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外交体制的变化

合集下载

晚清政府的外交近代化

晚清政府的外交近代化

微专题4晚清政府的外交近代化【知识整合】一、“夷夏观念”1.概念华夷之辨,或称“夷夏之辨”“夷夏之防”,用于区辨华夏与蛮夷。

古代华夏族群居于中原,为文明中心,因此逐渐产生了以华夏礼仪为标准进行族群分辨的观念,区分人群以礼仪,而不以种族,合于华夏礼俗者并与诸夏亲昵者为华夏、中国人,不合者为蛮夷、化外之民。

2.“夷夏之辨”在近代的嬗变(1)从“夷”到“洋”的称谓以及涉外事务从“夷务”到“洋务”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中国人思想观念中对传统的“华尊夷卑”思想的纠误,反映了中国人对西方列强的重新定位,这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2)从“宗藩体制”到“条约外交”的转变,是传统的“华夏中心论”“华夷朝贡体系”等观念走向没落的表现。

二、晚清外交体制的近代化1.1840年前清朝的外交体制1840年以前,中国传统的涉外制度是“朝贡”和“理藩”制度,浸透着浓厚的“夷夏”观念,并没有专门机构管理涉外事务。

理藩院既管理少数民族事务又管理涉外事务。

礼部下设主客司和会同四译馆,负责外事礼仪接待及翻译工作。

另外,鸿胪寺和军机处也参与对外事务。

2.晚清外交体制的变化(1)专门性外交机构的设立①总理衙门:1861年,清政府成立总理衙门,成为办理洋务及外交事务的特设机构。

总理衙门的设立,使清政府的内政与外交有了较为明确的分工。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列六部之上,标志近代中国外交体制的正式确立。

②南、北洋通商大臣:《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先后设立五口通商大臣,后演变为南洋通商大臣(办理江浙闽粤内江各口通商事务)。

另有北洋通商大臣,其前身为1861年设在天津的三口通商大臣(统管直隶、山东、奉天三省通商交涉事务,兼管北洋洋务等)。

③总理衙门和南、北洋通商大臣的设立,是中国近代外交体制的重大进步。

官员在与外国人的交往中改变了传统的夷夏观念,开阔了视野,学习了近代科技知识,逐渐掌握了利用外交手段谋取本国利益的策略。

外务部则建立了领事制度,厘定了派外使节职制,制定了外交规章,重用受过西式教育与留学西洋的人才,重视职业外交官的培养,在选拔官吏时较为强调专业知识,使得清末外交人员的素质大为提高,改变了中国外交官员对于世界形势、外交惯例懵懂无知的局面,较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概括晚清对外政策变化的表现及其原因

概括晚清对外政策变化的表现及其原因

概括晚清对外政策变化的表现及其原因晚清对外政策的变化可以从晚清时期的政治、外交、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来看。

此外,清朝自17世纪开始改革,在封建社会中提出了“全面开放政策”的演绎也是重要的。

晚清时期,清政府面临着国内外变化和挑战,清朝面临削弱的权力、落后的文化,以及欧洲国家不断介入中国内政的僵局,清朝政府为了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主要体现在外交政策上。

首先,清朝在外交政策中做出了让步。

清朝政府面对欧洲国家和日本帝国的介入,政府在实施开放政策的同时采取了积极的外交政策,对外国列强实施了“礼让”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使清朝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护,避免了外国国家对中国的全面侵略。

其次,清政府实施“开放政策”。

清政府推行了“强制开放”,允许英、俄、葡等国家在中国港口建立驻地和外国公使,并实行贸易自由。

同时,清政府还宣扬“与世界接轨”的决心,大力推行改革,尊重外国公司的利益,授权外国人运营铁路、矿山及其他行业,增设通商口岸,在陆海两道上开放,努力进步落后的社会状况,以维护中国的领土完整。

最后,清朝实行“内政改革”政策。

清政府提出和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政策。

在外交政策上,清朝实施了批准外国宗教在中国传教的政策,批准和促进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播,促进中外交流的宣扬和开发;在经济上,清朝实施了“改革开放”政策,广泛开展外贸,为中国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在社会上,清朝政府实施“反压迫赈贫”政策,提出“全民学习”,着力解决了劳动力的缺乏问题。

晚清对外政策的变化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清朝时期迅速而全面改革发展的状况。

从政治上看,清政府面对外国势力的介入,采取了让步的外交政策,以维护清朝的领土完整;从外交政策上看,清政府实施了“开放政策”,宣扬“与世界接轨”的决心,在多个方面实现了中国的经济、外交和文化交流以及社会发展;从经济上看,清朝实施了改革开放政策,广泛开展外贸,奠定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从社会上看,清朝推行反压迫赈贫政策,积极推行改革,大力推行全民学习,努力解决劳动力的缺乏问题。

晚清地方外交研究

晚清地方外交研究

晚清地方外交研究晚清时期的中国正处于动荡不安的历史阶段,国内外形势的复杂使得地方外交成为了当时中国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对晚清地方外交进行深入探究,分析其背景、政策与实践以及对于中外交流与影响的重要性。

晚清时期,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政治上,中央集权逐渐衰微,地方势力逐渐崛起;经济上,西方列强的侵略使得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这样的背景下,地方外交逐渐成为了晚清时期中国的重要议题。

晚清地方外交的政策和实践可以从不同地区的外交情况、外交策略、与外国的交涉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不同地区的外交情况存在差异。

以江南地区为例,由于其经济地位的重要性,成为了列强角逐的重要区域。

因此,江南地方外交的重点是如何应对列强的侵略和维护地方利益。

而在北方地区,则更多地涉及到与沙俄等国的交涉,以解决领土争端等问题。

其次,外交策略方面,晚清地方官员采取了多种手段来达到外交目的。

他们不仅通过外交渠道进行交涉,还积极利用国际法等知识来维护自身权益。

同时,他们还注重加强与外国的,建立友好关系,以寻求国际支持。

最后,与外国的交涉是晚清地方外交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这个过程中,地方官员积极参与外交谈判,就涉及国家利益的问题进行磋商,努力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

晚清地方外交研究对于中外交流与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地方外交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在晚清时期,西方文化逐渐传入中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地方外交的开展使得中外文化交流得以加强,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内涵。

其次,地方外交对社会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一方面,地方外交的开展使得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传入中国,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另一方面,地方外交也为中国提供了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的机会,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最后,晚清地方外交研究对于我们认识和理解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地方外交,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晚清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以及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清末外交体制机制

清末外交体制机制

清末外交体制机制
清朝的外交体制主要由两个机构组成:领事馆和翰林院。

领事馆是负责处理外交事务的机构,而翰林院则是领导和监督领事馆的机构。

除此之外,还有六部、兵部、户部等负责特定方面的外交事务。

在清朝末年,随着国家的衰落,外交体制也日益疲软。

清政府缺乏专业化的外交官,领事馆的工作效率低下、腐败严重。

同时,西方列强在中国发起的侵略战争也暴露了清政府在外交方面的无能。

总的来说,清末外交体制机制存在着诸多弊端和问题,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以应对外部压力。

在清朝末期,新式的外交手段开始被引进,这包括签署条约、使馆外交、国际会议等。

但由于政治体制和社会制度上的限制,外交工作始终难以得到真正的改善和提升。

此外,清朝的领土辽阔,外交工作难以统筹,各地领事馆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和沟通。

中国的弱势地位也使得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控制和压制愈发强势,导致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署。

总之,清朝末期的外交体制面临着种种挑战和问题,需要进行改革和更新,以增强国家的外交实力和独立地位。

晚清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晚清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 广州十三行
• 鸦片战争前,中国实行闭关 锁国政策,朝贡外交是中国 处理对外事务的主要方式。 对于西方人不为朝贡只为通 商的交往清政府极为反感, 但是为了体现“天朝”对 “蛮夷”的“加恩体恤”而 仅开广州一口通商,相关的 涉外事务由地方行会组织广 州十三行来管理,而非中央 一级的外事机构和官员。
• 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交往使中国接触到了西方的外交方式和西方的礼法, 中国被迫加入到以西方国家为中心的近代国际社会,为适应这些变化,中 国开始改变对外交往的方式并推进外事机关的演变。
内部外交机关的转型
五口
通商大臣
抚夷局
总理衙门
外务部
• 外事机关的演变
• “五口通商大臣”
• 鸦片战争以后, 广州十三行专营外贸的特权被取消, 广州、厦门、上海、宁波、福州等五 口相继开放。 • 为了应付头绪纷繁的通商交涉事宜, 1842年10月, 清廷任命曾代表中国与英方议订《南京 条约》的耆英为两江总督, 兼筹一切通商交涉事宜, 通商大臣之设由此发韧,史称“ 五口 通商大臣” 。 • “五口通商大臣”实际上负责条约中规定的五个开放口岸的对外事务, 是一个兼有外交 权力的职务。但是,在清朝边务体制里五口通商大臣实际上没有直接指挥各口的权利,因 此五口通商大臣虽然为钦差却无权对各口已有各省督抚发号施令,通商大臣与各省督抚之 间互相并不合作。且“五口通商大臣”始终为兼职,不是专官也无专署。 • “五口通商大臣”反映出这一时期外交体制改变的端倪, 但是又说明清政府的不甘于失败, 内心里“ 蛮夷”观念没有改变,着力将与外国打交道的范围限定在较小的范围内。 • “鸦片战争的炮声终未使中国社会从昏睡中惊醒, 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和通商大臣的设立, 在清朝统治者的眼里只不过是对咄咄进逼的西方人采取的一种“ 羁糜” 手段。于是, 在 遥距京师的广州, 奉命“ 驭夷” 的钦差五口通商大臣很快与试图建立新的中外交往关系 的西方人陷人了外交僵局。”--袁燮铭

简评晚清外交制度

简评晚清外交制度

简评晚清外交制度引言:晚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变革的重要时期。

在晚清时期,中国封建王朝面临着严峻的内忧外患,外交制度的改革成为维系国家利益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对晚清时期的外交制度进行简评,旨在探讨其优点、缺点以及影响。

一、晚清外交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晚清时期的外交制度形成和发展受到了中国封建王朝政权的影响,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制度就是洋务运动的兴起和推动。

洋务运动使得西方文明和技术进入中国,也为晚清外交制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契机。

此外,晚清政府还引进了外国专家,系统地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的外交制度和经验,推动了外交制度的改革和现代化。

二、晚清外交制度的优点1. 提高国际地位:晚清外交制度的改革使得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得到提升。

通过与其他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和签订条约,中国得以参与国际事务,维护自身利益。

2. 开拓国际市场:晚清政府通过改革外交制度,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促进了中外贸易,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3. 培养外交人才:晚清外交制度改革注重培养外交人才,建立了翻译学堂和留学生项目等制度。

这为培养合格的外交官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晚清外交制度的缺点1. 条约不平等:晚清政府在改革外交制度的同时,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

2. 腐败问题:晚清政府在外交制度改革过程中也存在腐败问题,对外交官的选拔和管理存在不足,导致了一些外交事件的失败和损失。

3. 缺乏自主权:晚清外交制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受到了西方列强的控制和干预。

中国外交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自主权。

四、晚清外交制度的影响晚清外交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突破封闭:晚清外交制度的改革打破了中国多年来的封闭状态,引进了西方的现代文明和技术,为中国近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2. 启蒙思想:晚清外交制度改革为中国启蒙思想的兴起提供了土壤。

中国的知识分子通过与外国接触,开始了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思想解放。

清末民初时期外交政策的转变与原因

清末民初时期外交政策的转变与原因

清末民初时期外交政策的转变与原因清朝末年和民国初年的外交政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一开始的进行外交并忠于中国朝廷,到后来的逐渐主动寻求改变国际关系和政治场景的方式。

这个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本文将从国际环境背景、党国关系、经济前景等方面来探讨。

一、国际环境背景中国的外交政策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国际环境的影响。

在清朝末期和民国初年,国际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中国在18世纪时开始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和文化中心。

但是在19世纪时,欧洲国家和日本强制中国开放港口、放弃领土、签署不平等条约等,这使得中国国力逐渐下降,成为列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此时,世界经济和政治体系正在发生重大变革。

美国和德国等新兴国家正在崛起,俄罗斯、英国、法国等欧洲列强则继续扩张领土和经济利益,世界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在这个变革的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也必须跟随时代的步伐。

二、党国关系的转变清朝末期,中华民族处于危机之中。

清政府腐败、经济萎缩、民不聊生,一系列的问题使得人们开始寻求新的政治形式。

于是,辛亥革命爆发了,推翻了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制度,成立了中华民国。

这个时候,由于历史原因,清朝与外国的关系一直很紧张,外交政策也比较保守。

然而,新生的中华民国需要展示自己的实力和地位,向国际社会证明自己的独立和权力。

因此,像孙中山这样的领袖,开始将外交推向了政治和军事的领域。

他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便建立了中外洋务局,为了重新装备自己的军队,签订了国际合同,与俄国等大国进行了谈判。

这些动作意味着中国外交的变革已经开始。

三、经济前景的转变时代在变,社会大众对经济的要求也在发生改变。

中国在积极寻求经济独立之时,国际市场和国际贸易也在发生重大变化。

在这个时候,中国已经不再是全球经济的中心,而是只能依赖欧洲和美国等国家的经济援助。

为了更好的参与国际贸易,各国都采取自己的保护主义政策,虽然中国有实力也有资源来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但是内部经济结构和国家意志制约了中华民国的贸易政策。

概括晚清对外政策变化的表现及其原因

概括晚清对外政策变化的表现及其原因

概括晚清对外政策变化的表现及其原因晚清时期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反映出晚清政府在国际环境中短时间内全面调整其外交政策的必要性。

因此,本文将尝试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层面来探讨晚清对外政策变化的表现及其原因。

政治层面,晚清时期是中国进入西方势力影响较大的历史时期之一。

中国在外交政策上的转变可以从它逐渐的放宽外交政策来看出。

晚清政府以各种方式拒绝西方不断入侵,政治上的调整主要是“求和平”的策略。

此外,晚清时期也放弃了封建政府对外活动的禁令,允许外国官员进行外交活动,宣扬中国政府的观点。

经济层面,晚清时期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的外交政策不再是以抵御外来侵略为重点,而是注重提高贸易往来,继而提高国内经济繁荣度,以便满足中国的需求。

晚清政府为了吸引外国投资者前来投资,不断开放贸易,推行各种特许政策和税收政策,积极进行外交宣言,发布自由贸易章程,扩大境外贸易,吸引外资,开拓内陆通道。

文化层面,晚清政府还在文化领域改变了对外政策。

伴随着外国势力的不断入侵,晚清时期出现了一种著名的对外政策,即“西学东渐”,也就是推行开放政策,接受外来文化,吸收其中的有益的文化成分,加以消化,将之融入中国文化中。

在此期间,晚清政府派出文物考察团到世界各地考察,尝试吸取外来文化中有益的成分,并加以消化,以此来提高中国文化的质量。

总的来说,晚清时期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原因是应对西方势力的不断入侵,晚清政府认为必须采取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调整,以此来求和平和提高中国的经济繁荣度。

因此,晚清政府放宽了外交政策,推行西学东渐的政策,积极地接受外来文化,并加以消化和融入中国文化中,开放贸易,拓宽国际合作,以此来促进中国的经济繁荣,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

清末新政中的中国外交的新变革

清末新政中的中国外交的新变革

清末新政中的中国外交的新变革【摘要】20世纪初,清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外交体制改革,从闭关到一步步开放,其中外务部的设立,取代了总理衙门成为清末外交的行政机构,进一步满足了帝国主义掌控中国,侵略中国。

中国由传统外交向现代外交过度,这对当时及以后的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清末新政;外务部;变革一、清末新政的背景“庚子事件发生后,面临亡国灭种和内忧外患的时局,慈禧太后‘深念数十年积弊相仍,因循粉饰’是造成该事件的原因。

她觉得不能按照原来的统治方式继续下去。

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十日,在西安她就发布了变法改革的谕旨。

”[1]二、外交的演变中国在长期对外交往中,逐渐形成了华夷观念,并且一直延续至清代。

清代以前的中国与其周边国家始终保持了一种“宗藩”关系,中国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外交活动的需要,因而在中国传统的国家机构中,也就不需要有专职外交机构,对外事宜均由礼部和理藩院兼管。

理藩院是清朝管理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中央机构,还掌管一部分外交事务。

清政府以理藩院处理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关系,其主要原因是“这些国家,其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以及政治组织形式等,一般均和某些‘藩部’的情况有近似之处。

”[2]自18世纪始,英国希望与中国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但是清政府不了解世界形势的变化,依然固步自封,以天朝上国自居。

鸦片战争的失败各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迫使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然而清政府并没有以此为警惕抓紧改革,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随着《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的签订,清政府对外交涉事务增多,为方便与各国交涉事宜,1861年以总理衙门的设置为标志,晚清政府的外交观念逐步向近代外交观念演变。

总理衙门的设立是清朝政局的一次重大变动,客观上也反映出在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冲击下中国传统对外关系逐渐走向近代化的趋势。

开始把中国的外交纳入国际外交的轨道,它改变了中国以前没有外交的局面,对中国外交机构的近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理衙门设置后,各国与中国在交往过程中,对总理衙门逐渐产生不满,他们认为总理衙门不能适应自己国家的利益需要,他们认为新的外交机关比总理衙门应当更有实权,更方便列强对清政府的最高机关施加影响。

从晚清外交机构的演变看中国外交近代化

从晚清外交机构的演变看中国外交近代化

从晚清外交机构的演变看中国外交近代化摘要:近代中国在外力的逼迫下打破了“夷夏之防”,开始接受西方外交观念、外交制度,并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外交体制,慢慢地融入了世界,形成了新的国家关系,成功实现了外交的近代化。

文章从外交机构的演变、近代中国外交转型的原因、中国外交近代化的评价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晚清外交机构近代化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既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外交观念,也没有正式的外交机构,而是将所有中国以外的国家通通视为朝贡国来对待,直到鸦片战争才迫于世界形势作出变革。

一、外交机构的演变1、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政府,没有国家概念,中外关系是建立在朝贡体系的基础之上,一直以天朝上国自居,将所有与之交往的国家一律看作藩属国,缺乏平等的外交、通商关系。

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方国家曾多次来到中国,想与中国建立对等的外交关系,但这种情况直到鸦片战争前也没有任何的改变。

清代以前的中国由于没有和外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外交活动的需求,没有专门的外交机构,与其他国家的来往基本上由礼部负责。

2、清王朝雄踞满洲时,为了笼络蒙古王公,设立了“蒙古衙门”,后来改为“理藩院”[1]。

清王朝所面临的对外交往事务,完全不同于以前的中原王朝,北临强大的俄国,南邻从海上东渐而来的西方殖民主义势力。

客观情况的变化,决定了国家机构也必须随之调整,对外交往的事务分别由理藩院和礼部承担。

理藩院掌管西南、西北地区蒙、回、藏等少数民族事务,并负责与俄国的交涉。

1861年总理衙门设立后,理藩院的部分外交职能并入总理衙门,理藩院只负责边远地区少数民族事务,不再负责对俄交涉,其在清政府机构中的地位也随之下降。

总理衙门设立前,清朝主要的外交事务由礼部负责,包括东渐而来的西方殖民国家事务,以及从东南海路、陆路而来的原中国藩属国事务。

3、19世纪初,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继东来,清朝原有的由礼部和理藩院处理对外事务的机制,根本无法满足西方国家想要与中国进行经济、政治、外交等多方面关系的强烈要求。

清末外交体制机制

清末外交体制机制

清末外交体制机制清末外交体制机制,是指清朝最后一个外交制度和组织形态。

清朝的外交政策是以平衡外交为主,因为其实力相对较弱,需要避免与外国发生冲突,保障自身利益。

同样,在国内政治矛盾和社会动荡的影响下,清末外交在某种程度上受到限制。

清朝的外交体制主要由六个部门组成,包括尚书院、外务部、通商总局、条约上海局、祀典总局和翰林院。

其中,外务部是最主要的机构,负责处理外交事务。

通商总局则负责清朝与外国的商贸事务。

条约上海局是专门管理所有通商条约的机构,祀典总局是处理外国礼仪和宗教事务的机构,翰林院则负责处理外交相关的文书撰写等事宜。

在清朝的外交政策中,派系之间的斗争也很明显。

不同的派系如东厂派和西厂派,曾经掌控过清朝的外交政策。

东厂负责向东北方向发展,与俄国接触,而西厂负责接触欧洲诸国。

这种分散的外交政策导致清朝的外交事务部门以及外交政策不够统一和协调,容易出现混乱和冲突。

总的来说,清末外交体制机制的缺点是很明显的,如文人官僚掌握外交政策,在处理与外交政策相关的事务时缺乏经验和专业知识等。

此外,清朝政府还缺乏强有力的领导者,导致外交政策的分散和不够统一。

但同时,在清朝这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也正在走向现代化,知识分子逐渐增加对外交政策的关注和参与。

总之,清末外交体制机制的不足,显示出清朝在外交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局限,也为中国在外交政策上的改革提供了启示。

外交政策需要符合国家的整体利益,并基于国家的实际情况和历史背景,而不是受到派系和个人利益的影响。

同时,成立专业化和独立的外交机构,提高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和素质,也是今天中国外交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

高中历史小论文总结

高中历史小论文总结

高三历史小议论文结总结一、晚清外交的变局你如何看待晚清外交与时局变迁的关系?开头:从上述材料看,(表层)清廷外交的调整,(深层)透视出清廷逐步从闭关锁国向开放通商,从传统向现代的艰难转型。

究其原因,将晚清外交的变化置于近代这一特殊时代下考察,寻求外交与时代的关系。

一方面为了维护专制统治,满足列强侵略者要求的结果。

是“弱国无外交”的无奈(时局外交)(史实例证)1861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设立的总理衙门,为西方列强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打开了方便之门,是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标志着清朝中央机构更加半殖民地化。

另一方面又在不自觉的顺应世界潮流,做出改变和调整,从而促进中国近代化。

(外交时代)(史实例证)如:总理衙门的设立,改变了中国以往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的局面,有利于中外之间的交往,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是清朝中央机构开始,近代化的标志;外务部的设立,外交人员更为专业,在清末新政期间,做了些实事。

结尾:总之,在西方殖民侵略和西学东渐的双重冲击下,固守“天朝上国”观念的清廷外交被动调整与变革,开始了艰难的转型。

二、龙与狮对望的世界你如何看待这封信件原件与“译本”的不同。

这封信件出现不同“译本”,表面上是18世纪末中英两国初结交往的礼仪之异,本质上却反映了中西两种不同文明类型的国家对待世界大势的判断和新形势下外交抉择的差异.究其原因,信的不同“译本”放在18世纪末这一时代背景下去认识。

18世纪末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已逐步迈入工业文明的大门,他们急于寻找更为广阔的市场,而此时的清王朝在长期闭关锁国中依旧沉醉在天朝上国的美梦里.告知1793年马戛尔尼将奉命访华的培林爵士信件出现不同“译本”,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发生的.从培林爵士这封信的行文方式、用词和口气看,都是按双方是一样的地位、是平等的关系来叙述的,英王和清帝都是大国之主,地位相当,不是君臣之间的隶属关系,只想平等地经商牟利,并非乞沐皇恩。

中国近代、现代外交的发展

中国近代、现代外交的发展

中国近现代外交的发展中国近代外交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4个时期:一、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1.晚清政府(1840-1912)①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中法战争(1883-1885)、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到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中国要么战败,要么不败而败,一步一步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鸦片战争后,清朝被迫设立“五口通商大臣”,专门办理对外交涉事宜。

《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③1861年所设的总理衙门,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外交机构,标志着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也标志着清朝开始放弃“闭关锁国”政策,面向世界,从传统的理藩政策向近代外交转变。

④《辛丑条约》规定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这标志着清朝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1905-1925)①1905年,孙中山把“十六字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其中民族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

②南京临时政府在《告各友邦书》中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各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目的是为了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结果根本没有得到支持和响应。

③1924年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增加了反帝的内容;接着在“北上宣言”中,进一步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主张,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统一中国。

3.北洋军阀(1912-1928)①1915年,袁世凯为了争得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达到复辟帝制的目的,几乎全部接受日本提出的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并向帝国主义国家大肆借款,扩充势力,镇压革命。

②段祺瑞政府等进一步出卖国家主权,充当帝国主义国家的侵华工具,比袁世凯统治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

③1919年巴黎和会上北洋政府代表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日本在“一战”中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特权的正义要求,遭到英、美等列强的无理拒绝后,北洋政府的代表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清代的外交政策与对外关系

清代的外交政策与对外关系

清代的外交政策与对外关系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外交政策与对外关系给中国历史上的外交事务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记。

清代的外交政策主要集中在对外维护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同时扩大对外贸易,促进中国与国外国家间的合作。

一、清代外交政策的形成清代的外交政策主要受制于历史条件,例如清朝的政权合法性争议、历史领土的战败和割让问题,以及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差距问题等。

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清朝的外交政策主要表现为以维护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为主要目的。

清代的外交政策还受到外部力量的影响,如欧洲、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带来的现代化思潮和经济力量的挑战。

这种外部力量的影响,推动了清朝对外交往的积极化,实行更加开放和主动的政策。

二、清代对外关系的特点1、对内对外政策的并存清朝的对外关系与对内政策不可分割,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的目的,是为了对内稳定政局,加强国家的统一、领土的完整和民族的团结。

同时,清朝在对内实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对外则通过外交手段,建立起了朝贡体系和中外贸易,从而维持了清朝国家政治经济稳定的局面。

2、朝贡体系的建立清朝在对外关系上比较突出的一点是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建立了“朝贡体系”,这是基于中国作为“天朝大国”、与周边小国建立礼仪关系的一种国际关系模式。

清朝利用朝贡体系,对周边的国家进行控制和管理,既有利于保障我国和周边国家的安全,又实现了对朝鲜、琉球、日本、越南等国家的影响和控制。

3、扩大对外贸易清代是中国商业的显著发展时期,清朝的外交政策与对外贸易紧密联系,清朝通过对外贸易,加强了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同时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在清朝的外交政策中,对对外贸易的重视,不仅体现了清朝对外经济开放的政策,更体现了清政府对财政经济利润的渴求。

三、清代对外关系的变化1、英国鸦片战争后对外政策的转变鸦片战争后,清朝在对外关系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政府意识到需要改变对外关系的传统模式,实行对外开放和现代化的政策。

从朝贡关系到条约关系——晚清外交关系的演变 20ppt

从朝贡关系到条约关系——晚清外交关系的演变 20ppt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摘编识自,张概岂括之清《廷中国外历交史发·生晚的清变民国化卷,》 并加以简要评价。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廷外交发生的变 化,并加以简要评价。
(1)变化:由将外交视为临时性质工作到正式设置专掌外 交事务的专门机构;由间接交往到直接交往;由维护等级制 的朝贡外交到融入世界国家体系的近代外交。
——王立诚,《中国近代外交制度史》 概括晚清政府外交礼仪改革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析晚清外交礼仪改革的影响。
特点:在列强的要求下进行,具有被动性;过程曲折 缓慢,但不断与国际惯例接轨。
影响:推动传统朝贡体系向近代外交转变,促进中外交往; 在半殖民地化进程中,并不能使中国获得真正的外交平等。
第二章:条约关系观念的演变
——摘编自王建朗《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 待近代条约态度的变化。
答:从因对国际法的无知而漠视条约到有意识遵守、 利用国际条约再到谋求修改不平等条约。
材料一:两国始终不和之缘,总由各省督抚于外国交涉事件, 并无尽心守约之理。……此种背约阻滞,无非致令贵国临险 之虞……毕至酿成称戈之祸。
英国人这样描述清政府早期对条约的态度:“中国代表们并不 细加审查,一览即了”。因为条约在清政府看来,通商权利原 本就符合施(夷狄)之以恩惠的羁縻之道。1864年,清政府刊 印《万国公法》,对此李鸿章认为为民族挽回权益计,遵守与 应用《万国公法》应成为时代之必需。1884年,总理衙门表示: “惟我中国办事,均系十分遵约,一本万国公法而行。”至20 世纪初,驻俄公使明确提出效法日本,改革内政,以修改约章。
——王立诚,《中国近代外交制度史》
根据《议和大纲》规定,1901年后外交团所提觐见礼仪: 一、皇上每年接见外交团应在太和殿举行,平时接见一国使 节应在乾清宫举行; 二、不论哪种接见,皇上都应当站立会见外交使节,并直接 同他们讲话; 三、皇上应当亲手接受各国使节须要交给他的信件; 四、皇上为外交团举行宴会应在乾清宫,皇上应当亲自出席;

晚清对外政策变化的表现

晚清对外政策变化的表现

晚清对外政策变化的表现限于篇幅,本文仅就晚清朝采取的对外政策变化及其表现做一简要概述。

晚清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统治的朝代,自清朝建立几百年以来,中国在这一时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其中包括对外政策的变化。

晚清时期,中国致力于建立更加开放的外交政策,以适应西方强权的挑战。

从晚清开始,中国的对外政策开始出现明显变化。

为了保持中国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晚清政府决定采用一种积极的外交政策,此举可以被简单地称为“洋务运动”。

该活动的目的是改善中国的国际形象,采取更加主动的对外政策,开展对外经贸。

晚清政府还发行了“对外贸易条例”,允许外国人参与中国的贸易活动。

随着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关系不断加强,晚清朝颁布的外交政策也相应变化。

晚清政府强调重视外部技术与文化的接触,以及在国际性问题上的活动。

他们努力改善中国的外部关系,建立和维护外国关系。

为此,晚清朝发行了“议和条例”,允许外国船只进入中国港口,并允许外国人从事商业活动。

此外,晚清政府还采取更加开放的政策,允许外国人进入中国,并允许他们在中国建立外国私人住宅。

这些政策大大改变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使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晚清时期,中国政府采取的对外政策不仅改变了清朝时期的封闭态度,也带来了更加积极的国际活动。

在这一时期,中国政府重视国际社会的发展,并采取更加开放的政策,促进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积极推动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

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朝代,晚清对外政策的变化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与世界的交往,也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繁荣做出了极大贡献。

晚清对外政策的变化,使中国的外交接触获得了新的力量。

与外国进行经贸往来,改变了中国的封闭思想观念,使中国政府更加重视外交活动,积极推进与外国的关系。

可以说,晚清时期中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成就,无疑为中国进入现代世界奠定了重要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晚清外交体制的变化
(1)专门性外交机构的设立:
①总理衙门:1861年,清政府成立总理衙门,成为办理洋务及外交事务的特设机构。

总理衙门的设立,使清政府的内政与外交有了较为明确的分工。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列六部之上,标志近代中国外交体制的正式确立。

②南、北洋通商大臣:《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先后设立五口通商大臣,后演变为南洋通商大臣(办理江浙闽粤内江各口通商事务)。

另有北洋通商大臣,其前身为1861年设在天津的三口通商大臣(统管直隶、山东、奉天三省通商交涉事务,兼管北洋洋务等)。

③总理衙门和南、北洋通商大臣的设立,是中国近代外交体制的重大进步。

官员在与外国人的交往中改变了传统的夷夏观念,开阔了视野,学习了近代科技知识,逐渐掌握了利用外交手段谋取本国利益的策略。

外务部则建立了领事制度,厘定了派外使节职制,制定了外交规章,重用受过西式教育与留学西洋的人才,重视职业外交官的培养,在选拔官吏时较为强调专业知识,使得清末外交人员的素质大为提高,改变了中国外交官员对于世界形势、外交惯例懵懂无知的局面,较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2)近代驻外机构的设立: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在外国逼迫下,清政府允许各国在北京设常驻公使馆。

1877年清政府在英国设立的领事馆是中国在海外设立的第一个领事馆,以后逐渐增多。

清政府的外交体制逐步完备起来,走进国际社会,对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经济、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保护海外华侨利益,密切华侨与祖国的关系等方面有积极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