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危险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慢阻肺病理生理机制

慢阻肺病理生理机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概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肺部疾病,主要表现为气流受限、气体交换障碍和慢性呼吸系统炎症。

COP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目前认为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一、吸入有害物质导致的氧化应激和氧化/抗氧化失衡吸入有害物质,如香烟、空气污染物、职业粉尘等,是COPD的主要危险因素。

这些物质可以刺激肺部产生大量的活性氧和自由基,造成氧化应激。

氧化应激可以直接损伤肺组织,也可以通过激活炎症反应和基因表达,间接影响肺功能。

正常情况下,机体有一套抗氧化系统,包括酶类、脂溶性和水溶性抗氧化物等,可以清除过量的活性氧和自由基,维持氧化/抗氧化平衡。

但在COPD患者中,抗氧化系统受到损害或不足,导致氧化/抗氧化失衡,进一步加重肺部损伤。

二、蛋白酶和抗蛋白酶失衡导致的肺实质降解蛋白酶是一类能够水解蛋白质的酶,参与了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

在COPD中,主要涉及的蛋白酶有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组织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等。

这些蛋白酶主要由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上皮细胞等产生,并在炎症反应中释放到肺部。

这些蛋白酶可以降解肺实质的细胞外基质(ECM),包括弹性蛋白、胶原蛋白、蛋白多糖等,导致肺泡壁的破坏和肺弹性的丧失,形成肺气肿。

同时,这些蛋白酶也可以损伤支气管上皮细胞,减少纤毛摆动,刺激黏液分泌,造成黏液潴留和气道阻塞。

正常情况下,机体有一套抗蛋白酶系统,包括α1-抗胰蛋白酶(α1-AT)、分泌型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剂(SLPI)、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s)等,可以中和或抑制过量的蛋白酶,维持蛋白酶和抗蛋白酶的平衡。

但在COPD患者中,抗蛋白酶系统受到损害或不足,导致蛋白酶和抗蛋白酶失衡,进一步加重肺部损伤。

三、感染导致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失调感染是COPD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诱发或加重COPD的症状和发作。

COPD患者常常存在慢性或反复的呼吸道感染,主要涉及的病原体有细菌、病毒、真菌和衣原体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2.胸部x线检查
胸廓前后径增大,肋骨水平,肋间隙增宽,膈肌低平, 两肺野透亮度增高,肺纹理变细、减少,心脏悬垂狭长。
3.动脉血气分析
静息状态下在海平面呼吸空气条件下,PaO2<60 mm Hg 和(或)SaO2<90%,提示呼吸衰竭。如PaO2<50 mm Hg, PaCO2>70 mmHg,pH<7.30提示病情危重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1)近期住院史; (2)经常(>4次/年)或近期(3个月内)抗菌药物应用 史; (3)病情严重(FEV1%<30%); (4)应用口服类固醇激素(近2周服用泼尼松>10mg/d) 无铜绿假单胞菌: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青霉素、阿莫西林加 或不加克拉维酸、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第1、2代头 孢菌素,β -内酰胺类/酶抑制剂、第2代头孢菌素类、氟 喹诺酮类和第3代头孢菌素类。 有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环丙沙星、抗铜绿假单胞菌的β -内 酰胺类,不加或加用酶抑制剂,同时可加用氨基糖甙类药 物。
IV:非常严重COPD
六、 COPD病程分期与治疗
• 稳定期 症状稳定或轻微 • 急性加重期(AECOPD) 呼吸困难加重,咳嗽或咳痰增加及痰液 性状转为脓性
稳定期COPD的治疗
1、教育与管理 2、药物治疗 3、非药物治疗
教育的内容
① 督促戒烟: (戒烟已被明确证明可有效延缓肺功能 的进行性下降) ② 使患者了解有关COPD及病理生理的知识 ③ 掌握一般和某些特殊的治疗方法 ④ 学会自我控制病情的技巧,如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锻 炼等 ⑤ 了解去医院就诊的时机 ⑥ 社区医生定期随访管理
急性加重期COPD治疗
1.氧疗:氧流量调节以改善患者的低氧血症,保证88%-92% 血氧饱和度为目标,氧疗30-60min后进行血气分析检查, 以确定氧合满意而无二氧化碳潴留或酸中毒。 2.抗菌药物: 推荐抗菌药物治疗的指征: (1)呼吸困难加重、痰量增加和脓性痰是3个必要症状; (2)脓性痰在内的2个必要症状; (3)需要有创或无创机械通气治疗。 临床上选择何种抗菌药物应根据当地细菌耐药情况选择。 呼吸困难改善和痰液减少提示治疗有效。 抗菌药物的推荐疗程为5-10天。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危险因素及其预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危险因素及其预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危险因素及其预防发表时间:2015-11-27T09:33:54.620Z 来源:《健康文摘》2015年第9卷第10期供稿作者:白雷英[导读] 大理州弥渡县人民医院早期综合干预可能有助于减少COPD的危险因素暴露率,减少新患病例和肺功能下降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白雷英(大理州弥渡县人民医院云南弥渡675600)[ 摘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

现有资料表明,基于肺功能检测的COPD全球患病率约为 4%~10% [1],尽管不同国家和地区COPD患病率存在较大差异,但整体呈上升趋势。

COPD是我国农村第1位、城市第4 位的死亡原因。

COPD已经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据估计到2020 年将成为世界疾病负担的第5 位。

加强对COPD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的研究与重视,对减少COPD的疾病负担意义重大。

[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因素;预防[ 中图分类号] R563 [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1620(2015)10-303-02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确切病因不清楚,一般认为与慢支和阻塞性肺气肿发生有关的因素都可能参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病。

已经发现的危险因素大致可以分为外因(环境因素)与内因(宿主因素)两类。

11. COPD 的危险因素1.1 外因:环境因素1.1.1 吸烟吸烟是导致COPD 的主要危险因素,不去除病因,单凭药物治疗难以取得良好的疗效。

烟草中含焦油、尼古丁和氢氰酸等化学物质,可损伤气道上皮细胞,使纤毛运动减退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降低;支气管粘液腺肥大、杯状细胞增生,粘液分泌增多,使气道净化能力下降;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粘液积聚,容易继发感染,慢性炎症及吸烟刺激粘膜下感受器,使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气流受限。

烟草、烟雾还可使氧自由基产生增多,诱导中性粒细胞释放蛋白酶,抑制抗蛋白酶系统,破坏肺弹力纤维,诱发肺气肿形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和病理变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和病理变化
长期暴露在空气污染环境中可导致气 道上皮细胞损伤和肺功能下降,从而 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风险。
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
某些职业环境中存在的粉尘和化学物质,如硅尘、棉尘、氨气等,可引起气道炎症和肺纤维化。
长期接触这些有害物质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如病毒性感冒、细菌性肺炎等可引起气道炎症和 黏液分泌增加,从而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症状。
CT检查可以更详细地显示肺部结构和病变 情况,对于诊断COPD和评估病情具有重要 价值。
05
治疗与预防策略
药物治疗
01
02
03
支气管舒张剂
抗炎药物
祛痰药
使用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 物等,以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 呼吸困难。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全身性糖皮 质激素等,用于减轻气道炎症, 降低慢阻肺急性加重的风险。
炎症细胞释放多种蛋白酶,如基质金属蛋白酶、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等,降解肺组织 中的结构蛋白。
抗蛋白酶减少
抗蛋白酶如α1-抗胰蛋白酶等减少,无法有效抑制蛋白酶活性,导致肺组织破坏加剧。
肺血管改变
肺动脉高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常出现肺动脉高 压,与肺血管阻力增加和肺血流量减少 有关。
VS
肺血管重塑
慢性炎症和缺氧导致肺血管壁增厚、管腔 狭窄和血管重塑,进一步加重肺动脉高压 和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可降低慢阻肺患者急性加 重和住院的风险。
06
总结与展望
研究成果总结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
多项研究证实,吸烟、空气污染、职业暴露和遗传因素等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病因。其中,吸烟被认 为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最重要因素。
病理生理变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危险因素分析——1∶1病例对照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危险因素分析——1∶1病例对照研究
1 9 ( . 2 . 7 、 1 8 ( . 3 . 0 、6.3 1 7 ~2 8 ) . 4 1 1 ~3 3 ) . 7 1 1 ~3 1 ) 5 ( . l 4.9
组估计我 国3岁 以上 的人群C P 患病率为6 2 0 OD .%,钟 南山等报 道 我 国七 省市4 岁 以上 人群 的C P 0 O D患病率 为 82 .%,已经成 为社会 的主要疾病 负担之一 。本 研究选取 鞍山市 中医院就诊 的
【 关键词] C P OD;流行病学 ;危险 因素
Hale Waihona Puke 吸烟、文化程度低、有呼吸疾病家族史、儿童 时期经常咳 嗽是C P 患病 的危险 因素。 OD

~性 阻塞 性肺 疾 病 (hr nc btucie ul na y 丙 慢 c o i o s r tv p mo r
d sa e ,C D) 常见 的呼吸道疾 病 ,亚洲 C D区域 工作 i ss OP 是 e OP 露 和被 动 吸烟 COP D与 对 照组 比较差 异无 显 著性 。 对上 述可 能的 C D的 危险 因素进行 多 因素条件 L gsi OP o itc 逐 步 回归 分 析 ,结 果 显 示 ,吸 烟 、文 化 程 度 低 、有 呼 吸疾 病 家 族 史 、儿 童 时 期 经 常 咳 嗽 和 儿 童 时 期 有 时 候 咳 嗽 是 C D患病 的 危险 因素 ,其OR值 分别 为2.0 1 5 OP 6 ( .O~4 5 ) .2、
患 者 吸烟 ,而 只有 6 8 0. %的非 COP D者 吸烟 。吸烟 是 COPD
已经 明确 的病 因 ,并 且 吸 烟 支数 越 多 ,患 COP D的 危 险性 越 大 。戒 烟 被 认 为 是 目前 防治 COPD恶 化进 展 的 唯 一 经 济 有效 的措 施 ,戒烟 能使 吸烟者 肺功 能下 降的速率 减慢 。

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危人群的患病状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危人群的患病状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式也是社区居民 C O P D干预的重点 。
关键词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高危人群 ; 患病率 ; 危险 因素
d o i 1 0 3 9 6 9 / j i s s n 1 0 0 9— 6 4 6 9 2 0 1 4 0 l 0 3 0
Pr e v a l e n c e a n d r i s k f a c t o r s o f c h r o n i c o b s t r u c t i v e pu l mo n a r y d i s e a s e a mo n g h i g h r i s k g r o up s i n t h e c o mmu ni t y
2 0 1 6 0 7 ) ( 上 海 市 松 江 区泖 港 镇 卫 生 服 务 中l 心, 上海
摘要 : 目的 研究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C O P D) 高危人 群的患病状况 及其危 险因素 , 为C O P D的社区防控提供 依据 。方法 从 居民的健康档案中随机抽取社区 4 0岁以上 C O P D高危人 群进 行问卷调查和肺功能检测 , 了解 C O P D的患病 情况 , 采用单 因素和多 因素 L o g i s t i c回归对 C O P D的危 险因素进 行分 析。结果 共调查 1 0 1 8人 , 男4 8 9人 , 女5 2 9人 , C O P D患病 率为 1 1 6 9 %; 男性 C O P D的患病率为 1 5 9 5 %, 显著高于女性 7 7 5 %( = 1 6 5 5 , P<0 0 5 ) ; 随着年龄 的增长 , C O P D患病率不断
升高 ( = 4 1 1 9 , P< 0 0 5 ) 。C O P D组与非 C O P D组患者在性别 、 年龄 、 体重指数 ( B MI ) 、 吸烟指数 ( S I ) 、 共 患疾病( 呼吸系统 、 心血管系统、 其他系统) , 家族 史及 厨房 通风状况 7个因素差异 有统计学 意义( P< 0 0 5 ) ; 多因素非 条件 L og i s t i c回归分析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现状及其危险因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现状及其危险因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现状及其危险因素【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危险因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统称,其概念在不同时期随着对疾病认识程度的不同而变化。

2001年防治COPD的全球策略—COPD全球创意[1](简称GOLD)将COPD定义为:“COPD是一种具有气道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颗粒物或有害气体异常炎症反应有关。

”新定义在强调COPD气流受限的基础上,将以往没有包括在内的无气流受限的慢支也列入其范畴。

COPD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呈缓慢进行性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同时消耗了大量的卫生资源,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本文在广泛查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主要就我国COPD 的流行现状及其主要危险因素作一综述,以便为制定有效的疾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1COPD的流行现状需要说明的是,在GOLD标准提出之前,COPD诊断缺乏统一标准,不同调查由于标准不同而使患病率结果难于比较,也使同一人群中可有不同的患病率。

基于2001年GOLD颁发的COPD定义,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05年全世界有6亿人患有COPD,其中中重度COPD患者8000万,2005年死于COPD者300万,COPD已成为位于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和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之后、与艾滋病并列的全球第四大死因。

美国疾病监测资料显示,成人中COPD患病率为8.2%[2]。

通过吸烟率估计45岁以上人群中COPD患者的数量,英国为300万、德国为270万、意大利和法国均为260万[3]、西班牙为150万。

COPD亚洲区域工作组应用模型估计12个亚洲国家和地区30岁以上人群中,中重度COPD的患病率为6.3%,香港和新加坡最低,为3.5%,越南最高,为6.7%[4]。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慢性阻塞性肺病
简称COPD
一、定义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可以预防和可 以治疗的常见疾病, 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 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 伴有气道和肺对有害颗粒或 气体所致慢性炎症反应的增加。急性加重和合并症影 响患者整体疾病的严重程度。此病患病人数多,死亡 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 的公共卫生问题。 COPD目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 位。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40岁以上人群COPD 患病率为8.2%,患病率之高十分惊人。
3.体征:COPD早期体征可不明显。随疾 病进展,常有以下体征:

(1)视诊及触诊:胸廓形态异常,包括胸部过度膨胀、 前后径增大、剑突下胸骨下角(腹上角)增宽及腹部膨 凸等;常见呼吸变浅,频率增快,辅助呼吸肌参加呼 吸运动,重症可见胸腹矛盾运动;呼吸困难加重时常 采取前倾坐位;低氧血症者可出现黏膜及皮肤紫绀, 伴右心衰竭者可见下肢水肿、肝脏增大。

环境因素 1.吸烟:吸烟为COPD重要发病因素。 吸烟者肺功能的异常率较高,FEV1(一秒用力呼气 容积)的年下降率较快,吸烟者死于COPD的人 数较非吸烟者为多。被动吸烟也可能导致呼吸 道症状以及COPD的发生。孕期妇女吸烟可能 会影响胎儿肺脏的生长及在子宫内的发育,并 对胎儿的免疫系统功能有一定影响。


2.肺减容术:是通过切除部分肺组织,减 少肺过度充气,改善呼吸肌做功,提高运动能 力和健康状况,但不能延长患者的寿命。 3.肺移植术:对于选择合适的COPD晚 期患者,肺移植术可改善生活质量,改善肺功 能,但技术要求高,花费大,很难推广应用。


急性加重期的治疗 (一)药物治疗: 急性加重的药物治疗包括三 大类:支气管扩张剂、全身糖皮质激素和抗生 素。 (二)氧疗:是急性加重住院的重要治疗, 根 据患者血氧情况调整并维持患者氧饱和度 88% ~92% 。

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年 龄> 6 0岁 , 男性 、 文 化程 度低 、 吸烟 、 家 族 呼吸 疾 病史 、 粉 尘接 触史 为 影 响 C O P D患病 率 分布 的主要 危 险 因素 。
结论 C O P D发 病 危险 因素 复杂 多样 , 且 常 多种 危 险 因素并 存 。因此 , 针对 C O P D危 险 因素 的特 点 , 应 采取 积极 有
【 A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r i s k f a c t o r s o f c h r o n i c o b s t r u c t i v e p u l mo n a r y d i s e a s e , t o p r o v i d e r e l i a b l e f o r t h e
效 的 预防措 施 , 才 能 降低 其发病 率 。
【 关键 词】 慢性 阻塞 性肺 疾病 ; 危 险 因素 ; 吸烟 ; 粉 尘接 触 史
【 中图分类号】R 5 6 3 . 9
【 文献标识码】B
【 文章编号】 1 6 7 3 — 9 7 0 1 ( 2 0 1 3 ) 1 3 — h c h r o n i c o b s t uc r t i v e p u l mo n a r y d i s e a s e a d mi t t e d i n o u r h o s p i t l a f r o m Oc t o b e r 2 0 1 2 t o Fe b ua r y r 2 0 1 3 we r e a n a l y z e d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Re s ul t s Ag e >6 0 y e a r s o l d, ma le , l o w e d u c a t i o n l e v e l , s mo k i n g, f a mi l y h i s t o y r f o r e s p i r a t o r y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例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例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例分析概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肺功能检查对确定气流受限有重要意义。

在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以及FEV1/FVC降低是临床确定患者存在气流受限,且不能完全逆转的主要依据。

慢支和(或)阻塞性肺气肿是导致COPD的最常见的疾病。

吸烟是目前公认的COPD已知危险因素中最重要者。

临床表现1.症状起病缓慢、病程较长。

一般均有慢性咳嗽、咳痰等慢支的症状。

C OPD的标志性症状是进行性加重的气短或呼吸困难。

急性加重期支气管分泌物增多,进一步加重通气功能障碍,使胸闷、气促加剧。

严重时可出现呼吸衰竭的症状,如发绀、头痛、嗜睡、神志恍惚等。

晚期患者常见体重下降、食欲减退、营养不良等。

2.体征早期可无异常体征,随疾病进展出现阻塞性肺气肿的体征:视诊桶状胸,呼吸运动减低,触觉语颤减弱,叩诊过清音,肺下界下移,听诊呼吸音普遍减弱,呼气延长。

并发感染时肺部可有湿��音。

实验室和辅助检查1.肺功能检查:FEV1/FVC是COPD的一项敏感指标,FEV1%预计值是中、重度气流受限的良好指标,它变异性小,易于操作。

2.胸部X线检查:早期胸片可无异常变化,随病情进展可出现两肺纹理增粗、紊乱,合并肺气肿可见胸廓扩张,肋间隙增宽,两肺野透亮度增加。

3.血气分析:对确定发生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酸碱平衡失调以及判断呼吸衰竭的类型有重要价值。

4.其他:合并细菌感染时,血白细胞升高,痰培养可检出病原菌。

严重程度分级和病程分期(1)COPD临床严重程度根据肺功能分为轻、中、重、极重4级,具体见下表。

COPD严重程度分级分级分级标准Ⅰ级:轻度FEV1/FVC<70%,FEV1≥80%预计值Ⅱ级:中度FEV1/FVC<70%,50%≤FEV1<80%预计值Ⅲ级:重度FEV1/FVC<70%,30%≤FEV1<50%预计值Ⅳ级:极重度FEV1/FVC<70%,FEV1<30%预计值或FEV1<50%预计值,伴慢性呼吸衰竭(2)COPD的病程可分为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

三COPD的危险因素

三COPD的危险因素
现病史询问: ①慢性咳嗽、咳痰的性质、程度及发作时间; ②伴随症状:气促、呼吸困难、喘息、胸闷、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 ③诱因:如感染、劳累、接触香烟、粉尘等有害气体。 诊疗经过询问: ①是否到过医院就诊,作过哪些检查; ②治疗情况如何。 相关病史询问: 1)既往史及家族史; 2)吸烟和饮酒史、职业; 3)有无药物过敏; 4)饮食、运动、睡眠以及疾病相关的社会、心理因素。
一、概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社区管理
㈠ COPD的定义
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 疗的疾病,其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 展,与肺脏对吸入烟草烟雾等有害气体或颗粒的 异常炎症反应有关。COPD主要累及肺脏,但也 可引起全身(或称肺外)的不良效应。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社区管理
⑵ O即客观资料(objective data):是用各种方法获得的真实资料。 包括体格检查(如桶状胸、双侧触觉语颤减弱、肺部叩诊过清音、 听诊呼吸音减弱)、实验室检查(包括肺功能检查、胸部X线、 CT检查、血气分析)等。
⑶ A即评价(assessment):是问题描述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也 是最难的部分。包括诊断、鉴别诊断、目前存在的健康问题、健 康问题轻重程度及预后等。 即根据上述的主观、客观资料得到的初步诊断;根据该患者所述 的不适、结合家族史及检查结果分析病情严重程度,是否出现肺 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吸入短效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改善率≥12%且FEV1绝对值增加超过200ml。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社区管理
3、X线胸片检查:
⑴ 发病早期可无异常,以后出现肺纹理增多、紊乱等非特异性改变; ⑵ 发生肺气肿时可见肺容积增大,胸廓前后径增长,肋骨走向变平,肺 野透亮度增高,横膈位置低平,心脏悬垂狭长,外周肺野纹理纤细稀少等; ⑶ 并发肺动脉高压和肺原性心脏病时除右心增大外,还可有肺动脉段凸 出,右下肺动脉干扩张,肺门血管影扩大和出现“残根”征等。

慢阻肺年度分析报告

慢阻肺年度分析报告

慢阻肺年度分析报告背景介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进行性肺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全球范围内,COPD已成为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本年度报告通过对慢阻肺在过去一年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旨在提供决策者和医疗专业人员关于该疾病的全面了解和有效管理策略。

患病情况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慢阻肺在全球范围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截至本年度底,全球范围内已有超过3亿人患有慢阻肺,其中死亡人数超过300万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普遍,占全球慢阻肺患者的90%以上。

疾病原因与危险因素吸烟被确认是慢阻肺的主要原因之一,近80%的慢阻肺患者与长期吸烟有关。

此外,空气污染、职业暴露和遗传因素等也被认为是慢阻肺发病的危险因素。

在一些地区,室内生物质燃烧也是慢阻肺的主要原因之一。

医疗保健和管理策略针对慢阻肺的医疗保健和管理策略包括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

早期诊断对于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临床上常用的方法包括临床症状评估、肺功能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

治疗方面,采用吸入药物疗法是目前最常见和有效的治疗策略之一。

此外,肺康复和社会支持也是关键环节。

疾病管理的挑战慢阻肺疾病管理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很多患者在病情恶化前并未察觉到症状,在发病已晚期时才就诊,从而延误了早期干预的机会。

其次,患者的遵循性和自我管理意识仍然不足,致使吸入药物的使用率较低。

此外,慢阻肺的长期化病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对医疗系统和个人均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解决方案和展望为了有效管理慢阻肺,我们需要采取多种措施。

首先,应当加强公众对慢阻肺的认识和预防知识的普及,强调戒烟和改善环境卫生。

其次,提高医务人员的认知水平和技术能力,推广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此外,建立康复机构和加强患者的肺康复专项训练,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机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危险因素、流行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危险因素、流行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
们必 须共 同面 对挑 战 , 施有 成本 效益 的防 治策 略 , 实
的关 联受 基 因的高 度 影 响 , 因为 并 非 所 有 吸烟 者 都
会患 上 C P O D。
3 .职业 粉尘 : 露 于工 作 环 境 里 的 各 类 粉 尘 、 暴
化学 物质 、 气 和 烟尘 是 许 多 C P 患 者 的致 病 原 蒸 OD
维普资讯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 0 0 7年 l 月第 6卷第 6期 1
C i eprCiC r d N vrlr 0 7 V 16 N . hnJR si r a Me , oe  ̄ 0 , o. , o6 t e a 2

专 题 笔 谈
因。在 美 国 , 约有 1 . % 的 C P 92 O D病 例 是 源 于 工作 暴 露 , 中 不 吸 烟 C P 患 者 中 这 一 比 例 达 到 其 OD 3 % 。在发展 中国 家 , 种粉 尘 和烟 尘 的 职业 暴露 1 这 比发 达 国家更 为严重 。 4 .室 内 、 空 气 污 染 : 发 展 中国 家 , 炭 、 外 在 煤 稻 草 、 物粪便 、 作物 残渣 及木 材 等生物 燃料 在通 风 动 农 不 良的居 室 内用来取 暖或 烹 饪 , 3 % 的 C P 有 5 O D患
者是 在暴露 于 这类 室 内生 物燃 料燃 烟 之 后 患 病 的 。
冉丕 鑫等 发现 与 没 有 生 物 燃 烟 暴 露 问 题 的 城 市 女性 相 比较 , 国部分农 村地 区 4 我 0岁 以上 不 吸烟女 性CP O D患病 率 高 出 2~3倍 。室外 污 染 物 的危 害 性 远 低 于 室 内 污 染 物 。 城 市 空 气 污 染 导 致 的 C P 在 发达 国 家和发 展 中国家 比例 分别 为 1 和 O D, %

湖南省部分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现状和危险因素分析的开题报告

湖南省部分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现状和危险因素分析的开题报告

湖南省部分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现状和危险因素分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主要表现为慢性气流受限和呼吸困难。

COPD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严重的患者可能还会死亡。

全球范围内,COPD在死亡人数中排名第四,据预测到2050年,COPD将成为全球第三大死亡原因。

而在中国,COPD的患病率也有逐年增长的趋势。

据统计,在2014年,中国COPD患病率已达到8.6%,约有1.06亿患者,大大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湖南省位于中国南部,人口密度较大,工业化、城市化等现代化进程较快,大气污染、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比较突出。

因此,对湖南省的COPD流行现状进行研究,对制定预防及早诊策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掌握该病的流行及其危险因素等具有实际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湖南省COPD的流行现状,明确COPD危险因素,为湖南省COPD的预防与管理提供参考。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3.1 研究内容(1)湖南省COPD的流行程度和趋势。

(2)了解COPD的危险因素,分析为COPD提供的主要风险因素。

(3)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预防和管理措施。

3.2 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

查阅相关的中文或英文文献,了解国内外COPD流行现状。

(2)采用调查问卷。

通过分层随机抽样,对湖南省部分地区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掌握他们的COPD情况、危险因素及其生活方式等。

(3)统计分析。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等,从而了解COPD危险因素及其影响因素、流行程度等。

四、研究意义和预期结果本研究将系统地了解湖南省部分地区COPD的流行现状及其危险因素,为该地区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和管理策略提供参考。

预期结果为:可以提供湖南省有关COPD 的流行现状、危险因素分布情况和影响因素,为预防与管理提供理论支撑,也可为其他地区的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预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预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COPD,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起来,逐步丧失呼吸功能的慢性疾病。

据统计,目前全球有超过2.5亿人患有COPD,而中国是COPD高发国家之一。

那么,为什么COPD如此流行?又该如何有效地预防COPD呢?一、COPD的流行病学调查1.风险因素COPD大多由吸烟引起,然而,COPD并不仅仅局限于吸烟的人群。

除了吸烟外,空气污染、室内空气污染、家族遗传等因素都是COPD的危险因素。

其中,职业性接触到煤矿工、焊工、厨师、油漆工、建筑工人等职业者更容易患上COPD。

2.流行趋势全球范围内,由于老龄化和吸烟率上升的原因,COPD患者数量持续增加。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到了2030年,COPD和肺癌将成为全球肺部疾病的主导性病种。

3.危害程度COPD会导致呼吸困难、咳嗽、痰液分泌等症状,而后期病情进展会导致肺纤维化、呼吸衰竭、心脏负荷重、生活质量下降等严重后果。

据估算,COPD是导致全球第三大死亡原因。

二、COPD的预防1.戒烟如果您已经吸烟或者正在吸烟,最有效的COPD预防方法就是戒烟。

不要在室内吸烟以及尽量避免在吸烟环境中呆太长时间。

2.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室内空气污染可能来自烟雾、花粉、霉菌以及落灰等等因素,所以要尽量控制室内污染物。

空气过滤器以及定期通风都是有效的手段。

3.避免空气污染空气污染已经成为了导致COPD流行的另一个危险因素,避免在空气污染高峰期出门、佩戴口罩、定期更换空气过滤器等都可以减少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4.采用正确的工作保护措施如果您的工作环境中可能被污染环境组中,应该使用正确的工作保护措施,如戴上呼吸器或者使用其他预防措施。

三、结语COPD是严重的慢性疾病,预防COPD就等于在为健康的未来做投资。

通过合理的预防措施以及持之以恒的锻炼,可以不仅预防COPD的发生,而且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以及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正如好的健康是通过长期持之以恒的战斗获得的,采取正确的健康预防方法将给我们带来健康的未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和预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和预后
维普资讯

苏 州 医 学) 07年 第 3 20 0卷 第 1 期
C D是 严 重危 害人 类 健 康 的疾 病 , 是世 界 第 OP 也
表 1 临 床 严 重 度 分 级 级 别
0 级
四大 死亡 原 因, 仅次 于心 脏病 、 脑血 管病 和急 性肺 部感
( 度) 重
F V < 3 %预计 值 或 F V <5 %预 计值 E l 0 E z 0 伴 呼 吸 衰 竭 或 右 心 衰 竭 的 临 床 征 象
率 5 1 ; 市患 病 率 8 8 农 村 患 病 率 7 8 .% 城 . %, . %。 在 F VlF E / VC的降 低 。 用 F Vl占预计 值 ( 对 再 E %)
C P 的程度进 行分 级较 为 合理 。后 者则 以 F V,占 OD E
我国 , 吸烟者 C P 的发病 率约为 不 吸烟者 的两 倍 。 OD 12 发 病率 . 现 有 的资 料表 明, O D发 病率 呈现 随 CP 年 龄增大 而 增 加 的 趋 势, 男性 高 于 女性 。 C P O D亦 是
再 感染 造成 患者就 医、 诊及 住院 的主 要原 因 。 急 1 3 病 死率 目前 , O D在世 界 主要 死 亡原 因 中排 . C P
预计值 ( 在 6 % -5 %之 间为轻 度 , 0 %) 0 1 5 %~4 %为 1 中度 , 4 %为重 度 。 ≤ O 残 气 ( V)肺 总量( L ) R / T C %也 是对 C P O D分级 的 有价值 的指 标 , 0 ~4 %为 轻度 , 0 ~5 %为 中 4% 9 5% 9
有或无慢性咳嗽、 咳痰 、 吸 困难 症 状 呼
Ⅲ级 F V / VC 0 E lF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7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危险因素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危险因素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危险因素分析
一、概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 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 有害气体或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COPD主要累及肺脏, 但也可引起全身(或称肺外)的不良效应。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 2007
COPD 的发病与环境和遗传因素都密切 相关, 在预防和治疗该疾病的过程中从遗传 方面可通过筛查易感人群并早期干预, 从环 境方面也需要远离香烟、污染并预防呼吸 道感染等; 总之要兼顾遗传和环境的各种环 节以更好防治该病。
Percentage of females smoking tobacco as of the late 1990s early 2000s
2.空气污染
3.职业暴露
煤炭开采 采金 棉纺织 焊接 生物燃料
4.遗传
慢性阻塞性肺 疾病具有家庭内 聚集发病的趋势 。有研究发现, 有父、母家族史 者患病率分别为 28.6%和21.6%, 远远高于无家族 史的10.4%和 10.8%。
COPD,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 2000 年我国统计数据显示,COPD 在中国 的主要致死病因中排第三位( 17. 6%) ,前 两位分别是肿瘤和脑血管疾病( 19. 3%和 19. 1%) ,第四位是冠心病( 15%) 。由此 可见COPD 仍是危害我国公众健康的主要 疾病之一。
总患病率: 8. 2% 男性:12. 4% 女性:5. 1% 农村:8. 8% 城市:7. 8%
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
MMP 基因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外基质 蛋白的降解与合成的平衡作用影响疾病的 易感性。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

肥胖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危险因素

肥胖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危险因素

肥胖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危险因素
《加拿大医学协会杂志》(CMAJ)最新一篇文章指出,肥胖,尤其是腹部过多的脂肪,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危险因素。

过多的腹部脂肪和低体力活动与COPD患者疾病进展有关,但尚不清楚这些因素是否可以引起该疾病的发生。

来自德国和美国的研究人员跟踪随访了113279例50-70岁的参与者,他们在研究开始时未患有COPD,癌症或心脏病。

随访10年期间,有3648例COPD发生。

大腰围(110厘米以上的女性和118厘米以上的男性)的参与者发生COPD的风险增加了72%。

大腰围在吸烟者和非吸烟者都是COPD 的显著预测因素。

污染,吸烟和工作场的粉尘颗粒被认为通过慢性炎症和愈合引起肺部功能受损而导致COPD。

腹部和全身脂肪堆积可以增加局部和全身炎症反应,从而有可能刺激COPD的发生发展。

每周至少锻炼5次的大腰围人群,发生COPD的机率降低了29%。

运动可以减少炎症,氧化应激和促进愈合。

偏瘦的人发生COPD的风险增加了56%。

可能的原因包括营养不良和肌肉减少,从而增加COPD对炎症反应的易感性和进展,损伤肺的修复能力。

研究结果提示,对于COPD的预防可以通过戒烟,保持体重体形和进行锻炼来进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危险因素及其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危险因素及其护理

1 职业 粉尘 . 2
暴 露 于工 作环 境 里 的各 类 粉尘 、 化学 物 质 、 气 蒸
和烟 尘 是许 多 C P O D患 者 的致 病 原 因 。 玉 民等 _ 中国 7省 市 周 5 】 在 城乡 4 O岁及 以上 人 群进 行 横 断 面 调查 , 析职 业 接 触粉 尘 和 烟 分 雾对 C P O D及 呼 吸 道 症状 的影 响 ,结 果 显 示 ,05 2. %的被 调查 者 职 业 接 触 粉 尘 和 烟 雾 超 过 1 。 对 职 业 粉 尘 烟 雾 的 暴 露 与 患 年
CP O D吸烟 患 者 的吸 烟时 问 、 烟量 、 烟 时 间 的分 析显 示 , 吸 戒 烟龄
外 空 气 污 染 主要 指 大 气 污 染 ,大 气 污 染是 C P O D的重 要 诱 发 因 素。 中心城 市 的 C P O D患病 率 f6 %1 高 于郊县 城镇 (. %1。 2 l 明显 . 1 5 【 1 2 】
险性
越 长 , O D患 者肺 功 能 的损 害越 重 。 延伟 等 过测 定 外周 血 CP 陈 通
I一 、 — 0 平 , 果 C P L 8I l 水 L 结 O D组 患 者外 周 血 I一 水 平 高 于 健 康 L8
1 营 养状 况 . 4 作 者 单位 :. 12 上 海 1 03 3 2 上 海 市浦 东 新 区祝 桥社 区卫 生服 务
收谢 日期 :00 0 — 8 2 1~ 5 2
p p P p P )
型 营 养 评定 表 ( iiN tt nlA ssm n, A 、 质 指数 (oy M n uri a ses et io MN )体 bd m s i e ,MI 白蛋 白等 营养 评 价指 标 对 9 例 C P as n xB ) d 、 0 O D患 者 进 行 营养 评 定 , 果 显示 MN 结 A评 分 值 与 B 越 低 , O D患者 病情 MI CP

陕西省成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

陕西省成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

陕西省成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陕西省成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简称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陕西省作为一个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地区,成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

本文将探讨陕西省成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危险因素,并尝试建立相关的预测模型。

一、危险因素调查为了了解陕西省成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危险因素,我们通过在不同地区的调查问卷收集了大量的数据。

调查的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生活习惯、职业史、家族病史等。

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吸烟:吸烟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在陕西省,吸烟者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风险要比非吸烟者高得多。

尤其是长期吸烟者,其患病风险更高。

2. 家族遗传:家族病史中,有成员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人,相较于无家族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更高。

这表明遗传因素在该疾病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3. 环境污染:霾、车辆尾气等污染物对呼吸系统有较大危害。

陕西省是一个工业化比较集中的地区,空气质量不佳,暴露在污染环境中的人更容易患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4. 职业暴露:与某些职业相关的工作环境,如煤矿、建筑、石材等工作岗位,长期暴露于粉尘、烟雾等有害物质中,患病风险更高。

二、建立预测模型为了更加准确地预测陕西省成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情况,我们尝试建立预测模型。

首先,我们将数据集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训练集用于模型的训练,测试集用于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

在模型的选择上,我们采用了逻辑回归模型。

逻辑回归模型可以根据一系列自变量的值,来预测某一事件的发生概率。

在这里,自变量包括吸烟、家族遗传、环境污染和职业暴露等因素。

通过对训练集的数据进行训练,我们获得了一个预测模型。

接下来,我们使用测试集中的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性别之间比较, ! ) *& *’
二、 +,-. 单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住土坯房、 饮井水和自来水、 住未装修的 房屋、 某些取暖方式 ( 包括气暖、 烧柴、 空调等) 、 各种 取凉方式、 饲 养 各 种 动 物、 用 烟 煤 做 饭、 过敏原等与 +,-. 无关。有关的因素见表 # 。
表#
因素 年龄 性别 吸烟 被动吸烟 过滤嘴 饮酒 砖房 楼房 铺地 涂料 水暖 烟煤取暖 无烟煤有烟囱 无烟煤无烟囱 煤气做饭 烧柴做饭 无烟煤做饭 做饭频率 刺激气体距离 父母有病史 祖父母有病史 子女有病史 孙子女有病史 感染次数
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 选择 $* 个点, 抽样人口 $# +%# 人, 实际调查人口 , -!+ 人, 合格问卷 , "". 份。结 共检出 &’() 患者 .+, 人, 总患病率为 ./ .+0 , 男性 -/ #*0 , 女性 %/ !%0 , 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 $! 1 *#/ *"% , 。.# 岁以上老年男性患病率达到 !*/ -+0 , 女性为$"/ %#0 , 各年龄组男性患病率均高 ! 2 #/ ##$ ) 于女性。相关因素分析显示, &’() 与下列因素有关: 吸烟 ( ’3 1 !/ ,*- ) 、 被动吸烟 ( ’3 1 $/ ,,! ) 、 粉刷房 屋 ( ’3 1 $/ .,, ) 、 空气污染 ( ’3 1 $/ $*% ) 、 遗传 ( ’3 1 */ *%" ) 、 呼吸道感染 ( ’3 1 $/ *-, ) 、 做饭频率 ( ’3 1 $/ *-! ) 为危险因素; 体质量 ( ’3 1 #/ ,"$ ) 、 水暖 ( ’3 1 #/ +.* ) 、 无烟煤有烟囱取暖 ( ’3 1 #/ .#+ ) 为保护因 素。结论 &’() 患病与吸烟、 粉刷房屋、 空气污染、 遗传、 呼吸道感染等因素密切相关。 "#$% &’()*’+ ,,# 【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患病率; 危险因素 !"#$% &’ ()*+,-*’.* ,’$ .&))*-,"/&’ 0,."&)1 &0 .2)&’/. &31")#."/+* (#-4&’,)% $/1*,1* -.)/(0 ,,#1 &(23, .4 ’*5 67. 8+9:4 !.(;*.’ : -(:;+4’* (< =+2+23, =+2+23 !"!#$$ , >7+2’ 【 531"),."】 637*."/+* 8*"2&$1 45 6789: 7;< =><?@A<BC< 5D &’() @B9 E76 C5>><A@7<9 D@C75>6 EB FEBEBG CE7: EB !##%/ OB 7;E6 68>?<:,.+, &’() C@6<6 $* =5EB76 H<>< 6<A<C7<9 I: 67>@7EDE<9JCA867<><9J>@B95K 6@K=AEBG HE7; @ 757@A 5D $# +%# =<>65B6 <L=<CJ
! %.. ( %!/ %% ) ,!" ( $-/ ,- ) .-( $+/ #, )
*/ 诊断标准: 参照文献 [!] &’() 诊断标准。 +/ 统计分析处理: 所有资料应用 T(TT $$/ % 统计 软件包采用 $! 检验、 U5GE67EC 回归分析。 结 果
一、 不同性别、 年龄 &’() 的患病率比较 男女患病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 ! 2 #/ #$ ) 。 各年龄组不同性别之间比较除 $% 岁以下年龄组无统 计学意义外 ( ! V #/ #% ) , 其他各年龄组比较均具有统 计学意义。 &’() 的 患 病 率 随 着 年 龄 的 增 加 逐 渐 增 高, 男性不同年龄组 &’() 患病率比较差异非常显著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1 年 $ 月第 ’% 卷第 $ 期C +D:E F 8G ?HDIJ:8KIL MHN O=:, OHP<HQRHK !**1 , S8L ’% , T8& $
・ /0/・
( $! " #$%& ’(! , ! ) *& *’ ) , 女性各年龄组 +,-. 患病 。 率比较也具有统计学意义 ( $! " #%/& 01/ ,! ) *& *’ ) 见表 ! 。
不同性别、 年龄患病率比较 ( 例, 2)
女性 !! # ( *& 1% ) %# ( ’& (1 ) (0 ( /& %# ) ’%# ( ’/& 1* ) 合计 ’’ ( *& 0/ ) ’## ( !& 10 ) ’$0 ( ’*& /1 ) #*/ ( !!& %* ) $! 值 ’& #’1 ’/& /*0 !*& 010 $& !!0 !值 *& !1! *& *** *& *** *& **!
为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 ) 的发病情况和 相关危险因素, 本研究进行了 &’() 患病危险因素调 查, 结果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一、 对象 !##% 年 + S % 月采取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 随机抽取济宁市 $! 个乡镇及 $ 个办事处, 然后再随机 抽取各乡镇或办事处所属的自然村或居委各 $ 个。本 次应调查 $# +%# 人, 实际调查 , -!+ 人, 有效问卷 , "". 份, 其中男性 + --* 人, 女性 + -,* 人; 男性平均体质量 %,/ .% QG, 女性 %*/ ,+ QG。各年龄组性别及年龄构成比 见表 $ 。 二、 方法 $/ 调查内容: 包括一般情况、 吸烟状况、 取暖方式、 取凉方式、 饲养宠物的情况、 做饭工具、 做饭频率、 家族 史、 每年呼吸道感染的次数、 过敏原检查情况等。
表!
年龄组 (岁) *3 ’1 3 %1 3 (* 3
表%
变量 年龄 性别 体重
慢性阻塞性肺病 789:;<:= 回归分析
系数 *& *1’ *& !/1 > *& *!$ *& $// *& (0$ *& 1#* > *& //* > *& 1*1 *& ’!( ’& !’’ *& #!$ *& */$ 标准误 *& **# *& ’#! *& **1 *& ’!* *& ’*’ *& ’’/ *& !$$ *& ’*1 *& *1* *& !*! *& *!/ *& *#0 !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4 ’&aamp; $$! ’& ($$ *& %(# *& (*% ’& ’#1 #& #1/ ’& #0$ ’& *0! $12 +5 ’& *%/ 3 ’& *10 ’& ’!( 3 ’& 0$* *& $(! 3 *& $0’ !& #!! 3 #& /’$ ’& (#% 3 !& %!0 ’& #%$ 3 !& ’#0 *& !10 3 *& 0#! *& %$’ 3 *& /%! ’& *#* 3 ’& !1* !& !(’ 3 %& $01 ’& #’* 3 ’& %/* ’& #’0 3 ’& %((
7<9,I87 5BA: , -!+ 68IM<C76 H<>< EB?<67EG@7<9, , "". H<>< N8@AE7E<9/ 9*1#-"1
H<>< E9<B7EDE<9 HE7; @ 5?<>@AA =><?@A<BC< 5D ./ .+0 ,4;< =><?@A<BC< D5> K@A< H@6 -/ #*0 ,@B9 7;< D<K@A< H@6 %/ !%0 ,7;< =><?@A<BC< H@6 ;EG;<> EB K@A< 7;@B EB D<K@A</ PB9 E7 H@6 ;EG;<> HE7; 7;< EBC><@6EBG @G</ 4;< =><?@J A<BC< H@6 8= 75 !*/ -+0 EB 5?<> .# :<@>6 5A9/ 4;< =><?@A<BC< 5D K@A< H@6 @AA ;EG;<> 7;@B 7;@7 5D D<K@A< EB <?<>: @G< G>58=/ &5>><A@7E5B @B@A:6E6 6;5H<9 7;@7 6K5QEBG( ’3 1 !/ ,*- ) ,=@66E?< 6K5QEBG( ’3 1 $/ ,,! ) ,9<C5>@7E5B ( ’3 1 $/ .,, ) ,@E> =5AA87E5B( ’3 1 $/ $*% ) ,EB;<>E7@BC<( ’3 1 */ *%" ) ,><6=E>@75>: 7>@C7 EBD<C7E5B ( ’3 1 $/ *-, ) , C55QEBG 7EK<6( ’3 1 $/ *-! )H<>< >E6Q D@C75>6/ R<EG;7( ’3 1 #/ ,"$ ) ,H@7<> H@>KEBG( ’3 1 #/ +.* ) , @B7;>@CE7< H@>KEBG HE7; C;EKB<: H<>< =>57<C7EBG D@C75>6/ :&’.-#1/&’ 4;< =><?@A<BC< @B9 C5>><A@7E5B D@C75>6 5D &’() H<>< @CN8E><9,@B9 7;<: K@: =>5?E9< 6CE<BC< I@6E6 D5> <67@IAE6;EBG EB7<>?<B7E5B K<@68><6/ 【 ;*% <&)$1】 &;>5BEC 5I67>8C7E?< =8AK5B@>: 9E6<@6<; (><?@A<BC<; 3E6Q D@C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