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溶液及其配制

合集下载

化学分析中常用标准溶液配制方法

化学分析中常用标准溶液配制方法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制备准确浓度的标准滴定溶液,以供滴定法测定化学试剂的纯度及杂质含量。

2 引用标准GB/T 601 化学试剂 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GB/T 603 化学试剂 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及试验方法3 一般规定3.1 除另有规定外,本标准中的实验室用水应符合GB/T 6682中三级水的规格。

3.2 除另有说明外,本标准中的溶液均指水溶液,稀释是指用水冲稀。

3.3 除另有规定外,本标准中所用试剂的纯度应在分析纯及其以上(注:本标准中所用的浓硫酸质量分数为95-98%,浓硝酸的质量分数65-68%、浓盐酸的质量分数为36-38%)。

3.4 本标准制备标准溶液的浓度,除高氯酸外,均指20℃的浓度。

在标准滴定溶液的标定、直接制备和使用时若有温度差异,应按附录A 进行补正。

标准滴定溶液的标定、直接制备和使用时所用分析天平、砝码、滴定管、容量瓶、单标吸管等均须定期校正。

3.5 在标定和使用标准滴定溶液时,滴定速度一般应保持在6mL/min ~8 mL/min 。

3.6 称量工作基准试剂的质量时需精确至0.1mg 称量。

3.7 工作基准试剂的恒重 (除另有规定外) 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的重量差异在 0.3mg 以下的重量。

3.8 制备标准滴定浓度值应在规定浓度值的 ±5%的范围内。

3.9 标定标准滴定溶液浓度时,须两人进行实验,分别各做四平行,每人四平行测定结果极差的相对值不得大于重复性临界极差[C r R 95(4)]的相对值0.15%,两人共八平行测定结果极差的相对值不得大于重复性临界极差[C r R 95(8)]的相对值0.18%。

取八平行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在运算过程式中保留五位有效数字,浓度值报出结果取四位有效数字。

(注:极差的相对值是指测定结果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与测定结果平均值的比值,以“%”表示;重复性临界极差的相对值是指重复性临界极差与测定结果平均值的比值,以“%”表示。

实验室常用溶液及试剂配制(重新排版)

实验室常用溶液及试剂配制(重新排版)

实验室常⽤溶液及试剂配制(重新排版)实验室常⽤溶液及试剂配制⼀、实验室常⽤溶液、试剂的配制-------------------------------------------------------1表⼀普通酸碱溶液的配制表⼆常⽤酸碱指⽰剂配制表三混合酸碱指⽰剂配制表四容量分析基准物质的⼲燥表五缓冲溶液的配制1、氯化钾-盐酸缓冲溶液2、邻苯⼆甲酸氢钾-氢氧化钾缓冲溶液3、邻苯⼆甲酸氢钾-氢氧化钾缓冲溶液4、⼄酸-⼄酸钠缓冲溶液5、磷酸⼆氢钾-氢氧化钠缓冲溶液6、硼砂-氢氧化钠缓冲溶液7、氨⽔-氯化铵缓冲溶液8、常⽤缓冲溶液的配制⼆、实验室常⽤标准溶液的配制及其标定-----------------------------------------------41、硝酸银(C AgNO3=0.1mol/L)标准溶液的配制2、碘(C I2=0.1mol/L)标准溶液的配制3、硫代硫酸钠(C Na2S2O3=0.1mol/L)标准溶液的配制4、⾼氯酸(C HClO4=0.1mol/L)标准溶液的配制5、盐酸(C HCl=0.1mol/L)标准溶液的配制6、⼄⼆胺四⼄酸⼆钠(C EDTA =0.1mol/L)标准溶液的配制7、⾼锰酸钾(C K2MnO4=0.1mol/L)标准溶液的配制8、氢氧化钠(C NaOH=1mol/L)标准溶液的配制三、常见物质的实验室试验⽅法 ----------------------------------------------------------61、柠檬酸(C6H8O7·H2O)2、钙含量测定(磷酸氢钙CaHPO4、磷酸⼆氢钙Ca(H2PO4)2·H2O、钙粉等)3、氟(F¯)含量的测定4、磷(P)的测定5、硫酸铜(CuSO4·5H2O)6、硫酸锌(ZnSO4·H2O)7、硫酸亚铁(FeSO4·H2O)8、砷9、硫酸镁(MgSO4)四、维⽣素检测--------------------------------------------------------------------------------81、甜菜碱盐酸盐2、氯化胆碱3、维⽣素B64、维⽣素B2(核黄素)5、维⽣素C(包被)五、氨基酸检测----------------------------------------------------------------------------------101、赖氨酸硫酸盐含量的测定2、苏氨酸的检测3、赖氨酸4、DL-蛋氨酸六、抗⽣素测定----------------------------------------------------------------------------------12七、氮(N)含量的测定(鱼粉)---------------------------------------------------------12⼀、实验室常⽤溶液、试剂的配制表⼆常⽤酸碱指⽰剂表三混合酸碱指⽰剂表四容量分析基准物质的⼲燥表五缓冲溶液的配制⼆、实验室常⽤标准溶液的配制及其标定1、硝酸银(CAgNO3=0.1mol/L)标准溶液的配制配制:称取硝酸银17.5g,溶于1000ml⽔中,摇匀,溶液保存于棕⾊瓶中。

溶液配制要诀(步骤、仪器、注意事项)

溶液配制要诀(步骤、仪器、注意事项)

溶液配制要诀(步骤、仪器、注意事项)江苏省海安县城东镇南屏初中戎世萍溶液的配制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中的学生实验之一,该实验旨在:①练习配制一定质量的溶液;②加深对溶液组成的认识和理解。

从而更好地应用溶液,服务于社会生产及日常生活。

一、溶液配制步骤以配制50g5%的氯化钠溶液为例:①计算:所需NaCl和水的质量,其中氯化钠2.5g,水47.5g②称:用托盘天平称取所需氯化钠的量,倒入烧杯中量:由于水是液体,取用时常通过量取体积的方式而不称其质量,因此该实验中应先将47.5g水利用其密度近似看成1g/cm3,折算成体积47.5ml,再用量筒里取所需水的体积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

③溶解: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在水中充分溶解。

全过程如下:利用固体和液体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概括起来:①计算;②称量;③溶解。

二、实验操作中所用仪器该实验操作中所用仪器应紧扣操作步骤来进行选择,在第2步“称”中应选用托盘天平、药匙、烧杯。

“量”中应选用量筒(100ml)、胶头滴管。

第3步操作中所用仪器:玻璃棒。

概括起来所用仪器:托盘天平、药匙、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三、溶液配制中的注意事项1、计算的科学性:要通过计算科学把握配制溶液所需物质及其用量。

2、操作步骤的简约性:根据自己对配制溶液所需药品的选择,确定简单合理的操作步骤。

如用固体和液体配制溶液,则操作步骤一般为:①计算;②称量;③溶解。

若液体与液体之间按一定比例配制溶液,则在通常过程中无需用托盘天平称取,只需用量筒量取,因此操作步骤就通常为:①溶解;②量取;③溶解,所选仪器中的托盘天平和药匙自然就不需要了。

3、仪器选择的合理性在配制溶液时,需要多种仪器,其中最需慎重选择的仪器便是量筒,选择量筒的基本原则是:①要确保所需液体一次性取出;②量筒规格尽可能小,如量取8ml水,用100ml量筒、10ml量筒均可一次性取出,但10ml量筒显然比100ml 量筒规格要小得多。

常规溶液配制方法

常规溶液配制方法

一般溶液的配制方法目录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0.2M) (1)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0.1M) (1)磷酸盐缓冲液(PB)的配制 (1)巴比妥钠-盐酸缓冲液 (2)其它缓冲液的配制 (2)常用酸碱指示剂 (3)常用固态化合物当量浓度配制参考表 (4)常用溶液当量换算表 (4)化学试剂纯度分级表 (5)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0.2M)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0.1M)磷酸盐缓冲液(PB)的配制试剂:NaH2PO4·2H2O Na2HPO4·12H2O配制方法:配制时,常先配制0.2mol/L的NaH2PO4和0.2mol/L的Na2HPO4,两者按一定比例混合即成0.2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PB),根据需要可配制不同浓度的PB和PBS。

(1)0.2mol/L的Na2HPO4:称取Na2HPO4·12H2O 31.2g(或Na2HPO4·H2O 27.6g)加重蒸水至1000ml溶解。

(2)0.2mol/L的NaH2PO4:称取NaH2PO4·12H2O 71.632g(NaH2PO4·7H2O 53.6g或NaH2PO4·2H2O 35.6g)加重蒸水至1000ml溶解。

(3)0.2mol/L pH7.4的PB的配制:取19ml 0.2mol/L的NaH2PO4和81ml 0.2mol/L的Na2HPO4·12H2O,充分混合即为0.2mol/L的PB(pH约为7.4~7.5)。

巴比妥钠-盐酸缓冲液其它缓冲液的配制常用酸碱指示剂常用固态化合物当量浓度配制参考表常用溶液当量换算表量数/化学试剂纯度分级表。

[实验室常用洗液配制方法]实验室洗液的配制方法

[实验室常用洗液配制方法]实验室洗液的配制方法

[实验室常用洗液配制方法]实验室洗液的配制方法一:铬酸洗液:配制浓度各有不同,从5~12%的各种浓度都有。

配制方法大致相同:取一定量的K2Cr2O7(工业品即可),先用约1~2倍的水加热溶解,稍冷后,将工业品浓H2SO4所需体积数徐徐加入K2Cr2O7不溶液中(千万不能将水或溶液加入H2SO4中),边倒边用玻璃棒搅拌,并注意不要溅出,混合均匀,俟冷却后,装入洗液瓶备用。

新配制的洗液为红褐色,氧化能力很强。

当洗液用久后变为黑绿色,即说明洗液无氧化洗涤力。

例如,配制12%的洗液500mL。

取60克工业品K2Cr2O7置于100mL水中(加水量不是固定不变的,以能溶解为度),加热溶解,冷却,徐徐加入浓硫酸:340mL,边加边搅拌,冷后装瓶备用。

二:碱性高锰酸钾洗液用碱性高锰酸钾作洗液,作用缓慢,适合用于洗涤有油污的器皿。

配法:取高锰酸钾(KMnO4)4克加少量水溶解后,再加入10%氢氧化钠(NaOH)100mL。

三:纯酸纯碱洗液根据器皿污垢的性质,直接用浓硫酸(HCL)或浓硫酸(H2SO4)、浓硝酸(HNO3)浸泡或浸煮器皿(温度不宜太高,否者浓酸挥发刺激人)。

纯碱洗液多采用10%以上的浓烧碱(NaOH)、氢氧化钾(KOH)或碳酸钠(Na2CO3)液浸泡或浸煮器皿(可以煮沸)。

四:碱性乙醇洗液溶解120克氢氧化钠固体于120ml水中,用95%乙醇稀释至1L。

在铬酸洗液洗涤无效时,用于清洗各种油污;由于碱对玻璃的腐蚀,玻璃磨口不能长期在该洗液中浸泡;须存放于胶塞瓶中,防止挥发、防火,久注易失效五:碱性高锰酸钾洗液4克高锰酸钾固体溶于少量水中,再加入100ml10%氢氧化钠溶液清洗玻璃器皿内的有无或其他有机物质;浸泡后器壁上会析出一层二氧化锰,需用盐酸或盐酸加过氧化氢除去六:磷酸钠洗液57克磷酸钠、28克油酸钠溶于470ml水中清洗玻璃器皿上的残留物;浸泡数分钟后用刷子刷洗七:酸性硫酸亚铁洗液含有少量硫酸亚铁溶液清洗由于贮存高锰酸及洗液而残留在玻璃器皿上的棕色污斑;浸泡后洗刷八:硝酸-过氧化氢洗液15%-20%的硝酸加等体积的5%过氧化氢清除特殊难洗的化学污物久存易分解,应存放于棕色瓶九:有机溶剂如三氯乙烯、二氯乙烯、苯、二甲苯、丙酮、乙醇、乙醚、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汽油等清除玻璃器皿上的油脂类、单体原液、聚合体等有机污物,应根据污物性质选者使用注意毒性、可燃性,用过的废液溶剂应回收十:硫代硫酸钠洗液10%的硫代硫酸钠溶液。

标准溶液配制和标定

标准溶液配制和标定

1、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1.1配制称取110 g氢氧化钠,溶于100 ml无二氧化碳的水中,摇匀,注人聚乙烯容器中,密闭放置至溶液清亮。

按表1的规定,用塑料管量取上层清液,用无二氧化碳的水稀释至1 000MI,摇匀。

表11.2 标定按表2 的规定称取于105℃--110℃电烘箱中干燥至恒重的工作基准试剂邻苯二甲酸氢钾,加无二氧化碳的水溶解,加2滴酚酞指示液(10 g/L),用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并保持30 s。

同时做空白试验。

表2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c(NaOH)],数值以摩尔每升(mol/ L)表示,按式(1)计算:m×1000c(NaOH)= -------------(V1-V2)M式中:m—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的准确数值,单位为克(9);V1 —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V2 一空白试验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M一邻苯二甲酸氢钾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KHC8H4O4)= 204.22 】2、硫酸标准滴定溶液2.1配制按表3的规定量取硫酸,缓缓注人1 000 mL水中,冷却,摇匀。

表32.2标定按表4的规定称取于270℃—300℃高温炉中灼烧至恒重的工作基准试剂无水碳酸钠,溶于50m l.水中,加5甲基红—亚甲基蓝指示剂(或滴澳甲酚绿一甲基红指示液),用配制好的硫酸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紫色(绿色变为暗红色),煮沸2 min,冷却后继续滴定至溶液再呈紫色(暗红色)。

同时做空白试验。

表4硫酸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c(1/2H2SO4)],数值以摩尔每升(mol/L)表示m×1000c(1/2H2SO4)= -------------(V1-V2)M式中:m—无水碳酸钠的质量的准确数值,单位为克(g);V1—硫酸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V2—空白试验硫酸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M—无水碳酸钠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1/2Na2CO3 )=52.994]3、氯化钠标准溶液(1ml含1mg氯离子):称取基准试剂或者优级纯的3-4g氯化钠置于瓷坩埚内,于高温炉内升温至500度灼烧10分钟,然后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然后准确称取1.649g氯化钠,先溶于少量除盐水,然后在容量瓶中稀释至1000ml。

标准溶液配置

标准溶液配置

标准溶液配置一、概述。

标准溶液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溶液,它的浓度和成分都是已知的,可以用来进行定量分析和校准仪器。

正确配置标准溶液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标准溶液的配置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常用的标准溶液。

1. 标准物质。

在配置标准溶液时,首先需要准备好相应的标准物质,如氧化钾、氯化钠等。

这些物质的纯度和稳定性对标准溶液的准确性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选择标准物质时需要注意其质量和来源。

2. 溶剂。

选择适当的溶剂也是配置标准溶液的关键。

常用的溶剂有纯水、乙醇、甲醇等,不同的标准物质可能需要不同的溶剂来溶解。

在选择溶剂时,需要考虑其纯度和溶解度,以确保标准溶液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三、标准溶液的配置方法。

1. 确定溶液浓度。

在配置标准溶液之前,需要根据实验需求确定所需的溶液浓度。

浓度的确定将直接影响到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和所需的标准物质量。

2. 称量标准物质。

根据所需溶液的浓度,按照一定的比例称取相应的标准物质。

在称量过程中,需要使用精密的天平,并注意避免标准物质的飞溅和挥发。

3. 溶解标准物质。

将称取好的标准物质加入溶剂中,通过搅拌或加热的方式将其充分溶解。

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溶解温度和时间,以确保标准物质完全溶解并避免溶液的挥发和污染。

4. 定容。

将溶解好的标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通过加入适量的溶剂使其定容至刻度线。

在定容过程中,需要注意容量瓶的清洁和溶液的均匀混合,以确保标准溶液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四、注意事项。

1. 标准物质的质量和纯度对标准溶液的准确性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选择和使用标准物质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标准。

2. 溶剂的纯度和溶解度也会影响标准溶液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溶剂并注意其质量。

3. 在配置标准溶液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配制方法操作,并注意称量、溶解和定容的精确性和准确性。

4. 配制好的标准溶液需要储存于干燥、阴凉的环境中,并定期检查其稳定性和准确性。

五、总结。

常用酸碱溶液的浓度及配制

常用酸碱溶液的浓度及配制

常用酸碱溶液的浓度及配制溶液密度/(g·cm-3)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mol·L-1) 配制浓盐酸 1.19 38 12稀盐酸 1.10 20 6 浓盐酸:水=1:1(体积比)稀盐酸 1.0 7 2 6 mol·L-1盐酸:水=1:2(体积比)浓硫酸 1.84 98 18稀硫酸 1.18 25 3 稀硫酸:水=1:5(体积比)稀硫酸 1.06 9 1 3 mol·L-1硫酸:水=1:2(体积比)浓硝酸 1.41 68 16稀硝酸 1.2 32 6 浓硝酸:水=8:9(体积比)稀硝酸 1.1 12 2 6 mol·L-1硝酸:水=3:5(体积比)冰醋酸 1.05 99.8 17.5稀乙酸 1.04 35 6 冰醋酸:水=27:50(体积比)稀乙酸 1.02 12 2 6 mol·L-1醋酸:水=1:2(体积比)浓氨水0.91 28 15稀氨水0.96 11 6 浓氨水:水=2:3(体积比)稀氨水 1.0 3.5 2 6 mol·L-1氨水:水=1:2(体积比)浓氢氧化钠 1.44 41 14.4稀氢氧化钠 1.1 8 2 氢氧化钠80g/L石灰水0.15 0.02 饱和石灰水澄清液几种常见的气体干燥剂干燥剂可干燥气体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气体T 溶解度气体T 溶解度气体T 溶解度/o C /(mL·100mL-1H2O) /o C /(m L·100mL-1H2O) /o C /(m L·100mL-1H2O) H20 2.14 N20 2.33 O20 4.8920 0.85 40 1.42 25 3.16CO 0 3.5 NO 0 7.34 H2S 0 43720 2.32 60 2.37 40 186CO20 171.3 NH30 89.9 Cl210 31020 90.1 100 7.4 30 177SO20 22.8常用的气体净化剂气体所含杂质净化剂气体所含杂质净化剂O2Cl2NaOH溶液CO CO2石灰水H2H2S CuSO4溶液N2O2加热铜网CO2HCl 饱和NaHCO3溶液CO2CO或H2CuOCH4C2H2溴水H2S HCl 饱和NaHSCl2HCl 饱和食盐水NO NO2水常见化合物的俗名类别俗名主要化学成分硅化合物石英SiO2水晶SiO2打火石、燧石SiO2玻璃SiO2砂石SiO2橄榄石Mg SiO4硅锌石Zn SiO4硅胶SiO2钠化合物食盐NaCl硼砂Na2B4O7·10H2O 苏打、纯碱Na2CO3小苏打NaHCO3海波Na2S2O3·5H2O红矾钠Na2Cr2O7·2H2O 苛性钠、烧碱、苛性碱、火碱NaOH芒硝Na2SO4·10H2O 硫化碱Na2S水玻璃Na2SiO3·nH2O 钾盐、碱砂K2CO3黄血盐K4Fe(CN)6·2H2O钾化合物赤血盐K3Fe(CN)6苛性钾KOH灰锰氧KMnO4钾硝石、火硝KNO3吐酒石K(SbO)C4H4O6铵化合物硝铵、钠硝石NH4NO3硫铵(NH4)2SO4卤砂NH4Cl钡化合物重晶石BaSO4钡石BaSO4钡垩石BaCO3锶化合物天青石SrSO4锶垩石SrCO3铬化合物铬绿Cr2O3铬矾Cr2K2(SO4)4·24H2O铵铬矾Cr2(NH4)2(SO4)4·24H2O 红矾K2Cr2O7铬黄PbCrO4钙化合物电石CaC2白垩CaCO3石灰石CaCO3大理石CaCO3文石、霞石CaCO3方解石CaCO3萤石、氟石CaF2熟石灰、消石灰Ca(OH)2漂白粉、氯化石灰Ca(OHCl)·Cl 生石灰CaO无水石膏、硬石膏CaSO4烘石膏、熟石膏、巴黎石膏2CaSO4·H2O重石CaWO4白云石CaCO3·MgCO3锰化合物硫锰矿MnS 软锰矿MnO2黑石子MnO2铝化合物矾土Al2O3刚玉Al2O3铝胶Al2O3红宝石Al2O3明矾、铝矾K2Al2(SO4)4·2H2O高岭土Al2O3·2SiO2·2H2O铵矾(NH4)2Al2(SO4)4·24H2O明矾石K2SO4·Al2(SO4)3·2 Al2O3·6H2O群青、佛青Na2Al4Si6S4O33或Na X Al4Si6S4O23绿宝石3BeO,Al2O3,6SiO2铁化合物铁丹Fe2O3赤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菱铁矿FeCO3滕氏盐Fe3[Fe(CN)6]2普鲁氏盐Fe4[Fe(CN)6]3绿矾FeSO4·7H2O铁矾Fe2K2(SO4)4·24H2O毒砂FeAsS磁黄铁矿FeS黄铁矿FeS2摩尔盐(NH4)2SO4·FeSO4·6H2O镁化合物白苦土、烧苦土MgO卤盐MgCl2泻利盐MgSO4·7H2O菱苦土MgCO3光卤石KCl·MgCl2·6H2O 滑石3MgO·4SiO2·H2O锌化合物锌白ZnO红锌矿ZnO闪锌矿ZnS炉甘石ZnCO3锌矾、白矾ZnSO4·7H2O 锌钡白、立德粉ZnS+BaSO4铅化合物黄丹、密陀僧PbO红铅、铅丹Pb3O4方铅矿PbS铅白2PbCO3·Pb(OH)2汞化合物甘汞Hg2Cl2升汞HgCl2三仙丹HgO辰砂米砂HgS雷汞Hg(CNO)2·1/2H2O铜化合物铜绿CuCO3·Cu(OH)2孔雀石CuCO3·Cu(OH)2胆矾、铜矾CuSO4·5H2O 赤铜矿Cu2O方黑铜矿CuO黄铜矿CuFeS2砷化合物砒霜As2O3雄黄As2S2或As4S4雌黄As2S3锑化合物锑白Sb2O3或Sb4O6辉锑矿Sb2S3闪锑矿Sb2S3有机化合物电石气C2H2蚁醇、木醇、木精CH3OH酒精、火酒CH3CH2OH福尔马林、福马林HCHO蚁酸HCOOH醋、醋精、乙酸CH3COOH石炭酸C6H5OH玫瑰油苯乙醇火棉胶硝化纤维石油醚汽油的一种(沸程30-70o C)凡士林液体和固体石蜡烃混合物常见无机离子的颜色颜色离子红[Fe(NCS)n]3-n,[Co (H2O)6]2+,[Co(NH3)5(H2O)6]2+,[Cr (NH3)3 (H2O)3]3+橙Cr2O72-,,[Co(NH3)6]3+,[Cr (NH3)4 (H2O)2]3+,[Cr (NH3)5 (H2O)]2+,[Fe(CN)6]3-肉[Mn(H2O)6]2+黄[CuCl4]2-,[Cr(NH3)6]3+,CrO42-,[Fe(CN)6]4-,[Co(NH3)6]2+、I3-绿[Cr (H2O)5Cl]2+,[Cr (H2O)4Cl2]+,CrO2-,MnO42-,[Fe(H2O)6]2+,[Ni(H2O)6]2+蓝[Cu(H2O)4]2+,[Cu(NH3)4]2+, [Cr (H2O)6]2+,[Co(SCN)4]2-,[Ni (NH3)6]2+紫[Cr (H2O)6]3+,[Cr (NH3)2 (H2O)4]3+,MnO4-,[Fe(H2O)6]3+,[CoCl(NH3)5]2+,[Co(NH3)4CO3]+,[Co(CN)6]3-常见无机化合物的颜色颜色化合物黑Ag2S,Hg2S,HgS,PbS,Cu2S,CuS,FeS,CoS,NiS,CuO,NiO,Fe3O4,FeO,MnO2,金属的沉淀,碳褐Bi2S3,SnS,Bi2O3,PbO2,Ag2O,CdO,CuBr红HgS,Sb2S3,Fe2O3,HgO,Pb3O4,HgI2,FeCl3(无水物),K3Fe(CN)6,Ag2Cr2O7,某些重铬酸盐,碘化物和钴盐粉红亚锰盐,水合钴盐黄As2S3,As2S5,SnS2,CdS,HgO,AgI,PbO,多数铬酸盐、铁盐,某些碘化物绿镍盐,水合亚铁盐,某些铜盐如CuCO3,CuCl2,某些铬盐蓝水合铜盐,无水钴盐紫高锰酸盐,一些铬盐桔红Sb2S5,Sb2S3,多数重铬酸盐几种元素的焰色反应元素火焰颜色元素火焰颜色Na 黄Ba 黄绿K 紫Cu 绿Sr 猩红 B 绿Ca 砖红Pb、Sb 淡蓝特殊化学药品的保存试剂类型常见试剂保存易挥发浓盐酸、浓氨水、丙酮、乙醇、乙醚、甲醇、甲醛、苯等严密盖紧,置阴凉处易潮解或易水解氯化钙、氯化锌、氯化亚铁、氯化铁、硝酸铵、硝酸钠、硫化钠、五氧化二磷、无水氯化铝等严密盖紧,蜡密封见光易分解浓硝酸、硝酸银、双氧水、碘化钾、溴化钾、绿化亚汞、亚铁盐、亚硝酸盐、氯水等用棕色瓶盛放,置阴凉、避光处易燃液体石油醚、氯乙烷、乙醚、乙醛、汽油、松节油、二硫化碳、甲醇、乙醇、苯、甲苯等阴凉通风处,与其它可燃物、易发生火花的器物和氧化剂(氯酸钾、高锰酸钾、过氧化钠等)隔离存放易燃易爆固体钾、钠、钙、氢化钠、磷化钙、碳化钙、硅化镁等钾、钠放在盛煤油的瓶里,其它装瓶后密封放在干燥器里硝化纤维、火药棉、苦味酸、雷汞等保存在阴凉干燥处白磷瓶装,浸没在水里红磷、硫、镁粉、锌粉、铝粉、萘、樟脑等保存在阴凉处并和氧化剂分开存放剧毒品氰化钾、氰化钠、氧化砷、白磷、氯化汞保存在阴凉干燥处,跟酸类隔离,专柜加锁、专人负责强氧化剂过氧化钠、过氧化钾、过硫酸盐、硝酸铵硝酸钠、硝酸钾、硝酸铅、高锰酸钾、重铬酸钾、氯酸钾等保存在阴凉通风处,跟酸类、木屑、硫粉、金属粉、硫化物、糖类等易燃物分开存放强腐蚀剂浓硫酸、发烟硝酸、浓盐酸、氢氟酸、氢溴酸、醋酐、液溴等液体;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硫化钠、无水氯化铝、三氯化磷、苯酚等固体保存在阴凉通风处,跟其它药品隔离放置。

实验室常用溶液的配制标准程序

实验室常用溶液的配制标准程序

实验室常用溶液的配制标准程序3 、适用范围XXXX研发部常用溶液:3M 醋酸钠、2N NaOH 、5M NaCL、Solution Ⅰ、Solution ⅡSolution 、Solution Ⅲ、LB培养基、1M Tris-HCl 、10 ×TE Buffer 、10 ×PBS Buffer 、苯酚/ 氯仿/ 异戊醇、10%(W/V )SDS 、0.5M EDTA(pH 8.0) 、50 ×TAEBUffer 、20 ×SSC 、封闭缓冲液(Wester杂交)。

4 、配制4.1 、用具干燥洁净的200ml量桶一只,三角烧瓶两只,天平一架,250ml、1000ml广口瓶各一只。

4.2 、配制步骤4.2.1 、配制NaAC溶液⑴用天平称取40.8克分析纯的NaOAC固体,置于250ml三角烧瓶中。

⑵用100ml量桶准确取40ml去离子水,摇荡三角烧瓶使NaOH固体充分溶解⑶加去离子水将溶液定容到100ml⑷高压灭菌后,室温保存。

4.2.2 、配制NaOH溶液⑴用100ml量桶准确取80ml去离子水,置于250ml三角烧瓶中。

⑵用天平称取8克NaOH固体缓缓加入三角烧瓶中。

⑶摇荡混匀溶液。

用去离子水将溶液体积定容到100ml。

⑷将混匀的溶液转移入玻璃瓶中,室温保存。

4.2.3 、配制NaCL溶液⑴用天平称取292.2克NaCL固体置于1L烧杯中,加入800ml的去离子水后搅拌溶解。

⑵加去离子水将溶液定容至1L,适量分成小份。

⑶高压灭菌后,4 0 C 保存。

4.2.4 、配制Solution Ⅰ溶液(1)量取1M Tris-HCL(ph8.0) 25ml ,1.5M EDTA(ph8.0) 20ml , 20 %Glucose(1.11M) 45ml, dH 2 O 910ml , 置于1L烧杯中。

(2)高温高压灭菌后,4 0 C 保存。

(3)使用前每50 ml的Solution Ⅰ加入2 ml 的RNaseA(20mg / ml).4.2.5 、配制Solution Ⅱ溶液(1) 量取10 %SDS 50 ml, 2N NAOH 50 ml, 置于500 ml 烧杯中。

溶液的配制

溶液的配制

溶液的配制1.包被液--pH9.6的碳酸盐缓冲液2.洗涤液--磷酸盐缓冲液+吐温3.封闭液--明胶4.抗体稀释液、样品稀释液、酶标稀释液--磷酸盐5.底物---A和B混合液,进口非混合液6.有机溶剂---乙腈等2. 酶联免疫检测仪3. 辣根过氧化物酶羊抗兔IgG, 工作稀释度1:1000。

4. 包被液::0.05mol/L pH9.6碳酸缓冲液,4℃,保存,Na2CO3 0.15克, NaHCO3 0.293克,蒸馏水稀释至100 ml。

5. 稀释液:0.01mol/LpH7.4 PBS--Tween--20, 4℃,保存. NaCl 8g, KH2PO4 0.2g,Na2HPO4.12H2O 2.9g, Tween—20,0.5ml. 蒸馏水加至1000ml。

6. 洗涤液:同稀释液7. 封闭液:0.5%鸡卵清蛋白,pH7.4 PBS。

8. 邻苯二胺溶液(底物):临用前配制0.1M 柠檬酸(2.1g/100ml), 6.1ml 0.2M Na2HPO4.12H2O(7.163g/100ml) 6.4ml, 蒸馏水12.5ml, 邻苯二胺10mg, 溶解后, 临用前加30%H2O2 40 微升。

9. 终止液:2mol/LH2SO4。

四. 操作步骤1. 包被抗原:用包被液将抗原作适当稀释, 一般为1~10微克/孔,每孔加200微升,37℃温育1小时后,4℃冰箱放置16~18小时。

2. 洗涤:倒尽板孔中液体,加满洗涤液,静放三分钟,反复三次,最后将反应板倒置在吸水纸上,使孔中洗涤液流尽。

3. 加封闭液200微升,37℃放置一小时。

4. 洗涤同2。

5. 加被检血清:用稀释液将被检血清作几种稀释,,每孔200微升。

同时作稀释液对照。

37℃放置2小时。

6. 洗涤同2。

7. 加辣根过氧化物酶羊抗兔IgG, 每孔200微升, 放置37℃1小时。

8. 洗涤同2。

9. 加底物:邻苯二胺溶液加200ml,室温暗处10--15分钟。

5-溶液及其配制(解析版)

5-溶液及其配制(解析版)

浙教版中考科学二轮复习--溶液及其配制溶液与溶解、溶液配制、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知识点分析】一.溶液: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2.性质:(1)均一性:指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都相同;(2)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长时间放置不会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溶质3.组成:(1)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可以是一种或几种,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2)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3)溶剂和溶质的判断:①固体或气体与液体混合形成的溶液,一般以液体作为溶剂②两种液体混合之后,一般以质量大的做溶剂;③混合的物质中有水,一般以水为溶剂;④一般将溶液命名为“溶质的溶剂溶液”,当不指明溶剂时,溶剂为水。

4.溶液的质量与体积:(1)M溶液= M溶质+ M溶剂(2)V溶液≠ V溶剂+ V溶质5.溶液的理解:(1)溶液一定是混合物,但混合物不一定是溶液(2)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3)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但溶液一定是透明的,无色透明的液体也不一定是溶液(4)溶液可以含多种溶质,不局限于一种二.悬浊液、乳浊液1.悬浊液:是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而形成的物质。

2.乳浊液:是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物质。

3.浊液:悬浊液和乳浊液合称,它们的特点是不均一、不稳定。

4.常见的悬浊液:面糊、泥水、石灰乳5.常见的乳浊液:牛奶,血液三.物质的溶解性1.溶解的定义:一种物质均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的过程。

2.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

3.物质溶解的能力: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

4.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实验注意控制变量)①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②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③同种物质在同一溶剂中温度不同溶解能力不同。

5.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因素①溶质种类②溶剂种类③温度:a.绝大部分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如硝酸钾、硝酸铵b.少部分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不大;如氯化钠(食盐)极少部分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如氢氧化钙(熟石灰)6.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因素①溶质种类②溶剂种类③温度: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④压强: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5.物质溶解时的温度变化①有的物质溶解时,会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显著升高,如氢氧化钠、浓硫酸等。

常用溶液及其配制

常用溶液及其配制

常用溶液及其配制1.非电解质溶液常用5%~10%葡萄糖液,前者为等渗液,后者为高渗液。

但由于葡萄糖输入体内后被迅速代谢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或转化糖原储存,不能维持有效渗透压,故输液时不计算其张力,只用于供给水分及能量。

2.电解质溶液(1)0.9%氯化钠(生理盐水):每升含Na+和Cl-各为154mmol,与血浆离子渗透压相似为等渗液,但钠、氯之比为1:1,与人体血浆钠(142mmol)、氯(103mmol)的比例不同(血浆钠、氯比例约3:2),若大量或长期单独补给可使血氯增高,造成高氯性酸中毒。

若用2份生理盐水和1份1.4%碳酸氢钠,配成2:1溶液,则钠氯之比为3:2较符合血浆。

(2)碱性液体:常用于纠正酸中毒也可配置其他溶液。

①1.4%(1/6M)碳酸氢钠是等渗液,成品为5%,用5%~10%葡萄糖稀释3.5倍后,即为等渗液。

1.4%碳酸氢钠4ml/kg或5%碳酸氢钠1ml/kg,可提高二氧化碳结合力1mmol/L,此为小儿纠酸的首选。

②11.2%乳酸钠,稀释6倍,浓度1.87%(1/6M)时为等渗液。

乳酸钠需在有氧情况下,经肝脏分解产生HCO3-而发挥作用,故小儿期纠酸不宜作为首选。

(3)10%氯化钾:纠正低血钾用。

3.混合溶液将几种液体按不同比例配制成各种混合溶液,使之更适合于不同性质脱水补液的要求。

(1)2:1等渗液:为2份生理盐水与1份1.4%碳酸氢钠或1.87%乳酸钠。

该液体有利于补充血容量,常用于低渗性脱水或重度脱水的扩容。

(2)4:3:2液:为4份生理盐水、3份5%~10%葡萄糖液、2份1.4%碳酸氢钠或1.87%乳酸钠。

2/3张液。

常用于中度以上或低渗性脱水。

(3)2:3:1液:为2份生理盐水、3份5%~10%葡萄糖液、1份1.4%碳酸氢钠或1.87%乳酸钠。

1/2张液。

常用于轻、中度等渗性脱水。

(4)维持液:为4份5%~10%葡萄糖液、1份生理盐水,并含0.15%氯化钾的混合液。

实验室常用试剂缓冲液的配制方法

实验室常用试剂缓冲液的配制方法

实验室常用试剂缓冲液的配制方法实验室中常常需要使用各种试剂和缓冲液,以下是一些常用试剂和缓冲液的配制方法及其用途。

1.NaCl溶液配制:NaCl作为实验室常用的盐类试剂,可用于生化、分子生物学等多个实验室操作中。

常用浓度为0.9%(w/v)的生理盐水。

配制方法如下:称取对应质量的NaCl加入蒸馏水中,搅拌溶解,用蒸馏水调整至最终体积。

2.血红蛋白溶液配制:血红蛋白溶液可用于实验室的一些生化、免疫学等实验。

常用方法如下:从新鲜血液中分离出血红蛋白,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或缓冲液,控制pH值为7.4-7.6,并用密闭容器保存。

3. Tris-HCl缓冲液配制:Tris-HCl缓冲液在生物化学实验中广泛应用于DNA/RNA电泳、蛋白质电泳等实验。

常用方法如下:按需求称取Tris固体加入一定量的去离子水中,搅拌溶解,用强碱(比如氢氧化钠)或强酸(比如盐酸)调整pH值至所需范围。

1. Tris缓冲液配制:Tris缓冲液常用于酶反应、凝胶电泳等实验中,配制方法如下:称取适量的Tris固体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中,搅拌溶解,用浓盐酸或盐酸调节pH值至所需范围,并用去离子水稀释至最终体积。

2.PBS缓冲液配制:PBS缓冲液在生物学实验中用于细胞培养、免疫染色等操作中。

配制方法如下:称取适量的NaCl、KCl、Na2HPO4、KH2PO4固体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中,搅拌溶解,并用去离子水稀释至最终体积,调整pH值至所需范围。

3. Tris-Borate-EDTA(TBE)缓冲液配制:TBE缓冲液常用于核酸凝胶电泳中,配制方法如下:称取适量的Tris固体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中,搅拌溶解,用浓盐酸或盐酸调节pH值至所需范围,然后加入Boric acid和EDTA固体,继续搅拌溶解,并用去离子水稀释至最终体积。

以上仅是一些常见的试剂和缓冲液的配制方法,实验室中还会使用到很多其他试剂和缓冲液。

在配制试剂和缓冲液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纯度的试剂、使用无菌器具和操作台,并遵循相应的实验操作规范和安全要求。

溶液的配制步骤及其配置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溶液的配制步骤及其配置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溶液的配制步骤及其配置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我们在学习初中化学时,有时候会碰到需要配制一定重量、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例如:配制100克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

面对着这种物质,我们应该做呢?本文我们就来学习如何配置溶液?配置溶液的步骤是什么?配置溶液需要注意什么事项?【配制溶液的分类】1.用气体配制溶液2. 用固体配制溶液3.用液体配制溶液注:初中只需掌握固体液体两类溶液的配制就可以。

【配制溶液的步骤】①实验用品:托盘天平、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药匙等。

②实验步骤:计算→称量药品→量取溶剂水→搅拌溶解具体步骤为:1.利用公式计算所需溶质和水的质量。

其中:溶质的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质量=溶液体积×溶液密度,溶剂的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由于溶剂一般是水,且密度为1g/cm3,所以溶剂的体积和质量在数值是相等的。

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溶质,包含称取溶质的质量和量取溶剂的体积;首先用托盘天平(配用药匙)称量所需的溶质,倒入烧杯中;然后用量筒(配用胶头滴管)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溶质的烧杯中。

3.把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倒入盛有溶质的烧杯里,用玻璃棒搅拌,使溶质溶解。

4.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标签中应包括药品的名称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放到试剂柜中(注意标签向外)。

【溶液配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容量瓶是刻度精密的玻璃仪器,不能用来溶解2.溶解完溶质后的溶液需要冷却到常温再转移3.溶解过程中的烧杯以及搅拌、引流用的玻璃棒都需要在转移后洗涤两三次。

4.把小烧杯中的溶液往容量瓶中转移时,需要借助玻璃棒引流,因容量瓶瓶口较细,目的是避免溶液洒出。

5.定容时要注意溶液凹液面的最低处和刻度线相切,眼睛需与凹液面底部持平,否则就会导致读数偏大或者偏小。

6.如发现定容时溶剂水的体积过大,则实验失败。

切勿使用胶头滴管洗去多余水量。

实用标准溶液配制和标定

实用标准溶液配制和标定

实⽤标准溶液配制和标定1、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1.1配制称取110 g氢氧化钠,溶于100 ml⽆⼆氧化碳的⽔中,摇匀,注⼈聚⼄烯容器中,密闭放置⾄溶液清亮。

按表1的规定,⽤塑料管量取上层清液,⽤⽆⼆氧化碳的⽔稀释⾄1 000MI,摇匀。

表11.2 标定按表 2 的规定称取于 105℃--110℃电烘箱中⼲燥⾄恒重的⼯作基准试剂邻苯⼆甲酸氢钾,加⽆⼆氧化碳的⽔溶解,加2滴酚酞指⽰液(10 g/L),⽤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溶液呈粉红⾊,并保持30 s。

同时做空⽩试验。

表2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c(NaOH)],数值以摩尔每升(mol/ L)表⽰,按式(1)计算:m×1000c(NaOH)= -------------( V1-V2)M式中 :m—邻苯⼆甲酸氢钾的质量的准确数值,单位为克(9);V1 —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V2 ⼀空⽩试验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M⼀邻苯⼆甲酸氢钾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KHC8H4O4)= 204.22 】2、硫酸标准滴定溶液2.1配制按表3的规定量取硫酸,缓缓注⼈1 000 mL⽔中,冷却,摇匀。

表32.2标定按表4的规定称取于270℃—300℃⾼温炉中灼烧⾄恒重的⼯作基准试剂⽆⽔碳酸钠,溶于50m l.⽔中,加5甲基红—亚甲基蓝指⽰剂(或滴澳甲酚绿⼀甲基红指⽰液),⽤配制好的硫酸溶液滴定⾄溶液由绿⾊变为紫⾊(绿⾊变为暗红⾊),煮沸2 min,冷却后继续滴定⾄溶液再呈紫⾊(暗红⾊)。

同时做空⽩试验。

表4硫酸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c(1/2H2SO4)],数值以摩尔每升(mol/L)表⽰m×1000c(1/2H2SO4)= -------------( V1-V2)M式中:m—⽆⽔碳酸钠的质量的准确数值,单位为克(g);V1—硫酸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V2—空⽩试验硫酸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M—⽆⽔碳酸钠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1/2Na2CO3 )=52.994]3、氯化钠标准溶液(1ml含1mg氯离⼦):称取基准试剂或者优级纯的3-4g氯化钠置于瓷坩埚内,于⾼温炉内升温⾄500度灼烧10分钟,然后放⼊⼲燥器内冷却⾄室温,然后准确称取1.649g氯化钠,先溶于少量除盐⽔,然后在容量瓶中稀释⾄1000ml。

常用溶液配制

常用溶液配制

常见溶液的配制常用盐溶液的配制常用碱溶液的配制常用酸溶液的配制高一段1、探究钠、镁、铝单质的活动性强弱2、制作分子结构模型3、比较镁、铁和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快慢4、分析影响H2O2分解的反应速度的外界因素5、验证化学反应存在一定限度的实验6、感知镁和盐酸、Ba(OH)2.8H2O和NH4Cl晶体反应的热效应7、将锌和稀H2SO4反应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8、制作简易电池9、电解CuCl2溶液10、试验CH4的化学性质11、对石油进行蒸馏12、探究C2H4的化学性质13、探究苯的性质14、探究乙醇的性质15、探究乙酸的性质16、用动物脂肪制肥皂17、探究糖类的性质18、探究蛋白质的性质19、电路板的制作20、关于环境问题的调查研究高二段演示实验23个(略)学生分组实验16个1、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2、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3、硝酸钾晶体的制备4、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5、乙醇和苯酚的性质6、牙膏和火柴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7、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8、硫代硫酸钠和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9、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10、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1、原电池12、电解和电镀13、食醋总酸含量的测定14、镀锌铁皮锌镀层厚度的测定15、硫酸亚铁铵的制备16、阿司匹林的合成高三段随机溴乙烷消去反应制乙烯实验的改进发表在2010年第2期《化学教育》第67页杨广斌(浙江省丽水中学323000)摘要先充分振荡盛有溴乙烷与饱和氢氧化钾乙醇混合液的烧瓶,再水浴加热,就能得到乙烯气体。

若重复上述操作数次,就能得到较多的乙烯气体。

关键词溴乙烷消去反应乙烯制备化学热力学氢氧化钾1 原实验江苏教育出版社的《有机化学基础》(2008年6月第2版)第62页有一个利用溴乙烷消去反应制取乙烯气体的实验:组装如图1所示装置,向烧瓶中注入10mL溴乙烷和15mL饱和氢氧化钾乙醇溶液,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图1 溴乙烷与氢氧化钾乙醇溶液的反应装置笔者用上述实验装置多次实验,发现产生的乙烯气体量少,试管内稀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现象很不明显。

实验室常用溶液配制-培养基_抗生素

实验室常用溶液配制-培养基_抗生素

常见实验用溶液的配制方法默认分类 2008-07-04 14:10:54 阅读4 评论0 字号:大中小一、常用溶液1mol/L亚精胺(Spermidine):溶解2.55g亚精胺于足量的水中,使终体积为10ml。

分装成小份,贮存于-20℃。

1mol/L精胺(Spermine):溶解3.48g精胺于足量的水中,使终体积为10ml。

分装成小份,贮存于-20℃。

10mol/L乙酸胺(ammonium acetate):将77.1g乙酸胺溶解于水中,加水定容至1L后,用0.22um孔径的滤膜过滤除菌。

10mg/ml牛血清蛋白(BSA):加100mg的牛血清蛋白(组分V或分子生物学试剂级,无DNA酶)于9.5ml水中(为减少变性,须将蛋白加入水中,而不是将水加入蛋白),盖好盖后,轻轻摇动,直至牛血清蛋白完全溶解为止。

不要涡旋混合。

加水定容到10ml,然后分装成小份,贮存于-20℃。

1mol/L二硫苏糖醇(DTT):在二硫苏糖醇5g的原装瓶中加32.4ml水,分成小份贮存于-20℃。

或转移100mg的二硫苏糖醇至微量离心管,加0.65ml的水配制成1mol/L二硫苏糖醇溶液。

8mol/L乙酸钾(potassium acetate):溶解78.5g乙酸钾于足量的水中,加水定容到100ml。

1mol/L氯化钾(KCl):溶解7.46g氯化钾于足量的水中,加水定容到100ml。

3mol/L乙酸钠(sodium acetate):溶解40.8g的三水乙酸钠于约90ml水中,用冰乙酸调溶液的pH至5.2,再加水定容到100ml。

0.5mol/L EDTA:配制等摩尔的Na2EDTA和NaOH溶液(0.5mol/L),混合后形成EDTA的三钠盐。

或称取186.1g的Na2EDTA·2H2O和20g的NaOH,并溶于水中,定容至1L。

1mol/L HEPES:将23.8gHEPES溶于约90ml的水中,用NaOH调pH(6.8-8.2),然后用水定容至100ml。

溶液配制

溶液配制

五、实验室常用培养基的配制方法Ampicillin(氨卡青霉素)(100 mg/ml)组份浓度100 mg/ml Ampicillin配制量50 ml配制方法 1.称量5 g Ampicillin置于50 ml离心管中。

2.加入40 ml灭菌水,充分混合溶解后,定容至50 ml。

3.用0.22 µm过滤膜过滤除菌。

4.小份分装(1 ml/份)后,-20℃保存。

IPTG(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24 mg/ml)组份浓度24 mg/mL IPTG配制量50 mL配制方法 1.称1.2 g IPTG置于50 ml离心管中。

2.加入40 ml灭菌水,充分混合溶解后,定容至50 ml。

3.用0 22 µm过滤膜过滤除菌。

4小份分装(1 ml,份)后,-20℃保存。

X-Gal (20 mg/ml)组份浓度20 mg/ml X-Gal配制量50 ml配制方法 1.称量l g X-Gal置于50 ml离心管中。

2.加入40 ml DMF(二甲基甲酰胺),充分混合溶解后,定容至50 ml。

3.小份分装(1 ml/份)后,-20℃避光保存。

LB培养基组份浓度1%(W/V)胰蛋白胨,0.5%(W/V)酵母提取物,1%(W/V)NaCl配制量 1 L配制方法3.滴加5 N NaOH(约0.2 m1),调节pH值至7.0。

4.加去离子水将培养基定容至1 L。

5高温高压灭菌后,4。

C保存。

LB/Amp培养基组份浓度配制量配制方法3.滴加5 N NaOH(约0.2 mL)。

调节pH值至7.0。

4.加去离子水将培养基定容至1 L。

5.高温高压灭菌后,冷却至室温。

6.加入1 ml Ampicillin(100 mg/ml)后均匀混合。

7.4℃保存。

TB培养基组份浓度配制量 1.L配制方法 1.配制磷酸盐缓;中液(0.17 M KH2PO4,0.72 M K2HPO4)100 ml。

溶解2.31 g KH2PO4和l2.54 g K2HPO4于90 ml的去离子水中,搅拌溶解后,加去离子水定容至100 ml,高温高压灭菌。

中国药典溶出介质的配制

中国药典溶出介质的配制

中国药典(Chinese Pharmacopoeia,简称ChP)中对于药物溶出测试的介质有不同的配制方法,主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药物和溶出要求而有所区别。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介质及其配制方法:
1. 磷酸缓冲溶液:用于酸性溶出介质的配制。

配方一(pH 1.2):
- 磷酸二氢钾(KH2PO4):2.38 g
- 磷酸盐缓冲溶液(pH 7.0):将约100 mL pH 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与约900 mL去离子水混合。

配方二(pH 4.5):
- 磷酸二氢钾(KH2PO4):7.0 g
- 0.1 M盐酸(HCl):调整pH至4.5
- 去离子水:充分稀释至1000 mL
2. 磷酸盐缓冲溶液:用于中性溶出介质的配制。

配方(pH 7.0):
- 磷酸二氢钾(KH2PO4):3.27 g
- 磷酸二钠(Na2HPO4):16.08 g
- 去离子水:充分稀释至1000 mL
3. pH 6.8磷酸盐缓冲溶液:用于仿生条件下的生理性溶出介质。

配方:
- 磷酸一氢钾(KH2PO4):6.8 g
- 磷酸二钠(Na2HPO4):18.0 g
- 去离子水:充分稀释至1000 mL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介质的配制方法仅供参考,具体的配制方法还需参考中国药典的相关规定,以确保配制的溶出介质符合规范要求。

另外,根据具体的药物和测试要求,还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微调和优化。

因此,在进行溶出测试之前,请务必查阅最新的中国药典或咨询相关专业人士获取准确的配制方法和要求。

常用的消毒水的配制方法

常用的消毒水的配制方法

常用的消毒药品及其配制、使用方法1.35%甲醛水溶液(HCHO):又名福尔马林,使蛋白质变性。

用于培养室、无菌室的灭菌。

2.0。

1%的升汞水(HgCL3):能使蛋白质变性,抑制酶类.0.1%升汞配制方法是称取升汞0.1克,用少许酒精溶解,再加水至100毫升即成。

用于无菌箱、培养箱、培养皿四周表面以及手指的灭菌。

3.石炭酸(C6H5OH),5%浓度喷雾后,能使蛋白变性沉淀.石炭酸(苯酚)50毫升,加水950毫升配成。

用于工作服、实验桌的灭菌。

杀菌效果同升汞.4.高锰酸钾(KMnO4):氧化剂.0。

1%浓度能使蛋白质与氨基酸氧化,失去酶的活性,用于消毒,能抑制或杀死杂菌.5.乙醇(CH3CH3OH):又称酒精.消毒以75%浓度的效果最好。

它能使蛋白质脱水变性。

高浓度酒精会使蛋白质很快脱水凝固,消毒作用反而减弱。

6.新洁尔灭:0。

25%新洁尔灭用于无菌箱、无菌室的灭菌.一般新洁尔灭5%原液50毫升;加水950毫升配成。

7.漂白粉水:取漂白粉10克,加水140毫升配成。

通常在使用前临时配制,静置1~2小时,取上清液喷射,进行室内消毒,每平方米用1升.8.药皂:煤酚皂、硼酸皂等各种药皂的水溶液,均可用于器具、橡皮塞及手指的消毒.9.2%硫酸铜溶液:用硫酸铜(胆矾)2克,加水至100毫升加热溶解配成.用于床架、木架等各种菌种架的消毒。

还可用5%硫酸铜溶液。

10.0.5%波尔多液:先用硫酸铜1斤,溶于100斤水,再用石灰1斤,加水100斤。

然后等量混合起来即成.用于菌种架、段木的消毒。

11.多菌灵:用于杀灭真菌、半知茵.1:800倍拌料或1:500倍喷洒均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溶液及其配制
1.非电解质溶液
常用5%~10%葡萄糖液,前者为等渗液,后者为高渗液。

但由于葡萄糖输入体内后被迅速代谢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或转化糖原储存,不能维持有效渗透压,故输液时不计算其张力,只用于供给水分及能量。

2.电解质溶液
(1)0.9%氯化钠(生理盐水):每升含Na+和Cl-各为154mmol,与血浆离子渗透压相似为等渗液,但钠、氯之比为1:1,与人体血浆钠(142mmol)、氯(103mmol)的比例不同(血浆钠、氯比例约3:2),若大量或长期单独补给可使血氯增高,造成高氯性酸中毒。

若用2份生理盐水和1份1.4%碳酸氢钠,配成2:1溶液,则钠氯之比为3:2较符合血浆。

(2)碱性液体:常用于纠正酸中毒也可配置其他溶液。

①1.4%(1/6M)碳酸氢钠是等渗液,成品为5%,用5%~10%葡萄糖稀释3.5倍后,即为等渗液。

1.4%碳酸氢钠4ml/kg或5%碳酸氢钠1ml/kg,可提高二氧化碳结合力1mmol/L,此为小儿纠酸的首选。

②11.2%乳酸钠,稀释6倍,浓度1.87%(1/6M)时为等渗液。

乳酸钠需在有氧情况下,经肝脏分解产生HCO3-而发挥作用,故小儿期纠酸不宜作为首选。

(3)10%氯化钾:纠正低血钾用。

3.混合溶液
将几种液体按不同比例配制成各种混合溶液,使之更适合于不同性质脱水补液的要求。

(1)2:1等渗液:为2份生理盐水与1份1.4%碳酸氢钠或1.87%乳酸钠。

该液体有利于补充血容量,常用于低渗性脱水或重度脱水的扩容。

(2)4:3:2液:为4份生理盐水、3份5%~10%葡萄糖液、2份1.4%碳酸氢钠或1.87%乳酸钠。

2/3张液。

常用于中度以上或低渗性脱水。

(3)2:3:1液:为2份生理盐水、3份5%~10%葡萄糖液、1份1.4%碳酸氢钠或1.87%乳酸钠。

1/2张液。

常用于轻、中度等渗性脱水。

(4)维持液:为4份5%~10%葡萄糖液、1份生理盐水,并含0.15%氯化钾的混合液。

常用于高热、肺炎等的维持输液。

(5)口服补液盐其成分为氯化钠0.35g、碳酸氢钠0.25g、氯化钾0.15g、葡萄糖2g、水100ml.2/3张液。

用于口服补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