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要条件的探求与判定

合集下载

课件9:1.2.2 充要条件

课件9:1.2.2 充要条件
3.证明p是q的充要条件 证明:(1)充分性:把p当作已知条件,结合命题的前提条件,推出q. (2)必要性:把q当作已知条件,结合命题的前提条件,推理论证得出p. 所以p是q的充要条件.
尝 试 应 用 1.“|x|=|y|”是“x=y”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若x=1,y=-1,则|x|=|y|,但x≠y;而x=y⇒|x|=|y|. 答案:B
3.集合M∩N=N是M∪N=M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M∩N=N⇔N⊆M⇔M∪N=M. 答案:C
4.不等式x2-3x+2<0成立的充要条件是________. 解析:x2-3x+2<0⇔(x-1)(x-2)<0⇔1<x<2. 答案:1<x<2
5.求关于x的二次方程x2-mx+m2-4=0有两个不相等的正实根的充要条件.
典 例 精 析 类型一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判断 [例1] 在下列各题中,判断A是B的什么条件,并说明理由.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p|≥2,p∈R,B:方程x2+px+p+3=0有实根; (2)A:圆x2+y2=r2与直线ax+by+c=0相切, B:c2=(a2+b2)r2.
2.“b=c=0”是“二次函数y=ax2+bx+c(a≠0)经过原点”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b=c=0⇒y=ax2,二次函数一定经过原点;二次函数y=ax2+bx+c经过原点⇒c=0,b不一定等于0,故选A. 答案:A
[解] 根据题目叙述,画出p、q、r、s的结构简图如图1所示.

高考数学复习点拨 解析充要条件的三种常用判断方式

高考数学复习点拨 解析充要条件的三种常用判断方式

1 / 1解析充要条件的三种常用判断方式1.利用集合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判断.若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描述的对象形成一个集合,则可用集合间的相互关系来判定充分条件,必要条件.设P ,Q 分别为命题p,q 所描述的对象形成的集合. (1).若q p Q P 是则称,⊆的充分条件. (2).若P Q ⊆,则称p 是q 的必要条件. (3).若P Q ⊂,则称p 是q 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4) .若Q P ⊂,则称p 是q 的充分非必要条件. (5).若Q P =,则称p 是q 的充要条件.(6).若φ=⋂Q P ,则称p 是q 成立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若A B ,⊆⊆且B A ,则称p 是q 成立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例1. 条件A :()()014B ,041≥-+≥+-x x x x :结论,则判断条件是结论的什么条件. 解:由于A 的解集是:M =(][)+∞⋃-∞-,14,,而B 的解集是:N=(]()+∞⋃-∞-,14,,显然N ⊂M ,于是A 是B 的必要非充分条件.2.利用互为逆否命题的等价性进行判断.由于互为逆否命题是相互等价的,当我们正面对命题进行判断较为困难时,可将其转化为逆否命题来判断.例3.,:,:B A x q B x A x p ⋂∉∉∉或的是说明q p 什么条件.解:原命题等价于判断B x A x p B A x q ∈∈⌝⋂∈⌝且是::的什么条件. 易见:B A x B x A x B x A x B A x ⋂∈⇒∈∈∈∈⇒⋂∈且及 且,,故p q p q ⌝⌝⌝⇔⌝是即的充要条件.所以p 是q 的充要条件. 例4.,5:,23:≠+≠≠y x q y x p 且的是说明q p 什么条件. 解:原命题等价于判断23:5:==⌝=+⌝y x p y x q 或是的什么条件. 显然.,q p p q ⌝⇒⌝⌝⇒⌝所以p 是q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利用真值表进行判断.我们首先给出关于命题p 和q 的真值表.pqq p 或q p 且p ⌝真 假 真 假 假 假 真 真 假 真 假 假 假 假 真 真真真真真由于复合命题是由简单命题与逻辑联结词“或” ,“且”,“非”等构成的,因此利用真值表进行判断充要条件时,关键是能够将一个复合命题写成用逻辑联结词“或” ,“且”,“非”连接的与之等价的复合命题的形式.例5.判断命题0>x 是0≥x 的什么条件.解: ,000=>≥x x x 或即由真值表知:p 真q p 或⇒真,但q p 或真p ⇒真. 0>x 0≥⇒x ,但00>⇒≥x x .故0>x 是0≥x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例6.判断命题22b a ≠是b a b a -≠≠或的什么条件.解:.22b a b a b a -≠≠≠且即由真值表知:真或真,但或真真且q p q p p q p ⇒⇒b a b a b a q p -≠≠≠∴⇒或是真. 且22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以上二例紧扣真值表,在判断时要能够剖析命题中所蕴含的逻辑联结词,进而将复合命题分解.。

判断充要条件的方法

判断充要条件的方法

判断充要条件的方法宝子们,今天咱们来唠唠判断充要条件这个事儿呀。

那啥是充要条件呢?简单来说呢,如果有条件A和结论B。

要是A能推出B,同时B也能推出A,那A就是B的充要条件啦。

就像两个人互相能依靠,少了谁都不行呢。

咱先说说怎么判断充分条件哈。

充分条件就是只要这个条件成立,结论就一定成立。

比如说“天下雨”(这就是条件啦),那“地面湿”(这是结论),天下雨的时候,地面通常就会湿,这时候“天下雨”就是“地面湿”的充分条件。

但是宝子们要注意哦,地面湿可不一定就是天下雨了,也许是有人泼水了呢。

所以充分条件是一种单向的推出关系。

再说说必要条件呢。

必要条件就是如果结论要成立,这个条件就必须得有。

还拿地面湿举例子,如果地面是干的,那肯定就没有天下雨,所以“地面湿”是“天下雨”的必要条件哦。

必要条件就像是一个基础,没有它,结论就站不住脚啦。

那怎么判断充要条件呢?就是看这个条件和结论能不能双向奔赴。

就像你和你的好朋友,你去找他,他也来找你。

如果从条件到结论能推导,从结论到条件也能推导,那就是充要条件啦。

比如说“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和“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等边三角形肯定三个内角相等,三个内角相等的三角形也肯定是等边三角形,这就是充要条件啦。

还有一种简单的判断方法呢,就是看逻辑关系的完整性。

如果把条件和结论看成两个集合,充要条件就是这两个集合完全重合。

充分条件就是条件这个集合包含在结论集合里,必要条件就是结论集合包含在条件集合里。

宝子们,判断充要条件其实没那么难啦,只要把这些关系搞清楚,多做几道题练练手,很快就能掌握这个小技能啦。

加油哦,宝子们!。

高一数学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笔记

高一数学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笔记

高一数学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笔记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描述了命题成立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关系。

1. 充分条件:如果由条件A可以推出结论B,那么就说A是B的充分条件。

简单来说,就是有了A,就可以得到B。

2. 必要条件:如果由结论B可以推出条件A,那么就说A是B的必要条件。

简单来说,就是没有A,就没有B。

充分必要条件:如果由A可以推出B,由B也可以推出A,那么就说A是B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如果由A不能推出B,由B也不能推出A,那么就说A 是B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可以根据这些定义来判断某一条件是否为另一条件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同时,这些判断也可以基于逻辑推理关系来进行。

1. 充分条件:如果由条件A可以推出结论B,那么就说A是B的充分条件。

简单来说,就是有了A,就可以得到B。

比如,如果一个数能被2整除,那么这个数一定是偶数。

在这里,“能被2整除”就是“偶数”的充分条件。

2. 必要条件:如果由结论B可以推出条件A,那么就说A是B的必要条件。

简单来说,就是没有A,就没有B。

比如,如果一个数能被2整除,那么这个数一定是偶数。

在这里,“能被2整除”就是“偶数”的必要条件。

3. 充分必要条件:如果由A可以推出B,由B也可以推出A,那么就说A是B 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

比如,在三角形中,如果一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在这里,“是直角”就是“直角三角形”的充分必要条件。

4.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如果由A不能推出B,由B也不能推出A,那么就说A是B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比如,在三角形中,“是等腰三角形”不能推出“有一个角是直角”,也不能推出“是直角三角形”,因此,“是等腰三角形”就是“是直角三角形”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这些判断可以根据逻辑推理关系来进行。

在判断某一条件是否为另一条件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时,可以通过逻辑推理的方法来验证。

第2章-2.2-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苏教版

第2章-2.2-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苏教版

题型4 根据充分、必要、充要条件确定参数
例13 已知条件: 2 + − 6 = 0,条件: + 1 = 0,且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求的值.
【解析】设 = {| }, = {| },则 = {| = −3或 = 2},
当 = 0时, = ⌀ ,
当 ≠ 0时, = {| =
只要闭合开关C即可,因此是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例16 (2024·四川省遂宁市期末)唐代诗人杜牧的七言绝句《偶题》传诵至今,“道在
人间或可传,小还轻变已多年.今来海上升高望,不到蓬莱不是仙”,由此推断,后
一句中“是仙”是“到蓬莱”的( B
)
A.必要条件
B.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例1-2 (2024·河北省唐山市期中)已知集合 = {1,}, = {1,2,3},则“ = 3”是“
⊆ ”的( A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若 = 3,则 = {1,3},所以 ⊆ ;
若 ⊆ ,则 = 2或 = 3,所以 ⊆ ⇏ = 3.
∴ “ = 1”是“ =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
3.(2024·浙江省金华一中期中)王昌龄是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被誉为“七绝圣手”,其
《从军行》传诵至今.“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
楼兰终不还”,由此推断,最后一句“攻破楼兰”是“返回家乡”的( B
A.充分条件
1
− }.

∵ 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 ,
易知 = 0符合题意,
1
当−

充要条件的判定方法

充要条件的判定方法

充要条件的判定方法充要条件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正确进行逻辑推理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高考对充要条件的考查主要以其他知识为载体进行两类问题的考查:一类是充要条件的判别;一类是有关充要性命题的证明,尤以考查充要条件的判别为主.要正确判断“充分且不必要条件”、“必要且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非充分非必要条件”,应该明确:①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②条件是结论的什么条件;尝试从条件推导结论,从结论推导条件.下面就介绍几种充要条件的判定方法.一、直接用定义判定能够保证一个事件一定发生的条件,叫做这个事件发生的充分条件;一个事件要发生必须具备的条件叫做这个事件发生的必要条件;一个条件既能保证某个事件发生,同时又是这个事件发生必须具备的条件,就叫做这个事件发生的充要条件.在实际应用中,体现充要条件的文字还有“当且仅当”、“有且仅有”、“必需且只需”等语句.用逻辑符号表示为:(1)若p ⇒q ,且q ⇒/p ,则p 是q 的充分且不必要条件,q 是p 的必要且不充分条件;(2)若q ⇒p ,且p ⇒/q ,则p 是q 的必要且不充分条件,q 是p 的充分且不必要条件;(3)若p ⇒q ,且q ⇒p(或⌝p ⇒⌝q),则p 是q 的充要条件(此时q 也是p 的充要条件);(4)若p ⇒/q ,且q ⇒/p ,则p 是q 的非充分非必要条件.例1(2004年辽宁高考)已知α、β是不同的两个平面,直线a ⊂α,直线b ⊂β,命题p :a 与b 无公共点;命题q:α∥β,则p 是q 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的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的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的条件解析:若α与β相交,设交线为c ,若a ∥c ,b ∥c ,则a ∥b ,此时a 与b 无公共点,所以p ⇒/q ;若α∥β,则a 与b 的位置关系是平行或异面,a 与b 无公共点,所以q ⇒p ,由此可知p 是q 必要而不充分的条件.故选B .例2(2004年浙江高考题)“sinA=12”是“A=30º”的 (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记条件是p :sinA=12,结论为q :A=30º.由条件P 得A=k ·360º+30º或A=k ·360º+150º(k ∈Z),因此A=30º仅为其中的一个值,则p ⇒/q ,但是,当A=30º时,sinA=12成立,∴q ⇒p ,∴“sinA=12”是“A=30º”必要非充分的条件.故选B.二、利用命题的四种形式进行判定(1)如果原命题成立,逆命题不成立,则原命题的条件是充分非必要的;(2)如果原命题不成立,逆命题成立,则原命题的条件是必要非充分的;(3)如果原命题和它的逆命题都成立,则原命题的条件充要的;(4)如果原命题和它的逆命题都不成立,则原命题的条件是非充分非必要的.例3(2004年天津高考题)已知数列{a n},那么“对任意的n∈N*,点P n(n,a n)都在直线y=2x+1上”是“{a n}为等差数列”的()A.必要而不充分条件B.充分而不必要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构造原命题:“若对任意的n∈N*,则点P n(n,a n)都在直线y=2x+1上,则{a n}为等差数列”.此命题为真.其逆命题:“若{a n}为等差数列,则对任意的n∈N*,点P n(n,a n)都在直线y=2x+1上”.此命题为假,所以“对任意的n∈N*,点P n(n,a n)都在直线y=2x+1上”是“{a n}为等差数列”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B.三、利用双箭头的传递性判定由于逻辑联结符号“⇒”、“⇐”、“⇔”具有传递性,因此可根据几个条件的关系,经过若干次的传递,判断所要判断的两个条件之间的依存关系.例4(2004年重庆高考文科)已知p是r的充分不必要条件,s是r的必要条件,q是s的必要条件.那么p是q成立的()A.充分非必要条件B.必要非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解析:用双箭头符号表示p、q、r、s的关系:p⇒r,s⇐r,q⇐s,即p⇒r,r⇒s,s⇒q,∴p⇒r⇒s⇒q,即p⇒q,又r⇒/p,则q⇒/p,故p是q的充分非必要条件.故选A.四、利用集合的子集判定(1)若A⊂__B,就是x∈A则x∈B,则A是B的充分条件,B是A的必要条件;(2)若A≠⊂B,就是x∈A则x∈B,且A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在B中,则A是B的充分非必要条件,B是A的必要非充分条件.(3)若A=B,就是A⊂__B且A⊃__B,则A是B的充分条件,同时A是B的必要条件,即A是B的充要条件.(4)若A⊄B,A/⊃B,则A是B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例5(2004上海春季高考)若非空集合M≠⊂N,则“a∈M或a∈N”是“a∈M∩N”的(B )A.充分非必要条件B.必要非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解析:由于M≠⊂N,所以M∪N=N,M∩N=M,又由并集的定义知:a∈M或a∈N⇔a∈M∪N=N⇔a∈N,a∈M∩N=M⇔a∈M,而M≠⊂N,所以“a∈M或a∈N”⇐“a∈M∩N”,所以“a∈M或a∈N”是“a∈M∩N”例6 已知真命题“a ≥b c >d ”和“a <b e ≤f ”,则“c ≤d ”是“e ≤f ”的________条件. 分析 ∵a ≥b c >d(原命题),∴c ≤d a <b(逆否命题).而a <b e ≤f ,∴c ≤d e ≤f 即c ≤d 是e ≤f 的充分条件.答 填写“充分”.说明:充分利用原命题与其逆否命题的等价性是常见的思想方法.已知p 、q 都是r 的必要条件,s 是r 的充分条件,q 是s 的充分条件,那么s ,r ,p 分别是q 的什么条件?分析 画出关系图1-21,观察求解.解 s 是q 的充要条件;(s r q ,q s)r 是q 的充要条件;(r q ,q s r)p 是q 的必要条件;(q s r p)说明:图可以画的随意一些,关键要体现各个条件、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例7 关于x 的不等式|x |x 3(a 1)x 2(3a 1)0A B A B 1a 3a 12-≤与-+++≤的解集依次为与,问“”是“≤≤或=-”的充要条件吗?()()a a +-⊆121222分析 化简A 和B ,结合数轴,构造不等式(组),求出a .解 A ={x|2a ≤x ≤a 2+1},B ={x|(x -2)[x -(3a +1)]≤0}当≤+即≥时,23a 1a 13B ={x|2≤x ≤3a +1}.A B 2a 2a +13a +11a 323a 1a 2⊆⇔⎧⎨⎩⇔≥≤≤≤当>+即<时,13B ={x|3a +1≤x ≤2}A B 2a 3a +1a +12a 1A B a 11a 3A B 1a 3a 12⊆⇔⎧⎨⎩⇔⊆⇔⊆≥≤=-.综上所述:=-或≤≤.∴“”是“≤≤或=-”的充要条件.说明:集合的包含关系、命题的真假往往与解不等式密切相关.在解题时要理清思路,表达准确,推理无误.。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解:(1)当 a=0 时,原方程化为 2x+1=0,即 x=- 1 ,符合要求. 2
(2)当 a≠0 时,ax2+2x+1=0 为一元二次方程.它有实根,则必须 Δ≥0,
而至少有一个负实根可分为有两个负实根和只有一个负实根的情况:
不妨令方程的根为 x1,x2.
4 4a 0,
当方程有两个负实根时,则有
题都成立,若不易直接证明,可根据命题之间的关系进行等价转换,然后 再加以证明.
一、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的判断
判断 p 是 q 的什么条件: (1)p:x-2=0,q:(x-2)(x-3)=0; (2)p:m<-2,q:方程 x2-x-m=0 无实根; (3 )p :一个 四边形 是矩形 ,q:四边 形的对 角线相 等. 思路分析:分别判断 p⇒q 以及 q⇒p 能否成立,再根据定义得出相 应的 结论.
1.在证明充要条件问题时,通常从“充分性”和“必要性” 两个方面来证明.在证明时,要注意题目给出的推式,若证明“p 的充要条
件是 q”,那么“充分性”是 q⇒ p,“必要性”就是 p⇒ q.若证明“p 是 q 的充
要条件”,则与之相反. 2.证明充要条件问题,其实质就是证明一个命题的原命题和其逆命
所以 p 是 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1.“x>0”是“x≠0”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由“x>0⇒ x≠0”且“x≠0 x>0”,可知“x>0”是“x≠0”的充分不
必要条件.
2.判断 p 是 q 的什么条件: (1)p:a2+b2=0,q:a+b=0; (2)p:a≤-2 或 a≥2,q:方程 x2+ax+a+3=0 有实根; (3)p:圆 x2+y2=r2 与直线 ax+by+c=0 相切,q:c2=(a2+b2)r2.

高中数学: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判断的三种方法

高中数学: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判断的三种方法

高中数学: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判断的三种方法对于充要条件的判断,许多同学感觉困难,下面结合典型例题说明充要条件判断的三种常用方法,供大家参考。

1. 利用定义判断如果已知,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根据定义可进行判断。

例1. 已知p、q都是r的必要条件,s是r的充分条件,q是s的充分条件,那么s是q的_________条件;r是q的_______________条件;p是q的____________条件。

解:根据题意可表示为:由传递性可得图1图1所以s是q的充要条件;r是q的充要条件;p是q的必要条件。

2. 利用等价命题判断原命题与其逆否命题是“同真同假”的等价命题,当我们直接判断原命题的真假有困难时,可以转化为判断其逆否命题的真假。

这一点在充要条件的判断时经常用到。

由,容易理解p是q的充分条件,而q是p的必要条件却有点抽象。

与是等价的,可以解释为若q不成立,则p不成立,条件q是必要的。

例2. 已知真命题“若则”和“若则”,则“”是“”的____________条件。

解:“若则”的逆否命题为“若则”。

又“若”所以“若”为真命题。

故“”是“”的充分条件。

3. 把充要条件“直观化”如果,我们可以形象地认为p是q的“子集”;如果,我们认为p不是q的“子集”,根据集合的包含关系,可借助韦恩图说明,现归纳如下。

图2反映了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时的情形。

图3反映了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时的情形。

图4反映了p是q的充要条件时的情形。

图5、图6反映了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时的情形。

例3. 若,则p是q的什么条件?解:由题设可知参照图3,可得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 ▍▍。

专题02 常用逻辑用语--《2023年高考数学命题热点聚焦与扩展》【原卷版】

专题02  常用逻辑用语--《2023年高考数学命题热点聚焦与扩展》【原卷版】

【热点聚焦】常用逻辑用语主要从三个方面考查,分别为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充要条件的探求、由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探求参数的取值范围以及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由于充要条件知识载体丰富,因此题目往往具有一定综合性.【重点知识回眸】一、充要条件1.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概念p⇒q 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p⇒q,且q p 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p q,且q⇒p 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p⇔q p是q的充要条件p q,且q p 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提醒:A是B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指:A⇒B且B A,A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B是指:B⇒A且A B,弄清它们区别的关键是分清谁是条件,谁是结论.2.等价转化法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等价于q是p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其他情况依次类推.3.充分、必要条件与集合的子集之间的关系设A={x|p(x)},B={x|q(x)}.(1)若A⊆B,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2)若A B,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q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3)若A=B,则p是q的充要条件.二、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1.全称量词:短语“所有的”“任意一个”等在逻辑中通常叫做全称量词,用符号“∀”表示.2.存在量词:短语“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等在逻辑中通常叫做存在量词,用符号“∃”表示.3.全称命题、特称命题及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命题名称语言表示符号表示命题的否定全称命题对M中任意一个x,有p(x)成立∀x∈M,p(x)∃x0∈M,p(x0)特称命题存在M中的一个x0,使p(x0)成立∃x0∈M,p(x0)∀x∈M,p(x)提醒: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的规律是“改量词,否结论”. 三、简单的逻辑联结词【新教材地区不含此内容!】 1.命题中的或、且、非叫做逻辑联结词. 2.命题p 且q 、p 或q 、非p 的真假判断pqp 且q p 或q 非p真 真 真 真 假 真 假 假 真 假 假 真 假 真 真 假 假 假假真3.提醒:“命题的否定”与“(1)命题的否定只是否定命题的结论,而否命题既否定其条件,也否定其结论.(2)命题的否定与原命题的真假总是相对立的,即一真一假,而否命题与原命题的真假无必然联系.4.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真假的判断规律(1)p ∨q :“有真则真,全假才假”,即p ,q 中只要有一个真命题,则p ∨q 为真命题,只有p ,q 都是假命题时,p ∨q 才是假命题.(2)p ∧q :“有假则假,全真才真”,即p ,q 中只要有一个假命题,则p ∧q 为假命题,只有p ,q 都是真命题时,p ∧q 才是真命题. (3) p : p 与p 的真假相反.【典型考题解析】热点一 充分、必要条件的判定【典例1】(2022·天津·高考真题) “x 为整数”是“21x +为整数”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D .既不允分也不必要条件【典例2】(2022·浙江·高考真题)设x ∈R ,则“sin 1x =”是“cos 0x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典例3】(2019·天津·高考真题(文))设x ∈R ,则“05x <<”是“11x -<”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典例4】(2018·北京·高考真题(理))设向量,a b 均为单位向量,则“|3||3|a b a b -=+”是“a b ⊥”的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规律方法】充要条件的三种判断方法:(1)定义法:根据p ⇒q ,q ⇒p 进行判断;(2)集合法:根据由p ,q 成立的对象构成的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进行判断;(3)等价转化法:根据一个命题与其逆否命题的等价性,把要判断的命题转化为其逆否命题进行判断.这个方法特别适合以否定形式给出的问题. 热点二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探求与应用【典例5】(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不等式20x x m -+>在R 上恒成立”的充要条件是( ) A .14m >B .14m <C .1m <D . 1m【典例6】(2017·上海·高考真题)已知a 、b 、c 为实常数,数列{}n x 的通项2n x an bn c =++,*n ∈N ,则“存在*k ∈N ,使得100k x +、200k x +、300k x +成等差数列”的一个必要条件是( )A .0a ≥B .0b ≤C .0cD .20a b c -+=【典例7】【多选题】(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关于x 的不等式220x ax a -+> 对R x ∀∈恒成立”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 ) A .01a << B .01a ≤≤C .103a <<D .0a ≥【总结提升】充分、必要条件的探求方法(与范围有关)先求使结论成立的充要条件,然后根据“以小推大”的方法确定符合题意的条件. 热点三 利用充分、必要条件求参数的取值范围【典例8】(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若“2340x x -->”是“223100x ax a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总结提升】利用充要条件求参数的两个关注点(1)巧用转化求参数:把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或充要条件转化为集合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集合之间的关系列出关于参数的不等式(或不等式组)求解.(2)端点取值慎取舍:在求参数范围时,要注意边界或区间端点值的检验,从而确定取舍. 热点四 全称命题、特称命题的否定与真假判断【典例9】(2020·山东·高考真题)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 A .10>且34> B .12>或45> C .x R ∃∈,cos 1x >D .x R ∀∈,20x ≥【典例10】(2016·浙江·高考真题(理))命题“*,x R n N ∀∈∃∈,使得2n x ≥”的否定形式是 A .*,x R n N ∀∈∃∈,使得2n x < B .*,x R n N ∀∈∀∈,使得2n x < C .*,x R n N ∃∈∃∈,使得2n x <D .*,x R n N ∃∈∀∈,使得2n x <【典例11】(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命题p :0x R ∃∈,01x =-或02x =,则( ) A .p ⌝:x R ∀∈,1x ≠-或2x ≠ B .p ⌝:x R ∀∈,1x ≠-且2x ≠ C .p ⌝:x R ∀∈,1x =-且2x =D .p ⌝:0x R ∃∉,01x =-或02x =【典例12】(2021·全国·高考真题(理))已知命题:,sin 1p x x ∃∈<R ﹔命题:q x ∀∈R ﹐||e 1x ≥,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 A .p q ∧B .p q ⌝∧C .p q ∧⌝D .()p q ⌝∨【典例13】(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命题p :[]21,2,1x x a ∀∈+≥,命题q :[]1,1x ∃∈-,使得210x a +->成立,若p 是真命题,q 是假命题,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_____. 【总结提升】1.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的否定(1)改量词:确定命题所含量词的类型,省去量词的要结合命题的含义加上量词,再对量词进行改写.(2)否结论:对原命题的结论进行否定. 2.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真假的判断方法命题名称 真假 判断方法一 判断方法二 全称命题 真 所有对象使命题真 否定为假 假 存在一个对象使命题假 否定为真 特称命题真存在一个对象使命题真否定为假3.根据全(特)称命题的真假求参数的思路与全称命题或特称命题真假有关的参数取值范围问题的本质是恒成立问题或有解问题.解决此类问题时,一般先利用等价转化思想将条件合理转化,得到关于参数的方程或不等式(组),再通过解方程或不等式(组)求出参数的值或范围.【精选精练】一、单选题1.(2020·山东·高考真题)已知a ∈R ,若集合{}1,M a =,{}1,0,1N =-,则“0a =”是“M N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命题p :∀x >0,总有(x +1)ln x >1,则¬p 为( ) A .∃x 0≤0,使得(x 0+1)ln x 0≤1 B .∃x 0>0,使得(x 0+1)ln x 0≤1 C .∃x 0>0,总有(x 0+1)ln x 0≤1 D .∃x 0≤0,总有(x 0+1)ln x 0≤13.(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sin f x x x =-,命题P : 0,2x π⎛⎫∀∈ ⎪⎝⎭,()0f x <,则( )A .P 是假命题,()0,02P x f x π⎛⎫∀∈≥ ⎪⎝⎭¬:,B .P 是假命题,()000,02P x f x π⎛⎫∃∈≥ ⎪⎝⎭¬:,C .P 是真命题,()0,02P x f x π⎛⎫∀∈ ⎪⎝⎭¬:,>D .P 是真命题,()000,02P x f x π⎛⎫∃∈≥ ⎪⎝⎭¬:,4.(2021·天津·高考真题)已知a ∈R ,则“6a >”是“236a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5.(2021·北京·高考真题)已知()f x 是定义在上[0,1]的函数,那么“函数()f x 在[0,1]上单调递增”是“函数()f x 在[0,1]上的最大值为(1)f ”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6.(2021·浙江·高考真题)已知非零向量,,a b c ,则“a c b c ⋅=⋅”是“a b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7.(2021·全国·高考真题(理))等比数列{}n a 的公比为q ,前n 项和为n S ,设甲:0q >,乙:{}n S 是递增数列,则( ) A .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B .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C .甲是乙的充要条件D .甲既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8.(2022·北京·高考真题)设{}n a 是公差不为0的无穷等差数列,则“{}n a 为递增数列”是“存在正整数0N ,当0n N >时,0n a >”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9.(2020·浙江·高考真题)已知空间中不过同一点的三条直线m ,n ,l ,则“m ,n ,l 在同一平面”是“m ,n ,l 两两相交”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10.(2017·山东·高考真题(文))已知命题p :x R ∃∈,210x x -+≥;命题q :若22a b <,则.a b <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 A .p q ∧B .p q ∧⌝C .p q ⌝∧D .p q ⌝∧⌝11.(2021·陕西·西安中学高三期中)已知命题“R x ∃∈,使212(1)02x a x +-+≤”是假命题,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 B .(1,3)- C .(3,)-+∞D .(3,1)-12.(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2log (1)0x +<”成立的一个必要而不充分条件是( ) A .112x -<<-B .0x >C .10x -<<D .0x <二、多选题13.(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若“2340x x +-<”是“222()330x k x k k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k 可以是( ) A .8- B .5- C .1 D .4三、填空题14.(2018·北京·高考真题(理))能说明“若f (x )>f (0)对任意的x ∈(0,2]都成立,则f (x )在[0,2]上是增函数”为假命题的一个函数是__________.15.(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若“对任意实数02,π⎡⎤∈⎢⎥⎣⎦x ,sin ≤x m ”是真命题,则实数m 的最小值为__.16.(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若命题“∃x ∈R ,使得x 2﹣(a +1)x +4≤0”为假命题,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__.17.(2020·全国·高考真题(理))设有下列四个命题: p 1:两两相交且不过同一点的三条直线必在同一平面内.p 2:过空间中任意三点有且仅有一个平面. p 3:若空间两条直线不相交,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p 4:若直线l ⊂平面α,直线m ⊥平面α,则m ⊥l . 则下述命题中所有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__. ①14p p ∧②12p p ∧③23p p ⌝∨④34p p ⌝∨⌝ 四、解答题18.(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不等式102x x+≥-的解集为条件p ,关于x 的不等式222310x mx m m +---<(23m >-)的解集为条件q . (1)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2)若p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q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第2讲)充要条件的理解及判定方法

(第2讲)充要条件的理解及判定方法

aasf题目高中数学复习专题讲座高考要求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是重要的数学概念,主要用来区分命题的条件p和结论q之间的关系本节主要是通过不同的知识点来剖析充分必要条件的意义,让考生能准确判定给定的两个命题的充要关系重难点归纳(1)要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概念当“若p则q”形式的命题为真时,就记作p⇒q,称p是q的充分条件,同时称q是p的必要条件,因此判断充分条件或必要条件就归结为判断命题的真假(2)要理解“充要条件”的概念,对于符号“⇔”要熟悉它的各种同义词语“等价于”,“当且仅当”,“必须并且只需”,“……,反之也真”等(3)数学概念的定义具有相称性,即数学概念的定义都可以看成是充要条件,既是概念的判断依据,又是概念所具有的性质(4)从集合观点看,若A⊆B,则A是B的充分条件,B是A的必要条件;若A=B,则A、B互为充要条件(5)证明命题条件的充要性时,既要证明原命题成立(即条件的充分性),又要证明它的逆命题成立(即条件的必要性)典型题例示范讲解例1已知p|1-31-x|≤2,q:x2-2x+1-m2≤0(m>0),若⌐p是⌐q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命题意图本题以含绝对值的不等式及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为考查对象,同时考查了充分必要条件及四种命题中等价命题的应用,强调了知识点的灵活性知识依托本题解题的闪光点是利用等价命题对题目的文字表述方式进行转化,使考生对充要条件的难理解变得简单明了错解分析对四种命题以及充要条件的定义实质理解不清晰是解此题的难点,对否命题,学生本身存在着语言理解上的困难技巧与方法利用等价命题先进行命题的等价转化,搞清晰命题中条件与结论的关系,再去解不等式,找解集间的包含关系,进而使问题解决解由题意知命题若⌐p是⌐q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的等价命题即逆否命题为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p :|1-31-x |≤2⇒-2≤31-x -1≤2⇒-1≤31-x ≤3⇒-2≤x ≤10 q :x 2-2x +1-m 2≤0⇒[x -(1-m )][x -(1+m )]≤0 * ∵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不等式|1-31-x |≤2的解集是x 2-2x +1-m 2≤0(m >0)解集的子集 又∵m >0∴不等式*的解集为1-m ≤x ≤1+m∴⎩⎨⎧≥≥⇒⎩⎨⎧≥+-≤-9110121m m m m ,∴m ≥9, ∴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9,+∞)例2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S n =p n +q (p ≠0,p ≠1),求数列{a n }是等比数列的充要条件 命题意图 本题重点考查充要条件的概念及考生解答充要条件命题时的思维的严谨性 知识依托 以等比数列的判定为主线,使本题的闪光点在于抓住数列前n 项和与通项之间的递推关系,严格利用定义去判定 错解分析 因为题目是求的充要条件,即有充分性和必要性两层含义,考生很容易忽视充分性的证明 技巧与方法 由a n =⎩⎨⎧≥-=-)2()1(11n S S n S n n关系式去寻找a n 与a n +1的比值,但同时要注意充分性的证明 解a 1=S 1=p +q当n ≥2时,a n =S n -S n -1=p n -1(p -1)∵p ≠0,p ≠1,∴)1()1(1---p p p p n n =p 若{a n }为等比数列,则nn a a a a 112+==p ∴qp p p +-)1(=p , ∵p ≠0,∴p -1=p +q ,∴q =-1这是{a n }为等比数列的必要条件下面证明q =-1是{a n }为等比数列的充分条件当q =-1时,∴S n =p n -1(p ≠0,p ≠1),a 1=S 1=p -1当n ≥2时,a n =S n -S n -1=p n -p n -1=p n -1(p -1)∴a n =(p -1)p n -1 (p ≠0,p ≠1) 211)1()1(-----=n n n n p p p p a a =p 为常数 ∴q =-1时,数列{a n }为等比数列即数列{a n }是等比数列的充要条件为q =-1例3已知关于x 的实系数二次方程x 2+ax +b =0有两个实数根α、β, 证明|α|<2且|β|<2是2|a |<4+b 且|b |<4的充要条件 证明(1)充分性由韦达定理,得|b |=|α·β|=|α|·|β|<2×2=4设f (x )=x 2+ax +b ,则f (x )的图象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又|α|<2,|β|<2,∴f (±2)>0即有⇒⎩⎨⎧>+->++024024b a b a 4+b >2a >-(4+b ) 又|b |<4⇒4+b >0⇒2|a |<4+b(2)必要性由2|a |<4+b ⇒f (±2)>0且f (x )的图象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方程f (x )=0的两根α,β同在(-2,2)内或无实根∵α,β是方程f (x )=0的实根,∴α,β同在(-2,2)内,即|α|<2且|β|<2例4 写出下列各命题的否定及其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1)若x 、y 都是奇数,则x +y 是偶数;(2)若xy =0,则x =0或y =0;(3)若一个数是质数,则这个数是奇数.解:(1)命题的否定:x 、y 都是奇数,则x +y 不是偶数,为假命题. 原命题的否命题:若x 、y 不都是奇数,则x +y 不是偶数,是假命题.(2)命题的否定:xy =0则x ≠0且y ≠0,为假命题.原命题的否命题:若xy ≠0,则x ≠0且y ≠0,是真命题.(3)命题的否定:一个数是质数,则这个数不是奇数,是假命题. 原命题的否命题:若一个数不是质数,则这个数不是奇数,为假命题. 例5 有A 、B 、C 三个盒子,其中一个内放有一个苹果,在三个盒子上各有一张纸条.A 盒子上的纸条写的是“苹果在此盒内”,B 盒子上的纸条写的是“苹果不在此盒内”,C 盒子上的纸条写的是“苹果不在A 盒内”.如果三张纸条中只有一张写的是真的,请问苹果究竟在哪个盒子里? 解:若苹果在A 盒内,则A 、B 两个盒子上的纸条写的为真,不合题意.若苹果在B 盒内,则A 、B 两个盒子上的纸条写的为假,C 盒子上的纸条写的为真,符合题意,即苹果在B 盒内.同样,若苹果在C 盒内,则B 、C 两盒子上的纸条写的为真,不合题意. 综上,苹果在B 盒内. 学生巩固练习 1函数f (x )=x |x +a |+b 是奇函数的充要条件是( ) A ab =0 B a +b =0 C a =b D a 2+b 2=0 2 “a =1”是函数y =cos 2ax -sin 2ax 的最小正周期为“π”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非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 3 a =3是直线ax +2y +3a =0和直线3x +(a -1)y =a -7平行且不重合的___ 4命题A 两曲线F (x ,y )=0和G (x ,y )=0相交于点P (x 0,y 0),命题B 曲线F (x ,y )+λG (x ,y )=0(λ为常数)过点P (x 0,y 0),则A 是B 的__________条件 5设α,β是方程x 2-ax +b =0的两个实根,试分析a >2且b >1是两根α、β均大于1的什么条件? 6已知数列{a n }、{b n }满足b n =nna a a n +++++++ 321221,求证数列{a n }成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数列{b n }也是等差数列 7已知抛物线C y =-x 2+mx -1和点A (3,0),B (0,3),求抛物线C 与线段AB 有两个不同交点的充要条件 8 p :-2<m <0,0<n <1;q :关于x 的方程x 2+mx +n =0有2个小于1的正根,试分析p 是q 的什么条件(充要条件) 参考答案 1解析若a 2+b 2=0,即a =b =0,此时f (-x )=(-x )|x +0|+0=-x ·|x |=-(x |x +0|+b )=-(x |x +a |+b )=-f (x ) ∴a 2+b 2=0是f (x )为奇函数的充分条件,又若f (x )=x |x +a |+b 是奇函数,即f (-x )=(-x )|(-x )+a |+b =-f (x ),则必有a =b =0,即a 2+b 2=0∴a 2+b 2=0是f (x )为奇函数的必要条件 答案 D 2解析若a =1,则y =cos 2x -sin 2x =cos2x ,此时y 的最小正周期为π故a =1是充分条件,反过来,由y =cos 2ax -sin 2ax =cos2ax 故函数y 的最小正周期为π,则a =±1,故a =1不是必要条件 答案 A 3解析当a =3时,直线l 1:3x +2y +9=0;直线l 2:3x +2y +4=0∵l 1与l 2的A 1∶A 2=B 1∶B 2=1∶1,而C 1∶C 2=9∶4≠1,即C 1≠C 2,∴a =3⇔l 1∥l 2 答案 充要条件 4解析若P (x 0,y 0)是F (x ,y )=0和G (x ,y )=0的交点,则F (x 0,y 0)+λG (x 0,y 0)=0,即F (x ,y )+λG (x ,y )=0,过P (x 0,y 0); 反之不成立 答案充分不必要 5解根据韦达定理得a =α+β,b =αβ 判定的条件是p :⎩⎨⎧>>12b a ,结论是q :⎩⎨⎧>>11βα (注意p 中a 、b 满足的前提是Δ=a 2-4b ≥0)(1)由⎩⎨⎧>>11βα,得a =α+β>2,b =αβ>1,∴q ⇒p (2)为证明pq ,可以举出反例取α=4,β=21,它满足a =α+β=4+21>2,b =αβ=4×21=2>1,但q 不成立 综上讨论可知a >2,b >1是α>1,β>1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6证明①必要性设{a n }成等差数列,公差为d ,∵{a n }成等差数列 1212(12)[1223(1)]1231n n a a na a n d n n b nn n +++++++⋅+⋅++-∴==+++++++ 12(1)3a n d =+-⋅从而b n +1-b n =a 1+n ·32d -a 1-(n -1) 32d =32d 为常数故{b n }是等差数列,公差为32d ②充分性:设{b n }是等差数列,公差为d ′,则b n =(n -1)d∵b n (1+2+…+n )=a 1+2a 2+…+na n① b n -1(1+2+…+n -1)=a 1+2a 2+…+(n -1)a n②①-②得na n =2)1(2)1(--+n n b n n n b n -1111111113[(1)][(2)](1)22222n n n n n n n a b b b n d b n d b n d -+-+-'''=-=+--+-=+-⋅ 从而得a n +1-a n =23d ′为常数,故{a n }是等差数列 综上所述,数列{a n }成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数列{b n }也是等差数列 7解 ①必要性由已知得,线段AB 的方程为y =-x +3(0≤x ≤3)由于抛物线C 和线段AB 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所以方程组⎩⎨⎧≤≤+-=-+-=)30(312x x y mx x y *有两个不同的实数解 消元得x 2-(m +1)x +4=0(0≤x ≤3)设f (x )=x 2-(m +1)x +4,则有2(1)440(0)40(3)93(1)401032m f f m m ⎧∆=+-⨯>⎪=≥⎪⎪⎨=-++≥⎪+⎪<<⎪⎩ 1033m ⇒<≤ ②充分性当3<x ≤310时, x 1=2)1(1216)1(122+-+>-+-+m m m m >0 3216)1310(1310216)1(1222=-+++≤-+-+=m m x ∴方程x 2-(m +1)x +4=0有两个不等的实根x 1,x 2,且0<x 1<x 2≤3,方程组*有两组不同的实数解因此,抛物线y =-x 2+mx -1和线段AB 有两个不同交点的充要条件是3<m ≤310 8解 若关于x 的方程x 2+mx +n =0有2个小于1的正根,设为x 1,x 2 则0<x 1<1,0<x 2<1,有0<x 1+x 2<2且0<x 1x 2<1, 根据韦达定理 ⎩⎨⎧<<<-<⎩⎨⎧=-=+10202121n m n x x m x x 得 有-2<m <0;0<n <1即有q ⇒p反之,取m =-21491,02131,21,312⨯-=∆=+-=x x n <0 方程x 2+mx +n =0无实根,所以p q综上所述,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课前后备注1.已知p 是r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s 是r 的必要条件,q 是s 的必要条件,那么p 是q 成立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依题意有p ⇒r ,r ⇒s ,s ⇒q ,∴p ⇒r ⇒s ⇒q .但由于r p ,∴q p .答案:A2. “cos2α=-23”是“α=k π+12π5,k ∈Z ”的 A.必要不充分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解析:cos2α=-23⇔2α=2k π±6π5⇔α=k π±12π5. 答案:A3.在△ABC 中,“A >B ”是“cos A <cos B ”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在△ABC 中,A >B ⇔cos A <cos B (余弦函数单调性).答案:C4.命题A :两曲线F (x ,y )=0和G (x ,y )=0相交于点P (x 0,y 0),命题B :曲线F (x ,y )+λG (x ,y )=0(λ为常数)过点P (x 0,y 0),则A 是B 的__________条件.答案:充分不必要5.函数f (x )=x 2-2ax -3在区间[1,2]上存在反函数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a ∈(-∞,1]B.a ∈[2,+∞)C.α∈[1,2]D.a ∈(-∞,1]∪[2,+∞)解析:∵f (x )=x 2-2ax -3的对称轴为x =a ,∴y =f (x )在[1,2]上存在反函数的充要条件为[1,2]⊆(-∞,a ]或[1,2]⊆[a ,+∞),即a ≥2或a ≤1.答案:D6.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p n +q (p ≠0且p ≠1),求数列{a n }成等比数列的充要条件.分析:先根据前n 项和公式,导出使{a n }为等比数列的必要条件,再证明其充分条件.解:当n =1时,a 1=S 1=p +q ;当n ≥2时,a n =S n -S n -1=(p -1)·p n -1.由于p ≠0,p ≠1,∴当n ≥2时,{a n }是等比数列.要使{a n }(n ∈N *)是等比数列,则12a a =p ,即(p -1)·p =p (p +q ),∴q =-1,即{a n }是等比数列的必要条件是p ≠0且p ≠1且q =-1.再证充分性:当p ≠0且p ≠1且q =-1时,S n =p n -1,a n =(p -1)·p n -1,1n n a a =p (n ≥2), ∴{a n }是等比数列.。

充要条件的探求与证明ppt完美课件 通用

充要条件的探求与证明ppt完美课件 通用

lg
x
1
,
x
1 ,


于x的
方程f
2
(
x)
0,
x 1
bf (x) c 0有7个不同的实数解的充
要条件是 ( )
A. b<0且c>0 C. b<0且c=0
B. b>0且c<0 D. b≥0且c=0
充 要 条 件 的 探求与 证明pp t完美课 件 通 用
充 要 条 件 的 探求与 证明pp t完美课 件 通 用
[解] 作函数 y=f(x)的图象, 由图 知, 方程 f(x)=0有3个不同实根, 方程 f(x)=a (a>0)有4不同实根.
充 要 条 件 的 探求与 证明pp t完美课 件 通 用
充 要 条 件 的 探求与 证明pp t完美课 件 通 用
若使关于x的方程f 2(x)+bf(x)+c=0 有7个不同的实根,则当且仅当关于t的 方程 t2+bt+c=0有一个零根和一个正根. ∴c=0, 且b<0.
充 要 条 件 的 探求与 证明pp t完美课 件 通 用
充 要 条 件 的 探求与 证明pp t完美课 件 通 用
[考点搜索]
1. 根据已知,探求使一个命题成立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 充要条件等.
2. 探求充要条件常用三种思维方法: ① 先求必要条件,再验证充分性; ② 先求充分条件,再验必要性; ③ 将命题作条件转化后再作探求, 化难为易.
充 要 条 件 的 探求与 证明pp t完美课 件 通 用
充 要 条 件 的 探求与 证明pp t完美课 件 通 用
[例2] 设a、b、c为常数,对任意 x∈R,不等式asinx+bcosx+c>0恒成 立的充要条件是________.

浅谈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浅谈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课程篇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在整个高中的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表现在2016年的考纲上明确指出要理解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意义。

因此学好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对整个高中的学习都是至关重要的。

一、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有关概念1.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一般地,“若p ,则q ”为真命题,是指由p 通过推理可以得出q ,记作:p ⇒q 。

并且说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说明:①这里所谓“充分”,即要使q 成立,只要有p 成立就足够了;所谓“必要”,即q 是p 成立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②通常:若p ⇒q ,且p ,则称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若q ,且q ⇒p ,则称p 是必要不充分条件。

③“p 是q 的充分条件”与“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不一样的,因为前者中的p 是否为q 的必要条件并不确定;“p 是q 的必要条件”与“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不一样,因为前者中的p 是否为q 的充分条件并不确定。

④“p 是q充分条件”指的是“q ”,“p 是q 的不必要条件”可认为:“p ”。

⑤若p 是充分条件,q 是r 的充分条件,则p 是r 的充分条件。

若p 是q 的必要条件,q 是r 的必要条件,则p 是r 的必要太难。

这说明它们具有传递性。

2.充要条件一般地,如果既有p ⇒q ,又有q ⇒p ,就记作p ⇔q ,此时,我们说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

显然,如果p 是q 的充要条件,那么q 也是p 的充要条件。

说明:①概括地说,如果p ⇔q ,那么p 与q 互为充要条件。

②若q ,且p ,则称p 是q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二、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1.定义法:直用定义进行判断若p ⇒q ,且p ,则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若q,且q ⇒p ,则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若p ⇔q ,则p 是q 的充要条件。

若q ,且p ,则p 是q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注意:①充要条件的叙述常用“当且仅当”“必须且只需”等语句表示。

充要条件的判断技巧高中

充要条件的判断技巧高中

充要条件的判断技巧高中
1. 特殊性原理:若定理中已有一个特殊情形成立,则可以判断该定理在一般情形下也成立。

2. 对偶原理:若定理关于某些命题的结论可以转化为相应命题的对偶结论,则这两个结论是等价的。

3. 反证法:若定理不能成立,则它的否定命题一定成立。

4. 逆否命题:若定理中对某个命题的肯定和否定均成立,则该命题是充要条件。

5. 必要条件:在求解充要条件时,可以先考虑该条件是必要的,即如果某命题成立,则该条件一定成立。

6. 充分条件:在求解充要条件时,可以先考虑该条件是充分的,即如果该条件成立,则该命题一定成立。

7. 容斥原理:若两个命题之间有重叠的部分,则可以考虑使用容斥原理来求解充要条件。

8. 定义法:有些定理本身的定义就包含了充要条件,可以通过对定义的分析来得到结论。

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

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

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
一般来说,判断条件有两种方法:统计学概念和逻辑规则。

统计学概念是基于某种量表来衡量事物的位置。

可以建立一个量表,把所有要判断的事物放入,然后根据这个量表来给每个事物一个合适的分数,最后再用一定的标准来把打分结果拉出来,这样就可以准确的判断出一个对象是否符合条件。

另一种方法就是逻辑规则,这种方法可以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使用。

比如,我们要判断一个人的年龄是否超过18岁,可以使用逻辑规则,即先把相关数据拿出来,比如他的出生日期、就读学校的注册时间等,然后根据这些数据来判断他是否已经满18岁。

最后,对于一些判断条件很苛刻的情况,一般都会采用统计学方法,比如,如果要找到一个受众群体,就要拿出和这个受众群体相关的量表,比如它的职业、学历、收入水平等,然后根据这些量表来拉出一个比较准确的结果。

高中数学充分必要条件判断技巧

高中数学充分必要条件判断技巧

高中数学充分必要条件判断技巧
1、把问题分解:首先,需要弄清楚问题的具体内容,将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以便找出问题的本质。

2、画出图形:如果问题涉及几何图形,那么可以画出图形,观察图形的性质,以便更好地理解问题。

3、把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将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以便更好地理解问题。

4、分析问题:根据问题的性质,分析问题,结合实际情况,用适当的数学方法来解决问题。

5、判断充分必要条件:根据问题的性质,判断出充分必要条件,以便更好地理解问题。

西点课业高考数学专题复习(一充要条件的探求与判定ppt(精)

西点课业高考数学专题复习(一充要条件的探求与判定ppt(精)
充要条件的探求与证明
第一课时: 充 要 条 件 的 探 求:
第一课时: 充 要 条 件 的 探 求:
[课前引导]
第一课时:
充 要 条 件 的 探 求:
[课前引导]
1. 若a,b,c∈R,则b2-4ac<0 是ax2+bx+c>0恒成立的 ( )
A. 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 f (x)不是奇函数. 从而排除A、B、C,
故选D.
[考点搜索]
[考点搜索]
1. 根据已知,探求使一个命题成立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 充要条件等.
[考点搜索]
1. 根据已知,探求使一个命题成立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 充要条件等.
2. 探求充要条件常用三种思维方法: ① 先求必要条件,再验证充分性; ② 先求充分条件,再验必要性; ③ 将命题作条件转化后再作探求, 化难为易.
[链接高考]
[链接高考]
[例1] 设定义域为R的函数f ( x)

lg
x

1
,
x

1 ,
则关于x的方程f
2(
x)

0,
x 1
bf ( x) c 0有7个不同的实数解的充
要条件是 ( )
A. b<0且c>0 C. b<0且c=0
B. b>0且c<0 D. b≥0且c=0
[解] 作函数 y=f(x)的图象, 由图 知, 方程 f(x)=0有3个不同实根, 方程 f(x)=a (a>0)有4不同实根.

b,

a

判断充要条件的四种常用方法

判断充要条件的四种常用方法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分析:宜采用传递性法来解。
解:由已知

即有如下关系式:
由传递性,知,故选C。
三、集合法
若将命题p、q看成集合,当pq时,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即。这可以用“小范围推出大范围”帮助记忆。当p=q时,则p、q互为充要条件。
二、传递性法
根据充要关系的传递性来判断的方法叫传递法。
充分条件具有传递性,若,则,即。
必要条件也有传递性,若,则,即的必要条件。
当然充要条件也有传递性。因此,对于较复杂的(连锁式)充要关系的判断可用连锁式的传递图示法来解答最为适宜。
例2. 若A、B都是C的充要条件,D是A的必要条件,B是D的必要条件,则D是C的( )
解:由且,显然,故选B。
四、等价命题法
当某一命题不易直接判断条件与结论的充要关系(特别是对于否定形式或“≠”形式的命题)时,可利用原命题与其逆否命题等价性来解决,即等价转化为判断其逆否命题。
例4. 若,,则p是q的___________条件。
解:考虑逆否命题:,显然有,所以,即p是q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当某一命题不易直接判断条件与结论的充要关系特别是对于否定形式或形式的命题时可利用原命题与其逆否命题等价性来解决即等价转化为判断其逆否命题
判断充要条件的四种常用方法
一、定义法
定义法即借助“”号,可记为:箭头所指为必要,箭尾跟着是充分,即:
1. 若pq但,则p是q的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2. 若,则p是q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3. pq且qp,则p是q的既充分又必要条件,即充要条件;
4. ,则p是q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 由 2 x (a 1) (a 1)
2
2
(a 1) 2 x (a 1) (a 1)
2 2
2
2a x a 1
2
由x 4( a 1) x 3( 4a 1) 0
2
( x 3)[ x ( 4a 1)] 0 设集合A { x | 2a x a 1},
即 x|xa|+b= x|x+a| b成立.
比较等式两边函数式结 构可得: a a 2 2 , 即a b 0, 即a b 0. b b
[考点搜索]
1. 根据已知,探求使一个命题成立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 充要条件等.
2. 探求充要条件常用三种思维方法: ① 先求必要条件,再验证充分性; ② 先求充分条件,再验必要性; ③ 将命题作条件转化后再作探求, 化难为易.
1, a n 1 2a n 1 an ( n N *), 设bn an p an
( p 0为常数), 求数列{bn }为等比数列的 充要条件.
[解]
bn
an p an
, a n
p bn 1
,
又a n 1 从而
2a n 1 an p
,
[解析] 命题p为真命题 对任意实数
a 0 a 2 2 x都有ax x 0成立 a 16 0 1 4 a 2.
命题q为真命题 当x 0时不等式 2 x 1 1 ax恒成立, 即a 2x 1 1 x
恒成立 当x 0时, a 恒成立. 当x 0时 2 x 1 1, 2 x 1 1 2, 从而0 2 2x 1 1 1.
2 2x 1 1
命题q为真命题.
设A ( 2,), B [1,), 则“ p或q”为真命题 , 且“ p且q”为假命题 a A B且 a A B a [1,2]. 故“ p或q”为真命题且“p且q” 为假命题的充要条件是 a 2. 1
充要条件的探求与证明
第一课时:
充要条件的探求
[基础导引]
1. 若a,b,c∈R,则b2-4ac<0是 ax2+bx+c>0恒成立的 条件
答案: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2. 函数 f (x) = x|x+a|+b是奇函数的 充要条件是 (用a,b表示)
[解] f (x)为奇函数 对任意实数x都有 f(x) = f (x)成立. 即 x|x+a|+b = (x|x+a|+b)成立,

8

4
) a 1, 若a 1
则f ( x ) cos 2 x f ( 即f (
2 sin( 2 x

4
)

8
)
2 sin(

2
) 2,

8
)是函数y f ( x )的最小值,
y f ( x )的图象关于直线 x 对称的充要条件是 1. a
2 2
a b .
2 2
a a
(2) i 、j 是不共线的单位向量 , 5i 3 j , b 3i 5 j , 则a b , 则 b 的充要条件是_________ .
(2) i 、j 是不共线的单位向量 , a 5i 3 j , b 3i 5 j , 则a b , 则 a b 的充要条件是_________ . [解析] a b a b 0, 即(5i 3 j ) (3i 5 j ) 0, 2 2 即 j 16i j 15 j 0, i j 1, 15 16i j 0, 即i j 0, i j .
Q正确 ( 2a 3) 4 0,
2
即a
5 2
或a
1 2
.
设集合P ( 0,1), Q ( , 则P Q ( ,1) ( 5 2
1 2
)(
5 2
,), 1 2
,), P Q ( 0,
).
P与Q有且只有一个正确 a P Q . 又a 0, a 1 a [ 1 2 ,1) ( 5 2 ,)为所求的充要条件 .
[解析] 设函数 f(x)=asinx+bcosx+c, x∈R, 据题意, f(x)>0恒成立,∴f(x)min >0.
f ( x) a b sin( x ) c
2 2 2 2
f ( x )min a b c , 由 a b c 0得 : c
1 2
,b
1 2
,则
2. 已知a>0, a≠1, 设P: 函数y=loga(x+1)
在区间(0,+∞)内单调递减; Q: 曲线y=x2+(2a 1)x+1与x轴交于不同的两点, 求P与Q有且 只有一个正确的充要条件.
2. 已知a>0, a≠1, 设P: 函数y=loga(x+1)
在区间(0,+∞)内单调递减; Q: 曲线y=x2+(2a 1)x+1与x轴交于不同的两点, 求P与Q有且 只有一个正确的充要条件. [解] P正确 0 a 1,
[解析] 取 30, 60, 则
sin sin( ), 但 p q. 若0

2
,

2
,
则 sin sin( ), q p. 故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
[例2] 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1) 设l为直线, 、为平面, 且l , 则 的充要条件是l ; ( 2) 复数z为纯虚数的充要条件是z 0;
[例5] 已知数列 a n }满足 : a1 0且a1 {
1, a n 1 2a n 1 an ( n N *), 设bn an p an
( p 0为常数), 求数列{bn }为等比数列的 充要条件.
[例5] 已知数列 a n }满足 : a1 0且a1 {
2. 设p : 4 x 3 1, q : x ( 2a 1) x
2
a (a 1) 0, 若p是q的必要而不充 分条件, 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 .
1 [解] 由 4 x 3 1得: x 1. 2 2 由x ( 2a 1) x a (a 1) 0得: a x a 1. p: 1 2 x 1, q : a x a 1
请听题:
下面五个图案 分别代表哪五个 成语?
第二课时:
充要条件的判定
x 1 x 1
[基础导引]
1. 设集合A { x | 0}, B { x |
x b a }, 若“a 1 ”是“A B ” 的充分条件, 则b的取值范围可以是
(1). 2 b 0 (3). 3 b 1
(2). 0 b 2 (4). 1 b 2
[解]
据题意, 当a 1时, 有A B ,
而当a 1时, A ( 1,1), B (b 1, b 1).
A B 1 b 1 b, 1 1, 即 2 b 2. b的取值范围是集合( 2,2)的子集, 选项( 2)( 4)符合要求.
[解] 作函数 y=f(x)的图象, 由图知, 方程
f(x)=0有3个不同实根, 方程f(x)=a (a>0)
有4不同实根.
若使关于x的方程f 2(x)+bf(x)+c=0 有7个不同的实根,则当且仅当关于t的
方程 t2+bt+c=0有一个零根和一个正根.
∴c=0, 且b<0.
[例2] (1)设a、b、c为常数,对任意 x∈R,不等式asinx+bcosx+c>0恒成立的 充要条件是________.
1 a n 1
1 2
1 an 2a n

1 2a n

1 2
,
bn 1 1
bn 1 2p
( p 0),
2( bn 1 1) bn 1 p 即2bn 1 bn p 1, 且b1 a1 p a1 ,
故数列{bn }为等比数列的充要条件从
结论成立证明条件也成立. 2.为了证明充要条件的方便,可把 命题的条件或结论价等价转化,目的是
化生为熟,便于证明.
[链接高考]
[例1]
已知、 均为锐角, 若p :
sin sin( ), q : p是q的 ______条件

2
,则
[在线探究]
1. 设a, b∈R, 则使|a|+|b|>1成立 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1). a b 1 (3). b 1 (2). a 1 2 (4). a 1 且b 1 2
[解] 取a=1, b=0, 则|a|+|b|=1,从而
排除(1)(4). 取a
a b 1, 从而排除( 2)
2
(3) 设a、b R, 则 a b a b 成立的 必要条件是ab 2.
(2)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______ .
[例3] 设p : 2 x (a 1) (a 1)
2 2
2
( a 1), q : x 4( a 1) x 3( 4a 1) 0, 若p是q的充分非必要条件 求实数a的 , 取值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