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外交姿态

合集下载

1931年国民政府的内外形势

1931年国民政府的内外形势

1931年国民政府的内外形势摘要:九一八事变是我国近代史一次重要的事变,改变30年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更是饱受争议,那么我们当时是否有能力打赢这场决定国运的战争了,我们可以从中日两方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来分析,中国是否有能力与日本全面对抗。

关键词:“九一八事变” 不抵抗政策1931年日本发动侵略东北的“九一八事变”,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党政府实施绝“不抵抗”政策,使东北在半年内被日本全部占领,3000万同胞从此过上亡国奴的生活,蒋介石、张学良从此背上了千古骂名被订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但从当时的国内外形势来看,中国是否有能力打赢这场东北的保卫战呢?我们就从当时我们的军事,政治经济,外交来分析。

首先,从军事方面来看.军事技术及军事实力是战争胜利的根本。

那么来看看当时中国与日本的军事实力。

1927年,中国军队的数量达到二百二十万人。

东北易帜以后,蒋介石开始整顿军队,军队人数开始下降。

1930年,蒋介石打赢中原大战,全国总兵力在180万人左右,但几乎都是陆军,且装备十分落后,基本上只是轻武器,只有蒋介石的中央军才能保证人人一支步枪,有少量的轻火炮,没有重炮,更没有坦克之类的现代化装备,其他军阀的部队人比枪多,枪比子弹多。

但武器不能自己生产,连步枪都依赖进口,子弹也不能自给。

直到1935年,在德国的帮助下中国修建了大量的兵工厂,子弹才勉强自给,但依然不能生产重武器。

后来的数据表明,1934年前后,中国开始生产模仿的毛瑟步枪(中正式步枪),但直到抗战结束,也只生产了几十万支。

至于中国当时的海军和空军,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1931年1.28淞沪抗战,日本军舰闯入长江江面,南京国民政府因没有重炮难以抗衡,被迫把办公地点迁洛阳。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再次发生,1933年南京政府才从德国购买火炮,到1937年才拥有两个重炮团。

再看看当时的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军事一直是日本发展的重点。

到1930年前后,日本陆军常备军超过四十万,后备部队人数达一百多万。

南京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

南京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
第二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三节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1日本侵华的战略方针发生改变2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根据地力量不断壮大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反动方针国民政府政策的转变重心转移3蒋介石的政权本质决定4英美帝国主义国家的劝降活动二国民政府的对内对外政策对内政策对外政策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反动独裁统治垄断掠夺对英美对日本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反共高潮坚持合作抗战第二次反共高潮最高潮
谜之一:走什么路线最为安全? 谜之二:项英为何一再推迟皖南新四军部队北上日期? 谜之三:项英究竟有没有一个“三山计划”? 谜之四:新四军北移出发不利之谜? 谜之五:新四军突围部队会攻星潭究竟有没有成功?
材料一 九一八事变时,蒋介石说,中国 “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教育训练不如人,机 器不如人,工厂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打仗呢? 若抵抗日本,顶多三天就亡国了。”
不抵抗政策
材料二 外寇不足虑,内匪实为心腹之患, 如不肃清内匪,则决不能御外侮。 1933年4月10日
“攘外必先安内”
材料三 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 而决不求战。……所以政府必特别谨慎以临此大 事。 ——蒋介石庐山谈话(1937年7月17日)
第三节 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
一、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
国民政府政策的转变 标 志
重心转移
对 外
对 内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反动方针 原 因 (1)日本侵华的战略方针发生改变 (2)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根据地力量不断壮大 (3)蒋介石的政权本质决定 (4)英美帝国主义国家的劝降活动
二、国民政府的对内对外政策
观望态度,没有做好作战准备
材料四 中国今日郑重声明,中国之领土主权, 已横受日本之侵略,“国联盟约”“九国公 约”“非战公约”,已为日本所破坏无余…… 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 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 ——《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

中国国民政府的抗战外交追求国际支持与援助

中国国民政府的抗战外交追求国际支持与援助

中国国民政府的抗战外交追求国际支持与援助中国国民政府自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以来,面对日本侵略军的残酷侵略,积极开展了抗战外交,追求国际支持与援助。

在艰难的战争环境下,中国国民政府不断努力,通过积极外交手段,向世界展示了反对日本侵略的决心和坚定。

一、寻求国际正义和国际认可中国国民政府积极倡导“国际正义”,通过发表声明、通电和大使亲自讲话等方式,向世界阐明中国的民族抵抗和抗战目标。

同时,中国传媒也充分利用战争新闻宣传工具,向西方国家展示日本军队的暴行和中国人民的团结抵抗,争取国际社会的同情和声援。

这些努力最终为中国赢得了国际舆论的支持,获得了广泛的国际认可。

二、国际外交关系扩展与深化为了争取国际支持,中国国民政府积极推动与各国外交关系的发展,提升国际地位。

首先,中国积极参与了盟国外交活动,与英、美、苏等主要盟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并在亚洲、非洲和欧洲等地设立了外交代表处。

其次,通过国际会议与谈判,中国国民政府与各国政府签署了一系列军事、经济和文化合作协议,扩大了国家的外交影响力。

最后,中国还积极倡导和参与国际组织,如勃兰特国际和国际联盟,从中获取更多的国际支持与援助。

三、与苏联的战略合作中国国民政府与苏联之间的战略合作对于中国抗战外交的成功起到了重要作用。

1937年,中国国民政府与苏联签署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和《私下军事协定》,为两国建立了互信基础。

苏联在抗战期间提供了大量的物资、军事顾问和军事经验,有效地支持了中国军队的抗战作战。

四、海外华人的支援与影响海外华人在中国抗战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向国民政府提供了大量的物资和资金,并通过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为中国争取国际支持与援助。

同时,海外华人也在国际社会上积极宣传中国的抗战情况,呼吁世界各国提供援助。

综上所述,中国国民政府在抗战时期通过积极的外交手段,追求国际支持与援助,使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认可和支持。

国民政府与各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扩大了国际影响力,与苏联展开战略合作,并获得了海外华人的大力支持。

南京政府制定外交政策,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

南京政府制定外交政策,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

南京政府制定外交政策,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南京政府的外交政策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同时确保经济和政治独立性。

在这个目标的基础上,南京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外交政策,包括和平与友好相处、互利国际贸易、政治互相支持等等。

这篇文章将介绍南京政府的外交政策背景、政策目标和政策实施,并对其影响进行分析。

一、外交政策背景南京政府的外交政策始于其建政之初。

1928年南京政府成立后,国家面临着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外部压力和自身经济落后的困境。

南京政府领导人决定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外交政策,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同时确保经济和政治独立性。

这些政策包括:发展和平外交、加强同邻近国家的战略合作、遏制外部势力的干涉、加强内部安全、鼓励自力更生等等。

二、外交政策目标1、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南京政府的核心目标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

为此,南京政府采取了强硬态度,通过采取一系列举措来遏制共产党的活动。

南京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防范外部势力干涉。

这些措施包括:增强陆军和海军的力量、策划军事行动、与邻国签署安全协议等。

2、促进经济繁荣南京政府的第二个目标是促进经济繁荣。

南京政府认识到,经济独立性对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至关重要。

为此,南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自给自足的水平和发展对外贸易。

这些措施包括:鼓励工业化、培养农业、充分利用资源、促进茶叶、棉花和麻类作物等出口。

3、加强国际地位南京政府的第三个目标是加强国际地位。

南京政府认为,通过与其他国家保持良好关系,可以获得国际社会的信任和支持,从而提升国际地位。

为此,南京政府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国际合作、参与国际组织和推进国际贸易等方面来增加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和协商。

三、外交政策实施1、和平与友好相处南京政府认为,和平和友好关系对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至关重要。

为此,南京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持国际关系稳定。

南京政府采取了口头宣传的方式来表达对世界和平的诉求,同时,政府也对中国的邻国采取了友好的姿态,以避免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发生。

民国时期的外交政策

民国时期的外交政策

民国时期的外交政策民国时期,中国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外交挑战和国际压力。

为了维护国家的独立、尊严和发展利益,国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外交政策。

本文将就民国时期的外交政策进行分析和论述。

一、抵制不平等条约在民国初期,中国仍然承受着列强所强加的不平等条约和割让。

为了恢复国家的主权和尊严,民国政府积极采取政策抵制不平等条约的存在。

首先,民国政府对西方列强进行了外交斗争,争取重新谈判和修订不平等条约。

通过外交途径,中国成功废除了一些不平等条约,如1912年与英国重新签订的《汉口通商约定》。

这为中国在经济和政治上获得更多自主权奠定了基础。

其次,为了充分展示中国的独立意志,民国政府坚决捍卫领土完整和国家利益。

例如,对于外国在中国境内的租界和势力范围,中国采取了坚决抗议的态度,并通过外交手段谋求归还。

经过一系列的努力,中国成功收回了原英租界的租借土地。

二、主权平等与外交独立民国时期的外交政策强调主权平等和外交独立。

中国坚持与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同时主张不干涉他国内政。

这一方针为中国在民国时期的外交活动提供了指导原则。

首先,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争取国际社会对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承认。

例如,中国在1920年加入了国际连盟,使中国成为该组织的创始会员国之一,从而为中国在国际上争取了一席之地。

其次,中国在与外国进行谈判时,坚持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出发点,不做出损害国家主权和独立的妥协。

例如,在对待列强的外交交涉中,中国始终坚持自己的底线,并不惧战争威胁。

这种坚定立场维护了中国的主权平等和外交独立。

三、寻求抗日外交合作在日本侵略中国的背景下,民国政府积极寻求国际抗日外交合作。

中国将日本列为最大的外交威胁,通过与其他国家合作,试图减轻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行为。

首先,中国积极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和同情。

通过向世界上各国披露日本侵略中国的事实,民国政府希望引起国际社会的注意和关注,争取到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其次,中国与其他国家签订了一系列抗日合作的协定和协议。

近代中国外交政策及其演变

近代中国外交政策及其演变

近代中国外交政策及其演变中国的外交政策在近现代的发展中,经历了许多变化和挑战。

这些变化反映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角色和地位的不同。

本文将探讨近代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一、戊戌变法前的外交政策在戊戌变法前,清朝的外交政策主要集中在维护其传统领土和利益。

清朝与邻国的关系主要是依赖于人口和资源的交换。

清朝的政权内部经常发生权力闹剧,这种政治不稳定也影响到了其外交政策。

1842年,清朝签署了《南京条约》。

此时的中国一蹶不振,几乎完全失去了对外的主动权。

平津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协议的签订,进一步削弱了清朝的国际地位。

二、中华民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国的外交政策经历了较大的转变。

梁启超提出的新思想和政治家的进步思想逐渐影响到了中国的外交政策。

中华民国政府试图在国际上重建其声誉和地位。

1927年,国共分裂后,国共两党内外斗争不断。

蒋介石成为了中国的最高领导人。

此时,蒋政府采取了一条“准备战争,争取和平”的外交政策。

此政策同时提出了南京国民政府的充分主权。

1941年12月7日,日本对美国珍珠港发动袭击。

在美国承认中国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后,中国政府的主要目标是维护其主权和领土完整。

1945年,中国在波茨坦会议上,与美国和苏联共同签署了《波茨坦公告》,该备忘录旨在将中国与苏联和美国保持联合。

此举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声誉。

三、中美关系的演变1971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正式拉开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序幕。

此后,中国的外交政策逐渐朝着更加开放和主动的方向。

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外交政策更加积极,并通过加入世贸组织和向世界贸易创造贡献等方式,成为全球化时代的一员。

然而,中美关系并非一帆风顺。

由于历史、意识形态和利益等方面的差异,中美两国之间互相不信任的情况时常出现。

近年来,中美关系陷入了复杂多变的困境。

由于美国重返亚太政策的呼声加强,美国无视中国的主权和南海领土争端等事件,中美之间的博弈态势愈发明显。

高三历史教案-高三专题复习近代现代中国外交 最新

高三历史教案-高三专题复习近代现代中国外交 最新

近代现代中国外交第一:历届政府的外交:1840-1912一、清政府的屈辱外交。

清政府实行妥协投降的卖国政策,无论是军事上失败,还是取得了胜利,都以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而结束。

1861年初,清政府为适应外国侵略者的需要,设立了总理衙门,便利了资本主义国家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是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但客观上也使清政府放弃了闭关政策,开始面向世界,并基本完成了从传统理藩向近代外交的转变,适应了近代国际关系发展需要。

清政府任命美国人蒲安臣为中国使臣,出访欧美去办理外交,这是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怪胎。

为了镇压中国人民革命,清朝统治者还两次向侵略者“借师助剿”。

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官员和人民的反帝活动,总理衙门改称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表明清政府完全成了帝国主义的走狗。

1、清朝对外政策的演变及特征所谓对外政策,主要是指一国对国际形势、国际关系和国际事务的考察认识、判断评价及相应的决策措施。

19世纪及20世纪初,清朝对外政策的演变及特征在现行中学历史教材中比较零散,未形成明显的特征框架。

笔者按其历史发展的进程将清朝对外政策的演变大致分为四个历史时期:(1)第一个时期,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贵华贱夷,闭关锁国,清朝与周边国家维持着长期的和平。

当时清朝认为中国是优越和强大的,是世界的中心,四周的藩属邻国以至海外列国是落后野蛮的,应该向中国朝拜进贡。

自中外通商以后,清统治者视来华的西人为非我族类的野蛮人,认为应严格加以防范。

在这种意识支配下,19世纪初的清朝基本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但仍留广州一口对外贸易,并不拒绝与各国交往,只是强调对方必须承认中国为天朝上国,追求名义上的藩属朝贡关系,重视名分礼仪等细节。

(2)第二个时期,19世纪40至50年代,清朝缺乏主权观念,但增加了开眼看世界的意识。

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者蜂拥而来,中国最初的反应主要是从族类和文化两个层面对待西方的入侵,不是以是否损害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实际利益为对外交涉的目的,而是以是否见容于自身的传统和陈腐的体制为圭臬,因此常常出现以主权换定制的可悲局面。

民国时期的外交政策与国际地位

民国时期的外交政策与国际地位

民国时期的外交政策与国际地位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而动荡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外交政策与国际地位对于中国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民国时期,中国面临着内外交织的困境,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成为当时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就民国时期的外交政策与国际地位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民国时期的外交政策民国时期的外交政策主要包括对外关系的建立、外交使团的派往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

由于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和内忧外患的困扰,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民国政府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民国政府在国际舞台上极力争取正当地位,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如1919年中国派代表参加了在巴黎召开的《凡尔赛条约》的会议,争取恢复中国在汉口租界的主权。

此外,民国政府还积极参与国际会议并签署一系列的国际公约和合作协定,以维护国家利益。

其次,民国政府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民国政府在外交政策上力图独立自主,摆脱列强的控制。

例如,中国在民国时期废除了《不平等条约》,重新与各国签署平等互利的条约。

此外,民国政府还积极开展外交宣传工作,向世界宣传中国的独立、自主和奋发向上的形象。

再次,民国政府维护领土完整与国家利益。

民国政府一方面争取国际支持,维护中国的领土完整;另一方面与各国进行谈判,争取对中国有利的条件和利益。

例如,在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通过与各国的外交斡旋,筹集了大量的战时物资和军事援助。

最后,民国政府致力于国际和平与合作。

民国政府提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支持联合国的创立,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和平事务,为世界和平做出了贡献。

二、民国时期的国际地位民国时期,中国的国际地位经历了剧烈波动。

起初,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的国际地位相对较低。

但在民国政府积极开展外交政策的努力下,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渐提升。

首先,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得到肯定。

1945年,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这标志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得到了正式承认。

中国代表在联合国发表演讲,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合作,提出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外交倡议。

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和对内对外政策.doc

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和对内对外政策.doc

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和对内对外政策
蒋介石在南京建立的反革命政权,是以新军阀代替旧军阀的统治,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作为新军阀统治的特点是:他们利用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作为幌子,在“革命”词句掩盖下,实行反革命独裁统治。

表现在对内政策方面,南京政权建立后发布的第一号命令就是实行“清党”,明令通缉共产党领导人、工农运动领袖、国民党左派人士等共197人,这说明这个政权从成立之日起就与人民为敌。

表现在对外政策方面,则是口头反帝,实际卖国。

蒋介石曾密令将“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改为“和平奋斗救中国”,又把废除不平等条约解释为同帝国主义“协商而废除”,竭力向帝国主义列强讨好。

1。

南京国民政府的内政和外交

南京国民政府的内政和外交

第23课南京国民政府的内政和外交七宝中学龙敏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道“四一二”政变、“东北易帜”等南京政府建立和统一的系列事件及相关影响。

(2)理解和知道国民政府改革币制的原因、内容和对中国经济的积极影响。

知道改订新约的内容和影响。

(3)通过了解南京国民政府建立的方式、建立后的内政和外交,理解尽管南京政府在经济改革和外交上富有成效,但不能改变南京政府是中央集权的大地主大官僚统治的本质,终究无法完成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表格和材料的分析,引导学生获得汲取信息并给予客观分析的能力;(2)学生初步掌握通过政府、经济、外交政策,考察政权性质的方法。

(3)在对南京政府的评价过程中,学生掌握用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学生通过张学良“东北易帜”,产生中国人有爱国传统、爱国是民族希望的情感。

(2)国民政府在内政外交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重点与难点]1.重点: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和内政外交。

2.难点:南京政府的性质是中央集权的大地主大官僚统治。

说明:南京政府的性质是通本课“南京政府的内政与外交”、通上一单元“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与下一单元“中国的土地革命与抗日救亡运动”的主线、同时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这一教材主线,因此是本课的灵魂。

围绕这个核心,把重点放在历史史实“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和内政外交”中,难点则是通过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学生能把握南京政府的性质。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依据地图:南京武汉北京叙述:国共第一次合作后中,国民革命军分三路北伐,北伐形势乐观。

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1927年初,国民政府由广州迁至武汉。

随着1926年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工农运动的高涨,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威胁到帝国主义的在华利益。

1927年3月,在南京,帝国主义直接出兵镇压革命。

蒋介石害怕帝国主义的干涉会导致北伐的失败,同时为筹集资金,加紧同帝国主义、封建买办阶级勾结,密谋举行反革命政变。

试析南京国民政府外交策略及原因

试析南京国民政府外交策略及原因

试析南京国民政府外交策略及原因作者:王晓晴来源:《管理观察》2010年第27期摘要: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长期以来一直是公众舆论的攻击对象。

公众对其外交活动的认识往往局限于一些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事实上,国民政府在维护民族独立,收回国家主权,争取国外援助等多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果。

本文试图通过对史料的考察,归纳概括出国民政府运的外交策略及取得成就的原因。

希望可以还原民国政府外交的原貌,并对当今中国政府作出外交决策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南京国民政府外交策略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于1927年4月18日,止于1949年,是中华民国的中央政府机构和最高行政机关。

对其功能和作用的评述始终是学术界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但有一点是毫无争议的:自1927年北伐统一以来直至新中国的成立(还有一说是直至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获得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几十年时间里,国民政府一直是唯一代表中国的合法政府。

它对内掌握最高国家统治权,对外代表中国与各国进行交往。

这一特殊的历史地位赋予了国民政府的对外交往活动极为重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客观的说,尽管国民政府在对内统治和政府内部治理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弊端,它的外交成就却是不容抹杀的。

上个世纪30 ,40年代的中国外交背负着沉重的历史负担。

从国内来看,“第一,国民党面临的任务——-即扭转国家分裂的潮流——-是巨大的。

第二,他们试图完成这项任务所处的环境,对成功或迅速的解决这项任务极不相宜。

”[ [美]费正清费维恺? 《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下卷)(剑桥中国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年第1版]。

从国际环境来看,中国正处于列强的包围之中,世界局势紧张。

在国内外的双重压力之下,中国的外交可谓举步维艰,每走一步都需极度谨慎,防止成为帝国主义国家的瓜分对象。

站在这一历史环境之下再看待国民政府的外交,才能切实感到其成果实属不易。

正如哈佛大学柯伟林教授所说:“人们不应低估民国时期中国的外交手法和灵活性,实力地位极弱的中国成功的维护了国际对其边界的承认。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南京国民政府的内政与外交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南京国民政府的内政与外交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南京国民政府的内政与外交识记知识点:1.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四一二”政变;“七一五”政变;宁汉合流;东北易帜1)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帝国主义和江浙财团的支持下,发动了“四一二”政变,屠杀共产党人,镇压工农运动。

2)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同共产党决裂,制造了“七一五”政变。

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

3)“七一五”政变后,宁汉合流。

4)1928年12月29日,张作霖之子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2.币制改革:“废两改元”;法币改革:1)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之初,国内币制紊乱,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

1933年4月,国民政府宣布“废两改元”,规定所有款项收付及交易,一律改用银元,不得再使用银两。

废两改元的实施,确立了银本位制,银元成为单一的主币,为后来的法币改革奠定了基础。

2)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国际市场银价猛涨,中国白银大量外流,造成通货紧缩,导致金融恐慌。

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决定放弃银本位制,实施法币政策:以中央、中国、交通三家银行(1936年又增加中国农民银行)所发行的纸币为法币;所有粮税完纳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使用金属货币。

法币改革统一了全国的货币,有力地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3.改订新约运动:改订新约的内容及作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考虑通过外交途径,修改近代以来中国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新约规定,中国收回关税自主权,并取消领事裁判权,但后者并未实际执行。

改订新约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自主地位,但未从根本上取消帝国主义的在华特权。

民国时期的外交政策与国际地位

民国时期的外交政策与国际地位

民国时期的外交政策与国际地位民国时期,特指中华民国成立后的时期。

在此期间,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地位受到了世界的关注和影响。

从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37年间,由于各种原因,中国的外交遭遇了诸多挫折和困境,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外交政策的变迁1.最初期的外交政策:中华民国成立之初,国家面临的压力和问题都非常巨大。

外交方面,要应对帝国主义和列强的侵略,以及各地单独武装的割据势力的威胁。

当时的外交政策,主要是以“求和为主、争气为辅”的方式,谋求和平发展,同时参与联合国会议,争取国际声誉和尊重。

2.收复台湾:中华民国成立之际,台湾依然是中国的领土。

但是台湾自清朝以来,就一直处于藩属地位,一直受到外国势力的影响和控制。

在这个时期,中华民国政府积极营造外交环境,协调各种资源,为收复台湾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外交政策:1927年-1949年,是中国国民政府在南京实行的时期。

国民政府的外交政策时期,政府重视向国际展示自己的实力,并寻求在世界各国之间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同时,国民政府积极参与各种国际事务和机构,如国际联盟、亚太地区太平洋安全委员会等,以此来提升自身的国际地位。

4.华北事变后的外交政策:1931年,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了整个东北并成立了伪满洲国。

接着,1937年爆发了全面抗日战争。

在此期间,中华民国的外交政策做出了重要的调整,与苏联、印度等国建立了密切的外交关系,并在英美和法国等国家的支持下,加强了对日抗战的支持。

5.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外交政策:1945年8月,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达成了《双十协定》。

当年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战胜利。

胜利后,中国政府在外交政策上开始更为独立自主地行动,因为其拥有其他国家的信任和尊重。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舞台,提出“新民主主义”理论,开始了在国际上播种的阶段。

6.内战结束后的外交政策: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的外交政策开始变得更加咄咄逼人。

南京国民政府的国联外交(1937—1941)

南京国民政府的国联外交(1937—1941)
南京政府加强与国联 的 防疫合 作, 积极推动各 国贯彻 国联决议精神、 制定 和实施“ 华制 日” 援 的具体 措施 , 争取各 国 对 中国抗战的实际援助。 关键词 : 卢沟桥事 变;南京国民政府 ;国联 外交 中图分类号: 2 5 K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0— 45 20 )4— 0 1— 6 10 5 5 (0 9 0 0 8 0
14 年 间 , 京 政 府 利 用 国联 这 一 国 际 政 治 舞 91 南
国外交 部 长艾登 表 示 : 国向 国联 申诉 , 中 自无不 可 ,
但是 国联太 不健 全 , 申诉 国联亦 于事无 补 。 ④
台 , 断揭 露 日本 侵略 中 国的事实 , 不 争取 国际 社会援 华制 日。学 界 以往 对 南 京 政府 国联 外 交 的研 究 , 主 要集 中 于 “ 一 八 ” 变 不 抵 抗 与 依 赖 国联 的 政 九 事
国联 是 人类 历史 上 第一 个 以 “ 维护 世界 和平 与 安全 ” 为宗 旨的普 遍性 国际组 织 。《 国联 盟 约》 宣称 尊重 并保 持所有会 员 国领 土完 整 及 政 治独 立 , 张 主 通过 国际 仲裁 和平 解决 争端 , 实行制 裁 、 裁军 和集体 安全 保障 制度 。 中国 是 国联 创 始 会员 国之 一 ,9 1 13
能抵抗 不住 在东 欧或在 西班 牙采 取行 动的诱 惑 。 ④ ” 美 国的外 交 方 针 显 然 是 避 免 卷 人 中 日纷 争 。 ⑥
体制裁 。南 京政府 外交部 授 意顾 维 钧 、 泰祺 、 郭 蒋廷 黻、 正廷、 天放等驻外使节 , 别 与法、 、 、 王 程 分 英 俄
美 国驻 日大使格 鲁指 出 , 国政府 在 涉 及 中 日关 系 美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初期之国际承认分析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初期之国际承认分析
的外交 关 系所 作 出 的法律 行 为 。国际 承认 构 成 学说
己就 是列 强所 期 望 的那 种 政 权 , 介 石 挑 选 伍 朝 枢 蒋
担任 南京政 府 的第 一 任外 长 。5月 1 0日, 朝 枢 发 伍
表声 明 , 布 对 外 方 针 ; 采 暴 动 手 段 ; 止 不 平 等 宣 不 废 条约 ; 打倒 帝 国 主 义 非排 外 主义 。但 “ 明 ” 不 表 声 并
1 8日在南京 宣 布成 立 国 民政 府 , 国 出现 了 宁 、 、 中 汉 京 三足 鼎 立 局 面 ; 7月 1 5日, 精 卫 在 武 汉 发 动 政 汪 变后 “ 宁汉 合 流” 1 2 ; 9 8年初 南 京 政 府 举 行 “ 次 北 二
姿态 , 和这种 压 力是 有 关 系 的”4 迎 合 。不 久 , 京 政 府 开始 南
着手 与列 强商 讨 “ 案 ” 决 办 法 , 朝 枢 向 美驻 沪 宁 解 伍
总领 事表 达 了准 备 尽 快谈 判 解 决 “ 宁案 ” 愿 望 , 的 随
后 又与美 驻沪 、 宁领 事 多次 接 触 , 再 表 示 “ 京 政 一 南
国民政 府完成 全 国“ 一” 统 。
予 了一定 的“ 解 ” 英 、 、 先 后 表 示 不 使 南 京 政 谅 , 法 意
府 “ 他们所 控 制 的领 土 上 建 立 秩 序 的 任 务 方 面 感 在
然 而 , 京 政 府 是 在 派别 纷 争 和 流 血 冲 突 中产 南 生 出来 的 , 权基 础极 不稳 固, 面临 武汉 方 面越 来 政 又 越 大 的军 事压力 和 势 若 倒 海 的 反蒋 “ 潮 ” 形 势 甚 怒 ,
示 国民政 府会 采 取 单 方 面 行 动 , 即废 除列 强 在 华 立

民国时期的外交与中国国家地位的变化

民国时期的外交与中国国家地位的变化

民国时期的外交与中国国家地位的变化主讲人:王建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史系教授2006年4月6日中国国家地位的恢复是一个逐渐的过程。

近代以来的外交是一脉相承的,所以有必要交代一下晚清的外交。

鸦片战争后,国门被打开,不平等条约接踵而来,中国的国家地位逐渐下滑,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达到了最低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谈民国的外交。

民国的外交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一、北京政府时期,1911-1928这一时期,中国的地位是在困境中回升。

民国政府继承了晚清的外交格局,这个外交格局是民国政府不得不面对、不得不继承的。

民国初年,中国的外交仍处于困境之中,这种困境主要是由于晚清时期所造成。

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困境在民国初年有所加剧。

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关于条约和若干赔款问题无论是孙中山的南京临时政府还是袁世凯的北京政府,都无一例外地做出了宣示,承认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并继续支付赔款。

当然这两者在性质上是完全不同的。

孙中山的南京政府之所以做这样的宣示,主要是因为革命党人不希望外国列强介入并干涉中国争取共和的斗争,希望列强能维持中立,所以要调整好革命党人与列强之间的关系,因此信守条约是必须摆出来的一种姿态。

但实际上革命党人在夺取政权之前已经有很多民族主义的言论了,也很想废除那些不平等条约、不平等特权。

袁世凯的北京政府则不同。

孙中山虽然把政权让给了袁世凯,但袁世凯想要获得国际上的承认。

列强特别是英国和日本就抓住这一点,以中国承认不平等条约作为换取承认的条件。

袁世凯为了获得列强的承认,就接受了晚清时签订的各种不平等条约。

(二)边疆危机这时的边疆危机比晚清时已经有所加剧。

清朝统治时期的疆域比起明朝统治时期大大地扩大了,外蒙古、新疆、西藏等地都很稳定地在清朝的统治之下。

辛亥革命发生时,在边疆地区,如外蒙古、西藏出现了独立运动。

边疆地区的危机实际上在背后是得到列强的支持的。

例如外蒙古得到了沙俄的支持,沙俄出兵赶走了清朝在库伦的办事大臣及其卫队;在西藏也是类似的情况,英国在背后支持西藏的独立。

复习 南京国民政府的内政与外交解读

复习 南京国民政府的内政与外交解读

• 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看,改订新约运动具有积极作用。 南京国民政府用不太长的时间,先后与十几个国家签订 新约,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摆脱帝国主义的控制,但减少 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在一定程度上争取到了作为 主权国家的地位,是中国近代外交史上的进步。 • 伴随着改订新约运动的开展关税收入大大增加,成为南 京国民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1913年中国关税总 收入为1697万元。1928年上升为17914万元,1929年 为27554万元。关税收入在财政总收入中的比重明显提 高,1913年占21%、1928年达到41%,1929 年则为 51%。 •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改订新约运动并没有从根本上 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远远没有使中国成为独立自主 的国家。直到抗战期间,中国才基本完成了废除不平等
中国革命的土地问题
(1)太平天国---平均分配土地
(小农思想,违背社会发空头支票) (3)中共---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最终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中国革命的土地问题
(3)中共---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最终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①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政策: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 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 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 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作用:农民在经济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 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
1. 废两改元(1933) 原因:国内币值紊乱,阻碍经济发展 内容:所有款项收付及交易,一律用银元 作用:确立银本位制,银元成为单一主币,为法币改 革奠定基础
鹰洋
龙洋
孙洋
袁大头
• 但改革之时,正值世界金融危机,多数国家纸币贬值, 作为贵重金属的银价格猛涨,中国白银出现了大量外 流,造成通货紧缩,导致金融恐慌。

第23课南京国民政府

第23课南京国民政府

第23课南京国民政府的内政与外交一、导入:从1927年以“上海征服者”形象首次登上《时代》封面,直到去世,蒋介石前后10次登上时代封面。

这既是蒋介石个人命运的浮沉缩影,同时也是中国近现代史的浮沉缩影。

1927年4月4日,蒋介石第一次出现在《时代》封面上。

封面故事里讲述了一周以前的上海,在共产党领导的工人武装斗争中,“布尔什维克”与美国水兵发生的冲突。

在这场冲突背后的较量中,蒋介石被美国人寄予厚望。

美国人笔下1927年的蒋介石,已经是那个我们熟悉的光头形象。

画面上的蒋介石眉头紧锁,眼睛炯炯有神,一副威严的军人派头,呼应着画像下对他“蒋介石将军”的称呼。

8天之后的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以武力流血的方式解除了上海工人纠察队武装,“四·一二”由此成了第一次国共分裂的标志性事件。

关于这期封面人物的介绍,小标题只用了一个词——征服者。

那么孙中山逝世后的一直以孙中山继承者自居的蒋介石将会走向什么样的道路呢?国共两党在北伐后各自的前途和命运又将如何呢,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第23课南京国民政府的内政和外交。

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1、国民革命的失败:(1)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国民党是如何一步步分裂国共合作的。

展示廖仲恺先生牺牲处纪念碑及廖仲恺先生像。

廖仲恺是伟大爱国主义者、国民党左派领袖。

孙中山的得力助手和伙伴。

他早年结识孙中山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后同孙中山流亡日本。

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任黄埔军校党代表,财政部长,工人部长农民部长等职。

他全力辅佐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并极力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忠实执行者和捍卫者。

1925年8月20日,廖仲恺在位于广州市越秀南路的国民党中央党部门前遭国民党右派买凶暗杀遇刺牺牲。

——暗杀左派人士廖仲恺(黄浦军校国民党党代表)就是国民党领导集团向右转的一个标志,也是日后政变的前奏曲。

(2)国民党右派的叛变:蒋介石是革命队伍中披着伪装的阴谋家野心家,早在北伐前,蒋介石就开始了夺取政权的活动。

10_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中国外交

10_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中国外交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中国外交一、抗日战争前半期:苦撑待变七七卢沟桥事变1、从争取南北夹击到苦撑待变(1)南北夹击政策的失败七七事变之后,南京政府的策略:军事上:“全力以赴,务求一胜”外交上:“南北夹击,速停速了”与日本交涉:使战争限于局部范围7月12日,日本海军军令部制定了两阶段作战方案:第一阶段,海军配合陆军在华北的作战;第二阶段,在陆军配合下,在上海进行作战,将战争从华北扩展到华中和华南地区。

7月29日,已经占领平津地区的日军参谋本部制定了《对华作战计划》,进行了多个方向开展进攻、后备部队陆续投入的全面部署。

要求国联讨论英法美继续执行“静观和忍耐”的政策。

1937年10月6日,国联大会通过决议,“对中国表示道义支持”,决定召开九国公约缔约国会议,并邀请其他在远东有特殊利益的国家参加。

1937年11月3日,布鲁塞尔会议召开。

“卢沟桥事变”前后的世界局势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1933年10月,希特勒宣布退出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1934年8月,希特勒法西斯专政体制确立;1935年10月,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年10月24日,德意成立“罗马—柏林轴心”;1936年11月25日,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1937年11月6日,意大利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法西斯侵略集团初步形成。

请求美国和苏联的支持1937年9月12日起,宋美龄在南京通过美国广播网,直接向美国民众发表广播演说。

美国:如果对日本进行经济制裁,就得承受沉重的经济负担。

苏联:吸引日军南下,可减轻自身压力。

1937年8月21日,《中苏互不侵犯条约》;贷款,提供军事物资,派出军事顾问和志愿飞行员。

日军侵占华北华中(2)苦撑待变的实施中日实力对比悬殊“远东慕尼黑”1939年7月24日,英、日达成《有田-克莱琪协定》;7月12日,英国应日本要求,关闭滇缅公路三个月。

等待国际形势的变化蒋介石(1938年1月):“不患国际形势不生变化,而患我国无持久抗战之决心。

第四讲 国民党统治下的内政外交

第四讲 国民党统治下的内政外交

10.8国民政府公布《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规 定国民政府“总揽中华民国之治权”,由行政院、立法 院、司法院、考试院、监察院五院组成。“国民政府主 席兼中华民国海陆空军总司令”,“国民政府以国务会 议处理国务”。
10.10,蒋介石及各院长在南京中央党部宣誓就职, 南京五院制政府宣告组成。 《训政纲领》的公布实施和南京五院制政府的建立, 正式确立了以蒋介石为核心的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政治体 制。
第四讲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下的 内政外交
内容框架
• 一、国民党各派系争夺中央政权的基本线 索 二、 中央与地方政治体制 三、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对外政策 • 四、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财政经济政策 五、 中间政治派别与思想
一、国民党各派系争夺中央政权的基本 线索
•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中国出现了三个反 动政权:南京(蒋介石)、武汉(汪精 卫)、北京(奉系张作霖),他们均以中 华民国政府的名义发号施令,政治、军事 上相互对立。 • 几方均以中华民国政府的名义发号施 令,政治、军事上相互对立,国内局势更 为纷繁复杂。
1928.10.3国民党中央常务会议通过《训政纲领》,并由 国民政府公布施行。规定:“(一)中华民国于训政期间 , 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 ,领导行使政 权。
(二)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时,以政权付托中 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执行之。
(三)依照总理建国大纲所定选举、罢免、创制、复决 四种政权,应训练国民逐渐推行,以立宪政之基础。
公务员制度的建立
•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建立后,南京临时政府、 北洋政府、广州国民政府都设臵了考铨机构,颁 布了一些人事法规。但因军阀混战,政局动荡, 并未建立起系统公务员制度,那时对公职人员还 称“官吏”。 •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重新设计官制,陆续颁布 和修正了一系列考铨法规,公务员制度才逐步建 立起来,从30年代开始,逐渐以“公务员”的名 称代替“官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外交姿态
[摘要]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外交上开始改变传统的被动局面,专门设立了情报司。

情报司主要负责搜集国外资料以及对外宣传和接洽等工作,在中国与外国交涉谈判中起了重要作用。

情报司的设立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以积极主动的外交姿态处理对外事务。

[关键词]南京国民政府;情报司;外交姿态
近代以来,中国国际地位不断衰落,中华民国建立也未能阻止这一下滑趋势。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中国的崛起提供了契机,中国作为战胜国,在战后的一些国际会议上,世界开始听到中国政府的声音,但收到的效果微乎其微。

在战后各国重新分配利益时,中国不但没有取得应有的权利,反而处于被宰割的地位,德国在华权益被日本强行取得。

这使中国政府意识到,在外交方面必须从以前的被动承受外来压力转变为主动出击,才能扭转外交颓势。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大力调整国家机构设置,开展一系列的主动外交,特别是情报司的设立标志着中国政府以全新的姿态来处理与其他各国的关系,中国的外交已经进入一个新时代。

1 情报司的设立
蒋介石定都南京以后,原来在广州运行的那一套外交机构不能满足外交需求,迫切需要进行外交机构的改革。

南京国民政府“于1927年7月5日重订组织法,扩大机构,部长下面置次长二人,分设秘书处及政务、总务二司。

同年11月增设参事厅,置参事2~4人;政务、总务二司则增改为第一司至第三司。

第一司执掌政务事宜,第二司执掌总务事宜,第三司执掌情报事宜”,对外交机构进行调整。

1928年2月又进行了一次调整,设置的总务处和第一至三司,第一司执掌国际范围事务,包括通商、国籍等事务;第二司执掌亚洲各国及苏联的事务;第三司执掌欧美各国事务。

这一次调整开始以地域为各司工作划分的依据,这也是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外交部组织原则,说明了南京国民政府开始在组织原则上与国际接轨。

“东北易帜”后,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于是宣布结束军政实行训政,新建立的政府参照孙中山提出的“建国大纲”实行五院制,外交部隶属行政院。

此次对外交部的机构又进行了一次调整与完善,在1928年12月11日重新颁布《外交部组织法》规定外交部包括“一、总务司;二、国际司;三、亚洲司;四、欧美司;五、情报司”。

其中情报司的设置是一个突出事件,将搜集情报和对外宣传接洽等工作专门设置一个机构来执行,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的外交机构走向成熟。

情报对于一个国家非常重要,尤其是在与外国谈判之时。

晚清以来中国的外交一直处于茫然状态,通常是在进行谈判时对于对方的情况毫不知情,以至于受到了一系列的外交讹诈,甚至和秘鲁、比利时等一些小国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损失了大量的国家利益。

另外,在与一些国家谈判时不知道其真正的意图,不懂得运用国际力量,也导致大量主权的丧失。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急需改变旧的外交处境,情报司便这样“应需而生”了。

2 情报司的工作内容
情报司是一个特殊的机构,其工作内容在南京政府公文里也进行了明文规定。

关于情报司成立以后的工作事项,《外交部组织法》第十五条规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关于搜集国内外情报事项;二、关于宣传外交政策事项;三、关于撰译新闻稿事项;四、关于招待接洽新闻记者事项;五、关于其他属于情报事项。

”从以上工作内容来看,这是一个成熟的政府在外交上所必须要做的一系列工作。

南京国民政府刚刚成立之初外交工作的重心是争取世界各国的承认。

在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之后,提高国际地位,修订与各国的不平等条约则成为外交的主要任务。

为了摆脱清末以来的外交劣势,南京政府需要做大量的工作,特别是搜集各国情报了解各国国情。

此外,宣传本国政府的态度与宗旨也至关重要,这样才不会引起其他各国对中国国民革命的恐慌与误解,进而承认南京政府并与其建立外交关系,只有这样南京国民政府才能巩固其政权,有利于开展与外国的交涉工作。

南京国民政府稳定之后,首要的外交工作就是修订历届政府与列强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1928年3月30日中国外交部长致电美国驻华公使马慕瑞,希望中美在外交上开一个新纪元,并提议“以平等及相互尊重主权为原则,修订现行条约”,率先开始与美国谈判。

随后,其他各国也先后与中国进行修约谈判。

但是列强不可能平白无故地就放弃在华特权,并且在谈判过程中情况瞬息万变,这就要求能确切地掌握对方的情况,知道对方底牌,这样才能做到“知己知彼”。

这就需要搜集大量的情报。

另外,南京国民政府在积极地与西方建立外交关系时,对外接洽的工作必然增加,接待事宜关系到一个国家的荣誉。

情报司专门管理对外招待接洽事宜,将接待事务专门化,表明南京国民政府是以一种主人翁的心态主动地融入到国际事务之中,与之前政府那种临时委派非专业的接待人员完全不一样。

此外,在情报司的工作事项中的撰译新闻稿、翻译中外新闻则反映了其主动了解世界大势,这都体现了南京国民政府的外交与之前政府的外交姿态不同。

3 情报司的作用
情报司成立以后就开始招募人员投入工作,据统计情报司是当时外交部中除了总务司以外工作人员最多的一个部门,据“民国”十九年《外交部各司职员统计表》记载的当年外交部各司的职员人数分别是:“总务司:132人;亚洲司:36人;国际司:35人;欧洲司:33人;情报司:40人”,此表中统计的仅仅是当时在国内情报司从事行政的工作人员,还不包括秘密散布在国内外搜集情报的人员,大量的工作人员,无论是在搜集资料还是在对外宣传方面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情报司除了在中外谈判时搜集情报以供参考以外,还收集了大量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信息,为中国的内政建设提供借鉴。

根据《外交部情报司选编外国情报办法》可知,情报司除了搜集机密情报以外,还收集以下几类情报:“甲、经济(包括商务、财政在内);乙、政治(包括法律在内);丙、外交(包括条约在内);丁、军事;戊、侨务。

”中国当时正在进行内政及其经济建设的探索,收集大量外国的经济、政治方面的情报对于当时的国内政治、经济来说都是很必要的,大量的政治资料及经验有利于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的民主政治及其法治,而大量的经济信息有利于落后的中国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力和管理方式以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在这当中特别引人注目的应该是对于侨务的重视,清朝以来中国华侨在海外经常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各国甚至出现屠杀中国华侨的现象。

对侨务的重视说明南京国民政府已经摆脱了晚清那种对于海外侨民不管不问任由外国欺凌的状况。

南京国民政府之所以重视侨务,固然与近代以来海外华侨对中国革命的支持分不开,但更为重要的是南京国民政府的外交观念已经趋于成熟,明白华侨在外国的处境直接反映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高低。

此外,情报司还规定要将收集到的资料(除机密情报外)编订成册,作为不定期刊物,分送各部以供学习。

《外交部情报司选编外国情报办法》中规定:“上项刊物除按号呈部次长各一份,分送部内各司会处及政府内有关系机关各一份,本部图书室四份及留存本司若干份备查外,其他公共团体及法人等凡遇与该刊物所载文字有关系者如来函得酌送一份。

”还规定若办有成效,可以将其大量印刷,将国外情况普遍介绍于国人。

这样有助于大量的民众更好地了解国内外的政治经济状况,摆脱中国自古以来那种“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与己无关的思想状态。

更有利于开发民智,提高民众的政治修养,对于推进中国的政治现代化起到重要作用。

情报司在中国遇到重大事件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九•一八”事变以后情报司在东北搜集大量的有关日本侵华的资料,并在国际上宣传争取国际舆论支持,虽然后来没有改变日本侵占东北的状况,但是却使西方各国承认了是日本侵略中国这一事实。

在“中东路事件”后,情报司又对苏俄的资料大量搜集。

“民国”十九年上半年,情报司总共发表了505篇消息,其中“关于俄国事项69份,日本事项22份,其他各国事项30份”, 占总数的13.66%,比关于其他各国所有情报数相加还多。

虽然在“中东路事件”南京政府失败了,但通过这次事件和后来搜查资料的过程,中国对于苏俄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正如古语所云“一叶知秋”,“窥一斑而见全豹”,情报司的设立只是南京国民政府一系列改革中的一项,但是从这一点却可以反映南京国民政府整体的外交态度,表明了南京国民政府在经历了统一全国这一项重大的工程以后,不愿意像晚清以来的政府那样,无所作为地依靠列强,对外来的冲击做被动的反应,而是以一种主人翁的姿态主动地投入到国际社会当中,将主动地掌握外国情报当成一项重要的工作来做。

情报司的设立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外交机构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朱汉国.中华民国史[M].第4册.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318.
[2]徐友春.国民政府公报[M].第40册.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5.
[3]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公报[G].第3、8、9、15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
[4]陈志奇.中华民国外交史料汇编[G].台北:渤海堂文化公司,1996:22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