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的外交策略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外交政策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外交政策在中国历史上,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
战争的双方分别是清朝和联合英法两国。
战争持续了三年,最终以清朝的失败而告终。
虽然这场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污点,但是它也反映了当时中国政治的弱点和外交政策的不足之处。
本文将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外交政策为主题,分析当时中国政府的措施及其效果。
1. 对外交涉的被动和敷衍当时的清朝政府在处理外交事务时,主要是通过礼仪和仪式来表达自己的态度。
在与外国人洽谈时,清朝官员往往会以华贵的外表来表示自己的尊严和实力。
然而,这种方式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
当联合英法两国离开中国后,他们并没有放弃对中国的兴趣,而是继续在中国的沿海地区进行贸易和扩张。
2. 战争前期的对外统一和依赖为了应对联合英法两国的进攻,清朝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对外措施。
首先,他们试图通过向其他国家求援,来增强自己的实力。
清朝官员曾多次前往俄罗斯、美国等国家,企图争取其他国家的支持。
然而,这些国家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帮助,因此清朝继续依赖自己的力量。
3. 在战争中的被动和无力随着战争的爆发,清朝政府的军队开始面临来自英法联军的强大压力。
在战争初期,清朝的军队通过一系列的战役,先后被占领了南京、天津和北京等重要城市。
清朝政府随后在南京签署了《中英南京条约》和《中法天津条约》,同意将香港和九龙半岛划归英方控制,且向英、法拆付赔款,开放若干口岸,建立长江口通商口岸。
不仅如此,清朝还不得不同意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境内自由活动、购买土地和贸易等权利,大大地削弱了中国政府的主权和掌控力。
4. 对外国干涉的反思和正常化在战争结束后,清朝政府开始深刻反思自己的外交政策。
他们意识到过去的被动和依赖并不能解决问题,只有正常化的外交关系才能使中国在国际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以加强和外国的交往和合作。
清朝政府于1860年和美英两国签订天津条约,进一步开放了中国的贸易和出入境。
李鸿章外交思想的评析
BIAN JIANG JING JI YU WEN HUA2020年第11期(总第203期)边疆经济与文化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No.11.2020General.No.203收稿日期:2020-10-22作者简介:刘帅(1994—),女,黑龙江牡丹江人,硕士研究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李鸿章是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专题研究中的重要人物,作为晚清政府的外交重臣,他的外交思想大多被清政府采纳,作为当时的外交策略。
因此,我们对李鸿章外交思想形成的背景、失败原因、内容、实践和评价等方面进行简要评析。
一、李鸿章外交思想形成的背景及失败原因(一)李鸿章外交思想形成的背景1.内部因素的影响李鸿章成长在封建社会的地主阶级家庭中,他的父亲李文安考中进士,因此对李鸿章也寄予厚望。
他从小便受到严格的封建教育,学习封建制度的伦理纲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等传统思想,致使李鸿章一生都在“愚孝”,即使统治者昏庸无能,他也一样效忠,并且侍奉终身。
这就导致李鸿章在成为外交重臣后,在与列强的交涉中,一直采用“以和为贵”的方式,避免清政府的统治被列强取代。
曾国藩是对李鸿章影响较大的老师,曾国藩认为,“夷务本难措置,然根本不外孔子忠信笃敬四字”,深信儒家文化思想。
李鸿章作为曾国藩的得意门生,继承了他的主要思想,坚信只要守信重诺,列强就无法对清政府“下手”,同时,利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开展变法,只要提升武器装备的力量就可以抵御列强的火枪炮弹。
在列强提出不平等条约及不合理的特权时,曾国藩也主张运用儒家思想的文化,对西方列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试图通过传统思想的说教让列强作出让步,保持时局的和平,甚至将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当作对西方国家的束缚,认为条约是对他们的限制,只要清政府遵守条约的各项内容,那么列强就“无计可施”。
曾国藩的儒家思想外交主张对李鸿章“外须和戎、内须变法”的外交思想有较大的影响。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清朝的外交政策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清朝的外交政策清朝的外交政策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1644年至1912年一共存在了268年之久。
清朝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内外政治状况、领土扩张需求和西方列强崭露头角等。
本文将对清朝八年级上册历史中的清朝外交政策进行复习,以便加深对该时期历史的理解和掌握。
一、清朝建立初期的外交政策清朝建立初期,国力较弱,外交政策主要以稳定边疆、建立友好关系为主。
在与俄罗斯、葡萄牙等国进行谈判时,清朝采取了宽容政策,以保持地方稳定和国家安全。
此外,清朝还扩大对外贸易,开放门户,努力提升国家的国际地位。
二、清朝对西方列强的外交政策19世纪中后期,西方列强开始向中国侵略和割地,清朝外交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
面对列强的压力,尤其是英国的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清朝采取了抵抗和妥协并存的外交策略。
清朝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割让领土和赔偿巨额赔款,以尽可能维系国家的稳定和独立。
三、清朝对世界的外交政策在清朝后期,世界各国开始纷纷开展殖民扩张活动,清朝面临意识形态和领土争端等多重挑战。
在这一时期,清朝外交政策主要以抵抗帝国主义势力和保持国家独立为主线。
例如,义和团运动时期,清朝与八国联军对抗,展示了顽强抵抗的精神。
四、清朝外交政策的启示清朝外交政策的发展和变化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首先,作为一个封建国家,必须要有合理的外交政策以保持国家的独立和稳定。
其次,外交政策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进行调整和改进,以应对不同的国际形势和挑战。
最后,外交政策需要灵活机动,既保持原则性,又能与他国进行交流合作,实现国家的最大利益。
结语清朝的外交政策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进程,它受到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与时代背景密切相关。
通过了解和复习清朝外交政策,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这一历史时期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为我们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和理解提供帮助和启发。
同时,清朝外交政策的启示也对我们现代外交政策的制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洋务运动与近代中国外交
涉 抗衡 的资本。
一
、
、
创办近代军工企 业和编 练新 式海军 。 以国家实 力支
持 了 外 交
立北 洋一支水 师 , 然后 以一化 三 , 择要 分布 。作 为洋务 重 臣 的李鸿章非常重视 海防 , 在丁 日昌等人的支持 下开始建设北
洋海 军 , 购 舰、 造 船、 建 设 港 口、 修 筑 炮 台、 培 养 人 才。 1 8 8 6 ——1 8 8 7年 , 李鸿章先后从德 国购买了定远 、 镇远、 济 远 铁 甲舰及几艘巡洋舰和鱼雷艇 , 到1 8 8 8年 , 北洋 海军正式 成 军, 拥 有大小舰 船 2 2艘 , 总排 水量 达到 4 . 1万 吨 , 并 建有 威 海卫军港 、 旅顺船 坞等基地 。到 1 8 9 0年~ , 中国海军总 吨位 已
制度和政策 , 使近代 中国的外交体 制开始与世界接轨 。外交
观念转变 的直接表现是 洋务运 动和具 有新 知识 的外交人才
清朝的外交政策与国际关系
清朝的外交政策与国际关系在历史上,清朝是一个统治时间较长的朝代,虽然被认为是“闭关锁国”的时期,但其实清朝在外交政策以及国际关系上也有着自己的特点和进展。
本文将从清朝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对外贸易和治外法权、与西方列强的交流等方面,来探究清朝的外交政策。
◆清朝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清朝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相对复杂,既有和平友好的外交也有屡次的战争和磨擦。
其中,与俄罗斯的关系是影响较大的一环。
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俄罗斯一直试图通过与清朝的外交和战争手段,逐步进军中亚和中国北部,威胁清朝的安全。
清朝政府也加强了对边界地区的经济与军事控制,对人口流动和交通线的监管也越来越严格。
此外,与日本的关系也曾经历了数次的交锋,尤其是日本的侵略战争给清朝带来了重大的军事损失。
然而,清朝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还有很多互惠互利的方面。
在对待蒙古和朝鲜王朝时,清朝政府采取了对等的礼仪和待遇,遵守了作为“中华皇朝”的国际规则;积极推行的对外贸易和传教,也增加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对外贸易和治外法权在清朝的外交政策中,对外贸易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19世纪初期,利用海上贸易发展经济成为了清朝政府的主要任务之一。
通过与欧洲国家和东南亚国家的贸易,清朝得到了大量的商品和技术,同时也把中国的丝绸、茶叶和陶瓷等优质产品销往海外。
然而,在对外贸易中,清朝面对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大量的外国商人涌入中国,大肆掠夺中国的资源和财富,引起了广泛的不满和反感。
清朝政府也因此开始考虑到保护国家财富和安全,推行“治外法权”政策,即外国人在中国境内须执行自己国家的法律,而不受中国法律管辖。
然而,这项政策也引起了外国国家的不满和抵制,成为了中国与西方列强之间长期争议的焦点。
在后来的历史中,治外法权也成为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课题之一。
◆与西方列强的交流清朝的外交政策也随着时代和国际形势而逐步发展和改变。
在与西方列强的接触中,清朝掌握的国际政治和法律规则也有所增加和提升。
洋务运动外交政策的得与失
洋务运动外交政策的得与失摘要:两次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对于清政府来说,鸦片战争的失败深深刺激了他们,也打破了他们天朝上国的美梦。
洋务运动开始后,“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外交思想逐步推行开来,这打破了原有的封闭状态,推动了中国外交的发展,但它并没有从根本上打破中国政治体制,因此也暴露了其时代的局限性。
关键词:鸦片战争外交洋务运动体制近代中国外交政策的发展经历了一段艰辛、曲折的历程。
康乾以来,中国奉行闭关锁国,自上而下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之中,认为中国地大物博,文化先进,不需要和国外交往。
但当鸦片战争的大炮轰开了国门之后,统治阶级才发现天朝上国无非是一片幻影,我们早就落后于列强太多,尤其在科技水平上,与西方的距离不啻天壤之别。
当时的有识之士,包括清政府的核心人物们,不仅开始反思中国“器物”之落后的问题,也开始反思外交政策存在的问题。
在中国人传统的外交观念中,华夏居于中心地位,只有华夏改变“夷人”,没有“夷人”改变华夏的。
但是鸦片战争的失败,列强不仅占领了华夏的都城,清政府还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例如外国公使可以入驻北京等。
虽然这些不平等条约让清政府大失颜面,但清政府仍旧采用传统的对待蛮夷的思维来对待西方列强国家。
这是西方列强完全不能接受的。
随着沿江沿海地区通商口岸的开放,来华的外国人越来越多,有些还到内地游历传教,因此若想要完全回避与外国人的交往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这种背景下,洋务派的官员开始转变外交观念,提出了一些新的外交政策,促使了中国近代外交政策开始逐步转变,与世界接轨。
一、洋务外交的背景晚清的中国社会,处于一种碰撞的大环境之下,这是两种区域、两种文明的较量。
鸦片战争可以说是改变中国近代外交的一个转折点。
鸦片战争后,中国与西方的关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两次鸦片战争期间,在这一时期,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但在对待外国人时,还是采用传统的“华夷”观念,通俗的说就是仍旧带有优越感。
简评晚清外交制度
简评晚清外交制度引言:晚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变革的重要时期。
在晚清时期,中国封建王朝面临着严峻的内忧外患,外交制度的改革成为维系国家利益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对晚清时期的外交制度进行简评,旨在探讨其优点、缺点以及影响。
一、晚清外交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晚清时期的外交制度形成和发展受到了中国封建王朝政权的影响,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制度就是洋务运动的兴起和推动。
洋务运动使得西方文明和技术进入中国,也为晚清外交制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契机。
此外,晚清政府还引进了外国专家,系统地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的外交制度和经验,推动了外交制度的改革和现代化。
二、晚清外交制度的优点1. 提高国际地位:晚清外交制度的改革使得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得到提升。
通过与其他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和签订条约,中国得以参与国际事务,维护自身利益。
2. 开拓国际市场:晚清政府通过改革外交制度,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促进了中外贸易,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3. 培养外交人才:晚清外交制度改革注重培养外交人才,建立了翻译学堂和留学生项目等制度。
这为培养合格的外交官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晚清外交制度的缺点1. 条约不平等:晚清政府在改革外交制度的同时,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
2. 腐败问题:晚清政府在外交制度改革过程中也存在腐败问题,对外交官的选拔和管理存在不足,导致了一些外交事件的失败和损失。
3. 缺乏自主权:晚清外交制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受到了西方列强的控制和干预。
中国外交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自主权。
四、晚清外交制度的影响晚清外交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突破封闭:晚清外交制度的改革打破了中国多年来的封闭状态,引进了西方的现代文明和技术,为中国近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2. 启蒙思想:晚清外交制度改革为中国启蒙思想的兴起提供了土壤。
中国的知识分子通过与外国接触,开始了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思想解放。
清朝对外交战略与近代中日战争
清朝对外交战略与近代中日战争背负着四百多年的封建制度和历史传统,清朝在对外交战略中面临了许多挑战与困难。
尤其是在近代的中日战争中,清朝面对日本的侵略行为,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调整自己的战略与政策。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清朝的对外交战略以及近代中日战争的背景与影响。
首先,回顾清朝的对外交战略,不得不提及其对边疆地区的管理与稳定。
清朝统治时期,边疆地区的稳定一直是其对外政策的重中之重。
清朝通过辽东、新疆、台湾等地的军事驻防来巩固自身的实力,并以此保持对辽东、东北、西北等地的控制。
同时,清朝还采取了一系列的开疆扩土政策,主要通过和平方式,以外交手段解决了和俄罗斯、蒙古等国家的边界问题。
其次,清朝对外交战略也包括了对中华民族的保护与传统文化的宣扬。
清朝的统治者注重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通过将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并推行科举制度来培养士人,以达到巩固国家统一的目的。
此外,清朝还通过对外贸易的开放来推动中华民族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借鉴外国冶炼技术、轻工业和航运技术等,以提升国家的经济实力。
然而,在近代的中日战争中,清朝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困难。
日本的崛起与变革给清朝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压力。
清朝在军事、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都逐渐落后于日本,被动地处于弱势地位。
而日本则通过叛逆军阀、侵略军事行动和政治手段,相继夺取了台湾、澎湖列岛及辽东半岛等清朝的领土,并对清朝发动了甲午战争、中日战争等一系列侵略行动。
中日战争的影响深远而复杂。
从政治层面看,清朝无法应对日本的威胁,逐渐丧失了对自身领土和民族的有效保护能力,进一步削弱了清朝的统治地位。
从经济层面看,清朝的财政赤字不断扩大,国家贫困加剧,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从军事层面看,清朝的军队装备落后,指挥系统混乱,无法有效对抗日本的军事侵略。
从文化层面看,清朝的封建制度和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社会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近代中日战争的教训让清朝意识到了自身的薄弱之处,同时也为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清朝廷与外交政策
清朝廷与外交政策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的外交政策深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开疆拓土、统一中原;后一阶段则是保守维新,以控制主权为主要目的。
一、开疆拓土、统一中原清朝建国之初,面临着众多外族侵略的威胁,为了保卫国土、保护汉族人民,清廷采取了积极的外交政策。
首先,清廷采取了“廓清乾隆故事”的政策,与各地的外族建立了有利于自己的关系,并针对各外族的特点分别采取不同的政策。
例如,在对待蒙古和西藏时,清廷首先通过和硕山条约和嘉庆噶尔丹条约,维护了与蒙古的和平;其次,在对待西藏问题上,清廷通过召开“九边会盟”、派遣军队及代表团和西藏展开谈判,最终在雍和宫签订《西藏和约》,确立了兩岸和平相处的原则,稳定了西藏的局势。
其次,清廷积极开展对外贸易,作为世界经济贸易中心的中国,它既是后起之秀又是亚洲四大经济体之一,因此各国都希望能够与它建立贸易关系。
清廷在此背景下,开展对外贸易,除了通过派遣官员巡视和管理外国商贸活动,还利用京城的商人和贩子作为中间人,带动了国内经济的发展。
最后,清廷在开疆拓土和统一中原的过程中,还采取了依托军力的方式。
首先,在对外战争中,清廷调整战争策略,采取了分批进攻的方式,先击败其分支部队,确立对方的基点,随后进攻其总部军力;其次,在对内统一中原的过程中,清廷采取了削弱藩王权力和打压独立势力的策略,同时也采取了恩泽藩王、加强藩王的地位等措施,使得藩王对清廷保持了一定的依附。
二、保守维新、控制主权随着清廷对外政策的调整和内部政治环境的变化,清廷在晚期逐渐转变了外交政策的方向,在外交政策上,保守维新、控制主权成为了主要方向,尤其是在对待列强的问题上。
首先,在对待列强的问题上,清廷采取了尽量避免卷入国际博弈的策略。
例如,在对待英法之间的战争中,清廷采取了“袖手旁观”的策略,最终避免了战火波及到中国。
在接下来的日本战争和中华民国建立过程中,清廷也是通过谈判和妥协,逐步控制了自身的主权。
清朝的外交政策与西方世界的交往
清朝的外交政策与西方世界的交往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在外交政策方面与西方世界的交往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
本文将探讨清朝的外交政策以及与西方世界的交往,从而深入了解这一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和影响。
一、早期的闭关政策在清朝初期统治时期,由于满族统治者对外界的不信任和忽视,清朝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与西方世界基本断交。
清朝皇帝及朝廷对外界知识和科技的需要也比较有限,因而对与西方世界建立联系并不感兴趣。
这导致了一系列与西方国家的冲突和不和谐,如鸦片战争的爆发。
二、鸦片战争后的割地赔款鸦片战争的失败使得清朝政府意识到封闭政策的失败,并被迫与西方国家进行一系列的外交谈判。
1842年,中国迫于压力签订了《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并支付巨额赔款给英国。
此后,清朝陆续与西方国家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例如《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等。
三、洋务运动与现代化尝试面对西方列强的压力,清朝政府开始推行洋务运动,试图引进西方的科技和知识以增强中国的国力。
清朝聘请了一些西方专家,并建立了许多机器制造和军事设施。
然而,洋务运动的效果并不显著,主要原因是保守势力对现代化改革的抵制。
四、反帝爱国运动的兴起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爆发了一系列反帝爱国运动,如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
这些运动反映了清朝政府的无能和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侵略。
这些运动积极促进了国内外的革命思潮和民族主义的兴起。
五、中国共产党的兴起20世纪初,中国共产党成立,并在清朝末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共产党认为,清朝政府的腐败和外交政策的失败是中国社会问题的根源。
他们试图通过革命来推翻清朝并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此后,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篇章。
综上所述,清朝的外交政策与西方世界的交往经历了一个由封闭到开放的转变过程。
清朝的闭关政策导致了一系列的冲突和不和谐,但在这一过程中也逐渐意识到了现代化的必要性。
尽管遭受了许多挫折,但这段历史仍然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的外交策略
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的外交策略摘要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逐渐接受西方近代殖民外交机制,在被迫接受西方侵略事实同时接受西方近代国际公法观念,和戎外交和平解决中外问题,同时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以夷制夷”,虽说有一定效用,但总的来说这段时期的外交是妥协屈辱的。
关键词洋务运动;国家公法;和戎;以夷制夷“合地球东南西溯九万里,胥聚于中国,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
”清朝被迫放弃传统的宗藩体制融入世界殖民主义体系当中。
为维持清朝统治,阻止列强新的攫取、侵犯而又维持中外和平局面对内进行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对外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外交策略。
本文就洋务运动期间的清朝所采取的一系列维护和局之策进行简单分析。
一、逐渐接受西方近代国际法意识,据理力争逐步接受西方近代外交观念以及国际意识。
首先是对传统天下观的改变。
随着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传入,国内出现不少重新认识世界和评价中国在整个世界中的地位的言论,尤以洋务派为代表。
王韬提到“苟有礼也,夷可进为华;苟无礼也,华则变为夷。
岂可沾沾自大,厚己以薄人哉”的思想,实际上否定了中国文化至上的传统“夷夏”观。
封建外交思想的藩篱逐渐被打破,近代的国际意识逐步萌生。
其次是西方国际法的应用,在新的世界潮流和时代精神的冲击下,国内逐渐接受了更多的近代西方外交观念,最明显的是接受万国公法作为处理国际间关系的准则,产生国家主权观念和争取国家主权平等的思想。
清廷内部不少官僚尤其是洋务派开始认识到西方列强加给中国的一系列不平等性质的的条约,痛切地揭露了这些条约对中国的危害。
奕等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就曾声称“凡条约所不载者,彼即多方要挟,无不以理坚拒”。
第三,洋务派主张自立――培养外交人才。
洋务派代表之一奕提议:“上下一心,内外一心,局中局外一心,坚苦贞定,且历之永久之心,人人皆洞悉底蕴,力是讲求,为实在可以自立之计,为实在能御外患之计,庶几自强有实,而外侮潜消。
”而后便提出了练兵、简器、设厂、筹响、用人、持久等六项,促使政府开始重视外交,致力于培养外交人才。
试析洋务派的“和戎”的外交方针
试析洋务派的“和戎”的外交方针作者简介:王余辉(1991—),男,湖南湘西人,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本科生。
摘要:在外遭列强侵略、内有农民起义的外患内忧的情况下,晚清政治集团洋务派采取了“和戎”的外交方针,展开了一系列备受争议的“和戎”外交。
通过对其深入的分析,可看出,洋务派的“和戎”外交与蓄意的卖国投降政策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在“徐图改革”等层面具有积极意义,在战争中有“怯敌求和”等消极影响,这是“和戎”本身带有无奈性。
关键词:晚清;洋务派;“和戎”外交鸦片战争后,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遭受的侵略不断加深。
在这种“万国侵华”的复杂形势下,晚清政治集团的洋务派以“和戎”为方针,开展了一系列“和戎”外交。
这项政策历来争论颇多,本文试从“和戎”外交方针的思想基础、实践、实质与评价等四方面进行分析。
一、“和戎”外交的思想基础洋务派认为中外实力对比悬殊,难以用武力抗敌制胜。
曾国藩等人认识到,中国面对的不只是一个对手,而是“联成一气”的数个列强,“我能防御一口,未必能遍防各口;能幸胜一时,未必能力持多年;能抵敌一国,未必能应付各国。
”[1]军械强于我技艺精于我,即暂胜必终败”,洋务派清醒地看到了武器、技术在战争中的作用,中国实力不如人,而且中国要应对的是整个西方,因而主“和”。
洋务派在当时国内外形势的把握上,一是认为外国不会危及自身统治,二是在太平天国等内忧时,要妥善处理外患,可以与外国联合。
郭嵩焘认为“洋人之利在通商,无觊觎中国土地之心。
”李鸿章认为“洋人所图我者利也、势也,非真欲夺我土地也”。
[2][3]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的策略。
在他们看来,内忧远二、“和戎”外交的实践谨守约章。
洋务派虽然也认识到“所定条款,吃亏过巨”,但鉴于当时中国的实力,都主张暂时接受这些条约,作为处理中外关系的准绳。
曾国藩说:“中外交涉,总以条约为凭。
”李鸿章说:“各国条约已定,断难更改”,主张在中外交涉中“谨守约章”。
清朝的外交政策与国际关系
清朝的外交政策与国际关系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外交政策对于国际关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在清朝统治下,中国的外交政策主要以维护国家尊严和领土完整为主要目标,同时也充分考虑到当时国际形势和国家利益,通过与外国建立不同形式的关系,维护了一定的国际地位。
一、对外贸易与海外通商清朝时期,中国经济相对发达,贸易对外交往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了拓展贸易渠道和增强国家财政实力,清朝政府积极推动与外国进行贸易往来。
在1760年代,康熙时期建立的海关系统被扩大和改进,外国商船需要办理手续并缴纳通关税。
此举有助于加强国际关系和贸易合作。
此外,清朝还与一些国家签订了贸易协定,如与英国签订的《中英新约》等。
这些举措有助于促进清朝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发展,为国家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益。
二、对待藩属国和周边国家在对待藩属国和周边国家的外交政策中,清朝采取了一种“宁缺毋滥”的原则,即更倾向于保持现状、稳定周边关系,尽量避免与邻国发生冲突。
作为中国的领土一部分,藩属国被清朝视为在中国封建体系下存在的一种特殊政治关系。
清朝统治者通过与藩属国的长期互动与沟通,维护了一定的和平与稳定。
同时,清朝还与邻国进行了一些外交事务和领土调整,如与俄罗斯签订《耿亥条约》和《瑷珲条约》,确保自身利益并保持与邻国的关系。
三、与西方列强的外交互动在与西方列强的外交互动中,清朝面临了一系列的挑战和改变。
鸦片战争后,中国不得不签订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并且失去了对近代技术和经济的控制权。
这些条约使中国丧失了部分主权和领土,并加速了清朝的衰落。
然而,在与西方列强的互动过程中,清朝还是寻求维护自身国家利益的策略,尽管这些努力并没有阻止西方列强在中国领土上的扩张。
四、传统外交文化的影响清朝在对外交往中秉持着传统的外交文化,注重礼节和尊严。
清朝朝廷以礼贤下士的原则对待外国使节,为维系外交关系起到了积极作用。
此外,清朝还采取了一些外交手段,如贡使体系、册封制度等,以加强与周边国家和藩属国的联系。
清朝时期的外交政策
清朝时期的外交政策清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王朝,其外交政策也是举世闻名。
清朝时期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国家的稳定和繁荣发展,同时维护中国在周边地区的威望。
在历史的长河中,清朝维系着复杂多变的外交关系,下面我将就其外交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一、秉持靖难之策,稳定国家形势清朝最初面临的外交挑战是巨大的政治压力和国内动荡。
为了解决国内的动乱,清政府首先要稳定人心。
为此,在明朝灭亡之前,清朝已经确立了治理中国的基本道路——实施“靖难之策”。
这种策略包括了通过使用儒家思想来保持社会秩序、打击叛逆势力并减少汉族势力。
与此同时,清朝还通过入侵朝鲜等方式来缓解其内部矛盾,同时对外部势力保持警惕,确保国家的稳定发展。
二、深化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清朝时期,在外交政策上的另一个主要目标是深化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
清朝在其外交关系中与东南亚、南亚、中亚以及欧洲诸多国家进行紧密合作,并发展出较为稳定的经济联系。
清朝政府通过交换商品、定期商贸会议,以及建立海关管理方法等方式,在其与周边国家的经济联系方面积极推进。
三、与各国维持睦邻友好清朝致力于维系各国的和平与友好关系,以维持中国的国家利益。
对于那些尊重中国及其文化,并且愿意与其进行友好交往的国家,清朝以礼相待,让各国大使受到高规格接待。
即使是在与外国重要谈判中的许多问题上,清朝也始终保持着事先协商、讨论和交流的态度,以便于实现双方的共同利益。
四、以武力维护国家安全在清朝时期,外交政策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是依靠武力来维护国家安全。
尽管其外交政策以和平、友好为主要目的,但清朝仍保持警惕,准备好应对任何威胁。
清朝政府不断强化国防,以保障国家安全。
当遇到任何外部威胁时,清朝采取果断行动来保卫其国家利益,例如在中国爆发了鸦片战争时,它建立并调度了一支强大的军队来抵抗英国的入侵,并在最后赢得了胜利。
总结清朝时期的外交政策是他们经过多年实践摸索出来的,以稳定国家形势、深化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与各国维持睦邻友好、以武力维护国家安全等为主要目标。
清朝对外政策
清朝对外政策
清朝时期,以保守守成的对外政策取得了成功的结果。
清朝采取“闭
关锁国”的政策,不仅在边境上加强了管理,而且还与外国发生过较多联系,以换取扩大经济空间和实现贸易发展。
清朝时期主要采用“明天子以恭,安天下以律”的处理外交政策,以
宽厚待外国使节,但同时也以分歧对待西方和东方,以保护国家和社会稳定。
此外,清朝也采取了“排礼让”的政策,让西方和东方的使节列队,
先后礼让清朝,以示尊重和尊严。
再者,清朝时期还创立了“和平洋”的政策,以提升清朝在国际舞台
上的地位,同时也以拉近中外关系,使中外贸易得以开展,获得较大发展。
总之,清朝时期的对外政策以保守守成的态度,深入细化的管理,丰
富多彩的渠道,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保护了国家的尊严。
李鸿章的外交策略探析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No.22009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下,古老的中国在与周边民族和国家接触和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合纵连横”、“远交近攻”、“以夷制夷”等“驭夷”方略,这种外交策略一直持续到清末。
然而,19世纪中期以后,伴随着一次次外敌入侵、一次次割地赔款,传统的“驭夷”方略再也显现不出往日的“神威”,在这种冲击之下,一部分封建士大夫开始重新审视与外邦的关系,李鸿章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他对中国所处的国际新格局进行了再认识,认识到中国所面临的对手,已不是昔日的蛮夷之邦,而是拥有先进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的远方强国,是“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中国面对的是“数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
”(《筹议海防折》)因而得出结论:“居今日而曰攘夷,曰驱逐出境,固虚妄之论,即欲保和局守疆土无具而能保守之也(《筹议海防折》)。
李鸿章作为一方大吏和创办洋务运动的主角之一,在当时无疑是具有远见和革新思维的先进中国人,在清末的外交实践中,他逐渐了解和掌握了一些近代国际外交的原则,具备了近代主权国家朦胧的外交意识,并且对近代国际关系中的均势思想、实力原则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正是李鸿章既深谙传统的“夷夏之防“,又较早地看到了在中外新格局下中国的劣势地位,他认为传统的“夷夏”观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
在此基础上,李鸿章逐渐形成了新形势下的“以夷制夷”外交策略,即利用列强争夺中国利益的矛盾,使其相互牵制,从而维护和延续清政府的权益和统治。
一、李鸿章“以夷制夷”的外交策略李鸿章“以夷制夷”的外交策略,可以说贯穿于他外交活动的始终,是其最主要的外交策略。
其主要表现有三:(一)令各国均沾李鸿章令“各国均沾”的制夷策略,主要表现在处理清帝国周边地区与列强的外交交涉中,特别是在处理台湾、朝鲜等问题时表现突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例子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例子“以师夷长技以制夷”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外交策略,意为借鉴外国的先进技术和文化,以此来对抗外敌。
这种策略在中国历史上被广泛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些以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例子。
1. 郑和下西洋郑和是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航海家,他率领的船队曾多次出海,到达了印度、东非、阿拉伯等地。
在这些地方,他学习了当地的航海技术、商业经验和文化知识,带回了中国,为中国的海外贸易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2. 张居正改革明朝时期,张居正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他曾经学习过西方的数学、天文学和军事技术,将这些知识应用到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改革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 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清朝末期的一次现代化运动,旨在借鉴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工业经验,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在这个运动中,中国引进了很多西方的机器设备和工业技术,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4.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期的一次文化运动,旨在借鉴西方的文化和思想,推动中国的文化现代化。
在这个运动中,中国引进了很多西方的文学、哲学和艺术理论,为中国的文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思想和创新。
5. 中国的高铁技术中国的高铁技术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之一,但它的起源却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
当时,中国的铁路技术落后,无法满足国内的需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引进了日本的高铁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改进,最终成为了世界上最先进的高铁技术之一。
6. 中国的太阳能技术中国的太阳能技术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之一。
在这个领域,中国借鉴了德国和美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改进,最终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市场之一。
7. 中国的电动汽车技术中国的电动汽车技术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之一。
在这个领域,中国借鉴了日本和美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改进,最终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之一。
8. 中国的人工智能技术中国的人工智能技术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的外交策略
摘要
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逐渐接受西方近代殖民外交机制,在被迫接受西方侵略事实同时接受西方近代国际公法观念,和戎外交和平解决中外问题,同时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以夷制夷”,虽说有一定效用,但总的来说这段时期的外交是妥协屈辱的。
关键词
洋务运动;国家公法;和戎;以夷制夷
“合地球东南西溯九万里,胥聚于中国,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
”清朝被迫放弃传统的宗藩体制融入世界殖民主义体系当中。
为维持清朝统治,阻止列强新的攫取、侵犯而又维持中外和平局面对内进行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对外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外交策略。
本文就洋务运动期间的清朝所采取的一系列维护和局之策进行简单分析。
一、逐渐接受西方近代国际法意识,据理力争
逐步接受西方近代外交观念以及国际意识。
首先是对传统天下观的改变。
随着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传入,国内出现不少重新认识世界和评价中国在整个世界中的地位的言论,尤以洋务派为代表。
王韬提到“苟有礼也,夷可进为华;苟无礼也,华则变为夷。
岂可沾沾自大,厚己以薄人哉”的思想,实际上否定了中国文化至上的传统“夷夏”观。
封建外交思想的藩篱逐渐被打破,近代的国际意识逐步萌生。
其次是西方国际法的应用,在新的世界潮流和时代精神的冲击下,国内逐渐接受了更多的近代西方外交观念,最明显的是接受万国公法作为处理国际间关系的准则,产生国家主权观念和争取国家主权平等的思想。
清廷内部不少官僚尤其是洋务派开始认识到西方列强加给中国的一系列不平等性质的的条约,痛切地揭露了这些条约对中国的危害。
奕等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就曾声称“凡条约所不载者,彼即多方要挟,无不以理坚拒”。
第三,洋务派主张自立――培养外交人才。
洋务派代表之一奕提议:“上下一心,内外一心,局中局外一心,坚苦贞定,且历之永久之心,人人皆洞悉底蕴,力是讲求,为实在可以自立之计,为实在能御外患之计,庶几自强有实,而外侮潜消。
”而后便提出了练兵、简器、设厂、筹响、用人、持久等六项,促使政府开始重视外交,致力于培养外交人才。
1862年6月开办了“同文馆”,设英、法、俄文三个班,随后又增加了算学、天文、地理、万国公法、医学等课程。
不仅培养了科学技术人才,还培养了中国第一批外语和外交人才,从同文馆毕业的学生中有二十八人后来做了驻外公使一级的外交官。
从此清政府的外交有了起色。
虽然这一时期清政府的外交以妥协为主,但毕竟开始接受西方近代国际法观念,表现出对世界潮流和时代精神的体认,或多或少维护了部分利益。
二、和戎妥协,适当备战
两次鸦片战争失败,中国被迫放弃闭关自治,清政府内部许多官员开始思考中西两种不同体制,洋务派代表奕、李鸿章等主张“外须和戎”,而顽固派等企图以刀剑抵挡西方枪炮,最终经过争辩,清廷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接受了洋务派主张。
但是在和戎的背后,也相应作出备战,取得一些积极效果。
洋务派主要代表人物李鸿章等曾说过:“夫南宋以后,士大夫不甚知兵,无事则矜愤言战,一败则懦言和,浮议喧嚣,终至覆灭。
……虚骄务名者恒败,坚忍多略者恒胜”,建议忍辱以维持和局。
当然这种和平外交并不等同于屈辱投降,一定程度上取得一定效果,为国内变法图强创造暂时稳定的国际环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忽略了资本主义殖民掠夺的本性,对西方列强谋求经济扩张和政治控制的危害性估计不足,从近代争取民族独立斗争角度分析,这无疑是一种妥协软弱的思想。
近代中国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两大目标的实现都有赖于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面对19世纪中后期一个矛盾的时期,这种方针注定失败。
和平外交实施的同时,清政府内部不少人也认识到与洋人交往并非只靠口舌之争,中法战争爆发之前,驻外公使曾纪泽就曾在致总理衙门电文中指出:“法之图越,蓄谋已久,断非口舌所能挽救,拨派数艘移近南服,使敌人有所顾忌。
”“吾华果能实力筹备战守,彼将又作回翔……备战可以守和,示和则必致战也……莫如以和为体,以作可战之势为用”。
在中外双方剑拔弩张之时备战自卫无可厚非,但是在此时期并没有多少实际效用。
双方实力悬殊太大,如果列强认为时机成熟志在必得而蓄意发动战争,备战未必实际奏效。
洋务运动期间的清政府对外政策主要是“和戎”,面对西方强大的资本主义,中国还只是刚刚蹒跚学步的婴孩。
但清政府也并非完全听任帝国主义列强的宰割,在与西方打交道过程中,也采取了按约理论、以夷制夷等策略事实上也得到过一些效果,可以说是一种明智之举,但外交以国家实力为后盾,碍于实际形势只是螳臂当车不能阻止甚至加速了愚昧、颛顼的清政府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