解比较符号教师讲解比较符号(>、<、=)的含义和使用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用比较符号来比较数字的大小。
第四步:练习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用所学知识来解决。
练习题可以包括比较数字的大小,填空,选择等。
第五步:总结教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五、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一些与数字0-10和比较符号有关的作业,让学生在家里完成。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应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以上就是一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2.2 看一看(二)的主要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在上面的教学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步骤”部分,因为这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下面将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步骤。
为了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情境。
一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二单元看一 看(一)|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二单元看一看(一)| 北师大版一、课程目标通过数学实际运用与观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提示学生认真观察周围环境和事物,并初步掌握用各种方法记录物品数量的技能。
二、教学准备教具:计数卡片、图纸、水果、纸张、画笔、小算盘三、教学内容1. 学习内容1.数的认识与计数2.数的自然数顺序3.数的多少:判断大小2. 学习要求1.认真观察,感知周围环境和事物2.熟练掌握计数的基本方法3.掌握简单的数学语言3. 学习重点1.数的认识与计数2.数的自然数顺序4. 学习难点数的多少:判断大小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老师和学生聊天,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存在的数字,并引入到课堂话题。
2. 认识与学习(35分钟)1.数的认识与计数通过展示计数卡片(1-9)的形状和数量,引导学生认识数字和计数的方法,并分组让学生一起数数,并画出相应的图形。
2.数的自然数顺序通过展示0-9数字小挂图,并提问下图数字的顺序关系。
老师与学生一起数数,并让学生通过小游戏练习数字的顺序,巩固数字的自然数顺序。
3. 总结(10分钟)让学生做练习题掌握所学知识点,提高运用得分数学语言的能力。
五、教学参考《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注意力集中,理解能力提高并掌握了数的认识与计数、数的自然数顺序以及数的多少:判断大小。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学生的个别认知有难度,如理解“多数”和“少数”一词的含义等。
因此今后教学中要在这些方面进行重点讲解,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一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2.2 看一看(二)1-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2.2 看一看(二)1-北师大版一、学习目标1.学生能够用具体的例子理解大小的概念,并能自己寻找大小的规律。
2.学生能够观察并使用形状、线条等属性描述物体。
3.学生能够识别和使用形如“几何图案”的词汇。
二、学习内容1. 观察大小学生们通过对具体事物的观察,感受并理解大小这一概念。
通过对不同事物大小进行比较,培养学生的大小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
2. 使用形状、线条描述物体学生们通过对物体的形状和线条的观察,来描述不同物体的特点。
在描述物体时,学生需注意语言表述和形象表达的连贯性,不要出现歧意和误解。
3. 认识几何图案学生们通过观察和理解不同几何图型,掌握几何图案的特点和分类方法。
在识别几何图形时,学生也需特别注意形状和线条的描述。
三、学习方法1.观察、感知:学生们通过观察、感知具体事物的大小、形状、线条等特点,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2.举一反三:学生们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要将学习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通过举一反三的方法,寻找相似之处和规律。
3.小组合作: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们相互观察、交流,共同探讨学习内容,巩固和提高学习效果。
四、学习重点1.掌握大小概念,能够使用比较形容词描述物体大小。
2.能够使用比较词汇描述数量和大小的关系。
3.熟练掌握形状、线条的描述方法,不出现歧义和误解。
4.能够识别、分类几何图案。
五、学习提示1.在识别和描述物体时,学生要注意语言表述的准确性,避免出现歧义和误解。
2.在巩固学习内容时,学生可以使用教材或其他学习资料进行自学和巩固,同时也要进行适当的总结和归纳,方便复习和记忆。
六、实践任务1.观察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不同物体,并对它们的大小、形状、线条进行描述。
2.寻找环境中的几何图案,并找出相似之处和区别之处。
3.在小组内讨论,分享彼此的观察和发现,并总结规律和特点。
七、拓展练习1.在识别物体时,使用更多的比较形容词,加强语言表述能力。
2.1看一看(一)导学案 2021-2022学年一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版
2.1 看一看(一)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实物,初步体会到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并会进行辨认。
2.发展观察、操作、推理和空间观念。
重点: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
难点: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并能正确辨认。
一、自学释疑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一样吗?为什么?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直接观察你平时把自己的零花钱放在哪儿存起来啊?(储钱罐)请你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储钱罐是什么样的?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个储钱罐。
看,是一只漂亮的小兔,请大家在自己的座位上认真观察课桌上的储钱罐,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现在请同学们交换位置,再观察储钱罐,并说一说这次你看到的储钱罐是什么样的?你发现了什么?说一说课本中小宇和小霞分别看到了什么。
探究点二、间接观察同学们,我们教材上的情境图中,小霞也在观察储钱罐请你辨认一下,小霞看到的是哪幅图?你是怎样判断的?(小霞看到的是第二幅图,因为小霞在小兔的后面,只能看到小兔后背的样子。
)探究点三、深入体会。
1.观察同一个带把的杯子,说一说,自己看到了什么样的杯子。
2.大家观察的是同一个杯子,为什么看到的形状却不一样呢?3.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这个带把的杯子,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那么请大家想象一下,什么样的物体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会是一样的?4.说一说:他们四人分别看到的是几号?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5.分组和同伴一起看一看,说一说。
6.拿出自己准备的玩具,和同伴一起看一看,说一说。
7.经过今天这节课上的观察活动,你发现了什么?(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我的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看一看(二)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过程。
2.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能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重点:培养观察物体的能力。
难点: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并能正确辨认。
一、自学释疑
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一定不相同吗?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提出数学问题
1.你听过《盲人摸象》这个故事吗?请给大家讲讲?
2.四个盲人摸同一头大象,为什么他们说的不一样呢?
3.下面是老师从不同的方向拍的汽车照片,你能判断出是从哪个方向拍的吗?
说说你判断的理由。
探究点二、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
1.从不同方向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分组观察。
2.我们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看摆在你面前的小汽车,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3.现在请同学们交换位置,再观察小汽车,并说一说这次你看到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所以说从不同的方向看到的结果也可能不相同。
4.他们分别看到下面哪幅图?
5.我们书中的3个小朋友也在观察小汽车,请看,你辨认一下,下面的3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你是怎样判断的?
探究点三、简单推理判断
我们书上的情境图中从书包的背面看,看到哪幅图?从书包的侧面看,会看到哪幅图?你是怎样判断的?
从书包的背面看,看到的是第二幅图;从书包的侧面看,看到的是第三幅图。
因为从书包的背面看应该看到书包的后面;从书包的侧面应该看到书包的侧面。
我的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