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甲午战争期间清政府的“以夷制夷”外交
试论李鸿章_以夷制夷_的外交思想
制日”的想法。 李鸿章觉得:中俄领地虽接壤,但俄国政治经济中心远在
欧洲部分,对中国威胁不大。 他为了防范日本,甚至不惜饮鸩止渴,试图
联络沙俄抵制日本。 李鸿章认为:与其联络小国防大国,不如联络大国
防小国。 古时叫做“ 远交近攻”,现在不妨叫做“ 两害相形取其轻”或“ 以
夷制夷”。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朝的惨败而结束,1895 年 4 月 17 日清政府
一、李鸿章所处的时代及“ 以夷制夷”外交理论的形成 从李鸿章 1847 年中举人开始的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 英国 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而到 1901 年李鸿 章去世,工业革命从欧洲向北美扩散,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相应的资本 主义政治制度得到巩固和发展 ,并且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从 19 世纪末 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这就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性和扩张性,他 们利用坚船利炮,在世界范围内疯狂的强占商品市场,争夺原料产地。 将广大亚、非、拉国家沦为半殖民地或殖民地国家,并在经济上成为其 附庸。 然而同一时期的中国, 正处在腐朽的封建专制时期, 国内政治腐 败,民不聊生,农民起义不断,经济凋敝,资本主义虽有缓慢发展,但自 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对外关系上仍执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对 新 兴 的 资 本 主 义 一 无 所 知 ,直 到 1840 年 ,英 国 用 大 炮 轰 开 了 中 国 的 大门,给中国近代带来了无尽的屈辱。 这 就 是 李 鸿 章 所 生 活 的 时 代— ——晚 清 中 国 经 受 着 内 忧 外 患 的 困 境, 抱着病入膏肓的躯体身不由己地被西方列强推入其瓜分殖民地的 狂潮中。 穷途末路的清王朝,既不能重振强汉盛唐时的雄风,又不能将 中国引向以工业革命为基础的现代社会。 面对清王朝的积贫积弱,其在 对外交往中的回旋余地,自然就可想而知了,李鸿章正是在此时粉墨登 场,开始了他的外交生涯,并提出了“ 外须和戎,以夷制夷”的外交理论。 “ 以夷制夷”是李鸿章主持外交事务的指导性策略。 二、“ 以夷制夷”外交理论形成的原因 李 鸿 章 的“ 以 夷 制 夷 ”的 理 论 的 产 生 和 形 成 ,有 其 复 杂 而 又 深 刻 的 主客观原因,择要来说,是李鸿章本人对中西文化的中外势力比较权衡 之后做出的抉择。 第一:当时的社会形势。 李鸿章的“ 以夷制夷”是从中国现状和中外 实力相差悬殊这个现实的基础上产生和形成起来的。 由于在实践上与 洋人打交道最早,也最多,他在《 筹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撤折》 中明确指出 中国面临“: 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和数千年未有之强敌”,我们必须委曲求 全先“ 外须和戎”,再趁机“ 以夷制夷”。 他在《 筹议海防折》 中反复指出: “ 彼之军械强于我,技艺精于我( 若开战) 即暂胜终败”。 因而他极力主张 与洋人友好相处,搞好关系再徐图自强,也就是要在中国的军事实力得 到切实 加 强 之 前 ,“ 必 以 力 保 和 局 为 紧 要 关 键 ”而 要 达 到“ 和 局 ”就 必 须 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为我所用 ,采用“ 以夷制夷”的手段,在列强的夹缝 中生存。 第二:李鸿章个人的因素。 李鸿章出生在传统的封建地主家庭。 从 小接受封建王朝儒家传统教育 。 儒家所倡导的“ 忠信笃敬”是李鸿章在 对外交往中一贯所遵循的。 李鸿章幻想着凭借儒家“ 忠信笃敬”四字方 针进行外交活动中,外国人能被其打动,也能被中国的儒家处世原则所 感化。 因此在面对列强的欺凌时他常常以不惜在国家的权益上做出某 种限度的让步的方法来妄想换取列强的同情。 第三:清政府的外交态度。 在列强侵略中国以前,清政府一直奉行 的是传统外交。 因此在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决策高层面对与西方列强 的“ 新外交”时不知所措。 一方面心有不甘;另一方面又一味的妥协投降 卖国。 李鸿章虽可算清政府的“ 外交部长”但他却没有真正的外交决策 权。 我们都知道整个清政府就是“ 慈禧太后”一个人说了算,李鸿章只能 唯命是从。 而清政府对与西方各国的外交一直没有明确的方针和态度, 这 使 得 清 政 府 的 外 交 官 们 在 处 理 外 交 事 件 时“ 底 气 不 足 ”,这 也 是 李 鸿 章的外交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不够大胆的原因。 因此,李鸿章在处理外交 事 件 时 既 要 揣 测 慈 禧 的 态 度 ,又 要 考 虑 个 人 的 前 途 问 题 ,他 倡 导“ 大 事 化小,小事化无”,力求维持一个和平环境。 三、“ 以夷制夷”外交策略的实践 ( 一) 李鸿章在利用各国矛盾相互牵制以保存自己的策略大致经过 了“ 联日制西”到“ 联俄制日”的演变过程。 日本是中国的近邻,1871 年 中 日 立 约 , 揭 开 了 近 代 两 国 关 系 的 序 幕,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迅速崛起并且也受过西方列强的侵略,因此李鸿 章在初与日本打交道时,曾产生过“ 联日制西”的念头。 李鸿章曾说“: 日 本巨苏、浙仅三日程,精通中华文字,其兵甲较东岛各国差强,正可联为 外援; 勿使吸西人倚为外府”(《 李鸿章全集》 — ——286 页 时代文艺出版 社 1998 年版) 。 他主张在不失国体和权益的条件下可以答应日本建交 签约的要求,这样既可以联络中日邦交,又可以使两国共同御敌。 1871 年 9 月 13 日 ,李 鸿 章 与 日 本 代 表 达 宗 诚 签 订 了《 中 日 修 好 条 规》 和《 中 日通商章程》 。 可以说《 中日修好条规》 是近代中国与外国签订的平等条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24+3)【同步练习14】
2021-2022学年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一、选择题:本题共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4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1·安徽省泗县第一中学高一开学考试)1888年,康有为进京上书指出中国危机,提出“厘革积弊,修明内政”,向西方学习,实行改革。
但当时“举京师之人,咸以康为病狂,大臣阻格,不为代达”。
这局面反映了当时A.救亡图存成为社会共识B.中国变革内政的艰难性C.学习西方条件尚不具备D.光绪因大臣阻挠被蒙蔽2.(2021·安徽高一期末)百日维新时期,维新派不仅没有将洋务派纳入变法阵营的打算,反而将他们推向了反对变法的阵营、而地方督抚除湖南巡抚陈宝箴等极个别人以外均持观望态度、这反映出A.缙绅士大夫观念都很保守B.维新派缺乏有力的政治支持C.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上软弱D.制度变革不符合各方利益3.(2021·安徽省定远中学高一月考)1895年12月,上海强学会成立,特别强调要学习西方思想、先进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其机关报-《强学报》采用孔子纪年,刊发上谕及政论文章,并接受西方七日为一星期及星期日休假的习惯。
可见,强学会A.体现了维新运动的西学观念B.显示了维新变法组织的多样性C.唤起了有志之士的忧患意识D.体现了新学与旧学交融的特征4.(2021·安徽省定远中学高一月考)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
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
”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A.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B.《辛丑条约》,太平天国,甲午战争C.太平天国,《辛丑条约》,甲午战争D.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5.(2021·合肥市第六中学高一期末)以下内容为美国驻华公使对中国某一事件的报道。
中日甲午战争对清朝政权的冲击
中日甲午战争对清朝政权的冲击中日甲午战争,又称中日战争、甲午战争,是指1894年至1895年间,中国清朝与日本帝国之间的一场战争。
这场战争对于清朝政权来说,产生了深远的冲击。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探讨中日甲午战争对清朝政权的冲击。
一、政治冲击中日甲午战争对清朝政权的政治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国际地位下降: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与外国列强进行正面冲突的战争,清朝政府在战争中的失败使得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幅下降。
此前,中国一直被视为东方大国,但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和澎湖列岛,并赔偿巨额赔款,这使得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受到了严重损害。
2. 内外交困:甲午战争后,清朝政府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
外部上,清朝政府不得不面对列强的压力和侵略,内部上,清朝政府面临着民众的不满和反抗。
这使得清朝政府的统治面临着严重的挑战,政权的稳定性受到了严重威胁。
3. 政治改革的推动:甲午战争的失败使得清朝政府意识到自身的腐败和落后,进一步推动了政治改革的进程。
清朝政府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戊戌变法等,试图挽救政权的危机。
然而,这些改革措施并未能够取得实质性的成果,反而进一步加剧了政权的动荡。
二、经济冲击中日甲午战争对清朝政权的经济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崩溃:甲午战争后,清朝政府不得不支付巨额赔款,这使得清朝政府的财政状况严重恶化。
同时,战争还导致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使得中国的经济陷入了崩溃的状态。
这使得清朝政府无力应对国内外的挑战,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
2. 外资侵入:甲午战争后,中国不得不向日本等列强支付巨额赔款,这使得外资大量涌入中国。
外资的涌入使得中国的经济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中国的产业和市场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同时,外资的涌入也加剧了中国的经济依赖性,使得中国的经济更加脆弱。
3. 经济改革的推动:甲午战争的失败使得清朝政府意识到中国经济的薄弱和落后,进一步推动了经济改革的进程。
李鸿章外交思想
李鸿章外交思想内容摘要:李鸿章几乎承办了清末所有重大对外事务,为清廷所倚重,名扬国际,在中国近代外交史上有重要影响,然而李鸿章从小接受的是系统的儒家教育,本身又是封建地主的一员,生活在封闭的晚清时代,没有全面的认识世界的机会,因此其外交思想难免有很大的局限性。
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多是封建地主阶级自身利益,丧权辱国。
很多人对他的评价是“卖国贼”。
其实不然,纵使他代表签订了《马关条约》等一系列丧权辱国条约,纵使他的“遵循外交”、“利益均沾”极大的损害了中国权益,然而谁愿意背上卖国的骂名?当时清廷形势使其力不从心,加之统治者思想的左右,使之难施其政,国家步步陷入危难实是必然。
李鸿章出于当时形势、所处的位置的考虑及自身的局限性的桎梏等综合因素最终使其思想、行为使然。
关键词:内政、外交、和戎、自强、遵循外交、以夷制夷、李鸿章主持清末外交近30年,其主导思想是争取和局。
内政外交相结合,以“和戎”为途径,“自强”为目地。
主张变法自强。
就外交实践而言,他彻底失败了,但就思想本身来说,李鸿章的和局思想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积极性,不应随着外交实践的失败而完全否定。
1840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利用坚船利炮叩开紧闭的大清国门,迫使清政府签订中国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割地、赔款、通商。
此后,西方列强接踵而至,竞相叩关逼迫清廷就范签订不平等条约。
在列强的肆意侵略下,中国主权不断的沦丧,领土大片的被割占,疆界频繁的变更,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步步加深,社会矛盾被不断激化,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华民族危机四伏。
外忧未除,内患又起,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突发。
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清王朝在内忧外患的双重打击下,国力几乎消耗殆尽,积贫积弱,国势日下,清廷封建统治岌岌可危。
李鸿章正是在此时局下粉墨登场主持清末外交事务,1870年李鸿章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开始接手清朝外交。
在如此严酷的情势下,腐败的清朝统治者竟毫无警觉,依然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以为区区“夷狄”不足重视。
论甲午战争期间清政府的_以夷制夷_外交
“以夷制夷”外交策略就是运用灵活的外交手段,利用敌人之间的矛盾,联合或利用某国来对抗其他国家,以期达到本国的外交目的,实现本国利益的最大化。
这一策略本是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对付周边非华夏民族和对自己称霸构成威胁的其他诸侯国的一种策略,后来为历朝统治者所继承,成为对付国内少数民族的一贯手法。
晚清“以夷制夷”外交思想大致孕育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80年代正式形成,特别是在中日甲午战争期间,这一外交策略被清廷全面实践。
对于晚清“以夷制夷”外交策略是一个已有研究的课题,张兆敏在其文章《“兴灭继绝”与“以夷制夷”》中依照文化(主要是政治文化)影响国际关系和各国外交的理论,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对晚清外交的影响[1]38。
此外,刘世华的《李鸿章“以夷制夷”新论》[2]24,易振龙的《论李鸿章“以夷制夷”The Diplomacy of"Restricting Foreign Forces by ForeignForces"Practiced by the Qing Governmentin Sino-Japanese War in 1894WANG Zong-yun,LIU Dun-jun(Teaching and Research Divis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of Shangluo University ,Shangluo,Shaanxi 726000)Abstract:The diplomacy of"Restricting foreign forces by foreign forces"took its shape during the Qing government contacting with the western powers.The strategy has been a practice particularly in the Sino-Japanese War in 1894.However,due to the lack of national power and the existence of "open door","equal opportunity"and other terms,western powers have a tacit understanding in the invasion of China.They worked together to put pressure on the late Qing to grab interests in China.This diplomatic strategy brought grea t loss of national interests.Key words :Sino-Japanese War in 1894;Restricting Foreign Forces by Foreign Forces ;diplomacy 摘要:“以夷制夷”外交是清廷在同西方列强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项外交策略,这项策略被清政府多次运用,特别是在甲午战争期间,这一外交策略被全面实践,但是由于晚清缺乏强大的国家实力作为后盾,以及“门户开放”“利益均沾”等条款的存在,西方列强在侵华问题上形成默契,勾结在一起共同向清廷施压,攫取在华利益,致使晚清意图利用列强抵制日本从而达到外交目的,然而外交策略带给中国的却是国家利益的极大损失。
清政府在甲午战争前后的“联俄制日”政策
作者: 林吉玲
出版物刊名: 菏泽学院学报
页码: 38-39页
主题词: 清政府 甲午战争前 俄国 远东国际关系 “以夷制夷” 李鸿章 对华政策 西伯利亚铁路 日本政府 联俄
摘要: 甲午战争前后,远东国际关系复杂多变,清政府最高决策机关在对外交涉中,重操“以夷制夷”的故技,一度依赖俄国,以期达到“联俄制日”的目的。
剖析其成因,将有助于我们理解甲午战争前后的远东国际关系和清政府的外交政策。
清廷“联俄制日”政策的出笼,是当时远东国际关系错综复杂的大环境和中、俄、日、韩四国关系的特殊性所决定的,首先,俄国的“亚细亚使命”与清廷的“保朝政策”,在抑制日本方面有着共同性。
所谓俄国的“亚细亚使命”即占领直到长城脚下的大片领土,并向关内扩张势力,削弱和压倒竞争对手,夺取东亚霸权。
自彼得大帝改革之后,俄国迅速走上对外扩张道路。
1891年开始动工修建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是俄。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课时作业(带答案解析)
统编版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课时作业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1854年,面对英、美、法三国提出的修约要求,清政府却坚持《南京条约》是万年和约,“断无更改”之意。
清政府的这一态度A.力图抵制不平等条约的束缚B.隐含了天朝上国的外交心态C.使外交近代化进程艰难曲折D.刺激了民众抵抗侵略的决心2.有人在评价领事裁判权时说:“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了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
”材料表明领事裁判权A.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B.是一项特合时代需要的法律规定C.是一种中国与列强对等的治外法权D.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标志3.林则徐在鸦片战后给朋友的一封信中说:“……余尝谓剿匪八字要言:器良、技熟、胆壮、心齐而已。
第一要大炮得用,今此一物置之不讲,真令岳、韩束手!奈何奈何!”这表明他A.认为维护统治依赖军事剿匪B.强调提高军备即可打败外敌C.未能找出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D.传统夷狄观念没有丝毫改变4.鸦片战争后,买办开始形成一个职业集团,势力愈益壮大。
其中一些人竭力鼓吹以商为国本,使经商成为时髦。
他们公开主张“士商农工”,将自己放在第二位,但实质上他们早已自认为是时代的中心而雄视天下了。
由此可知,鸦片战争后A.政府经济政策发生变化B.中国被迫卷人了世界市场C.封建等级观念根深蒂固D.经济转型的社会基础扩大5.《南京条约》及其附件里各种苛刻的待遇,满人汉人的官僚都接受。
倒是内中提及今后两方的文书要用平等语气来往,开“夷人”随意置喙之门,反而使他们不安。
上述材料说明A.英国希望与清政府平等交往B.传统“蛮夷观”依旧没有变化C.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D.封建官僚意识到统治危机四伏6.以下是部分学者对鸦片、鸦片战争的研究文章及相关评价。
对其解读准确的是A.历史评价具有思辨性B.清政府仍以天朝上国自居C.历史记录具有主观性D.相关研究体现了全球史观7.《瀛寰志略》是在19世纪中叶由徐继畲所编纂。
简论清朝对外政策的演变及特征
下 ,1 9 世纪初的清朝基本实行闭关锁 国政策 , 华 夷意识 变为 以西方 为学 习和交 涉对象 的洋 去 了 1 9 世 纪最 后 一次 主动 变革 、选择 独 立 但仍 留广 州一 口对 外贸易 ,并不拒 绝与各 国 务意识 。第 二次鸦 片战争 中英法 联军 打进 北 自主发展方 向的机会 。
当时 ,清朝 自认为 中国是优越 和强 大的 , 的,而 以是否容 于 自身 的传 统陈腐 的体制为 间 的 矛 是 世界 的中心 ,四周 的藩属邦 国 以至海 9 1 - Y O 圭臬 ,因此常常 出现 以主权换定制 的可悲局 盾 使其互相 牵制。但是 以夷 制夷和 均势外交 国都是野 蛮落后 的 ,应该 向中国朝拜 进贡 。
最具典型的事例就是1792年英国使臣马噶尔尼率领着一支700人的大船队借乾隆皇帝83岁大寿之际来华商讨通商事宜马噶尔尼给乾隆皇帝带来的600多箱的礼物中有很多英国有意向中国显示其科技发达武力强盛的礼品如战舰模型迫击炮榴弹炮卡宾枪连发手枪等等
简论清朝 对外政策 的演变及特征
口 河南省洛 阳市 回民中学 赵林安
帝 只是把 它们作 为一般 的贡品而 已 ,深不 以 体 制的挑 战。与此 同时 ,由于西方列 强 的侵 这即使 中国人 感到奇耻 大辱又刺激 了中华 民 为然 。把 英使看作 只是 以表 示 向大 清帝 国恭 略 ,清政府 内部才产生 了危机意 识。在受 到 族新 的觉 醒 ,同时它还 引发 了列强 瓜分 中国
典 型的事例是 《 北京条 约 》签订后 ,咸丰帝 外 敌 的信 心
中 国人 民反 抗 外 国 列强 的方 式 发生 变
』 J 庄 ,一不痛 心割让九龙 ,二不惋 有 很多英 国有 意向 中国显示 其科技 发达 、武 躲 在避暑 I
李鸿章外交
一、李鸿章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活动(一)“以夷制夷”思想鉴于远交近攻的合纵连横之术,李鸿章为了维持中外相安的局面,以致力于对内自强的洋务运动,他采用了林则徐、魏源早已提出的“以夷制夷”思想。
这一外交策略日后则成为李鸿章外交思想的核心内容。
“以夷制夷”作为一种处理对外关系的策略,起源于春秋时代。
鸦片战争期间,这一策略又被重新提了出来。
李鸿章在同光年间根据列强虽有联合但也有竞争这一复杂的国际形势,也积极采取“以夷制夷”思想。
他深知在当时的情况下,中国要想在国际社会中站稳脚跟,就必须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战略,因此他鉴于此种情况,就竭力想利用各国矛盾,来达到“以夷制夷”进而以求自存的目的。
李鸿章运用这个方法最得意的一招就是处理与英国有关云南马嘉理案的交涉。
由于英国侵略缅甸,法国侵略越南,中国西南边疆出现严重危机,云南直接受到威胁。
英法两国力图分别从缅甸、越南开辟一条经云南至我国内地的捷径。
1874年,英国派军官柏郎率领近200人的武装“远征队”从缅甸出发,到我国云南探测路线,英国驻北京使馆派翻译官玛嘉理从北京经云南入缅接应。
1875年2月,马嘉理带领探路队擅自入境。
因于当地曼允山寨景颇族群众发生冲突,马嘉理被打死,此即“嘉理案”。
英国政府利用此案向清政府提出了广泛的侵略要求。
在谈判中,英国公使威妥玛以绝交、战争相恐吓。
李鸿章故意将谈判与修改《天津条约》中的通商条款问题结合起来,用来吸引各国政府对中英谈判的注意。
当时俄、德、美、法、日、奥六国公使都在烟台观看海军操练。
李鸿章通过赫德的调停,把威妥玛接到烟台会晤,并对此次会谈“故示整暇,往来谈宴”,[1]315表示不急于商谈此事。
在清皇帝万寿节那天,请各国公使及提督等赴宴庆贺。
各国公使议论纷纷,觉得马嘉理一案中,滇抚岑毓英下令杀人一事并没有确凿证据,不应该提岑来京问罪。
次日,李鸿章与威妥玛会谈时,威妥玛取消了这一要求。
李鸿章通过此次谈判的胜利,被外国人视为外交能手,他本人亦对此次谈判之结果甚为满意,也对“以夷制夷”的效果感到很高兴。
“以夷制夷”外交思想对《中俄密约》的影响
论1894-1897年张之洞的外交观
收稿日期 :2018-04-11 作者简介 :孙昉(1973-),男,陕西西安人,历史学博士,商务印书馆编辑 ;刘平(1962-),男,江苏苏州人,历史学博士,复旦大学历史系教 授,博士生导师。 ①学界有关张之洞外交思想的研究成果较多,主要有 :(1)邱裕荣 :《张之洞“亲日外交”刍议》(《华侨大学学报》2001 年第 1 期)。该文认 为,主张“兴亚”的日本人士的积极作用是促成张之洞亲日倾向的重要成因。(2)郝满祥 :《论张之洞调整中日俄三角关系的主张》(《湖北 大学学报》2010 年第 1 期)。该文认为,张之洞积极参与清政府的外交事务,在沙俄霸占伊犁、日本侵占琉球期间,提出“赂日阻俄”主张, 在甲午战争清廷战败赔款前后则主张“联俄抗日”;在德国抢占青岛、俄国强租旅大时又提出“结日阻俄”;张之洞调整中日俄三角关系的 主张经历了三个阶段,始终未能摆脱中国传统的“以夷制夷”理念。(3)戴海斌 :《庚子事变时期张之洞的对日交涉》(《历史研究》2010 年 第 4 期)。该文认为,戊戌前后,张之洞与日本政府、军部及民间团体建立起多种联系。庚子事变发生后,张氏动用既有渠道,为实现东南 互保、战时交涉,积极借助日援。 其他类似论文亦有多篇,限于篇幅,从略。这些论文都注意到张之洞联俄与联日等外交主张,但是对其外交思想变化的过程缺乏清晰 的叙述,特别是对其在形成上述外交主张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不成熟,但未付诸实践的部分,以及他在联日外交活动中对日本的戒备之心 等方面缺乏论述。
格里向英外部委婉探察,必如何而后肯助中
国。……如其欲尚不甚谬,其事尚有几分可 行,再当斟酌电奏,以待朝廷裁度。 [2](P589-590)
窃以比年中国不自修备而颇亲于俄,实 则中之于俄虽亲无益,适足以启英人之怒而
已。英素有结中国以拒俄之心,视中国不足
甲午战后清政府对俄外交的演变
甲午战后清政府对俄外交的演变甲午战后,中外关系出现了新的形势。
中国沉沦,日本崛起,俄国加紧在中国东三省的侵略活动,日俄矛盾日益尖锐,英日在共同对俄的基础上互相接近。
基于远东格局的这种变化,清政府在“恐日”“仇日”情绪的支配下,期待“联俄制日”。
1896年,中俄签订的“中俄密约”和《东省铁路公司合同》是清政府实施“联俄”政策的结果。
清政府本意是“联俄制日”,结果竟使俄国逐步把东三省变成其势力范围。
义和团运动时期,俄国出兵占领东三省,中俄矛盾激化。
中俄东三省交涉,引起国内外的密切关注,各种力量介入其中,受其影响清政府由“联俄”走向“疏俄”。
标签:甲午战后;清政府;联俄;疏俄甲午战后,中外关系出现了新的形势。
中国沉沦、日本崛起是最显著的特征。
日本经中日一战,俨然崛起为远东一霸,“与一些老牌帝国主义强盗平起平坐,成为远东乃至欧洲国际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1]。
西方列强对之刮目相看。
日本作为一支新兴势力出现在东亚舞台,其“八■一宇”的征服计划,矛头指向落后的中国。
甲午战后,中国国内出现了“恐日”和“仇日”情绪。
清政府因无力对抗日本,所以为摆脱困境寻着“以夷制夷”的老路,期望结强援以制日,这引发了清政府对外关系的一个转折。
本文以甲午战后远东格局的变化为视角,探讨清政府对俄外交的嬗变。
一、清政府“联俄”外交的出台甲午战后,中外关系出现了新的形势。
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暴露了中国的全部弱点,日本想在中国大陆获得领土的企图虽然落空,但日本夺取台湾和澎湖列岛,实质上意味着瓜分中国的开始。
中国在中日战争中的失败,“引起了国外政治领袖们的贪婪野心,此后,列强展开了对华政治和经济霸权的争夺。
对华贸易问题不再是它们唯一的或主要的问题,重要得多的事情是中国国家政治上的前途问题。
”[2]3战后英、俄、法、德等各大国,都力图利用中国战败的局势来谋取自己的利益,出现了几个大国激烈争夺中国的局面。
《泰晤士报》记者吉尔乐声称,甲午战后的中国“如此一筹莫展,以致随时可能成为大国手中的玩偶”,他认为中国如此“衰败,在遇到外来的第一个压力时,就必然立即出现全面、彻底的崩溃,”认为英国政府无须“对一个幸存下来的帝国纯粹名义上的独立和完整表示关心。
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的外交策略
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的外交策略摘要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逐渐接受西方近代殖民外交机制,在被迫接受西方侵略事实同时接受西方近代国际公法观念,和戎外交和平解决中外问题,同时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以夷制夷”,虽说有一定效用,但总的来说这段时期的外交是妥协屈辱的。
关键词洋务运动;国家公法;和戎;以夷制夷“合地球东南西溯九万里,胥聚于中国,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
”清朝被迫放弃传统的宗藩体制融入世界殖民主义体系当中。
为维持清朝统治,阻止列强新的攫取、侵犯而又维持中外和平局面对内进行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对外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外交策略。
本文就洋务运动期间的清朝所采取的一系列维护和局之策进行简单分析。
一、逐渐接受西方近代国际法意识,据理力争逐步接受西方近代外交观念以及国际意识。
首先是对传统天下观的改变。
随着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传入,国内出现不少重新认识世界和评价中国在整个世界中的地位的言论,尤以洋务派为代表。
王韬提到“苟有礼也,夷可进为华;苟无礼也,华则变为夷。
岂可沾沾自大,厚己以薄人哉”的思想,实际上否定了中国文化至上的传统“夷夏”观。
封建外交思想的藩篱逐渐被打破,近代的国际意识逐步萌生。
其次是西方国际法的应用,在新的世界潮流和时代精神的冲击下,国内逐渐接受了更多的近代西方外交观念,最明显的是接受万国公法作为处理国际间关系的准则,产生国家主权观念和争取国家主权平等的思想。
清廷内部不少官僚尤其是洋务派开始认识到西方列强加给中国的一系列不平等性质的的条约,痛切地揭露了这些条约对中国的危害。
奕等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就曾声称“凡条约所不载者,彼即多方要挟,无不以理坚拒”。
第三,洋务派主张自立――培养外交人才。
洋务派代表之一奕提议:“上下一心,内外一心,局中局外一心,坚苦贞定,且历之永久之心,人人皆洞悉底蕴,力是讲求,为实在可以自立之计,为实在能御外患之计,庶几自强有实,而外侮潜消。
”而后便提出了练兵、简器、设厂、筹响、用人、持久等六项,促使政府开始重视外交,致力于培养外交人才。
甲午战前中日两国外交政策思想浅析
Brief Analysis on China-Japan Diplomatic Policies
Before the Jiawu War
作者: 丁志强;杨伶
作者机构: 吉林师范大学教务处,吉林四平136000
出版物刊名: 哈尔滨学院学报
页码: 109-113页
主题词: 宣战诏书;外交思想;对外战略
摘要:甲午战争前,清政府以“华夷秩序”的封闭性与斥异性为主导的外交思想造就其在对朝鲜问题处理上固守传统思维,运用僵化、保守的“以夷制夷”外交政策。
而日本在德川幕府中后期“日本至上”的外张性指导下的外交思想在经历了明治维新的洗礼之后,走上了“脱亚入欧”的道路,展开了血腥的对外扩张战略。
边疆危机下清政府的应对举措
边疆危机下清政府的应对举措晚清政府在19世纪后半期面临着严重的边疆危机。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清朝在陆地和海疆都面临着虎视眈眈的敌人。
北面的沙俄不断蚕食中国东北西北的领土,在西南,英法等国妄图殖民活动深入中国腹地,东面的日本经历“明治维新”崛起之后使万里海疆不再平静。
与中国历代王朝的游牧民族相比,这些敌人都是新兴的资本主义强国。
在民族危机存亡之际,清政府尝试着诸多举措来应对空前的边疆危机。
在中国历史上,陆地上的少数民族曾经长期困扰着中原王朝。
历代中原王朝及其重视“塞防”,通过发展骑兵,大规模修筑长城来抵御侵略。
清政府也曾经运用军事(尼布楚之战)、外交、贸易(恰克图)等手段有效地遏制了俄国势力对边疆的渗透。
然而,在经历鸦片战争之后让清政府感受到来自海洋上的威胁。
19世纪的世界,进入到真正的海军强权的时代。
从东南沿海和西北边塞,外敌带来巨大压力。
清政府的防御重点也出现了变化,朝堂之上也出现“海防”与“塞防”的争论。
浩罕国将军阿古柏勾结俄、英,趁中国西北动乱之机率兵进入新疆,建立“哲德沙尔汗国”,中国西北的局势日益紧张。
此时,东南海疆警报又起。
1874年,日本借口琉球漂流民事件,派军舰进入我国台湾。
清政府被迫承认日本对琉球有“宗主权”。
台湾事件的结局让当时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海防力量的薄弱。
朝堂之上,著名的“海防、塞防大讨论”拉开序幕。
在清朝面临东南、西北两方面的压力下,针对塞防、海防应如何为重,哪一项更为急迫的问题,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淮系和以左宗棠为代表的湘系提出不同的主张。
北洋大臣李鸿章给朝廷的《筹议海防折》,力陈“海防为重”的观点,“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靡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拖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
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
”京师近海而远疆,海防远比塞防更重要。
李鸿章主张在清朝财政捉襟见肘、无力兼顾东西的情况下,对阿古柏政权只需招抚,令其向大清奉正朔即可。
甲午战争的历史背景
甲午战争的历史背景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重大的战争,战争发生的时期是清朝末年,这也是中国的封建王朝最后一次正面交锋外敌的一次战争。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甲午战争的历史背景进行探究。
一、西方列强侵略的背景甲午战争的背景,首先是西方列强的侵略。
19世纪末,中国内忧外患,面临日益严重的国家危机。
当时的清政府不愿意改革自强,而是出于保守思想,继续对外开放,引进西方制度和技术。
然而,西方列强并非出于友好手段来帮助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而是以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为驱动力,不断向中国施压、限制,并进行不断的领土侵略。
据史料记载,十九世纪九十年代,英、法、德、俄等国利用各种手段,不断推出门户开放、对中国南北海域进行控制。
同时,各国侵入中国内地,积极进行割据行动,侵略中国的矿产和土地资源,中国的国家主权受到极大的损害。
二、清朝政治和经济危机甲午战争的背景还有清朝政治和经济危机的存在。
随着对外贸易不断扩大,贪污腐败、内部奢侈和腐化现象在清朝政府内愈演愈烈,这种情况加剧了国家的矛盾和紧张。
此外,受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技术和商业制度影响,中国的传统手工业已逐渐减少,受到外国商品的冲击,国内工业逐渐失去市场,经济发展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这时候,外来压力和内部压力同时在不断发酵,而清政府迟迟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革和挽救形势,这也最终导致了甲午战争的爆发。
三、中日之间的复杂关系甲午战争的背景,还有中日之间的复杂关系。
据统计,19世纪末,日本在技术和经济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其时尚、文化、科技等方面也具有先进性。
而作为中国崛起最大的阻碍之一,日本正向中国施加压力,希望抢占中国内地的市场资源,获得更多的利益。
事实上,甲午战争并不是简单的民族战争,而是贯穿了中日之间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历史的结果。
因此,在双方的博弈中,道义问题、地缘政治因素和经济利益等诸多因素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总之,甲午战争的背景非常复杂,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
甲午庚子年间的清政府及其对外政策
作者: 高心湛
出版物刊名: 许昌学院学报
页码: 84-89页
主题词: 庚子年;对外政策;固有文化;载漪;战争中;西太后;以夷制夷;山西巡抚;工部尚书;政治经济地位
摘要: 一概括来看,甲午庚子年间清政府对外政策可以1898年戊戍政变为中介。
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甲午战败,在中国统治阶级内部引起轩然大波。
东邻日本在战争中的胜利。
迫使国人对中国固有文化作出深沉的反思和最后的甄别。
迫使人们对筹办夷务数十年的成败功过、经验教训作出痛苦的总结。
而战后资本主义侵华新阶段的出现。
又要求人们在对外政策上作出新的抉择。
缓兵之计试析李鸿章“以夷制夷外交策略
缓兵之计试析李鸿章“以夷制夷外交策略摘要:经过晚清各时期仁人志士们的不断探索和发展,“以夷制夷”成为李鸿章的主要外交策略之一,在晚清外交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以夷制夷”的外交策略是基于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的被迫选择,并不谋求对外交以及其他政治体制的根本变革,因此只是一时之策,并没有办法根本解决外交困境。
关键词:李鸿章;以夷制夷;外交策略一、作为外交策略的“以夷制夷”以华夏文明为主体的中华文明在两千多年之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形成了“因夷守边”、“华夷有别”、“天子守在四夷”的“驭夷”方略和属国政策。
直到晚清“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迫使当时的人们开始从天朝礼治体系和朝贡体系中走出来,谋求改变,遂提出了“以夷制夷”的方针,并不断发展最终成为李鸿章的主要外交策略之一。
魏源在《海国图志》的里说“以守为战,而后外夷服我调度,是谓以夷攻夷;以守为款,而后外夷范我驱驰,是谓以夷款夷。
”但是,魏源的主要着力点在于了解夷情,尤其是要利用外国的先进技术和养兵练兵之法来抵御外敌侵略。
在早期的中美交往中,晚清政府尤其是洋务派逐渐认识到英美的不同:林则徐在收缴鸦片过程中美商的配合,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美国的调停角色,在1858年的换约过程中美国使团的服从安排,蒲安臣提出的“合作政策”,都加强了当时洋务派乃至清政府对美国的好感,强化英美不同的印象,从而初步形成“以夷制夷”的外交。
当时的执政者基于以下几个方面原因而选择了以夷制夷策略:一是晚清中国力量的不足,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为了应对一系列内部叛乱和支付外部赔偿加重了财政负担。
二是洋务派对列强的看法,一方面开始消除了以中国为中心的观点,承认“变局”。
李鸿章认为“西方是中国数千年来所面临的最大的敌人”。
另一方面认为列强在中国并不是谋求领土,“恭亲王和文祥以西方军队按照条约迅速从北京撤退为例子,断言西方人与中国历史中企图获得中国领土的其他外夷不同”。
因此与列强之间存在合作的可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 纪 六 、 十 年 代 ,0年 代 正 式 形 成 , 别 是 在 七 8 特
中 日甲午 战争期 间 , 一外 交策 略 被清 廷 全面 实 这
践。 对于晚清“ 以夷制夷 , , 交策略是一个 已有研 夕 究 的课题 , 兆敏 在 其文 章 兴 灭 继绝 ” 以夷 张 与“ 制 夷 中依照 文 化( 要是政 治 文化 ) 响 国 际关 主 影
o p ru i ” a d o e emswetr o r a e a tctu d rtn ig i e iv in o ia h e p otnt y n t r tr , se p wes h v a i n e a dn n t n a o fChn .T y h n s h s
王 宗运, 刘敦俊
( 洛 学 院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教 学 研 究 部 , 西 商洛 7 6 0 ) 商 陕 20 0
摘 要 :以夷 制 夷” “ 外交是 清廷在 同西 方 列强 交往 过程 中逐 渐形 成 的一 项 外 交策略 , 项 这
策略被 清政府 多次运 用 , 别是在 甲午 战争 期 间 , 一 外 交策略被 全 面 实践 , 是 由于晚清缺 特 这 但 乏 强大 的 国 家实 力作 为后盾 。 以及 “ 门户 开放 ” 利 益均 沾 ” 条款 的存 在 , “ 等 西方 列 强在 侵 华 问 题 上 形成 默 契 。 勾结在 一起 共 同向 清廷施 压 , 攫取 在 华利 益 , 致使 晚 清意 图利 用列 强抵制 日本
i i o. a a e eW a 8 4 n S n . p n s ri 1 9 . J n
WA G Z n - u ,I u -a N o g y nLU D n jn
(ec ig a d R sac ii o fIelgcla d P lia T er fS a g o U ies y S a gu , T a hn n eerh D vs n o d ooia n o t l h o o h l nv r t,h n lo i ic y n u i
S an i 2 0 0 hax 7 6 0 )
A s at h edpo c fR s i n oeg ocsb o inf cs oki hp u n eQn bt c:T il yo ’etc gf infre yfr g o e”to t saedr gt ig r ma rt i r e r s i h
The Di l m a y o ' src i g Fo eg r e y Fo eg po c f’ t itn r i n Fo c s b r i n Re
F r e ’P a t e y t eQigGo e n n o c s’ r ci d b h n v r me t c
r a t o so n t n i e e t . g e l s f a o a tr ss i l n
Ke r s S n - a a e eW a 8 4; sr t gF rin F re y F rin F re ; ilma y y wo d : io J p n s r i 1 9 Re t ci oeg oc sb oeg oc s dp o c n i n
J p n s a 8 4 Ho e e , u o t e l c fn t n o ra d t e e it n e o o e o r , e u l a a e e W r i 1 9 . w v r d et h a k o a i a p we xse c f” p n d o ” ” q a n ol n h
“ 以夷制夷, , 交策略就是运用灵活的外交手 夕 段, 利用 敌人之 间 的矛盾 , 联合 或利用某 国来对抗 其他国家 , 以期达到本国的外交 目的, 实现本 国利 益 的最大 化 。这 一策 略本 是春 秋战 国时期各 诸侯
国对 付周 边非华 夏 民族和 对 自己称霸 构成威 胁 的 其 他诸侯 国 的一种 策略 ,后来 为历朝统 治者 所继 承 , 为对付 国 内少 数 民族 的一 贯手法 。 成 晚清 “ 以夷制 夷 ”外 交思想 大 致 孕育 于 1 9
g v r me tc na t gwi ewetr o e .h tae y h s b e rciep riual n t e Sn - o en n o tc n t t sen p w r T e s tg a e n a p a t at lry i io i hh s r c c h
从 而达 到 外 交 目的 . 而外 交策 略 带给 中国的却 是 国家利益 的极 大损 失。 然
关 键词 : 甲午战 争;以夷制 夷”外 交 “ ;
中 图分 类 号 : 2 63 K 5.
文献 标识 码 : 文 章编 号 :6 4 0 3 (0 10 — 0 3 0 A 17 — 0 32 1)5 0 9 — 4
w re gte u rsueo elt igt ga t et i C ia idpo t t t ybogt okdt e rop t esr nt eQn rbi e s hn. s ilmacsae ruh o h t p h a o n r sn h T i r g
第2 5卷 第 5 期 21年 1 01 O月
பைடு நூலகம்
商 洛 学 院 学 报
J u a f h n l o Un v ri o r lo S a g u i e s y n t
Vo12 .5 No. 5 Oc. 2 1 t 01
论 甲午 战争 期 间清 政 府 的 “ 以夷 制 夷 " 交 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