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应把握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应把握的关系
●江上舟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正日益影响着实体经济,作为主要靠投资和外贸来拉动经济增长的广西后发达地区,正面临着外贸出口大幅下跌,经济增长明显放慢的困境,“保增长、抓转型、调结构、促稳定”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主题,在共度时艰的当下,“保企业”就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又成为普遍共识。
企业是社会经济的细胞,是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是增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在现代社会,企业的兴衰相当程度上影响乃至决定着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由于特殊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结构、文化背景以及企业自身等因素,企业的发展往往呈现不平衡性,从而使企业在抗风险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上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当前特殊的经济环境下,思考并探讨如何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就显得十分必要,这需要我们着力把握以下三个方面关系。
一、外部监管和内部治理的关系。发达地区率先步入市场化轨道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通过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较为成功地解决了政企分开问题,确立了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从而为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创造了条件。然而,自由市场经济其固有的盲目性以及企业在发展中所暴露出的突出问题,必然要求我们思考并构筑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的政企关系。金融危机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在市场经济相对比较成熟,民营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发达地区,仍需要加强政府对企业的有效监管,把企业自身的内部治理与加强政府的外部监管有机结合起来。加强企业内部治理的核心问题是要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为此,要按照《公司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范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的权责,改变传统的家长制、家属式管理决策模式,降低决策风险,防止决策失误。同时,要加强政府对企业的外部监管,从资源占用、财务成本、融资状况及资产贡献与负债等方面完善考核导向机制;要加强对民营企业大额资金进出的监控力度,确保信贷资金安全;要依法加强对企业财会工作的审计与管理。
二、“输血”与“造血”的关系。众多企业目前正经历着资金缺乏、成本高涨、需求减少、利润缩水等煎熬,面对这种困境,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金融机构频频出招,加大“输血”支持力度,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政府的“注资”、“救市”十分必要,然而,更为重要的是企业应该具有自我创造现金流量的功能,即“造血”功能,否则,一味地靠银行贷款或外部注
入资金,企业自身还是缺乏抗风险能力的,其发展也是不可持续的。一些企业在经营中面临资金链断裂,濒临破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自有资本金比例偏低又不切实际地盲目扩张。当前,一些企业调结构抓创新,自身苦练内功,在艰难处境下“危”中寻“机”,加紧“造血”谋发展:有的企业通过调整出口结构,从过去以外贸为主到现在主攻内贸;有的企业集中精力进行新产品开发,加快自主创新,从而实现了较高利润;还有的企业通过人力资源配置、客户服务策略以及销售市场的调整,从而显现了企业发展的生机。正如温家宝总理去年11月在浙江等地考察时所强调,企业在困难面前要苦练内功,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唯其如此,才能在恶劣的市场环境下脱颖而出。
三、基础管理与战略管理的关系。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企业的发展也同样如此。企业要增强抗风险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立足长远,抓好当前,这就必须处理好基础管理与战略管理的关系。战略是一种思想、一种思维方法,也是一种分析工具和一种较长远和整体的发展计划。企业成功的原因很多,但重要的一条是必须有战略管理。从当前企业的发展状况来看,加强企业的战略管理,特别需要企业全面把握本行业关键技术的发展方向和企业主导产品在市场的地位,分析掌握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对核心业务、资源开发、战略举措等问题进行方向性、长远性、全局性的规划。企业长远战略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在加强对企业日常基础性管理之上。为此,要加强职工和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和企业管理的有关基本规范,通过质量管理、技术创新管理、品牌建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及安全管理等,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益。
(通讯处:广西桂林市西山路8号张菊生收 邮码54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