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看一看(二)》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看一看(二)》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看一看(二)》北师大版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看一看(二)》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二单元《看一看(二)》。
本节课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进一步理解物体空间位置的相对性,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具体内容包括:1. 学习利用前后、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描述物体的空间位置。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用适当的语言描述物体的空间位置,掌握前后、上下、左右等方位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用适当的语言描述物体的空间位置,掌握前后、上下、左右等方位词。
难点: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卡片、实物等。
学具:学生自带的玩具或其他物品,用于实践操作。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带上自己的玩具或其他物品,课堂上互相展示并描述各自物品的空间位置。
2. 知识讲解:通过课件或实物,讲解并让学生理解前后、上下、左右等方位词的含义。
3. 例题讲解:展示例题,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物体的空间位置。
引导学生运用前后、上下、左右等方位词进行描述。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互相描述空间位置,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前后2. 上下3. 左右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请用前后、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描述你教室里的物品位置。
2. 请观察你的房间,用文字描述一下房间内物品的空间位置。
答案:1. 教室里的物品位置描述。
2. 房间内物品的空间位置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物体空间位置的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 《看一看(二)》精品教案
上面和左面观察的,那么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
说一说。
反馈:同一物体,如果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就 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三、观察书包 师:书包一直默默的帮着大家装着各种文具, 可是大家你们了解它吗?
学生摇头。
师:请拿出各自的书包,大家从不同的方向仔
细的观察一下它好吗?
学生独自
观察感知。
从身边的实
师:大家都认识自己的书包了吗?
3.连一连。
4.它们谁说得对?
5.布置作业
教材 21 页第 1~3 题。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通过谈收获
同一物体,如果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就会得到
学 生 自 让学生享受学习
不同的结果。
由说一说。 成功的快乐,培
看什么事物应该从多个角度来看,这样才能全
养学生归纳总结
面地认识事物。
和梳理知识的能
反馈:第一张是从后面拍的,第二张是从前面 拍的,第三张是从上面拍的。
师:说的真好!前面也可以说成正面。刚才在 分别出示第一张和第二张照片时,小朋友们都没有 猜出来,当出现第三张照片时,小朋友们一下子就 猜出来了,说明以后我们在观察一个物体的时候, 不能只从局部去观察,我们要整体去观察。今天我 们就来继续来观察物体。
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年级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复习旧知
1.下面哪幅图是小林看见的,请在下面的( )
里打“√”。
学生独自
完成,然后集
体交流。
通过复习旧
2.下面四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知,检查学生掌 握知识的情况,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看一看(二)-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看一看(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图形,了解长方形的基本性质,认识长方形四个顶点的名称。
2.能够通过观察图形,了解正方形的基本性质,认识正方形四个顶点的名称。
3.能够通过数学游戏,巩固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和应用。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正确阅读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形。
2.学生能够正确描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性质。
三、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2.实践教学法;3.合作学习法;4.游戏教学法。
五、教学建议1.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应逐步引导学生,以图形化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形状和性质;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实际生活和游戏,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六、教学内容1. 长方形的基本性质长方形是由两个相等的平行四边形组成的四边形。
长方形的两个相邻边相等,两个对角线相等,中心对称。
2. 长方形的四个顶点的名称长方形的顶点分别为A、B、C、D。
3. 正方形的基本性质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
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相等,中心对称。
4. 正方形的四个顶点的名称正方形的顶点分别为A、B、C、D。
5. 数学游戏游戏名称:方格之旅游戏规则:将大方格分成若干个小方格(大小可以不相同),要求这些小方格中有一个小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
具体要求如下:1.所有的小方格都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2.小正方形边长为1个小方格的宽度。
3.长方形的长度等于3个小正方形的宽度,宽度等于2个小正方形的宽度。
教师可将游戏规则展示给学生,并放置几个示例,让学生自主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知识去尝试解决游戏。
同时,教师可利用游戏情境,引导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七、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正确阅读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形。
2.学生能够正确描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性质。
3.学生能够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第2单元第2节《看一看(二)》教学设计(教案)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2.看一看(二)设计说明教学目标:本课时观察物体的目标是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上面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与从前面和侧面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同时学会正确辨认从前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在教学时要重视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主要通过实践操作,判断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还要重视学生在观察物体时产生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玩具汽车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那好,我请同学们猜一个谜语:“左一片、右一片,摸得着,看不见,是什么呢?”如果学生想不出,那么可给予提示:是人的五官中的一个。
(耳朵)师:为什么自己的耳朵自己看不见,别人却能看见呢?看一个人的耳朵,从不同的方向看,看到的形状完全一样吗?学生回答。
师解释:因为我们观察的方向不一样,看到的结果就不一样。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研究观察物体。
板书:看一看(二)设计意图:通过猜谜语提出疑问,引发学生探究学习新知的欲望,并让学生初步感受从不同方向所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二、探究新知学习俯视图。
(出示玩具汽车)师:(把玩具汽车的前面对着学生)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一说你看到了玩具汽车的哪面,是什么样的?学生认真观察后,指名不同学生回答:是玩具汽车的前面(也就是正面),有挡风玻璃、反光镜的背面、最前面的两个轮胎、前车灯……(师板书:正面)师:能不能把你刚才看到的东西简单地画出来?(学生尝试画出来,并与同伴交流想法)设计意图:首先让学生观察玩具汽车的正面,并鼓励学生画简笔画,让学生经历“观察实物——初步感知——形成表象”的过程。
师:(把玩具汽车的后面对着学生)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一说这次你又看到了玩具汽车的哪面,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回答:是玩具汽车的后面,看见了玩具汽车车厢、后面的两个轮子、反光镜的正面。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看一看(二)》教案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第2课时看一看(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0~21页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物,能辨别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初步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1、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
2、从上面观察物体的形状。
【教学过程】1.用电脑出示课本第20页全景图,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1、交流,同桌说一说。
2、全班汇报。
(小明看到了车的警灯,小华在车的侧面,小亮在车的后面)2.出示20页例题他们分别看到的是下面哪幅图?分别从车的上面,侧面,后面观察。
拿出玩具车,三人一组观察车的三个方向抽学生说自己从哪个方向看到了什么?生1:我从上面看到了警灯和车顶盖生2:我从侧面看到了车门和轮胎生3:我从后面看到了车牌和尾灯刚才,我们在不同的位置上对小汽车进行了观察,(课件显示课本主题图)小明小华小亮也在观察小汽车。
根据你的经验,判断下面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3.解决问题完成例题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同一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
PPT出示图片,提问:从书包的侧面看,会看到哪幅图?拿出书包观察侧面,做出选择。
【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21页“练一练”第1题。
课件出示题目。
小组内交流、讨论,学生独立完成连线,然后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21页“练一练”3题。
师:笑笑和淘气在路上遇到了智慧爷爷,他们分别站在智慧爷爷的什么方向?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师:哪一幅图是笑笑看到的?哪一幅图是淘气看到的?学生回答,试着连线,教师讲评。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过程。
2.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能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对身边的事物有好奇心,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重点:培养学生观察物体的能力。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 看一看(二)|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看一看(二)|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掌握数字0-9的顺序,并能在0-9之间进行大小比较;2.认识连线图,并准确运用连线图进行问题的分析、解决;3.培养学生观察、分类和判断能力;4.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1.数字0-9的顺序;2.连线图的认识和作用;3.运用连线图分析、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1.运用连线图分析、解决具体问题;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活动1.老师用0-9的数字卡片,将数字分别排列,让学生找出顺序,并在黑板上写出来;2.老师出示数字0-9的卡片,让学生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并在黑板上写下来。
学生活动1.学生根据数字卡片的顺序,说出数字;2.学生将数字卡片按照大小顺序排列。
教学建议学生在完成活动后,老师可提问学生:数字的大小顺序和字母的大小顺序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发现数字大小顺序是由小到大,而字母大小顺序是由A到Z。
讲解新知识教师活动1.老师出示一个“连线图”样板,解释其作用及画法;2.老师用一个具体问题,让学生试着利用连线图来解答。
学生活动1.学生观察老师出示的样板,并尝试自己画出一幅;2.学生利用连线图,解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教学建议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连线图来解答,例如,卖柿子的机会,在某个菜市场卖了第一篮柿子,第二篮柿子又买了第几篮?拓展练习教师活动1.老师出示一些数字和字母的卡片,让学生根据大小顺序连线;2.老师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根据相同特征对图片进行分类。
学生活动1.学生根据卡片上的大小顺序,连接数字和字母;2.学生对图片进行分类。
教学建议老师可以在活动后对学生的活动进行展示,让学生查漏补缺。
作业和小结作业1.画出数字0-9的连线图;2.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字母表。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数字大小顺序和连线图作用的认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类和判断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看一看(二)课程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看一看(二)课程设计简介本文档为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看一看(二)》课程设计,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全面学习、理解和巩固教材内容,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看一看(二)》中的各种故事和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2.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教会他们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方法;3.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了解什么是对什么是错;4.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1.理解各篇文学作品的主题、情节和文学技巧;2.掌握课文中生词和习惯用语的解释和用法;3.能够自己理解、分析和解决一些常见的现实问题;4.培养想象力,并进行创意写作。
教学内容Unit 1 听听看看1.《身体的五官》:学习身体的五官,通过听力训练练习英语听力能力。
2.《肚子为什么饿?》:了解人体机能,通过问题思考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3.《鹦鹉学舌》:训练学生判断和分析能力,开发想象力。
Unit 2 我的玩具1.《我的玩具》:学习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经历。
2.《毛毛虫》:理解诗歌的感受和韵律,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想象。
3.《卖牛奶》:了解乡村生活,学习做人处世。
Unit 3 活动时间1.《活动时间》:了解时间和季节,学习描述天气。
2.《球场上的阳光》:了解体育运动,学习感受自然和身体的感觉。
3.《忙碌的周末》:学习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时间,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Unit 4 有趣的事情1.《医生大夫》:了解健康知识,学习如何保持身体健康。
2.《神奇的课堂》:学习判断和分析能力,开发想象力。
3.《虫儿飞》:了解小动物,学习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1.听力训练:通过听英语磁带或电子版听故事、听说,培养学生英语听力能力;2.问答式教学: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3.直观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性资料引导学生了解事物,增强学习兴趣;4.讨论式教学:通过小组讨论或班级讨论方式,培养学生思考和表达能力。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看一看(二)-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看一看(二)北师大版教案内容如下: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其中的“看一看(二)”章节。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学习利用数数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第二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数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运用数数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图片、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孩子们观察并尝试用数数的方法解决问题,以此来引入今天的课程。
2. 新课讲解:我会详细的讲解数数的方法,并通过例题让孩子们理解和掌握。
3. 课堂练习:我会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数数的方法和实际应用两个部分,我会用清晰的文字和图示,让孩子们一目了然。
七、作业设计作业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巩固数数的方法,一部分是运用数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效果,看看孩子们是否掌握了数数的方法,同时我也会设计一些拓展延伸的内容,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导入环节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它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和接受程度。
新课讲解中的数数方法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需要详细阐述并确保学生理解。
接着,课堂练习的设置需要既有针对性又有趣味性,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板书设计的清晰度以及作业的布置都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环节。
导入环节的设计需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用他们熟悉的事物来引起他们的兴趣。
例如,我可能会准备一些孩子们喜欢的卡通图片,让他们观察图片中的物品,并尝试用数数的方法来描述这些物品的数量。
这样的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让他们意识到数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看一看(二)》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看一看(二)》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看一看(二)》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进一步理解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并能用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1. 初步认识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2.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感知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3. 运用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能够初步理解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
但是,对于具体物体的位置描述,还需要进一步的练习和引导。
此外,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也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并能用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进一步感知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并用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交流互动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图片、卡片等教学辅助材料,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
2.学具准备:学生需要准备一些折纸、彩笔等动手操作材料,用于实践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故事、游戏等,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故事中物体的位置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卡片等教学辅助材料,呈现一些有关上下、左右位置关系的例子。
看一看(二)-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看一看(二)-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符号。
2.学习认识12以内的数。
3.学习进行数的比较。
4.能够进行1~12以内的加减法计算,并能够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
5.能够进行1~10以内的乘法计算。
教学重难点1.数的认识。
2.小学加减法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内容和进度第一课时:认识数的大小关系教学目标1.认识数的大小关系,了解数比较的符号。
2.掌握比较数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掌握数的大小关系。
教学难点巩固数的大小关系的运用。
教学内容1.认识数的大小。
2.学习大于、小于、等于这些符号的含义。
3.比较数的大小,练习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学方法1.说故事法2.演绎法教学过程1.热身老师用适当的伪题为学生打开思路。
例如:请问三和四的大小关系是什么?2.导入新课从生活中的例子出发,引入新课。
3.演示例题示范比较大小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
4.练习学生进行比较大小的练习。
5.简单应用老师提供简单应用题,让学生将比较大小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6.提出问题老师提出不同格式的比较问题,让学生思考其中的关系。
第二课时:认识1~12的数教学目标1.认识1~12的数,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2.了解数字的基本表示。
教学重点认识1~12的数。
教学难点巩固1~12的数字的运用。
教学内容1.认知介绍简单介绍1~12的数字。
2.数字表示提供1~12的数字表示形式。
3.数之间的关系提供数之间的关系,例如大的数、小的数、中间的数等。
教学方法1.演示法2.练习法教学过程1.热身让学生口算1~12的数字。
2.导入新课从实用性出发,简单介绍1~12的数字。
3.认知巩固学生跟着老师大声读1~12的数字。
4.数字表示老师提供数字表示,让学生熟练掌握数字写法。
5.练习让学生进行数字的基本练习。
6.数之间的关系老师提供不同数字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理解数的大小关系。
第三课时:1~12的加法和减法教学目标1.认识1~12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公式。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 看一看(二) 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 看一看(二)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使用“多少个”、“少”、“多”等词语描述数量。
2.能够理解并掌握“多”、“少”、“等于”符号的含义。
3.能够正确使用“多少个”、“有几个”等问句。
二、教学重点1.理解并掌握“多”、“少”、“等于”符号的含义。
2.正确使用“多少个”、“少”、“多”等词语描述数量。
三、教学难点1.掌握“有几个”等问句的使用方法。
2.正确使用“多少个”、“少”、“多”等词语描述数量。
四、教学过程1. 热身1.通过游戏等方式,检查学生对于数字的理解程度。
2. 导入新知1.学生们看教师展示的两组图案。
图1: 一排桃子,其中5个是红的,3个是黄的。
图2: 一排桃子,其中3个是红的,5个是黄的。
2.让学生比较两组图案的不同之处,并举出一些他们所发现的数量特征。
3.引导学生使用“多”、“少”等词语进行描述,例如“第一排5个桃子是红色的,比第二排多了两个”。
4.向学生介绍“等于”符号并让学生掌握其含义。
3. 讲解和练习1.学生们看一排桃子,教师询问学生“有几个桃子”并让学生回答。
2.教师展示另一排桃子,询问学生两排桃子的数量差异及两排桃子的颜色差异,并引导学生向彼此提问。
3.引导学生使用“多”、“少”等词语描述两排桃子的数量差异。
4.让学生求出两排桃子的总数,并使用“等于”符号进行描述,例如“第一排有5个红桃子,3个黄桃子,一共8个桃子,等于第二排的桃子数量”。
5.配合图片或题目,让学生练习使用“多少个”、“多”、“少”等词语描述数量。
4. 巩固练习1.发放练习册,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关练习。
2.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图片和实物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多”、“少”、“等于”符号的使用方法。
2.引导学生使用“多少个”、“多”、“少”等词语描述数量,加深了学生对于数字和数量的理解。
3.练习环节的设置帮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和掌握所学知识。
小学数学北师版一年级下册《看一看(二)》教案
《看一看(二) 》教案
现了什么?
不同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作用又反馈 了学生的学 习效果。教
拓展应用 内化新知
1、看一看,连一连。 2、21 页第 2 小题。 淘气、笑笑在观察茶壶。
1、 独立完成连线。 师不限制学 生的思维。 2、讨论后在书上
他们看到的各是哪幅图画, 请 连线, 集体反馈、 订正。 同学们先小组讨论, 再在书上 连线。 3 、出示“智慧老人 ”,引 3、看图——观察
情感目标
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从小认真观察事物、 认真思考的好习惯,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学具准备 教学方法
从上面观察物体的形状。 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 课件 玩具车 讲授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法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导细心, 发现问题观察并解决 判断——模拟验证。 问题。
回顾反思 提升思维
回忆一下, 这节课我们学 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畅谈收获 积极发言
板书设计
看一看(二)
上面
前(正)面
后(背)面
左(侧)面
右(侧)面
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合作探究 建立模型
2 、你看到了喜洋洋的哪 一面?(课件展示喜洋洋的图 1、出示小明、小华和小 片) 亮三个人。 (主题图) 刚才, 我们在不同的位置 上对小汽车进行了拍照、观 察。小明、小华和小亮也在观 察小汽车。根据你的经验,判 由。 断下面的这些图片分别是谁 看到的,连一连。 2、拿出自己的书包。看
说一说,连一连。
判断,并说说理
2、判断,并说说
图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 理由。 推理判断,并说说理由。 3、现在请把自己看到的 告诉小伙伴。 3、仔细观察书包 后, 与同桌交流看到的 情况。 4、为什么同样的书包你 4、小结:从不同 学生概括总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看一看(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看一看(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看一看(二)》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方向,学会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材内容丰富,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为背景,设计了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方向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可能还不能准确地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方向的认识和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2.难点:学生能在实际情境中,准确地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3.实践活动法:教师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教师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展示生活场景和问题。
2.教学素材:教师准备一些图片、卡片等教学素材,用于引导学生描述物体位置。
3.实践活动用品:教师准备一些标志物,如小旗、玩具等,用于实践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个生活场景,如公园、学校等,引导学生观察场景中的物体。
然后提出问题:“请大家想想,如果我们站在这个场景中,怎样才能准确地告诉别人某个物体的位置呢?”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图片或卡片,上面印有不同方向的标识。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2课时 看一看(二)
通过观察我们发觉小鸟在房子的上面,小鸟看到了屋顶,所以小鸟与第三幅图相连,蜗牛在房子的侧面,房子侧面有一扇圆形的窗子,所以与第二幅图相连,而蚂蚁在房子的正面,能看到房门所以与第一幅图相连。
师:淘气和笑笑也遇到了观察物体的难题,我们一起来帮帮他们吧。
我们先观察第一组情境图,笑笑面对壶嘴所以在笑笑的视角上壶嘴是正对着笑笑的所以第一幅图是笑笑看到的,而淘气跟我们视角接近,又是背对着我们,所以方向和我们也一致那他看到的回嘴是向右的所以第三幅图是淘气看到的。
我们再观察情景二,笑笑从上面观察茶壶,能看到整个圆形的壶盖,所以第一幅图是笑笑看到的,淘气正对着壶把手,这时壶把手在他的视角上是一条直线,所以第三幅图是淘气看到的,你做对了吗?同学们,解决了这两道题啊,淘气和笑笑可太欢乐了,可是没欢乐多久他们又遇到了新的难题,跑来想我们求助了。
通过观察连一连说一说下图这种哪幅是笑笑看到的,哪幅是淘气看到的吧。
我们先观察笑笑显然笑笑正对着数面,所以她看到的是数的正面,而淘气对着书的侧面,也就是书有厚度的一面。
你连对了吗!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观察物体时,面对物体的上面,看到的就是物体上面的样子;面对物体的正面,看到的就是物体正面的样子;面对物体的侧面,看到的就是物体侧面的样子。
想快速找出所观察物品所对应的角度,可以找出观察时此角度独有的物品做参照。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看一看(二)》名校教案
第2节看一看(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上面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与从正面和侧面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学会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重点难点重点:能结合具体事物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
难点:体验从不同角度看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教具学具教具:教学挂图。
学具:学生自带的各种小物品。
教学流程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1.出示电视机的俯视图。
师:同学们请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物体?是电视机吗?怎么与我们上节课看到的形状不一样呢?学生自由发言。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一个物体。
板书课题:看一看(二)设计意图:再次从猜一猜入手,与上节课内容自然地衔接起来,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和学习兴趣,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探究新知活动一:观察讲桌师:老师的讲课离不开讲桌,今天,老师就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现在看到的讲桌的形状与同学们看到的形状是不是相同?学生合作探究。
指名汇报。
生:不一样,我们看到的是讲桌的正面,老师看到的是讲桌的上面。
让学生说一说观察到哪一个面,用手指一指。
活动二:观察小汽车。
师:(出示挂图)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几幅图分别是从哪个位置看到的?学生观察并相互交流。
学生汇报。
生1:第一幅图是从后面看到的。
生2:第二幅图是从侧面看到的。
生3:第三幅图是从上面看到的。
师:你怎么知道第三幅图是从上面看到的呢?生:第三幅图看到的是汽车的顶部,只有从上面才能看到汽车的顶部。
师:同学们的表现非常棒!不用老师讲,就能判断出第三幅图是从上面观察到的。
师:通过这两个活动,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在小组中相互说一说。
小结:从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与从正面和侧面观察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这两个活动,让学生在小组探讨中自己总结发现从上面观察物体和从正面及侧面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培养了学生初步探索意识。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看一看(二)2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看一看(二)2 北师大版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看一看(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要涵盖第三章“有趣的数字”中的第二节“看一看(二)”。
本节课主要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上下、左右、前后等空间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概念描述物体的位置。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进一步理解上下、左右、前后等空间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空间概念描述物体位置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准确地运用上下、左右、前后等空间概念描述物体的位置。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进一步理解上下、左右、前后等空间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实物模型等。
2. 学具:学生座位表、小卡片、小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课件展示一个教室的场景,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教室里物体的位置。
2. 知识讲解: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上下、左右、前后等空间概念,并讲解如何运用这些概念描述物体的位置。
3. 例题讲解:出示一些例题,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物体的位置,如“小明的桌子在教室的左边,小红的位置在小明的右边。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操作活动,通过移动模型或卡片,练习描述物体位置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空间概念:上下左右前后物体位置描述:上方的物体左边的物体前面的物体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用上下、左右、前后等空间概念,描述自己座位周围物体的位置。
2. 请学生画出一个房间的布局图,并用上下、左右、前后等空间概念标注物体的位置。
答案:1. 我的座位在上方的左边,前面是黑板。
2. 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上下、左右、前后等空间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概念描述物体的位置。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
但部分学生在描述物体位置时,仍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数学北师大一年级下册(2012年新编)《看一看(二)》教案4
《看一看(二)》教案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20—21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实物,能辨别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2.过程与方法能初步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
2.难点从上面观察物体的形状。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五、教具准备PPT六、教学方法(或模式)“情境探疑”教学模式七、教学过程(一)带入情境,确立目标用电脑出示课本的全景图,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引起兴趣,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1.交流,同桌说一说。
2.全班汇报。
小明看到了车的警灯。
小华在车的侧面。
小亮在车的后面。
(二)凭借情境,解疑探究1、出示20页例题他们分别看到的是下面哪幅图?分别从车的上面,侧面,后面观察。
2、拿出玩具车,三人一组观察车的三个方向,随机抽几个学生说自己从哪个方向看到了什么?生1:我从上面看到了警灯和车顶盖。
生2:我从侧面看到了车门和轮胎。
生3:我从后面看到了车牌和尾灯。
3、刚才,我们在不同的位置上对小汽车进行了观察,(课件显示课本主题图)小明、小华、小亮也在观察小汽车。
根据你的经验,判断下面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4、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同一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
(三)巩固训练1、PPT出示图片,提问:从书包的侧面,会看到哪幅图?(拿出书包观察侧面做出选择)。
2、学生场景操作。
拿出书包学生观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四)拓展情境,达标训练1、完成练一练第1题。
生独立做,师巡回指导。
它们分别看到了什么,同桌之间交流结果。
同桌互相扮演角色,验证观察结果。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首先让学生说说图中都有什么?是谁从什么角度观察?自己判断,同桌互查,汇报结果。
3、完成练一练第3题这道题比较复杂一些,让学生多观察,然后一起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一看(二)教学设计
一、课前游戏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东一片,西一片,猜不着,听听看。
那么,别人在看你的耳朵的时候,能不能看得见?
自己能不能看到自己的耳朵?为什么呢?(指名回答)因为耳朵长在脑袋的两侧。
说的都似乎有道理,如果看你同桌的耳朵,从不同的位置看,看到的形状一样吗?
2. 先别忙着下结论,全体起立,请看看同桌的耳朵,注意是从不
同的位置,你得出什么样的结论了呢?(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桌的耳朵是不一样的)
今天我们这节课继续学习观察物体中的《看一看(二)》板书,课件出示看一看(二)
二、授新
1.老师出示汽车玩具。
老师手里拿的什么?(走到同学中间)请你仔细观察一下,在你的位置上看到的汽车的什么面,都有什么?并快速的画出来。
(教师巡视,并找出几个代表性的贴在黑板上)
师:这几个同学画好的作品,是从什么位置看到的呢?
生一一作答。
(正面侧面后面)
师:老师给车子拍了一张照片(贴在黑板上)你能不能判断出我是从哪个方向拍的吗?(板书:上面)为什么呢?
小结:通过同学们的仔细观察,从侧面、正面、后面和上面观察的这些图,你发现了什么?小组内交流(四人一组)
谁愿意汇报一下你们那一组的成果。
(板书: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同。
)
2.教师出示ppt:一个好朋友
天天离不了
喜欢装图书
用处真不少
是什么呢?(书包)
我们生活中几乎每天都要用到书包,现在同学们把书包小朋友轻轻的放在书桌上,老师要加以表扬轻放的孩子。
师:把你的书包正面对着你,给它拍张照。
然后侧面对着你,也拍张照。
(咔嚓)
背面也对着你,还有一个侧面,赶紧拍一下。
3.现在老师把书包放在了大屏幕上了(出示书包题目),请你断
一下,从书包的背面看,会看到哪幅图?画“√”
从书包的侧面看,会看到哪幅图?画“O”
4.我们来换一张图片,请看,出示ppt茶壶图案,师生一起完成。
(你怎么判断出来这个是笑笑看到的呢?判断的非常准确)
三、课外延伸
1. 学习了这么长时间同学们讨论的也非常激烈,下面我们来轻松
一下,画几个作品,出示黑板上的三个O,我添上几笔之后,它就会变成几个不同的图片,请看:
(能不能告诉同学们,这是从什么面看到的呢?)
(老师把这个大大的笑脸送给你们,希望你们能健康的成长,快乐的学习)
2.老师也给我们美丽的学校拍了几张照片,同学们看看这些是从
哪面拍的?
三、小结
欣赏了这些美丽的图片,想不想自己动手画一画?
请同学们把你们课前准备的玩具拿出来,放在桌子上,分小组说一说你们各自看到的有什么,又是从什么面看到的呢。
最后在纸上画一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